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87339A - 一种复合板以及包含此复合板的风力涡轮机叶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板以及包含此复合板的风力涡轮机叶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87339A
CN107387339A CN201710589499.8A CN201710589499A CN107387339A CN 107387339 A CN107387339 A CN 107387339A CN 201710589499 A CN201710589499 A CN 201710589499A CN 107387339 A CN107387339 A CN 1073873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site plate
nano particle
plate according
foam material
carborund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8949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严兵
许文前
张可可
施刘生
赵清新
施展
刘成
张林强
祝颖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Aosheng Composite Materials Hi-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Aosheng Composite Materials Hi-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Aosheng Composite Materials Hi-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Aosheng Composite Materials Hi-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58949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87339A/zh
Publication of CN1073873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873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80/00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3D1/00 - F03D17/00
    • F03D80/40Ice detection; De-ic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3/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properties or particular surface features, e.g. particular surface coatings; Layered products designed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not covered by another single clas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80/00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3D1/00 - F03D17/00
    • F03D80/60Cooling or heating of wind mo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3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thermal properties
    • B32B2307/302Conductiv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板及包含此复合板的风力涡轮机叶片,该复合板包含上层和下层,上层包含环氧树脂固化物、碳纤维布、纳米颗粒,纳米颗粒占上层材料总体积的10‑70%,下层为聚苯乙烯发泡材料、聚氨酯发泡材料、聚丙烯发泡材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发泡材料、聚氯乙烯发泡材料、聚乙烯发泡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纳米颗粒是金刚石、炭黑、氧化镁、碳酸镁、氢氧化镁、二氧化硅、氧化铝、碳化硅、氮化硼、氮化铝中的一种或多种,上层中加入纳米颗粒,通过颗粒堆积,提高厚度方向上的热传导率,从而加快提高表面温度,减少加热时间,节约电能,下层使用热传导率小的隔热材料,使热不易传导到叶片内部,保护叶片主体结构,达到更好的除冰、防冰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复合板以及包含此复合板的风力涡轮机叶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板材,特别一种复合板及包含此复合板的风力涡轮机叶片。
技术背景
随着煤、石油、天然气等地下能源的逐步开采,世界上能源的紧缺引起了人们的对新能源开发的广泛关注。其中,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风能的开发和利用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和必然的发展方向。为了提高风能的利用率,在我国,风力发电机的应用不仅在气候比较适宜的地区使用,在低温高湿结冰地区的使用也越来越多。
但是,在低温高湿结冰环境下,风力发电机的叶片的空气动力学特性受到表面覆冰的影响,而且会增加叶片的质量使得叶片的负荷增大,进而改变翼面的升力,叶片的空气动力学性能明显下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风力发电效率,在连续低温高湿条件下覆冰进一步发展,甚至会导致风力发电机的停机事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资源浪费。研究和开发对大型风力发电机的叶片进行防冰和除冰的经济、适用和有效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申请号为201210561169.5中提到用于风力涡轮机叶片的夹层板,在夹层板中添加导电纤维,来加热叶片,起到防冰、除冰的效果。
申请号为201310082885.X的专利提供一种大型风力发电组合叶片防冰与除冰***,是在大型风力发电组合叶片表面的组合叶片本体是在纤维母材制成的蒙皮外表面、中间层或者内表面上铺设有纤维加热材料层,在纤维加热材料层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导电电极,导电电极通过导线连接有纤维加热电源,通过加热纤维加热材料,来达到防冰和除冰的效果。
申请号为201611040757.9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风力发电机叶片防冰/融冰的复合碳纤维发热元件,包含由外向内依次设置的绝缘导热层和用于贴附在叶片上的碳纤维网格发热层,在发热层的两端连接有导电电极,通过通电加热元件来达到除冰、防冰效果。
上述三个专利都是在叶片的表面或者内部添加纤维加热材料来加热叶片,但是纤维加入材料只有利于有助于提高面内方向上的热传导率,但是厚度方向上的热传导率较低,总传热效率比较低,而需要消耗很多的电能。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提高叶片在厚度方向的传热效率,节约能源,本发明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板包含上层和下层,上层包含环氧树脂固化物、碳纤维布、纳米颗粒,纳米颗粒占上层体积的10-70%,下层为聚苯乙烯发泡材料、聚氨酯发泡材料、聚丙烯发泡材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发泡材料、聚氯乙烯发泡材料、聚乙烯发泡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下层优选聚氨酯发泡片。若纳米颗粒占上层的体积小于10%,复合板厚度方面的导热率太低,除冰、防冰效果不明显;纳米颗粒占上层的体积大于70%,复合板的碳纤维布和环氧树脂固化物含量太低,复合板难以加工成型。优选的,纳米颗粒占上层体积的30-65%;更优选,纳米颗粒占上层体积的50-60%。
环氧树脂固化物是由环氧树脂低聚物与固化剂反应形成的三维网状的热固性塑料。
其中,环氧树脂按化学结构分类,可以分为缩水甘油醚类,如双酚A型、双酚F型、双酚S型、氢化双酚A型、酚醛型等;缩水甘油酯类,如邻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类等;缩水甘油胺类,如四缩水甘油二氨基二苯基甲烷;脂环族环氧树脂类、环氧化烯烃类等。
其中,固化剂按化学结构分类,可以分为胺类,如乙二胺、二乙烯三胺、间苯二胺、双马来酰亚胺等;有机酸酐,如顺丁烯二酸酐、邻苯二甲酸酐、均苯四甲酸二酐等;其它还有咪唑类固化剂、聚酰胺类固化剂、聚酯树脂类固化剂、聚硫醇类固化剂等。
有时,为了加快、调节环氧树脂同固化剂的反应速度,还会加入促进剂。促进剂可以列举出叔胺及其盐、乙酰丙酮金属盐、三苯基膦、芳基异氰酸酯、有机羧酸盐等。
需要根据环氧树脂固化物的加工工艺和性能,选择合理的环氧树脂、固化剂、促进剂及其配比。
碳纤维布为由碳纤维材料编织成的二维或三维纤维布。具体如东丽株式会社产CO6151B、CO6644B、CK6261C。
纳米颗粒是金刚石、炭黑、氧化镁、碳酸镁、氢氧化镁、二氧化硅、氧化铝、碳化硅、氮化硼、氮化铝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纳米颗粒是金刚石、炭黑、氧化镁、碳酸镁、氢氧化镁、二氧化硅、氧化铝、碳化硅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纳米颗粒是碳酸镁、碳化硅中的一种或两种。纳米颗粒的平均粒径0.2-20微米,其中,纳米颗粒的粒径小于0.2微米,在制作过程纳米粒子不易混合均匀,影响材料的结构的均一性;纳米颗粒的粒径大于20微米,相同体积下,纳米粒子数量少,不利于在厚度方向充分填充复合板,影响复合板的导热速率。较优选,纳米颗粒的平均粒径0.5-15微米;更优选,纳米颗粒的平均粒径1-10微米。
进一步的,所述的纳米颗粒是碳化硅、碳酸镁的混合物。
进一步的,所述的碳化硅的平均粒径是0.2-4微米,优选的,碳化硅的平均粒径是0.5-3微米;更优选,碳化硅的平均粒径是1-2微米。
进一步的,所述的碳酸镁的平均粒径是4-20微米;优选的,碳酸镁的平均粒径是6-15微米;更优选,碳酸镁的平均粒径是6-10微米。
其中,纳米颗粒为碳化硅、碳酸镁的混合物,并且小粒径的碳化硅和大粒径的碳酸镁混合使用,可以进一步提高复合板在厚度方向的导热率。
进一步的,碳化硅、碳酸镁的混合物中,优选碳化硅与碳酸镁的质量比为1:4~4:1,进一步优选碳化硅与碳酸镁的质量比为2:3~3:2,两种材料的质量比越接近,上层材料的导热性能越好。
进一步的,纳米颗粒的比表面积大于5m2/g,纳米颗粒的比表面积太小,纳米颗粒相互之间以及和碳纤维和环氧树脂固化物的接触面积不足,复合板的厚度方向的导热率提高不大,使用效果不好;优选的,纳米颗粒的比表面积大于10m2/g。
复合板上层厚度为0.1-2mm,在厚度方向上的导热率大于0.5W/m·K,在面内方向上的导热率大于0.6W/m·K,上层导热率的提高有助于快速融冰,降低用电量。厚度小于0.1mm,上层强度不够,在使用过程中容易被破坏;厚度大于2mm,会增加材料使用量,增加重量以及用电量。优选的上层厚度为0.3-1.5mm,在厚度方向上的导热率大于0.8W/m·K,在面内方向上的导热率大于1W/m·K,;更优选,上层厚度为0.5-1mm,在厚度方向上的导热率大于1.2W/m·K,在面内方向上的导热率大于1.5W/m·K,。
复合板下层材料厚度为0.1-1mm,在厚度方向上导热系数小于0.04W/m·K;如果厚度小于0.1mm,下层材料导热系数大于0.04,导致下层材料外表面的温度过高,影响复合板制作的叶片内部主体结构;下层材料厚度太大,材料的用量增加、质量增加,降低复合板的风力发电叶片的旋转速率,降低发电效率。优选的,下层材料厚度为0.3-0.8mm,在厚度方向上导热系数小于0.03W/m·K;更优选,下层材料厚度为0.4-0.6mm,在厚度方向上导热系数小于0.02W/m·K。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此复合板的风力涡轮机叶片。
本发明的防冰与除冰过程如下:通过电源给叶片中的碳纤维供电产生热量,再通过叶片中的纳米颗粒将碳纤维产生的热量传递到叶片的外表面,加快叶片外表面的温度提升,使叶片外表面的覆冰融化,并防止再次结冰,起到除冰防冰的效果。
本发明的效果:
1、上层中加入纳米颗粒,通过颗粒堆积,提高厚度方向上的热传导率,从而加快提高表面温度,减少加热时间,节约电能。
2、下层使用热传导率小的隔热材料,使热不易传导到叶片内部,保护叶片主体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检测项目及其测试方法:
1)幅宽:用卷尺测定;
2)厚度:用游标卡尺测定;
3)纳米颗粒平均粒径:使用光散射法测量,以直径的数均平均值作为样品的平均粒径;
4)纳米颗粒比表面积:使用气体吸附BET法测量;
5)厚度方向上导热系数:使用美国TA公司FL4010型激光法导热系数测试仪测定
6)面内方向上导热系数:使用美国TA公司FL4010型激光法导热系数测试仪测定。
实施例和对比例中所用的原料:
上层:
碳纤维布
C1:东丽株式会社产CO6151B,幅宽100cm,厚度0.11mm,面密度92g/m2
C2:东丽株式会社产CO6644B,幅宽100cm,厚度0.3mm,面密度317g/m2
C3:东丽株式会社产CK6261C,幅宽100cm,厚度0.61mm,面密度480g/m2
纳米颗粒
F1:碳化硅,信浓电气制炼株式会社产SER06。比表面积13m2/g,平均粒径0.6微米。
F2:碳化硅:信浓电气制炼株式会社产SER15。比表面积6m2/g,平均粒径1.5微米。
F3:碳化硅:信浓电气制炼株式会社产SSC-A15。比表面积0.3m2/g,平均粒径18.6微米。
F4:碳酸镁:神岛化学工业株式会社产GP-30,比表面积27m2/g,平均粒径6.0微米。
F5:碳酸镁:神岛化学工业株式会社产EC,比表面积3.5m2/g,平均粒径1.5微米。
F6:氧化镁:无锡市泽辉化工有限公司产ZH-V3,比表面积为1.2m/g,平均粒径30微米。
下层:
P1:聚氨酯发泡材,厚度0.15mm,厚度方向上的热传导率0.034W/m·K。
P2:聚氨酯发泡材,厚度0.9mm,厚度方向上的热传导率0.025W/m·K。
实施例1-22
提供幅宽100cm、长度为200cm的下层材料和碳纤维布。在模具中依次铺设下层材料和碳纤维布。将构成上层的原料:双酚A型环氧树脂与固化剂二乙烯三胺按重量比10:1与纳米颗粒等混合均匀后,使用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成型工艺(VaRTM)工艺,将上层原料注入模具。在50℃下放置6小时,待树脂固化后,取出得到复合板。
表1给出了原料组成和配比。其中实施例1-13使用单一品种的纳米颗粒,实施例14-22使用2种的纳米颗粒复配。配比见表1将按照实施例中原料制作好的样品在25℃、50%RH的环境中,对复合板在幅宽方向的两侧施加20A的直流电3小时,测试复合板上表面和下表面的温度,如表2所示。
用刀具将复合板下层切去,测量复合板上层的厚度,及其面内和厚度方向上导热系数。
表1
表2
类别 上表面温度(℃) 下表面温度(℃)
实施例1 52 30
实施例2 58 26
实施例3 56 30
实施例4 58 26
实施例5 54 29
实施例6 58 27
实施例7 60 29
实施例8 55 27
实施例9 59 28
实施例10 63 27
实施例11 54 30
实施例12 58 27
实施例13 62 28
实施例14 58 29
实施例15 62 28
实施例16 65 27
实施例17 61 30
实施例18 64 27
实施例19 67 28
实施例20 62 29
实施例21 66 28
实施例22 68 27
对比例1
按照表1的中实施例1的原料,但在上层材料中不添加纳米颗粒,制备得到厚度相同的复合板。
测定得到上层材料的厚度方向的导热效率为0.25W/m·K,面内方向的导热效率为5.15W/m·K。
将本对比例制作的复合板样品在25℃、50%RH的环境中,对复合板在幅宽方向的两侧施加20A的直流电3小时,测试复合板上表面和下表面的温度,测得复合板上表面的温度为43℃,下表面温度为32℃。
对比例2:
按照表1的中实施例1的原料,但在上层材料中纳米颗粒体积分数为5%,制备得到厚度相同的复合板。
测定得到上层材料的厚度方向的导热效率为0.35,面内方向的导热效率为5.48W/m·K,。
将本对比例制作的复合板样品在25℃、50%RH的环境中,对复合板在幅宽方向的两侧施加20A的直流电3小时,测试复合板上表面和下表面的温度,测得复合板上表面的温度为45℃,下表面温度为31℃。
对比例3:
按照表1的中实施例1的原料,但在上层材料中纳米颗粒体积分数为78%。由于纳米颗粒填充量太大,聚合物树脂难以完全包覆纳米颗粒,制备出的复合板力学性能低、均匀性差,无法使用。
对比例的复合板的导热系数明显不如实施例中,用在风力发电涡轮机叶片的效果不够明显,不利于节约能源和实际运用。
本发明的复合板的上层板在厚度方向的导热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将其运用在风力发电涡轮机叶片可以有效的起到除冰防冰的效果,并且加热除冰的耗电量更少,可以长期保持在低温环境中的正常使用,提高了风力发电机组的发电量,解决能源短缺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复合板,包含上层和下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包含环氧树脂固化物、碳纤维布、纳米颗粒,纳米颗粒占上层材料总体积的10-70%,下层为聚苯乙烯发泡材料、聚氨酯发泡材料、聚丙烯发泡材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发泡材料、聚氯乙烯发泡材料、聚乙烯发泡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颗粒是金刚石、炭黑、氧化镁、碳酸镁、氢氧化镁、二氧化硅、氧化铝、碳化硅、氮化硼、氮化铝中的一种或多种,纳米颗粒的平均粒径0.2-20微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颗粒的比表面积大于5m2/g。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颗粒是碳化硅、碳酸镁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化硅的平均粒径是0.2-4微米,碳酸镁的平均粒径是4-20微米。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颗粒中碳化硅和碳酸镁的质量比是1:4~4: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层厚度为0.1-2mm,下层厚度为0.1-1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层为聚氨酯发泡片。
9.一种风力涡轮机叶片,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板。
CN201710589499.8A 2017-07-19 2017-07-19 一种复合板以及包含此复合板的风力涡轮机叶片 Pending CN10738733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89499.8A CN107387339A (zh) 2017-07-19 2017-07-19 一种复合板以及包含此复合板的风力涡轮机叶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89499.8A CN107387339A (zh) 2017-07-19 2017-07-19 一种复合板以及包含此复合板的风力涡轮机叶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87339A true CN107387339A (zh) 2017-11-24

Family

ID=603395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89499.8A Pending CN107387339A (zh) 2017-07-19 2017-07-19 一种复合板以及包含此复合板的风力涡轮机叶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8733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60865A (zh) * 2020-11-11 2021-01-01 杨志林 一种风力发电叶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67471A (zh) * 2012-07-27 2012-11-07 山东泰山瑞豹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叶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08773A (zh) * 2013-08-14 2013-11-27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树脂基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装置
CN105392217A (zh) * 2015-10-12 2016-03-09 无锡清杨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碳纤维履带加热器制造方法
CN105818476A (zh) * 2016-03-21 2016-08-03 中南大学 一种表面改性三维网络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6795864A (zh) * 2015-09-03 2017-05-31 积水化成品工业株式会社 风车用桨叶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67471A (zh) * 2012-07-27 2012-11-07 山东泰山瑞豹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叶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08773A (zh) * 2013-08-14 2013-11-27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树脂基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装置
CN106795864A (zh) * 2015-09-03 2017-05-31 积水化成品工业株式会社 风车用桨叶
CN105392217A (zh) * 2015-10-12 2016-03-09 无锡清杨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碳纤维履带加热器制造方法
CN105818476A (zh) * 2016-03-21 2016-08-03 中南大学 一种表面改性三维网络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60865A (zh) * 2020-11-11 2021-01-01 杨志林 一种风力发电叶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66263A (zh) 一种氮化硼/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产品和应用
CN102002193B (zh) 一种发泡橡胶板材及其制作工艺
CN102693791B (zh) 一种高导热高透气性少胶云母带及其制备方法
CA2786836C (en) An aerodynamic surface with improved properties
CN103057221A (zh) 一种三维骨架石墨烯泡沫改性的叠层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4789175A (zh) 一种绝缘导热耐烧蚀胶黏剂及其在闪电防护中的应用
CN109354874A (zh) 一种新型硅橡胶导热垫片的制备及切削方法
CN106626626A (zh) 一种高导热薄膜补强云母带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212269B (zh) 一种高导热绝缘灌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US20130034447A1 (en) Wind turbine blade having an outer surface with improved properties
Wang et al. Simultaneous enhancement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thermal properties of carbon fiber/polymer composites via SiC nanowires/graphene hybrid nanofillers
CN108440824B (zh) 一种由废弃铝塑包装材料制备的高导热绝缘材料及其方法
CN107387339A (zh) 一种复合板以及包含此复合板的风力涡轮机叶片
CN111395052A (zh) 一种高绝缘性电容器用云母纸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27145B (zh) 导热高分子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44424A (zh) 复合泡沫铝颗粒板及其制作工艺
CN209374620U (zh) 一种具有良好温度控制性能的圆柱形电芯模组
CN110181917A (zh) 一种杂化薄膜改性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Guo et al. Epoxy composites with satisfactory thermal conductivity and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yet electrical insulation enabled by Al2O3 platelet-isolated MXene porous microsphere networks
CN110437589A (zh) 一种用于燃料电池双极板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51233A (zh) 一种基于石墨烯/聚合物复合材料的耐寒密封圈及制备方法
CN101211679A (zh) 单面补强环氧多胶云母带及其制造方法和用途
CN105733270A (zh) 一种高抗撕裂性高导热高分子界面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15505260B (zh) 一种复合材料制件、其闪电防护结构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215370126U (zh) 一种加热装置及风电叶片、机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12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