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68086A - 自动对焦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自动对焦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68086A
CN108668086A CN201810935373.6A CN201810935373A CN108668086A CN 108668086 A CN108668086 A CN 108668086A CN 201810935373 A CN201810935373 A CN 201810935373A CN 108668086 A CN108668086 A CN 1086680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cusing
focusing area
photographic subjects
quality score
shoo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3537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68086B (zh
Inventor
张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93537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68086B/zh
Publication of CN1086680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680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680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680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7/00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for television systems or their details
    • H04N17/002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for television systems or their details for television camera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Automatic Focus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自动对焦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该方法包括:对拍摄视野进行对焦区域划分,并确定各对焦区域的预设评分范围;确定获取的拍摄图像中拍摄目标所在的对焦区域;对所述拍摄目标所在的对焦区域进行质量评分;如果所述质量评分不满足所述拍摄目标所在的对焦区域的预设评分范围,则对所述拍摄目标重新进行对焦操作。能够提高自动对焦的效率和准确性。

Description

自动对焦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自动对焦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拍照功能已成为多数终端设备的标准配置,终端用户可通过随身携带的移动终端轻松快捷的实现拍照操作。
终端设备的发展越来越智能化,为了提高拍摄图像的清晰度,常见的终端设备会自动对拍摄目标进行对焦。然而,终端设备自动对焦的实时性较差,无法及时发现当前对焦结果的不准确,仍使用原来的对焦参数进行图像的采集,导致拍摄图像存在失焦的问题,亟需改进。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对焦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可以提高自动对焦的效率和准确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对焦方法,包括:
对拍摄视野进行对焦区域划分,并确定各对焦区域的预设评分范围;
确定获取的拍摄图像中拍摄目标所在的对焦区域;
对所述拍摄目标所在的对焦区域进行质量评分;
如果所述质量评分不满足所述拍摄目标所在的对焦区域的预设评分范围,则对所述拍摄目标重新进行对焦操作。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对焦装置,包括:
区域划分模块,用于对拍摄视野进行对焦区域划分;
评分范围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区域划分模块划分的各对焦区域的预设评分范围;
区域确定模块,用于确定获取的拍摄图像中拍摄目标所在的对焦区域;
质量评分模块,用于对所述区域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拍摄目标所在的对焦区域进行质量评分;
对焦模块,用于如果所述质量评分模块的质量评分不满足所述拍摄目标所在的对焦区域的预设评分范围,则对所述拍摄目标重新进行对焦操作。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示的自动对焦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示的自动对焦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自动对焦方案,首先对拍摄视野进行对焦区域划分,并确定各对焦区域的预设评分范围;其次,确定获取的拍摄图像中拍摄目标所在的对焦区域;再次,对所述拍摄目标所在的对焦区域进行质量评分;最后,如果所述质量评分不满足所述拍摄目标所在的对焦区域的预设评分范围,则对所述拍摄目标重新进行对焦操作,能够提高自动对焦的效率和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对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自动对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自动对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自动对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自动对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自动对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对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更加详细地讨论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应当提到的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被描述成作为流程图描绘的处理或方法。虽然流程图将各步骤描述成顺序的处理,但是其中的许多步骤可以被并行地、并发地或者同时实施。此外,各步骤的顺序可以被重新安排。当其操作完成时所述处理可以被终止,但是还可以具有未包括在附图中的附加步骤。所述处理可以对应于方法、函数、规程、子例程、子程序等等。
目前,拍照功能已成为多数移动终端的标准配置,终端用户可通过随身携带的终端设备轻松快捷的实现拍照操作。终端设备的发展越来越智能化,为了提高拍摄图像的清晰度,常见的终端设备会自动对拍摄图像进行对焦。然而,终端设备自动对焦的实时性较差,例如,若拍摄目标所在位置发生变化,此时的对焦结果已经不准确,但是终端设备无法及时发现当前对焦结果的不准确,仍使用原来的对焦参数进行图像的采集,导致拍摄到的图像存在失焦问题,亟需改进。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对焦方法,能够在拍摄前将拍摄视野划分为多个对焦区域,并确定各对焦区域的预设评分范围,拍摄时先确定拍摄目标所在对焦区域,判断该对焦区域的质量评分是否满足该对焦区域对应的预设评分范围,若不满足则对拍摄目标重新对焦,简化了对焦操作,提高了对焦的效率和准确性。具体方案如下所示: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对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用于终端设备在启动摄像头进行拍摄的过程中,对拍摄目标进行自动对焦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自带图像拍摄功能的终端设备或安装有图像拍摄类应用程序的移动终端来执行,该移动终端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笔记本电脑等,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0、对拍摄视野进行对焦区域划分,并确定各对焦区域的预设评分范围。
其中,拍摄视野可以是终端设备上的摄像头所能拍摄到的最大范围,拍摄视野的大小是由摄像头的特性决定的,例如,广角摄像头的拍摄视野就要大于长焦摄像头。预设评分范围是预先通过至少两个摄像头同步对拍摄视野的不同区域进行对焦拍摄后,根据对焦后的不同区域的拍摄结果确定的,用于衡量图像中拍摄目标质量是否满足要求,即是否需要重新进行对焦操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拍摄视野进行对焦区域划分时可以按照一定的划分规则进行划分,具体的划分规则本申请不进行限定,可以是将拍摄视野划分为形状大小相同的至少两个对焦区域,例如,将拍摄视野划分为成田字状的四个等大小的方格区域;也可以是按照拍摄视野内区域的重要程度划分为至少两个对焦区域,例如,终端用户进行拍摄时,习惯将拍摄目标放置在拍摄视野的中心区域,因此可以从中心到边缘以同心圆的形式划分为多个对焦区域。可选的,划分后的各对焦区域的形状和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对此本申请不进行限定。
在对拍摄视野划分后,需要对划分后的每一个对焦区域都确定一个预设评分范围。示例性的,针对每一个对焦区域确定该区域对应的预设评分范围时,可以先控制摄像头对该对焦区域进行对焦拍摄;然后分析该对焦区域的对焦拍摄结果(如清晰度、对比度、白平衡、亮度值等),进而对该对焦区域的拍摄质量设定一个的预设评分范围。本申请实施例针对划分后的每个对焦区域都执行对焦拍摄、确定预设评分范围的操作,与固定一个预设评分范围相比,更能够准确表现出各对焦区域的拍摄质量,进而提高了判断拍摄目标是否对焦成功的准确性。
步骤120、确定获取的拍摄图像中拍摄目标所在的对焦区域。
示例性的,在拍照模式下,获取拍摄图像可以是在图像预览阶段,摄像头完成自动对焦后,按照当前自动对焦后确定的对焦参数获取拍摄图像。在摄像模式下,可以每隔预设图像帧数按照采集上一帧图像时使用的对焦参数获取一次拍摄图像。可选的,预设图像帧数可以是0,即对于每一帧图像都获取一次拍摄图像,也可以是大于0的数值,如每隔3帧获取一次拍摄图像。在获取了拍摄图像后,确定拍摄目标所在的对焦区域,其中该对焦区域指的是步骤S110对拍摄视野进行对焦区域划分后的一个或多个区域。
可选的,确定拍摄目标所在的对焦区域时,可以先确定拍摄目标所在区域,进而根据拍摄目标所在区域确定拍摄目标所在的对焦区域。其中,拍摄目标所在区域包含在一个或多个对焦区域中。具体的,确定拍摄目标所在区域可以是拍摄目标在获取的拍摄图像中所在的位置范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确定拍摄目标所在区域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是提取拍摄目标的边缘轮廓,将边缘轮廓围成的区域作为拍摄目标所在区域;也可以是判断拍摄目标在预先对拍摄视野划分的多个对焦区域中的哪个对焦区域。确定拍摄目标所在区域时还可以是先确定拍摄目标的中心位置,然后将该中心位置预设范围内的区域作为拍摄目标所在区域,例如,将拍摄目标的中心位置周围的10×10像素范围作为拍摄目标所在区域。可选的,具体的预设范围可以根据拍摄物的大小而改变,可以是终端用户根据需要手动调节,也可以是***根据对拍摄目标的检测自动改变预设范围的大小。在确定了拍摄目标所在区域后,在步骤S110划分的多个对焦区域中判断包含拍摄目标所在区域的对焦区域作为拍摄目标所在的对焦区域。例如,将拍摄视野划分为田字状四个对焦区域,拍摄目标落在田字状的左上对焦区域,则将田字状的左上对焦区域作为拍摄图像中拍摄目标所在的对焦区域。
步骤130、对拍摄目标所在的对焦区域进行质量评分。
其中,质量评分可以是对拍摄目标所在对焦区域的拍摄效果进行评估打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拍摄目标所在对焦区域进行质量评分,可以是基于拍摄目标所在对焦区域的统计特征进行质量评分,具体的,可以是计算拍摄目标所在区域的像素均值、标准差和平均梯度,基于像素的均值、标准差和平均梯度进行质量的评分。其中,均值反应拍摄目标所在对焦区域的平均亮度,在一定范围内均值越大,质量评分越高;平均亮度标准差反应拍摄目标所在对焦区域中灰度值相对于均值的离散程度,在一定范围内标准差越大,质量评分越高;平均梯度反映拍摄目标所在对焦区域的清晰程度,在一定范围内平均梯度越大,清晰度越高,相应的质量评分也就越高。也可以是从拍摄目标所在对焦区域的清晰度、对比度、白平衡等一个或多个质量参数的角度进行分析,结合多角度的分析结果进行质量评分或加权质量评分,例如,可以是为各质量参数设计其对应的评分体系,结合各质量参数的评分体系完成拍摄目标所在对焦区域的质量评分。
步骤140、如果质量评分不满足拍摄目标所在的对焦区域的预设评分范围,则对拍摄目标重新进行对焦操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质量评分不满足拍摄目标所在对焦区域的预设评分范围,说明拍摄图像中拍摄目标所在区域的拍摄效果并不满足要求,即该图像是在拍摄目标失焦的情况下拍摄的,需要对拍摄目标重新进行对焦操作,如果质量评分满足拍摄目标所在对焦区域的预设评分范围,说明拍摄图像中拍摄目标所在区域的拍摄效果满足要求,对焦准确,可继续采用该对焦参数进行拍摄。
本申请实施例为每个对焦预设都设置一个预设评分范围,每个对焦区域的预设评分范围能够结合该区域的在对焦状态下的特征而设定,与所有对焦区域使用固定的评分范围对拍摄目标所在对焦区域的质量评分进行评估相比,能够更为准确的判断出拍摄目标是否处于对焦状态下。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对拍摄目标重新进行对焦的方法不进行限定,可以是本领域中任何一种自动对焦方法。例如常见的利用超声波、距离传感器、或至少两个摄像头测得拍摄目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再根据拍摄目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进行自动对焦等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自动对焦方法,首先对拍摄视野进行对焦区域划分,并确定各对焦区域的预设评分范围;其次,确定获取的拍摄图像中拍摄目标所在的对焦区域;再次,对拍摄目标所在的对焦区域进行质量评分;最后,如果质量评分不满足拍摄目标所在的对焦区域的预设评分范围,则对拍摄目标重新进行对焦操作,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在拍摄前将拍摄视野划分为多个对焦区域,并确定各对焦区域的预设评分范围,拍摄时先确定拍摄目标所在的对焦区域,判断该对焦区域的质量评分是否满足该对焦区域对应的预设评分范围,若不满足则对拍摄目标重新对焦,简化了对焦操作,提高了对焦的效率和准确性。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自动对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作为对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说明,包括:
步骤210、根据拍摄目标在拍摄视野中所占比例,确定对焦区域的划分规则。
示例性的,在划分拍摄视野时可以按照一定的划分规则进行划分,其中,划分规则可以是根据拍摄目标在拍摄视野中所占比例确定的,例如,可以是预先设置多种规格的划分规则,如,若拍摄视野大小为100*200个像素点,可以预先分为10*10个像素、50*50个像素、100*100个像素等多种规格的划分规则,每种规格对应一个拍摄目标在拍摄视野中所占比例,例如,10*10个像素的划分规则对应的拍摄目标在拍摄视野中所占比例为1%-20%;100*100个像素的划分规则对应的拍摄目标在拍摄视野中所占比例为40%以上。确定划分规则还可以是,计算拍摄目标在拍摄视野中所占比例,依据该比例算出拍摄目标所占的面积,再将该面积按比例扩大后作为划分规则的划分参考面积。例如,若拍摄目标在拍摄视野中所占比例为20%,拍摄视野大小为100*200个像素,则可得到拍摄目标的面积为4000个像素,将拍摄目标的面积4000个像素扩大25%后以5000个像素作为本次划分规则的划分参考面积。
可选的,在根据拍摄目标在拍摄视野中所占比例确定划分规则的划分参考面积后,可选的,还可以再结合拍摄目标的形状特性进一步完善划分规则,例如,根据拍摄目标的形状特性,将拍摄目标分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种,确定划分规则时,可以根据拍摄目标在拍摄视野中所占比例确定划分规则的划分参考面积,根据拍摄目标的形状特性确定划分规则的划分形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拍摄目标在拍摄视野中所占比例来确定对焦区域的划分规则,能够保证对拍摄视野划分的准确性,避免了划分对焦区域时,出现对焦区域划分过大或过小导致自动对焦不准确的情况。
步骤220、根据对焦区域的划分规则,将拍摄视野分为至少两个对焦区域。
示例性的,划分规则中包含了如何对拍摄视野进行划分的详细说明,根据划分规则即可将拍摄视野划分为至少两个对焦区域。例如,若拍摄目标在拍摄视野中所占比例为45%,满足划分规则中拍摄目标在拍摄视野中所占比例为40%以上,按照100*100个像素的规格进行划分,则将拍摄视野100*200个像素划分为2个100*100个像素的对焦区域。又如,若拍摄目标在大小为100*200个像素的拍摄视野中所占比例20%,故,拍摄目标的面积为4000个像素,扩大25%后为5000个像素,且拍摄目标的形状特性为圆形,则划分拍摄视野时可以将拍摄视野进行同心圆划分,其中第一个圆的面积为5000个像素,其后每个同心圆面积与前一个相比增加5000个像素。
步骤230、确定各对焦区域的预设评分范围。
步骤240、确定获取的拍摄图像中拍摄目标所在的对焦区域。
步骤250、对拍摄目标所在的对焦区域进行质量评分。
步骤260、如果质量评分不满足拍摄目标所在的对焦区域的预设评分范围,则对拍摄目标重新进行对焦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对焦方法,能够在拍摄前根据拍摄目标在拍摄视野中所占比例确定划分规则来划分拍摄视野,并确定划分后各对焦区域的预设评分范围,拍摄时先确定拍摄目标所在的对焦区域,判断该对焦区域的质量评分是否满足该对焦区域对应的预设评分范围,若不满足则对拍摄目标重新对焦,使得划分的对焦区域更为合理,进而提高了对焦的效率和准确性。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自动对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作为对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说明,包括:
步骤310、对拍摄视野进行对焦区域划分。
步骤320、控制摄像头对各对焦区域进行对焦拍摄。
示例性的,对拍摄视野进行对焦区域划分后,控制终端设备中的摄像头依次对划分后的各对焦区域进行对焦拍摄。具体的对焦拍摄方法本申请不进行限定,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常用的对焦拍摄方法,例如,常见的利用超声波、距离传感器、或至少两个摄像头测得拍摄目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再根据拍摄目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进行自动对焦等等。
可选的,为了提高对焦拍摄的效率,在控制摄像头对各对焦区域进行对焦拍摄时,可以同时控制至少两个摄像头同时对划分的对焦区域进行对焦操作,例如,若一共划分了10个对焦区域,可以同时控制两个摄像头,各对5个对焦区域进行对焦拍摄,极大地缩短了对焦拍摄的时间。可选的,当采用多个摄像头对划分的多个对焦区域进行对焦操作时,可以根据各摄像头的特性为其设置对应的对焦区域,例如,为广角摄像头设置拍摄视野边缘的对焦区域。
步骤330、分析各对焦区域的拍摄结果,并确定各对焦区域的预设评分范围。
示例性的,分析每一个对焦区域的拍摄结果,对每一个对焦区域的拍摄结果进行质量评分。可选的,对各对焦区域的拍摄结果进行质量评分的过程可以与上述实施例中对拍摄目标所在区域进行质量评分的过程相同,也可以采用其它的质量评分方法,本申请对此不进行限定。
在分析各对焦区域的拍摄结果进行质量评分后,可以根据各质量评分确定每个对焦区域的预设评分范围。本申请实施例对确定各对焦区域的预设评分范围的方式不进行限定,可以是将各对焦区域的质量评分加减预设数值或扩大缩小预设比例得到该对焦区域的预设评分范围,例如,若某一对焦区域的质量评分为60,将60加减5,得到该对焦区域的预设评分范围55-65。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评分范围应该是一个具体的范围,并不是越高越好。例如,通过对比度来衡量拍摄图像的好坏时,如果对比度过高,会使得拍摄图像失真,导致拍摄结果的效果较差。只有在一定范围内才能够使拍摄的图像效果最好。
步骤340、确定获取的拍摄图像中拍摄目标所在的对焦区域。
步骤350、对拍摄目标所在的对焦区域进行质量评分。
步骤360、如果质量评分不满足拍摄目标所在的对焦区域的预设评分范围,则对拍摄目标重新进行对焦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对焦方法,能够在拍摄前划分拍摄视野,控制摄像头对划分后的各对焦区域进行对焦拍摄,分析各对焦拍摄结果确定各对焦区域的预设评分范围,拍摄时先确定拍摄目标所在的对焦区域,判断该对焦区域的质量评分是否满足该对焦区域对应的预设评分范围,若不满足则对拍摄目标重新对焦,根据各对焦区域的拍摄结果确定该区域对应的预设质量评分,提高了对焦区域质量评分的精确性,进而提高了自动对焦的效率和准确性。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自动对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作为对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说明,适用于拍摄目标所在区域包含至少两个对焦区域的情况。具体的,该方法包括:
步骤410、对拍摄视野进行对焦区域划分,并确定各对焦区域的预设评分范围。
步骤420、确定获取的拍摄图像中拍摄目标所在区域。
步骤430、若拍摄目标所在区域包含至少两个对焦区域,则合并至少两个对焦区域。
示例性的,若拍摄目标所在区域并没有落在划分后的某一个对焦区域内,而是落在了至少两个对焦区域,则将这至少两个对焦区域进行合并,得到一个新的对焦区域,新的对焦区域中能够完全包含拍摄目标所在的区域。例如,拍摄视野被划分成了田字状4个正方形区域,而拍摄目标正好处于右侧中间位置,则该拍摄目标所在区域可能包含了右边上下2个正方形对焦区域。则将右边的2个正方形对焦区域进行合并,得到一个能够完全包含拍摄目标的新的对焦区域。
步骤440、对合并后的对焦区域进行质量评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合并后的对焦区域进行质量评分,可以是将合并后的对焦区域看成一个新的区域,基于合并后的新区域的统计特征或质量参数进行质量评分。还可以是先确定合并前拍摄目标所在区域包含的各对焦区域的权重值;再根据合并前拍摄目标所在区域包含的各对焦区域的质量评分和权重值,确定合并后的对焦区域的质量评分。
具体的,确定合并前拍摄目标所在区域包含的各对焦区域的权重值,可以是依据拍摄目标各部位的重要程度,为包含的各对焦区域设置权重值,例如,拍摄目标为人,在拍摄照片时对人脸的拍摄质量要求要高于对人脚部的拍摄质量要求,因此,在确定权重值时,可以将人脸部所在对焦区域的权重值设置的高一些,将脚部所在对焦区域的权重设置的低一些。还可以是依据拍摄目标在各对焦区域所占的比例确定各对焦区域的权重值,例如,拍摄目标所在区域包含对焦区域1和对焦区域2,且拍摄目标大部分都落在了对焦区域1中,只有小部分落在了对焦区域2中,则对焦区域1的权重值要高于对焦区域2的权重值。
拍摄目标所在区域包含的各对焦区域的权重值确定后,还需要对各拍摄区域进行质量分配,将各质量评分与其对应的对焦区域的权重值结合,计算合并后的对焦区域的质量评分。例如,拍摄目标所在区域包含对焦区域1和对焦区域2,对焦区域1的质量评分为A,权重值为a,对焦区域2的质量评分为B,权重值为b,则对焦区域1和对焦区域2合并后的质量评分为A×a+B×b。
步骤450、根据拍摄目标所在区域包含的至少两个对焦区域对应的预设评分范围,确定目标预设评分范围。
其中,目标预设评分范围可以是合并后的对焦区域对应的预设评分范围。其可以是根据合并前拍摄目标所在区域包含的至少两个对焦区域对应的预设评分范围确定的。示例性的,可以是将合并前拍摄目标所在区域包含的至少两个对焦区域对应的预设评分范围的均值作为目标预设评分范围。还可以是为合并前拍摄目标所在区域包含的至少两个对焦区域设置权重值(例如,可以是依据拍摄目标在各对焦区域所占的比例确定各对焦区域的权重值),根据各对焦区域的权重值以及各对焦区域对应的预设评分范围确定目标预设评分范围,例如,合并前拍摄目标所在区域包含对焦区域1和对焦区域2,且对焦区域1的权重值为a,预设评分范围为C,对焦区域2的权重值为b,预设评分范围为D,则目标预设评分范围为C×a+D×b。
步骤460、如果合并后的对焦区域的质量评分不满足目标预设评分范围,则对拍摄目标重新进行对焦操作。
示例性的,将合并后的对焦区域的质量评分与合并后的对焦区域的目标预设评分范围进行比较,判断拍摄目标是否在对焦的情况下拍摄的,如果不在(即不满足目标预设评分范围),则对拍摄目标重新进行对焦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对焦方法,能够在拍摄目标所在区域包含至少两个划分的对焦区域时,将包含的至少两个对焦区域进行合并,确定合并后的对焦区域的质量评分和其对应的目标预设评分范围,进而判断拍摄目标是否需要重新进行对焦,能够在拍摄目标分散于多个对焦区域时也能够快速准确的确定是否需要重新进行对焦操作,提高了对焦的效率和准确性。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自动对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作为对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说明,包括:
步骤510、对拍摄视野进行对焦区域划分,并确定各对焦区域的预设评分范围。
步骤520、确定获取的拍摄图像中拍摄目标所在的对焦区域。
步骤530、对拍摄目标所在的对焦区域进行质量评分。
步骤540、如果质量评分不满足拍摄目标所在的对焦区域的预设评分范围,则重新获取拍摄图像进行质量评分。
示例性的,质量评分不满足预设评分范围,可能并非是对焦不准确导致的,还可能是外界不可控环境因素导致的。例如,用户手持终端设备拍摄目标时,由于手抖动导致拍摄模糊,又如,用户拍摄树上的花朵,一阵风吹来,花朵摇动导致拍摄模糊,上述现象均会造成质量评分不满足拍摄目标所在的对焦区域的预设评分范围,此时并不能说明拍摄时自动对焦不准确,而是由于外界不可控环境因素导致的,因此,在出现质量评分不满足拍摄目标所在的对焦区域的预设评分范围时,可以先不直接对拍摄目标重新对焦,而是返回重新执行步骤510-步骤520,以同样的对焦参数再次获取拍摄图像,对拍摄目标所在的对焦区域进行质量评分。通过多次获取拍摄图像进行质量评分,来排除外界环境因素导致的拍摄模糊而非自动对焦不准确导致的拍摄模糊现象,减少了不必要的对焦操作。例如,若第二次重新获取拍摄图像并对拍摄目标所在对焦区域进行质量评分后,发现质量评分满足拍摄目标所在对焦区域的预设评分范围,则可继续采用原有的对焦参数进行拍摄,减少了一次不必要的对焦操作。
步骤550、如果重新获取的拍摄图像的质量评分仍不满足拍摄目标所在的对焦区域的预设评分范围,则对拍摄目标重新进行对焦操作。
示例性的,如果重新获取的拍摄图像的质量评分仍然不满足拍摄目标所在的对焦区域的预设评分范围,说明拍摄图像质量评分不满足预设评分范围是因为拍摄目标失焦导致的,并非是外界不可控环境因素导致的,需要对拍摄目标重新进行对焦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对焦方法,能够在拍摄前将拍摄视野划分为多个对焦区域,并确定各对焦区域的预设评分范围,拍摄时先确定拍摄目标所在的对焦区域,在该对焦区域的质量评分不满足该对焦区域对应的预设评分范围时,通过多次获取拍摄目标所在对焦区域的图像进行质量评分与该对焦区域对应的预设评分范围进行判断,若仍不满足该对焦区域对应的预设评分范围再对拍摄目标重新进行对焦操作。避免了因外界不可控因素导致质量评分不满足要求而启动重新对焦操作的情况,减少了不必要的重新对焦操作,提高了自动对焦的效率和准确性。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自动对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作为对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说明,包括:
步骤610、对拍摄视野进行对焦区域划分,并确定各对焦区域的预设评分范围。
步骤620、确定获取的拍摄图像中拍摄目标所在的对焦区域。
步骤630、对拍摄目标所在的对焦区域进行质量评分。
步骤640、判断质量评分是否满足拍摄目标所在的对焦区域的预设评分范围,若是,执行步骤680,若否,执行步骤650。
为了防止拍摄目标所在对焦区域确定有偏差导致质量评分不满足该对焦区域的预设评分范围,可以在出现质量评分不满足预设评分范围时,先不直接对拍摄目标重新对焦,而是执行步骤640扩大拍摄目标所在对焦区域,再次执行一遍步骤620对扩大后的拍摄目标所在对焦区域进行质量评分。若拍摄目标所在对焦区域的质量评分满足该对焦区域的预设评分范围,则执行步骤670,仍然以原对焦参数进行图像的拍摄。
步骤650、扩大拍摄目标所在对焦区域重新进行质量评分。
可选的,扩大拍摄目标所在对焦区域的方式有很多,对此本申请不进行限定,例如,可以是先将拍摄目标边缘围成的拍摄目标所在区域在原有基础上,上下左右各扩大预设范围(如上下左右都扩大10个像素),得到扩大后的拍摄目标所在区域,然后再根据扩大后的拍摄目标所在区域,确定扩大后拍摄目标所在的对焦区域。也可以是将原有拍摄目标所在对焦区域与该对焦区域相邻的至少一个子对焦区域进行合并形成扩大后的拍摄目标所在区域。例如,对拍摄视野进行划分时,是从中心到边缘以同心圆的形式划分为多个对焦区域,假设步骤610确定的拍摄目标所在对焦区域为中心的第一个同心圆所在区域,此时进行拍摄目标所在区域扩大时,可以将第一同心圆与第二同心圆的进行合并,将合并后的两个同心圆所在对焦区域作为扩大后的拍摄目标所在对焦区域。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扩大了拍摄目标所在区域后,再次执行一遍步骤620,对扩大后的拍摄目标所在对焦区域进行质量评分。
步骤660、判断重新进行质量评分后是否满足扩大后的对焦区域的预设评分范围,若是,执行步骤680,若否,执行步骤670。
其中,扩大后的对焦区域中包含了原对焦区域和新增的对焦区域,因此扩大后的对焦区域的预设评分范围可以是根据原对焦区域和新增对焦区域的预设评分范围确定的,具体的确定方法本申请对此不进行限定,可以是将两者的均值作为扩大后的对焦区域的预设评分范围,可以是为原对焦区域和新增对焦区域设置权重值,将两者的预设评分范围及其权重值相结合计算扩大后的对焦区域的预设评分范围。
示例性的,扩大范围后的拍摄目标所在对焦区域的质量评分若仍然不满足该扩大后的对焦区域的预设评分范围,说明拍摄图像质量评分不满足预设评分范围是因为拍摄目标失焦导致的,并非是拍摄目标所在区域确定有偏差导致的,需要执行步骤660对拍摄目标重新进行对焦操作。若扩大范围后的拍摄目标所在对焦区域的质量评分满足该扩大后的对焦区域的预设评分范围,说明拍摄目标的自动对焦是准确的,图像质量评分不满足要求是之前确定拍摄目标所在对焦区域有所偏差导致的,此时执行步骤670以原对焦参数进行图像拍摄。
步骤670、对拍摄目标重新进行对焦操作。
步骤680、以原对焦参数进行图像拍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对焦方法,能够在拍摄前将拍摄视野划分为多个对焦区域,并确定各对焦区域的预设评分范围,拍摄时先确定拍摄目标所在的对焦区域,在该对焦区域的质量评分不满足该对焦区域对应的预设评分范围时,扩大拍摄目标所在对焦区域重新进行质量评分,将该质量评分与扩大后的对焦区域的预设评分范围进行比较,若仍不满足扩大后的对焦区域的预设评分范围再重新进行对焦操作。避免了因拍摄目标所在对焦区域确定有偏差而启动重新对焦操作的情况,减少了不必要的重新对焦操作,提高了对焦的效率和准确性。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对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装置包括:区域划分模块710,评分范围确定模块720,区域确定模块730,质量评分模块740,对焦模块750。
区域划分模块710,用于对拍摄视野进行对焦区域划分;
评分范围确定模块720,用于确定区域划分模块710划分的各对焦区域的预设评分范围;
区域确定模块730,用于确定获取的拍摄图像中拍摄目标所在的对焦区域;
质量评分模块740,用于对所述区域确定模块730确定的所述拍摄目标所在的对焦区域进行质量评分;
对焦模块750,用于如果所述质量评分模块740的质量评分不满足所述拍摄目标所在的对焦区域的预设评分范围,则对所述拍摄目标重新进行对焦操作。
进一步的,区域划分模块710用于,根据拍摄目标在所述拍摄视野中所占比例,确定对焦区域的划分规则;根据所述对焦区域的划分规则,将拍摄视野分为至少两个对焦区域。
进一步的,评分范围确定模块720用于,控制摄像头对各对焦区域进行对焦拍摄;分析所述各对焦区域的拍摄结果,并确定所述各对焦区域的预设评分范围。
进一步的,质量评分模块740还用于,若所述拍摄目标所在区域包含至少两个对焦区域,则合并所述至少两个对焦区域;
对合并后的对焦区域进行质量评分;
相应的,对焦模块750用于,根据所述拍摄目标所在区域包含的至少两个对焦区域对应的预设评分范围,确定目标预设评分范围;
如果所述合并后的对焦区域的质量评分不满足所述目标预设评分范围,则对所述拍摄目标重新进行对焦操作。
进一步的,质量评分模块740对合并后的对焦区域进行质量评分时具体用于,确定合并前所述拍摄目标所在区域包含的各对焦区域的权重值;
根据合并前所述拍摄目标所在区域包含的各对焦区域的质量评分和权重值,确定合并后的对焦区域的质量评分。
进一步的,对焦模块750用于,如果所述质量评分不满足所述拍摄目标所在的对焦区域的预设评分范围,则重新获取拍摄图像进行质量评分;
如果重新获取的拍摄图像的质量评分仍不满足所述拍摄目标所在的对焦区域的预设评分范围,则对所述拍摄目标重新进行对焦操作。
进一步的,对焦模块750用于,如果所述质量评分不满足所述拍摄目标所在的对焦区域的预设评分范围,则扩大所述拍摄目标所在对焦区域重新进行质量评分;
如果重新进行质量评分仍不满足扩大后的对焦区域的预设评分范围,则对所述拍摄目标重新进行对焦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自动对焦装置,首先区域划分模块710对拍摄视野进行对焦区域划分,评分范围确定模块720确定区域划分模块710划分的各对焦区域的预设评分范围;然后,区域确定模块730确定获取的拍摄图像中拍摄目标所在的对焦区域,质量评分模块740,对所述区域确定模块720确定的所述拍摄目标所在的对焦区域进行质量评分;最后,对焦模块750,再所述质量评分模块740的质量评分不满足所述拍摄目标所在的对焦区域的预设评分范围时,对所述拍摄目标重新进行对焦操作。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在拍摄前将拍摄视野划分为多个对焦区域,并确定各对焦区域的预设评分范围,拍摄时先确定拍摄目标所在对焦区域,判断该对焦区域的质量评分是否满足该对焦区域对应的预设评分范围,若不满足则对拍摄目标重新对焦,简化了对焦操作,提高了对焦的效率和准确性。
上述装置可执行本申请前述所有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具备执行上述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未在本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申请前述所有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终端可以包括:壳体(图中未示出)、存储器801、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802(又称处理器,以下简称CPU)、存储在存储器801上并可在处理器802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电路板(图中未示出)和电源电路(图中未示出)。所述电路板安置在所述壳体围成的空间内部;所述CPU802和所述存储器801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电源电路,用于为所述终端的各个电路或器件供电;所述存储器801,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所述CPU802通过读取所述存储器801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运行与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程序。
所述终端还包括:外设接口803、RF(Radio Frequency,射频)电路805、音频电路806、扬声器811、电源管理芯片808、输入/输出(I/O)子***809、触摸屏812、其他输入/控制设备810以及外部端口804,这些部件通过一个或多个通信总线或信号线807来通信。
应该理解的是,图示终端设备800仅仅是终端的一个范例,并且终端设备800可以具有比图中所示出的更多的或者更少的部件,可以组合两个或更多的部件,或者可以具有不同的部件配置。图中所示出的各种部件可以在包括一个或多个信号处理和/或专用集成电路在内的硬件、软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中实现。
下面就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一种终端设备进行详细的描述,该终端设备以智能手机为例。
存储器801,所述存储器801可以被CPU802、外设接口803等访问,所述存储器80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一个或多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外设接口803,所述外设接口803可以将设备的输入和输出外设连接到CPU802和存储器801。
I/O子***809,所述I/O子***809可以将设备上的输入输出外设,例如触摸屏812和其他输入/控制设备810,连接到外设接口803。I/O子***809可以包括显示控制器8091和用于控制其他输入/控制设备810的一个或多个输入控制器8092。其中,一个或多个输入控制器8092从其他输入/控制设备810接收电信号或者向其他输入/控制设备810发送电信号,其他输入/控制设备810可以包括物理按钮(按压按钮、摇臂按钮等)、拨号盘、滑动开关、操纵杆、点击滚轮。值得说明的是,输入控制器8092可以与以下任一个连接:键盘、红外端口、USB接口以及诸如鼠标的指示设备。
其中,按照触摸屏的工作原理和传输信息的介质分类,触摸屏812可以为电阻式、电容感应式、红外线式或表面声波式。按照安装方式分类,触摸屏812可以为:外挂式、内置式或整体式。按照技术原理分类,触摸屏812可以为:矢量压力传感技术触摸屏、电阻技术触摸屏、电容技术触摸屏、红外线技术触摸屏或表面声波技术触摸屏。
触摸屏812,所述触摸屏812是用户终端与用户之间的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将可视输出显示给用户,可视输出可以包括图形、文本、图标、视频等。可选的,触摸屏812将用户在触屏幕上触发的电信号(如接触面的电信号),发送给处理器802。
I/O子***809中的显示控制器8091从触摸屏812接收电信号或者向触摸屏812发送电信号。触摸屏812检测触摸屏上的接触,显示控制器8091将检测到的接触转换为与显示在触摸屏812上的用户界面对象的交互,即实现人机交互,显示在触摸屏812上的用户界面对象可以是运行游戏的图标、联网到相应网络的图标等。值得说明的是,设备还可以包括光鼠,光鼠是不显示可视输出的触摸敏感表面,或者是由触摸屏形成的触摸敏感表面的延伸。
RF电路805,主要用于建立智能音箱与无线网络(即网络侧)的通信,实现智能音箱与无线网络的数据接收和发送。例如收发短信息、电子邮件等。
音频电路806,主要用于从外设接口803接收音频数据,将该音频数据转换为电信号,并且将该电信号发送给扬声器811。
扬声器811,用于将智能音箱通过RF电路805从无线网络接收的语音信号,还原为声音并向用户播放该声音。
电源管理芯片808,用于为CPU802、I/O子***及外设接口所连接的硬件进行供电及电源管理。
在本实施例中,中央处理器802用于:
对拍摄视野进行对焦区域划分,并确定各对焦区域的预设评分范围;
确定获取的拍摄图像中拍摄目标所在的对焦区域;
对所述拍摄目标所在的对焦区域进行质量评分;
如果所述质量评分不满足所述拍摄目标所在的对焦区域的预设评分范围,则对所述拍摄目标重新进行对焦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对拍摄视野进行对焦区域划分,包括:
根据拍摄目标在所述拍摄视野中所占比例,确定对焦区域的划分规则;
根据所述对焦区域的划分规则,将拍摄视野分为至少两个对焦区域。
进一步的,所述确定各对焦区域的预设评分范围,包括:
控制摄像头对各对焦区域进行对焦拍摄;
分析所述各对焦区域的拍摄结果,并确定所述各对焦区域的预设评分范围。
进一步的,所述对所述拍摄目标所在的对焦区域进行质量评分,包括:
若所述拍摄目标所在区域包含至少两个对焦区域,则合并所述至少两个对焦区域;
对合并后的对焦区域进行质量评分;
相应的,所述如果所述质量评分不满足所述拍摄目标所在的对焦区域的预设评分范围,则对所述拍摄目标重新进行对焦操作,包括:
根据所述拍摄目标所在区域包含的至少两个对焦区域对应的预设评分范围,确定目标预设评分范围;
如果所述合并后的对焦区域的质量评分不满足所述目标预设评分范围,则对所述拍摄目标重新进行对焦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对合并后的对焦区域进行质量评分,包括:
确定合并前所述拍摄目标所在区域包含的各对焦区域的权重值;
根据合并前所述拍摄目标所在区域包含的各对焦区域的质量评分和权重值,确定合并后的对焦区域的质量评分。
进一步的,所述如果所述质量评分不满足所述拍摄目标所在的对焦区域的预设评分范围,则对所述拍摄目标重新进行对焦操作,包括:
如果所述质量评分不满足所述拍摄目标所在的对焦区域的预设评分范围,则重新获取拍摄图像进行质量评分;
如果重新获取的拍摄图像的质量评分仍不满足所述拍摄目标所在的对焦区域的预设评分范围,则对所述拍摄目标重新进行对焦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如果所述质量评分不满足所述拍摄目标所在的对焦区域的预设评分范围,则对所述拍摄目标重新进行对焦操作,包括:
如果所述质量评分不满足所述拍摄目标所在的对焦区域的预设评分范围,则扩大所述拍摄目标所在对焦区域重新进行质量评分;
如果重新进行质量评分仍不满足扩大后的对焦区域的预设评分范围,则对所述拍摄目标重新进行对焦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含终端设备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终端设备可执行指令在由终端设备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一种自动对焦方法,该方法包括:
对拍摄视野进行对焦区域划分,并确定各对焦区域的预设评分范围;
确定获取的拍摄图像中拍摄目标所在的对焦区域;
对所述拍摄目标所在的对焦区域进行质量评分;
如果所述质量评分不满足所述拍摄目标所在的对焦区域的预设评分范围,则对所述拍摄目标重新进行对焦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对拍摄视野进行对焦区域划分,包括:
根据拍摄目标在所述拍摄视野中所占比例,确定对焦区域的划分规则;
根据所述对焦区域的划分规则,将拍摄视野分为至少两个对焦区域。
进一步的,所述确定各对焦区域的预设评分范围,包括:
控制摄像头对各对焦区域进行对焦拍摄;
分析所述各对焦区域的拍摄结果,并确定所述各对焦区域的预设评分范围。
进一步的,所述对所述拍摄目标所在的对焦区域进行质量评分,包括:
若所述拍摄目标所在区域包含至少两个对焦区域,则合并所述至少两个对焦区域;
对合并后的对焦区域进行质量评分;
相应的,所述如果所述质量评分不满足所述拍摄目标所在的对焦区域的预设评分范围,则对所述拍摄目标重新进行对焦操作,包括:
根据所述拍摄目标所在区域包含的至少两个对焦区域对应的预设评分范围,确定目标预设评分范围;
如果所述合并后的对焦区域的质量评分不满足所述目标预设评分范围,则对所述拍摄目标重新进行对焦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对合并后的对焦区域进行质量评分,包括:
确定合并前所述拍摄目标所在区域包含的各对焦区域的权重值;
根据合并前所述拍摄目标所在区域包含的各对焦区域的质量评分和权重值,确定合并后的对焦区域的质量评分。
进一步的,所述如果所述质量评分不满足所述拍摄目标所在的对焦区域的预设评分范围,则对所述拍摄目标重新进行对焦操作,包括:
如果所述质量评分不满足所述拍摄目标所在的对焦区域的预设评分范围,则重新获取拍摄图像进行质量评分;
如果重新获取的拍摄图像的质量评分仍不满足所述拍摄目标所在的对焦区域的预设评分范围,则对所述拍摄目标重新进行对焦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如果所述质量评分不满足所述拍摄目标所在的对焦区域的预设评分范围,则对所述拍摄目标重新进行对焦操作,包括:
如果所述质量评分不满足所述拍摄目标所在的对焦区域的预设评分范围,则扩大所述拍摄目标所在对焦区域重新进行质量评分;
如果重新进行质量评分仍不满足扩大后的对焦区域的预设评分范围,则对所述拍摄目标重新进行对焦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介质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文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申请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当然,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其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不限于如上所述的自动对焦操作,还可以执行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自动对焦方法中的相关操作。
注意,上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申请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申请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自动对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拍摄视野进行对焦区域划分,并确定各对焦区域的预设评分范围;
确定获取的拍摄图像中拍摄目标所在的对焦区域;
对所述拍摄目标所在的对焦区域进行质量评分;
如果所述质量评分不满足所述拍摄目标所在的对焦区域的预设评分范围,则对所述拍摄目标重新进行对焦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对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拍摄视野进行对焦区域划分,包括:
根据拍摄目标在所述拍摄视野中所占比例,确定对焦区域的划分规则;
根据所述对焦区域的划分规则,将拍摄视野分为至少两个对焦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对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各对焦区域的预设评分范围,包括:
控制摄像头对各对焦区域进行对焦拍摄;
分析所述各对焦区域的拍摄结果,并确定所述各对焦区域的预设评分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对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拍摄目标所在的对焦区域进行质量评分,包括:
若所述拍摄目标所在区域包含至少两个对焦区域,则合并所述至少两个对焦区域;
对合并后的对焦区域进行质量评分;
相应的,所述如果所述质量评分不满足所述拍摄目标所在的对焦区域的预设评分范围,则对所述拍摄目标重新进行对焦操作,包括:
根据所述拍摄目标所在区域包含的至少两个对焦区域对应的预设评分范围,确定目标预设评分范围;
如果所述合并后的对焦区域的质量评分不满足所述目标预设评分范围,则对所述拍摄目标重新进行对焦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对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合并后的对焦区域进行质量评分,包括:
确定合并前所述拍摄目标所在区域包含的各对焦区域的权重值;
根据合并前所述拍摄目标所在区域包含的各对焦区域的质量评分和权重值,确定合并后的对焦区域的质量评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对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如果所述质量评分不满足所述拍摄目标所在的对焦区域的预设评分范围,则对所述拍摄目标重新进行对焦操作,包括:
如果所述质量评分不满足所述拍摄目标所在的对焦区域的预设评分范围,则重新获取拍摄图像进行质量评分;
如果重新获取的拍摄图像的质量评分仍不满足所述拍摄目标所在的对焦区域的预设评分范围,则对所述拍摄目标重新进行对焦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对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如果所述质量评分不满足所述拍摄目标所在的对焦区域的预设评分范围,则对所述拍摄目标重新进行对焦操作,包括:
如果所述质量评分不满足所述拍摄目标所在的对焦区域的预设评分范围,则扩大所述拍摄目标所在对焦区域重新进行质量评分;
如果重新进行质量评分仍不满足扩大后的对焦区域的预设评分范围,则对所述拍摄目标重新进行对焦操作。
8.一种自动对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区域划分模块,用于对拍摄视野进行对焦区域划分;
评分范围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区域划分模块划分的各对焦区域的预设评分范围;
区域确定模块,用于确定获取的拍摄图像中拍摄目标所在的对焦区域;
质量评分模块,用于对所述区域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拍摄目标所在的对焦区域进行质量评分;
对焦模块,用于如果所述质量评分模块的质量评分不满足所述拍摄目标所在的对焦区域的预设评分范围,则对所述拍摄目标重新进行对焦操作。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自动对焦方法。
10.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自动对焦方法。
CN201810935373.6A 2018-08-16 2018-08-16 自动对焦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Active CN1086680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35373.6A CN108668086B (zh) 2018-08-16 2018-08-16 自动对焦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35373.6A CN108668086B (zh) 2018-08-16 2018-08-16 自动对焦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68086A true CN108668086A (zh) 2018-10-16
CN108668086B CN108668086B (zh) 2021-05-04

Family

ID=637884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35373.6A Active CN108668086B (zh) 2018-08-16 2018-08-16 自动对焦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68086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82212A (zh) * 2019-12-31 2020-05-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CN111358425A (zh) * 2020-03-17 2020-07-03 苏州微清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对焦方法以及眼底相机
CN111970452A (zh) * 2020-08-31 2020-11-20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调整焦距的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2004019A (zh) * 2019-05-27 2020-11-27 福建天晴数码有限公司 跟踪对焦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1102961A1 (zh) * 2019-11-29 2021-06-03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拍摄装置的对焦方法、图像处理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810615A (zh) * 2021-09-26 2021-12-17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对焦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598811A (zh) * 2022-01-18 2022-06-07 影石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全景视频的视角质量评估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94737B (zh) * 2009-03-09 2011-04-20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化摄像机装置及自适应自动聚焦方法
US8717490B2 (en) * 2009-06-19 2014-05-06 Casio Computer Co., Ltd Imaging apparatus, focusing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recording program
JP5883654B2 (ja) * 2012-01-06 2016-03-15 株式会社 日立産業制御ソリューションズ 画像信号処理装置
CN104270562B (zh) * 2014-08-15 2017-10-1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拍照对焦方法和拍照对焦装置
CN105472250B (zh) * 2015-12-23 2018-12-07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聚焦方法及装置
CN106934790B (zh) * 2015-12-30 2019-09-17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清晰度的评价方法、自动聚焦的方法及相应装置
CN105872363A (zh) * 2016-03-28 2016-08-1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人脸对焦清晰度的调整方法及调整装置
JP6739369B2 (ja) * 2017-01-30 2020-08-12 アイホン株式会社 カメラ付きインターホン機器におけるカメラのフォーカスの調整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04019A (zh) * 2019-05-27 2020-11-27 福建天晴数码有限公司 跟踪对焦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1102961A1 (zh) * 2019-11-29 2021-06-03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拍摄装置的对焦方法、图像处理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182212A (zh) * 2019-12-31 2020-05-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CN111182212B (zh) * 2019-12-31 2021-08-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CN111358425A (zh) * 2020-03-17 2020-07-03 苏州微清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对焦方法以及眼底相机
CN111970452A (zh) * 2020-08-31 2020-11-20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调整焦距的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3810615A (zh) * 2021-09-26 2021-12-17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对焦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598811A (zh) * 2022-01-18 2022-06-07 影石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全景视频的视角质量评估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68086B (zh) 2021-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68086A (zh) 自动对焦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EP4199529A1 (en) Electronic device for providing shooting mode based on virtual character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CN108474657B (zh) 一种环境信息采集方法、地面站及飞行器
KR102085766B1 (ko) 촬영 장치의 자동 초점 조절 방법 및 장치
US1000378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images
KR102566998B1 (ko) 이미지 선명도를 결정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N109547701A (zh) 图像拍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9040523B (zh) 伪影消除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KR20160024143A (ko) 영상 처리 방법 및 전자 장치
CN105320695A (zh) 图片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639896A (zh) 遮挡物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KR102646344B1 (ko) 이미지를 합성하기 위한 전자 장치 및 그의 동작 방법
CN111092748B (zh) 物联网设备的告警规则设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2423295B1 (ko) 심도 맵을 이용하여 객체를 합성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그에 관한 방법
EP3641294B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obtaining images
CN109040524A (zh) 伪影消除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09120864B (zh) 补光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09327691A (zh) 图像拍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08769538A (zh) 自动对焦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08665510A (zh) 连拍图像的渲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08683859A (zh) 拍照优化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CN108683858A (zh) 拍照优化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CN111353946B (zh) 图像修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040729B (zh) 图像白平衡校正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12351197B (zh) 一种拍摄参数调整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