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70535A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70535A
CN107870535A CN201710888093.XA CN201710888093A CN107870535A CN 107870535 A CN107870535 A CN 107870535A CN 201710888093 A CN201710888093 A CN 201710888093A CN 107870535 A CN107870535 A CN 1078705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described image
adjustment
picture quality
keeping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8809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870535B (zh
Inventor
冈部雅史
渡边宽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8705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705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705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705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0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 G03G15/161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relating to the driving mechanism for the intermediate support, e.g. gears, couplings, belt tension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33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by measuring the photoconductor characteristics, e.g. temperature, 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 image on the photoconductor
    • G03G15/5041Detecting a toner image, e.g. density, toner coverage, using a test patch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54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by measu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 intermediate image carrying member 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 image on an intermediate image carrying member, e.g.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or drum, conveyor bel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17Apparatus for continuous web copy material of plain paper, e.g. supply rolls; Roll holders therefo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 Col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图像保持体,其保持由色调剂形成的图像;转印部件,其与连续介质接触以便将由所述图像保持体保持的所述图像转印至所述连续介质,并且能够与所述图像保持体接触和从所述图像保持体分离;以及控制器,其在使所述转印部件从所述图像保持体分离后,使所述图像保持体移动以便检测在所述图像保持体上形成的检查图像,由此,作为图像质量调整,调整所述图像的位置偏差或待形成的所述图像的浓度偏差。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关于用于连续介质的图像形成装置已知以下在日本专利文献特开第2016-7710号公报([0078]至[0104]段,图6至图8)中描述的技术。
即,根据日本专利文献特开第2016-7710号公报中描述的技术,在辊状模切标签(S1)上打印图像的打印机(1)中,为了适应由于热变形造成的加热辊(26)的外径的变化而导致的加热辊(26)的周速度变化,在二次转印位置与定影位置之间在模切标签(S1)中提供松弛。根据日本专利文献特开第2016-7710号公报中描述的技术,利用传感器检测松弛度,由此控制加热辊(26)的旋转速度,以防止松弛被消除或过度松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与当调整图像质量时不使转印部件从图像保持体分离的情况相比,减少出现损纸。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图像保持体,其保持由色调剂形成的图像;转印部件,其与连续介质接触以便将由所述图像保持体保持的所述图像转印至所述连续介质,并且能够与所述图像保持体接触和从所述图像保持体分离;以及控制器,其在使所述转印部件从所述图像保持体分离后,使所述图像保持体移动以便检测在所述图像保持体上形成的检查图像,由此,作为图像质量调整,调整所述图像的位置偏差或待形成的所述图像的浓度偏差。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当对所述图像的位置进行粗调时,所述控制器使所述转印部件从所述图像保持体分离,并且当以比进行所述粗调的调整精度更高的调整精度进行微调时,所述控制器使所述转印部件与所述图像保持体接触。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或第二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进一步包括:位置调整图像形成单元,其在沿所述图像保持体的移动方向待转印至所述连续介质的各打印图像之间的区域形成图像质量调整用图像;读取部件,其读取所述图像质量调整用图像;以及图像质量调整器,其根据读取所述图像质量调整用图像的读取结果,调整所述图像的位置偏差或待形成的所述图像的浓度偏差。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或第二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进一步包括:位置调整图像形成单元,其在与所述连续介质的传送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待转印至所述连续介质的打印图像的外侧的区域形成图像质量调整用图像;读取部件,其读取所述图像质量调整用图像;以及图像质量调整器,其根据读取所述图像质量调整用图像的读取结果,调整所述图像的位置偏差或待形成的所述图像的浓度偏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与当调整图像质量时不使转印部件从图像保持体分离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出现损纸。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与当进行微调时使转印部件从图像保持体分离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图像质量。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与当在各打印图像之间形成位置调整图像时不使转印部件从图像保持体分离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出现损纸。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能够在对打印图像进行打印过程中形成图像质量调整用图像以调整图像质量。
附图说明
将基于下列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
图1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结构;
图2A和2B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质量调整用图像的实例和读取部件,其中,图2A示出中间转印带上的图像,图2B示出连续纸上的图像;
图3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器的功能的框图;
图4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进行图像质量调整的判断处理的流程图;
图5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质量调整处理的流程图,对图4所示的ST2和ST12的处理进行描述;以及
图6A和6B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登记控制补片的变形例,其中,图6A示出第一变形例,图6B示出第二变形例。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将参照附图对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具体例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描述。应当指出的是,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不限于下面的示例性实施例。
为便于理解以下的描述,按图1所示定义方向和侧面:前后方向为X方向,左右方向为Y方向,上下方向为Z方向;由箭头X、-X、Y、-Y、Z和-Z表示的方向或侧面分别为前方、后方、右方、左方、上方和下方,或前侧、后侧、右侧、左侧、上侧和下侧。
另外,图1的页中所示的中心标有点的圆圈和中心标有“x”的圆圈分别表示从本页的里面向表面延伸的箭头和从本页的表面向里面延伸的箭头。
还应该指出的是,在参照附图所作的以下描述中,为了便于理解,在附图中适当省略了除描述所需要的部件之外的部件。
示例性实施例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打印机U的整体结构的描述
图1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结构。
参照图1,作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例的打印机U包括:打印机主体U1、馈送器单元U2、以及收集单元U3。馈送器单元U2作为向打印机主体U1馈送介质的馈送器的一例。收集单元U3作为收集记录图像的介质的收集器一例。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标记部分的结构的描述
参照图1,打印机主体U1包括诸如控制器C、通信单元(未示出)、以及标记部U1a的部件。控制器C控制打印机U。通信单元接收从打印图像服务器COM传送的图像信息。作为信息传输装置的一例的打印图像服务器COM设置在打印机U的外部且通过专用电缆(未示出)与通信单元连接。作为图像记录部的一例的标记部U1a在介质中记录图像。作为图像传输装置的一例的个人计算机PC通过无线或有线通信电路与打印图像服务器COM连接并传送待由打印机U打印的图像信息。
标记部U1a包括感光体Py、Pm、Pc、Pk和Po。各感光体Py、Pm、Pc和Pk作为分别对应于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C)和黑色(K)的图像保持体的一例。感光体Po用于形成例如使用光泽色调剂的图像,光泽色调剂使诸如摄影图像的图像产生光泽外观。
参照图1,沿黑色感光体Pk的旋转方向在感光体Pk的周围配置有以下部件:充电器CCk、作为潜像形成装置的曝光装置ROSk、显影器Gk、作为一次转印装置的一例的一次转印辊T1k、以及作为用于图像保持体的清洁器的一例的感光体清洁器CLk。
同样地,充电器CCy、CCm、CCc和CCo、曝光装置ROSy、ROSm、ROSc和ROSo、显影器Gy、Gm、Gc和Go、一次转印辊T1y、T1m、T1c和T1o、以及感光体清洁器CLy、CLm、CLc和CLo分别配置在其他感光体Py、Pm、Pc和Po的周围。
作为中间转印体的一例和作为图像保持体的一例的中间转印带B设置在感光体Py至Po的下方。中间转印带B介于感光体Py至Po与一次转印辊T1y至T1o之间。中间转印带B的后表面由以下各辊支撑:作为驱动部件的一例的驱动辊Rd;作为张力施加部件的实例的张力辊Rt;作为蛇行防止部件的一例的步移辊(walking roller)Rw;作为从动部件的实例的多个惰辊Rf;作为用于二次转印的对置部件的一例的支撑辊T2a;作为可动部件的实例的多个回缩辊R1;以及一次转印辊T1y至T1o。
作为用作中间转印体的清洁器的一例的带清洁器CLB设置在中间转印带B的前后表面侧驱动辊Rd的附近。
作为转印部件的一例和二次转印部件的一例的二次转印辊T2b隔着中间转印带B与支撑辊T2a相对。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二次转印辊T2b在从中间转印带B的下端向中间转印带B的旋转方向的上游侧偏离的位置与中间转印带B接触,该下端大致为沿支撑辊T2a拉伸的中间转印带B的中心部。另外,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二次转印辊T2b由作为推压部件的一例的弹簧(未示出)朝向支撑辊T2a按压。
另外,为了向支撑辊T2a施加与使显影剂带电的极性相反的极性,作为接触部件的一例的接触辊T2c与支撑辊T2a接触。
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二次转印单元T2包括支撑辊T2a、二次转印辊T2b和接触辊T2c。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转印装置T1、B、T2包括一次转印辊T1y至T1o、中间转印带B、二次转印单元T2等。
送纸部件U2a由馈送器单元U2可旋转地支撑。作为连续介质的一例的连续纸S呈辊状卷绕在送纸部件U2a上。从送纸部件U2a延伸的连续纸S咬合在传送辊Ra之间,传送辊Ra是设置在打印机主体U1的入口的传送部件的实例。作为引导部件的实例的多个引导辊Rb设置在传送辊Ra的右侧。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引导辊Rb各自呈可旋转的辊状。
定影装置F设置在连续纸S的传送方向上二次转印辊T2b的下游。定影装置F包括作为加热部件的一例的加热辊Fh和作为加压部件的一例的加压辊Fp。作为热源的一例的加热器h被收容在加热辊Fh中。
作为引导部件的一例的引导辊Rc旋转设置于定影装置F的下游。作为收集部件的一例的卷取辊U3a设置在位于引导辊Rc的下游的收集单元U3内部。连续纸S卷取在卷取辊U3a上。卷取辊U3a由作为驱动源的一例的马达(未示出)驱动。
标记操作
当通过打印图像服务器COM收到从个人计算机PC传送的图像信息时,打印机U开始作为图像形成操作的作业。当开始作业时,感光体Py至Po、中间转印带B等被旋转。
感光体Py至Po由驱动源(未示出)驱动旋转。
向每个充电器CCy至CCo施加预定电压以便对感光体Py至Po的表面充电。
曝光装置ROSy至ROSo根据来自控制器C的控制信号输出作为潜像绘制光束的实例的激光束Ly、Lm、Lc、Lk和Lo以便在感光体Py至Po的充电表面上绘制静电潜像。
显影器Gy至Go将感光体Py至Po的表面上的静电潜像显影成可视图像。
向每个一次转印辊T1y至T1o施加具有与使显影剂带电的极性相反的极性的一次转印电压,以便将感光体Py至Po的对应的表面上的可视图像转印至中间转印带B的表面。
感光体清洁器CLy至Clo通过除去在进行一次转印后残留在感光体Py至Po的表面上显影剂来清洁感光体Py至Po的表面。
当中间转印带B通过面向感光体Py至Po的一次转印区域时,图像按O、Y、M、C和K的顺序依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B上,以便一个叠加在另一个之上。然后,中间转印带B通过面向二次转印单元T2的二次转印区域Q4。对于单色图像,仅转印单色图像并传送至二次转印区域Q4。
转印辊Ra将从馈送器单元U2延伸的连续纸S向下游侧传送。引导辊Rb将连续纸S引导至二次转印区域Q4。
二次转印单元T2通过经由接触辊T2c向支撑辊T2a施加二次转印电压,将图像从中间转印带B转印到连续纸S上。二次转印电压具有与预定的使显影剂带电的极性相同的极性。
定影装置F对通过定影区域Q5的连续纸S加热加压,在定影区域Q5中,加热辊Fh与加压辊Fp相互接触。由此,将未定影的图像定影到连续纸S的表面。
将其上已经定影图像的连续纸S卷取到卷取辊U3a上。
定影装置F和二次转印辊T2b的描述
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定影装置F使作为一次定影部件的一例的加热辊Fh和作为二次定影部件的一例的加压辊Fp能够彼此接触和分离。在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定影装置F中,加压辊Fp可在如图1中实线所示的加压辊Fp与加热辊Fh接触的接触位置和如图1中虚线所示的加压辊Fp与加热辊Fh分离的分离位置之间移动。
作为使加热辊Fh与加压辊Fp彼此接触和分离的结构,可以使用例如在日本专利文献特开第2008-185638号公报中描述的改变定影区域的压力的机构作为用于接触和分离的结构,或者可以使用在例如诸如日本专利文献特开第2015-25920号公报中描述的技术的任何各种相关技术的已知的结构。因此,省略使加热辊Fh与加压辊Fp相互接触和分离的机构的图示和详细描述。
另外,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与加压辊Fp的情况相同,作为所述转印部件的实例的二次转印辊T2b也能够与作为图像保持体的实例的中间转印带B接触和分离。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二次转印辊T2b在如图1中实线所示的二次转印辊T2b与中间转印带B接触的接触位置和如图1中虚线所示的二次转印辊T2b与中间转印带B分离的分离位置之间移动。二次转印单元T2的接触/分离机构的结构与加压辊Fp的接触/分离机构的结构可以相同或相似。或者,二次转印单元T2的接触/分离机构可以具有任何各种相关技术的已知的结构,例如诸如在日本专利文献特开第2015-25920号公报中描述的结构。因此,省略二次转印单元T2的接触/分离机构的详细描述。
读取部件和图像的描述
图2A和2B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质量调整用图像的实例和读取部件。其中,图2A示出中间转印带上的图像,图2B示出连续纸上的图像。
参照图2A,当在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打印机U中进行作为图像质量调整的一例的图像位置调整时,形成作为图像质量调整用图像的实例的登记控制补片1。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当进行图像质量调整时,由作为图像保持体的实例的中间转印带B保持的图像被作为读取部件的实例的位置传感器SN1读取。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位置传感器SN1设置在中间转印带B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位置传感器SN1沿中间转印带B的旋转方向设置在K色的感光体Pk的下游且二次转印区域Q4的上游。
参照图2A,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登记控制补片1形成在中间转印带B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具体而言,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登记控制补片1沿中间转印带B的传送方向形成在先行打印图像的图像区域2a与后续打印图像的图像区域2b之间的区域3。
每个登记控制补片1是作为预定形状的一例的在宽度方向上突起的V形图像。针对每种Y、M、C和K颜色形成这些V形图像。即,将每个具有相对于中间转印带B的传送方向(副扫描方向)和中间转印带B的宽度方向(主扫描方向)倾斜的边的形状用作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登记控制补片1。
另外,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登记控制补片1的V形的高度根据待进行的位置调整处理而增加。换句话说,要么形成具有大高度的V形即大V形的粗调补片1a,要么形成具有小高度的V形即小V形的微调补片1b。例如,粗调补片1a具有比微调补片1b大的V形,以便能够在大范围内调整。与此相对,微调补片1b具有小V形。这使得与粗调补片1a相比,待在每个定影区域形成的微调补片1b的数量增加。因此,当使用微调补片1b时,与使用粗调补片1a相比,可进行微调而提高调整精度。当仅使用微调补片1b时,由于是小V形,不能对超出可调范围的偏离进行成功调整。然而,若将粗调补片1a与微调补片1b并用,则可在大范围内调整偏离。
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通过位置传感器SN1可读取登记控制补片1。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控制器的描述
图3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器的功能的框图。
参照图3,打印机U的控制器C包括输入/输出接口I/O,图像形成装置通过输入/输出接口I/O例如从外部设备接收信号或向外部设备输出信号。控制器C还包括存储用于进行所要求的处理的程序、信息等的只读存储器(ROM)。控制器C还包括临时存储所需要的信息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控制器C还包括根据例如存储在ROM中的程序进行处理的中央处理器(CPU)。因此,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控制器C包括小型信息处理装置,即,所谓的微型计算机。因此,控制器C通过执行例如存储在ROM中的程序能够实现各种功能。
与控制器C连接的信号输出元件
控制器C接收从诸如操作单元UI和位置传感器SN1的信号输出元件输出的信号。
操作单元UI包括用于进行输入的诸如箭头键和数字键的输入键UIa。每个输入键UIa作为输入部件的一例。操作单元UI还包括例如作为通知部件的一例的显示部UIb。
位置传感器SN1读取由中间转印带B保持的登记控制补片1。
与控制器C连接的控制目标元件
控制器C与驱动源驱动电路D1、定影接触/分离马达驱动电路D2、转印接触/分离马达驱动电路D3、电源电路E以及其他未示出的控制元件连接。控制器C向诸如D1至D3和E的电路输出这些电路的控制信号。
D1:驱动源驱动电路
驱动源驱动电路D1通过作为驱动源的实例的马达M1驱动感光体Py至Po、中间转印带B等旋转。
D2:定影接触/分离马达驱动电路
定影接触/分离马达驱动电路D2驱动定影接触/分离马达M2,以使加压辊Fp与加热辊Fh彼此接触和分离。
D3:转印接触/分离马达驱动电路
转印接触/分离马达驱动电路D3驱动转印接触/分离马达M3,以使二次转印辊T2b与中间转印带B彼此接触和分离。
E:电源电路
电源电路E包括显影电源电路Ea、充电电源电路Eb、转印电源电路Ec、定影电源电路Ed等。
Ea:显影电源电路
显影电源电路Ea向每个显影器Gy至Go的显影辊施加显影电压。
Eb:充电电源电路
充电电源电路Eb向每个充电器CCy至CCo施加充电电压,以便对感光体Py至Po的表面充电。
Ec:转印电源电路
转印电源电路Ec向一次转印辊T1y至T1k和支撑辊T2a施加转印电压。
Ed:定影电源电路
定影电源电路Ed向设置在定影装置F的加热辊Fh中的加热器供给电力。
控制器C的功能
控制器C根据从信号输出元件输入的信号进行处理,以便向控制目标元件输出控制信号。即,控制器C具有以下功能。
C1:图像形成控制器
图像形成控制器C1根据从打印图像服务器COM输入的图像信息控制例如打印机U的部件的驱动和向打印机U的部件施加电压的时机。由此,控制作为图像形成操作的作业的执行、结束和中断。
C2:驱动源控制器
驱动源控制器C2通过驱动源驱动电路D1控制马达M1的驱动,以便控制例如感光体Py至Po的驱动。
C3:电源电路控制器
电源电路控制器C3控制电源电路Ea至Ed,以便控制对部件施加的电压和向部件供给的电力。
C4:图像质量调整控制器
图像质量调整控制器C4包括单元C4A至C4F。图像质量调整控制器C4形成登记控制补片1,以便控制作为图像质量调整的实例的图像位置调整的操作,即,以便控制登记控制的操作。虽然以下仅对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登记控制进行描述,但图像质量调整不限于登记控制。例如,作为图像质量调整的实例,例如可进行以下任一处理或所有处理:调整待形成的图像的浓度的偏离的处理控制;排出劣化显影剂的显影剂排出处理;以及当显影器Gy至Go的显影剂的量不足时,在搅拌显影剂的同时对显影器Gy至Go补充显影剂的色调剂恢复处理。登记控制和处理控制可同时进行。另外,也可以对每个处理单独设定处理开始时期,当到了各自的开始时期时单独地进行处理。
C4A:图像质量调整时期判断单元
图像质量调整时期判断单元C4A判断是否已经到了进行作为图像质量调整的实例的登记控制的时期。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作为一例,将电源接通时进行使用粗调补片1a和微调补片1b的登记控制的时期设定为一个时期。另外,对每100次打印设定进行仅使用微调补片1b的登记控制即微调处理。另外,在当进行微调处理时位置偏离超过了微调的可调上限的情况下,设定进行使用粗调补片1a和微调补片1b的登记控制。因此,每当打印次数的累积量到达100时,图像质量调整时期判断单元C4A判断已经到了进行登记控制的时期。
C4B:作业中断单元
作业中断单元C4B在作业正在执行的过程中当判断已经到了进行图像质量调整的时期时,通过图像形成控制器C1中断作业。
C4C:粗调器
作为图像质量调整器的一例的粗调器C4C包括粗调补片形成单元C4C1、粗调补片读取器C4C2、以及粗调偏离计算器C4C3。粗调器C4C根据读取登记控制补片1的读取结果调整图像的位置。具体而言,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粗调器C4C调整绘制曝光装置ROSy至ROSo的图像的绘制时机,以便根据读取粗调补片1a的读取结果,使在已被读取的图像的位置与待绘制的图像的目标位置之间的偏离即粗调偏差变为零。由于使用粗调补片1a,可检测出的偏离单位大于使用微调补片1b时的单位。由此,与使用微调补片1b的情况相比,调整变得粗糙。即,进行粗调。
C4C1:粗调补片形成单元
当开始使用粗调补片1a的登记控制时,作为位置调整图像形成单元的一例的粗调补片形成单元C4C1形成粗调补片1a。
C4C2:粗调补片读取器
粗调补片读取器C4C2通过位置传感器SN1读取粗调补片1a的位置。
C4C3:粗调偏离计算器
粗调偏离计算器C4C3将由粗调补片读取器C4C2读取的位置与目标位置之间的偏离作为粗调偏差来计算。对Y、M、C、K和O图像计算粗调偏差。
C4D:微调器
作为图像质量调整器的一例的微调器C4D包括微调补片形成单元C4D1、微调补片读取器C4D2、以及微调偏离计算器C4D3。微调器C4D根据读取登记控制补片1的读取结果调整图像的位置。具体而言,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微调器C4D调整绘制曝光装置ROSy至ROSo的图像的绘制时机,以便根据读取微调补片1b的读取结果,使在已被读取的图像的位置与待绘制的图像的目标位置之间的偏离即微调偏差变为零。由于使用微调补片1b,可检测出的偏离单位小于使用粗调补片1a时的单位。由此,与使用粗调补片1a的情况相比,调整变得细微。即,进行微调。
C4D1:微调补片形成单元
当开始使用微调补片1b的登记控制时,作为位置调整图像形成单元的一例的微调补片形成单元C4D1形成微调补片1b。
C4D2:微调补片读取器
微调补片读取器C4D2通过位置传感器SN1读取微调补片1b的位置。
C4D3:微调偏离计算器
微调偏离计算器C4D3将由微调补片读取器C4D2读取的位置与目标位置之间的偏离作为微调偏差来计算。对Y、M、C、K和O图像计算微调偏差。
C4E:调整量限度判断单元
调整量限度判断单元C4E判断微调期间的调整量是否达到可通过微调调整的偏离的极限。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调整量限度判断单元C4E判断当通过微调偏离计算器C4D3计算的微调偏差变为偏离限度以上时即为达到了极限。
C4F:作业重新启动器
当图像质量调整操作结束时,作业重新启动器C4F通过图像形成控制器C1重新开始中断的作业。
C5:接触/分离控制器
接触/分离控制器C5包括二次转印辊接触/分离控制器C5A和加压辊接触/分离控制器C5B。接触/分离控制器C5控制作为转印部件的实例的二次转印辊T2b与作为定影部件的实例的加压辊Fp的接触和分离。
C5A:二次转印辊接触/分离控制器
二次转印辊接触/分离控制器C5A通过转印接触/分离马达驱动电路D3使二次转印辊T2b与中间转印带B接触和从中间转印带B分离。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二次转印辊接触/分离控制器C5A在图像质量调整操作期间进行粗调的过程中使二次转印辊T2b从中间转印带B分离。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二次转印辊接触/分离控制器C5A在执行作业或进行微调的过程中使二次转印辊T2b与中间转印带B接触。另外,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为了应对进行包括当电源接通时进行的粗调的图像质量调整操作,当作业结束,使二次转印辊T2b从中间转印带B分离。
C5B:加压辊接触/分离控制器
加压辊接触/分离控制器C5B通过定影接触/分离马达驱动电路D2使加压辊Fp与加热辊Fh接触和从加热辊Fh分离。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加压辊接触/分离控制器C5B在根据二次转印辊T2b的接触/分离的时机而调整的时机进行加压辊Fp的接触和分离。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流程图的描述
接着,参照操作顺序的示意图即流程图,描述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打印机U的控制流程。
进行图像质量调整的判断处理的流程图的描述
图4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进行图像质量调整的判断处理的流程图。
根据存储在打印机U的控制器C中的程序进行图4所示的流程图的各步骤ST的处理。另外,与进行打印机U的各种其他处理并行地进行这些处理。
在打印机U的电源接通后,图4所示的流程图的处理开始。
在图4所示的ST1中,判断电源是否接通。如果电源已接通(“是”),处理前进到ST2。如果电源未接通(“否”),处理前进到ST3。
在ST2,进行使用登记控制补片1调整图像质量的图像质量调整处理。图像质量调整处理稍后将参照图5进行描述。然后,处理前进到ST3。
在ST3,判断作业是否已经开始。如果作业已经开始(“是”),处理前进到ST4。如果作业尚未开始(“否”),重复ST3。
在ST4,判断是否已经到了调整图像质量的时期。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判断在片材上的打印次数的积累量是否已经达到100。如果已经到了调整图像质量的时期(“是”),处理前进到ST5。如果尚未到调整图像质量的时期(“否”),处理前进到ST14。
在ST5,中断正在执行的作业,处理前进到ST6。
在ST6,形成微调补片1b。然后,处理前进到ST7。
在ST7,通过位置传感器SN1读取微调补片1b。然后,处理前进到ST8。
在ST8,计算微调偏差。然后,处理前进到ST9。
在ST9,判断微调偏差是大于等于极限还是小于极限判断。如果微调偏差小于极限(“否”),处理前进到ST10。如果微调偏差大于等于极限(“是”),处理前进到ST11。
在ST10,根据微调偏差调整曝光装置ROSy至ROSo的绘制时机。然后,处理前进到ST13。
在ST11,使二次转印辊T2b移动到分离位置。即,二次转印辊T2b从中间转印带B分离。此时,加压辊Fp也被移动到分离位置。然后,处理前进到ST12。
在ST12,进行使用登记控制补片1调整图像质量的图像质量调整处理。图像质量调整处理稍后将参照图5进行描述。然后,处理前进到ST13。
在ST13,重新开始已经被中断的作业。然后,处理前进到ST14。
在ST14,判断作业是否已经结束。如果作业已经结束(“是”),处理前进到ST15。如果作业尚未结束(“否”),处理返回到ST4。
在ST15,使二次转印辊T2b移动到分离位置。然后,处理返回到ST1。
图像质量调整处理的流程图的描述
图5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质量调整处理的流程图,对图4所示的ST2和ST12的处理进行描述。
在图5所示的ST21,形成粗调补片1a。然后,处理前进到ST22。
在ST22,通过位置传感器SN1读取粗调补片1a。然后,处理前进到ST23。
在ST23,计算粗调偏差。然后,处理前进到ST24。
在ST24,根据粗调偏差调整每个曝光装置ROSy至ROSo的绘制时机。然后,处理前进到ST25。
在ST25,使二次转印辊T2b移动到接触位置。然后,处理前进到ST26。
在ST26,形成微调补片1b。然后,处理前进到ST27。
在ST27,通过位置传感器SN1读取微调补片1b。然后,处理前进到ST28。
在ST28,计算微调偏差。然后,处理前进到ST29。
在ST29,根据微调偏差调整曝光装置ROSy至ROSo的绘制时机。然后,结束图5所示的图像质量调整处理,处理返回到图4所示的进行图像质量调整的判断处理。
示例性实施例的作用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打印机U中,当电源接通时进行图像质量调整处理。在图像质量调整处理中,首先,在二次转印辊T2b从中间转印带B分离的状态下形成粗调补片1a并进行粗调。然后,在二次转印辊T2b与中间转印带B接触的状态下形成微调补片1b并进行微调。
存在当图像质量时不使二次转印辊T2b从中间转印带B分离的相关技术。当使用具有诸如A4尺寸的预定尺寸的介质,即,所谓的切割片材时,可在停止馈送切割片材的状态下调整图像质量或在先行切割片材和后续切割片材之间的空隙区域形成登记控制补片。然而,当使用连续纸S时,二次转印辊T2b向接触位置的移动会使连续纸S被向下游侧传送,并使在中间转印带B上形成的登记控制补片1被转印到连续纸S上。因此,在相关技术中出现对应于图2A所示的补片形成区域3的纸张的浪费和损纸的问题。
与此相对,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在使用粗调补片1a进行粗调期间,使二次转印辊T2b从中间转印带B分离。因此,如图2B所示,减小了转印有登记控制补片1的连续纸S的区域4。由此,与在图像质量调整期间不使二次转印辊T2b移动到分离位置的情况相比,减少了出现损纸。
另外,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在使用微调补片1b进行微调期间,使二次转印辊T2b移动到接触位置。在连续纸S上形成图像的作业期间,二次转印辊T2b与中间转印带B接触。在二次转印辊T2b与中间转印带B接触的状态下支撑中间转印带B的部件和对中间转印带B的作用力与二次转印辊T2b从中间转印带B分离的状态下支撑中间转印带B的部件和对中间转印带B的作用力不同。由此,即使当在登记控制期间使二次转印辊T2b分离,当使二次转印辊T2b接触时,也有可能会发生位置偏离。
与此相对,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当进行微调时,使二次转印辊T2b移动到接触位置,在已进行了微调的状态下进行图像形成。由此,与在微调期间使二次转印辊T2b分离的情况相比,减少了位置偏离,即,图像质量的劣化。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在使二次转印辊T2b分离的状态下进行粗调。当粗调后使二次转印辊T2b接触时可能会发生位置偏离。然而,在这种情况下,位置偏离的程度不大,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位置偏离可通过微调进行调整。由此,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在减少出现损纸的同时,降低了图像质量的劣化。
另外,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当在作业期间到了进行图像质量调整的时期时,在偏离大于可由微调调整的偏离的情况下,进行包括粗调的图像质量调整处理。因此,与在作业进行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包括粗调的图像质量调整的情况相比,缩短了进行图像质量调整所需的时间段。这也提高了每单位时间的打印量,即,所谓的生产率。
另外,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根据二次转印辊T2b的接触/分离,也使加压辊Fp接触和分离。由此,减少了通过定影装置F进行连续纸S的传送。这减少了出现损纸。另外,减少了由于被传送的连续纸S与二次转印辊T2b和加压辊Fp的刮擦而导致连续纸S被弄脏和破损。
另外,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当作业结束后,二次转印辊T2b和加压辊Fp移动到各自的分离位置。这降低了在停止传送连续纸S期间在二次转印区域Q4和定影区域Q5由于连续纸S受力而导致连续纸S出现皱褶的可能性、连续纸S由于来自加热辊Fh的热度而被烧焦、以及连续纸S由于来自加热辊Fh的热度而发生热变形和热变色。
示例性实施例的变形例
图6A和6B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登记控制补片的变形例。其中,图6A示出第一变形例,图6B示出第二变形例。
在上述示例中,在中断作业的状态下形成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登记控制补片1,但不限于此。例如,如图6A所示,在连续纸S上与切割部相似地设定了进行了打印之后将被废弃的区域4’的情况下,能够设定进行图像质量调整的时期,以便将微调补片1b转印到待废弃区域4’上。
另外,如图6B所示,在不形成粗调补片1a而通过仅形成微调补片1b来仅进行微调的情况下,能够将微调补片1b转印至宽度方向上图像2的区域的外侧的区域。在这种情况下,相对于设置位置传感器SN1的位置,也能够在宽度方向上图像2的外侧形成粗调补片1a。当形成粗调补片1a时,在使二次转印辊T2b分离的情况下,在图像2的副扫描方向的中间位置形成粗调补片1a会导致在图2的中间的二次转印辊T2b分离。这可能进而导致传送的停止,因此,在图像2中可能会出现问题。由此,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图像2之间的空隙区域(图像间区域4或待废弃区域4’)形成粗调补片1a。
修改例
虽然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细节进行了描述,不限定于本发明的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下面列出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修改例(H01至H09)。
H01:作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实例,对打印机U进行了描述。然而,图像形成装置不限于此。例如,图像形成装置可以是复印机、传真机、以及包括这些功能的多个或所有功能的多功能机等。
H02:虽然针对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打印机U的实例使用了四种颜色的显影剂,但不限于此。例如,图像形成装置可以是单色图像形成装置或是使用三种以下或五种以上颜色的多色图像形成装置。
H03:虽然作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打印机U,对呈辊状的二次转印辊T2b进行了描述,但不限于此。例如,可以使用带状转印部件。同样地,虽然作为图像保持体的一例,对呈带状的中间转印带B进行了描述,但不限于此。可以使用鼓状中间转印体。另外,可以使用具有如下所述的结构的单色图像形成装置:单色图像形成装置不具备中间转印体。代替地,使转印辊与作为图像保持体的一例的感光体接触和从该感光体分离。
H04:虽然作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质量调整的实例,对图像位置调整进行了描述,但不限于此。如上所述,可以进行浓度的调整、劣化显影剂的排出、色调剂恢复等。此外,可以进行诸如二次转印辊T2b的电阻检测的操作。另外,虽然在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实例中在粗调期间使二次转印辊T2b分离,可以在进行浓度的调整、劣化显影剂的排出或色调剂恢复时使二次转印辊T2b分离。
H05:虽然作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质量调整用图像的实例,使用了呈V形的图像1a和1b,但不限于此。可以使用例如诸如三角形的多边形或诸如十字形或X形标记的线段的组合的任意形状的图像。
H06: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作为进行图像质量调整的时期的实例,对当电源接通时微调的偏离到达极限的时期进行了描述,但不限于此。可将进行图像质量调整的时期任意改变为例如以下任一时期:每当作业开始时;每次作业结束时;以及预定时期(例如,上午8点钟)。另外,当如图6A和6B所示设置有待废弃区域时,可在每当进行对应于一张纸的打印时进行微调。此外,可以在进行了单色打印作业后进行多色打印时进行图像质量调整。即,在单色打印期间,彩色图像的位置偏离自身并没有问题,仅用于黑色的一次转印辊T1k与中间转印带B接触。然而,在多色打印期间,多个一次转印辊T1y至T1o与中间转印带B接触。这改变了中间转印带B的拉伸状态。因此,可不在单色打印期间进行位置调整而当操作变成多色打印时进行位置调整。
H07: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可根据二次转印辊T2b的移动来移动加压辊Fp,但不限于此。可不必使加压辊Fp分离。同样地,当停止传送连续纸S时,虽然可以将二次转印辊T2b和加压辊Fp从中间转印带B和加热辊Fh分离,也可以使二次转印辊T2b和加压辊Fp与中间转印带B和加热辊Fh接触。
H08:虽然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在微调期间使二次转印辊T2b接触,但可以根据例如允许偏差在保持二次转印辊T2b分离的状态下进行微调。
H09:虽然作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介质的实例对连续纸进行了描述,介质不限于纸张。例如,可以使用树脂制的薄膜。
为了进行图示和说明,以上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目的并不在于全面详尽地描述本发明或将本发明限定于所公开的具体形式。很显然,对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做出许多修改以及变形。本实施例的选择和描述,其目的在于以最佳方式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技术领域的其他熟练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并做出适合特定用途的各种变形。本发明的范围由与本说明书一起提交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4)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图像保持体,其保持由色调剂形成的图像;
转印部件,其与连续介质接触以便将由所述图像保持体保持的所述图像转印至所述连续介质,并且能够与所述图像保持体接触和从所述图像保持体分离;以及
控制器,其在使所述转印部件从所述图像保持体分离后,使所述图像保持体移动以便检测在所述图像保持体上形成的检查图像,由此,作为图像质量调整,调整所述图像的位置偏差或待形成的所述图像的浓度偏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当对所述图像的位置进行粗调时,所述控制器使所述转印部件从所述图像保持体分离,并且
当以比进行所述粗调的调整精度更高的调整精度进行微调时,所述控制器使所述转印部件与所述图像保持体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进一步包括:
位置调整图像形成单元,其在沿所述图像保持体的移动方向待转印至所述连续介质的各打印图像之间的区域形成图像质量调整用图像;
读取部件,其读取所述图像质量调整用图像;以及
图像质量调整器,其根据读取所述图像质量调整用图像的读取结果,调整所述图像的位置偏差或待形成的所述图像的浓度偏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进一步包括:
位置调整图像形成单元,其在与所述连续介质的传送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待转印至所述连续介质的打印图像的外侧的区域形成图像质量调整用图像;
读取部件,其读取所述图像质量调整用图像;以及
图像质量调整器,其根据读取所述图像质量调整用图像的读取结果,调整所述图像的位置偏差或待形成的所述图像的浓度偏差。
CN201710888093.XA 2016-09-28 2017-09-27 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078705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89213A JP6123940B1 (ja) 2016-09-28 2016-09-28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189213 2016-09-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70535A true CN107870535A (zh) 2018-04-03
CN107870535B CN107870535B (zh) 2022-01-11

Family

ID=587048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88093.XA Active CN107870535B (zh) 2016-09-28 2017-09-27 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10168646B2 (zh)
JP (1) JP6123940B1 (zh)
CN (1) CN10787053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00793B2 (ja) * 2017-10-19 2022-01-19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10761467B1 (en) * 2019-08-27 2020-09-01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position adjustment method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39598A (ja) * 1994-03-02 1995-09-12 Fujitsu Ltd 像形成装置
US6163327A (en) * 1996-07-04 2000-12-19 Fuji Xerox Co.,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he period of rotational driving of each toner image carrier
US6330404B1 (en) * 1999-01-14 2001-12-1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Belt,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hich employs belt, belt replacing method and belt control program
CN1431562A (zh) * 2002-01-07 2003-07-23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459676A (zh) * 2002-05-21 2003-12-03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成像装置
CN1782908A (zh) * 2004-12-01 2006-06-07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方法,及实行该方法的程序
US20080253786A1 (en) * 2006-08-21 2008-10-16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1436014A (zh) * 2007-11-13 2009-05-20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形成设备
CN102207714A (zh) * 2010-03-29 2011-10-05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US20150168902A1 (en) * 2013-12-13 2015-06-18 Konica Minolta Inc. Image form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image forming program

Family Cites Families (5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77333A (en) * 1977-08-12 1983-03-2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Recording apparatus
EP0348953B1 (en) * 1988-06-28 1993-11-03 Asahi Kogaku Kogyo Kabushiki Kaisha A printer for continuous-form recording paper
US5063416A (en) * 1989-06-13 1991-11-05 Asahi Kogaku Kogyo Kabushiki Kaisha Electrophotographic printer using a continuous-form recording sheet
JPH07146595A (ja) * 1993-11-13 1995-06-06 Asahi Optical Co Ltd 連続紙を用いるプリンタ
JPH10142964A (ja) * 1996-11-15 1998-05-29 Minolta Co Ltd 転写ベルト装置
US6408158B1 (en) * 1997-01-31 2002-06-18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termediate transfer unit
EP1311910A4 (en) * 2000-02-03 2006-06-21 David A Estabrooks ELECTROPHOTOGRAPHIC PRINTING APPARATUS ON DEMAND ON A SUPPORT STRIP
JP2003186316A (ja) * 2001-12-19 2003-07-04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06091184A (ja) * 2004-09-21 2006-04-06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KR100565090B1 (ko) * 2004-10-28 2006-03-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싱글패스방식 칼라인쇄기의 단색화상인쇄방법
US20060257181A1 (en) * 2005-05-11 2006-11-16 Pentax Corporation Sheet feeding unit for continuous form recording medium
US7590375B2 (en) * 2005-09-13 2009-09-1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movable tensioner and electrode member that reduce toner scatter
JP2007079296A (ja) * 2005-09-15 2007-03-29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5006673B2 (ja) * 2006-06-01 2012-08-22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トナー付着量補正方法
JP4956066B2 (ja) * 2006-06-26 2012-06-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185638A (ja) 2007-01-26 2008-08-14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5006103B2 (ja) * 2007-05-22 2012-08-22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US8045871B2 (en) * 2007-06-15 2011-10-25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on measured physical quantity
JP5382491B2 (ja) * 2007-06-21 2014-01-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4513870B2 (ja) * 2008-02-14 2010-07-2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084554B2 (ja) * 2008-02-27 2012-11-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297678B2 (ja) * 2008-04-11 2013-09-25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675064B2 (ja) * 2008-06-24 2015-02-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262564B2 (ja) * 2008-10-20 2013-08-14 カシオ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連続紙印刷装置
JP2010210877A (ja) * 2009-03-10 2010-09-24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機構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888587B2 (ja) * 2011-03-07 2016-03-22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5640860B2 (ja) * 2011-03-29 2014-12-17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445512B2 (ja) * 2011-05-24 2014-03-19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US9710092B2 (en) 2012-06-29 2017-07-18 Apple Inc. Biometric initiated communication
US9152090B2 (en) * 2012-07-20 2015-10-06 Ricoh Company, Limite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hat suppresses deterioration in image quality
JP5971799B2 (ja) * 2012-09-05 2016-08-17 カシオ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160256B2 (ja) * 2012-11-20 2017-07-12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5707381B2 (ja) * 2012-11-30 2015-04-30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094179B2 (ja) * 2012-11-30 2017-03-15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057700B2 (ja) 2012-12-26 2017-01-11 株式会社ニューフレアテクノロジー マルチ荷電粒子ビーム描画装置
JP6052091B2 (ja) * 2013-07-25 2016-12-2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741656B2 (ja) * 2013-09-10 2015-07-0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プログラム
JP6180253B2 (ja) * 2013-09-20 2017-08-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105969A (ja) * 2013-11-28 2015-06-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6256211B2 (ja) * 2014-06-10 2018-01-10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500616B2 (ja) * 2014-06-16 2019-04-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5710054B1 (ja) 2014-06-20 2015-04-30 グラフテック株式会社 ラベルプリンタ
JP6098586B2 (ja) * 2014-08-05 2017-03-22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107775B2 (ja) * 2014-09-18 2017-04-05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並びに画像形成制御方法
JP6135640B2 (ja) * 2014-11-04 2017-05-31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および濃度ムラ検出方法
EP3115848B1 (en) * 2015-06-26 2023-05-24 Oki 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Belt, transfer belt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468974B2 (ja) * 2015-08-28 2019-02-13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画像形成装置
JP6465779B2 (ja) * 2015-09-10 2019-02-06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画像形成装置
JP6705163B2 (ja) * 2015-12-18 2020-06-03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641992B2 (ja) * 2015-12-25 2020-02-05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686453B2 (ja) * 2016-01-12 2020-04-2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726389B2 (ja) * 2016-04-26 2020-07-2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7203901A (ja) * 2016-05-12 2017-11-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6911376B2 (ja) * 2017-02-17 2021-07-28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39598A (ja) * 1994-03-02 1995-09-12 Fujitsu Ltd 像形成装置
US6163327A (en) * 1996-07-04 2000-12-19 Fuji Xerox Co.,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he period of rotational driving of each toner image carrier
US6330404B1 (en) * 1999-01-14 2001-12-1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Belt,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hich employs belt, belt replacing method and belt control program
CN1431562A (zh) * 2002-01-07 2003-07-23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459676A (zh) * 2002-05-21 2003-12-03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成像装置
CN1782908A (zh) * 2004-12-01 2006-06-07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方法,及实行该方法的程序
US20080253786A1 (en) * 2006-08-21 2008-10-16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1436014A (zh) * 2007-11-13 2009-05-20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形成设备
CN102207714A (zh) * 2010-03-29 2011-10-05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US20150168902A1 (en) * 2013-12-13 2015-06-18 Konica Minolta Inc. Image form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image forming progra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146383A1 (en) 2019-05-16
JP6123940B1 (ja) 2017-05-10
US20180088496A1 (en) 2018-03-29
US10795288B2 (en) 2020-10-06
US10168646B2 (en) 2019-01-01
CN107870535B (zh) 2022-01-11
JP2018054779A (ja) 2018-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46193B (zh) 图像加热装置和成像装置
CN102981388B (zh) 成像设备
CN107870534B (zh)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以及警告显示方法
CN105319889B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299232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5260751A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variable speed recording material carrying means
CN106168741B (zh)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以及转印带清洁控制方法
CN101175142A (zh) 图像数据处理装置、程序、方法,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7870535A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700342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JP4579788B2 (ja)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78041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7310493B2 (en) Multi-unit glossing subsystem for a printing device
JP201310510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5573078B (zh)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
US6327449B1 (en) Electrophotographic apparatus for forming color image
CN102893591A (zh) 具有可变长度接收器供应源的印刷机
JPH08185005A (ja)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4785600B2 (ja)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と印刷モードの切り替え方法
JP709896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112252B1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379924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180947A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20052388A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17062328A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Applicant after: Fuji 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Fuji Xerox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