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54785A - 具备多个发光元件的光写入装置及具备其的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具备多个发光元件的光写入装置及具备其的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54785A
CN106154785A CN201610318036.3A CN201610318036A CN106154785A CN 106154785 A CN106154785 A CN 106154785A CN 201610318036 A CN201610318036 A CN 201610318036A CN 106154785 A CN106154785 A CN 1061547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temperature
emitting component
moment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1803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54785B (zh
Inventor
谷山彰
矢野壮
松尾隆宏
长坂泰志
植村昂纪
饭岛成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Inc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61547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547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547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547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20Humidity or temperature control also ozone evacuation; Internal apparatus environment control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exposing, i.e. imagewise exposure by optical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 a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 G03G15/04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exposing, i.e. imagewise exposure by optical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 a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illumination or exposur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exposing, i.e. imagewise exposure by optical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 a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 G03G15/04036Details of illuminating systems, e.g. lamps, reflectors
    • G03G15/04045Details of illuminating systems, e.g. lamps, reflectors for exposing image information provided otherwise than by direct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to the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e.g. digital copiers
    • G03G15/04063Details of illuminating systems, e.g. lamps, reflectors for exposing image information provided otherwise than by direct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to the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e.g. digital copiers by EL-ba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tmospheric Scienc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E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Printers Or Recording Devices Using Electromagnetic And Radiation Mean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Facsimile Hea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光写入装置具备:多个发光元件,其是通过自发热而使发光光量发生变化的多个发光元件,且在主扫描方向上排列成线状;以及控制机构,其在上述多个发光元件被分割为包含排列在上述主扫描方向上的规定数量的发光元件的多个组的情况下,对每个上述组计算从时刻t0至时刻t0+Δt的发光元件的发热量。上述控制机构还对每个上述组,基于从上述时刻t0至上述时刻t0+Δt的发热量以及上述时刻t0的温度,计算上述时刻t0+Δt的温度。由此,能够提供一种能够以低成本且简单的结构求出发光元件的温度的光写入装置。

Description

具备多个发光元件的光写入装置及具备其的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通过自发热而使发光光量发生变化并且在主扫描方向上排列成线状的多个发光元件的光写入装置、以及具备该光写入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近几年,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以下,称为有机EL元件)在显示器以及照明装置等中作为发光元件来使用。如图10所示,有机EL元件100具有在透明基板101上层叠由氧化铟锡(ITO)等透明电极构成的阳极102、在阳极102上层叠由至少1层构成的有机层103、在有机层103上层叠由铝等的电极构成的阴极104的结构。通过电源105在阳极102与阴极104之间使驱动电流流动或施加驱动电压,由此有机层103发光,且光通过透明电极102以及透明基板101射出。
如图11所示,有机EL元件的发光光量根据元件温度发生变化。另外,有机EL元件与其它发光元件(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LD(Laser Diode:激光二极管)等)相比较,自发热的程度较大。例如,在使有机EL元件连续发光5分钟左右的情况下,如图12所示,元件温度上升30℃左右。
另外,如图13所示,在利用相同值的驱动电流使有机EL元件发光的情况下,随着累积发光时间的增加,元件的发光光量降低(光量劣化特性)。另外,对于光量劣化的程度,驱动时的元件温度高则较大,并且驱动时的电流密度大则较大。
如上述那样的有机EL元件在近几年也有被用于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光写入装置的情况。光写入装置具备被排列成与主扫描方向平行的线状的多个有机EL元件,并在感光体的曝光时使用。但是,若各元件的发光光量因自发热而发生变化,则不能够将具有适当的光量的光照射至感光体,结果,存在利用图像形成装置形成的图像的品质降低的情况。
另外,若在多个有机EL元件间存在发光光量差,则因各自的自发热,会在元件间产生温度不均。由于各元件的发光光量依赖于温度而发生变化,所以各元件不能够将适当的光量的光照射至感光体,结果,存在利用图像形成装置形成的图像的品质降低的情况。
根据以上那样的背景,在以往的光写入装置中,检测有机EL元件的温度,并基于检测结果来进行温度校正(参照文献1、2)。
文献1:日本特开2006-119445号公报
文献2:日本专利第4513528号公报
在文献1中,根据不在曝光中使用的检测用有机EL元件的驱动电流或者驱动电压,检测在曝光中使用的有机EL元件的温度,并基于检测结果来进行温度校正。然而,由于因空间限制,在可设置于光写入装置的检测用有机EL元件的数量上存在限制,所以不能够准确地掌握多个有机EL元件的温度不均。
另外,在文献2中,对各有机EL元件的驱动电流或者驱动电压进行测定,并基于驱动电流或者驱动电压来推断元件温度。基于该推断结果,进行发光元件的温度校正。然而,由于需要驱动电流或者驱动电压的测定电路,所以导致光写入装置的成本提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为了发光元件的温度校正,能够以低成本且简单的结构来求出发光元件的温度的光写入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光写入装置,其具备:多个发光元件,其是通过自发热而使发光光量发生变化的多个发光元件,且在主扫描方向上排列成线状;以及控制机构,其在上述多个发光元件被分割为包含排列在上述主扫描方向上的规定数量的发光元件的多个组的情况下,对每个上述组计算从时刻t0至时刻t0+Δt的发光元件的发热量,上述控制机构还对每个上述组,基于从上述时刻t0至上述时刻t0+Δt的发热量以及上述时刻t0的温度,计算上述时刻t0+Δt的温度。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具备上述光写入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根据上述各方面,能够提供一种能够以低成本且简单的结构求出发光元件的温度的光写入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图像形成装置的纵剖面的图。
图2是图1的光写入装置的纵剖视图。
图3是表示图2的发光元件阵列的详细的结构的图。
图4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框图。
图5是表示基于图4的PH控制机构的初始温度设定的顺序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基于图4的PH控制机构的元件温度计算的顺序的主流程图。
图7是表示图6的S101(每组的发热量的计算步骤)的详细的顺序的流程图。
图8A是表示打印图像中的中央部的图。
图8B是表示在图6的S103中得到的以组为单位的针对主扫描方向的温度分布的图。
图9是表示基于PH控制机构的驱动电流的光量校正的顺序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一般的有机EL元件的构造的图。
图11是表示有机EL元件的发光光量的温度特性的图。
图12是表示有机EL元件的元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
图13是表示有机EL元件的光量变化随时间变化的温度依赖性以及电流密度依赖性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图像形成装置;2…工序单元;22…光写入装置;222…基板;223…发光元件阵列;225…温度传感器;226…发光元件;3…控制机构;32PH…控制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光写入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第一栏:定义》
在图1等中,将x轴、y轴以及z轴设为图像形成装置的左右方向、前后方向以及上下方向。另外,y轴表示光束B的主扫描方向。
《第二栏:图像形成装置的打印动作》
在图1中,图像形成装置1例如是MFP(Multifunction Peripheral:多功能***设备),使用各种颜色用的感光体鼓28来形成各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并将各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在中间转印带24上进行合成,之后,将合成调色剂图像转印至记录介质S。以下,对这样的打印工序进行详细说明。
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供给单元朝向下游的定时辊(timing roller)对,将记录介质S逐张地送出至输送路径R上。记录介质S暂时停止在停止的定时辊对的抵接部分。之后,定时辊对旋转,记录介质S被送出至后述的二次转印区域。
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工序单元2。工序单元2按照Y(黄)、C(青)、M(品红)、K(黑)这些颜色,包含成像机构21、光写入装置22以及转印机构23的组。另外,工序单元2还包含中间转印带24、驱动辊25、从动辊26以及二次转印辊27。
各成像机构21大致具有感光体鼓28和沿着其周面配置的带电机构29以及显影机构210。四个感光体鼓28沿左右方向并列配置。各种颜色的感光体鼓28沿y轴方向延伸,并以与y轴平行的轴为中心旋转。在此,感光体鼓28的旋转方向CW的相反方向为光束B的副扫描方向。各带电机构29沿y轴方向延伸,并使对应的感光体鼓28的周面同样带电。
各光写入装置22也被称为打印头,如图2、图3所示,相对于对应颜色的带电机构29配置于旋转方向CW的正下游侧,且配置于对应颜色的感光体鼓28的周面附近。各光写入装置22大致包含固定地设置于支架221的基板222、发光元件阵列223、GRIN透镜阵列224、以及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225。
发光元件阵列223隔着GRIN透镜阵列224与对应颜色的感光体鼓28的周面对置。如图3所示,发光元件阵列223是在主扫描方向(y轴方向)上排列成线状的规定个数的发光元件226,典型地包含由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有机发光器件)构成的发光元件226。
上述规定个数例如是数千~一万个左右。各发光元件226例如具有约50μm平方的矩形形状。这样的规定个数的发光元件226为了本实施方式的温度计算,被分割为多个组。具体而言,沿着主扫描方向,每隔Δy=0.5mm将发光元件阵列223虚拟地分割。在主扫描方向上Δy的范围所包含的多个发光元件226属于同一组。
GRIN透镜阵列224是微型透镜阵列、聚光性光传输体阵列,在各发光元件226的光轴方向上对置配置。GRIN透镜阵列224包含有在主扫描方向上排列的多个折射率分布型透镜(Graded Index Lens)。GRIN透镜阵列224将来自各发光元件226的入射光束B会聚到对应颜色的感光体鼓28的周面。
在此,根据发光元件226的光轴与折射率分布型透镜的中心轴的位置关系的差异,每个发光元件226的折射率分布型透镜的成像效率不同。以不会由于这样的成像效率的不同在基于光写入装置22的感光体鼓28的曝光量上产生不均,在组装光写入装置22时进行初始调整,并以曝光量为固定的方式对各发光元件226的驱动电流进行调整。而且,对每个发光元件226,将其驱动电流值记录于在非易失性存储器321中准备的表(参照下表1)。
[表1]
另外,温度传感器225设置在支架221的外表面上,检测光写入装置22的外界温度Tair,并将其输出至PH控制机构32。
通过以上的结构,光写入装置22能够在感光体鼓28的周面上,沿主扫描方向对对应颜色的光束B进行扫描。另外,感光体鼓28向箭头CW的方向旋转,因此光束B在作为与旋转方向CW相反的方向的副扫描方向上也被扫描。由此,在各感光体鼓28的周面形成对应颜色的静电潜像。
再次参照图1。各显影机构210沿y轴方向延伸,在光束B的照射位置的正下游与对应颜色的感光体鼓28的周面对置。各显影机构210向感光体鼓28的周面上供给调色剂。由此,在感光体鼓28的周面上使静电潜像显影,从而形成对应颜色(单色)的调色剂图像。
经过上述显影工序后,各感光体鼓28将对应颜色的调色剂图像保持在周面上。另外,通过各感光体鼓28的旋转,将调色剂图像输送至旋转方向CW的下游。
各转印机构23沿y轴方向延伸,在对应颜色的显影机构210的下游侧,隔着中间转印带24与对应颜色的感光体鼓28的周面对置。
中间转印带24是无接头状的带,以介设在各种颜色的转印机构23以及感光体鼓28之间的方式,以向箭头α的方向能够旋转的方式架设在驱动辊25以及从动辊26之间。另外,中间转印带24被各转印机构23压接于各感光体鼓28,形成一次转印区域。
对各转印机构23施加偏置电压。通过感光体鼓28输送过来的调色剂图像若到达一次转印区域,则以静电的方式移动至中间转印带24的外周面(一次转印)。各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以重合的方式被转印至中间转印带24的表面的同一区域。中间转印带24保持这样的合成调色剂图像并进行旋转,由此将合成调色剂图像朝向二次转印辊27输送。
二次转印辊27隔着中间转印带24与驱动辊25对置配置,并被按压于中间转印带24,从而形成二次转印区域。对二次转印辊27也施加偏置电压。在二次转印区域,将通过中间转印带24输送过来的合成调色剂图像以静电的方式转印至记录介质S(二次转印)。
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记录介质S在定影机构中被加热/加压,由此,使合成调色剂图像定影于记录介质S。该记录介质S从排出辊对作为打印物被排出至排出托盘。
图像形成装置1为了控制上述各部,具备控制机构3。控制机构3由CPU、主存储器等构成,按照预先准备的程序动作,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的打印动作。另外,控制机构3也控制在以下说明的光写入装置22的驱动。
《第三栏:控制机构与基板的详细的结构》
如图4所示,控制机构3为了驱动控制YMCK各种颜色的光写入装置22,至少包含图像处理部31以及PH控制机构32。
图像处理部31接受以规定的页面描述语言创建的打印指示,对于每个应进行打印的记录介质S(换言之,每个打印页面),对页面描述语言进行解析,并且按照每种颜色创建表示例如1200dpi的二值图像的光栅数据。
PH控制机构32将从图像处理部31接受到的光栅数据,按照每种颜色,在存储器上对光写入装置22的倾斜度进行校正(所谓的倾斜校正),并进行用于管理各发光元件226的发光时间的点计数(dot count)。之后,PH控制机构32经由FFC(Flexible Flat Cable:柔性扁平电缆)4,将各种颜色的光栅数据发送至实装于对应颜色的基板222的驱动IC227。在此,从PH控制机构32朝向基板222的数据传输例如优选使用像LVDS(Low V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ing:低电压差分信号)那样,能够进行80MHz左右的高速传输的时钟同步的数据总线来进行。此外,从PH控制机构32向各基板222,除了各种颜色的光栅数据以外,还发送时钟信号、行同步信号的控制信号。
在各基板222上除了上述发光元件阵列223以外,至少还实装驱动IC227。各驱动IC227驱动对应颜色的各发光元件226。此时,驱动IC227对于各发光元件226,利用后述的方法对上述各发光元件226的驱动电流值进行温度校正,并将上述各发光元件226的驱动电流值供给至各发光元件226。由此,各发光元件226发光,对应颜色的感光体鼓28被曝光。
《第五栏:该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初始温度设定》
接下来,参照图5,对该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初始温度设定进行说明。初始温度设定在从未图示的个人计算机等接受到打印指示时实施。
首先,PH控制机构32从温度传感器225获取当前的外界温度Tair(S001),在低于预先决定的基准温度Tref(例如,20℃~30℃之间的温度)的情况下(S002),视为通过散热全部的发光元件226的温度在实质上均匀,将全部的组A的初始温度设定为在S001中得到的外界温度Tair(S003),并结束图5的处理。
与此相对,在S002中,在当前的外界温度Tair不低于基准温度Tref的情况下,PH控制机构32进行下述的S004、S005。
PH控制机构32将前一次的打印工序结束时刻(以下,仅称为前一次结束时刻)和该时刻的各组的温度(以下,仅称为前一次的温度)存储至非易失性存储器321。在S004中,PH控制机构32读出前一次的打印工序结束时刻以及在前一次的打印工序结束时刻的每组的温度(前一次的温度)。
另外,PH控制机构32从前一次的打印工序结束时刻开始,每隔后述的时间步长Δt(例如,0.25秒)定期地从温度传感器225获取外界温度Tair,并将获取的外界温度Tair存储至非易失性存储器321。即,PH控制机构32在前一次的打印工序结束时刻以后,定期地监视外界温度Tair。在S005中,PH控制机构32获取各时间步长Δt的外界温度Tair。
之后,PH控制机构32基于下式1的递推公式对每个组计算当前的温度。
[数式1]
T ( t 0 + Δ t , 0 ) = T ( t 0 , 0 ) + Q ( t 0 , 0 ) ρ · C · V - β · S · Δ t ρ · C · V ( T ( t 0 , 0 ) - T a i r ) + α · Δ t ( Δ y ) 2 ( T ( t 0 , - 1 ) + T ( t 0 , + 1 ) ) - 2 · T ( t 0 , 0 ) ) ... ( 1 )
在此,将成为温度计算的对象的组设为A0,将以组A0为基准在主扫描方向侧及其相反方向侧相邻的组设为A+1、A-1。另外,将时刻t0至t0+Δt期间的组A0的发热量表示为Q(t0,0)。另外,将时刻t的组A-1、A0、A+1的温度表示为T(t,-1)、T(t,0)、T(t,+1)。
根据上式1,根据时刻t0的组A0的温度T(t0,0)、从时刻t0至t0+Δt的组A0的发热量Q(t0,0)、以及时刻t0的相邻的区域的温度T(t0,-1)、T(t0,+1)来计算时刻t0+Δt的组A0的温度T(t0+Δt,0)。
此外,ρ、C、k是基板222的密度、比热、热传导率,是已知的值。另外,α=k/ρC,是已知的值。β是基板与外界之间的热传导率,是已知的值。S是属于组A0的发光元件226所占有的基板222的表面积,是已知的值。另外,V是属于组A0的发光元件226所占有的体积,是已知的值。Tair是在时刻t0通过温度传感器225得到的外界温度。
PH控制机构32在计算从前一次的打印工序结束时刻起第一个时间步长Δt的温度T(t0+Δt,0)时,作为T(t0,0)、T(t0,-1)、T(t0,+1),将是在S004中读出的前一次的打印工序结束时刻的温度(前一次的温度且是相符的组的温度代入上式(1);另外,作为外界温度Tair,将被存储至非易失性存储器321的外界温度Tair且是前一次的打印工序结束时刻的外界温度Tair代入上式(1)。此外,由于在从前一次的打印工序结束时刻到接受打印指示期间,发光元件226未点亮,所以Q(t0,0)是0。
对全部的组实施以上的运算,计算第一个时间步长Δt的温度T(t0+Δt,0)。在计算下一个时间步长Δt的温度T(t0+Δt,0)时,作为T(t0,0)、T(t0,-1)、T(t0,+1),将是在前一次的时间步长Δt中求出的温度且是相应的组的温度代入上式(1);另外作为外界温度Tair,将是被存储至非易失性存储器321的外界温度Tair且是前一次的时间步长Δt的结束时刻的外界温度Tair(或者从前一次的时间步长Δt的结束时刻到经过时间步长Δt期间的外界温度Tair、或者从前一次的时间步长Δt的结束时刻开始经过了时间步长Δt时的外界温度Tair)代入上式(1)。对全部的组实施运算。
反复进行以上的运算(通过将在前一次的时间步长中求出的温度T(t0,0)、T(t0,-1)、T(t0,+1)以及前一次的时间步长的结束时刻的外界温度Tair代入式(1)来求出下一个时间步长的温度T(t0+Δt,0)的处理),PH控制机构32对每个组导出当前时刻的温度(S006)。之后,PH控制机构32将各组的温度设定为初始温度(S007),并结束图5的处理。
此外,在图5的例示中,对于PH控制机构32,以监视外界温度的机构进行了说明。然而,也可以代替该方式,PH控制机构32对每个组在前一次的温度与当前的外界温度之间进行插值,并根据插值结果来求出各时间步长Δt的外界温度Tair。在此,作为具体的插值方法可以是直线插值,也可以是使用根据预先进行的实测结果建立的函数来进行插值,也可以是其它方法。
另外,上述Δt以及Δy也可以根据基板222的热传导率、各发光元件226的自发热量、必要的计算精度等适当地变更。另外,所使用的Δy以及Δt优选选择为与发光元件阵列223的温度分布的计算机模拟或者实测结果高度一致的值。
《第六栏:该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元件温度计算》
以下,对某一组A0中的从某一时刻t0至时刻t0+Δt的元件温度的变化量的计算方法进行说明。通过将该计算方法反复应用于各组,能够对每个组以时间步长Δt为单位来计算元件温度。
如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元件温度的计算方法包含每组的发热量的计算步骤、每组的温度计算步骤、以及基于插值的各发光元件226的温度计算步骤(S101~S103)。
对于图6的处理而言,可以在图像形成装置1接受到打印指示时对应进行打印的全部的页面集中实施该处理,也可以每打印1页就对下一页实施该处理。
接下来,参照图7对图6的S101(即,每组的发热量的计算步骤)的处理进行详细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发热量的计算对象设为组A0。
在图7中,PH控制机构32基于在由图像处理部31生成的光栅数据中应在时刻t0至t0+Δt期间写入感光体鼓28的数据,对属于组A0的每个发光元件226,导出时间步长Δt的发光时间(S201)。
接下来,PH控制机构32从非易失性存储器321中读出各个成为对象的发光元件226的驱动电流值(S202)。
接下来,PH控制机构32对每个成为对象的发光元件226,根据(发光时间)×(驱动电流值)×(驱动电压值)×(发热效率)导出发热量(S203)。在此,作为驱动电压值使用为了驱动发光元件226而预先决定的值。另外,作为发热效率,使用预先通过实验测定出的值。
接下来,PH控制机构32取在S203中导出的全部的发热量的总和,将其作为从时刻t0至时刻t0+Δt的组A0的发热量Q(t0,0)(S204)。PH控制机构32对于光栅数据,在所有的时间步长Δt对每个组导出发热量Q(t0,0),并结束图7的处理。
此外,在成为对象的发光元件226间的发热效率相差例如±5%以上的情况下,在制造基板222时对每个发光元件226测定发热效率,并在S203中对每个发光元件226使用发热效率即可。
接下来,对图6所示的S102(即,每组的温度的计算步骤)的处理进行详细说明。PH控制机构32在计算每组的温度时,使用前式(1)的递推公式。
[数式2]
T ( t 0 + Δ t , 0 ) = T ( t 0 , 0 ) + Q ( t 0 , 0 ) ρ · C · V - β · S · Δ t ρ · C · V ( T ( t 0 , 0 ) - T a i r ) + α · Δ t ( Δ y ) 2 ( T ( t 0 , - 1 ) + T ( t 0 , + 1 ) - 2 · T ( t 0 , 0 ) ) ... ( 1 )
PH控制机构32在计算从本次的打印开始时刻到第一个时间步长Δt的温度T(t0+Δt,0)时,作为T(t0,0)、T(t0,-1)、T(t0,+1),将是在上述初始温度设定中设定的初始温度且是相应的组的初始温度代入上式(1);另外,作为外界温度Tair,将利用温度传感器225得到的外界温度Tair代入上式(1)。此外,由于自开始打印起发光元件226点亮,所以Q(t0,0)与初始温度设定不同不是0,对其代入在S203中得到的值。
对全部的组实施以上的运算,计算第一个时间步长Δt的温度T(t0+Δt,0)。在计算下一个时间步长Δt的温度T(t0+Δt,0)时,作为T(t0,0)、T(t0,-1)、T(t0,+1),将是在前一次的时间步长Δt中求出的温度且是相应的组的温度代入上式(1);另外,作为Q(t0,0)将是在图7的处理中求出的值且是相应的组的值代入上式(1)。
反复进行以上的计算,PH控制机构32对全部的时间步长Δt的全部的组计算温度。此外,此时需要各时间步长Δt的外界气温Tair,但也可以根据在第一个时间步长Δt中获取的温度传感器225的外界温度Tair通过插值来推断。而且,PH控制机构32为了下一次的初始温度设定将时间步长Δt以及每组的温度、当前的外界温度Tair写入非易失性存储器321。
接下来,对图6所示的S103(即,各发光元件226的温度的计算步骤)的处理进行详细说明。PH控制机构32根据对每个时间步长Δt得到的各组的温度,例如如图8A所示,计算在打印各页面的中央的时刻的每个发光元件的温度。具体而言,由于在S102以组为单位来计算温度,所以副扫描方向的中央线上的各组的温度的分布,如图8B所示成为阶梯状的波形(参照实线部分)。PH控制机构32使这样的阶梯状的各组的温度分布平滑化,除去高频成分。之后,PH控制机构32在通过平滑化得到的温度分布(参照虚线部分)中,将与各发光元件226的主扫描方向位置对应的温度设为该发光元件226的温度(S103)。发光元件的驱动电流的控制不是按照每组来进行,而是按照每个元件进行。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对各页面的中央线的打印时刻的温度进行计算。该情况下,在打印1页期间,发光元件226的驱动电流成为固定。然而,由于打印1页所需要的时间是0.5~1秒左右,所以由这样的短时间内的温度上升引起的发光元件226的光量变动是0.1%以下左右,所以不会给图像品质带来实质性的影响。
《第七栏:该图像形成装置中的驱动电流的温度校正》
接下来,参照图9对向各发光元件226供给的驱动电流的温度校正进行说明。PH控制机构32在非易失性存储器321中保持对各个发光元件226以使预先确定的基准温度T1下的发光光量L1成为100%时的比来记述了每个元件温度的发光光量的表。在下表2中示出某个发光元件226的发光光量的温度特性。
[表2]
PH控制机构32对各个应打印的页面,获取与在S103中得到的各发光元件226的元件温度对应的发光光量比(图9;S301)。PH控制机构32从非易失性存储器321中获取各发光元件226的驱动电流值(S302)。接下来,PH控制机构32对每个发光元件226,驱动电流值除以发光光量比,导出校正后的驱动电流值(S303)。之后,PH控制机构32与应打印的页数对应地将校正后的驱动电流值记录于非易失性存储器321(S304)。
之后,PH控制机构32在成为对象的页面被打印的情况下,读出记录于非易失性存储器321的校正后的驱动电流值,并将读出的驱动电流值供给至成为对象的发光元件226。
《第八栏:该图像形成装置的作用/效果》
像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该图像形成装置1,虽然需要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225,但是能够不对每个发光元件226使用各种测定机构,就导出各发光元件226的温度。因此,能够提供一种能够以低成本且简单的结构求出发光元件的温度的光写入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进而,作为次要的效果,通过参照计算出的发光元件226的元件温度,对由因温度、电流密度引起的发光光量的劣化带来的光量变动也能够更加准确地进行校正。
另外,在发光元件226局部温度上升时,能够进行用于防止发光元件226的破坏的驱动停止控制。
另外,也可以在打印开始前、在纸张间,以暖机操作、使发光元件226的劣化程度一致为目的,追随在发光元件226发光的情况下产生的温度变化。
《第九栏:附录》
此外,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特别适合OLED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局限于此,只要是通过自发热而使发光光量发生变化的发光元件226,例如对于激光二极管也能够应用本实施方式。
另外,关于在由于长时间打印而发光元件226的温度饱和后,PH控制机构32也可以不将温度计算进行到打印结束时为止,而是持续使用相同的温度。由此,能够节约保持运算结果所需要的存储容量。通过在对通过运算得到的元件温度设定阈值,且通过运算得到的元件温度超过阈值的情况下,不进行其以后的运算,能够实现该处理。
另外,关于式(1),也可以根据光写入装置22或者图像形成装置1的处理能力、存储容量以及校正所需要的计算精度来适当地变更。例如在因使用自发热较大的发光元件、取较大的Δt等,需要考虑成为对象的组A0的邻组A+1、A-1的发热量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下式(2)。
[数式3]
T ( t 0 + Δ t , 0 ) = T ( t 0 , 0 ) + Q ( t 0 , 0 ) ρ · C · V - β · S · Δ t ρ · C · V ( T ( t 0 , 0 ) + Q ( t 0 , 0 ) 2 ρ · C · V - T a i r ) + α · Δ t ( Δ y ) 2 { ( T ( t 0 , - 1 ) + Q ( t 0 , 1 ) 2 ρ · C · V ) + ( T ( t 0 , + 1 ) + Q ( t 0 , + 1 ) 2 ρ · C · V ) - 2 · ( T ( t 0 , 0 ) + Q ( t 0 , 0 ) 2 ρ · C · V ) } ... ( 2 )
应予说明,在式(2)中,将在计算朝向外界的散热以及来自相邻的组A+1、A-1的导热时使用的温度,不是设为时刻t0的温度,而是设为在时刻t0的温度上加上在时刻t0至时刻t0+Δt期间由自发热引起的温度上升量的一半所得的温度,由此对由自发热引起的温度上升进行校正。
另外,在基板222使用热传导率低的材料的情况下、各发光元件226被热传导率低的材料包围的情况下等,能够忽略来自相邻的组A+1、A-1的导热的情况下,也可以代替式(1),使用式(3)。
[数式4]
T ( t 0 + Δ t , 0 ) = T ( t 0 , 0 ) + Q ( t 0 , 0 ) ρ · C · V - β · S · Δ t ρ · C · V ( T ( t 0 , 0 ) - T a i r ) ... ( 3 )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计算校正后的驱动电流时,使用了如表1所示的表。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对各个发光元件226使用通过代入元件温度而得到发光光量的计算式。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光写入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不管是彩色机还是黑白机,适合传真、复印机、打印机以及具备上述功能的复合机。

Claims (9)

1.一种光写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
多个发光元件,其是通过自发热而使发光光量发生变化的多个发光元件,且在主扫描方向上排列成线状;以及
控制机构,其在所述多个发光元件被分割为包含排列在所述主扫描方向上的规定数量的发光元件的多个组的情况下,对每个所述组计算从时刻t0至时刻t0+Δt的发光元件的发热量,
所述控制机构还对每个所述组,基于从所述时刻t0至所述时刻t0+Δt的发热量以及所述时刻t0的温度,计算所述时刻t0+Δt的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写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机构基于对各所述组所包含的发光元件供给的驱动电流及施加电压、该发光元件的发热效率、以及该发光元件在所述时刻t0至所述时刻t0+Δt期间发光的发光时间,对每个所述组计算从时刻t0至时刻t0+Δt的发光元件的发热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写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机构在计算每个所述组的温度中,使用成为对象的组中的从所述时刻t0至所述时刻t0+Δt的发热量以及与成为所述对象的组相邻的组的所述时刻t0的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写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机构还使用与成为所述对象的组相邻的组中的从所述时刻t0至所述时刻t0+Δt的发热量。
5.根据权利要求3或者4所述的光写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检测各所述发光元件的周围的外界温度,
所述控制机构在计算每个所述组的温度中,还使用在所述时刻t0至所述时刻t0+Δt期间通过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出的外界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写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机构在使得对每个所述组计算出的温度分布平滑化后,计算各所述发光元件的温度。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写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机构基于对每个所述组计算出的温度,对各所述发光元件的驱动电流值进行温度校正。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写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发光元件是有机EL元件。
9.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写入装置。
CN201610318036.3A 2015-05-13 2016-05-12 具备多个发光元件的光写入装置及具备其的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0615478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97892 2015-05-13
JP2015097892A JP6263777B2 (ja) 2015-05-13 2015-05-13 光書き込み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54785A true CN106154785A (zh) 2016-11-23
CN106154785B CN106154785B (zh) 2019-05-14

Family

ID=572769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18036.3A Active CN106154785B (zh) 2015-05-13 2016-05-12 具备多个发光元件的光写入装置及具备其的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671752B2 (zh)
JP (1) JP6263777B2 (zh)
CN (1) CN10615478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76650B2 (ja) * 2016-06-23 2020-10-2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プリントヘッド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191625B2 (ja) * 2018-10-04 2022-12-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7205266B2 (ja) * 2019-02-05 2023-01-17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光書き込み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80057A (ja) * 1986-05-30 1987-12-04 Matsushita Graphic Commun Syst Inc Ledアレイヘツド
JPS62299360A (ja) * 1986-06-19 1987-12-26 Canon Inc 画像露光装置
JPH09300696A (ja) * 1996-05-13 1997-11-25 Casio Electron Mfg Co Ltd カラー電子写真記録装置
JP2008177107A (ja) * 2007-01-22 2008-07-31 Seiko Epson Corp 発光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発光装置の駆動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56262B2 (ja) * 1990-03-19 1999-02-10 富士通株式会社 Ledアレイのドット位置精度安定化装置
JP3234685B2 (ja) * 1993-08-17 2001-12-0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の印字デューティ制御装置
US5825399A (en) * 1996-02-28 1998-10-20 Eastman Kodak Company Data-dependent thermal compensation for an LED printhead
JP2003237124A (ja) 2002-02-13 2003-08-27 Ricoh Elemex Corp 感熱記録装置
JP2003280591A (ja) * 2002-03-25 2003-10-02 Sanyo Electric Co Ltd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
US7298350B2 (en) * 2002-09-26 2007-11-20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6119445A (ja) * 2004-10-22 2006-05-11 Fuji Photo Film Co Ltd 有機el露光装置
JP4513528B2 (ja) * 2004-11-25 2010-07-2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画像形成装置、表示装置、及び発光素子の駆動方法
JP2007296819A (ja) * 2006-05-08 2007-11-15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052390A (ja) * 2008-08-29 2010-03-11 Seiko Epson Corp 露光ヘッド、露光ヘッドの制御方法、画像形成装置
JP5338224B2 (ja) * 2008-09-25 2013-11-13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露光装置及びその駆動制御方法
JP2010120199A (ja) 2008-11-18 2010-06-03 Seiko Epson Corp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10240858A (ja) * 2009-04-01 2010-10-28 Seiko Epson Corp 露光ヘッド、露光ヘッドの制御方法、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013335A (ja) * 2012-07-05 2014-01-23 Canon Inc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パネルの駆動方法
JP6554775B2 (ja) * 2014-10-01 2019-08-07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80057A (ja) * 1986-05-30 1987-12-04 Matsushita Graphic Commun Syst Inc Ledアレイヘツド
JPS62299360A (ja) * 1986-06-19 1987-12-26 Canon Inc 画像露光装置
JPH09300696A (ja) * 1996-05-13 1997-11-25 Casio Electron Mfg Co Ltd カラー電子写真記録装置
JP2008177107A (ja) * 2007-01-22 2008-07-31 Seiko Epson Corp 発光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発光装置の駆動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54785B (zh) 2019-05-14
US20160334756A1 (en) 2016-11-17
JP6263777B2 (ja) 2018-01-24
JP2016210144A (ja) 2016-12-15
US9671752B2 (en) 2017-06-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21849B (zh) 发光元件头、发光元件阵列芯片、和图像形成设备
JP6225723B2 (ja) 光走査ヘッド、画像処理装置、光量補正制御プログラム
US20210176377A1 (en) Optical print hea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light amount correction method of optical print head
JP699188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6154785A (zh) 具备多个发光元件的光写入装置及具备其的图像形成装置
US20170351193A1 (en) Optical print hea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light amount correction method of optical print head
JP6825416B2 (ja) 光書込み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240858A (ja) 露光ヘッド、露光ヘッドの制御方法、画像形成装置
JP607126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154530A (ja) 発光装置とその駆動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US10816923B2 (en) Print head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866924B2 (ja) 発光素子ヘッド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052390A (ja) 露光ヘッド、露光ヘッドの制御方法、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075250A (ja) レーザ走査光学装置
JP6750421B2 (ja) 光書込み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176445B2 (ja) プリントヘッドの光量調整方法、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の製造方法
US10802416B1 (en) Print head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160429B2 (ja) 光走査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6015064B2 (ja) 補正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154542A (ja) 露光ムラ補正テーブル作成方法、露光用発光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2127778A (ja) プリントヘッド
JP200509611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192678A (ja) 発光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発光素子の駆動方法
JP202014242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18886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