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200C - 液晶显示器 - Google Patents

液晶显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200C
CN1088200C CN95118840A CN95118840A CN1088200C CN 1088200 C CN1088200 C CN 1088200C CN 95118840 A CN95118840 A CN 95118840A CN 95118840 A CN95118840 A CN 95118840A CN 1088200 C CN1088200 C CN 108820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chip element
vacation
conducting film
lc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951188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2720A (zh
Inventor
田中省造
吉村和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17612164&utm_sourc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88200(C)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527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7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20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20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5Conductors connecting electrodes to cell termina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88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with construction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display region and the peripheral reg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9Gaskets; Spacers; Sealing of cel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02F1/134309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 G02F1/134336Matrix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中,信号电极或扫描电极和假指电极形成在一对基片的表面上,在一对基片元件的一侧形成有一个取向膜以便覆盖电极,而且该对基片元件通过一个密封件将周围粘接在一起以便这对基片的表面彼此相对,用液晶填注由基片元件和密封件围成的空间形成一个液晶层。由第一和第二导电膜组成的假指电极是分开形成的,并且第一导电膜位于用密封件和所密封的空间覆盖的区域中而不与大气接触。

Description

液晶显示器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有假指(dummy)电极的液晶显示器。
采用液晶的液晶显示器目前被广泛地应用。图12是传统的液晶显示器16a的简略截面图。
液晶显示器16a具有一个盒,一对基片元件7a、7b位于该盒内并通过密封件5彼此分开。基片元件7a在基片1的一个表面1a上包括有若干个信号电极3,基片元件7b在基片2的一个表面2a上包括有若干个扫描电极4。在基片1、2的相应表面1a、2a上形成有取向膜。表面1a、2a包括分别彼此相对的信号电极3和扫描电极4,并且液晶被注入由表面1a、2a及密封件5围成的空间,由此形成了液晶层6。
在具有这样结构的液晶显示器16a中,具有信号电极3的部分和具有扫描电极4的部分之间的间距d2与无电极3、4的两部分之间的间距d1不同,因此位于那对基片元件7a、7b之间的液晶层6厚度不均。在液晶显示器16a中,由于当电压没有施加到信号电极3和扫描电极4上时显示器16a的显示屏的颜色变化取决于液晶层6的厚度,因此如果液晶层6的厚度如上所述不均的话显示屏上就会出现不匀颜色。
在诸如日本未审查的公开专利申请JPA62-229234(1987)中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止这种不匀颜色的已有技术。在这个已有技术中,信号电极3和扫描电极4配置在这对基片1,2的彼此相对的表面1a、2a上,并且厚度与电极3、4相同的假指电极配置在表面1a、2a上不存在电极3、4的区域中,由此防止了液晶层6的厚度不均并且减少了不匀颜色。
由于假指电极是电绝缘的,因此可用液晶显示器或类似装置中产生的静电给假指电极充电。当将显示所需的电压施加到面对假指电极的信号电极3或扫描电极4上时,如果假指电极被充电,就会发生故障,并且在没有被设计要用于显示的区域会出现不需要的显示。
在未审查的日本公开专利申请JPA6-51332(1994)中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止这种故障发生的已有技术。图13是根据这个已有技术制造的液晶显示器16b的简略截面图。在这个已有技术中,假指电极12配置在密封件13附近,而密封件13位于配置在一对基片8、9的每个基片一侧表面上的信号电极10和扫描电极11的相对区域外面,并且假指电极12通过存在于密封件13中的导电隔片或诸如此类的东西电连接到相对的信号电极10或扫描电极11上,以使电压相同,由此防止了故障发生。一个基片元件14由基片8和信号电极10组成,另一个基片元件15由基片9和扫描电极11组成。
顺便提一下,在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在该显示器中,由密封件13中的支撑件限定出一个一对基片元件14、15的间隔)的日本未审查公开专利申请JPA4-97321(1992)中公开了一种使液晶层厚度均匀的技术,在该技术中,假指电极配置在基片端部无显示电极(例如信号电极10和扫描电极11)的区域中,并且密封件13位于信号电极10、扫描电极11和假指电极的任何两个电极之间,由此粘附一对基片元件14、15。
用于这个已有技术中的假指电极12位于密封件13附近并且与显示电极(例如信号电极10或扫描电极11)电连接,可以在诸如高温和湿度大的使用条件下吸收与环境接触的部分中的湿气。当将电压施加到显示电极(例如信号电极10或扫描电极11)上时,在有吸收了湿气部分的假指电极12和其它电极10,11之间也会产生一个电场,并且在吸收了湿气的那一部分会发生电解腐蚀。当腐蚀发展时,这种腐蚀还会蔓延到被电连接的其它显示电极10、11中。腐蚀的蔓延导致显示电极10、11的电阻值变化,结果被腐蚀的显示电极10、11的电阻值与未被腐蚀的显示电极10、11的电阻值不同,由此导致液晶显示器16b的显示屏上产生不匀颜色。而且,当腐蚀进一步蔓延时,显示电极10、11上会发生断线或类似故障。
作为防止这种电解腐蚀的一种方法,考虑到在由那对基片元件14、15和密封件13组成的盒的***即在假指电极12的与环境接触的那一部分上涂加防湿剂。通过将防湿剂注入那对基片元件14、15之间与环境接触的那一部分的缝隙中来涂加防湿剂。此时,液晶显示器16b的角部与外周部分相比,从基片元件14、15边缘到密封件13的与环境接触的表面部分的距离要长些,并且防湿剂不能完全渗入密封件13的表面部分,因此防湿剂不能涂加到密封件13的表面部分及其邻近部位。结果可想而知,若要将防湿剂完全涂加到密封件13的整个***,特别是角部是困难的。
还考虑到将假指电极12与环境接触有可能发生电解腐蚀的那部分去掉。在这种方法中,虽然可以防止由于腐蚀出现的不均显示,但是可想而知,由于密封件13附近的膜厚度的差异还会导致不匀颜色。
因此本发明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防止假指电极的电解腐蚀蔓延进显示电极而消除不匀颜色或诸如此类的缺陷的液晶显示器。
为了达到此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液晶显示器包括:
一对基片元件,每个元件包括一个绝缘基片、多个显示电极和多个假指电极:
一个位于这对基片元件之间的密封件,基片元件的周围通过它被粘接,从而在两基片元件之间形成一个空间;以及
一个用液晶填注由基片元件和密封件围成的空间而形成的液晶层,
所述每一基片元件的所述显示电极形成在该绝缘基片的液晶层那一侧上,
所述每一基片元件的所述假指电极形成在该绝缘基片的液晶层那一侧上、用于使液晶层厚度均匀,其中
所述各个假指电极由第一导电膜和第二导电膜组成,以在这两个导电膜之间,在所述密封件与所述基片元件接触的接触区域中形成一个缝隙,并且
所述第一导膜横向地设置在第二导电膜的内侧,而第二导电膜的一部分则位于所述密封件的外侧。
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
一对基片元件,其中至少一个是透光的,
一个位于这对基片元件之间的密封件,该对基片元件的周围通过它被粘接,从而在这对基片元件之间形成一个空间;以及
一个用液晶填注由基片元件和密封件围成的空间而形成的液晶层,
每个基片元件包括一个绝缘基片和多个相互平行具有一定间距的条形显示电极,显示电极形成在绝缘基片的液晶层那一侧上,
至少一个基片元件包括用于使液晶层厚度均匀的假指电极,假指电极形成在绝缘基片的液晶层那一侧上,
一个基片元件的条形显示电极处于能够和另一个基片元件的条形显示电极成直角的位置上,其中
假指电极由第一导电膜和第二导电膜组成,在两个膜之间有一个缝隙处于接触区域中,密封件在这个接触区域与基片元件接触,并且
第一导电膜与第二导电膜相比安置在内侧。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假指电极被安置在多个条形显示电极两两之间缝隙的两个纵端,以及面对另一绝缘基片的这个绝缘基片区域的角部。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假指电极被安置在面向另一基片显示电极的那个绝缘基片区域的两个纵端,以及面向另一绝缘基片的这个绝缘基片区域的角部。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两个基片元件都包括假指电极,
所述那对基片元件中的一个的假指电极被形成在此基片元件的多个条形显示电极两两之间缝隙的两个纵端,以及面向另一绝缘基片的这个绝缘基片区域的角部,以及
该对基片元件的另一基片元件的假指电极被形成在这另一个基片元件的多个条形显示电极两两之间缝隙的两个纵端。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那对基片元件中的两个基片元件都包括假指电极,
该对基片元件的一个基片元件的假指电极被形成在面向另一基片的显示电极的这个绝缘基片区域的两个纵端,以及面向另一绝缘基片的这个绝缘基片区域的角部,以及
该对基片元件的另一基片元件的假指电极被形成在在面向上述那个基片元件显示电极的这另一基片区域的两个纵端。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第一导电膜与显示电极电连接。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这些基片元件的假指电极的第一导电膜都电连接到在基片元件同一侧的邻近显示电极上。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形成在面向相应配对基片元件的显示电极的相应基片元件区域中的假指电极的第一导电膜与相应配对基片元件的显示电极电连接。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第一导电膜与显示电极的连接部分位于接触区域内。
根据本发明,液晶显示器被设计成通过用一对基片元件和密封件包围厚度均匀的液晶层而使液晶层与环境分离,并且通过将预定电压施加到形成液晶层那一侧的每个基片元件的显示电极上来使液晶显示器的显示屏上出现显示。每个基片元件在液晶层那一侧都包括假指电极以便使液晶层厚度保持均匀。假指电极分为第一导电膜和第二导电膜形成。假指电极由第一导电膜和第二导电膜组成,在这两个膜之间有一个缝隙位于接触区域中,密封件在这个接触区域与基片元件接触,并且第一导电膜与第二导电膜相比处于内侧。安置第一导电膜的内端对应或超出接触区域的内端,因此第一导电膜没有暴露在空气中。安置第二导电膜的外端对应或超出接触区域的外端,因此第二导电膜暴露在空气中。第二导电膜与第一导电膜和显示电极具有一段预定的距离并且是电绝缘的。因此,第二导电膜没有任何部分与第一导电膜和显示电极电连接,从而第二导电膜中产生的电解腐蚀不会通过电连接部分蔓延到第一导电膜和显示电极中。尤其是,可以防止腐蚀从具有与环境接触的宽广区域的第二导电膜蔓延并腐蚀有可能产生腐蚀的基片角部。而且,由于第一导电膜不与环境接触,因此不吸收湿气,也就防止了腐蚀的产生。另外,由于第一和第二导电膜都位于接触区域中,因此使得密封件附近的液晶层厚度均匀。
根据本发明,在每个基片元件中多个条形显示电极被形成在液晶层那一侧的绝缘基片表面上以便相互平行并具有一定间距。至少一个基片元件包括假指电极。基片元件被安置成使得一个基片元件的条形显示电极可以垂直穿过另一基片元件的条形显示电极。即使在如此构造的液晶显示器中,由于假指电极由如上所述的第一和第二导电膜组成,因此可防止腐蚀蔓延到显示电极中。另外,密封件附近的液晶层厚度均匀。由于采用条形显示电极,所以通过将以矩阵形式排列的在基片元件的显示电极的相对部分中的象素组合可产生矩阵显示。
而且,根据本发明,假指电极被安置在多个条形显示电极两两之间缝隙的两个纵端,以及面向另一绝缘基片的这个绝缘基片区域的角部。由于如此设置假指电极,所以密封件附近的液晶层的厚度是均匀的,并且提高了显示质量。
另外,根据本发明,假指电极被安置在面向另一绝缘基片显示电极的一个绝缘基片区域的两个纵端,以及面向另一绝缘基片的这个绝缘基片区域的角部。当假指电极被如此设置时,密封件附近的液晶层的厚度是均匀的,并且提高了显示质量。
还是根据本发明,这对基片元件都包括假指电极。该对基片元件中的一个基片元件的假指电极被形成在这个基片元件的多个条形显示电极两两之间缝隙的两个纵端,以及面向另一绝缘基片的这个绝缘基片区域的角部。该对基片元件的另一基片元件的假指电极被形成在此另一基片元件的多个条形显示电极两两之间缝隙的两个纵端。通过如此形成假指电极,可防止电解腐蚀蔓延到显示电极中,并使密封件附近的液晶层厚度均匀,从而可得到高显示质量的液晶显示器。
再根据本发明,这对基片元件都包括假指电极。该对基片元件的一个基片元件的假指电极被形成在面向另一基片显示电极的这个绝缘基片区域的两个纵端,以及面向另一绝缘基片的这个绝缘基片区域的角部,而这对基片元件的另一基片元件的假指电极被形成在面向上述那个基片元件显示电极的这另一基片区域的两个纵端。通过如此形成假指电极,可防止电解腐蚀蔓延到显示电极中,并且使密封件附近的液晶层厚度均匀,从而可得到高显示质量的液晶显示器。
还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导电膜与显示电极电连接。结果,显示电极与第一导电膜电压相同,从而可以避免由于给第一导电膜充电而使液晶显示器发生故障。
还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导电膜与在基片元件同一侧的邻近显示电极电连接,并且显示电极与第一导电膜的电压相同,从而避免了由于充电而发生的故障。
还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导电膜与不在基片元件同一侧的相对显示电极电连接,并且显示电极与第一导电膜电压相同,从而可以避免由于充电而发生的故障。
还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导电膜与显示电极的连接部分位于接触区域中。因此,可以避免显示电极发生电解腐蚀。
再根据本发明,第一导电膜与在基片元件同一侧的邻近显示电极的连接部分或第一导电膜与不在基片元件同一侧的相对显示电极的连接部分位于接触区域中。因此,可以避免显示电极发生电解腐蚀。
这样,根据本发明,液晶显示器具有一个由一对基片元件和一个密封件包围的液晶层,通过将一个预定电压施加到包括在基片元件中的显示电极上来产生显示。基片元件在液晶层那一侧具有假指电极,可以避免由于膜厚度不同而导致的不匀颜色。假指电极具有两个分开的导电膜。安置第一导电膜的内端对应或超出接触区域的内端,因此第一导电膜没有暴露于空气并可防止电解腐蚀。第二导电膜在第一导电膜和显示电极之间没有连接部分,因此第二导电膜处于电绝缘状态。第二导电膜与第一导电膜是分开的,并且安置第二导电膜的外端对应或超出接触区域的外端。这样,可防止第二导电膜中产生的电解腐蚀蔓延到第一导电膜和显示电极中。因此,可有效防止由于腐蚀使液晶显示器的显示电极的电阻值变化或不匀颜色而导致显示质量下降。而且,可使密封件附近的液晶层厚度均匀并得到高质量的显示。
还是根据本发明,显示电极形成为条形,并且安置基片元件的条形显示电极互相垂直。具有如此结构的显示器也可以避免由于电解腐蚀而导致的不匀显示和显示质量下降。而且,可使密封件附近的液晶层厚度均匀并得到高质量的显示。另外,通过采用条形显示电极,还能得到矩阵显示。
还是根据本发明,假指电极被安置在包括显示电极缝隙的基片周围,由于如此设置假指电极,可使密封件附近的液晶层厚度均匀并得到更高质量的显示。
还是根据本发明,假指电极被安置在包括用显示电极覆盖的区域的基片周围,通过如此设置假指电极,可使密封件附近的液晶层厚度均匀并得到更高质量的显示。
还是根据本发明,两个基片元件都包括假指电极,并且假指电极被安置在包括两两显示电极之间缝隙的基片周围。
还是根据本发明,两个基片元件都包括假指电极,并且假指电极被安置在包括用显示电极覆盖的区域的基片周围。
还是根据本发明,构成假指电极的第一导电膜与显示电极电连接,因此可防止由于给第一导电膜充电而导致显示电极发生故障,从而能得到没有显示错误的液晶显示器。
还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导电膜与在基片元件同一侧的邻近显示电极连接,防止由于充电而导致的故障,从而能得到没有显示错误的液晶显示器。
还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导电膜与不在基片元件同一侧的相对显示电极连接,防止由于充电而导致的故障,从而能得到没有显示错误的液晶显示器。
还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导电膜与显示电极的连接部分位于接触区域中。这样第一导电膜不与环境接触并且不发生电解腐蚀,而且腐蚀也不会通过连接部分侵入到显示电极中。因此,能得到显示质量没有下降的高质量的液晶显示器。
还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导电膜与在基片元件同一侧的邻近显示电极的连接部分或第一导电膜与不在基片元件同一侧的相对显示电极的连接部分位于接触区域中。这样第一导电膜不与环境接触并且不发生电解腐蚀,而且腐蚀也不会通过连接部分侵入到显示电极中。因此,能得到显示质量没有下降的高质量的液晶显示器。
在实践中不用改变生产工艺和传统液晶显示器的生产设备即可制造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只是用于刻蚀过程的掩模必须改变形状以便形成出本发明的假指电极和其它部件,并且不用制备新的部件即可制备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因此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易于制备并且在实践中不增加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其它和进一步的目的、特性及优点从以下参考附图进行的详细描述中将更加显而易见。
图1是表明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51简化结构的截面图;
图2是沿图1中液晶器51的A-A线所取的截面图;
图3是图2中液晶显示器51的一个角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2中液晶显示器51的一个端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1中液晶显示器51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表示液晶显示器51的一个基片元件52的平面图;
图7是表示液晶显示器51的另一基片元件53的平面图;
图8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液晶显示器61的截面图;
图9是沿图8中液晶显示器61的B-B线所作的截面图;
图10是表示液晶显示器61的一个基片元件62的平面图;
图11是表示液晶显示器61的另一基片元件63的平面图;
图12是已有技术的液晶显示器16a的简略截面图;以及
图13是另一已有技术中液晶显示器16b的简略截面图。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1是表明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51简化了的结构的截面图。图2是沿图1中液晶器51的A-A线所做的截面图。图3和图4是图2中液晶显示器51的局部放大图,以及图5是图1中液晶显示器51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表示组成液晶显示器51的一个基片元件的平面图。图7是表示组成液晶显示器51的另一基片元件的平面图。
液晶显示器51由一对基片元件52、53组成,其中一个基片元件52有信号电极23和由配置在基片21的一个表面21a上的第一和第二导电膜25、26组成的假指电极27a、27b,以及一个形成于表面21a上以便覆盖电极23、27a、27b的取向膜(未示出),而其中另一个基片元件53有扫描电极24和由配置在基片22的一个表面22a上的第一和第二导电膜25、26组成的假指电极27a,以及一个形成于表面22a上以便覆盖电极24、27a的取向膜(未示出)。基片元件52、53的周围通过密封件29来粘接从而在基片元件52、53之间保持一个预定的空间,并且将液晶填注到由密封件29和基片元件52、53围成的空间中从而形成液晶层54。至少基片21、信号电极23、假指电极27a、27b和取向膜组成这对基片元件52、53的一个基片元件52,并且至少基片22、扫描电极24、假指电极27a以及取向膜组成这对基片元件52、53的另一个基片元件53。
通过用溅射法或诸如此类的方法在由玻璃或诸如此类的东西制成的这对基片21、22的表面21a、22a上各自形成电极膜。电极膜用ITO(氧化铟锡)或类似物质制成以使它们的表面电阻例如可以在大约10-250ohms/square的范围内。在此,"ohms/square"表示每预定单位面积的表面电阻。因此,通过用光学方法或刻蚀方法或诸如此类的方法处理电极膜可在基片21上形成多个信号电极23和多个假指电极27a、27b,在基片22上形成多个扫描电极24和多个假指电极27a。信号电极23和扫描电极24形成为条形,并且较长的一边例如可从基片21、22的一端到达另一端。形成多个信号电极23彼此平行并具有一定间隔。类似地,形成多个扫描电极24彼此平行并且具有一定间隔。
假指电极27a、27b被安置在基片21、22的外周区域中,并且形成第一和第二导电膜25、26例如是矩形小片,并且具有预定的间距。第一导电膜25形成在基片21、22的端部以便从基片21、22的区域延伸,密封件29在该区域与朝向液晶层54那一侧的基片元件52、53接触。第二导电膜26形成在基片21、22的端部以便从基片21、22的区域延伸,密封件29在该区域与朝向基片21、22外部的基片元件52、53接触。
参考图3和图4,位于液晶层54那一侧的第一导电膜25例如通过连接部分25a与同一基片上的信号电极23或扫描电极24电连接。再参考图5,液晶层54那一侧的第一导电膜25与基片端部边上的第二导电膜26之间形成有一定距离d3,例如d3可以是0.2mm。
参考图2,电极27a被安置在多个条形信号电极23两两之间缝隙的两个纵端,以及多个条形扫描电极24两两之间缝隙的两个纵端,并且那些假指电极27b分别位于矩形区域的四个角部,绝缘基片52、53在此区域彼此相对。
参考图6和图7,在此实施例中,在一个具有信号电极23的基片元件52上,假指电极27a被形成在基片21的一个表面21a上的信号电极23两两之间缝隙的两个纵端,假指电极27b被形成在没有被基片21的一个表面21a上的信号电极23所占据的最外部区域的两个纵端。
在具有扫描电极24的另一基片元件53上,电极27a被形成在基片22的一个表面22a上的扫描电极24两两之间缝隙的两个纵端。
在基片21、22的表面21a、22a上形成有电极23、24、27a、27b和要用作取向膜以便覆盖电极23、24、27a、27b的树脂膜(未示出),并且通过用诸如研磨法这样的取向方法处理树脂膜表面来形成取向膜。通过上述步骤各自形成一对基片元件52、53。
随后,通过用印刷或其它方法在这对基片元件52、53的任一个上(例如在基片元件53的基片22表面22a上)形成密封件29。形成密封件29以便几乎遍布基片元件53的整个***并有一个注射空隙用于注入液晶。基片元件52、53的基片21、23表面21a、22a分别彼此相对设置并通过密封件29粘接在一起但其之间留有一个预定的空间,因此形成一个盒。
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导电膜25与第二导电膜26之间的空间和第一导电膜25的连接部分25a直接位于密封件29之下,即以便用密封件29来覆盖并位于基片元件52、53的基片21、22表面21a、22a与密封件29之间。因此形成具有如此结构的密封件29并且基片元件52、53被粘接在一起。
此时,基片元件52、53被设置成以便形成在基片21、23上的信号电极23和扫描电极24可以相互垂直交叉。由于第一导电膜25与邻近电极23、24电连接,因此可阻止第一导电膜25被充电。结果,邻近的显示电极23、24不会引起故障。第二导电膜26与第一导电膜25相隔一定距离d3,但是与第二导电膜26相对的部位设有电极存在,并且在第二导电膜26和与其相对的位置上的电极之间不存在有液晶层54,因此即使第二导电膜26被充电,也不会影响在液晶显示器51的显示屏上的显示。另外,第二导电膜26较小,被积蓄的电荷也少,因此例如即使在第二导电膜26与邻近显示电极23、24之间发生短路,显示电极23、24的电压也几乎不变,从而不会影响显示。或者,通过在密封件29中放置直径与预定距离相同的线形或球形支撑件,来挤压要被粘接的这对基片元件52、53。
最后,通过用于注入液晶的密封件29的空隙,例如将通过加热转变成各向同性液态的液晶注射到由基片元件52、53和密封件29围成的空间中,并且将密封件29的空隙密封,而液晶转变成单个晶体从而形成液晶层54。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如图1和图2所示的液晶显示器51。
位于液晶层54那一侧与信号电极23或扫描电极24电连接的第一导电膜25构成假指电极27a、27b,并存在于用密封件29覆盖的区域以及由密封件29和基片元件52、53围成的空间中,而且不与环境接触,因此不吸收湿气,从而防止发生电解腐蚀。而且,第二导电膜26从用密封件29覆盖的、朝向密封空间外部的区域延伸,以便防止由于膜厚度不同导致密封件29附近的显示屏出现不匀颜色。另外,由于第二导电膜26不与信号电极23、扫描电极24及第一导电膜25电连接,因此即使第二导电膜26中发生电解腐蚀,也会防止腐蚀侵入电极23、24和第一导电膜25中。
图8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液晶显示器61的截面图。图9是沿图8中液晶显示器61的B-B线所作的截面图。图10是表明构成液晶显示器61的一个基片元件62的平面图。图11是表明构成液晶显示器61的另一基片元件63的平面图。
本实施例中的液晶显示器61包括一对基片元件62、63,其中一个基片元件62包括位于基片31的一个表面31a上的信号电极33和假指电极38a、38b以及一个形成在一个表面31a上以便覆盖电极33、38a、38b的取向膜,而其中另一个基片元件63包括位于基片32的一个表面32a上的扫描电极34和假指电极38a以及一个形成在一个表面32a上以便覆盖电极34、38a的取向膜。通过密封件39将基片元件62、63的***粘接起来以便使表面31a、32a彼此相对,在基片元件62、63之间保持一个预定的空间,将液晶填入由密封件39和基片元件62、63围成的空间里以便形成液晶层64。假指电极38a由第一导电膜37和第二导电膜36组成,以及假指电极38b由第一导电膜35和第二导电膜36组成。通过形成在这对基片元件62、63中的任一个基片元件中的导电部件40,假指电极38a的第一导电膜37与信号电极33或面对第一导电膜37的扫描电极34电连接。假指电极38b的第一导电膜35通过连接部分35a或诸如此类的东西与同一基片上的信号电极33或扫描电极34电连接。至少基片31、信号电极33、假指电极38a、38b以及取向膜组成这对基片元件62、63的一个基片元件62,至少基片32、扫描电极34、假指电极38a以及取向膜组成基片元件62、63的另一基片元件63。
在例如用透明玻璃板制成的这对基片31、32的第一基片一侧的表面31a、32a上,通过用溅射或诸如此类的方法各自形成由ITO或类似材料制成的电极膜。电极膜的表面电阻例如可以是大约10-250ohms/square。其次,通过用光学法、刻蚀法或诸如此类的方法处理电极膜,在基片31的表面31a上形成信号电极33和假指电极38a、38b,同时在基片32的表面32a上形成扫描电极34和假指电极38a。在本实施例中,同电极23、24一样,多个信号电极33和扫描电极34都形成为条形并且彼此平行,具有一定间隔。
假指电极38a、38b的第一和第二导电膜35、37、36分别形成为一个矩形小片。假指电极38a、38b形成在基片31、32的***,并且其中假指电极38b形成在基片31、32的角部。第一导电膜35、37形成在基片31、32的端部以便从基片31、32的区域延伸,密封件39在该区域与基片元件62、63朝向液晶层64的那一面接触。第二导电膜36形成在基片31、32的端部以便从基片31、32的区域延伸,密封件39在该区域与基片元件62、63朝向基片31、32外部的那一面接触。置于基片31角部的假指电极38b的第一导电膜35借助例如连接部分35a与同一基片上的邻近信号电极33电连接。或者第一导电膜35形成在基片32的一个表面32a上,通过连接部分35a与同一基片上的邻近扫描电极34电连接。液晶层64那一侧的第一导电膜35、37与基片端部那侧的第二导电膜36之间具有一定距离d3,并且这个距离d3例如可以是0.2mm。
参考图9,假指电极38a位于面向另一基片元件62的多个条形信号电极33的一个基片元件63区域的两个纵端,以及面向另一基片元件63的多个条形扫描电极34的一个基片元件62区域的两个纵端,而假指电极38b位于矩形区域的四个角部,绝缘基片在此区域彼此相对。
参考图10和图11,在包括本实施例的信号电极33的一个基片元件62上,假指电极38a、38b沿信号电极的长度方向上位于以下区域中:基片31的一个表面31a上最外边信号电极33的基片31外边的区域、另一基片元件63的扫描电极34的相对区域和向外侧区域、一个或另一个端部33a、33b那侧的区域。
在包括扫描电极34的另一基片元件63上,假指电极38a形成在基片32的一个表面32a上最外部扫描电极34的基片32向外边的区域以及基片元件62的信号电极33的相对区域中。
还形成覆盖位于形成电极33、34、38a、38b的基片31、32的表面31a、32a上的电极33、34、38a、38b用作取向膜的树脂膜(未示出),并且用研磨或诸如此类的方法对树脂膜表面进行取向处理,形成了取向膜。在此过程中,形成一对基片元件62、63。
在进行取向处理的这对基片元件62、63的任一基片元件(例如基片元件63)的基片32表面32a上,通过用印刷或其它方法几乎在基片元件63的整个***穿过用于注射液晶的缝隙形成了密封件39。第一导电膜35、37和第二导电膜36之间的空间以及连接部分35a直接设置在密封件39之下以便用密封件39来覆盖,并且位于密封件39与基片元件62、63之间。在这对基片元件62、63的另一基片元件62的基片31表面31a上,利用屏幕印刷或其它方法来印刷例如通过将银粉悬浮到有机溶剂中呈糊状而制备的导电糊,并对其进行加热处理使呈半凝固状以便形成导电部件40。导电部件40形成在显示电极(例如形成在基片元件62的基片31表面31a上的第一导电膜37和信号电极33)上的部位,并与形成在基片元件63上的密封件39相对。导电部件40在与电极33、34的长度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的宽度d4比密封件39的密度d5窄,而导电部件40的厚度d6与密封件39的厚度d7几乎相同。
具有彼此相对表面31a、32a的这对基片元件62、63通过密封件39粘接起来以便保持一个间隔,借此形成了一个盒,其中信号电极33和扫描电极34在表面31a、32a上彼此垂直放置。此时,当如上所述设置这对基片元件62、63并进行挤压时,推开密封件39使导电部件40进入密封件39中并穿过密封件39与基片元件63上的相对电极34的表面接触。随后,利用加热处理或诸如此类的方法,使导电部件40与相对电极34电连接。
利用这种方式,第一导电膜37与相对电极33、34电连接从而可防止第一导电膜37被充电而导致相对电极33、34发生故障。第二导电膜36是绝缘的,但是第二导电膜36的相对部位没有电极。另外,第二导电膜36在与其相对位置处的显示电极33、34之间不存在液晶层64,因此即使第二导电膜36被充电,也不会影响在液晶显示器61的显示屏上的显示。此外,第二导电膜36较小,只能积蓄了很少的电荷,因此即使第二导电膜36和邻近显示电极33、34之间发生短路,邻近显示电极33、34的电压也几乎不变,从而不会影响显示。
最后,从密封件39中用于注射液晶的缝隙将液晶注入由基片元件62、63和密封件39形成的空间中,并将密封件39中的该缝隙密封,液晶转变成单晶体,借此形成液晶层64。在此过程中,制成了如图8和图9所示的液晶显示器61。
假指电极38a、38b的第一导电膜35、37位于用密封件39覆盖的区域及由密封件39和基片元件62、63形成的空间中,并且不与环境接触,因此不会吸收湿气,从而避免了电解腐蚀。另外,第二导电膜36位于密封空间外部用密封件39覆盖的区域中,避免了由于膜厚不同而在密封件39附近的显示屏上出现不匀颜色。此外,由于第二导电膜36不与显示电极33、34及第一导电膜35、37电连接,因此即使第二导电膜36中发生腐蚀,也会防止腐蚀蔓延到电极33、34和第一导电膜35,37中。
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51和第二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61都连接到用于驱动各个显示器51、61的电路上,并且通过在施加驱动波形的状态下及温度为41℃、相对湿度为95%的高温高湿状态下驱动24小时来进行高温高湿试验。结果,在一个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51及另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61中,与环境部分接触的第二导电膜26、36中都发生了电解腐蚀,但这种腐蚀不会侵入到液晶层54、64那一侧的第一导电层25、35、37中。密封件29、39附近也不会出现不匀颜色。
在第一实施例中,基片元件52有假指电极27a、27b,另一基片元件53有假指电极27a,但假指电极27b也可以形成在另一基片元件53的那一侧,这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并且在这种情形下,假指电极27b的第一导电膜25通过连接部分25a与扫描电极24连接。
类似地,在第二实施例中,一个基片元件62有假指电极38a、38b,另一基片元件63有假指电极38a,但假指电极38b也可以形成在另一基片元件63那一侧,这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并且在这种情形下,假指电极38b的第一导电膜35通过连接部分35d与扫描电极34连接。
顺便说一下,在这两个实施例中,假指电极可以安置在信号和扫描电极之间缝隙的区域和用电极覆盖的区域中。结果,进而可以减少密封件附近膜厚的差异并进而减少附近显示屏上的不匀颜色。
在上述实施例中,考虑到连接部分25a、35a以及假指电极27a、27b、38a、38b的第一导电膜25、37、35与信号电极23、33或扫描电极24、34的连接部分处的导电部件40可以用密封件29、39来覆盖,将假指电极27a、27b、38a、38b设置在基片元件52、62、和53、63中,但是如果不考虑这种结构、或者当第一导电膜25、37、35不与电极23、24、33、34连接时,假指电极27a、27b、38a、38b既可以设置在基片52、62处,也可以设置在基片53、63处。
本发明可以用其它特定的形式来体现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髓和基本特征。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无论在哪方面来看都被认为是用于举例说明而不是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是所附的权利要求书而不是以上描述阐明了本发明的范围并且在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含义和范围内做出的所有变化都因此而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
一对基片元件,每个元件包括一个绝缘基片、多个显示电极和多个假指电极;
一个安置在这对基片元件之间的密封件,基片元件的周围通过该密封件被粘接从而在两两基片元件之间形成一个空间,以及
一个通过将液晶注入由基片元件和密封件围成的空间而形成的液晶层,
所述每一基片元件的显示电极形成在该基片元件的绝缘基片的液晶层那一侧上,
所述每一基片元件的所述假指电极形成在该基片元件的绝缘基片的液晶层那一侧上,用于使液晶层厚度均匀,
其特征在于,上述各个假指电极由第一导电膜和第二导电膜组成,以在这两个导电膜之间、在所述密封件与所述基片元件接触的接触区域中形成一个缝隙,以及
所述第一导电膜横向地设置在第二导电膜的内侧,而第二导电膜的一部分则位于所述密封件的外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
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基片元件的其中至少一个元件是透光的,
所述显示电极为彼此平行并具有一定间隔的条形显示电极;
一个基片元件的条形显示电极设置为与另一基片元件的条形显示电极成直角。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假指电极位于上述多个条形显示电极之间缝隙的两个纵端以及面向另一绝缘基片的这个绝缘基片区域的角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假指电极位于面向另一基片显示电极的这个绝缘基片区域的两个纵端以及面向另一绝缘基片的这个绝缘基片区域的角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这对基片元件都包括假指电极,
所述那对绝缘基片元件中的一个基片元件的假指电极被形成在这个基片元件的多个条形显示电极两两之间缝隙的两个纵端,以及面向另一绝缘基片的这个绝缘基片区域的角部,
而该对绝缘基片元件的另一基片元件的假指电极被形成在这另一个基片元件的多个条形显示电极之间缝隙的两个纵端。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这对基片元件都包括假指电极,
上述那对基片元件中的一个基片元件的假指电极被形成在面向另一基片的显示电极的这个绝缘基片区域的两个纵端,以及面向另一绝缘基片的这个绝缘基片区域的角部,并且
上述那对基片元件中的另一基片元件的假指电极被形成在面向上述那一基片元件的显示电极的此另一基片区域的两个纵端。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导电膜与所述显示电极电连接。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上述这一个和另一个基片元件的假指电极的第一导电膜都与在基片元件同一侧的邻近显示电极电连接。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位于面向相应配对基片元件的显示电极的相应基片元件区域中的假指电极的第一导电膜与相应的基片元件的显示电极电连接。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导电膜与显示电极的连接部分位于所述密封件与所述基片元件接触的所述接触区域中。
11.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导电膜与显示电极的连接部分位于所述密封件与所述基片元件接触的所述接触区域中。
CN95118840A 1994-11-14 1995-11-14 液晶显示器 Expired - Lifetime CN108820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79519/94 1994-11-14
JP06279519A JP3086606B2 (ja) 1994-11-14 1994-11-14 液晶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720A CN1152720A (zh) 1997-06-25
CN1088200C true CN1088200C (zh) 2002-07-24

Family

ID=176121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5118840A Expired - Lifetime CN1088200C (zh) 1994-11-14 1995-11-14 液晶显示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5619358A (zh)
JP (1) JP3086606B2 (zh)
KR (1) KR100208038B1 (zh)
CN (1) CN1088200C (zh)
TW (1) TW44683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6017335A1 (en) * 1994-12-01 1996-06-06 Philips Electronics N.V. Display device with dummy electrode
US6057900A (en) * 1995-02-09 2000-05-02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Col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color filter substrate
JPH0933874A (ja) * 1995-07-14 1997-02-07 Sharp Corp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737176B2 (ja) * 1995-12-21 2006-01-18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液晶表示装置
CN1195406A (zh) * 1996-04-18 1998-10-07 平板展示(Fpd)有限公司 显示器件
JP3640224B2 (ja) * 1996-06-25 2005-04-20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液晶表示パネル
US7298447B1 (en) 1996-06-25 2007-11-20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US5982470A (en) * 1996-08-29 1999-11-09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dummy electrodes with interleave ratio same on all sides
JP3883641B2 (ja) * 1997-03-27 2007-02-21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コンタクト構造および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型表示装置
US5953094A (en) * 1997-04-04 1999-09-14 Sanyo Electric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3907804B2 (ja) * 1997-10-06 2007-04-18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液晶表示装置
JP3838670B2 (ja) * 1998-01-09 2006-10-25 シチズン時計株式会社 漏洩電流防止機能を備えた液晶装置
US6049365A (en) * 1998-05-07 2000-04-11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rystal displaying apparatus with a converter not exposed to liquid crystal
KR100598733B1 (ko) * 1999-03-16 2006-07-10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KR100656915B1 (ko) * 2000-09-08 2006-12-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신호 전송용 필름, 이를 포함하는 제어 신호부 및 액정표시 장치
JP3531633B2 (ja) * 2000-09-14 2004-05-3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晶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4238469B2 (ja) * 2000-09-18 2009-03-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US6473148B1 (en) 2000-11-28 2002-10-29 Yafo Networks, Inc. Seal pattern for liquid crystal device
JP4659979B2 (ja) * 2000-12-28 2011-03-30 オプトレックス株式会社 反射型液晶表示パネル
JP2003084292A (ja) * 2001-09-13 2003-03-19 Seiko Epson Corp 液晶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KR100854378B1 (ko) * 2002-03-20 2008-08-2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패널 및 그 제조방법
JP4252775B2 (ja) * 2002-07-24 2009-04-08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KR100870666B1 (ko) * 2002-09-04 2008-11-2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1075599B1 (ko) * 2004-06-23 2011-10-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JP5167624B2 (ja) 2005-12-28 2013-03-2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泳動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4448834B2 (ja) * 2006-04-25 2010-04-1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JP4869344B2 (ja) * 2006-06-28 2012-02-08 京セラ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パネル用部材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パネルならびに液晶表示装置
CN100592170C (zh) * 2007-05-25 2010-02-24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JP5575412B2 (ja) * 2009-03-09 2014-08-20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液晶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TWI396006B (zh) * 2010-04-29 2013-05-11 Au Optronics Corp 液晶顯示面板
JP2012098577A (ja) * 2010-11-04 2012-05-24 Seiko Epson Corp 液晶装置および投射型表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29234A (ja) * 1986-03-31 1987-10-08 Seiko Instr & Electronics Ltd 液晶表示装置
JPH0820638B2 (ja) * 1986-08-08 1996-03-04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研究所 液晶装置およびその作製方法
JPH0240630A (ja) * 1988-08-01 1990-02-09 Alps Electric Co Ltd 液晶表示素子
JP2872321B2 (ja) * 1990-01-17 1999-03-1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液晶表示素子
JP2712764B2 (ja) * 1990-06-08 1998-02-1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マトリクス型液晶表示装置
JPH0497321A (ja) * 1990-08-16 1992-03-30 Casio Comput Co Ltd 液晶表示素子
US5285300A (en) * 1991-10-07 1994-02-0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rystal device
JPH05203966A (ja) * 1992-01-29 1993-08-13 Seiko Instr Inc カラー液晶電気光学装置
JPH0651332A (ja) * 1992-07-28 1994-02-25 Citizen Watch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720A (zh) 1997-06-25
KR100208038B1 (ko) 1999-07-15
KR960018700A (ko) 1996-06-17
US5619358A (en) 1997-04-08
JPH08136942A (ja) 1996-05-31
TW446834B (en) 2001-07-21
JP3086606B2 (ja) 2000-09-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200C (zh) 液晶显示器
CN1172285C (zh) 液晶显示器
CN1181544C (zh) 一种电子显示结构
CN1112600C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906848A (zh) 压电谐振器单元封装和压电谐振器
CN105607332A (zh) 彩膜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85528C (zh) 液晶显示板
CN1727975A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33889C (zh) 有源矩阵基板、电光学装置及有源矩阵基板制造方法
CN1166880A (zh) 液晶屏的制造方法
CN1700823A (zh) 电致发光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262784A (zh) 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电路基板和电子装置
CN101063777A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202007A (zh) 带自动键合用带状载体、集成电路及制造方法和电子装置
CN101034234A (zh) 液晶装置、其制造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N1441300A (zh) 制造lcd的方法
CN1904703A (zh) 晶体管阵列面板
CN1065635C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690813A (zh) 电子零件的连接构造
CN1782839A (zh) 垂直取向型液晶显示元件
CN1815315A (zh) 液晶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794065A (zh) 垂直取向型液晶显示元件
CN1892312A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287204C (zh) 液晶显示设备
CN1913155A (zh) 液晶显示器件和其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20724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