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96477B - 一种基于Stober法合成金属氧化物微球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Stober法合成金属氧化物微球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96477B
CN108996477B CN201810836517.2A CN201810836517A CN108996477B CN 108996477 B CN108996477 B CN 108996477B CN 201810836517 A CN201810836517 A CN 201810836517A CN 108996477 B CN108996477 B CN 1089964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ion
metal oxide
metal
compound
ox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3651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96477A (zh
Inventor
邹伟
王宇
颜杰
杨虎
向佳
郑汶江
郑丹
李颜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iled Critical 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Priority to CN20181083651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96477B/zh
Publication of CN1089964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964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964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964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13/00Oxygen; Ozone; Oxides or hydroxides in general
    • C01B13/14Methods for preparing oxides or hydroxides in general
    • C01B13/32Methods for preparing oxides or hydroxides in general by oxidation or hydrolysis of elements or compounds in the liquid or solid state or in non-aqueous solution, e.g. sol-gel process
    • C01B13/326Methods for preparing oxides or hydroxides in general by oxidation or hydrolysis of elements or compounds in the liquid or solid state or in non-aqueous solution, e.g. sol-gel process of elements or compounds in the liquid st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60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ize
    • C01P2004/62Submicrometer sized, i.e. from 0.1-1 micrometer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tober法合成金属氧化物微球的方法,利用Stober法反应的优点结合金属醇化物或金属有机盐极易水解的特性,在合成过程中通过控制化学反应释水速度,有效的控制了金属醇化物或金属有机盐的水解速度,实现了金属氧化物微球的成核和生长速率,使成核和生长过程分为两步,本发明得到金属氧化物微球分散性好,不易发生团聚,微球纳米粒径可控,尺寸均一。本发明合成过程简单,操作容易,重复性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Stober法合成金属氧化物微球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机材料技术领域,特别的涉及一种基于Stober法合成金属氧化物微球的方法。
背景技术
金属氧化物微球材料由于其形状特性,在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二氧化钛纳米微球一直被认为是产生光子晶体最理想的对象,另外其作为颜料和造纸增白剂、光催化剂、光学催化剂也占有重要地位,在催化领域二氧化钛既可以作为催化剂又可以作为催化载体,化妆品中常添加二氧化钛颗粒作为防晒霜的抗紫外成分;纳米氧化锆微球具有抗热震性强、耐高温、化学稳定性好、材料复合性突出等特点。将纳米氧化锆微球与其它材料(Al2O3、SiO2)复合,可以极大地提高材料的性能参数,如提高其断裂韧性、抗弯强度等。因此,纳米二氧化锆不仅应用于结构陶瓷和功能陶瓷领域,也应用于提高金属材料的表面特性(热传导性、抗热震性、抗高温氧化性等)。利用纳米氧化锆掺杂不同元素的导电特性,在高性能固体电池中用于电极制造。可见,研究金属氧化物微球具有重要意义。
以Stober法为基础的溶胶凝胶化在合成微球中具有中要的地位,其核心是将原料分散在溶剂中,反应形成活性单体,单体聚合结晶在经干燥和热处理得到的微球。在利用此方法合成金属氧化微球时,大部分金属醇化物或金属有机盐遇水极易水解且水解速度极快,不满足溶胶-凝胶的基本要求,结果得到的往往是多分散甚至团聚的样品。为此如何降低金属醇化物和金属有机盐的水解速率是合成金属氧化物微球的研究重点。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Stober法合成金属氧化物微球的方法,主要通过在难于控制的水解反应前端***容易控制的释水反应,使得整个过程符合溶胶凝胶的基本要求,使金属氧化物微球的合成成为可能,解决了金属氧化纳米微球的团聚和合成过程不可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基于Stober法合成金属氧化物微球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向稳定剂中加入金属醇化物或金属有机盐,充分搅拌反应得到稳定的前体溶液;
2)向步骤1)获得的前体溶液中加入化合物A、能与化合物A反应产生水的化合物B以及能催化化合物A和化合物B反应的催化剂C后,充分分散溶解并搅拌得到混合溶液,再向所述混合溶液中加入有机溶剂,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得到反应液;所述化合物A和化合物B均能溶于所述有机溶剂中;
3)将步骤2)得到的反应液加热至40~200°C,使化合物A与化合物B在催化剂C的作用下反应产生水,所述金属醇化物或金属有机盐在所述水的作用下水解得到反应终液,反应结束后,将得到的反应终液离心得到固体颗粒;
4)将步骤3)得到的固体颗粒经洗脱剂洗脱、干燥和焙烧,即得到金属氧化物微球。
进一步,所述金属氧化物微球中的金属氧化物为二氧化钛、氧化铝、氧化锌、氧化锡、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三氧化二钴、五氧化二钒、氧化铈、氧化锆、氧化铜和氧化锶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所述稳定剂为乙二胺、邻苯二酚、1,4丁二酸、草酸、丙三醇、邻苯二甲酸、乙二醇和苯二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所述金属醇化物或金属有机盐为乙酸铜、钛酸四异丙酯、乙酸锌、乙二醇锌、钛酸四正丁酯、异丙醇锡、正丙醇锆、异丙醇锆、正丁醇锆、钛酸四甲酯、丙醇锆、丁醇锆、乙醇锆、异丙醇铝、叔丁醇锆、四丁醇锆、异丙醇铈、正丁醇铈、丙醇铈、丁醇铈、乙醇铈、丙酸铜、异丙醇铜、乙醇铁、山梨醇铁、糖醇铁、环烷酸钴、环烷酸镍、异丙醇锶和乙醇锶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化合物A为甲醇、乙醇、丙醇、丁醇、异丙醇、戊醇、己醇、甲酸、冰乙酸、丙酸、戊酸、丙烯酸、苯甲酸、乙二酸、己二酸、正丙醇、乙二醇、丙三醇、甲胺、乙胺、乙二胺、苯胺或二乙胺;化合物B为甲醇、乙醇、丙醇、丁醇、异丙醇、戊醇、己醇、甲酸、冰乙酸、丙酸、戊酸、丙烯酸、苯甲酸、乙二酸、己二酸、正丙醇、乙二醇、丙三醇、甲胺、乙胺、乙二胺、苯胺或二乙胺。
进一步,所述催化剂C为酯化反应或酰胺化反应催化剂;所述催化剂C为浓硫酸、酸性离子液体、混合酸或对甲苯磺酸。
进一步,所述有机溶剂为石油醚、环己烷、己烷、四氯化碳、二硫化碳、苯、甲苯、二甲苯、戊烷、辛烷、环己酮、甲苯环己酮、氯苯、二氯苯、二氯甲烷、***、环氧丙烷、醋酸甲酯、醋酸乙酯、醋酸丙酯、丙酮、甲基丁酮、甲基异丁酮、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单***、乙二醇单丁醚、乙腈、吡啶、苯酚和氯仿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所述洗脱剂为体积分数为5~95%的醇溶液,所述醇溶液中的醇为乙醇、丙醇、异丙醇、正丁醇、甲醇和正戊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所述干燥中温度为40~140°C,时间为2~8h;所述焙烧是于200~1200°C下通入空气焙烧2~10h,所述空气的流量为0.01~5L/min。
进一步,金属氧化物微球采用上述基于Stober法合成金属氧化物微球的方法合成得到,所述金属氧化物微球的颗粒粒径为10~2000 nm;所述金属氧化物微球的颗粒粒径的多分散指数为1~5%
所述金属醇化物或金属有机盐质量与化合物A和化合物B的总质量比为0.1~1:0.5~2。
化合物A与化合物B的摩尔比为1~1.5:1~2。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在无水条件下,通过在难于控制的金属醇化物或金属有机盐的水解反应的前端,***可生成水的释水反应作为过程的“把手”,实现了金属氧化物微球的成核和生长速率,使成核和生长过程分为两步,通过控制产生水的化学反应的速率,能够准确且容易的控制金属醇化物或金属有机盐的水解,使得整个过程符合溶胶-凝胶的基本要求,从而实现了对金属氧化物微球形成过程的调控,解决了金属氧化纳米微球的团聚和合成过程不可控的问题。
2、本发明通过释水控制并控制协调金属氧化物结晶生长速率,可使金属氧化物微球在200~2000 nm内可控,微球颗粒粒径的多分散指数在1~5 %之间,分散性好,不易发生团聚,微球纳米粒径可控,尺寸均一。本发明合成过程简单易控制,操作容易,重复性好,易于放大生产,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制备的二氧化钛微球的SEM图;
图2为实施例2制备的氧化铝微球的SEM图;
图3为实施例3制备的氧化锆微球的SEM图;
图4为实施例4制备的氧化锌微球的SEM图;
图5为实施例5制备的二氧化钛微球的SEM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无水条件下,向10 mL乙二醇中加入0.3 g钛酸四正丁酯,充分搅拌反应生成稳定的前体溶液,向得到的前体溶液中加入0.55 mL乙醇和0.45 mL冰乙酸,并向其中加入0.5 gN-磺酸丁基吡啶硫酸氢盐,充分分散溶解并搅拌0.5 h,最后向其中加入20 mL丙酮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得到反应液。将配制的反应液装入高压容器中,并加热温度到120°C,充分反应3 h,将反应结束后的反应终液离心分离,2000 rpm离心30min得到固体颗粒,用乙醇和水以体积比1:3配制的洗脱剂将所述固体颗粒洗脱2~3次,将分离的产品在烘箱中用80°C干燥8h,后在管式炉中,500°C下通入空气焙烧10 h,空气流量3.6 L/min,即得到二氧化钛微球。
对制得的二氧化钛微球进行扫描电镜检测,结果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二氧化钛微球之间的分散性好,无团聚,表面光滑,颗粒大小均一,经计算二氧化钛微球颗粒粒径为400 nm;二氧化钛微球颗粒粒径的多分散指数为0.04。
实施例2
无水条件下,向10 mL乙二醇中加入0.45 g异丙醇铝,充分搅拌反应生成稳定的前体溶液,向得到的前体溶液中加入0.75 mL乙醇和0.55 mL冰乙酸,并向其中加入0.36 g混合酸(浓硫酸与浓硝酸体积比1:1混合),充分分散溶解并搅拌0.8 h,最后向其中加入20 mL丙酮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得到反应液。将配制的反应液装入高压容器中,并加热温度到125°C,充分反应3 h,将反应结束后的反应终液离心分离,2000 rpm离心30min得到固体颗粒,用乙醇和水以体积比1:2配制的洗脱剂将所述固体颗粒洗脱2~3次,将分离的产品在烘箱中用90°C干燥6 h,后在管式炉中,450°C下通入空气焙烧10 h,空气流量2.66 L/min,即得到氧化铝微球。
对制得的氧化铝微球进行扫描电镜检测,结果如图2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氧化铝微球之间的分散性好,无团聚,表面光滑,颗粒大小均一,经计算氧化铝微球颗粒粒径为400 nm;氧化铝微球颗粒粒径的多分散指数为0.04。
实施例3
无水条件下,向10 mL乙二醇中加入0.38 g正丙醇锆,充分搅拌反应生成稳定的前体溶液,向得到的前体溶液中加入0.65 mL乙醇和0.55 mL冰乙酸,并向其中加入0.46 g Hβ分子筛,充分分散溶解并搅拌0.8 h,最后向其中加入20 mL丙酮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得到反应液。将配制的反应液装入高压容器中,并加热温度到125°C,充分反应2 h,将反应结束后的反应终液离心分离,5000 rpm离心30min得到固体颗粒,用乙醇和水以体积比1:5配制的洗脱剂将所述固体颗粒洗脱2~3次,将分离的产品在烘箱中用100°C干燥6h,后在管式炉中,600°C下通入空气焙烧9 h,空气流量2.26 L/min,即得到氧化锆微球。
对制得的氧化锆微球进行扫描电镜检测,结果如图3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氧化锆微球之间的分散性好,无团聚,表面光滑,颗粒大小均一,经计算氧化锆微球颗粒粒径为400 nm;氧化锆微球颗粒粒径的多分散指数为0.05。
实施例4
无水条件下,向10 mL乙二醇中加入0.38 g正丙醇锡,充分搅拌反应生成稳定的前体溶液,向得到的前体溶液中加入0.83 mL乙醇和0.65 mL冰乙酸,并向其中加入0.28 gAmberlyst-15强酸性树脂,充分分散溶解并搅拌0.2h,最后向其中加入20 mL乙腈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得到反应液。将配制的反应液装入高压容器中,并加热温度到135°C,充分反应3h,将反应结束后的反应终液离心分离,3500 rpm离心30min得到固体颗粒,用乙醇和水以体积比1:5配制的洗脱剂将所述固体颗粒洗脱2~3次,将分离的产品在烘箱中用100°C干燥8h,后在管式炉中,680°C下通入空气焙烧9 h,空气流量3L/min,即得到氧化锌微球。
对制得的氧化锌微球进行扫描电镜检测,结果如图4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氧化锌微球之间的分散性好,无团聚,表面光滑,颗粒大小均一,经计算氧化锌微球颗粒粒径为300 nm;氧化锌微球颗粒粒径的多分散指数为0.05。
实施例5
无水条件下,向10 mL乙二醇中加入0.3 g钛酸四正丁酯,充分搅拌反应生成稳定的前体溶液,向得到的前体溶液中加入0.75 mL乙醇和0.55 mL冰乙酸,并向其中加入0.46g Hβ分子筛,充分分散溶解并搅拌0.3h,最后向其中加入20 mL乙腈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得到反应液。将配制的反应液装入高压容器中,并加热温度到120 °C,充分反应3 h,将反应结束后的反应终液离心分离,4500 rpm离心30min得到固体颗粒,用乙醇和水以体积比1:1配制的洗脱剂将所述固体颗粒洗脱2~3次,将分离的产品在烘箱中用80°C干燥5 h,后在管式炉中,450°C下通入空气焙烧6h,空气流量4L/min,即得到二氧化钛微球。
对制得的二氧化钛微球进行扫描电镜检测,结果如图5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二氧化钛微球之间的分散性好,无团聚,表面光滑,颗粒大小均一,经计算二氧化钛微球颗粒粒径为200 nm;二氧化钛微球颗粒粒径的多分散指数为0.04。
实施例6
无水条件下,向10 mL乙二醇中加入0.6 g乙酸锌,充分搅拌反应生成稳定的前体溶液,向得到的前体溶液中加入0.65 mL乙二醇和0.45 mL冰乙酸,并向其中加入0.28 g 1-丁基磺酸-3-甲基咪唑硫酸氢盐,充分分散溶解并搅拌0.5 h,最后向其中加入20 mL丙酮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得到反应液。将配制的反应液装入高压容器中,并加热温度到115°C,充分反应3 h,将反应结束后的反应终液离心分离,6000 rpm离心30min得到固体颗粒,用乙醇和水以体积比1:3配制的洗脱剂将所述固体颗粒洗脱2~3次,将分离的产品在烘箱中用110°C干燥5h,后在管式炉中,450°C下通入空气焙烧8 h,空气流量3.6 L/min,即得到氧化锌微球。
实施例7
无水条件下,向10 mL乙二醇中加入0.3 g乙醇铁,充分搅拌反应生成稳定的前体溶液,向得到的前体溶液中加入0.65 mL乙二醇和0.45 mL乙二酸,并向其中加入0.67 g混合酸(浓硫酸与浓硝酸体积比1:1混合),充分分散溶解并搅拌0.36 h,最后向其中加入20mL丙酮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得到反应液。将配制的反应液装入高压容器中,并加热温度到135°C,充分反应2.5h,将反应结束后的反应终液离心分离,6500 rpm离心30min得到固体颗粒,用乙醇和水以体积比1:3配制的洗脱剂将所述固体颗粒洗脱2~3次,将分离的产品在烘箱中用110°C干燥5 h,后在管式炉中,450°C下通入空气焙烧6 h,空气流量1.6 L/min,即得到三氧化二铁微球。
实施例8
无水条件下,向10 mL乙二醇中加入0.64 g正丙醇锆,充分搅拌反应生成稳定的前体溶液,向得到的前体溶液中加入0.65 mL正丙醇和0.45 mL乙二酸,并向其中加入0.37 g1-丁基磺酸-3-甲基咪唑硫酸氢盐,充分分散溶解并搅拌0.26h,最后向其中加入20 mL乙腈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得到反应液。将配制的反应液装入高压容器中,并加热温度到125°C,充分反应4.5h,将反应结束后的反应终液离心分离,1500 rpm离心30min得到固体颗粒,用乙醇和水以体积比1:3配制的洗脱剂将所述固体颗粒洗脱2~3次,将分离的产品在烘箱中用90°C干燥4 h,后在管式炉中,450°C下通入空气焙烧8 h,空气流量4.6 L/min,即得到氧化锆微球。
实施例9
无水条件下,向10 mL乙二醇中加入0.3 g乙醇铁,充分搅拌反应生成稳定的前体溶液,向得到的前体溶液中加入0.65 mL乙二醇和0.45 mL乙二酸,并向其中加入0.47 g混合酸(浓硫酸与浓硝酸体积比1:1混合),充分分散溶解并搅拌0.5 h,最后向其中加入20 mL丙酮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得到反应液。将配制的反应液装入高压容器中,并加热温度到135°C,充分反应3 h,将反应结束后的反应终液离心分离,4500 rpm离心30min得到固体颗粒,用乙醇和水以体积比1:4配制的洗脱剂将所述固体颗粒洗脱2~3次,将分离的产品在烘箱中用100°C干燥5h,后在管式炉中,550°C下通入空气焙烧5h,空气流量3.56 L/min,即得到三氧化二铁微球。
实施例10
无水条件下,向10 mL乙二醇中加入0.45 g乙酸铜,充分搅拌反应生成稳定的前体溶液,向得到的前体溶液中加入0.65 mL乙二醇和0.55 mL乙二酸,并向其中加入0.45 g 1-丁基磺酸-3-甲基咪唑硫酸氢盐,充分分散溶解并搅拌0.1h,最后向其中加入20 mL乙腈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得到反应液。将配制的反应液装入高压容器中,并加热温度到120 °C,充分反应3 h,将反应结束后的反应终液离心分离,2000 rpm离心30min得到固体颗粒,用乙醇和水以体积比1:3配制的洗脱剂将所述固体颗粒洗脱2~3次,将分离的产品在烘箱中用80°C干燥3h,后在管式炉中,450°C下通入空气焙烧8 h,空气流量3.6 L/min,即得到氧化铜微球。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以本发明为限制,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基于Stober法合成金属氧化物微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向稳定剂中加入金属醇化物或金属有机盐,充分搅拌反应得到稳定的前体溶液;
2)向步骤1)获得的前体溶液中加入化合物A、能与化合物A反应产生水的化合物B以及能催化化合物A和化合物B反应的催化剂C后,充分分散溶解并搅拌得到混合溶液,再向所述混合溶液中加入有机溶剂,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得到反应液;所述化合物A和化合物B均能溶于所述有机溶剂中;所述催化剂C为可催化酯化反应和酰胺化反应的催化剂;
3)将步骤2)得到的反应液加热至40~200°C,使化合物A与化合物B在催化剂C的作用下反应产生水,所述金属醇化物或金属有机盐在所述水的作用下水解得到反应终液,反应结束后,将得到的反应终液离心得到固体颗粒;
4)将步骤3)得到的固体颗粒经洗脱剂洗脱、干燥和焙烧,即得到金属氧化物微球;所述焙烧是于200~1200°C下通入空气焙烧2~10h,所述空气的流量为0.01~5L/min,所述得到的金属氧化物微球的颗粒粒径为200~400 nm;所述金属氧化物微球的颗粒粒径的多分散指数为1~5%;
本方法在金属醇化物或金属有机盐水解反应前端,***可生成水的释水反应,使成核和生长过程分为两步;通过控制产生水的化学反应的速率,以控制金属醇化物或金属有机盐的水解,使得整个过程符合溶胶-凝胶的基本要求;
所述金属氧化物微球中的金属氧化物为二氧化钛、氧化铝、氧化锌、氧化锡、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三氧化二钴、五氧化二钒、氧化铈、氧化锆、氧化铜和氧化锶中的一种或多种;
化合物A为甲醇、乙醇、丙醇、丁醇、异丙醇、戊醇、己醇、正丙醇、乙二醇、丙三醇、甲胺、乙胺、乙二胺、苯胺或二乙胺;化合物B为甲酸、冰乙酸、丙酸、戊酸、丙烯酸、苯甲酸、乙二酸、己二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Stober法合成金属氧化物微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剂为乙二胺、邻苯二酚、1,4丁二酸、草酸、丙三醇、邻苯二甲酸、乙二醇和苯二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Stober法合成金属氧化物微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醇化物或金属有机盐为乙酸铜、钛酸四异丙酯、乙酸锌、乙二醇锌、钛酸四正丁酯、异丙醇锡、正丙醇锆、异丙醇锆、正丁醇锆、钛酸四甲酯、丙醇锆、丁醇锆、乙醇锆、异丙醇铝、叔丁醇锆、四丁醇锆、异丙醇铈、正丁醇铈、丙醇铈、丁醇铈、乙醇铈、丙酸铜、异丙醇铜、乙醇铁、山梨醇铁、糖醇铁、环烷酸钴、环烷酸镍、异丙醇锶和乙醇锶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Stober法合成金属氧化物微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石油醚、环己烷、己烷、四氯化碳、二硫化碳、苯、甲苯、二甲苯、戊烷、辛烷、环己酮、甲苯环己酮、氯苯、二氯苯、二氯甲烷、***、环氧丙烷、醋酸甲酯、醋酸乙酯、醋酸丙酯、丙酮、甲基丁酮、甲基异丁酮、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单***、乙二醇单丁醚、乙腈、吡啶、苯酚和氯仿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Stober法合成金属氧化物微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洗脱剂为体积分数为5~95%的醇溶液,所述醇溶液中的醇为乙醇、丙醇、异丙醇、正丁醇、甲醇和正戊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Stober法合成金属氧化物微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中温度为40~140°C,时间为2~8h。
7.一种金属氧化物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氧化物微球采用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基于Stober法合成金属氧化物微球的方法合成得到。
CN201810836517.2A 2018-07-26 2018-07-26 一种基于Stober法合成金属氧化物微球的方法 Active CN1089964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36517.2A CN108996477B (zh) 2018-07-26 2018-07-26 一种基于Stober法合成金属氧化物微球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36517.2A CN108996477B (zh) 2018-07-26 2018-07-26 一种基于Stober法合成金属氧化物微球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96477A CN108996477A (zh) 2018-12-14
CN108996477B true CN108996477B (zh) 2022-02-22

Family

ID=645982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36517.2A Active CN108996477B (zh) 2018-07-26 2018-07-26 一种基于Stober法合成金属氧化物微球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9647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0127936A (ja) * 2019-02-06 2020-08-27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ナノ結晶複合体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24156A (zh) * 2004-05-19 2008-02-13 得克萨斯A&M大学体系 制备纳米尺寸金属氧化物颗粒的方法
CN103816887A (zh) * 2014-03-24 2014-05-28 福州大学 一种钆离子掺杂的介孔空心纳米二氧化钛球
WO2016060330A1 (ko) * 2014-10-17 2016-04-21 한국에너지기술연구원 피셔-트롭쉬 합성 반응을 위한 코발트-실리카 에그-쉘 나노촉매의 제조방법 및 그 촉매와, 이를 이용한 액체 탄화수소의 합성 방법 및 그 액체 탄화 수소
CN107522169A (zh) * 2016-06-22 2017-12-29 东北林业大学 一种常温制备纳米氧化物的纯有机均相沉积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24156A (zh) * 2004-05-19 2008-02-13 得克萨斯A&M大学体系 制备纳米尺寸金属氧化物颗粒的方法
CN103816887A (zh) * 2014-03-24 2014-05-28 福州大学 一种钆离子掺杂的介孔空心纳米二氧化钛球
WO2016060330A1 (ko) * 2014-10-17 2016-04-21 한국에너지기술연구원 피셔-트롭쉬 합성 반응을 위한 코발트-실리카 에그-쉘 나노촉매의 제조방법 및 그 촉매와, 이를 이용한 액체 탄화수소의 합성 방법 및 그 액체 탄화 수소
CN107522169A (zh) * 2016-06-22 2017-12-29 东北林业大学 一种常温制备纳米氧化物的纯有机均相沉积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乳液法结合溶胶-凝胶法制备氧化铝多孔微球";杨辉等;《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60630;第45卷;第477-480页 *
"乳液法结合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晶氧化锆微球";蔡伟炜等;《硅酸盐学报》;20140121;第42卷(第2期);第237-240页 *
"类stober法可控制备单分散TiO2纳米微球";李雅丽等;《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215;第45卷(第6期);第637-640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96477A (zh) 2018-1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75391B (zh) 一种金属氧化物纳米微球的合成方法
CN101891206B (zh) 一种SiO2/TiO2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10255617B (zh) 一种二氧化钒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
US20060104894A1 (en) Method for making single-phase anatase titanium oxide
CN102139908B (zh) 一种亚微米级氧化钇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52202A (zh) 具有纳米尺寸和可控形状的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
CN102498066B (zh) 制备具有纳米尺寸和可控形状的二氧化钛的方法
CN110639440A (zh) 一种碳/二氧化硅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8996477B (zh) 一种基于Stober法合成金属氧化物微球的方法
CN108557883B (zh) 一种纳米三氧化二锑的制备方法
CN101857267B (zh) 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二氧化钛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1013587A (zh) 一种单分散的α-Fe2O3@TiO2椭球的制备方法
CN103011290B (zh) 一种酒石酸诱导制备三氧化二钒微球粉末的方法
CN112777646B (zh) 一种海胆状碱式碳酸钴的制备方法
CN108654663B (zh) 一种混合硝酸盐熔盐法制备硼氮共掺杂单晶介孔TiO2催化材料的方法
US8309167B2 (en) Method for preparing an article with single-phase anatase titanium oxide
CN107032982B (zh) 一种草酸钴纳米线的制备方法
US7943116B1 (en) High-yield synthesis of brookite TiO2 nanoparticles
JP7225238B2 (ja) 二酸化バナジウムの製造方法
KR100411287B1 (ko) 단분산 수산화알루미늄 미립자의 제조방법
JP5434665B2 (ja) 金属酸化物ナノ粒子の製造方法
CN112174205A (zh) 氢氧化氧钒稳定乙醇溶液分散体系及利用其制备m相vo2纳米粉体的方法
CN1709951A (zh) 用于制备聚偏氟乙烯复合膜的原料纳米SiO2的修饰方法
CN117567730B (zh) 一种纳米负载型固相钛基多元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9704385B (zh) 一种乙二醇辅助聚乙烯醇制备花状氧化铈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