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60068A - 乘坐物用座椅单元 - Google Patents

乘坐物用座椅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60068A
CN107960068A CN201680027301.0A CN201680027301A CN107960068A CN 107960068 A CN107960068 A CN 107960068A CN 201680027301 A CN201680027301 A CN 201680027301A CN 107960068 A CN107960068 A CN 1079600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ssenger
vehicle seat
state
adjustment mechanism
seat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2730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60068B (zh
Inventor
新妻健
新妻健一
田村直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S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TS Tec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9600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600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600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600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4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 B60N2/427Seats or parts thereof displaced during a cras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02Seats provided with an occupancy detection means mounted therein or there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02Seats provided with an occupancy detection means mounted therein or thereon
    • B60N2/0021Seats provided with an occupancy detection means mounted therein or thereon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sensor or measurement
    • B60N2/0024Seats provided with an occupancy detection means mounted therein or thereon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sensor or measurement for identifying, categorising or investigation of the occupant or object on the sea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4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 B60N2/4207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rection of the g-forces
    • B60N2/421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rection of the g-forces longitudin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4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 B60N2/427Seats or parts thereof displaced during a crash
    • B60N2/42709Seats or parts thereof displaced during a crash involving residual deformation or fracture of the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68Seat fram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80Head-res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80Head-rests
    • B60N2/806Head-rests movable or adjustable
    • B60N2/865Head-rests movable or adjustable providing a fore-and-aft movement with respect to the occupant's hea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80Head-rests
    • B60N2/888Head-rests with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abnormal g-forces, e.g. by displacement of the head-res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90Details or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0/0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 G06V20/50Context or environment of the image
    • G06V20/59Context or environment of the image inside of a vehicle, e.g. relating to seat occupancy, driver state or inner lighting conditions
    • G06V20/593Recognising seat occupanc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210/00Sensor types, e.g. for passenger detection systems or for controlling seats
    • B60N2210/10Field detection presence sensors
    • B60N2210/16Electromagnetic waves
    • B60N2210/22Optical; Photoelectric; Lidar [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
    • B60N2210/24Camera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210/00Sensor types, e.g. for passenger detection systems or for controlling seats
    • B60N2210/40Force or pressure sens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220/00Computerised treatment of data for controlling of seats
    • B60N2220/20Computerised treatment of data for controlling of seats using a deterministic algorith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考虑乘客的体格及性别等,适当减轻在对乘坐物施加了后方荷重时施加于乘客颈部的负担。具有车用座椅(S)、状态调整机构及ECU(100),该车用座椅(S)具备从后方支持车辆乘客的支持部;该状态调整机构是为了调整在支持部中,在对乘坐物施加了后方荷重时,对施加于乘客的颈部的负担有影响的部分的状态而设置;该ECU(100)控制状态调整机构。ECU(100)获取与乘客的身体及性别相关的乘客信息,同时通过根据获取的乘客信息的内容控制状态调整机构,从而根据乘客信息的内容改变被状态调整机构调整后的上述部分的状态。

Description

乘坐物用座椅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乘坐物用座椅单元,涉及在对乘坐物施加了后方荷重时,可以调整在座椅中对施加于乘客颈部的负担有影响的部分的状态的乘坐物用座椅单元。
背景技术
搭载于乘坐物的座位座椅(以下为乘坐物用座椅)已经众所周知,其中存在可以改变座椅特定部分的状态的座椅。举一个例子说明的话,专利文献1记载的乘坐物用座椅作为车用座椅使用,在该座椅中,能够使腰部支撑的位置根据乘客的机体信息(例如,疲劳程度)变化。
专利文献1:特开2014-139069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乘客就座于座椅的状态下在乘坐物施加了荷重(例如,后方荷重)时,在乘客的颈部施加来自座椅的反作用力(负担)。作为用于减轻相关负担的对策,可以如上述专利文献1所述改变座椅特定部分的状态,特别是改变对上述负担有影响的部分的状态是行之有效的。
另一方面,通过改变座椅特定部分的状态所带来的负担减轻的效果根据乘客的体格及性别等有所不同。因此,出于减轻负担的目的改变座椅特定部分的状态时,需要在考虑了乘客的体格及性别等之后改变为适当的状态。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得到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考虑乘客的体格及性别等,在对乘坐物施加了后方荷重时可以适当减轻施加于乘客颈部的负担的乘坐物用座椅单元。
所述课题通过如下方式解决。根据本发明的乘坐物用座椅单元,具有乘坐物用座椅、状态调整机构、获取部及控制装置,乘坐物的乘客就座于该乘坐物用座椅,且该乘坐物用座椅具备从后方支持该乘客的支持部;该状态调整机构是为了调整所述支持部中,在对所述乘坐物施加了后方荷重时,对施加于所述乘客的颈部的负担有影响的部分的状态而设置;该获取部获取与所述乘客的身体及性别中的至少一个相关的乘客信息;该控制装置通过根据该获取部获取的所述乘客信息的内容控制所述状态调整机构,从而根据所述内容改变被所述状态调整机构调整后的所述部分的状态。
在如上述方式构成的本发明的乘坐物用座椅单元中,在对乘坐物施加了后方荷重时,通过状态调整机构调整乘坐物用座椅中对施加于乘客颈部的负担有影响的部分的状态。此时,根据与乘客的身体及性别中至少一个相关的信息(乘客信息)调整上述状态。通过如此考虑乘客的体格及性别等来调整座椅中特定部位的状态,在对乘坐物施加了后方荷重时,能够适当地减轻施加于乘客颈部的负担。
另外,在上述的乘坐物用座椅单元中,优选的是所述部分为从后方支持所述乘客的头部的头枕。
在上述构成中,头枕作为对施加于乘客颈部的负担有影响的部分,可以通过考虑乘客的体格及性别等适当地调整头枕的状态。
另外,在上述的乘坐物用座椅单元中,优选的是所述部分为设置于支撑所述乘客的背部的座椅靠背,且通过被所述乘客的背部按压从而与所述乘客的背部一同向后方移动的后方移动部。
在上述构成中,后方移动部作为对施加于乘客颈部的负担有影响的部分,可以通过考虑乘客的体格及性别等适当地调整后方移动部的状态。
另外,在上述的乘坐物用座椅单元中,优选的是所述部分为设置于支撑所述乘客的背部的座椅靠背,且通过在对所述乘坐物施加了荷重时变形来吸收冲击能量的冲击能量吸收部。
在上述构成中,冲击能量吸收部作为对施加于乘客颈部的负担有影响的部分,可以通过考虑乘客的体格及性别等适当地调整冲击能量吸收部的状态。
另外,在上述的乘坐物用座椅单元中,优选的是所述乘坐物用座椅具备从后方支持所述乘客的头部的头枕、支撑所述乘客的背部的座椅靠背,所述状态调整机构是为了调整在对所述乘坐物施加了后方荷重时,所述头枕从通常位置向前方移动时的到达位置及所述座椅靠背被所述乘客的背部按压向后方时的变形量中至少一方的调整对象而设置,所述控制装置通过根据所述内容控制所述状态调整机构,从而根据所述内容改变被所述状态调整机构调整后的所述至少一方的调整对象。
在上述构成中,作为减轻对乘坐物施加了后方荷重时施加于乘客颈部的负担的方法,调整头枕从通常位置向前方移动时的到达位置及座椅靠背被乘客的背部按压向后方时的变形量中至少一方的调整对象。在这样的构成中,通过根据乘客信息的内容改变被状态调整机构调整后的调整对象,根据乘客的体格及性别等适当设定调整后的调整对象。
另外,在上述的乘坐物用座椅单元中,优选的是所述获取部具备检测所述乘客就座于所述乘坐物用座椅时施加于所述乘坐物用座椅的压力的压力传感器,基于该压力传感器检测的所述压力获取与所述乘客的体压相关的信息作为所述乘客信息。
在上述构成中,能够基于压力传感器检测的压力适当地获取乘客信息(具体而言为乘客的体压)。
另外,在上述的乘坐物用座椅单元中,优选的是所述获取部具备在所述乘客就座于所述乘坐物用座椅时对所述乘客进行摄像的相机,基于该相机摄像的所述乘客的影像获取与所述乘客的性别或体格相关的信息作为所述乘客信息。
在上述构成中,能够基于相机的摄像影像适当地获取乘客信息(具体而言为乘客的性别或体格)。
另外,在上述的乘坐物用座椅单元中,优选的是所述获取部具备检测所述乘客就座于所述乘坐物用座椅时所述乘客的骨骼形状的接近传感器,基于该接近传感器检测的所述骨骼形状获取与所述乘客的身体中的特定部位的形状相关的信息(严格来讲为与特定部位的骨骼形状相关的信息等)作为所述乘客信息。
在上述构成中,能够基于接近传感器检测的骨骼形状适当地获取乘客信息(具体而言为与乘客的身体中的特定部位的形状相关的信息)。
另外,在上述的乘坐物用座椅单元中,优选的是所述获取部通过接受所述乘客在输入所述乘客信息时进行的操作来获取所述乘客信息。
在上述构成中,能够通过接受乘客所进行的操作来适当地获取乘客信息。
另外,在上述的乘坐物用座椅单元中,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获取部通过接受所述乘客按压设置于所述乘坐物内的所述乘客信息的输入用按钮进行的所述操作来获取所述乘客信息。
在上述构成中,能够通过接受输入用按钮的按钮操作来适当地获取乘客信息。
另外,在上述的乘坐物用座椅单元中,优选的是在对所述乘坐物施加了荷重时,所述头枕沿前后方向移动。
在上述构成中,在对乘坐物施加了荷重时,头枕沿前后方向移动。另一方面,移动后的头枕的位置根据乘客的体格及性别等变更。据此,移动后的头枕的位置以根据乘客的体格及性别等适当地减轻施加于乘客的颈部的负担的方式被适当地设定。
另外,在上述的乘坐物用座椅单元中,进一步优选的是在对所述乘坐物施加了后方荷重时,所述头枕从通常位置向前方移动。
在上述构成中,在对乘坐物施加了后方荷重时,头枕向前方移动。据此,在对乘坐物施加了后方荷重时,根据乘客的体格及性别等适当地减轻施加于乘客的颈部的负担。
另外,在上述的乘坐物用座椅单元中,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状态调整机构为了调整作为所述头枕的所述状态的所述头枕从所述通常位置向前方移动时的到达位置而设置,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内容改变被所述状态调整机构调整后的所述到达位置。
在上述构成中,根据乘客的体格及性别等变更头枕向前方移动时的到达位置。据此,在对乘坐物施加了后方荷重的情况下,在通过头枕的前方移动减轻施加于乘客的颈部的负担时,能够根据乘客的体格及性别等适当地减轻。
另外,在上述的乘坐物用座椅单元中,优选的是所述后方移动部由可动部件构成,在对所述乘坐物施加了后方荷重时,该可动部件被所述乘客的背部按压并与所述乘客的背部一同向后方移动。
在上述构成中,在对乘坐物施加了后方荷重时,可动部件被乘客的背部按压并与乘客的背部一同向后方移动。另一方面,移动后的可动部件的位置根据乘客的体格及性别等变更。据此,能够以根据乘客的体格及性别等适当地减轻施加于乘客颈部的负担的方式适当地设定移动后的可动部件的位置。
另外,在上述的乘坐物用座椅单元中,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状态调整机构为了调整作为所述可动部件的所述状态的所述可动部件向后方移动时的到达位置而设置,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内容改变被所述状态调整机构调整后的所述到达位置。
在上述构成中,根据乘客的体格及性别等变更可动部件向后方移动时的到达位置。据此,在对乘坐物施加了后方荷重的情况下,在通过可动部件的后方移动减轻施加于乘客颈部的负担时,能够根据乘客的体格及性别等适当地减轻。
另外,在上述的乘坐物用座椅单元中,优选的是在对所述乘坐物施加了后方荷重时,所述可动部件通过被所述乘客的背部按压并弯曲从而与所述乘客的背部一同向后方移动,所述状态调整机构为了调整作为所述可动部件的所述状态的所述可动部件对单位荷重的弯曲量而设置,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内容改变被所述状态调整机构调整后的所述弯曲量。
在上述构成中,根据乘客的体格及性别等变更可动部件对单位荷重的弯曲量。据此,在对乘坐物施加了后方荷重的情况下,在通过可动部件的弯曲(后方移动)减轻施加于乘客的颈部的负担时,能够根据乘客的体格及性别等适当地减轻。
另外,在上述的乘坐物用座椅单元中,优选的是所述冲击能量吸收部为所述座椅靠背在内部具有的座椅靠背框架中形成的脆弱部,在对所述乘坐物施加了后方荷重时变形并成为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弯曲起点。
在上述构成中,在对乘坐物施加了后方荷重时,在座椅靠背框架形成的脆弱部变形且座椅靠背框架向后方弯曲。另一方面,脆弱部的变形量根据乘客的体格及性别等变更。据此,能够以根据乘客的体格及性别等适当地减轻施加于乘客的颈部的负担的方式适当地设定变形后的脆弱部的状态。
另外,在上述的乘坐物用座椅单元中,优选的是所述状态调整机构为了调整作为所述脆弱部的所述状态的所述脆弱部变形时的极限变形量而设置,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内容改变被所述状态调整机构调整后的所述极限变形量。
在上述构成中,根据乘客的体格及性别等变更脆弱部变形时的极限变形量。据此,在对乘坐物施加了后方荷重的情况下,在通过脆弱部的变形减轻施加于乘客颈部的负担时,能够根据乘客的体格及性别等适当地减轻。
根据本发明,考虑乘客的体格及性别等,可以适当地减轻在对乘坐物施加了后方荷重时施加于乘客颈部的负担。
另外,根据本发明,头枕作为对施加于乘客颈部的负担有影响的部分,可以考虑乘客的体格及性别等适当地调整头枕的状态。
另外,根据本发明,后方移动部作为对施加于乘客颈部的负担有影响的部分,可以考虑乘客的体格及性别等适当地调整后方移动部的状态。
另外,根据本发明,冲击能量吸收部作为对施加于乘客颈部的负担有影响的部分,可以考虑乘客的体格及性别等适当地调整冲击能量吸收部的状态。
另外,根据本发明,关于减轻对乘坐物施加了后方荷重时施加于乘客颈部的负担时被调整的调整对象,根据乘客的体格及性别等适当地设定调整后的该调整对象。
另外,根据本发明,基于压力传感器检测的压力能够适当地获取乘客信息(具体而言为乘客的体压)。
另外,根据本发明,基于相机的摄像影像能够适当地获取乘客信息(具体而言为乘客的性别或体格)。
另外,根据本发明,基于接近传感器检测的骨骼形状能够适当地获取乘客信息(具体而言为与乘客身体中的特定部位的形状相关的信息)。
另外,根据本发明,通过接受乘客进行的操作能够适当地获取乘客信息。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通过接受输入用按钮产生的按钮操作能够适当地获取乘客信息。
另外,根据本发明,移动后的头枕的位置以根据乘客的体格及性别等适当地减轻施加于乘客颈部的负担的方式被适当地设定。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根据乘客的体格及性别等适当地发挥通过头枕的前方移动来减轻施加于乘客颈部的负担的效果。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根据乘客的体格及性别等适当地设定头枕前方移动时的到达位置。
另外,根据本发明,移动后的可动部件的位置以根据乘客的体格及性别等适当地减轻施加于乘客颈部的负担的方式被适当地设定。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根据乘客的体格及性别等适当地发挥通过可动部件的后方移动来减轻施加于乘客颈部的负担的效果。
或者,根据本发明,根据乘客的体格及性别等适当地发挥通过可动部件的弯曲来减轻施加于乘客颈部的负担的效果。
另外,根据本发明,变形后的脆弱部的状态以根据乘客的体格及性别等适当地减轻施加于乘客颈部的负担的方式被适当地设定。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根据乘客的体格及性别等适当地发挥通过脆弱部的变形来减轻施加于乘客颈部的负担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涉及的乘坐物用座椅单元的构成的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涉及的座椅框架的立体图。
图3为后方移动部向后方移动之前的座椅靠背框架的侧方截面图。
图4为后方移动部向后方移动之后的座椅靠背框架的侧方截面图。
图5为扩大表示座椅靠背框架中可动销的周边的模式截面图。
图6为使头枕向前后方向移动的机构的说明图。
图7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涉及的座椅靠背框架的背面图。
图8为表示脆弱部变形后的状态的图。
图9为扩大表示座椅靠背框架中脆弱部及其周边的模式图。
图10为表示控制装置的控制处理的流程的图。
图11为变形例涉及的座椅框架的立体图。
图12为扩大变形例涉及的可动部件的宽度方向端部及其周边的模式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就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进行具体说明。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以搭载于车辆(汽车)的车用座椅单元作为乘坐物用座椅单元,以此车用座椅单元为例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的乘坐物用座椅单元也可以搭载于例如飞机及船等车辆之外的乘坐物。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前后方向”为车用座椅的前后方向,具体而言是与车辆的行驶方向一致的方向。另外,“宽度方向”为车用座椅的宽度方向(左右方向),是与车用座椅所具备的座椅靠背的宽度方向一致的方向。
首先,参照图1就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车用座椅单元(以下为本座椅单元1)的大致构成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本座椅单元1由作为乘坐物用座椅的车用座椅S及其周边机器构成。在周边机器中包括搭载于车辆的ECU(Electric Control Unit)100。此ECU100获取就座于车用座椅S的乘客相关的信息,即乘客信息,同时基于该乘客信息调整车用座椅S的特定部分的状态。具体说明的话,在车用座椅S内置有驱动特定部分的构造。并且,ECU100通过根据乘客信息的内容控制该驱动构造,从而调整车用座椅S中特定部分的状态。
车用座椅S为车辆的乘客就座的座椅,与一般的车用座椅相同,具备支撑乘客臀部的座椅衬垫S1、支撑乘客背部的座椅靠背S2及支撑乘客头部的头枕S3。在此,座椅靠背S2及头枕S3相当于从后方支持乘客的支持部。座椅靠背S2在内部具备图2所示的座椅靠背框架F。此座椅靠背框架F构成座椅靠背S2的骨架,具有在宽度方向具备的一对侧边框架11、连结侧边框架11的各上端部的上部框架12、连结侧边框架11的各下端部的底部构件框架13。
另外,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车用座椅S采用多个用于减轻车辆后面碰撞时等在车辆施加了后方荷重时,施加于乘客颈部的负担的措施(以下为颈部负担减轻措施)。以下,就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车用座椅S采用的各颈部负担减轻措施进行说明。
关于第一颈部负担减轻措施。
第一颈部负担减轻措施为设置于座椅靠背框架F的受压板14。此受压板14由在宽度方向上配置于侧边框架11之间的可动部件构成,更具体而言由树脂制的板体构成。并且,受压板14相当于在对车辆施加了后方荷重时被乘客的背部按压并与乘客的背部一同向后方移动的后方移动部。
就受压板14及其周边的构造进行详细说明。受压板14从正面看形成为大致矩形,在其前面配置有未图示的缓冲垫。并且,受压板14一方面通过上述缓冲垫从后方支持乘客的背部,另一方面承受乘客背部的按压力。另外,如图2所示,在受压板14的里面啮合有两条线缆15。两条线缆15架设于一对侧边框架11之间。并且,通过在受压板14的里面设置的未图示的钩住部钩住于各线缆15,受压板14被两条线缆15支持。
上述的两条线缆15中位于下方的线缆15钩住于安装在侧边框架11的旋转部件20。此旋转部件20以可自由旋转的状态安装于各侧边框架11的内侧面。并且,由于车辆被施加了后方荷重,受压板14被乘客的背部按压向后方时的按压力变为特定值之上时,旋转部件20通过由线缆15传递的上述按压力向后方旋转。
更具体说明的话,扭簧25的一端部钩住于旋转部件20。此扭簧25为出于将旋转部件20停留在特定位置的目的而使用的部件。即,通常情况下,旋转部件20通过被施加来自扭簧25的施力停留在特定位置。据此,卡止于旋转部件20的线缆15及保持于该线缆15的受压板14在通常情况下保持位于图3所示的位置(以下为通常位置)。
另一方面,在受压板14被乘客的背部按压向后方时的按压力达到特定值之上时,旋转部件20与扭簧25的施力相抗并向后方旋转。与此同时,卡止于旋转部件20的线缆15及保持于该线缆15的受压板14向后方移动。也就是说,受压板14如图4所示从通常位置向后方位置移动。
通过受压板14如上所述向后方移动,乘客的背部与受压板14一同向后方移动。也就是说,伴随受压板14的后方移动,乘客的背部向座椅靠背S2内下沉,结果,减轻施加于乘客颈部的负担。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受压板14是在座椅靠背S2中,在对乘坐物施加了后方荷重时对施加于乘客颈部的负担有影响的部分。
此外,旋转部件20在向后方旋转时最终与旋转阻止部抵接。据此,限制旋转部件20进一步向后方旋转,受压板14停留在旋转部件20与旋转阻止部抵接时的位置。即,在旋转部件20与旋转阻止部抵接时受压板14的位置相当于受压板14后方移动时的到达位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旋转阻止部在前后方向上互不相同的位置存在多处(具体而言为两处)。具体说明的话,一个旋转阻止部形成于侧边框架11的后壁,严格来讲该后壁中,由图4所示的旋转部件20的后端舌状部21抵接的部分构成。
另一个旋转阻止部位于比侧边框架11的后壁更靠前方,由在宽度方向自由进退的可动销22构成。此可动销22被图5所示的驱动马达M驱动,沿设置于侧边框架11的后壁的贯穿孔11a在宽度方向进退。具体说明的话,可动销22在其前端部从该贯穿孔11a的开口向宽度方向内侧突出的位置(以下为突出位置)与该前端部位于比上述贯穿孔11a的开口更靠宽度方向外侧(以下为待机位置)之间移动。
并且,可动销22位于待机位置时,旋转部件20抵接于在侧边框架11的后壁形成的旋转阻止部。在这种情况下,受压板14后方移动时的到达位置更靠后方位置。另一方面,可动销22位于突出位置时,旋转部件20在比侧边框架11的后壁更靠前的位置与可动销22抵接。在这种情况下,受压板14后方移动时的到达位置更靠前方位置。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受压板14后方移动时的到达位置在前后方向互不相同的位置设定多处(具体而言为两处),通过可动销22的进退动作自由切换。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可动销22及驱动可动销22的驱动马达M相当于为了调整车辆后面碰撞时的受压板14的状态而设置的状态调整机构。严格意义上来讲,可动销22及驱动马达M调整受压板14的状态,也就是调整受压板14后方移动时的到达位置。也就是说,在车辆后面碰撞时,受压板14后方移动时的到达位置作为调整对象被调整。在此,受压板14后方移动时的到达位置与座椅靠背S2被乘客的背部按压向后方时的变形量(换言之为乘客的背部进入座椅靠背S2的进入量)同义。
关于第二颈部负担减轻措施。
第二颈部负担减轻措施为前述的头枕S3。更加具体说明的话,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头枕S3可以在对车辆施加了荷重时沿前后方向移动。特别是,在对车辆施加了后方荷重时,头枕S3从通常位置向前方移动。
以下,就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头枕S3及其周边构成进行说明。头枕S3通过从其下方延伸的头枕支柱HP插通设置于座椅靠背框架F的上方部的支柱引导31从而保持于座椅靠背框架F。
另一方面,支柱引导31安装于在上部框架12附近配置的支柱引导安装框架30。此支柱引导安装框架30在上下方向配置于与上部框架12并列的位置,并且沿宽度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截面大致L字形状的连杆托架36通过焊接等固定于支柱引导安装框架30的两端。各连杆托架36通过轴37连结于在上部框架12(严格来讲为与侧边框架11连结部分附近)焊接的旋转支持部件38。也就是说,支柱引导安装框架30以轴37为中心以可旋转的状态安装于座椅靠背框架F。据此,通过头枕支柱HP保持于支柱引导安装框架30的头枕S3以轴37为中心旋转并向前后方向移动。
此外,线圈弹簧32的一端部钩住于支柱引导安装框架30。此线圈弹簧32是出于将支柱引导安装框架30停留在特定位置的目的而使用的部件。即,在通常情况下,支柱引导安装框架30通过被施加来自线圈弹簧32的施力停留在特定位置。据此,保持于支柱引导安装框架30的头枕S3在通常情况下保持位于图6中以实线表示的位置(以下为通常位置)。
另外,关于配置于宽度方向一端侧(在图2中为左侧)的连杆托架36,其下端(与连接于支柱引导安装框架30的端部相反侧的端部)为自由端。另一方面,关于配置于宽度方向另一端侧(在图2中为右端)的连杆托架36,其下端部通过连结连杆40及轴39被连接。此连结连杆40介于宽度方向另一端侧的连杆托架36的下端部与上述的旋转部件20的特定部位之间。
连结连杆40通过如上方式连结宽度方向另一端侧的连杆托架36与旋转部件20,旋转部件20的旋转动作通过连杆托架36传递至支柱引导安装框架30。结果,保持于支柱引导安装框架30的头枕S3前后移动。特别是,车辆被施加后方荷重且旋转部件20后方旋转时,支柱引导安装框架30以于此连动的方式向前方旋转。并且,通过支柱引导安装框架30的前方旋转,头枕S3向比通常位置更靠前方位置(在图6中以点划线表示的位置)移动。
通过以上构成,在车辆后面碰撞时头枕S3向前方移动并支持乘客的头部。结果,减轻施加于乘客颈部的负担。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头枕S3为在车用座椅S支持乘客的背部的支持部中,在对乘坐物施加了后方荷重时对施加于乘客颈部的负担有影响的部分。
此外,如前所述,旋转部件20在向后方旋转时最终与旋转阻止部抵接,此时限制旋转部件20进一步的后方旋转。另一方面,旋转部件20的后方旋转被限制后,头枕S3的前方移动停止。即,在旋转部件20抵接于旋转阻止部时,头枕S3的位置相当于头枕S3前方移动时的到达位置。
另外,如前所述,关于旋转部件20与旋转阻止部的抵接位置,在前后方向互不相同的位置存在多处(具体而言为两处),具体说明的话,存在旋转部件20与可动销22抵接的位置及旋转部件20与侧边框架11的后壁抵接的位置。并且,旋转部件20抵接于侧边框架11的后壁时,头枕S3前方移动时的到达位置更靠前方位置。另一方面,旋转部件20在比侧边框架11的后壁更靠前方抵接于可动销22时,头枕S3前方移动时的到达位置更靠后方位置。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头枕S3前方移动时的到达位置在前后方向互不相同的位置设定有多处(具体而言为两处)。并且,头枕S3前方移动时的到达位置通过旋转部件20与旋转阻止部的抵接位置的变化,具体而言通过可动销22的进退动作自由切换。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可动销22及驱动可动销22的驱动马达M相当于为了调整车辆后面碰撞时头枕S3的状态而设置的状态调整机构。严格意义上说明的话,可动销22及驱动马达M调整头枕S3的状态,即调整头枕S3前方移动时的到达位置。也就是说,在车辆后面碰撞时,以头枕S3前方移动时的到达位置作为调整对象被调整。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调整受压板14的状态的机构与调整头枕S3的状态的机构为共通的机构,具体而言由可动销22及驱动马达M构成。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分别准备调整受压板14的状态的机构与调整头枕S3的状态的机构。即,调整头枕S3前方移动时的到达位置的机构可以与调整受压板14的状态的机构不同,也可以设置专用机构。
关于第三颈部负担减轻措施。
第三颈部负担减轻措施为设置于座椅靠背框架F的脆弱部50。如图7所示,此脆弱部50由形成于侧边框架11的后壁下端部的凹部(洼部)构成。此外,脆弱部50为具有在施加了特定以上的大小的荷重时有选择地变形的脆弱性的部分即可,也可以是凹部之外的孔部。并且,脆弱部50相当于车辆被施加了后方荷重时有选择地变形(具体而言为被压碎)并吸收冲击能量的冲击能量吸收部。
更加详细说明的话,车辆被施加后方荷重后,乘客迅速向后方移动。此时,如图8所示,脆弱部50在上下方向被压碎,进一步地侧边框架11以脆弱部50为起点向后方弯曲。脆弱部50通过以此种方式变形,以此作为弯曲起点,座椅靠背框架F中的侧边框架11弯折变形,车辆后面碰撞时的冲击能量被吸收。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脆弱部50相当于座椅靠背S2中,在对乘坐物施加了后方荷重时对施加于乘客颈部的负担有影响的部分。
此外,在侧边框架11的弯曲角度到达特定的角度时,侧边框架11的后壁中,位于脆弱部50的上方位置的部分抵接于倾倒阻止部。据此,限制脆弱部50的进一步变形,换言之限制侧边框架11的进一步弯曲。即,在侧边框架11抵接于倾倒阻止部时脆弱部50的变形量相当于该脆弱部50的极限变形量。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上述倾倒阻止部由图9所示的可动销51构成。此可动销51被同图中图示的销驱动装置P驱动,可以向前后方向及上下方向移动。具体说明的话,可动销51通过销驱动装置P的功能在图9中以虚线表示的初期位置与在图9中以实线表示的变更位置之间移动。此外,变更位置位于比初期位置更靠后上方。
并且,可动销51位于初期位置时,脆弱部50的极限变形量变为与该初期位置相对应的大小,侧边框架11弯曲至特定的弯曲角度。另一方面,可动销51位于变更位置时,脆弱部50的极限变形量变得比可动销51在初期位置时更小,侧边框架11弯曲时的弯曲角度被限制得更小。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脆弱部50变形时的极限变形量设定有多种(具体而言为两种),通过可动销51的移动动作自由切换。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可动销51及驱动可动销51的销驱动装置P相当于为了调整车辆后面碰撞时脆弱部50的状态而设置的状态调整机构。严格意义上说明的话,可动销51及销驱动装置P调整脆弱部50的状态,即调整脆弱部50变形时的极限变形量。也就是说,在车辆后面碰撞时,脆弱部50变形时的极限变形量作为调整对象被调整。
但是,关于上述颈部负担减轻措施(具体而言为头枕S3、受压板14及脆弱部50),可以通过ECU100变更车辆后面碰撞时的状态。更加详细说明的话,ECU100控制用于调整各颈部负担减轻措施的状态的驱动机构(具体而言为驱动马达M及销驱动装置P)。即,在本实施方式中,ECU100作为控制装置发挥作用。并且,ECU100通过控制驱动机构,被该驱动机构调整后的颈部负担减轻措施的状态发生变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ECU100在控制上述驱动机构时,接收设置于车用座椅S的各种传感器的信号及设置于车用座椅S的前方的相机102的影像信号。并且,ECU100分析这些信号并获取与乘客的身体相关的乘客信息及与乘客的性别相关的乘客信息。即,ECU100与各种传感器及相机102一同构成获取部,这些共同协作从而获取乘客信息。以下,就乘客信息的获取步骤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车用座椅S的座椅衬垫S1的就座面具备图1所示的压力传感器101。此压力传感器101由公知的压力传感器构成,检测乘客就座于车用座椅S时施加于车用座椅S(严格来讲为就座面)的压力,并输出表示该检测结果的信号。ECU100接收来自压力传感器101的输出信号后,确定该压力传感器101检测的压力,基于该确定结果获取与乘客的体压(就座压)相关的信息作为乘客信息。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车用座椅S的前方设置有图1所示的相机102。此相机102由公知的摄像机构成,对乘客就坐于车用座椅S时乘客的面部进行摄像,输出表示该摄像影像的信号。ECU100从相机102接收影像信号后,对该影像信号实施特定的影像处理。此影像处理为基于相机102摄像的乘客面部的影像判断乘客的性别或体格的处理。并且,ECU100通过进行该影像处理获取与乘客的性别或体格相关信息作为乘客信息。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从相机102的摄像影像推断乘客的性别,也可以从相机102的摄像影像推断乘客的体格。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车用座椅S中位于头枕支柱HP的后方的部分具备图1所示的接近传感器103。此接近传感器103由可以测量人的骨骼形状的公知的接近传感器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检测乘客的颈部的骨骼形状,并输出表示该检测结果的信号。ECU100接收来自接近传感器103的输出信号后,确定该接近传感器103检测的骨骼形状,基于该确定结果获取与乘客身体中的特定部位的形状相关的信息,严格来讲获取与颈部的骨骼形状相关的信息作为乘客信息。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接近传感器103的检测结果(即,颈部的骨骼形状)获取与乘客颈部的形状相关的信息,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只要能够适当地获取颈部的形状,也可以使用接近传感器103之外的机器的测量/检测结果,例如,也可以使用测量乘客颈部的周长的测定器的测定结果。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车辆内位于车用座椅S旁边的空间(例如,门板)具备乘客信息的输入用按钮104。此输入用按钮104被乘客按压用于乘客指定自己的性别,在本实施方式中男女分别设置一个。并且,乘客进行在两个输入用按钮104中按压与自己的性别相对应的按钮的操作。这样,各输入用按钮104接受乘客的按钮操作并输出表示该操作内容的信号。ECU100接收来自输入用按钮104的输出信号后,确定按压了哪一个输入用按钮104,基于该确定结果获取与乘客的性别相关的信息作为乘客信息。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仅具备性别的输入用按钮104,也可以进一步具备用于输入与乘客相关的其他信息(例如,年龄、身高、体重等)的按钮。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输入乘客信息时的操作为输入用按钮104的按钮操作,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当设置有乘客信息输入用的杠杆时,也可以是移动该杠杆的操作。另外,当设置有乘客信息输入用的麻绳或带子时,也可以是牵引该麻绳或该带子的操作。另外,当设置有乘客输入用的触控面板时,也可以是通过该触控面板进行的触控输入操作。
接下来,就通过ECU100进行的控制进行说明。ECU100根据如上说明的乘客信息的内容控制驱动马达M及销驱动装置P。据此,被驱动马达M及销驱动装置P调整后的颈部负荷减轻措施的状态根据乘客信息的内容改变。具体说明的话,在车辆后面碰撞时头枕S3前方移动时的到达位置、车辆后面碰撞时受压板14后方移动时的到达位置及车辆后面碰撞时脆弱部50变形时的极限变形量通过驱动马达M及销驱动装置P调整。
另一方面,ECU100根据获取的乘客信息的内容控制驱动马达M及销驱动装置P。据此,调整后的上述设定值(头枕S3的到达位置、受压板14的到达位置及脆弱部50的极限变形量)分别被设定为与乘客信息的内容相对应的值。
以下,参照图10就ECU100执行的控制处理进行说明。在乘客就座于车用座椅S后,以此为触发开始控制处理。控制处理开始后,ECU100首先按照上述的顺序开始获取乘客信息(S001)。具体说明的话,具有输入用按钮104的按钮操作时(S002为Yes),ECU100确定按压了哪个按钮后判定乘客的性别。另一方面,没有上述的按钮操作时(S002为No),ECU100从相机102的摄像影像推断乘客的性别(S003)。
然后,乘客的性别为女性时(S004为Yes),ECU100分别控制驱动马达M及销驱动装置P并移动可动销22及可动销51。据此,可动销22被设置于突出位置,可动销51被设置于变更位置(S007)。此时,车辆后面碰撞时的头枕S3的到达位置变为更靠后方位置,受压板14的到达位置变为更靠前方位置。另外,车辆后面碰撞的脆弱部50的极限变形量(换言之,侧边框架11的弯曲角度)变得更小。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的乘客为女性时,车辆后面碰撞时各颈部负荷减轻措施的动作量设置为比通常的动作量更小。这是因为女性的颈部一般为低强度,如果在车辆后面碰撞时以通常的动作量驱动各颈部负荷减轻措施的话,有可能过度按压颈部。
另一方面,乘客的性别为男性时(S004为No),ECU100判断通过压力传感器101的检测结果确定的乘客的体压是否在特定值以上(S005)。在此,特定值为预先设定的阈值,具体而言为用于判定乘客为身材高大/身材矮小而设定的值。此外,上述阈值可以设定为任意的值。
然后,体压未满特定值时(S005为No),ECU100分别控制驱动马达M及销驱动装置P并移动可动销22及可动销51。据此,可动销22被设置于突出位置,可动销51被设置于变更位置(S007)。此时,车辆后面碰撞时的头枕S3的到达位置变为更靠前方位置,受压板14的到达位置变为更靠后方位置。另外,车辆后面碰撞时的脆弱部50的极限变形量(换言之,侧边框架11的弯曲角度)变得更小。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乘客的体压较小时,即,乘客身材矮小时,车辆后面碰撞时各颈部负荷减轻措施的动作量设置为比通常的动作量更小。这是因为身材矮小的人的颈部一般为低强度,如果在车辆后面碰撞时以通常的动作量驱动各颈部负荷减轻措施的话,有可能过度按压颈部。
另一方面,体压为特定值以上时(S005为Yes),ECU100判断通过接近传感器103的检测结果确定的乘客的颈部形状是否满足特定的条件(S006)。在此,特定的条件为预先设定的与颈部的形状相关的条件,具体而言为用于判断颈部的形状是否为低于特定强度的形状而设定的条件。此外,上述条件可以设定为任意的内容。
然后,颈部的形状满足特定的条件时,即,颈部为低强度的形状时(S006为Yes),ECU100分别控制驱动马达M及销驱动装置P并移动可动销22及可动销51。据此,可动销22被设置于突出位置,可动销51被设置于变更位置(S007)。此时,车辆后面碰撞时的头枕S3的到达位置变为更靠后方位置,受压板14的到达位置变为更靠前方位置。另外,车辆后面碰撞时的脆弱部50的极限变形量(换言之,侧边框架11的弯曲角度)变得更小。
与此相对,颈部的形状不满足特定的条件时,即,颈部为高强度的形状时(S006为No),ECU100将驱动马达M及销驱动装置P保持于原来的位置(通常位置)。据此,可动销22停留在待机位置,可动销51停留在初期位置(S008)。结果,各颈部负荷减轻措施在车辆后面碰撞时以通常的动作量动作。具体说明的话,车辆后面碰撞时头枕S3前方移动时的到达位置变为更靠前方位置,受压板14后方移动时的到达位置变为更靠后方位置。另外,车辆后面碰撞时的脆弱部50的极限变形量(换言之,侧边框架11的弯曲角度)变得更大。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乘客为身材高大的男性且颈部的形状满足特定的条件时,在车辆后面碰撞时各颈部负荷减轻措施以通常的动作量动作。也就是说,充分确保颈部的强度时,作为颈部负荷减轻措施的头枕S3、受压板14及脆弱部50以本来的动作量动作。
如上述说明,根据本座椅单元1,各颈部负担减轻措施的状态根据与乘客的身体及性别相关的乘客信息被调整。通过以此种方式反映乘客的性别及体格等来调整各颈部负担减轻措施的状态,根据该乘客的性别及体格等适当地减轻车辆后面碰撞时施加于乘客颈部的负担。
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仅是为了使本发明容易理解的一个例子,并非限定本发明。即,本发明不脱离其主旨,变更、改良的同时,本发明包含其等价物是毋庸置疑的。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同时获取与乘客的身体相关的信息及与乘客的性别相关的信息作为乘客信息。但是,并不限定于此,获取上述两个信息中的至少一方即可。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于车用座椅S的头枕S3、受压板14及脆弱部15作为颈部负荷减轻措施发挥作用。但是,颈部负荷减轻措施并不限定于上述三种,除此之外的部位也可以作为颈部负荷减轻措施发挥作用。根据乘客信息的内容适当调整该部位在车辆后面碰撞时的状态。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车辆后面碰撞时被乘客的背部按压并与乘客的背部一同向后方移动的可动部件的一个例子,就具备受压板14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可动部件并不限定为受压板14。例如,也可以考虑其他的具备S弹簧60的可动部件的情况。以下,参照图11及图12就具备作为可动部件的S弹簧60的乘坐物用座椅单元(以下,变形例涉及的座椅单元)进行说明。此外,在图11及图12的变形例涉及的座椅单元中,与已经说明的乘坐物用座椅单元(即,本座椅单元1)共通的机器及配件标记相同的符号,省略对相关构成等的说明。
如图11所示,变形例涉及的座椅单元所具有的车用座椅Sh并不具备受压板14,取而代之的是在座椅靠背S2内具备的向宽度方向延伸的S弹簧60。此S弹簧60拉伸架设于侧边框架11之间,在图11所示的构成中在上下配置有两条。各S弹簧60在通常情况下通过未图示的缓冲垫支撑乘客的背部。另外,由于车辆后面碰撞等对车辆施加了后方荷重时,各S弹簧60被乘客的背部按压向后方弯曲为弓形,并与乘客的背部一同向后方移动。也就是说,在变形例中,S弹簧60相当于后方移动部,相当于座椅靠背S2中在车辆后面碰撞时对施加于乘客颈部的负担有影响的部分。
另外,各S弹簧60的宽度方向两端部钩在侧边框架11上。严格意义上说明的话,各S弹簧60的宽度方向两端部中,一方的端部钩在侧边框架11的侧壁上。另一方的端部如图12所示钩住于组装在侧边框架11的张力调整装置Q。此张力调整装置Q具有使S弹簧60的宽度方向端部钩住的部分(以下为钩住部Qx)沿宽度方向移动的功能,通过此功能调整S弹簧60的拉伸度。在此,拉伸度为S弹簧60对单位荷重的弯曲量,简而言之为表示S弹簧60变形的容易程度的概念。也就是说,可以说张力调整装置Q相当于调整S弹簧60的状态,即调整拉伸度的状态调整机构。
并且,在变形例中,ECU100通过控制张力调整装置Q,调整后的S弹簧60的拉伸度改变。更加详细地说明的话,ECU100获取与乘客的身体及性别相关的信息,例如,如果乘客为身材比较高大的男性时,钩住部Qx停留在通常位置来控制张力调整装置Q。这种情况下,S弹簧60的拉伸度设定为通常的拉伸度。因此,在车辆后面碰撞,S弹簧60弯曲并向后方移动时,该弯曲量为通常的弯曲量,S弹簧60后方移动至特定位置。
另一方面,如果乘客为女性或身材矮小的男性时,ECU100以钩住部Qx向宽度方向外侧移动的方式控制张力调整装置Q。这种情况下,S弹簧60的拉伸度设定为比通常的拉伸度更高。因此,在车辆后面碰撞,S弹簧60弯曲并向后方移动时,该弯曲量比通常情况小,另外,S弹簧60的到达位置位于比通常的到达位置更靠前方。即使是如上所述使用S弹簧60作为可动部件的情况,通过根据乘客的性别及体型等适当变更S弹簧60的拉伸度,能够适当减轻在车辆后面碰撞时施加于乘客颈部的负担。
符号说明
1本座椅单元(乘坐物用座椅单元)
11侧边框架
11a贯穿孔
12上部框架
13底部构件框架
14受压板(后方移动部、可动部件)
15线缆
20旋转部件
21后端舌状部
22可动销
25扭簧
30支柱引导安装框架
31支柱引导
32线圈弹簧
36连杆托架
37轴
38旋转支持部件
39轴
40连结连杆
50脆弱部(冲击能量吸收部)
51可动销
60S弹簧(后方移动部、可动部件)
100ECU
101压力传感器
102相机
103接近传感器
104输入用按钮
F座椅靠背框架
HP头枕支柱
M驱动马达(状态调整机构)
P销驱动装置(状态调整机构)
Q张力调整装置(状态调整机构)
Qx钩住部
S、Sh车用座椅(乘坐物用座椅)
S1座椅衬垫
S2座椅靠背
S3头枕

Claims (15)

1.一种乘坐物用座椅单元,其特征在于:
具有乘坐物用座椅、状态调整机构、获取部及控制装置;
乘坐物的乘客就座于该乘坐物用座椅,且该乘坐物用座椅具备从后方支持该乘客的支持部;
该状态调整机构是为了调整所述支持部中,在对所述乘坐物施加了后方荷重时,对施加于所述乘客的颈部的负担有影响的部分的状态而设置;
该获取部获取与所述乘客的身体及性别中的至少一个相关的乘客信息;
该控制装置通过根据该获取部获取的所述乘客信息的内容控制所述状态调整机构,从而根据所述内容改变被所述状态调整机构调整后的所述部分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乘坐物用座椅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部分为从后方支持所述乘客的头部的头枕。
3.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乘坐物用座椅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部分为设置于支撑所述乘客的背部的座椅靠背,且通过被所述乘客的背部按压从而与所述乘客的背部一同向后方移动的后方移动部。
4.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乘坐物用座椅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部分为设置于支撑所述乘客的背部的座椅靠背,且通过在对所述乘坐物施加了荷重时变形来吸收冲击能量的冲击能量吸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乘坐物用座椅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乘坐物用座椅具备从后方支持所述乘客的头部的头枕、支撑所述乘客的背部的座椅靠背;
所述状态调整机构是为了调整在对所述乘坐物施加了后方荷重时,所述头枕从通常位置向前方移动时的到达位置及所述座椅靠背被所述乘客的背部按压向后方时的变形量中至少一方的调整对象而设置;
所述控制装置通过根据所述内容控制所述状态调整机构,从而根据所述内容改变被所述状态调整机构调整后的所述至少一方的调整对象。
6.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乘坐物用座椅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部具备检测所述乘客就座于所述乘坐物用座椅时施加于所述乘坐物用座椅的压力的压力传感器,基于该压力传感器检测的所述压力获取与所述乘客的体压相关的信息作为所述乘客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乘坐物用座椅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部具备在所述乘客就座于所述乘坐物用座椅时对所述乘客进行摄像的相机,基于该相机摄像的所述乘客的影像获取与所述乘客的性别或体格相关的信息作为所述乘客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乘坐物用座椅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部具备检测所述乘客就座于所述乘坐物用座椅时所述乘客的骨骼形状的接近传感器,基于该接近传感器检测的所述骨骼形状获取与所述乘客的身体中的特定部位的形状相关的信息作为所述乘客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乘坐物用座椅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部通过接受所述乘客在输入所述乘客信息时进行的操作来获取所述乘客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记载的乘坐物用座椅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部通过接受所述乘客按压设置于所述乘坐物内的所述乘客信息的输入用按钮进行的所述操作来获取所述乘客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2记载的乘坐物用座椅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对所述乘坐物施加了荷重时,所述头枕沿前后方向移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记载的乘坐物用座椅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对所述乘坐物施加了后方荷重时,所述头枕从通常位置向前方移动。
13.根据权利要求3记载的乘坐物用座椅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方移动部由可动部件构成,在对所述乘坐物施加了后方荷重时,该可动部件被所述乘客的背部按压并与所述乘客的背部一同向后方移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3记载的乘坐物用座椅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状态调整机构为了调整作为所述可动部件的所述状态的所述可动部件向后方移动时的到达位置而设置;
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内容改变被所述状态调整机构调整后的所述到达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4记载的乘坐物用座椅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冲击能量吸收部为所述座椅靠背在内部具有的座椅靠背框架中形成的脆弱部,在对所述乘坐物施加了后方荷重时变形并成为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弯曲起点。
CN201680027301.0A 2015-05-11 2016-05-10 乘坐物用座椅单元 Active CN10796006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96624 2015-05-11
JP2015096624A JP6643694B2 (ja) 2015-05-11 2015-05-11 乗物用シートユニット
PCT/JP2016/063918 WO2016181972A1 (ja) 2015-05-11 2016-05-10 乗物用シートユニッ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60068A true CN107960068A (zh) 2018-04-24
CN107960068B CN107960068B (zh) 2020-11-06

Family

ID=572481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27301.0A Active CN107960068B (zh) 2015-05-11 2016-05-10 乘坐物用座椅单元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787104B2 (zh)
JP (1) JP6643694B2 (zh)
CN (1) CN107960068B (zh)
WO (1) WO201618197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315355B1 (en) * 2016-10-26 2021-12-08 Volvo Car Corporation A vehicle seat and a head rest for a vehicle seat
JP7175263B2 (ja) * 2017-03-23 2022-11-18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シートバック構造
DE102017208242A1 (de) * 2017-05-16 2018-11-22 Stabilus Gmbh Sitzeinrichtung mit Sitzparametererkennung
JP7104884B2 (ja) * 2018-10-17 2022-07-2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搬送用移動体
CN115056693A (zh) * 2022-07-27 2022-09-16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称重功能的车辆座椅及其汽车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206789C1 (en) * 1992-03-04 1993-02-11 Mercedes-Benz Aktiengesellschaft, 7000 Stuttgart, De Seat frame and cushion squab in bus - are adjustably joined to seat back, pivot round rear axis on seat subframe and include deformation element at front
WO1997001456A1 (en) * 1995-06-26 1997-01-16 Dellanno Ronald P Apparatus for preventing whiplash
CN1640714A (zh) * 2003-12-24 2005-07-20 三角洲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座
JP2005261697A (ja) * 2004-03-19 2005-09-29 Mazda Motor Corp 車両用シート
WO2006093644A1 (en) * 2005-02-28 2006-09-08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Energy absorption apparatus
CN101085607A (zh) * 2006-06-09 2007-12-12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用座椅结构
JP2009190430A (ja) * 2008-02-12 2009-08-27 Nhk Spring Co Ltd シート装置
JP2010179884A (ja) * 2009-02-09 2010-08-19 Toyota Boshoku Corp 乗物用シート
JP2014104865A (ja) * 2012-11-28 2014-06-09 Ts Tech Co Ltd 補正装置
CN104057854A (zh) * 2014-06-16 2014-09-24 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吸能式儿童汽车座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94320A (en) * 1995-06-07 1997-12-02 Automotive Technologies Intl, Inc. Rear impact occupant protection apparatus
US7604080B2 (en) * 1997-12-17 2009-10-20 Automotive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Inc. Rear impact occupant protec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EP1645457A1 (en) * 2004-10-06 2006-04-12 IEE INTERNATIONAL ELECTRONICS & ENGINEERING S.A. Active headrest system
WO2006126450A1 (ja) * 2005-05-25 2006-11-30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車両用シート装置
JP4342521B2 (ja) * 2006-01-30 2009-10-14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ヘッドレスト装置
JP5308010B2 (ja) * 2007-11-21 2013-10-09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JP2010173613A (ja) * 2009-02-02 2010-08-12 Nhk Spring Co Ltd 自動車用シートバック
US8408645B2 (en) * 2009-06-14 2013-04-02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Active head restraint utilizing solenoid activation and bar linkage transmission
CN104812619B (zh) 2012-11-28 2017-05-17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车用座椅
JP2014139069A (ja) 2012-12-17 2014-07-31 Tokai Rubber Ind Ltd パワーシート装置
WO2014200061A1 (ja) * 2013-06-14 2014-12-18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骨格形状測定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206789C1 (en) * 1992-03-04 1993-02-11 Mercedes-Benz Aktiengesellschaft, 7000 Stuttgart, De Seat frame and cushion squab in bus - are adjustably joined to seat back, pivot round rear axis on seat subframe and include deformation element at front
WO1997001456A1 (en) * 1995-06-26 1997-01-16 Dellanno Ronald P Apparatus for preventing whiplash
CN1640714A (zh) * 2003-12-24 2005-07-20 三角洲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座
JP2005261697A (ja) * 2004-03-19 2005-09-29 Mazda Motor Corp 車両用シート
WO2006093644A1 (en) * 2005-02-28 2006-09-08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Energy absorption apparatus
CN101085607A (zh) * 2006-06-09 2007-12-12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用座椅结构
JP2009190430A (ja) * 2008-02-12 2009-08-27 Nhk Spring Co Ltd シート装置
JP2010179884A (ja) * 2009-02-09 2010-08-19 Toyota Boshoku Corp 乗物用シート
JP2014104865A (ja) * 2012-11-28 2014-06-09 Ts Tech Co Ltd 補正装置
CN104057854A (zh) * 2014-06-16 2014-09-24 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吸能式儿童汽车座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134188A1 (en) 2018-05-17
CN107960068B (zh) 2020-11-06
WO2016181972A1 (ja) 2016-11-17
US10787104B2 (en) 2020-09-29
JP2016210318A (ja) 2016-12-15
JP6643694B2 (ja) 2020-0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60068A (zh) 乘坐物用座椅单元
CN102917916B (zh) 车辆用搁脚板***
US8708411B2 (en) Vehicle seat
US7484797B2 (en) Head rests
JP4290701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US20090160228A1 (en) Motor vehicle seat with an underframe, a seat carrier and a seat back
JP2020069816A (ja) 車両用乗員保護装置
JPH04197847A (ja) 車両用乗員拘束装置
CN101992708A (zh) 座椅状态改变装置
US11173872B2 (en) Vehicle occupant restraint device
JP6768829B2 (ja) シートベルト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車両用シート
DE102019130259A1 (de) Fahrzeugsitz mit auslösbarer stoffbahn
KR101578944B1 (ko) 차량 시트의 폴딩 겸용 워크인 장치
JP2018171992A (ja) 車両の乗員保護装置
US11279307B2 (en) Seat arrangement with dynamic seat positioning system
JPH11342821A (ja) 車両用乗員保護装置
JP6792185B2 (ja) 乗物用シートユニット
EP3514007B1 (en) Vehicle seat
JP2010137666A (ja) 側突時用頭部拘束装置
KR20230000336A (ko) 차량 시트용 릴렉스 포지션 승객 구속장치 및 이의 작동제어방법
JP4433291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4492323B2 (ja) 車両用シート装置
JP2021011268A (ja) 乗物用シートユニット
JP5098236B2 (ja) 車両の乗員拘束装置および乗員拘束方法
JP2006321289A (ja) 車両用シー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