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84980B - 充气轮胎 - Google Patents

充气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84980B
CN107984980B CN201710907121.8A CN201710907121A CN107984980B CN 107984980 B CN107984980 B CN 107984980B CN 201710907121 A CN201710907121 A CN 201710907121A CN 107984980 B CN107984980 B CN 1079849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re
rib
arc
shoulder
tr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0712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84980A (zh
Inventor
田麦显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9849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849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849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849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3/00Tyre sidewalls; Protecting, decorating, marking, or the like, thereof
    • B60C13/02Arrangement of grooves or rib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4Tread patterns in which the raised area of the pattern consists only of continuous circumferential ribs, e.g. zig-zag
    • B60C11/042Tread patterns in which the raised area of the pattern consists only of continuous circumferential ribs, e.g. zig-zag further characterised by the groove cross-s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1Shape of the shoulders between tread and sidewall, e.g. rounded, stepped or cantilever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083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urvature of the tyre trea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4Tread patterns in which the raised area of the pattern consists only of continuous circumferential ribs, e.g. zig-za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3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groove cross-section, e.g. for buttressing or preventing stone-trapping
    • B60C11/1376Three dimensional block surfaces departing from the enveloping tread contou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5/00Tyre beads, e.g. ply turn-up or overlap
    • B60C15/02Seating or securing beads on rims
    • B60C15/024Bead contour, e.g. lips, grooves, or ribs
    • B60C15/0242Bead contour, e.g. lips, grooves, or ribs with bead extensions located radially outside the rim flange position, e.g. rim flange protec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5/00Tyre beads, e.g. ply turn-up or overlap
    • B60C15/06Flipper strips, fillers, or chafing strips and reinforcing layer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ea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1Shape of the shoulders between tread and sidewall, e.g. rounded, stepped or cantilevered
    • B60C2011/013Shape of the shoulders between tread and sidewall, e.g. rounded, stepped or cantilevered provided with a recessed por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2200/00Ty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B60C2200/06Ty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heavy duty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损害耐磨损性而实现操纵稳定性的提高的充气轮胎(2)。在该轮胎(2)中,胎冠肋(48e)的外表面(52)以及胎肩肋(48s)的外表面(54)构成胎面表面(28)的一部分。在沿着包含该轮胎(2)的旋转轴的平面的该轮胎(2)的剖面中,胎冠肋(48e)的外表面(52)的轮廓由第一圆弧表示。第一圆弧的中心位于赤道面上。胎肩肋(48s)的外表面(54)的轮廓由第二圆弧表示。从第二圆弧的弦的中心至该第二圆弧的距离相对于第二圆弧的弦的长度之比为0.03以上且0.05以下。

Description

充气轮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气轮胎。详细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型卡车、卡车、公共汽车等用的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对于在行驶状态中的轮胎,胎面表面相对于路面滑动,导致胎面磨损。特别地,在因货物的装载等而作用有较大的载荷的小型卡车、卡车、公共汽车等用的轮胎,即重载荷用轮胎(也包括小型卡车用轮胎)中,该磨损的程度较大。
在重载荷用轮胎的胎面,通常设置有沿周向延伸且在轴向上并列的多个肋。肋与路面直接接触,因此该肋的形状对磨损的程度产生影响。为了提高耐磨损性,而对该肋的形状进行各种各样的研究。该研究的一个例子公开于日本特开2006-076359公报。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076359公报
轮胎的胎面表面作为整体而具有朝外侧凸出的形状。因此,在设置于胎面的多个肋中,特别地在轴向上位于外侧的肋,即在胎肩肋中,在其内侧部分与外侧部分之间产生周长差。
在具有较大的周长的部分中,与具有较小的周长的部分相比,具有接地压变高的趋势。因此,对于具有该较大的周长的部分,因较高的接地压而促进磨损。与此相对,对于具有较小的周长的部分,与具有较大的周长的部分相比,相对于路面容易滑动。因此,对于具有较小的周长的部分,因该滑动而促进磨损。据此,在胎肩肋中,存在因周长差而容易产生磨损的状况。
尝试了如下情况,即:通过以具有比较大的半径的圆弧构成胎肩肋的外表面的形状,由此来缩小周长差,从而抑制该胎肩肋处的磨损的程度。但是,在该尝试中,虽然能够抑制磨损的程度,但在转弯时,存在胎肩肋的外表面翘曲,从而胎肩肋的接地压分布变化的情况。具体而言,在该胎肩肋的与路面的接触面中,在该接触面的端部的部分,接地压变高,在该接触面的中央部分,接地压变低。在该情况下,接地压较高的部分的面积小,从而导致转弯力降低。转弯力的降低导致操纵稳定性(响应性)的降低,因此需要驾驶员为了进行车辆的转弯而大幅度地打方向盘来设定较大的转向角。另外,较大的转向角有可能使相对于路面滑动的区域增大,在该情况下,导致促进了在胎肩肋中应被抑制的磨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损害耐磨损性而实现操纵稳定性的提高的充气轮胎。
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具备胎面,上述胎面的外表面是与路面接触的胎面表面。在该轮胎中,上述胎面具备沿周向延伸且在轴向上并列的多个肋。一条肋与位于该一条肋的附近的其他的肋之间是主沟。在这些肋中,位于该轮胎的赤道面或位于接近该赤道面的位置的肋是胎冠肋,在轴向上位于外侧的肋是胎肩肋。上述胎冠肋的外表面以及上述胎肩肋的外表面构成上述胎面表面的一部分。在沿着包含该轮胎的旋转轴的平面的该轮胎的剖面中,上述胎冠肋的外表面的轮廓由第一圆弧表示。上述第一圆弧的中心位于赤道面上。上述胎肩肋的外表面的轮廓由第二圆弧表示。从上述第二圆弧的弦的中心至该第二圆弧为止的距离相对于该弦的长度之比为0.03以上且0.05以下。
在该充气轮胎中,优选接近上述胎肩肋的上述主沟是胎肩主沟。从上述第二圆弧的弦的中心至该第二圆弧为止的距离相对于上述胎肩主沟的深度之比为0.09以上且0.15以下。
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胎肩肋的外表面的形状利用表示该形状的第二圆弧的弦的长度与从该弦的中心至该第二圆弧的距离来调整。在该胎肩肋中,不仅抑制基于周长差而引起的磨损的进行,还抑制在以往的轮胎中被确认出的转弯时的外表面的翘曲。在该轮胎中,不损害耐磨损性,且在转弯时得到良好的操纵稳定性。根据本发明,能够得到不损害耐磨损性而实现操纵稳定性的提高的充气轮胎。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局部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图1的轮胎的轮廓的图。
符号说明
2...轮胎;4...胎面;6...侧壁;8...边口部;10...胎圈;12...胎体;14...带束层;16...束带层;18...内衬层;20...防擦布;22...胎圈包布;24...第一加强包布;26...第二加强包布;28...胎面表面;38...胎体帘布层;48...肋;48e...胎冠肋;48s...胎肩肋;50...沟(主沟);50s...胎肩主沟;52...胎冠肋48e的外表面;54...胎肩肋48s的外表面;56...轮胎2的外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适当地参照附图,并基于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详细地进行说明。
图1示出充气轮胎2的剖面的一部分。详细而言,该图1示出了沿着包含该轮胎2的旋转轴在内的平面的该轮胎2的剖面的一部分。在图1中,上下方向是轮胎2的径向,左右方向是轮胎2的轴向,与纸面的垂直方向是轮胎2的周向。在图1中,点划线CL表示轮胎2的赤道面。该轮胎2的形状除胎面花纹之外,相对于赤道面对称。
该轮胎2具备:胎面4、一对侧壁6、一对边口部8、一对胎圈10、胎体12、带束层14、束带层16、内衬层18、一对防擦布20、一对胎圈包布22、一对第一加强包布24以及一对第二加强包布26。该轮胎2是无内胎型轮胎。该轮胎2安装于卡车、公共汽车等。该轮胎2是重载荷用轮胎。
胎面4呈朝径向外侧凸出的形状。胎面4形成与路面接触的胎面表面28。换言之,该胎面4的外表面是与路面接触的胎面表面28。在图1中,附图标记PT是胎面表面28的端部。
在该轮胎2中,胎面4具有基层30与顶层32。顶层32从基层30的径向外侧层叠于该基层30。顶层32的外表面是上述的胎面表面28。顶层32由耐磨损性、耐热性以及抓地性优良的交联橡胶构成。基层30由粘合性优良的交联橡胶构成。
各个侧壁6从胎面4的端部沿径向大致朝内侧延伸。该侧壁6由耐切割性以及耐气候性优良的交联橡胶构成。该侧壁6防止胎体12的损伤。
各个边口部8位于侧壁6的径向大致内侧。边口部8在轴向上位于比胎圈10以及胎体12靠外侧的位置。边口部8由耐磨损性优良的交联橡胶构成。虽未图示,但边口部8与轮辋的轮缘抵接。
各个胎圈10位于边口部8的轴向内侧。胎圈10具备胎圈芯34与从该胎圈芯34朝径向外侧延伸的三角胶36。胎圈芯34为环状,并包含被卷绕的非伸缩性金属线。金属线的典型的材质是钢。三角胶36朝径向外侧而前端部越来越细。三角胶36由高硬度的交联橡胶构成。
胎体12具备胎体帘布层38。该轮胎2的胎体12包含两层胎体帘布层38、即第一胎体帘布层40以及第二胎体帘布层42。该胎体12可以由一层胎体帘布层38形成,也可以由三层以上的胎体帘布层38形成。
在该轮胎2中,第一胎体帘布层40以及第二胎体帘布层42架设于两侧的胎圈10之间,并沿着胎面4以及侧壁6。第一胎体帘布层40绕胎圈芯34从轴向内侧朝向外侧折回。在该轮胎2中,第一胎体帘布层40的端部位于比三角胶36的端部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在该轮胎2中,第二胎体帘布层42不折回。第二胎体帘布层42的端部在径向上位于胎圈10的胎圈芯34的附近。该第二胎体帘布层42位于第一胎体帘布层40的外侧。
虽未图示,但各个胎体帘布层38包括并列的多根帘线与贴胶。各个帘线相对于赤道面所成的角度的绝对值为75°~90°。换言之,该胎体12具有径向构造。帘线由有机纤维构成。
带束层14位于胎面4的径向内侧。带束层14与胎体12层叠。带束层14对胎体12进行加强。带束层14包括内侧层44以及外侧层46。虽未图示,但内侧层44以及外侧层46分别包括并列的多根帘线与贴胶。各个帘线相对于赤道面倾斜。倾斜角度的通常的绝对值为10°以上且35°以下。内侧层44的帘线相对于赤道面的倾斜方向与外侧层46的帘线相对于赤道面的倾斜方向相反。帘线的材质是钢。带束层14的轴向宽度优选为轮胎2的最大宽度的0.6倍以上。带束层14也可以具备3层以上的层。
束带层16位于带束层14的径向外侧。在轴向中,束带层16的宽度大于带束层14的宽度。虽未图示,但该束带层16包括帘线与贴胶。帘线呈螺旋状卷绕。该束带层16具有所谓的无接头构造。帘线实际上沿周向延伸。帘线相对于周向的角度为5°以下,进一步为2°以下。利用该帘线对带束层14进行束缚,因此能够抑制带束层14的翘起。帘线由有机纤维构成。
内衬层18位于胎体12的内侧。内衬层18与胎体12的内表面接合。内衬层18由空气遮蔽性优良的交联橡胶构成。内衬层18的典型的原料是丁基橡胶或卤代丁基橡胶。内衬层18保持轮胎2的内压。
各个防擦布20位于胎圈10的附近。若将轮胎2组装于轮辋,则该防擦布20与轮辋抵接。通过该抵接,对胎圈10的附近进行保护。在该实施方式中,防擦布20由布与浸入该布的橡胶构成。
各个胎圈包布22位于胎圈10与胎体12之间。胎圈包布22绕胎圈10的胎圈芯34从轴向外侧朝向内侧折回。该胎圈包布22对胎圈10的局部进行加强。虽未图示,但该胎圈包布22包括并列的多根帘线与贴胶。各个帘线相对于径向倾斜。帘线由有机纤维构成。
各个第一加强包布24从胎圈10的胎圈芯34的附近沿着胎体12朝径向外侧延伸。第一加强包布24位于第二胎体帘布层42的轴向外侧。该第一加强包布24对胎圈10的局部进行加强。虽未图示,但该第一加强包布24包括并列的多根帘线与贴胶。各个帘线相对于径向倾斜。帘线由有机纤维构成。
各个第二加强包布26从胎圈10的胎圈芯34的附近沿着胎体12朝径向外侧延伸。第二加强包布26在轴向上位于第一加强包布24与边口部8之间。该第二加强包布26覆盖第一加强包布24整体。该第二加强包布26对胎圈10的局部进行加强。虽未图示,但该第二加强包布26包括并列的多根帘线与贴胶。各个帘线相对于径向倾斜。帘线由有机纤维构成。
如图1所示,在该轮胎2的胎面4设置有多条肋48。该胎面4具备多条肋48。这些肋48沿轴向并列。各个肋48沿周向延伸。在该轮胎2中,肋48沿周向连续。该肋48也可以由在周向上以规定的间距配置的多个花纹块构成。
在该轮胎2中,一条肋48与位于该一条肋48的相邻位置的其他的肋48之间是沟50。肋48沿周向延伸,因此该沟50也沿周向延伸。在本发明中,对一条肋48与其他的肋48进行区分的沟50被称为主沟。在该轮胎2中,一条肋48与位于该一条肋48的相邻位置的其他的肋48之间是主沟50,该主沟50沿周向连续。
主沟50的宽度以及深度对排水性以及胎面4的刚性产生影响。在该轮胎2中,从排水性以及确保胎面4的刚性的观点出发,主沟50的宽度优选设定为该轮胎2的接地宽度的1%以上且7%以下。此外,主沟50的深度考虑到了胎面4的厚度,并且从排水性以及确保胎面4的刚性的观点出发,设定为8.0mm以上且22.0mm以下的范围。换句话说,该主沟50的深度为8.0mm以上且22.0mm以下。
在本发明中,轮胎2的接地宽度由接地面的轴向最大宽度表示。为了得到该接地宽度,如下所述确认接地面。将轮胎2组装于正规轮辋,以成为正规内压的方式向轮胎2填充空气。将外倾角设定为0°,对轮胎2加载正规载荷,使该轮胎2接地于平面。由此,得到接地面。基于该接地面,测量上述的接地宽度。
在本说明书中,正规轮辋意味着在轮胎2所依据的规格内被规定的轮辋。JATMA规格中的“标准轮辋”、TRA规格中的“Design Rim”以及ETRTO规格中的“Measuring Rim”是正规轮辋。
在本说明书中,正规内压意味着在轮胎2所依据的规格内被规定的内压。JATMA规格中的“最高气压”、TRA规格中的“TIRE LOAD LIMITS AT VARIOUS COLD INFLATIONPRESSURES”所记载的“最大值”以及ETRTO规格中的“INFLATION PRESSURE”是正规内压。
在本说明书中,正规载荷意味着在轮胎2所依据的规格内被规定的载荷。JATMA规格中的“最高负荷能力”、TRA规格中的“TIRE LOAD LIMITS AT VARIOUS COLD INFLATIONPRESSURES”所记载的“最大值”以及ETRTO规格中的“LOAD CAPACITY”是正规载荷。
在本发明中,只要无特别说明,轮胎2的各部件的尺寸以及角度是在将轮胎2组装于正规轮辋并以成为正规内压的方式向轮胎2填充空气的状态下被测量的。在测量时,不对轮胎2施加载荷。
在该轮胎2的胎面4,加上未图示的主沟50,总共刻有3条主沟50。通过该三条主沟50,使得在该轮胎2的胎面4上设有四条肋48。
如图1所示,在该轮胎2中,在赤道面的位置设置有主沟50。换句话说,在该赤道面的位置不设置肋48。在该轮胎2中,将4条肋48中的、位于接近赤道面的位置的肋48e称为胎冠肋。在轴向上,位于外侧的肋48s被称为胎肩肋。另外,接近该胎肩肋48s的主沟50s被称为胎肩主沟。此外,当在胎面4设置有奇数条肋48的情况下,通常,在赤道面的位置配置肋48。因此,在该情况下,位于赤道面的肋48被称为胎冠肋。在本发明中,位于轮胎2的赤道面或位于接近该赤道面的位置的肋48e是胎冠肋,在轴向上位于外侧的肋48s是胎肩肋。而且,接近胎肩肋48s的主沟50s是胎肩主沟。在该轮胎2中,胎冠肋48e的外表面52以及胎肩肋48s的外表面54构成胎面表面28的一部分。
在该轮胎2的制造中,组装多个橡胶部件,从而得到生胎(未硫化轮胎)。将该生胎投入模具(未图示)。生胎的外表面与模具的空腔表面抵接。生胎的内表面与囊状物或刚性型芯抵接。生胎在模具内被加压以及加热。生胎的橡胶组成物凭借加压以及加热而流动。橡胶凭借加热而发生交联反应,从而得到图1所示的轮胎2。使用在空腔表面具有凸凹花纹的模具,从而在轮胎2形成凹凸花纹。
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轮胎2的外表面56的轮廓的一部分。在图2中,上下方向是轮胎2的径向,左右方向是轮胎2的轴向,与纸面的垂直方向是轮胎2的周向。该轮廓表示沿着包含轮胎2的中心轴的平面的、该轮胎2的剖面所呈现的外表面56的形状。
在本发明中,该轮胎2的外表面56的轮廓基于模具的空腔表面而被指定。该图2所示的该轮胎2的外表面56的轮廓与该轮胎2用的模具的空腔表面的形状对应。换句话说,该图2所示的轮廓是在该轮胎2的制造时使用的模具的空腔表面的一部分。
在图2中,附图标记PW是轮胎2的轴向外侧端部。双向箭头WW是从一方的外侧端部PW至另一方的外侧端部PW(未图示)的轴向距离。该距离WW是该轮胎2的轴向宽度。该轮胎2的外表面56的轮廓在该外侧端部PW处具有最大的轴向宽度WW。双向箭头WT是从一方的胎面表面28的端部PT至另一方的胎面表面28的端部PT(未图示)的轴向距离。该距离WT是胎面表面28的轴向宽度。
在该轮胎2中,胎面表面28的宽度WT相对于最大宽度WW之比为0.7以上且0.9以下。由此,在该轮胎2中,通过调整能够均衡地确保接地面积与适当的挠曲。
在该轮胎2中,胎冠肋48e的外表面52的轮廓由圆弧(以下,为第一圆弧)表示。在图2中,箭头R1是该第一圆弧的半径。在该轮胎2中,该第一圆弧的半径R1被设定在300mm以上且1000mm以下的范围内。该半径R1的范围与以往的轮胎中由圆弧表示胎冠肋的外表面的轮廓的情况下被设定的该圆弧的半径的范围相等。此外,由于半径R1较大,因此在该图2未被示出,但该第一圆弧的中心位于赤道面上。
在图2中,附图标记R1S是第一圆弧的一侧的端部(以下,为第一端部)。附图标记R1E是该第一圆弧的另一侧的端部(以下,为第二端部)。双向箭头L1是从第一端部R1S至第二端部R1E为止的距离。该距离L1是第一圆弧的弦的长度。
在该轮胎2中,考虑轮胎尺寸、胎冠肋48e的刚性、该胎冠肋48e对轮胎2的性能产生的影响等,而设定第一圆弧的弦的长度L1。具体而言,第一圆弧的弦的长度L1相对于胎面表面28的宽度WT之比优选为0.1以上且0.3以下。该比更加优选为0.15以上且0.25以下。
在该轮胎2中,胎肩肋48s的外表面54的轮廓由圆弧(以下,为第二圆弧)表示。在图2中,箭头R2是该第二圆弧的半径。附图标记R2S是第二圆弧的一侧的端部(以下,为第一端部)。附图标记R2E是该第二圆弧的另一侧的端部(以下,为第二端部)。在该轮胎2中,该第二端部R2E也是胎面表面28的端部PT。双向箭头L2是从第一端部R2S至第二端部R2E为止的距离。该距离L2是第二圆弧的弦的长度。附图标记CA是第二圆弧的中点,附图标记CS是该第二圆弧的弦的中心。双向箭头V是从第二圆弧的弦的中心CS至该第二圆弧的中点CA的距离。该距离V是从第二圆弧的弦的中心CS至该第二圆弧的距离,即突出量。
在该轮胎2中,考虑轮胎尺寸、胎肩肋48s的刚性、该胎肩肋48s对轮胎2的性能产生的影响等,而设定第二圆弧的弦的长度L2。具体而言,第二圆弧的弦的长度L2相对于胎面表面28的宽度WT之比优选为0.1以上且0.3以下。该比更加优选为0.15以上且0.25以下。
在该轮胎2中,从第二圆弧的弦的中心CS至该第二圆弧的距离V相对于该弦的长度L2之比为0.03以上且0.05以下。通过将该比设定为0.03以上,从而防止胎肩肋48s的外表面54过于平坦。在该轮胎2中,防止胎肩肋48s的外表面54在转弯时翘曲,从而适当地维持胎肩肋48s的第一端部R2S以及第二端部R2E的接地压。在该轮胎2中,能够有效地抑制该第一端部R2S以及第二端部R2E处的磨损。防止胎肩肋48s的中心CA处的接地压的降低,因此能够得到充分的转弯力。在该轮胎2中,在转弯时,能够发挥良好的操纵稳定性。通过将该比设定为0.05以下,从而能够适当地维持胎肩肋48s的第一端部R2S的周长与第二端部R2E的周长的差。将基于周长差的胎肩肋48s的滑动的程度抑制为较小,因此在该胎肩肋48s难以产生基于该周长差的磨损。并且,在转弯时,在胎肩肋48s确保充分的接地面积,因此在该轮胎2中,能够维持良好的操纵稳定性。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该轮胎2中,胎肩肋48s的外表面54的形状通过表示该形状的第二圆弧的弦的长度L2与从该弦的中心CS至该第二圆弧的距离V来进行调整。在该胎肩肋48s中,不仅抑制基于周长差的磨损的进行,还抑制在以往的轮胎中被确认出的转弯时的外表面的翘曲。在该轮胎2中,不损害耐磨损性,且在转弯时得到良好的操纵稳定性。根据本发明,能够获得不损害耐磨损性而实现操纵稳定性的提高的充气轮胎2。
在图2中,双向箭头e是胎肩主沟50s的深度。实线E1是第一圆弧的延长线。该延长线E1是从第一圆弧的第二端部R1E朝轴向外侧延伸的圆弧。胎肩主沟50s的深度e由从胎肩主沟50s的底部至该延长线E1为止的距离表示。
在该轮胎2中,上述的距离V相对于胎肩主沟50s的深度e之比优选为0.09以上且0.15以下。通过将该比设定为0.09以上,从而有效地防止胎肩肋48s的外表面54过于平坦。在该轮胎2中,防止胎肩肋48s的外表面54在转弯时翘曲,从而适当地维持胎肩肋48s的第一端部R2S以及第二端部R2E的接地压。在该轮胎2中,能够有效地抑制该第一端部R2S以及第二端部R2E处的磨损。防止胎肩肋48s的中心CA处的接地压的降低,因此能够得到充分的转弯力。在该轮胎2中,在转弯时,发挥良好的操纵稳定性。通过将该比设定为0.15以下,从而能够适当地维持胎肩肋48s的第一端部R2S的周长与第二端部R2E的周长的差。将基于周长差的胎肩肋48s的滑动的程度抑制为更小,因此在该胎肩肋48s难以产生基于该周长差的磨损。并且,在转弯时,在胎肩肋48s确保充分的接地面积,因此在该轮胎2中,能够维持良好的操纵稳定性。
在该轮胎2中,表示胎肩肋48s的外表面54的轮廓的第二圆弧的半径R2相对于表示胎冠肋48e的外表面52的轮廓的第一圆弧的半径R1之比优选为0.15以上且0.35以下。通过将该比设定为0.15以上,从而能够适当地维持胎肩肋48s的第一端部R2S的周长与第二端部R2E的周长的差。将基于周长差的胎肩肋48s的滑动的程度抑制为较小,因此在该胎肩肋48s难以产生基于该周长差的磨损。并且,在转弯时,在胎肩肋48s确保充分的接地面积,因此在该轮胎2中,能够维持良好的操纵稳定性。根据该观点,该比更加优选为0.20以上。将该比设定为0.35以下,从而能够防止胎肩肋48s的外表面54过于平坦。在该轮胎2中,防止胎肩肋48s的外表面54在转弯时翘曲,从而适当地维持胎肩肋48s的第一端部R2S以及第二端部R2E处的接地压。在该轮胎2中,能够有效地抑制该第一端部R2S以及第二端部R2E处的磨损。防止胎肩肋48s的中心CA的接地压的降低,因此能够获得充分的转弯力。在该轮胎2中,在转弯时,发挥良好的操纵稳定性。根据该观点,该比更加优选为0.30以下。
在图2中,实线E2是第二圆弧的延长线。该延长线E2是从第二圆弧的第一端部R2S朝轴向内侧延伸的圆弧。附图标记R2A是延长线E2与表示胎肩主沟50s的侧壁的轮廓的线的交点。
如图2所示,在该轮胎2中,交点R2A在径向位于比第二圆弧的第一端部R2S靠内侧。在该轮胎2中,特别地,能够有效地抑制胎肩肋48s的第一端部R2S处的接地压的上升。胎肩肋48s的外表面54的形状利用表示该形状的第二圆弧的弦的长度L2与从该弦的中心CS至该第二圆弧的距离V来调整,与此相互结合,该轮胎2能够有效地抑制该第一端部R2S的磨损。并且,防止胎肩肋48s的外表面54翘曲,因此能够防止胎肩肋48s的中心CA处的接地压的降低。充分地确保接地压较高的部分的面积,因此能够充分地获得转弯力。该轮胎2响应性优良,因此在转弯时,驾驶员无需大幅度地打方向盘来设定较大的转向角。车辆能够以较少的转向角充分地转弯,因此能够将轮胎2的相对于路面滑动的区域抑制为最小限度。因此,在该轮胎2中,能够进一步抑制磨损。该轮胎2不损害耐磨损性,而能够在转弯时获得良好的操纵稳定性。根据该观点,在该轮胎2中,从第二圆弧的第一端部R2S朝轴向内侧延伸的该第二圆弧的延长线E2与胎肩主沟50s的侧壁的交点R2A优选在径向上位于比第一端部R2S靠内侧的位置。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明确了本发明的效果,但不应基于该实施例的记载限定地解释本发明。
[实施例1]
制作了图1所示的轮胎(轮胎的尺寸=205/85R16)。在该轮胎的制造中,使用了具有图2所示的形状的空腔表面的模具。对于用于制造该轮胎的硫化机等的条件,使用以往的轮胎的条件。
如下述的表1所示,在该实施例1中,表示胎肩肋的外表面的轮廓的第二圆弧的弦的长度L2为33.8mm。胎肩主沟的深度e为11.2mm。从第二圆弧的弦的中心CS至该第二圆弧的距离V,即突出量V是1.35mm。因此,突出量V相对于长度L2之比(V/L2)为0.040。突出量V相对于胎肩主沟的深度e之比(V/e)为0.12。
[比较例1]
除了将距离V设为0mm,即将胎肩肋的外表面形成平坦,将比(V/L2)以及比(V/e)设为下述的表1所示的那样之外,与实施例1相同,得到比较例1的轮胎。
[实施例2~5以及比较例2]
除了改变第二圆弧的半径R2,而将突出量V、比(V/L2)以及比(V/e)设为下述的表1所示的那样之外,与实施例1相同,得到实施例2~5以及比较例2的轮胎。
[耐磨损性]
将轮胎组装于轮辋(16×8.5J),并向该轮胎以内压成为600kPa的方式填充空气。将该轮胎安装于3吨的卡车。以12.6kN的载荷加载于一个轮胎的方式在货箱装载货物。由此,再现了装载最大装载量的货物的状态。驾驶员使该卡车在环路以80km/h的速度行驶。在行驶100000km后,测量轮胎的磨损程度。将其结果作为指数在下述的表1示出。数值越大越能够抑制磨损的进行,从而优选。
[操纵稳定性]
将轮胎组装于轮辋(16×8.5J),并向该轮胎以内压成为600kPa的方式填充空气。将该轮胎安装于3吨的卡车。以12.6kN的载荷加载于一个轮胎的方式在货箱装载货物。由此,再现了装载最大装载量的货物的状态。驾驶员驾驶该卡车在环路行驶,评价了操纵稳定性。将其结果作为指数在下述的表1示出。数值越大,操纵稳定性越优良,从而优选。
表1
表1评价结果
Figure BDA0001424180160000131
如表1所示,与比较例的轮胎相比,实施例的轮胎的评价较高。根据该评价结果,明确本发明的优越性。
工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以上说明的涉及肋的技术也能够适用于各种轮胎。

Claims (2)

1.一种充气轮胎,其具备胎面,所述胎面的外表面是与路面接触的胎面表面,
所述充气轮胎的特征在于,
所述胎面具备沿周向延伸且在轴向上并列的多条肋,
一条肋与位于该一条肋的相邻位置的其他的肋之间是主沟,
在这些肋中,位于该轮胎的赤道面或位于接近该赤道面的位置的肋是胎冠肋,在轴向上位于外侧的肋是胎肩肋,
接近所述胎肩肋的所述主沟是胎肩主沟,
所述胎冠肋的外表面以及所述胎肩肋的外表面构成所述胎面表面的一部分,
在沿着包含该轮胎的旋转轴的平面的该轮胎的剖面中,
所述胎冠肋的外表面的轮廓由第一圆弧表示,所述第一圆弧的中心位于赤道面上,
所述胎肩肋的外表面的轮廓由第二圆弧表示,
从所述第二圆弧的弦的中心至该第二圆弧为止的距离相对于该弦的长度之比为0.03以上且0.05以下,
从所述第二圆弧的轴向内侧端朝轴向内侧延伸的圆弧与表示所述胎肩主沟的侧壁的轮廓的线的交点在径向上位于比所述第二圆弧的轴向内侧端靠内侧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第二圆弧的弦的中心至该第二圆弧为止的距离相对于所述胎肩主沟的深度之比为0.09以上且0.15以下。
CN201710907121.8A 2016-10-26 2017-09-29 充气轮胎 Active CN1079849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09417A JP6819212B2 (ja) 2016-10-26 2016-10-26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6-209417 2016-10-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84980A CN107984980A (zh) 2018-05-04
CN107984980B true CN107984980B (zh) 2021-08-27

Family

ID=601175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07121.8A Active CN107984980B (zh) 2016-10-26 2017-09-29 充气轮胎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974548B2 (zh)
EP (1) EP3315324B1 (zh)
JP (1) JP6819212B2 (zh)
CN (1) CN10798498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19213B2 (ja) * 2016-10-26 2021-01-27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13146891B (zh) * 2020-01-23 2024-05-28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轮胎用模具、轮胎的制造方法以及轮胎
CN114919338B (zh) * 2022-04-28 2024-02-09 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扁平比耐久性轮胎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79105A (ja) * 1986-05-19 1987-12-04 ザ グツドイア− タイヤ アンド ラバ− コンパニ− タイヤトレツド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68506A (ja) * 1987-12-24 1989-07-04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JPH03153401A (ja) * 1989-11-07 1991-07-01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JP4551163B2 (ja) 2004-09-07 2010-09-22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重荷重用タイヤ
JP5144721B2 (ja) * 2010-06-24 2013-02-13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重荷重用ラジアルタイヤ
ITTO20120026A1 (it) * 2012-01-16 2013-07-17 Bridgestone Corp Striscia di battistrada a ridotta usura per un pneumatico
JP5387707B2 (ja) * 2012-03-14 2014-01-15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746681B2 (ja) * 2012-12-19 2015-07-08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153763B2 (ja) * 2013-04-23 2017-06-28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835388B2 (ja) * 2014-03-25 2015-12-24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6055722A (ja) * 2014-09-08 2016-04-21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526402B2 (ja) * 2014-10-27 2019-06-05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439416B2 (ja) * 2014-12-03 2018-12-19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559497B2 (ja) * 2015-08-04 2019-08-14 Toyo Tire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819213B2 (ja) * 2016-10-26 2021-01-27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79105A (ja) * 1986-05-19 1987-12-04 ザ グツドイア− タイヤ アンド ラバ− コンパニ− タイヤトレツド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974548B2 (en) 2021-04-13
EP3315324A1 (en) 2018-05-02
CN107984980A (zh) 2018-05-04
JP2018069836A (ja) 2018-05-10
JP6819212B2 (ja) 2021-01-27
US20180111423A1 (en) 2018-04-26
EP3315324B1 (en) 2019-1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298622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7984980B (zh) 充气轮胎
CN107984975B (zh) 充气轮胎
CN110712477A (zh) 重载用充气轮胎
JP4687342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07076594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7405957B (zh) 摩托车轮胎
CN108340738B (zh) 充气轮胎及其制造方法
EP3599112B1 (en) Studless tyre
JP7251161B2 (ja) 重荷重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EP3932695A1 (en) Motorcycle tire
US10583693B2 (en) Pneumatic tire
US20230058858A1 (en) Heavy duty pneumatic tire
JP7463712B2 (ja) 重荷重用チューブレスタイヤ及び製造方法
WO2024095526A1 (ja) タイヤ
JP7234692B2 (ja) 重荷重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7001432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22096926A (ja) タイヤ、及びタイヤの製造方法
JP2024080007A (ja) 重荷重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22082046A (ja) タイヤ、タイヤ用モールド、及びタイヤの製造方法
JP2023075662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