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08306A - 修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修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08306A
CN107908306A CN201711059767.1A CN201711059767A CN107908306A CN 107908306 A CN107908306 A CN 107908306A CN 201711059767 A CN201711059767 A CN 201711059767A CN 107908306 A CN107908306 A CN 1079083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
broken string
opening
film layer
conductive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5976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牛孝思
方滔滔
杨莉
李振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05976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908306A/zh
Publication of CN1079083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083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8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for error correction or compensation, e.g. based on parallax, calibration or align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对触控面板的断线进行修复的修复方法,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该用于触控面板的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去除保护膜层中与所述断线的位置对应的部分,以形成露出所述断线位置的开口;在所述断线的位置处填充导电材料;在所述开口中填充绝缘材料以覆盖所述导电材料,本发明有效解决因接收线,传送线,以及触控电极断线造成的触控功能不良的问题,提升良率,进而提高机种效益。

Description

修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对触控面板的断线进行修复的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现已成为市场上主流的显示技术,LCD的构造是:在平行的第一玻璃基板和第二玻璃基板之间放置液晶分子,第二玻璃基板上设置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第一玻璃基板上设置彩色滤光片,通过对TFT提供不同的电压信号来控制液晶分子的转动方向,从而控制与每个像素点对应的光的偏转,最终达到显示目的。
现如今,显示触控面板已经广泛地被人们所使用,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均使用了显示触控面板,现有的嵌入式触控技术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触控检测电路在液晶盒上(On Cell)型,另一种是触控检测电路在液晶盒内(In Cell)型。其中,On Cell是指将触摸屏嵌入到显示屏的彩色滤光片基板和偏光片之间的方法,即在液晶面板上配触摸传感器。把触控面板与显示面板相结合,已经成为液晶显示屏的发展趋势。为解决触控电极会降低液晶显示屏透光率的问题,把触控电极做成金属网状。
图1示出现有技术中触控面板断线示意图。
如图1所示,由于在On Cell触控屏金属网镀膜时,触控电极接收线101与驱动线102以及金属网触控电极103易出现保护膜层气泡、异物、滴酸溅射等因素,导致接收线101与驱动线102以及金属网触控电极103镀膜不良,造成接收线断线S01、驱动线断线S02以及触控电极断线S03,最终导致触控面板的触控功能受到很大影响,而大尺寸机种的布线较密集,触控走线较多,不良率会更高。
图2A与图2B示出现有技术中触控面板断线截面示意图。
如图2A与图2B所示,接收线101位于第一保护膜层110与液晶盒130之间,驱动线102位于第一保护膜层110与第二保护膜层120之间,接收线101与驱动线102的断线处均被保护膜层覆盖,导致线路无法导通。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触控面板的修复方法。
本发明用于触控面板的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去除保护膜层中与所述断线的位置对应的部分,以形成露出所述断线位置的开口;在所述断线的位置处填充导电材料;在所述开口中填充绝缘材料以覆盖所述导电材料。
优选地,所述触控面板包括:液晶盒;形成于液晶盒上的接收线与驱动线;形成于所述接收线与所述驱动线上的所述保护膜层;以及,触控电极,包括与所述接收线相连的第一电极和与所述驱动线相连的第二电极,其中,所述断线的位置位于所述接收线,和/或位于所述驱动线,和/或位于所述触控电极上。
优选地,清除所述保护膜层的方式为用激光和/或等离子清除。
优选地,所述导电材料包括氧化铟锡、银浆。
优选地,在所述断线的位置处填充导电材料的步骤包括:利用遮光板镀膜修复所述开口中的所述断线。
优选地,在所述断线的位置处填充导电材料的步骤包括:利用纳米图形转印技术修复所述开口中的所述断线。
优选地,所述绝缘材料为透明导电材料。
优选地,所述绝缘材料包括透明油墨和透明电子绝缘液之一。
优选地,在所述开口中填充绝缘材料以覆盖所述导电材料的步骤包括:利用纳米图形转印技术将所述绝缘材料填充至所述开口中。
优选地,在所述开口中填充绝缘材料以覆盖所述导电材料的步骤包括:利用点胶专用薄膜阀将所述绝缘材料填充至所述开口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出了一种用于触控面板的修复方法,通过有效解决因接收线,驱动线,以及触控电极断线造成的触控功能不良的问题,提升良率,进而达到提高机种效益的目的。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描述,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
图1示出现有技术中触控面板断线示意图。
图2A示出现有技术中触控面板接收线断线截面示意图。
图2B示出现有技术中触控面板驱动线断线截面示意图。
图3A至图3D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修复触控面板接收线断线的各步骤的截面示意图。
图4A至图4D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修复触控面板驱动线断线的各步骤的截面示意图。
图5A至图5B示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修复触控面板触控区金属网状触控电极断线的步骤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在各个附图中,相同的元件采用类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为了清楚起见,附图中的各个部分没有按比例绘制。此外,可能未示出某些公知的部分。
在下文中描述了本发明的许多特定的细节,以便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但正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那样,可以不按照这些特定的细节来实现本发明。
图3A至图3D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修复触控面板接收线断线的各步骤的截面示意图。
如图3A所示,在液晶盒130上布有接收线101,在接收线101与液晶盒130接触的另一侧依次形成第一保护膜层110与第二保护膜层120,其中,接收线101是低电阻面的银浆走线,第一保护膜层110与第二保护膜层120用于保护接收线101,使接收线101置于相对密封的环境中,以隔绝外部物质对接收线101的侵蚀。
由于在触控电极镀膜时,容易在保护膜层形成气泡或因其它异物、滴酸溅射等不良因素,导致接收线101断线,而接收线101断线位置被第一保护膜层110与第二保护膜层120所覆盖,最终导致接收线101无法接收信号。
如图3B所示,修复触控面板接收线的第一步为:清除对应接收线断线位置S01上的第一保护膜层110与第二保护膜层120,即去除保护膜层中与接收线断线位置S01对应的部分,以形成露出收线断线位置S01的开口。其中,清除保护膜层可用激光清除和等离子清除的方法实现,用激光清除保护膜层时,可采用直径为0.5um的光斑,即可精确清除触接收线101上保护膜层2~20um的宽度,而不会损伤其它部分;开口的面积可以小于可覆盖收线断线位置S01处区域的面积,也可等于可覆盖收线断线位置S01处区域的面积,还可大于可覆盖收线断线位置S01处区域的面积,开口的宽度可以上下宽度一致,也可以下窄上宽,还可以上窄下宽,将开口的面积设为大于可覆盖收线断线位置S01处区域的面积,有利于充分暴露收线断线位置S01,以便修复,把开口的宽度设为上下宽度一致,容易用激光清除和等离子清除的方式实现。然而本发明实施例的参数设置不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关设置。
如图3C所示,修复触控面板接收线的第二步为:修补接收线断线位置S01,在接收线断线位置S01处填充断线修复层140,使接收线断线位置S01导通。其中,修补接收线断线位置S01的材料为氧化铟锡、银浆或其它导电材料;在修补接收线断线位置S01时,氧化铟锡、银浆或其它导电材料可以仅仅将断线位置S01导通,即导电材料的填充高度与接收线101的直径一致,还可以使导电材料填充至保护膜层中,用以更加充分修补接收线断线位置S01,更好的使接收线101导通。修补接收线断线位置S01的方法可采用遮光板进行镀膜修复,也可采用纳米图形传印技术将导电材料传印到接收线断线位置S01处,使接收线断线位置S01处导通,从而修复触控面板的接收信号的功能。用纳米图形传印技术填充接收线断线位置S01时,可采用10nm的线宽印刷,即可填充触控面板2~20um的线宽。然而本发明实施例的参数设置不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关设置。
如图3D所示,修复触控面板接收线的第三步为:修复清除对应接收线断线位置S01上的第一保护膜层110与第二保护膜层120,在断线修复层140上方填充保护膜修复层150以达到保护被修复好的接收线101不被腐蚀,以及不影响偏光器贴附的目的。其中,修复保护膜层的材料为透明电子绝缘液,该透明电子绝缘液为一种透明油墨,该油墨的透光率与折射率均与保护膜层相当,并且可以满足保护膜层隔水、绝缘、耐酸碱腐蚀的需求;用该透明油墨等绝缘材料修复保护膜层的方法同样可采用纳米图形传印技术,将透明油墨传印到对应需要修复的保护膜层的位置上。修复保护膜层的方法还可以为采用点胶专用薄膜阀把透明电子绝缘液体等绝缘材料均匀、精准的涂覆在需要修复的保护膜层的位置上,以保证显示画面时无显示不匀的现象。
图4A至图4D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修复触控面板驱动线断线的各步骤的截面示意图。
如图4A所示,在液晶盒130上布有驱动线102,在驱动线102与液晶盒130接触的一侧形成第一保护膜层110,在驱动线102的另一侧形成第二保护膜层120,其中,驱动线102是高电阻面的银浆走线,第一保护膜层110与第二保护膜层120用于保护驱动线102,使驱动线102置于相对密封的环境中,以隔绝外部物质对驱动线102的侵蚀。
由于在触控电极镀膜时,容易在保护膜层形成气泡或因其它异物、滴酸溅射等不良因素,导致驱动线102断线,而驱动线102断线位置被第二保护膜层120所覆盖,最终导致驱动线102无法接收信号。
如图4B所示,修复触控面板驱动线的第一步为:清除对应驱动线断线位置S02上的第二保护膜层120,即去除第二保护膜层120中与驱动线断线位置S02对应的部分,以形成露出驱动线断线位置S02的开口。其中,清除第二保护膜层120可用激光清除和等离子清除的方法实现,用激光清除第二保护膜层120时,可采用直径为0.5um的光斑,即可精确清除触控面板保护膜层2~20um的宽度,而不会损伤其它部分;开口的面积可以小于可覆盖驱动线断线位置S02处区域的面积,也可等于可覆盖驱动线断线位置S02处区域的面积,还可大于可覆盖驱动线断线位置S02处区域的面积,开口的宽度可以上下宽度一致,也可以下窄上宽,还可以上窄下宽,将开口的面积设为大于可覆盖驱动线断线位置S02处区域的面积,有利于充分暴露驱动线断线位置S02,以便修复,把开口的宽度设为上下宽度一致,容易用激光清除和等离子清除的方式实现。然而本发明实施例的参数设置不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关设置。
如图4C所示,修复触控面板驱动线的第二步为:修补驱动线断线位置S02,在驱动线断线位置S02处填充断线修复层140,使驱动线断线位置S02导通。其中,修补驱动线断线位置S02的材料为氧化铟锡、银浆或其它导电材料;在修补驱动线断线位置S02时,氧化铟锡、银浆或其它导电材料可以仅仅将驱动线断线位置S02导通,即导电材料的填充高度与驱动线102的直径一致,还可以使导电材料填充至第二保护膜层120中,用以更加充分修补断线位置,更好的使驱动线102导通。修补驱动线断线位置S02的方法可采用遮光板进行镀膜修复,也可采用纳米图形传印技术将导电材料传印到驱动线断线位置S02处,使驱动线断线位置S02处导通,从而修复触控面板传递信号功能。用纳米图形传印技术填充驱动线断线位置S02时,可采用10nm的线宽印刷,即可填充触控面板2~20um的线宽。然而本发明实施例的参数设置不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关设置。
如图4D所示,修复触控面板驱动线的第三步为:修复清除对应驱动线断线位置S02上的第二保护膜层120,在断线修复层140上方填充保护膜修复层150以达到保护被修复好的驱动线102不被腐蚀,以及不影响片光器贴附的目的。其中,修复保护膜层的材料为透明电子绝缘液,该透明电子绝缘液为一种透明油墨,该油墨的透光率与折射率均与保护膜层相当,并且可以满足保护膜层隔水、绝缘、耐酸碱腐蚀的需求;用该透明油墨等绝缘材料修复保护膜层的方法同样可采用纳米图形传印技术,将透明油墨传印到对应需要修复的保护膜层的位置上。修复保护膜层的方法还可以为采用点胶专用薄膜阀把透明电子绝缘液体等绝缘材料均匀、精准的涂覆在需要修复的保护膜层的位置上,以保证显示画面时无显示不匀的现象。
图5A至图5B示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修复触控面板触控区金属网状触控电极断线的步骤示意图。
如图5A所示,该触控电极103包括与接收线101相连的接收电极(第一电极)和与驱动线102相连的驱动电极(第二电极),其中,接收电极与驱动电极均为金属或其它导电材料形成的网状结构。由于在触控电极103镀膜时,容易在保护膜层形成气泡或因其它异物、滴酸溅射等不良因素,导致触控区内的接收线101、驱动线102断线,也可能导致触控电极103的网状结构断线,从而导致触控功能失效。
修复触控区内的接收线101、驱动线102断线、与触控电极103的网状结构断线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的修复步骤相同,首先清除对应触控电极断线位置S03上的保护膜层,即去除保护膜层中与触控电极断线位置S03对应的部分,以形成露出触控电极断线位置S03的开口。其中,清除保护膜层可用激光清除和等离子清除的方法实现,用激光保护膜层时,可采用直径为0.5um的光斑,即可精确清除触控面板的保护膜层2~20um的宽度,而不会损伤其它部分;开口的面积可以小于可覆盖断线的位置处区域的面积,也可等于可覆盖断线的位置处区域的面积,还可大于可覆盖触控电极断线位置S03处区域的面积,开口的宽度可以上下宽度一致,也可以下窄上宽,还可以上窄下宽,将开口的面积设为大于可覆盖触控电极断线位置S03处区域的面积,有利于充分暴露触控电极断线位置S03,以便修复,把开口的宽度设为上下宽度一致,容易用激光清除和等离子清除的方式实现。然而本发明实施例的参数设置不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关设置。
其次,修补触控电极断线位置S03,在触控电极断线位置S03处填充断线修复层140,使触控电极断线位置S03导通。其中,修补触控电极断线位置S03的材料为氧化铟锡、银浆或其它导电材料;在修补触控电极断线位置S03时,氧化铟锡、银浆或其它导电材料可以仅仅将触控电极断线位置S03导通,即导电材料的填充高度与触控电极103金属网状结构的直径一致,还可以使导电材料填充至保护膜层中,用以更加充分修补断线位置,更好的使触控电极103导通。修补触控电极断线位置S03的方法可采用遮光板进行镀膜修复,也可采用纳米图形传印技术将导电材料传印到触控电极断线位置S03处,使触控电极断线位置S03处导通,从而修复触控面板的触控功能。用纳米图形传印技术填充触控电极断线位置S03时,可采用10nm的线宽印刷,即可填充触控面板2~20um的线宽。然而本发明实施例的参数设置不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关设置。
最后,修复清除对应触控电极断线位置S03上的保护膜层,以达到保护被修复好的触控电极不被腐蚀,以及不影响片光器贴附的目的。其中,修复保护膜层的材料为透明电子绝缘液,该透明电子绝缘液为一种透明油墨,该油墨的透光率与折射率均与保护膜层相当,并且可以满足保护膜层隔水、绝缘、耐酸碱腐蚀的需求;用该透明油墨等绝缘材料修复保护膜层的方法同样可采用纳米图形传印技术,将透明油墨传印到对应需要修复的保护膜层的位置上。修复保护膜层的方法还可以为采用点胶专用薄膜阀把透明电子绝缘液体等绝缘材料均匀、精准的涂覆在需要修复的保护膜层的位置上,以保证显示画面时无显示不匀的现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出了一种用于触控面板的修复方法,通过有效解决因接收线,驱动线,以及触控电极断线造成的触控功能不良的问题,提升良率,进而达到提高机种效益的目的。
应当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如上文所述,这些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例。显然,根据以上描述,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利用本发明以及在本发明基础上的修改使用。

Claims (10)

1.一种修复方法,用于对触控面板的断线进行修复,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去除保护膜层中与所述断线的位置对应的部分,以形成露出所述断线位置的开口;
在所述断线的位置处填充导电材料;
在所述开口中填充绝缘材料以覆盖所述导电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包括:
液晶盒;
形成于液晶盒上的接收线与驱动线;
形成于所述接收线与所述驱动线上的所述保护膜层;以及,
触控电极,包括与所述接收线相连的第一电极和与所述驱动线相连的第二电极,其中,
所述断线的位置位于所述接收线,和/或位于所述驱动线,和/或位于所述触控电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清除所述保护膜层的方式为用激光和/或等离子清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材料包括氧化铟锡、银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断线的位置处填充导电材料的步骤包括:
利用遮光板镀膜修复所述开口中的所述断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断线的位置处填充导电材料的步骤包括:
利用纳米图形转印技术修复所述开口中的所述断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材料为透明导电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材料包括透明油墨和透明电子绝缘液之一。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开口中填充绝缘材料以覆盖所述导电材料的步骤包括:
利用纳米图形转印技术将所述绝缘材料填充至所述开口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开口中填充绝缘材料以覆盖所述导电材料的步骤包括:
利用点胶专用薄膜阀将所述绝缘材料填充至所述开口中。
CN201711059767.1A 2017-11-01 2017-11-01 修复方法 Pending CN10790830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59767.1A CN107908306A (zh) 2017-11-01 2017-11-01 修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59767.1A CN107908306A (zh) 2017-11-01 2017-11-01 修复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08306A true CN107908306A (zh) 2018-04-13

Family

ID=618424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59767.1A Pending CN107908306A (zh) 2017-11-01 2017-11-01 修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908306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20009A (zh) * 2018-07-24 2018-11-30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触摸显示屏、显示装置及其修复方法
CN110083279A (zh) * 2019-05-07 2019-08-02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透明导电材料、触控结构及触控装置
CN110928087A (zh) * 2019-11-29 2020-03-27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Tft基板的断线修复方法
TWI746264B (zh) * 2020-11-13 2021-11-1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裝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2709A (zh) * 2007-08-01 2007-12-05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可修补数据线的缺陷的液晶显示面板及修补方法
US20120026128A1 (en) * 2010-07-30 2012-02-02 Chimei Innolux Corporation Display system having a capacitive touch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of the same
CN103324337A (zh) * 2011-05-26 2013-09-25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装置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3517572A (zh) * 2012-06-25 2014-01-15 揖斐电株式会社 布线板及其断开修复方法、布线形成方法和制造方法
CN104280967A (zh) * 2014-10-31 2015-01-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204595382U (zh) * 2015-05-08 2015-08-26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液晶显示面板及装置及已修复阵列基板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2709A (zh) * 2007-08-01 2007-12-05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可修补数据线的缺陷的液晶显示面板及修补方法
US20120026128A1 (en) * 2010-07-30 2012-02-02 Chimei Innolux Corporation Display system having a capacitive touch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of the same
CN103324337A (zh) * 2011-05-26 2013-09-25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装置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3517572A (zh) * 2012-06-25 2014-01-15 揖斐电株式会社 布线板及其断开修复方法、布线形成方法和制造方法
CN104280967A (zh) * 2014-10-31 2015-01-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204595382U (zh) * 2015-05-08 2015-08-26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液晶显示面板及装置及已修复阵列基板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20009A (zh) * 2018-07-24 2018-11-30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触摸显示屏、显示装置及其修复方法
CN108920009B (zh) * 2018-07-24 2021-06-01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触摸显示屏、显示装置及其修复方法
CN110083279A (zh) * 2019-05-07 2019-08-02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透明导电材料、触控结构及触控装置
CN110928087A (zh) * 2019-11-29 2020-03-27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Tft基板的断线修复方法
TWI746264B (zh) * 2020-11-13 2021-11-1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裝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08306A (zh) 修复方法
KR101009672B1 (ko) 터치 패널 내장형 액정 표시 장치
US8610859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ssociated with touch panel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CN102841716B (zh) 一种电容式内嵌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KR101319347B1 (ko) 터치 패널 일체형 액정 표시 장치
TWI417779B (zh) 觸控式面板以及具有該面板之液晶顯示裝置
CN104123054B (zh) 触控显示装置
KR101165472B1 (ko) 박막 트랜지스터 기판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4360557B (zh) 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CN102736780B (zh) 输入装置
CN104375347B (zh) 阵列基板、修补片、显示面板和修复阵列基板的方法
CN101539819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4460070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6775066A (zh) 触摸屏及其制作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CN107077807A (zh) 显示装置基板、显示装置基板的制造方法及使用其的显示装置
CN102880340B (zh) 一种单层外挂式触摸屏及其制作方法、液晶显示器
CN102830851B (zh) 触摸屏及其制作方法
CN206833100U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572757B (zh)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CN110032007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6354299A (zh) 一种触控基板及其制备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CN105867710A (zh) 一体型触摸屏面板的平板显示装置
CN102385182A (zh) 具有内置触摸屏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03454819A (zh) 用于液晶显示器的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8255362A (zh) 金属网格触控显示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15301, 1, Longteng Road, Kunshan, Jiangsu, Suzhou

Applicant after: Kunshan Longteng Au Optronics Co

Address before: 215301, 1, Longteng Road, Kunshan, Jiangsu, Suzhou

Applicant before: Kunshan Longteng Optronics Co.,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41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