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03672A - 空调机的室外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机的室外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03672A
CN108603672A CN201780009929.2A CN201780009929A CN108603672A CN 108603672 A CN108603672 A CN 108603672A CN 201780009929 A CN201780009929 A CN 201780009929A CN 108603672 A CN108603672 A CN 1086036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member
mentioned
air
upstream side
plate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0992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03672B (zh
Inventor
井上俊太郎
关场和人
室伏正圭
岩濑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Johnson Controls Air Conditioning Inc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Johnson Controls Air Conditioning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Johnson Controls Air Conditioning Inc filed Critical Hitachi Johnson Controls Air Conditioning Inc
Publication of CN1086036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036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036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036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46Component arrangements in separate outdoor units
    • F24F1/48Component arrangements in separate outdoor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airflow, e.g. inlet or outlet airflow
    • F24F1/50Component arrangements in separate outdoor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airflow, e.g. inlet or outlet airflow with outlet air in upward dir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空调机的室外机(1)具备:进行与外部空气的热交换的热交换器(2);用于产生促进热交换器(2)的热交换的气流的风扇(4);使风扇(4)驱动的马达(5);将风扇(4)及马达(5)配置于内部的箱体(7);以及架设于箱体(7)内的支撑部件(6)。支撑部件(6)具有:沿气流的方向形成的基板部(60);从基板部(60)的下游侧与气流的方向相对地伸出的支撑板部(62);以及,从基板部(60)的上游侧与气流的方向相对地伸出且伸出量比支撑板部(62)的伸出量小的对置板部(63)。支撑部件(6)的剖面形状形成为大致U字状。

Description

空调机的室外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机的室外机。
背景技术
目前,作为空调装置,具有多个室内机与一个或多个室外机连接的高楼用多联式空调装置。在高楼用多联式空调装置中,一般通过用管将设置于高楼的屋顶的室外机和设置于高楼的各房间的室内机连结而形成使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剂回路。
现有的空调装置的室外机形成为长方体的形状,在室外机内的侧面、后表面设有热交换器,在室外机的内底设有压缩机、其它组件。而且,在室外机内的上部设有风扇、用于驱动该风扇的马达、以及支撑马达的支撑部件(马达支撑部件)。
这种方式的室外机的马达承载设置于架设在箱体的内壁的支撑部件(支撑板)上(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支撑部件相对于风扇配置于箱体内的下方。通过马达驱动,风扇将外部空气经由热交换器吸入箱体内,从风扇的下方向上方送风。支撑部件配置为与空气流相对。
在现有的室外机中,支撑部件为了支撑作为重量物的马达而通过纵剖面形状折弯形成为大致凹形状来进行加强。在该支撑部件的水平的平板部的前后形成有供风通过的四边形的开口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21114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就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室外机的支撑部件而言,由于配置为与来自下方的空气流相对,因此存在以下问题:在利用风扇进行送风时,成为空气阻力。因此,风扇的驱动需要较大的输入电流,支撑部件成为导致风扇的性能降低的原因。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空调机的室外机,其减少支撑部件的空气阻力,提高了风扇性能。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空调机的室外机具备:与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用于生成促进上述热交换器的热交换的气流的风扇;使上述风扇驱动的马达;将上述风扇及上述马达配置于内部的箱体;以及,架设于上述箱体内的支撑部件,上述支撑部件具有:沿气流的方向形成的基板部;从上述基板部的下游侧伸出以与气流的方向对置的支撑板部;以及,从上述基板部的上游侧伸出以与气流的方向对置且伸出量比上述支撑板部的伸出量小的对置板部,上述支撑部件形成为剖面形状为大致U字状。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空调装置的室外机通过变更配置于箱体内的支撑部件的形状,减小空气阻力,从而能够降低用于驱动风扇的输入电流,提高风扇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外机的结构的具有一部分剖面的概略主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外机的结构的具有一部分剖面的概略侧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外机的结构的具有一部分剖面的概略俯视图。
图4是表示支撑马达的支撑部件的立体图。
图5是图4的I-I放大剖视图。
图6是表示支撑部件的第一变形例的放大纵剖视图。
图7是表示支撑部件的第二变形例的放大纵剖视图。
图8是表示支撑部件的第三变形例的放大纵剖视图。
图9是表示支撑部件的第四变形例的放大纵剖视图。
图10是表示支撑部件的第五变形例的放大纵剖视图。
图11是表示支撑部件的第六变形例的放大纵剖视图。
图12是表示支撑部件的第七变形例的放大纵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1~图5,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外机进行说明。
以下,关于各实施方式的图及后记的第一~第七变形例中的符号,在表示相同部件的情况下,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空调机的室外机1只要具备:风扇4;使风扇4旋转驱动的马达5;以及以架设于通过风扇4产生的气流的风路的方式配置的支撑部件6,构造等就不被特别地限定。另外,支撑部件6只要配置于箱体7内的风路,支撑部件6所支撑的物体就既可以是支板等室外机1的构成部件,也可以是马达5等机器,没有特别限定。
以下,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例,举例说明利用支撑于支撑部件6的马达5使向上配置的风扇4驱动而朝向上方向送出风的空调机的室外机1。此外,为了方便,将图1所示的室外机1的上侧设为下游侧,将下侧设为上游侧来说明。
<空调机>
空调机由图1所示的配置于室外的室外机1和通过配管与该室外机1连接且配置于室内的室内机(省略图示)构成。室外机1在空调机的制冷循环中具备压缩机3;四通阀(省略图示);室外用的热交换器2(参照图3);具备风扇4和马达5而成的室外用的鼓风机40;以及膨胀阀(省略图示)。
<室外机>
室外机1是高楼用多联式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室外机1具备:与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2;用于生成促进热交换器2的热交换的气流的风扇4;使风扇4驱动的马达5;支撑马达5的支撑部件6;以及架设有支撑部件6的箱体7(参照图3)。就室外机1而言,通过利用马达5使风扇4旋转,从而吸引室外机1之外的外部空气,且在热交换器2(参照图3)进行热交换后,排出至大气中。室外机1的内部的空气通过风扇4的旋转而流动,从热交换器2(参照图3)的左右前侧三面被吸引至室外机1内,并从上侧开口部向上方向(箭头a方向)流动。
<箱体>
如图3所示,箱体7是室外机1的主体壳,例如形成为内部为中空的大致长方体的形状。箱体7具有:设置于箱体7的下表面的底板71;竖立设置于底板71上的前端部的前板72;竖立设置于底板71的左右端部的侧板73、74;以及竖立设置于底板71的后端部的后板75,且俯视形成为矩形。在箱体7的上部设有喇叭口兼护罩78(参照图1),该喇叭口兼护罩78具有将由鼓风机40产生的气流排出至外部的开口部(省略图示)。
在底板71上承载设置有压缩机3和电箱(参照图1)。
在前板72的内壁朝向左右方向地设有前侧支板76。
在左右的侧板73、74及后板75形成有多个用于通过鼓风机40吸引而获取外部空气的吸入口(省略图示)。在侧板73、74及后板75的内壁侧设有热交换器2。
在后板75的内壁的上部朝向左右方向地设有后侧支板77。
在前侧支板76与后侧支板77之间,俯视观察下,一对支撑部件6隔着适当的间隔平行地架设。
<鼓风机>
如图1所示,鼓风机40是用于将从侧板73、74及后板75的吸引口(省略图示)吸入的外部空气经由热交换器2从上方的喇叭口兼护罩78的开口部(省略图示)流回至外部的装置(参照图3)。鼓风机40构成为具备:具有向上方向突出的马达轴51(参照图4)的马达5;以及与马达轴51的前端部连结的风扇4。鼓风机40配置于室外机1的上部的喇叭口兼护罩78内。
<马达>
如图3所示,马达5是用于使风扇4旋转驱动的电动机。马达5通过承载设置于架设在前侧支板76与后侧支板77之间的左右一对支撑部件6上的中央部而配置于箱体7内的上部。如图4所示,马达5具备:上述马达轴51;将马达轴51配置为向上方向突出的状态的马达壳52;以及从马达壳52的外周部下端部朝向左右方向分别突出形成的一对马达支架53。
马达轴51***风扇4的轴套部,并且在马达轴51的前端螺纹结合用于将风扇4固定于马达轴51的风扇固定螺母54(参照图1)。
马达壳52由大致圆筒形状的壳体构成。在马达壳52一体形成有用于将马达壳52架设于左右一对支撑部件6之间上的马达支架53。
马达支架53由从马达壳52的外周部下端的左右的前后端部向左右方向伸出的四个平板状(大致带状)的部件构成。在各马达支架53的前端部形成有供支架固定螺钉55***的螺钉***孔53a。
<风扇>
如图2所示,风扇4例如由连结着马达5的旋转轴的轴流式螺旋桨式风扇构成。风扇4通过由树脂一体成形形成于中央部的筒状的风扇轴套部和突出形成于风扇轴套部的外周面的叶片部而形成。
<热交换器、压缩机>
如图2所示,热交换器2设于箱体7内的形成侧面的侧板73、74(参照图3)、形成后表面的后板75。
如图1所示,压缩机3承载设置于箱体7的底板71上。
<支撑部件>
如图5所示,支撑部件6是在箱体7(参照图1及图2)内的上部朝向前后方向延伸设置且从下侧保持马达5(马达支架53)的左右一对马达固定件。支撑部件6具有:沿气流的方向形成的基板部60;折弯基板部60的下游侧端部的弯曲部6a而形成的支撑板部62;折弯基板部60的上游侧端部的弯曲部6b而形成的对置板部63;以及折弯基板部60的前后端部而形成的盖板部61(参照图4)。
支撑部件6的两端部在箱体7内从前板72的内壁延伸至后壁的内壁,并螺纹固定于箱体7的内壁(参照图3)。就支撑部件6而言,为了提高支撑作为重量物的马达5(参照图1及图2)的支撑强度,通过折弯形成一张金属板的两个弯曲部6a、6b,从而剖面形状形成为大致コ字状(大致U字状)。一对支撑部件6相对于风扇4(参照图1)在其下方以基板部60成为左右外侧的方式对置配置。支撑部件6例如由厚度为2.3mm左右的热浸镀锌钢板等金属板构成。
弯曲部6a、6b是用于将垂直的基板部60的上下端部向左方向呈直角弯曲而水平地形成支撑板部62及对置板部63的角的部位。在弯曲部6a、6b的角形成有标准大小的R(圆角)。
基板部60是形成支撑部件6的侧面的部位。基板部60沿气流方向(上下方向)配置,且在前后方向上呈平板状地延伸设置(伸出)。基板部60的上下方向的长度例如是约30mm左右,且形成为比支架固定螺钉55的螺纹部的长度长。
支撑板部62是承载设置马达支架53且从下侧支撑马达5(参照图1及图2)的部位,且形成支撑部件6的上表面。支撑板部62从基板部60的下游侧以与气流的方向(上下方向)相对的方式水平伸出而配置。在支撑板部62,在与螺钉***孔53a(参照图4)匹配的位置形成有供支架固定螺钉55(省略图示)螺纹结合的内螺纹。
该支撑板部62和对置板部63以从基板部60伸出的方式折弯形成,因此,支撑部件6的纵剖面形成为大致U字状(大致コ字状)。此外,支撑板部62、对置板部63等伸出部位可以是通过焊接等形成,也可以结合折弯加工,通过其它方法形成。
对置板部63是气流碰撞的部位,且形成支撑部件6的下表面。对置板部63从基板部60的上游侧以与气流的方向相对的方式水平地伸出而配置。从基板部60到对置板部63的前端的长度(伸出量)L1(例如,22~32mm左右)形成为比从基板部60到支撑板部62的前端的长度(伸出量)L2小。换言之,对置板部63的面积比支撑板部62的面积小。此外,面积是指相对于气流的正面投影面积。
如图4所示,盖板部61由矩形的突出片构成,该突出片以配置于正面观察被折弯成大致コ字状(大致U字状)的支撑部件6的支撑板部62与对置板部63之间的方式俯视观察折弯形成为L字状。在各盖板部61的中央部形成有供支撑部件固定螺钉68***的螺钉***孔61a(参照图3),该支撑部件固定螺钉68用于将支撑部件6固定于前侧支板76及后侧支板77。
《作用》
接着,参照图1~图5,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外机的作用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关于空调机的室外机1,当马达5旋转驱动时,经由马达轴51(参照图4),风扇4旋转。这样,风扇4将室外机1的外周的外部空气从左右后侧三面吸引至室外机1内,在热交换器2(参照图3)进行热交换,然后从喇叭口兼护罩78的上侧开口部向上方向(箭头a方向)输送而排出至大气中。因此,如图3所示,通过风扇4吸引至箱体7内的空气(箭头b)在热交换器2流通,促进制冷剂与空气的热交换。
如图1所示,在箱体7内,空气从下方朝向上方流动,因此,支撑部件6配置为与空气的流(气流)相对的状态。
如图5所示,纵剖面观察形成为コ字状(大致U字状)的支撑部件6形成为,与室外机1(参照图1)内的气流相对的对置板部63的面积(伸出量)比配置于比对置板部63靠下游侧的支撑板部62的面积(伸出量)小。这样,支撑部件6通过使与室外机1(参照图1)的内部的气流相对的面的面积(伸出量)形成得较小,能够减小与对置板部63碰撞的空气的碰撞量。
另外,以与支撑部件6撞击的方式从下方向朝向上方向流动来的空气与对置板部63碰撞,以在左右方向上分开的方式变向,并以在左右方向上扩展的方式向下游方向流动。因此,支撑部件6能够使向下游方向流动的空气的流入角度平缓,以避开支撑板部62的方式流动。
另外,支撑部件6形成为,下游侧的支撑板部62的面积比对置板部63的面积大,因此,能够稳固地支撑马达5(马达支架53)。另外,支撑部件6能够使空气(箭头c、d)以逐渐在左右方向上扩展的方式向下游方向流动,因此,能够使空气顺畅地流动,从而能够减小空气阻力(阻力系数)。另外,基板部60形成在垂直方向上,由此,起到对气流进行整流的功能。
如上所述,支撑部件6能够减小空气阻力,因此,能够减少用于驱动风扇4的马达5的输入电流,提高室外机1的风扇4的性能(参照图1)。另外,支撑部件6通过降低空气阻力,从而能够降低由于气流撞击支撑部件6而产生的噪音(风声)。
另外,如图4或图5所示,在制造支撑部件6时,首先,进行切割工序,即,切割一张金属板,形成基板部60、支撑板部62、对置板部63以及盖板部61。然后,进行在支撑板部62形成内螺纹部(省略图示)的螺纹形成工序、和在盖板部61形成螺钉***孔61a的钻孔工序。然后,通过进行弯曲工序,即,相对于基板部60,将支撑板部62、对置板部63以及盖板部61折弯成直角,从而能够完成支撑部件6。
如上所述,支撑部件6能够通过对一张金属板进行切割并折弯,从而容易地进行冲压加工而制造。因此,支撑部件6的制造工序及部件个数少,能够在短时间内制造,因此,能够实现成本降低。
这样形成的支撑部件6通过基板部60的下游侧端部及上游侧端部的弯曲部6a、6b折弯而纵剖面观察形成为大致コ字状(大致U字状),从而在基板部60的上下端部形成两个棱线。因此,支撑部件6能够提高上下方向的相对于载荷的支撑强度,确保能够稳固地支撑鼓风机40(参照图1)的强度。
[变形例]
以上,基于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记载的结构,包括适当地组合或选择实施方式所记载的结构在内,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适当地变更其结构。
[第一变形例]
图6是表示室外机的支撑部件的第一变形例的放大纵剖视图。
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支撑部件6(参照图5)的一例,举例说明了纵剖面观察コ字状(大致U字状)的支撑部件,但不限于此。如图6所示,支撑部件6A也可以具有上游侧整流板部64A,该上游侧整流板部64A通过将对置板部63A的上游侧端部向上游侧方向折弯而形成,起到对空气流进行整流的功能。
在该情况下,在支撑部件6A形成有上游侧整流板部64A,该上游侧整流板部64A将形成于对置板部63A的左端部的弯曲部6Aa向上游侧方向呈直角折弯,并向下侧方向延伸。对置板部63A的从右端到左端的长度(伸出量)L3设为支撑板部62A的从右端到左端的长度(伸出量)L2的大约一半左右的长度(伸出量)。上游侧整流板部64A仰视观察配置于支撑部件6A的中央部。
因此,支撑部件6A的基板部60A、支撑板部62A、对置板部63A、以及上游侧整流板部64A配置为侧面观察整体配置在想象成倒三角形的范围的内侧,从而配置呈,使流向下游的气流逐渐在横向上扩展,空气阻力减小。
向这样形成的支撑部件6A流动而来的空气与上游侧整流板部64A的前端面碰撞而变向,并对分成朝向基板部60A侧(箭头e侧)和支撑板部62A的前端侧(箭头f侧)的流。被对分的空气成为某程度上沿着向上游方向延伸的上游侧整流板部64A的流,并向下游方向流动。
在上游侧整流板部64A的前端面变向的空气相对于支撑板部62A以流入角度成为平缓的角度的方式流动,因此,以与支撑板部62A碰撞的碰撞量减少的方式流动。
另外,在上游侧整流板部64A的前端面变向的空气的流(箭头e、f)成为沿基板部60A向下游侧流动的流。因此,与支撑部件6A的各面(上游侧整流板部64A、对置板部63A、基板部60A以及支撑板部62A)碰撞的空气的碰撞量比实施方式的支撑部件6少,且噪音及空气阻力(阻力系数)小,因此,空气易于流动。其结果,能够降低用于驱动鼓风机40(参照图1)的输入电流。
[第二变形例]
图7是表示支撑马达的支撑部件的第二变形例的放大纵剖视图。
如图7所示,支撑部件6B也可以具有将上游侧整流板部64B的上游侧端部向下游侧方向折弯而形成的R部r1、和以从R部r1向下游方向折叠的方式形成的折回板部65B。
在该情况下,R部r1是以将与上述第一变形例的上游侧整流板部64A(参照图6)相同的上游侧整流板部64B的上游侧延伸并向下游侧折回180度的方式形成的折弯部。R部r1的外周面剖面观察形成为半圆形状。R部r1仰视观察配置于支撑部件6B的中央部。R部r1起到使空气流平滑的功能和提高强度的功能。
折回板部65B沿着上游侧整流板部64B向下游侧方向平行地配置于上游侧整流板部64B的左侧。
向这样形成的支撑部件6B流动而来的空气与上游侧端部的R部r1碰撞而,从而流动的方向改变,并分散为沿着上游侧整流板部64B及基板部60B流动的流(箭头g)和沿着折回板部65B流动的流(箭头h)。
流动的方向在R部r1向支撑部件6B的右侧改变的空气流(箭头g)相对于对置板部63B,流入角度变得平缓。因此,空气与对置板部63B的碰撞量减小。流动的方向在R部r1向支撑部件6B的左侧改变的空气流(箭头h)成为以避开支撑板部62B的方式从R部r1朝向斜左上方向流动的流。
因此,与支撑部件6B的各面碰撞的空气的碰撞量减少。由此,支撑部件6B能够使空气阻力及噪音都减小,并且减小用于使风扇4驱动的马达5的输入电流(参照图1)。
[第三变形例]
图8是表示支撑马达的支撑部件的第三变形例的放大纵剖视图。
如图8所示,支撑部件6C也可以具有将上游侧整流板部64C的上游侧端部以沿着对置板部63C的方式折弯而形成的上游侧对置板部66C。
在该情况下,支撑部件6C具有将上游侧整流板部64C的上游侧端部的弯曲部6Ca向与气流方向相对的方向折弯而形成的上游侧对置板部66C。上游侧对置板部66C相对于沿气流方向形成的上游侧整流板部64C呈直角朝向左右方向而形成。上游侧对置板部66C仰视观察配置于支撑部件6C的大致中央部。上游侧对置板部66C的面积(伸出量)形成为比对置板部63C的面积(伸出量)小。对置板部63C的面积(伸出量)形成为比支撑板部62C的面积(伸出量)小。
这样,向侧面观察形成为大致倒S字状的支撑部件6C流动而来的空气与上游侧对置板部66C碰撞,从而流动的方向改变。变向的空气分散为朝向对置板部63C及基板部60C且流入角度变得平缓的空气流(箭头i)和以沿着上游侧整流板部64C的方式朝向支撑板部62C的左端部侧流动的空气流(箭头j)。另外,侧面观察大致倒S字状的支撑部件6C形成有多个弯曲部6Ca及棱线,因此,能够提高整体的强度。
流动的方向在上游侧对置板部66C向支撑部件6C的右侧改变的空气流(箭头i)以避开支撑板部62C的方式向下游方向流动。流动的方向在上游侧对置板部66C向支撑部件6C的左侧改变的空气流(箭头j)相对于对置板部63C,流入角度变得平缓,空气与对置板部63C的下表面的碰撞量减小。
因此,与支撑部件6C的各面碰撞的空气的碰撞量减少。由此,支撑部件6C能够使空气阻力也减小,并且减小用于使风扇4驱动的马达5的输入电流(参照图1)。
[第四变形例]
图9是表示支撑马达的支撑部件的第四变形例的放大纵剖视图。
如图9所示,支撑部件6D也可以具有从支撑板部62D向下游方向折弯的下游侧整流板部67D。
在该情况下,支撑部件6D具有将支撑板部62D的左端部的弯曲部6Da向下游方向侧折弯并向下游方向延伸的下游侧整流板部67D。下游侧整流板部67D相对于沿与气流方向正交的方向(水平方向)形成的支撑板部62D呈直角朝向上方向而形成。下游侧整流板部67D俯视观察配置于支撑部件6D的左端。
向这样形成的支撑部件6D流动而来的空气与对置板部63D碰撞,从而流动的方向在左右(箭头k、m)方向上改变。流向对置板部63D的右侧的空气(箭头k)沿着基板部60D向下游侧方向流动。流向对置板部63D的左侧的空气(箭头m)以避开支撑板部62D的方式向下游侧流动,且被下游侧整流板部67D的左侧面整流而沿着下游侧整流板部67D向下游侧流动。
因此,与支撑部件6D的各面碰撞的空气的碰撞量减少。支撑部件6D能够通过对下游侧进行整流而使空气阻力减小,因此,能够减小用于使风扇4驱动的马达5的输入电流(参照图1)。
[第五变形例]
图10是表示支撑马达的支撑部件的第五变形例的放大纵剖视图。
如图10所示,具有上游侧整流板部64E的支撑部件6E也可以与上述第四变形例的支撑部件6D(参照图9)同样地具有从支撑板部62E向下游方向折弯的下游侧整流板部67E。
在该情况下,支撑部件6E与第一变形例的支撑部件6A(参照图6)同样地具有基板部60E、支撑板部62E、对置板部63E、以及上游侧整流板部64E,并且还具有从支撑板部62E向下游方向延伸的下游侧整流板部67E。另外,朝向上下方向形成的基板部60E、上游侧整流板部64E、以及下游侧整流板部67E具有使空气向下游方向直线地流动的整流功能。
这样,支撑部件6E通过具有将支撑板部62E的弯曲部6Ea呈直角弯曲并向下游方向延伸的下游侧整流板部67E,从而与第四变形例同样地能够对下游侧的空气流进行整流,减小空气阻力。
[第六变形例]
图11是表示支撑马达的支撑部件的第六变形例的放大纵剖视图。
另外,如图11所示,具有第二变形例(参照图7)那样的折回板部65F的支撑部件6F也可以与第四变形例的支撑部件6D(参照图9)同样地具有从支撑板部62F向下游方向折弯的下游侧整流板部67F。
如果这样形成,则支撑部件6F通过具有下游侧整流板部67F,从而能够与第四变形例同样地对下游侧的空气流进行整流,减小空气阻力。
[第七变形例]
图12是表示支撑马达的支撑部件的第七变形例的放大纵剖视图。
另外,如图12所示,具有第三变形例(参照图8)那样的上游侧对置板部66G的支撑部件6G也可以与第四变形例的支撑部件6D(参照图9)同样地具有从支撑板部62G向下游方向折弯的下游侧整流板部67G。
如果这样形成,则支撑部件6G通过具有下游侧整流板部67G,从而也能够与第四变形例同样地对下游侧的空气流进行整流,减小空气阻力。
[其它变形例]
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例,如图1所示,举例说明了将鼓风机40及吹出口配置于箱体7的上侧的顶吹式(高楼用)的室外机1,但不限于此。室外机1也可以是将鼓风机40及吹出口沿横向配置的前吹式(一般家庭用)。也就是说,室外机1的设置方向可以适当变更。
例如,图3所示的室外机1也可以是,将支撑部件6以在上下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并且将前板72配置于下侧,将后板75配置于上侧,将侧板73、74沿横向配合,从而将整体设为横置。
作为支撑部件6的一例,如图4所示,举例说明了在前后方向上直线地延伸的水平的部件,但支撑部件6例如也可以是侧面观察弯曲成大致J字状、大致く字状(大致<字状)的部件。
另外,作为支撑部件6的一例,如图4及图5所示,举例说明了形成为基板部60的高度均匀的带状的部件,但不限于此。支撑部件6例如也可以是增高了基板部60的前后的两端部侧的高度并降低了承载设置马达支架53的中央部位的高度的部件。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了纵剖面观察コ字形状(U字形状)的支撑部件6(参照图5),但支撑部件6也可以是纵剖面观察大致H形状的通过挤出成形而形成的一部件。
在该情况下,支撑部件6一体形成沿水平方向配置的支撑板部62、形成为比支撑板部62短且水平配置的对置板部63、以及架设于支撑板部62与对置板部63之间的基板部60。
即使这样将支撑部件6纵剖面观察形成为大致H形状,由于对置板部63的面积比支撑板部62的面积小,因此,也能够减小空气阻力。
另外,支撑部件6的基板部60也可以通过形成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纵剖面观察为凹形状的槽部、或者凸部而进行加强。
另外,就图7及图11所示的折回板部65B、65F的上下方向的长度而言,举例说明了与上游侧整流板部64B、64F的上下方向的长度相同的情况,但也可以适当变更。例如,折回板部65B、65F的上下方向的长度也可以形成为比上游侧整流板部64B、64F的上下方向的长度长,或者短。
另外,就图5~图12所示的支撑部件6、6A~6G的基板部60、60A~60G、上游侧整流板部64A~64G、折回板部65B、65F、以及下游侧整流板部67D~67G而言,对朝向气流方向(上下方向)形成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配置为相对于气流方向倾斜。
另外,图5及图9所示的对置板部63、63D、图8及图12所示的上游侧对置板部66C、66G也可以配置为相对于气流倾斜。另外,该对置板部63、63D、及上游侧对置板部66C、66G也可以将前端部相对于下游方向倾斜地折弯而形成。
符号说明
1—室外机,2—热交换器,3—压缩机,4—风扇,5—马达,6、6A、6B、6C、6D、6E、6F、6G—支撑部件,7—箱体,60、60A、60B、60C、60D、60E、60F、60G—基板部,62、62A、62B、62C、62D、62E、62F、62G—支撑板部,63、63A、63B、63C、63D、63E、63F、63G—对置板部,64A、64B、64C、64E、64F、64G—上游侧整流板部,65B、65F—折回板部,66C、66G—上游侧对置板部,67D、67E、67F、67G—下游侧整流板部,L1、L3—对置板部的长度(对置板部的伸出量),L2—支撑板部的长度(支撑板部的伸出量),r1—R部。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补正后)一种空调机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进行与外部空气的热交换的热交换器;用于产生促进上述热交换器的热交换的气流的风扇;
使上述风扇驱动的马达;将上述风扇及上述马达配置于内部的箱体;以及架设于上述箱体内的支撑部件,
上述支撑部件具有:沿气流的方向形成的基板部;
从上述基板部的下游侧与气流的方向相对地伸出的支撑板部;以及
从上述基板部的上游侧与气流的方向相对地伸出,并且伸出量比上述支撑板部的伸出量小的对置板部,
就上述支撑部件而言,通过一张金属板形成上述基板部、上述支撑板部以及上述对置板部,且剖面形状形成为大致U字状。
2.(补正后)一种空调机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进行与外部空气的热交换的热交换器;用于产生促进上述热交换器的热交换的气流的风扇;
使上述风扇驱动的马达;将上述风扇及上述马达配置于内部的箱体;以及架设于上述箱体内的支撑部件,
上述支撑部件具有:沿气流的方向形成的基板部;
从上述基板部的下游侧与气流的方向相对地伸出的支撑板部;以及
从上述基板部的上游侧与气流的方向相对地伸出,并且伸出量比上述支撑板部的伸出量小的对置板部,
上述支撑部件具有将上述对置板部的上游侧端部向上游侧方向折弯并伸出而形成的上游侧整流板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机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支撑部件具有:将上述上游侧整流板部的上游侧端部向下游侧方向折弯而形成的R部;以及
从上述R部向下游方向折回而形成的折回板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机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支撑部件具有将上述上游侧整流板部的上游侧端部以沿着上述对置板部的方式折弯并伸出而形成的上游侧对置板部,
上述上游侧对置板部的伸出量比上述支撑板部的伸出量及上述对置板部的伸出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机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支撑部件具有从上述支撑板部向下游方向折弯而成的下游侧整流板部。
6.(补正后)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机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支撑部件以对一张金属板进行折弯形成,使上述支撑板部及上述对置板部从上述基板部伸出的方式形成。
7.(补正后)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机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支撑部件由多个部件构成,所述多个部件将上述马达承载设置于上述支撑板部,并从下侧支撑。
说明或声明(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权利要求1增加了“就上述支撑部件而言,通过一张金属板形成上述基板部、上述支撑板部及上述对置板部”,明确了与对比文件的区别。
对比文件1中记载了“通过具有支撑部8和整流部10的马达支撑台7、从下侧支撑马达支撑台7的保持部6a、以及螺纹紧固保持部6a的支撑梁6这三个部件来支撑马达风扇4的结构”(参照图3)。
对比文件2中记载了“由上侧整流部件61、下游侧整流部件81、以及马达支撑台17这三个部件构成的整流部60”(参照图6)。
对比文件3中记载了“具有沿上下方向折弯的固定片3、支撑片7及下部固定片8的由一张平板构成的支撑部件2”(参照第1图)。
本发明能够得到如下效果:“由一张金属板形成基板部、支撑板部及对置板部,并折弯形成为剖面观察大致U字状,从而能够确保具备能够以最少的部件个数稳固地支撑鼓风机的强度的支撑部件”。
权利要求2通过加入原权利要求1的一部分而补正为独立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6补正为从属于权利要求1及权利要求2。
权利要求7补正为从属于权利要求1及权利要求2。

Claims (7)

1.一种空调机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进行与外部空气的热交换的热交换器;用于产生促进上述热交换器的热交换的气流的风扇;使上述风扇驱动的马达;将上述风扇及上述马达配置于内部的箱体;以及架设于上述箱体内的支撑部件,
上述支撑部件具有:沿气流的方向形成的基板部;
从上述基板部的下游侧与气流的方向相对地伸出的支撑板部;以及
从上述基板部的上游侧与气流的方向相对地伸出,并且伸出量比上述支撑板部的伸出量小的对置板部,
上述支撑部件的剖面形状形成为大致U字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支撑部件具有将上述对置板部的上游侧端部向上游侧方向折弯并伸出而形成的上游侧整流板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机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支撑部件具有:将上述上游侧整流板部的上游侧端部向下游侧方向折弯而形成的R部;以及
从上述R部向下游方向折回而形成的折回板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机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支撑部件具有将上述上游侧整流板部的上游侧端部以沿着上述对置板部的方式折弯并伸出而形成的上游侧对置板部,
上述上游侧对置板部的伸出量比上述支撑板部的伸出量及上述对置板部的伸出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机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支撑部件具有从上述支撑板部向下游方向折弯而成的下游侧整流板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支撑部件以对一张金属板进行折弯形成,使上述支撑板部及上述对置板部从上述基板部伸出的方式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支撑部件由多个部件构成,所述多个部件将上述马达承载设置于上述支撑板部,并从下侧支撑。
CN201780009929.2A 2016-02-08 2017-01-12 空调机的室外机 Active CN10860367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21452 2016-02-08
JP2016021452A JP6692171B2 (ja) 2016-02-08 2016-02-08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PCT/JP2017/000756 WO2017138289A1 (ja) 2016-02-08 2017-01-12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03672A true CN108603672A (zh) 2018-09-28
CN108603672B CN108603672B (zh) 2020-09-08

Family

ID=595636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09929.2A Active CN108603672B (zh) 2016-02-08 2017-01-12 空调机的室外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692171B2 (zh)
CN (1) CN108603672B (zh)
WO (1) WO201713828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73060B2 (ja) * 2018-02-15 2020-10-21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外機
CN115698595A (zh) * 2020-08-07 2023-02-03 东芝开利株式会社 空调机的室外机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058149A (ja) * 2007-08-30 2009-03-19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CN102829515A (zh) * 2011-06-13 2012-12-19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
CN203298407U (zh) * 2013-04-24 2013-11-20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机室外机的马达支架及空调机室外机
CN103868165A (zh) * 2012-12-13 2014-06-1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机的室外机
CN204006415U (zh) * 2013-07-24 2014-12-1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机的室外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87881U (ja) * 1984-05-24 1985-12-1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ユニツト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058149A (ja) * 2007-08-30 2009-03-19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CN102829515A (zh) * 2011-06-13 2012-12-19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
CN103868165A (zh) * 2012-12-13 2014-06-1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机的室外机
CN203298407U (zh) * 2013-04-24 2013-11-20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机室外机的马达支架及空调机室外机
CN204006415U (zh) * 2013-07-24 2014-12-1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机的室外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138289A1 (ja) 2017-08-17
CN108603672B (zh) 2020-09-08
JP6692171B2 (ja) 2020-05-13
JP2017141972A (ja) 2017-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76430A (zh) 空气调节机
CN104755848B (zh) 空气调节机
KR20090122229A (ko) 열교환기
JP2007292405A (ja) 空気調和機
JP2009127991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CN108603672A (zh) 空调机的室外机
US11162693B2 (en) Fan unit, and out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comprising fan unit
JPWO2014091521A1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ユニット
JP5375901B2 (ja) 冷媒回路装置
JP6855875B2 (ja) 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US7673671B2 (en) Air conditioner
JP2008267727A (ja) 冷凍空調装置
JP6758992B2 (ja) 室内機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JP5862655B2 (ja) 空調室内機
EP3964756A1 (en) Heat source device and refrigeration cycle apparatus
JPH0455634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ユニット
CN111630327B (zh) 空调机的室内机
JP5891408B2 (ja)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外ユニット
JP6614876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US20160252259A1 (en) In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and Air Conditioner Including the Same
CN209445499U (zh) 空调机的室内机
JP2007170771A (ja) ターボファン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空気調和機の室内ユニット
JPS63220035A (ja) 送風機の風向羽根
CN100354576C (zh) 空调器的吹风装置
JP2017138008A (ja) 熱交換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