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95921B - 力矩传递用接头和电动式助力转向装置 - Google Patents

力矩传递用接头和电动式助力转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95921B
CN106795921B CN201580046670.XA CN201580046670A CN106795921B CN 106795921 B CN106795921 B CN 106795921B CN 201580046670 A CN201580046670 A CN 201580046670A CN 106795921 B CN106795921 B CN 1067959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cave
coupling
convex portion
driven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4667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795921A (zh
Inventor
瀬川彻
大泽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pan Seik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apan Seik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15/062569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6047188A1/ja
Application filed by Japan Seiko Co Ltd filed Critical Japan Seik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7959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959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7959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9592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3/00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 F16D3/50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with the coupling parts connected by one or more intermediate members
    • F16D3/64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with the coupling parts connected by one or more intermediate members comprising elastic elements arranged between substantially-radial walls of both coupling parts
    • F16D3/68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with the coupling parts connected by one or more intermediate members comprising elastic elements arranged between substantially-radial walls of both coupling parts the elements being made of rubber or similar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00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 B62D5/04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electrical, e.g. using an electric servo-motor connect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steering gea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00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 B62D5/04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electrical, e.g. using an electric servo-motor connect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steering gear
    • B62D5/0409Electric motor acting on the steering colum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00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 B62D5/04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electrical, e.g. using an electric servo-motor connect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steering gear
    • B62D5/0442Conversion of rotational into longitudinal movement
    • B62D5/0454Worm gea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3/00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 F16D3/50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with the coupling parts connected by one or more intermediate members
    • F16D3/54Couplings comprising a chain or strip surrounding two wheels arranged side by side and provided with teeth or the equival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3/00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 F16D3/50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with the coupling parts connected by one or more intermediate members
    • F16D3/72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with the coupling parts connected by one or more intermediate members with axially-spaced attachments to the coupling parts
    • F16D3/74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with the coupling parts connected by one or more intermediate members with axially-spaced attachments to the coupling parts the intermediate member or members being made of rubber or other rubber-like flexible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Power Steering Mechanism (AREA)

Abstract

将电动马达的输出轴(12a)的驱动侧传递部(20)、与蜗杆轴(6a)的被驱动侧传递部(26)经由包括弹性部件(18)和联轴器(30)的力矩传递用接头(16)能传递力矩地结合。分别以介在有周向的间隙的状态,使联轴器(30)的耦接侧凹凸部(31)的轴向一端部卡合在驱动侧传递部(20)的驱动侧第一凹凸部(21),使轴向另一端部卡合在被驱动侧传递部(26)的被驱动侧第一凹凸部(27)。以分别能在耦接侧凹凸部(31)的轴向中间部与驱动侧传递部(20)的驱动侧第二凹凸部(22)及被驱动侧传递部(26)的被驱动侧第二凹凸部(28)之间传递力矩地架设的状态,设置弹性部件(18)。由此,实现在改变驱动轴即电动马达的输出轴的旋转方向时,能够防止产生敲打声的构造。

Description

力矩传递用接头和电动式助力转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所涉及的力矩传递用接头装配在各种机械装置中,用于在驱动轴与被驱动轴之间传递力矩。另外,本发明的电动式助力转向装置被用作汽车的转向装置,通过将电动马达用作辅助动力源,减轻驾驶者操作方向盘所需的力。
背景技术
作为在对转向轮(除了叉车等特殊车辆,通常为前轮)付与转向角时,减轻驾驶者操作方向盘所需的力的装置,广泛使用助力转向装置。另外,在这样的助力转向装置中,使用电动马达作为辅助动力源的电动式助力转向装置近年来也开始普及。该电动式助力转向装置的构造已知有各种,但无论哪种构造的情况下都是利用方向盘的操作来使其旋转,将电动马达的辅助动力经由减速器付与给随着旋转而对转向轮付与转向角的旋转轴。作为该减速器,一般而言使用蜗轮蜗杆减速器。在使用蜗轮蜗杆减速器的电动式助力转向装置的情况下,使被电动马达旋转驱动的蜗杆、以及与旋转轴一起旋转的蜗轮啮合,将电动马达的辅助动力自由传递给旋转轴。但是,在蜗轮蜗杆减速器的情况下,不采取任何措施时,基于存在于蜗杆与蜗轮的啮合部的齿隙,在改变旋转轴的旋转方向时,有的情况下会产生被称为敲打声的不快的异常噪声。
作为抑制这样的敲打声的产生的构造,以往考虑利用弹簧等弹性部件将蜗杆向蜗轮弹性地按压。图21、22示出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动式助力转向装置的1个例子。由方向盘1向预定方向旋转的转向轴2的前端部被自由旋转地支承在壳体3的内侧,在该部分固定有蜗轮4。与蜗轮4啮合的蜗杆齿5设在蜗杆轴6的轴向中间部,被电动马达7旋转驱动的蜗杆8的轴向两端部由深沟型球轴承等1对滚动轴承9a、9b自由旋转地支承在壳体3内。并且,在蜗杆轴6的末端部与滚动轴承9a相比突出的部分外嵌有按压块10,在该按压块10与壳体3之间设有螺旋弹簧11等弹性部件。而且,利用该螺旋弹簧11,经由按压块10将设在蜗杆轴6上的蜗杆齿5向蜗轮4按压。利用这样的构成,抑制蜗杆齿5与蜗轮4之间的齿隙,抑制敲打声的产生。
在上述这样的以往构造的情况下,抑制了在蜗杆齿5与蜗轮4的啮合部产生敲打声,但不能抑制在电动马达7的输出轴12的末端部与蜗杆轴6的基端部的结合部分产生的异常噪声。下面说明这一点。在图示的构造的情况下,为了将电动马达7的输出轴12的末端部与蜗杆轴6的基端部能传递力矩地结合,在蜗杆轴6的基端部以在该蜗杆轴6的基端面开口的状态下形成有花键孔13。另一方面,在输出轴12的末端部形成有花键轴部14。而且,通过使花键轴部14与花键孔13花键配合,从而将输出轴12与蜗杆轴6能传递力矩地结合。
如果花键轴部14与花键孔13没有周向间隙地(没有齿隙地)花键配合,那么在输出轴12的末端部与蜗杆轴6的基端部的结合部(花键配合部)不会产生异常噪声。但是,实际的情况下,在该花键配合部会存在齿隙。特别是,在利用图22所示的构造来抑制蜗杆齿5与蜗轮4之间的齿隙的构造的情况下,由于需要使蜗杆轴6摆动变位,因此不能完全消除花键配合部的齿隙,在防止异常噪声的产生方面存在改善的余地。
专利文献2记载了如下构造:通过将电动马达的输出轴与蜗杆轴经由金属制的圆柱状的动力传递部件结合,从而能够顺利进行蜗杆轴的摆动变位。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构造的情况下,为了使蜗杆轴摆动变位,在设置在动力传递部件的两端部的花键轴部(阳花键)、与设置在蜗杆轴及电动马达的输出轴的各端部的花键孔(阴花键)的花键配合部分别存在齿隙。因此,在抑制改变旋转轴的旋转方向时产生的异常噪声的方面存在改善的余地。
另外,专利文献3有如下记载:在将互相位于同心上的蜗杆传动机构的蜗杆轴与电动马达的马达轴连结的星形弹性轴接头中,在设置在马达轴的端部的第1接头部件、与设置在蜗杆轴的端部的第2接头部件之间夹设有星形的弹性部件。并且,专利文献4公开了如下等速万向接头用轴:在第1轴部件的凹槽、与***配置在第1轴部件的筒状部中的第2轴部件的突条之间,设有夹设有弹性部件的低力矩传递部、和形成有间隙的高力矩传递部。可是,专利文献3和专利文献4是利用上述构成,防止2个轴间的晃动并降低振动、噪声的技术,但由于是不使用联轴器而在2个轴沿轴向重叠的位置配置弹性部件的构成,因此在组装时2个轴间的偏离的容许量小,在组装效率方面存在改善的余地。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30689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13124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3-160241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1-7216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欲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鉴于上述这样的情况,目的在于实现一种力矩传递用接头的构造,在改变驱动轴的旋转方向时能够防止产生异常噪声,且组装性好。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力矩传递用接头和电动式助力转向装置中的力矩传递用接头在轴向互相直列配置的驱动轴与被驱动轴的端部彼此之间传递力矩,包括:
联轴器,其在内外两周面中的一个周面设有耦接侧凹凸部,所述耦接侧凹凸部是遍及全周交替配置有凹部和凸部而成的;
橡胶等弹性体等弹性材料制的弹性部件,其具有设在周向多个部位的驱动侧弹性片、和设在周向多个部位的被驱动侧弹性片;
驱动侧传递部,其直接或者经由其他部件设在所述驱动轴的端部,在内外两周面中的与所述耦接侧凹凸部对置的周面设有驱动侧凹凸部,所述驱动侧凹凸部是遍及全周交替配置有凹部和凸部而成的;以及
被驱动侧传递部,其直接或者经由其他部件设在所述被驱动轴的端部,在内外两周面中的与所述耦接侧凹凸部对置的周面设有被驱动侧凹凸部,所述被驱动侧凹凸部是遍及全周交替配置有凹部和凸部而成的。
而且,所述驱动侧凹凸部与所述被驱动侧凹凸部互相在轴向分开地配置。
另外,所述驱动侧凹凸部中的轴向一部分以介在有周向间隙(在构成驱动侧凹凸部的凸部与构成耦接侧凹凸部的凸部的周向侧面彼此之间设有间隙)的状态卡合在所述耦接侧凹凸部,所述驱动侧凹凸部中的轴向另一部分以介在有各所述驱动侧弹性片(将各驱动侧弹性片夹持在构成所述驱动侧凹凸部的凸部与构成所述耦接侧凹凸部凸部的周向侧面彼此之间)的状态卡合在所述耦接侧凹凸部。
另外,所述被驱动侧凹凸部中的轴向一部分以介在有周向间隙(在构成被驱动侧凹凸部的凸部与构成耦接侧凹凸部的凸部的周向侧面彼此之间设有间隙)的状态卡合在所述耦接侧凹凸部,所述被驱动侧凹凸部中的轴向另一部分以介在有各所述被驱动侧弹性片(将各被驱动侧弹性片夹持在构成所述被驱动侧凹凸部的凸部与构成所述耦接侧凹凸部凸部的周向侧面彼此之间)的状态卡合在所述耦接侧凹凸部。
另外,在实施上述这样的本发明的力矩传递用接头的情况下,在将所述驱动侧凹凸部(被驱动侧凹凸部)设在固定在所述驱动轴(被驱动轴)的端部的部件上的情况下,该部件为合成树脂或者烧结金属等金属材料等材料制成的,与构成所述弹性部件的弹性材料相比难以弹性变形(刚性高),对于所述部件,如下这样进行设置:利用过盈配合、或者在这些部件和驱动轴(被驱动轴)中的一个的内周面形成的阴花键部(包含间距细的细齿)将形成在另一个外周面的阳花键压入并进行花键嵌合等,在阻止相对旋转和轴向的相对变位的状态下进行支承,从而将所述部件支承在所述驱动轴(被驱动轴)的端部。
在实施上述这样的本发明的力矩传递用接头的情况下,优选的是,各所述驱动侧弹性片的周向尺寸(周向厚度)大于所述驱动侧凹凸部中的轴向一部分与所述耦接侧凹凸部之间的周向间隙(互相对置的,构成驱动侧凹凸部的凸部和构成耦接侧凹凸部的凸部的周向侧面彼此的间隔)。并且,各所述被驱动侧弹性片的周向尺寸,大于所述被驱动侧凹凸部中的轴向一部分与所述耦接侧凹凸部之间的周向间隙。
在实施上述这样的本发明的情况下,具体而言,所述耦接侧凹凸部包括:形成在轴向一端部(所述驱动轴侧的端部)的耦接侧第一凹凸部;形成在轴向另一端部(所述被驱动轴侧的端部)的耦接侧第二凹凸部;以及形成在轴向中间部的耦接侧第三凹凸部。其中的耦接侧第一凹凸部以介在有所述驱动侧弹性片的状态卡合在所述驱动侧凹凸部的轴向一端部至中间部。另外,所述耦接侧第二凹凸部以介在有所述被驱动侧弹性片的状态卡合在所述被驱动侧凹凸部的轴向另一端部至中间部。另外,所述耦接侧第三凹凸部的轴向一端部以介在有周向间隙的状态卡合在所述驱动侧凹凸部的轴向另一端部,并且所述耦接侧第三凹凸部的轴向另一端部以介在有周向间隙的状态卡合在所述被驱动侧凹凸部的轴向一端部。
在实施这样的发明的情况下,优选的是,所述弹性部件包括:具有各所述驱动侧弹性片的驱动侧弹性体;和与该驱动侧弹性体分开设置的、具有各所述被驱动侧弹性片的被驱动侧弹性体。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联轴器具有:筒部,其在内周面形成有所述耦接侧第三凹凸部;多个突出部,其在所述筒部的轴向两端部的周向等间隔的多个部位,以在轴向突出状态设置,并分别构成所述耦接侧第一凹凸部和所述耦接侧第二凹凸部。而且,在所述驱动侧弹性体中,各所述驱动侧弹性片设在圆环状的连结板部的轴向侧面的周向多个部位;在所述被驱动侧弹性体中,各所述被驱动侧弹性片设在圆环状的连结板部的轴向侧面的周向多个部位。另外,构成所述耦接侧第一凹凸部的多个突出部、与各所述驱动侧弹性片使相互的周向侧面彼此对置,并且遍及全周交替配置,
构成所述耦接侧第二凹凸部的多个突出部、与各所述被驱动侧弹性片使相互的周向侧面彼此对置,并且遍及全周交替配置。
并且,优选的是,所述驱动侧凹凸部被配置为在与构成所述联轴器的所述耦接侧第三凹凸部、及所述耦接侧第一凹凸部的所述多个突出部之间隔着径向间隙,所述被驱动侧凹凸部被配置为在与构成所述联轴器的所述耦接侧第三凹凸部、及构成所述耦接侧第二凹凸部的所述多个突出部之间隔着径向间隙。
另外,优选的是,在所述耦接侧第三凹凸部的轴向两端部中的至少一端部,构成所述耦接侧第三凹凸部的凸部的互相对置的周向两个侧面在越朝向所述耦接侧第三凹凸部的端部边缘而越互相远离的方向倾斜。
并且,优选的是,在所述驱动侧弹性体中,各所述驱动侧弹性片设在圆环状的连结板部的轴向侧面的周向多个部位;在所述被驱动侧弹性体中,各所述被驱动侧弹性片设在圆环状的连结板部的轴向侧面的周向多个部位。而且,所述驱动侧弹性体的连结板部配置在所述驱动侧传递部的轴向侧面与所述联轴器的轴向一端面之间,所述被驱动侧弹性体的连结板部配置在所述被驱动侧传递部的轴向侧面与所述联轴器的轴向另一端面之间。
或者,在实施上述这样的本发明的情况下,例如,所述驱动侧凹凸部包括:形成在轴向一半部(距所述被驱动轴远的一侧的半部)的驱动侧第一凹凸部;以及形成在轴向另一半部(距该被驱动轴近的一侧的半部)的驱动侧第二凹凸部。其中的驱动侧第一凹凸部以介在有周向间隙的状态卡合在所述耦接侧凹凸部的轴向一端部,所述驱动侧第二凹凸部以介在有各所述驱动侧弹性片的状态卡合在所述耦接侧凹凸部的靠近轴向一端的部分(轴向中间部中的靠近驱动轴的部分)。另外,所述被驱动侧凹凸部包括:形成在轴向另一半部(距所述驱动轴远的一侧的半部)的被驱动侧第一凹凸部;以及形成在轴向一半部(距该驱动轴近的一侧的半部)的被驱动侧第二凹凸部。而且,其中的被驱动侧第一凹凸部以介在有周向的间隙的状态卡合在所述耦接侧凹凸部的轴向另一端部,将所述被驱动侧第二凹凸部以介在有各所述被驱动侧弹性片的状态卡合在所述耦接侧凹凸部的靠近轴向另一端的部分(轴向中间部中的靠近被驱动轴的部分)。
在实施这样的发明的情况下,优选的是,利用圆板状或者圆环状的连结板部将各所述驱动侧弹性片与各所述被驱动侧弹性片连结,将所述弹性部件整体形成为一体。
另外,优选的是,在所述联轴器的轴向两端部中的至少一端部,使构成所述耦接侧凹凸部的凸部的互相对置的周向两个侧面在越朝向所述联轴器的端部边缘而越互相远离的方向倾斜。
并且,优选的是,各所述驱动侧弹性片在轴向与所述驱动侧第一凹凸部相邻地配置,各所述被驱动侧弹性片在轴向与所述被驱动侧第一凹凸部相邻地配置。
另外,本发明的电动式助力转向装置包括:
壳体,其被固定的部分支承且不旋转;
转向用旋转轴,其自由旋转地设置在壳体上,由于方向盘的操作而旋转,随着旋转而对转向轮付与转向角;
蜗轮,其在所述壳体的内部,与所述转向用旋转轴同心地被支承在所述转向用旋转轴的一部分上,与所述转向用旋转轴一起旋转;
蜗杆,其在蜗杆轴的轴向中间部设有蜗杆齿,在使所述蜗杆齿与所述蜗轮啮合的状态下,将所述蜗杆轴的轴向两端部分别利用轴承相对于所述壳体自由旋转地支承;以及
电动马达,其用于对所述蜗杆进行旋转驱动,
利用力矩传递用接头能传递力矩地将所述电动马达的输出轴与所述蜗杆轴连接。
特别是在本发明的电动式助力转向装置中,所述力矩传递用接头是上述这样的本发明的力矩传递用接头。在该情况下,所述电动马达的输出轴相当于所述驱动轴,所述蜗杆轴相当于所述被驱动轴。
在实施上述这样的本发明的电动式助力转向装置的情况下,优选的是,在所述蜗杆轴的末端部(经由力矩传递用接头与电动马达的输出轴结合的一侧的相反侧的端部)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预压付与机构,该预压付与机构将所述蜗杆向所述蜗轮弹性地按压。
发明效果
根据上述这样的本发明的力矩传递用接头和电动式助力转向装置,在改变驱动轴的旋转方向时,能够防止异常噪声产生。
即,在本发明的情况下,将驱动侧凹凸部和被驱动侧凹凸部的各自的轴向一部分以介在有周向间隙的状态卡合在耦接侧凹凸部,并且将这些驱动侧凹凸部和被驱动侧凹凸部的各自的轴向另一部分以介在有构成橡胶等弹性体等弹性材料制的弹性部件的驱动侧弹性片和被驱动侧弹性片的状态卡合在耦接侧凹凸部。所以,在本发明的情况下,在驱动轴与被驱动轴之间传递的力矩比较小的情况下,该驱动轴的旋转力矩经由弹性部件传递到被驱动轴。
与之相反,在驱动轴与被驱动轴之间传递的力矩增大时,各驱动侧弹性片和各被驱动侧弹性片分别在周向弹性变形(被弹性地压扁)。而且,构成驱动轴的驱动侧凹凸部的轴向一部分的凸部的周向侧面、与构成联轴器的耦接侧凹凸部的凸部的周向侧面直接抵碰(抵接),并且构成该耦接侧凹凸部的凸部的周向侧面、与构成被驱动轴的被驱动侧凹凸部的轴向一部分的凸部的周向侧面直接抵接(抵碰)。这些抵碰的力量由于弹性部件而变弱,因此能够防止随着抵碰而在各凹凸部彼此的抵接部产生刺耳的敲打声等异常噪声。在该状态下,驱动轴的旋转力矩的大部分由驱动侧凹凸部的轴向一部分与耦接侧凹凸部的卡合传递到联轴器,传递到该联轴器的力矩的大部分由耦接侧凹凸部与被驱动侧凹凸部的轴向一部分的卡合部传递到被驱动轴。根据这样的本发明,能够根据传递的力矩的大小将驱动轴与被驱动轴之间的力矩的传递特性分为至少2个阶段。
另外,由于驱动侧凹凸部与被驱动侧凹凸部互相在轴向分开地配置,因此联轴器的耦接侧凹凸部与驱动侧凹凸部及被驱动侧凹凸部分别在轴向分开的位置对置。由此,组装时驱动轴与被驱动轴之间的轴偏离的容许量增大,能够提高组装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部分切断侧视图。
图2是图1的II部放大图。
图3是图2的右部放大图
图4(A)是图3的IV-IV剖视图,(B)是图3的IV′-IV′剖视图。
图5(A)是取出驱动侧传递部件而示出的侧面图,(B)是(A)的V-V剖视图。
图6(A)是取出被驱动侧传递部件而示出的侧面图,(B)是(A)的VI-VI剖视图。
图7(A)是取出联轴器而示出的侧面图,(B)是(A)的VII-VII剖视图,(C)是(A)的VII′向视图。
图8(A)是取出弹性部件而示出的侧面图,(B)是(A)的VIII-VIII剖视图。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第2和第3实施方式的与图3同样的图。
图10(A)是取出图9的力矩传递用接头而示出的立体图,(B)是力矩传递接头的侧视图。
图11(A)是取出力矩传递用接头而示出的剖视图,(B)是(A)的XI-XI剖视图,(C)是(A)的XI′-XI′剖视图。
图12是示出在联轴器上固定有1对弹性体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3(A)是取出驱动侧传递部件而示出的侧面图,(B)是(A)的XIII-XIII剖视图。
图14(A)是取出被驱动侧传递部件而示出的侧面图,(B)是(A)的XIV-XIV剖视图。
图15(A)是取出联轴器而示出的侧面图,(B)是(A)的XV-XV剖视图。
图16(A)是取出弹性体而示出的侧面图,(B)是(A)的XVI-XVI剖视图。
图17是示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与图12同样的图。
图18(A)、(B)是取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力矩传递用接头而示出的与图10(A)、(B)同样的图。
图19是图18的力矩传递用接头的与图12同样的图。
图20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与图3同样的图。
图21是示出汽车用转向装置的1例的局部纵剖侧视图。
图22是示出电动式助力转向装置的以往构造的1个例子的图21的放大XXII-XXII剖视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方向盘
2:转向轴
3:壳体
4:蜗轮
5:蜗杆齿
6、6a:蜗杆轴
7:电动马达
8:蜗杆
9a、9b:滚动轴承
10:按压块
11:螺旋弹簧
12、12a:输出轴
13:花键孔
14:花键轴部
15:预压付与机构
16:力矩传递用接头
17:输出轴主体
18、18a:弹性部件
19、19a:驱动侧传递部件
20、20a:驱动侧传递部
21:驱动侧第一凹凸部
22:驱动侧第二凹凸部
23、23a:驱动侧凸缘部
24:蜗杆轴主体
25、25a:被驱动侧传递部件
26、26a:被驱动侧传递部
27:被驱动侧第一凹凸部
28:被驱动侧第二凹凸部
29、29a:被驱动侧凸缘部
30、30a:联轴器
31:耦接侧凹凸部
32、32a:凸部
33、33a:连结板部
34、34a:卡合片
35、35a:外径侧凹凸部
36、36a:内径侧凹凸部
37、37a:周向壁部
38:透孔
39、39a:驱动侧凹凸部
40、40a:被驱动侧凹凸部
41:耦接侧第一凹凸部
42:耦接侧第二凹凸部
43:耦接侧第三凹凸部
44:筒部
45:突出部
46a、46b:弹性体
50:弹性部件
51:驱动侧销***孔
52:被驱动侧销***孔
53:销
54:传递部结合部件
61:驱动侧卡合孔
62:驱动侧圆筒部
63:驱动侧凸部
66:被驱动侧卡合孔
67:被驱动侧圆筒部
68:被驱动侧凸部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图1~8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另外,包含本实施方式在内,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实现了如下构造:在改变驱动轴即电动马达的输出轴的旋转方向时,能够防止敲打声等异常噪声的产生。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式助力转向装置与图21、22所示的以往构造同样,将由方向盘1在预定方向旋转的转向轴2的前端部自由旋转地支承在壳体3的内侧,并在该部分固定有蜗轮4。与蜗轮4啮合的蜗杆齿5设在蜗杆轴6a的轴向中间部。被电动马达7旋转驱动的蜗杆8的轴向两端部由1对滚动轴承9a、9b自由旋转地支承在壳体3内。并且,在外嵌在蜗杆轴6a的末端部的滚动轴承9a、与壳体3之间设有预压付与机构15,将设在蜗杆轴6a上的蜗杆齿5向蜗轮4按压。利用这样的构成,抑制蜗杆齿5与蜗轮4之间的齿隙,抑制敲打声的产生。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将电动马达7的输出轴12a的末端部与蜗杆轴6a的基端部,经由力矩传递用接头16能传递力矩地结合。力矩传递用接头16包括驱动侧传递部20、被驱动侧传递部26、联轴器30、以及弹性部件18。
驱动侧传递部20以利用过盈配合来阻止相对旋转和轴向的相对旋转的状态(能传递力矩)将与输出轴12a的输出轴主体17分开设置的驱动侧传递部件19外嵌固定在输出轴主体17的末端部,从而设在输出轴12a的末端部。或者,驱动侧传递部20是将形成在驱动侧传递部件19的内周面的阴花键(包含间距细的细齿)部压入到形成在输出轴主体17的末端部的阳花键部,从而以阻止相对旋转和轴向的相对变位的状态进行花键嵌合而设置的。驱动侧传递部件19由与构成弹性部件18的橡胶等弹性体等弹性材料相比难以弹性变形(刚性高)的合成树脂、烧结金属等材料制成。
如图5所示,在驱动侧传递部件19的外周面设有遍及全周交替配置有凹部与凸部而成的驱动侧凹凸部39。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驱动侧凹凸部39包括:设在远离蜗杆轴6a的一侧的半部即轴向一半部(图1~3的右半部)的驱动侧第一凹凸部21;以及设在接近蜗杆轴6a的一侧的半部即轴向另一半部(图1~3的左半部)的驱动侧第二凹凸部22。而且,使构成驱动侧第二凹凸部22的凸部的互相对置的周向侧面彼此的间隔(周向宽度尺寸),大于构成驱动侧第一凹凸部21的凸部的互相对置的周向侧面彼此的间隔;并且使构成驱动侧第二凹凸部22的凹部的底面的外径尺寸,小于构成驱动侧第一凹凸部21的凹部的底面的外径尺寸。另外,在驱动侧传递部件19的轴向一端部(图1~3的右端部)的外周面遍及全周设有驱动侧凸缘部23,将驱动侧第一凹凸部21(构成该驱动侧第一凹凸部21的凹部)的轴向一侧开口塞住。
另外,被驱动侧传递部26以利用过盈配合、或者花键嵌合等来阻止相对旋转和轴向的相对变位的状态,将与蜗杆轴6a的蜗杆轴主体24分开设置的被驱动侧传递部件25外嵌固定在蜗杆轴主体24的基端部,从而设在蜗杆轴6a的基端部。被驱动侧传递部件25由与构成弹性部件18的弹性材料相比难以弹性变形的材料制成。
如图6所示,在被驱动侧传递部件25的外周面设有遍及全周交替配置有凹部与凸部而成的被驱动侧凹凸部40。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被驱动侧凹凸部40包括:设在远离输出轴12a的一侧的半部即轴向另一半部的被驱动侧第一凹凸部27;以及设在接近输出轴12a的一侧的半部即轴向一半部的被驱动侧第二凹凸部28。而且,使构成被驱动侧第二凹凸部28的凸部的互相对置的周向侧面彼此的间隔,大于构成被驱动侧第一凹凸部27的凸部的互相对置的周向侧面彼此的间隔;并且使构成被驱动侧第二凹凸部28的凹部的底面的外径尺寸,小于构成被驱动侧第一凹凸部27的凹部的底面的外径尺寸。另外,在被驱动侧传递部件25的轴向另一端部外周面遍及全周设有被驱动侧凸缘部29,将被驱动侧第一凹凸部27(构成该被驱动侧第一凹凸部27的凹部)的轴向另一侧开口塞住。另外,在被驱动侧传递部件25的内周面形成有阴花键槽。
驱动侧凹凸部39与被驱动侧凹凸部40在轴向互相离开地配置。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侧凹凸部39的驱动侧第一凹凸部21、与被驱动侧凹凸部40的被驱动侧第一凹凸部27具有互相大致相同尺寸的外径形状,另外,驱动侧凹凸部39的驱动侧第二凹凸部22、与被驱动侧凹凸部40的被驱动侧第二凹凸部28也具有互相大致相同尺寸的外径形状。
另外,如图7所示,联轴器30整体形成为圆筒状,在内周面设有在周向交替遍及全周配置有凹部与凸部而成的耦接侧凹凸部31。耦接侧凹凸部31的轴向一端部以存在周向的间隙(齿隙)(在构成驱动侧第一凹凸部21的凸部与构成耦接侧凹凸部31的凸部的周向侧面彼此之间设有间隙t(参照图4(A)))的状态,卡合在驱动侧凹凸部39的驱动侧第一凹凸部21。耦接侧凹凸部31的轴向另一端部以存在周向的间隙(在构成被驱动侧第一凹凸部27的凸部与构成耦接侧凹凸部31的凸部的周向侧面彼此之间设有间隙)的状态,卡合在被驱动侧凹凸部40的被驱动侧第一凹凸部27。此外,耦接侧凹凸部31与驱动侧第一凹凸部21之间的周向的间隙、以及耦接侧凹凸部31与被驱动侧第一凹凸部27之间的周向的间隙能够分别设定为任意大小(可以互相相等,也可以不同)。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如图7(C)所示,耦接侧凹凸部31中,在与驱动侧第一凹凸部21的卡合部即轴向一端部,构成耦接侧凹凸部31的凸部32、32的互相对置的周向两个侧面在越朝向轴向一侧越互相远离的方向倾斜(周向两个侧面彼此之间的宽度尺寸越朝向轴向一侧越大)。与之相对,构成与耦接侧凹凸部31卡合的驱动侧第一凹凸部21的凸部的互相对置的周向两个侧面为间隔在整个轴向恒定的平坦面。联轴器30由与橡胶等弹性体相比难以弹性变形(刚性高)的聚缩醛树脂、聚酰胺树脂等合成树脂、或者碳钢等铁系金属、铝系合金等轻合金等材料制成。这样的联轴器30在组装在驱动侧传递部20与被驱动侧传递部26之间的状态下,被夹持在互相对置的驱动侧凸缘部23与被驱动侧凸缘部29的内侧面彼此之间。
另外,如图8所示,弹性部件18整体利用橡胶等弹性体等弹性材料一体形成,在径向延伸的圆板状的连结板部33的外周面的周向多个部位支承了具有凹形(U形)的端面形状(外周面向径向内侧凹下)的卡合片34、34。而且,在弹性部件18的外周面设有外径侧凹凸部35,并且在内周面中的在轴向与连结板部33错开的部分设有内径侧凹凸部36。即,外径侧凹凸部35中,将向各卡合片34、34的外周面的径向内侧凹下的部分构成为凹部,将相邻的卡合片34、34的周向壁部37、37的内侧面彼此之间的部分(包含1对周向壁部37、37而构成的部分)构成为凸部。另一方面,内径侧凹凸部36将相邻的卡合片34、34之间部分作为凹部,将各卡合片34、34的内径侧部分作为凸部。
另外,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使各周方向壁部37、37的周向尺寸T37,大于耦接侧凹凸部31与驱动侧第一凹凸部21之间的周向间隙t、以及耦接侧凹凸部31与被驱动侧第一凹凸部27之间的周向间隙(T37>t)。弹性部件18使外径侧凹凸部35没有间隙地卡合在联轴器30的耦接侧凹凸部31的轴向中间部,并且分别使内径侧凹凸部36中的轴向一端部没有间隙地卡合在驱动侧第二凹凸部22,使轴向另一端部没有间隙地卡合在被驱动侧第二凹凸部28。换言之,分别将驱动侧第二凹凸部22和被驱动侧第二凹凸部28以介在有各周方向壁部37、37的状态卡合在耦接侧凹凸部31。由此,各周方向壁部37、37中的轴向一半部在轴向与驱动侧传递部件19的驱动侧第一凹凸部21相邻配置,各周方向壁部37、37中的轴向另一半部在轴向与被驱动侧传递部件25的被驱动侧第一凹凸部27相邻配置。
另外,在外径侧凹凸部35与耦接侧凹凸部31之间、以及内径侧凹凸部36与驱动侧第二凹凸部22及被驱动侧第二凹凸部28之间,能够分别设有周向的间隙。在该情况下,外径侧凹凸部35与耦接侧凹凸部31之间的周向的间隙、以及内径侧凹凸部36与驱动侧第二凹凸部22(被驱动侧第二凹凸部28)之间的周向的间隙,分别小于耦接侧凹凸部31与驱动侧第一凹凸部21(被驱动侧第一凹凸部27)之间的周向的间隙。无论如何,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通过使外径侧凹凸部35卡合在耦接侧凹凸部31,并且使内径侧凹凸部36卡合在驱动侧第二凹凸部22和被驱动侧第二凹凸部28,从而将各周方向壁部37、37中的轴向一半部夹持在构成驱动侧凹凸部39(驱动侧第二凹凸部22)的凸部与构成耦接侧凹凸部31的凸部的周向侧面彼此之间,并且同样将轴向另一半部夹持在构成被驱动侧凹凸部40(被驱动侧第二凹凸部28)的凸部与构成耦接侧凹凸部31凸部的周向侧面彼此之间。即,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各周方向壁部37、37中的轴向一半部相当于本发明的驱动侧弹性片,同样地轴向另一半部相当于本发明的被驱动侧弹性片。另外,如图8(A)点划线所示,在连结板部33的中央部设有透孔38、薄壁部(未图示),能够减少构成弹性部件18的材料。
在上述这样的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式助力转向装置的情况下,驱动侧第一凹凸部21和被驱动侧第一凹凸部27分别在存在周向的间隙的状态下卡合在耦接侧凹凸部31,并且驱动侧第二凹凸部22和被驱动侧第二凹凸部28分别在介在有构成弹性部件18的周向壁部37、37的状态下卡合在耦接侧凹凸部31。而且,使各周方向壁部37、37的周向尺寸,大于耦接侧凹凸部31与驱动侧第一凹凸部21之间的周向间隙、以及耦接侧凹凸部31与被驱动侧第一凹凸部27之间的周向间隙。所以,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电动马达7的输出轴12a与蜗杆轴6a之间传递的力矩比较小的情况下,输出轴12a的旋转力矩从驱动侧第二凹凸部22与内径侧凹凸部36的卡合部传递到弹性部件18。而且,传递到弹性部件18的力矩从内径侧凹凸部36与被驱动侧第二凹凸部28的卡合部传递到蜗杆轴6a。
与之相对,在输出轴12a与蜗杆轴6a之间传递的力矩增大时,弹性部件18会在周向弹性变形。即,构成弹性部件18的卡合片34、34的周向壁部37、37在周向被弹性地压扁(周向宽度尺寸减小)。而且,构成耦接侧凹凸部31的凸部的周向侧面会分别与构成驱动侧第一凹凸部21的凸部的周向侧面及构成被驱动侧第一凹凸部27的凸部的周向侧面直接抵碰(抵接)。它们抵碰的力量会由于弹性部件18的弹性变形而变弱,因此能够防止随着抵碰,在驱动侧第一凹凸部21与耦接侧凹凸部31的抵接部、以及耦接侧凹凸部31与被驱动侧第一凹凸部27的抵接部产生刺耳的敲打声等异常噪声。而且,在该状态下,输出轴12a的旋转力矩的大部分从驱动侧第一凹凸部21与耦接侧凹凸部31的卡合部传递到联轴器30,传递到联轴器30的力矩的大部分从耦接侧凹凸部31与被驱动侧第一凹凸部27的卡合部传递到蜗杆轴6a。
根据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式助力转向装置,经由将弹性部件18和联轴器30组合而成的力矩传递用接头16来进行输出轴12a与蜗杆轴6a之间的力矩传递,从而能够根据传递的力矩的大小将力矩的传递特性分为2个阶段,能够使方向盘1(参照图21)的操作感良好。即,一般而言,电动式助力转向装置在例如由于路面粗糙等而从车轮侧对转向轴2施加振动负荷时,会对固定在转向轴2上的蜗轮4施加力矩。然后,力矩传感器检测到该力矩时,未图示的控制器利用电动马达7产生抵消该力矩的方向的力矩。由此,能够使方向盘1的操作感良好。此处,具有与蜗轮4啮合的蜗杆齿5的蜗杆轴6a处于因施加在该蜗轮4上的力矩的反作用力而旋转的倾向,但在对于使该蜗杆轴6a与电动马达7的输出轴12a相对旋转的阻力(扭曲刚性)高的情况下,对于蜗杆轴6a旋转的阻力会增大。由于基于施加在转向轴2上的振动负荷而施加在蜗轮4的力矩比较小,因此蜗杆轴6a的旋转阻力大时,有可能损害方向盘1的操作感。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由于经由力矩传递用接头16进行输出轴12a与蜗杆轴6a之间的力矩传递,从而在输出轴12a与蜗杆轴6a之间的传递力矩小的情况下能够降低扭曲刚性,在传递力矩大的情况下能够提高扭曲刚性,因此能够使方向盘1的操作感良好。
此外,使耦接侧凹凸部31与驱动侧第一凹凸部21之间的周向的间隙、耦接侧凹凸部31与被驱动侧第一凹凸部27之间的周向的间隙互不相同,或者在外径侧凹凸部35与耦接侧凹凸部31之间、以及内径侧凹凸部36与驱动侧第二凹凸部22及被驱动侧第二凹凸部28之间分别设有周向的间隙,从而能够使输出轴12a与蜗杆轴6a之间的力矩的传递特性多于2个阶段。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由于驱动侧凹凸部39与被驱动侧凹凸部40互相在轴向分开地配置,因此联轴器30的耦接侧凹凸部31与驱动侧凹凸部39及被驱动侧凹凸部40分别在轴向分开的位置对置。由此,组装时蜗杆轴6a的中心轴与输出轴12a的中心轴之间的轴偏离的容许量增大,能够提高组装性。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蜗杆轴6a摆动变位,或者该蜗杆轴6a的中心轴与输出轴12a的中心轴由于偏心等而不一致的情况下,通过使联轴器30相对于蜗杆轴6a的中心轴和输出轴12a的中心轴倾斜,从而能够在输出轴12a与蜗杆轴6a之间顺利进行力矩传递。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由于使构成耦接侧凹凸部31的凸部32、32的互相对置的周向两个侧面的轴向一端部在越朝向轴向一侧越互相远离的方向倾斜,因此,即使在联轴器30相对于输出轴12a的中心轴倾斜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耦接侧凹凸部31与驱动侧第一凹凸部21部分局部接触(偏置接触)(能够使构成耦接侧凹凸部31和驱动侧第一凹凸部21的凸部的周向侧面彼此面接触)。所以,能够抑制在耦接侧凹凸部31与驱动侧第一凹凸部21的卡合部产生应力的集中,或者产生磨损,能够确保力矩传递用接头16、进而电动式助力转向装置整体的耐久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使驱动侧传递部20(被驱动侧传递部26)中的、与弹性部件18的内径侧凹凸部36卡合的驱动侧第二凹凸部22(被驱动侧第二凹凸部28)的凸部的周向宽度尺寸,大于驱动侧第一凹凸部21(被驱动侧第一凹凸部27)的凸部的周向宽度尺寸;并且使构成驱动侧第二凹凸部22(被驱动侧第二凹凸部28)的凹部的底面的外径,小于构成驱动侧第一凹凸部21(被驱动侧第一凹凸部27)的凹部的底面的外径。因此,能够确保弹性部件18的体积,能够充分确保弹性部件18的强度和耐久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驱动侧传递部20的驱动侧凸缘部23、与被驱动侧传递部26的被驱动侧凸缘部29之间夹持联轴器30,从而限制输出轴12a的末端面与蜗杆轴6a的基端面之间的间隔。因此,能够防止在输出轴12a的末端面与蜗杆轴6a的基端面之间,将弹性部件18在轴向强力夹持(压扁)。
此外,弹性部件18在轴向可以与驱动侧传递部件19及被驱动侧传递部件25隔着间隙地设置,也可以在轴向被驱动侧传递部件19和被驱动侧传递部件25压缩。
另外,在实施本发明的情况下,驱动侧传递部20(被驱动侧传递部26)也可以不经由驱动侧传递部件19(被驱动侧传递部件25),而直接形成在电动马达的输出轴的末端部(蜗杆轴的基端部)。另外,可以构成为:在设置在电动马达的输出轴的末端部的凹部的内周面形成驱动侧凹凸部,并且在设置在蜗杆轴的基端部的凹部的内周面形成被驱动侧凹凸部,使设置在联轴器的外周面的联轴器侧凹凸部卡合在驱动侧凹凸部和被驱动侧凹凸部。
[第2实施方式]
图9~16示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力矩传递用接头16a包括驱动侧传递部20a、被驱动侧传递部26a、联轴器30a、以及弹性部件18a。
驱动侧传递部20a是通过以利用过盈配合、或者花键嵌合等而能与输出轴12a同步旋转地,且阻止相对于输出轴12a的轴向变位的状态,将与输出轴主体17分开设置的驱动侧传递部件19a支承在输出轴12a的输出轴主体17的末端部而设置的。如图13所示,该驱动侧传递部件19a包括:在中心部形成有驱动侧卡合孔61的驱动侧圆筒部62;在该驱动侧圆筒部62的外周面的轴向一端部至中间部(除了轴向另一端部之外的部分)的周向多个部位以等间隔形成向径向外侧(放射方向)突出的驱动侧凸部63、63而成的驱动侧凹凸部39a;以及设在驱动侧圆筒部62的外周面的轴向另一端部并在周向连续的圆环状的驱动侧凸缘部23a。即,驱动侧圆筒部62的驱动侧卡合孔61以利用过盈配合、或者花键配合、键卡合等阻止相对旋转的状态(能传递力矩地),外嵌固定在输出轴主体17的末端部外周面。
另外,构成驱动侧凹凸部39a的驱动侧凸部63、63的周向两个侧面为互相平行的平坦面(这些各驱动侧凸部63、63的周向宽度尺寸在整个轴向相同)。即,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驱动侧凹凸部39a的形状(凸部的周向宽度尺寸和凹部的底面的外径尺寸)在整个轴向恒定。但是,也可以构成为:使构成驱动侧凹凸部39a的凸部的周向宽度尺寸随着朝向轴向另一侧(驱动侧凹凸部39a的末端侧、图8的左侧)而减小(也可以使各凸部的互相对置的周向两个侧面在越朝向轴向另一侧越互相远离的方向倾斜)。
被驱动侧传递部26a是通过以利用过盈配合、或者花键嵌合等能与蜗杆轴6a同步旋转,且阻止相对于蜗杆轴6a的轴向变位的状态,将与蜗杆轴主体24分开设置的被驱动侧传递部件25a支承在蜗杆轴6a的蜗杆轴主体24的基端部而设置的。如图14所示,该被驱动侧传递部件25a包括:在中心部形成有被驱动侧卡合孔66的被驱动侧圆筒部67;在该被驱动侧圆筒部67的外周面的轴向另一端部至轴方向中间部(除了轴向一端部之外的部分)的周向多个部位以等间隔形成向径向外侧(放射方向)突出的被驱动侧凸部68、68而成的被驱动侧凹凸部40a;以及设在被驱动侧圆筒部67的外周面的轴向一端部并在周向连续的圆环状的被驱动侧凸缘部29a。即,被驱动侧圆筒部67的被驱动侧卡合孔66以利用过盈配合、或者花键配合、键卡合等阻止相对旋转的状态(能传递力矩地),外嵌固定在蜗杆轴主体24的基端部外周面。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构成被驱动侧凹凸部40a的被驱动侧凸部68、68的周向两个侧面为互相平行的平坦面(这些各被驱动侧凸部68、68的周向上的宽度尺寸在整个轴向相同)。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被驱动侧凹凸部40a的形状与驱动侧凹凸部39a的形状相同。但是,也可以使被驱动侧凹凸部40a的形状与驱动侧凹凸部39a的形状互不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侧传递部20a和被驱动侧传递部26a互相在轴向分开,所以,驱动侧凹凸部39a和被驱动侧凹凸部40a也互相在轴向分开地配置。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侧凹凸部39a、与被驱动侧凹凸部40a互相具有大致相同尺寸的外径形状。
如图15所示,联轴器30a在内周面中分别在轴向一端部设有耦接侧第一凹凸部41,在轴向另一端部设有耦接侧第二凹凸部42,在轴向中间部设有耦接侧第三凹凸部43。即,联轴器30a在整体形成为圆筒状的筒部44的内周面的轴向中间部形成有耦接侧第三凹凸部43,在筒部44的轴向两端部的周向等间隔的多个部位,以在轴向突出的状态分别设有构成耦接侧第一凹凸部41(耦接侧第二凹凸部42)的从轴向观察的形状为扇形的突出部45、45。
耦接侧第一凹凸部41(耦接侧第二凹凸部42)将各突出部45、45作为凸部,将周向相邻的各突出部45、45之间的部分作为凹部。与之相对,耦接侧第三凹凸部43是在周向交替配置凸部(耦接侧凸部)32a和凹部而成的。以介在有周向间隙的状态,将这样的联轴器30a的耦接侧第三凹凸部43分别卡合在驱动侧凹凸部39a的轴向另一端部和被驱动侧凹凸部40a的轴向一端部。即,构成耦接侧第三凹凸部43的凹部的轴向中间部(凹部的周向尺寸最减小的部分)的周向尺寸d43,大于构成驱动侧凹凸部39a的驱动侧凸部63的周向尺寸d63、构成被驱动侧凹凸部40a的被驱动侧凸部68的周向尺寸d68中的任意一个(d43>d63=d68)。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耦接侧第三凹凸部43的轴向两端部,构成耦接侧第三凹凸部43的凸部32a、32a的互相对置的周向两个侧面彼此在越朝向宽度方向外侧越互相远离的方向倾斜(使周向两个侧面彼此之间的宽度尺寸越朝向宽度方向外侧越大)。由此,防止耦接侧第三凹凸部43、与驱动侧凹凸部39a及被驱动侧凹凸部40a局部接触。
另外,驱动侧凹凸部39a在与构成联轴器30a的耦接侧第三凹凸部43、及耦接侧第一凹凸部41的多个突出部45之间隔着径向间隙地配置,被驱动侧凹凸部40a在与构成联轴器30a的耦接侧第三凹凸部43、和耦接侧第二凹凸部42的多个突出部45之间隔着径向间隙地配置。此外,在图11中,示出分别构成被驱动侧凹凸部40a的被驱动侧圆筒部67的外周面及被驱动侧凸部68、与构成联轴器30a的耦接侧第三凹凸部43之间的各径向间隙s1、s2;以及构成被驱动侧凹凸部40a被驱动侧圆筒部67的外周面、与耦接侧第二凹凸部42的内周面之间的径向间隙s3。
弹性部件18a包括1对弹性体46a、46b。如图16所示,各弹性体46a(46b)在圆环状的连结板部33a的轴向侧面的周向多个部位设有具有凹形(U形)的端面形状(内周面向径向外侧凹下)的卡合片34a、34a(弹性体46a的卡合片34a相当于驱动侧弹性片,弹性体46b的卡合片34a相当于被驱动侧弹性片)。各卡合片34a、34a分别包括:一对周向壁部37a、37a;以及将这些周向壁部37a、37a的径向外端部彼此连结的外径侧连结部70。另外,弹性体46a(46b)在外周面设有外径侧凹凸部35a,并且在内周面设有内径侧凹凸部36a。即,外径侧凹凸部35a将各卡合片34a、34a的外径侧部分作为凸部,将相邻的卡合片34a、34a之间部分作为凹部。另一方面,内径侧凹凸部36a将相邻的卡合片34a、34a的周向壁部37a、37a的内侧面彼此之间部分(包含1对周向壁部37a、37a而构成的部分)作为凸部,将向各卡合片34a、34a的内周面的径向外侧凹下的部分作为凹部。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如图11所示,构成各卡合片34a、34a的周向壁部37a、37a的周向尺寸T37a,大于耦接侧第三凹凸部43与驱动侧凹凸部39a的轴向另一端部(被驱动侧凹凸部40a的轴向一端部)之间的周向间隙的大小t(T37a>t)。另外,参照图13~图16,外径侧凹凸部35a的凸部的周向尺寸D35a,大于构成耦接侧第一凹凸部41及耦接侧第二凹凸部42的凹部的周向尺寸D30a(D35a>D30a),并且内径侧凹凸部36a的凹部的周向尺寸d36a,小于构成驱动侧凹凸部39a的驱动侧凸部63的周向尺寸d63、和构成被驱动侧凹凸部40a的被驱动侧凸部68的周向尺寸d68中的任意一个(d36a<d63=d68)。
而且,两个弹性体46a、46b中,使相当于驱动侧弹性体的一个(图11的右侧)弹性体46a的外径侧凹凸部35a卡合在耦接侧第一凹凸部41,并且同样使内径侧凹凸部36a卡合在驱动侧凹凸部39a的轴向一端部。由此,将构成一个弹性体46a的周向壁部37a、37a夹持在构成驱动侧凹凸部39a的驱动侧凸部63的周向侧面、与设置在联轴器30a的轴向一端部的突出部45、45的周向侧面之间。并且,将一个弹性体46a的连结板部33a夹持在驱动侧凸缘部23a的轴向另一侧面与联轴器30a的轴向一端面之间。另外,使两个弹性体46a、46b中的、相当于被驱动侧弹性体的另一个(图9的左侧)的弹性体46b的外径侧凹凸部35a卡合在耦接侧第二凹凸部42,并且同样使内径侧凹凸部36a卡合在被驱动侧凹凸部40a的轴向另一端部。由此,将构成另一个弹性体46b的周向壁部37a、37a夹持在构成被驱动侧凹凸部40a的被驱动侧凸部68的周向侧面、与设置在联轴器30a的轴向另一端部的突出部45、45的周向侧面之间。并且,将另一个弹性体46b的连结板部33a夹持在被驱动侧凸缘部29a的轴向一侧面与联轴器30a的轴向另一端面之间。
此外,可以在一个弹性体46a的外径侧凹凸部35a与耦接侧第一凹凸部41之间、以及同样在内径侧凹凸部36a与驱动侧凹凸部39a之间、以及在另一个弹性体46b的外径侧凹凸部35a与耦接侧第二凹凸部42之间、同样在内径侧凹凸部36a与被驱动侧凹凸部40a之间分别设有周向的间隙。在该情况下,一个弹性体46a(另一个弹性体46b)的外径侧凹凸部35a与耦接侧第一凹凸部41(耦接侧第二凹凸部42)之间的周向间隙、以及同样内径侧凹凸部36a与驱动侧凹凸部39a(被驱动侧凹凸部40a)之间的周向间隙,分别小于耦接侧第三凹凸部43与驱动侧凹凸部39a(被驱动侧凹凸部40a)之间的周向间隙。
另外,一个弹性体46a的连结板部33a可以在轴向被夹持在驱动侧传递部件19a的驱动侧凸缘部23a的轴向一侧面与联轴器30a的轴向另一端面之间,并在轴向被压缩;或者也可以隔着间隙设在驱动侧传递部件19a的驱动侧凸缘部23a的轴向另一侧面与联轴器30a的轴向一端面之间。
同样,另一个弹性体46b的连结板部33a也可以在轴向被夹持在被驱动侧传递部件25a的被驱动侧凸缘部29a的轴向一侧面与联轴器30a的轴向另一端面之间,并在轴向被压缩;或者也可以隔着间隙设在被驱动侧传递部件25a的被驱动侧凸缘部29a的轴向一侧面与联轴器30a的轴向另一端面之间。
在上述这样的本实施方式的力矩传递用接头16a中,以介在有周向间隙的状态,耦接侧第三凹凸部43分别卡合在驱动侧凹凸部39a的轴向另一端部和被驱动侧凹凸部40a的轴向一端部。另外,以介在有构成一个弹性体46a的周向壁部37a、37a的状态,耦接侧第一凹凸部41卡合在驱动侧凹凸部39a的轴向一端部,并且以介在有构成另一个弹性体46b的周向壁部37a、37a的状态,耦接侧第二凹凸部42卡合在被驱动侧凹凸部40a的轴向另一端部。并且,如上所述限制各部的尺寸。
所以,在电动马达7(参照图1)的输出轴与蜗杆轴6a之间传递的力矩比较小的情况下,输出轴12a的旋转力矩从驱动侧凹凸部39a与一个弹性体46a的内径侧凹凸部36a的卡合部传递到一个弹性体46a,进一步,从一个弹性体46a的外径侧凹凸部35a与耦接侧第一凹凸部41的卡合部传递到联轴器30a。而且,传递到联轴器30a的力矩从耦接侧第二凹凸部42与另一个弹性体46b的外径侧凹凸部35a的卡合部传递到另一个弹性体46b,进一步,从另一个弹性体46b的内径侧凹凸部36a与被驱动侧凹凸部40a的卡合部传递到蜗杆轴6a。
与之相对,在输出轴12a与蜗杆轴6a之间传递的力矩增大时,构成两个弹性体46a、46b的周向壁部37a、37a会在周向被弹性压扁。然后,构成耦接侧第三凹凸部43的凸部32a、32a的周向侧面、构成驱动侧凹凸部39a的凸部的周向侧面、构成被驱动侧凹凸部40a的凸部的周向侧面会分别直接抵碰(抵接)。在该状态下,输出轴12a的旋转力矩的大部分从驱动侧凹凸部39a与耦接侧第三凹凸部43的卡合部传递到联轴器30a,传递到联轴器30a的力矩的大部分从耦接侧第三凹凸部43与被驱动侧凹凸部40a的卡合部传递到蜗杆轴6a。
根据这样的本实施方式,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情况同样,对于输出轴12a与蜗杆轴6a之间的力矩传递,能够根据传递的力矩的大小将力矩的传递特性分为2个阶段,能够使方向盘1(参照图9)的操作感良好。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蜗杆轴6a摆动变位,或者蜗杆轴6a的中心轴与输出轴12a的中心轴由于偏心等而不一致的情况下,通过使联轴器30a相对于蜗杆轴6a的中心轴和输出轴12a的中心轴倾斜,从而能够在输出轴12a与蜗杆轴6a之间顺利进行力矩传递。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弹性部件18a包括1对弹性体46a、46b。而且,构成两个弹性体46a、46b中的一个弹性体46a的连结板部33a被弹性地夹持在驱动侧凸缘部23a的轴向另一侧面与联轴器30a的轴向一端面之间,构成另一个弹性体46b的连结板部33a被弹性地夹持在被驱动侧凸缘部29a的轴向一侧面与联轴器30a的轴向另一端面之间。所以,即使在蜗杆轴6a摆动变位,或者蜗杆轴6a的中心轴与输出轴12a的中心轴由于偏心等而不一致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弹性部件18a(构成该弹性部件18a的弹性体46a、46b)相对于与轴向正交的虚拟平面倾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通过使耦接侧第一凹凸部41与驱动侧凹凸部39a之间的周向间隙、以及耦接侧第二凹凸部42与被驱动侧凹凸部40a之间的周向间隙互不相同,或者使构成弹性部件18a的1对弹性体46a、46b的弹性互不相同,从而能够使输出轴12a与蜗杆轴6a之间的力矩的传递特性多于2个阶段。
另外,联轴器30a具有:筒部44,其在内周面形成有耦接侧第三凹凸部43;以及多个突出部45、45,其在筒部44的轴向两端部的周向等间隔多个部位,以在轴向突出的状态设置并分别构成耦接侧第一凹凸部41和耦接侧第二凹凸部42。另外,在驱动侧弹性体46a中,驱动侧的各卡合片34a设在圆环状的连结板部33a的轴向侧面的周向多个部位,在被驱动侧弹性体46b中,被驱动侧的各卡合片34a设在圆环状的连结板部33a的轴向侧面的周向多个部位。而且,构成耦接侧第一凹凸部41的多个突出部45与驱动侧的各卡合片34a一边使相互的周向侧面彼此对置,一边遍及全周交替配置而成,构成耦接侧第二凹凸部42的多个突出部45与被驱动侧的各卡合片34a一边使相互的周向侧面彼此对置一边遍及全周交替配置而成。由此,1对弹性体46a、46b相对于联轴器30a容易在径向相对移动,即使在蜗杆轴6a的中心轴与输出轴12a的中心轴偏离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组装驱动侧传递部20a和被驱动侧传递部26a。
此外,如本实施方式所示,通过使各卡合片(驱动侧和被驱动侧弹性片)34a的周向侧面平行,从而1对弹性体46a、46b相对于联轴器30a容易在径向相对移动。
并且,驱动侧凹凸部39a在与构成联轴器30a的耦接侧第三凹凸部43、及耦接侧第一凹凸部41的多个突出部45之间隔着径向间隙地配置,被驱动侧凹凸部40a在与构成联轴器30a的耦接侧第三凹凸部43、及耦接侧第二凹凸部42的多个突出部45之间隔着径向间隙地配置。由此,在组装时,即使在蜗杆轴6a的中心轴与输出轴12a的中心轴偏离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联轴器30a与驱动侧凹凸部39a及被驱动侧凹凸部40a的干涉,且联轴器30a与驱动侧凹凸部39a及被驱动侧凹凸部40a能够经由1对弹性体46a、46b在径向定位。
其他部分的构成和作用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同样。
另外,在实施本发明的情况下,也可以如图17所示的变形例那样设置倾斜面部71,该倾斜面部71使构成耦接侧第三凹凸部43的耦接侧凸部32a、32a的互相对置的周向侧面的轴向端部在越朝向联轴器30a的轴向端部边缘越在周向互相远离的方向倾斜。如果这样构成,那么即使在联轴器30a相对于输出轴12a的中心轴倾斜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耦接侧第三凹凸部43与驱动侧凹凸部39a局部接触(偏置接触)(能够使各耦接侧凸部32a、32a与驱动侧凸部63、63的周向侧面彼此面接触)。其结果是,抑制在耦接侧第三凹凸部43与驱动侧凹凸部39a的卡合部产生应力的集中,或者产生磨损,能够确保力矩传递用接头16a、进而蜗轮蜗杆减速器整体的耐久性。此外,倾斜面部71为平面,但也可以是曲面。
[第3实施方式]
接下来,说明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力矩传递用接头。在第2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将构成弹性部件18a的弹性体46a、46b与联轴器30a各自组装,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弹性体46a、46b固定在联轴器30a上。由于其他构成与第2实施方式同样,因此参照第2实施方式的图9~图16来说明。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通过熔接或者使用粘接剂等的粘接等,将构成弹性部件18a的1对弹性体46a、46b固定在联轴器30a上。即,将构成一个弹性体46a的卡合片34a、34a(周向壁部37a、37a)的周向侧面固定在设置在联轴器30a的轴向另一端部的突出部45、45的周向侧面。并且,分别将构成一个弹性体46a的卡合片34a、34a的轴向一端面固定在耦接侧圆筒部(筒部)44的轴向另一端面(中的各突出部45、45彼此之间部分),同样将连结板部33a的轴向一侧面(中的各卡合片34a、34a彼此之间部分)固定在设置在联轴器30a的轴向另一端部的突出部45、45的轴向另一端面。另外,将构成另一个弹性体46b的卡合片34a、34a(周向壁部37a、37a)的周向侧面固定在设置在联轴器30a的轴向一端部的突出部45、45的周向侧面。并且,分别将构成另一个弹性体46b的卡合片34a、34a的轴向另一端面固定在耦接侧圆筒部44的轴向一端面(中的各突出部45、45彼此之间部分),同样将连结板部33a的轴向另一侧面(中的各卡合片34a、34a彼此之间部分)固定在设置在联轴器30a的轴向一端部的突出部45、45的轴向一端面。
由此,能够防止弹性部件18a与联轴器30a不慎分离,零件管理变得容易等,能够使处理性良好,并且,提高弹性部件18a和联轴器30a向输出轴12a与蜗杆8之间的组装性。其结果是,能够降低蜗轮蜗杆减速器的制造成本。另外,在输出轴12a与蜗杆8之间的力矩传递开始时,改变该输出轴12a的旋转方向时,能够防止弹性部件18a(构成该弹性部件18a的弹性体46a、46b)与联轴器30a互相摩擦,防止弹性部件18a磨损。其结果是,能够使力矩传递用接头16a、进而蜗轮蜗杆减速器的耐久性良好。其他部分的构成和作用与上述的第2实施方式同样。
此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弹性部件18固定在联轴器30上的构成。
另外,1对弹性体46a、46b也可以利用嵌入成型而固定在联轴器30a上。
[第4实施方式]
图18~19示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力矩传递用接头16b包括驱动侧传递部件19a、被驱动侧传递部件25a、联轴器30b、以及弹性部件18b。其中的联轴器30b包括:耦接侧圆筒部44a;以及耦接侧凹凸部31b,其是在该耦接侧圆筒部44a的内周面的周向多个部位以等间隔遍及耦接侧圆筒部44a的轴向整个宽度,形成向径向内侧突出的耦接侧凸部32b、32b而成的。另外,构成该耦接侧凹凸部31b的耦接侧凸部32b、32b彼此之间存在的凹部的周向尺寸d31b,大于构成驱动侧凹凸部39a的驱动侧凸部63、63的周向尺寸d63(参照图13)、和构成被驱动侧凹凸部40a的被驱动侧凸部68、68的周向尺寸d68(参照图14)中的任意一个(d31b>d63=d68)。
弹性部件18b包括1对弹性体46c、46d。各弹性体46c(46d)包括:弹性体侧圆筒部80;以及在该弹性体侧圆筒部80的内周面的周向多个部位以等间隔形成向径向内侧突出的弹性体侧凸部81、81而成的弹性体侧凹凸部82a(82b)。另外,构成该弹性体侧凹凸部82a(82b)的弹性体侧凸部81、81彼此之间存在的凹部的周向尺寸d82,与各驱动侧凸部63、63的周向尺寸d63及各被驱动侧凸部68、68的周向尺寸d68相同或者略小(d82≤d63=d68)。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将两个弹性体46c、46d中的一个弹性体46c的轴向一端面固定在联轴器30b的轴向另一端面,并且将另一个弹性体46d的轴向另一端面固定在该联轴器30b的轴向一端面。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使构成支承固定在输出轴12a(参照图1~3)的末端部的驱动侧传递部件19a的驱动侧凹凸部39a的轴向另一半部在周向没有晃动地卡合在一个弹性体46c的弹性体侧凹凸部82a,并且使驱动侧凹凸部39a的轴向一半部以介在有周向的间隙的状态卡合在联轴器30b的耦接侧凹凸部31b的轴向另一半部。另外,使构成支承固定在蜗杆8(参照图1~3)的基端部的被驱动侧传递部件25a的被驱动侧凹凸部40a的轴向一半部在周向没有晃动地卡合在另一个弹性体46d的弹性体侧凹凸部82b,并且使被驱动侧凹凸部40a的轴向另一半部以介在有周向间隙的状态卡合在耦接侧凹凸部31b的轴向一半部。
在上述这样的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输出轴12a与蜗杆8之间传递的力矩比较小的情况下,该输出轴12a的旋转力矩从驱动侧传递部件19a的驱动侧凹凸部39a与一个弹性体46c的弹性体侧凹凸部82a的卡合部传递到这一个弹性体46c,进一步从这一个弹性体46c的轴向一端面与联轴器30b的轴向另一端面的固定部传递到该联轴器30b。而且,传递到该联轴器30b的力矩从联轴器30b的轴向一端面与另一个弹性体46d的轴向另一端面的固定部传递到其另一个弹性体46d,进一步从该另一个弹性体46d的弹性体侧凹凸部50b与被驱动侧传递部件25a的被驱动侧凹凸部40a的卡合部传递到蜗杆8。
与之相反,在输出轴12a与蜗杆8之间传递的力矩增大时,构成两个弹性体46c、46d的弹性体侧凸部81、81在周向被弹性地压扁。而且,构成耦接侧凹凸部31b的耦接侧凸部32b、32b的周向侧面、构成驱动侧凹凸部39a的驱动侧凸部63、63的周向侧面、以及构成被驱动侧凹凸部40a的被驱动侧凸部68、68的周向侧面直接抵碰(抵接)。在该状态下,输出轴12a的旋转力矩的大部分从驱动侧凹凸部39a与耦接侧凹凸部31b的卡合部传递到联轴器30b,传递到该联轴器30b的力矩的大部分从耦接侧凹凸部31b与被驱动侧凹凸部40a的卡合部传递到蜗杆8。
根据这样的本实施方式,与上述的第2及第3实施方式的情况同样,对于在输出轴12a与蜗杆8之间的力矩传递,能够根据传递的力矩的大小将力矩的传递特性分为2个阶段,能够使方向盘1(参照图21)的操作感良好。另外,即使在蜗杆8摆动变位,或者该蜗杆8的中心轴与输出轴12a的中心轴由于偏心等而不一致的情况下,通过使联轴器30b相对于蜗杆8和输出轴12a中的至少一个轴的中心轴倾斜,从而能够在这些输出轴12a与蜗杆8之间顺利进行力矩传递。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将两个弹性体46c、46d的轴向端面固定在联轴器30b的轴向端面。因此,与如第3实施方式的情况那样,在使弹性体46a(46b)的外径侧凹凸部35a与联轴器30a的耦接侧第一凹凸部41(耦接侧第二凹凸部42)卡合的状态下,将弹性体46a(46b)与联轴器30a固定的情况相比,能够简化两个弹性体46c、46d与所述联轴器30b的固定作业。
其他部分的构成和作用与第3实施方式同样。
[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图20是上述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图20中,附图标记54是传递部结合部件,在圆盘状的板部两面的外缘部,在同一圆周上均等地设置有6个销53。在被驱动侧传递部件25的马达侧端面,在与销53对置的位置设有6个被驱动侧销***孔52;在驱动侧传递部件19的蜗杆轴侧的端面,在与销53对置的位置设有6个驱动侧销***孔51。在被驱动侧销***孔52和驱动侧销***孔51中分别嵌合有管状的弹性部件50,在该弹性部件50的贯通孔中分别嵌入有传递部结合部件54的销53。
利用该变形例的构成也能够得到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效果。
本申请基于2014年9月26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4-196240号、2014年12月26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4-265909号、2015年2月12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5-24871号、2015年4月28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5-92092号、2015年9月2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5-172536号、和2015年4月24日申请的国际专利申请PCT/JP2015/062569号,其内容作为参照并入本文。

Claims (16)

1.一种力矩传递用接头,在轴向互相直列配置的驱动轴与被驱动轴的端部彼此之间传递力矩,其中,所述力矩传递用接头包括:
联轴器,其在内外两周面中的一个周面设有耦接侧凹凸部,所述耦接侧凹凸部是遍及全周交替配置有凹部和凸部而成的;
弹性材料制的弹性部件,其具有设在周向多个部位的驱动侧弹性片、和设在周向多个部位的被驱动侧弹性片;
驱动侧传递部,其直接或者经由其他部件设在所述驱动轴的端部,在内外两周面中的与所述耦接侧凹凸部对置的周面设有驱动侧凹凸部,所述驱动侧凹凸部是遍及全周交替配置有凹部和凸部而成的;以及
被驱动侧传递部,其直接或者经由其他部件设在所述被驱动轴的端部,在内外两周面中的与所述耦接侧凹凸部对置的周面设有被驱动侧凹凸部,所述被驱动侧凹凸部是遍及全周交替配置有凹部和凸部而成的,
所述驱动侧凹凸部和所述被驱动侧凹凸部互相在轴向分开地配置,
所述驱动侧凹凸部中的轴向一部分以与所述耦接侧凹凸部之间具有周向间隙的状态卡合在所述耦接侧凹凸部,所述驱动侧凹凸部中的轴向另一部分以与所述耦接侧凹凸部之间具有各所述驱动侧弹性片的状态卡合在所述耦接侧凹凸部,
所述被驱动侧凹凸部中的轴向一部分以与所述耦接侧凹凸部之间具有周向间隙的状态卡合在所述耦接侧凹凸部,所述被驱动侧凹凸部中的轴向另一部分以与所述耦接侧凹凸部之间具有各所述被驱动侧弹性片的状态卡合在所述耦接侧凹凸部,
所述耦接侧凹凸部包括:形成在轴向一端部的耦接侧第一凹凸部;形成在轴向另一端部的耦接侧第二凹凸部;以及形成在轴向中间部的耦接侧第三凹凸部,
所述耦接侧第一凹凸部以与所述驱动侧凹凸部的轴向一端部至中间部之间具有各所述驱动侧弹性片的状态卡合在所述驱动侧凹凸部的轴向一端部至中间部,
所述耦接侧第二凹凸部以与所述被驱动侧凹凸部的轴向另一端部至中间部之间具有各所述被驱动侧弹性片的状态卡合在所述被驱动侧凹凸部的轴向另一端部至中间部,
所述耦接侧第三凹凸部的轴向一端部以与所述驱动侧凹凸部的轴向另一端部之间具有有周向间隙的状态卡合在所述驱动侧凹凸部的轴向另一端部,并且所述耦接侧第三凹凸部的轴向另一端部以与所述被驱动侧凹凸部的轴向一端部之间具有周向间隙的状态卡合在所述被驱动侧凹凸部的轴向一端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力矩传递用接头,
各所述驱动侧弹性片的周向尺寸大于所述驱动侧凹凸部中的轴向一部分与所述耦接侧凹凸部之间的周向间隙,
各所述被驱动侧弹性片的周向尺寸大于所述被驱动侧凹凸部中的轴向一部分与所述耦接侧凹凸部之间的周向间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力矩传递用接头,
所述弹性部件包括互相分开形成的、具有各所述驱动侧弹性片的驱动侧弹性体、和具有各所述被驱动侧弹性片的被驱动侧弹性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力矩传递用接头,
所述联轴器具有:
筒部,其在内周面形成有所述耦接侧第三凹凸部;
多个突出部,其在所述筒部的轴向两端部的周向等间隔多个部位,以在轴向突出的状态设置,并分别构成所述耦接侧第一凹凸部和所述耦接侧第二凹凸部,
在所述驱动侧弹性体中,各所述驱动侧弹性片设在圆环状的连结板部的轴向侧面的周向多个部位,
在所述被驱动侧弹性体中,各所述被驱动侧弹性片设在圆环状的连结板部的轴向侧面的周向多个部位,
构成所述耦接侧第一凹凸部的多个突出部、与各所述驱动侧弹性片使相互的周向侧面彼此对置,并且遍及全周交替配置,
构成所述耦接侧第二凹凸部的多个突出部、与各所述被驱动侧弹性片使相互的周向侧面彼此对置,并且遍及全周交替配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力矩传递用接头,
所述驱动侧凹凸部被配置为在与构成所述联轴器的所述耦接侧第三凹凸部、及所述耦接侧第一凹凸部的所述多个突出部之间隔着径向间隙,
所述被驱动侧凹凸部被配置为在与构成所述联轴器的所述耦接侧第三凹凸部、及所述耦接侧第二凹凸部的所述多个突出部之间隔着径向间隙。
6.如权利要求1~5的任一项所述的力矩传递用接头,
在所述耦接侧第三凹凸部的轴向两端部中的至少一端部,构成所述耦接侧第三凹凸部的凸部的互相对置的周向两个侧面在越朝向所述耦接侧第三凹凸部的端部边缘而越互相远离的方向倾斜。
7.如权利要求3~5的任一项所述的力矩传递用接头,
在所述驱动侧弹性体中,各所述驱动侧弹性片设在圆环状的连结板部的轴向侧面的周向多个部位,
在所述被驱动侧弹性体中,各所述被驱动侧弹性片设在圆环状的连结板部的轴向侧面的周向多个部位,
所述驱动侧弹性体的连结板部配置在所述驱动侧传递部的轴向侧面与所述联轴器的轴向一端面之间,
所述被驱动侧弹性体的连结板部配置在所述被驱动侧传递部的轴向侧面与所述联轴器的轴向另一端面之间。
8.如权利要求1~5的任一项所述的力矩传递用接头,
所述弹性部件固定在所述联轴器上。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力矩传递用接头,
所述弹性部件固定在所述联轴器上。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力矩传递用接头,
所述弹性部件固定在所述联轴器上。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力矩传递用接头,
所述弹性部件包括互相分开形成的、具有各所述驱动侧弹性片的驱动侧弹性体、和具有各所述被驱动侧弹性片的被驱动侧弹性体,
将所述驱动侧弹性体固定在所述联轴器的轴向另一端部,将所述被驱动侧弹性体固定在该联轴器的轴向一端部。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力矩传递用接头,
所述弹性部件包括互相分开形成的、具有各所述驱动侧弹性片的驱动侧弹性体、和具有各所述被驱动侧弹性片的被驱动侧弹性体,
将所述驱动侧弹性体固定在所述联轴器的轴向另一端部,将所述被驱动侧弹性体固定在该联轴器的轴向一端部。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力矩传递用接头,
所述弹性部件包括互相分开形成的、具有各所述驱动侧弹性片的驱动侧弹性体、和具有各所述被驱动侧弹性片的被驱动侧弹性体,
将所述驱动侧弹性体固定在所述联轴器的轴向另一端部,将所述被驱动侧弹性体固定在该联轴器的轴向一端部。
1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力矩传递用接头,
所述驱动侧凹凸部包括:形成在轴向一半部的驱动侧第一凹凸部;以及形成在轴向另一半部的驱动侧第二凹凸部,所述驱动侧第一凹凸部以与所述耦接侧凹凸部的轴向一端部之间具有周向间隙的状态卡合在所述耦接侧凹凸部的轴向一端部,所述驱动侧第二凹凸部以与所述耦接侧凹凸部的靠近轴向一端部分之间具有各所述驱动侧弹性片的状态卡合在所述耦接侧凹凸部的靠近轴向一端部分,
所述被驱动侧凹凸部包括:形成在轴向另一半部的被驱动侧第一凹凸部;以及形成在轴向一半部的被驱动侧第二凹凸部,所述被驱动侧第一凹凸部以与所述耦接侧凹凸部的轴向另一端部之间具有周向间隙的状态卡合在所述耦接侧凹凸部的轴向另一端部,所述被驱动侧第二凹凸部以与所述耦接侧凹凸部的靠近轴向另一端的部分之间具有各所述被驱动侧弹性片的状态卡合在所述耦接侧凹凸部的靠近轴向另一端的部分。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力矩传递用接头,
所述弹性部件一体地包括各所述驱动侧弹性片和各所述被驱动侧弹性片。
16.一种电动式助力转向装置,包括:
壳体,其被固定的部分支承且不旋转;
转向用旋转轴,其自由旋转地设置在壳体上,由于方向盘的操作而旋转,随着旋转而对转向轮付与转向角;
蜗轮,其在所述壳体的内部,与所述转向用旋转轴同心地被支承在所述转向用旋转轴的一部分上,与所述转向用旋转轴一起旋转;
蜗杆,其在蜗杆轴的轴向中间部设有蜗杆齿,在使所述蜗杆齿与所述蜗轮啮合的状态下,将所述蜗杆轴的轴向两端部分别利用轴承相对于所述壳体自由旋转地支承;以及
电动马达,其用于对所述蜗杆进行旋转驱动,
利用力矩传递用接头能传递力矩地将所述电动马达的输出轴与所述蜗杆轴连接,其中,
所述力矩传递用接头是权利要求1~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力矩传递用接头。
CN201580046670.XA 2014-09-26 2015-09-18 力矩传递用接头和电动式助力转向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79592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96240 2014-09-26
JP2014196240 2014-09-26
JP2014265909 2014-12-26
JP2014-265909 2014-12-26
JP2015-024871 2015-02-12
JP2015024871 2015-02-12
PCT/JP2015/062569 WO2016047188A1 (ja) 2014-09-26 2015-04-24 トルク伝達用継手及び電動式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PCT/JP2015/062569 2015-04-24
JP2015092092 2015-04-28
JP2015-092092 2015-04-28
JP2015172536 2015-09-02
JP2015-172536 2015-09-02
PCT/JP2015/076807 WO2016047643A1 (ja) 2014-09-26 2015-09-18 トルク伝達用継手及び電動式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95921A CN106795921A (zh) 2017-05-31
CN106795921B true CN106795921B (zh) 2019-12-31

Family

ID=555811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46670.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795921B (zh) 2014-09-26 2015-09-18 力矩传递用接头和电动式助力转向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288126B2 (zh)
EP (1) EP3176454B1 (zh)
JP (1) JP6332467B2 (zh)
CN (1) CN106795921B (zh)
WO (1) WO201604764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173646B1 (en) * 2014-09-10 2019-09-04 NSK Ltd. Torque-transmitting joint and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device
WO2016175267A1 (ja) * 2015-04-28 2016-11-03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トルク伝達用継手及びウォーム減速機
KR101853543B1 (ko) * 2016-05-19 2018-04-30 주식회사 만도 자동차의 감속기
US11015656B2 (en) 2016-08-08 2021-05-25 Nsk Ltd. Torque transmission joint and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device
CN109790873B (zh) * 2016-10-13 2021-08-31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力矩传递用接头和电动式助力转向装置
KR102635281B1 (ko) * 2017-02-01 2024-02-13 에이치엘만도 주식회사 전동식 동력 보조 조향장치의 감속기
EP3604845A4 (en) * 2017-03-30 2020-11-04 NSK Ltd. TORQUE TRANSFER JOINT AND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DEVICE
CN110914561B (zh) * 2017-07-25 2022-04-15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扭矩传递用接头及电动式助力转向装置
JP6975379B2 (ja) * 2017-08-07 2021-12-01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ウォーム減速機
JP2019043345A (ja) * 2017-09-01 2019-03-22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トルク伝達用継手および電動式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US11506244B2 (en) * 2017-09-29 2022-11-22 Mando Corporation Reducer of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apparatus
JP2019074158A (ja) * 2017-10-17 2019-05-16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トルク伝達用継手および電動式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6904475B2 (ja) * 2018-02-13 2021-07-14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トルク伝達用継手および電動式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WO2019176872A1 (ja) * 2018-03-12 2019-09-19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トルク伝達用継手および電動式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US20230024110A1 (en) * 2019-12-04 2023-01-26 Nsk Ltd. Torque transfer joint and electric motor with worm reduction gear
DE102019218997A1 (de) * 2019-12-05 2021-06-10 Robert Bosch Gmbh Lenkgetriebe für ein Lenksystem eines Kraftfahrzeugs
DE102020205256A1 (de) * 2019-12-05 2021-06-10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Antrieb für einen Parksperrenaktuator
CN111853075B (zh) * 2020-07-17 2023-01-06 方盛车桥(柳州)有限公司 传动轴扭矩传感器及安装方法
US11745790B2 (en) * 2021-09-13 2023-09-05 Zf Automotive Germany Gmbh Gear assembly and steering system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28083A (en) * 1997-10-09 1999-07-27 Ntn Corporation One-way over-running flex coupling
US6431601B2 (en) * 1999-12-24 2002-08-13 Koyo Seiko Co., Ltd.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74941A (en) * 1935-12-28 1937-03-23 Ricefield Louis Coupling
US3396556A (en) * 1966-09-06 1968-08-13 Lovejoy Flexible Coupling Comp Flexible coupling
JPS60150161U (ja) 1984-03-17 1985-10-0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動式パワ−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H06341451A (ja) 1993-05-31 1994-12-13 Mitsuboshi Belting Ltd 圧入式弾性体軸継手
US6440000B1 (en) * 1999-12-06 2002-08-27 Asa Electronic Industry Co., Ltd. Universal joint
US6648763B2 (en) * 2000-09-14 2003-11-18 The Falk Corporation Reduction of axial thrust reaction in toothed shear-type flexible couplings
JP3988519B2 (ja) 2001-06-20 2007-10-10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電動式動力舵取装置
JP2004251426A (ja) 2003-02-21 2004-09-09 Toyota Motor Corp モータ軸継手機構
JP4381024B2 (ja) 2003-04-10 2009-12-09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電動式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用アシスト装置及び電動式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4413107B2 (ja) * 2004-08-30 2010-02-10 サンデン株式会社 動力伝達装置
JP4779358B2 (ja) * 2004-12-24 2011-09-28 オイ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電動式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用の軸連結機構
JP4779356B2 (ja) * 2004-12-24 2011-09-28 オイ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電動式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用の軸連結機構
JP2007263315A (ja) * 2006-03-29 2007-10-11 Fuji Kiko Co Ltd プーリ
JP4946649B2 (ja) * 2007-06-15 2012-06-06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動力伝達機構用緩衝部材及び電動式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4888281B2 (ja) 2007-08-29 2012-02-29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電動式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5256958B2 (ja) 2008-09-18 2013-08-07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電動式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10124621A (ja) * 2008-11-20 2010-06-03 Mitsuba Corp 減速機構付モータ
JP2011007216A (ja) * 2009-06-23 2011-01-13 Ntn Corp 等速自在継手用シャフト
JP5428852B2 (ja) * 2009-12-25 2014-02-26 オイ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軸連結機構
JP5263281B2 (ja) 2010-12-20 2013-08-14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5941684B2 (ja) * 2012-02-01 2016-06-2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星形弾性軸継手
JP5798946B2 (ja) 2012-02-24 2015-10-21 カヤバ工業株式会社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及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軸連結器
EP2918862B1 (en) * 2012-11-06 2018-04-25 NSK Ltd. Torque transmission joint and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device
JP6230890B2 (ja) 2012-12-13 2017-11-15 ニッタ株式会社 シャフト用構造体、雄型部材、及び、雌型部材
CN105008742A (zh) 2013-02-22 2015-10-28 锅屋百泰株式会社 联结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28083A (en) * 1997-10-09 1999-07-27 Ntn Corporation One-way over-running flex coupling
US6431601B2 (en) * 1999-12-24 2002-08-13 Koyo Seiko Co., Ltd.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176454A4 (en) 2017-10-04
EP3176454B1 (en) 2020-06-17
EP3176454A1 (en) 2017-06-07
US20170175821A1 (en) 2017-06-22
CN106795921A (zh) 2017-05-31
JP6332467B2 (ja) 2018-05-30
JPWO2016047643A1 (ja) 2017-04-27
US10288126B2 (en) 2019-05-14
WO2016047643A1 (ja) 2016-03-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95921B (zh) 力矩传递用接头和电动式助力转向装置
CN107429752B (zh) 力矩传递用接头和蜗轮蜗杆减速器
JP6547899B2 (ja) トルク伝達用継手及び電動式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6911892B2 (ja) トルク伝達用継手及びウォーム減速機
CN109790873B (zh) 力矩传递用接头和电动式助力转向装置
JP6652194B2 (ja) トルク伝達用継手及び電動式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EP3173646B1 (en) Torque-transmitting joint and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device
WO2016047188A1 (ja) トルク伝達用継手及び電動式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4985453B2 (ja) 電動式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5157666B2 (ja) 弾性軸継手及び電動式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WO2019022015A1 (ja) トルク伝達用継手および電動式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5211933B2 (ja) 弾性軸継手及び電動式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5256958B2 (ja) 電動式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5034788B2 (ja) 電動式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6551522B2 (ja) トルク伝達用継手及びウォーム減速機
JP2008260497A (ja) 電動式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231

Termination date: 202009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