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32539A - 水套隔板 - Google Patents

水套隔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32539A
CN107532539A CN201680019944.0A CN201680019944A CN107532539A CN 107532539 A CN107532539 A CN 107532539A CN 201680019944 A CN201680019944 A CN 201680019944A CN 107532539 A CN107532539 A CN 1075325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jacket
sealed lip
hole
internal face
diaphragm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1994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柳得德
天野琢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o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k Corp filed Critical Nok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5325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325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3/00Liquid cooling
    • F01P3/02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cylinders or cylinder hea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FCYLINDERS, PISTONS OR CASINGS, FOR COMBUSTION ENGINES; ARRANGEMENTS OF SEALINGS IN COMBUSTION ENGINES
    • F02F1/00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 F02F1/02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having cooling means
    • F02F1/10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having cooling means for liquid cooling
    • F02F1/14Cylinders with means for directing, guiding or distributing liquid strea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FCYLINDERS, PISTONS OR CASINGS, FOR COMBUSTION ENGINES; ARRANGEMENTS OF SEALINGS IN COMBUSTION ENGINES
    • F02F1/00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 F02F1/02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having cooling means
    • F02F1/10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having cooling means for liquid cool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3/00Liquid cooling
    • F01P3/02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cylinders or cylinder heads
    • F01P2003/021Cooling cylind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ylinder Crankcase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套隔板,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抑制冷却水进入该水套隔板与水套的孔侧内壁面之间,并且能够简单地进行该水套隔板在水套内的安装作业。该目的是通过以下结构来解决的:该水套隔板(1)***设置在孔(101)周围的汽缸体(100)中的水套(102)内,调整从在该水套(102)的内壁面开口的冷却水流入口(105)流入该水套(102)内的冷却水的流动,水套隔板(1)在隔板主体(10)的上端部,设置有与水套(102)的孔侧内壁面(102a)接触而密封形成在该孔侧内壁面(102a)与隔板主体(10)之间的间隙的第一密封唇部(13)。

Description

水套隔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套隔板,更具体地涉及以简单的结构抑制冷却水进入水套隔板与设置在汽车水冷发动机等的汽缸体中的水套的孔侧内壁面之间,并且能够简单地进行向水套内的安装作业的水套隔板。
背景技术
在汽车水冷发动机等的汽缸体的孔壁周围设置有称为冷却水用水套的凹槽,通过使冷却水在该水套内流动来冷却孔壁。
对孔轴线方向的壁温度而言,存在孔上部的燃烧室侧高而孔下部的曲轴侧低的倾向。已知考虑到该温度梯度而使孔内径尺寸在轴向上变得不均匀,这导致增加活塞的摩擦,影响发动机的燃料消耗性能的问题。
因此,以往已知有通过在水套内***水套隔板来控制孔壁轴向的冷却效率,由此减小轴向的温度差,谋求温度分布的均匀,降低活塞的摩擦的技术(专利文献1、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5-256661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7-7103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以往的水套隔板由树脂单体或者树脂和起泡吸水橡胶的组合构成,但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避免在水套隔板与水套的孔侧内壁面之间形成间隙。在树脂单体制水套隔板的情况下,由于考虑到向水套内的***性,厚度被设定为小于水套的宽度,因此在水套隔板与内壁面之间一定产生间隙。另外,在树脂和起泡吸水橡胶的组合制成的情况下,认为由于耐久方面的弹力减弱变(永久变形)大,因此在吸水时和高温时橡胶发生膨胀的状态下发生弹力减弱,在该状态下因温度下降而体积缩小,从而导致产生间隙。
如果在水套隔板与水套的孔侧内壁面之间产生间隙,由于在该间隙中也有冷却水流动而孔下部侧也被冷却,因此孔轴向的温度梯度变大,从而存在水套隔板的功能下降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中,也记载了通过向水套内***作为另一部件的板簧或楔子,使水套隔板向水套的孔侧内壁面按压的技术。然而,存在结构复杂,并且向水套内的安装作业也复杂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水套隔板,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抑制冷却水进入水套隔板与水套的孔侧内壁面之间,并且能够简单地进行该水套隔板在水套内的安装。
通过下面的记载,本发明的其它课题变得清楚。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上述课题通过以下各发明来解决。
1.一种水套隔板,其***到设置在孔周围的汽缸体中的水套内,调整从在该水套的内壁面开口的冷却水流入口流入该水套内的冷却水的流动,该水套隔板的特征在于,
在隔板主体的上端部设置有第一密封唇部,该第一密封唇部与所述水套的孔侧内壁面接触,从而密封形成在该孔侧内壁面与所述隔板主体之间的间隙。
2.如在上述1所述的水套隔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隔板主体的上端部设置有第二密封唇部,该第二密封唇部与所述水套的孔相反侧内壁面接触而发生弹性变形,利用此时的反作用力,使所述第一密封唇部与所述水套的孔侧内壁面紧密接触。
3.如在上述2所述的水套隔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密封唇部形成为***到所述水套内时与堵塞所述水套的上部的堵塞部件接触的长度,所述第二密封唇部兼有在与该堵塞部件之间进行所述隔板主体的高度方向的定位以及防脱的功能。
4.如在上述1所述的水套隔板,其特征在于,
具有防脱部件,该防脱部件配置在堵塞所述水套的上部的堵塞部件与所述隔板主体之间,并进行所述隔板主体的高度方向的定位以及防脱。
5.如在上述4所述的水套隔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防脱部件的所述第一密封唇部侧的表面设置有凸起部,该凸起部用于减小***所述水套内的阻力。
6.如在上述5所述的水套隔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起部形成为越靠近所述水套的下部凸出高度越小的锥形状。
7.如在上述4所述的水套隔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密封唇部的所述防脱部件侧的表面设置有凸起部,该凸起部用于减小***所述水套内的阻力。
8.如在上述7所述的水套隔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起部形成为越靠近所述水套的下部而凸出高度越大的锥形状。
9.如在上述1~8中任一项所述的水套隔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隔板主体的下端部,设置有与所述水套的孔侧内壁面和/或孔相反侧内壁面紧密接触的凸筋部或第三密封唇部。
10.如在上述1~9中任一项所述的水套隔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密封唇部是固体橡胶。
11.如在上述2或3所述的水套隔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密封唇部是固体橡胶。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水套隔板,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抑制冷却水进入该水套隔板与水套的孔侧内壁面之间,并且能够简单地进行向水套内的安装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了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水套隔板的水冷发动机汽缸体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沿(ii)-(ii)线的剖视图。
图3是从水套中拆卸后的状态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水套隔板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防脱部件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5(a)是表示防脱部件的另一例的立体图,图5(b)是说明凸起部的图5(a)所示的防脱部件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具有图5所示的防脱部件的***有水套隔板的汽缸体的剖视图。
图7是应用了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水套隔板的水冷发动机汽缸体的俯视图。
图8是图7的沿(viii)-(viii)线的剖视图。
图9是从水套中拆卸后的状态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水套隔板的剖视图。
图10是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水套隔板的第二密封唇部的用局部截面表示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隔板主体上设置有锥部的例子的水套隔板的剖视图。
图12是表示在隔板主体的下端部设置有凸筋部的例子的水套隔板的剖视图。
图13(a)、(b)是在隔板主体的下端部设置有第三密封唇部的例子的水套隔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应用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水套隔板的水冷发动机汽缸体的俯视图,用单点划线表示汽缸体。图2是图1中的沿(ii)-(ii)线的剖视图。图3是从水套中拆卸后的状态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水套隔板的剖视图。
汽缸体100形成有多个孔101和包围该孔101周围的开式甲板型(open deck type)的槽形水套102。孔101和水套102之间是孔壁103。在各个孔101内配置有活塞104,该活塞104能够沿轴向(图2中的上下方向)往复运动。
冷却水经由汽缸体100中形成的冷却水供给通路105供给到水套102的内部,该内部的冷却水经由冷却水排出通路106排出。冷却水流入口105a和冷却水流出口106a分别在水套102的孔相反侧内壁面102b的规定的高度位置开口。
如图2所示,汽缸盖200设置在汽缸体100的上部。汽缸盖200在其与汽缸体100之间夹着汽缸盖垫片300之后用螺栓(未示出)进行固定。由此,孔101的上部被汽缸盖200堵塞,水套102的上部被汽缸盖200和汽缸盖垫片300堵塞。这些汽缸盖200和汽缸盖垫片300是堵塞水套102的上部的堵塞部件。但是,汽缸盖垫片300不一定必须堵塞水套102的上部。
水套102内***有水套隔板1。在水套隔板1中,隔板主体10由合成树脂芯材11和覆盖在合成树脂芯材11表面上的弹性体12构成。
合成树脂芯材11形成为与孔壁103的平面形状大致相似的形状。也就是说,合成树脂芯材11形成为包围多个孔101且沿着水套102的整周延伸而呈以波形状连接多个圆筒面的环状。作为合成树脂芯材11的树脂材料,可以举出例如聚酰胺类树脂。
弹性体12设置在合成树脂芯材11的整周上。作为弹性体12,通常使用橡胶,优选是不起泡且不含吸水性高分子材料的橡胶即固体橡胶。固体橡胶几乎不发生像起泡吸水橡胶那样的吸水引起的膨胀,因此,在膨胀状态下难以发生加热引起的弹性减小,能够抑制耐久后的物理性能变差。因此,能够提高由固体橡胶制成的弹性体12与水套102的孔侧内壁面102a和孔相反侧内壁面102b的紧密接触性。另外,能够将水套隔板1的初始***阻力抑制得也非常小,因此将水套隔板1***水套102内的作业也变得容易。
作为固体橡胶,可以优选使用例如EPDM(乙丙橡胶)、HNBR(氢化丁腈橡胶)、FKM(氟橡胶)等。这样的固体橡胶能够通过烘烤与合成树脂芯材11的表面实现一体化。尽管未图示,但是也可以在合成树脂芯材11上开孔,通过使固体橡胶穿过该孔而覆盖该孔来以非粘接的方式机械的固定在合成树脂芯材11上。
从隔板主体10的上端到下端的高度h11(参照图3)的尺寸适当地小于水套102的深度尺寸。具体而言,隔板主体10形成为该水套隔板1***到水套102内的下部时,隔板主体10的上端位置位于冷却水流入口105a和冷却水流出口106a(在图2中仅示出了冷却水流入口105a)的开口位置的下方。
隔板主体10在其内侧面(孔101侧的侧面)的上端部10a设置有第一密封唇部13。第一密封唇部13使用与弹性体12相同的弹性体,优选使用与弹性体12相同的固体橡胶与弹性体12一体地形成。
如图3所示,第一密封唇部13形成为从隔板主体10的内侧面10a的上端部向该隔板主体10的内侧的斜上方延伸。该第一密封唇部13形成在隔板主体10的整周上。
从第一密封唇部13的前端到隔板主体10的外侧面(孔相反侧的侧面)10b的宽度w1大于水套102的槽宽。另外,从第一密封唇部13的上端到隔板主体10的下端的高度h12足够高于隔板主体10的高度h11。由此,第一密封唇部分13相对于水套102具有足够大的宽度方向的过盈量。
高度h12的尺寸小于水套102的深度尺寸。在本实施方式中,高度h12约为水套102的深度尺寸的一半。如后所述,该第一密封唇部13沿水套102的孔侧内壁面102a与之紧密接触,由此,在孔侧内壁面102a的整周上形成冷却水难以接触的区域。因此,考虑到孔壁103在轴向的冷却效率,适当地设定该高度h12。
水套隔板1以使第一密封唇部13相对于隔板主体10朝上的方式***水套102内的下部。由于水套隔板1的宽度w1大于水套102的槽宽,所以第一密封唇部13沿水套102的孔侧内壁面102a发生弹性变形,如图2所示,沿孔侧内壁面102a的整周与之紧密接触。
然后,在第一密封唇部13发生弹性变形时的反作用力的作用下,隔板主体10的上端侧受到推向孔相反侧的力,并且隔板主体10的外侧面10b的上端侧与水套102的孔相反侧内壁面102b抵接。由此,水套隔板1定位在水套102内。
此时,位于第一密封唇部13的下方的孔侧内壁面102a与隔板主体10之间形成间隙S。但是,由于第一密封唇部13与孔侧内壁面102a紧密接触而密封间隙S,并且冷却水流入口105a在比隔板主体10靠近上方的位置开口,因此进入水套102内的冷却水难以流入间隙S。
结果,在温度相对高的孔上部侧,利用流速高的冷却水有效地进行冷却,而在温度相对低的孔下部侧,利用沿孔侧内壁面102a与之紧密接触的第一密封唇部13形成冷却水难以接触的区域,而且,在位于第一密封唇部13的下方的间隙S内作用有空气的隔热作用,因此,冷却被抑制。另外,即使冷却水进入间隙S,间隙S内的冷却水的流速非常低,因此与孔上部侧相比,孔下部侧的冷却被抑制。
如上所述,水套隔板1将第一密封唇部13这样的其本身具有的简单结构的部件与水套102的空侧内壁面102a紧密接触而进行密封,从而高度地抑制冷却水进入该孔侧内壁面102a与隔板主体10之间。由此,使孔壁103在轴向的温度分布变得均匀,得到降低活塞104的摩擦的水套隔板原有的效果。
此外,利用水套隔板1时,不需要用于推向水套102的孔侧内壁面102a的额外部件。水套隔板1的安装作业由于只需要将其***水套102内即可完成,因此变得非常简单。
水套隔板1通过利用第一密封唇部13发生弹性变形时的发作用力,使隔板主体10的外侧面10b推向水套102的孔相反侧内壁面102b,从而能够保持在侧内壁面102a与孔相反侧内壁面102b之间,并且能够在水套102的高度方向上得到定位,还能够防止向上方脱落。为了使该效果变得更加可靠,如图2所示,水套隔板1优选还具有防脱部件14。
下面,参照图4进一步说明该防脱部件14。
与隔板主体10的合成树脂芯材11同样地,防脱部件14形成为具有与孔壁103的平面形状大致相似的形状。也就是说,防脱部件14包围多个孔101而呈以波形状连接多个圆筒面的环状。
更具体而言,防脱部件14具有将多个弯曲板141的上端部彼此通过连接部142连接而成的形状。在相邻的弯曲板141、141之间设置有规定宽度的间隙部143,通过该间隙部143能够使冷却水流到防脱部件14的内侧和外侧。在本实例中,通过连接部142连接六张弯曲板141而构成防脱部件14,但是不对弯曲板141的数量做出限定。
该防脱部件14可以由与合成树脂芯材11相同的合成树脂材料形成。如图2所示,防脱部件14的高度是从***到水套102内的下部的隔板主体10的上端面到堵塞水套102的堵塞部件(图2中的汽缸盖垫片300)的高度。
当防脱部件14***到水套102内时被堵塞部件即汽缸盖垫片300按压,从而在第一密封唇部13与水套102的孔相反侧内壁面102b之间,对隔离主体10提供朝下的按压力。由此,有效地防止隔板主体10向上方脱落。
将隔板主体10***到水套102内时,第一密封唇部13与水套102的孔侧内壁面102a接触而发生弹性变形,从而***阻力变大,但使用防脱部件14,能够容易地将隔板主体10***到水套102内的下部。由于防脱部件14是通过连接部142连接弯曲板141而成的一体部件,因此将防脱部件14***水套102内的作业也变得简单。
由于防脱部件14具有可供冷却水流通的间隙部143,因此能够使冷却水也在防脱部件14与水套102的孔侧内壁面102a之间流通。因此,第一密封唇部13的上方的孔壁103的冷却没有受到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间隙部143可以设置在防脱部件14的至少一部分上,优选至少设置在冷却水流入口105a和冷却水流出口106a的开口位置。另外,代替该间隙部143或者在该间隙部143的基础上,在弯曲板141上设置供冷却水流通的通孔。
图5示出了防脱部件14的另一优选方式。
如图5(a)所示,在防脱部件14的各个弯曲板141的内表面上,即第一密封唇部13侧的表面上设置有凸起部144。凸起部144由沿弯曲板141的高度方向以直线状延伸的凸条构成,在每个弯曲板141上,沿宽度方向并排设置有多个彼此平行的凸条。在本实例中,例示了在每个弯曲板141上分别并排设置三个凸起部144的结构,但不对凸起部144的数量做出限定。
如图5(b)所示,每个凸起部144的横截面形状形成为朝向防脱部件14的内侧凸出的三角形。因此,具有凸起部144的防脱部件14***到水套102内时,与第一密封唇部13的孔相反侧的侧面13a(参见图3)线接触,因此,能够减小防脱部件14的***阻力。另外,由于凸起部144对第一密封唇部13作用朝向水套102的孔侧内壁面102a的按压力,因此能够使第一密封唇部13的密封功能更加可靠。
如图6所示,凸起部144优选形成为越靠近水套102的下部越向内侧凸出的高度变小的锥形状。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防脱部件14时的作业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虽未图示,但是代替这种凸起部设置在防脱部件14上,也可以一体地设置在第一密封唇部13的防脱部件14侧的表面上,即孔相反侧的侧面13a上。在这种情况下,越靠近水套102的下部越向外侧凸出的高度变高,与上述同样地,能够提高***防脱部件14时的作业效率。
(第二实施方式)
图7是应用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水套隔板的水冷发动机汽缸体的俯视图,用单点划线表示汽缸体。图8是图7中的沿(viii)-(viii)线的剖视图。图9是从水套中拆卸后的状态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水套隔板的剖视图。图10是用局部截面表示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水套隔板的第二密封唇部的立体图。
在该水套隔板2中,隔板主体20由合成树脂芯材21和覆盖在合成树脂芯材21表面上的弹性体22构成。这些合成树脂芯材21和弹性体22用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合成树脂芯材11和弹性体12相同的材料制成。
从隔板主体20的上端到下端的高度h21(参照图9)尺寸适当地小于水套102的深度尺寸。具体而言,隔板主体20形成为当水套隔板2***到水套102内的下部时,隔板主体20的上端位置位于冷却水流入口105a和冷却水流出口106a(在图8中仅示出了冷却水流入口105a)的开口位置的下方。
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水套隔板1同样地,在隔板主体20的内侧面20a的上端部,向隔板主体20的内侧的斜上方延伸的第一密封唇部23一体地设置在隔板主体20的整周上。该第一密封唇部23形成为比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密封唇部13短。
另外,在隔板主体20的外侧面20b的上端部,一体地设置有向隔板主体20的外侧的斜上方延伸的第二密封唇部24。该第二密封唇部24从隔板主体20凸出的长度足够大于第一密封唇部23的凸出长度。
第二密封唇部24的长度形成为***到水套102内时前端接触到汽缸盖垫片300。
该第二密封唇部分24在隔板主体20的整周上形成,但是如图10所示,在至少一部分具有沿高度方向切开的切口部24a。因此,从冷却水流入口105a流入到水套102内的冷却水可以经由切口部24a从第二密封唇部24的外侧流向内侧的孔壁103。如图7所示,切口部24a优选至少设置在冷却水流入口105a和冷却水流出口110a开口的部位。
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密封唇部13同样地,这些第一密封唇部23和第二密封唇部24由与覆盖合成树脂芯材21的弹性体22相同的弹性一体地形成。
从该第一密封唇部23的前端到第二密封唇部24的前端的宽度w2大于水套102的宽度。另外,从第二密封唇部分24的上端到隔板主体20的下端的高度h22足够高于隔板主体20的高度h21。结果,第一密封唇部23和第二密封唇部24相对于水套102具有宽度方向的过盈量。
水套隔板2以使第一密封唇部23和第二密封唇部24相对于隔板主体20均朝上的方式***水套102内的下部。由于水套隔板2的宽度w2大于水套102的宽度,而且第二密封唇部24的凸出长度大于第一密封唇部23的凸出长度,所以第二密封唇部分24先沿水套102的孔相反侧内壁面102b发生弹性变形,并且如图8所示,沿孔相反侧内壁面102b与之紧密接触。
然后,隔板主体20在该第二密封唇部分24发生弹性变形时的反作用力的作用下,其内侧面20a的上端侧受到推向孔101侧的力。由此,第一密封唇部23与水套102的孔侧内壁面102a抵接而发生弹性变形,沿孔侧内壁面102a与之紧密接触而进行密封。因此,水套隔板2通过使第一密封唇部23和第二密封唇部24分别与水套102的孔侧内壁面102a和孔相反侧内壁面102b紧密接触而实现自行密封功能。
在这种情况下,孔侧内壁面102a与隔板主体20之间也形成间隙S。但是,由于第一密封唇部分23与孔侧内壁面102a紧密接触,并且冷却水流入口105a在比隔板主体20靠近上方的位置开口,因此,即使在水套102内进入了冷却水,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冷却水难以进入该间隙S。
由此,在温度相对高的孔上部侧,利用流速高的冷却水有效地进行冷却,而在温度相对低的孔下部侧,由于第一密封唇部23使冷却水难以进入间隙S,因此,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间隙S内的空气发挥隔热作用,而且冷却水的流速降低到非常低,从而冷却被抑制。
这样,水套隔板2利用自身具有的结构简单的第一密封唇部23和第二密封唇部24,能够抑制冷却水进入其与水套102的孔侧内壁面102a之间。另外,安装作业也极其简单,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而且,在利用该水套隔板2时,由于第二密封唇24比第一密封唇23足够长,因此与孔相反侧内壁面102b抵接而发生弹性变形,倒向孔101侧,从而对第一密封唇部23作用朝向孔侧内壁面102a的按压力。由此,能够使第一密封唇部23与孔侧内壁面102a牢固地紧密接触,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一密封唇部23的密封功能。
图8所示的第二密封唇部24的长度形成为***到水套102内时接触到堵塞部件即汽缸盖垫片300的长度,但是也可以形成为稍微不接触程度的长度。
在第二密封唇24形成为与堵塞部件即汽缸盖垫片300接触的长度的情况下,通过第二密封唇部24抵接汽缸盖垫片300,并利用第二密封唇部24的弹性,对隔板主体20作用朝下的按压力。由此,水套隔板2在高度方向上被定位,并且防止水套隔板2向上方脱落。也就是说,第二密封唇部分24兼有定位功能和防脱落功能。由于在该方式中不需要额外设置用于定位水套隔板2且用于防止水套隔板2脱落的部件,因此能够更加简化结构,从而是优选的方式。
另外,在第二密封唇部24形成为稍微不与堵塞部件即汽缸盖垫片300接触的长度的情况下,即使第二密封唇部24在水套102内浮起,第二密封唇部24与汽缸盖垫圈300抵接而也能够抑制进一步浮起。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二密封唇部24和汽缸盖垫圈300之间,适当地设定不因水套隔板2的浮动而导致该水套隔板2的功能受损程度的间隙。
(其他实施方式)
如图11所示,在水套隔板2的隔板主体20上,可以设置越靠近下端越变细的锥形部221。锥形部221是通过使合成树脂芯材21的两侧面的弹性体22越靠近下端越变薄来形成的。由此,在模具成型水套隔板2时脱模变得容易。
这样的锥形部同样也可以设置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水套隔板1上。
图12示出了在隔板主体20的下端部设置有凸筋部25的例子。凸筋部25使用与合成树脂芯材21的两侧面的弹性体22相同的弹性体一体地形成在水套隔板2的整周上。该凸筋部25从隔板主体20的下端部分别向隔板主体20的内侧、外侧和下侧凸出。凸筋部25的宽度略大于水套102的槽宽。
该水套隔板2***水套102内时,凸筋部25在水套102的底部附近与孔侧内壁面102a和孔相反侧内壁面102b紧密接触。由此,在孔侧内壁面102b侧流动的冷却水难以流入水套隔板2的下方,从而能够进一步抑制冷却水经由水套隔板2的下方流入孔侧内壁面102a侧。
凸筋部也可以形成为仅与水套102的孔侧内壁面102a和孔相反侧内壁面102b中的任一内壁面紧密接触。另外,所述凸筋部同样也可以设置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水套隔板1上。
图13(a)、(b)表示在隔板主体20的下端部设置有第三密封唇部26的例子。图13(a)所示的第三密封唇部26形成为从隔板主体20的下端部向水套102的孔侧内壁面102a倾斜地向下延伸。图13(b)所示的第三密封唇部26形成为从隔板主体20的下端部向水套102的孔相反侧内壁面102b倾斜地向下延伸。这些第三密封唇部26与隔板主体20的弹性体22一体地形成在水套隔板2的整周上。
这些水套隔板2***水套102内时,第三密封唇部26在水套102的底部附近与孔侧内壁面102a或孔相反侧内壁面102b紧密接触。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在孔相反侧内壁面102b侧流动的冷却水经由水套隔板2的下方流入孔侧内壁面102a侧。
所述的第三密封唇部同样也可以设置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水套隔板1上。
附图标记说明
1:水套隔板
10:隔板主体
11:合成树脂芯材
12:弹性体
13:第一密封唇部
13a:孔相反侧的侧面
14:防脱部件
141:弯曲板
142:连接部
143:间隙部
144:凸起部
2:水套隔板
20:隔板主体
21:合成树脂芯材
22:弹性体
23:第一密封唇部
24:第二密封唇部
24a:切口部
25:凸筋部
26:第三密封唇部
100:汽缸体
101:孔
102:水套
102a:孔侧内壁面
102b:孔相反侧内壁面
103:孔壁
104:活塞
105:冷却水供给通路
105a:冷却水流入口
106:冷却水排出路
106a:冷却水流出口
200:汽缸盖
300:汽缸盖垫片
S:间隙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一种水套隔板,其***到设置在孔周围的汽缸体中的水套内,调整从在所述水套的内壁面开口的冷却水流入口流入所述水套内的冷却水的流动,所述水套隔板的特征在于,
在隔板主体的上端部设置有第一密封唇部,所述第一密封唇部与所述水套的孔侧内壁面接触,从而密封形成在所述孔侧内壁面与所述隔板主体之间的间隙;
在所述隔板主体的上端部设置有第二密封唇部,所述第二密封唇部与所述水套的孔相反侧内壁面接触而发生弹性变形,利用此时的反作用力,使所述第一密封唇部与所述水套的孔侧内壁面紧密接触;
所述第二密封唇部形成为***到所述水套内时与堵塞所述水套的上部的堵塞部件接触的长度,所述第二密封唇部兼有在与所述堵塞部件之间进行所述隔板主体的高度方向的定位以及防脱的功能。
2.一种水套隔板,其***到设置在孔周围的汽缸体中的水套内,调整从在所述水套的内壁面开口的冷却水流入口流入所述水套内的冷却水的流动,所述水套隔板的特征在于,
在隔板主体的上端部设置有第一密封唇部,所述第一密封唇部与所述水套的孔侧内壁面接触,从而密封形成在所述孔侧内壁面与所述隔板主体之间的间隙;
具有防脱部件,所述防脱部件配置在堵塞所述水套的上部的堵塞部件与所述隔板主体之间,并进行所述隔板主体的高度方向的定位以及防脱;
在所述防脱部件的所述第一密封唇部侧的表面设置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用于减小***所述水套内的阻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套隔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起部形成为越靠近所述水套的下部而凸出高度越小的锥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套隔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密封唇部的所述防脱部件侧的表面设置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用于减小***所述水套内的阻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套隔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起部形成为越靠近所述水套的下部而凸出高度越大的锥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水套隔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隔板主体的下端部,设置有与所述水套的孔侧内壁面和/或孔相反侧内壁面紧密接触的凸筋部或第三密封唇部。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水套隔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密封唇部是固体橡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套隔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密封唇部是固体橡胶。
说明或声明(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删除了原权利要求1、2以及4。
将原权利要求3和5改为独立权利要求。
与上述修改对应地,修改了原权利要求7、9、10以及11的引用关系。

Claims (11)

1.一种水套隔板,其***到设置在孔周围的汽缸体中的水套内,调整从在所述水套的内壁面开口的冷却水流入口流入所述水套内的冷却水的流动,所述水套隔板的特征在于,
在隔板主体的上端部设置有第一密封唇部,所述第一密封唇部与所述水套的孔侧内壁面接触,从而密封形成在所述孔侧内壁面与所述隔板主体之间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套隔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隔板主体的上端部设置有第二密封唇部,所述第二密封唇部与所述水套的孔相反侧内壁面接触而发生弹性变形,利用此时的反作用力,使所述第一密封唇部与所述水套的孔侧内壁面紧密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套隔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密封唇部形成为***到所述水套内时与堵塞所述水套的上部的堵塞部件接触的长度,所述第二密封唇部兼有在与所述堵塞部件之间进行所述隔板主体的高度方向的定位以及防脱的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套隔板,其特征在于,
具有防脱部件,所述防脱部件配置在堵塞所述水套的上部的堵塞部件与所述隔板主体之间,并进行所述隔板主体的高度方向的定位以及防脱。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套隔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防脱部件的所述第一密封唇部侧的表面设置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用于减小***所述水套内的阻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套隔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起部形成为越靠近所述水套的下部而凸出高度越小的锥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套隔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密封唇部的所述防脱部件侧的表面设置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用于减小***所述水套内的阻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套隔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起部形成为越靠近所述水套的下部而凸出高度越大的锥形状。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水套隔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隔板主体的下端部,设置有与所述水套的孔侧内壁面和/或孔相反侧内壁面紧密接触的凸筋部或第三密封唇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水套隔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密封唇部是固体橡胶。
11.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水套隔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密封唇部是固体橡胶。
CN201680019944.0A 2015-04-03 2016-02-15 水套隔板 Pending CN10753253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77198 2015-04-03
JP2015077198 2015-04-03
PCT/JP2016/054332 WO2016158043A1 (ja) 2015-04-03 2016-02-15 ウォータージャケットスペーサー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32539A true CN107532539A (zh) 2018-01-02

Family

ID=570049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19944.0A Pending CN107532539A (zh) 2015-04-03 2016-02-15 水套隔板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80094568A1 (zh)
EP (1) EP3279456A1 (zh)
JP (1) JP6128294B2 (zh)
CN (1) CN107532539A (zh)
WO (1) WO2016158043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48875A (zh) * 2019-03-04 2020-09-1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缸体
CN112267951A (zh) * 2020-10-20 2021-01-26 安庆中船柴油机有限公司 一种船用柴油机用辅助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83010B2 (ja) * 2015-11-12 2018-02-21 ニチアス株式会社 シリンダボア壁の保温具、内燃機関及び自動車
JP6419871B2 (ja) * 2017-02-15 2018-11-07 ニチアス株式会社 シリンダボア壁の保温具、内燃機関及び自動車
KR102406121B1 (ko) * 2017-10-16 2022-06-07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실린더 블록
US10920711B2 (en) 2018-06-26 2021-02-1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Flow-directing water jacket diverter
AT521945B1 (de) 2018-11-30 2020-08-15 Avl List Gmbh Brennkraftmaschine mit einem Kühlflüssigkeitsmantel
KR20200068989A (ko) * 2018-12-06 2020-06-16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실린더블록용 워터재킷의 내장 구조물
JP7172630B2 (ja) * 2019-01-17 2022-11-16 マツダ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冷却構造
CN110748432B (zh) * 2019-07-30 2021-01-15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导流嵌件及气缸体水套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00210A1 (en) * 2000-06-30 2002-01-03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Cooling structure of cylinder block
CN101307714A (zh) * 2007-05-16 2008-11-1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水冷式内燃机的水套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3820U (zh) * 1980-06-26 1982-01-23
JP3596438B2 (ja) * 2000-07-13 2004-12-0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シリンダブロックの冷却構造
JP3905426B2 (ja) * 2002-06-12 2007-04-1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シリンダブロック用スペーサ
JP4051019B2 (ja) * 2003-10-17 2008-02-2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シリンダブロックの冷却構造
JP4227914B2 (ja) * 2004-03-10 2009-02-1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シリンダブロックの冷却構造
JP4279760B2 (ja) * 2004-09-22 2009-06-17 愛三工業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冷却装置
JP2007127066A (ja) * 2005-11-04 2007-05-24 Toyota Motor Corp 内燃機関の冷却構造及び水路形成部材
JP4845620B2 (ja) * 2006-07-21 2011-12-2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冷却用熱媒体流路区画部材、内燃機関冷却構造及び内燃機関冷却構造形成方法
JP4851258B2 (ja) * 2006-07-31 2012-01-1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冷却用熱媒体流路区画部材、内燃機関冷却機構及び内燃機関冷却機構形成方法
JP5064475B2 (ja) * 2009-11-19 2012-10-3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冷却構造
JP2011106388A (ja) * 2009-11-19 2011-06-02 Honda Motor Co Ltd 内燃機関の冷却構造
CN102072040B (zh) * 2009-11-19 2013-04-1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内燃机
JP5118729B2 (ja) * 2010-08-03 2013-01-1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冷却通路構造
JP2012047087A (ja) * 2010-08-26 2012-03-08 Honda Motor Co Ltd スペーサ
JP5610290B2 (ja) * 2010-11-29 2014-10-22 内山工業株式会社 ウォータジャケットスペーサ
JP5588902B2 (ja) * 2011-03-25 2014-09-10 ニチアス株式会社 シリンダボア壁の保温構造体、シリンダボア壁の保温方法、内燃機関及び自動車
JP2014084717A (ja) * 2012-10-19 2014-05-12 Toyota Motor Corp 内燃機関の冷却装置
JP5880471B2 (ja) * 2013-02-21 2016-03-09 マツダ株式会社 多気筒エンジンの冷却装置
JP5974926B2 (ja) * 2013-02-21 2016-08-23 マツダ株式会社 多気筒エンジンの冷却構造
JP6056741B2 (ja) * 2013-12-05 2017-01-11 マツダ株式会社 多気筒エンジンの冷却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00210A1 (en) * 2000-06-30 2002-01-03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Cooling structure of cylinder block
CN101307714A (zh) * 2007-05-16 2008-11-1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水冷式内燃机的水套结构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48875A (zh) * 2019-03-04 2020-09-1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缸体
CN111648875B (zh) * 2019-03-04 2022-03-2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缸体
CN112267951A (zh) * 2020-10-20 2021-01-26 安庆中船柴油机有限公司 一种船用柴油机用辅助装置
CN112267951B (zh) * 2020-10-20 2022-06-14 安庆中船柴油机有限公司 一种船用柴油机用辅助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128294B2 (ja) 2017-05-17
WO2016158043A1 (ja) 2016-10-06
JPWO2016158043A1 (ja) 2017-05-25
EP3279456A1 (en) 2018-02-07
US20180094568A1 (en) 2018-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32539A (zh) 水套隔板
CN101490379B (zh) 用于内燃机的冷却通道的分割部件、内燃机的冷却结构及用于形成冷却结构的方法
JP5440775B2 (ja) 燃料電池用構成部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7281508B2 (en) Cylinder head cover assembly for the cylinder head of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a cylinder head cover assembly
CN205136592U (zh) 密封垫
CN103765058A (zh) 板材一体型衬垫
KR102466060B1 (ko) 하이드로 엔진마운트
KR20180067095A (ko) 엔진 마운트
CN102606666B (zh) 汽车减震器
JP2018105275A (ja) ウォータージャケットスペーサー
CN109648813A (zh) 冷却管及模具的冷却结构
CN106678370A (zh) 一种密封效果好耐用型密封圈
JP6277399B2 (ja) ウォータジャケットスペーサの製造方法
CN202441799U (zh) 汽车减震器
JP2004027964A (ja) 車両用の燃料供給装置
KR102137383B1 (ko) Y형상의 실린더 헤드커버 가스켓
KR101894887B1 (ko) 하이드로마운트 노즐의 누유를 방지하기 위한 일체형 실링 멤브레인
KR101882504B1 (ko) 엔진마운트의 노즐판
KR101756950B1 (ko) 물빠짐이 없는 패드 일체형 배수판
JP2008261324A (ja) 車両用リザーブタンク
CN207290830U (zh) 冷却管及模具的冷却结构
KR20170116836A (ko) 워터자켓 스페이서의 실링수단 설치방법
CN209164660U (zh) 胶圈式单向阀
JP2013079667A (ja) ガスケット
WO2020145153A1 (ja) シリンダヘッ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102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