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59239B - 交流电机调速电路 - Google Patents

交流电机调速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59239B
CN107659239B CN201710973659.9A CN201710973659A CN107659239B CN 107659239 B CN107659239 B CN 107659239B CN 201710973659 A CN201710973659 A CN 201710973659A CN 107659239 B CN107659239 B CN 1076592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motor
diode
follow current
alternating cur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7365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59239A (zh
Inventor
李洪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97365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59239B/zh
Publication of CN1076592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592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592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592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7/00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upply voltage
    • H02P27/04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upply voltage using variable-frequency supply voltage, e.g. inverter or converter supply voltage
    • H02P27/06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upply voltage using variable-frequency supply voltage, e.g. inverter or converter supply voltage using dc to ac converters or inverters
    • H02P27/08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upply voltage using variable-frequency supply voltage, e.g. inverter or converter supply voltage using dc to ac converters or inverters with pulse width mod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Rectifiers (AREA)
  • Control Of Ac Motor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交流电机调速电路,包括由第一续流模块或第二续流模块、整流模块和开关模块组成电机供电电路对交流电机供电,且交流电源通过开关模块为第一续流模块或者第二续流模块的导通供电,实现了对交流电机主绕组上产生的感应电动势通过第一续流模块或者第二续流模块进行泄放,以此保证了交流电机的正常运行。而且,第一续流模块和第二续流模块分别由两个三极管构成的复合管结构,对开关模块关闭时在交流电机产生的感应电动势进行电流泄放时,由于其三极管复合结构,因此通过开关模块为维持上述续流模块导通提供的偏置电流非常小,因此能大大的降低提供开关模块提供的偏置功耗,节省了此部分电路的体积,降低了发热损耗。

Description

交流电机调速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流电机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交流电机调速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的一种交流电机调速电路通过控制器输出高速的PWM(脉宽调制)信号控制电子开关的高速开关切换实现交流电机的调速时,其电路存在元器件功耗过大导致发热严重,同时由于器件功耗大必须采用体积大的元器件导致成本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流电机调速电路,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交流电机调速电路存在相关器件功耗高导致相关元器件成本提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交流电机调速电路,所述交流电机调速电路包括第一续流模块、第二续流模块、整流模块、开关模块以及MCU;
所述第一续流模块的输入端和第二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续流模块的输出端和第一输入端以及电机的主绕组的两端并联,所述第一续流模块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续流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以及电机一端的共同连接点连接交流电源的一输入端,所述的第一续流模块和所述第二续流模块包括分别由两个三极管组成的复合三极管电路;
所述第一续流模块的第一输出端和所述第二续流模块的第二输入端以及所述整流模块的一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模块的另一输入端连接所述交流电源的另一输入端;
所述整流模块的两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模块,为所述开关模块工作提供电源,所述开关模块的控制端连接所述MCU;
所述开关模块的在所述MCU的控制下实现开关状态切换,由所述第一续流模块或所述第二续流模块、所述整流模块和所述开关模块组成所述电机的供电电路,并在所述开关模块导通时,所述交流电源的交流电流经所述交流电机的供电电路以为所述交流电机供电,在所述开关模块关闭时,所述交流电源通过所述开关模块为所述第一续流模块或者第二续流模块的复合三极管电路导通供电,所述交流电机绕组线圈上产生的感应电动势通过所述第一续流模块或者第二续流模块的复合三极管电路进行泄放。
优选的,所述第一续流模块包括第一PNP型三极管、第二PNP型三极管和第一二极管;
所述第一PNP型三极管和所述第二PNP型三极管组成复合PNP型三极管电路;
所述第一PNP型三极管的基极为所述第一续流模块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PNP型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二PNP型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一PNP型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和所述第二PNP型三极管的集电极共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为所述第一续流模块的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二PNP型三极管的发射极为所述第一续流模块的输入端。
优选的,所述第一续流模块还包括第三二极管;
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二PNP型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二PNP型三极管的发射极。
优选的,所述第一续流模块还包括第一电阻;
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为所述第一续流模块的第二输出端。
优选的,所述第一续流模块还包括第一RC吸收单元;
所述第一RC吸收单元并联在所述第一二极管的两端,以吸收所述第一二极管两端产生的干扰脉冲。
优选的,所述第二续流模块包括第三NPN型三极管、第四NPN型三极管和第二二极管;
所述第三NPN型三极管和所述第四NPN型三极管组成复合NPN型三极管电路;
所述第三NPN型三极管的基极为所述第二续流模块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三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四NPN型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三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和所述第四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共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为所述第二续流模块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四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为所述第二续流模块的输出端。
优选的,所述第二续流模块还包括第四二极管;
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四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四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
优选的,所述第二续流模块还包括第二电阻;
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为所述第二续流模块的第一输入端。
优选的,所述第二续流模块还包括第二RC吸收单元;
所述第二RC吸收单元并联在所述第二二极管的两端,以吸收所述第二二极管两端产生的干扰脉冲。
优选的,所述开关模块包括IGBT管和第三电阻;
所述IGBT管的栅极为所述开关模块的控制端,所述述IGBT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整流模块的正极输出端,所述IGBT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整流模块的负极输出端,所述第三电阻并联在所述IGBT管集电极和发射极。
优选的,所述开关模块还包括第三RC吸收单元;
所述第三RC吸收单元并联在所述IGBT管集电极和发射极,以吸收所述开关模块进行开关切换时产生的干扰脉冲。
优选的,所述交流电机调速电路还包括第四RC吸收模块;
所述第四RC吸收模块并联在所述交流电机的主绕组两端,以吸收交流电机运行时主绕组两端产生的干扰脉冲。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交流电机调速电路,通过由第一续流模块或第二续流模块、整流模块和开关模块组成电机供电电路对交流电机供电,而在MCU控制开关模块关闭时,交流电源通过开关模块为第一续流模块或者第二续流模块的导通供电,实现了对交流电机主绕组上产生的感应电动势通过第一续流模块或者第二续流模块进行泄放,以此保证了交流电机的正常运行。而且,第一续流模块和第二续流模块分别由两个三极管构成的复合管结构,对开关模块关闭时在交流电机产生的感应电动势进行电流泄放时,由于其三极管复合结构,因此通过开关模块为维持上述续流模块导通提供的偏置电流非常小,因此能大大的降低提供开关模块提供的偏置功耗,节省了此部分电路的体积,降低了发热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交流电机调速电路第一实施例的电路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交流电机调速电路第一实施例的一供电回路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交流电机调速电路第一实施例的另一供电回路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交流电机调速电路第一实施例的一续流回路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交流电机调速电路第一实施例的另一续流回路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交流电机调速电路第二实施例的电路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交流电机调速电路第四实施例的电路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交流电机调速电路结构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交流电机60调速电路包括第一续流模块10、第二续流模块20、整流模块30、开关模块40以及MCU50;
第一续流模块10的输入端in1和第二输出端out12分别与第二续流模块20的输出端out2和第一输入端in21以及电机60的主绕组的两端并联,第一续流模块10的第二输出端out12与第二续流模块20的第一输入端in21以及电机60一端的共同连接点连接交流电源的一输入端如图1中所示的交流零线输入端ACN-IN;第一续流模块10和第二续流模块20包括分别由两个三极管组成的复合三极管电路。
第一续流模块10的第一输出端out11和第二续流模块20的第二输入in22端以及整流模块30的一输入端连接,整流模块30的另一输入端连接交流电源的另一输入端如图1中所示的交流火线输入端ACL-IN。
整流模块30的两输出端连接开关模块40,为开关模块40工作提供电源,开关模块40的控制端连接MCU50。这里整流模块30可以是分立的全桥整流电路或者集成的整流桥堆模块,整流模块30包括两个交流输入端,以及直流输出端正极和直流输出端负极。具体的,如图1所示,整流模块30为由FD1-FD4四个整流二极管组成的全桥整流电路。
开关模块40的在MCU50的控制下实现开关状态切换,由第一续流模块10或第二续流模块20、整流模块30和开关模块40组成电机60的供电电路,并在开关模块40导通时,交流电源的交流电流经交流电机60的供电电路以为交流电机60供电,在开关模块40关闭时,交流电源通过开关模块40为第一续流模块10或者第二续流模块20的导通供电,交流电机60绕组线圈上产生的感应电动势通过第一续流模块10或者第二续流模块20的导通进行泄放。具体的,如图1所示,开关模块40包括IGBT管Q5和第三电阻R7,IGBTQ5管的栅极为开关模块的控制端,述IGBT管Q5的发射极连接整流模块的整机输出端,IGBT管Q5的集电极连接整流模块的负极输出端,第三电阻R7并联在IGBT管集电极和发射极。这里IGBT管Q5的开关实现开关模块40的开关切换,而在开关模块40关闭时,交流电源通过第三电阻R7第一续流模块10或者第二续流模块20的导通供电,以实现交流电机60绕组线圈上的感应电动势的泄放,即第三电阻R7为第一续流模块或者第三续流模块的导通提供偏置电压。
具体的,第一续流模块10包括第一PNP型三极管Q1、第二PNP型三极管Q2和第一二极管D1,其中第一PNP型三极管Q1和第二PNP型三极管Q2组成复合的PNP三极管电路;
第一PNP型三极管Q1的基极为第一续流模块10的第一输出端out11,第一PNP型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第二PNP型三极管Q2的基极,第一PNP型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和第二PNP型三极管Q2的集电极共接,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为第一续流模块10的第二输出端out12,第二PNP型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为第一续流模块10的输入端in1;
具体的,第二续流模块20包括第三NPN型三极管Q3、第四NPN型三极管Q4和第二二极管D2,其中第三NPN型三极管Q3和第四NPN型三极管Q4组成复合NPN型三极管电路;
第三NPN型三极管Q3的基极为第二续流模块20的第二输入端in22,第三NPN型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第四NPN型三极管Q4的基极,第三NPN型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和第四NPN型三极管Q4的集电极共接,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为第二续流模块20的第一输入端in21,第四NPN型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为第二续流模块20的输出端out2。
本发明实施例的交流电机调速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MCU50控制开关模块40导通时,交流电源的交流电流经交流电机60的供电电路以为交流电机60供电,由于经过交流电机60的交流电流从交流输入端L线出发和交流输入端N线出发两种方向,因此其供电回路由交流电流的方向不同而不同,如图2所示,当交流电从交流电源的N线出发时,其交流电流经电机60的主绕组、第二PNP型三极管Q2的发射极和基极、第一PNP型三极管Q1发射极和基极、整流模块30的一输入端和正极输出端、开关模块40、整流模块30的输出端负极和另一输入端回到交流电源的L线;如图3所示,当交流电从交流电源的L线出发时,其交流电流经整流模块30的一输入端和正极输出端、开关模块40、整流模块30的输出端负极和另一输入端、第三NPN型三极管Q3的基极和发射极、第四NPN型三极管Q3的基极和发射极、电机60的主绕组回到交流电源的N线。
当MCU50输出高速的开关信号(如频率在10-30KHz)控制开关模块40进行开关状态切换时,在开关模块40导通,交流电源经上述供电回路对电机60供电,而在MCU50控制开关模块40截止时,电机60上没有供电,因此通过控制开关模块40导通的时间即MCU50输出的PWM脉宽长短,可实现对电机60运行的调速。
在MCU50控制开关模块40截止时,由于电机60供电时为高速切换,因此在对电机60供电关断的瞬间其主绕组产生感应电动势,此感应电动势需要再下一次开关模块40导通之前泄放掉,不然使得感应电动势产生的高电压对开关模块40的功率器件产生冲击导致其损坏。在开关模块40关闭时,由于电机线圈电感的电磁感应特性,其主绕组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对应的电流与开门模块40关闭前一致,此时交流电源通过开关模块40对其关闭前供电回路中的续流模块进行供电,使得此续流模块仍可以导通,而电机60的感应电动势产生的对应的电流经此续流模块得到续流泄放。如图4所示,当开关模块40关闭前通过第一续流模块10对交流电机60进行供电时,在开关模块40关闭时,交流电机60主绕组参数的感应电动势对应的电流泄放原理如下:此时交流电源经交流电机60的主绕组、第二PNP型三极管Q2的发射极和基极、第一PNP型三极管Q1发射极和基极、整流模块30的二极管FD4、第三电阻R7、整流模块30的二极管FD2回到交流电源的L线,以对第二PNP型三极管Q2和第一PNP型三极管Q1的基极提供偏置电压,使得这两个三极管可以维持导通状态,而此时交流电机60主绕组上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对应的泄放电流通过第一续流模块10泄放时经过了其中几个支路,如图4所述,其泄放电流首先经第二PNP型三极管Q2的发射极和集电极到第一二极管D1,然后回到交流电机60主绕组的另一端泄放,这里第一二极管D1起到对泄放电流提供整形作用,而另外有一部分泄放电流会达到第二PNP型三极管Q2的基极,如图中虚线部分电流泄放回路的P1节点位置,在此位置泄放电流分成两个支路,由于三极管的放大作用,此基极电流相对其发射极和集电极之间的电流小,例如以图中三极管工作的放大倍数为10倍时,其基极电流约为整个泄放电流的1/10即10%,而其他部分即90%通过上述的其发射极和集电极支路泄放;从第二PNP型三极管Q2的基极出来的这部分泄放电流通过第一PNP型三极管Q1时再分成两个支路,如图中虚线部分电流泄放回路的P2节点位置,在此位置泄放电流再分成两个支路,即一个支路通过第一PNP型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集电极到第一二极管D1,另一个支路到达第一PNP型三极管Q1的基极,从基极出发经二极管F4、第三电阻R7、二极管FD2回到交流电源输入端,同样由于第一PNP型三极管Q1的放大作用,其基极出来的支路电流只有相对进入部分小,如以图中三极管工作的放大倍数为10倍时,其基极出来的电流只有进入部分的10%,其余90%经过了第一PNP型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集电极这一支路。具体来说,设交流电机60主绕组出来的泄放电流为I1,经第二PNP型三极管Q2的发射极和集电极支路电流为I11,经第二PNP型三极管Q2的基极出发的电流为I12,此电流再进入第一PNP型三极管Q1,进一步分层两个支路,其中经过其发射极和集电极的支路电流为I121,从其基极出来的电流为I122,设这两个三极管工作放大倍数为10倍,则这几个支路电流大小关系如下:
I1=I11+I12,且I11=I1*9/10,I12=I1*1/10;
I12=I121+I122,且I121=I12*9/10,I122=I12*1/10;
从上述公式可得I122=I1*1/100;
即由电机60主绕组泄放电流经过第一PNP型三极管Q1和第二PNP型三极管Q2组成的符合三极管结构后,绝大部分即上述电流的99%经第一二极管D1进行泄放,而其余的1%才经过开关模块40的第三电阻R7,因此流经第三电阻R7电流很小,而如果上述第一续流模块10只有一个三极管构成时,从其基极出来经过第三电阻R7的电流为整个泄放电流的10%,仍然会比较高,使得第三电阻R7的功耗相对高发热也相对高。例如电机60主绕组泄放电流为300mA时,如果第一续流模块10只有一个三极管,则流经第三电阻R7电流为30mA,以R7上的电压有效值为220V计算,其上承担的功率为6.6W,相对常用的规格为1/8W或者1/4W的电阻来说要求功率非常的高,因此要选用体积和功耗很大的电阻,而且在工作过程中发热高,这无疑增加了整个电路的功耗,由于其电阻体积要大很多,会过多占用电路板的空间导致其面积增大,而如果采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由两个三极管构成的复合管结构,其流经第三电阻R7电流仅为3mA,其上承担的功率仅为0.66W,因此可以选用功率相对低很多的电阻,因而大大降低了其工作功耗,而且以此电阻的体积也大大的减小,从而减小了整个电路板的面积。
同理,在开关模块40关闭时,电机60的感应电动势产生的对应的电流通过第二续流模块20进行泄放时,其电流泄放回路如图5所示,基于与上述通过第一续流模块10进行泄放的理由,通过第三电阻R7的电流相对整个泄放电流非常小,相对一个三极管构成的泄放电流要小很多。
本发明实施例的交流电机调速电路,包括由第一续流模块10、第二续流模块20、整流模块30、开关模块40以及MCU50组成,MCU50通过控制开关模块40导通时,通过由第一续流模块10或第二续流模块20、整流模块30和开关模块40组成电机60的供电电路对交流电机60供电,而在MCU50控制开关模块40关闭时,交流电源通过开关模块40为第一续流模块10或者第二续流模块20的导通供电,实现了对交流电机60主绕组上产生的感应电动势通过第一续流模块10或者第二续流模块20进行泄放,以此保证了交流电机60的正常运行。而且,第一续流模块10和第二续流模块20分别有两个三极管构成的复合管结构,对开关模块20关闭时在交流电机60产生的感应电动势进行电流泄放时,由于其三极管复合结构,因此通过开关模块20为维持上述续流模块导通提供的偏置电流非常小,因此能大大的降低提供开关模块提供的偏置功耗,节省了此部分电路的体积,降低了发热损耗。
进一步的,基于本发明交流电机调速电路第一实施例,本发明交流电机调速电路第二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第一续流模块10还包括第三二极管D3;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第二PNP型三极管Q2的集电极,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第二PNP型三极管Q2的发射极。在开关模块40在高速切换以对交流电机60进行供电过程中,由于电机绕组为感性负载,因此其加载在其上的电压和电流存在相位不同步情况,最终导致在第二PNP型三极管Q2的发射极和集电极之间存在高的反向电压,长期工作时容易使得此三极管击穿损坏,因此通过在其两极上并联一个第三二极管D3,能够将此两极之间的电压钳位到安全电压值之间,起到保护第二PNP型三极管Q2作用。
进一步的,第二续流模块20还包括第四二极管D4;
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连接第四NPN型三极管Q4的发射极,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连接第四NPN型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这里第四二极管D4的作用与第三二极管D3作用相同,同样起到保护第四NPN型三极管Q4防止反向电压击穿导致损坏的作用。
进一步的,基于本发明交流电机调速电路第一实施例,本发明交流电机调速电路第三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第一续流模块10还包括第一电阻R1;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连接第一二极管的阴极,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为第一续流模块10的第二输出端out12。这里的第一电阻R1是交流电机60的主绕组上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对应的泄放电流经过的回路,起到限流作用,防止泄放回路中的电流过大损坏整个回路中的元器件。
进一步的,第二续流模块20还包括第二电阻R3;第二电阻R3的一端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第二电阻R3的另一端为第二续流模块20的第一输入端in21。这里第二电阻R3与第一电阻R1的作用相同,也是起到对泄放电流的限流作用。
进一步的,基于本发明交流电机调速电路第一实施例,本发明交流电机调速电路第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第一续流模块10还包括第一RC吸收单元11;第一RC吸收单元11并联在第一二极管D1的两端,以吸收第一二极管两端产生的干扰脉冲。具体的第一RC吸收单元11包括第四电阻R2和第一电容C1,第四电阻R2和第一电容C1串联后并联在第一二极管D1的两端,由于开关模块40在高速切换以对交流电机60进行供电过程中,交流电机60主绕组上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对应的电流在通过第一二极管D1时,易产生峰值干扰信号,因此通过由第四电阻R2和第一电容C1组成的吸收电路对其峰值脉冲进行吸收,能够改善整个电路的EMC(电磁兼容)性能。
进一步的,第二续流模块20还包括第二RC吸收单元21;第二RC吸收单元21并联在第二二极管D2的两端,以吸收第二二极管D2两端产生的干扰脉冲。具体的第二RC吸收单元21包括第五电阻R4和第二电容C2,第五电阻R4和第二电容C2串联后并联在第二二极管D2的两端,这里第二RC吸收单元21与第一RC吸收单元11作用相同。
进一步的,基于本发明交流电机调速电路第一实施例,本发明交流电机调速电路第五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开关模块40还包括第三RC吸收模块41;第三RC吸收单元41并联在IGBT管Q5集电极和发射极,以吸收开关模块40进行开关切换时产生的干扰脉冲。具体的,第三RC吸收单元41包括第六电阻R4和第三电容C4,第六电阻R4和第三电容C4串联后并联在IGBT管Q5集电极和发射极,由于开关模块40在高速切换以对交流电机60进行供电过程中,其集电极和发射极两端易产生峰值干扰信号,因此通过由第六电阻R4和第三电容C4组成的吸收电路对其峰值脉冲进行吸收,能够改善整个电路的EMC(电磁兼容)性能。
进一步的,交流电机调速电路还包括第四RC吸收模块70;第四RC吸收模块70并联在交流电机60的主绕组两端,以吸收交流电机60运行时主绕组两端产生的干扰脉冲。具体的,第四RC吸收模块70包括第七电阻R5和第四电容C3,第七电阻R5和第四电容C3串联后并联在交流电机60主绕组两端。由于交流电机60供电回路通过高速的开关切换对其供电,而且也存在高速的续流回路,因此交流电机60的主绕组两端也存在峰值干扰脉冲,通过由第七电阻R5和第四电容C3组成的吸收电路对其峰值脉冲进行吸收,能够改善整个电路的EMC(电磁兼容)性能。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方法、装置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方法、装置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交流电机调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电机调速电路包括第一续流模块、第二续流模块、整流模块、开关模块以及MCU;
所述第一续流模块的输入端和第二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续流模块的输出端和第一输入端以及电机的主绕组的两端并联,所述第一续流模块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续流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以及电机一端的共同连接点连接交流电源的一输入端,所述的第一续流模块和所述第二续流模块包括分别由两个三极管组成的复合三极管电路;
所述第一续流模块的第一输出端和所述第二续流模块的第二输入端以及所述整流模块的一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模块的另一输入端连接所述交流电源的另一输入端;
所述整流模块的两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模块,为所述开关模块工作提供电源,所述开关模块的控制端连接所述MCU;
所述开关模块的在所述MCU的控制下实现开关状态切换,由所述第一续流模块或所述第二续流模块、所述整流模块和所述开关模块组成所述电机的供电电路,并在所述开关模块导通时,所述交流电源的交流电流经所述交流电机的供电电路以为所述交流电机供电,在所述开关模块关闭时,所述交流电源通过所述开关模块为所述第一续流模块或者第二续流模块的复合三极管电路导通供电,所述交流电机绕组线圈上产生的感应电动势通过所述第一续流模块或者第二续流模块的复合三极管电路进行泄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电机调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续流模块包括第一PNP型三极管、第二PNP型三极管和第一二极管;
所述第一PNP型三极管和所述第二PNP型三极管组成复合PNP型三极管电路;
所述第一PNP型三极管的基极为所述第一续流模块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PNP型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二PNP型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一PNP型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和所述第二PNP型三极管的集电极共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为所述第一续流模块的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二PNP型三极管的发射极为所述第一续流模块的输入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流电机调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续流模块还包括第三二极管;
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二PNP型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二PNP型三极管的发射极。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流电机调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续流模块还包括第一电阻;
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为所述第一续流模块的第二输出端。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流电机调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续流模块还包括第一RC吸收单元;
所述第一RC吸收单元并联在所述第一二极管的两端,以吸收所述第一二极管两端产生的干扰脉冲。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电机调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续流模块包括第三NPN型三极管、第四NPN型三极管和第二二极管;
所述第三NPN型三极管和所述第四NPN型三极管组成复合NPN型三极管电路;
所述第三NPN型三极管的基极为所述第二续流模块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三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四NPN型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三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和所述第四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共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为所述第二续流模块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四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为所述第二续流模块的输出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交流电机调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续流模块还包括第四二极管;
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四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四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交流电机调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续流模块还包括第二电阻;
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为所述第二续流模块的第一输入端。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交流电机调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续流模块还包括第二RC吸收单元;
所述第二RC吸收单元并联在所述第二二极管的两端,以吸收所述第二二极管两端产生的干扰脉冲。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电机调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模块包括IGBT管和第三电阻;
所述IGBT管的栅极为所述开关模块的控制端,所述述IGBT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整流模块的正极输出端,所述IGBT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整流模块的负极输出端,所述第三电阻并联在所述IGBT管集电极和发射极。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交流电机调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模块还包括第三RC吸收单元;
所述第三RC吸收单元并联在所述IGBT管集电极和发射极,以吸收所述开关模块进行开关切换时产生的干扰脉冲。
12.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所述的交流电机调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电机调速电路还包括第四RC吸收模块;
所述第四RC吸收模块并联在所述交流电机的主绕组两端,以吸收交流电机运行时主绕组两端产生的干扰脉冲。
CN201710973659.9A 2017-10-16 2017-10-16 交流电机调速电路 Active CN1076592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73659.9A CN107659239B (zh) 2017-10-16 2017-10-16 交流电机调速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73659.9A CN107659239B (zh) 2017-10-16 2017-10-16 交流电机调速电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59239A CN107659239A (zh) 2018-02-02
CN107659239B true CN107659239B (zh) 2023-11-28

Family

ID=611191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73659.9A Active CN107659239B (zh) 2017-10-16 2017-10-16 交流电机调速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65923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15164B (zh) * 2023-02-01 2023-07-04 武汉中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反电动势保护电路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49831A (zh) * 2017-03-23 2017-06-1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交流电机调速电路及空调器
CN106849830A (zh) * 2017-03-23 2017-06-1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交流电机调速电路及空调器
CN207265918U (zh) * 2017-10-16 2018-04-2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交流电机调速电路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49831A (zh) * 2017-03-23 2017-06-1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交流电机调速电路及空调器
CN106849830A (zh) * 2017-03-23 2017-06-1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交流电机调速电路及空调器
CN207265918U (zh) * 2017-10-16 2018-04-2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交流电机调速电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59239A (zh) 2018-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471550B2 (ja) スナバ回路
JP2004536543A (ja) スイッチモード電力コンバータで使用される絶縁駆動回路
JP2008109775A (ja) Dc−dcコンバータ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US5822199A (en) Controller for a power switch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thereof
EP0603550A2 (en) A zero current switching reverse recovery circuit
US6414854B2 (en) Driv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switching element in power conversion apparatus using current-controlled semiconductor switching element
WO2021003887A1 (zh) 驱动控制电路和家电设备
WO2016134669A1 (zh) 晶闸管驱动装置
CN105103427A (zh) 绝缘栅型半导体装置
CN107659239B (zh) 交流电机调速电路
JP2002153054A (ja)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回路
CN207264977U (zh) 用于关断电感性负载的电路
JP3409994B2 (ja) 自己消弧形素子駆動回路
TWI597911B (zh) 具雷擊保護能力的電路
JP4100134B2 (ja) インバータ
CN209787139U (zh) 具有过压保护的开关电路
CN104393571A (zh) 一种igbt模块过流保护***
CN107733319B (zh) 交流电机调速电路及空调器
JPWO2020121419A1 (ja) 電力用半導体素子の駆動回路、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力用半導体モジュール
CN207265918U (zh) 交流电机调速电路
US11682979B2 (en) Rectifier circuit, power supply device, and rectifier circuit drive method
KR102328416B1 (ko) 전압 흡수 회로
Fu et al. Influence of RCD snubber circuit on the commutation process of high-power three-level inverter with 4.5 kV IEGTs
Rizzoli et al. Experimental comparison of hard-switching, ZVT and SiC inverters
CN214315060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反激电源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