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00814B - 一种光子标签***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子标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00814B
CN108400814B CN201810533093.2A CN201810533093A CN108400814B CN 108400814 B CN108400814 B CN 108400814B CN 201810533093 A CN201810533093 A CN 201810533093A CN 108400814 B CN108400814 B CN 1084008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optical
light
optical fiber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3309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00814A (zh
Inventor
王昌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Jinlong Decor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Jinlong Decor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Jinlong Decor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Jinlong Decor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53309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400814B/zh
Publication of CN1084008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008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008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008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07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10/071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 reflected signal, e.g. using 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s [OTD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07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10/075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 H04B10/077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using a supervisory or additional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07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10/075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 H04B10/077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using a supervisory or additional signal
    • H04B10/0775Performance monitoring and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07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10/075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 H04B10/077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using a supervisory or additional signal
    • H04B10/0771Fault location on the transmission path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子标签***,包括采集模块,设置于光纤线路中路由端口处用于采集光信号;控制器模块,与所述采集模块连接,并分配给每个所述采集模块唯一的识别码;服务器模块,与所述控制器模块连接,接收并管理所述控制器模块上传的数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能够在不影响光纤路由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实现对光纤路由端口的路线查找并分配每个端口对应的标签,其工作量小、简单易操作,且能够对端口进行实现接续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当光强度较弱时,能够实现***故障,并通过服务器中标签信息进行提前维护,从而减少故障对用户造成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光子标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路由查找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纤通信用的光子标签。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光纤通信的迅猛发展,光纤线路日益增多,由于光缆铺设前期技术受限并未实现科学的光纤路由管理,造成光纤线路路由混乱,涉及从干线到末端用户的各个环节,尤其是机房ODF架、光交箱、光分箱等管理,纸质标签不规范、丢损、配线信息不准、维护人员更迭等给后期维护带来了极大隐患。当线路发生故障或差错时,线路路由的查找非常繁琐,费时费力,根本无法满足客户对网络维护的需要,此问题也成为光通信界的难题。
在光纤配线架及端口智能化管理***方面,大多厂家提出了基于接触式和非接触式电子标签的光纤智能ODN管理方法,此方法仅适于新建机房路由。例如:非接触式电子标签通过附加在适配器座上的RFID识别器和插头上的RFID标签,对光纤路由进行一一对应并进行电子录入。此方法仅仅起到替代纸质标签的作用,无法对跳接路由信息已混乱的老机房进行整治,对接续点状态也无法进行监控,在标签丢失、识别器损坏或***故障或崩溃时,数据恢复的工作量极大,维修时间长,无法满足运营商对光纤路由高效管理的需要。由于涉及光纤跳纤、ODF配线托盘等,使用时需要各个厂商多环节支持,普及困难。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上述现有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光子标签***,能够解决光纤路由线路查找困难、接续点难以监控、断纤点难以查找等问题。电子标签一一对应并进行电子录入方式的工作量大以及该过程中需要将光纤路由暂时断开影响正常使用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子标签***,包括采集模块,设置于光纤线路中光口路由端口处用于采集光信号;控制器模块,与所述采集模块连接,并分配给每个所述采集模块唯一的识别码;服务器模块,与所述控制器模块连接,接收并管理所述控制器模块上传的数据。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光子标签***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控制器模块分配给每个所述采集模块唯一的识别码后,并将每个端口对应的唯一识别码上传至所述服务器模块中。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光子标签***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通过所述采集模块发射光波并分别对光纤线路中的光口和路由端口进行光信号检测,将每个端口检测到的光信号与该端口对应的唯一识别码进行绑定,并上传至所述服务器模块建立管理档案构成唯一光子标签。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光子标签***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采集模块还包括光发射模块以及光接收模块,所述光发射模块发射检测光波并由所述光接收模块接收,且所述光接收模块设置于光纤线路中光口路由端口的接续点处。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光子标签***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光接收模块为感光元件,并将接收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通过所述控制器模块上传至所述服务器模块中。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光子标签***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服务器模块还包括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以及数据存储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包括将端口与唯一识别码绑定的整理,并上传至所述数据存储模块中构成数据库,所述数据分析模块包括将由所述控制器模块上传的光强度信号与门槛值比对,根据强度分析判断连接状态的优劣情况,并及时更新数据库。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光子标签***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服务器模块中存储的标签信息还包括匹配检测光纤线路中路由端口的识别码、该端口的地理定位信息以及该光纤线路的用户数据信息和光缆信息。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光子标签***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还包括客户端,所述客户端与所述服务器模块连接,且其还包括云端以及移动端,所述云端通过网页登录访问的方式读取数据,所述移动端通过APP软件的方式读取数据。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光子标签***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施工人员通过所述客户端与所述服务器模块之间通信,当现场光纤路由跳接或变更跳接时,施工人员通过APP软件或者网页端从所述服务器模块上下载跳接任务单,并根据标签定位信息,确定施工点进行跳接操作。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光子标签***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服务器模块与所述采集模块通信并自动检测跳接连接点并校验连接点,通过控制器模块发送的唯一识别码。若错误,则通过所述客户端发送纠正指令给施工人员,若正确,则通知施工人员完成任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光子标签***,能够在不影响光纤路由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实现对光纤路由端口、光口的路线查找并自动分配每个端口或光口对应的标签,其工作量小、简单易操作,且能够对端口进行实现接续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当光强度较弱时,能够实现***故障,并通过服务器中标签信息进行提前维护,从而减少故障对用户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所述光子标签***整体结构原理框架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所述光子标签***整体结构原理框架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三种实施例所述光子标签***整体结构原理框架图;
图4为本发明第八个实施例所述取光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八个实施例所述光散射路径的模拟实验图;
图6为本发明第四个实施例所述取光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四个实施例所述取光机构的整体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四个实施例所述选择膜作用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五个实施例所述溢出口分布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第五个实施例所述溢出口剖面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第五个实施例所述溢出口作用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第六个实施例所述V型槽分布示意图;
图13中的13(a)~13(c)为本发明第六个实施例所述不同槽深的V型槽结构对比图;
图14为本发明第六个实施例所述V型槽作用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第七个实施例所述的挤压件***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第七个实施例所述取光机构组装成品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第七个实施例所述的挤压件按压第二光纤形变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第七个实施例所述的挤压件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第七个实施例所述的插芯体及其嵌槽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第七个实施例所述的宏弯曲路径剖面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第七个实施例所述的宏弯曲作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的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发明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再其次,本发明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发明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同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的“上、下、内和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或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式连接;同样可以是机械连接、电连接或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为了实现对光纤线路中路由端口的标签匹配,便于路由线路的查找、监控以及维护,在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子标签***,该***包括采集模块A100、控制器模块A200以及服务器模块A300。具体的,采集模块A100实际为端口光检测操作,其设置于光纤线路中路由端口处用于采集光信号,通过采集模块A100发射检测光波,并由采集模块A100感光;控制器模块A200,与采集模块A100连接,并分配给每个采集模块A100对应端口的唯一的识别码,分配完成后由端口处采集模块A100感光并触发控制器模块A200将感光处端口分配的唯一识别码上传至服务器模块A300中,该服务器A300接收并管理控制器模块A200上传的数据,服务器也称伺服器,是提供计算服务的设备,由于服务器需要响应服务请求,并进行处理,因此一般来说服务器应具备承担服务并且保障服务的能力。而服务器的构成包括处理器、硬盘、内存、***总线等,且在网络环境下,根据服务器提供的服务类型不同,分为文件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应用程序服务器以及WEB服务器等,例如本实施例中采用数据库服务器,其由运行在局域网中的一台或多台计算机和数据库管理***软件共同构成。更加具体的,数据库服务器为客户应用程序提供数据服务,数据库服务器建立在数据库***基础上,具有数据库***的特性,且有其独特的—面,其主要功能如下:数据库管理功能,包括***配置与管理、数据存取与更新管理、数据完整性管理和数据安全性管理;数据库的查询和操纵功能,该功能包括数据库检索和修改;数据库维护功能,包括数据导入/导出管理,数据库结构维护、数据恢复功能和性能监测;以及数据库能够并行运行,由于在同一时间,访问数据库的用户不止一个,所以数据库服务器必须支持并行运行机制,处理多个事件的同时发生。因此控制器模块A200分配给每个采集模块A100唯一的识别码后,并将每个端口对应的唯一识别码上传至服务器模块A300中后,通过采集模块A100发射光波分别对光纤线路中的路由端口进行光信号检测,将每个端口检测到的光信号与该端口对应的唯一识别码进行绑定,并上传至服务器模块A300建立管理档案构成端口的唯一标签。
实施例2
参照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第一个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采集模块A100还包括光发射模块A101以及光接收模块A102,且服务器模块A300还包括数据处理模块A301、数据分析模块A302以及数据存储模块A303。具体的,采集模块A100实际为端口光检测操作,其设置于光纤线路中路由端口处用于采集光信号,通过采集模块A100发射检测光波,并由采集模块A100感光;控制器模块A200,与采集模块A100连接,并分配给每个采集模块A100对应端口的唯一的识别码,分配完成后由端口处采集模块A100感光并触发控制器模块A200将感光处端口分配的唯一识别码上传至服务器模块A300中,该服务器A300接收并管理控制器模块A200上传的数据,服务器也称伺服器,是提供计算服务的设备,由于服务器需要响应服务请求,并进行处理,因此一般来说服务器应具备承担服务并且保障服务的能力。而服务器的构成包括处理器、硬盘、内存、***总线等,且在网络环境下,根据服务器提供的服务类型不同,分为文件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应用程序服务器以及WEB服务器等,例如本实施例中采用数据库服务器,其由运行在局域网中的一台或多台计算机和数据库管理***软件共同构成。更加具体的,数据库服务器为客户应用程序提供数据服务,数据库服务器建立在数据库***基础上,具有数据库***的特性,且有其独特的—面,其主要功能如下:数据库管理功能,包括***配置与管理、数据存取与更新管理、数据完整性管理和数据安全性管理;数据库的查询和操纵功能,该功能包括数据库检索和修改;数据库维护功能,包括数据导入/导出管理,数据库结构维护、数据恢复功能和性能监测;以及数据库能够并行运行,由于在同一时间,访问数据库的用户不止一个,所以数据库服务器必须支持并行运行机制,处理多个事件的同时发生。因此控制器模块A200分配给每个采集模块A100唯一的识别码后,并将每个端口对应的唯一识别码上传至服务器模块A300中后,通过采集模块A100发射光波分别对光纤线路中的路由端口进行光信号检测,将每个端口检测到的光信号与该端口对应的唯一识别码进行绑定,并上传至服务器模块A300建立管理档案构成端口的唯一标签。其中光发射模块A101发射检测光波并由光接收模块A102接收,且光接收模块A102设置于光纤线路中路由端口的接续点处,且光接收模块A102为感光元件,并将感受接收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通过控制器模块A200上传至服务器模块A300中进行数据处理。
进一步的,服务器模块A300还包括数据处理模块A301、数据分析模块A302以及数据存储模块A303,其中数据处理模块A301包括将端口与唯一识别码绑定的整理,并上传至数据存储模块A303中构成数据库,数据分析模块A302包括将由控制器模块A200上传的光强度信号与设置的门槛值比对,根据强度分析判断连接状态的优劣情况,并及时更新数据库。本实施例中服务器模块A300中存储的标签信息还包括匹配检测光纤线路中路由端口的识别码、该端口的地理定位信息以及该光纤线路的用户数据信息和光强度信息。
实施例3
参照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与第二种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该光子标签***还包括客户端A400,与服务器模块A300之间连接,本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中所指的连接均采用无线或者有线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和数据之间互通。具体的,采集模块A100实际为端口光检测操作,其设置于光纤线路中路由端口处用于采集光信号,通过采集模块A100发射检测光波,并由采集模块A100感光;控制器模块A200,与采集模块A100连接,并分配给每个采集模块A100对应端口的唯一的识别码,分配完成后由端口处采集模块A100感光并触发控制器模块A200将感光处端口分配的唯一识别码上传至服务器模块A300中,该服务器A300接收并管理控制器模块A200上传的数据,服务器也称伺服器,是提供计算服务的设备,由于服务器需要响应服务请求,并进行处理,因此一般来说服务器应具备承担服务并且保障服务的能力。而服务器的构成包括处理器、硬盘、内存、***总线等,且在网络环境下,根据服务器提供的服务类型不同,分为文件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应用程序服务器以及WEB服务器等,例如本实施例中采用数据库服务器,其由运行在局域网中的一台或多台计算机和数据库管理***软件共同构成。更加具体的,数据库服务器为客户应用程序提供数据服务,数据库服务器建立在数据库***基础上,具有数据库***的特性,且有其独特的—面,其主要功能如下:数据库管理功能,包括***配置与管理、数据存取与更新管理、数据完整性管理和数据安全性管理;数据库的查询和操纵功能,该功能包括数据库检索和修改;数据库维护功能,包括数据导入/导出管理,数据库结构维护、数据恢复功能和性能监测;以及数据库能够并行运行,由于在同一时间,访问数据库的用户不止一个,所以数据库服务器必须支持并行运行机制,处理多个事件的同时发生。因此控制器模块A200分配给每个采集模块A100唯一的识别码后,并将每个端口对应的唯一识别码上传至服务器模块A300中后,通过采集模块A100发射光波分别对光纤线路中的路由端口进行光信号检测,将每个端口检测到的光信号与该端口对应的唯一识别码进行绑定,并上传至服务器模块A300建立管理档案构成端口的唯一标签。其中光发射模块A101发射检测光波并由光接收模块A102接收,且光接收模块A102设置于光纤线路中路由端口的接续点处,且光接收模块A102为感光元件,并将感受接收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通过控制器模块A200上传至服务器模块A300中进行数据处理。进一步的,服务器模块A300还包括数据处理模块A301、数据分析模块A302以及数据存储模块A303,其中数据处理模块A301包括将端口与唯一识别码绑定的整理,并上传至数据存储模块A303中构成数据库,数据分析模块A302包括将由控制器模块A200上传的光强度信号与门槛值比对,根据强度分析判断连接状态的优劣情况,并及时更新数据库。本实施例中服务器模块A300中存储的标签信息还包括匹配检测光纤线路中路由端口的识别码、该端口的地理定位信息以及该光纤线路的用户数据信息。
本实施例中该***还包括客户端A400,其分为云端A401以及移动端A402,云端A401指的是通过网页登录访问数据库的方式读取数据,而移动端A402通过APP软件的方式读取数据,例如通过移动笔记本上PC端软件或者手机端APP软件进行数据查看读取。因此施工人员能够通过客户端A400与服务器模块A300之间通信,当现场光纤路由需要跳接或变更跳接时,施工人员通过APP软件或者网页端从服务器模块A300上下载跳接任务单,并根据服务器模块A300存有标签中的定位信息,确定施工点去进行跳接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不难发现,服务器模块A300与采集模块A100中光发射模块A101之间能够直接通信,通过服务器模块A300中设定的指令实现自动检测跳接连接点并校验连接点,通过控制器模块A200发送的唯一识别码。若错误,则通过客户端A400发送纠正指令给施工人员,若正确,则通知施工人员完成任务。且服务器模块A300与光发射模块A101之间的直接通信还包括服务器模块A300定期发送指令至光发射模块A101中定期对光接续点进行监控,间歇性的对端口接续点进行溢出光强度的检测,因此能实现端口的实时监控,当光强度较弱或者逐渐降低时,能够***端口故障的发生及发生位置,及时通知施工人员预先对其进行维护,避免了光纤线路突然性故障对用户造成的损失,保护用户使用数据的安全性。
实施例4
参照上述1~3实施例给出了本发明中光子标签***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涉及设置于光纤线路中路由端口处能够用于采集光信号的采集模块A100,而在本实施例中则进一步给出了一种取光机构100来实现该采集模块A100对于光信号的采集。更加具体的,如下:
参照图6~8的示意,该取光机构100包括取光部件101,以及套设于取光部件101***的固定部件102,取光部件101的外侧壁与固定部件102的内侧壁紧密贴合。
其中,取光部件101用于传输通讯光λ1,同时辅助阻隔并提取检测光λ2,取光部件101包括***的插芯体101a以及贯穿过插芯体101a的中心位置的轴向预制通道101b。本实施例中的插芯体101a由陶瓷制成,其可以设置为圆柱状,圆柱两端分别都与光接口200对接;本实施例中的预制通道101b为插芯体101a中轴线位置处的穿透性孔道。
光接口200为光纤接头的插芯,其内部具有第一光纤201,而取光部件101的内部具有第二光纤101b-1,且第二光纤101b-1穿过并埋设于预制通道101b内。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本发明中的第一光纤201与第二光纤101b-1均为用于传输光路的光纤,为便于光路的区分和标识,进行区别命名。当取光部件101与光接口200对接时,第一光纤201与第二光纤101b-1能够正好互相对接。
取光部件101的两端均设置有选择膜103,选择膜103为光学薄膜,能够对特定波长的检测光λ2进行一定程度的过滤,并对传输至此的检测光λ2形成传输阻挡。本实施例中的选择膜103对检测光λ2的过滤程度可通过选择膜103厚度、材质等因素的预先设置来进行确定。
进一步的,固定部件102为开口套管状,可用陶瓷制成,此处的“开口”即为沿其纵向的容许缝口102a,检测部件105位于容许缝口102a的正上方。其中,容许缝口102a用于保证在固定部件102能够抱紧取光部件101及其两端光接口200的同时,还能容许:来自光接口200端头与取光部件101端头之间所形成的不完全耦合的缝隙中所传导出来的检测光λ2能够通过容许缝口102a,并被位于容许缝口102a的正上方的检测部件105所接收。检测部件105可以采用光电探测器。
在本发明中,通讯光λ1和检测光λ2波长不一致,且不会产生互相的干扰,如检测光λ2波长为1625nm;通讯光λ1波长为1310nm或1550nm。
在OLT的光模块向光接口发射通讯光λ1的基础上,本发明还用发射机向光接口发射检测光λ2,通讯光λ1和检测光λ2均从其中一端的光接口200的第一光纤201中射出,并射向插芯体101a内的第二光纤101b-1。
由于在插芯体101a此端处具有选择膜103,其可以选择性的进行过滤:能够让通讯光λ1无过滤通过,能够让检测光λ2一部分反射出去,另一部分可以进入取光部件101继续传输(此部分主要还可以分为两路,第一路进入第二光纤101b-1内进行光纤传输,参与后续路径上的检测光λ2提取;第二路散射进插芯体101a的陶瓷内)。
本实施中可以将上述的“检测光λ2一部分反射出去”定为第一光路G1;将“进入第二光纤101b-1内进行光纤传输”定为第二光路G2;将“散射进插芯体101a的陶瓷内”定为第三光路G3。因此,上述的第一光路G1为检测部件105对检测光λ2的主要提取路径。
综上可知,本发明所述取光机构100,在不需要破坏内部光纤结构、路径(人为制造检测光λ2)的情况下,能够根据需求选择性提取出检测光λ2,并根据选择膜103的作用进行合理提取,使得后续的检测光λ2还有传播的空间,具有利用的可持续性。同时,本发明在选择膜103的使用前提下,采用发射机发射不干扰通讯光λ1的检测光λ2,而不是直接提取通讯光λ1作为检测主体,因此保证了通讯光λ1的传输质量和低损耗率,也保证了终端的信号质量。
上述的取光部件101长度在2~3mm之间。
实施例5
参照图9~11,为本发明的第五个实施例,该实施例不同于第四个实施例的是:插芯体101a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溢出口101a-1,溢出口101a-1自取光部件101的外表面向内凹陷,且保持取光部件101内部的光纤不暴露出来。
具体的,由上述实施例可知:取光机构100包括取光部件101,以及套设于取光部件101***的固定部件102。
其中,取光部件101包括***的插芯体101a以及贯穿过插芯体101a的中心位置的轴向预制通道101b。本实施例中的插芯体101a由陶瓷制成,其两端分别与光接口200对接。
光接口200的内部具有第一光纤201,而取光部件101的内部具有第二光纤101b-1,且第二光纤101b-1穿过并埋设于预制通道101b内。本发明中的第一光纤201与第二光纤101b-1均为用于传输光路的光纤。当取光部件101与光接口200对接时,第一光纤201与第二光纤101b-1能够正好互相对接。
取光部件101的两端均设置有选择膜103,选择膜103为光学薄膜,能够对特定波长的检测光λ2进行一定程度的过滤,并对传输至此的检测光λ2形成传输阻挡。本实施例中的选择膜103对检测光λ2的过滤程度可通过选择膜103厚度、材质等因素的预先设置来进行确定。
进一步的,固定部件102为开口的套管状,可用陶瓷制成,此处的“开口”即为沿其纵向的容许缝口102a,检测部件105位于容许缝口102a的正上方。其中,容许缝口102a用于保证来自光接口200端头与取光部件101端头之间所形成的不完全耦合的缝隙中所传出的检测光λ2能够通过容许缝口102a,并被检测部件105所接收。检测部件105可以采用光电探测器。
在本发明中,通讯光λ1和检测光λ2波长不一致,且不会产生互相的干扰,如检测光λ2波长为1625nm;通讯光λ1波长为1310nm或1550nm。
在OLT的光模块向光接口发射通讯光λ1的基础上,本发明还用发射机向光接口发射检测光λ2,通讯光λ1和检测光λ2均从其中一端的光接口200的第一光纤201中射出,并射向插芯体101a内的第二光纤101b-1。
由于在插芯体101a此端处具有选择膜103,其可以选择性的进行过滤:能够让通讯光λ1无过滤通过,能够让检测光λ2一部分反射出去,另一部分可以进入取光部件101继续传输(此部分主要还可以分为两路,第一路进入第二光纤101b-1内进行光纤传输,参与后续路径上的检测光λ2提取;第二路散射进插芯体101a的陶瓷内)。
本实施中可以将上述的“检测光λ2一部分反射出去”定为第一光路G1;将“进入第二光纤101b-1内进行光纤传输”定为第二光路G2;将“散射进插芯体101a的陶瓷内”定为第三光路G3。因此,上述的第一光路G1为检测部件105对检测光λ2的主要提取路径。
根据本实施的上述内容,由于检测光λ2主要可以分为三路,其中第三光路G3能够进入插芯体101a的陶瓷内,因此可以在插芯体101a的中间位置处开挖一个溢出口101a-1,用于配合选择膜103同步提取检测光λ2,以使得检测部件105能够检测到更强、更稳定的检测光波信号。
溢出口101a-1自取光部件101的外表面向内凹陷,且保持取光部件101内部的光纤不被暴露出来。因此,上述的第三光路G3在进入插芯体101a并向前传播的过程中,遇到中间的溢出口101a-1,使得部分检测光λ2能够从溢出口101a-1折射出来,进入到溢出口101a-1正上方的检测部件105内。
显而易见的,若本实施例中的取光部件101的两端不设置选择膜103,仅通过溢出口101a-1的作用,也同样具有提取检测光λ2的功能。在此情况下,取光部件101的两端可以直接对接光接口200,最后通过固定部件102紧固。
上述的取光部件101长度在2~3mm之间。
实施例6
参照图12~14,为本发明的第六个实施例,该实施例不同于第四个实施例的是:取光部件101上设置有V型槽101a-2,且V型槽101a-2的两侧坡面上设置有选择膜103。
具体的,由上述实施例可知:取光机构100包括取光部件101,以及套设于取光部件101***的固定部件102。
其中,取光部件101包括***的插芯体101a以及贯穿过插芯体101a的中心位置的轴向预制通道101b。本实施例中的插芯体101a由陶瓷制成,其两端分别与光接口200对接。
光接口200的内部具有第一光纤201,而取光部件101的内部具有第二光纤101b-1,且第二光纤101b-1穿过并埋设于预制通道101b内。本发明中的第一光纤201与第二光纤101b-1均为用于传输光路的光纤。当取光部件101与光接口200对接时,第一光纤201与第二光纤101b-1能够正好互相对接。
取光部件101的两端均设置有选择膜103,选择膜103为光学薄膜,能够对特定波长的检测光λ2进行一定程度的过滤,并对传输至此的检测光λ2形成传输阻挡。本实施例中的选择膜103对检测光λ2的过滤程度可通过选择膜103厚度、材质等因素的预先设置来进行确定。
进一步的,固定部件102为开口的套管状,可用陶瓷制成,此处的“开口”即为沿其纵向的容许缝口102a,检测部件105位于容许缝口102a的正上方。其中,容许缝口102a用于保证来自光接口200端头与取光部件101端头之间所形成的不完全耦合的缝隙中所传出的检测光λ2能够通过容许缝口102a,并被检测部件105所接收。检测部件105可以采用光电探测器。
在本发明中,通讯光λ1和检测光λ2波长不一致,且不会产生互相的干扰,如检测光λ2波长为1625nm;通讯光λ1波长为1310nm或1550nm。
在OLT的光模块向光接口发射通讯光λ1的基础上,本发明还用发射机向光接口发射检测光λ2,通讯光λ1和检测光λ2均从其中一端的光接口200的第一光纤201中射出,并射向插芯体101a内的第二光纤101b-1。
由于在插芯体101a此端处具有选择膜103,其可以选择性的进行过滤:能够让通讯光λ1无过滤通过,能够让检测光λ2一部分反射出去,另一部分可以进入取光部件101继续传输(此部分主要还可以分为两路,第一路进入第二光纤101b-1内进行光纤传输,参与后续路径上的检测光λ2提取;第二路散射进插芯体101a的陶瓷内)。
本实施中可以将上述的“检测光λ2一部分反射出去”定为第一光路G1;将“进入第二光纤101b-1内进行光纤传输”定为第二光路G2;将“散射进插芯体101a的陶瓷内”定为第三光路G3。因此,上述的第一光路G1为检测部件105对检测光λ2的主要提取路径。
根据本实施的上述内容,由于检测光λ2主要可以分为三路,其中第三光路G3能够进入插芯体101a的陶瓷内传播,因此可以在插芯体101a的中间位置处开挖一个V型槽101a-2,用于配合选择膜103同步提取检测光λ2,以使得检测部件105能够检测到更强、更稳定的检测光波信号。
V型槽101a-2为取光部件101上开挖的一个V形截面的缺口,且相对的一对槽切面上均镀有一层选择膜103。因此,上述的第三光路G3在进入插芯体101a并向前传播的过程中,即可遇到中间的V型槽101a-2。
由于V型槽101a-2的槽切面上均镀有一层选择膜103,选择膜103能够对传输至此的检测光λ2进行部分通过,部分阻隔变向。其中,透过选择膜103的部分检测光λ2能够进入到V型槽101a-2的沟槽之间,又由于V型槽101a-2为V形缺口,具有坡面,因此检测光λ2经过不短反射变向之后,能够进入到V型槽101a-2正上方的检测部件105内。
进一步的,如图13中的13(a)~13(c)所示,本发明中的V型槽101a-2的槽深可以取不同值,比如:一、槽深较小,不足以使得第二光纤101b-1暴露出来,如图13(c);二、槽深适中,能够使得第二光纤101b-1暴露出来,但未切断插芯体101a,如图13(b);三、槽深最大,能够直接切断插芯体101a整体,将插芯体101a一分为二,如图13(a)。
显而易见的,若本实施例中的取光部件101的两端不设置选择膜103,仅通过V型槽101a-2的作用,也同样具有提取检测光λ2的功能。在此情况下,取光部件101的两端可以直接对接光接口200,最后通过固定部件102紧固。
上述的取光部件101长度在2~3mm之间。
应理解的是,在任何实际实施方式的开发过程中,如在任何工程或设计项目中,可做出大量的具体实施方式决定。这样的开发努力可能是复杂的且耗时的,但对于那些得益于此公开内容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需要过多实验,所述开发努力将是一个设计、制造和生产的常规工作。
实施例7
参照图15~2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取光机构100,其包括取光部件101,以及套设于取光部件101***的固定部件102。取光部件101的外侧壁与固定部件102的内侧壁紧密贴合。在本发明中,取光部件101长度在2~3mm之间。
其中的取光部件101用于传输通讯光λ1、检测光λ2,同时提取检测光λ2。取光部件101包括***的插芯体101a以及贯穿过插芯体101a的中心位置的轴向预制通道101b,光纤穿过并埋设于预制通道101b内。本实施例中的插芯体101a由陶瓷制成,其两端分别与光接口200对接;本实施例中的预制通道101b为插芯体101a中轴线位置处的穿透性孔道。
固定部件102为开口的套管状,可用陶瓷制成,此处的“开口”即为沿其纵向的容许缝口102a,检测部件105位于容许缝口102a的正上方。容许缝口102a用于保证来自光接口200端头与取光部件101端头之间所形成的不完全耦合的缝隙中所传出的检测光λ2能够通过容许缝口102a,并被检测部件105所接收。检测部件105可以采用光电探测器。
光接口200为光纤接头的插芯,其内部具有第一光纤201,而取光部件101的内部具有第二光纤101b-1,且第二光纤101b-1穿过并埋设于预制通道101b内。本发明中的第一光纤201与第二光纤101b-1均为用于传输光路的光纤。当取光部件101与光接口200对接时,第一光纤201与第二光纤101b-1能够正好互相对接。
进一步的,插芯体101a上内凹有深度大于取光部件101横截面半径的嵌槽101a-2。由于嵌槽101a-2的槽深超过取光部件101横截面半径,因此,***预制通道101b内的光纤整体能够在嵌槽101a-2的位置处暴露出来。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嵌槽101a-2的上端口的纵向长度大于下底部的纵向长度。
在本实施例中,取光机构100还包括有配合于嵌槽101a-2的挤压件104,挤压件104为具有一定厚度的片状结构,其能够正好***嵌槽101a-2内。较佳的,挤压件104的内侧边缘为具有宏弯曲轮廓的边缘。
挤压件104的内侧边缘还具有配合于光纤尺寸的切槽104a,当挤压件104***并固定于嵌槽101a-2内部时,光纤(此处为第二光纤101b-1)能够被所述切槽104a所卡住。这里的“卡住”为:由于挤压件104的内侧边缘为具有宏弯曲轮廓的边缘,且嵌槽101a-2的上端口的纵向长度大于下底部的纵向长度,因此挤压件104的内侧边缘的突出轮廓能够挤压暴露出来的第二光纤101b-1,使其产生同步形变弯曲,形成具有宏弯曲的走势,并使得第二光纤101b-1正好嵌在切槽104a内。
挤压件104***嵌槽101a-2内的方向如图15中的箭头所示。
第二光纤101b-1的宏弯曲,使其具备宏弯损耗的前提。因此检测光λ2能够从此处的弯曲段逃逸出去,最终被检测部件105检测到。
综上:本实施例所述取光机构100的制作和安装过程为:
S1:在取光部件101的中心轴处加工出预制通道101b,然后在其侧面上开挖出嵌槽101a-2。
S2:向预制通道101b内穿入第二光纤101b-1;
S3:将挤压件104的弯曲一侧向内,***嵌槽101a-2,抹胶固定;
S4:在取光部件101的两头切断第二光纤101b-1,然后研磨断面;制成取光部件101成品;
S5:将上述取光部件101成品装入固定部件102内,同时两边各插接一个光接口200,使其第一光纤201与第二光纤101b-1对接。
上述“宏弯损耗”的工作原理为:
本实施例所述取光机构100主要是基于“光纤宏弯性能”,光纤的弯曲损耗归根揭底是由于光不满足全内反射的条件而造成的,其可分为宏弯损耗和微弯损耗两种。其中,宏弯损耗:当光纤弯曲时,光在弯曲部分中进行传输,当超过某个临界曲率时,传导模就会变成辐射模,从而引起光束功率的损耗;微弯损耗:微弯曲相应于光纤在其正常(直的)位置附近以微小偏移作随机振荡。尽管偏移量小(曲率半径可以和光纤的横截面尺寸相比拟),但振荡周期一般也很小,因而可能发生急剧的局部弯曲。微弯主要是由制造和安装过程中的应变、以及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光缆材料尺寸变化引起,例如受到侧压力或者套塑光纤在温度变化时产生的微小不规则弯曲。
其中,宏弯损耗的计算:
对折射率突变型单模光纤,设曲率半径为R,则每单位长度的弯曲损耗由下式给出:
(1)当1≤λ/λcf≤2时准确率
(2)优于3%
(3)优于10%
由于Ac在式(1)的指数项外,故结果是足够好的。
弯曲损耗随着弯曲半径的减小、折射率差的减小而迅速增大;
弯曲损耗随着比值λ/λcf的增大而迅速增大。
从式(1)、(2)、(3)可以得到:
按G.652光纤通常的应用条件,即λ=1550nm,λcf=1300nm,再取Δ=0.65%,R=15mm,计算得到弯曲损耗αc=0.054dB/m,折合每弯曲10圈宏弯损耗为0.051dB。
再取R=10mm,计算得到弯曲损耗αc=6.13dB/m,折合每弯曲10圈宏弯损耗为3.8dB,这比前者上升了75倍,这种非常急剧的增加明显是由于(1)式中的指数项引起的。此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相比有比较好的近似程度。
针对给定的折射率差、工作波长和截止波长,可以定义一个临界曲率半径Rc,当实际曲率半径接近Rc时,弯曲损耗从可以忽略的程度急剧增加到不可容忍的数值。在通常波段(1000nm附近),Rc近似公式为:
(4)
因此,对于确定的光纤(即折射率差和截止波长确定),就能用上式对给定的工作波长,近似估算出可接受的最小曲率半径;或对给定曲率半径,估算最大的工作波长。
例如,按照λ=1550nm,λcf=1300nm,Δ=0.65%的应用条件,计算得Rc=15.6mm。可见,当普通G.652光纤的弯曲半径达到15mm以下时,其宏弯损耗将不可接受。请注意,当光纤的弯曲长度大于1m时,(4)式给出的Rc值要加倍才可靠。这是G652光纤弯曲半径规定为30mm的原因。
因此由上述可知光纤具有直径小和可绕性好的特点,在使用中容易发生弯曲而改变光纤波导的结构状态,使光纤传输的部分基模转变为辐射模,从而产生附加传输损耗并产生宏弯损耗。长期以来,人们将光纤宏弯损耗看成是对光波信号传输十分不利的因素,但事实上如果合理运用这种宏弯损耗,弯曲光纤在光纤通信和光纤传感中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本实施例就利用了光纤宏弯原理且在同样曲率半径下不同截止波长逃逸量不一致的机理,在满足对通信线路不额外增加光***损耗的同时,对待测光纤里的检测信号光进行提取。在本发明中,取光部件101内的通讯光λ1和检测光λ2波长不一致,且不会产生互相的干扰,如检测光λ2波长为1625nm;通讯光λ1波长为1310nm或1550nm。
在OLT的光模块向光接口发射通讯光λ1的基础上,本发明还用发射机向光接口发射检测光λ2,通讯光λ1和检测光λ2均从其中一端的光接口200的第一光纤201中射出,并射向插芯体101a内的第二光纤101b-1。
由于光接口200端头与取光部件101端头之间不完全耦合,因此,来自第一光纤201的检测光λ2的其中一部分从不完全耦合的缝隙中逃逸出去,一部分可以进入取光部件101继续传输(此部分主要还可以分为两路,第一路进入第二光纤101b-1内进行光纤传输;第二路散射进插芯体101a的陶瓷内)。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的“第一路进入第二光纤101b-1内进行光纤传输”也分为两个分支,第一分支进入另一端的第一光纤201内,参与后续路径上的检测光λ2提取;第二分支从第二光纤101b-1的宏弯曲处辐射出去。
本实施中可以将上述的“一部分从不完全耦合的缝隙中逃逸出去”定为第一光路G1;将“第一分支进入另一端的第一光纤201内,参与后续路径上的检测光λ2提取”定为第二光路G2;将“散射进插芯体101a的陶瓷内”定为第三光路G3;将“从第二光纤101b-1的宏弯曲处辐射出去”定为第四光路G4。
上述的第四光路G4为检测部件105对检测光λ2的主要提取路径。
实施例8
参照图4~5,本实施例中基于上述取光机构100提供了一种低损耗检测光提取方法,其实际也为采集模块A100的采集光信号的方法。为便于光传输路径的识别、标记以及检测,可以利用本实施例所述的低损耗检测光提取方法进行提取检测光,并反馈给检测部件,以形成光子标签***中的光子标签。具体的,如下:
本发明所述低损耗检测光提取方法,主要包括:
S1:在彼此正对的两个光接口200端头之间设置取光部件101,取光部件101的两端分别与光接口200的端头对接,取光部件101与光接口200的内部均设置有光纤,且光纤的外端互相对接;
S2:在取光部件101的两端均设置有选择膜103,选择膜103能够对特定波长的检测光进行过滤,并对传输至此的检测光形成部分阻挡;
S3:通过发射机向其中任意一个光接口200同时发送波长不等的通讯光和检测光,通讯光和检测光同时向取光部件101的方向传输;
S4:通讯光能够从一端的光接口200的光纤中穿过取光部件101内的光纤,进入另一端的光接口200内,而检测光被选择膜103阻挡,从光接口200端头与取光部件101端头之间所形成的不完全耦合的缝隙中传导出去,被检测部件所接收。
具体的,上述的光接口200为光纤接头的插芯,且插芯内部的中心位置具有光纤,当两个光接口200的外端互相正对时,可以通过取光部件101进行对接连通,并通过固定部件102进行固定限位、保持轴心统一(固定部件102为开口套管状,可用陶瓷制成,并套设于取光部件101与光接口200的对接处)。
因此,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取光部件101内部的中心位置具有轴向的预制通道101b,光纤穿过并埋设于预制通道101b内,取光部件101的两端头部研磨成UPC接头,并与两个光接口200分别对接,保持三者内部的光纤端头互相对准,实现传输。
其中,上述的取光部件101两端均镀有选择膜103,选择膜103能够对特定波长的检测光进行过滤,并对传输至此的检测光形成部分阻挡。这里的选择膜103为光学薄膜,光学薄膜是指在光学零件上沉积一层或多层的厚度薄而均匀的电介质膜或金属膜或电介质与金属膜组合的膜堆。
同时,上述“并对传输至此的检测光形成部分阻挡”中的“部分”的工作原理为:光在通过分层媒质时,来自不同界面的反射光、透射光在光的入射及反射方向产生光的干涉现象,而通过利用这种干涉现象,通过改变材料及其厚度等特性来人为的控制光的干涉,根据需要来实现光能的重新分配。因此,通过对选择膜103的厚度、材质等因素的选择可以将所需特定波长的检测光全部反射或者部分反射出来,而让通讯光透过选择膜103继续传输。
基于上述,当通过发射机向其中任意一个光接口200发送波长不同于通讯光的检测光时,通讯光和检测光从此端的光接口200内的光纤内传向取光部件101的一端。由于此端的光接口200外端头与取光部件101的端头之间,以及两个端面的纤芯耦合度不可能达到100%(工艺原因导致),加之取光部件101端面处选择膜103的选择性、合理性(不完全过滤检测光)过滤反射,导致检测光有一部分从不完全耦合的缝隙中反射出去,另一部分进入光纤以及陶瓷内(取光部件101由陶瓷制成),参与后续的接续点的提取利用。其中,反射出去的检测光被设置于固定部件102正上方的检测部件所接收,这里的检测部件可以采用光电探测器。
进一步的,固定部件102沿其纵向具有容许缝口102a,容许缝口102a用于保证在固定部件102能够抱紧取光部件101及其两端光接口200的同时,还能容许:来自光接口200端头与取光部件101端头之间所形成的不完全耦合的缝隙中所传导出来的检测光能够通过容许缝口102a,并被位于容许缝口102a的正上方的检测部件所接收。
本发明中,检测部件的有效检测范围覆盖取光部件101的总长度,即包括其左右两端的范围,以保证无论光从哪一侧入射,都能产生相同的上述过程,并被检测部件所接收。
本发明中的取光部件101长度在2~3mm之间,其原因在于:
目前常用尺寸的PD(光电探测器)窗口直径包括3.9±0.3mm这种规格,当把PD安装于固定部件102的正上方时,出于实际因素,取光机构100整体会由于外界的扰动而导致PD的微量位移。由上述实施例可知,PD窗口的有效检测范围必须覆盖取光部件101的总长度,即包括其左右两端的范围,因此取光部件101本身的尺寸不能设置地太大,需要保证当PD进行微量位移时,取光部件101整体始终能够包含在PD窗口的有效检测范围内(比如,当需要保证取光部件101两端的容许位移至少为0.5mm时,若取光部件101初始位于PD窗口下的正中间位置,则取光部件101的长度为2.9mm左右)。
同时,如图5所示,根据实验模拟数据可知,当光接口200端头与取光部件101端头之间不完全耦合时,散射进插芯体101a内的检测光λ2在距离入射端面1~2mm的位置处光强最大。由于需要保证左右两边无论是哪一端入射检测光λ2,都能被PD接收,因此根据长度需要在1~2mm以外的范围。
另外,两光纤插头***法兰后,两跳线插头之间得空隙为3mm左右,而目前成品罐封PD标准的外径是4.6mm左右,再加上适当的生产冗余,中间取光机构长度不得低于1.8mm。
此外,兼顾到取光部件101在实际生产加工的难易和成本问题,其长度最好不低于2mm(因为若取光部件101长度小于2mm,则成品加工较难,工艺要求高,其两端面难以夹持,且生产处的产品两端难以同轴,造成部件不合格)。
综上因素,以及考虑到取光部件101、PD的安装问题,优选取光部件101的尺寸为2~3mm之间。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光子标签***,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模块(A100),设置于光纤线路中光口和路由端口处用于采集光信号;
控制器模块(A200),与所述采集模块(A100)连接,并分配给每个所述采集模块(A100)对应端口唯一的识别码;
服务器模块(A300),与所述控制器模块(A200)连接,接收并管理所述控制器模块(A200)上传的数据;
取光机构(100),来实现所述采集模块(A100)对于光信号的采集,所述取光机构(100)包括取光部件(101),以及套设于取光部件(101)***的固定部件(102),取光部件(101)的外侧壁与固定部件(102)的内侧壁紧密贴合,所述固定部件(102)为开口套管状,此处的“开口”即为沿其纵向的容许缝口(102a),所述容许缝口(102a)的正上方设置有检测部件(105);
取光部件(101)上设置有V型槽(101a-2),V型槽(101a-2)的两侧坡面上设置有选择膜(103),V型槽(101a-2)为取光部件(101)上开挖的一个V形截面的缺口,且相对的一对槽切面上均镀有一层选择膜(103);
选择膜(103)能够对传输至此的检测光λ2进行部分通过,部分阻隔变向,透过选择膜(103)的部分检测光λ2能够进入到V型槽(101a-2)的沟槽之间,检测光λ2经过不断反射变向之后,能够进入到V型槽(101a-2)正上方的检测部件(105)内,并且选择摸(103)可以选择性的进行过滤:能够让通讯光λ1无过滤通过,能够让检测光λ2一部分反射出去,另一部分可以进入取光部件(101)继续传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子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模块(A200)分配给每个所述采集模块(A100)唯一的识别码后,并将每个端口对应的唯一识别码上传至所述服务器模块(A300)中。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子标签***,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采集模块(A100)发射光波并分别对光纤线路中的除发射端口外的光口和路由端口进行光信号检测,将每个端口检测到的光信号与该端口对应的唯一识别码进行绑定,并上传至所述服务器模块(A300)建立管理档案构成唯一光子标签。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子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模块(A100)还包括光发射模块(A101)以及光接收模块(A102),所述光发射模块(A101)发射检测光波并由所述光接收模块(A102)接收,且所述光接收模块(A102)设置于光纤线路中路由端口的接续点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子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接收模块(A102)为感光元件,并将接收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通过所述控制器模块(A200)上传至所述服务器模块(A300)中。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光子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模块(A300)还包括数据处理模块(A301)、数据分析模块(A302)以及数据存储模块(A303),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A301)包括将端口与唯一识别码绑定的整理,并上传至所述数据存储模块(A303)中构成数据库,所述数据分析模块(A302)包括将由所述控制器模块(A200)上传的光强度信号与服务器模块设置的门槛值比对,根据强度分析判断连接状态的优劣情况,并及时更新数据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子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模块(A300)中存储的标签信息还包括匹配检测光纤线路中路由端口的识别码、该端口的地理定位信息以及该光纤线路的用户数据信息和光强度信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子标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客户端(A400),所述客户端(A400)与所述服务器模块(A300)连接,且其还包括云端(A401)以及移动端(A402),所述云端(A401)通过网页登录访问的方式读取数据,所述移动端(A402)通过APP软件的方式读取数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子标签***,其特征在于:施工人员通过所述客户端(A400)与所述服务器模块(A300)之间通信,当现场光纤路由跳接或变更跳接时,施工人员通过APP软件或者网页端从所述服务器模块(A300)上下载跳接任务单,并根据标签定位信息,确定施工点进行跳接操作。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子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模块(A300)与所述采集模块(A100)通信并实现自动检测跳接连接点并校验连接点,通过控制器模块(A200)发送的唯一识别码,若错误,则通过所述客户端(A400)发送纠正指令给施工人员,若正确,则通知施工人员完成任务。
CN201810533093.2A 2018-05-29 2018-05-29 一种光子标签*** Active CN1084008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33093.2A CN108400814B (zh) 2018-05-29 2018-05-29 一种光子标签***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33093.2A CN108400814B (zh) 2018-05-29 2018-05-29 一种光子标签***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00814A CN108400814A (zh) 2018-08-14
CN108400814B true CN108400814B (zh) 2024-05-10

Family

ID=631024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33093.2A Active CN108400814B (zh) 2018-05-29 2018-05-29 一种光子标签***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40081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37546A1 (zh) * 2018-08-22 2020-02-27 南京续点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网络智能管理方法及管理***
CN112639824B (zh) * 2018-08-22 2024-05-24 南京续点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网络智能维护方法和装置
CN112740576B (zh) * 2018-08-22 2022-10-14 南京续点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光纤网络智能维护***
CN108809414A (zh) * 2018-08-22 2018-11-13 江苏续点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光纤网络智能维护装置及其光纤全数据检测仪
CN109511020B (zh) * 2018-11-08 2021-08-17 南京续点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跳线路由查找方法
CN113037369B (zh) * 2021-05-12 2022-03-15 高勘(广州)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路由探测的***及相应的路由探测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37117A (zh) * 2009-06-30 2011-01-05 日立电线株式会社 光连接器
CN104717008A (zh) * 2015-03-23 2015-06-17 吕根良 光纤线路路由查找方法、故障检测方法及检测***
CN208739116U (zh) * 2018-05-29 2019-04-12 南京光金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子标签***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37117A (zh) * 2009-06-30 2011-01-05 日立电线株式会社 光连接器
CN104717008A (zh) * 2015-03-23 2015-06-17 吕根良 光纤线路路由查找方法、故障检测方法及检测***
CN208739116U (zh) * 2018-05-29 2019-04-12 南京光金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子标签***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00814A (zh) 2018-08-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00814B (zh) 一种光子标签***
EP1966641B1 (en) Splice connector for verifying an acceptable splice termination
US9246581B2 (en) Communication light detecting structure, communication light detecting optical connector including the communication light detecting structure, and communication light detecting optical cable including the communication light detecting structure
WO2005106899A1 (en) An optically traceable transmission cable for transmitting data or electricity and a traceable conduit
US9562827B2 (en) Measuring method of longitudinal distribution of bending loss of optical fiber, measuring method of longitudinal distribution of actual bending loss value of optical fiber, test method of optical line,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optical fiber cable,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optical fiber cord,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optical fiber
US10338317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aceable cables
JPH07261035A (ja) 伝送管探索方法
US20090154870A1 (en) Optical Fiber Sensor Connected To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Line
CN108710181B (zh) 一种低损耗检测光提取方法以及取光机构
CN109154695A (zh) 用于多模和单模操作两者的光纤及其传输***
CN208689213U (zh) 一种取光机构及宏弯取光机构
JP2001255231A (ja) 光線路の活線検出装置
US9110251B2 (en) Processing images of fiber optic connector ends
CN108761661A (zh) 一种光纤连接法兰以及取光模块
JP2009103838A (ja) 光コネクタアダプタ
EP0814352A1 (en) Optical fiber tap
CN208739116U (zh) 一种光子标签***
CN108599839A (zh) 一种光纤通信中检测光波信号提取方法及***
US20120263417A1 (en) Optical Splitting Component
KR102480322B1 (ko) 현장조립형 광섬유 팬아웃 조립방법
KR100516822B1 (ko) 광점퍼코드
Bourdine et al. Results of experimental research of connector ferrule end-face contamination impact on degradation of fiber optic connection parameters
JP4822868B2 (ja) 光ファイバの状況判定方法
WO2022249456A1 (ja) 光モニタデバイス及び光強度測定方法
KR102631476B1 (ko) 광선로 고장 탐지 장치 및 그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125

Address after: 1-510, apple city building, No.228, Tianyuan East Road, Jiangning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Nanjing Jinlong Decoration Enginee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211100 Pioneering Building 705, 1009 East Tianyuan Road, Jiangning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NANJING GKINTEC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