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84971B - 复合相变材料包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复合相变材料包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84971B
CN108084971B CN201711498988.9A CN201711498988A CN108084971B CN 108084971 B CN108084971 B CN 108084971B CN 201711498988 A CN201711498988 A CN 201711498988A CN 108084971 B CN108084971 B CN 1080849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ge material
phase change
metal layer
layer
composite ph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9898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084971A (zh
Inventor
于强
罗洪旭
孙高峰
李卓
杨广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National Batte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National Batt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National Batte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National Batt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49898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084971B/zh
Publication of CN1080849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849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0849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849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5/00Heat-transfer, heat-exchange or heat-storage materials, e.g. refrigerants; Materials for the production of heat or cold by chemical reactions other than by combustion
    • C09K5/02Materials undergoing a change of physical state when used
    • C09K5/06Materials undergoing a change of physical state when used the change of state being from liquid to solid or vice versa
    • C09K5/063Materials absorbing or liberating heat during crystallisation; Heat storage materi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5/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 B32B15/04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comprising metal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15/043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comprising metal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met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5/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 B32B15/04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comprising metal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15/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comprising metal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5/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 B32B15/2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comprising aluminium or copp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31/00Bags or like containers made of paper and having structural provision for thickness of cont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6/00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 C23C16/22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eposition of inorganic material, other than metallic material
    • C23C16/26Deposition of carbon only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相变材料包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相变材料领域,该复合相变材料包用铝塑膜将复合相变材料真空密封得到,所述复合相变材料包括以层状结构交替设置的泡沫金属层和石墨烯层,所述泡沫金属层含有相变材料。利用该复合相变材料包能够缓解现有技术中的泡沫金属与相变材料复合后热传导效率低以及容易漏液的技术问题,达到提高导热效率和减少渗漏的目的。

Description

复合相变材料包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相变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复合相变材料包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相变材料是利用材料在相变过程中伴随的大量吸热和放热效应进行能量储存和温度调控的物质的统称。相变材料在建筑节能、道路交通、现代农业温室、太阳能利用、食品的冷藏和运输、医疗保健、电子设备散热、运动员降温和保暖服饰、特殊控温服装、航天科技、军事红外伪装、电力移峰填谷、工业余热储存利用、热能回收等诸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金属制备工艺的不断发展,泡沫金属以其比重轻,比表面积大等特点而广泛应用于过滤、屏蔽、吸音及碱性二次电池和催化剂载体等方面。
目前,常用的复合相变材料是以泡沫金属作为骨架,在泡沫金属中填充相变材料用于热量的传输。目前的相变材料中,固-液相变材料价廉易得,相变焓值较高,因此,多以固-液相变材料为主,但固-液相变材料在相变过程中有液相产生,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而目前常规的封装材料为金属外壳,如果密封不好,将会造成泄漏而腐蚀金属外壳或污染环境。另外,当泡沫金属的尺寸较大时,热传导距离加大,导致其导热性降低。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相变材料包,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的泡沫金属与相变材料复合后热传导效率低以及容易漏液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相变材料包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具有工艺流程简单且适合工业化生产的优点。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相变材料包,用铝塑膜将复合相变材料真空密封得到,所述复合相变材料包括以层状结构交替设置的泡沫金属层和石墨烯层,所述泡沫金属层含有相变材料。
进一步的,泡沫金属层包括泡沫铜金属层或泡沫铝金属层;
优选地,当泡沫金属层为泡沫铜金属层时,所述泡沫铜金属层中相变材料的重量百分比为82%-90%;
优选地,当泡沫金属层为泡沫铝金属层时,所述泡沫铝金属层中相变材料的重量百分比为86%-93%。
进一步的,所述复合相变材料的最外层为石墨烯层。
进一步的,所述泡沫金属层和石墨烯层分别至少为3层。
进一步的,每层泡沫铜金属层的厚度为0.3-1cm,优选为0.3-0.8cm。
进一步的,每层石墨烯金属层的厚度为0.1-0.3cm,优选为0.15-0.25cm。
进一步的,所述相变材料包括有机相变材料和无机相变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有机相变材料包括石蜡、硬脂酸或月桂酸。
进一步的,所述无机相变材料包括无机水合盐。
一种上述复合相变材料包的制备方法,先用真空浸渍法将相变材料填充于泡沫铜金属层中,然后再利用沉积法在泡沫铜金属层表面制备出石墨烯层得到所述复合相变材料,之后用铝塑膜将所述复合相变材料密封包装得到所述复合相变材料包。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复合相变材料包,是以铝塑膜为包装材料,替代了传统的金属外壳包装材料。利用铝塑膜进行包装能够实现真空包装。利用真空包装能够利用内部与外部存在的大气压压差的作用,有效防止相变材料液化后流出渗漏。同时,用铝塑膜进行包装还可以将复合相变材料以任选形状进行封装,方便使用。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复合相变材料包中,复合相变材料是以石墨烯层和泡沫铜金属层交替设置,相当于在泡沫铜金属层之间***了一层导热性更好的石墨烯作为中间导热层,从而减少了泡沫铜金属层的传热距离,提高了复合相变材料的导热性。
此外,当需要冷却的物体表面热量不均时,与其接触的相变材料所接受的热量不同,加上泡沫铜金属层中孔洞的阻隔作用,热量比较容易聚集,而本发明中,通过在泡沫铜金属层之间设置石墨烯层,聚集的热量可以在石墨烯层中传输,进行热量的发散,从而提高复合相变材料整体的导热性。
再者,当泡沫铜金属层中的相变材料吸热液化后,由于石墨烯层的阻隔作用,对液体的渗漏会存在一定的阻隔作用,因此,可以延长复合相变材料的使用寿命,减少环境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复合相变材料包,用铝塑膜将复合相变材料真空密封得到,所述复合相变材料包括以层状结构交替设置的泡沫金属层和石墨烯层,所述泡沫金属层含有相变材料。
本发明提供的复合相变材料包,是以铝塑膜为包装材料,替代了传统的金属外壳包装材料。利用铝塑膜进行包装能够实现真空包装。利用真空包装能够利用内部与外部存在的大气压压差的作用,有效防止相变材料液化后流出渗漏。同时,用铝塑膜进行包装还可以将复合相变材料以任选形状进行封装,方便使用。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复合相变材料包中,复合相变材料是以石墨烯层和泡沫铜金属层交替设置,相当于在泡沫铜金属层之间***了一层导热性更好的石墨烯作为中间导热层,从而减少了泡沫铜金属层的传热距离,提高了复合相变材料的导热性。
此外,当需要冷却的物体表面热量不均时,与其接触的相变材料所接受的热量不同,加上泡沫铜金属层中孔洞的阻隔作用,热量比较容易聚集,而本发明中,通过在泡沫铜金属层之间设置石墨烯层,聚集的热量可以在石墨烯层中传输,进行热量的发散,从而提高复合相变材料整体的导热性。
再者,当泡沫铜金属层中的相变材料吸热液化后,由于石墨烯层的阻隔作用,对液体的渗漏会存在一定的阻隔作用,因此,可以延长复合相变材料的使用寿命,减少环境污染。
石墨烯具有非常好的热传导性能。纯的无缺陷的单层石墨烯的导热系数高达5300W/mK,是目前为止导热系数最高的碳材料,高于单壁碳纳米管(3500W/mK)和多壁碳纳米管(3000W/mK)。当它作为载体时,它的导热系数也可达600W/mK。用石墨烯作为中间导热层***到泡沫铝金属层表面后,可显著提高整体复合相变材料的导热性,尤其是当需要制作的泡沫铝金属层较厚时,其导热效果更加明显。同时,由于石墨烯层覆盖了泡沫铝金属层的孔洞,当相变材料由固体变为液体时,可对液体的渗漏有一定的阻隔作用。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泡沫金属层包括泡沫铜金属层或泡沫铝金属层;优选地,当泡沫金属层为泡沫铜金属层时,所述泡沫铜金属层中相变材料的重量百分比为82%-90%;优选地,当泡沫金属层为泡沫铝金属层时,所述泡沫铝金属层中相变材料的重量百分比为86%-93%。
泡沫铜是一种在铜基体中均匀分布着大量连通或不连通孔洞的新型多功能材料。泡沫铜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延展性和导热性能,利用泡沫铜作为骨架,使相变材料填充其中,可以增加其导热性。
泡沫铝是一种在铝基体中均匀分布着大量连通或不连通孔洞的新型多功能材料。泡沫铝具有密度小、高吸收冲击能力强、耐高温和防火性能强等性能,利用泡沫铝作为骨架,使相变材料填充其中,可以增加其导热性。
通过增加相变材料的重量百分比可以提高相变材料的吸热能力,进一步提高复合相变材料的导热性。
在上述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泡沫铜金属层中相变材料的重量百分比非限制性的例如可以为:82%、83%、84%、85%、86%、87%、88%、89%或90%。
在上述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泡沫铝金属层中相变材料的重量百分比非限制性的例如可以为:86%、87%、88%、89%、90%、91%、92%或93%。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复合相变材料的最外层为石墨烯层。最外层设置石墨烯层,当复合相变材料与需要导热的物体接触时可以将外部物体上的热量迅速导出,提高了导热效率。另外,最外层为石墨烯层还可以进一步提高防渗漏性能。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泡沫金属层和石墨烯层分别至少为3层。至少设置3层是为了保证导热效果。单位体积内设置的石墨烯的层数越多,其导热效果越好。具体各层层数的设定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及复合相变材料的具体尺寸设定。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每层泡沫金属层的厚度为0.3-1cm,优选为0.3-0.8cm。泡沫金属层的厚度不能太薄,否则会影响其作为骨架的功能,降低整体的刚度;同时,泡沫金属层的厚度不能太厚,否则会降低整体的导热性。通过优化泡沫金属层的厚度,可以在不降低复合相变材料整体刚度的同时提高其导热性能。其中,每层泡沫金属层的厚度非限制性的例如可以为:0.3cm、0.4cm、0.5cm、0.6cm、0.7cm、0.8cm、0.9cm或1cm。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每层石墨烯金属层的厚度为0.1-0.3cm,优选为0.15-0.25cm。通过优化石墨烯层的厚度可以进一步提高复合相变材料的导热性能。其中,每层石墨烯金属层的厚度典型但非限制性的例如可以为:0.1cm、0.15cm、0.2cm、0.25cm或0.3cm。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相变材料包括有机相变材料和无机相变材料。可选地,所述有机相变材料包括石蜡、硬脂酸或月桂酸。可选地,所述无机相变材料包括无机水合盐。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述复合相变材料包的制备方法,先用真空浸渍法将相变材料填充于泡沫铜金属层中,然后再利用沉积法在泡沫铜金属层表面制备出石墨烯层得到所述复合相变材料,之后用铝塑膜将所述复合相变材料密封包装得到所述复合相变材料包。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复合相变材料包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相变材料加热熔化后置于真空浸渍机中,且相变材料置入真空浸渍机中的体积量为真空浸渍机体积的40%~70%,并使真空浸渍机的温度比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高6~8℃,使相变材料保持液态;将泡沫铝金属置于内有液态相变材料的真空浸渍机中进行真空浸渍,待泡沫铝金属吸附饱满相变材料后取出冷却凝固得到含相变材料的泡沫铝金属层;之后将含有的泡沫铝金属层置于化学气相沉积设备中,利用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在泡沫铝金属层表面制备石墨烯层,得到上述复合相变材料;然后再用铝塑膜将所述复合相变材料密封包装得到所述复合相变材料包。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对比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是一种复合相变材料包,用铝塑膜将复合相变材料真空密封得到,其中,复合相变材料为以层状结构交替设置的泡沫铜金属层和石墨烯层,所述泡沫铜金属层含有石蜡,所述复合相变材料的最外层为石墨烯层,即复合相变材料的两侧均设有石墨烯层。其中,泡沫铜金属层为3层,石墨烯层为4层。每层泡沫铜金属层的厚度为0.3cm。每层石墨烯金属层的厚度为0.1cm。泡沫铜金属层中相变材料的重量百分比为82%。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一种复合相变材料包,用铝塑膜将复合相变材料真空密封得到,其中,复合相变材料为以层状结构交替设置的泡沫铜金属层和石墨烯层,所述泡沫铜金属层含有硬脂酸,所述复合相变材料的最外层为石墨烯层,即复合相变材料的两侧均设有石墨烯层。其中,泡沫铜金属层为4层,石墨烯层为5层。每层泡沫铜金属层的厚度为0.6cm。每层石墨烯金属层的厚度为0.2cm。泡沫铜金属层中相变材料的重量百分比为84%。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一种复合相变材料包,用铝塑膜将复合相变材料真空密封得到,其中,复合相变材料为以层状结构交替设置的泡沫铜金属层和石墨烯层,所述泡沫铜金属层含有月桂酸,所述复合相变材料的最外层为石墨烯层,即复合相变材料的两侧均设有石墨烯层。其中,泡沫铜金属层为4层,石墨烯层为5层。每层泡沫铜金属层的厚度为0.8cm。每层石墨烯金属层的厚度为0.3cm。泡沫铜金属层中相变材料的重量百分比为86%。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一种复合相变材料包,用铝塑膜将复合相变材料真空密封得到,其中,复合相变材料为以层状结构交替设置的泡沫铜金属层和石墨烯层,所述泡沫铜金属层含有无机水合盐,所述复合相变材料的最外层为石墨烯层,即复合相变材料的两侧均设有石墨烯层。其中,泡沫铜金属层为4层,石墨烯层为5层。每层泡沫铜金属层的厚度为0.8cm。每层石墨烯金属层的厚度为0.3cm。泡沫铜金属层中相变材料的重量百分比为90%。
对比例1
本对比例是一种复合相变材料包,用铝塑膜将复合相变材料真空密封得到,其中,复合相变材料包括作为骨架结构的泡沫金属铜和浸渍于泡沫金属铜内的石蜡。该复合相变材料的厚度为1.3cm。泡沫铜金属层中相变材料的重量百分比为82%。
对比例2
本对比例是一种复合相变材料包,用铝塑膜将复合相变材料真空密封得到,其中,复合相变材料包括作为骨架结构的泡沫金属铜和浸渍于泡沫金属铜内的硬脂酸。该复合相变材料的厚度为3.4cm。泡沫铜金属层中相变材料的重量百分比为84%。
对比例3
本对比例是一种复合相变材料包,用铝塑膜将复合相变材料真空密封得到,其中,复合相变材料包括作为骨架结构的泡沫金属铜和浸渍于泡沫金属铜内的月桂酸。该复合相变材料的厚度为4.7cm。泡沫铜金属层中相变材料的重量百分比为86%。
对比例4
本对比例是一种复合相变材料包,用铝塑膜将复合相变材料真空密封得到,其中,复合相变材料包括作为骨架结构的泡沫金属铜和浸渍于泡沫金属铜内的无机水合盐。该复合相变材料的厚度为4.7cm。泡沫铜金属层中相变材料的重量百分比为90%。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是一种复合相变材料包,用铝塑膜将复合相变材料真空密封得到,其中,复合相变材料为以层状结构交替设置的泡沫铝金属层和石墨烯层,所述泡沫铝金属层含有石蜡,所述复合相变材料的最外层为石墨烯层,即复合相变材料的两侧均设有石墨烯层。其中,泡沫铝金属层为3层,石墨烯层为4层。每层泡沫铝金属层的厚度为0.3cm。每层石墨烯金属层的厚度为0.1cm。泡沫铝金属层中相变材料的重量百分比为86%。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是一种复合相变材料包,用铝塑膜将复合相变材料真空密封得到,其中,复合相变材料为以层状结构交替设置的泡沫铝金属层和石墨烯层,所述泡沫铝金属层含有硬脂酸,所述复合相变材料的最外层为石墨烯层,即复合相变材料的两侧均设有石墨烯层。其中,泡沫铝金属层为4层,石墨烯层为5层。每层泡沫铝金属层的厚度为0.6cm。每层石墨烯金属层的厚度为0.2cm。泡沫铝金属层中相变材料的重量百分比为88%。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是一种复合相变材料包,用铝塑膜将复合相变材料真空密封得到,其中,复合相变材料为以层状结构交替设置的泡沫铝金属层和石墨烯层,所述泡沫铝金属层含有月桂酸,所述复合相变材料的最外层为石墨烯层,即复合相变材料的两侧均设有石墨烯层。其中,泡沫铝金属层为4层,石墨烯层为5层。每层泡沫铝金属层的厚度为0.8cm。每层石墨烯金属层的厚度为0.3cm。泡沫铝金属层中相变材料的重量百分比为90%。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是一种复合相变材料包,用铝塑膜将复合相变材料真空密封得到,其中,复合相变材料为以层状结构交替设置的泡沫铝金属层和石墨烯层,所述泡沫铝金属层含有无机水合盐,所述复合相变材料的最外层为石墨烯层,即复合相变材料的两侧均设有石墨烯层。其中,泡沫铝金属层为4层,石墨烯层为5层。每层泡沫铝金属层的厚度为0.8cm。每层石墨烯金属层的厚度为0.3cm。泡沫铝金属层中相变材料的重量百分比为92%。
对比例5
本对比例是一种复合相变材料包,用铝塑膜将复合相变材料真空密封得到,其中,复合相变材料包括作为骨架结构的泡沫金属铝和浸渍于泡沫金属铝内的石蜡。该复合相变材料的厚度为1.3cm。泡沫铝金属层中相变材料的重量百分比为86%。
对比例6
本对比例是一种复合相变材料包,用铝塑膜将复合相变材料真空密封得到,其中,复合相变材料包括作为骨架结构的泡沫金属铝和浸渍于泡沫金属铝内的硬脂酸。该复合相变材料的厚度为3.4cm。泡沫铝金属层中相变材料的重量百分比为88%。
对比例7
本对比例是一种复合相变材料包,用铝塑膜将复合相变材料真空密封得到,其中,复合相变材料包括作为骨架结构的泡沫金属铝和浸渍于泡沫金属铝内的月桂酸。该复合相变材料的厚度为4.7cm。泡沫铝金属层中相变材料的重量百分比为90%。
对比例8
本对比例是一种复合相变材料包,用铝塑膜将复合相变材料真空密封得到,其中,复合相变材料包括作为骨架结构的泡沫金属铝和浸渍于泡沫金属铝内的无机水合盐。该复合相变材料的厚度为4.7cm。泡沫铝金属层中相变材料的重量百分比为92%。
性能测试
利用实施例1-8和对比例1-8提供的复合相变材料包进行导热测试试验,将复合相变材料包的一侧贴于温度为100℃的发热装置表面,并用温度表监控复合相变材料另一侧的温度。当复合相变材料另一侧的温度达到100℃时,记录从放置复合相变材料于发热装置表面到温度达到100℃时所经历的时间。同时,重复该实验直至包装膜表面有液体渗出,并记录此时每种复合相变材料所经历的周期数。试验结果列于表1。
表1各实施例和对比例检测结果
测试项目 升温时间/s 渗漏时的循环次数/次
实施例1 1500 800
实施例2 2550 1370
实施例3 3900 1540
实施例4 4000 1620
对比例1 2200 530
对比例2 3460 860
对比例3 4800 980
对比例4 5500 1090
实施例5 1860 860
实施例6 3020 1410
实施例7 4350 1630
实施例8 4810 1790
对比例5 2430 600
对比例6 3720 940
对比例7 5130 1070
对比例8 5760 1180
从表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泡沫金属层内浸渍不同的相变材料,其升温时间不同。从实施例和对比例的实验数据可知,如果减少石墨烯层,则升温时间增加,渗漏时的循环次数降低。由此可知,添加石墨烯层能显著提高导热效率和减少渗漏。
尽管已用具体实施例来说明和描述了本发明,然而应意识到,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作出许多其它的更改和修改。因此,这意味着在所附权利要求中包括属于本发明范围内的所有这些变化和修改。

Claims (10)

1.一种复合相变材料包,其特征在于,用铝塑膜将复合相变材料真空密封得到,所述复合相变材料包括以层状结构交替设置的泡沫金属层和石墨烯层,所述泡沫金属层含有相变材料;
泡沫金属层包括泡沫铜金属层或泡沫铝金属层;
当泡沫金属层为泡沫铝金属层时,所述泡沫铝金属层中相变材料的重量百分比为86%-93%;
所述复合相变材料的最外层为石墨烯层;
所述泡沫金属层和石墨烯层分别至少为3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相变材料包,其特征在于,当泡沫金属层为泡沫铜金属层时,所述泡沫铜金属层中相变材料的重量百分比为82%-9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相变材料包,其特征在于,每层泡沫铜金属层的厚度为0.3-1c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相变材料包,其特征在于,每层泡沫铜金属层的厚度为0.3-0.8c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相变材料包,其特征在于,每层石墨烯金属层的厚度为0.1-0.3c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相变材料包,其特征在于,每层石墨烯金属层的厚度为0.15-0.25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相变材料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材料包括有机相变材料和无机相变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相变材料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相变材料包括石蜡、硬脂酸或月桂酸。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相变材料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相变材料包括无机水合盐。
10.一种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相变材料包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先用真空浸渍法将相变材料填充于泡沫铜金属层中,然后再利用沉积法在泡沫铜金属层表面制备出石墨烯层得到所述复合相变材料,之后用铝塑膜将所述复合相变材料密封包装得到所述复合相变材料包。
CN201711498988.9A 2017-12-29 2017-12-29 复合相变材料包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80849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98988.9A CN108084971B (zh) 2017-12-29 2017-12-29 复合相变材料包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98988.9A CN108084971B (zh) 2017-12-29 2017-12-29 复合相变材料包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84971A CN108084971A (zh) 2018-05-29
CN108084971B true CN108084971B (zh) 2021-03-02

Family

ID=621814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98988.9A Active CN108084971B (zh) 2017-12-29 2017-12-29 复合相变材料包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08497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79875A (zh) * 2018-09-10 2019-02-22 天津大学 微型温控结构单元
CN113875082B (zh) * 2019-03-21 2023-01-31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用于高安全性包设计的导热性各向异性的多层复合材料
CN109915894A (zh) * 2019-04-22 2019-06-2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蓄热式电暖器
CN110387215B (zh) * 2019-05-30 2021-04-20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具有疏导式热防护结构的石墨烯泡沫相变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91656B (zh) * 2019-10-15 2021-05-2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 用于加热不燃烧型烟草热源的复合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19790A (zh) * 2020-03-11 2020-06-23 浙江时空道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星敏感器的支架
CN112961425A (zh) * 2021-02-20 2021-06-15 中国天楹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废弃包装制备的储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534494A (zh) * 2022-10-13 2022-12-30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Cu/石墨烯薄膜层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85776A (zh) * 2012-01-20 2012-07-18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三维石墨烯/相变储能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66303A (zh) * 2013-09-24 2015-03-25 微宏动力***(湖州)有限公司 相变电池组
CN105492566A (zh) * 2013-08-29 2016-04-13 得克萨斯***大学董事会 蓄热单元、其组合物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CN106298274A (zh) * 2015-05-26 2017-01-04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一种新型的石墨烯/碳管/石墨烯复合材料、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497522A (zh) * 2016-10-21 2017-03-15 中南大学 一种泡沫金刚石增强石蜡相变储能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6494028A (zh) * 2016-12-28 2017-03-15 镇江博昊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多层石墨烯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60230A (zh) * 2012-04-01 2012-09-12 郑德强 超导热复合相变储能材料
US9605193B2 (en) * 2012-10-19 2017-03-28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ree dimensional interconnected porous graphene-based thermal interface material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85776A (zh) * 2012-01-20 2012-07-18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三维石墨烯/相变储能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92566A (zh) * 2013-08-29 2016-04-13 得克萨斯***大学董事会 蓄热单元、其组合物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CN104466303A (zh) * 2013-09-24 2015-03-25 微宏动力***(湖州)有限公司 相变电池组
CN106298274A (zh) * 2015-05-26 2017-01-04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一种新型的石墨烯/碳管/石墨烯复合材料、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497522A (zh) * 2016-10-21 2017-03-15 中南大学 一种泡沫金刚石增强石蜡相变储能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6494028A (zh) * 2016-12-28 2017-03-15 镇江博昊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多层石墨烯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硬脂酸甘油酯/泡沫金属相变材料储热性能;程晓敏等;《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50828;第37卷(第8期);第7页第3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84971A (zh) 2018-05-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84971B (zh) 复合相变材料包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19755B (zh) 以泡沫铝为基体的复合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蓄热包
CN108048046B (zh) 以泡沫铜为基体的复合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蓄热包
Chen et al. Effects of different phase change material thermal management strategies on the cooling performance of the power lithium ion batteries: A review
US10516194B2 (en) Thermal management solution for battery pack
CN106654430B (zh) 一种基于热管和相变材料的低温下动力电池热管理***
CN102585776A (zh) 三维石墨烯/相变储能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39176A (zh) 用于存储设备或电池的模块化组件
CN203503756U (zh) 基于平板环路热管的动力电池热管理***
CN108808160B (zh) 用于冷却动力电池的高强度传热结构
CN205335394U (zh) 带有冷却装置的电池组
TW202027331A (zh) 防延燒之電池模組及防延燒層
Fang et al. Porous-material-based composite phase change materials for a lithium-ion battery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CN110880629A (zh) 一种石墨烯辅助相变材料散热的电池组装置
CN210430029U (zh) 板式加热冷却导热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可控温锂电池组
CN201088710Y (zh) 一种保温储存运血箱
CN103367837A (zh) 基于平板环路热管的动力电池热管理***
CN109786889A (zh) 一种主被动相变式电池热管理***
WO2020046385A1 (en) A temperature stabilizing cargo compartment comprised of a plurality of layers
JP2013087276A (ja) 潜熱蓄熱体の形態
CN208819916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新型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用铝塑膜
CN203586897U (zh) 一种蓄热装置和具有该蓄热装置的空调
CN215418313U (zh) 均温电池壳体
CN107871916B (zh)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温控装置及锂离子电池
CN109755432A (zh) 一种相变储热材料在电池pack里的储存设计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