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91816A - 偏移式车辆防撞元件 - Google Patents

偏移式车辆防撞元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91816A
CN107791816A CN201710801723.5A CN201710801723A CN107791816A CN 107791816 A CN107791816 A CN 107791816A CN 201710801723 A CN201710801723 A CN 201710801723A CN 107791816 A CN107791816 A CN 1077918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upled
battery
upper body
superstructure
lower c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0172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延斯·迈尔
迈克·维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hunder Power New Energy Vehicle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hunder Power New Energy Vehicle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hunder Power New Energy Vehicle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Thunder Power New Energy Vehicle Develop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7918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918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60K1/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of the electric storage means for propuls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0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 B60L50/5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 B60L50/6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using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 B60L50/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02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 B60R19/023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33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properties of casings or racks, e.g. dimensions
    • H01M50/242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properties of casings or racks, e.g. dimensions adapted for protecting batteries against vibrations, collision impact or swell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49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ircraft or vehicles, e.g. cars or tra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200/00Type of vehicle
    • B60Y2200/90Vehicles comprising electric prime movers
    • B60Y2200/91Electric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306/00Other features of vehicle sub-units
    • B60Y2306/01Reducing damages in case of crash, e.g. by improving battery pro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在电动车辆中用于减少由车辆碰撞引起的对车辆电池的损坏的防撞元件结构。防撞元件结构可位于车辆电池的角部附近,并且可将由车辆接收的能量引导远离车辆电池。防撞元件结构包括上部结构和“W”结构,该上部结构位于下部结构上方并且横向地偏离下部结构,该“W”结构介接在车辆电池与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之间。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包括耦接在一起以形成六边形孔隙的若干壳体。壳体以及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的具体布置在发生碰撞时影响通过防撞元件结构的能量传递。

Description

偏移式车辆防撞元件
相关申请案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6年9月7日提交的标题为“电动车辆部件(ELECTRIC VEHICLECOMPONENTS)”的美国临时申请No.62/384,298的优先权,该申请出于所有目的特此以引用方式全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偏移式车辆防撞元件。
背景技术
车辆制造商为车辆增加了许多新的结构特征,以提高安全性和/或改善性能。这些结构特征中的许多结构特征同样适用于电动车辆、混合动力车辆和非电动车辆,而其它结构特征则更为重视车辆电动机类型,诸如增加厚度以保护车辆的具体区域上的电动汽车电池的车辆底板。提高安全性或改善性能而不显著地牺牲其他方面的结构改进仍然是车辆制造商的重要目标。
电动车辆正成为具有内燃机的传统车辆的越来越可行的替代方案。电动车辆可在其紧凑性、设计简单性以及取决于最初生成车辆中使用的电力的方式而潜在地更具环境友好性等方面具有优势。随着全球的石油储量日益枯竭,使用可再生能源代替汽油在向汽车提供动力的前景上有明显的优势。
发明内容
在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动车辆。电动车辆可包括用于对电动车辆供电的车辆电池。车辆电池可包括电池顶表面和电池侧表面。电池顶表面和电池侧表面可沿着车辆电池的电池角部形成一定角度。电动车辆可包括防撞元件结构。防撞元件结构可包括具有第一上部壳体的上部结构,该第一上部壳体垂直地耦接在第一下部壳体上方,使得在第一上部壳体与第一下部壳体之间形成第一组孔隙。上部结构可垂直地耦接在电池顶表面上方。防撞元件结构可包括具有第二上部壳体的下部结构,该第二上部壳体垂直地耦接在第二下部壳体上方,使得在第二上部壳体与第二下部壳体之间形成第二组孔隙。下部结构可横向地耦接至电池侧表面的侧面并且垂直地耦接在上部结构下方。
第一组孔隙中的每一个孔隙和第二组孔隙中的每一个孔隙可为六边形。在某些实施例中,防撞元件结构可包括横向地耦接至第一组孔隙的侧面的第一组盖,和横向地耦接至第二组孔隙的侧面的第二组盖。在某些实施例中,上部结构可为垂直对称的,使得第一上部壳体和第一下部壳体的形状和尺寸相同。在某些实施例中,下部结构可为垂直对称的,使得第二上部壳体和第二下部壳体的形状和尺寸相同。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上部壳体、第一下部壳体、第二上部壳体和第二下部壳体中的每一个壳体可包括串联耦接的多个平坦表面。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上部壳体的多个平坦表面中的至少两个平坦表面可直接垂直地耦接在第一下部壳体的多个平坦表面中的至少两个平坦表面上方。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二上部壳体的多个平坦表面中的至少两个平坦表面可直接垂直地耦接在第二下部壳体的多个平坦表面中的至少两个平坦表面上方。
在某些实施例中,防撞元件结构可包括“W”结构。“W”结构可包括第一侧面,其大致是垂直的并且横向地耦接至上部结构的侧面。“W”结构可包括第二侧面,其大致是水平的并且垂直地耦接在上部结构下方并且垂直地耦接在电池顶表面上方。“W”结构可包括第三侧面,其大致是垂直的并且横向耦接至电池侧表面的侧面并且横向地耦接至下部结构的侧面。“W”结构可包括第四侧面,其大致是水平的并且垂直地耦接在下部结构下方。在某些实施例中,“W”结构的第三侧面与电池侧表面之间可存在至少5mm的间隙。在某些实施例中,防撞元件结构是由碳纤维制成。
在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由车辆电池供电的电动车辆的防撞元件结构。防撞元件结构可包括具有第一上部壳体的上部结构,该第一上部壳体垂直地耦接在第一下部壳体上方,使得在第一上部壳体与第一下部壳体之间形成第一组孔隙。上部结构可垂直地耦接在电池顶表面上方。防撞元件结构可包括具有第二上部壳体的下部结构,该第二上部壳体垂直地耦接在第二下部壳体上方,使得在第二上部壳体与第二下部壳体之间形成第二组孔隙。下部结构可横向地耦接至电池侧表面的侧面并且垂直地耦接在上部结构下方。电池顶表面和电池侧表面可沿着车辆电池的电池角部形成一定角度。
第一组孔隙中的每一个孔隙和第二组孔隙中的每一个孔隙可为六边形。在某些实施例中,防撞元件结构可包括横向地耦接至第一组孔隙的侧面的第一组盖,和横向地耦接至第二组孔隙的侧面的第二组盖。在某些实施例中,上部结构可为垂直对称的,使得第一上部壳体和第一下部壳体的形状和尺寸相同。在某些实施例中,下部结构可为垂直对称的,使得第二上部壳体和第二下部壳体的形状和尺寸相同。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上部壳体、第一下部壳体、第二上部壳体和第二下部壳体中的每一个壳体可包括串联耦接的多个平坦表面。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上部壳体的多个平坦表面中的至少两个平坦表面可直接垂直地耦接在第一下部壳体的多个平坦表面中的至少两个平坦表面上方。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二上部壳体的多个平坦表面中的至少两个平坦表面可直接垂直地耦接在第二下部壳体的多个平坦表面中的至少两个平坦表面上方。
在某些实施例中,防撞元件结构可包括“W”结构。“W”结构可包括第一侧面,其大致是垂直的并且横向地耦接至上部结构的侧面。“W”结构可包括第二侧面,其大致是水平的并且垂直地耦接在上部结构下方并且垂直地耦接在电池顶表面上方。“W”结构可包括第三侧面,其大致是垂直的并且横向耦接至电池侧表面的侧面并且横向地耦接至下部结构的侧面。“W”结构可包括第四侧面,其大致是水平的并且垂直地耦接在下部结构下方。在某些实施例中,“W”结构的第三侧面与电池侧表面之间可存在至少5mm的间隙。在某些实施例中,防撞元件结构是由碳纤维制成。
在本公开的第三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接收与车辆碰撞相关的冲击力的方法。该方法可包括由下部结构接收与冲击力相关的第一力。该方法可包括由上部结构接收与冲击力相关的第二力。该方法可包括将由下部结构接收的第一力的第一部分传递至“W”结构。该方法可包括将由上部结构接收的第二力的第二部分传递至“W”结构。该方法可包括将由“W”结构接收的力的第三部分传递至支撑结构,其垂直地耦接在电池顶表面上方并且横向地耦接至上部结构的侧面。
附图说明
被包括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的附图被引入本说明书中并且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说明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且与详细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没有尝试比对本申请以及对其中可实践本申请的多种方式的基本理解所需更详细地示出本申请的结构细节。
图1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通用运输设备。
图2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电池和防撞元件结构的立体图。
图3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防撞元件结构的立体图。
图4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防撞元件结构的立体图。
图5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电池和防撞元件结构的立体图。
图6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电池和防撞元件结构的前视图。
图7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具有防撞元件结构的电动车辆的模拟结果。
图8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接收与车辆碰撞相关的冲击力的方法。
在附图中,相似部件和/或特征可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另外,可通过在附图标记后缀有字母以区分相似部件和/或特征来区分相同类型的各种部件。如果在说明书中仅使用第一附图标记标签,那么该描述适用于具有相同第一附图标记标签的相似部件和/或特征中的任何一个,而与字母后缀无关。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一种位于电动车辆中用于减轻车辆碰撞的影响的结构。具体地,该结构可位于车辆电池附近以减少对车辆电池的损坏。这种结构在本文可被称为防撞元件结构。防撞元件结构的安全优势包括但不限于:(1)增加车辆电池的保护和调节,以及(2)提高起因于车辆前部、侧面或倾斜冲击的能量/力至车身结构的传递和吸收效率,从而减轻施加于车辆电池的潜在冲击。在电动车辆中,因为电池的损坏可能导致车辆内出现***和起火,对电池的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电池在电动车辆内必须占用大量空间以维持实际的行驶距离,问题就更复杂了。因此,沿着车辆电池的边缘和角落提供增加保护的车辆改造是有利的。
在某些实施例中,防撞元件结构包括上部结构,其位于下部结构上方并且横向地偏离下部结构。从前视角度来看,上部和下部结构具有朝车辆中心变宽的梯形形状。上部和下部结构包括耦接在一起以形成六边形孔隙的若干壳体。与上部和下部结构的布置相结合的壳体的具体布置可改善在发生碰撞时通过防撞元件结构的能量的传递。
在某些实施例中,防撞元件结构包括“W”结构,该结构介接在车辆电池与上部和下部结构之间。在发生碰撞时,“W”结构可从上部和下部结构接收能量,并且将该能量的一部分传递至位于车辆电池上方的支撑结构。“W”结构可与电池角部紧密耦接,或可定位成使得“W”结构与电池侧表面之间存在水平间隙。本文所公开的模拟结果表明了当“W”结构定位成使得存在间隙时该防撞元件结构在功能上的改进。除了“W”结构之外,防撞元件结构还可包括三种不同的“S”结构来进一步改进功能。
图1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通用运输设备100。运输设备100可包括在距离上移动的任何设备。运输设备100的实施例可包括诸如汽车、公共汽车、火车、卡车、电车等车辆或任何其它类型的车辆;可包括诸如船只、轮船、驳船、渡轮等船舶或任何其它类型的水运工具;可包括诸如飞机、直升机、太空船等航空器或任何其它类型的航空器;或可包括任何其它运输设备。在某些实施例中,运输设备100是电动汽车。如图所示,运输设备100可包括具有一定体积的舱室150。
如图1中所示,运输设备100可包括舱室150中的一个或多个方向盘152。虽然在图1中仅示出了一个方向盘152,但是这并非旨在构成限制。在某些示例中,运输设备100可包括不止一个的方向盘152。例如,预期运输设备100可以是航空器,其包括用于主机长的至少主方向盘152和用于副机长的至少辅助方向盘152。
又如图1中所示,一个或多个用户154可布置成占用他们在舱室150中的对应位置。用户154可包括一个或多个驾驶员,其控制运输设备100的移动或导航;一个或多个乘客和/或任何其它类型的用户154。在此示例中,用户154a是控制运输设备100的驾驶的驾驶员,而其它用户154(例如,用户154b至154d)是乘客。仍然如图所示,在运输设备100的舱室150内可能有多排用户154。
图2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与防撞元件结构110耦接的车辆电池102的立体图。虽然防撞元件结构110在图2中被图示为位于电动车辆中,但是在其它实施例中,防撞元件结构110可在参考图1描述的任何运输设备中实施。在某些实施例中,车辆电池102可包括电池顶表面104和电池侧表面106,这些表面可被认为与车辆电池102集成或可被认为是分离的部件。例如,电池顶表面104和电池侧表面106可由诸如铝或钢等耐用材料组成。电池顶表面104和电池侧表面106可沿着电池角部108形成一定角度。所形成的角度可为75度、90度、105度等。防撞元件结构110可位于电池角部108处,使得防撞元件结构110在车辆电池102沿着纵向方向的一定长度内包含电池角部108。如下文将描述,防撞元件结构110可直接地或间接地耦接至电池顶表面104和电池侧表面106。
图3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防撞元件结构110的立体图。防撞元件结构110可包括上部结构112和下部结构114。上部结构112可包括上部壳体116a,其垂直地耦接在下部壳体118a上方。上部壳体116a和下部壳体118a可以是垂直对称的,使得它们的形状和尺寸相同,并且是彼此垂直翻转的形式。上部壳体116a和下部壳体118a可各自包括串联耦接的多个平坦表面。上部壳体116a的某些平坦表面可直接垂直地耦接在下部壳体118a的某些平坦表面上方,使得在上部壳体116a与下部壳体118a之间形成一组孔隙119a。该组孔隙119a可为六边形(如图3中所示)或可为某个其它形状。
类似于上部结构112,在某些实施例中,下部结构114可包括上部壳体116b,其垂直地耦接在下部壳体118b上方。上部壳体116b和下部壳体118b可以是垂直对称的,使得它们的形状和尺寸相同,并且是彼此垂直翻转的形式。上部壳体116b和下部壳体118b可各自包括串联耦接的多个平坦表面。上部壳体116b的某些平坦表面可直接垂直地耦接在下部壳体118b的某些平坦表面上方,使得在上部壳体116b与下部壳体118b之间形成一组孔隙119b。该组孔隙119b可为六边形(如图3中所示)或可为某个其它形状。
在某些实施例中,上部结构112可在垂直方向上较长、在横向方向上较短,并且在纵向方向上可具有与下部结构114相同的长度。由于车辆的各种特征(诸如,前门、后门、轮毂等),结构的长度可能在纵向方向上受到约束。由于车辆电池102在电动车辆100内的相对较低的位置,上部结构112的长度可能在垂直方向上较大。下部结构114的长度可能在横向方向上较大,以在发生碰撞时增加下部结构114的能量吸收能力。在某些实施例中,结构的形状可从图3中所示的形状进一步修改以改进能量传递和吸收。
图4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防撞元件结构110的立体图。在某些实施例中,一组盖120a横向地耦接至该组孔隙119a的侧面,且一组盖120b横向地耦接至该组孔隙119b的侧面。该组盖120可通过耦接至上部壳体116和下部壳体118的边缘而耦接至该组孔隙119。该组盖120的一个目的是使进入的力更均匀地分布在防撞元件结构110的上部壳体116和下部壳体118两端。
图5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电池102和防撞元件结构110的立体图,而图6示出它们的前视图。从侧视图来看,上部结构112和下部结构114具有在更靠近车辆电池102的侧面上变宽的梯形形状。上部结构112可在0%至100%之间的任何位置横向地偏离下部结构114,0%对应于上部结构112完全垂直地在下部结构114上方,且100%对应于所有上部结构112均比下部结构114的任何部分在横向上更靠近车辆电池102。在图5中所示的实施例中,上部结构112大约有30%横向偏离下部结构114。在图6中所示的实施例中,上部结构112大约有50%横向偏离下部结构114。在某些实施例中,防撞元件结构110具有在大约20%至60%的范围内的期望性能。
在某些实施例中,防撞元件结构110包括“W”结构122,其介接在车辆电池102、上部结构112和下部结构114之间。“W”结构122的一个目的是将由上部结构112和下部结构114所接收的能量远离车辆电池102并且朝着定位于车辆电池102上方的支撑结构130引导。如图5和6中所示,支撑结构130可垂直地耦接在电池顶表面104上方并且横向地耦接至“W”结构122的侧面。理想情况下,支撑结构130是具有大能量吸收能力的部件。支撑结构130可与电动车辆100内的附加部件(诸如车身结构)耦接,使得能量被引导远离电池102。
在某些实施例中,“W”结构122包括至少四个侧面。“W”结构122的第一侧面可大致是垂直的并且可横向耦接至上部结构112的侧面并横向地耦接至支撑结构130的侧面。“W”结构122的第二侧面可大致为水平的并且可垂直地耦接在上部结构112下方且垂直地耦接在电池顶表面104上方。“W”结构122的第三侧面可大致为垂直的并且可横向耦接至下部结构114的侧面并横向地耦接至电池侧表面106的侧面。“W”结构122的第四侧面可大致为水平的并且可垂直地耦接在下部结构114下方。“W”结构122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可为平坦的,并且可相对于彼此形成90度角。
在某些实施例中,间隙132位于“W”结构122的第三侧面与电池侧表面106之间。间隙132可为气隙或可填充有材料,前提是所填充的材料比“W”结构122的材料更弱,即,间隙132的材料相比“W”结构122的材料可能在更小的力下折叠。间隙132可为1mm、2mm、5mm、10mm等。间隙132的一个目的是允许“W”结构122将能量远离车辆电池102并且朝支撑结构130引导。模拟结果(如图7中所示)表明当间隙132为5mm时该防撞元件结构110具有改进的性能。
在某些实施例中,附加的部件和结构可被添加至防撞元件结构110中以改进其性能。例如,在某些实施例中,防撞元件结构110可包括用于将能量引导远离车辆电池102的第一“S”结构124、第二“S”结构126和第三“S”结构128。第一“S”结构124可横向地耦接至“W”结构122的侧面、横向地耦接至下部结构114的侧面、垂直地耦接在下部结构114上方、垂直地耦接在上部结构112下方,并且横向地耦接至第二“S”结构126的侧面。第二“S”结构126可横向地耦接至第一“S”结构124的侧面、垂直地耦接在下部结构114上方、垂直地耦接在上部结构112下方,并且横向地耦接至第三“S”结构128的侧面。第三“S”结构128可横向地耦接至第二“S”结构126的侧面、垂直地耦接在下部结构114上方、横向地耦接至上部结构112的侧面,并且横向地耦接至车辆侧134的侧面。
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二“S”结构126和第三“S”结构128可垂直地耦接在下部结构114的上部壳体116b的凹部上方。这在图6中由具有下部结构114的第二“S”结构126与具有下部结构114的第三“S”结构128的重叠部分示出。相比之下,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S”结构124和第二“S”结构126可垂直地耦接在上部结构112的下部壳体118a的凸部下方。“S”结构为防撞元件结构110的功能提供了若干优势。首先,“S”结构可提供上部结构112(在“W”结构122与第三“S”结构128之间)的横向容纳,这减少了在发生碰撞时施加至“W”结构的扭矩量,并且反而向支撑结构130提供更线性的能量传递。其次,“S”结构通过经由第三“S”结构128“抓住”上部结构112而将能量从下部结构114重新分配至上部结构112。第三,“S”结构可由比上部结构112和下部结构114更耐用的材料(诸如钢或铝)制成,这可能导致对车辆侧面134施加的冲击力最初绕过上部结构112并且通过“S”结构和“W”结构122行进至支撑结构130。最初绕过上部结构112可能是有益的,因为支撑结构130可具有优越的能量吸收性能。
图7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具有防撞元件结构110的电动车辆100的模拟结果。模拟结果示出了杆在侧面冲击期间行进至电动车辆100中的增量距离。对于间隙132,使用1mm和5mm来对防撞元件结构110进行建模。使用5mm间隙的较小的杆入侵量指示当间隙132为5mm时防撞元件结构110具有改进的性能。
图8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接收与车辆碰撞相关的冲击力的方法800。在步骤802处,发生车辆碰撞。碰撞可为正面(前方)、侧面或倾斜冲击,或来自某个其它方向的冲击。在步骤804处,下部结构114接收与冲击力相关的第一力。在步骤806处,上部结构112接收与冲击力相关的第二力。在步骤808处,将由下部结构114接收的第一力的第一部分传递至“W”结构122。在步骤810处,将由上部结构112接收的第二力的第二部分传递至“W”结构122。在步骤812处,将由“W”结构122接收的力的第三部分传递至支撑结构130。
上面讨论的方法、***和装置是示例。各种配置可以酌情地省略、替代或添加各种过程或部件。例如,在替代配置中,可以与所描述顺序不同的顺序来执行方法,和/或可以添加,省略和/或组合各种阶段。另外,针对某些配置描述的特征在各种其它配置中可以组合。配置的不同方面和要素可以类似方式组合。另外,技术在发展,且因此许多要素是示例,且并不对本公开或权利要求的范围构成限制。
在说明书中给出具体细节以提供对包括实施方案的示例性配置的透彻理解。然而,可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配置。例如,已经在没有不必要的细节的情况下示出了众所周知的电路、过程、算法、结构和技术以避免使配置变得晦涩难懂。此描述仅提供示例配置,并且不对权利要求的范围、适用性或配置构成限制。相反,对配置的前述描述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用于实施所述的技术的可行描述。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要素的功能和布置做出各种改变。
另外,配置可以被描述为过程,该过程被描绘为示意性流程图或框图。虽然各自可以将操作描述为循序过程,但是许多操作可并行或同时执行。另外,操作顺序可以重新布置。过程可以具有图中不包括的附加步骤。另外,方法的示例可以由硬件、软件、固件、中间件、微代码、硬件描述语言或其任何组合来实施。当以软件、固件、中间件或微代码实施时,用于执行必要任务的程序代码或代码段可以存放在诸如存储介质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中。处理器可以执行所述任务。
在描述了若干示例性配置之后,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各种修改、替代构造和等同物。例如,上述要素可为较大***的部件,其中其它规则可以优先于或以其它方式修改该技术的应用。另外,在考虑上述要素之前、期间或之后可以进行数个步骤。因此,上述描述不约束权利要求的范围。
如本文和所附权利要求中所使用,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规定,否则单数形式“一(a、an)”和“该”包括复数形式。因此,例如,对“用户”的引用包括多个这样的用户,且对“该处理器”的引用包括对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其等同物的引用等等。
另外,词语“包括(comprise)”、“包括(comprising)”、“含有(contains)”、“含有(containing)”、“包括(include)”、“包括(including)”和“包括(includes)”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中使用时意图指定所陈述的特征、整体、部件或步骤的存在,但是它们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部件、步骤、动作或组的存在或添加。
术语列表
100-电动车辆/运输设备
102-车辆电池
104-电池顶表面
106-电池侧表面
108-电池角部
110-防撞元件结构
112-上部结构
114-下部结构
116-上部壳体
116a-上部壳体(上部结构的上部壳体,即,“第一上部壳体”)
116b-上部壳体(下部结构的上部壳体,即,“第二上部壳体”)
118-下部壳体
118a-下部壳体(上部结构的下部壳体,即,“第一下部壳体”)
118b-下部壳体(下部结构的下部壳体,即,“第二下部壳体”)
119-一组孔隙
119a-一组孔隙(上部结构的一组孔隙,即,“第一组孔隙”)
119b-一组孔隙(下部结构的一组孔隙,即,“第二组孔隙”)
120-一组盖
120a-一组盖(上部结构的一组盖,即,“第一组盖”)
120b-一组盖(下部结构的一组盖,即,“第二组盖”)
122-“W”结构
124-第一“S”结构
126-第二“S”结构
128-第三“S”结构
130-支撑结构
132-间隙
134-车辆侧面
150-舱室
152-方向盘
154-用户

Claims (23)

1.一种电动车辆,包括:
车辆电池,其用于向所述电动车辆供电,所述车辆电池包括电池顶表面和电池侧表面,所述电池顶表面和所述电池侧表面沿着所述车辆电池的电池角部形成一定角度;以及
防撞元件结构,其包括:
上部结构,其包括第一上部壳体,所述第一上部壳体垂直地耦接在第一下部壳体上方,使得在所述第一上部壳体与所述第一下部壳体之间形成第一组孔隙,其中所述上部结构垂直地耦接在所述电池顶表面上方;以及下部结构,其包括第二上部壳体,所述第二上部壳体垂直地耦接在第二下部壳体上方,使得在所述第二上部壳体与所述第二下部壳体之间形成第二组孔隙,其中所述下部结构横向地耦接至所述电池侧表面的侧面并且垂直地耦接在所述上部结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辆,其中所述第一组孔隙中的每一个孔隙和所述第二组孔隙中的每一个孔隙为六边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辆,其中所述防撞元件结构进一步包括横向地耦接至所述第一组孔隙的所述侧面的第一组盖,以及横向地耦接至所述第二组孔隙的所述侧面的第二组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辆,其中所述上部结构是垂直对称的,使得所述第一上部壳体和所述第一下部壳体的形状和尺寸相同,且其中所述下部结构是垂直对称的,使得所述第二上部壳体和所述第二下部壳体的形状和尺寸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车辆,其中:
所述第一上部壳体、第一下部壳体、第二上部壳体和第二下部壳体中的每一个壳体包括串联耦接的多个平坦表面;
所述第一上部壳体的所述多个平坦表面中的至少两个平坦表面直接垂直地耦接在所述第一下部壳体的所述多个平坦表面中的至少两个平坦表面上方;并且
所述第二上部壳体的所述多个平坦表面中的至少两个平坦表面直接垂直地耦接在所述第二下部壳体的所述多个平坦表面中的至少两个平坦表面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辆,其中所述防撞元件结构进一步包括“W”结构,所述“W”结构包括:
第一侧面,其大致是垂直的并且横向地耦接至所述上部结构的侧面;
第二侧面,其大致是水平的并且垂直地耦接在所述上部结构下方并且垂直地耦接在所述电池顶表面上方;
第三侧面,其大致是垂直的并且横向耦接至所述电池侧表面的所述侧面并且横向地耦接至所述下部结构的侧面;以及
第四侧面,其大致是水平的并且垂直地耦接在所述下部结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车辆,其中所述“W”结构的所述第三侧面与所述电池侧表面之间存在至少5mm的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辆,其中所述防撞元件结构是由碳纤维制成。
9.一种用于由车辆电池供电的电动车辆的防撞元件结构,所述防撞元件结构包括:
上部结构,其包括第一上部壳体,所述第一上部壳体垂直地耦接在第一下部壳体上方,使得在所述第一上部壳体与所述第一下部壳体之间形成第一组孔隙,其中所述上部结构垂直地耦接在电池顶表面上方;以及
下部结构,其包括第二上部壳体,所述第二上部壳体垂直地耦接在第二下部壳体上方,使得在所述第二上部壳体与所述第二下部壳体之间形成第二组孔隙,其中所述下部结构横向地耦接至电池侧表面的侧面并且垂直地耦接在所述上部结构下方;
其中电池顶表面和电池侧表面沿着所述车辆电池的电池角部形成一定角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撞元件结构,其中所述第一组孔隙中的每一个孔隙和所述第二组孔隙中的每一个孔隙为六边形。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撞元件结构,进一步包括:
第一组盖,横向地耦接至所述第一组孔隙的侧面;以及
第二组盖,横向地耦接至所述第二组孔隙的侧面。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撞元件结构,其中所述上部结构是垂直对称的,使得所述第一上部壳体和所述第一下部壳体的形状和尺寸相同,且其中所述下部结构是垂直对称的,使得所述第二上部壳体和所述第二下部壳体的形状和尺寸相同。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防撞元件结构,其中:
所述第一上部壳体、第一下部壳体、第二上部壳体和第二下部壳体中的每一个壳体包括串联耦接的多个平坦表面;
所述第一上部壳体的所述多个平坦表面中的至少两个平坦表面直接垂直地耦接在所述第一下部壳体的所述多个平坦表面中的至少两个平坦表面上方;并且
所述第二上部壳体的所述多个平坦表面中的至少两个平坦表面直接垂直地耦接在所述第二下部壳体的所述多个平坦表面中的至少两个平坦表面上方。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撞元件结构,进一步包括:
“W”结构,包括:
第一侧面,其大致是垂直的并且横向地耦接至所述上部结构的侧面;
第二侧面,其大致是水平的并且垂直地耦接在所述上部结构下方并且垂直地耦接在所述电池顶表面上方;
第三侧面,其大致是垂直的并且横向耦接至所述电池侧表面的侧面并且横向地耦接至所述下部结构的侧面;以及
第四侧面,其大致是水平的并且垂直地耦接在所述下部结构下方。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防撞元件结构,其中所述“W”结构的所述第三侧面与所述电池侧表面之间存在至少5mm的间隙。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撞元件结构,其中所述防撞元件结构是由碳纤维制成。
17.一种用于接收与车辆碰撞相关的冲击力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对于电动车辆,其包括:
车辆电池,其用于对所述电动车辆供电,所述车辆电池包括电池顶表面和电池侧表面,所述电池顶表面和电池底表面沿着所述车辆电池的电池角部形成一定角度;以及
防撞元件结构,包括:
上部结构,其包括第一上部壳体,所述第一上部壳体垂直地耦接在第一下部壳体上方,使得在所述第一上部壳体与所述第一下部壳体之间形成第一组孔隙,其中所述上部结构垂直地耦接在所述电池顶表面上方;
下部结构,其包括第二上部壳体,所述第二上部壳体垂直地耦接在第二下部壳体上方,使得在所述第二上部壳体与所述第二下部壳体之间形成第二组孔隙,其中所述下部结构横向地耦接至所述电池侧表面的侧面并且垂直地耦接在所述上部结构下方;以及
“W”结构,包括:
第一侧面,其大致是垂直的并且横向地耦接至所述上部结构的侧面;
第二侧面,其大致是水平的并且垂直地耦接在所述上部结构下方并且垂直地耦接在所述电池顶表面上方;
第三侧面,其大致是垂直的并且横向耦接至所述电池侧表面的侧面并且横向地耦接至所述下部结构的侧面;以及
第四侧面,其大致是水平的并且垂直地耦接在所述下部结构下方;
由所述下部结构接收与所述冲击力相关的第一力;
由所述上部结构接收与所述冲击力相关的第二力;
将由所述下部结构接收的所述第一力的第一部分传递至所述“W”结构;
将由所述上部结构接收的所述第二力的第二部分传递至所述“W”结构;以及
将由所述“W”结构接收的所述力的第三部分传递至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垂直地耦接在所述电池顶表面上方并且横向地耦接至所述上部结构的所述侧面。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组孔隙中的每一个孔隙和所述第二组孔隙中的每一个孔隙为六边形。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防撞元件结构进一步包括横向地耦接至所述第一组孔隙的侧面的第一组盖,以及横向地耦接至所述第二组孔隙的侧面的第二组盖。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上部结构是垂直对称的,使得所述第一上部壳体和所述第一下部壳体的形状和尺寸相同,且其中所述下部结构是垂直对称的,使得所述第二上部壳体和所述第二下部壳体的形状和尺寸相同。
21.一种电动车辆,包括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意一个技术特征或者技术特征的任意组合。
22.一种防撞元件结构,包括权利要求9至16中的任意一个技术特征或者技术特征的任意组合。
23.一种方法,包括权利要求17至20中的任意一个技术特征或者技术特征的任意组合。
CN201710801723.5A 2016-09-07 2017-09-07 偏移式车辆防撞元件 Pending CN10779181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662384298P 2016-09-07 2016-09-07
US62/384,298 2016-09-07
US15/690,854 2017-08-30
US15/690,854 US10044006B2 (en) 2016-09-07 2017-08-30 Offset vehicle crash element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91816A true CN107791816A (zh) 2018-03-13

Family

ID=5981118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01723.5A Pending CN107791816A (zh) 2016-09-07 2017-09-07 偏移式车辆防撞元件
CN201721144611.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441781U (zh) 2016-09-07 2017-09-07 电动车辆及用于由车辆电池供电的电动车辆的防撞元件结构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44611.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441781U (zh) 2016-09-07 2017-09-07 电动车辆及用于由车辆电池供电的电动车辆的防撞元件结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3) US10044006B2 (zh)
EP (1) EP3293076A3 (zh)
CN (2) CN10779181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85805A (zh) * 2018-08-21 2021-03-30 林德威曼欧洲两合公司 具有加强元件的电池箱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33880A2 (en) 2016-08-17 2018-02-22 Shape Corp. Battery support and protection structure for a vehicle
US10044006B2 (en) * 2016-09-07 2018-08-07 Thunder Power New Energy Vehicle Development Company Limited Offset vehicle crash elements
CN110383526A (zh) 2017-01-04 2019-10-25 形状集团 节点模块化的车辆电池托盘结构
US11211656B2 (en) 2017-05-16 2021-12-28 Shape Corp. Vehicle battery tray with integrated battery retention and support feature
WO2018213306A1 (en) 2017-05-16 2018-11-22 Shape Corp. Vehicle battery tray having tub-based component
US10483510B2 (en) 2017-05-16 2019-11-19 Shape Corp. Polarized battery tray for a vehicle
EP3681753A4 (en) 2017-09-13 2021-04-21 Shape Corp. VEHICLE BATTERY COMPARTMENT WITH TUBE-SHAPED PERIMETER WALL
CN111201155A (zh) 2017-10-04 2020-05-26 形状集团 用于电动车辆的电池托盘底板组件
CN112055898A (zh) 2018-03-01 2020-12-08 形状集团 与车辆电池托盘集成的冷却***
US11688910B2 (en) 2018-03-15 2023-06-27 Shape Corp. Vehicle battery tray having tub-based component
EP3636364A1 (en) * 2018-10-09 2020-04-15 Outokumpu Oyj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crash frame of a battery compartment for battery electric vehicles
EP3709387A1 (de) * 2019-03-11 2020-09-16 voestalpine Metal Forming GmbH Batteriekasten für eine traktionsbatterie
US11539104B2 (en) 2020-04-20 2022-12-27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Battery pillar protector
US11996576B2 (en) * 2020-07-03 2024-05-28 Teijin Automotive Technologies, Inc. Impact resistant frame of battery containment system
JP7513919B2 (ja) * 2020-12-08 2024-07-10 日本製鉄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バッテリーケー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11876239B2 (en) * 2021-11-23 2024-01-16 Polestar Performance Ab Directionally controlled failure of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tray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27593A (en) * 1976-10-04 1980-10-14 H. H. Robertson Company Kinetic energy absorbing pad
US20160167544A1 (en) * 2014-12-11 2016-06-1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Battery impact absorbing system
US20160233467A1 (en) * 2015-02-11 2016-08-1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Impact Absorbing Elements Attached to the Outer Surface of a Battery Enclosure
CN107792185A (zh) * 2016-09-07 2018-03-13 昶洧新能源汽车发展有限公司 横向能量吸收***
CN207441781U (zh) * 2016-09-07 2018-06-01 昶洧新能源汽车发展有限公司 电动车辆及用于由车辆电池供电的电动车辆的防撞元件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728479A (en) * 1951-02-09 1955-12-27 Union Bag & Paper Corp Honeycomb pad
US4566237A (en) * 1983-04-08 1986-01-28 Goodyear Aerospace Corporation Armored panel
US5175041A (en) * 1991-01-28 1992-12-29 Innovative Enterprises, Inc. Corner and edge protector for packaging
US6372322B1 (en) * 1998-05-28 2002-04-16 Pactiv Corporation Shaped honeycomb structures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shaped honeycomb structures
EP1065108B1 (en) * 1999-06-28 2004-04-21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Structure of the front of a vehicle body
US7806448B2 (en) * 2008-11-04 2010-10-05 Sabic Innovative Plastics Ip B.V. Vehicle bumper system with energy absorber
US9283838B2 (en) * 2009-05-28 2016-03-15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Fuel cell system protection in a vehicle
DE102010024320B4 (de) 2010-06-18 2020-11-26 Audi Ag Vorrichtung zum Halten einer Batterie in einer Fahrzeugkarosserie
KR20120044853A (ko) * 2010-10-28 2012-05-0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플라스틱 복합재를 이용한 전기자동차용 배터리팩 케이스 어셈블리
US8336933B2 (en) * 2010-11-04 2012-12-25 Sabic Innovative Plastics Ip B.V. Energy absorbing device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the same
DE102011102412B4 (de) 2011-05-25 2023-06-29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Anordnung einer Traktionsbatterie in einem Fahrzeug
DE102013102502B4 (de) 2013-03-13 2023-06-29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Kraftfahrzeug mit einem Schutzprofil
DE102014107388A1 (de) 2014-05-26 2015-11-26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Unterbodeneinheit für ein Kraftfahrzeug
US9656571B2 (en) 2015-02-11 2017-05-2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Battery enclosure having T-shaped guides on the outer surface for stiffeners and impact absorbing element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27593A (en) * 1976-10-04 1980-10-14 H. H. Robertson Company Kinetic energy absorbing pad
US20160167544A1 (en) * 2014-12-11 2016-06-1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Battery impact absorbing system
US20160233467A1 (en) * 2015-02-11 2016-08-1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Impact Absorbing Elements Attached to the Outer Surface of a Battery Enclosure
CN107792185A (zh) * 2016-09-07 2018-03-13 昶洧新能源汽车发展有限公司 横向能量吸收***
CN207441781U (zh) * 2016-09-07 2018-06-01 昶洧新能源汽车发展有限公司 电动车辆及用于由车辆电池供电的电动车辆的防撞元件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85805A (zh) * 2018-08-21 2021-03-30 林德威曼欧洲两合公司 具有加强元件的电池箱
CN112585805B (zh) * 2018-08-21 2024-03-05 林德威曼欧洲两合公司 具有加强元件的电池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044006B2 (en) 2018-08-07
US20180102515A1 (en) 2018-04-12
US10044007B2 (en) 2018-08-07
US10700313B2 (en) 2020-06-30
EP3293076A3 (en) 2018-03-28
EP3293076A2 (en) 2018-03-14
US20180069205A1 (en) 2018-03-08
US20180323409A1 (en) 2018-11-08
CN207441781U (zh) 2018-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441781U (zh) 电动车辆及用于由车辆电池供电的电动车辆的防撞元件结构
CN107792185A (zh) 横向能量吸收***
CN207433636U (zh) 一种车辆和用于联接到防撞梁的防撞梁接收器
CN207466791U (zh) 一种电动车辆和用于放置在电动车辆中的隧道结构
CN207374298U (zh) 车辆和用于减少与车辆碰撞相关的冲击力影响的防撞梁
CN107792186A (zh) 横向能量吸收***
CN202783388U (zh) 汽车通用安全车厢
CN107878567A (zh) 车辆a柱肋构造
CN205871710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车体固定结构
CN203611739U (zh) 一种燃油箱机构
CN203078598U (zh) 电动货车车架总成
CN209336853U (zh) 前地板总成及汽车
CN205086846U (zh) 一种汽车防撞装置
CN201026852Y (zh) 一种轿车车门防撞结构
CN201427607Y (zh) 汽车蛋构式独立安全驾驶室
CN205971504U (zh) 车身后门槛梁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US9925856B2 (en) Arrangement in a motor vehicle
CN201385705Y (zh) 一种低位驾驶室专用车
Holtz et al. Crashworthiness enhancement of a composite intensive, multimaterial fullyelectric urban car
CN203078361U (zh) 汽车后排座椅骨架支撑结构及汽车
WO2023124776A1 (zh) 驾驶室和车辆
CN203032590U (zh) 一种带有双气囊的改进型汽车安全装置
CN109455228A (zh) 前部横梁构件的轮廓
GB2553111A (en) Vehicle upper structure
CN101954932A (zh) 汽车蛋构式独立安全驾驶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