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47056B - 车用座椅缓冲材料及车用座椅 - Google Patents

车用座椅缓冲材料及车用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47056B
CN107847056B CN201680037183.1A CN201680037183A CN107847056B CN 107847056 B CN107847056 B CN 107847056B CN 201680037183 A CN201680037183 A CN 201680037183A CN 107847056 B CN107847056 B CN 1078470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d
small
seat
vehicle seat
small p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3718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847056A (zh
Inventor
鹰嘴弘
沟井健介
阿部龙三郎
木泽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S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TS Tec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8470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470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470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470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90Details or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70Upholstery springs ; Upholster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68Seat frames
    • B60N2/686Panel like structu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8SADDLERY; UPHOLSTERY
    • B68GMETHODS, EQUIPMENT, OR MACHINES FOR USE IN UPHOLSTERING; UPHOLSTERY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8G5/00Resilient upholstery pads
    • B68G5/02Resilient upholstery pads of cellular material, e.g. sponge rubb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205/00General mechanical or structural details
    • B60N2205/30Seat or sea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comprising plural parts or pie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attresses And Other Support Structures For Chairs And Beds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具有出色的成形性及循环利用性且具有良好的就座舒适度的车用座椅缓冲材料及车用座椅。缓冲材料(2)具备小衬垫(3)、衬垫主体(1)及灌注层(3a),该小衬垫(3)由树脂泡沫构成;该衬垫主体(1)以覆盖小衬垫(3)的方式在小衬垫(3)的上面侧被一体式层压,由树脂泡沫构成且形成为比小衬垫(3)更大;该灌注层(3a)为小衬垫(3)与衬垫主体(1)中一方的发泡原液组合物灌注于另一方的树脂泡沫,且形成于小衬垫(3)与衬垫主体(1)之间的至少一部分。灌注层(3a)形成于小衬垫(3)的上面及侧面,小衬垫(3)被灌注层(3a)立体覆盖。

Description

车用座椅缓冲材料及车用座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用座椅缓冲材料及车用座椅,特别是涉及具备三维构造的灌注层的车用座椅缓冲材料及车用座椅。
背景技术
在车用座椅等设置的座椅衬垫中,为了赋予舒适的就座感,通常会考虑对就座者的体压分散及触感等。
考虑到这一点,具有这样的一种座椅衬垫:具备聚氨酯泡沫板、位于聚氨酯泡沫板的上层且表面形状形成为波浪形的聚氨酯树脂灌注硬化层、形成于硬化层上的乳胶泡沫板(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实用新型登记第2533618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专利文献1记载的3层构造的座椅衬垫由于乳胶泡沫板的密度高导致铸模成型困难。因此,避免使用乳胶泡沫板等中间层,需要具有出色的成形性与回收性且具有良好的就座舒适度的座椅衬垫。
另外,专利文献1记载的聚氨酯树脂灌注硬化层形成为波浪形,仅配置于聚氨酯泡沫板与乳胶泡沫板的上下之间。根据此种构成,由于与车辆出发、停止等的荷重输入相关的俯仰方向的刚性及与左右摇晃的荷重输入相关的滚转方向的刚性较低,因此难以均衡地分散来自外部的荷重输入。此外,俯仰方向为与车辆行驶方向正交的旋转轴的摇动方向,滚转方向为与车辆行驶方向平行的旋转轴的摇动方向。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得到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出色的成形性及循环利用性且具有良好的就座舒适度的车用座椅缓冲材料及车用座椅。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俯仰方向的刚性及滚转方向的刚性并且能够均衡地分散来自外部的荷重输入的车用座椅缓冲材料及车用座椅。
所述课题通过如下方式解决。根据本发明的车用座椅缓冲材料,具备小衬垫、衬垫主体及灌注层,该小衬垫由树脂泡沫构成;该衬垫主体以覆盖该小衬垫的方式在所述小衬垫的受压面侧被一体式层压,由树脂泡沫构成且形成为比所述小衬垫更大;该灌注层为所述小衬垫与所述衬垫主体中一方的发泡原液组合物灌注于另一方的树脂泡沫,且形成于所述小衬垫与所述衬垫主体之间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灌注层形成于所述小衬垫的所述受压面及侧面,所述小衬垫被所述灌注层立体覆盖。
根据上述构成,灌注层为形成于小衬垫的受压面及侧面并包围小衬垫的三维构造,具有弹性。由于小衬垫被三维构造的灌注层包围,因此,与侧面没有灌注层的情况相比,对于针对受压面及侧面的来自垂直方向(前后、左右等)的输入,不易弯曲,抑制长期使用导致的功能减退,即使更加超薄轻量化,也能够使就座舒适度良好。
另外,通过三维构造的灌注层能够提高小衬垫的刚性,因此,能够抑制小衬垫的树脂泡沫的密度,能够实现轻量化。
另外,由于将由树脂泡沫构成的小衬垫及衬垫主体组合来构成缓冲材料,因此,成形性及循环利用性比较出色。
此外,上述小衬垫的受压面为设置有衬垫主体一侧的面,在座椅靠背设置小衬垫时为正面,在座椅衬垫设置小衬垫时为上面。
另外,优选的是在所述小衬垫的表面形成有多个凹凸。
根据上述构成,能够提高与出发、停止等荷重输入相关的俯仰方向的刚性及与左右摇晃的荷重输入相关的滚转方向的刚性,能够均衡地分散荷重输入。由于能够进一步地提高刚性,因此,能够使为了获得特定刚性的厚度变薄,能够实现轻量化。
另外,优选的是构成所述凹凸的突起形成为截面多边形。
这样,由于形成于小衬垫的突起形成为截面多边形,因此能够有效地分散施加于小衬垫的体压。
另外,优选的是在所述小衬垫的所述侧面形成有多个凹凸。
根据上述构成,通过在小衬垫的侧面形成有凹凸,更够进一步提高与出发、停止等荷重输入相关的俯仰方向的荷重及与左右摇晃的荷重输入相关的滚转方向的刚性,能够均衡地分散荷重输入。由于能够进一步提高刚性,因此能够使为了获得特定刚性的厚度变薄,能够实现轻量化。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小衬垫以比所述衬垫主体更高的密度形成。
根据上述构成,小衬垫通过以比衬垫主体更高的密度形成,能够吸收施加于座椅缓冲材料的振动,因此能够抑制人体的共振,从而使就座舒适度良好。
进一步地,也可以在所述小衬垫形成有以贯穿的方式形成的第1通气孔,在所述衬垫主体形成有连通所述小衬垫的第1通气孔的第2通气孔。
根据上述构成,由于在小衬垫形成有第1通气孔及在覆盖小衬垫的衬垫主体形成有连通第1通气孔的第2通气孔,能够提高座椅的通气性,同时由于能够有效地分散臀部下部的体压,因此能够提高舒适性。
进一步地,也可以在所述小衬垫形成有划分座椅左右方向的划分部。
根据上述构成,由于在小衬垫形成有划分座椅左右方向的划分部,因此,就座者向座椅左右动作时,小衬垫能够随之变形,在就座者向左右摇动的状态下也能够维持缓冲性。进一步地,通过划分部,能够有效地分散臀部下部的体压,进而能够提高舒适度。
另外,优选的是一种具备座椅衬垫、座椅靠背及设置于所述座椅衬垫或所述座椅靠背的车用座椅缓冲材料的车用座椅,所述小衬垫设置于所述座椅衬垫时,配置为在座椅宽度方向比就座于所述车用座椅的就座者的坐骨更宽;在设置于所述座椅靠背时,配置为在座椅宽度方向比就座于所述车用座椅的就座者的腰部更宽。
根据上述构成,在小衬垫设置于座椅衬垫时,通过配置为在座椅宽度方向比就座者的坐骨更宽的小衬垫,能够稳定地支持就座者的臀部下部。另外,在小衬垫设置于座椅靠背时,通过配置为在座椅宽度方向比就座者的腰部更宽的小衬垫,能够稳定地支持就座者的腰部。
特别是,由于小衬垫配置为在座椅宽度方向比坐骨更宽,因此能够取得座椅衬垫的体压分散,触底感及振动特性的平衡。
进一步地,优选的是所述车用座椅缓冲材料设置于所述座椅衬垫,在所述小衬垫的所述侧面中,所述灌注层形成于除所述座椅衬垫的前侧部分以外的部分。
根据上述构成,通过在除座椅衬垫的前侧部分以外的部分形成灌注层,能够不提高接触就座于车用座椅的就座者的腿下的座椅衬垫的前侧部分的刚性,能够使就座舒适度良好。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车用座椅缓冲材料设置于所述座椅靠背,在所述小衬垫的所述侧面中,所述灌注层形成于除所述座椅靠背的上侧部分以外的部分。
根据上述构成,通过在除座椅靠背的上侧部分以外的部分形成灌注层,能够不提高抵接于就座在车用座椅的就座者的腰的上部的座椅靠背的上侧部分的刚性,能够使就座舒适度良好。
根据本发明,灌注层为包含受压面及侧面并包围小衬垫的三维构造,具有弹性。由于小衬垫被三维构造的灌注层包围,因此,与侧面没有灌注层的情况相比,对于针对受压面及侧面的来自垂直方向(前后、左右等)的施力,不易弯曲,抑制长期使用导致的功能减退,即使更加超薄轻量化,也能够使就座舒适度良好。
另外,根据本发明,能够有效地分散施加于小衬垫的体压。
另外,根据本发明,能够进一步提高小衬垫的刚性,能够均衡地分散荷重输入。由于进一步提高刚性,能够使为了获得特定刚性的厚度变薄,实现轻量化。
另外,根据本发明,能够抑制人体的共振,从而使就座舒适度良好。
另外,根据本发明,能够提高座椅的通气性,同时由于能够有效地分散臀部下部的体压,因而能够提高舒适性。
另外,根据本发明,就座者向座椅左右动作时,小衬垫能够随之变形,在就座者向左右摇动的状态下也能够维持缓冲性,由于能够有效地分散臀部下部的体压,因此能够提高舒适性。
另外,根据本发明,能够稳定地支持就座者的臀部下部及腰部。
另外,根据本发明,不提高就座于车用座椅的就座者的腿下接触的座椅衬垫的前侧部分的刚性,能够使就座舒度性良好。
另外,根据本发明,不提高抵接于就座在车用座椅的就座者的腰的座椅靠背的上侧部分的刚性,能够使就座舒适性良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车用座椅的立体图。
图2为透过车用座椅的表皮材料表示小衬垫及前衬垫的说明图。
图3为表示座椅衬垫的图2的Ⅲ-Ⅲ截面的模式性的截面图。
图4为表示缓冲材料的图2的Ⅳ-Ⅳ截面的模式性的截面图。
图5为表示小衬垫的立体图。
图6为表示单层构造的缓冲材料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双层构造的缓冲材料的弯曲量-荷重的关系的图。
图7为表示在缓冲材料施加600N时,单层构造的缓冲材料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双层构造的缓冲材料的PAD厚-触底感的关系的图。
图8为表示单层构造的缓冲材料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双层构造的缓冲材料的频率-响应倍率的关系即振动传递特性的图。
图9为表示变形例涉及的小衬垫的模式图。
图10为表示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缓冲材料的图2的Ⅳ-Ⅳ截面的模式性的截面图。
图11为表示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座椅衬垫的小衬垫的说明图。
图12为表示座椅衬垫的图11的Ⅻ-Ⅻ截面的模式性的截面图。
图13为表示第4实施方式涉及的座椅衬垫的小衬垫的说明图。
图14为表示其他变形例涉及的缓冲材料的截面图。
图15A为表示其他变形例涉及的小衬垫的突起的截面形状的说明图。
图15B为表示其他变形例涉及的小衬垫的突起的截面形状的说明图。
图15C为表示其他变形例涉及的小衬垫的突起的截面形状的说明图。
图15D为表示其他变形例涉及的小衬垫的突起的截面形状的说明图。
图16为说明缓冲材料的成形状态的模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车用座椅缓冲材料及具备车用座椅缓冲材料的车用座椅,特别是涉及具备三维构造的灌注层的车用座椅缓冲材料及车用座椅。
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仅是为了使本发明容易理解的一个例子,并非限定本发明。即,以下说明的部件的形状、尺寸、配置等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变更、改良的同时,本发明包含其等价物也是毋庸置疑的。
第1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就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首先,参照图1-图5就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车用座椅S及缓冲材料2的构成进行说明。
此外,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车用座椅S的立体图,图2为透过车用座椅S的表皮材料S1a,表示小衬垫3及前衬垫5的说明图。在此,图2所示的小衬垫3以简化的方式表示,省略表示在表面形成波浪形的形状。
另外,图3为表示座椅衬垫的S1的图2的Ⅲ-Ⅲ截面的模式性的截面图,图4为表示缓冲材料2的图2的Ⅳ-Ⅳ截面的模式性的截面图,图5为表示小衬垫3的立体图。
如图1所示,车用座椅S由就座者就座的座椅衬垫S1及作为靠背部的座椅靠背S2构成,表面被表皮材料S1a、S2a覆盖。
如图2所示,座椅衬垫S1由缓冲材料2及覆盖缓冲材料2的表皮材料S1a构成。
如图1所示,在座椅衬垫S1中,用于悬挂表皮材料S1a的一对悬挂槽S1b在座椅宽度方向(也称为座椅左右方向)分离且向前后方向延伸形成。同样,在座椅靠背S2中,用于悬挂表皮材料S2a的一对悬挂槽S2b在座椅宽度方向分离且向上下方向延伸形成。
如图3所示,缓冲材料2由位于下层的小衬垫3、以覆盖小衬垫3的方式位于上层且与小衬垫3一体式层压的衬垫主体1、设置于衬垫主体1的前侧上部的前衬垫5构成。此外,缓冲材料2在小衬垫3的某个部位,通过小衬垫3及衬垫主体1构成为双层构造。
小衬垫3由聚氨酯泡沫、聚乙烯、聚丙烯等树脂泡沫材料构成。小衬垫3的就座者侧的面,即作为受压面的上面3b均匀地形成为像多个山一样连续形成的波浪形,换言之,像多个用于保持鸡蛋的保持容器的一侧部分一样形成。
小衬垫3配置于座椅衬垫S1时,为了支持就座者的臀部,配置于座椅衬垫S1的后侧,相当于就座者的臀部下面的位置。特别是,小衬垫3在座椅宽度方向形成为比就座者的坐骨更宽,形成至一对悬挂槽S1b的附近。
另外,小衬垫3配置于座椅靠背S2时,配置于应该支持就座者的腰部、相当于就座者腰部的后方的位置。特别是,小衬垫3在座椅宽度方向形成为比就座者的腰部更宽,且形成至设置于座椅靠背S2的一对悬挂槽S2b的附近。
此外,小衬垫3的受压面以与配置的座椅衬垫S1或座椅靠背S2的表面大致均等的距离的方式配置。通过以此种方式配置小衬垫3,能够有效地分散来自就座者的体压。在此,小衬垫3的受压面在配置于座椅衬垫S1的小衬垫3中为上面3b,在配置于座椅靠背S2的小衬垫3中为前面。
另外,小衬垫3通过使用成型品,能够使波浪形状形成为三维形状,具有设计自由度,与将聚氨酯板进行轮廓加工相比,能够降低成本。
衬垫主体1由成型聚氨酯构成,形成于座椅衬垫S1的前后并构成座椅衬垫S1的轮廓。
另外,衬垫主体1的密度以比小衬垫3的密度更小的值形成,衬垫主体1的厚度形成为比小衬垫3的厚度更厚。通过以此种方式构成,能够吸收施加于衬垫主体1的振动,抑制人体的共振并使就座舒适度良好。
如图4所示,在小衬垫3的上面3b及侧面3c,即在与衬垫主体1连接的部分形成有薄薄覆盖的灌注层3a。
灌注层3a以覆盖小衬垫3的上面3b及侧面3c的方式形成。灌注层3a通过以此种方式立体形成,能够提高对上下方向的荷重的刚性。因此,小衬垫3不易弯曲,能够抑制长期使用导致的功能减退,即使更加超薄轻量化,也能够使就座舒适度良好。
前衬垫5由聚氨酯泡沫、聚乙烯、聚丙烯等树脂泡沫材料构成,具有多个贯穿孔5a,该多个贯穿孔5a贯穿上下并以越向前方越逐渐分离的方式配置。
并且,如图3所示,在衬垫主体1与前衬垫5之间形成有作为空调的送风通路1a的空间。这样,在将缓冲材料2变薄而扩大的空间中,能够设置空调的送风通路1a或设置加热器6。如此,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搭载用于形成舒适的环境的装置等。
此外,对在衬垫主体1与前衬垫5之间形成有送风通路1a的情况进行了说明,同样,也可以在衬垫主体1与小衬垫3之间的一部分或在小衬垫3的下面的一部分设置送风通路。这样,通过在小衬垫3周围设置送风通路,能够分散臀部施加的体压,提高乘坐的舒适度,同时能够提高臀部下方的通气性从而提高舒适性。
关于缓冲材料的性能。
通常情况下,缓冲材料2的厚度变薄的话,对施加的荷重的弯曲量变大,有时会带给就座者触底感。进一步地,将单层构造变为层压构造的话,由于固有振动发生变动,共振频率及共振倍率发生变化,与车辆的振动共振有可能产生不舒服的振动。
因此,参照图6-图8,将上述构成涉及的厚度80mm的缓冲材料2的性能与过去的单层构造涉及的厚度100mm的缓冲材料的性能进行比较说明。
此外,图6为表示单层构造的缓冲材料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双层构造的缓冲材料2的弯曲量-荷重的关系的图。另外,图7为表示在缓冲材料施加600N时,单层构造的缓冲材料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双层构造的缓冲材料2的PAD厚-触底感的关系的图。进一步地,图8为表示单层构造的缓冲材料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双层构造的缓冲材料2的频率-响应倍率的关系即振动传递特性的图。
并且,图6-图8的数据A为单层构造的缓冲材料的数据,数据C为双层构造的缓冲材料2的数据。图6-图8的涂抹的部分为表示与单层构造的缓冲材料相比,用于认定缓冲材料2为同等或在其之上的性能的范围。
如图6所示,数据C与数据A相比,即使将缓冲材料2的厚度变薄,弯曲量也大致相同。也就是说,即使将缓冲材料2的厚度变薄也能够维持缓冲性。
另外,如图7所示,数据C与数据A相比,能够减小触底感。在此,触底感为图6所示的荷重为600N时的静态弹簧常数。该值越小,来自缓冲材料的反作用力的变动越小,就座舒适度良好。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数据C与数据A相比,能够使响应倍率变为峰值的共振状态下的共振频率为大致相同的大小,能够降低共振倍率。
特别是,就座者感到不舒服的频率为接近腹部的固有频率的6Hz。根据缓冲材料2,由于共振频率为比6Hz更低的频率,因此能够避免给就座者造成不舒服感。此外,通过变更灌注层3a的厚度及形成位置,能够调整缓冲材料2的固有频率。
另外,关于体压分布,将缓冲材料2的厚度变薄的话,明显地在局部出现高压力。
然而,通过将双层构造、厚度80mm的缓冲材料2的位于上层的衬垫主体1的密度设置为比单层构造的密度更小,能够维持与单层构造、100mm的缓冲材料同等的均匀的体压分布。
如上所述,根据上述实施方式涉及的车用座椅S及缓冲材料2,能够使缓冲材料2的厚度变薄,同时能够吸收车辆受到的振动并抑制人体的共振,使就座舒适度良好。
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就具有均匀的波浪形表面形状的小衬垫3进行了说明,但是本申请发明并不限定于此种形式。
例如,如图9所示,也可以是具有不同高度h的波浪形状13a、13b的具有不均匀的表面形状的小衬垫13。
特别是,本变形例涉及的小衬垫13以在容易被施加来自就座者的大腿的重复应力的座椅衬垫S1的前侧具有高度h较低的波浪形状13a的方式设置于座椅衬垫S1。波浪形状13a、13b为越向前侧高度越低的渐变形状。
通过以此种方式配置小衬垫13,能够降低小衬垫13的座椅前侧的刚性,通过降低就座者的大腿受到的来自小衬垫13的反作用力,能够使就座舒适度良好。
另外,在座椅靠背S2设置小衬垫13时,优选的是以在座椅靠背S2的上侧具有高度h较低的波浪形状13a的方式配置于座椅靠背S2。
这样,抑制波浪形状13a所在的与就座者的腰部的上部抵接的座椅靠背S2的刚性提高,能够使就座舒适度良好。
进一步地,因为同样理由,在座椅衬垫S1中就座者的大腿所在的前侧部分、座椅靠背S2中就座者的腰部的上部所在的上侧部分等降低反作用力的一侧,即在小衬垫13的侧面的一部分也可以如后面所述没有形成灌注层3a。换言之,通过在除这些部分之外的小衬垫13形成有灌注层3a,能够提高刚性,同时使就座舒适度良好。
第2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仅在小衬垫3的就座者侧的面形成波浪形状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本申请发明并不限定为此种构成。
接下来参照图10就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小衬垫23进行说明。此外,图10为表示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缓冲材料22的图2的Ⅳ-Ⅳ截面的模式性的截面图.
缓冲材料22由小衬垫23、灌注层23a及衬垫主体1构成。其中,特别是小衬垫23与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小衬垫3不同,并非仅在作为受压面的上面23b形成有波浪形,也在侧面23c形成有波浪形。与此同时,覆盖小衬垫23的外面的灌注层23a与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灌注层3a不同,一直到侧面为止都形成有波浪形。
通过具有以此种方式形成的小衬垫23的缓冲材料22,由于小衬垫23及灌注层23a向大致水平方向突出,能够提高缓冲材料22对滚转方向、俯仰方向的力矩的刚性。换言之,能够提高对以位于向小衬垫23的大致水平面扩展的方向的轴为中心的摇动的刚性。
特别是,刚性高的缓冲材料22用于车辆的后座的支持刚性低且容易产生前后左右方向的振动的收纳式的座椅的话,由于能够使就座舒适度良好,因此为优选。
此外,本发明并不仅仅限定于小衬垫23的侧面23c为波浪形的形式,例如,也可以形成为圆锥状来改变小衬垫23及灌注层23a的体积来调整刚性。
第3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11及图12就具有良好的通气性的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座椅衬垫S11进行说明。此外,图11为表示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座椅衬垫S11的小衬垫33的说明图,图12为表示座椅衬垫S11的图11的Ⅻ-Ⅻ截面的模式性的截面图。
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座椅衬垫S11具备衬垫主体31及小衬垫33。
如图11及图12所示,在小衬垫33形成有在座椅宽度方向并列设置的一对第1通气孔33a。此第1通气孔33a以平视时在座椅前后方向沿长轴方向延伸并贯穿小衬垫33的厚度方向的方式形成。
如图12所示,在衬垫主体31形成有由竖孔部31a及从竖孔部31a大致垂直延伸的横孔部31b构成的第2通气孔31x。
竖孔部31a与小衬垫33的第1通气孔33a的延长方向连通形成,以在上下方向即厚度方向贯穿衬垫主体31的方式形成。
横孔部31b从竖孔部31a的下部连续形成,平视时,面向以越向前方越逐渐分离的方式形成的多个贯穿孔5a,在以座椅前后方向为基准时以向斜前方扩展的方式延伸形成。并且,横孔部31b在向前方延伸的端部与送风通路1a相连。
这样,通过在衬垫主体31形成竖孔部31a,能够将就座者的体压通过以竖孔部31a为中心的放射状分散,能够使就座舒适度良好。
进一步地,由于在小衬垫33形成有第1通气孔33a,在衬垫主体31形成有第2通气孔31x,座椅衬垫S11的通气性变得良好。
特别是,优选的是第1通气孔33a及竖孔部31a配置于就座者臀部的最大荷重区域内。通过以此种方式构成,在车辆行驶时就座者上下摇动的话,竖孔部31a的容积通过缩小·复原,竖孔部31a内的空气通过第1通气孔33a能够适当地向缓冲材料2的厚度方向通气。
并且,在衬垫主体31中,横孔部31b通过与竖孔部31a连续形成,并且横孔部31b与送风通路1a相连,在上述车辆行驶时,空气能够穿过横孔部31b在竖孔部31a与送风通路1a之间往复。此时,空气同样从送风通路1a向贯穿孔5a流通。因此,空气从下方向位于贯穿孔5a的上方的就座者的大腿部流通,从而提高就座者的舒适性。
此外,在除车辆行驶之外的情况下,例如,通过在车用座椅S设置未图示的鼓风机,能够向送风通路1a、第2通气孔31x及第1通气孔33a等强制吹送空气,因而能够提高通气性。
第4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13就第4实施方式涉及的座椅衬垫S21进行说明,该座椅衬垫S21即使在就座者向座椅左右方向动作时,也能够维持缓冲性。此外,图13为表示第4实施方式涉及的座椅衬垫S21的小衬垫43的说明图。
第4实施方式涉及的座椅衬垫S21具备小衬垫43。
如图13所示,在小衬垫43形成有狭缝43a,该狭缝43a在座椅宽度方向中央,从前方至后方向厚度方向开槽形成。也就是说,由于小衬垫43的前侧通过作为划分部的狭缝43a在座椅宽度方向被划分,因此能够向座椅宽度方向稍稍移动。
另一方面,由于狭缝43a并未形成至小衬垫43的后面,限制了小衬垫43的后侧在座椅宽度方向的移动,因此能够保持小衬垫43的整体形状。
这样,通过在小衬垫43形成狭缝43a,例如,在车辆曲线行驶时及就座者上下车时,即使就座者的姿势向座椅宽度方向倾斜,小衬垫43的前侧也能够随之移动。
因此,即使体压不均匀地施加于在座椅衬垫S21时,也能够适宜地分散就座者的体压,并且能够维持缓冲性从而提高舒适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就具有从前面至后方向厚度方向开槽的狭缝43a的小衬垫43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种构成。例如,小衬垫也可以在座椅宽度方向完全分离并形成两个以上。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座椅衬垫S1、座椅靠背S2设置缓冲材料2、22时,就使波浪形的面位于就座者侧(受压面侧)的方式配置缓冲材料2、22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种构成。
例如,也可以使波浪形的面位于就座者侧的相反侧,也就是位于里面侧的方式配置缓冲材料2、22。如此,能够在里面侧分散来自就座者的荷重,能够使就座舒适度良好。
此外,也可以使作为就座者侧的表面侧及里面侧两者均形成为波浪形。这样,能够使缓冲材料2、22轻量化。
特别是,优选的是将在里面侧具有波浪形状的缓冲材料2、22的构成适用于在刚性较高的底部框架载置的座椅衬垫S1。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小衬垫3、33形成的波浪形状为没有棱角,为容易分散应力的形状,同时不易出现填充不足等成形性不良的状况,由于量产性较高,因此为优选。
但是,并不限定为此种形状,能够提高缓冲材料2、22的刚性并且不会出现填充不足等成形性问题即可,具有凹凸的形状即可。
其他变形例。
在此,参照图14、图15A、图15B、图15C及图15D就具有各种多个突起53b、63a、63b、63c、63d的小衬垫53的例子进行说明。此外,图14为表示其他变形例涉及的缓冲材料52的截面图,图15A-图15D为表示其他变形例涉及的小衬垫53的突起63a、63b、63c、63d的截面形状的说明图。
如图14所示,其他变形例涉及的缓冲材料52由小衬垫53、从上方覆盖小衬垫53的衬垫主体51、形成于小衬垫53与衬垫主体51之间的灌注层53a构成。
特别是,小衬垫53与具有连续形成的波浪形的上面3b的上述实施方式不同,具有向上方突出的多个突起53b。此突起53b的截面形状为图15A所示的截面六边形的话,由于能够将就座者施加的体压分散至六边形的各边侧,因此为特别优选。
另一方面,突起53b的截面形状并不限定为此种形状,也可以为图15B所示的截面圆形、未图示的椭圆形、图15C所示的截面四边形及图15D所示的截面三角形等截面多边形。在此,包括截面六边形、截面四边形、截面三角形及其他截面由多边构成的图形形状称为截面多边形。这样,突起53b形成为截面圆形、截面椭圆形或截面多边形的话,能够容易地分散就座者施加的体压,因此为优选。
此外,如上述说明所述,突起53b、63a、63b、63c、63d并不限定为形成于小衬垫53的表面侧(换言之为受压面侧),也可以形成于侧面侧。同时在表面侧及侧面侧形成突起53b、63a、63b、63c、63d的话,由于能够扩大小衬垫53与衬垫主体51的接触面积,因此能够提高接合强度。
关于成形方法。
作为缓冲材料2的成形方法的一个例子,存在将小衬垫3放入金属模具内进而***衬垫主体1的成形方法。
特别是,在除小衬垫3的侧面3c的一面以外形成灌注层3a的方法中,使用图16所示的下模M1及上模M2。
此外,图16为说明缓冲材料2的成形状态的说明图。
详细而言,将形成为截面U字形状的箱形的下模M1及以堵住下模M1的上方的开口的方式形成的阶梯式的上模M2以在两者之间的空间SP配置小衬垫3及衬垫主体1的原料,即作为发泡原液组合物的衬垫原料1b的状态组合。并且,使温度提高,或使压力下降从而使原料1b膨胀至空间SP内直至空间SP填满为止。
这样,形成与小衬垫3一体形成的衬垫主体1。高刚性的灌注层3a通过衬垫原料1b灌注于小衬垫3并***成形,从而自然形成。
特别是,在小衬垫3的侧面的一面不形成灌注层3a时,在上模M2具有向空间SP侧突出的壁M2a的构造,以在此壁M2a抵接不形成小衬垫3的灌注层3a的面的方式将小衬垫3配置于空间SP。之后,同样使衬垫原料1b膨胀至填满空间SP为止。这样,能够形成与小衬垫3一体形成的衬垫主体1。
如此,由于衬垫原料1b不会进入小衬垫3中与壁M2a抵接的部分,也不接触小衬垫3,因此能够避免形成灌注层3a。
符号说明
1 衬垫主体
1a 送风通路
1b 衬垫原料(发泡原液组合物)
2 缓冲材料(车用座椅缓冲材料)
2a 贯穿孔
3 小衬垫(下层)
3a 灌注层
3b 上面(受压面、表面)
3c 侧面
5 前衬垫
5a 贯穿孔
6 加热器
13 小衬垫
13a、13b 波浪形状
22 缓冲材料(车用座椅缓冲材料)
23 小衬垫
23a 灌注层
23b 上面(受压面、表面)
23c 侧面(表面)
31 衬垫主体
31a 竖孔部
31b 横孔部
31x 第2通气孔
33 小衬垫
33a 第1通气孔
43 小衬垫
43a 狭缝(划分部)
51 衬垫主体
52 缓冲材料(车用座椅缓冲材料)
53 小衬垫
53a 灌注层
53b 突起
63a、63b、63c、63d 突起
M1 下模
M2 上模
M2a 壁
S 车用座椅
S1、S11、S21 座椅衬垫
S1a 表皮材料
S1b 悬挂槽
S2 座椅靠背
S2a 表皮材料
S2b 悬挂槽
SP 空间
h 高度
t 厚度
w 宽度

Claims (8)

1.一种车用座椅缓冲材料,其特征在于:
具备小衬垫、衬垫主体、前衬垫及灌注层;
该小衬垫由树脂泡沫构成;
该衬垫主体以覆盖该小衬垫的方式在所述小衬垫的受压面侧被一体式层压,由树脂泡沫构成且形成为比所述小衬垫更大;
该灌注层为所述小衬垫与所述衬垫主体中一方的发泡原液组合物灌注于另一方的树脂泡沫,且形成于所述小衬垫与所述衬垫主体之间的至少一部分;
所述灌注层形成于所述小衬垫的所述受压面及侧面;
所述小衬垫被所述灌注层立体覆盖;
在所述小衬垫的表面形成有多个凹凸;
所述多个凹凸形成为像多个山一样连续形成的没有棱角的波浪形;
在所述小衬垫形成有在座椅宽度方向并列设置的一对第1通气孔;
所述第1通气孔以平视时在座椅前后方向沿长轴方向延伸并贯穿所述小衬垫的厚度方向的方式形成;
所述前衬垫设置于所述衬垫主体的前侧上部;
在所述衬垫主体与所述前衬垫之间形成有作为空调的送风通路的空间;
所述前衬垫具有贯穿上下并以越向前方越逐渐分离的方式配置的多个贯穿孔。
2.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车用座椅缓冲材料,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小衬垫的所述侧面形成有多个凹凸。
3.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车用座椅缓冲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衬垫以比所述衬垫主体更高的密度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车用座椅缓冲材料,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衬垫主体形成有连通所述小衬垫的第1通气孔的第2通气孔。
5.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车用座椅缓冲材料,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小衬垫形成有划分座椅左右方向的划分部。
6.一种车用座椅,具备座椅衬垫、座椅靠背及权利要求1记载的车用座椅缓冲材料,该缓冲材料设置于所述座椅衬垫或所述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衬垫设置于所述座椅衬垫时,配置为在座椅宽度方向比就座于所述车用座椅的就座者的坐骨更宽;在设置于所述座椅靠背时,配置为在座椅宽度方向比就座于所述车用座椅的就座者的腰部更宽。
7.根据权利要求6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用座椅缓冲材料设置于所述座椅衬垫;
在所述小衬垫的所述侧面中,所述灌注层形成于除所述座椅衬垫的前侧部分以外的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6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用座椅缓冲材料设置于所述座椅靠背;
在所述小衬垫的所述侧面中,所述灌注层形成于除所述座椅靠背的上侧部分以外的部分。
CN201680037183.1A 2015-07-30 2016-07-29 车用座椅缓冲材料及车用座椅 Active CN10784705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51064 2015-07-30
JP2015-151064 2015-07-30
PCT/JP2016/072365 WO2017018526A1 (ja) 2015-07-30 2016-07-29 車両用シートクッション材及び車両用シー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47056A CN107847056A (zh) 2018-03-27
CN107847056B true CN107847056B (zh) 2021-09-21

Family

ID=578845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37183.1A Active CN107847056B (zh) 2015-07-30 2016-07-29 车用座椅缓冲材料及车用座椅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538187B2 (zh)
JP (2) JP6674108B2 (zh)
CN (1) CN107847056B (zh)
WO (1) WO201701852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674108B2 (ja) * 2015-07-30 2020-04-01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クッション材及び車両用シート
JP2018192213A (ja) * 2017-05-22 2018-12-06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シートパッド
JP7128998B2 (ja) * 2017-08-31 2022-09-01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USD862101S1 (en) * 2018-02-26 2019-10-08 Hyundai Motor Company Seat for vehicles
US10602856B2 (en) * 2018-08-21 2020-03-31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Contoured cushions
US10913535B2 (en) * 2019-01-21 2021-02-09 B/E Aerospace, Inc. Cushion assembly with elastomeric lattice insert
WO2021126813A1 (en) 2019-12-20 2021-06-24 Gentherm Incorporated Vehicle seat air distribution device
JP7226389B2 (ja) 2020-04-28 2023-02-21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反射型マスクブランク用膜付き基板及び反射型マスクブランク
JP7165709B2 (ja) * 2020-10-28 2022-11-0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成型品構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73463Y1 (zh) * 1969-10-20 1972-02-05
US4571763A (en) * 1984-06-29 1986-02-25 Tachikawa Spring Co., Ltd. Cushion member for a vehicle seat
JPS61233513A (ja) * 1985-04-09 1986-10-17 Human Ind Corp クツシヨン材の製造方法
GB8619186D0 (en) * 1986-08-06 1986-09-17 Lowthian P T Cushions
US4728148A (en) * 1986-12-08 1988-03-01 Tachi-S Co., Ltd. Supporting structure of the lumbar portion of the foam cushion member in an automotive seat
US5802640A (en) * 1992-04-03 1998-09-08 Hill-Rom, Inc. Patient care system
JPH0259329A (ja) * 1988-08-25 1990-02-28 Nissan Motor Co Ltd 自動車用シートの成形方法
JP2533618Y2 (ja) 1991-08-08 1997-04-23 株式会社東洋クオリティワン クッション体
JP2995710B2 (ja) * 1993-09-19 1999-12-27 難波プ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座り心地良好なクッション体構造
JP2975894B2 (ja) * 1996-07-12 1999-11-10 難波プ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表皮付き多層異硬度座席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5913568A (en) * 1997-09-30 1999-06-22 Brightbill; Stephen T. Two platform motion seat
DE69918824T2 (de) * 1998-05-06 2004-11-25 Hill-Rom Services, Inc., Batesville Matratze/kissenaufbau
US7191482B2 (en) * 1998-05-06 2007-03-20 Hill Rom Services, Inc. Patient support
US6371562B1 (en) * 2000-05-12 2002-04-16 Tachi-S Co., Ltd. Reinforced arrangement in a vehicle seat and method for forming the same
JP4402399B2 (ja) 2003-08-11 2010-01-20 株式会社イノアック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積層発泡体の製造方法
JP2005211251A (ja) 2004-01-28 2005-08-11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車両用シートクッションパッド
US7254840B2 (en) * 2005-03-21 2007-08-14 Honda Motor Co., Ltd. Impact and/or vibration absorbent material and protective glove making use thereof
US7218037B2 (en) * 2005-07-26 2007-05-15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Method for improving the long-term stability of a piezoelectric actuator and a piezoelectric actuator
DE602006021032D1 (de) * 2005-08-18 2011-05-12 Bridgestone Corp Fahrzeugsitzunterlage
JP2007125099A (ja) * 2005-11-01 2007-05-24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マットレスクッション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176353B2 (ja) * 2007-03-16 2013-04-03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車両用シートパッド
JP2010018996A (ja) * 2008-07-10 2010-01-28 Takiron Co Ltd 重ね張り用波板の固定用ボルト部材及び該固定用ボルト部材を用いた重ね張り構造
JP5568242B2 (ja) * 2009-02-19 2014-08-06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シートパッド
CN102210527B (zh) * 2010-04-02 2014-04-23 六圣有限公司 波浪状乳胶垫、其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该乳胶垫的刮刀
JP5842727B2 (ja) * 2012-05-07 2016-01-13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のクッションパッド
JP2013233625A (ja) 2012-05-10 2013-11-21 Iai:Kk 電動グリッパ
JP5935614B2 (ja) 2012-09-14 2016-06-15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JP2014057633A (ja) * 2012-09-14 2014-04-03 Toyota Boshoku Corp 車両用シート
US9233630B2 (en) * 2013-03-05 2016-01-12 Dorel Juvenile Group, Inc. Belt-positioning booster seat for vehicles
JP6202949B2 (ja) 2013-08-30 2017-09-27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シート
JP6600134B2 (ja) * 2014-11-25 2019-10-30 株式会社東洋クオリティワン クッションパッド
JP6674108B2 (ja) 2015-07-30 2020-04-01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クッション材及び車両用シート
EP3355746B1 (en) * 2015-09-30 2020-11-04 Roger Thomas Mascull Contouring system and components
US9708067B2 (en) * 2015-12-16 2017-07-18 Supracor, Inc. Seat cushion for use by airline passenger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47056A (zh) 2018-03-27
JP7054016B2 (ja) 2022-04-13
JP2020079089A (ja) 2020-05-28
JPWO2017018526A1 (ja) 2018-05-17
US20180222369A1 (en) 2018-08-09
US10538187B2 (en) 2020-01-21
JP6674108B2 (ja) 2020-04-01
WO2017018526A1 (ja) 2017-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47056B (zh) 车用座椅缓冲材料及车用座椅
US9914380B2 (en) Foam part, in particular for a vehicle seat, and method and tool for producing a foam part
US10065545B2 (en) Foam part, in particular for a vehicle seat, and vehicle seat
JP7335897B2 (ja) 多孔質構造体、多孔質構造体の製造方法、及び、座席シート用のクッション材
WO2020208939A1 (ja) 座席シート用のクッション材の製造方法、座席シート用のクッション材、装填体の製造方法、及び、装填体
JP7427606B2 (ja) クッション材、クッション材の製造方法、及び、座席シート
JP2009078142A (ja) 車両用シートパッド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7113663B2 (ja) シートパッド
JP7060445B2 (ja) シートパッド
JP2007084039A (ja) 車両用シートパッド
JP5242088B2 (ja) 自動車用座席のクッション
JP2014205490A (ja) シートクッションパッド
JP6512943B2 (ja) シート用パッド
CN112714621A (zh) 缓冲垫
JP2020203588A (ja) 乗物用シート
CN108883716B (zh) 车用座椅
JP2010184085A (ja) 車両用シートパッド
JP2002112856A (ja) 座圧低減クッションパッド及び座圧低減シート
JP2015080502A (ja) シートクッションパッド
JP7239311B2 (ja) 車両用シートパッド
JP2019214374A (ja) 車両用シー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