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53060A -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53060A
CN108153060A CN201810110871.7A CN201810110871A CN108153060A CN 108153060 A CN108153060 A CN 108153060A CN 201810110871 A CN201810110871 A CN 201810110871A CN 108153060 A CN108153060 A CN 1081530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ce
light source
plate
light
backlight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1087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欧阳志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11087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53060A/zh
Publication of CN1081530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53060A/zh
Priority to PCT/CN2019/073892 priority patent/WO2019149217A1/zh
Priority to EP19746965.3A priority patent/EP3722869A4/en
Priority to US16/922,562 priority patent/US11294116B2/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15Edge-illuminating devices, i.e. illuminating from the sid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by one optical element, or plurality thereof, placed on the light output side of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1Diffusing sheet or lay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光源组件和第一扩散膜,光源组件朝向导光板的侧面发光,第一扩散膜设置于导光板的第二面上,且第一扩散膜靠近光源组件,第一扩散膜用于将光源组件入射至自身上的光线扩散到第一面的远离光源组件的位置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通过在导光板的第二面上设置靠近光源组件的第一扩散膜,而使得光源组件发射出的光线在照射到第一扩散膜上后,第一扩散膜能够将光线扩散到第一面上远离光源组件的位置上,增强第一面上远离光源组件的位置的光强,均衡了第一面靠近光源的位置和远离光源的亮度。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Description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电子设备的显示背光功能,通常是在电子设备的一个边上设置发光光源组件,然后通过导光板导至电子设备的显示区域而实现显示背光功能。随着目前电子设备的显示尺寸的增大,导致电子设备的显示区域上的亮度差会较为明显,影响整体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出光均匀的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光源组件和第一扩散膜,所述导光板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及连接于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之间的侧面,所述光源组件朝向所述导光板的侧面发光,所述第一扩散膜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第二面上,且所述第一扩散膜靠近所述光源组件,所述第一扩散膜用于将所述光源组件入射至自身上的光线扩散到所述第一面的远离所述光源组件的位置上。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所述显示面板层叠于所述导光板的第一面上,所述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域和与所述显示区域连接的非显示区域,所述非显示区域遮盖所述光源组件和所述第一扩散膜,所述第一扩散膜用于将所述光源组件入射至自身上的光线扩散到所述显示区域上。
再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显示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通过在导光板的第二面上设置靠近光源组件的第一扩散膜,而使得光源组件发射出的光线在照射到第一扩散膜上后,第一扩散膜能够将光线扩散到第一面上远离光源组件的位置上,增强第一面上远离光源组件的位置的光强,均衡了第一面靠近光源的位置和远离光源的亮度,从而提供了一种出光均匀的背光模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应用上述背光模组,从而提供了一种出光均匀的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显示装置的光线图;
图3为图1中的第一扩散层与反射板相对位置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的一种支架的示意图;
图7为图5中的另一种支架的示意图;
图8为图5中的再一种支架的示意图;
图9为图5中的遮光胶的示意图;
图10为图5中的导光板和支架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此外,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申请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申请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宽度”、“长度”、“X向”、“Y向”、“Z向”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申请,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或者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说明体含义。
请参照图1,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一种显示装置100,该显示装置100包括显示面板2和背光模组1。所述背光模组1设置于显示面板2的下方,用于为显示面板2提供背光。
如图1所示,背光模组1包括导光板12、光源组件11和第一扩散膜13,所述导光板12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面F1和第二面F2、及连接于所述第一面F1和所述第二面F2之间的侧面R1,所述光源组件11朝向所述导光板12的侧面R1发光,所述第一扩散膜13设置于所述导光板12的第二面F2上,且所述第一扩散膜13靠近所述光源组件11,所述第一扩散膜13用于将所述光源组件11入射至自身上的光线扩散到所述第一面F1的远离所述光源组件11的位置上。
为了便于描述,将第一面F1的长度延伸方向定义为X向,将第一面F1至第二面F2的方向定义为Y向,同时垂直于X向和Y向的定义为Z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导光板12为透明板件,大致呈长矩形状,导光板12用以供光线透过。其中,光源组件11的光线经侧面R1入射后,会有部分光线到达第二面F2上,第二面F2上的光线能够发生反射并进而射至第一面F1,形成光源组件11的出光。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板12还可以设置为薄圆柱片或者其它形状,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光源组件11与所述导光板12沿着X向并排设置,且光源组件11靠近导光板12的侧面R1的一个侧边上,光源组件11的光线能够从侧面R1入射到导光板12中。可以理解的,导光板12靠近光源组件11的区域光亮较强,导光板12远离光源组件11的区域光亮较弱。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所述第一扩散膜13靠近光源组件11设置于导光板12的第二面F2上。第一扩散膜13具有微细多孔结构,该微细多孔结构能够修正到达自身的光线的扩散角度,即使得射在第一扩散膜13上的光线的光辐射面积增大,从而将入射至自身上的光线扩散到远离光源组件11的位置上,降低了导光板12靠近光源组件11的区域的亮度,增加了导光板12远离光源组件11的区域的亮度。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扩散膜13还可以由不同角度构成的偏光片组成。
请参照图2,背光模组1的光线图如下所示:光源组件11发射的光通过导光板12的侧面R1进入导光板12,部分光线会到达第二面F2,第二面F2上设置有第一扩散膜13的位置通过第一扩散膜13将光线扩散到第一面F1之远离光源组件11的位置上。
从而,本申请中,通过在导光板12的第二面F2上设置靠近光源组件11的第一扩散膜13,而使得光源组件11发射出的光线在照射到第一扩散膜13上后,第一扩散膜13能够将光线扩散到第一面F1上远离光源组件11的位置上,增强第一面F1上远离光源组件11的位置的光强,均衡了第一面F1靠近光源的位置和远离光源的亮度,从而提供了一种出光均匀的背光模组1。
可以理解的,请参照图1,所述第二面F2的部分区域与所述第一扩散膜13重叠。本实施例中,第一面F1于X向的长度大于第一扩散膜13于X向的长度,即第一扩散膜13设置于导光板12上光强较强的位置来将光线扩散出去,而导光板12的第一面F1还可以对应布置其它部件(如反射件)。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所述第一扩散膜13的一个侧边与所述导光板12的侧面R1平齐,使得第一扩散膜13对落在第一面F1和侧面R1的连接处的光线亦能够进行扩散,进一步提高了背光模组1的可靠性。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扩散膜13的一个侧边还可以与导光板12的侧面R1沿着X向设置有间隙。
进一步的,请参照图1,所述背光模组1还包括反射板14,所述反射板14设置于所述第二面F2上,且所述反射板14与所述第一扩散膜13并排排布。具体的,反射板14用以将射至自身的光线以一定的反射角反射至第一面F1上。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和图3,所述反射板14较之所述第一扩散膜13更为远离所述光源组件11。具体的,第一扩散膜13和反射板14依次沿着导光板12的X向排布设置于所述导光板12的第二面F2上。第一扩散膜13沿着Z向的尺寸与第二面F2沿着Z向的尺寸相同;第一扩散膜13沿着Z向的尺寸与第二面F2沿着Z向的尺寸相同,靠近光源组件11的光线先到达第一扩散膜13上,进而被第一扩散膜13扩散出去,远离光源组件11的光线到达反射板14上,进而被反射板14以一定的反射角反射至第一面F1上。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反射板14还可以与所述第一扩散膜13沿着Z向并排设置,且反射板14沿着X向的长度与第二面F2沿着X向的长度相同,即靠近光源组件11的光线有部分可以被第一扩散膜13扩散出去,部分光线可以被反射板14反射出去。
可以理解的,请参照图3,所述反射板14与所述第一扩散膜13之间间隔有预设距离D1。反射板14与第一扩散膜13沿着X向间隔设置有预设距离形成间隙,该间隙作为其它部件比如支架与、第一扩散膜13、反射板14和导光板12组装时预留的间隙,防止第一扩散膜13和反射板14在安装时发生干涉,提高背光模组1的可靠性。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反射板14与第一扩散膜13拼接形成与第二面F2尺寸相同的结构,即反射板14与第一扩散膜13之间并无间隙,二者形成的结构完全覆盖第二面F2。
进一步的,请参照图1,所述光源组件11与所述侧面R1紧密设置,以使光源组件11的光线直接从侧面R1入射进导光板12,更好的保证光线传播的路径。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光源组件11与侧面R1之间还可以间隔有距离,例如2毫米。
可以理解的,请参照图1,所述背光模组1还包括至少一个增透膜15,所述至少一个增透膜15设置于所述导光板12的第一面F1上,用于提高所述导光板12的第一面F1发出的光线的透过率。具体的,所述至少一个增透膜15包括下增透膜151和上增透膜152,所述下增透膜151和所述上增透膜152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导光板12的第一面F1上。
可以理解的,请参照图1,所述背光模组1还包括支架16,所述支架16位于所述导光板12的第二面F2的一侧,用于承载所述光源组件11、所述导光板12以及所述反射板14。
可以理解的,请参照图1,所述显示面板2包括依次层叠连接的下偏光片下偏光片21、薄膜晶体阵列层22、液晶层23、滤光层以及上偏光片25,所述下偏光片下偏光片21贴近所述导光板12的第一面F1,所述薄膜晶体阵列层22具有相对所述下偏光片下偏光片21凸出的封装部,所述封装部构成所述非显示区域A2。具体的,所述显示面板2为液晶显示面板2。所述显示面板2包括下偏光片21、TFT(薄膜晶体管)阵列层22、液晶层23、彩色滤光片24以及上偏光片25,所述下偏光片21、TFT(薄膜晶体管)阵列层22、液晶层23彩色滤光片24以及上偏光片25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1的增透膜15上。
从而,当背光模组1的光源组件11发出的光通过导光板12的第二面F2以及所述增透膜15透射至所述显示面板2后,通过下偏光片21以及液晶层23中对应导通的液晶分子,再通过彩色滤光片24进行滤光而形成颜色光,从而形成对应的彩色显示画面。
其中,请参照图2,所述显示面板2包括显示区域A1以及非显示区域A2,所述显示面板2大致位于显示面板2的显示区域A1,所述光源组件11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2的非显示区域A2。显示区域A1较之非显示区域A2离光源组件11较远,反之,非显示区域A2距离光源组件11较近。对应的,第一扩散膜13位于非显示区域A2中,以将非显示区域A2中的光线扩散到显示区域A1中。反射板14位于显示区域A1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光源组件11包括发光件111、印刷电路板112、和柔性电路板113,所述发光件111设置于所述印刷电路板112上,所述印刷电路板112电连接于所述柔性电路板113。
其中,所述印刷电路板112用于承载发光件111并为所述发光件111提供电源。印刷电路板112与发光件111连接的面朝向导光板12的侧面R1。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所述发光件111可为嵌设于所述印刷电路板112中的发光芯片,从而有效减小光源组件11沿着X向上的长度,有效减小非显示区域A2沿着X向的尺寸。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发光件111还可以为焊接于印刷电路板112上的LED。
其中,如图1所示,所述柔性电路板113用于建立所述印刷电路板112与其他功能模块比如主板的连接,以实现发光件111的供电控制等控制。所述柔性电路板113部分与所述导光板12的第二面F2层叠连接即所述柔性电路板113部分延伸至所述导光板12的第二面F2,即延伸至所述导光板12的第二面F2设置有第一扩散膜13的区域,即第一扩散膜13部分夹置于柔性电路板113和导光板12的第二面F2之间。
通过将柔性电路板113设于导光板12的下方即第二面F2上,避免柔性电路板113设置于导光板12的上方即第一面F1时对导光板12的出射光线的影响,优化了背光模组1的结构,进一步提高背光模组1的可靠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00将背光模组1设置于显示面板2的下方,通过在导光板12的第二面F2上设置靠近光源组件11的第一扩散膜13,而使得光源组件11发射出的光线在照射到第一扩散膜13上后,第一扩散膜13能够将光线扩散到第一面F1上远离光源组件11的位置上,增强第一面F1上远离光源组件11的位置的光强,均衡了第一面F1靠近光源的位置和远离光源的亮度,从而提供了一种出光均匀的显示装置100。
请参照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200,其与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显示装置100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主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1还包括第二扩散膜17,所述第二扩散膜17设置于所述第一面F1上,所述第二扩散膜17和所述柔性电路板113于所述导光板12的第一面F1上的正投影区域部分重叠。
所述第二扩散膜17用于进一步对所述第一面F1出射的光线进行扩散,从而使得到达显示面板2的光线更加均匀。
本实施例中,第二扩散膜17设置于所述增透膜15与所述导光板12的第一面F1之间,所述第二扩散膜17和所述柔性电路板113于所述导光板12的第一面F1上的正投影区域部分重叠即所述第二扩散膜17与柔性电路板113沿着X向有部分重叠,相比第二扩散膜17和所述柔性电路板113在X向并排设置的尺寸得到了减少,优化了显示装置200的结构。光源组件11发射的光通过导光板12的侧面R1进入导光板12,部分光线会到达第二面F2,第二面F2上设置有第一扩散膜13的位置通过第一扩散膜13将光线扩散到第一面F1之远离光源组件11的位置上,若部分入射至第二扩散膜17的光线则会进一步得到扩散形成面光源。
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4,所述第二扩散膜17完全覆盖第二面F2,并第二扩散膜17靠近光源组件11的一侧延伸出一部分承载于光源组件11上。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请参照图4,所述第二扩散膜17部分覆盖第二面F2,并第二扩散膜17靠近光源组件11的一侧延伸出一部分承载于光源组件11上。
请参照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300,其与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显示装置100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主要在于柔性电路板113的结构的不同,所述柔性电路板113具有弯折连接的第一连接部1131和第二连接部1132,所述第一连接部1131部分与所述导光板12的第二面F2层叠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1132朝着远离所述导光板12的第二面F2的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二连接部1132贴合连接于所述印刷电路板112。
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5,所述柔性电路板113弯折形成L形。所述第一连接部1131承载印刷电路板112和发光件111,且第一连接部1131朝着靠近所述导光板12的方向延伸并部分贴设于导光板12的第二面F2上,其中,第一扩散膜13位于所述导光板12的第二面F2与所述柔性电路板113的第一连接部1131之间。所述第二连接部1132设有电连接所述印刷电路板112的焊盘1132a。所述焊盘1132a覆盖所述印刷电路板。所述焊盘1132a相对所述印刷电路板112凸出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131的厚度,使得所述背光模组1在平行所述第一面F1方向上无法提供背光的区域进一步减小,所述背光模组1可以提供背光的透光区域占比进一步增大。
可以理解的,本申请实施例一、二、三中的背光模组1还可以包括支架16,支架16用于承载光源组件11、导光板12以及反射板14。所述支架16包括层叠于所述导光板12并靠近所述第一面F1的第一板件161、所述支架16还包括相对所述第一板件161折弯延伸的第二板件162和由所述第二板件162折弯延伸的第三板件163。所述第二板件162贴近所述光源组件11。所述第三板件163与所述第一板件161相对,并覆盖所述光源。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照图6,所述第一板件161完全覆盖所述光源组件11和所述导光板12。所述第一板件161可以是经粘胶层粘接于所述导光板12的第一扩散膜13上。所述第一板件161与所述光源组件11的印刷电路板112之间相粘接。可以采用双面胶粘接于印刷电路板112未被所述柔性电路板113电路板所覆盖的区域。即双面胶可以是与所述柔性电路板113并排。所述双面胶稳固所述第一板件161和所述光源组件11确保所述光源组件11在侧面R1排布的线性度减小,提高背光效果。所述第三板件163设置粘接所述光源组件11的泡棉胶18。所述泡棉胶18粘接于所述光源组件11的印刷电路板112上,实现所述第三板件163与所述光源组件11稳固。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支架16可以包括第一板件161和第二板件162中的至少一个板件。具体分别为:所述支架16包括层叠于所述导光板12并靠近所述第一面F1的第一板件161,所述第一扩散膜13通过粘接层20粘接于所述支架16上。或者,所述支架16还包括相对由所述第一板件161折弯延伸的第二板件162,所述第二板件162贴近所述光源组件11。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板件162与所述光源组件11之间相粘接。采用双面胶粘接于印刷电路板112。并位于未被所述柔性电路板113的第二连接部1132所覆盖的区域。即所述双面胶可以是与所述柔性电路板113电路板的第二连接部1132并排。所述双面胶稳固所述第二板件162和所述光源组件11,确保所述光源组件11在侧面R1排布的线性度减小,提高背光效果。
所述第一板件161、第二板件162和第三板件163具有挡光性能,所述第一板件161、第二板件162和第三板件163包覆所述导光板12和所述光源组件11,防止所述背光模组1漏光。即所述第一板件161、第二板件162和第三板件163形成所述背光模组1的保护壳,保证所述背光模组1的安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照图7,所述第一板件161朝向所述光源组件11一侧设有沉孔161a,所述沉孔161a与所述光源组件11正对。所述沉孔161a还与所述柔性电路板113正对。所述第一板件161在远离所述光源组件11一侧形成凸包。使得所述沉孔161a内可以容纳所述光源组件11的一部分和所述柔性电路板113的一部分。所述第一板件161开设所述沉孔161a,减小了所述背光模组1在平行所述第一面F1方向无法提供背光的区域,增大了可以提供背光的透光区域占比。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请参照图8,所述第一板件161设有通孔161b,所述通孔161b与所述光源组件11正对,所述背光模组1还包括遮光带19,所述遮光带19覆盖所述通孔161b。所述通孔161b还与所述柔性电路板113正对。所述柔性电路板113粘接于所述第一扩散膜13上。通过在所述第一板件161开设所述通孔161b,方便所述光源组件11和所述柔性电路板113与所述导光板12组装。
请参照图8,首先先在所述第三板件163上粘接泡棉胶18;然后将所述光源组件11穿过所述通孔161b粘接于所述泡棉胶18上;所述柔性电路板113随所述光源组件11穿过所述通孔161b,稳固于所述第一板件161内侧;再后,将所述第一扩散膜13贴合于导光板12的第二面F2,并在所述第一扩散膜13上涂设所述粘接层20,以及设置有第一扩散膜13的导光板12固定于所述第一板件161内侧;再后,将(所述第二扩散膜17)、下增透膜151和上增透膜152依次固定于所述导光板12的第一面F1上;最后,将所述遮光带19封盖所述通孔161b。所述遮光带19与所述第一板件161存在部分层叠,并与所述第二板件162存在部分层叠,以增加所述遮光带19的牢固性,并防止所述通孔161b漏光。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9,所述背光模组1还包括遮光胶191,所述遮光胶191包括第一遮光层1911和由所述第一遮光层1911折弯延伸的第二遮光层1912,所述第一遮光层1911层叠于所述第三板件163远离所述光源组件11的一侧,并至少覆盖所述光源组件11,所述第二遮光层1912覆盖所述第二板件162。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照图9,所述第一遮光层1911在所述导光板12的正投影与所述扩散膜所在的区域相重合。所述第一遮光层1911无法透过所述光源组件11的光线,实现所述背光模组1的封装,防止所述光源组件11的光线从所述第三板件163与所述导光板12之间泄露。所述第一遮光层1911形成所述背光模组1无法提供背光的区域。所述第一遮光层1911刚好覆盖所述第一扩散膜13所在的区域,以减小所述背光模组1无法提供背光的区域面积。所述第二遮光层1912对所述第二板件162包覆,以增大所述遮光胶191与所述支架16的接触面积,增加所述支架16与外部件粘接的牢固性。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0,所述导光板12还具有出光侧面R2,所述出光侧面R2连接于所述第一面F1和所述第二面F2之间,与所述侧面R1相平行。所述导光板12的侧面R1设有第一定位部121,所述支架16还包括由所述第一板件161折弯延伸的第四板件164,所述第四板件164贴近所述侧面R1,并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部121配合的第二定位部165。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四板件164对所述导光板12的X向上的侧面R1遮挡,防止漏光。所述侧面R1设有多个所述第一定位部121。所述第四板件164对应设有多个所述第二定位部165与多个所述第一定位部121配合,以保证所述导光板12与所述支架16之间的间距较小,且保证所述导光板12与所述支架16的装配精度较高。所述第一定位部121可以是凹槽,所述第二定位部165可以是凸台。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定位部121也可以是凸台,所述第二定位部165也可以是凹槽。
请参阅图11,为电子设备400的结构框图,所述电子设备400包括前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显示装置100、200、300。
其中,所述电子设备400可为显示器、电视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所述显示装置100、200、300则可为电子设备400中包括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的结构。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的某一实施例可能仅重点介绍到一个或少数部件的变动,其他未介绍或未重点介绍的部分在其他实施例中有不同的变形方式时,在该实施例中也适用。例如,在图1、7中的光源组件11的结构变化时,第一扩散膜13可以采用图1、4、5、6中任一种方式。
显然,所述电子设备200还可包括其他的元件,例如处理器、存储器等等,由于与本申请改进无关,故未在此描述。
以上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21)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光板、光源组件和第一扩散膜,所述导光板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及连接于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之间的侧面,所述光源组件朝向所述导光板的侧面发光,所述第一扩散膜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第二面上,且所述第一扩散膜靠近所述光源组件,所述第一扩散膜用于将所述光源组件入射至自身上的光线扩散到所述第一面的远离所述光源组件的位置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面的部分区域与所述第一扩散膜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扩散膜的一个侧边与所述导光板的侧面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反射板,所述反射板设置于所述第二面上,且所述反射板与所述第一扩散膜并排排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板较之所述第一扩散膜更为远离所述光源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板与所述第一扩散膜之间间隔有预设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组件与所述侧面紧密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组件包括发光件件、印刷电路板、和柔性电路板,所述发光件设置于所述印刷电路板上,所述印刷电路板电连接于所述柔性电路板上,所述柔性电路板部分与所述导光板的第二面层叠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第二扩散膜,所述第二扩散膜设置于所述第一面上,所述第二扩散膜和所述柔性电路板于所述导光板的第一面上的正投影区域部分重叠。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具有弯折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部分与所述导光板的第二面层叠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朝着远离所述导光板的第二面的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二连接部贴合连接于所述印刷电路板。
11.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层叠于所述导光板并靠近所述第一面的第一板件,所述第一扩散膜通过粘接层粘接于所述支架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还包括相对由所述第一板件折弯延伸的第二板件,所述第二板件贴近所述光源组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件与所述光源组件之间相粘接,所述第二板件与所述光源组件之间设相粘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还包括由所述第二板件折弯延伸的第三板件,所述第三板件与所述第一板件相对,并覆盖所述光源。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遮光胶,所述遮光胶包括第一遮光层和由所述第一遮光层折弯延伸的第二遮光层,所述第一遮光层层叠于所述第三板件远离所述光源组件一侧,并至少覆盖所述光源,所述第二遮光层覆盖所述第二板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件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光源正对,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遮光带,所述遮光带覆盖所述通孔。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件朝向所述光源一侧设有沉孔,所述沉孔与所述光源正对。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还具有出光侧面,所述出光侧面连接于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之间,所述导光板的出光侧面设有第一定位部,所述支架还包括由所述第一板件折弯延伸的第四板件,所述第四板件贴近所述出光侧面,并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部配合的第二定位部。
19.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权利要求1~18任意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所述显示面板层叠于所述导光板的第一面上,所述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域和与所述显示区域连接的非显示区域,所述非显示区域遮盖所述光源组件和所述第一扩散膜,所述第一扩散膜用于将所述光源组件入射至自身上的光线扩散到所述显示区域上。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依次层叠连接的下偏光片、薄膜晶体阵列层、液晶层、滤光层以及上偏光片,所述下偏光片贴近所述导光板的第一面,所述薄膜晶体阵列层具有相对所述下偏光片凸出的封装部,所述封装部构成所述非显示区域。
2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权利要求20~21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
CN201810110871.7A 2018-02-01 2018-02-01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Pending CN1081530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10871.7A CN108153060A (zh) 2018-02-01 2018-02-01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PCT/CN2019/073892 WO2019149217A1 (zh) 2018-02-01 2019-01-30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EP19746965.3A EP3722869A4 (en) 2018-02-01 2019-01-30 BACKLIGHT MODULE, DISPLA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6/922,562 US11294116B2 (en) 2018-02-01 2020-07-07 Display device based on diffusion film and electronic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10871.7A CN108153060A (zh) 2018-02-01 2018-02-01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53060A true CN108153060A (zh) 2018-06-12

Family

ID=624573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10871.7A Pending CN108153060A (zh) 2018-02-01 2018-02-01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5306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49217A1 (zh) * 2018-02-01 2019-08-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913A (zh) * 1994-05-27 1997-03-12 佳能株式会社 用于显示器的背照明装置
US20070165154A1 (en) * 2006-01-18 2007-07-19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light therein
CN101201416A (zh) * 2006-12-14 2008-06-18 林清彬 导光板装置
CN101563631A (zh) * 2006-12-18 2009-10-21 E.I.内穆尔杜邦公司 包括具有特定反射率和厚度偏差的非织造片材的显示屏用漫反射器
CN101762908A (zh) * 2008-12-19 2010-06-30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设备
CN101796344A (zh) * 2007-09-10 2010-08-04 夏普株式会社 背光装置
CN101796437A (zh) * 2007-08-28 2010-08-04 Dic株式会社 棱镜片、采用该棱镜片的背光单元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2128418A (zh) * 2010-01-15 2011-07-20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JP2014120319A (ja) * 2012-12-17 2014-06-30 Konica Minolta Inc 照明装置
CN204300980U (zh) * 2015-01-04 2015-04-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反射结构、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06969286A (zh) * 2015-12-09 2017-07-21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CN107247364A (zh) * 2017-07-27 2017-10-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7544111A (zh) * 2016-06-24 2018-01-05 美蓓亚三美株式会社 面状照明装置
CN208384297U (zh) * 2018-02-01 2019-01-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913A (zh) * 1994-05-27 1997-03-12 佳能株式会社 用于显示器的背照明装置
US20070165154A1 (en) * 2006-01-18 2007-07-19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light therein
CN101201416A (zh) * 2006-12-14 2008-06-18 林清彬 导光板装置
CN101563631A (zh) * 2006-12-18 2009-10-21 E.I.内穆尔杜邦公司 包括具有特定反射率和厚度偏差的非织造片材的显示屏用漫反射器
CN101796437A (zh) * 2007-08-28 2010-08-04 Dic株式会社 棱镜片、采用该棱镜片的背光单元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1796344A (zh) * 2007-09-10 2010-08-04 夏普株式会社 背光装置
CN101762908A (zh) * 2008-12-19 2010-06-30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设备
CN102128418A (zh) * 2010-01-15 2011-07-20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JP2014120319A (ja) * 2012-12-17 2014-06-30 Konica Minolta Inc 照明装置
CN204300980U (zh) * 2015-01-04 2015-04-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反射结构、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06969286A (zh) * 2015-12-09 2017-07-21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CN107544111A (zh) * 2016-06-24 2018-01-05 美蓓亚三美株式会社 面状照明装置
CN107247364A (zh) * 2017-07-27 2017-10-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8384297U (zh) * 2018-02-01 2019-01-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49217A1 (zh) * 2018-02-01 2019-08-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80607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the same
WO2017061312A1 (ja) 照明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CN205485155U (zh) 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
CN102955291A (zh) 显示装置
US20200326469A1 (en) Electronic Device, Display Assembly Thereof, and Backlight Module Thereof
CN108317436B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电子装置
CN106969286A (zh) 显示设备
CN108196400A (zh)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625488A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5807514A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108150896B (zh) 电子装置及其背光模组
WO2017073469A1 (ja) 照明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CN108302386B (zh) 电子装置及其显示组件、背光模组
CN107153298A (zh) 面光源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208384297U (zh)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8205170A (zh)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8153060A (zh)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8287437A (zh) 一种背光模组和电子装置
JP5813775B2 (ja) 表示装置
CN208076751U (zh)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JP2000231096A (ja) 液晶表示装置
US11294116B2 (en) Display device based on diffusion film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2003344851A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113641039B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KR101920760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을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모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61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