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05481A - 一种货运拼车末端的货物配送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货运拼车末端的货物配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05481A
CN108805481A CN201810350655.XA CN201810350655A CN108805481A CN 108805481 A CN108805481 A CN 108805481A CN 201810350655 A CN201810350655 A CN 201810350655A CN 108805481 A CN108805481 A CN 1088054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int
circuit
trans
share
consigne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5065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05481B (zh
Inventor
李敬泉
李屿宇
徐桥
刘云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nji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035065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05481B/zh
Publication of CN1088054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054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054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054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3Shipping
    • G06Q10/0835Relationships between shipper or supplier and carriers
    • G06Q10/08355Routing method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货运拼车末端的货物配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从拼车数据库中提取配送信息;对承运单位的运力进行统筹;测算转运点服务范围收货人距离转运点的实际道路距离;根据配送信息、承运单位的运力能力和实际道路距离制定出货物配送的初始方案;根据初始方案,优化其运输成本,重新规划配送方案得出一阶方案;根据一阶方案,加入收货点连线规则,得出二阶方案;将一阶方案和二阶方案进行比较,选择运输效率最高配送方案作为转运点对于本次拼车货物的最终配送方案。该方法既能够在限制因素下优化配送路径且能够提高货物配送运输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货运拼车末端的货物配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路径优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货运拼车末端的货物配送方法。
背景技术
在我国物流业蓬勃发展,以及“互联网+物流”的理念和技术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作为公路货运主要运作方式之一的货运拼车业态得到长足的进步。然而,就目前而言,不少运输企业在拼车末端的货物配送环节上没有形成体系,仅仅是有车即送,没有将收货人依照一定的优化方法串联在一起,这使得公路货运末端货物的配送呈现散、乱的特征。致使拼车的单位成本无法下降,从而拉低了运输企业的配送效率也使得客户所需承担的运输成本上升。同时,缺少规划的拼车后货物配送也会造成绕路、货物配送超时、货物受损等不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货运拼车末端的货物配送方法,该方法既能够在限制因素下优化配送路径且能够提高货物配送运输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货运拼车末端的货物配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从拼车数据库中提取配送信息;
步骤二: 对承运单位的运力进行统筹;
步骤三:测算转运点服务范围收货人距离转运点的实际道路距离;
步骤四:根据配送信息、承运单位的运力能力和实际道路距离制定出货物配送的初始方案;
步骤五:根据初始方案,优化其运输成本,重新规划配送方案得出一阶方案;
步骤六:根据一阶方案,加入收货点连线规则,得出二阶方案;
步骤七:将一阶方案和二阶方案进行比较,选择运输效率最高配送方案作为转运点对于本次拼车货物的最终配送方案。
进一步的,步骤一中配送信息包括收货人数量、货物名称、货物类型、货物重量、转运地、目的地、装货时间和收货时间,其中,收货人数量、货物重量和目的地为运输末端信息,货物名称、货物类型、货物数量、转运地、目的地、装货时间和收货时间为运输前端信息,将转运点用数字0表示,运算末端信息中的收货人用标号,其中,第个收货人对应的货物重量表示为(单位为kg)。
进一步的,步骤二中统筹信息包括司机数量、货车数量、货车型号和载重所述货车数量表示为,其中;将第辆货车的载重表示为,单位为kg。
进一步的,步骤三中将测算转运点服务范围收货人距离转运点的实际道路距离制成运输距离表。
进一步的,步骤四中货物配送的初始方案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4.1:扫描转运点服务范围内所有收货人,确认运输距离表的精确程度;
步骤4.2:从转运点0开始,连接每一收货人,其中,每一收货人只连接一次且只与转运点0构成闭合回路;
步骤4.3:计算每一条闭合回路的路程,完成所有闭合回路需要的总路程,以及每一条闭合回路上车辆的实载率以及实载率的极差,其中,实载率表示为
步骤4.4:根据步骤4.3中计算出的各项数据,形成配送初始方案,并等待与下一阶段新方案的比对。
进一步的,步骤五中根据初始方案,优化其运输成本,重新规划配送方案得出一阶方案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5.1:扫描转运点服务范围内所有收货人,确认运输距离表的精确程度;
步骤5.2:建立等待集和已连线集,将仍为加入线路规划的收货人放入等待集,已加入的收货人放入已连线集;
步骤5.3:从等待集中选取区域内收货人所需配送货物重量最重的作为第一条闭合回路的第一点为基点从转运点更新至第一个收货点;
步骤5.4:以第一个收货点为基点,向区域内与新基点相邻且重量最大的其他点作试探性连接,如果所连接的下一收货点所需配送的货物加上当前基点需要配送货物重量不超过,则从等待集中抽出下一收货点进入已匹配集,同时更新基点,若基点与下一点的货重超过,则选取基点邻域内次重的收货点作为新试探点;
步骤5.5:当连线上最新的基点已经因的限制而无法更新下一邻点又或该线路上的载货量恰好等于,则将基点重新拉回转运点,从而构成一个闭合回路;
步骤5.6:依照上述步骤使得等待集为空集,即完成对区域内所有收货人配送线路的规划,同时检查配送线路是否出现了交叉运输的问题,若出现,则将所涉及到的线路拆分,回到步骤5.3重新规划,区域内配送线路不存在任何交叉运输情况;
步骤5.7:根据步骤配送线路,分别计算出每条线路对应的实载率、每条闭合回路的运距、配送线路总运距以及单位运距的平均承载能力。
进一步的,步骤六中根据一阶方案,加入收货点连线规则,得出二阶方案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6.1:将连线规则里每一收货点只能连接一次改成可以先连接多次,即允许分批向同一收货点配送货物;
步骤6.2:比较一阶方案中每条线路实载率的大小,优先对实载率最小的的闭合回路进行重新规划并更新等待集;
步骤6.3:选取等待集中所需配送货物最重的收货点作为新基点并对新基点并入邻近实载率不为1的闭合回路做试探性连接,若新基点加入周边实载率不为1的闭合回路后新闭合回路的>,则将新基点所需配送货物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归为当前试探性闭合回路中,使其实载率等于1,超出的部分则令,等待下一条回路连接并将新基点所对应的需配送货物的重量从更新成,若新基点加入周边实载率不为1的闭合回路后新闭合回路的 ,则将当前新基点直接归入试探性闭合回路,且更新等待集与已连线集;
步骤6.4:重复步骤6.2,6.3执行过程,直到所有点已经构成闭合回路且无法继续拆分,同时,分别计算出每条新线路对应的、每条闭合回路的运距、配送线路总运距以及单位运距的平均承载力。
本发明的货运拼车末端的货物配送方法既能在限制因素下优化配送路径且能够提高货物配送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同时,避免货物配送造成绕路、货物配送超时、货物受损等不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货运拼车末端的货物配送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货运拼车末端的货物配送方法初始方案连线图;
图3为本发明货运拼车末端的货物配送方法一阶方案连线图;
图4为本发明货运拼车末端的货物配送方法二阶方案连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货运拼车末端的货物配送方法。
步骤一:从拼车数据库中提取配送信息,配送信息包括收货人数量、货物名称、货物类型、货物重量、转运地、目的地、装货时间和收货时间,其中,收货人数量、货物重量和目的地为运输末端信息,货物名称、货物类型、货物数量、转运地、目的地、装货时间和收货时间为运输前端信息,将转运点用数字0表示,运算末端信息中的收货人用标号,其中,第个收货人对应的货物重量表示为(单位为kg)。
表1为配送信息表:
收货人 货物名称 货物重量 转运地 目的地
收货人1 不锈钢碗 13 南京 天长
收货人2 瓷器 3 南京 扬州
收货人3 羽绒服 3 南京 溧阳
收货人4 苹果 11 南京 芜湖
收货人5 书籍 4 南京 合肥
收货人6 食盐 10 南京 滁州
收货人7 香蕉 10 南京 全椒
收货人8 水杯 5 南京 常州
步骤二:对承运单位的运力进行统筹,统筹信息包括:司机数量、货车数量、货车型号和载重,货车数量表示为,其中;将第辆货车的载重表示为,单位为kg。
表2为承运单位运力信息表:
车辆 驾驶员 车牌 车型 载重
车辆1 李师傅 苏A W1Oxx 厢式车 20
车辆2 王师傅 苏A 4Q3xx 厢式车 20
车辆3 刘师傅 苏A 41Pxx 厢式车 20
车辆4 赵师傅 苏A Y12xx 厢式车 20
步骤三:测算转运点服务范围收货人距离转运点的实际道路距离,制成运输距离表,其中表示不同收货人之间的距离。
表3为收货人距离转运点的实际道理距离(公里):
收货地 南京 天长 扬州 溧阳 芜湖 合肥 滁州 全椒 常州
南京 0 120 100 107 102 170 71 63 132
天长 120 0 68 190 214 265 143 160 206
扬州 100 68 0 126 194 254 126 146 103
溧阳 107 190 126 0 131 259 164 156 77
芜湖 102 214 194 131 0 150 132 123 200
合肥 170 265 254 259 150 0 131 117 300
滁州 71 143 126 164 132 131 0 30 193
全椒 63 160 146 156 123 117 30 0 192
常州 132 206 103 77 200 300 193 192 0
步骤四:根据配送信息、承运单位的运力能力和实际道路距离制定出货物配送的初始方案,如图2所示。
步骤4.1:扫描转运点服务范围之内所有收货人,确认运输距离表的精确程度;
步骤4.2:从转运点0开始,连接每一个收货人,其中,每一个收货人只连接一次且只与转运点0构成闭合回路,同时,在构图时将每一点之间的实际道路距离拟合成直线表示,且往返为同一线段;
步骤4.3:计算每一条闭合回路的路程,完成所有闭合回路需要的总路程,以及每一条闭合回路上车辆的实载率,其中,实载率表示为
表4为初始方案相应的数据:
闭合路线 路长 实载率
1号路线 240 0.65
2号路线 200 0.15
3号路线 214 0.15
4号路线 204 0.55
5号路线 340 0.20
6号路线 142 0.50
7号路线 126 0.50
8号路线 264 0.25
得出总运距为1730,
步骤4.4:记录下4.3步骤中的各项数据,形成配送初始方案,并等待与下一阶段新方案的比对。
步骤五:根据初始方案,优化其运输成本,重新规划配送方案得出一阶方案,如图3所示。
步骤5.1:扫描转运点服务范围之内所有收货人,确认运输距离表的精确程度;
步骤5.2:建立等待集{1、2、3、4、5、6、7、8}和已连线集{ };
步骤5.3:由表1可知1号点需要配送的货物最重,因此将基点从0点更新到1号点;
步骤5.4:当前的基点已经在1号点,从1号点向其相邻点做试探性连接;
扫描区域内与1号点相邻且连线不会造成与后续闭合回路线路交叉的点,可知2号点和7号点满足条件,同时相邻的7号点货物最重,则优先分析线路1—7。
线路1—7:,则无法将基点更新至7号点;
线路1—2:,则基点可以更新2号点;
因此,将基点更新至2号点。
扫描区域内与2号点相邻且连线不会造成与后续闭合回路线路交叉的点,可知8号点和7号点满足条件,同时相邻的7号点货物最重,则优先分析线路1—2—7。
线路1—2—7:,则无法将基点更新至7号点;
线路1—2—8:,则无法将基点更新至8号点;
因此,0、1、2构成闭合回路,基点回至0点,同时将等待集更新成{3、4、5、6、7、8},已连线集更新成{1、2}。
选取区域内货物最重点4号点并将基点更新至4号点,扫描区域内与4号点相邻且连线不会造成与后续闭合回路线路交叉的点,可知5号点和3号点满足条件,同时相邻的4号点货物最重,则优先分析线路4—5。
线路4—5:,则基点可以更新5号点;
线路4—3:,则基点可以更新3号点;
比较两条线路,线路4—5的实载率大于线路4—3,则选取线路4—5并将基点更新至5号点。
扫描区域内与5号点相邻且连线不会造成与后续闭合回路线路交叉的点,可知6号点满足条件。
线路4—5—6:,则基点无法更新至6号点。
因此,0、4、5构成闭合回路,基点回至0点,同时将等待集更新成{3、6、7、8},已连线集更新成{1—2、4—5}。
选取区域内货物最重点6号点并将基点更新至6号点,扫描区域内与6号点相邻且连线不会造成与后续闭合回路线路交叉的点,可知7号点满足条件。
线路6—7:,则基点更新7号点。
扫描区域内与7号点相邻且连线不会造成与后续闭合回路线路交叉的点,可知没有收货点满足条件。
因此,0、6、7构成闭合回路,基点回至0点,同时将等待集更新成{3、8},已连线集更新成{1—2、4—5、6—7}。
选取区域内货物最重点8号点并将基点更新至8号点,扫描区域内与8号点相邻且连线不会造成与后续闭合回路线路交叉的点,可知3号点满足条件。
线路8—3:,则基点更新3号点,扫描区域内与3号点相邻且连线不会造成与后续闭合回路线路交叉的点,可知没有收货点满足条件。
因此,0、8、3构成闭合回路,基点回至0点,同时将等待集更新成{ },已连线集更新成{1—2、4—5、6—7、3—8}。
步骤5.5:当步骤5.4的连线上最新的基点已经因的限制而无法更新下一邻点又或该线路上的载货量恰好等于,则将基点重新拉回转运点,从而构成一个闭合回路;
表5为改进后运输方案数据表:
闭合线路 运距 承载重量 实载率
线路0-1-2-0 288 16 0.80
线路0-4-5-0 422 15 0.75
线路0-6-7-0 164 20 1.00
线路0-8-3-0 316 8 0.40
由表5可知改进后的总运距为1190,实载率极差为0.60,且单位运距的平均承载力
步骤5.6:重复上述步骤使得等待集为空集,即完成对区域内所有收货人配送线路的规划。同时检查配送线路是否出现了交叉运输的问题,若出现,则将所涉及到的线路拆分,回到步骤5.3重新规划,区域内配送线路不存在任何交叉运输情况;
步骤5.7:根据步骤5.6形成的配送线路,分别计算出每条线路对应的、每条闭合回路的运距、配送线路总运距以及加权平均运距。
步骤六:根据一阶方案,加入收货点连线规则,如图3所示,得出二阶方案。
步骤6.1:将连线规则里每一收货点只能连接一次改成可以先连接多次,即允许分批向同一收货点配送货物;
步骤6.2:比较一阶方案中每条线路实载率的大小,优先对实载率最小的的闭合回路进行重新规划,由表5可知,0-8-3-0这条线路的实载率仅为0.40,小于其他闭合回路实载率,因此选取并拆分该线路,将等待集更新为{3、8};
步骤6.3:选取等待集内货物最重的收货点8,将收货点8并入临近实载率不为1的闭合回路0-1-2-0之中,由于,因此,收货点8将4t的货物放入闭合回路0-1-2-0中,且还剩1t的货物需要配送;
重新选取等待集中货物最重的收货点,此时变为收货点3,将收货点3并入临近实载率不为1的闭合回路0-4-5-0之中,由于,,因此将收货点3全部并入线路0-4-5-0中,同时更新等待集成{8}、已连线集为{1-2-8,4-5-3,6-7}。
选取等待集中货物最重的收货点,此时变为收货点8,将收货点8并入临近实载率不为1的闭合回路0-4-5-3-0之中,由于,且收货点8仅剩余1t,则将收货点并入线路0-4-5-3-0中,更新等待集为空集,已连线集变为{1-2-8,4-5-3-8,6-7}。
表6为二阶方案的各项数据:
闭合线路 运距 承载重量 实载率
线路0-1-2-8-0 423 20 1.00
线路0-5-4-3-8-0 660 19 0.95
线路0-6-7-0 164 20 1.00
由表6可知改进后的总运距为1247,实载率极差为0.05,且单位运距的平均承载力
步骤七:一阶方案的运输配送效率为14.07,二阶方案的运输配送效率为19.47,因此将二阶方案选为本次拼车后末端配送的最终解决方案,并实施配送。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货运拼车末端的货物配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从拼车数据库中提取配送信息;
步骤二:对承运单位的运力进行统筹;
步骤三:测算转运点服务范围收货人距离转运点的实际道路距离;
步骤四:根据配送信息、承运单位的运力能力和实际道路距离制定出货物配送的初始方案;
步骤五:根据初始方案,优化其运输成本,重新规划配送方案得出一阶方案;
步骤六:根据一阶方案,加入收货点连线规则,得出二阶方案;
步骤七:将一阶方案和二阶方案进行比较,选择运输效率最高配送方案作为转运点对于本次拼车货物的最终配送方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运拼车末端的货物配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配送信息包括收货人数量、货物名称、货物类型、货物重量、转运地、目的地、装货时间和收货时间,其中,收货人数量、货物重量和目的地为运输末端信息,货物名称、货物类型、货物数量、转运地、目的地、装货时间和收货时间为运输前端信息,将转运点用数字0表示,运算末端信息中的收货人用i标号,其中,i,j∈(1,2,3......n),第i个收货人对应的货物重量表示为Qi(单位为kg)。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货运拼车末端的货物配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统筹信息包括司机数量、货车数量、货车型号和载重所述货车数量表示为k,其中,k∈(1,2,3...n);将第k辆货车的载重表示为Qk,单位为k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运拼车末端的货物配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将测算转运点服务范围收货人距离转运点的实际道路距离制成运输距离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运拼车末端的货物配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货物配送的初始方案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4.1:扫描转运点服务范围内所有收货人,确认运输距离表的精确程度;
步骤4.2:从转运点0开始,连接每一收货人,其中,每一收货人只连接一次且只与转运点0构成闭合回路;
步骤4.3:计算每一条闭合回路的路程,完成所有闭合回路需要的总路程O,以及每一条闭合回路上车辆的实载率以及实载率的极差R,其中,实载率表示为
步骤4.4:根据步骤4.3中计算出的各项数据,形成配送初始方案,并等待与下一阶段新方案的比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运拼车末端的货物配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一阶方案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5.1:扫描转运点服务范围内所有收货人,确认运输距离表的精确程度;
步骤5.2:建立等待集和已连线集,将仍为加入线路规划的收货人放入等待集,已加入的收货人放入已连线集;
步骤5.3:从等待集中选取区域内收货人所需配送货物重量最重的作为第一条闭合回路的第一点为基点从转运点更新至第一个收货点;
步骤5.4:以第一个收货点为基点,向区域内与新基点相邻且重量最大的其他点作试探性连接,如果所连接的下一收货点所需配送的货物加上当前基点需要配送货物重量不超过Qk,则从等待集中抽出下一收货点进入已匹配集,同时更新基点,若基点与下一点的货重超过Qk,则选取基点邻域内次重的收货点作为新试探点;
步骤5.5:当连线上最新的基点已经因Qk的限制而无法更新下一邻点又或该线路上的载货量恰好等于Qk,则将基点重新拉回转运点,从而构成一个闭合回路;
步骤5.6:依照上述步骤使得等待集为空集,即完成对区域内所有收货人配送线路的规划,同时检查配送线路是否出现了交叉运输的问题,若出现,则将所涉及到的线路拆分,回到步骤5.3重新规划,区域内配送线路不存在任何交叉运输情况;
步骤5.7:根据步骤配送线路,分别计算出每条线路对应的实载率U、每条闭合回路的运距、配送线路总运距以及单位运距的平均承载能力。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运拼车末端的货物配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六中二阶方案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6.1:将连线规则里每一收货点只能连接一次改成可以先连接多次,即允许分批向同一收货点配送货物;
步骤6.2:比较一阶方案中每条线路实载率的大小,优先对实载率最小的的闭合回路进行重新规划并更新等待集;
步骤6.3:选取等待集中所需配送货物最重的收货点作为新基点并对新基点并入邻近实载率不为1的闭合回路做试探性连接,若新基点加入周边实载率不为1的闭合回路后新闭合回路的∑Qi>Qk,则将新基点所需配送货物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归为当前试探性闭合回路中,使其实载率等于1,超出的部分则令Qiy=∑Qi-Qk,等待下一条回路连接并将新基点所对应的需配送货物的重量从Qi更新成Qiy,若新基点加入周边实载率不为1的闭合回路后新闭合回路的∑Qi≤Qk,则将当前新基点直接归入试探性闭合回路,且更新等待集与已连线集;
步骤6.4:重复步骤6.2,6.3执行过程,直到所有点已经构成闭合回路且无法继续拆分,同时,分别计算出每条新线路对应的实载率U、每条闭合回路的运距、配送线路总运距以及单位运距的平均承载力。
CN201810350655.XA 2018-04-18 2018-04-18 一种货运拼车末端的货物配送方法 Active CN1088054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50655.XA CN108805481B (zh) 2018-04-18 2018-04-18 一种货运拼车末端的货物配送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50655.XA CN108805481B (zh) 2018-04-18 2018-04-18 一种货运拼车末端的货物配送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05481A true CN108805481A (zh) 2018-11-13
CN108805481B CN108805481B (zh) 2021-10-26

Family

ID=640956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50655.XA Active CN108805481B (zh) 2018-04-18 2018-04-18 一种货运拼车末端的货物配送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05481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85410A (zh) * 2018-11-16 2019-04-26 南京大学 一种针对轻泡型货物运输的拼车方法
CN109711789A (zh) * 2019-01-22 2019-05-03 北京顺丰同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配送范围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0580546A (zh) * 2019-08-26 2019-12-17 安徽师范大学 基于同种车辆运载人和货物的线路规划方法及***
CN111652438A (zh) * 2020-06-04 2020-09-11 上海燕汐软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物流线路的动态优化方法和装置
CN112801593A (zh) * 2021-02-09 2021-05-14 北京橙心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生成配送方案的方法和装置
CN114169833A (zh) * 2021-12-15 2022-03-11 浙江百世技术有限公司 货物集拼方法及***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23126A (zh) * 2014-04-28 2015-11-04 杨超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物流快速收发配送的方法及其***
CN106485913A (zh) * 2016-12-09 2017-03-08 巫溪县致恒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拼车***
CN106709688A (zh) * 2017-01-03 2017-05-24 南京大学 一种货运用拼车平台的拼车方法
US20170169396A1 (en) * 2015-12-11 2017-06-15 Cybertan Technology, Inc. Transport and transportation systems and method for sam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23126A (zh) * 2014-04-28 2015-11-04 杨超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物流快速收发配送的方法及其***
US20170169396A1 (en) * 2015-12-11 2017-06-15 Cybertan Technology, Inc. Transport and transportation systems and method for same
CN106485913A (zh) * 2016-12-09 2017-03-08 巫溪县致恒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拼车***
CN106709688A (zh) * 2017-01-03 2017-05-24 南京大学 一种货运用拼车平台的拼车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85410A (zh) * 2018-11-16 2019-04-26 南京大学 一种针对轻泡型货物运输的拼车方法
CN109711789A (zh) * 2019-01-22 2019-05-03 北京顺丰同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配送范围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0580546A (zh) * 2019-08-26 2019-12-17 安徽师范大学 基于同种车辆运载人和货物的线路规划方法及***
CN111652438A (zh) * 2020-06-04 2020-09-11 上海燕汐软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物流线路的动态优化方法和装置
CN111652438B (zh) * 2020-06-04 2024-04-19 上海燕汐软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物流线路的动态优化方法和装置
CN112801593A (zh) * 2021-02-09 2021-05-14 北京橙心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生成配送方案的方法和装置
CN114169833A (zh) * 2021-12-15 2022-03-11 浙江百世技术有限公司 货物集拼方法及***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05481B (zh) 2021-10-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05481A (zh) 一种货运拼车末端的货物配送方法
Van Schijndel et al. Congestion and multimodal transport: a survey of cargo transport operators in the Netherlands
Havenga et al. Freight logistics’ contribution to sustainability: Systemic measurement facilitates behavioural change
CN106803136A (zh) 一种基于混合遗传算法的生鲜配送实时优化方法
CN104021488A (zh) 货物运费计算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US20190251508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acilitating freight transportation
Friedrich et al. Freight modelling: data issues, survey methods, demand and network models
Wagener Intermodal logistics centres and freight corridors-concepts and trends
Prentice et al. Concepts of transportation economics
CN113705966B (zh) 一种封闭厂区满足道路负荷率的车辆运输调度方法
KR100613858B1 (ko) 물류 워크플로우용 차량 배차 방법
Santos et al. A methodology for short-sea-shipping service design within intermodal transport chains
CN108038649A (zh) 运输管理方法及***
Feng et al. Optimization of Drop-and-Pull Transport Network Based on Shared Freight Station and Hub-and-Spoke Network.
Brumercikova et al. MEASURES FOR INCREASING PERFORMANCE OF THE RAIL FREIGHT TRANSPORT IN THE NORTH-SOUTH DIRECTION.
Menukhova et al. Intelligent system for centralized freight traffic planning
Krzyżewska Problems in the organisation of the transport process o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KR101738489B1 (ko) 온라인 투 오프라인 기반의 화물운송 중계 장치
Tweddle et al. Impact of the Channel Tunnel: A Survey of Anglo-European Unitised Freight. Results of the Phase II Interviews.
Jauernig et al.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in Lithuania at a time of transition
US2023033290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loading a vehicle trailer
Van der Mescht Revisiting the road versus rail debate
Syahraini et al. A Decision Model For Tackling Logistic Optimization Problem in Online Business Environment
Zhao et al. Platform research on car free carrier based on the “internet+”
ESCAP Strengthening transport connectivity between the Republic of Korea and Europe through the UNESCAP Eurasian transport corrido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