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30219B - 空气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空气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30219B
CN106030219B CN201580009157.3A CN201580009157A CN106030219B CN 106030219 B CN106030219 B CN 106030219B CN 201580009157 A CN201580009157 A CN 201580009157A CN 106030219 B CN106030219 B CN 1060302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rigerant
heat exchanger
compressor
flow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0915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30219A (zh
Inventor
池田宗史
若本慎
若本慎一
竹中直史
山下浩司
鸠村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0302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302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302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302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1/00Compressor arrangements
    • F25B31/006Cooling of compressor or mot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20Disposition of valves, e.g. of on-off valves or flow control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20Disposition of valves, e.g. of on-off valves or flow control valves
    • F25B41/24Arrangement of shut-off valves for disconnecting a part of the refrigerant cycle, e.g. an outdoor par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06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two pipes connecting the outdoor side to the indoor side with multiple indoor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1Indoor unit or outdoor unit with auxiliary heat exchanger not forming part of the indoor or outdoor uni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3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ultiple indoor units
    • F25B2313/0231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ultiple indoor units with simultaneous cooling and hea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3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ultiple indoor units
    • F25B2313/0233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ultiple indoor units in parallel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7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 F25B2313/0272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using bridge circuits of one-way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7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 F25B2313/02732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using two three-way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7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 F25B2313/02741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using one four-way valv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31Sensor arrangements
    • F25B2313/0311Pressure sensors near the expansion valv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31Sensor arrangements
    • F25B2313/0314Temperature sensors near the indoor heat exchang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400/00General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or heat-pump systems, i.e. not limited to a particular subgroup of F25B
    • F25B2400/05Compression system with heat exchange between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syste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400/00General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or heat-pump systems, i.e. not limited to a particular subgroup of F25B
    • F25B2400/13Economis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400/00General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or heat-pump systems, i.e. not limited to a particular subgroup of F25B
    • F25B2400/23Separ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500/00Problems to be solved
    • F25B2500/08Exceeding a certain temperature value in a refrigeration component or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B2600/02Compressor control
    • F25B2600/026Compressor control by controlling unloaders
    • F25B2600/0261Compressor control by controlling unloaders external to the compress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B2600/02Compressor control
    • F25B2600/027Compressor control by controlling pressure
    • F25B2600/0271Compressor control by controlling pressure the discharge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B2600/25Control of valves
    • F25B2600/2501Bypass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21Temperatures
    • F25B2700/2106Temperatures of fresh outdoor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21Temperatures
    • F25B2700/2115Temperatures of a compressor or the drive means therefor
    • F25B2700/21152Temperatures of a compressor or the drive means therefor at the discharge side of the compress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 Compression-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With Reversible Cycles (AREA)

Abstract

空气调节装置具备:旁通配管,其一端与压缩机的排出侧连接,且该旁通配管供从压缩机流出的制冷剂流动;辅助热交换器,其与旁通配管的另一端及压缩机的吸入部连接,对在旁通配管中流动的制冷剂进行冷却并将该制冷剂向压缩机的吸入部供给;以及流量调整器,其设置在辅助热交换器的制冷剂的流出侧,调整从辅助热交换器向压缩机的吸入部流入的制冷剂的流量。

Description

空气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应用于例如大厦用多联空调等的空气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大厦用多联空调等的空气调节装置已知有例如具有经由配管将配置在建筑物外的作为热源机的室外机(室外单元)和配置在建筑物内的室内机(室内单元)之间连接的制冷剂回路的结构。并且,制冷剂在制冷剂回路中循环,利用制冷剂的散热或吸热来对空气进行加热或冷却,由此进行空调对象空间的制热或制冷。而且,近年来,作为大厦用多联空调,考虑了使用R32制冷剂等地球暖化系数小的氟利昂系制冷剂的空气调节装置。
相对于一直以来广泛使用为大厦用多联空调等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制冷剂的R410A制冷剂,作为制冷剂的特性,R32制冷剂的压缩机的排出温度高,因此会产生冷冻机油的劣化等问题,会导致压缩机的破损。因此,为了降低压缩机的排出温度,需要使压缩机的转速减少来减小压缩比。由此,无法增加压缩机的转速,会发生制冷能力不足或制热能力不足。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提出了如下的方法:向在压缩机的压缩过程中成为中间压的中间压室喷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由此使压缩机的转速增加并使压缩机的排出温度下降(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38921号公报(图1、图2等)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专利文献1记载的空气调节装置在起动后,当高压制冷剂的饱和温度成为室内或室外的空气温度以上时,从高压气体制冷剂向室内空气或室外空气进行散热,由此制冷剂液化。于是,能够使干燥度小(液相多)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通过喷射向压缩机的中间压部流入,能够降低压缩机的排出温度。然而,仅是具有使制冷剂流入压缩机的中间压部的构造的压缩机的话,只能进行排出温度的抑制,无法通用。另外,具有使制冷剂流入压缩机的中间压部的构造的压缩机比不具有该构造的压缩机的造价高。
另外,专利文献1的空气调节装置成为即使在制冷运转时也能够喷射的回路结构。具体而言,专利文献1的空气调节装置具备:控制向压缩机的中间压室喷射的制冷剂流量的旁通用节流装置;对从旁通用节流装置流出的制冷剂进行冷却的制冷剂间热交换器。并且,流向制冷剂间热交换器的制冷剂的流量由节流装置控制,从而控制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的排出温度。因此,无法分别使用目标值来控制排出温度和冷凝器出口的过冷却度这双方,无法在保持适当的过冷却度的同时适当地控制排出温度。
也就是说,在将室外机与室内机连接的延长配管长的情况下,若以使排出温度成为目标值的方式进行控制,则无法进行使室外机出口的过冷却度成为目标值的控制。因此,由于延长配管处的压力损失而存在流入室内机的制冷剂发生气液二相化的可能性。例如具有多个室内机的多联型的空气调节装置等那样在室内机侧设有节流装置的情况下,若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向节流装置的流入口侧流入,则存在产生噪音或者控制变得不稳定等***的可靠性下降的课题。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而作出,提供一种即使在不使用特殊构造的压缩机而使用廉价的压缩机的情况下也能确保***的可靠性的空气调节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空气调节装置具备通过制冷剂配管将压缩机、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热源侧热交换器、负载侧节流装置、以及负载侧热交换器连接而成的制冷循环,并使制冷剂在制冷循环中循环,其中,该空气调节装置具备:旁通配管,其一端与压缩机的排出侧连接,且该旁通配管供从压缩机流出的制冷剂流动;辅助热交换器,其与旁通配管的另一端及压缩机的吸入部连接,对在旁通配管中流动的制冷剂进行冷却并将该制冷剂向压缩机的吸入部供给;及流量调整器,其设置在辅助热交换器的制冷剂的流出侧,调整从辅助热交换器向压缩机的吸入部流入的制冷剂的流量。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空气调节装置,在所有的运转状态下,使用辅助热交换器、流量调整器及第二节流装置来控制从旁通配管向压缩机的吸入部流入的制冷剂的状态及流量,由此能够抑制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的排出温度的上升,因此不用将压缩机形成为特殊的构造而能够廉价地提高***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回路结构的一例的概略回路结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制冷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制热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装置的相对于热源侧热交换器的传热面积与辅助热交换器的传热面积之和的热源侧热交换器的传热面积比与作为表示空气调节装置的性能的大小的指标之一的COP的关系的坐标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回路结构的一例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全制冷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制冷主体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全制热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制热主体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全制热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全制冷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全制冷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回路结构的一例的概略回路结构图。图1的空气调节装置100具有由主管5连接室外机1与室内机2的结构。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中,示出1台室内机2经由主管5而与室外机1连接的情况的例子,但是室内机2的连接台数没有限定为1台,也可以连接多台。
[室外机1]
室外机1的压缩机10、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热源侧热交换器12、储液器19、辅助热交换器40、流量调整器42、旁通配管41由制冷剂配管4连接,并与作为鼓风机的风扇16一起搭载。
压缩机10是吸入制冷剂并对其进行压缩而形成为高温高压的状态的部件,由例如能够进行容量控制的变频压缩机等构成。压缩机10使用例如在密闭容器内具有压缩室,密闭容器内成为低压的制冷剂压气氛,吸入密闭容器内的低压制冷剂并对其进行压缩的低压壳构造的压缩机。
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例如由四通阀等构成,对制热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流路与制冷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流路进行切换。需要说明的是,制热运转模式是热源侧热交换器12作为冷凝器或气体冷却器发挥作用的情况,制热运转模式是热源侧热交换器12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情况。
热源侧热交换器12在制热运转模式时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在制冷运转模式时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在从风扇16供给的空气与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储液器19设于压缩机10的吸入部,蓄积由制热运转模式时与制冷运转模式时的差异产生的剩余制冷剂或相对于过渡性的运转变化的剩余制冷剂。
辅助热交换器40在制热运转模式时及制冷运转模式时这双方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在从风扇16供给的空气与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在此,热源侧热交换器12和辅助热交换器40分别具有制冷剂流路不同的传热管安装于共用的传热翅片的构造。具体而言,多个传热翅片以朝向同一方向的方式彼此相邻配置,并且在多个传热管***多个传热翅片。并且,热源侧热交换器12和辅助热交换器40一体地设置在同一传热翅片上,传热管成为相互独立的状态。并且,例如热源侧热交换器12配置在上侧,辅助热交换器40配置在下侧,且共有相邻的多个传热翅片。由此,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周围的空气向热源侧热交换器12和辅助热交换器40这双方流通。另外,辅助热交换器40以传热面积比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传热面积小的方式配置。此外,辅助热交换器40具有为了使制冷剂冷凝而使辅助热交换器40出口处的制冷剂状态为液态所需的传热面积。
旁通配管41是使高压的制冷剂向辅助热交换器40流入,使在辅助热交换器40中冷凝的液体制冷剂经由流量调整器42向压缩机10的吸入部流入的配管。旁通配管41的一端与压缩机10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之间的制冷剂配管4连接,另一端与压缩机10和储液器19之间的制冷剂配管4连接。
流量调整器42例如由电子式膨胀阀等能够可变地控制开度的装置构成,设置在辅助热交换器40的出口侧。流量调整器42调整在由辅助热交换器40冷凝之后向压缩机10的吸入部流入的液体制冷剂的流量。
此外,在室外机1设有检测从压缩机10排出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的温度的排出温度传感器43、检测压缩机10的冷冻机油的温度的冷冻机油温度传感器44、以及检测压缩机10的吸入侧的制冷剂的低压压力的低压检测传感器45。另外,在室外机1中,测定室外机1的周围的温度的外部气体温度传感器46设于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空气吸入部。
[室内机2]
室内机2具有负载侧热交换器26及负载侧节流装置25。负载侧热交换器26经由主管5而与室外机1连接,在空气与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生成用于向室内空间供给的制热用空气或制冷用空气。需要说明的是,从未图示的风扇等鼓风机向负载侧热交换器26输送室内空气。负载侧节流装置25例如由电子式膨胀阀等能够可变地控制开度的装置构成,具有作为减压阀或膨胀阀的功能而使制冷剂减压膨胀。负载侧节流装置25在全制冷运转模式时设置在负载侧热交换器26的上游侧。
另外,在室内机2设有由热敏电阻等构成的入口侧温度传感器31及出口侧温度传感器32。入口侧温度传感器31检测要向负载侧热交换器26流入的制冷剂的温度,设置于负载侧热交换器26的制冷剂的入口侧的配管。出口侧温度传感器32设置于负载侧热交换器26的制冷剂的出口侧,检测从负载侧热交换器26流出了的制冷剂的温度。
控制装置60包括微机等,基于在上述各种传感器中检测到的检测信息及来自遥控器的指示,来控制压缩机10的驱动频率、鼓风机的转速(包括打开/关闭)、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的切换、流量调整器42的开度、以及负载侧节流装置25的开度等,从而执行后述的各运转模式。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例示的是控制装置60设于室外机1的情况,但也可以设于各单元,还可以设于室内机2侧。
接下来,说明空气调节装置100执行的各运转模式。空气调节装置100基于来自室内机2的指示,通过该室内机2进行制冷运转模式及制热运转模式。需要说明的是,图1的空气调节装置100所执行的运转模式包括驱动着的室内机2全部执行制冷运转的制冷运转模式和驱动着的室内机2全部执行制热运转的制热运转模式。以下,关于各运转模式,与制冷剂的流动一起进行说明。
[制冷运转模式]
图2是表示空气调节装置100的制冷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在图2中,以在负载侧热交换器26中产生冷能负载的情况为例来说明全制冷运转模式。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中,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由实线箭头表示。
在图2中,低温低压的制冷剂由压缩机10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而排出。从压缩机10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向热源侧热交换器12流入。并且,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2中向从风扇16供给的室外空气进行散热且同时成为高压的液体制冷剂。从热源侧热交换器12流出的高压制冷剂从室外机1流出,通过主管5向室内机2流入。
在室内机2中,高压制冷剂在负载侧节流装置25中膨胀成低温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向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负载侧热交换器26流入,并从室内空气吸热,由此对室内空气进行冷却且同时成为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此时,由控制装置60控制负载侧节流装置25的开度,以使作为在入口侧温度传感器31中检测到的温度与在出口侧温度传感器32中检测到的温度之差而得到的过热(过热度)恒定。从负载侧热交换器26流出了的气体制冷剂通过主管5再次向室外机1流入。流入到室外机1内的制冷剂通过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及储液器19而被向压缩机10再次吸入。
(全制冷运转模式下的喷射的必要性和效果概要)
在空气调节装置100的制冷循环所使用的制冷剂是例如R32等那样的、与R410A制冷剂(以下称为R410A)相比压缩机10的排出温度高的制冷剂的情况下,为了防止冷冻机油的劣化或压缩机10的烧坏而需要降低排出温度。因此,在制冷运转模式时,流出了压缩机10的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的一部分经由旁通配管41向辅助热交换器40流入。并且,在辅助热交换器40中向从风扇16供给的室外空气散热且同时成为高压的过冷却液的制冷剂经由流量调整器42向压缩机10的吸入部流入。由此,能够降低压缩机10的排出制冷剂的温度,能够安全地使用。
(流量调整器42的控制)
说明制冷运转模式时的控制装置60对流量调整器42的控制。控制装置60基于在排出温度传感器43中检测到的压缩机10的排出温度来控制流量调整器42的开度。即,当增大流量调整器42的开度(开口面积)而增加从辅助热交换器40向压缩机10的吸入部流入的被过冷却后的液体制冷剂量时,压缩机10的排出温度下降。另一方面,当减小流量调整器42的开度(开口面积)而减少从辅助热交换器40向压缩机10的吸入部流入的被过冷却后的液体制冷剂量时,压缩机10的排出温度上升。
因此,在排出温度传感器43中检测到的压缩机10的排出温度为压缩机10烧坏或冷冻机油劣化的排出温度阈值以下(例如115℃以下)的情况下,控制装置60以使流量调整器42成为全闭状态的方式进行控制。于是,从辅助热交换器40经由旁通配管41向压缩机10的吸入部流入的制冷剂的流路被隔断。需要说明的是,排出温度阈值根据压缩机10的排出温度的极限值来设定。
另一方面,在排出温度比排出温度阈值大的情况下,控制装置60以打开流量调整器42而使在辅助热交换器40中被过冷却后的制冷剂向压缩机10的吸入部流动的方式进行控制。此时,控制装置60调整流量调整器42的开度(开口面积),以使排出温度成为排出温度阈值以下。例如在控制装置60中存储有将排出温度与流量调整器42的开度建立了关联的表格或数学式,基于排出温度来控制流量调整器42的开度。并且,从储液器19流出的低压低温的气体制冷剂与在辅助热交换器40中被过冷却后的液体制冷剂混合,从压缩机10的吸引部吸引高干燥度的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
另外,控制装置60基于冷冻机油过热度而辅助性地控制流量调整器42的开度,该冷冻机油过热度是在冷冻机油温度传感器44中检测到的冷冻机油温度和根据在低压检测传感器45中检测到的低压压力而运算出的蒸发温度之差。即,当增大流量调整器42的开度(开口面积)而增加从辅助热交换器40向压缩机10的吸入部流入的被过冷却后的液体制冷剂量时,压缩机10的冷冻机油过热度下降。另一方面,当减小流量调整器42的开度(开口面积)而减少从辅助热交换器40向压缩机10的吸入部流入的被过冷却后的液体制冷剂量时,压缩机10的排出温度上升。
因此,在冷冻机油温度传感器44及低压检测传感器45中检测、运算出的压缩机10的冷冻机油过热度为冷冻机油温过热度阈值以上(例如10℃以上)的情况下,控制装置60仅基于排出温度进行控制。需要说明的是,冷冻机油过热度阈值根据压缩机10的冷冻机油过热度的极限值来设定。
另一方面,在冷冻机油过热度比冷冻机油过热度阈值小的情况下,控制装置60以使流量调整器42成为全闭状态的方式进行控制。于是,从辅助热交换器40经由旁通配管41向压缩机10的吸入部流入的制冷剂的流路被隔断。此时,排出温度上升,因此控制装置60以降低压缩机10的转速的方式进行控制,以使排出温度成为排出温度阈值以下。
(制冷运转模式时的喷射的动作及效果)
这样,由于压缩机10的吸入焓减少了的状态的制冷剂向压缩机10的吸引部流入,从而能够抑制压缩机10的排出温度的过度升高。因此,能够抑制冷冻机油的劣化,防止压缩机10的破损。由此,即便在不使用特殊构造的压缩机而使用廉价的压缩机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的可靠性。另外,通过抑制压缩机10的排出温度的过度升高,能够使压缩机10增速,能够确保制热能力,能够抑制使用者的舒适性的降低。
此外,在制冷运转模式时,控制装置60使从压缩机10排出的高压的制冷剂的一部分在辅助热交换器40中进行过冷却,由此,向流量调整器42流入的制冷剂可靠地成为液体制冷剂的状态。因此,能够防止二相状态的制冷剂流入流量调整器42,能够防止流量调整器42处的噪音产生,并且能够防止流量调整器42对压缩机10的排出温度的控制变得不稳定的情况。
[全制热运转模式]
图3是表示空气调节装置100的制热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在图3中,以在负载侧热交换器26中产生热能负载的情况为例来说明全制热运转模式。需要说明的是,在图3中,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由实线箭头表示。
在图3中,低温低压的制冷剂由压缩机10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而排出。从压缩机10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从室外机1流出。从室外机1流出了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主管5,在负载侧热交换器26中向室内空气散热,由此对室内空间进行制热且同时成为液体制冷剂。从负载侧热交换器26流出了的液体制冷剂在负载侧节流装置25中膨胀成低温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通过主管5再次向室外机1流入。流入了室外机1的低温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向热源侧热交换器12流入,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2中从室外空气吸热且同时成为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及储液器19而被向压缩机10再次吸入。
(制热运转模式时的喷射的必要性和效果概要)
在此,与上述的制冷运转模式同样,在制热运转模式中,在例如R32等那样的压缩机10的排出温度高的制冷剂的情况下,为了防止冷冻机油的劣化或压缩机10的烧坏,也需要降低排出温度。因此,在制热运转模式时,从压缩机10排出的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的一部分经由旁通配管41向辅助热交换器40流入。并且,在辅助热交换器40中向从风扇16供给的室外空气散热且同时成为高压的过冷却液的制冷剂经由流量调整器42向压缩机10的吸入部流入。由此,能够降低压缩机10的排出制冷剂的温度,能够安全地使用。
(流量调整器42的控制)
说明制热运转模式时的控制装置60对流量调整器42的控制。控制装置60基于在排出温度传感器43中检测到的压缩机10的排出温度来控制流量调整器42的开度。即,当增大流量调整器42的开度(开口面积)而增加从辅助热交换器40向压缩机10的吸入部流入的被过冷却后的液体制冷剂量时,压缩机10的排出温度下降。另一方面,当减小流量调整器42的开度(开口面积)而减少从辅助热交换器40向压缩机10的吸入部流入的被过冷却后的液体制冷剂量时,压缩机10的排出温度上升。
因此,在排出温度传感器43中检测到的压缩机10的排出温度为压缩机10烧坏或冷冻机油劣化的排出温度阈值以下(例如115℃以下)的情况下,控制装置60以使流量调整器42成为全闭状态的方式进行控制。于是,从辅助热交换器40经由旁通配管41向压缩机10的吸入部流入的制冷剂的流路被隔断。
另一方面,在制热运转模式时,例如在设置有室外机1的环境的温度为低温且设置有室内机2的环境的温度为高温的情况下,压缩机10的排出部的高压与压缩机10的吸入部的低压之比即压缩比升高,压缩机10的排出温度过度地上升。并且,在排出温度比排出温度阈值大的情况下,控制装置60以打开流量调整器42而使在辅助热交换器40中流通的制冷剂向压缩机10的吸入部流动的方式进行控制。此时,控制装置60调整流量调整器42的开度(开口面积),以使排出温度成为排出温度阈值以下。例如在控制装置60中存储有将排出温度与流量调整器42的开度建立了关联的表格或数学式,基于排出温度来控制流量调整器42的开度。需要说明的是,排出温度阈值根据压缩机10的排出温度的极限值来设定。
于是,在辅助热交换器40中,在从风扇16供给的空气与比空气温度高的饱和温度即高压的气体状态的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被过冷却后的高压的液体制冷剂经由流量调整器42向压缩机10的吸入部流入。此时,从储液器19流出了的低压低温的气体制冷剂与在辅助热交换器40中被冷却后的液体制冷剂混合而成为高干燥度的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即,压缩机10的吸入焓减少了的状态的制冷剂向压缩机10流入,能够抑制压缩机10的排出温度的过度升高,因此能够抑制冷冻机油的劣化并防止压缩机10的破损。
另外,控制装置60基于冷冻机油过热度来控制流量调整器42的开度,该冷冻机油过热度是在冷冻机油温度传感器44中检测到的冷冻机油温度和根据在低压检测传感器45中检测到的低压压力而运算出的蒸发温度之差。即,当增大流量调整器42的开度(开口面积)而增加从辅助热交换器40向压缩机10的吸入部流入的被过冷却后的液体制冷剂量时,压缩机10的冷冻机油过热度下降。另一方面,当减小流量调整器42的开度(开口面积)而减少从辅助热交换器40向压缩机10的吸入部流入的被过冷却后的液体制冷剂量时,压缩机10的排出温度上升。
因此,在冷冻机油温度传感器44及低压检测传感器45中检测、运算出的压缩机10的冷冻机油过热度为冷冻机油过热度阈值以上(例如10℃以上)的情况下,控制装置60仅基于排出温度进行控制。需要说明的是,冷冻机油过热度阈值根据压缩机10的冷冻机油过热度的极限值来设定。
另一方面,在冷冻机油过热度比冷冻机油过热度阈值小的情况下,控制装置60以使流量调整器42成为全闭状态的方式进行控制。于是,从辅助热交换器40经由旁通配管41向压缩机10的吸入部流入的制冷剂的流路被隔断。此时,排出温度上升,因此控制装置60以降低压缩机10的转速的方式进行控制,以使排出温度成为排出温度阈值以下。
需要说明的是,在空气调节装置100中,在辅助热交换器40的入口侧可以设置具有全闭功能的第一流路开闭装置。并且,在不需要抑制压缩机10的排出温度的过度升高等情况下,控制装置60将第一流路开闭装置及开闭装置47关闭,并将流量调整器42控制成未全闭的微小开度。由此,能够抑制制冷剂向旁通配管41和辅助热交换器40的侵入,能够防止在需要抑制压缩机10的排出温度的过度升高时液体制冷剂从流量调整器42过量地流入压缩机10的吸入部的情况,能够防止由过量的回液造成的压缩机10的破损。
(制热运转模式时的喷射的效果)
这样,在制热运转模式下,从室内机2向室外机1流入的中压中温的制冷剂的一部分在辅助热交换器40中成为过冷却液而向压缩机10的吸入部流入,从而抑制压缩机10的排出温度上升,通过采取该方式,能够将从压缩机10排出的全部的高压高温的气体制冷剂向室内机2供给。由此,即便在不使用特殊构造的压缩机而使用廉价的压缩机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的可靠性。另外,通过抑制压缩机10的排出温度的过度升高,能够使压缩机10增速,能够确保制热能力,能够抑制使用者的舒适性的降低。
(辅助热交换器的尺寸的选定)
为了使流量调整器42的控制性稳定,需要使从辅助热交换器40流出的制冷剂可靠地液化,因此需要考虑辅助热交换器40的传热面积。在此,在制热运转模式时,作为需要抑制压缩机10的排出温度的上升的环境,可考虑设置有室外机1的环境温度低的环境(例如环境温度为-10℃以下)。这种情况下,需要在辅助热交换器40中进行过冷却的高压高温的气体制冷剂的饱和温度与环境温度的温度差变大,即使辅助热交换器40的传热面积小也能够充分地进行过冷却。
另一方面,在制冷运转模式时,作为需要抑制压缩机10的排出温度的上升的环境,可考虑设置有室外机1的环境温度高的环境(例如环境温度为40℃以上)。在该环境下,需要在辅助热交换器40中进行过冷却的高压高温的气体制冷剂的饱和温度与环境温度的温度差变小。因此,为了在辅助热交换器40中充分地进行过冷却而需要比制热运转模式时增大辅助热交换器40的传热面积。
由此,辅助热交换器40的传热面积只要在制冷运转模式的喷射时向压缩机10的吸入部流入的过冷却液的量最多的条件下选定即可。该条件虽然取决于空气调节装置100能够运转的环境温度,但是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2中被冷却的制冷剂的压力与在负载侧热交换器26中被加热的制冷剂的压力之差变得最大的条件是从压缩机10排出的高压高温的制冷剂的温度最为上升的条件。
因此,设想从压缩机10排出的高压高温的制冷剂的温度最为上升的环境,来决定辅助热交换器40的传热面积。例如,在空气调节装置100能够运转的环境温度假定为设置有室外机1的环境温度的最大值为43℃且设置有室内机2的环境温度的最小值为15℃的情况下,该环境下是从压缩机10排出的制冷剂的温度最为上升的条件,在该条件下决定辅助热交换器40的传热面积。
首先,在制冷运转模式时,在设置有室外机1的环境温度最大值为43℃且设置有室内机2的环境温度最小值为15℃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式(1)的能量守恒定律来算出为了使压缩机10的排出制冷剂温度成为排出温度阈值以下(例如115℃以下)而所需的从辅助热交换器40向压缩机10的吸入部流入的过冷却液的制冷剂流量(喷射量)。
[数学式1]
Gr1h1+Gr2h2=Grh …(1)
需要说明的是,在式(1)中,Gr1(kg/h)及h1(kJ/kg)是从储液器19向压缩机10的吸入部流入的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的流量及焓,Gr2(kg/h)及h2(kJ/kg)是从辅助热交换器40经由流量调整器42及旁通配管41向压缩机10的吸入部喷射的低温低压的液体制冷剂的流量及焓,Gr(kg/h)及h(kJ/kg)是在压缩机10的吸入部将各制冷剂合流之后的合计制冷剂流量及合流后焓。
通过式(1)算出的合流后的焓h(kJ/kg)比从储液器19向压缩机10的吸入部流入的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的焓h1(kJ/kg)小。因此,与从辅助热交换器40没有液体制冷剂的流入的情况相比,从辅助热交换器40进行了制冷剂的喷射的情况下,从压缩机10排出的制冷剂的排出温度下降。
在此,在流量调整器42为全闭状态时将制冷剂从焓h1(kJ/kg)压缩至规定的压力的情况下、及流量调整器42打开而进行了来自旁通配管41的液体喷射时将制冷剂压缩至规定的压力的情况下,制冷剂以同等的隔热效率及同等的排量被压缩至相同压力。在该条件下,从压缩机10排出的气体制冷剂的温度成为排出温度阈值以下(例如115℃以下)的制冷剂流量Gr2从式(1)导出。
接下来,当将辅助热交换器40的热交换量设为Q1(W),将制冷运转模式时从压缩机10排出的高压高温的制冷剂的焓即辅助热交换器40的入口侧的制冷剂的焓设为h3(kJ/kg)时,式(2)所示的一般性的由焓变化产生的热交换量的式子成立。
[数学式2]
Q1=Gr2×(h3-h2) …(2)
另外,当将辅助热交换器40与设置有室外机1的环境的空气接触的面积(以下,称为全传热面积)设为A1(m2),将表示基于制冷剂与空气的温度差的热量的传递容易度的系数、即以在辅助热交换器40使用的翅片和传热管外表面与设置有该翅片和传热管外表面的环境的空气接触的一侧为基准(以下称为管外侧基准)的热通过率设为k(W/(m2·K)),将辅助热交换器40中的制冷剂和空气各自的出入口的流动方向的考虑了温度变化的温度差即对数平均温度差设为ΔTm(K或℃)时,辅助热交换器40的热交换量Q1(W)可以表示成一般性的热通过产生的热交换量的式(3)。
[数学式3]
Q1=A1×k×ΔTm …(3)
在此,管外侧基准的热通过率k在作为板式翅片管热交换器的辅助热交换器40所使用的传热管的规格、翅片形状、风扇风速、制冷循环的运转状态等的变化引起的热传递率的变化中进行变化。例如,通过较多的制冷运转模式的试验结果而得到的冷凝器的值取k=约72(W/(m2·K))。
在辅助热交换器40的与空气进行热交换的方式假定为对流式的情况下,当将制冷剂的饱和温度设为Tc(K或℃),将向辅助热交换器40流入的空气温度设为T1(K或℃),将流出的空气的温度设为T2(K或℃)时,在式(4)中能够算出对数平均温度差ΔTm(K或℃)。
[数学式4]
通过使用上述式(1)~式(4),能够算出辅助热交换器40的全传热面积A1。作为一例,说明关于使用了R32制冷剂作为制冷剂的相当于10马力的空气调节装置100求出全传热面积A1的情况。在该空气调节装置100中,在设置有室外机1的环境温度为约43℃且设置有室内机2的环境温度为约15℃的条件下,式(1)的合计制冷剂流量Gr(=Gr1+Gr2)为约340(kg/h)。另外,从压缩机10排出的制冷剂的饱和温度为例如54℃,该54℃的饱和气体的焓h3为约503(kJ/kg)。该54℃的饱和气体在辅助热交换器40中与约43℃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在为了充分地进行过冷却而要将54℃的饱和液与辅助热交换器40的出口侧的液体制冷剂的温度差即过冷却度确保为约5℃左右的情况下,辅助热交换器40的出口的焓h2根据入口侧的54℃的饱和液和辅助热交换器40的出口的液体制冷剂的温度来决定,成为约296(kJ/kg)。另外,当压缩机10的吸入部的饱和气体温度为约0℃时,从储液器19向压缩机10的吸入部流入的制冷剂的焓h1成为焓h1=约515(kJ/kg)。
这样,基于空气调节装置100能够运转的条件等,求出式(1)中的合计制冷剂流量Gr及焓h1、h2。并且,在将制冷剂压缩至热源侧热交换器12内的制冷剂的饱和温度即54℃的压力的情况下,压缩机10的排出温度成为第一规定值以下(115℃以下)所需的制冷剂流量Gr2根据式(1)而成为约12(kg/h)。
接下来,如上所述,在从压缩机10排出的制冷剂的饱和温度为例如54℃的情况下,54℃的饱和气体的焓h3成为约503(kJ/kg)。由此,通过将制冷剂流量Gr2及焓h2、h3代入式(2),辅助热交换器40所需的热交换量Q1成为约690(W)。
另外,从压缩机10排出的制冷剂的饱和温度Tc为约54(℃),向辅助热交换器40流入的空气温度T1为43(℃),由于辅助热交换器40的热交换量Q1较大,为约690(W),因此流出的空气的温度T2可看作大致上升至制冷剂的饱和温度,从流入的空气温度上升了10℃左右而为53(℃),在该情况下,根据式(4),对数平均温度差成为约4.17(℃),根据式(3),所需的辅助热交换器40的全传热面积A1成为约2.298(m2)。
在使用R32制冷剂作为相当于10马力的空气调节装置100的制冷剂时,热源侧热交换器12所需的全传热面积A2为约141(m2)左右。在辅助热交换器40由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一部分构成的情况下,辅助热交换器40的全传热面积A1相对于热源侧热交换器12所需的全传热面积A2与辅助热交换器40所需的全传热面积A1之和的比率A1/(A1+A2)=2.298/141.644成为约1.62%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以在规定的能够运转的条件下相当于10马力的空气调节装置100为一例进行了辅助热交换器40的全传热面积A1的算出,但是不限定于此。例如,在空气调节装置100的结构中,在即使所需的制冷、制热能力(马力)变化而制冷剂相对于设置有室外机1和室内机2的环境温度的高压低压的制冷剂运转状态几乎不变的情况下,仅由于压缩机10的排量的变化(合计制冷剂流量Gr(kg/h)的变化)而使制冷、制热能力(马力)发生变化。因此,可以使向辅助热交换器40流入的制冷剂流量Gr2根据压缩机10的排量的变化比率而变化,并且,可以通过式(2)和式(3)算出辅助热交换器40的全传热面积A1。
例如,相当于14马力的空气调节装置100相对于相当于10马力的空气调节装置,需要约1.4倍的压缩机10的排量。由此,向辅助热交换器40流入的制冷剂流量Gr2成为约16.8(kg/h)(=相当于10马力的Gr2即12(kg/h)×1.4)。当辅助热交换器40的出入口的制冷剂的焓与相当于10马力的空气调节装置100的情况大致相等时,根据式(2),辅助热交换器40的热交换量Q1成为约996(W),根据式(3),热通过率k、对数平均温度差ΔTm也可看作与相当于10马力的空气调节装置100的情况大致相等,因此所需的辅助热交换器40的全传热面积A1成为相当于10马力的空气调节装置的辅助热交换器40的全传热面积A1的约1.4倍即3.217(m2)。另外,关于热源侧热交换器12所需的全传热面积A2,若考虑仅由于压缩机10的排量的变化(合计制冷剂流量Gr(kg/h)的变化)而制冷、制热能力(马力)发生变化,则热源侧热交换器12所需的全传热面积A2也可以认为需要相当于10马力的空气调节装置的约1.4倍。即,无论空气调节装置100的马力如何,辅助热交换器40的全传热面积A1相对于热源侧热交换器12所需的全传热面积A2与辅助热交换器40所需的全传热面积A1之和的比率A1/(A1+A2)都成为约1.62%以上。
在使用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一部分作为辅助热交换器40的情况下,存在例如产生室外机1的高度方向的制约等而无法增加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级数的状况。这种情况下,若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一部分即辅助热交换器40过大,则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全传热面积A1减少,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性能下降。
图4是表示空气调节装置100的相对于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全传热面积A2与辅助热交换器40的全传热面积A1之和的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传热面积比与作为表示空气调节装置100的性能的大小的指标之一的COP的关系的坐标图。如图4所示,若将COP的下降率抑制在约1.5%以内,则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全传热面积A2相对于全传热面积之和A1+A2的比率A2/(A1+A2)成为约95%。因此,辅助热交换器40的全传热面积A1的比率A1/(A1+A2)成为5%以内,辅助热交换器40的全传热面积A1相对于全传热面积之和A1+A2的比率A1/(A1+A2)优选设为约5%以内的大小。但是,在辅助热交换器40不是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一部分而是独立设置的情况下,无需使比率A1/(A1+A2)为约5%以内,只要使A1/(A1+A2)为约1.62%以上即可。
实施方式2.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回路结构的一例的制冷剂回路图,参照图5来说明空气调节装置200。需要说明的是,在图5中,对于具有与图1的空气调节装置100相同的结构的部位,标注同一符号而省略其说明。
图5的空气调节装置200具有:作为热源机的1台室外机201;多台室内机2a~2d;在室外机201与室内机2a~2d之间具备开闭装置的中继装置3。室外机201与中继装置3由供制冷剂流通的主管5连接,中继装置3与多个室内机2a~2d由供制冷剂流通的支管6连接。并且,在室外机1生成的冷能或热能经由中继装置3向各室内机2a~2d流通。
室外机201与中继装置3使用2根主管5连接,中继装置3与各室内机2使用2根支管6连接。这样,使用2根配管将室外机201与中继装置3及室内机2a~2d与中继装置3分别连接,从而施工变得容易。
[室外机201]
与实施方式1同样,室外机201的压缩机10、四通阀等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热源侧热交换器12、辅助热交换器40、流量调整器42、旁通配管41、以及储液器19由制冷剂配管4连接,并与作为鼓风机的风扇16一起搭载。
此外,室外机201具有第一连接配管4a、第二连接配管4b、以及由止回阀等构成的第一逆流防止装置13a~13d。第一逆流防止装置13a在全制热运转模式时和制热主体运转模式时,防止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从第一连接配管4a向热源侧热交换器12逆流。第一逆流防止装置13b在全制冷运转模式时和制冷主体运转模式时,防止高压的液体或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从第一连接配管4a向储液器19逆流。第一逆流防止装置13c在全制冷运转模式时和制冷主体运转模式时,防止高压的液体或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从第一连接配管4a向储液器19逆流。第一逆流防止装置13d在全制热运转模式时和制热主体运转模式时,防止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从压缩机10的排出侧的流路向第二连接配管4b逆流。
这样,通过设置第一连接配管4a、第二连接配管4b及第一逆流防止装置13a~13d,无论室内机2要求的运转如何,都能够使向中继装置3流入的制冷剂的流动为恒定方向。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例示了第一逆流防止装置13a~13d由止回阀构成的情况,但是只要能够防止制冷剂的逆流即可,其结构任意,可以是开闭装置或具有全闭功能的节流装置。
[室内机2a~2d]
多个室内机2a~2d例如具有相同的结构,分别具备负载侧热交换器26a~26d和负载侧节流装置25a~25d。负载侧热交换器26a~26d经由支管6、中继装置3、主管5而与室外机201连接,在从省略图示的风扇等鼓风机供给的空气与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并生成用于向室内空间供给的制热用空气或制冷用空气。负载侧节流装置25a~25d由例如电子式膨胀阀等能够可变地控制开度的结构构成,具有对制冷剂进行减压而使其膨胀的作为减压阀或膨胀阀的功能。负载侧节流装置25a~25d在全制冷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中设置在负载侧热交换器26a~26d的上游侧。
另外,在室内机2分别设有检测向负载侧热交换器26流入的制冷剂的温度的入口侧温度传感器31a~31d和检测从负载侧热交换器26流出了的制冷剂的温度的出口侧温度传感器32a~32d。需要说明的是,入口侧温度传感器31a~31d及出口侧温度传感器32a~32d由例如热敏电阻等构成,检测到的负载侧热交换器26a~26d的入口侧温度及出口侧温度向控制装置60传送。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5中,例示了4台室内机2经由中继装置3及制冷剂配管4而与室外机201连接的情况,但是室内机2的连接台数没有限定为4台,只要连接2台以上即可。
[中继装置3]
中继装置3具有气液分离器14、制冷剂间热交换器50、第三节流装置15、第四节流装置27、多个第一开闭装置23a~23d、多个第二开闭装置24a~24d、作为止回阀等逆流防止装置的多个第二逆流防止装置21a~21d、以及作为止回阀等逆流防止装置的多个第三逆流防止装置22a~22d。
气液分离器14在制冷负载大的制冷制热混合运转模式时,将在室外机201生成的高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分离成液体和气体,使液体向纸面上的下侧的配管流入,向室内机2供给冷能,使气体向纸面上的上侧的配管流入,向室内机2供给热能。气液分离器14设置在中继装置3的入口。
制冷剂间热交换器50由例如双重管式热交换器或板式热交换器等构成,在全制冷运转模式时、制冷主体运转模式时、以及制热主体运转模式时,为了充分地确保向产生冷能负载的室内机2的负载侧节流装置25供给的液体或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的过冷却度,而使高压或中压制冷剂与低压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制冷剂间热交换器50的高压或中压状态的制冷剂的流路连接在第三节流装置15与第二逆流防止装置21a~21d之间。低压状态的制冷剂的流路的一端连接在第二逆流防止装置21a~21d与制冷剂间热交换器50的高压或中压状态的制冷剂的流路的出口侧之间,另一端经由第四节流装置27和制冷剂间热交换器50而与中继装置3的出口侧的低压配管导通。
第三节流装置15具有作为减压阀或开闭阀的功能,使液体制冷剂减压而调整成规定的压力,或者对液体制冷剂的流路进行开闭。第三节流装置15由例如电子式膨胀阀等能够可变地控制开度的结构构成,设置在从气液分离器14流出液体制冷剂的配管上。
第四节流装置27具有作为减压阀或开闭阀的功能,在全制热运转模式中,对制冷剂流路进行开闭,而在制热主体运转模式中,根据室内侧负载来调整旁通液流量。并且,第四节流装置27在全制冷运转模式时、制冷主体运转模式时、以及制热主体运转模式时,使制冷剂向制冷剂间热交换器50流出,调整向产生冷能负载的室内机2的负载侧节流装置25供给的制冷剂的过冷却度。第四节流装置27由例如电子式膨胀阀等能够可变地控制开度的结构构成,设置于制冷剂间热交换器50的低压状态的制冷剂的入口侧的流路。
多个第一开闭装置23a~23d在多个室内机2a~2d中的每一个上分别设置,从而成为与设置台数对应的个数(在此为4个)。多个第一开闭装置23a~23d例如由电磁阀等构成,对于分别向各室内机2a~2d供给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的流路进行开闭。第一开闭装置23a~23d分别与气液分离器14的气体侧配管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开闭装置23a~23d只要能进行流路的开闭即可,也可以是具有全闭功能的节流装置。
多个第二开闭装置24a~24d在多个室内机2a~2d中的每一个上分别设置,从而成为与设置台数对应的个数(在此为4个)。多个第二开闭装置24a~24d例如由电磁阀等构成,对于从室内机2a~2d流出的低压低温的气体制冷剂的流路进行开闭。第二开闭装置24a~24d连接于与中继装置3的出口侧导通的低压配管。另外,第二开闭装置24a~24d只要能进行流路的开闭即可,可以是具有全闭功能的节流装置。
多个第二逆流防止装置21a~21d在多个室内机2a~2d中的每一个上分别设置,从而成为与设置台数对应的个数(在此为4个)。多个第二逆流防止装置21a~21d使高压液体制冷剂向实施着制冷运转的室内机2a~2d流入,并与第三节流装置15的出口侧的配管连接。由此,在制冷主体运转模式时和制热主体运转模式时,能够防止从实施着制热运转的室内机2的负载侧节流装置25流出的无法充分地确保过冷却度的中温中压的液体或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向实施着制冷运转的室内机2的负载侧节流装置25流入。另外,第二逆流防止装置21a~21d如止回阀那样进行图示,但只要能够防止制冷剂的逆流,则可以是任意的结构,可以是开闭装置或具有全闭功能的节流装置。
多个第三逆流防止装置22a~22d在多个室内机2a~2d中的每一个上分别设置,从而成为与设置台数对应的个数(在此为4个)。多个第三逆流防止装置22a~22d使高压液体制冷剂向实施着制冷运转的室内机2流入,并与第三节流装置15的出口配管连接。第三逆流防止装置22a~22d在制冷主体运转模式时和制热主体运转模式时,防止从第三节流装置15流出的无法充分地确保过冷却度的中温中压的液体或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向实施着制冷运转的室内机2的负载侧节流装置25流入。另外,第三逆流防止装置22a~22d如止回阀那样进行图示,但只要能够防止制冷剂的逆流,则可以是任意的结构,可以是开闭装置或具有全闭功能的节流装置。
另外,在中继装置3中,在第三节流装置15的入口侧设置入口侧压力传感器33,在第三节流装置15的出口侧设置出口侧压力传感器34。入口侧压力传感器33检测高压制冷剂的压力,出口侧压力传感器34在制冷主体运转模式时,检测第三节流装置15出口的液体制冷剂的中间压力。
另外,在中继装置3设有检测流出了制冷剂间热交换器50的高压或中压状态的制冷剂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51。温度传感器51设于制冷剂间热交换器50的高压或中压状态的制冷剂的流路的出口侧的配管,优选由热敏电阻等构成。
在图5的空气调节装置200中,也是控制装置60基于各种传感器的检测信息及来自遥控器的指示,来控制压缩机10的驱动频率、鼓风机的转速(包括打开/关闭)、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的切换、流量调整器42的开度、负载侧节流装置25的开度、第一开闭装置23a~23d、第二开闭装置24a~24d、第四节流装置27、以及第三节流装置15的开闭等,并执行后述的各运转模式。需要说明的是,控制装置60可以设于各单元,也可以设于室外机201或中继装置3。
说明空气调节装置200执行的各运转模式。该空气调节装置200基于来自各室内机2的指示,能够在该室内机2中进行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即,空气调节装置200能够使室内机2全部进行同一运转,并且能够使室内机2分别进行不同的运转。
在空气调节装置200执行的运转模式中,作为制冷运转模式,包括驱动着的室内机2全部执行制冷运转的全制冷运转模式和作为制冷负载大的制冷制热混合运转模式的制冷主体运转模式,作为制热运转模式,包括室内机2全部执行制热运转的全制热运转模式及作为制热负载大的制冷制热混合运转模式的制热主体运转模式。以下,对各运转模式进行说明。
[全制冷运转模式]
图6是表示空气调节装置200的全制冷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在图6中,粗线所示的配管表示制冷剂流动的配管,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由实线箭头表示。需要说明的是,在图6中,以仅在负载侧热交换器26a及负载侧热交换器26b中产生冷能负载的情况为例来说明全制冷运转模式。另外,在图6所示的全制冷运转模式的情况下,控制装置60对室外机201的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进行切换,以使从压缩机10排出的制冷剂向热源侧热交换器12流入。
首先,低温低压的制冷剂由压缩机10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而排出。从压缩机10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向热源侧热交换器12流入。并且,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2中向室外空气散热且同时成为高压液体制冷剂。从热源侧热交换器12流出了的高压液体制冷剂通过第一逆流防止装置13a,从室外机201流出,通过主管5向中继装置3流入。
流入到中继装置3内的高压液体制冷剂经由气液分离器14及第三节流装置15,在制冷剂间热交换器50中被充分地过冷却。然后,被过冷却后的高压制冷剂的大部分经由第二逆流防止装置21a、21b及支管6,在负载侧节流装置25中膨胀成低温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高压制冷剂的剩余的一部分在第四节流装置27中膨胀成低温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并且,低温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在制冷剂间热交换器50中与高压液体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由此成为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向中继装置3的出口侧的低压配管流入。此时,第四节流装置27以使过冷(过冷却度)成为恒定的方式被控制开度,该过冷(过冷却度)作为将通过出口侧压力传感器34检测到的压力换算成饱和温度的值与通过温度传感器51检测到的温度之差而得到。
流出了负载侧节流装置25a、25b的大部分的低温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向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负载侧热交换器26a、26b分别流入,从室内空气吸热,由此对室内空气进行冷却且同时成为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此时,负载侧节流装置25a以使过热(过热度)成为恒定的方式被控制开度,该过热(过热度)作为通过入口侧温度传感器31a检测到的温度与通过出口侧温度传感器32a检测到的温度之差而得到。同样,负载侧节流装置25b以使过热成为恒定的方式被控制开度,该过热作为通过入口侧温度传感器31b检测到的温度与通过出口侧温度传感器32b检测到的温度之差而得到。
从负载侧热交换器26a、26b分别流出的气体制冷剂经由支管6及第二开闭装置24,与流出了制冷剂间热交换器50的气体制冷剂合流,从中继装置3流出,通过主管5再次向室外机201流入。流入到室外机201的制冷剂通过第一逆流防止装置13d,经由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储液器19,向压缩机10被再次吸入。
需要说明的是,在没有冷能负载的负载侧热交换器26c及负载侧热交换器26d中,不需要使制冷剂流动,分别对应的负载侧节流装置25c和负载侧节流装置25d成为闭状态。并且,在从负载侧热交换器26c或负载侧热交换器26d产生冷能负载的情况下,负载侧节流装置25c或负载侧节流装置25d打开而使制冷剂循环。此时,负载侧节流装置25c或负载侧节流装置25d的开度与上述的负载侧节流装置25a或负载侧节流装置25b同样,以使过热(过热度)成为恒定的方式被控制开度,该过热(过热度)作为通过入口侧温度传感器31和出口侧温度传感器32检测到的温度之差而得到。
[制冷主体运转模式]
图7是表示空气调节装置200的制冷主体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在图7中,以在负载侧热交换器26a产生冷能负载且在负载侧热交换器26b产生热能负载的情况为例来说明制冷主体运转模式。需要说明的是,在图7中,粗线所示的配管表示制冷剂循环的配管,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由实线箭头表示。在图7所示的制冷主体运转模式的情况下,在室外机201中,对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进行切换,以使从压缩机10排出的热源侧制冷剂向热源侧热交换器12流入。
首先,低温低压的制冷剂由压缩机10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而排出。从压缩机10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向热源侧热交换器12流入。并且,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2中向室外空气散热且同时成为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从热源侧热交换器12流出的制冷剂通过第一逆流防止装置13a及主管5向中继装置3流入。
流入到中继装置3内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由气液分离器14分离成高压气体制冷剂和高压液体制冷剂。该高压气体制冷剂在经由第一开闭装置23b及支管6之后,向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的负载侧热交换器26b流入,向室内空气进行散热,由此对室内空间进行制热且同时成为液体制冷剂。此时,负载侧节流装置25b以使过冷(过冷却度)成为恒定的方式被控制开度,该过冷(过冷却度)作为将通过入口侧压力传感器33检测到的压力换算成饱和温度的值与通过入口侧温度传感器31b检测到的温度之差而得到。从负载侧热交换器26b流出的液体制冷剂在负载侧节流装置25b中膨胀,并经由支管6及第三逆流防止装置22b。
然后,制冷剂的在气液分离器14中分离之后在第三节流装置15中膨胀至中间压的中间压液体制冷剂与通过了第三逆流防止装置22b的液体制冷剂合流。此时,第三节流装置15以使通过入口侧压力传感器33检测到的压力与通过出口侧压力传感器34检测到的压力的压力差成为规定的压力差(例如0.3MPa等)的方式被控制开度。
合流的液体制冷剂在制冷剂间热交换器50中充分地过冷却之后,大部分在经由第二逆流防止装置21a及支管6之后,在负载侧节流装置25a中膨胀成低温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液体制冷剂的剩余的一部分在第四节流装置27中膨胀成低温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此时,第四节流装置27以使过冷(过冷却度)成为恒定的方式被控制开度,该过冷(过冷却度)作为将通过出口侧压力传感器34检测到的压力换算成饱和温度的值与通过温度传感器51检测到的温度之差而得到。然后,低温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在制冷剂间热交换器50中与中压液体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由此成为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向中继装置3的出口侧的低压配管流入。
另一方面,在气液分离器14中分离的高压液体制冷剂经由制冷剂间热交换器50及第二逆流防止装置21a向室内机2a流入。在室内机2a的负载侧节流装置25a中膨胀的大部分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向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负载侧热交换器26a流入,从室内空气吸热,由此对室内空气进行冷却且同时成为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此时,负载侧节流装置25a以使过热(过热度)成为恒定的方式被控制开度,该过热(过热度)作为通过入口侧温度传感器31a检测到的温度与通过出口侧温度传感器32b检测到的温度之差而得到。从负载侧热交换器26a流出了的气体制冷剂经由支管6、第二开闭装置24a,与流出了制冷剂间热交换器50的剩余的一部分的气体制冷剂合流之后从中继装置3流出,通过主管5再次向室外机201流入。流入到室外机201内的制冷剂通过第一逆流防止装置13d,经由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储液器19,向压缩机10被再次吸入。
需要说明的是,在没有热负载的负载侧热交换器26c及负载侧热交换器26d中,不需要使制冷剂流动,分别对应的负载侧节流装置25c及负载侧节流装置25d成为闭状态。并且,在从负载侧热交换器26c或负载侧热交换器26d存在冷能负载的情况下,负载侧节流装置25c或负载侧节流装置25d打开而使制冷剂循环。此时,负载侧节流装置25c或负载侧节流装置25d的开度与上述的负载侧节流装置25a或负载侧节流装置25b同样,以使过热(过热度)成为恒定的方式被控制开度,该过热(过热度)作为通过入口侧温度传感器31和出口侧温度传感器32检测到的温度之差而得到。
[全制热运转模式]
图8是表示空气调节装置200的全制热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图8中,粗线所示的配管表示制冷剂流动的配管,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由实线箭头表示。在图8中,以仅在负载侧热交换器26a及负载侧热交换器26b中产生冷能负载的情况为例来说明全制热运转模式。另外,在图8所示的全制热运转模式的情况下,在室外机201中,对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进行切换,以使从压缩机10排出的热源侧制冷剂不经由热源侧热交换器12而向中继装置3流入。
首先,低温低压的制冷剂由压缩机10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而排出。从压缩机10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第一逆流防止装置13b,从室外机201流出。从室外机201流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主管5向中继装置3流入。
流入到中继装置3内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气液分离器14、第一开闭装置23a、23b及支管6之后,向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的负载侧热交换器26a及负载侧热交换器26b分别流入。流入到负载侧热交换器26a及负载侧热交换器26b的制冷剂向室内空气散热,由此对室内空间进行制热且同时成为液体制冷剂。从负载侧热交换器26a及负载侧热交换器26b流出的液体制冷剂在负载侧节流装置25a、25b中分别膨胀,通过支管6、第三逆流防止装置22a、22b、制冷剂间热交换器50、被控制成开状态的第四节流装置27及主管5而再次向室外机201流入。此时,负载侧节流装置25a以使过冷(过冷却度)成为恒定的方式被控制开度,该过冷(过冷却度)作为将通过入口侧压力传感器33检测到的压力换算成饱和温度的值与通过入口侧温度传感器31a检测到的温度之差而得到。同样,负载侧节流装置25b以使过冷(过冷却度)成为恒定的方式被控制开度,该过冷(过冷却度)作为将通过入口侧压力传感器33检测到的压力换算成饱和温度的值与通过入口侧温度传感器31b检测到的温度之差而得到。
流入到室外机201内的制冷剂通过第一逆流防止装置13c,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2中从室外空气吸热且同时成为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及储液器19向压缩机10被再次吸入。
需要说明的是,在没有热负载的负载侧热交换器26c及负载侧热交换器26d中,不需要使制冷剂流动,分别对应的负载侧节流装置25c及负载侧节流装置25d成为闭状态。并且,在从负载侧热交换器26c或负载侧热交换器26d存在冷能负载的情况下,负载侧节流装置25c或负载侧节流装置25d打开而使制冷剂循环。此时,负载侧节流装置25c或负载侧节流装置25d的开度与上述的负载侧节流装置25a或负载侧节流装置25b同样,以使过热(过热度)成为恒定的方式被控制开度,该过热(过热度)作为通过入口侧温度传感器31和出口侧温度传感器32检测到的温度之差而得到。
[制热主体运转模式]
图9是表示空气调节装置200的制热主体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图9中,粗线所示的配管表示制冷剂循环的配管,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由实线箭头表示。在图9中,以在负载侧热交换器26a产生冷能负载且在负载侧热交换器26b产生热能负载的情况为例来说明制热主体运转模式。在图9所示的制热主体运转模式的情况下,在室外机201中,对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进行切换,以使从压缩机10排出的热源侧制冷剂不经由热源侧热交换器12而向中继装置3流入。
低温低压的制冷剂由压缩机10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而排出。从压缩机10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第一逆流防止装置13b,从室外机201流出。从室外机201流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主管5向中继装置3流入。
流入到中继装置3内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在经由气液分离器14、第三节流装置15、第一开闭装置23b及支管6之后,向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的负载侧热交换器26b流入。流入到负载侧热交换器26b内的制冷剂向室内空气进行散热,由此对室内空间进行制热且同时成为液体制冷剂。从负载侧热交换器26b流出的液体制冷剂在负载侧节流装置25b中膨胀,经由支管6及第三逆流防止装置22b,在制冷剂间热交换器50中被充分地过冷却。然后,大部分在经由第二逆流防止装置21a及支管6之后,在负载侧节流装置25a中膨胀成低温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液体制冷剂的剩余的一部分在也被用作旁通路的第四节流装置27中膨胀成低温低压的气液二相的制冷剂,在制冷剂间热交换器50中,与液体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由此成为低温低压的气体或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向中继装置3的出口侧的低压配管流入。
在负载侧节流装置25a中膨胀的大部分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向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负载侧热交换器26a流入,从室内空气吸热,由此对室内空气进行冷却且同时成为低温中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从负载侧热交换器26a流出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经由支管6及第二开闭装置24a,与流出了制冷剂间热交换器50的剩余的一部分制冷剂合流,从中继装置3流出,通过主管5再次向室外机201流入。流入到室外机201内的制冷剂通过第一逆流防止装置13c,成为低温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2中从室外空气吸热且同时成为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及储液器19向压缩机10被再次吸入。
此时,负载侧节流装置25b以使过冷(过冷却度)成为恒定的方式被控制开度,该过冷(过冷却度)作为将通过入口侧压力传感器33检测到的压力换算成饱和温度的值与通过入口侧温度传感器31b检测到的温度之差而得到。另一方面,负载侧节流装置25a以使过热(过热度)成为恒定的方式被控制开度,该过热(过热度)作为通过入口侧温度传感器31a检测到的温度与通过出口侧温度传感器32b检测到的温度之差而得到。
另外,第四节流装置27以使过冷(过冷却度)成为恒定的方式被控制开度,该过冷(过冷却度)作为将通过出口侧压力传感器34检测到的压力换算成饱和温度的值与通过温度传感器51检测到的温度之差而得到。例如第四节流装置27以使通过入口侧压力传感器33检测到的压力与通过出口侧压力传感器34检测到的压力的压力差成为规定的压力差(例如0.3MPa等)的方式被控制开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没有热负载的负载侧热交换器26c及负载侧热交换器26d中,不需要使制冷剂流动,分别对应的负载侧节流装置25c和负载侧节流装置25d关闭。并且,在从负载侧热交换器26c、负载侧热交换器26d产生热负载的情况下,只要将负载侧节流装置25c、负载侧节流装置25d打开而使制冷剂循环即可。
在图5~图9所示的空气调节装置200中,也与图1~图4所示的空气调节装置100同样,在制冷运转模式时及制热运转模式时,通过对压缩机10排出的高压的气体制冷剂进行过冷却,从而经由流量调整器42向压缩机10的吸引部进行制冷剂的喷射。由此,即使在不使用特殊构造的压缩机而使用廉价的压缩机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的可靠性。另外,通过抑制压缩机10的排出温度的过度升高,能够使压缩机10增速,能够确保制热能力,能够抑制使用者的舒适性的降低。
另外,在空气调节装置200中,所需的辅助热交换器40的与设置有室外机201的环境的空气接触的面积即全传热面积A1(m2)的算出方法及尺寸也与实施方式1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在空气调节装置200中,可以在辅助热交换器40的入口侧设置开闭装置或能进行流路的开闭的具有全闭功能的节流装置等第一流路开闭装置。并且,在不需要抑制压缩机10的排出温度的过度升高等情况下,控制装置60可以使第一流路开闭装置及开闭装置47成为闭状态,并将流量调整器42控制成未全闭的微小开度。由此,能够抑制制冷剂向旁通配管41及辅助热交换器40的侵入,因此在需要抑制压缩机10的排出温度的过度升高时,能够防止液体制冷剂过量地从流量调整器42向压缩机10的吸入部的流入,能够防止由过量的回液引起的压缩机10的破损。
实施方式3.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全制热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需要说明的是,在该实施方式3中,以与上述的实施方式2的差异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对于与实施方式2相同的部分,标注同一符号。图10的空气调节装置300与图5~图9的空气调节装置200不同的点在于室外机301的结构。
在空气调节装置300的室外机301中,旁通配管41的一端连接于第一逆流防止装置13a与主管5之间的制冷剂配管4。
并且,在全制冷运转模式时和制冷主体运转模式时,在抑制压缩机10的排出制冷剂的温度上升之际,使流出了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高压的液体制冷剂的一部分经由旁通配管41向辅助热交换器40流入。这样,在辅助热交换器40中向从风扇16供给的室外空气进行散热且同时成为高压的过冷却液的制冷剂经由流量调整器42向压缩机10的吸入部流入,由此能够降低压缩机10的排出制冷剂的温度。
另一方面,在全制热运转模式时和制热主体运转模式时,在抑制压缩机10的排出制冷剂的温度上升之际,从压缩机10排出且流出了第一逆流防止装置13b的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的一部分经由旁通配管41向辅助热交换器40流入。
根据空气调节装置300,能够实现所需的辅助热交换器40的与设置有室外机1的环境的空气接触的面积即全传热面积A1(m2)的小型化。即,在全制冷运转模式时和制冷主体运转模式时,由于从压缩机10排出且由热源侧热交换器12冷却后的高压低温的制冷剂在辅助热交换器40中进行过冷却,因此辅助热交换器40所需的热交换量可以减少,因此辅助热交换器40的传热面积也可以减小。辅助热交换器40的传热面积的算出方法与实施方式1相同,但是需要考虑辅助热交换器40中的制冷剂的温度变化。
具体而言,当将对数平均温度差设为ΔTm(K或℃),将向辅助热交换器40的传热管内流入的制冷剂的温度设为Tr1(K或℃),将流出的制冷剂的温度设为Tr2(K或℃),将向辅助热交换器40流入的空气温度设为T1(K或℃),将流出的空气的温度设为T2(K或℃)时,通过将式(4)置换成式(5)而能够算出。
[数学式5]
例如,由热源侧热交换器12冷却的制冷剂的饱和温度为54℃,由热源侧热交换器12冷却至成为54℃的饱和液。于是,54℃的饱和液的焓h3成为约307(kJ/kg)。另外,为了使54℃的饱和液在辅助热交换器40中与约43℃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并充分地进行过冷却,将54℃的饱和液与辅助热交换器40的出口侧的液体制冷剂的温度差即过冷却度确保为约5℃左右。这种情况下,辅助热交换器40的出口的焓h2根据通过制冷剂的饱和温度为54℃而算出的压力和辅助热交换器40的出口的液体制冷剂的温度来决定,成为约296(kJ/kg)。当压缩机10的吸入部的饱和气体温度为约0℃时,从储液器19向压缩机10的吸入部流入的制冷剂的焓h1成为约515(kJ/kg)。
由此,根据式(1),压缩机10的隔热效率为0.6,将制冷剂压缩至热源侧热交换器12内的制冷剂的饱和温度即54℃的压力的情况下,为了使压缩机10的排出温度为排出温度阈值(例如115℃)以下所需的制冷剂流量Gr2成为约12(kg/h),根据式(2),在辅助热交换器40中所需的热交换量Q1成为约40(W)。
并且,向辅助热交换器40的传热管内流入的制冷剂的温度Tr1为约54(℃),流出的制冷剂的温度Tr2为49(℃),向辅助热交换器40流入的空气温度T1为43(℃),由于辅助热交换器40的热交换量Q1较小,为约40(W),因此流出的空气的温度T2可看作几乎不变化,设为从流入的空气温度上升了1℃左右,为44(℃)。这种情况下,根据式(4),对数平均温度差成为约7.83(℃),管外侧基准的热通过率k为根据较多的制冷运转模式的试验结果而得到的液体冷却器的值即约25(W/(m2·K))时,根据式(3),所需的辅助热交换器40的全传热面积A1成为约0.204(m2)。
另外,在使用R32制冷剂作为相当于10马力的空气调节装置100的制冷剂时,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2中所需的全传热面积A2为约141(m2)左右,在将辅助热交换器40看作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一部分的情况下,辅助热交换器40的全传热面积A1相对于热源侧热交换器12所需的全传热面积A2与辅助热交换器40所需的全传热面积A1之和的比率A1/(A1+A2)(=0.204/141.644)成为约0.144%以上。
在图10所示的空气调节装置300中,也与图5~图9所示的空气调节装置200同样地,在制冷运转模式时及制热运转模式时,经由辅助热交换器40及流量调整器42向压缩机10的吸引部进行制冷剂的喷射。由此,即使在不使用特殊构造的压缩机而使用廉价的压缩机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的可靠性。另外,通过抑制压缩机10的排出温度的过度升高,能够使压缩机10增速,能够确保制热能力,能够抑制使用者的舒适性的降低。
在图10所示的空气调节装置300中,在全制冷运转模式时和制冷主体运转模式时,在抑制压缩机10的排出制冷剂的温度上升之际,由于使流出了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高压的液体制冷剂的一部分经由旁通配管41向辅助热交换器40流入,因此所需的辅助热交换器40能够小型化。因此,能够实现热源侧热交换器的传热面积的大型化,从而能够提高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在空气调节装置300中,可以在辅助热交换器40的入口侧设置由开闭装置或能进行流路的开闭的具有全闭功能的节流装置等构成的第一流路开闭装置。并且,在不需要抑制压缩机10的排出温度的过度升高等情况下,在控制装置60中将第一流路开闭装置和开闭装置47控制成闭状态,并将流量调整器42控制成未全闭的微小开度,由此能够抑制制冷剂向旁通配管41和辅助热交换器40的侵入,在需要抑制压缩机10的排出温度的过度升高时,能够防止液体制冷剂从流量调整器42过量地流入压缩机10的吸入部的情况,能够防止由过量的回液引起的压缩机10的破损。
实施方式4.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全制冷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需要说明的是,在该实施方式4中,以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的差异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对于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部分,标注同一符号。图11所示的空气调节装置400的室外机401的结构与空气调节装置100不同。
即,在空气调节装置400的室外机401中,旁通配管41的一端分支成第一分支配管48和第二分支配管49这两部分。第一分支配管48的一端连接于热源侧热交换器12与负载侧节流装置25之间的制冷剂配管4,第一分支配管48的另一端经由逆流防止装置13g而与第二分支配管49合流,且与旁通配管41连接。第二分支配管49的一端连接于压缩机10的排出侧的流路与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之间的制冷剂配管4,另一端经由开闭装置47而与第一分支配管48合流,且与旁通配管41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开闭装置47只要能进行流路的开闭即可,可以是具有全闭功能的节流装置。
逆流防止装置13g在制热运转模式时,在使高压的气体制冷剂流入辅助热交换器40之际,防止从压缩机10排出的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向制冷剂配管4的逆流,该制冷剂配管4是从负载侧热交换器26流出的高压的液体或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的流路。
在空气调节装置400中,在制热运转模式时,在抑制压缩机10的排出制冷剂的温度上升之际,使从压缩机10排出的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的一部分经由第二分支配管49、被控制为开的开闭装置47、旁通配管41,向辅助热交换器40流入。并且,在辅助热交换器40中向从风扇16供给的室外空气进行散热且同时成为高压的过冷却液的制冷剂经由流量调整器42向压缩机10的吸入部流入。由此,能够降低压缩机10的排出制冷剂的温度。
另一方面,在制冷运转模式时,开闭装置47被控制为闭,在抑制压缩机10的排出制冷剂的温度上升之际,使从热源侧热交换器12流出的高压的液体制冷剂的一部分经由第一分支配管48和旁通配管41,向辅助热交换器40流入。并且,在辅助热交换器40中向从风扇16供给的室外空气进行散热且同时成为高压的过冷却液的制冷剂经由流量调整器42向压缩机10的吸入部流入。由此,能够降低压缩机10的排出制冷剂的温度。需要说明的是,逆流防止装置13g虽然如止回阀那样进行图示,但是只要能够防止制冷剂的逆流,可以是任意的结构,可以是开闭装置或具有全闭功能的节流装置。另外,开闭装置47只要能进行流路的开闭即可,可以是具有全闭功能的节流装置。
另外,虽然在空气调节装置400设置了逆流防止装置13g,但也可以取代逆流防止装置13g而设置由开闭装置或能进行流路的开闭的具有全闭功能的节流装置等构成的第一分支配管开闭装置。并且,在不需要抑制压缩机10的排出温度的过度升高等情况下,以使第一分支配管开闭装置和开闭装置47成为闭状态的方式进行控制,并以使流量调整器42成为未全闭的微小开度的方式进行控制。由此,能够抑制制冷剂向旁通配管41和辅助热交换器40的侵入。由此,在需要抑制压缩机10的排出温度的过度升高时,能够防止液体制冷剂从流量调整器42过量地流入压缩机10的吸入部的情况,能够防止由过量的回液引起的压缩机10的破损。
这样,在图11所示的空气调节装置400中,也是通过向压缩机10的吸引部进行制冷剂的喷射,从而即使在不使用特殊构造的压缩机而使用廉价的压缩机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的可靠性。另外,通过抑制压缩机10的排出温度的过度升高,能够使压缩机10增速,能够确保制热能力,能够抑制使用者的舒适性的降低。
在图11所示的空气调节装置400中,在制冷运转模式时,在抑制压缩机10的排出制冷剂的温度上升之际,使流出了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高压的液体制冷剂的一部分经由旁通配管41向辅助热交换器40流入,因此能够实现所需的辅助热交换器40的小型化。因此,能够实现热源侧热交换器的传热面积的大型化,从而能够提高性能。
另外,在空气调节装置400中,所需的辅助热交换器40的与设置有室外机201的环境的空气接触的面积即全传热面积A1(m2)的算出方法及尺寸与实施方式1相同。
实施方式5.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回路结构的一例的制冷剂回路图。需要说明的是,在该实施方式5中,以与上述的实施方式2的差异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对于与实施方式2相同的部分,标注同一符号。图12所示的空气调节装置500的中继装置503的结构与空气调节装置200不同。
即,在空气调节装置500中,在室外机501与中继装置503之间形成供第一制冷剂(以后标记为制冷剂)流通的一次侧循环,在中继装置503与室内机2a~2d之间形成供第二制冷剂(以后标记为载冷剂)流通的二次侧循环,在设置于中继装置503的第一中间热交换器71a及第二中间热交换器71b中进行一次侧循环与二次侧循环的热交换。作为载冷剂,只要使用水、不冻液、或添加了防蚀材料的水等即可。
[室内机2a~2d]
多个室内机2a~2d例如具有同一结构,分别具备负载侧热交换器26a~26d。负载侧热交换器26a~26d经由支管6而与中继装置503连接,在从省略图示的风扇等鼓风机供给的空气与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生成用于向室内空间供给的制热用空气或制冷用空气。
[中继装置503]
中继装置503具有制冷剂间热交换器50、第三节流装置15、第四节流装置27、第一流量控制装置70a、第二流量控制装置70b、第一中间热交换器71a、第二中间热交换器71b、第一流路切换装置72a、第二流路切换装置72b、第一泵73a、第二泵73b、多个第一流路切换装置74a~74d、多个第二流路切换装置75a~75d、以及多个负载流量调整装置76a~76d。第一流量控制装置70a及第二流量控制装置70b由例如电子式膨胀阀等能够可变地控制开度的结构构成,具有对制冷剂进行减压而使其膨胀的作为减压阀或膨胀阀的功能。
第一流量控制装置70a及第二流量控制装置70b在全制冷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中设置于一次侧循环的第一中间热交换器71a及第二中间热交换器71b的上游侧。第一中间热交换器71a及第二中间热交换器71b由例如双重管式热交换器或板式热交换器等构成,用于对一次侧循环的制冷剂与二次侧循环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在运转着的室内机全部制冷的情况下,两方都作为蒸发器进行动作,在运转着的室内机全部制热的情况下,两方都作为冷凝器进行动作,在制冷与制热混合的情况下,一方的中间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进行动作,另一方的中间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进行动作。
第一流路切换装置72a及第二流路切换装置72b由例如四通阀等构成,对全制冷运转模式时、制冷主体运转模式时、全制热运转模式时、制热主体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流路进行切换。需要说明的是,全制冷运转模式是第一中间热交换器71a及第二中间热交换器71b都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模式,制冷主体运转模式及制热主体运转模式是第一中间热交换器71a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且第二中间热交换器71b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的模式,全制热运转模式是第一中间热交换器71a及第二中间热交换器71b都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的模式。第一流路切换装置72a及第二流路切换装置72b在全制冷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中设置于一次侧循环的第一中间热交换器71a及第二中间热交换器71b的下游侧。
第一泵73a及第二泵73b由例如变频式离心泵等构成,吸入载冷剂并使载冷剂成为升压后的状态。第一泵73a及第二泵73b设置在二次侧循环的第一中间热交换器71a及第二中间热交换器71b的上游侧。
多个第一流路切换装置74a~74d在多个室内机2a~2d中的每一个上分别设置,从而成为与室内机的设置台数对应的个数(在此为4个)。多个第一流路切换装置74a~74d由例如二通阀等构成,分别将各室内机2a~2d的流入侧的连接目的地在来自第一中间热交换器71a的流路和来自第二中间热交换器71b的流路之间进行切换。第一流路切换装置74a~74d设置在二次侧循环的第一中间热交换器71a及第二中间热交换器71b的下游侧。
多个第二流路切换装置75a~75d在多个室内机2a~2d中的每一个上分别设置,从而成为与室内机的设置台数对应的个数(在此为4个)。多个第二流路切换装置75a~75d由例如二通阀等构成,分别将各室内机2a~2d的流出侧的连接目的地在向第一泵73a的流路和向第二泵73b的流路之间进行切换。第二流路切换装置75a~75d设置在二次侧循环的第一泵73a及第二泵73b的上游侧。
多个负载流量调整装置76a~76d由例如电子式膨胀阀等能够可变地控制开度的结构构成,具有调整向各室内机流入的载冷剂的流量的作为减压阀的功能。负载流量调整装置76a~76d在全制冷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中设置于二次侧循环的第二流路切换装置75a~75d的上游侧。另外,在中继装置503中,在制冷剂间热交换器50的低压侧的入口设置入口温度传感器81,在制冷剂间热交换器50的低压侧的出口设置出口温度传感器82,优选由热敏电阻等构成。
此外,在中继装置503中,在第一中间热交换器71a及第二中间热交换器71b的一次侧循环的入口设置入口温度传感器83a~83b,在一次侧循环的出口设置出口温度传感器84a~84b,优选由热敏电阻等构成。
在中继装置503中,在第一中间热交换器71a及第二中间热交换器71b的二次侧循环的出口设置室内机入口温度传感器85a~85b,在多个负载流量调整装置76a~76d的入口设置室内机出口温度传感器86a~86d,优选由热敏电阻等构成。在中继装置503中,在第二中间热交换器71b的出口侧设置出口压力传感器87。出口压力传感器87检测高压制冷剂的压力。
[全制冷运转模式]
在全制冷运转模式中,一次侧循环使流入到中继装置503内的高压液体制冷剂经由第三节流装置15,在制冷剂间热交换器50中被充分地过冷却。然后,被过冷却后的高压制冷剂的大部分在第一流量控制装置70a及第二流量控制装置70b中膨胀成低温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高压制冷剂的剩余的一部分在第四节流装置27中膨胀成低温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并且,低温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在制冷剂间热交换器50中与高压液体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由此成为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向中继装置503的出口侧的低压配管流入。此时,第四节流装置27以使过热(过热度)成为恒定的方式被控制开度,该过热(过热度)作为通过入口温度传感器81检测到的温度与通过出口温度传感器82检测到的温度之差而得到。
流出了第一流量控制装置70a及第二流量控制装置70b的大部分的低温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向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第一中间热交换器71a及第二中间热交换器71b分别流入,对载冷剂进行冷却且同时成为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此时,第一流量控制装置70a及第二流量控制装置70b以使过热(过热度)成为恒定的方式被控制开度,该过热(过热度)作为通过入口温度传感器83a~83b检测到的温度与通过出口温度传感器84a~84b检测到的温度之差而得到。
从第一中间热交换器71a及第二中间热交换器71b分别流出的气体制冷剂经由第一流路切换装置72a及第二流路切换装置72b,与流出了制冷剂间热交换器50的气体制冷剂合流,从中继装置503流出,通过主管5再次向室外机501流入。流入到室外机501内的制冷剂通过第一逆流防止装置13d,经由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储液器19,向压缩机10被再次吸入。
关于二次侧循环,借助第一泵73a及第二泵73b而升压后的载冷剂向第一中间热交换器71a及第二中间热交换器71b流入。在第一中间热交换器71a及第二中间热交换器71b中成为低温的载冷剂通过设定成与第一中间热交换器71a及第二中间热交换器71b的双方或任一方连通的状态的第一流路切换装置74a~74d,向负载侧热交换器26a~26d流入。该载冷剂在负载侧热交换器26a~26d中对室内的空气进行冷却,从而进行制冷。在制冷时,载冷剂由室内的空气加热,通过负载流量调整装置76a~76d及第二流路切换装置75a~75d,向中继装置503内的第一泵73a及第二泵73b返回。此时,负载流量调整装置76a~76d、第一泵73a及第二泵73b以使通过室内机入口温度传感器85a~85b检测到的温度与通过室内机出口温度传感器86a~86b检测到的温度之差成为恒定的方式被控制开度及电压。
[制冷主体运转模式、制热主体模式]
流入到中继装置503内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被分离成高压气体制冷剂和高压液体制冷剂。该高压气体制冷剂在经由第二流路切换装置72b之后,向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的第二中间热交换器71b流入,对载冷剂进行加热且同时成为液体制冷剂。此时,第二流量控制装置70b以使过冷(过冷却度)成为恒定的方式被控制开度,该过冷(过冷却度)作为将通过出口压力传感器87检测到的压力换算成饱和温度的值与通过入口温度传感器83b检测到的温度之差而得到。从第二中间热交换器71b流出的液体制冷剂在第二流量控制装置70b中膨胀。
然后,制冷剂中的在中继装置503入口分离之后在第三节流装置15中膨胀至中间压的中间压液体制冷剂与通过了第二流量控制装置70b的液体制冷剂合流。
合流了的液体制冷剂的大部分在第一流量控制装置70a中膨胀成低温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液体制冷剂的剩余的一部分在第四节流装置27中膨胀成低温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此时,第四节流装置27以使过热(过热度)成为恒定的方式被控制开度,该过热(过热度)作为通过入口温度传感器81检测到的温度与通过出口温度传感器82检测到的温度之差而得到。然后,低温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在制冷剂间热交换器50中与高压液体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由此成为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向中继装置503的出口侧的低压配管流入。
另一方面,在第一流量控制装置70a中膨胀的大部分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向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第一中间热交换器71a流入,对载冷剂进行冷却且同时成为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此时,第一流量控制装置70a以使过热(过热度)成为恒定的方式被控制开度,该过热(过热度)作为通过入口温度传感器83a检测到的温度与通过出口温度传感器84a检测到的温度之差而得到。从第一中间热交换器71a流出的气体制冷剂经由第一流路切换装置72a,与流出了制冷剂间热交换器50的剩余的一部分的气体制冷剂合流之后从中继装置503流出,通过主管5再次向室外机201流入。流入到室外机501内的制冷剂通过第一逆流防止装置13d,经由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储液器19,向压缩机10被再次吸入。
关于二次侧循环,以下,说明室内机2a及2b进行制冷运转且室内机2c及2d进行制热运转的情况。关于进行制冷的室内机,借助第一泵73a而升压后的载冷剂向第一中间热交换器71a流入。在第一中间热交换器71a中成为低温的载冷剂通过设定成与第一中间热交换器71a连通的状态的第一流路切换装置74a~74b,向负载侧热交换器26a~26b流入。该载冷剂在负载侧热交换器26a~26b中对室内的空气进行冷却,从而进行制冷。在制冷时,载冷剂由室内的空气加热,通过负载流量调整装置76a~76b及第二流路切换装置75a~75b,向中继装置503内的第一泵73a返回。此时,负载流量调整装置76a~76b及第一泵73a以使通过室内机入口温度传感器85a检测到的温度与通过室内机出口温度传感器86a~86b检测到的温度之差成为恒定的方式被控制开度及电压。
关于进行制热的室内机,借助第二泵73b而升压后的载冷剂向第二中间热交换器71b流入。在第二中间热交换器71b中成为高温的载冷剂通过设定成与第二中间热交换器71b连通的状态的第一流路切换装置74c~74d,向负载侧热交换器26c~26d流入。该载冷剂在负载侧热交换器26c~26d中对室内的空气进行加热,从而进行制热。在制热时,载冷剂由室内的空气冷却,通过负载流量调整装置76c~76d及多个第二流路切换装置75c~75d,向中继装置503内的第二泵73b返回。此时,负载流量调整装置76d及第二泵73b以使通过室内机入口温度传感器85b检测到的温度与通过室内机出口温度传感器86c~86d检测到的温度之差成为恒定的方式被控制开度。
[全制热运转模式]
这种情况下,流入到中继装置503内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在经由第一流路切换装置72a及第二流路切换装置72b之后,向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的第一中间热交换器71a及第二中间热交换器71b分别流入。流入到第一中间热交换器71a及第二中间热交换器71b内的制冷剂对载冷剂进行加热且同时成为液体制冷剂。从第一中间热交换器71a及第二中间热交换器71b流出的液体制冷剂在第一流量控制装置70a及第二流量控制装置70b中分别膨胀,通过被控制成开状态的第四节流装置27及主管5再次向室外机201流入。此时,负载侧节流装置25a以使过冷(过冷却度)成为恒定的方式被控制开度,该过冷(过冷却度)作为将通过出口压力传感器87检测到的压力换算成饱和温度的值与通过入口温度传感器83a~83b检测到的温度之差而得到。
关于二次侧循环,借助第一泵73a及第二泵73b而升压后的载冷剂向第一中间热交换器71a及第二中间热交换器71b流入。在第一中间热交换器71a及第二中间热交换器71b中成为高温的载冷剂通过设定成与第一中间热交换器71a及第二中间热交换器71b的双方或任一方连通的状态的第一流路切换装置74a~74d,向负载侧热交换器26a~26d流入。该载冷剂在负载侧热交换器26a~26d中对室内的空气进行加热,从而进行制热。在制热时,载冷剂由室内的空气冷却,通过负载流量调整装置76a~76d及第二流路切换装置75a~75d,向中继装置503内的第一泵73a及第二泵73b返回。此时,负载流量调整装置76a~76d、第一泵73a及第二泵73b以使通过室内机入口温度传感器85a~85b检测到的温度与通过室内机出口温度传感器86a~86b检测到的温度之差成为恒定的方式被控制开度及电压。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没有限定为上述实施方式1~5,能够进行各种变更。例如在制冷运转模式及制热运转模式中,例示了排出温度阈值为115℃的情况,但是只要根据压缩机10的排出温度的极限值来设定即可。例如在压缩机10的排出温度的极限值为120℃的情况下,以避免排出温度超过该极限值的方式通过控制装置60控制压缩机10的动作。具体而言,在排出温度超过了110℃的情况下,控制装置60以降低压缩机10的频率而使之减速的方式进行控制。因此,在进行上述的喷射而降低压缩机10的排出温度的情况下,优选设定成比作为降低压缩机10的频率的温度阈值的110℃稍低的温度即100℃至110℃之间的温度(例如105℃等)。例如,在排出温度为110℃而不降低压缩机10的频率的情况下,进行喷射而降低的排出温度阈值只要设定成100℃至120℃之间(例如115℃等)即可。
此外,作为制冷剂,可以使用例如R32制冷剂等那样的制冷剂,除了R32制冷剂以外,也可以使用R32制冷剂与地球暖化系数小且由化学式CF3CF=CH2表示的四氟丙烯系制冷剂即HFO1234yf、HFO1234ze等的混合制冷剂(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尤其是在使用R32作为制冷剂的情况下,与使用R410A的情况相比,在同一运转状态下,排出温度上升约20℃。因此,需要降低排出温度,本发明的喷射的效果大。在使用排出温度升高的制冷剂的情况下,效果尤其明显。
另外,在R32制冷剂与HFO1234yf的混合制冷剂中,在R32的质量比率为62%(62wt%)以上的情况下,与使用了R410A制冷剂的情况相比,排出温度升高3℃以上。因此,通过本发明的喷射,使排出温度下降的效果大。另外,在R32与HFO1234ze的混合制冷剂中,在R32的质量比率为43%(43wt%)以上的情况下,与使用了R410A制冷剂的情况相比,排出温度升高3℃以上。因此,上述的空气调节装置100~500的喷射产生的使排出温度下降的效果大。另外,混合制冷剂中的制冷剂种类并不局限于此,包含少量的其他制冷剂成分的混合制冷剂对排出温度没有大的影响,也能起到同样的效果。另外,例如,在包含R32、HFO1234yf及少量的其他制冷剂的混合制冷剂等中也可以使用,只要是排出温度比R410A高的制冷剂即可,无论是何种制冷剂都需要使排出温度下降,具有同样的效果。
此外,在作为上述实施方式1~5的制冷剂而使用CO2(R744)等高压侧以超临界进行动作的制冷剂并需要使排出温度下降的情况下,通过设为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剂回路结构,也能够使排出温度下降。
在上述实施方式1~5中,虽然例示了辅助热交换器40与热源侧热交换器12一体地构成的情况,但是也可以独立地配置辅助热交换器40。还可以不局限于此地在上侧配置辅助热交换器40。另外,虽然例示了将辅助热交换器40形成在翅片的下侧并将热源侧热交换器12形成在传热翅片的上侧的情况,但是也可以将辅助热交换器40形成在上侧并将热源侧热交换器12形成在下侧。
作为上述实施方式2、3的能够进行制冷制热同时运转的空气调节装置的配管连接,示出了使用2根主管5将室外机201与中继装置3之间连接的例子,但并不局限于此,可以使用各种公知的手法。例如,在使用3根主管5将室外机1与中继装置3之间连接的实施制冷制热同时运转的空气调节装置中,也与上述实施方式2同样地能够抑制从压缩机10排出的高压高温的气体制冷剂的温度的过度上升。
本实施方式1~5的压缩机10以使用低压壳型的压缩机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例如使用高压壳型的压缩机也能起到同样的效果。
另外,以使用了不具有使制冷剂向压缩机10的中间压部流入的构造的压缩机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但是也可以应用于具备使制冷剂向压缩机的中间压部流入的喷射口的构造的压缩机。
另外,通常多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2及负载侧热交换器26a~26d安装有通过送风来促进制冷剂的冷凝或蒸发的鼓风机,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作为负载侧热交换器26a~26d,也可以使用利用了放射的板式加热器那样的结构。另外,作为热源侧热交换器12,可以使用通过水、防冻液等液体进行热交换的水冷式的类型的热交换器。只要是能进行制冷剂的散热或吸热的结构,则可以使用任意的热交换器。在使用水冷式的类型的热交换器的情况下,例如,只要使用板式热交换器来作为辅助热交换器40即可。
此外,以直接膨胀式空气调节装置及间接式空气调节装置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该直接膨胀式空气调节装置将室外机1与室内机2,或者将室外机1、中继装置3、室内机2之间进行配管连接而使制冷剂循环,该间接式空气调节装置在室外机1与室内机2之间连接中继装置3,在中继装置3内具备板式热交换器等使制冷剂与水、载冷剂等热介质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作为负载侧热交换器26a、26b,且在室内机2a~2d侧具备热交换器28a~28d。也可以应用于仅在室外机内使制冷剂循环,使水、载冷剂等热介质在室外机、中继装置及室内机之间循环,在室外机中进行制冷剂与热介质的热交换而进行空气调节的空气调节装置。
符号说明
1、201、301、401、501室外机,2、2a~2d室内机,3、503中继装置,4制冷剂配管,4a第一连接配管,4b第二连接配管,5主管,6支管,10压缩机,11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2热源侧热交换器,13a~13d第一逆流防止装置,13g逆流防止装置,14气液分离器,15第三节流装置,16风扇,19储液器,21a~21d第二逆流防止装置,22a~22d第三逆流防止装置,23a~23d第一开闭装置,24a~24d第二开闭装置,25、25a~25d负载侧节流装置,26、26a~26d负载侧热交换器,27第四节流装置,28a热交换器,31、31a~31d入口侧温度传感器,32、32a~32d出口侧温度传感器,33入口侧压力传感器,34出口侧压力传感器,40辅助热交换器,41旁通配管,42流量调整器,43排出温度传感器,44冷冻机油温度传感器,45,低压检测传感器,46外部气体温度传感器,47开闭装置,48第一分支配管,49第二分支配管,50制冷剂间热交换器,51温度传感器,60控制装置,70a第一流量控制装置,70b第二流量控制装置,71a第一中间热交换器,71b第二中间热交换器,72a第一流路切换装置,72b第二流路切换装置,73a第一泵,73b第二泵,74a~74d第一流路切换装置,75a~75d第二流路切换装置,76a~76d负载流量调整装置,81入口温度传感器,82出口温度传感器,83a~83b入口温度传感器,84a~84b出口温度传感器,85a~85b室内机入口温度传感器,86a~86d室内机出口温度传感器,87出口侧压力传感器,100、200、300、400、500空气调节装置,A1全传热面积,A2全传热面积,B之间,Gr合计制冷剂流量,Gr2制冷剂流量,Q1热交换量,T1、T2温度,h、h1、h2、h3焓,k热通过率,ΔTm对数平均温度差。

Claims (16)

1.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其具备通过制冷剂配管将压缩机、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热源侧热交换器、负载侧节流装置、以及负载侧热交换器连接而成的制冷循环,并使制冷剂在所述制冷循环中循环,通过由所述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切换流路而能够进行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其中,
所述空气调节装置具备:
旁通配管,其一端与供高压的制冷剂流通的配管连接,在制冷运转时,导入从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流出的高压的液体制冷剂或二相制冷剂的一部分,在制热运转时,导入从所述压缩机排出的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的一部分;
辅助热交换器,其与所述旁通配管的另一端及所述压缩机的吸入部连接,对在所述旁通配管中流动的制冷剂用空气进行冷却并将该制冷剂向所述压缩机的吸入部供给;及
流量调整器,其设置在所述辅助热交换器的制冷剂的流出侧,调整从所述辅助热交换器向所述压缩机的吸入部流入的制冷剂的流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中,
所述空气调节装置还具备:
排出温度传感器,其检测从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的排出温度;及
控制装置,其基于由所述排出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排出温度,控制所述流量调整器的开度,
在由所述排出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排出温度比排出温度阈值高的情况下,所述控制装置以使排出温度成为所述排出温度阈值以下的方式调整所述流量调整器的开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中,
所述排出温度阈值能够设定的上限值为115℃。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中,
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和所述辅助热交换器通过分别将制冷剂流路不同的传热管安装于共用的传热翅片而构成,
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的周围的空气在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和所述辅助热交换器双方中流通,
所述辅助热交换器的传热面积形成得比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的传热面积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中,
所述辅助热交换器为了使液体状态的制冷剂向所述流量调整器流入,而形成为具有对流入的制冷剂进行冷却液化所需的传热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中,
当所述辅助热交换器的与空气接触的面积为A1,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的与空气接触的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的面积为A2时,A1/(A1+A2)为1.62%以上且5%以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中,
当所述辅助热交换器的与空气接触的面积为A1,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的与空气接触的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的面积为A2时,A1/(A1+A2)为1.62%以上且5%以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中,
所述旁通配管的一端被分支成第一分支配管和第二分支配管,所述第一分支配管连接于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与所述负载侧节流装置之间的制冷剂配管,所述第二分支配管连接于所述压缩机的排出侧的流路与所述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之间的制冷剂配管,
在所述第二分支配管设有对向所述旁通配管流入的制冷剂的流量进行调整的开闭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中,
在所述第一分支配管设有用于防止逆流的逆流防止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中,
所述空气调节装置还具备控制装置,在制冷运转时,所述控制装置将所述开闭装置控制成闭状态,在制热运转时,所述控制装置将所述开闭装置控制成使从所述压缩机排出的高压气体制冷剂的一部分从所述第二分支配管向所述旁通配管流入。
11.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中,
所述压缩机、所述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以及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设置于室外机,
所述负载侧节流装置及负载侧热交换器设置于室内机,
所述室外机与所述室内机经由中继装置以使制冷剂循环的方式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中,
所述空气调节装置具备:
第一逆流防止装置,其连接于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的出口侧的流路与所述中继装置的入口侧的流路之间;
第二逆流防止装置,其连接于所述中继装置的出口侧的流路与所述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之间;
第三逆流防止装置,其将所述第二逆流防止装置与所述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之间的配管、和所述第一逆流防止装置与所述中继装置的入口之间的配管连接;及
第四逆流防止装置,其将所述中继装置的出口与所述第二逆流防止装置之间的配管、和所述第一逆流防止装置与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之间的配管连接,
所述旁通配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逆流防止装置与所述中继装置的入口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中,
当所述辅助热交换器的与空气接触的面积为A1,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的与空气接触的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的面积为A2时,A1/(A1+A2)为0.14%以上且5%以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中,
所述压缩机由低压壳构造的压缩机构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中,
所述空气调节装置还具备:
冷冻机油温度检测传感器,其检测所述压缩机的冷冻机油温度;
低压检测传感器,其设置在所述压缩机的吸入侧,检测制冷剂的低压压力;及
控制装置,其基于冷冻机油过热度来控制所述流量调整器的开度,所述冷冻机油过热度是通过所述冷冻机油温度检测传感器检测到的冷冻机油温度与根据所述低压检测传感器检测的低压压力而运算的蒸发温度的温度差,
在冷冻机油过热度比冷冻机油过热度阈值低的情况下,所述控制装置以使冷冻机油过热度成为所述冷冻机油过热度阈值以上的方式调整所述流量调整器的开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中,
所述冷冻机油过热度阈值能够设定的下限值为10℃。
CN201580009157.3A 2014-02-18 2015-02-16 空气调节装置 Active CN1060302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28782 2014-02-18
JP2014028782 2014-02-18
PCT/JP2015/054175 WO2015125743A1 (ja) 2014-02-18 2015-02-16 空気調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30219A CN106030219A (zh) 2016-10-12
CN106030219B true CN106030219B (zh) 2018-11-09

Family

ID=538782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09157.3A Active CN106030219B (zh) 2014-02-18 2015-02-16 空气调节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208987B2 (zh)
EP (1) EP3109567B1 (zh)
JP (1) JP5847366B1 (zh)
CN (1) CN106030219B (zh)
WO (1) WO201512574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97439A1 (ja) * 2012-12-20 2014-06-2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US10024591B2 (en) * 2014-05-15 2018-07-17 Lennox Industries Inc. Sensor failure error handling
GB2561752C (en) * 2016-01-27 2020-11-1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Refrigeration cycle apparatus
CN206001759U (zh) * 2016-08-23 2017-03-08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多联机空调的切换装置及具有其的多联机空调
KR20190002878A (ko) * 2017-06-30 2019-01-09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ce 모듈
JP2019020080A (ja) * 2017-07-20 2019-02-07 三菱重工サーマ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及びその運転方法
KR102406126B1 (ko) * 2017-08-09 2022-06-07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차량용 ce 모듈
KR102633859B1 (ko) * 2018-09-17 2024-02-05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차량용 ce 모듈
CN109539401B (zh) * 2018-11-13 2023-09-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及控制方法
KR20200114031A (ko) 2019-03-27 2020-10-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 장치
KR20210109844A (ko) * 2020-02-28 2021-09-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 조화 장치 및 그의 물 충전 방법
WO2021234955A1 (ja) * 2020-05-22 2021-11-2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及び空気調和機
CN114353359B (zh) * 2021-12-20 2023-11-24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空调回油控制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19024A (zh) * 2010-09-24 2012-04-1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制冷循环装置和热水采暖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32529A (en) * 1978-08-01 1980-11-11 Babbitt Frederick J Energy conservation refrigeration unit
JPH06341740A (ja) 1993-05-28 1994-12-13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ヒートポンプ式空気調和機の運転方法
JPH07280378A (ja) 1994-04-08 1995-10-27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ヒートポンプ式空気調和機
US6185949B1 (en) * 1997-09-15 2001-02-13 Mad Tech, L.L.C. Digital control valve for refrigeration system
JPH11294886A (ja) * 1998-04-14 1999-10-29 Hitachi Ltd 蓄熱槽を備えた空気調和装置
BE1013150A3 (nl) * 1999-11-24 2001-10-02 Atlas Copco Airpower Nv Inrichting en werkwijze voor het koeldrogen.
JP3680261B2 (ja) 2000-05-22 2005-08-10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冷媒回路
JP3743861B2 (ja) * 2002-03-06 2006-02-0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凍空調装置
US7421853B2 (en) * 2004-01-23 2008-09-09 York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Enhanced manual start/stop sequencing controls for a stream turbine powered chiller unit
JP3864989B1 (ja) * 2005-07-29 2007-01-10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冷凍装置
JP4169057B2 (ja) * 2006-07-24 2008-10-22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JP4812606B2 (ja) * 2006-11-30 2011-11-0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JP5169295B2 (ja) * 2007-03-27 2013-03-27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冷凍装置
US8160827B2 (en) * 2007-11-02 2012-04-17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Inc. Compressor sensor module
JP2009228979A (ja) * 2008-03-24 2009-10-0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装置
JP2011089736A (ja) 2009-10-26 2011-05-06 Hitachi Appliances Inc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空気調和機
EP2339265B1 (en) * 2009-12-25 2018-03-28 Sanyo Electric Co., Ltd. Refrigerating apparatus
JP5240392B2 (ja) * 2011-09-30 2013-07-17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冷凍装置
WO2013069043A1 (ja) * 2011-11-07 2013-05-1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JP5774210B2 (ja) * 2012-04-27 2015-09-0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JP5962201B2 (ja) * 2012-05-21 2016-08-03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調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19024A (zh) * 2010-09-24 2012-04-1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制冷循环装置和热水采暖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167761A1 (en) 2017-06-15
EP3109567A4 (en) 2017-10-25
JP5847366B1 (ja) 2016-01-20
WO2015125743A1 (ja) 2015-08-27
EP3109567B1 (en) 2022-05-18
CN106030219A (zh) 2016-10-12
US10208987B2 (en) 2019-02-19
EP3109567A1 (en) 2016-12-28
JPWO2015125743A1 (ja) 2017-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30219B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103124885B (zh) 具有中冷器的制冷剂蒸汽压缩***
US9709304B2 (en)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KR100856991B1 (ko) 냉동 공조장치, 냉동 공조장치의 운전 제어 방법, 냉동공조장치의 냉매량 제어 방법
US9523520B2 (en)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JP5318099B2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並びにその制御方法
WO2013111177A1 (ja) 空気調和装置
JP2010526985A (ja) フラッシュタンクエコノマイザを備えた冷媒蒸気圧縮システム
US20150308700A1 (en) Combined air-conditioning and hot-water supply system
US9599378B2 (en)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JP2010525292A (ja) 遷臨界動作における冷媒蒸気圧縮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方法
CN108139120A (zh) 空调装置
CN105008820A (zh) 空调装置
JPWO2013102953A1 (ja) 空気調和装置
EP3109566B1 (en)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WO2015140951A1 (ja) 空気調和装置
JP6479181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US20230057478A1 (en) Refrigeration cycle apparatus
CN108139106A (zh) 空气调节装置
US20220090815A1 (en)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CN106949657B (zh) 带过冷装置的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US20220268498A1 (en) Intermediate unit for refrigeration apparatus, and refrigeration apparatus
JP2015111047A (ja) 冷凍装置
WO2022029845A1 (ja) 空気調和装置
EP3217117A1 (en) Air-conditioning/hot-water supply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