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81090A - 一种USB Type C公头电连接器及其传输导体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USB Type C公头电连接器及其传输导体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81090A
CN107181090A CN201710320335.5A CN201710320335A CN107181090A CN 107181090 A CN107181090 A CN 107181090A CN 201710320335 A CN201710320335 A CN 201710320335A CN 107181090 A CN107181090 A CN 1071810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pin
holding parts
portion group
lead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2033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181090B (zh
Inventor
王小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nkangtu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City Meter Nan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City Meter Nan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City Meter Nan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32033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181090B/zh
Publication of CN1071810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810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1810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810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05Securing in non-demountable manner, e.g. moulding, rivet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01R13/6585Shielding material individually surrounding or interposed between mutually spaced contact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USB Type C公头电连接器及其传输导体结构,该电连接器主要结构包括屏蔽隔板、第一传输导体组、第二传输导体组、第一绝缘胶体、第二绝缘胶体、第一屏蔽壳体、第二屏蔽壳体,其中,第一传输导体组的引脚分为第一引脚部组和第二引脚部组,第二传输导体组的引脚分为第三引脚部组和第四引脚部组,分组后使接口定义清晰,容易辨认,利于维修拉焊补锡,或是更换解焊脱锡;电路板线路高频线路走线容易,不会线路交迭穿绕干扰,焊上电路板后的各项特性均优于业界目前所有产品。

Description

一种USB Type C公头电连接器及其传输导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具有上下排列弹性触点,及同时具有分组错位排列引脚,可正反插的USB type C接头。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的不断发展壮大,带有USB接口的产品也越来越多,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比如,USB Type-C就是一种接口轻薄小巧的新型USB接口,其可以扩展成电源/USB传输/VGA或HDMI三个接口,具有较好的实用性,而且通过适配器还可以兼容USB3.0、USB2.0等上一代接口,能够较好的满足人们的日常使用需求。
传统USB Type-C的接口定义如下:
由于USB Type-C的接口有上下两排弹性触点,因此其端子也为上下两排结构,两排端子向后延伸使尾端伸出上下两排焊脚。上排焊脚均匀排列,下排焊脚也是均匀排列。由于焊脚数量较多并且密集,在使用时,用户很难快速分清每个焊脚的定义。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USB Type C公头电连接器及其传输导体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USB Type C公头电连接器传输导体结构,该传输导体结构包括
第一传输导体组,其结构为第一接触部组,由第一接触部组向后延伸为第一弹臂部组,再由第一弹臂部组向后分别延伸为第一固持部组与第二固持部组,而由第一固持部组向后延伸为第一引脚部组,及由第二固持部组向后延伸为第二引脚部组;
第二传输导体组,其结构为第二接触部组,由第二接触部组向后延伸为第二弹臂部组,再由第二弹臂部组向后分别延伸为第三固持部组与第四固持部组,而由第三固持部组向后延伸为第三引脚部组,及由第四固持部组向后延伸为第四引脚部组;
该第一传输导体组与第二传输导体组的设置为:
第一接触部组为共面设置,第二接触部组为共面设置,该第一接触部组与第二接触部组位于上下两个不同的面上,并且第一接触部组与第二接触部组为对向设置;
第一弹臂部组为共面设置,第二弹臂部组为共面设置,该第一弹臂部组与第二弹臂部组位于上下两个不同的面上,并且第一弹臂部组与第二弹臂部组为对向设置;
第一固持部组、第二固持部组为共面设置,第三固持部组、第四固持部组为共面设置,该第一固持部组、第二固持部组与第三固持部组、第四固持部组位于上下两个不同的面上,并且第一固持部组、第二固持部组与第三固持部组、第四固持部组为对向设置;
第一引脚部组、第二引脚部组、第三引脚部组、第四引脚部组为交错序列设置,其顺序为第一引脚部组、第三引脚部组、第二引脚部组、第四引脚部组,此四组引脚部组共有22PIN引脚,其依序排列设置;其中,
第一引脚部组为共面设置,其按顺序依次排列有:第一电源回路引脚,第一高频讯号引脚,第二高频讯号引脚,第二电源回路引脚,第一电性功能引脚,共5PIN引脚;
第二引脚部组为共面设置,其按顺序依次排列有:第一低频讯号引脚,第二低频讯号引脚,第二电性功能引脚,第三电源回路引脚,第五高频讯号引脚,第六高频讯号引脚,第四电源回路引脚,共7PIN引脚;
第三引脚部组为共面设置,其按顺序依次排列有:第五电源回路引脚,第三高频讯号引脚,第四高频讯号引脚,第六电源回路引脚,第三电性功能引脚,共5PIN引脚;
第四引脚部组为共面设置,其按顺序依次排列有:第四电性功能引脚,第七电源回路引脚,第七高频讯号引脚,第八高频讯号引脚,第八电源回路引脚,共5PIN引脚。
一种USB Type C公头电连接器传输导体结构,该传输导体结构包括
第一传输导体组,其结构为第一接触部组,由第一接触部组向后延伸为第一弹臂部组,再由第一弹臂部组向后分别延伸为第一固持部组与第二固持部组,而由第一固持部组向后延伸为第一引脚部组,及由第二固持部组向后延伸为第二引脚部组;
第二传输导体组,其结构为第二接触部组,由第二接触部组向后延伸为第二弹臂部组,再由第二弹臂部组向后分别延伸为第三固持部组与第四固持部组,而由第三固持部组向后延伸为第三引脚部组,及由第四固持部组向后延伸为第四引脚部组;
该第一传输导体组与第二传输导体组的设置为:
第一接触部组为共面设置,第二接触部组为共面设置,该第一接触部组与第二接触部组位于上下两个不同的面上,并且第一接触部组与第二接触部组为对向设置;
第一弹臂部组为共面设置,第二弹臂部组为共面设置,该第一弹臂部组与第二弹臂部组位于上下两个不同的面上,并且第一弹臂部组与第二弹臂部组为对向设置;
第一固持部组、第二固持部组为共面设置,第三固持部组、第四固持部组为共面设置,该第一固持部组、第二固持部组与第三固持部组、第四固持部组位于上下两个不同的面上,并且第一固持部组、第二固持部组与第三固持部组、第四固持部组为对向设置;
第一引脚部组、第二引脚部组、第三引脚部组、第四引脚部组为交错序列设置,其顺序为第一引脚部组、第三引脚部组、第二引脚部组、第四引脚部组,此四组引脚部组共有18PIN引脚,其依序排列设置;其中,
第一引脚部组为共面设置,其按顺序依次排列有:第一电源回路引脚,第一高频讯号引脚,第二高频讯号引脚,第二电源回路引脚,第一电性功能引脚,共5PIN引脚;
第二引脚部组为共面设置,其按顺序依次排列有:第一低频讯号引脚,第二低频讯号引脚,第二电性功能引脚,第三电源回路引脚,第四电源回路引脚,共5PIN引脚;
第三引脚部组为共面设置,其按顺序依次排列有:第五电源回路引脚,第三高频讯号引脚,第四高频讯号引脚,第六电源回路引脚,第三电性功能引脚,共5PIN引脚;
第四引脚部组为共面设置,其按顺序依次排列有:第四电性功能引脚,第七电源回路引脚,第八电源回路引脚,共3PIN引脚。
一种USB Type C公头电连接器传输导体结构,该传输导体结构包括
第一传输导体组,其结构为第一接触部组,由第一接触部组向后延伸为第一弹臂部组,再由第一弹臂部组向后分别延伸为第一固持部组与第二固持部组,而由第一固持部组向后延伸为第一引脚部组,及由第二固持部组向后延伸为第二引脚部组;
第二传输导体组,其结构为第二接触部组,由第二接触部组向后延伸为第二弹臂部组,再由第二弹臂部组向后分别延伸为第三固持部组与第四固持部组,而由第三固持部组向后延伸为第三引脚部组,及由第四固持部组向后延伸为第四引脚部组;
该第一传输导体组与第二传输导体组的设置为:
第一接触部组为共面设置,第二接触部组为共面设置,该第一接触部组与第二接触部组位于上下两个不同的面上,并且第一接触部组与第二接触部组为对向设置;
第一弹臂部组为共面设置,第二弹臂部组为共面设置,该第一弹臂部组与第二弹臂部组位于上下两个不同的面上,并且第一弹臂部组与第二弹臂部组为对向设置;
第一固持部组、第二固持部组为共面设置,第三固持部组、第四固持部组为共面设置,该第一固持部组、第二固持部组与第三固持部组、第四固持部组位于上下两个不同的面上,并且第一固持部组、第二固持部组与第三固持部组、第四固持部组为对向设置;
第一引脚部组、第二引脚部组、第三引脚部组、第四引脚部组为交错序列设置,其顺序为第一引脚部组、第三引脚部组、第二引脚部组、第四引脚部组,此四组引脚部组共有14PIN引脚,其依序排列设置;其中,
第一引脚部组为共面设置,其按顺序依次排列有:第一电源回路引脚,第二电源回路引脚,第一电性功能引脚,共3PIN引脚;
第二引脚部组为共面设置,其按顺序依次排列有:第一低频讯号引脚,第二低频讯号引脚,第二电性功能引脚,第三电源回路引脚,第四电源回路引脚,共5PIN引脚;
第三引脚部组为共面设置,其按顺序依次排列有:第五电源回路引脚,第六电源回路引脚,第三电性功能引脚,共3PIN引脚;
第四引脚部组为共面设置,其按顺序依次排列有:第四电性功能引脚,第七电源回路引脚,第八电源回路引脚,共3PIN引脚。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引脚部组、第二引脚部组、第三引脚部组、第四引脚部组,为分组交错单排共面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引脚部组、第二引脚部组为单排共面设置,所述第三引脚部组、第四引脚部组为单排共面设置,该第一引脚部组、第二引脚部组与第三引脚部组、第四引脚部组位于上下两个不同的面上,形成可上下两侧夹持电路板的结构。
一种USB Type C公头电连接器结构,包括传输导体结构,于第一固持部组、第二固持部组,与对向另一侧的第三固持部组、第四固持部组之间设置有一屏蔽隔板,且此第一固持部组、第二固持部组、屏蔽隔板、第三固持部组、第四固持部组共同埋设一镶件形式的第二绝缘胶体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于第一弹臂部组、与另一侧第二弹臂部组,均设置于一第一绝缘胶体之栅栏内,且不与此第一绝缘胶体有碰触,使得第一弹臂部组与另一侧弹臂部组,形成为弹性可活动的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于第二绝缘胶体与第一绝缘胶体外部,设有一件以上的屏蔽壳体,此屏蔽壳体将此第二绝缘胶体与第一绝缘胶体做包覆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于屏蔽隔板两侧向前延伸有二夹持弹片,此二夹持弹片设置于第一绝缘胶体左右两侧槽内,且不与此绝缘腔胶体碰触,形成为弹性可活动的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于第二屏蔽壳体后方延伸有可固定限位弹性结构,其设置于分组交错单排共面的第一引脚部组、第二引脚部组、第三引脚部组、第四引脚部组之对向另一侧,形成可两侧夹持电路板的结构。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因为第一传输导体组的引脚分为第一引脚部组和第二引脚部组,第二传输导体组的引脚分为第三引脚部组和第四引脚部组,分组后使接口定义清晰,容易辨认,利于维修拉焊补锡,或是更换解焊脱锡;电路板线路高频线路走线容易,不会线路交迭穿绕干扰,焊上电路板后的各项特性均优于业界目前所有产品。此外,分组后四组引脚错位排列为单排贴板组合形式,或者上下二排夹板组合形式,便于直接碰触或焊接应用于封包胶体电子模块/印刷电路板电子模块/软性印刷电路板扁平电缆/电缆线,这种电连接器结构易于生产,焊线简单,成本低。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之第一实施例的组装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仰视图。
图4是本发明之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之第一实施例的第一传输导体组、第二传输导体组夹着屏蔽隔板的立体图,各引脚为单排贴板组合形式。
图6是本发明之第一实施例的第一传输导体组、第二传输导体组的主视图。
图7是图6的俯视图。
图8是本发明之第一实施例的第一传输导体组、第二传输导体组的分解图。
图9是本发明之第二实施例的组装结构俯视图。
图10是本发明之第二实施例的组装结构仰视图。
图11是本发明之第二实施例的第一传输导体组、第二传输导体组夹着屏蔽隔板的立体图,各引脚为上下二排夹板组合形式。
图12是本发明之第三实施例的组装结构俯视图。
图13是本发明之第三实施例的组装结构仰视图。
图14是本发明之第三实施例的第一传输导体组、第二传输导体组夹着屏蔽隔板的立体图,各引脚为上下二排夹板组合形式。
图15是本发明之第四实施例的组装结构俯视图。
图16是本发明之第四实施例的组装结构仰视图。
图17是本发明之第四实施例的第一传输导体组、第二传输导体组夹着屏蔽隔板的立体图,各引脚为上下二排夹板组合形式。
图18是本发明之第五实施例的组装结构俯视图。
图19是本发明之第五实施例的组装结构仰视图。
图20是本发明之第五实施例的第一传输导体组、第二传输导体组夹着屏蔽隔板的立体图,各引脚为上下二排夹板组合形式。
图21是本发明之第五实施例的组装结构俯视图。
图22是本发明之第五实施例的组装结构仰视图。
图23是本发明之第五实施例的第一传输导体组、第二传输导体组夹着屏蔽隔板的立体图,各引脚为上下二排夹板组合形式。
附图标识说明:
10、屏蔽隔板 11、夹持弹片
20、第一传输导体组 21、第一接触部组
22、第一弹臂部组 23、第一固持部组
24、第二固持部组 25、第一引脚部组
251、第一电源回路引脚 252、第一高频讯号引脚
253、第二高频讯号引脚 254、第二电源回路引脚
255、第一电性功能引脚 26、第二引脚部组
261、第一低频讯号引脚 262、第二低频讯号引脚
263、第二电性功能引脚 264、第三电源回路引脚
265、第五高频讯号引脚 266、第六高频讯号引脚
267、第四电源回路引脚 30、第二传输导体组
31、第二接触部组 32、第二弹臂部组
33、第三固持部组 34、第四固持部组
35、第三引脚部组 351、第五电源回路引脚
352、第三高频讯号引脚 353、第四高频讯号引脚
354、第六电源回路引脚 355、第三电性功能引脚
36、第四引脚部组 361、第四电性功能引脚
362、第七电源回路引脚 363、第七高频讯号引脚
364、第八高频讯号引脚 365、第八电源回路引脚
40、第一绝缘胶体 50、第二绝缘胶体
60、第一屏蔽壳体 70、第二屏蔽壳体
71、可固定限位弹性结构 80、印刷电路板电子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1至图8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发明之第一种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是一种具有上下排列弹性触点,及同时具有分组错位排列引脚,可正反插的USB type C接头,是一种USB 3.1,其插口深度、长度、厚度、宽度各项尺寸皆按照协会尺寸规范设计,可送协会认证;其高频特性与大电流主要特性,均依照协会高频与电性规范设计,超越协会最佳标准。这种USB type C接头主要结构包括一屏蔽隔板10、一第一传输导体组20、一第二传输导体组30、一第一绝缘胶体40、一第二绝缘胶体50、一第一屏蔽壳体60、一第二屏蔽壳体70。
具体而言,第一传输导体组20的结构为第一接触部组21,由第一接触部组21向后延伸为第一弹臂部组22,再由第一弹臂部组22向后分别延伸为第一固持部组23与第二固持部组24,而由第一固持部组23向后延伸为第一引脚部组25,及由第二固持部组24向后延伸为第二引脚部组26。
第二传输导体组30,其结构为第二接触部组31,由第二接触部组31向后延伸为第二弹臂部组32,再由第二弹臂部组32向后分别延伸为第三固持部组33与第四固持部组34,而由第三固持部组33向后延伸为第三引脚部组35,及由第四固持部组34向后延伸为第四引脚部组36。
该第一传输导体组20与第二传输导体组30的设置为:
第一接触部组21为共面设置,第二接触部组31为共面设置,该第一接触部组21与第二接触部组31位于上下两个不同的面上,并且第一接触部组21与第二接触部组31为对向设置。
第一弹臂部组22为共面设置,第二弹臂部组32为共面设置,该第一弹臂部组22与第二弹臂部组32位于上下两个不同的面上,并且第一弹臂部组22与第二弹臂部组32为对向设置。这样,使USB type C接头具有上下排弹性触点,支持正反插。
第一固持部组23、第二固持部组24为共面设置,第三固持部组33、第四固持部组34为共面设置,该第一固持部组23、第二固持部组24与第三固持部组33、第四固持部组34位于上下两个不同的面上,并且第一固持部组23、第二固持部组24与第三固持部组33、第四固持部组34为对向设置。
第一引脚部组25、第二引脚部组26、第三引脚部组35、第四引脚部组36为交错序列设置,其顺序为第一引脚部组25、第三引脚部组35、第二引脚部组26、第四引脚部组36,此四组引脚部组共有22PIN引脚,其依序排列设置。其中,
第一引脚部组25为共面设置,其按顺序依次排列有:第一电源回路引脚251,第一高频讯号引脚252,第二高频讯号引脚253,第二电源回路引脚254,第一电性功能引脚255,共5PIN引脚。
第二引脚部组26为共面设置,其按顺序依次排列有:第一低频讯号引脚261,第二低频讯号引脚262,第二电性功能引脚263,第三电源回路引脚264,第五高频讯号引脚265,第六高频讯号引脚266,第四电源回路引脚267,共7PIN引脚。
第三引脚部组35为共面设置,其按顺序依次排列有:第五电源回路引脚351,第三高频讯号引脚352,第四高频讯号引脚353,第六电源回路引脚354,第三电性功能引脚355,共5PIN引脚。
第四引脚部组36为共面设置,其按顺序依次排列有:第四电性功能引脚361,第七电源回路引脚362,第七高频讯号引脚363,第八高频讯号引脚364,第八电源回路引脚365,共5PIN引脚。
此种分组错位排列后,形成前述依序顺序排列的22根传输导体引脚。藉由本实施例将引脚分组交错设置,使接口定义清晰,容易辨认,利于维修拉焊补锡,或是更换解焊脱锡;电路板线路高频线路走线容易,不会线路交迭穿绕干扰,焊上电路板后的各项特性均优于业界目前所有产品。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引脚部组25、第二引脚部组26、第三引脚部组35、第四引脚部组36组成的22PIN引脚为分组交错单排共面设置,形成单排贴板组合形式,也称为SMT形式。这种设计的优点在于,各焊脚裸露利于SMT制程受热易于吃锡,焊脚吃锡利于检查是否有空焊现象;电路板并联分流扩大电流截面积,也可隔离屏蔽高频噪声。此单排贴板组合形式可直接碰触或焊接应用于封包胶体电子模块/印刷电路板电子模块80/软性印刷电路板扁平电缆/电缆线。采用此种单排贴板组合形式,相对于传统正面反面均需要焊接的结构,减小为仅需要单面焊接或碰触,工序少,省时省力,加工容易,生产效率高,电路板可用SMT贴焊大量生产,节省打件制程费用,直接采用贴片机贴片生产,自动化作业,能够节省成本;产品应用于软性电路板FPC特性远优于业界的其它产品,并且本产品应用于封胶体U盘特性剩过同行不会过热温升。
所述第一固持部组23、第二固持部组24,与对向另一侧的第三固持部组33、第四固持部组34之间设置有一屏蔽隔板10,于屏蔽隔板10两侧向前延伸有二夹持弹片11,此二夹持弹片11设置于腔状的第一绝缘胶体40左右两侧槽内,且不与此第一绝缘胶体碰触,形成为弹性可活动的结构。二夹持弹片11用于夹紧对接的插座外壳,将干扰信号接地,从而起到屏蔽作用。
且此第一固持部组23、第二固持部组24、屏蔽隔板10、第三固持部组33、第四固持部组34共同埋设一镶件形式的第二绝缘胶体50内。采用将第一固持部组23、第二固持部组24、屏蔽隔板10、第三固持部组33、第四固持部组34与第二绝缘胶体50一体镶嵌(Molding成型)的形式,各金属件合为一整体,结构牢固可靠,不会出现松动问题,提高产品质量,并且易于生产。
所述第一绝缘胶体40的形状为椭圆长管腔体结构,并于腔体结构内两侧分别具有复数栅栏结构。所述第一弹臂部组22、与另一侧第二弹臂部组32,均设置于一第一绝缘胶体40之栅栏内,且不与此第一绝缘胶体40有碰触,使得第一弹臂部组22与另一侧的第二弹臂部组32,形成为弹性可活动的结构。此结构可以确保第一弹臂部组22与第二弹臂部组32组装后的稳固性,并且实现弹臂和触点的隔离,还可以防止弹臂被挤压变弯。
于第二绝缘胶体50与第一绝缘胶体40外部,设有一件以上的屏蔽壳体,具体是包括第一屏蔽壳体60和第二屏蔽壳体70。所述第一屏蔽壳体60的前端为椭圆长管腔体结构,且向后延伸为矩形腔体结构,并且将第一绝缘胶体40与第二绝缘胶体50置于屏蔽壳体之腔体内。所述第二屏蔽壳体70为椭圆长管腔体形状,其主要是包覆第一屏蔽壳体60前端椭圆长管腔体结构。此第一屏蔽壳体60和第二屏蔽壳体70将此镶件形式的第二绝缘胶体50与第一绝缘胶体40做包覆设置。这样,插接口的内外面均起到屏蔽之功效,双重屏蔽保护下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可靠。此外,连接器表面平滑利于SMT吸嘴取件直接置板,利于自动化作业。
于第二屏蔽壳体后方延伸有可固定限位弹性结构71,其设置于分组交错单排共面的第一引脚部组25、第二引脚部组26、第三引脚部组35、第四引脚部组36之对向另一侧,形成可两侧夹持电路板的结构。
实施例二
如图9至图11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发明之第二种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是一种具有上下排列弹性触点,及同时具有分组错位排列引脚,可正反插的USB type C接头,是一种USB3.1。这种USB type C接头的主要结构与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因此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一引脚部组25、第二引脚部组26为单排共面设置,所述第三引脚部组35、第四引脚部组36为单排共面设置,该第一引脚部组25、第二引脚部组26与第三引脚部组35、第四引脚部组36位于上下两个不同的面上,形成可上下两侧夹持电路板的结构,也称为HotBar形式。
此22根引脚部组成的上下二排夹板组合形式,这种设计的优点在于,其焊脚裸露利于HotBar制程受热易于吃锡,焊脚吃锡利于检查是否有空焊现象;焊脚的分组排列序列利于维修拉焊补锡,或是更换解焊脱锡;电路板线路高频线路走线容易,不会线路交迭穿绕干扰。电路板并联分流扩大电流截面积,也可隔离屏蔽高频噪声。电路板迭构布板层数简化减少,不因降低成本牺牲特性。焊接脚上下分组错位不重迭,利于电路板分离走线。
此22根引脚部组成的上下二排夹板组合形式可直接碰触或焊接应用于封包胶体电子模块/印刷电路板电子模块80/软性印刷电路板扁平电缆/电缆线。此种上下二排夹板组合形式快速与传统电路板等模块匹配应用,使其应用范围更广,并且可以取消第二屏蔽壳体后方延伸的可固定限位弹性结构71。此实施例的各引脚虽然是上下两排,但仍然是采用分组错位排列形式,使接口定义清晰,容易辨认。
实施例三
如图12至图14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发明之第三种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是一种具有上下排列弹性触点,及同时具有分组错位排列引脚,可正反插的USB type C接头,是一种USB 3.0。这种USB type C接头的主要结构与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因此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
第一传输导体组20,其结构为第一接触部组21,由第一接触部组21向后延伸为第一弹臂部组22,再由第一弹臂部组22向后分别延伸为第一固持部组23与第二固持部组24,而由第一固持部组23向后延伸为第一引脚部组25,及由第二固持部组24向后延伸为第二引脚部组26。
第二传输导体组30,其结构为第二接触部组31,由第二接触部组31向后延伸为第二弹臂部组32,再由第二弹臂部组32向后分别延伸为第三固持部组33与第四固持部组34,而由第三固持部组33向后延伸为第三引脚部组35,及由第四固持部组34向后延伸为第四引脚部组36。
该第一传输导体组20与第二传输导体组30的设置为:
第一接触部组21为共面设置,第二接触部组31为共面设置,该第一接触部组21与第二接触部组31位于上下两个不同的面上,并且第一接触部组21与第二接触部组31为对向设置。
第一弹臂部组22为共面设置,第二弹臂部组32为共面设置,该第一弹臂部组22与第二弹臂部组32位于上下两个不同的面上,并且第一弹臂部组22与第二弹臂部组32为对向设置。
第一固持部组23、第二固持部组24为共面设置,第三固持部组33、第四固持部组34为共面设置,该第一固持部组23、第二固持部组24与第三固持部组33、第四固持部组34位于上下两个不同的面上,并且第一固持部组23、第二固持部组24与第三固持部组33、第四固持部组34为对向设置。
第一引脚部组25、第二引脚部组26、第三引脚部组35、第四引脚部组36为交错序列设置,其顺序为第一引脚部组25、第三引脚部组35、第二引脚部组26、第四引脚部组36,此四组引脚部组共有18PIN引脚,其依序排列设置。其中,
第一引脚部组25为共面设置,其按顺序依次排列有:第一电源回路引脚251,第一高频讯号引脚252,第二高频讯号引脚253,第二电源回路引脚254,第一电性功能引脚255,共5PIN引脚。
第二引脚部组26为共面设置,其按顺序依次排列有:第一低频讯号引脚261,第二低频讯号引脚262,第二电性功能引脚263,第三电源回路引脚264,第四电源回路引脚267,共5PIN引脚。
第三引脚部组35为共面设置,其按顺序依次排列有:第五电源回路引脚351,第三高频讯号引脚352,第四高频讯号引脚353,第六电源回路引脚354,第三电性功能引脚355,共5PIN引脚。
第四引脚部组36为共面设置,其按顺序依次排列有:第四电性功能引脚361,第七电源回路引脚362,第八电源回路引脚365,共3PIN引脚。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引脚部组25、第二引脚部组26、第三引脚部组35、第四引脚部组36,为分组交错单排共面设置。
实施例四
如图15至图17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发明之第四种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是一种具有上下排列弹性触点,及同时具有分组错位排列引脚,可正反插的USB type C接头,是一种USB 3.0。这种USB type C接头的主要结构与第三实施例基本相同,因此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
本实施例中,于第一引脚部组25、第二引脚部组26为单排共面设置,另一侧对向为第三引脚部组35、第四引脚部组36为单排共面设置,形成可两侧夹持电路板的结构。
实施例五
如图18至图20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发明之第四种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是一种具有上下排列弹性触点,及同时具有分组错位排列引脚,可正反插的USB type C接头,是一种USB 2.0。这种USB type C接头的主要结构与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因此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
第一传输导体组20,其结构为第一接触部组21,由第一接触部组21向后延伸为第一弹臂部组22,再由第一弹臂部组22向后分别延伸为第一固持部组23与第二固持部组24,而由第一固持部组23向后延伸为第一引脚部组25,及由第二固持部组24向后延伸为第二引脚部组26。
第二传输导体组30,其结构为第二接触部组31,由第二接触部组31向后延伸为第二弹臂部组32,再由第二弹臂部组32向后分别延伸为第三固持部组33与第四固持部组34,而由第三固持部组33向后延伸为第三引脚部组35,及由第四固持部组34向后延伸为第四引脚部组36。
该第一传输导体组20与第二传输导体组30的设置为:
第一接触部组21为共面设置,第二接触部组31为共面设置,该第一接触部组21与第二接触部组31位于上下两个不同的面上,并且第一接触部组21与第二接触部组31为对向设置。
第一弹臂部组22为共面设置,第二弹臂部组32为共面设置,该第一弹臂部组22与第二弹臂部组32位于上下两个不同的面上,并且第一弹臂部组22与第二弹臂部组32为对向设置。
第一固持部组23、第二固持部组24为共面设置,第三固持部组33、第四固持部组34为共面设置,该第一固持部组23、第二固持部组24与第三固持部组33、第四固持部组34位于上下两个不同的面上,并且第一固持部组23、第二固持部组24与第三固持部组33、第四固持部组34为对向设置。
第一引脚部组25、第二引脚部组26、第三引脚部组35、第四引脚部组36为交错序列设置,其顺序为第一引脚部组25、第三引脚部组35、第二引脚部组26、第四引脚部组36,此四组引脚部组共有14PIN引脚,其依序排列设置。其中,
第一引脚部组25为共面设置,其按顺序依次排列有:第一电源回路引脚251,第二电源回路引脚254,第一电性功能引脚255,共3PIN引脚。
第二引脚部组26为共面设置,其按顺序依次排列有:第一低频讯号引脚261,第二低频讯号引脚262,第二电性功能引脚263,第三电源回路引脚264,第四电源回路引脚267,共5PIN引脚。
第三引脚部组35为共面设置,其按顺序依次排列有:第五电源回路引脚351,第六电源回路引脚354,第三电性功能引脚355,共3PIN引脚。
第四引脚部组36为共面设置,其按顺序依次排列有:第四电性功能引脚361,第七电源回路引脚362,第八电源回路引脚365,共3PIN引脚。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引脚部组25、第二引脚部组26、第三引脚部组35、第四引脚部组36,为分组交错单排共面设置。
实施例六
如图21至图23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发明之第四种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是一种具有上下排列弹性触点,及同时具有分组错位排列引脚,可正反插的USB type C接头,是一种USB 2.0。这种USB type C接头的主要结构与第五实施例基本相同,因此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
本实施例中,于第一引脚部组25、第二引脚部组26为单排共面设置,另一侧对向为第三引脚部组35、第四引脚部组36为单排共面设置,形成可两侧夹持电路板的结构。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因为第一传输导体组20和第二传输导体组30的传输导体引脚分为四组,即第一引脚部组、第二引脚部组、第三引脚部组、第四引脚部组,分组后错位排列为单排贴板组合形式,或者上下二排夹板组合形式,便于直接碰触或焊接应用于封包胶体电子模块/印刷电路板电子模块80/软性印刷电路板扁平电缆/电缆线。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USB Type C公头电连接器传输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传输导体结构包括
第一传输导体组,其结构为第一接触部组,由第一接触部组向后延伸为第一弹臂部组,再由第一弹臂部组向后分别延伸为第一固持部组与第二固持部组,而由第一固持部组向后延伸为第一引脚部组,及由第二固持部组向后延伸为第二引脚部组;
第二传输导体组,其结构为第二接触部组,由第二接触部组向后延伸为第二弹臂部组,再由第二弹臂部组向后分别延伸为第三固持部组与第四固持部组,而由第三固持部组向后延伸为第三引脚部组,及由第四固持部组向后延伸为第四引脚部组;
该第一传输导体组与第二传输导体组的设置为:
第一接触部组为共面设置,第二接触部组为共面设置,该第一接触部组与第二接触部组位于上下两个不同的面上,并且第一接触部组与第二接触部组为对向设置;
第一弹臂部组为共面设置,第二弹臂部组为共面设置,该第一弹臂部组与第二弹臂部组位于上下两个不同的面上,并且第一弹臂部组与第二弹臂部组为对向设置;
第一固持部组、第二固持部组为共面设置,第三固持部组、第四固持部组为共面设置,该第一固持部组、第二固持部组与第三固持部组、第四固持部组位于上下两个不同的面上,并且第一固持部组、第二固持部组与第三固持部组、第四固持部组为对向设置;
第一引脚部组、第二引脚部组、第三引脚部组、第四引脚部组为交错序列设置,其顺序为第一引脚部组、第三引脚部组、第二引脚部组、第四引脚部组,此四组引脚部组共有22PIN引脚,其依序排列设置;其中,
第一引脚部组为共面设置,其按顺序依次排列有:第一电源回路引脚,第一高频讯号引脚,第二高频讯号引脚,第二电源回路引脚,第一电性功能引脚,共5PIN引脚;
第二引脚部组为共面设置,其按顺序依次排列有:第一低频讯号引脚,第二低频讯号引脚,第二电性功能引脚,第三电源回路引脚,第五高频讯号引脚,第六高频讯号引脚,第四电源回路引脚,共7PIN引脚;
第三引脚部组为共面设置,其按顺序依次排列有:第五电源回路引脚,第三高频讯号引脚,第四高频讯号引脚,第六电源回路引脚,第三电性功能引脚,共5PIN引脚;
第四引脚部组为共面设置,其按顺序依次排列有:第四电性功能引脚,第七电源回路引脚,第七高频讯号引脚,第八高频讯号引脚,第八电源回路引脚,共5PIN引脚。
2.一种USB Type C公头电连接器传输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传输导体结构包括
第一传输导体组,其结构为第一接触部组,由第一接触部组向后延伸为第一弹臂部组,再由第一弹臂部组向后分别延伸为第一固持部组与第二固持部组,而由第一固持部组向后延伸为第一引脚部组,及由第二固持部组向后延伸为第二引脚部组;
第二传输导体组,其结构为第二接触部组,由第二接触部组向后延伸为第二弹臂部组,再由第二弹臂部组向后分别延伸为第三固持部组与第四固持部组,而由第三固持部组向后延伸为第三引脚部组,及由第四固持部组向后延伸为第四引脚部组;
该第一传输导体组与第二传输导体组的设置为:
第一接触部组为共面设置,第二接触部组为共面设置,该第一接触部组与第二接触部组位于上下两个不同的面上,并且第一接触部组与第二接触部组为对向设置;
第一弹臂部组为共面设置,第二弹臂部组为共面设置,该第一弹臂部组与第二弹臂部组位于上下两个不同的面上,并且第一弹臂部组与第二弹臂部组为对向设置;
第一固持部组、第二固持部组为共面设置,第三固持部组、第四固持部组为共面设置,该第一固持部组、第二固持部组与第三固持部组、第四固持部组位于上下两个不同的面上,并且第一固持部组、第二固持部组与第三固持部组、第四固持部组为对向设置;
第一引脚部组、第二引脚部组、第三引脚部组、第四引脚部组为交错序列设置,其顺序为第一引脚部组、第三引脚部组、第二引脚部组、第四引脚部组,此四组引脚部组共有18PIN引脚,其依序排列设置;其中,
第一引脚部组为共面设置,其按顺序依次排列有:第一电源回路引脚,第一高频讯号引脚,第二高频讯号引脚,第二电源回路引脚,第一电性功能引脚,共5PIN引脚;
第二引脚部组为共面设置,其按顺序依次排列有:第一低频讯号引脚,第二低频讯号引脚,第二电性功能引脚,第三电源回路引脚,第四电源回路引脚,共5PIN引脚;
第三引脚部组为共面设置,其按顺序依次排列有:第五电源回路引脚,第三高频讯号引脚,第四高频讯号引脚,第六电源回路引脚,第三电性功能引脚,共5PIN引脚;
第四引脚部组为共面设置,其按顺序依次排列有:第四电性功能引脚,第七电源回路引脚,第八电源回路引脚,共3PIN引脚。
3.一种USB Type C公头电连接器传输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传输导体结构包括
第一传输导体组,其结构为第一接触部组,由第一接触部组向后延伸为第一弹臂部组,再由第一弹臂部组向后分别延伸为第一固持部组与第二固持部组,而由第一固持部组向后延伸为第一引脚部组,及由第二固持部组向后延伸为第二引脚部组;
第二传输导体组,其结构为第二接触部组,由第二接触部组向后延伸为第二弹臂部组,再由第二弹臂部组向后分别延伸为第三固持部组与第四固持部组,而由第三固持部组向后延伸为第三引脚部组,及由第四固持部组向后延伸为第四引脚部组;
该第一传输导体组与第二传输导体组的设置为:
第一接触部组为共面设置,第二接触部组为共面设置,该第一接触部组与第二接触部组位于上下两个不同的面上,并且第一接触部组与第二接触部组为对向设置;
第一弹臂部组为共面设置,第二弹臂部组为共面设置,该第一弹臂部组与第二弹臂部组位于上下两个不同的面上,并且第一弹臂部组与第二弹臂部组为对向设置;
第一固持部组、第二固持部组为共面设置,第三固持部组、第四固持部组为共面设置,该第一固持部组、第二固持部组与第三固持部组、第四固持部组位于上下两个不同的面上,并且第一固持部组、第二固持部组与第三固持部组、第四固持部组为对向设置;
第一引脚部组、第二引脚部组、第三引脚部组、第四引脚部组为交错序列设置,其顺序为第一引脚部组、第三引脚部组、第二引脚部组、第四引脚部组,此四组引脚部组共有14PIN引脚,其依序排列设置;其中,
第一引脚部组为共面设置,其按顺序依次排列有:第一电源回路引脚,第二电源回路引脚,第一电性功能引脚,共3PIN引脚;
第二引脚部组为共面设置,其按顺序依次排列有:第一低频讯号引脚,第二低频讯号引脚,第二电性功能引脚,第三电源回路引脚,第四电源回路引脚,共5PIN引脚;
第三引脚部组为共面设置,其按顺序依次排列有:第五电源回路引脚,第六电源回路引脚,第三电性功能引脚,共3PIN引脚;
第四引脚部组为共面设置,其按顺序依次排列有:第四电性功能引脚,第七电源回路引脚,第八电源回路引脚,共3PIN引脚。
4.依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USB Type C公头电连接器传输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脚部组、第二引脚部组、第三引脚部组、第四引脚部组,为分组交错单排共面设置。
5.依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USB Type C公头电连接器传输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脚部组、第二引脚部组为单排共面设置,所述第三引脚部组、第四引脚部组为单排共面设置,该第一引脚部组、第二引脚部组与第三引脚部组、第四引脚部组位于上下两个不同的面上,形成可上下两侧夹持电路板的结构。
6.一种USB Type C公头电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传输导体结构,于第一固持部组、第二固持部组,与对向另一侧的第三固持部组、第四固持部组之间设置有一屏蔽隔板,且此第一固持部组、第二固持部组、屏蔽隔板、第三固持部组、第四固持部组共同埋设一镶件形式的第二绝缘胶体内。
7.依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USB Type C公头电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于第一弹臂部组、与另一侧第二弹臂部组,均设置于一第一绝缘胶体之栅栏内,且不与此第一绝缘胶体有碰触,使得第一弹臂部组与另一侧弹臂部组,形成为弹性可活动的结构。
8.依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USB Type C公头电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于第二绝缘胶体与第一绝缘胶体外部,设有一件以上的屏蔽壳体,此屏蔽壳体将此第二绝缘胶体与第一绝缘胶体做包覆设置。
9.依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USB Type C公头电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于屏蔽隔板两侧向前延伸有二夹持弹片,此二夹持弹片设置于第一绝缘胶体左右两侧槽内,且不与此绝缘腔胶体碰触,形成为弹性可活动的结构。
10.依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USB Type C公头电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于第二屏蔽壳体后方延伸有可固定限位弹性结构,其设置于分组交错单排共面的第一引脚部组、第二引脚部组、第三引脚部组、第四引脚部组之对向另一侧,形成可两侧夹持电路板的结构。
CN201710320335.5A 2017-05-09 2017-05-09 一种USB Type C公头电连接器及其传输导体结构 Active CN1071810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20335.5A CN107181090B (zh) 2017-05-09 2017-05-09 一种USB Type C公头电连接器及其传输导体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20335.5A CN107181090B (zh) 2017-05-09 2017-05-09 一种USB Type C公头电连接器及其传输导体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81090A true CN107181090A (zh) 2017-09-19
CN107181090B CN107181090B (zh) 2023-05-05

Family

ID=598324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20335.5A Active CN107181090B (zh) 2017-05-09 2017-05-09 一种USB Type C公头电连接器及其传输导体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181090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74710B (zh) * 2017-09-29 2019-10-11 岱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連接器
CN110364858A (zh) * 2018-04-10 2019-10-22 岱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10571550A (zh) * 2018-05-18 2019-12-13 岱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Usb c母座连接器
USD982527S1 (en) 2020-10-19 2023-04-04 Luxshare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Electric connector
US11658441B2 (en) 2020-10-19 2023-05-23 Luxshare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Cable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shielding performance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70676A (zh) * 2014-09-05 2016-04-06 广迎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连接器
WO2017041747A1 (zh) * 2015-09-09 2017-03-16 蔡周贤 双向双面电连接器
CN106571552A (zh) * 2016-11-02 2017-04-19 东莞市米南实业有限公司 Usb与rj45混合型电连接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70676A (zh) * 2014-09-05 2016-04-06 广迎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连接器
WO2017041747A1 (zh) * 2015-09-09 2017-03-16 蔡周贤 双向双面电连接器
CN106571552A (zh) * 2016-11-02 2017-04-19 东莞市米南实业有限公司 Usb与rj45混合型电连接器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74710B (zh) * 2017-09-29 2019-10-11 岱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連接器
CN110364858A (zh) * 2018-04-10 2019-10-22 岱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10571550A (zh) * 2018-05-18 2019-12-13 岱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Usb c母座连接器
USD982527S1 (en) 2020-10-19 2023-04-04 Luxshare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Electric connector
US11658441B2 (en) 2020-10-19 2023-05-23 Luxshare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Cable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shielding performance
US11705675B2 (en) 2020-10-19 2023-07-18 Luxshare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Cable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shielding performan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81090B (zh) 2023-05-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81090A (zh) 一种USB Type C公头电连接器及其传输导体结构
CN107275883B (zh) 电连接器及其差分信号组
CN104064910A (zh) 高频插座连接器、高频插头连接器及其组合结构
CN103762458B (zh) 插座连接器
CN206225604U (zh) 复合式连接器
CN203932514U (zh) 高频插座连接器、高频插头连接器及其组合结构
JP3182974U (ja) 両方向差込口を備えるusb3.0ポートの構造
CN204760595U (zh) 一种USB C-Type连接器
CN106848665A (zh) 正反插usb连接器
CN105161895A (zh) 插座电连接器
CN107093822A (zh) 电连接器
CN206610931U (zh) 正反插usb连接器
CN203521679U (zh) 一种扁平导线条形灯的连接器组件
CN204989705U (zh) 灯条组件、背光模组和显示设备
CN204720695U (zh) 电连接器
TWI703778B (zh) 高速連接器組合及其電連接器
CN206322894U (zh) 一种新型结构的电子连接器
CN105826782B (zh) 基于ffc排线的usb3.0信号延长线***
CN205543399U (zh) 电连接器
TW202404191A (zh) 線端連接器及連接器元件
CN204834935U (zh) 便于组装焊线的usb2.0 type-c连接器
CN206195012U (zh) 可正反插拔的电源插头与电源插座及其组合结构
CN206332152U (zh) 传输线路构件
CN202454854U (zh) 堆叠型连接器总成
CN203660126U (zh) 插座电连接器、插头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28

Address after: 1315-229, Unit 2, 13th Floor, Building 10, Baiqiang Avenue, Fengtai District, Beijing, 100000

Patentee after: Beijing Jinkangtu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Dongguan Minan Industrial Co., Ltd., 2nd Floor, Building B, Xiagang Xinye Road, Chang'an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3000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KINGCONN INDUSTRIAL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