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25492B - 用于车辆检修的工艺转向架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检修的工艺转向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25492B
CN108725492B CN201810699355.2A CN201810699355A CN108725492B CN 108725492 B CN108725492 B CN 108725492B CN 201810699355 A CN201810699355 A CN 201810699355A CN 108725492 B CN108725492 B CN 1087254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justing
piece
mounting
holes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9935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25492A (zh
Inventor
李涛
邓东强
邬宗颉
王丹
陈选民
李营
陆超
钟锦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Railway Polytechnic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Railway Polytechni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Railway Polytechnic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Railway Polytechnic
Priority to CN20181069935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25492B/zh
Publication of CN1087254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254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254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254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FRAIL VEHICLE SUSPENSIONS, e.g. UNDERFRAMES, BOGIES OR ARRANGEMENTS OF WHEEL AXLES; RAIL VEHICLES FOR USE ON TRACKS OF DIFFERENT WIDTH; PREVENTING DERAILING OF RAIL VEHICLES; WHEEL GUARDS, OBSTRUCTION REMOVERS OR THE LIKE FOR RAIL VEHICLES
    • B61F3/00Types of bog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FRAIL VEHICLE SUSPENSIONS, e.g. UNDERFRAMES, BOGIES OR ARRANGEMENTS OF WHEEL AXLES; RAIL VEHICLES FOR USE ON TRACKS OF DIFFERENT WIDTH; PREVENTING DERAILING OF RAIL VEHICLES; WHEEL GUARDS, OBSTRUCTION REMOVERS OR THE LIKE FOR RAIL VEHICLES
    • B61F5/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bogies; Connections between bogies and vehicle underframes;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for adjusting or allowing self-adjustment of wheel axles or bogies when rounding cur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检修的工艺转向架,包括架构本体、行走轮、支撑座及第一安装座。至少两个行走轮间隔设置于构架本体上,至少两个第一安装座沿行走轮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第一安装座包括第一调节件及第一连接件,第一调节件设置于构架本体背向于行走轮的一侧,每一支撑座通过一第一连接件设置于一第一调节件上。使用时,根据不同型号的车辆车体,调节第一连接件相对于第一调节件移动,使得两个支撑座之间的距离适应车辆车体宽度,连接第一安装位与与之对应的第一调节位,进而将支撑座通过第一连接件固定在第一调节件上。同时,在对不同型号的车辆进行检修时,不需要准备匹配不同型号车辆的工艺转向架,有效降低检修成本。

Description

用于车辆检修的工艺转向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艺转向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检修的工艺转向架。
背景技术
在车辆检修的过程中,往往需要通过工艺转向架作为车辆的车体部分的承载设备,以方便车辆的检修。然而,传统的工艺转向架的尺寸固定,工艺转向架适应性差,一种工艺转向架只适用于一种型号的车辆的车体。当需要检修多种型号的车辆车体,就需不同尺寸的工艺转向架对其进行支撑固定,导致检修成本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适应多种型号的车辆车体的用于车辆检修的工艺转向架。
一种用于车辆检修的工艺转向架,包括:
架构本体;
至少两个行走轮,间隔设置于所述构架本体上;
至少两个支撑座,至少两个所述支撑座沿所述行走轮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及
至少两个第一安装座,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座沿所述行走轮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安装座包括第一调节件及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调节件设置于所述构架本体背向于所述行走轮的一侧,每一所述支撑座通过一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于一所述第一调节件上;所述第一调节件上形成有第一安装位,所述第一连接件上形成有至少两个沿所述行走轮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调节位,所述第一连接件相对于所述第一调节件可移动,以使所述第一安装位能够与一所述第一调节位相对应连接。
上述用于车辆检修的工艺转向架在使用的过程中,根据不同型号的车辆车体,调节第一连接件相对于第一调节件移动。由于两个第一安装座沿行走轮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通过调节第一连接件相对于第一调节件沿行走轮的轴线方向移动,使得两个支撑座之间的距离适应车辆车体宽度,进而连接第一安装位与与之对应的一第一调节位,进而将支撑座通过第一连接件固定在第一调节件上。由于两个支撑座之间的距离适应车辆车体的宽度,使得支撑座对车体的支撑更加稳定,避免车体的活动。同时,在对不同型号的车辆进行检修时,不需要准备匹配不同型号车辆的工艺转向架,进而有效降低检修成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锁紧件,所述第一调节位上开设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调节孔,所述第一安装位上开设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能够所述第一调节孔相对应连通,所述第一锁紧件能够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一调节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还形成有第一固定位,每一所述第一调节位对应一所述第一固定位,每一所述第一调节位与和该第一调节位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固定位之间的距离相匹配;所述第一安装位为两个,一所述第一安装位与所述第一调节位相对应连接,另一所述第一安装位能够与和该第一调节位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固定位对应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安装座,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安装座沿所述行走轮的移动方向间隔设置,每一所述第二安装座对应一所述行走轮,所述第二安装座包括第二调节件及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调节件设置于所述构架本体上,所述行走轮安装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上;所述第二调节件上形成有至少两个沿所述行走轮的移动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二调节位,所述第二连接件上形成有第二安装位,所述第二连接件相对于所述第二调节件可移动,以使所述第二安装位能够与至少一所述第二调节位相对应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锁紧件,单个所述第二调节位上开设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二调节孔,所述第二安装位上开设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能够与所述第二调节孔相对应连通,所述第二锁紧件能够穿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第二调节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轮箱,所述轮箱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件背向于所述第二调节件的一侧,所述行走轮设置于所述轮箱内,并相对于所述轮箱可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固定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垫板及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通过所述垫板设置于所述第一调节件上,所述轮箱设置于所述连接板背向于所述垫板的一侧,所述固定件的一端穿过所述轮箱、所述连接板及所述垫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调节件上还开设有滑孔,所述固定件的一端能够穿设于所述滑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限位件及限位安装座,所述限位安装座设置于所述构架本体上,且位于两个所述支撑座之间,所述限位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限位安装座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三锁紧件,所述限位安装座包括安装板及立板,所述安装板通过所述立板固定于所述构架本体上;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限位件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孔相对应连通,所述第三锁紧件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孔内。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的工艺转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构架本体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第一连接件的俯视图;
图4为图1中第二安装座与轮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第二调节件的俯视图;
图6为图4中第二连接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例。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请参阅图1,一实施例中的用于车辆检修的工艺转向架10,用于支撑车辆的车体部分,方便车体的搬运检修,同时能够适应不同型号的车辆车体,具有良好的适应性,避免配置不同型号的工艺转向架10,有效降低检修成本。具体到本实施例中,车辆为地铁车辆。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车辆还可以为火车、动车、高铁等。具体地,工艺转向架10包括构架本体100、至少两个行走轮、至少两个支撑座200及至少两个第一安装座300。
构架本体100用于承载行走轮、支撑座200及第一安装座300等零部件。具体地,至少两个行走轮间隔设置于构架本体100上。至少两个支撑座200沿行走轮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至少两个第一安装座300沿行走轮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每一支撑座200对应通过一第一安装座300设置于构架本体100上。
请一并参阅图2,构架本体100包括横梁110、第一侧梁120及第二侧梁130,横梁110的一端固定于第一侧梁120上,另一端固定于第二侧梁130上。横梁110、第一侧梁120及第二侧梁130形成“H”形结构。具体到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一安装座300间隔设置于横梁110上,使得支撑座200对车体的支撑更加稳定,避免车体的晃动。
进一步地,第一侧梁120的相对两端均设置有缓冲块140,通过缓冲块140可以避免相邻两个工艺转向架10相互碰撞产生较大的撞击力。更进一步地,第一侧梁120背向于第二侧梁130的一侧设置有吊耳150,第二侧梁130背向于第一侧梁120的一侧同样设置有吊耳150。通过吊耳150方便将构架本体100吊起。
请一并参阅图3,第一安装座300包括第一调节件310及第一连接件320,第一调节件310设置于构架本体100背向于行走轮的一侧,支撑座200通过第一连接件320设置于第一调节件310上。第一调节件310上形成有第一安装位311,第一连接件320上形成有至少两个沿行走轮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调节位321,第一连接件320相对于第一调节件310可移动,以使第一安装位311能够与一第一调节位321相对应连接。
使用时,根据不同型号的车辆车体,调节第一连接件320相对于第一调节件310移动,使得两个支撑座200之间的距离适应车辆车体宽度,进而连接第一安装位311与与之对应的一第一调节位321,进而将支撑座200通过第一连接件320固定在第一调节件310上。由于两个支撑座200之间的距离适应车辆车体的宽度,使得支撑座200对车体的支撑更加稳定,避免车体的活动,同时,在对不同型号的车辆进行检修时,不需要准备匹配不同型号车辆的工艺转向架10,进而有效降低检修成本。
通过调节第一连接件320相对于第一调节件310移动,使得第一安装位311与不同的第一调节位321对应连接,进而可以得到不同距离的支撑座200,以支撑不同的型号的车体。同时,由于第一调节位321之间间隔设置,使得每一次调节的支撑座200之间的距离一定,实现支撑座200之间的距离的有级调节,可以避免支撑座200之间距离的无极调节,导致支撑座200不能有效支撑车体,增加调节难度及复杂度。
可选地,工艺转向架10还包括第一锁紧件330,单个第一调节位321上开设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调节孔3211,第一安装位311上开设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安装孔3111,第一安装孔3111能够与第一调节孔3211相对应连通,第一锁紧件330能够穿设于第一安装孔3111与第一调节孔3211内。当第一连接件320调整到合适的位置后,通过第一锁紧件330将第一连接件320有效固定在第一调节件310上,进而使得支撑座200有效固定在构架本体100上。
具体地,第一锁紧件330为螺钉,通过螺钉不仅能够增加第一连接件320与第一调节件310连接的可靠性,同时使得第一连接件320与第一调节件310可拆卸,方便第一连接件320相对于第一调节件310移动。
具体到本实施例中,第一调节位321上开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调节孔3211,第一安装位311上开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安装孔3111。两个第一安装孔3111之间的间距与第一调节孔3211之间的间距相同,以使第一安装孔3111能够有效对应与第一调节孔3211。通过两个第一调节孔3211及第一安装孔3111,能够使得第一连接件320有效固定于第一调节件310上,避免第一连接件320相对于第一调节件310围绕第一锁紧件330转动。
可选地,第一连接件320上还形成有第一固定位322,每一第一调节位321对应一第一固定位322,每一第一调节位321与和该第一调节位321相对应的第一固定位322之间的距离相匹配。第一安装位311为两个,一第一安装位311与第一调节位321相对应连接,另一第一安装位311能够与和该第一调节位321相对应的第一固定位322对应连接,进一步提高第一连接件320与第一调节件310连接的稳定性。
具体地,第一固定位322上开设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固定孔3221,另一第一安装位311上开设有于第一固定孔3221相对应的第一安装孔3111。通过固定螺钉,穿设于第一固定孔3221与第一安装孔3111内,进而将第一连接件320有效固定在第一调节件310上。
具体地,第一调节件310固定于横梁110上,支撑座200固定在第一连接件320背向于第一调节件310的一侧。进一步地,第一调节件310与第一连接件320均为板状,可以直接贴合在横梁110上,避免支撑座200在支撑车体时,将第一调节件310与第一连接件320压变形。
可选地,支撑座200包括支撑柱210及支撑平板220,支撑平板220通过支撑柱210固定于第一连接件320上。进一步地,支撑柱210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加强筋230,第一加强筋230的一侧边固定于支撑柱210上,相邻的另一侧边固定于第一连接件320上。支撑柱210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加强筋,第二加强筋的一侧边固定于支撑柱210上,相邻的另一侧边固定于支撑平板220上。通过设置第一加强筋230与第二加强筋,进一步加强支撑柱210与第一连接件320及支撑平板220的结构强度,以更有效地支撑车体。
请参阅图4至图6,工艺转向架10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安装座400,至少两个第二安装座400沿行走轮的移动方向间隔设置,每一第二安装座400对应一行走轮。第二安装座400包括第二调节件410及第二连接件420,第二调节件410设置于构架本体100上,行走轮安装于第二连接件420上。第二调节件410上形成有至少两个沿行走轮的移动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二调节位411,第二连接件420上形成有第二安装位421,第二连接件420相对于第二调节件410可移动,以使第二安装位421能够与至少一第二调节位411相对应连接。
通过调节第二连接件420相对于第二调节件410移动,使得第二安装位421与不同的第二调节位411对应连接,进而可以得到不同的行走轮轴距,以适用不同的架车机。同时,由于第二调节位411之间间隔设置,使得每一次行走轮之间轴距调节一定尺寸,实现行走轮之间轴距的有级调节,进而能够使得行走轮之间轴距有效对应于架车机。同时,可以避免行走轮之间轴距的无极调节导致行走轮与架车机对位不准确,增加调节难度及复杂度。
具体到本实施例中,第二安装座400为四个,其中两个第二安装座400间隔设置于第一侧梁120上,另外两个第二安装座400设置于第二侧梁130上,每一第二安装座400对应一行走轮,使得行走轮对构架本体100的支撑更加稳定,避免构架本体100晃动导致被检修的车体放置不稳定。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侧梁120上还可以设置有三个、四个等其他数目个第二安装座400,第二侧梁130上还可以设置有三个、四个等其他数目个第二安装座400,每一第二安装座400均对应设置有行走轮,只要能够使得行走轮有效支撑并能够带动构架本体100移动即可。
可选地,工艺转向架10还包括第二锁紧件,单个第二调节位411上开设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二调节孔4111,第二安装位421上开设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二安装孔4211,第二安装孔4211能够与第二调节孔4111相对应连通,第二锁紧件穿设于第二安装孔4211与第二调节孔4111内。当第二连接件420调整到合适的位置后,通过第二锁紧件将第二连接件420有效固定在第二调节件410上,进而使得行走轮有效设置在构架本体100上。
具体地,第二锁紧件为螺钉,通过螺钉不仅能够增加第二连接件420与第二调节件410连接的可靠性,同时使得第二连接件420与第二调节件410可拆卸,方便第二连接件420相对于第二调节件410移动。
具体到本实施例中,第二调节位411上开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二调节孔4111,第二安装位421上开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二安装孔4211。两个第二安装孔4211之间的间距与第二调节孔4111之间的间距相同,以使第二安装孔4211能够有效对应与第二调节孔4111。通过两个第二调节孔4111及第二安装孔4211,能够使得第二连接件420有效固定于第二调节件410上,避免第二连接件420相对于第二调节件410围绕第二锁紧件转动。
具体地,第二调节孔4111及第二安装孔4211均为一字孔,能够使得第二调节孔4111与第二安装孔4211有效连通,进而降低第二调节孔4111及第二安装孔4211的加工精度。进一步地,第二调节孔4111与第二安装孔4211长度方向交叉设置,使得第二调节孔4111与第二安装孔4211的更容易对应连通,更进一步降低第二调节孔4111及第二安装孔4211的加工精度。
进一步地,第二调节孔4111的长度方向为行走轮的轴线方向,避免第二连接件420带动行走轮沿第二调节孔4111的长度方向移动时,影响行走轮之间轴距调节的稳定性。
具体到本实施例中,第二调节件410上还形成有第二固定位412,每一第二调节位411对应一第二固定位412,每一第二调节位411与和该第二调节位411相对应的第二固定位412之间的距离相同。第二安装位421为两个,一第二安装位421与第二调节位411相对应连接,另一第二安装位421能够与和该第二调节位411相对应的第二固定位412对应连接,进一步提高第二连接件420与第二调节件410连接的稳定性。
具体地,第二固定位412上开设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二固定孔4121。通过固定螺钉,穿设于第二固定孔4121与第二安装孔4211内,进而将第二连接件420有效固定在第二调节件410上。
进一步地,第二固定孔4121为一字孔,有效降低第二固定孔4121的加工精度。具体到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固定孔4121的长度方向与第二调节孔4111的长度方向相一致,并与第二安装孔4211的长度方向相交。
具体地,第二调节件410上设置有导向柱413,第二连接件420上开设有导向孔422,导向孔422的长度方向与行走轮的移动方向相一致,导向柱413能够插设于导向孔422内并在导向孔422内移动。通过导向柱413在导向孔422内移动,使得第二连接件420能够有效沿着行走轮的移动方向移动,进一步提高行走轮之间轴距调节的有效性与稳定性。
进一步地,两个第二安装位421分别位于导向孔422沿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第二调节位411与第二固定位412分别位于导向柱413的相对两侧。由于一第二安装位421与第二调节位411相对应连接,另一第二安装位421与第二固定位412对应连接,使得第二连接件420更加有效地固定于第二调节件410上。
具体地,第二调节件410包括调节板414及支撑板415,第二调节孔4111开设于调节板414上。调节板414通过支撑板415固定于构架本体100上,使得调节板414与构架本体100之间具有间距,为连接第二连接件420与调节板414的第二锁紧件及固定螺钉等预留安装空间,避免在构架本体100上开孔,导致调节板414上的第二调节孔4111需要与构架本体100上的孔对位,增加第二调节件410安装的难度。
具体地,支撑板415为两个,两个支撑板415间隔设置于调节板414上,并与调节板414围成一容纳空间,方便第二锁紧件及固定螺钉等的安装。进一步地,支撑板415远离调节板414的侧边焊接在构架本体100上。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板415还可以胶接或通过螺钉等固定在构架本体100上。
第二调节件410还包括加强板416,加强板416的一侧边固定于一支撑板415上,相对的另一侧边固定于另一支撑板415上。通过加强板416能够有效加强支撑板415对调节板414的支撑作用。具体地,加强板416为两个,两个加强板416间隔设置。其中,第二调节孔4111开设在一加强板416背向于另一加强板416的一侧,第二固定孔4121开设于另一加强板416背向于一加强板416的一侧。导向柱413设置于两个加强板416之间。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加强板416还可以设置于两个相邻的第二调节位411或第二固定位412之间,只要能够有效支撑支撑板415即可。
第二连接件420包括垫板及连接板,第二安装孔4211与导向孔422同时贯通垫板与连接板。连接板通过垫板设置于调节板414背向于支撑板415的一侧。具体地,垫板为弹性垫。进一步地,垫板为橡胶垫。通过垫板能够使得连接板与调节板414固定的更加紧密。
可选地,工艺转向架10还包括轮箱430,轮箱430固定于第二连接件420背向于第二调节件410的一侧,行走轮设置于轮箱430内,并相对于轮箱430可转动。通过轮箱430能够有效支撑行走轮,使得行走轮能够有效转动。
具体地,工艺转向架10还包括固定件440,固定件440的一端穿过轮箱430、连接板及垫板,将轮箱430与连接板及垫板有效固定连接。当第二连接件420相对于第二调节件410移动时,使得第二连接件420能够有效带动轮箱430移动,进而带动行走轮移动。
进一步地,第二连接件420上开设有固定孔423,固定件440的一端穿过轮箱430并穿设于固定孔423内。具体到本实施方式中,固定件440为八个,八个固定件440沿行走轮的轴向分为两排,每排四个固定件440间隔设置。具体地,固定件440为连接螺钉。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固定件440还可以为其他数目个,只要能够有效连接轮箱430与第二连接件420即可。
可选地,第二调节件410上还开设有滑孔417,固定件440的一端能够穿设于滑孔417内。具体地,滑孔417开设于调节板414上。其中,滑孔417的长度方向为行走轮的移动方向。当第二连接件420带动轮箱430相对于调节板414移动,固定件440能够在滑孔417内移动。通过滑孔417为固定件440提供滑动空间,可以避免第二连接件420在移动的过程中,固定件440形成干扰。同时,通过固定件440在滑孔417内移动,进一步使得第二连接件420能够沿着行走轮的移动方向进行移动。
具体到本实施例中,滑孔417开设在两个间隔设置的加强板416之间,避免加强板416干扰固定件440的滑动。具体地,滑孔417为两个,两个滑孔417并列间隔设置。每一排固定件440能够穿设于一滑孔417内。导向柱413设置于两个滑孔417之间。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滑孔417的数量及位置还可以根据固定件440的数量及位置进行开设,只要能够使得固定件440的一端有效伸入滑孔417内即可。
请再次参阅图1及图2,工艺转向架10还包括限位件510及限位安装座520,限位安装座520设置于构架本体100上,且位于两个支撑座200之间,限位件510可拆卸地连接于限位安装座520上。其中,限位件510用于固定被检修车辆的牵引座。通过限位件510可以对车体在水平面内进行横向与纵向位移进行限制,避免车体相对于工艺转向架10出现过大位移,导致车体倾覆。同时,限位件510可拆卸地连接于限位安装座520上,方便更换限位件510,以适应不同型号的车体的牵引座。具体地,限位安装座520设置于横梁110上,进一步提高对车体固定的稳定性。
工艺转向架10还包括第三锁紧件,限位安装座520包括安装板521及立板522,安装板521通过立板522固定于构架本体100上。限位件510设置于安装板521背向于立板522的一侧,第三锁紧件穿设于限位件510与安装板521内。通过立板522使得安装板521与构架本体100之间具有间距,为第三锁紧件形成安装空间,使得第三锁紧件能够穿过安装板521,提高限位件510与安装板521安装的稳定性,避免在构架本体100上开设有孔。
具体地,安装板521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5211,限位件510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第一连接孔5211与第二连接孔相对应连通,使得第三锁紧件穿设于第一连接孔5211与第二连接孔内,以有效固定安装板521与限位件510,提高限位件510固定于安装板521上的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例,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用于车辆检修的工艺转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构架本体;
至少两个行走轮,间隔设置于所述构架本体上;
至少两个支撑座,至少两个所述支撑座沿所述行走轮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及
至少两个第一安装座,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座沿所述行走轮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安装座包括第一调节件及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调节件设置于所述构架本体背向于所述行走轮的一侧,每一所述支撑座通过一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于一所述第一调节件上;所述第一调节件上形成有第一安装位,所述第一连接件上形成有至少两个沿所述行走轮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调节位,所述第一连接件相对于所述第一调节件可移动,以使所述第一安装位能够与一所述第一调节位相对应连接;
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安装座,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安装座沿所述行走轮的移动方向间隔设置,每一所述第二安装座对应一所述行走轮,所述第二安装座包括第二调节件及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调节件设置于所述构架本体上,所述行走轮安装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上;所述第二调节件上形成有至少两个沿所述行走轮的移动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二调节位,所述第二连接件上形成有第二安装位,所述第二连接件相对于所述第二调节件可移动,以使所述第二安装位能够与至少一所述第二调节位相对应连接;
所述第二调节件上设置有导向柱,所述第二连接件上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行走轮的移动方向相一致,所述导向柱插设于所述导向孔内并在所述导向孔内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转向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锁紧件,所述第一调节位上开设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调节孔,所述第一安装位上开设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能够所述第一调节孔相对应连通,所述第一锁紧件能够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一调节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还形成有第一固定位,每一所述第一调节位对应一所述第一固定位,每一所述第一调节位与和该第一调节位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固定位之间的距离相匹配;所述第一安装位为两个,一所述第一安装位与所述第一调节位相对应连接,另一所述第一安装位能够与和该第一调节位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固定位对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转向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锁紧件,单个所述第二调节位上开设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二调节孔,所述第二安装位上开设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能够与所述第二调节孔相对应连通,所述第二锁紧件能够穿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第二调节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转向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轮箱,所述轮箱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件背向于所述第二调节件的一侧,所述行走轮设置于所述轮箱内,并相对于所述轮箱可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艺转向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垫板及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通过所述垫板设置于所述第二调节件上,所述轮箱设置于所述连接板背向于所述垫板的一侧,所述固定件的一端穿过所述轮箱、所述连接板及所述垫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艺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件上还开设有滑孔,所述固定件的一端能够穿设于所述滑孔内。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工艺转向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件及限位安装座,所述限位安装座设置于所述构架本体上,且位于两个所述支撑座之间,所述限位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限位安装座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工艺转向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锁紧件,所述限位安装座包括安装板及立板,所述安装板通过所述立板固定于所述构架本体上;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限位件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孔相对应连通,所述第三锁紧件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孔内。
CN201810699355.2A 2018-06-29 2018-06-29 用于车辆检修的工艺转向架 Active CN1087254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99355.2A CN108725492B (zh) 2018-06-29 2018-06-29 用于车辆检修的工艺转向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99355.2A CN108725492B (zh) 2018-06-29 2018-06-29 用于车辆检修的工艺转向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25492A CN108725492A (zh) 2018-11-02
CN108725492B true CN108725492B (zh) 2024-02-13

Family

ID=639254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99355.2A Active CN108725492B (zh) 2018-06-29 2018-06-29 用于车辆检修的工艺转向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2549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16564B (zh) * 2019-11-12 2021-01-08 广州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转运转向架构架的工艺转向架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85054B1 (en) * 2000-10-12 2002-11-26 Hyundai Precision America, Inc. Adjustable wheelbase trailer including reinforced structural apertures
JP2004254730A (ja) * 2003-02-24 2004-09-16 Masashi Yamaguchi スケートボードおよびスケートボードのトラック取り付け装置
CN2642612Y (zh) * 2003-06-24 2004-09-22 北京铁路局太原科学技术研究所 铁路客货车辆救援转向架
CN201198131Y (zh) * 2007-12-20 2009-02-25 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非动力工艺转向架
CN102806927A (zh) * 2011-06-02 2012-12-05 中国北车集团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 机车排障器及机车
CN205524469U (zh) * 2016-04-27 2016-08-31 西南大学 一种轴间距可调节的小车
CN205601925U (zh) * 2016-03-16 2016-09-28 贵州省哇通了工程机械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随变的模块离合式半挂车的承重模块装置
CN107074283A (zh) * 2014-09-29 2017-08-18 马泰奥·贝尔塔佐洛 用于机动车辆的可调底盘
CN206589882U (zh) * 2017-03-14 2017-10-27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假台车
CN107856696A (zh) * 2017-11-07 2018-03-30 广州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工艺转向架
CN207496691U (zh) * 2017-09-25 2018-06-15 广州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转向架支撑结构
CN208698779U (zh) * 2018-06-29 2019-04-05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广州铁路机械学校) 用于车辆检修的工艺转向架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85054B1 (en) * 2000-10-12 2002-11-26 Hyundai Precision America, Inc. Adjustable wheelbase trailer including reinforced structural apertures
JP2004254730A (ja) * 2003-02-24 2004-09-16 Masashi Yamaguchi スケートボードおよびスケートボードのトラック取り付け装置
CN2642612Y (zh) * 2003-06-24 2004-09-22 北京铁路局太原科学技术研究所 铁路客货车辆救援转向架
CN201198131Y (zh) * 2007-12-20 2009-02-25 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非动力工艺转向架
CN102806927A (zh) * 2011-06-02 2012-12-05 中国北车集团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 机车排障器及机车
CN107074283A (zh) * 2014-09-29 2017-08-18 马泰奥·贝尔塔佐洛 用于机动车辆的可调底盘
CN205601925U (zh) * 2016-03-16 2016-09-28 贵州省哇通了工程机械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随变的模块离合式半挂车的承重模块装置
CN205524469U (zh) * 2016-04-27 2016-08-31 西南大学 一种轴间距可调节的小车
CN206589882U (zh) * 2017-03-14 2017-10-27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假台车
CN207496691U (zh) * 2017-09-25 2018-06-15 广州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转向架支撑结构
CN107856696A (zh) * 2017-11-07 2018-03-30 广州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工艺转向架
CN208698779U (zh) * 2018-06-29 2019-04-05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广州铁路机械学校) 用于车辆检修的工艺转向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25492A (zh) 2018-1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33279B (zh) 一种电动卡车动力电池框架
CN108725492B (zh) 用于车辆检修的工艺转向架
CN110626377A (zh) 一种工艺转向架
CN108583688B (zh) 工艺转向架的构架结构及其轴距调节组件
WO2021031398A1 (zh) 一系悬挂装置、转向架及轨道车辆
CN108891438B (zh) 一种构架以及工艺转向架
CN110143209B (zh) 框架及司机室安装方法
CN108839663B (zh) 一种工艺转向架驱动结构以及工艺转向架
CN211998656U (zh) 轨道车辆转向架组装用的移动平台车
CN212243022U (zh) 换电***及包括其的换电站
CN108891437B (zh) 一种动力工艺转向架
KR100511450B1 (ko) 경량전철 대차의 안내 프레임 구조
US8596202B2 (en) Motored bogie
KR101819495B1 (ko) 이동대차를 이용한 거더견인 시공방법.
CN208698779U (zh) 用于车辆检修的工艺转向架
CN109733816B (zh) 一种台车
CN108556723B (zh) 工艺转向架
KR20200030150A (ko) 복합궤용 레일 설치 구조
CN203171242U (zh) 转向架组装台车
CN109109894B (zh) 一种非动力工艺转向架
CN104249904A (zh) 用于输送滑板的窄输送辊床
CN208698880U (zh) 工艺转向架的构架结构及其轴距调节组件
CN110466551B (zh) 一种轨道车辆的地板安装方法
JPH11342844A (ja) レ―ル車両
CN220744337U (zh) 一种分拣小车模块化行走机构及分拣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 Tao

Inventor after: Deng Dongqiang

Inventor after: Wu Zongjia

Inventor after: Wang Dan

Inventor after: Chen Xuanmin

Inventor after: Li Ying

Inventor after: Lu Chao

Inventor after: Zhong Jinbiao

Inventor before: Li Tao

Inventor before: Wu Zongjia

Inventor before: Chen Xuanmin

Inventor before: Li Ying

Inventor before: Lu Chao

Inventor before: Zhong Jinbiao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