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81553A - 发光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发光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81553A
CN106981553A CN201610030847.3A CN201610030847A CN106981553A CN 106981553 A CN106981553 A CN 106981553A CN 201610030847 A CN201610030847 A CN 201610030847A CN 106981553 A CN106981553 A CN 1069815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toptric arrangement
semiconductor layer
substrate
semiconductor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3084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81553B (zh
Inventor
吴佳裕
曾俊龙
沈庆兴
郑惟顶
简瑞芬
龚钰茗
郑乔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pista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Epista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pistar Corp filed Critical Epistar Corp
Priority to CN20161003084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81553B/zh
Publication of CN1069815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815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815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815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4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s, e.g. passivation layer or anti-reflective coating
    • H01L33/46Reflective coating, e.g. dielectric Bragg reflec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or of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of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7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1/7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with subsequent division of the substrate into plural individua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33/00Details relating to devices covered by the group H01L33/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its subgroups
    • H01L2933/0008Processes
    • H01L2933/0025Processes relating to coat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ed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发光元件及其制造方法,该发光元件制造方法包含:提供一半导体晶片,包含:一基板,具有一第一表面以及相对于第一表面的一第二表面;以及一半导体叠层位于基板的第一表面;移除部分半导体叠层以形成一暴露区;形成一第一反射结构于暴露区上;以及由基板的第二表面对应第一反射结构的位置照射一激光光束。

Description

发光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光元件及其制造方法,更详言之,是涉及一种具有高亮度的发光元件。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为p型半导体与n型半导体所组成的光电元件,通过p-n接面上载流子的结合放出光线,可广泛地使用于光学显示装置、交通号志、数据储存装置、通讯装置、照明装置与医疗器材等。传统的发光二极管制作工艺,是在一基板上以外延技术成长半导体叠层,形成晶片,外延完成后需进行切割制作工艺,将晶片分割成多个发光二极管管芯。
现有的晶片切割技术包含先自晶片的表面上形成两组彼此互相垂直的切割线,接着以劈刀对准两方向垂直线进行劈裂,使得晶片沿着切割线裂开而分离成多个发光二极管管芯。另一种晶片切割技术包含由基板表面照射激光光束,通过激光光束在基板内形成变质区,再利用外力使晶片沿变质区***形成多个发光二极管管芯。然而受限于上述切割技术,当晶片的切割走道缩减时,或晶片***时常造成切割良率不佳的问题。此外,切割所用的激光能量若非控制在最佳条件下操作,除了产生切割良率不佳的问题外,也可能损伤晶片的半导体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元件制造方法,包含:提供一半导体晶片,包含:一具有一第一表面以及相对于第一表面的一第二表面的基板;以及一半导体叠层位于基板的第一表面;移除部分半导体叠层以形成一暴露区;形成一第一反射结构于暴露区上;以及由基板的第二表面对应第一反射结构的位置照射一激光光束。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发光元件,包含:一基板;一半导体叠层,位于基板上,包含:一第一半导体层;一第二半导体层;以及一活性层位于第一半导体层及第二半导体层之间;一周围区,围绕活性层及第二半导体层;以及一第一反射结构,位于周围区上。
附图说明
图1A~图1I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发光元件制造方法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波长与反射率关系图;
图3A~图3B分别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发光元件上视图及截面结构图;
图4A~图4B分别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发光元件上视图及截面结构图;
图5A~图5B分别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发光元件上视图及截面结构图;
图6A~图6B分别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发光元件上视图及截面结构图;
图7A~图7F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发光元件制造方法的示意图;
图8A~图8B分别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发光元件上视图及截面结构图;
图9A~图9B分别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发光元件上视图及截面结构图。
符号说明
1、11:晶片
2、3、4、5、7、8:发光元件
10:基板
101:第一表面
102:第二表面
103:侧表面
12a、42a:第一反射结构
12b、42b:第二反射结构
14:绝缘层
16:透明导电层
18:沟槽
18’:绝缘区
121、122:介电层
20:半导体叠层
22:第一半导体层
24:活性层
26:第二半导体层
28:开口
201、201a、201b、18”:暴露区
203:平台
220:导光结构
220’:柱状体
30a:第一电极
30b、301:第二电极
301a:打线部
301b:延伸部
32、32a、32b:图案化第二反射结构
34、42a’:图案化第一反射结构
36:电性连结
50:激光光束
60:变质区
70、70a、70b、70c:发光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会被详细地描述,并且绘制于附图中,相同或类似的部分会以相同的号码在各附图以及说明出现。
图1A至图1I为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发光元件制造方法。如图1A所示,首先,提供一基板10,包含一第一表面101及一第二表面102,以外延制作工艺在第一表面101上成长半导体叠层20,成为晶片1。基板10可为蓝宝石(Sapphire)基板、硅(Silicon)基板、碳化硅(SiC)基板、氮化镓(GaN)基板、或砷化镓(GaAs)基板。半导体叠层20由第一表面101往上依序包含了第一半导体层22、第二半导体层26、以及一活性层24位于第一半导体层22及第二半导体层26之间。其中基板10可为图案化基板(patternedsubstrate),意即,基板10的第一表面101具有图案化结构(图未示),由活性层24发出的光线经过基板10上的图案化结构,可以产生光线折射效果,进而提升发光元件的亮度,以及由此图案化结构减缓或局限因基板10与半导体叠层20间的晶格不匹配形成的差排,提升半导体叠层20外延品质。此外,在形成半导体叠层20之前,也可在基板10的第一表面101先形成一缓冲层(图未示),缓冲层也可以减缓上述晶格不匹配,减少差排的产生,以提升外延品质。第一半导体层22与第二半导体层26通过掺杂n型或p型杂质而具有不同电性,例如第一半导体层可为n型半导体层,第二半导体层可为p型半导体层。半导体叠层20的材料包含III-V族半导体材料,包含至少一种元素选自于由铝(Al)、镓(Ga)、铟(In)、氮(N)、磷(P)及砷(As)所构成的群组,例如为AlGaInP、AlN、GaN、AlGaN、InGaN或AlInGaN等的半导体化合物。活性层24的结构可为单异质结构(single heterostructure;SH)、双异质结构(double heterostructure;DH)、双面双异质结构(double-side doubleheterostructure;DDH)或多重量子阱结构(multi-quantum well structure;MQW)。
接着,如图1B及图1C所示,以蚀刻制作工艺移除部分区域的第二半导体层26及活性层24,并暴露出第一半导体层22,以形成暴露区201。图1C为晶片1经蚀刻制作工艺后的上视及局部放大图,图1B为图1C局部放大区域W中沿AA’线的剖视图。暴露区201可包含多个相互垂直的第一暴露区201a,以及多个第二暴露区201b,在后续制作工艺中,第二暴露区201b可用以在其上方形成电极,第一暴露区201a形成晶片切割制作工艺中的切割走道,晶片1将依第一暴露区201a所形成的切割走道进行管芯分割。接着,如图1D所示,在第一暴露区201a表面形成一第一反射结构12a,以及在第二半导体层26上表面形成一第二反射结构12b,第一反射结构12a与第二反射结构12b在同一道制作工艺形成且具有相同材料。区域R为图1A中第一反射结构12a及第二反射结构12b的局部放大图。如区域R所示,第一反射结构12a与第二反射结构12b为一介电材料叠层,介电材料叠层由多组折射率不同的介电层121及122交互重复堆叠所组成,其材料可包含但不限于氧化硅(SiOX)、氮化硅(Si3N4)、氧化铝(Al2O3)、氧化钛(TiXOY)、五氧化二钽(Ta2O5)、氧化铌(Nb2O5)、氧化锆(ZrO2)或前述材料的组合。
接着,如图1E所示,在第二半导体层26以及第二反射结构12b表面形成一透明导电层16,透明导电层16可完全覆盖第二反射结构12b。接着,分别在第二暴露区201b的第一半导体层22表面形成第一电极30a以及在透明导电层16表面形成第二电极30b。其中,第二电极30b形成于第二反射结构12b的对应位置上,第二电极30b的面积可等于或略小于第二反射结构12b的面积,第一电极30a与第二电极30b相对设置于半导体叠层20上且分别邻近半导体叠层20的短边。图1F为本步骤中于图1C沿垂直AA’线方向的另一通过第二电极30b的剖视图。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G所示,其结构与图1E的剖面结构类似,差异处在透明导电层16也可在第二反射结构12b的对应位置上具有开口28,使第二反射结构12b的部分上表面暴露出来,由剖面观之,此开口28宽度可略小于第二反射结构12b的宽度及/或第二电极30b的最大宽度。第二电极30b形成于透明导电层16与第二反射结构12b上,且填入开口28与第二反射结构12b接触。在本发明又一实施例中,第二反射结构12b与透明导电层16在第二电极30b的下方皆具有开口。由剖面观之,此开口宽度可略小于第二电极30b的最大宽度,使第二电极30b经由开口穿过第二反射结构12b及透明导电层16,并与第二半导体层26接触。
接着,如图1H所示,在基板10的第二表面102对应第一暴露区201a所形成的切割走道的位置,沿各切割走道照射激光光束50。激光光束50可为隐形切割(Stealth Dicing)激光,沿着切割走道聚焦于基板10内部并在基板10内部形成变质区60,即形成隐形切割线。在一实施例中,隐形切割(StealthDicing)激光可实施多次,聚焦于基板10内的不同深度,以在基板10内同一截面上形成多条基板内部切割线。在另一实施例中,可在实施隐形切割激光之前,在基板10的第二表面102形成一反射层,例如为布拉格反射镜(distributed Bragg reflector,DBR)(图未示),以增进发光元件的出光效率。当隐形切割(Stealth Dicing)激光聚焦于基板10内部时,部分激光光束50可能穿过基板10的第一表面101散射至半导体叠层20,而损伤半导体叠层20。通过选择第一反射结构12a的介电层材料、其叠层厚度及层数,利用第一反射结构12a将穿过基板10的激光光束50反射远离半导体叠层20,如此一来,散射至半导体层20的激光光束50可被第一反射结构12a所反射,进而抑制并降低激光光束50的能量对半导体层20的损伤。例如,当采用的隐形切割激光光束50的波长为1064nm时,第一反射结构12a可选用包含厚度为183nm的二氧化硅及厚度为112nm的二氧化钛叠层,依序交叠12次,并由图2的实验模拟结果可知,当所采用的隐形切割激光波长为1064nm时,此第一反射结构12a几乎可完全反射此波段的激光光束。最后,如图1I所示,对晶片1正面或背面施以外力,使晶片1沿基板内的隐形切割线劈裂开,且第一反射结构12a同时也因此被***,晶片1被分离成多个发光元件2。
图3A为依据本发明前述制造方法所形成的发光元件2上视图,图3B为图3A沿A-A’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发光元件2包含基板10,基板具有一第一表面101、一第二表面102以及多个侧表面103,以及设置于基板10第一表面101的半导体叠层20。基板10的第一表面101可具有图案化结构(图未示),通过基板10上的图案化结构可提升发光元件2的亮度及外延品质。半导体叠层20包含第一半导体层22、第二半导体层26及活性层24位于第一半导体层22与第二半导体层26之间。半导体叠层上20具有一第一暴露区201a及一第二暴露区201b,由移除部分第二半导体层26及活性层24而暴露出第一半导体层22所形成。第一暴露区上201a设置有第一反射结构12a,第二暴露区201b上设置有第一电极30a。如前述的发光元件制造方法中,由于在切割晶片之前,第一反射结构12a设置于由第一暴露区201a所形成的切割走道上,因此第一反射结构12a由上视看来会围绕活性层24及第二半导体层26,且第一电极30a与相邻的活性层24及第二半导体层26的侧壁之间不具有第一反射结构12a。第二半导体层26表面具有第二反射结构12b以及一覆盖第二反射结构12b及第二半导体层的透明导电层16,透明导电层16上方对应第二反射结构12b的位置处具有一第二电极30b,其中第二反射结构12b的面积可等于或略大于第二电极30b的面积,此外,第二反射结构12b与第二电极30b可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形状。由于在本发明的一制造方法中,晶片1是通过隐形切割(Stealth Dicing)激光光束在基板10内形成变质区,并以外力沿变质区使晶片1劈裂成多发光元件2,因此在劈裂后的基板10的侧表面103可具有实质上平行于基板10第一表面101及/或第二表面102的条状粗化区(图未示),条状粗化区即激光光束聚焦在基板10内部时形成的变质区,当实施多次隐形激光切割,则会形成多道条状粗化区。此外,发光元件2在基板10的第二表面102可具有反射层(图未示),以增进整体出光效率。
由于第一反射结构12a与第二反射结构12b为同一道制作工艺中同时形成,第一反射结构12a与第二反射结构12b具有相同材料。第一反射结构12a与第二反射结构12b的材料包含介电材料叠层,介电材料叠层由多组折射率不同的介电材料交互重复堆叠所组成,其材料可包含但不限于氧化硅(SiOX)、氮化硅(Si3N4)、氧化铝(Al2O3)、氧化钛(TiXOY)、五氧化二钽(Ta2O5)、氧化铌(Nb2O5)、氧化锆(ZrO2)或前述材料的组合。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反射结构12a与第二反射结构12b为氧化硅与二氧化钛交互堆叠所组成的叠层,氧化硅与二氧化钛叠层可重复堆叠2~12次。由于第二反射结构12b形成在第二半导体层26与透明导电层16之间,其位置与形状与第二电极30b相对应,由介电材料所构成的第二反射结构12b可以防止电流直接经由第二电极30b下方注入第二半导体层26中,以降低在第二电极30b下方产生电子空穴复合的机率。因此,可以提高第二电极30b以外区域的发光效率。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发光元件3中,也可在发光元件3周围的第一暴露区201a的第一半导体层22上形成图案化第一反射结构及/或在第二半导体层26上形成图案化第二反射结构。例如,如图4A及图4B所示,图4B为图4A沿A-A’的剖视图,第二电极301包含打线部301a及由打线部301a延伸出的延伸部301b,可在第二半导体层26上方及第二电极301下方设置一图案化的多个第二反射结构32,其中第二反射结构32a位于打线部301a下方,图案化多个第二反射结构32b位于延伸部301b下方。多个第二反射结构32b的图案可由多个不连续的点状、块状或线状结构构成,多个第二反射结构32b的间距可随距打线部301a的距离而递增,亦即,距离打线部301a较远处,多个第二反射结构32b的排列间距较疏。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发光元件4中,如图5A所示,第一暴露区201a的上方具有图案化的第一反射结构34。图5B为图5A沿B-B’的剖面结构图。这些由介电材料所形成的图案化第一反射结构34可使发光元件4所发出的光,在发光元件4周围形成光散射,因此增进发光元件4出光效益。但本发明发光元件的第一/第二反射结构的设置并不限于此,也可依电流局限或出光效果不同目的而有不同配置方式。
图6A~图6B分别为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发光元件5的上视图及其沿B-B’的剖视图。与前述实施例不同的是,发光元件5周围的第一暴露区201a的第一半导体层22表面具有导光结构220,且导光结构220的上表面具有第一反射结构34。导光结构220由多个柱状体220’所形成,柱状体220’的高度可介于1μm~10μm。导光结构220是在形成图案化第一反射结构34后,将图案化第一反射结构34作为遮罩,对第一暴露区201a的第一半导体层22进行蚀刻所形成,例如采用干式蚀刻制作工艺且蚀刻深度可为1μm~10μm。如此一来,部分未被图案化第一反射结构34所覆盖到的第一半导体层22被移除,而在第一半导体层22表面形成多个柱状体220’。通过发光元件5周围第一暴露区201a上的导光结构220及图案化第一反射结构34,可增进发光元件5的出光效益。
图7A至图7F为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发光元件制造方法。如图7A所示,在基板10的第一表面101以外延方式成长半导体叠层20后,形成晶片11,并以蚀刻制作工艺移除部分区域的第二半导体层26及活性层24,并暴露出第一半导体层22,以形成多个平台203。在另一实施例中,基板10的第一表面101可具有图案化结构(图未示)。接着,同样以蚀刻制作工艺移除在平台203内的部分第一半导体层22,使基板10的第一表面101暴露出来,形成多个沟槽18,以及以沟槽18相互分离的多个发光单元70。接着,如图7B所示,沟槽18包含在部分沟槽18内形成绝缘层14的绝缘区18’,以及两相邻发光单元70间完全未设置绝缘层14的暴露区18”。绝缘区18’内的绝缘层14覆盖相邻发光单元70的侧壁、部分平台203上的第一半导体层22以及第二半导体层26。在后续制作工艺中,暴露区18”将用以定义出晶片切割制作工艺中的切割走道,晶片11将依此切割走道进行分割。接着,如图7C所示,在暴露区18”内第一表面101的上方形成一第一反射结构42a,在部分发光单元70的第二半导体层26上方形成一第二反射结构42b。第一反射结构42a与第二反射结构42b为同时形成且为相同材料。第一反射结构42a与第二反射结构42b为一介电材料叠层,介电材料叠层由多组折射率不同的介电层交互重复堆叠所组成,其材料可包含但不限于氧化硅(SiOX)、氮化硅(Si3N4)、氧化铝(Al2O3)、氧化钛(TiXOY)、五氧化二钽(Ta2O5)、氧化铌(Nb2O5)、氧化锆(ZrO2)或前述材料的组合。
接着,如图7D所示,在各发光单元70的第二半导体层26以及第二反射结构42b表面形成一透明导电层16,透明导电层16可完全覆盖第二反射结构42b。接着,在绝缘层14上方形成电性连结36,在部分发光单元70c的第一半导体层上形成第一电极30a,以及在部分发光单元70a的透明导电层16上方对应第二反射结构42b的位置形成第二电极30b。其中,电性连结36覆盖绝缘层14,并延伸至相邻发光单元的第一半导体层22上及透明导电层16上,使发光单元70a-70c电性串联。第一电极30a及第二电极30b可通过打线或焊接等方式,以连接外部电源或外部电子元件。如此一来,发光单元70a-70c定义为一发光阵列。第二电极30b形成于第二反射结构42b的对应位置上,第二电极30b的面积可等于或略小于第二反射结构42b的面积。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透明导电层16及第二反射结构42b在第二电极30b的对应位置上具有开口(图未示),使第二半导体层26的部分上表面暴露出来,第二电极30b形成于透明导电层16与第二反射结构42b上,且填入开口与第二半导体层26接触。
接着,如图7E所示,在基板10的第二表面102对应暴露区18”所形成的切割走道的位置,照射激光光束50。激光光束50可为隐形切割激光,沿着切割走道聚焦于基板10内部并在基板10内部形成变质区60,即形成隐形切割线。在另一实施例中,可在实施隐形切割激光之前,在基板10的第二表面形成一反射层(图未示),以增进发光元件的出光效率。当隐形切割(StealthDicing)激光聚焦于基板10内部时,部分激光光束50可能穿过基板10的第一表面101散射至半导体层20,而损伤半导体层20。通过选择第一反射结构42a的介电层材料、其叠层厚度及层数,可使第一反射结构42a反射激光光束50,如此一来,散射至半导体层20的激光光束50可被第一反射结构42a所反射,进而抑制并降低激光光束50的能量对半导体层20的损伤。最后,如图7F所示,对晶片11施以外力,使晶片11沿基板10内的隐形切割线劈裂开,且第一反射结构42a同时也被***,晶片11被分离成多个发光元件7。每一发光元件7包含了以发光单元70a-70c串联所组成的发光阵列。
图8A为依据本发明前述制造方法所形成的发光元件7上视图,图8B为图8A沿A-A’线的剖面结构图。发光元件7包含基板10,基板具有一第一表面101、一第二表面102以及多个侧表面103,以及设置于基板10第一表面101的发光单元70a-70c。各发光单元包含一发光叠层20,且发光单元70a-70c间以沟槽18在空间上相互分离,沟槽18的底部即为基板10的第一表面101。沟槽18内的第一表面101以及相邻发光单元70的侧壁具有绝缘层14以形成绝缘区18’,绝缘层14上方具有电性连结36。电性连结36覆盖绝缘层14,并接触相邻发光单元的第一半导体层22及透明导电层16,使发光单元70a-70c达到电性串联。发光单元70a的第二半导体层26表面具有第二反射结构42b以及一覆盖第二反射结构42b及第二半导体层的透明导电层16,透明导电层16上方对应第二反射结构42b的位置处具有第二电极30b。基板10的第一表面101上具有第一反射结构42a,如前述的发光元件制造方法中,由于在切割晶片11之前,第一反射结构42a设置于由暴露区18”所形成的切割走道上,因此第一反射结构42a由上视看来会同时围绕各发光单元70a-70b的第一半导体层22、活性层24及第二半导体层26。由于第一反射结构42a与第二反射结构42b为同时形成,第一反射结构42a与第二反射结构42b具有相同材料,可包含由多组折射率不同的介电材料交互重复堆叠所组成介电材料叠层。在另一实施例中,发光元件结构与发光元件7类似,差异在绝缘层14可与第一反射结构42a、第二反射结构42b于同一道制作工艺完成,绝缘层14的材料可以和第一反射结构42a、第二反射结构42b的材料相同,可包含由多组折射率不同的介电材料交互重复堆叠所组成介电材料叠层的反射结构。
在本发明的发光元件的另一实施例的发光元件8中,也可另在相邻发光单元70a-70c间设置图案化第一反射结构42a’,图案化第一反射结构42a’的结构及材料选择与上述各实施例所揭露的反射结构结构及材料选择相同或可基于此揭露做类似的变化。如图9A及图9B所示,图9B为图9A沿A-A’线的剖面结构图,图案化第一反射结构42a’设置于绝缘区18’内的第一表面101上,由介电材料所组成的图案化第一反射结构42a’具有导光效果,可避免发光单元70a-70c所发出的侧向光因各单元间的距离过近,而导致光相互被吸收,降低发光效率的现象。
上述实施例仅为例示性说明本申请案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申请案。任何本申请案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均可在不违背本申请案的技术原理及精神的情况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改及变化。因此本申请案的权利保护范围如附上的权利要求所列。

Claims (10)

1.一种发光元件制造方法,包含:
提供一半导体晶片,包含:
基板,具有第一表面以及相对于该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以及
半导体叠层位于该基板的第一表面;
移除部分该半导体叠层以形成一暴露区;
形成一第一反射结构于该暴露区上;以及
由该基板的该第二表面对应该第一反射结构的位置照射一激光光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元件制造方法,其中通过该激光光束对该半导体晶片进行分割,及/或该第一反射结构可反射该激光光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元件制造方法,其中:
该半导体叠层包含第一半导体层、活性层、以及第二半导体层依序形成于该第一表面上;
还包含形成一第二反射结构于该第二半导体层上,其中该第一反射结构与该第二反射结构为同一步骤形成,及/或该第一反射结构及该第二反射结构包含一介电材料叠层,该介电材料叠层由多组折射率不同的介电材料重复堆叠所组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元件制造方法,其中:
该半导体叠层包含第一半导体层、活性层、以及第二半导体层依序形成于该第一表面上;
其中移除部分该半导体叠层至暴露出该第一半导体层,以形成该暴露区,该暴露区包含一或多条走道,且形成该第一反射结构于该走道中的该第一半导体层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元件制造方法,其中:
该半导体叠层包含第一半导体层、活性层、以及第二半导体层依序形成于该第一表面上;
其中移除部分该半导体叠层至暴露出该基板的该第一表面,以形成该暴露区,该暴露区包含一或多条走道,且形成该第一反射结构于该走道中的该第一表面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元件制造方法,还包含聚焦该激光光束于该基板中,以在该基板内部形成多条切割线,并沿着该多条切割线将该半导体晶片分离成多个发光元件。
7.一种发光元件,包含:
基板;
半导体叠层,位于该基板上,包含:
第一半导体层;
第二半导体层;以及
活性层,位于该第一半导体层及该第二半导体层之间;
周围区,围绕该活性层及该第二半导体层;以及
第一反射结构,位于该周围区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元件,还包含:
第二电极,位于该第二半导体层上;以及
第二反射结构,位于该第二电极与该第二半导体层之间;
其中该第一反射结构与该第二反射结构具有相同介电材料叠层,该介电材料叠层由多组折射率不同的介电材料重复堆叠所组成。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元件,其中该第一反射结构包含一介电材料叠层,该介电材料叠层由多组折射率不同的介电材料重复堆叠所组成,及/或该第一反射结构可反射一激光光束。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元件,其中:
该周围区包含该第一半导体层的一暴露表面,该第一反射结构位于该第一半导体层的该暴露表面上;或
该基板上还包含一或多个半导体叠层构成多个该半导体叠层,该周围区包含该基板周围未设有该半导体叠层的一暴露表面,且该周围区同时围绕该多半导体叠层的该第一半导体层、该活性层及该第二半导体层,以及该第一反射结构位于该基板的该暴露表面上。
CN201610030847.3A 2016-01-18 2016-01-18 发光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069815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30847.3A CN106981553B (zh) 2016-01-18 2016-01-18 发光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30847.3A CN106981553B (zh) 2016-01-18 2016-01-18 发光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81553A true CN106981553A (zh) 2017-07-25
CN106981553B CN106981553B (zh) 2020-02-07

Family

ID=593402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30847.3A Active CN106981553B (zh) 2016-01-18 2016-01-18 发光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81553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12453A (zh) * 2019-04-08 2020-08-07 厦门三安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绝缘反射层
CN112151644A (zh) * 2020-08-21 2020-12-29 华灿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紫外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制备方法及外延片
CN113493187A (zh) * 2020-04-02 2021-10-12 英飞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制造mems半导体芯片的具有隐形切割工艺的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38348A (zh) * 2011-04-08 2012-10-17 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半导体发光元件
US20130105761A1 (en) * 2011-10-31 2013-05-02 Woosik Lim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3681980A (zh) * 2012-09-25 2014-03-26 上海蓝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背镀反射层的发光二极管的切割方法
CN103904180A (zh) * 2012-12-25 2014-07-02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ed芯片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KR101444027B1 (ko) * 2013-05-27 2014-09-25 희성전자 주식회사 발광소자 제조방법
CN204332999U (zh) * 2015-01-28 2015-05-13 安徽三安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反射墙的发光二极管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38348A (zh) * 2011-04-08 2012-10-17 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半导体发光元件
US20130105761A1 (en) * 2011-10-31 2013-05-02 Woosik Lim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3681980A (zh) * 2012-09-25 2014-03-26 上海蓝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背镀反射层的发光二极管的切割方法
CN103904180A (zh) * 2012-12-25 2014-07-02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ed芯片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KR101444027B1 (ko) * 2013-05-27 2014-09-25 희성전자 주식회사 발광소자 제조방법
CN204332999U (zh) * 2015-01-28 2015-05-13 安徽三安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反射墙的发光二极管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12453A (zh) * 2019-04-08 2020-08-07 厦门三安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绝缘反射层
CN111512453B (zh) * 2019-04-08 2022-03-29 厦门三安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绝缘反射层
CN113493187A (zh) * 2020-04-02 2021-10-12 英飞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制造mems半导体芯片的具有隐形切割工艺的方法
US11939216B2 (en) 2020-04-02 2024-03-26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Method with stealth dicing process for fabricating MEMS semiconductor chips
CN113493187B (zh) * 2020-04-02 2024-08-16 英飞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制造mems半导体芯片的具有隐形切割工艺的方法
CN112151644A (zh) * 2020-08-21 2020-12-29 华灿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紫外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制备方法及外延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81553B (zh) 2020-0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93829B2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light-emitting device
US9172008B2 (en)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device
JP4572270B2 (ja) 窒化物半導体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316026B (zh) 氮化物半导体激光器芯片及其制造方法
JP5237286B2 (ja) フォトニック結晶により定められたアレイ状エミッタを含む発光デバイス
US20120018755A1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s with embedded void-gap structures through bonding of structured materials on active devices
KR101259483B1 (ko) 반도체 발광 소자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20070013324A (ko) 3족 질화물 소자를 제조하는 방법 및 그 방법을 이용하여제조된 소자
JP2007087973A (ja) 窒化物半導体素子の製法およびその方法により得られる窒化物半導体発光素子
CN105122472B (zh) 用于制造光电子半导体芯片的方法和光电子半导体芯片
KR101132910B1 (ko) 발광 다이오드 제조방법
CN203218312U (zh) 发光二极管
CN106981553A (zh) 发光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5322057B (zh) 发光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TWI697076B (zh) 發光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JP2014517543A (ja) 半導体発光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080039058A (ko) 반도체 발광 소자의 제조방법
JP2005012206A (ja) 窒化物系半導体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920186B2 (ja) 半導体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半導体発光素子
JP5599675B2 (ja) Ledデバイスチップの製造方法
US20220393438A1 (en) Optoelectronic semiconductor component, arrangement of optoelectronic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opto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n optoelectronic semiconductor component
KR20100046619A (ko) 질화물 반도체 발광 소자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20120048331A (ko) 발광 다이오드 칩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207082541U (zh) 具有接触层的发光二极管
KR20050060171A (ko) 고휘도 질화물 반도체 발광 다이오드의 제조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