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17060A - 一种盐酸考尼伐坦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盐酸考尼伐坦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17060A
CN106317060A CN201610697235.XA CN201610697235A CN106317060A CN 106317060 A CN106317060 A CN 106317060A CN 201610697235 A CN201610697235 A CN 201610697235A CN 106317060 A CN106317060 A CN 1063170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reaction
preparation
acid
obtai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9723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17060B (zh
Inventor
于德峰
孙运贝
孔凡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Luoxin Pharmaceutical Group Hengxin Pharmac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Luoxin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Luoxin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Luoxin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69723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17060B/zh
Publication of CN1063170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170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170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170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87/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77/00
    • C07D487/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77/00 in which the condensed system contains two hetero rings
    • C07D487/04Ortho-condensed system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盐酸考尼伐坦的制备方法,以苯胺(化合物1)为原料,经酰胺化、烷基化、傅克酰基化、硝基还原、酰胺化、α‑氯代、环化、成盐反应得到盐酸考尼伐坦;本发明采用廉价易得的苯胺为起始原料,酰胺化过程避免了使用酰氯等有毒物质。全新的合成路线使得整个合成过程不仅污染小,易处理,且各步的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收率和纯度高,对环境友好,生产成本大大降低,适合工业化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盐酸考尼伐坦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盐酸考尼伐坦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盐酸考尼伐坦,化学名为N-[4-(2-甲基-4,5-二氢-3H-咪唑并[4,5-d][1]苯并氮杂卓-6-甲酰基)苯基]-2-苯基苯甲酰胺盐酸盐,由Astellas Pharma公司生产,是精氨酸加压素(AVP)V1a和V2受体的一种非肽类双重抑制剂。主要用于血容量正常的低钠血症、心力衰竭治疗。该药品的注射剂于2005年12月29日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上市。其化学结构式如下所示:
目前关于盐酸考尼伐坦的制备已报道的几种合成方法,如下:
路线一:日本Yamanouchi制药厂开发的合成路线(专利JP1995505056)公开了如下合成路线:
此路线中,第二步用酰氯试剂进行酰胺化反应,虽然收率较高,但是酰氯价格昂贵、毒性大且对设备具有腐蚀性,生产和运输存在较大的安全性问题,易产生较大的酸性废气。第三步在苯并氮杂卓α-位上引入溴时,溴化剂采用溴化酮,价格昂贵,需要较高的反应温度。
路线二:中国专利CN105153168A公开了如下合成路线:
此路线中,酰胺化反应采用酰氯试剂,价格昂贵、毒性大且对设备具有腐蚀性,生产和运输存在较大的安全性问题,易产生较大的酸性废气。在苯并氮杂卓α-位上引入溴时,溴化剂采用的溴化剂为溴化铜、溴化氢、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溴化二甲基溴代硫(DMBS)、溴化钠、溴化钾、溴化铵、氯化溴,普遍存在价格昂贵、毒性大、对设备具有腐蚀性,生产和运输存在较大的安全性问题,易污染环境。
路线三:郑登宇,高文磊,赵俊等人在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5,46(9)《盐酸考尼伐坦的合成》文献中公开了如下合成路线:
此路线中,氨茴酸甲酯经磺酰化、与4-氯丁腈发生N-烷基化、分子内缩合关环、酸性条件下脱氰基和溴代得到1-对甲苯磺酰基-4-溴-2,3,4,5-四氢-5-氧代-1H-苯并氮,再与盐酸乙脒缩合并关环形成咪唑环、脱磺酰基得到2-甲基-1,4,5,6-四氢咪唑[4,5-d][1]苯并氮,最后通过酰胺化制得考尼伐坦。此路线存在以下缺点:(1)起始原料价格昂贵;(2)N-烷基化反应采用的碘化钾试剂昂贵,反应时间长达46小时,收率为87.6%,有待进一步提高;(3)酰胺化反应采用酰氯试剂,价格昂贵、毒性大且对设备具有腐蚀性,生产和运输存在较大的安全性问题,易产生较大的酸性废气。
综述上述路线,在制备盐酸考尼伐坦的过程中存在如下缺陷:起始原料及试剂价格昂贵;酰胺化反应采用酰氯试剂,价格昂贵、毒性大且对设备具有腐蚀性,生产和运输存在较大的安全性问题;反应时间长,反应条件苛刻,操作繁琐,不适合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盐酸考尼伐坦的制备方法,其各步反应条件温和,合成方法操作简单,收率和纯度高,生产成本低,适合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盐酸考尼伐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以苯胺(化合物1)为原料,与对硝基苯甲酸(化合物2)在缩合剂和碱的条件下发生酰胺化反应得到化合物3;
2)化合物3与4-氯丁酸甲酯(化合物4)在相转移催化剂和碱性条件下发生烷基化反应,再酸化得到化合物5;
3)化合物5在酸的作用下经傅克酰基化反应得到化合物6;
4)化合物6在还原剂的作用下还原得到化合物7;
5)化合物7与2-苯基苯甲酸(化合物8)在缩合剂的作用下发生酰胺化反应得到化合物9;
6)化合物9在α—氯代反应体系的作用下发生α—氯代反应得到化合物10;
7)化合物10与盐酸乙脒发生环化、成盐反应得到盐酸考尼伐坦(化合物11);其合成路线如下:
作为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缩合剂为亚磷酸三甲酯-碘体系,反应溶剂为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乙腈、四氢呋喃中的一种或几种;亚磷酸三甲酯、碘、化合物1、化合物2和碱的摩尔比为1-1.5:1-1.5:1-1.5:1:1-1.2:1-3,所述的碱为三乙胺、N,N-二异丙基乙胺、吡啶、4-二甲氨基吡啶中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相转移催化剂为四丁基溴化铵或聚乙二醇-400,所述碱为入混合碱(NaOH+Na2CO3)或(KOH+K2CO3),反应温度为40-50℃;所述四丁基溴化铵与化合物4的用量比为1g:1mol,所述聚乙二醇-400与化合物4的用量比为20ml:1mol。
作为优选的,步骤2)中,化合物3、化合物4、NaOH、Na2CO3的摩尔比为3:3-3.5:2.5:1或化合物3、化合物4、KOH、K2CO3的摩尔比为3:3-3.5:2.5:1。
作为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酸为多聚磷酸,反应溶剂为1,1,2,2-四氯乙烷;化合物5与多聚磷酸的摩尔比为0.8:0.8-1.2。
作为优选的,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还原剂为钯炭/甲酸铵、钯炭/甲酸、或钯炭/甲酸铵/甲酸,所述钯炭为10%钯炭,所述10%钯炭的重量为化合物6重量的4%-6%,反应溶剂自甲酸甲酯、甲酸乙酯、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乙酸异丙酯、乙酸丁酯、乙酸异丁酯中的一种。
作为优选的,在步骤4)中还加入无水硫酸钠。
作为优选的,步骤5)中,所述缩合剂为亚磷酸三甲酯-碘体系,反应溶剂为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乙腈、四氢呋喃中的一种或几种;亚磷酸三甲酯、碘、化合物1、化合物2和碱的摩尔比为1-1.5:1-1.5:1:1-1.2:1-3,所述的碱为三乙胺、N,N-二异丙基乙胺、吡啶、4-二甲氨基吡啶中的一种或几种,室温反应1-3小时。
作为优选的,步骤6)中,所述α-氯代反应体系为DCDMH-对甲苯磺酸-乙腈体系。
作为优选的,步骤6)中,化合物9、DCDMH、对甲苯磺酸的摩尔比为1:0.44-0.66:0.4-0.6。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提供了一种新的合成路线,采用廉价易得的苯胺为起始原料,酰胺化过程避免了使用酰氯等有毒物质。整个合成路线使得整个合成过程不仅污染小,易处理,且各步的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收率和纯度高,对环境友好,生产成本大大降低,适合工业化生产。
2)酰胺化反应过程采用亚磷酸三甲酯-碘体系作为缩合剂,试剂廉价、易得,不同于许多常见缩合剂,P(OMe)3和I2对水比较稳定,储存较容易;纯化方法简单,反应条件温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酰胺化反应采用酰氯试剂,价格昂贵、毒性大且对设备具有腐蚀性,生产和运输安全性差的问题,收率高达99%;
3)N-烷基化反应在相转移催化剂和混合碱条件下发生,收率高(90%以上),操作简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的碘化钾试剂昂贵,反应时间长,操作繁琐的问题。
4)硝基还原反应中,以钯炭/甲酸铵、钯炭/甲酸、或钯炭/甲酸铵/甲酸为还原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用钯炭/氢气还原反应条件苛刻,操作复杂,不利于工业化生产的缺陷,收率90%以上。
5)在苯并氮杂卓α-位上引入氯时,采用DCDMH-对甲苯磺酸-乙腈α-氯代反应体系,与传统的卤代试剂如液溴、溴化铜、溴化氢、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溴化二甲基溴代硫(DMBS)等相比,具有价格便宜、高效、低毒、对设备无腐蚀、不污染环境、副产物可以回收再利用等优点,符合绿色化学发展的趋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做进一步的说明,但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是对本发明的内容所做的限制。
实施例1-1:化合物3的合成
76.2g I2(0.3mol)溶于1.5L CH2C12中,当碘完全溶解后,将其置于-10℃的冰盐浴中。随后,通过注射器向体系中滴加53.1mL P(OMe)3(0.45mol),十分钟后加入,50.1g对硝基苯甲酸(化合物2,0.3mol),再十分钟后加入104.5mL的N,N-二异丙基乙胺(0.6mol),当体系在该温度下反应约10min后,再向其中滴加27.3mL苯胺(0.3mol)。继续反应10min之后,撤去冰盐浴。室温反应至TLC检测原料反应完全(约3h)。向反应体系加入30mL水稀释,CH2C12反复萃取,合并有机相,依次用水和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柱层析分离得69.5g化合物3,产率96%。
实施例1-2:化合物3的合成
114.3g I2(0.45mol)溶于1.5L CHC13中,当碘完全溶解后,将其置于-10℃的冰盐浴中。随后,通过注射器向体系中滴加46.0mL P(OMe)3(0.39mol),十分钟后加入,60.2g对硝基苯甲酸(化合物2,0.36mol),再十分钟后加入41.6mL的Et3N(0.3mol),当体系在该温度下反应约10min后,再向其中滴加27.3mL苯胺(0.3mol)。继续反应10min之后,撤去冰盐浴。室温反应至TLC检测原料反应完全(约3h)。向反应体系加入30mL水稀释,CHC13反复萃取,合并有机相,依次用水和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柱层析分离得70.9g化合物3,产率98%。
实施例1-3:化合物3的合成
99.1g I2(0.39mol)溶于1.5L THF中,当碘完全溶解后,将其置于-10℃的冰盐浴中。随后,通过注射器向体系中滴加35.4mL P(OMe)3(0.3mol),十分钟后加入,55.1g对硝基苯甲酸(化合物2,0.33mol),再十分钟后加入72.5mL的吡啶(0.9mol),当体系在该温度下反应约10min后,再向其中滴加27.3mL苯胺(0.3mol)。继续反应10min之后,撤去冰盐浴。室温反应至TLC检测原料反应完全(约2h)。向反应体系加入30mL水稀释,THF反复萃取,合并有机相,依次用水和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柱层析分离得71.6g化合物3,产率99%。
实施例2-1:化合物5的合成
在500m1三口瓶中,加入32.8g4-氯丁酸甲酯(化合物4,0.24mo1)和57.9g化合物3(0.24mol)(40%)水溶液,再加入0.2g四丁基溴化铵,在冰水浴的冷却下慢慢加入混合碱(0.2molNaOH+0.08molNa2CO3),于40℃下快速搅拌2小时,反应完成后放置,使反应液冷却,用***萃取,缓慢滴加1mol/L盐酸调节pH至5-6,逐渐析出固体,滴毕继续降温下搅拌2h,抽滤,滤饼用水(3*30ml)洗,干燥,得78.9g化合物5,产率90%。
实施例2-2:化合物5的合成
在500m1三口瓶中,加入36.1g4-氯丁酸甲酯(化合物4,0.26mo1)和57.9g化合物3(0.24mol)(40%)水溶液,再加入0.16g四丁基溴化铵,在冰水浴的冷却下慢慢加入混合碱(0.2molKOH+0.08molK2CO3),于50℃下快速搅拌2小时,反应完成后放置,使反应液冷却,用***萃取,缓慢滴加1mol/L盐酸调节pH至5-6,逐渐析出固体,滴毕继续降温下搅拌2h,抽滤,滤饼用水(3*30ml)洗,干燥,得76.7g化合物5,产率88%。
实施例2-3:化合物5的合成
在500m1三口瓶中,加入38.2g4-氯丁酸甲酯(化合物4,0.28mo1)和57.9g化合物3(0.24mol)(40%)水溶液,再加入3.2ml聚乙二醇-400,在冰水浴的冷却下慢慢加入混合碱(0.2molKOH+0.08molK2CO3),于50℃下快速搅拌2小时,反应完成后放置,使反应液冷却,用***萃取,缓慢滴加1mol/L盐酸调节pH至5-6,逐渐析出固体,滴毕继续降温下搅拌2h,抽滤,滤饼用水(3*30ml)洗,干燥,得82.4g化合物5,产率94%。
实施例2-4:化合物5的合成
在500m1三口瓶中,加入36.1g4-氯丁酸甲酯(化合物4,0.26mo1)和57.9g化合物3(0.24mol)(40%)水溶液,再加入2.4ml聚乙二醇-400,在冰水浴的冷却下慢慢加入混合碱(0.2molNaOH+0.08mol Na2CO3),于40℃下快速搅拌2小时,反应完成后放置,使反应液冷却,用***萃取,缓慢滴加1mol/L盐酸调节pH至5-6,逐渐析出固体,滴毕继续降温下搅拌2h,抽滤,滤饼用水(3*30ml)洗,干燥,得79.8g化合物5,产率91%。
实施例3-1:化合物6的合成
将73.1g化合物5(0.20mol)、67.5g多聚磷酸(0.20mol)以及1,1,2,2-四氯乙烷(250ml)加至1000ml三颈烧瓶中,升温至120℃反应2h。冷却至室温,加入85g冰水分解剩余的多聚磷酸,除去水层,有机层依次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120ml)、饱和食盐水(120ml)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蒸馏收集馏分,得56.5g化合物6,收率91%。
实施例3-2:化合物6的合成
将73.1g化合物5(365.395,0.20mol)、84.4g多聚磷酸(0.25mol)以及1,1,2,2-四氯乙烷(250ml)加至1000ml三颈烧瓶中,升温至120℃反应2h。冷却至室温,加入85g冰水分解剩余的多聚磷酸,除去水层,有机层依次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120ml)、饱和食盐水(120ml)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蒸馏收集馏分,得58.3g化合物6,收率94%。
实施例3-3:化合物6的合成
将73.1g化合物5(0.20mol)、101.2g多聚磷酸(0.3mol)以及1,1,2,2-四氯乙烷(250ml)加至1000ml三颈烧瓶中,升温至120℃反应2h。冷却至室温,加入85g冰水分解剩余的多聚磷酸,除去水层,有机层依次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120ml)、饱和食盐水(120ml)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蒸馏收集馏分,得55.8g化合物6,收率90%。
实施例4-1:化合物7的合成
将46.5g化合物6(0.15mol)加入到1000ml四口烧瓶中,再加入1.9g的10%Pd/C,加入850ml乙酸乙酯,搅拌下加入17.7g甲酸铵(0.28mol)和25.6g无水硫酸钠(0.18mol),升温至回流,回流2小时。TLC跟踪反应(展开剂为甲苯∶丙酮=6:4,体积比),反应完全后,降温至室温,过滤回收钯炭。用水(400ml×2)洗涤滤液,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滤液浓缩至干,用600ml乙酸乙酯与正己烷的混合溶剂(1∶1,体积比)重结晶得到39.9g化合物7,收率95%,HPLC检测纯度为99.8%。
实施例4-2:化合物7的合成
将46.5g化合物6(0.15mol)加入到1000ml四口烧瓶中,再加入2.3g的10%Pd/C,加入850ml乙酸乙酯,搅拌下加入17.7g甲酸铵(0.28mol)和25.6g无水硫酸钠(0.18mol),升温至回流,回流2小时。TLC跟踪反应(展开剂为甲苯∶丙酮=6:4,体积比),反应完全后,降温至室温,过滤回收钯炭。用水(400ml×2)洗涤滤液,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滤液浓缩至干,用600ml乙酸乙酯与正己烷的混合溶剂(1∶1,体积比)重结晶得到40.8g化合物7,收率97%,HPLC检测纯度为99.8%。
实施例4-3:化合物7的合成
将46.5g化合物6(0.15mol)加入到1000ml四口烧瓶中,再加入2.8g的10%Pd/C,加入850ml乙酸乙酯,搅拌下加入17.7g甲酸铵(0.28mol)和25.6g无水硫酸钠(0.18mol),升温至回流,回流2小时。TLC跟踪反应(展开剂为甲苯∶丙酮=6:4,体积比),反应完全后,降温至室温,过滤回收钯炭。用水(400ml×2)洗涤滤液,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滤液浓缩至干,用600ml乙酸乙酯与正己烷的混合溶剂(1∶1,体积比)重结晶得到39.5g化合物7,收率94%,HPLC检测纯度为99.8%。
实施例5-1:化合物9的合成
25.4g I2(0.1mol)溶于300mL CH2C12中,当碘完全溶解后,将其置于-10℃的冰盐浴中。随后,通过注射器向体系中滴加17.7mL P(OMe)3(0.15mol),十分钟后加入,19.8g化合物8(0.1mol),再十分钟后加入34.8mL的N,N-二异丙基乙胺(0.2mol),当体系在该温度下反应约10min后,再向其中滴加22.1mL化合物7(0.1mol)。继续反应10min之后,撤去冰盐浴。室温反应至TLC检测原料反应完全(约3h)。向反应体系加入30mL水稀释,CH2C12反复萃取,合并有机相,依次用水和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柱层析分离得43.3g化合物9,产率94%。
实施例5-2:化合物9的合成
38.1g I2(0.15mol)溶于400mL CHC13中,当碘完全溶解后,将其置于-10℃的冰盐浴中。随后,通过注射器向体系中滴加15.3mL P(OMe)3(0.13mol),十分钟后加入,23.8g化合物8(0.12mol),再十分钟后加入17.4mL的N,N-二异丙基乙胺(0.1mol),当体系在该温度下反应约10min后,再向其中滴加22.1mL化合物7(0.1mol)。继续反应10min之后,撤去冰盐浴。室温反应至TLC检测原料反应完全(约2h)。向反应体系加入30mL水稀释,CHC13反复萃取,合并有机相,依次用水和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柱层析分离得45.6g化合物9,产率99%。
实施例5-3:化合物9的合成
33.0g I2(0.13mol)溶于300mL THF中,当碘完全溶解后,将其置于-10℃的冰盐浴中。随后,通过注射器向体系中滴加11.8mL P(OMe)3(0.1mol),十分钟后加入,21.8g化合物8(0.11mol),再十分钟后加入52.3mL的N,N-二异丙基乙胺(0.3mol),当体系在该温度下反应约10min后,再向其中滴加22.1mL化合物7(0.1mol)。继续反应10min之后,撤去冰盐浴。室温反应至TLC检测原料反应完全(约2h)。向反应体系加入30mL水稀释,THF反复萃取,合并有机相,依次用水和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柱层析分离得44.7g化合物9,产率97%。
实施例6-1:化合物10的合成
在装有磁力搅拌子、回流冷凝管和恒压滴液漏斗的三颈瓶中加入41.4g化合物9(0.09mol)和6.2g对甲苯磺酸(0.036mol),溶于70mL乙腈中,调温至25℃,滴加7.8g1,3-二氯-5,5-二甲基海因(DCDMH,0.0396mol)的乙腈饱和溶液。6h后停止反应,旋除乙腈,在残余物中加180mL二氯甲烷溶解,再用230mL水分两次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旋除溶剂得41.1g化合物10,收率92%。
实施例6-2:化合物10的合成
在装有磁力搅拌子、回流冷凝管和恒压滴液漏斗的三颈瓶中加入41.4g化合物9(0.09mol)和7.7g对甲苯磺酸(0.045mol),溶于70mL乙腈中,调温至25℃,滴加9.7g1,3-二氯-5,5-二甲基海因(DCDMH,0.0495mol)的乙腈饱和溶液。6h后停止反应,旋除乙腈,在残余物中加180mL二氯甲烷溶解,再用230mL水分两次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旋除溶剂得42.0g化合物10,收率94%。
实施例6-3:化合物10的合成
在装有磁力搅拌子、回流冷凝管和恒压滴液漏斗的三颈瓶中加入41.4g化合物9(0.09mol)和9.3g对甲苯磺酸(0.054mol),溶于70mL乙腈中,调温至25℃,滴加11.7g1,3-二氯-5,5-二甲基海因(DCDMH,0.0594mol)的乙腈饱和溶液。6h后停止反应,旋除乙腈,在残余物中加180mL二氯甲烷溶解,再用230mL水分两次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旋除溶剂得40.2g化合物10,收率90%。
实施例7:盐酸考尼伐坦的合成
在500mL三颈瓶中,依次将39.7g化合物10(0.08mol),3.8g盐酸乙脒(0.04mol),5.5g碳酸钾(0.04mol),0.54g蒸馏水(0.03mol),溶于300ml氯仿中。回流反应20h,TLC跟踪监测,待原料反应完全后停止反应,冷却至室温。用(300ml×3)蒸馏水洗涤三次,取有机相,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减压浓缩干,得粗品。用乙醇溶解粗品,加入适量浓盐酸,冷冻析出固体,抽滤,真空干燥,得到固体,将固体溶于水中,用(200ml×3)二氯甲烷萃取,减压浓缩干燥得15.4g化合物11,收率为72%。
对比例1:化合物5的合成
在500m1三口瓶中,加入38.2g4-氯丁酸甲酯(化合物4,0.28mo1)和57.9g化合物3(0.24mol)(40%)水溶液,再加入3.2ml聚乙二醇-400,在冰水浴的冷却下慢慢加入0.2mol苛性碱(NaOH或KOH),于50℃下快速搅拌2小时,反应完成后放置,使反应液冷却,用***萃取,缓慢滴加1mol/L盐酸调节PH至5-6,逐渐析出固体,滴毕继续降温下搅拌2h,抽滤,滤饼用水(3*30ml)洗,干燥,得71.9g化合物5,产率82%。

Claims (10)

1.一种盐酸考尼伐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以苯胺(化合物1)为原料,与对硝基苯甲酸(化合物2)在缩合剂和碱的条件下发生酰胺化反应得到化合物3;
2)化合物3与4-氯丁酸甲酯(化合物4)在相转移催化剂和碱性条件下发生烷基化反应,再酸化得到化合物5;
3)化合物5在酸的作用下经傅克酰基化反应得到化合物6;
4)化合物6在还原剂的作用下还原得到化合物7;
5)化合物7与2-苯基苯甲酸(化合物8)在缩合剂的作用下发生酰胺化反应得到化合物9;
6)化合物9在α—氯代反应体系的作用下发生α-氯代反应得到化合物10;
7)化合物10与盐酸乙脒发生环化、成盐反应得到盐酸考尼伐坦(化合物11);其合成路线如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缩合剂为亚磷酸三甲酯-碘体系,反应溶剂为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乙腈、四氢呋喃中的一种或几种;亚磷酸三甲酯、碘、化合物1、化合物2和碱的摩尔比为1-1.5:1-1.5:1:1-1.2:1-3,所述的碱为三乙胺、N,N-二异丙基乙胺、吡啶、4-二甲氨基吡啶中的一种或几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相转移催化剂为四丁基溴化铵或聚乙二醇-400,所述碱为入混合碱(NaOH+Na2CO3)或(KOH+K2CO3),反应温度为40-50℃;所述四丁基溴化铵与化合物4的用量比为1g:1mol,所述聚乙二醇-400与化合物4的用量比为20ml:1mol。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化合物3、化合物4、NaOH、Na2CO3的摩尔比为3:3-3.5:2.5:1或化合物3、化合物4、KOH、K2CO3的摩尔比为3:3-3.5:2.5: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酸为多聚磷酸,反应溶剂为1,1,2,2-四氯乙烷;化合物5与多聚磷酸的摩尔比为0.8:0.8-1.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还原剂为钯炭/甲酸铵、钯炭/甲酸、或钯炭/甲酸铵/甲酸,所述钯炭为10%钯炭,所述10%钯炭的重量为化合物6重量的4%-6%,反应溶剂自甲酸甲酯、甲酸乙酯、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乙酸异丙酯、乙酸丁酯、乙酸异丁酯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还加入无水硫酸钠。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缩合剂为亚磷酸三甲酯-碘体系,反应溶剂为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乙腈、四氢呋喃中的一种或几种;亚磷酸三甲酯、碘、化合物1、化合物2和碱的摩尔比为1-1.5:1-1.5:1-1.5:1:1-1.2:1-3,所述的碱为三乙胺、N,N-二异丙基乙胺、吡啶、4-二甲氨基吡啶中的一种或几种,室温反应1-3小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所述α-氯代反应体系为DCDMH-对甲苯磺酸-乙腈体系。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化合物9、DCDMH、对甲苯磺酸的摩尔比为1:0.44-0.66:0.4-0.6。
CN201610697235.XA 2016-08-22 2016-08-22 一种盐酸考尼伐坦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063170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97235.XA CN106317060B (zh) 2016-08-22 2016-08-22 一种盐酸考尼伐坦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97235.XA CN106317060B (zh) 2016-08-22 2016-08-22 一种盐酸考尼伐坦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17060A true CN106317060A (zh) 2017-01-11
CN106317060B CN106317060B (zh) 2019-02-15

Family

ID=577414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97235.XA Active CN106317060B (zh) 2016-08-22 2016-08-22 一种盐酸考尼伐坦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1706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25003A (zh) * 2017-08-01 2017-11-07 安徽东至广信农化有限公司 一种液相加氢法合成邻氯苯胺的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508A (zh) * 1993-07-21 1996-07-24 山之内制药株式会社 稠合的苯并氮杂䓬衍生物及其药学组合物
CN105153168A (zh) * 2015-09-29 2015-12-16 上海天慈国际药业有限公司 N-[4-(2-甲基-4,5-二氢-3H-咪唑并[4,5-d][1]苯并氮杂卓-6-甲酰基)苯基]-2-苯基苯甲酰胺盐酸盐的制备方法
CN105753735A (zh) * 2014-12-16 2016-07-13 上海天慈国际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低毒加压素拮抗药物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508A (zh) * 1993-07-21 1996-07-24 山之内制药株式会社 稠合的苯并氮杂䓬衍生物及其药学组合物
CN105753735A (zh) * 2014-12-16 2016-07-13 上海天慈国际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低毒加压素拮抗药物的制备方法
CN105153168A (zh) * 2015-09-29 2015-12-16 上海天慈国际药业有限公司 N-[4-(2-甲基-4,5-二氢-3H-咪唑并[4,5-d][1]苯并氮杂卓-6-甲酰基)苯基]-2-苯基苯甲酰胺盐酸盐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陈梓湛等,: "脂肪同和β-酮酯类化合物与二卤海因的a-卤代反应", 《世界农药》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25003A (zh) * 2017-08-01 2017-11-07 安徽东至广信农化有限公司 一种液相加氢法合成邻氯苯胺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17060B (zh) 2019-0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18953C (zh) 制备替米沙坦的方法
CN104610250B (zh) 含三个氮杂环的1,2,3‑噻二唑‑5‑甲脒类化合物及合成
CN106866553A (zh) 一种法匹拉韦的合成方法
CN102675314A (zh) 一种阿哌沙班的合成方法
CN113149915B (zh) 一种合成氯硝西泮化合物的方法
CN101486753A (zh) 一种非那雄胺新的合成方法
CN102993205B (zh) 一种高收率制备高纯度西地那非游离碱的纯化方法
CN102351778A (zh) 一种盐酸阿比朵尔的制备方法
CN101973911B (zh) 合成阿那曲唑中间体2,2’-(5-甲基-1,3-亚苯基)双(2-甲基丙腈)的方法
CN109988077A (zh) 一种阿帕鲁胺的合成方法及中间体
CN102491974A (zh) 1-(2-氟苄基)-1H-吡唑并[3,4-b]吡啶-3-甲脒盐酸盐的合成方法
CN106496199A (zh) 达卡他韦及其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CN104768936B (zh) 制备替米沙坦的方法及其中间体
CN106317060A (zh) 一种盐酸考尼伐坦的制备方法
CN105358529A (zh) 一种合成阿哌沙班重要中间体的新方法
CN108299149B (zh) 高纯度oled中间体1-溴芘的合成法
CN109232562A (zh) 一种7-氮杂吲哚-5-氯-6-羧酸的合成方法
CN103992261B (zh) 2-溴咔唑工业化制备工艺
CN105968040A (zh) 一种雷迪帕韦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CN105753735B (zh) 一种高效低毒加压素拮抗药物的制备方法
CN109574902B (zh) 一种西洛多辛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CN109020895B (zh) 一种金属催化的1-苄胺基取代苯并咪唑的合成方法
CN104592222A (zh) 抗血小板药物azd6482的制备方法
CN111039860A (zh) 2-羟基-n-(4’-氯联苯-2-基)烟酰胺的合成方法及应用
BR112014000473B1 (pt) processo para a preparação de 2-amino-5-ciano-n,3- dimetilbenzamida e composto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925

Address after: 273400 west side of Yan Bin Road, Feixian County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Linyi, Shandong

Applicant after: Shandong Luoxin Pharmaceutical Group Hengxin Pharmac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76017 18 Luo Qi Road, Luozhuang District, Linyi, Shandong

Applicant before: Shandong Luo Xin Pharmaceutical Group Plc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