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49179B - 用于制造双面齿带的方法和加工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制造双面齿带的方法和加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49179B
CN108349179B CN201680061613.3A CN201680061613A CN108349179B CN 108349179 B CN108349179 B CN 108349179B CN 201680061613 A CN201680061613 A CN 201680061613A CN 108349179 B CN108349179 B CN 1083491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ld
pressure vessel
die
radially
mou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6161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49179A (zh
Inventor
伊姆特·格雷达努斯
弗里德曼·希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tiTech Antriebssysteme GmbH
Original Assignee
ContiTech Antriebssysteme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tiTech Antriebssysteme GmbH filed Critical ContiTech Antriebssysteme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83491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491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491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491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29/00Producing belts or bands
    • B29D29/08Toothed driving belts
    • B29D29/085Double-toothed driving bel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5/00Heating, cooling or curing, e.g. crosslinking or vulcanising;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35/02Heating or curing, e.g. crosslinking or vulcanizing during moulding, e.g. in a mould
    • B29C35/0227Heating or curing, e.g. crosslinking or vulcanizing during moulding, e.g. in a mould using pressure vessels, e.g. autoclaves, vulcanising p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3/00Compression moulding, i.e. applying external pressure to flow the moulding material;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3/02Compression moulding, i.e. applying external pressure to flow the moulding material; Apparatus therefor of articles of definite length, i.e. discrete articles
    • B29C43/021Compression moulding, i.e. applying external pressure to flow the moulding material; Apparatus therefor of articles of definite length, i.e. discrete 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surf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3/00Compression moulding, i.e. applying external pressure to flow the moulding material;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3/02Compression moulding, i.e. applying external pressure to flow the moulding material; Apparatus therefor of articles of definite length, i.e. discrete articles
    • B29C43/027Compression moulding, i.e. applying external pressure to flow the moulding material; Apparatus therefor of articles of definite length, i.e. discrete articles having an axis of symmetr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0PRESSES
    • B30BPRESSES IN GENERAL
    • B30B11/00Pr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orming shaped articles from material in particulate or plastic state, e.g. briquetting presses, tabletting presses
    • B30B11/007Pr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orming shaped articles from material in particulate or plastic state, e.g. briquetting presses, tabletting presses using a plurality of pressing members working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3/00Compression moulding, i.e. applying external pressure to flow the moulding material;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3/02Compression moulding, i.e. applying external pressure to flow the moulding material; Apparatus therefor of articles of definite length, i.e. discrete articles
    • B29C43/027Compression moulding, i.e. applying external pressure to flow the moulding material; Apparatus therefor of articles of definite length, i.e. discrete articles having an axis of symmetry
    • B29C2043/028Compression moulding, i.e. applying external pressure to flow the moulding material; Apparatus therefor of articles of definite length, i.e. discrete articles having an axis of symmetry using radial compress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3/00Compression moulding, i.e. applying external pressure to flow the moulding material;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3/3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3/36Moulds for making articles of definite length, i.e. discrete articles
    • B29C43/361Moulds for making articles of definite length, i.e. discrete articles with pressing members independently movable of the parts for opening or closing the mould, e.g. movable pistons
    • B29C2043/3615Forming elements, e.g. mandrels or rams or stampers or pistons or plungers or punching devices
    • B29C2043/3618Forming elements, e.g. mandrels or rams or stampers or pistons or plungers or punching devices plurality of counteracting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Heating, Cooling, Or Cur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In General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双面齿带(2)的加工装置(1)和方法,该加工装置具有:空心圆柱体的内模(3),该内模在其径向外侧具有平行于该内模(3)的纵轴线(10)定向的若干齿(6);相对于该内模(3)有径向间距地安排的、且由多个模部段(9)构成的外模(8),这些模部段平行于该内模(3)的纵轴线(10)且在该模部段(3)的圆周方向上彼此邻近地安排,并且这些模部段在其朝向该内模(3)的一侧各自具有至少一个齿(11)和至少一个齿隙区段(12);在这些模部段(9)的径向外侧安排的、柔性的空心圆柱体的力传递元件(14);空心圆柱体的压力容器(15),其空心圆柱体壁(18)在径向上在外侧包围该力传递元件(14);以及多个引导元件(16,16’),这些引导元件被紧固或设计在各自的模部段(9)的两端并且可径向运动地安排在各自所指派的引导件(31)中。在此提出的是:该力传递元件(14)被设计为衬片,该衬片以其两端以压力密封方式被紧固在该压力容器(15)上,使得该力传递元件(14)被安排在环形空间(20)内,该环形空间被设计在该压力容器(15)的壁(18)与这些模部段(9)的径向外侧之间,该压力容器具有至少一个压力介质孔(21),该至少一个压力介质孔沿径向在该力传递元件(14)外通入该环形空间(20),这些模部段(9)以及内模(3)各自具有轴向通孔(22;23,24),加热流体或冷却流体能够被引导经过该轴向通孔。

Description

用于制造双面齿带的方法和加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双面齿带的方法和加工装置,其中,该加工装置具有被底部和盖封闭的空心圆柱体内模,并且该加工装置在其径向外侧具有平行于内模纵轴线定向的若干齿,各齿相互间隔一个齿隙。此外,该机器具有相对于内模有径向间距地安排的外模,该外模由多个模部段构成,这些模部段平行于该内模的纵轴线且在该内模的圆周方向上彼此邻近地安排,并且这些模部段在其朝向该内模的一侧各自具有至少一个齿和至少一个齿隙区段和/或至少一个完整的齿隙。此外,在该加工装置中,在模部段的径向外侧安排有柔性的呈空心圆柱体设计的力传递元件,该力传递元件在径向外侧被压力容器的空心圆柱体壁包围。最后,该加工装置具有多个引导元件,这些引导元件被紧固或设计在各自的模部段的两端并且可径向运动地安排在各自所指派的引导件中。
背景技术
用于制造在其径向外侧和径向内侧都有齿的齿带的这种加工装置是由DE 25 17430 A1已知的。相比于在DE 25 17 430 A1中开篇所述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该发明明显有几处改进。以下所说明的新发明应改进根据DE 25 17 430 A1的加工装置。
为了明显看到本发明的优点,首先详细介绍已知的加工装置以及可借此执行的制造方法。为了加工所述类型的双面齿带,根据该文件,首先将一种物质施加到内模的齿和齿隙上。接着缠上一根绳子且随后以多层形式将弹性体材料施加至绳的绕圈上,其中,所卷绕的弹性体的体积足以形成完整的齿带连同其齿。
随后,将一种物质敷设到弹性体上。最后,分段的外模通过安排多个杆状模部段来形成,该多个杆状模部段被施加到所提及的卷带的上物质层上。在模部段的轴向两端形成轴向凸出的销,这些销分别***所指派的径向延伸的且在一侧径向敞开的缺口中,并且这些销被设计在内模的两端面上的环形凸缘上。在外模通过这种方式被组装起来后,在外模的模部段上套上可变形的空心圆柱体壳罩。如此组装的模具随后被安排在高压釜中,然后蒸汽通过超压被引入高压釜中,使得蒸汽从径向外侧以压紧力作用于可变形的壳罩。此外,热蒸汽从外部被注入内模的圆柱体空腔中。在热蒸汽的沿径向从外侧作用于壳罩的压力的作用下,径向朝内的力作用于模部段,该力径向向内压迫模部段,直至接触到绳的绕圈。由此,该卷带的弹性体在其塑化之后被压入模具的所有空间中,从而形成两面带齿的齿带的齿和齿隙。通过流入模具中的蒸汽的热,该卷带随后被硫化。最后,该模具从高压釜被取出,并且在过去了短暂冷却时间后,可变形的壳罩从模部段被抽出。随后使现在无径向载荷的模部段脱离卷带,且完全硫化的卷带接着可以从内模中被取出。最终,完全硫化的且两面带齿的卷带被拆分断开为具有各自预定宽度的单独的双面齿带。
尽管所述模具允许按照非常先进方式制造所属类型的双面齿带,还是能够看到一些严重缺点,因为模具的组装是费工夫的并且用于制造完全硫化的齿带卷带所需要的节拍时间比较长。除了所提出的装卸成本外,这也源于已知的模具必须各自被安排在高压釜中并在那里必须被置于蒸汽压力下。在硫化过程后在高压釜中将模具冷却到对人而言负担不重的温度会持续较长时间。
发明内容
鉴于所述背景,本发明基于下述目的:即,如下地改进从DE 2517 430 A1中已知的模具以及在那里描述的制造方法,使得可以实现更短的节拍时间和进而更低的制造成本。
该目的的实现是利用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征的加工装置来达成的。独立的方法权利要求描述了一种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实现了与方法相关地提出的目的。本发明的有利改进方案在相关的从属权利要求中被限定。
本发明源于以下认识:即,当加工装置能够作为模具且同时作为高压釜起效时,并且当加工装置被设计成其成型构件被设计成能够被主动冷却时,制造双面齿带时的节拍时间可以被缩短。由此,一方面,节省了将模具送入和送出高压釜,另一方面,冷却时间显著缩短,使得完全硫化的齿带卷带很快就能够从加工装置中被取出,并且为了下一个塑化过程、成型过程和硫化过程加工装置可以被配备一个卷带。
因此,本发明源于一种用于制造双面齿带的加工装置,其具有:
-空心圆柱体的内模,该内模被底部及盖封闭并且在其径向外侧具有平行于该内模的纵轴线定向的若干齿,各齿相互间隔一个齿隙;
-相对于该内模有径向间距地安排的外模,该外模由多个模部段构成,这些模部段平行于该内模的纵轴线且在该内模的圆周方向上彼此邻近地安排,并且这些模部段在其朝向该内模的一侧各自具有至少一个齿和至少一个齿隙区段和/或至少一个完整的齿隙;
-在这些模部段的径向外侧上安排的、柔性的且呈空心圆柱体设计的力传递元件,
-空心圆柱体的压力容器,其空心圆柱体壁在径向上在外侧包围该力传递元件,
-以及多个引导元件,这些引导元件被紧固或设计在各自的模部段的两端并且可径向运动地安排在各自所指派的、径向定向的引导件中。
为了实现所提出的目的,在该加工装置中还提出的是:该力传递元件被设计为衬片,该衬片以其轴向两端以压力密封方式被紧固在该压力容器上,该力传递元件被安排在环形空间内,该环形空间被设计在该压力容器的该空心圆柱体壁与这些模部段的径向外侧之间,该压力容器具有至少一个压力介质孔,该至少一个压力介质孔沿径向从该力传递元件外通入该环形空间,这些模部段各自具有轴向定向的通孔,加热流体以及冷却流体能够被引导经过该通孔,并且加热流体以及冷却流体能够被引导经过该空心圆柱体的内模。
该加工装置的结构是很有利的,因为可以借此在很短的时间间隔内制造双面设计有齿的齿带卷带。这是可能的,因为这些模部段可以被主动加热和冷却,因为每个加工装置都指配有自己的压力容器,并且该压力容器通过被设计为衬片的柔性力传递元件与该外模的模部段热学隔离。
被设计为衬片的力传递元件优选由基于丁基、乙烯-丙烯二烯橡胶(EPDM)的橡胶基材或类似材料构成,其可以与纤维复合成复合材料。
被送入力传递元件和压力容器的圆柱体壁之间的环形空间中的流体优选是压缩空气,但也可以是水或水蒸汽。
输送流体经过外模的模部段允许在给模具装填了织物加强的卷带之后快速加热该卷带,即,首先达到塑化温度,随后达到弹性体的硫化温度,以及接着使模部段主动冷却。由于每个加工装置指配有自己的压力容器,因而不再需要将加工装置的成型构件传送到单独的高压釜中,由此同样节约了生产时间。最后,压力容器与外模的模部段、卷带和内模的热学隔离实现了使该压力容器在操作中只被很弱地加热,并且在加工装置上的工作可以无危险地快速进行。如果压缩空气作为压力流体被送入在加工装置的柔性力传递元件与压力容器的圆柱体壁之间的环形空间,则压力容器壁可以大致保持环境温度。
为了均匀地加热织物加强的卷带以便实现弹性体的塑化和硫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改进方案提出的是,该内模可经由在其底部或盖中的至少一个孔被填充加热流体。代替加热流体,也可以经过该孔引导冷却流体进入内模,以便使该内模在所描述的硫化过程之后可以尽可能快速地冷却以用于之后取出硫化的卷带。例如可以利用水蒸汽作为加热流体,可以利用水作为冷却流体。
根据另一个实施方式优选地提出的是:该内模被设计成在压力容器的盖打开的情况下能够从该压力容器和该外模中被取出。由此可以在压力容器外将织物加强的未被硫化的弹性体卷带形成到该内模上,并且随后将该弹性体卷带与内模一起装入压力容器中。这允许用于制造两面带齿的卷带的很短的节拍时间,因为硫化卷带在从加工装置吊出的第一内模上被冷却或者被预热的卷带被完全硫化且随后被冷却,而第二内模连同安排在其上的未变形以及尚未被硫化的第二卷带被引入该加工装置中并接着针对随后的成型和硫化过程被闭合。
根据本发明的加工装置也可以被设计成在别处形成织物加强的未被硫化的弹性体卷带,且随后为了其后的塑化、成型和硫化被安放在内模与外模的模部段之间。
在内模被构造成易于从加工装置取出的变型中,根据另一个实施方式可以提出的是:该内模的底部、盖和内部空间被芯杆以压力密封地方式穿过,该芯杆在底部下方以其轴向一端接合入该压力容器的或总体装置的定中心接收座中,且在其轴向另一端具有用于吊挂抬升工具的环眼。在此结构中,内模因此借助芯杆在压力容器中或在也承载压力容器的总体装置上关于压力容器和其中安排的外模的模部段径向定中心,从而可以精确地制造具有期望的径向尺寸的双面齿带。
关于外模的模部段,根据另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是,这些模部段可借助操作装置在径向上移向内模以及从中取出。由此,在外模的模部段的径向内表面与内模的径向外侧之间的该环形空间可以通过定位这些模部段在径向上被调节得较宽,使得能够相当舒适地将内模连同安排在其上的卷带送入或者仅将卷带送入。一旦该卷带被安排在该环形空间内,则外模的模部段可以借助该操作装置沿径向被移向该卷带,从而随后借助柔性的力传递元件只须实现在毫米级的很小的模部段径向运动。这些模部段的径向向内或径向向外的径向运动可以借助至少一个弹簧的弹簧力执行或至少受到支持。
为了能够构造比较小的压力容器并且避免不希望的压力容器加热,根据另一个改进方案优选提出的是,该操作装置被安排在压力容器外并且与模部段的引导元件相连。这些引导元件由导热性低的材料构成,或者它们由金属构成并被这种材料包围,或者这些引导元件分别通过一个导热性低的构件与该操作装置机械连接。由此实现了没有热或只有很少的热能够从被加热的模部段经由引导元件进入压力容器壁和至操作装置。
关于引导元件可以提出的是:这些引导元件被安排或设计在这些模部段的轴向端面上,并且这些引导元件与该操作装置的至少一个调节环协作,在该至少一个调节环转动时使这些模部段径向运动。这些引导元件也能够被设计为支撑销,其被紧固在各自的模部段的轴向两端面上。调节环例如可以针对这些引导元件中的每个具有螺旋引导槽,所指派的引导元件被接合入该引导槽中。该调节环可以电动地、气动地或手动地被转动。
根据其一个变型提出的是:径向定向的多个引导元件与各自的模部段相连接,且这些引导元件可借助共用的操作装置径向运动。这些引导元件在径向上密封地被引导穿过压力容器壁,且该共用的操作装置在径向上位于压力容器外。在此构型中,加工装置在轴向上特别短。
外模的模部段数量和与之相关的其操作装置的复杂性可以被优化。因此可行的是,根据本发明设计的加工装置具有有外模的仅两个或三个模部段。
本发明也实现了与方法相关的目的。因此提出一种用于在加工装置中制造两面设有齿的双面齿带的方法,在该加工装置中,由弹性体和织物芯层构成的卷带被安排在成型空间内、在径向上在圆柱体的内模和圆柱体的外模之间,其中,该内模在其径向外侧具有平行于该内模的纵轴线定向的若干齿,各齿相互间隔一个齿隙,其中,该外模由多个模部段构成,这些模部段平行于该内模的该纵轴线且在该内模的圆周方向上彼此邻近地安排,并且这些模部段在其朝向该内模的一侧各自具有至少一个齿和至少一个齿隙区段和/或至少一个完整的齿隙,其中,这些模部段沿径向上在外侧被柔性的并且呈空心圆柱体设计的力传递元件包围,该力传递元件被压力容器的该圆柱体壁包围,并且其中,该力传递元件以其轴向两端以径向向内密封的方式被紧固在该压力容器内,根据方法提出的是:加热流体被引导经过该外模的这些模部段和该内模,该加热流体的温度足以塑化该卷带的弹性体,随后为了使尚未被硫化的卷带成型,处于超压下的流体被压入在该压力容器的该圆柱体壁与该力传递元件之间的环形空间中,其结果是,该力传递元件以压紧力抵靠该外模的这些模部段的外侧并且该卷带的材料被压入该内模的和该外模的这些齿隙中,随后加热流体被引导经过该内模和该外模的这些模部段,加热流体的温度足以硫化该卷带的这些弹性体,使得在该卷带硫化后冷却流体经过该内模和该外模的这些模部段被引入,接着在该压力容器的该圆柱体壁与该力传递元件之间的该环形空间与环境压力或负压相连通,并且最后成型且硫化的卷带从该加工装置被取出并被分断成具有预定宽度的单独的双面齿带。
为了获得特别有利的制造方法,在刚刚提及的方法中可以提出的是:将成型的且至少被预硫化的卷带连同内模一起取出,从而可以在加工装置外对成型的卷带进行进一步冷却。紧接在取出承载硫化卷带的内模之后,该加工装置可以被装填第二内模,该第二内模承载尚未变形且尚未硫化的卷带,然后该卷带紧接着如所述地被塑化、成型和硫化。
附图说明
以下借助两个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该方法及其优点。对此加入附图。附图示出: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加工装置的轴向截面示意图,
图2是穿过根据图1的加工装置的在线A-A的区域内的径向截面示意图,其中外模径向扩开,
图3是根据图2的加工装置的视图,其中外模被推移到织物加强的卷带上,并且
图4是根据图2和图3的加工装置的视图,其中该卷带被成型和完全硫化。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且根据本发明所设计的加工装置1被安装在总体装置38的底板33上。总体装置38包括底板33、压紧装置40的三个立管41、以及加工装置1,通过该加工装置可以特别成本有效地制造具有双面带齿的齿带2。加工装置1的工作方式可以在图2至4中特别清楚地看到。
加工装置1具有内模3,该内模的空心圆柱体壁27被底部4和盖5封闭。内模3在其径向外侧具有平行于内模3的纵轴线10定向的多个齿6,各齿相互间隔一个齿隙7。内模3被外模8有径向间距地包围,该外模由多个模部段9构成,这些模部段平行于内模3的纵轴线10且在内模3的周向上彼此邻近地安排。这些模部段9中的每个在其径向朝内指向内模3的一侧具有两个齿11、一个位于其间的齿隙13、以及两个在边缘侧的半齿隙12。
模部段9在其指向加工装置1的圆周方向的侧面具有如下几何形状:其允许模部段9在径向最内侧位置上共同形成加工装置1的封闭的外模8。这尤其可以在图4中看到。尽管在所示实施例中,外模8由共二十五个模部段9构成,但外模8在极端情况下也可以只由两个模部段构成。于是,每个模部段9的齿11和齿隙13的数量在此自然更多。在另一个极端实例中,每个模部段9只具有一个齿11和半个齿隙12。
此外,加工装置1具有设置在模部段9的径向外侧的、柔性的且呈空心圆柱体设计的力传递元件14,该力传递元件在此形成为由耐热弹性体构成的衬片。力传递元件14被安排在环形空间20内,该环形空间被设计在模部段9的径向外侧与压力容器15的空心圆柱体壁18之间。在这些模部段9中的每个上,在轴向端侧各紧固了一个引导元件16、16’、16”,这些引导元件可径向运动地安排在各自所指派的径向定向的引导件17、31中。引导元件16、16’、16”优选由塑料构成或者由金属构成并被耐磨损的塑料层包围,使得这些引导元件具有差的导热性。
尤其如图1所示,压力容器15的已经提及的空心圆柱体壁18在其轴向两端与下托环44和上托环45牢固连接。下托环44被底板29封闭,上托环45被盖28封闭。被设计为衬片的力传递元件14以其轴向上端被压力密封地夹紧在压力容器15的壁18与上托环45之间,以及以其轴向下端被压力密封地夹紧在壁18与下托环44之间。由此,在压力容器15的壁18与力传递元件14的径向外侧之间形成所提及的环形空间20的一部分,处于超压下的流体可以经由压力容器15的壁18中的径向孔21流入该环形空间中。作为压力流体优选采用压缩空气,压缩空气对力传递元件14施以10巴至100巴、优选是25巴至35巴的压力。由此,柔性的力传递元件14压靠外模8的模部段9的径向外侧,由此这些模部段径向向内运动。为了解除负载并简化外模8的模部段9的径向回撤,环形空间20经由壁18中的孔21也能够与加工装置的环境压力或负压连通。
还可以在这些图中看到:这些模部段9中的每个具有轴向定向的通孔22,在第一运行状况下加热流体、例如热水或热蒸汽可被引导经过该通孔,或者在第二运行状况下冷却流体、例如冷水可被引导经过该通孔。由此,模部段9针对塑化过程和硫化过程是可被加热的,以及可被冷却以便快速降低模部段9的温度。
尤其如图1和图2所示,在模部段9的径向内侧与内模3的径向外侧之间设计有成型空间34,在成型空间内安排了用织物层和丝线加强的弹性体卷带25。如图2所示,卷带25紧靠内模3的齿5的齿顶,而外模8的模部段9的齿11的齿顶在塑化和成型过程开始前相对于该卷带保持径向间距。该径向间距使得卷带26轴向穿引入成型空间34或者将内模3连同卷带25一起加入压力容器15的所指派的接收区域变得容易。
为了形成封闭的外模8,这些模部段9借助操作装置30、30’径向向内运动,直到模部段9的指向圆周方向的侧面以小的圆周间隙相互松弛地抵靠。在此,模部段9的齿11的齿顶优选已经贴靠未硫化的卷带25的径向外侧(图3)。
接着,加热流体经过模部段9的通孔22以及在内模3的底部4或盖5中的开口23、24被引导到内模3的中央空腔35中。作为其替代或此外,加热流体也可以被引导经过内模3壁中的轴向孔27。这些孔23、24、27也可以被用于输送冷却流体。
通过加热内模3和外模8的模部段9,使尚未被硫化的卷带25的弹性体达到其塑化温度。接着,通过在压力容器15的壁18中的至少一个径向开口21,处于超压下的压力流体被引入在压力容器15的壁18与力传递元件14之间设计的环形空间20中,从而力传递元件14被径向向内地压到模部段9的径向外侧。由此,模部段9在卷带25(带有其现在塑化的弹性体)上径向向内运动,直到模部段9的指向圆周方向的侧面平坦地并且密封地相互贴靠(图4)。通过外模8的模部段9的所述径向运动,塑化的弹性体被压入内模3的齿隙7和外模8的齿隙13中,从而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双面齿带的几何形状。
接着,内模3的和外模8的模部段9的温度通过使用加热流体被提升直至超过弹性体的硫化温度,结果就是弹性体被硫化并且卷带25的在成型空间34内产生的新的几何形状被固定下来。
在现在的下一加工步骤中,冷却流体、优选是水通过外模8的模部段9的轴向通孔22以及通过在内模3的壁内的孔27或通过在内模3的底部3或盖4内的孔23、24被送入内模3的中央空腔35中。内模3和外模8的模部段9由此被冷却。
接着,在压力容器15的壁18与力传递元件14之间的环形空间20与环境压力或更好地与负压相连通,使得由衬片构成的力传递元件14从外模8的模部段9的径向外侧抬升。模部段9的操作行程取决于内模3的直径,约20mm至30mm。
接着,外模8的模部段9借助已经提及的操作装置30、30’使一段卷带25径向向外运动,使得卷带25从两个模3、8脱模。接着,加工装置1被打开,被硫化的卷带25单独地或与内模3一起被从该加工装置取出。
在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加工装置1的原理上的结构以及工作方式之后,以下参见图1来介绍若干个特别的实施方式。因此,在所示实施例中提出的是:内模3的底部4、中央的内部空间35和盖5被圆柱体的芯杆19穿过,该芯杆在其自由上端与空心圆柱体的中间件49相连。中间件49具有环眼37,抬升工具可以接合在该环眼上以便能够从加工装置1中吊出内模3。还提出的是:芯杆19以其自由下端46在内模3的内部空间35外接合入加工装置1的定中心接收座36中,该定中心接收座被设计为被紧固在总体装置38的底板33上的套筒。通过这种结构确保了在内模3、例如连同安排在其上的未被硫化的卷带25一起被送入时,它们被居中定位,从而确切地保持了距外模8的模部段9的径向内侧的预定的小径向间距。
为了将盖28压紧到压力容器15的上托环45上,在根据图1的总体装置38中设有在其关闭位置上可被锁定的压紧装置40,其具有三个立管41,只能够看到其中的两个立管41,并且各有一个杠杆传动机构42可枢转地被紧固在立管的相应的自由端。杠杆传动机构42分别具备手柄43,安装工借助这些手柄可操作压紧装置40以便将盖28轴向压紧到压力容器15的上托环45上。在此,杠杆传动机构42的杠杆47压靠盖28上的夹持件48。
为了能够使外模8的模部段9相互同步耦联地径向运动,根据如图1所示的变型加工装置1具有操作装置30,在该加工装置中在模部段9的自由轴向两端各自形成一个径向引导元件16、16’或者例如作为支撑销被紧固。引导元件16、16’接合入在盖侧的第一调节盘31的或在底部侧的第二调节盘32的所指派的独立的螺旋槽中。这两个调节盘31、32各自在压力容器15的无超压区域内可转动支承地安排在该压力容器处并且用作引导元件16、16’的引导件。通过转动两个调节盘31、32,使引导元件16、16’在螺旋槽中根据转动方向或是径向向外运动、或是径向向内运动。调节盘31、32的转动因为有待预期的较大用力而优选借助气动的或电动的辅助驱动机构进行。
在如图2至4所示的第二变型中,引导元件16”不是在轴向上、而是在径向上安排以及呈销状地设计。引导元件16”各自沿径向在内侧与外模8的所指派的模部段9牢固连接并且穿过径向的引导开口17,这些引导开口被设计在压力容器15的空心圆柱体的壁18中。共用的操作装置30’同时作用以施加径向调节力F至所有的引导元件16”,即,使得引导元件16”使模部段9推移直至卷带25的径向外侧。操作装置30’也可以使引导元件16”径向向外运动,使得模部段9由此可以从完全硫化的或仅被预热的卷带25上取下。
虽然在根据图2至4的所示实施例中尤其在模部段9、引导元件16”、操作装置30’和引导开口17上的所需密封件的情况下,设备成
本看起来不利地高昂,但如果例如只设有具有共两个引导元件16”和仅两个引导开口17的两个模部段9,就使得缺点没有那么明显了。
附图标记说明
1 加工装置
2 双面齿带
3 内模
4 内模的底部
5 内模的盖
6 内模上的齿
7 内模上的齿隙
8 外模
9 外模的模部段
10 内模的纵轴线
11 外模的模部段上的齿
12 外模的模部段上的齿隙区段
13 外模的模部段上的齿隙
14 力传递元件,衬片
15 压力容器
16 在模部段上的上轴向引导元件
16’ 在模部段上的下轴向引导元件
16” 在模部段上的径向引导元件
17 在压力容器壁中的径向引导开口
18 压力容器的空心圆柱体壁
19 内模上的芯杆
20 力传递元件与压力容器之间的环形空间
21 压力容器壁中的压力介质孔
22 模部段内的通孔
23 内模盖内的孔
24 内模盖内的孔
25 卷带
26 内模的空心圆柱体壁
27 内模壁
28 压力容器的盖
29 压力容器的底部
30,30’ 用于引导元件16、16’、16”的操作装置
31 用于引导元件16的上调节环、引导件
32 用于引导元件16’的下调节环、引导件
33 总体装置的底板
34 内模和外模之间的成型空间
35 内模的内部空间
36 用于芯杆19的定中心接收座
37 环眼
38 总体装置
39 芯杆的下端
40 压紧装置
41 压紧装置的立管
42 压紧装置的杠杆传动机构
43 压紧装置的把手
44 压力容器的下托环
45 压力容器的上托环
46 芯杆的下端
47 压紧装置的杠杆
48 盖上的夹持件
49 芯杆上的中间件
F 调节力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制造双面齿带的加工装置,该加工装置具有:空心圆柱体的内模(3),该内模被底部(4)及盖(5)封闭并且在其径向外侧具有平行于该内模(3)的纵轴线(10)定向的若干齿(6),各齿相互间隔一个齿隙(7);相对于该内模(3)有径向间距地安排的外模(8),该外模由多个模部段(9)构成,这些模部段平行于该内模(3)的纵轴线(10)且在该内模(3)的圆周方向上彼此邻近地安排,并且这些模部段在其朝向该内模(3)的一侧各自具有至少一个齿(11)和至少一个齿隙区段(12)和/或至少一个完整的齿隙(13);在这些模部段(9)的径向外侧安排的、柔性的且呈空心圆柱体设计的力传递元件(14);空心圆柱体的压力容器(15),其空心圆柱体壁(18)沿径向在外侧包围该力传递元件(14);以及若干引导元件(16,16’;16”),这些引导元件各自被紧固或设计在各自的模部段(9)的轴向两端处,并且这些引导元件可径向运动地安排在各自所指派的引导件(17;31)中,其特征在于,该力传递元件(14)被设计为衬片,该衬片以其轴向两端以压力密封方式被紧固在该压力容器(15)上,该力传递元件(14)被安排在环形空间(20)内,该环形空间被设计在该压力容器(15)的该空心圆柱体壁(18)与这些模部段(9)的径向外侧之间,该压力容器(15)具有至少一个压力介质孔(21),该至少一个压力介质孔沿径向从该力传递元件(14)外通入该环形空间(20),这些模部段(9)各自具有轴向定向的通孔(22),加热流体以及冷却流体能够被引导经过该通孔,并且加热流体以及冷却流体能够被引导经过该空心圆柱体的内模(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加热流体或冷却流体能够经由在内模的底部(4)或盖(5)内的至少一个孔(23,24)被引导经过该内模(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内模(3)被设计成在该压力容器(15)的盖(28)打开的情况下能够从该压力容器以及从该外模(8)取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内模(3)的该底部(4)、该盖(5)和内部空间(35)被芯杆(19)穿过,该芯杆沿轴向在该底部(4)外以其轴向一端接合到该压力容器(15)的或总体装置(38)的定中心接收座(36)中,并且在其轴向另一端具有用于钩挂抬升工具的环眼(3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这些模部段(9)能够借助操作装置(30,30’)沿径向移动靠近该内模(3)和远离该内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操作装置被安排在该压力容器(15)外并且与这些模部段(9)的这些引导元件(16,16’;16”)连接,
并且这些模部段(9)的这些引导元件(16,16’;16”)由低导热性材料构成或者涂覆有这样的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这些引导元件被安排或设计在这些模部段(9)的轴向端面上,并且这些引导元件与该操作装置的至少一个调节环(31)协作,在该至少一个调节环转动时使这些模部段(9)径向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这些引导元件在径向上各自与一个模部段(9)连接,并且能够由共用的操作装置使这些引导元件径向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这些引导元件在径向上且密封地被引导经过该压力容器(15)的空心圆柱体壁(18),并且共用的操作装置在径向上被安排在该压力容器(15)外。
10.一种用于在加工装置中制造两面设有齿的双面齿带的方法,在该加工装置(1)中,由弹性体和织物芯层构成的卷带(25)被安排在成型空间(34)内、在径向上在圆柱体的内模(3)和圆柱体的外模(8)之间,其中,该内模(3)在其径向外侧具有平行于该内模(3)的纵轴线(10)定向的若干齿(6),各齿相互间隔一个齿隙(7),其中,该外模(8)由多个模部段(9)构成,这些模部段平行于该内模(3)的该纵轴线(10)且在该内模(3)的圆周方向上彼此邻近地安排,并且这些模部段在其朝向该内模(3)的一侧各自具有至少一个齿(11)和至少一个齿隙区段(12)和/或至少一个完整的齿隙(13),其中,这些模部段(9)沿径向上在外侧被柔性的并且呈空心圆柱体设计的力传递元件(14)包围,该力传递元件被压力容器(15)的圆柱体壁包围,并且其中,该力传递元件(14)以其轴向两端以径向向内密封的方式被紧固在该压力容器(15)内,其特征在于,加热流体被引导经过该外模(8)的这些模部段(9)和该内模(3),该加热流体的温度足以塑化该卷带(25)的弹性体,随后为了使尚未被硫化的卷带(25)成型,处于超压下的流体被压入在该压力容器(15)的该圆柱体壁(18)与该力传递元件(14)之间的环形空间(20)中,其结果是,该力传递元件(14)以压紧力抵靠该外模(8)的这些模部段(9)的外侧并且该卷带(25)的材料被压入该内模(3)的和该外模(8)的这些齿隙(7,13)中,随后加热流体被引导经过该内模(3)和该外模(8)的这些模部段(9),加热流体的温度足以硫化该卷带(25)的这些弹性体,使得在该卷带(25)硫化后冷却流体经过该内模(3)和该外模(8)的这些模部段(9)被引入,接着在该压力容器(15)的该圆柱体壁(18)与该力传递元件(14)之间的该环形空间(20)与环境压力或负压相连通,并且最后成型且硫化的卷带(25)从该加工装置(1)被取出并被分断成具有预定宽度的单独的双面齿带(2)。
CN201680061613.3A 2015-10-29 2016-07-25 用于制造双面齿带的方法和加工装置 Active CN1083491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5221168.1A DE102015221168A1 (de) 2015-10-29 2015-10-29 Verfahren und Fertigungs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eines Doppelzahnriemens
DE102015221168.1 2015-10-29
PCT/EP2016/067608 WO2017071845A1 (de) 2015-10-29 2016-07-25 Verfahren und fertigungs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eines doppelzahnriemen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49179A CN108349179A (zh) 2018-07-31
CN108349179B true CN108349179B (zh) 2020-06-23

Family

ID=566838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61613.3A Active CN108349179B (zh) 2015-10-29 2016-07-25 用于制造双面齿带的方法和加工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960621B2 (zh)
EP (1) EP3368287B1 (zh)
CN (1) CN108349179B (zh)
DE (1) DE102015221168A1 (zh)
WO (1) WO201707184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71989B (zh) * 2019-07-05 2022-05-1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温敏发泡材料的压缩定型装置
KR20230112140A (ko) * 2020-11-30 2023-07-26 아틱 바이오매터리얼즈 오와이 섬유 강화 물품의 제조 방법 및 장치
CN114274428B (zh) * 2021-11-19 2023-08-08 浙江威格尔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小直径同步带的硫化装置
DE102022100504A1 (de) 2022-01-11 2023-07-13 Arntz Beteiligungs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wenigstens eines Antriebsriemen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517430A1 (de) * 1974-04-26 1975-11-06 Pirelli Form fuer die herstellung von doppelzahnriemen
US6177042B1 (en) * 1998-11-23 2001-01-23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integral rubber tractor tracks
EP1279482A2 (en) * 2001-07-19 2003-01-29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An elastic track and mold for producing the track
CN101424310A (zh) * 2002-06-28 2009-05-06 三星皮带株式会社 传动带/带筒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583085A (en) * 1949-09-21 1952-01-22 John F Campbell Flexible sleeve type vulcanizing apparatus for v belts and the like
US3078206A (en) * 1959-02-25 1963-02-19 Us Rubber Co Method of forming belt teeth in reinforced positive drive belts
BE765040A (fr) * 1970-04-09 1971-08-16 Pirelli Moule expansible a secteurs pour la vulcanisation de courroies
US4379011A (en) * 1981-09-08 1983-04-05 Dayco Corporation Method of making arched V-belts
DE3690703C2 (de) * 1986-02-27 1989-07-06 Bruss Polt I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ringf¦rmigen polymeren Erzeugnissen und Pressform zur Durchf}hrung dieses Verfahrens
US6818167B2 (en) * 2000-10-17 2004-11-16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rubber crawler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517430A1 (de) * 1974-04-26 1975-11-06 Pirelli Form fuer die herstellung von doppelzahnriemen
US6177042B1 (en) * 1998-11-23 2001-01-23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integral rubber tractor tracks
EP1279482A2 (en) * 2001-07-19 2003-01-29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An elastic track and mold for producing the track
CN101424310A (zh) * 2002-06-28 2009-05-06 三星皮带株式会社 传动带/带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244006A1 (en) 2018-08-30
EP3368287B1 (de) 2019-10-16
US10960621B2 (en) 2021-03-30
DE102015221168A1 (de) 2017-05-04
CN108349179A (zh) 2018-07-31
WO2017071845A1 (de) 2017-05-04
EP3368287A1 (de) 2018-09-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49179B (zh) 用于制造双面齿带的方法和加工装置
EP2679368B1 (en) Tire vulcanizer
JP4884934B2 (ja) タイヤ加硫装置
JP5481656B2 (ja) タイヤ加硫機
US3932088A (en) Flexible annular core used for the production of hollow toroidal rubber shells
JP5705132B2 (ja) タイヤの加硫装置
US3260782A (en) Press for shaping and curing pneumatic tires
JPS59142127A (ja) タイヤ加硫装置
CN109383056A (zh) 异步胀缩轮胎直压硫化内模具
CN103286885A (zh) 轮胎直压硫化机的内模具
CN101804677B (zh) 无接头橡胶履带一次成型硫化装置
JP5682019B1 (ja) タイヤ加硫装置及びタイヤ加硫方法
JP2014083738A (ja) タイヤ加硫装置及びタイヤ加硫方法
JP2008126487A (ja) タイヤ加硫成型装置及び加硫成型方法
CN102107475B (zh) 多温控工程胎硫化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EP1749636A1 (en) Mold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core
CN203267003U (zh) 轮胎直压硫化机的内模具
US10875270B2 (en) Tire vulcanizing mold with optimized closing
CN107810104B (zh) 处理室的竖直位置固定
CN117841247B (zh) 一种乘用车空气弹簧气囊硫化设备
JP2020001362A (ja) タイヤ加硫装置および方法
CN112739514B (zh) 轮胎硫化装置及方法
CN201979644U (zh) 适用于自动开模硫化机的两开模模具
JP2017217781A (ja) タイヤ加硫用コンテナ
JP7006130B2 (ja) ビード部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