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14707B - 向高炉装入原料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向高炉装入原料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14707B
CN107614707B CN201680030286.5A CN201680030286A CN107614707B CN 107614707 B CN107614707 B CN 107614707B CN 201680030286 A CN201680030286 A CN 201680030286A CN 107614707 B CN107614707 B CN 1076147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st furnace
raw material
furnace
top bin
furnace to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3028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14707A (zh
Inventor
市川和平
柏原佑介
村尾明纪
大山伸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FE Engineering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K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KK Corp filed Critical NKK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6147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147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147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147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BMANUFACTURE OF IRON OR STEEL
    • C21B5/00Making pig-iron in the blast furnac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BMANUFACTURE OF IRON OR STEEL
    • C21B5/00Making pig-iron in the blast furnace
    • C21B5/008Composition or distribution of the charg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BMANUFACTURE OF IRON OR STEEL
    • C21B7/00Blast furnaces
    • C21B7/18Bell-and-hopper arrangem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BMANUFACTURE OF IRON OR STEEL
    • C21B7/00Blast furnaces
    • C21B7/24Test rods or other checking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last Furnaces (AREA)
  • Manufacture Of Ir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向高炉装入原料的装置。其目的是提高有意地使在炉顶料仓内的高炉原料的粒度偏析的偏析精度。具备:倾斜的倾斜板(11),其配置于炉顶料仓(10)内,将投入到炉顶料仓(10)的高炉原料朝向壁面诱导;顶点判定部(13),其对贮存在炉顶料仓(10)内的高炉原料堆的顶部(P)的高度进行判定;以及倾斜角调整部(14),其与顶点判定部(13)判定出的高度的变化对应地将倾斜板(11)的倾斜角(θ)朝连续地或断续地变小的方向变更。初期投入量中的1/10以下的范围的量的最初投入的高炉原料是不包含焦炭的矿石原料。

Description

向高炉装入原料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高炉原料偏析并贮存在炉顶料仓的技术,炉顶料仓配置于高炉上部且用于向高炉装入高炉原料。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从预防全球变暖的观点出发,需要减少CO2
在铁钢工业中,CO2排出量的约70%是由高炉产生的,谋求减少高炉的CO2排出量。对于减少高炉的CO2来说,能够通过减少高炉中使用的还原材料(焦炭、碳粉、天然气等)来实现。
但是,在减少了高炉中使用的还原材料、特别是焦炭的情况下,由于担保炉内通气性的焦炭减少,所以高炉内的通气阻力增加。即,在一般的高炉中,若从炉顶装入的矿石到达开始软化的温度,则由于存在于上部的高炉原料的负荷而一边填充空隙一边进行变形。因此,在高炉下部,矿石层的通气阻力非常大,形成气体几乎不流动的熔融带。该熔融带的通气性对高炉整体的通气性具有较大的影响,对高炉的生产效率进行控速。
已知为了改善熔融带的通气阻力,使用向矿石层混合了焦炭的混合原料较为有效,为了向该矿石层混合焦炭,有很多发明成果。
例如专利文献1中,在无料钟式高炉,在向矿石料斗中的下游侧的料斗装入焦炭并在输送机上向矿石上堆积了焦炭之后,将它们装入炉顶料仓,而使矿石与焦炭经由旋转溜槽装入高炉内。专利文献2中,将矿石与焦炭分别贮存于炉顶料仓,并将焦炭与矿石同时混合装入,由此,同时进行焦炭的通常装入用批次、焦炭的中心装入用批次以及混合装入用批次这三个批次。另外,专利文献3中,为了防止高炉操作的熔融带形状的不稳定以及中心部附近的气体利用率的降低,实现稳定操作与热效率的提高,而在高炉的高炉原料装入方法中,将全部矿石与全部焦炭完全混合之后装入炉内。
另外,为享受由混合原料产生的在熔融带的通气阻力减少效果,需要在高炉内适当地控制混合原料的装入位置。因此,以往开发有装入高炉炉顶料仓的高炉原料的偏析技术。这是为了向矿石的装入量较多且通气性较差的位置任意地混合焦炭,而在高炉炉顶料仓内使焦炭偏析,从而控制来自高炉炉顶料仓的混合原料的排出时机的技术。
作为这种偏析的技术,专利文献4中,提出有如下方案:设置对高炉原料的落下方向进行变更的自由倾动的倾斜板,设定高炉原料的装入位置,从而有意地使高炉原料的粒度偏析。专利文献4中,记载有如下:通过这样使炉顶料仓内的高炉原料粒度偏析,能够在期望排出混合原料的时机将焦炭装入炉内。
另外,专利文献5中,记载有如下:采用没有对炉顶料仓的内壁干涉的担忧的偏析诱导筒,并将高炉原料落下口装配在靠近炉体中心的内壁面附近,从而提高高炉原料的偏析效果。
另外,专利文献6中,作为将高炉原料在高炉的炉顶设置的炉顶料仓偏析并装入的偏析装置,在炉顶料仓内的上部具备偏析分配器,该偏析分配器能够绕炉顶料仓的横截面中央部的垂直轴旋转,且承接从上方装入的高炉原料的上下方向下侧面大于该高炉原料的安息角。
另外,专利文献7所记载的装置中,在炉顶料仓的内部装配供高炉原料抵接并使其落下方向变更的自由倾动的偏析控制板,在该偏析控制板的与供高炉原料抵接的面相反的一侧的面配置磁铁,该磁铁使高炉原料向高炉原料堆积面堆积的每单位面积的装入量降低。根据该结构,在供给至炉顶料仓的高炉原料与偏析控制板抵接时,高炉原料向该偏析控制板抵接的抵接宽度由于磁铁的吸引力而扩张。由此,专利文献7中记载如下:使高炉原料的相对于高炉原料堆积面的每单位面积的装入量降低,从而防止在堆积面的崩塌、崩溃,强化在炉顶料仓内的细粒以及粗粒的偏析现象,并将来自炉顶料仓的高炉原料排出粒度分布控制为所希望的样式。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3-21121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6-10779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昭53-152800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8-179899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11-132597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12-132056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2012-72471号公报
然而,任何专利文献都未考虑贮存在炉顶料仓内的高炉原料的堆积形状的变化。因此,贮存在炉顶料仓内的高炉原料的偏析的精度相应地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着眼于上述那样的方面而完成的,其目的是提高有意地使高炉原料的粒度偏析的偏析精度。
发明者进行了研究,发现如下情况:在倾斜板进行炉顶料仓内的粒度的偏析的情况下,若堆积在炉顶料仓内的材料堆的顶部的位置在俯视观察时远离炉顶料仓壁面,则产生堆积在壁面侧与壁面的相反侧这两个位置的原料的下坡(裾野),由于该下坡越长则越有助于混合焦炭的偏析,所以能够促进粒度偏析。即,以偏向高炉原料堆积面中的堆的顶部的任一个的方式精确地投入原材料较困难。
另外,发现如下情况:即使在堆积于炉顶料仓内的高炉原料堆的顶部的位置在俯视观察时接近炉顶料仓壁面而存在的情况下,当材料撞到靠近该堆的顶部的炉顶料仓壁面侧时,在比堆的顶部的高度高规定以上的情况下,来自炉顶料仓壁面的回弹变大,果然成为偏析的精度变差的原因。
即,为了解决问题,本发明的一方式的向高炉装入原料的装置用于使投入到炉顶料仓以便向高炉装入的高炉原料在该炉顶料仓内偏析并贮存,上述向高炉装入原料的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倾斜的倾斜板,其配置于上述炉顶料仓内,承接投入到上述炉顶料仓的高炉原料并将其朝向上述炉顶料仓内的壁面诱导;顶点判定部,其通过检测或推断来对贮存在上述炉顶料仓内的高炉原料堆的顶部的高度进行判定;以及倾斜角调整部,若在上述炉顶料仓内贮存预先设定的初期投入量以上的高炉原料,则上述倾斜角调整部与上述顶点判定部判定出的高度对应地变更上述倾斜板的倾斜角,从而将高炉原料诱导向与上述顶点判定部判定出的高度相同的高度的上述炉顶料仓的壁面位置、或者诱导向位于该壁面位置与从该壁面位置以预先设定的余量朝向上方的位置的范围的壁面位置,在上述初期投入量中该初期投入量的至少1/10的范围的量的最初投入的高炉原料是不包含焦炭的矿石原料。
在将倾斜板以相同方向的俯角倾斜的状态下,若用倾斜板对所投入的高炉原料进行诱导,则在高炉原料堆的顶部偏向用倾斜板进行诱导的一侧的壁面侧并呈堆积状态的状态下,高炉原料贮存在炉顶料仓内。
此时,在本发明中,通过对朝向与同贮存的堆的顶部相同的高度相距余量的范围的壁面位置投入的高炉原料进行诱导,能够将贮存的堆的顶部控制在该壁面位置、或与该壁面接近的位置,并且能够将来自壁面的回弹造成的负面影响抑制为较小。
因此,堆积的高炉原料堆在具有从上述的壁面仅单向地倾斜的斜面的状态下堆积,能够更精确地产生粒度偏析。
因此,根据本发明,能够将混合原料按照粗粒、细粒的顺序从高炉炉顶取出,由此,能够在高炉内的任意位置大量地装入焦炭。这能够实现炉内反应性的提高,并关系到还原材料比的减少。
附图说明
图1是对基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炉顶料仓以及原料装入装置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向高炉堆积原料的状况例的图。
图3是对现有的高炉原料的堆积状态的问题进行说明的图。
图4是表示从高炉上部的炉顶料仓排出的高炉原料中的混合材料的量的推移变化的图。
图5是表示发明例以及比较例中的各混合度的标准偏差的图。
图6是对倾斜板的随时间的推移变化进行说明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这里,附图为示意性的图,尺寸等与现实情况不同。另外,以下示出的实施方式对用于将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具体化的结构进行例示,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构造等并未确定为下述的构造等。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权利要求所规定的技术范围内能够施加各种变更。
(结构)
如图1所示,向高炉装入原料的装置具备炉顶料仓10、配置于炉顶料仓10内的能够倾动的倾斜板11、对倾斜板11的倾斜角θ进行变更的驱动部12、顶点判定部13、以及倾斜角调整部14。
炉顶料仓10配置于高炉20的炉顶。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炉顶料仓10在上端部形成有投入口10a,并且在下端部偏向一方地形成有排出口10b。在图1中,排出口10b偏向左侧而形成。
而且,被传送带15运送至炉顶料仓10的投入口10a的高炉原料从该投入口10a向炉顶料仓10内依次被投入。
这里,如图1所示,传送带15上的高炉原料以在下层堆积矿石原料16并在其上堆积焦炭17的状态被输送。但是,针对向炉顶料仓10投入的投入初期的部分,成为在矿石原料16之上未堆积焦炭17的状态,从而最初,仅向炉顶料仓10内投入有规定量的矿石原料16(图1的“1”的部分)。由此,能够将投入于炉顶料仓10内的最初的高炉原料仅设为矿石原料。其后,设定为将由矿石原料16与焦炭17的混合材料构成的混合原料向炉顶料仓10内投入(图1的“2”以及“3”的部分)。此外,作为矿石原料16,为烧结矿、块矿石、球团矿等矿石原料。
倾斜板11配置于从投入口10a投入的高炉原料落下的位置的下方,从投入口10a投入的高炉原料与倾斜板11的上表面抵接。
该倾斜板11相对于水平方向具有规定的俯角地倾斜,该倾斜方向在俯视观察时,以位于远离排出口10b的一侧的炉顶料仓10的壁面10c侧朝向下方的方式倾斜。在图1中,倾斜板11向右侧的壁面10c侧倾斜。倾斜板11的倾斜角θ定义为相对于水平方向的俯角。
此外,也可以在倾斜板11的宽度方向两侧设置向上方立起的立起部(未图示),使高炉原料难以从宽度方向两侧洒落。
倾斜板11具有将轴朝向左右的轴部,并经由该轴部支承于炉顶料仓10。然后,倾斜板11能够以该轴部为旋转轴倾动。
使轴部进行轴旋转的驱动部12与该轴部连接。驱动部12例如由步进马达构成。该驱动部12位于炉顶料仓10的外侧。
顶点判定部13是通过检测或推断来对堆积在炉顶料仓10内的高炉原料1堆的顶部P的高度进行判定的装置。
这里,图1中,朝向右侧诱导高炉原料,由此,贮存在炉顶料仓10内的高炉原料1以高炉原料1的顶部P偏向图1中右侧的方式堆积。因此,通过检测该右侧的高炉原料的堆积状态,能够检测高炉原料1堆的顶部P的高度。
本实施方式的顶点判定部13由激光测距仪等测距仪构成。顶点判定部13配置于用倾斜板11诱导材料的壁面10c侧的上方,对相距位于下方的高炉原料1的位置的距离进行测量,从而检测堆的顶部P的高度。激光测距仪也可以以在倾斜板11的倾斜方向上排列的方式配置多个,并根据该多个激光测距仪检测到的检测值来检测堆的顶部P。例如,沿着欲形成的堆积面的斜面测量距离,并将该检测到的多个点的延长线与炉顶料仓10壁面相交的位置视为堆的顶部P的高度。在图1中,对测距仪为两个的情况进行了例示,但也可以是三个以上。
顶点判定部13的结构并不限定于此。例如,根据实验、理论预先求出向炉顶料仓10投入的高炉原料的投入量、重量、与所堆积的高炉原料1堆的顶部P的高度的关系,对向炉顶料仓10投入的投入量、炉顶料仓10的重量、与根据上述的关系堆积的堆的顶部P进行推断,从而判定顶部P的高度即可。
倾斜角调整部14与上述顶点判定部13判定出的高度的变化对应地将上述倾斜板11的倾斜角θ以连续地或断续地变小的方式进行变更,从而将高炉原料诱导向与顶点判定部13判定出的高度相同的高度的上述炉顶料仓10的壁面位置、或诱导向位于该壁面位置与从该壁面位置以预先设定的余量朝向上方的位置的范围的壁面位置。
上述余量最大设为1m。这是因为确认了若是距离顶部P的高度为1m以内的范围,则由与壁面碰撞而回弹导致的不良情况较小。余量优选为0.5m。
这里,根据实验或理论,沿着倾斜板11诱导落下并与倾斜板11抵接的高炉原料,进而将从倾斜板11自由落下的轨迹与倾斜角θ相关联地求出。然后,求出倾斜角θ、与被倾斜板11诱导的高炉原料和壁面抵接的平均位置的关系,并以表格、关系式等状态存储在存储部。
然后,倾斜角调整部14基于存储部的信息,来求出能够将高炉原料向与顶点判定部13判定出的高度相同的高度的上述炉顶料仓10的壁面位置诱导的倾斜角θ,并以成为该求出的倾斜角θ的方式对倾斜板11的倾斜角θ进行变更。由于倾斜板11对高炉原料的诱导有变动,所以优选求出将比与顶点判定部13判定出的高度相同的高度的上述炉顶料仓10的壁面位置例如高10cm~20cm的位置作为目标的倾斜角θ,并对高炉原料进行诱导。倾斜角的调整可以在规定采样时间内连续地实施,也可以每当顶部P的高度变化发生规定以上变化就进行变化。
倾斜角调整部14在判定为向炉顶料仓10内投入有预先设定的初期投入量以上的高炉原料进行贮存的情况下开始发挥作用。例如,在顶点判定部13检测到原料层的增加的情况下,判定为在炉顶料仓10内贮存了初期投入量以上的高炉原料。此外,也可以利用对炉顶料仓10的重量进行计算并通过检测与初期投入量对应的重量的增加来判断为贮存了初期投入量以上的高炉原料等其他手段,判断为贮存了初期投入量以上的高炉原料。
这里,原料层的投入量的初期投入量中的、最初的1/10以上的范围内被投入的高炉原料是不包含焦炭的矿石原料。最初投入炉顶料仓10中的区域的高炉原料在最初期从炉顶料仓排出,从而装入到高炉无量纲半径的中心部。另一方面,需要利用混合焦炭改善矿石层的反应性的是矿石量较多的矿石层中间部。据此,期望混合焦炭在排出的中期混合最多。这是因为,排出初期需要减少混合的焦炭。因此,期望在原料排出初期不包含混合焦炭。这样,成为在炉顶料仓10的包括排出口10b的初期部分仅堆积了矿石原料的层。在这种情况下,与倾斜板11抵接一次之后被贮存,由此,粒径较粗的矿石主要向排出口10b侧偏析并贮存。也可以是初期投入量的1/2、进一步全部是不包含焦炭的矿石原料。
另外,将倾斜板11的倾斜角θ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初期角度设为45度。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若判定为倾斜角θ不足25度,则结束向炉顶料仓10装入高炉原料。高炉原料的装入结束条件采用其他条件也没关系。
但是,在倾斜角θ过大的情况下,存在无法向壁面诱导材料的担忧。相反,若倾斜角θ过小,则存在原材料也容易从倾斜角θ的侧方落下规定量以上,并且落下速度不足而无法向壁面诱导材料的担忧。根据该观点,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倾斜角θ设为45度至25度的范围。另外,堆越高则倾斜角θ越小,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不足25度的情况作为装入结束。
(其他动作)
近年来,在进行高炉操作时,适当进行装入物的炉内粒度分布,调整在高炉20内上升的气体的炉径向上的流量分布,而将炉内的通气性、高炉原料的还原以及炉体的热负荷等设为所希望的状态。具体而言,期望气体在炉中心部较多地流动那样的操作。顺带一提,将该操作称为中心流指向或者中心流操作。
那样的气体的流量分布(以下,也仅称为气体流分布)主要由在炉内形成的矿石层与焦炭层的厚度比、它们在装入时调整的炉径向上的粒度分布来决定。特别是,在使用具备旋转溜槽21且在炉顶并列地配置有炉顶料仓10的无料钟型装入装置的情况下,若向该炉顶料仓10内装入高炉原料,则在堆积的高炉原料的斜面上进行分级,产生基于粒径的不均匀。换句话说,对于落下至炉顶料仓10内的右侧的高炉原料而言,粗粒向远离落下位置的中心部亦即排出口10b侧移动,由此。细粒向落下位置亦即右壁侧偏析并堆积,粗粒向排出口10b侧亦即左侧偏析并堆积。
由此,能够从炉顶料仓10的排出口10b按照粗粒、中粒、细粒等的顺序取出高炉原料。这样,按粒度取出并在高炉20内成层,从而能够使粗粒堆积在高炉20的中心部,可稳定地得到中心流发达的气体流分布。
这里,在从炉顶料仓10向高炉20装入高炉原料的情况下,当从该炉顶料仓10向配置在下方的高炉20内的旋转溜槽21取出时,与以从炉壁侧即从研钵状的斜面的上侧推倒高炉原料的方式使高炉原料堆积相比,以从中心侧即从研钵状的斜面的下侧将高炉原料堆起来的方式使高炉原料堆积不会出现堆积高炉原料的崩溃等现象,而成为所希望的堆积形状。考虑该情况,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为如下方式:使旋转溜槽21的前端一边从炉的中心部向周边方向移动倾斜一边旋转,从而装入高炉原料(反向倾动装入)。
即,通过进行使旋转溜槽21的前端从高炉20的中心朝向周边逐渐倾动并旋转的反向倾动装入,以将炉顶料仓10内的高炉原料的落下位置成为远离取出口的侧壁的方式将倾斜板11倾动,从而得到规定的高炉原料粒度分布。然后,与上述相同地取出至旋转溜槽21,由此,粗粒集中在高炉20的中心部,细粒集中在周边部。
此外,上述是得到中心流发达的气体流分布的情况的说明,但在按照操作者的意向不想使周边流发达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从高炉20的周边朝向中心逐渐倾动并旋转的正向倾动装入,从而在周边侧配置粗粒。
此外,在高炉20的上部配置有多个炉顶料仓,各炉顶料仓10的高炉原料按照规定的顺序装入到高炉20内。本发明在装入混合材料的情况下特别有效。
这里,在顶点判定部13检测到原料层的增加的程度下,换句话说,在炉顶料仓10内贮存预先设定的初期投入量以上的高炉原料之后,开始倾斜板11的控制,这是因为,朝向堆积的高炉原料的顶部P诱导材料较困难。
实施例
图2中示出高炉20内的一般的高炉原料的堆积形状。图2中记载的料线是成为装入高炉原料的基准的位置,是成为原料装入基准面的位置。由该图2可知,特别是矿石(1)集中堆积在无量纲半径为0.3~0.7的附近。矿石与焦炭相比,粒径小1/3左右,气体难以流动,由此,需要对该部分的矿石进行反应性改善,并考虑向该部分混合焦炭较有效。矿石(1)以无量纲半径从0朝向1的方式装入,由此,考虑为了向该部分混合焦炭而从排出初期朝向中期排出混合原料较有效。
图3中示出配置在高炉20上部的比较例的炉顶料仓10。在该炉顶料仓10中,排出口10b附近的“1”的部分的高炉原料首先被排出。此外,在比较例2中,“1”的部分也成为混合焦炭。接下来,位于排出口10b正上方的“2”的部分的高炉原料被排出,其后,“3”的部分被排出。另外,在炉顶料仓10内,粗粒与高炉原料的粒度相应地向堆积面下部偏析。这里,由于装入于炉顶料仓10的焦炭大于矿石,所以向下坡的下部偏析。即,若能够使焦炭向图3中“2”的部分偏析,则能够将混合原料集中装入到无量纲半径为0.3~0.7的附近。
然而,在一次高炉原料装入中未与高炉原料堆积面(堆积的高炉原料1的上表面)的顶部P相应地来调整倾斜板11的角度的情况下,如图3所记载的那样,在高炉原料“3”的部分也产生下坡,而存在向“3”的部分偏析的高炉原料。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与高炉原料堆积面的顶部P相应地控制倾斜板11的角度,如图1所示,在高炉原料的排出口10b正上方的对面(较远的一侧)的壁面制作高炉原料堆积物1的顶部P,以朝向排出口10b形成下坡的方式进行控制。
根据本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那样,以往向堆积高炉原料“3”的部分偏析,减少在排出末期装入的焦炭,使得混合原料的装入位置的控制变得更加正确。
这里,发现相距高炉原料装入面的高炉原料装入位置的高度、以及将混合原料与矿石混合时的混合时机对焦炭混合量产生较大的影响,由此,进行使它们分别变化时的高炉20的操作评价。
这里,发明例1~4、比较例2是与高炉原料堆积面(堆积的高炉原料1的上表面)的顶部P相应地调整倾斜板11的角度的情况下的例子,比较例1是将倾斜板11的倾斜角度固定为25度进行的情况。
另外,发明例1~4、比较例1是使混合路径的混合时机延迟的例子,发明例1、2、4、比较例1是初期投入量的1/10为不含有焦炭的矿石原料的情况,发明例3是初期投入量的2/10为不含有焦炭的矿石原料的情况。比较例2是没有不含有焦炭的矿石原料的部分的情况的例子。
此时的各发明例以及比较例中的排出比率与混合比的关系在图4示出。另外,示出各发明名以及比较例中的各混合度的标准偏差。根据这些可知,在发明例中,与比较例相比,偏析被大幅度地抑制。具体而言,可知发明例3的偏析最小,比较例4中偏析最大。在抑制偏析的情况下,减少在排出末期装入的焦炭,能够更加正确地进行混合焦炭的装入位置的控制。
另外,表1中示出那时的操作结果。
[表1]
由表1可知,若将发明例1~4与比较例1进行比较,则可得知:与将倾斜板11的倾斜角固定的情况(比较例1)相比,随着高炉原料堆积面的上升来变更倾斜板11的倾斜角的发明例1~4的气体利用率提高、且还原材料比降低。
进一步,根据发明例1~3与发明例4可知,如发明例1~3那样将距离原料面的装入高度抑制在1.0m以下,由此,与距离原料面的装入高度大于1.0m的情况相比,气体利用率提高、且还原材料比降低。这里,如发明例4那样,若使距离高炉原料装入面的装入高度大于1.0m,则一部分的高炉原料回弹到壁,炉顶料仓10内的高炉原料堆积的顶部P平滑而抑制混合原料的偏析,其结果是,在高炉原料排出后期,一部分的焦炭被排出,焦炭混合量变得不均匀,因此,推断气体利用率降低,另外,还原材料比上升。
根据这些结果,考虑期望随着高炉原料堆积面的上升来变更倾斜板11的倾斜角,进一步,高炉原料装入位置设定为1m以下。
另外,根据发明例1~4与比较例2的比较可知,即使随着高炉原料堆积面的上升来变更倾斜板11的倾斜角,也可以将混合原料的混合时机与为“0.0”的情况(比较例2)相比,使混合原料的混合时机延迟到0.1以上,由此,抑制在初期偏析的焦炭,能够在无量纲半径为0.3~0.7的附近将混合原料良好地混合,由此能够确认到气体利用率的提高、与还原材料比的降低。
根据以上情况可知,随着高炉原料堆积面的上升来变更倾斜板11的倾斜角,且使混合原料的混合时机延迟到0.1以上,由此,能够进行气体利用率的提高与还原材料比的降低。
这里,图6中示出高炉原料的排出比率、以及将距离高炉原料面的装入高度设为1m时的倾斜板11的角度的变化。此外,在向壁面在炉顶料仓10的下部变得倾斜的部分持续装入高炉原料的期间,将倾斜板11以45度设为恒定。
其结果是,将控制板的角度以45度设为恒定直至排出比率至20%为止,其后,随着排出比率变为100%,控制板的角度单调减少至25度。根据这些情况,期望使倾斜板11的角度控制在高炉原料装入比率处于20%以下的区域,从45度单调减少至25度。
以上,本申请主张优先权的日本国专利申请2015-108624(2015年5月28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参照而成为本公开的一部分。
这里,参照有限数量的实施方式并进行了说明,但权利范围并未被限定于此,基于上述的公开的各实施方式的改变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标记说明:
1…堆积的高炉原料;10…炉顶料仓;10a…投入口;10b…排出口;10c…壁面;11…倾斜板;12…驱动部;13…顶点判定部;14…倾斜角调整部;15…传送带;16…矿石原料;17…焦炭;20…高炉;21…旋转溜槽;P…顶部;θ…倾斜角。

Claims (3)

1.一种向高炉装入原料的装置,用于使投入到炉顶料仓以便向高炉装入的高炉原料在该炉顶料仓内偏析并贮存,
所述向高炉装入原料的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倾斜的倾斜板,其配置于所述炉顶料仓内,承接投入到所述炉顶料仓的高炉原料并将其朝向所述炉顶料仓内的壁面诱导;
顶点判定部,其通过检测或推断来对贮存在所述炉顶料仓内的高炉原料堆的顶部的高度进行判定;以及
倾斜角调整部,若在所述炉顶料仓内贮存预先设定的初期投入量以上的高炉原料,则所述倾斜角调整部与所述顶点判定部判定出的高度对应地变更所述倾斜板的倾斜角,从而将高炉原料诱导向与所述顶点判定部判定出的高度相同的高度的所述炉顶料仓的壁面位置、或者诱导向位于该壁面位置与从该壁面位置以预先设定的余量朝向上方的位置的范围的壁面位置,
在所述初期投入量中该初期投入量的至少1/10的范围的量的最初投入的高炉原料是不包含焦炭的矿石原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向高炉装入原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余量为1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向高炉装入原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于所述倾斜板的倾斜角而言,将俯角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初期角度设为45度,若判定为该倾斜角不足25度,则结束向所述炉顶料仓投入高炉原料。
CN201680030286.5A 2015-05-28 2016-05-16 向高炉装入原料的装置 Active CN1076147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08624 2015-05-28
JP2015108624A JP6183412B2 (ja) 2015-05-28 2015-05-28 高炉への原料装入装置
PCT/JP2016/064485 WO2016190155A1 (ja) 2015-05-28 2016-05-16 高炉への原料装入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14707A CN107614707A (zh) 2018-01-19
CN107614707B true CN107614707B (zh) 2019-07-30

Family

ID=573933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30286.5A Active CN107614707B (zh) 2015-05-28 2016-05-16 向高炉装入原料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183412B2 (zh)
KR (1) KR102062969B1 (zh)
CN (1) CN107614707B (zh)
WO (1) WO201619015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R112020019405B1 (pt) 2018-03-28 2023-12-26 Jfe Steel Corporation Método de operação para um alto-forno usando um aparelho de altoforno
CN108517382B (zh) * 2018-03-29 2020-02-21 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高炉内原燃料分级分质入炉的装置及方法
RU2742997C1 (ru) * 2018-03-30 2021-02-12 ДжФЕ СТИЛ КОРПОРЕЙШН Способ загрузки исходных материалов в доменную печь
JP7202860B2 (ja) * 2018-11-28 2023-01-12 株式会社Ihiポールワース 炉頂装置
KR20220119154A (ko) * 2020-01-29 2022-08-26 제이에프이 스틸 가부시키가이샤 고로에의 원료 장입 방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78624A (ja) * 1998-12-15 2000-06-27 Kawasaki Steel Corp 高炉の炉頂バンカ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JP2012021227A (ja) * 2010-06-18 2012-02-02 Jfe Steel Corp 高炉操業方法および炉頂バンカー
CN102666882A (zh) * 2009-11-24 2012-09-12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高炉炉顶原料仓的原料偏析装置
CN103403193A (zh) * 2011-05-31 2013-11-20 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 高炉的原料装入装置以及使用该原料装入装置的原料装入方法
JP5440077B2 (ja) * 2008-10-31 2014-03-12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ベルレス高炉への原料装入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61392B2 (ja) 2011-11-01 2016-02-16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高炉操業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78624A (ja) * 1998-12-15 2000-06-27 Kawasaki Steel Corp 高炉の炉頂バンカ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JP5440077B2 (ja) * 2008-10-31 2014-03-12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ベルレス高炉への原料装入方法
CN102666882A (zh) * 2009-11-24 2012-09-12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高炉炉顶原料仓的原料偏析装置
JP2012021227A (ja) * 2010-06-18 2012-02-02 Jfe Steel Corp 高炉操業方法および炉頂バンカー
CN103403193A (zh) * 2011-05-31 2013-11-20 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 高炉的原料装入装置以及使用该原料装入装置的原料装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222960A (ja) 2016-12-28
CN107614707A (zh) 2018-01-19
WO2016190155A1 (ja) 2016-12-01
KR102062969B1 (ko) 2020-01-06
JP6183412B2 (ja) 2017-08-23
KR20170134701A (ko) 2017-1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14707B (zh) 向高炉装入原料的装置
JP5585729B2 (ja) 高炉の原料装入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原料装入方法
EP1445334A1 (en) Raw material charging method for bell-less blast furnace
JP6303685B2 (ja) ベルレス高炉の装入物装入方法
JP6943339B2 (ja) ベルレス高炉の原料装入方法および高炉操業方法
JP6446541B2 (ja) 原料の装入装置及び装入方法
JP6627718B2 (ja) 高炉への原料装入方法
KR101977356B1 (ko) 원료 장입 장치
KR101175465B1 (ko) 고로 장입물의 낙하궤적 산출방법
JP5217650B2 (ja) 高炉への原料装入方法
JP2001227872A (ja) 焼結機の原料装入装置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JP6558518B1 (ja) 高炉の原料装入方法
JP7047263B2 (ja) 焼結原料粒の装入装置及び焼結原料粒の装入方法
JP6627717B2 (ja) 高炉への原料装入方法
JP3846451B2 (ja) ベルレス高炉の原料装入方法
JPS62260009A (ja) ベルレス式高炉のペレツト配合原料装入方法
JPS62224608A (ja) ベルレス式高炉の操業方法
JP2000204407A (ja) 高炉における炉中心部への装入物装入方法
JPH10330854A (ja) 焼結鉱の製造方法
JP2000204406A (ja) 高炉における炉中心部への装入物装入方法
JPWO2019187997A1 (ja) 高炉の原料装入方法
JP4622278B2 (ja) 高炉への原料装入方法
JPH11217605A (ja) 高炉への装入物装入方法
JPH11209806A (ja) 高炉中心部への装入物装入方法
JPS62218507A (ja) ベルレス高炉の原料装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