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26731A - 空调器、运行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运行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26731A
CN108826731A CN201810531310.4A CN201810531310A CN108826731A CN 108826731 A CN108826731 A CN 108826731A CN 201810531310 A CN201810531310 A CN 201810531310A CN 108826731 A CN108826731 A CN 1088267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temperature value
air conditioner
outdoor
environment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3131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黎顺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53131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26731A/zh
Publication of CN1088267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267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7/00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or removing deposits or corrosion,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 F25B47/02Defrosting cyc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B2600/25Control of valves
    • F25B2600/2513Expansion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11Sensor to detect if defrost is necessar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运行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运行控制方法包括:第一管,连通于室内换热器与室外换热器之间,流通有待节流降温的冷媒;第二管,与第一管并联且靠近室外机的壳体设置,待节流降温的冷媒分流入第二管,并与室外机的壳体进行热交换。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降低了室外机的壳体凝结冰层的可能性,提升了室外换热器的换热效率,提高了空调器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Description

空调器、运行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一种运行控制方法和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在寒冷地区使用的超低温热泵空调器融霜后,融霜水极易聚集在换热器下部并在室外机底盘内迅速冻结成冰,堵塞排水口,导致融霜水不能排出。
随着融霜、冻结的进行,冰层逐渐增厚,直到蔓延至换热器底部,严重影响空调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1)室外机的壳体结冰导致换热器热阻、风扇阻力增加,反复出现的冰层冻融还增大了换热器底部传热管损坏的可能性。
(2)室外机的壳体结冰还可能导致换热器风扇冻结在冰体中,致使风扇电机烧毁。
(3)如果切换空调器运行模式对壳体除冰或化霜,则会影响到对室内输出热量的连续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行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运行控制方法,包括:第一管,连通于室内换热器与室外换热器之间,流通有待节流降温的冷媒;第二管,与第一管并联且靠近室外机的壳体设置,待节流降温的冷媒分流入第二管,并与室外机的壳体进行热交换。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二管与第一管并联且靠近室外机的壳体设置,待节流降温的冷媒分流入第二管,并与室内机的壳体进行热交换,在不需要切换空调器运行模式的前提下,即可有效地融化壳体尤其是底壳凝结的冰霜,减小了室外换热器的换热热阻,降低了室外风机的运转阻力,提升了空调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其中,第一管作为循环流通冷媒的主管道,在制热模式下,高温高压冷媒流经室内换热器后,继续经第一管节流后流入室外换热器,同样地,在制冷模式下,高温高压冷媒流经室外换热器后,继续经第一管节流后流入室内换热器,另外,第二管作为第一管的并联旁路设置,部分冷媒分流进入第二管中,且温度高于环境温度,因此,能够通过第二管与室外机的壳体进行热交换而融化冰霜,且不影响第一管的正常导通,也即不需要切换空调器的运行模式,即可降低或避免壳体凝结冰霜的可能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一节流阀,设于第一管的阀口处,用于对流通于第一管的第一部分冷媒进行节流降温处理。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一管的阀口处设置第一节流阀,能够实现对冷媒的进一步降温,以保证空调器的正常运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设于室外机所处的室外环境中,用于检测室外环境温度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室外环境设置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的室外环境温度值用于判断室外机的壳体是否可能结霜,也即在室外环境温度值较高(高于20℃)时,无论空调器运行于何种工作模式,室外机均不会结霜,此时,可根据室外环境温度值控制第二管截止,也即所有冷媒全部经第一管在室外换热器与室内换热器之间进行流通,此时,空调器的换热能效最高,而在室外环境温度值较低(低于10℃)时,此时,随着空调器的运行时长的增加,在制热模式下,室外机的壳体可能会凝结冰霜,因此,控制第二管导通,以使分流进入第二管的部分冷媒对壳体进行热交换,进而减少或避免冰霜凝结于壳体。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靠近室外换热器设置,用于检测室外换热器的工况温度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二温度传感器靠近室外换热器设置,以检测室外换热器的工况温度值,一方面,能够结合室外环境温度值和工况温度值确定壳体是否凝结冰霜,另一方面,能够通过工况温度值确定室外换热器的换热效率,进一步地提高控制第二管是否导通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截止阀,设于第二管的第一阀口处,用于根据室外环境温度值和/或室外换热器的工况温度值控制第二管导通或截止。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二管的阀口处设置截止阀,并且根据室外环境温度值和/或室外换热器的工况温度值控制第二管导通或截止,例如,在检测到室外环境温度值较低,同时,检测到室外换热器的工况温度值较低,且两者之间的温差较小,则通过调节截止阀来控制第二管导通,而在检测到室外环境温度值较高,或室外换热器的工况温度值远高于室外环境温度值,则壳体也不容易结冰,因此,可以通过调节截止阀来控制第二管截止,此时,全部冷媒经第一管在室内换热器与室外换热器之间进行流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二节流阀,设于第二管的第二阀口处,用于对分流入第二管的第二部分冷媒进行节流降温处理。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二管的第二阀口处设置第二节流阀,能够对分流入第二管的第二部分冷媒进行节流降温处理,而室外机的壳体凝结冰霜通常是在制热模式下,也即冷媒由室内换热器流向室外换热器,经第一管流通的冷媒和经第二管对壳体进行热交换的冷媒最终都流入室外换热器,因此,第一部分冷媒和第二部分冷媒均需要进行节流降温,并且将第二节流阀设于靠近室外换热器的管段内,也即在冷媒在第二管中流通并对壳体进行热交换后,继续经过第二节流阀的节流降温处理后,与第一管中流出的冷媒一通汇入室外换热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控制器,电连接至压缩机的驱动电路、室外风机的控制电路、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二节流阀,压缩机的驱动电路用于输出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至控制器,室外风机的控制电路用于输出转速值至控制器,其中,控制器根据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转速值、室外环境温度值和工况温度值中的至少一种运行参数调节第二节流阀的开合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电连接至压缩机的驱动电路、室外风机的控制电路、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二节流阀的控制器,并根据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转速值、室外环境温度值和工况温度值中的至少一种运行参数调节第二节流阀的开合度,由于上述运行频率、转速值、室外环境温度值和工况温度值能反映空调器的换热压力,因此,通过上述至少一种运行参数来调节第二节流阀的开合度,能够提高调控第二管内流通的冷媒流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二管设有热交换部,热交换部靠近室外机的底壳内侧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二管设置热交换部,并且将热交换部靠近壳体内侧设置,能够有效地促进壳体内侧的水露蒸发,以及对壳体内侧的冰霜进行升温融化。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热交换部为S型或回字形的金属管,平铺于壳体内侧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热交换部为S型或回字形的金属管,并且平铺于壳体内侧设置,能够提高热交换部与壳体内侧之间的热交换区域,有效地提升了换热量。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热交换部为由第二管的外管壁向底壳内侧延伸设置的金属导热结构。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热交换部为由第二管的外管壁向底壳内侧延伸设置的金属导热结构,能够进一步地提高第二管内流通的冷媒与底壳内侧之间的热交换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运行控制方法,包括:按照预设时间间隔检测室外环境温度值;根据室外环境温度值与预设室外环境温度值的大小关系,确定是否控制空调器的第二管与空调器的室外机的壳体进行热交换。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二管与第一管并联且靠近室外机的壳体设置,并且根据室外环境温度值与预设室外环境温度值的大小关系,确定是否控制空调器的第二管与空调器的室外机的壳体进行热交换,待节流降温的冷媒分流入第二管,并与室内机的壳体进行热交换,在不需要切换空调器运行模式的前提下,即可有效地融化壳体尤其是底壳凝结的冰霜,减小了室外换热器的换热热阻,降低了室外风机的运转阻力,提升了空调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根据室外环境温度值与预设室外环境温度值的大小关系,确定是否控制空调器的第二管与空调器的室外机的壳体进行热交换,具体包括:在比较确定室外环境温度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室外环境温度值时,控制第二管导通,并与室外机的壳体进行热交换。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比较确定室外环境温度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室外环境温度值时,控制第二管导通,并与室外机的壳体进行热交换,一方面,控制第二管导通来使第二部分冷媒流入,第二部分冷媒的温度高于室外环境温度值,因此,第二部分冷媒能够对壳体进行热交换,以减少水露、霜层和冰层的形成,另一方面,不需要调整空调器的运行模式,即可实现对壳体的化霜操作和化冰操作,最后一方面,结合室外环境温度值来控制第二管导通,提高了控制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了空调器的能效,降低了空调器的硬件故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根据室外环境温度值与预设室外环境温度值的大小关系,确定是否控制空调器的第二管与空调器的室外机的壳体进行热交换,具体还包括:在比较确定室外环境温度值大于预设室外环境温度值时,控制第二管截止,不与室外机的壳体进行热交换。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比较确定室外环境温度值大于预设室外环境温度值时,控制第二管截止,不与室外机的壳体进行热交换,也即在室外环境温度值较高时,空调器即使长时间运行于制热模式下,室外机的壳体也不会凝结冰霜,此时,全部冷媒经第一管流通于室内换热器与室外换热器之间,以提升空调器的整机能耗。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按照预设周期检测空调器的室外风机的转速值、空调器的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和空调器的室外换热器的工况温度值;根据运行频率、转速值、室外环境温度值和工况温度值中的至少一种运行参数调节第二管内的冷媒流量。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根据运行频率、转速值、室外环境温度值和工况温度值中的至少一种运行参数调节第二管内的冷媒流量,由于上述运行频率、转速值、室外环境温度值和工况温度值能反映空调器的换热压力,因此,通过上述至少一种运行参数来调节第二节流阀的开合度,能够提高调控第二管内流通的冷媒流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的运行控制方法。
在该技术方案中,本发明的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运行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运行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一: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框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100,包括:第一管102,连通于室内换热器104与室外换热器106之间,流通有待节流降温的冷媒;第二管108,与第一管102并联且靠近室外机的壳体设置,待节流降温的冷媒分流入第二管108,并与室外机的壳体进行热交换。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二管108与第一管102并联且靠近室外机的壳体设置,待节流降温的冷媒分流入第二管108,并与室内机的壳体进行热交换,在不需要切换空调器运行模式的前提下,即可有效地融化壳体尤其是底壳凝结的冰霜,减小了室外换热器106的换热热阻,降低了室外风机的运转阻力,提升了空调器100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其中,第一管102作为循环流通冷媒的主管道,在制热模式下,高温高压冷媒流经室内换热器104后,继续经第一管102节流后流入室外换热器106,同样地,在制冷模式下,高温高压冷媒流经室外换热器106后,继续经第一管102节流后流入室内换热器104,另外,第二管108作为第一管102的并联旁路设置,部分冷媒分流进入第二管108中,且温度高于环境温度,因此,能够通过第二管108与室外机的壳体进行热交换而融化冰霜,且不影响第一管102的正常导通,也即不需要切换空调器100的运行模式,即可降低或避免壳体凝结冰霜的可能性。
具体地,在制热模式下,压缩机116的排气口E排出高温高压冷媒,并经排气管路116和四通阀118的第一通路进入室内换热器104进行热交换,继续经第一管102节流降温处理后,进入室外换热器106,然后经过四通阀118的第二通路进入气液分离器120,进行气液分离处理后得到的气体经回气口B返回压缩机114,以进行下一轮压缩处理,其中,第二管108是否导通取决于截止阀T2是否导通,截止阀T2并不具备节流降温的作用,因此,冷媒在流经第二节流阀T3之前的温度仍然高于室外环境温度值,进而能够对室外机的壳体进行热交换,以融化室外机中凝结的霜层和加速水露蒸发,且不需要切换四通阀118的导通状态,并保证室内机输出热量的连续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一节流阀T1,设于第一管102的阀口处,用于对流通于第一管102的第一部分冷媒进行节流降温处理。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一管102的阀口处设置第一节流阀T1,能够实现对冷媒的进一步降温,以保证空调器100的正常运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设于室外机所处的室外环境中,用于检测室外环境温度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室外环境设置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的室外环境温度值用于判断室外机的壳体是否可能结霜,也即在室外环境温度值较高(高于20℃)时,无论空调器100运行于何种工作模式,室外机均不会结霜,此时,可根据室外环境温度值控制第二管108截止,也即所有冷媒全部经第一管102在室外换热器106与室内换热器104之间进行流通,此时,空调器100的换热能效最高,而在室外环境温度值较低(低于10℃)时,此时,随着空调器100的运行时长的增加,在制热模式下,室外机的壳体可能会凝结冰霜,因此,控制第二管108导通,以使分流进入第二管108的部分冷媒对壳体进行热交换,进而减少或避免冰霜凝结于壳体。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110,靠近室外换热器106设置,用于检测室外换热器106的工况温度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二温度传感器110靠近室外换热器106设置,以检测室外换热器106的工况温度值,一方面,能够结合室外环境温度值和工况温度值确定壳体是否凝结冰霜,另一方面,能够通过工况温度值确定室外换热器106的换热效率,进一步地提高控制第二管108是否导通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截止阀T2,设于第二管108的第一阀口处,用于根据室外环境温度值和/或室外换热器106的工况温度值控制第二管108导通或截止。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二管108的阀口处设置截止阀T2,并且根据室外环境温度值和/或室外换热器106的工况温度值控制第二管108导通或截止,例如,在检测到室外环境温度值较低,同时,检测到室外换热器106的工况温度值较低,且两者之间的温差较小,则通过调节截止阀T2来控制第二管108导通,而在检测到室外环境温度值较高,或室外换热器106的工况温度值远高于室外环境温度值,则壳体也不容易结冰,因此,可以通过调节截止阀T2来控制第二管108截止,此时,全部冷媒经第一管102在室内换热器104与室外换热器106之间进行流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二节流阀T3,设于第二管108的第二阀口处,用于对分流入第二管108的第二部分冷媒进行节流降温处理。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二管108的第二阀口处设置第二节流阀T3,能够对分流入第二管108的第二部分冷媒进行节流降温处理,而室外机的壳体凝结冰霜通常是在制热模式下,也即冷媒由室内换热器104流向室外换热器106,经第一管102流通的冷媒和经第二管108对壳体进行热交换的冷媒最终都流入室外换热器106,因此,第一部分冷媒和第二部分冷媒均需要进行节流降温,并且将第二节流阀T3设于靠近室外换热器106的管段内,也即在冷媒在第二管108中流通并对壳体进行热交换后,继续经过第二节流阀T3的节流降温处理后,与第一管102中流出的冷媒一通汇入室外换热器106。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控制器,电连接至压缩机114的驱动电路、室外风机的控制电路、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110和第二节流阀T3,压缩机114的驱动电路用于输出压缩机114的运行频率至控制器,室外风机的控制电路用于输出转速值至控制器,其中,控制器根据压缩机114的运行频率、转速值、室外环境温度值和工况温度值中的至少一种运行参数调节第二节流阀T3的开合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电连接至压缩机114的驱动电路、室外风机的控制电路、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110和第二节流阀T3的控制器,并根据压缩机114的运行频率、转速值、室外环境温度值和工况温度值中的至少一种运行参数调节第二节流阀T3的开合度,由于上述运行频率、转速值、室外环境温度值和工况温度值能反映空调器100的换热压力,因此,通过上述至少一种运行参数来调节第二节流阀T3的开合度,能够提高调控第二管108内流通的冷媒流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二管108设有热交换部112,热交换部112靠近室外机的底壳内侧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二管108设置热交换部112,并且将热交换部112靠近壳体内侧设置,能够有效地促进壳体内侧的水露蒸发,以及对壳体内侧的冰霜进行升温融化。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热交换部112为S型或回字形的金属管,平铺于壳体内侧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热交换部112为S型或回字形的金属管,并且平铺于壳体内侧设置,能够提高热交换部112与壳体内侧之间的热交换区域,有效地提升了换热量。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热交换部112为由第二管108的外管壁向底壳内侧延伸设置的金属导热结构。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热交换部112为由第二管108的外管壁向底壳内侧延伸设置的金属导热结构,能够进一步地提高第二管108内流通的冷媒与底壳内侧之间的热交换效率。
实施例二: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运行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运行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202,按照预设时间间隔检测室外环境温度值;步骤S204,根据室外环境温度值与预设室外环境温度值的大小关系,确定是否控制空调器的第二管与空调器的室外机的壳体进行热交换。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二管与第一管并联且靠近室外机的壳体设置,并且根据室外环境温度值与预设室外环境温度值的大小关系,确定是否控制空调器的第二管与空调器的室外机的壳体进行热交换,待节流降温的冷媒分流入第二管,并与室内机的壳体进行热交换,在不需要切换空调器运行模式的前提下,即可有效地融化壳体尤其是底壳凝结的冰霜,减小了室外换热器的换热热阻,降低了室外风机的运转阻力,提升了空调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根据室外环境温度值与预设室外环境温度值的大小关系,确定是否控制空调器的第二管与空调器的室外机的壳体进行热交换,具体包括:在比较确定室外环境温度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室外环境温度值时,控制第二管导通,并与室外机的壳体进行热交换。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比较确定室外环境温度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室外环境温度值时,控制第二管导通,并与室外机的壳体进行热交换,一方面,控制第二管导通来使第二部分冷媒流入,第二部分冷媒的温度高于室外环境温度值,因此,第二部分冷媒能够对壳体进行热交换,以减少水露、霜层和冰层的形成,另一方面,不需要调整空调器的运行模式,即可实现对壳体的化霜操作和化冰操作,最后一方面,结合室外环境温度值来控制第二管导通,提高了控制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了空调器的能效,降低了空调器的硬件故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根据室外环境温度值与预设室外环境温度值的大小关系,确定是否控制空调器的第二管与空调器的室外机的壳体进行热交换,具体还包括:在比较确定室外环境温度值大于预设室外环境温度值时,控制第二管截止,不与室外机的壳体进行热交换。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比较确定室外环境温度值大于预设室外环境温度值时,控制第二管截止,不与室外机的壳体进行热交换,也即在室外环境温度值较高时,空调器即使长时间运行于制热模式下,室外机的壳体也不会凝结冰霜,此时,全部冷媒经第一管流通于室内换热器与室外换热器之间,以提升空调器的整机能耗。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按照预设周期检测空调器的室外风机的转速值、空调器的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和空调器的室外换热器的工况温度值;根据运行频率、转速值、室外环境温度值和工况温度值中的至少一种运行参数调节第二管内的冷媒流量。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根据运行频率、转速值、室外环境温度值和工况温度值中的至少一种运行参数调节第二管内的冷媒流量,由于上述运行频率、转速值、室外环境温度值和工况温度值能反映空调器的换热压力,因此,通过上述至少一种运行参数来调节第二节流阀的开合度,能够提高调控第二管内流通的冷媒流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施例三: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运行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运行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302,在制热模式下,按照预设时间间隔检测室外环境温度值;步骤S304,确定室外环境温度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室外环境温度值;步骤S306,开启截止阀,同时根据室外环境温度值、室外换热器的工况温度、室外风机的转速和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确定第二节流阀的开合度;步骤S308,确定室外环境温度值大于预设室外环境温度值;步骤S310,关闭截止阀和第二节流阀,控制第二管截止。
实施例四: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包括:按照预设时间间隔检测室外环境温度值;根据室外环境温度值与预设室外环境温度值的大小关系,确定是否控制空调器的第二管与空调器的室外机的壳体进行热交换。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二管与第一管并联且靠近室外机的壳体设置,并且根据室外环境温度值与预设室外环境温度值的大小关系,确定是否控制空调器的第二管与空调器的室外机的壳体进行热交换,待节流降温的冷媒分流入第二管,并与室内机的壳体进行热交换,在不需要切换空调器运行模式的前提下,即可有效地融化壳体尤其是底壳凝结的冰霜,减小了室外换热器的换热热阻,降低了室外风机的运转阻力,提升了空调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根据室外环境温度值与预设室外环境温度值的大小关系,确定是否控制空调器的第二管与空调器的室外机的壳体进行热交换,具体包括:在比较确定室外环境温度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室外环境温度值时,控制第二管导通,并与室外机的壳体进行热交换。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比较确定室外环境温度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室外环境温度值时,控制第二管导通,并与室外机的壳体进行热交换,一方面,控制第二管导通来使第二部分冷媒流入,第二部分冷媒的温度高于室外环境温度值,因此,第二部分冷媒能够对壳体进行热交换,以减少水露、霜层和冰层的形成,另一方面,不需要调整空调器的运行模式,即可实现对壳体的化霜操作和化冰操作,最后一方面,结合室外环境温度值来控制第二管导通,提高了控制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了空调器的能效,降低了空调器的硬件故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根据室外环境温度值与预设室外环境温度值的大小关系,确定是否控制空调器的第二管与空调器的室外机的壳体进行热交换,具体还包括:在比较确定室外环境温度值大于预设室外环境温度值时,控制第二管截止,不与室外机的壳体进行热交换。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比较确定室外环境温度值大于预设室外环境温度值时,控制第二管截止,不与室外机的壳体进行热交换,也即在室外环境温度值较高时,空调器即使长时间运行于制热模式下,室外机的壳体也不会凝结冰霜,此时,全部冷媒经第一管流通于室内换热器与室外换热器之间,以提升空调器的整机能耗。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按照预设周期检测空调器的室外风机的转速值、空调器的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和空调器的室外换热器的工况温度值;根据运行频率、转速值、室外环境温度值和工况温度值中的至少一种运行参数调节第二管内的冷媒流量。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根据运行频率、转速值、室外环境温度值和工况温度值中的至少一种运行参数调节第二管内的冷媒流量,由于上述运行频率、转速值、室外环境温度值和工况温度值能反映空调器的换热压力,因此,通过上述至少一种运行参数来调节第二节流阀的开合度,能够提高调控第二管内流通的冷媒流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考虑到相关技术提出的如何在空调器运行过程中减少或避免室外机凝结水露或冰霜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空调器、运行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将第二管与第一管并联且靠近室外机的壳体设置,待节流降温的冷媒分流入第二管,并与室内机的壳体进行热交换,在不需要切换空调器运行模式的前提下,即可有效地融化壳体尤其是底壳凝结的冰霜,减小了室外换热器的换热热阻,降低了室外风机的运转阻力,提升了空调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管,连通于室内换热器与室外换热器之间,流通有待节流降温的冷媒;
第二管,与所述第一管并联且靠近室外机的壳体设置,所述待节流降温的冷媒分流入所述第二管,并与所述室外机的壳体进行热交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节流阀,设于所述第一管的阀口处,用于对流通于所述第一管的第一部分冷媒进行节流降温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室外机所处的室外环境中,用于检测室外环境温度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温度传感器,靠近所述室外换热器设置,用于检测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工况温度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截止阀,设于所述第二管的第一阀口处,用于根据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值和/或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工况温度值控制所述第二管导通或截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节流阀,设于所述第二管的第二阀口处,用于对分流入所述第二管的第二部分冷媒进行节流降温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器,电连接至压缩机的驱动电路、室外风机的控制电路、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二节流阀,所述压缩机的驱动电路用于输出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至所述控制器,所述室外风机的控制电路用于输出转速值至所述控制器,
其中,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所述转速值、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值和所述工况温度值中的至少一种运行参数调节所述第二节流阀的开合度。
8.根据权利要求1、2、4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管设有热交换部,所述热交换部靠近所述室外机的底壳内侧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交换部为S型或回字形的金属管,平铺于所述壳体内侧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交换部为由所述第二管的外管壁向所述底壳内侧延伸设置的金属导热结构。
11.一种运行控制方法,适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控制方法包括:
按照预设时间间隔检测室外环境温度值;
根据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值与预设室外环境温度值的大小关系,确定是否控制所述空调器的第二管与所述空调器的室外机的壳体进行热交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值与预设室外环境温度值的大小关系,确定是否控制所述空调器的第二管与所述空调器的室外机的壳体进行热交换,具体包括:
在比较确定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值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室外环境温度值时,控制所述第二管导通,并与所述室外机的壳体进行热交换。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值与预设室外环境温度值的大小关系,确定是否控制所述空调器的第二管与所述空调器的室外机的壳体进行热交换,具体还包括:
在比较确定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值大于所述预设室外环境温度值时,控制所述第二管截止,不与所述室外机的壳体进行热交换。
14.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按照预设周期检测所述空调器的室外风机的转速值、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和所述空调器的室外换热器的工况温度值;
根据所述运行频率、所述转速值、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值和所述工况温度值中的至少一种运行参数调节所述第二管内的冷媒流量。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
CN201810531310.4A 2018-05-29 2018-05-29 空调器、运行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088267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31310.4A CN108826731A (zh) 2018-05-29 2018-05-29 空调器、运行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31310.4A CN108826731A (zh) 2018-05-29 2018-05-29 空调器、运行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26731A true CN108826731A (zh) 2018-11-16

Family

ID=641461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31310.4A Pending CN108826731A (zh) 2018-05-29 2018-05-29 空调器、运行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26731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31257A (zh) * 2018-12-14 2019-04-16 广东Tcl智能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CN110567099A (zh) * 2019-09-23 2019-12-13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联机室外机防冻结的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14440400A (zh) * 2022-01-18 2022-05-06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56149A (ja) * 2000-11-20 2002-05-31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
CN1134628C (zh) * 1999-03-15 2004-01-14 开利公司 用以冷却变频驱动的装置的动力电子器件的方法和设备
CN2750259Y (zh) * 2004-12-03 2006-01-04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温制热空调器
CN101387455A (zh) * 2008-09-02 2009-03-18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平行流空调器及其除霜控制方法
CN202382494U (zh) * 2011-12-15 2012-08-15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一种可缓解底盘结冰的空调器
CN202792469U (zh) * 2012-08-24 2013-03-13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
CN103574969A (zh) * 2013-11-04 2014-02-12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
CN103604169A (zh) * 2013-11-14 2014-02-2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冷暖型空调器
CN204313518U (zh) * 2014-11-26 2015-05-0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04596142A (zh) * 2015-01-21 2015-05-0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04630138U (zh) * 2015-04-29 2015-09-0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05783301A (zh) * 2016-04-29 2016-07-2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冷暖型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7101275A (zh) * 2017-06-01 2017-08-29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7477927A (zh) * 2017-09-11 2017-12-15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
CN107575953A (zh) * 2017-08-29 2018-01-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室外机、空调器和空调室外机的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628C (zh) * 1999-03-15 2004-01-14 开利公司 用以冷却变频驱动的装置的动力电子器件的方法和设备
JP2002156149A (ja) * 2000-11-20 2002-05-31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
CN2750259Y (zh) * 2004-12-03 2006-01-04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温制热空调器
CN101387455A (zh) * 2008-09-02 2009-03-18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平行流空调器及其除霜控制方法
CN202382494U (zh) * 2011-12-15 2012-08-15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一种可缓解底盘结冰的空调器
CN202792469U (zh) * 2012-08-24 2013-03-13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
CN103574969A (zh) * 2013-11-04 2014-02-12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
CN103604169A (zh) * 2013-11-14 2014-02-2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冷暖型空调器
CN204313518U (zh) * 2014-11-26 2015-05-0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04596142A (zh) * 2015-01-21 2015-05-0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04630138U (zh) * 2015-04-29 2015-09-0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05783301A (zh) * 2016-04-29 2016-07-2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冷暖型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7101275A (zh) * 2017-06-01 2017-08-29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7575953A (zh) * 2017-08-29 2018-01-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室外机、空调器和空调室外机的控制方法
CN107477927A (zh) * 2017-09-11 2017-12-15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31257A (zh) * 2018-12-14 2019-04-16 广东Tcl智能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CN110567099A (zh) * 2019-09-23 2019-12-13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联机室外机防冻结的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14440400A (zh) * 2022-01-18 2022-05-06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14440400B (zh) * 2022-01-18 2023-10-20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51248B (zh) 一种空调***及控制方法
US7559207B2 (en) Method for refrigerant pressure control in refrigeration systems
CN107575971B (zh) 一种蒸发式冷水机组和控制方法
CN105299987A (zh) 基于超疏水翅片管换热器的空气源热泵喷淋除霜装置
CN204593992U (zh) 空调设备及其除霜控制***
CN104949210B (zh) 空调***、空调器和空调***的控制方法
CN107101275A (zh) 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04187787U (zh) 一种微波除霜型家用空调器
CN103363600A (zh) 热泵式空气调节装置
CN106679021A (zh) 机房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109140725B (zh) 多联机空调***及其化霜控制方法
CN107166582B (zh) 空调冷却水***、空调***及空调冷却水***控制方法
CN108826731A (zh) 空调器、运行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4154673A (zh) 一种三管制热回收多联机***的制冷方法及***
CN104567054B (zh) 一种离心式制冷机组防喘振***
CN104197571A (zh) 一种三管制热回收多联机***
CN108361807A (zh) 一种热泵***及其控制方法
CN202511516U (zh) 热泵式空气调节装置
CN111765594B (zh) 一种自动除霜的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107024013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06919275U (zh) 一种空调器
CN206171115U (zh) 一种co2热泵空调***
JP4622901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104896700A (zh) 辅助散热结构、空调器和辅助散热方法
CN212179118U (zh) 一种空调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