CN109037447B - 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37447B
CN109037447B CN201810816452.5A CN201810816452A CN109037447B CN 109037447 B CN109037447 B CN 109037447B CN 201810816452 A CN201810816452 A CN 201810816452A CN 109037447 B CN109037447 B CN 1090374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ffer
display screen
layer
flexible substrate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1645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37447A (zh
Inventor
黄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81645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37447B/zh
Publication of CN1090374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374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374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374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and not covered by groups H10K10/80, H10K30/80, H10K50/80 or H10K59/80
    • H10K77/10Substrates, e.g. flexible substrates
    • H10K77/111Flexible substrat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562Protection against mechanical damag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1Self-supporting sealing arrangem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49Organic PV cel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屏及显示装置。一种显示屏,包括叠层形成的衬底层组;所述衬底层组包括第一柔性衬底、第二柔性衬底及夹在所述第一柔性衬底和所述第二柔性衬底之间的缓冲层,所述缓冲层包括多个间隔分布的缓冲部。该显示屏受外力冲击时,缓冲层中多个间隔分布的缓冲部可以对外力进行缓冲,从而避免由于应力无法缓冲造成的显示屏损坏,提高显示屏的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特别是涉及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已经逐步取代CRT(Cathode Ray Tube,阴极射线管)显示器,成为显示器市场中的主流产品。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一种显示屏,包括叠层形成的衬底层组;所述衬底层组包括第一柔性衬底、第二柔性衬底及夹在所述第一柔性衬底和所述第二柔性衬底之间的缓冲层,所述缓冲层包括多个间隔分布的缓冲部。
上述显示屏,包括叠层形成的衬底层组,该衬底层组包括第一柔性衬底、第二柔性衬底及夹在第一柔性衬底和第二柔性衬底间的缓冲层。该缓冲层包括多个间隔分布的缓冲部。该显示屏受外力冲击时,缓冲层中多个间隔分布的缓冲部可以对外力进行缓冲,从而避免由于应力无法缓冲造成的显示屏损坏,提高显示屏的显示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的所述缓冲层包括上下设置并彼此接触的第一缓冲子层和第二缓冲子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的所述缓冲部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缓冲部和第二缓冲部;所述第一缓冲部和所述第二缓冲部两两相对并彼此接触。
上述显示屏,其缓冲部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缓冲部和第二缓冲部。第一缓冲部和第二缓冲部相对接触设置,可以使缓冲层形成多个接触面,从而更有利于应力分散,提升显示屏的显示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的所述第一缓冲部和所述第二缓冲部的形状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的所述缓冲部的纵向剖面中间细两端粗;优选的,所述第一缓冲部和所述第二缓冲部的纵向剖面为梯形。
上述显示屏,其缓冲部呈现中间细两端粗的形状,当显示屏受外力作用时,该形状的缓冲部可以更有利于实现应力的缓冲与传递,从而提升显示屏的显示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的所述缓冲部所采用的材料的硬度小于所述第一柔性衬底和所述第二柔性衬底所述采用的材料的硬度。
上述显示屏,缓冲部所采用的材料硬度小于第一柔性衬底和第二柔性衬底所采用的材料硬度。当显示屏受到外力冲击时,缓冲部更容易实现应力的传递与释放,从而更好的起到缓冲作用,提升显示屏的显示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包括两组或两组以上的衬底层组,相邻所述衬底层组之间具有阻挡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的任意两个所述衬底层组内的缓冲部形状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的任意两个所述衬底层组内的缓冲部正对设置。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个所述的显示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显示屏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显示屏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衬底层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衬底层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中衬底层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中衬底层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多组衬底层组叠层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衬底层组形成方法的步骤S100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衬底层组形成方法的步骤S200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衬底层组形成方法的步骤S300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衬底层组形成方法的步骤S400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衬底层组形成方法的步骤S500示意图。
其中,各附图标号所代表的含义分别为:
01、基板;
10、衬底层组;
100、第一柔性衬底;
200、缓冲层;
202、缓冲部;
210、第一缓冲子层;
212、第一缓冲部;
220、第二缓冲子层;
222、第二缓冲部;
230、接触面;
300、第二柔性衬底;
20、阻挡层;
30、TFT层;
40、发光像素;
50、封装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传统技术中,柔性显示屏的衬底通常包括叠层设置的柔性衬底和阻挡层。发明人在实现传统技术的过程中发现,传统的柔性显示屏,当其受外力冲击时,应力难以分散,容易导致显示屏遭到破坏。
图1示例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显示屏。该显示屏包括衬底层组10、位于衬底层组10上的阻挡层20、位于阻挡层20上的TFT(薄膜晶体管)层30、位于TFT层30上的发光像素40及形成于发光像素40和阻挡层20上的封装结构50。其中,衬底层组10由第一柔性衬底100、第二柔性衬底300及夹在第一柔性衬底100和第二柔性衬底300之间的缓冲层200叠层形成。该缓冲层200包括多个间隔分布的缓冲部202。当该显示屏受外力冲击时,衬底层组10中的多个间隔分布的缓冲部202可以对外力进行缓冲,从而避免由于应力无法缓冲造成的显示屏损坏,进而提高显示屏的质量及显示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如图2所示,缓冲层200包括仅包括一层。此时,任意一个缓冲部202为一个整体,所有缓冲部202构成缓冲层200。缓冲层200位于第一柔性衬底100和第二柔性衬底300之间。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显示屏的衬底层组10包括叠层的第一柔性衬底100、缓冲层200,和第二柔性衬底300。缓冲层200包括上下设置并彼此接触的第一缓冲子层210和第二缓冲子层220。第一缓冲子层210与第一柔性衬底100接触,第二缓冲子层220与第二柔性衬底300接触。
具体来说,第一缓冲子层210包括多个第一缓冲部212。这些第一缓冲部212彼此间隔开,从而呈岛状分布。第二缓冲子层220包括多个第二缓冲部222。这些第一缓冲部212可以彼此相同或不同并且彼此间隔开,从而呈岛状分布。这些第二缓冲部222也可以彼此相同或不同并且彼此间隔开,从而呈岛状分布。
第一缓冲部212与第二缓冲部222两两相对并且彼此接触,形成多个间隔排列的缓冲部202,从而实现第一缓冲子层210与第二缓冲子层220彼此接触。多个第一缓冲部212间隔排列于第一柔性衬底100的一个表面,形成第一缓冲子层210,从而实现第一缓冲子层210与第一柔性衬底100接触。第二柔性衬底形成于多个第二缓冲部222远离第一缓冲部212的表面,多个第二缓冲部222形成第二缓冲子层220,从而实现第二缓冲子层220与第二柔性衬底300接触。从整体上看,第一缓冲子层210与第二缓冲子层220的接触面230不是一个整平面,而是多点接合。发明人发现,这种多点接合更有利于应力的分散。此时,多个缓冲部200之间间隔出一定空隙,当显示屏在外力冲击下产生形变时,相邻缓冲部200之间的空隙可以容纳缓冲部200的形变,从而吸收应力。当该显示屏受外力冲击时,设于衬底层组10中的缓冲部200可以对外界应力进行缓冲,从而避免由于应力无法缓冲造成的显示屏损坏,进而提高显示屏的显示质量和显示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仍然参图3所示,对于相互接触的第一缓冲部210和第二缓冲部220而言,两者完全相同并且相对于两者的接触面230为对称。换句话说,在显示屏的纵向剖面上,第一缓冲部212和第二缓冲部222的形状相同。对称设置的第一缓冲部210和第二缓冲部220,可以使显示屏受外力冲击时,第一柔性衬底100和第二柔性衬底300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相等,从而避免由于应力不均造成的显示屏损坏,进而提高显示屏的显示质量和显示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缓冲部202的材料可以和第一柔性衬底100、第二柔性衬底300相同或不同。但是,缓冲部202也为柔性。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缓冲部202所采用的的材料的硬度小于第一柔性衬底100和第二柔性衬底300所采用的材料的硬度。即缓冲部202的柔性大于第一柔性衬底100和第二柔性衬底300的柔性。从而在显示屏具有发光像素40的一侧收到外力冲击时,缓冲部202更容易将应力传递至远离发光像素40的一侧并释放,从而更好的起到缓冲作用,提升显示屏的显示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仍然如图3所示,在垂直于第一柔性衬底100所在平面的纵向方向上,对于任一缓冲部202,接触面230的面积小于缓冲部202两端的横截面积。此时,缓冲部202在纵向剖面上,为中间细两端粗的形状。当显示屏在受外力作用时,该形状的缓冲部202可以更有利于实现应力的缓冲与传递。同时,该缓冲部202的形状也可以为缓冲部202提供一个更大的形变空间,从而提升显示屏的显示效果。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缓冲部212的与第一柔性衬底100接触的端部为底端,与第二缓冲部222接触的端部为顶端。底端的尺寸大于顶端的尺寸。第二缓冲部222的与第二柔性衬底300接触的端部为顶端,与第一缓冲部212接触的端部为底端。顶端的尺寸大于底端的尺寸。由此,缓冲部202形成为从其中间部分向缓冲部202的两端横截面积逐渐递增的形式。该形状的缓冲部202,可以为缓冲部202提供更大的形变空间,从而吸收缓冲部202的形变及应力,提升显示屏的显示效果。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仍然如图4所示,第一缓冲部210的母线与第一柔性衬底100的夹角b可以具有一定范围;第二缓冲部220的母线与柔性衬底的夹角c也可以具有一定范围。优选的,第一缓冲部210的母线与第一柔性衬底100的夹角b范围为45度到60度。第一缓冲部210的母线与第一柔性衬底100的夹角b可以是45度,也可以是60度,还可以是52度。第二缓冲部220的母线与第二柔性衬底300的夹角c范围为45度到60度。第二缓冲部220的母线与第二柔性衬底300的夹角c范围可以是45度,也可以是60度,还可以是52度。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屏,其缓冲部202与柔性衬底的夹角范围在45度到60度之间。此时,其角度不至于过大,使缓冲部202不存在形变容纳空间;也不至于过小,使接触面230过小。该结构的设计可以使缓冲部202更有利于应力的分散与吸收,从而更好的起到缓冲作用,提升显示屏的显示效果。
在另外的具体实施例中,也可以如图5或图6所示,从缓冲部202的中间部分向缓冲部202的两端,缓冲部202的横截面积非均匀递增。图5为缓冲部202的横截面积递增速度逐渐下降的示意图。图6为缓冲部202的横截面积递增速度逐渐上升的示意图。
以上是以显示屏包括一组的衬底层组10为例进行说明。在其他实施例中,显示屏还可以包括两组或两组以上的衬底层组10,相邻的衬底层组10之间具有阻挡层20,并叠层形成,从而形成衬底层组10、阻挡层20、衬底层组10的多层结构。图7为两个衬底层组10和两个阻挡层20叠层形成的实施例。使用该实施例中的衬底形成显示屏时,在最上方的阻挡层20的表面形成显示屏的TFT层30和发光像素40即可。
在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两个衬底层组10内的缓冲部202形状相同。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上层的缓冲部202与下层的缓冲部202正对设置。换句话说,对于一个平行于第一柔性衬底100的平面,不同衬底层组10内的缓冲部在该平面上的投影相重叠。发明人发现,该结构的显示屏,当显示屏具有发光像素的一侧受应力作用时,应力可沿缓冲部202从上向下传递,从而更有利于应力的传递与分散,进而提升显示屏的显示质量及显示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不影响第一柔性衬底100和第二柔性衬底300的作用的情况下,第一柔性衬底100和第二柔性衬底300可以具有一定的相同或不同的厚度范围。优选的,第一柔性衬底100的厚度范围可以是1μm至3μm。第一柔性衬底100的厚度可以是1μm,也可以是3μm,还可以是2μm。第二柔性衬底300的厚度范围可以是1μm至3μm。第二柔性衬底300的厚度可以是1μm,也可以是3μm,还可以是2μm。
缓冲部202的第一缓冲部212和第二缓冲部222可以具有相同或不同的厚度范围。优选的,第一缓冲部212的厚度范围可以是1μm至3μm。第一缓冲部212的厚度可以是1μm,也可以是3μm,还可以是2μm。第二缓冲部222的厚度范围可以是1μm至3μm。第二缓冲部222的厚度可以是1μm,也可以是3μm,还可以是2μm。由此,由第一缓冲部212和第二缓冲部222组成的缓冲部202的厚度范围可以是2μm至6μm。该缓冲部202的厚度可以是2μm,也可以是6μm,还可以是4μm。
相邻两个缓冲部202之间可以具有一定的距离范围。优选的,相邻两个缓冲部202之间的距离范围可以是0.5μm至1.5μm。相邻两个缓冲部202之间的距离可以是0.5μm,也可以是1.5μm,还可以是1μm。
下面以一个具体的实施例来描述获得本申请的显示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S100,在基板01形成第一柔性衬底100。如图8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柔性衬底100的材料采用聚酰亚胺。
S200,在第一柔性衬底100上再形成第一缓冲母层。将该第一缓冲母层图案化,得到第一缓冲子层210。第一缓冲子层210包括多个岛状分布的第一缓冲部212,如图9所示。刻蚀过程中,通过气体选择比调控刻蚀角度为60度,即棱台的母线与第一柔性衬底100的夹角为60度。
优选地,第一缓冲母层的材料为聚酰亚胺。
S300,在第一缓冲子层210上再形成第二缓冲母层。将该第二缓冲母层图案化,得到第二缓冲子层220。第二缓冲子层220包括多个岛状分布的第二缓冲部222,如图10所示。刻蚀过程中,通过气体选择比调控刻蚀角度,以使该部分所得的第二缓冲部222与第一缓冲部212相对接触面230对称。
S400,在第二缓冲子层220上形成第二柔性衬底300。如图11所示。第二柔性衬底300的材料为聚酰亚胺。
S500,在第二柔性衬底300上形成阻挡层20。如图12所示。沉积该阻挡层20可以使用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设备。阻挡层20的材料包括氧化硅和氢化非晶硅。
当显示屏需要多层衬底层组10时,重复上述步骤S100至S500即可。完成衬底形成步骤后,在阻挡层20上形成显示屏的TFT层30和发光像素40,再对其进行封装,即可得到显示屏。这是本领域的公知技术,不再赘述。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中的显示屏。
具体的,本申请的显示装置应包括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中的显示屏。该显示屏包括基板及覆盖基板的薄膜封装结构。其中,基板分为显示区和非显示区,非显示区设有多个凸起,以增加基板和薄膜封装结构之间的接合面积。
本申请的显示装置可以是电脑显示器或其他电子显示器。当该显示装置仅为显示器时,其还可以包括:盖板。盖板可以设于显示屏的第二封装层外,用于对显示屏进行封闭保护。
本申请的显示装置也可以是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的移动设备。当该显示装置是移动设备时,还应包括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可以设于显示屏所述基板下,用于对显示屏上的所述发光器件进行电驱动,从而使所述发光器件在驱动装置驱动下发光。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包括叠层形成的衬底层组;所述衬底层组包括第一柔性衬底、第二柔性衬底及夹在所述第一柔性衬底和所述第二柔性衬底之间的缓冲层,所述缓冲层包括多个间隔分布的缓冲部;
所述缓冲部所采用的材料的硬度小于所述第一柔性衬底和所述第二柔性衬底所述采用的材料的硬度;
所述缓冲部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缓冲部和第二缓冲部;所述第一缓冲部和所述第二缓冲部两两相对并彼此接触;
所述第一缓冲部和所述第二缓冲部的形状相同;
所述缓冲部的纵向剖面中间细两端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包括上下设置并彼此接触的第一缓冲子层和第二缓冲子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子层与所述第一柔性衬底接触,所述第二缓冲子层与所述第二柔性衬底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子层包括多个间隔的所述第一缓冲部,所述第二缓冲子层包括多个间隔的所述第二缓冲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缓冲部的中间部分向所述缓冲部的两端,所述缓冲部的横截面积非均匀递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部和所述第二缓冲部的纵向剖面为梯形。
7.根据权利要求1到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包括两组或两组以上的衬底层组,相邻所述衬底层组之间具有阻挡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任意两个所述衬底层组内的缓冲部形状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任意两个所述衬底层组内的缓冲部正对设置。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屏。
CN201810816452.5A 2018-07-24 2018-07-24 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090374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16452.5A CN109037447B (zh) 2018-07-24 2018-07-24 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16452.5A CN109037447B (zh) 2018-07-24 2018-07-24 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37447A CN109037447A (zh) 2018-12-18
CN109037447B true CN109037447B (zh) 2022-10-18

Family

ID=646445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16452.5A Active CN109037447B (zh) 2018-07-24 2018-07-24 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37447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00713B (zh) * 2015-06-15 2017-12-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薄膜晶体管及其制作方法、显示基板、显示装置
CN105118933B (zh) * 2015-09-02 2018-03-13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薄膜封装方法及有机发光装置
CN106158740A (zh) * 2016-09-26 2016-11-23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柔性衬底基板和柔性oled显示器的制备方法
CN106601776A (zh) * 2016-12-26 2017-04-26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amoled显示面板
CN106856206B (zh) * 2016-12-30 2020-06-23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和柔性显示器
CN107958920B (zh) * 2017-11-23 2020-10-09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柔性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37447A (zh) 2018-1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74899B2 (en) Stretchable display device
US9184409B2 (en) Flexible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and method in an in-cell structure having a touch electrode array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EP4258844A2 (en) Flexible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US11502069B2 (en) Stretchable display device
US20200161590A1 (en) Display Apparatus
WO2020077931A1 (zh) 导线及其制作方法及阵列基板
KR20210048807A (ko) 스트레쳐블 표시 장치
CN109037447B (zh) 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KR20210068737A (ko) 스트레처블 표시장치
US11714504B2 (en) Display device
US20210192988A1 (en) Stretchable display device
KR20210082061A (ko) 스트레쳐블 표시 장치
KR20210036037A (ko) 스트레처블 표시장치
KR20230166350A (ko) 표시 장치
US20230215873A1 (en) Display device
JP7429748B2 (ja) 表示パネル及びそれを含む表示装置
US20230215874A1 (en) Display device
US20240213267A1 (en) Display device
US11874705B2 (en) Display device
US20230209792A1 (en) Display panel
KR20220057103A (ko) 표시 장치
KR20240039414A (ko) 표시 장치
KR20240094496A (ko) 표시 장치
KR20240064409A (ko) 표시 장치
KR20230100996A (ko) 표시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