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66464B - 一种汽车及其顶盖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及其顶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66464B
CN105966464B CN201610407472.8A CN201610407472A CN105966464B CN 105966464 B CN105966464 B CN 105966464B CN 201610407472 A CN201610407472 A CN 201610407472A CN 105966464 B CN105966464 B CN 1059664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p cover
vehicle body
side bar
automobile
strut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0747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66464A (zh
Inventor
陆群
刘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Huate Times Carbon Fib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hangcheng Huaguan Automobil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hangcheng Huaguan Automobil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hangcheng Huaguan Automobil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40747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66464B/zh
Publication of CN1059664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664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664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664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6Fixed roof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7/00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or understructure sub-units
    • B62D27/02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or understructure sub-units rigid
    • B62D27/023Assembly of structural jo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及其顶盖,所述顶盖安装于汽车的顶部边梁,其包括:顶盖盖体,所述顶盖盖体的两侧与对应侧的所述顶部边梁卡扣固定,以限制所述顶盖朝向车身上方移动;和定位体,所述定位体设置于所述顶盖盖体与所述顶部边梁之间,所述定位体的下表面抵接于所述顶部边梁,其上表面支撑所述顶盖盖体,以限制所述顶盖朝向车身下方移动。通过顶盖盖体卡扣于顶部边梁,以限制顶盖朝车身上方移动,通过定位体支撑于顶盖盖体与顶部边梁之间,以限制顶盖朝向车身下方移动,从而简化安装过程,提高装配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及其顶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及其顶盖。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汽车顶盖是汽车不可缺少的部件之一。钢铁材料的汽车顶盖笨重,增大了车身的重量;汽车顶盖需覆盖于汽车车身的顶部较大空间,其尺寸较大,当将汽车顶盖安装于车身时,需要不断调整与汽车顶部边梁的相对位置,因此,调整大尺寸的汽车顶盖与车身的位置关系的操作繁琐,容易发生松动,并且装配时间长,安装工作效率低。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如何优化汽车顶盖,简化汽车顶盖的安装过程,提高装配工作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的顶盖,其顶盖盖体能够使顶盖卡扣固定于顶部边梁,其定位体能够将顶盖支撑于顶部边梁,从而将顶盖限位于车身,安装过程简单,装配效率高。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的顶盖,所述顶盖安装于汽车的顶部边梁,包括:
顶盖盖体,所述顶盖盖体的两侧与对应侧的所述顶部边梁卡扣固定,以限制所述顶盖朝向车身上方移动;和
定位体,所述定位体设置于所述顶盖盖体与所述顶部边梁之间,所述定位体的下表面抵接于所述顶部边梁,其上表面支撑所述顶盖盖体,以限制所述顶盖朝向车身下方移动。
可选地,所述顶盖盖体包括:
两个第一折板,两个所述第一折板均由对应侧的所述顶盖盖体的长侧边向车身内侧折弯,以扣于所述顶部边梁的外侧;且两个所述第一折板沿车身宽度方向间的距离小于车身两侧所述顶部边梁外侧面之间的距离,以使所述顶盖盖体紧扣所述顶部边梁。
可选地,所述顶盖盖体进一步包括:
两个第二折板,两个所述第二折板均由对应侧的所述第一折板的端部、朝向对应侧的所述顶部边梁的外侧延伸;
所述顶部边梁包括:
管支梁,所述第一折板贴合对应侧的所述管支梁的第一侧壁,以使所述顶盖卡紧于所述顶部边梁的外侧;和
下支梁,所述下支梁由所述第一侧壁的底部、朝向车身外侧延伸;
与所述顶部边梁连接的汽车的B柱加强板设有固定槽;
所述下支梁、所述第二折板贴合于所述固定槽的底部,以卡固于所述固定槽内,限制所述顶盖朝向车身下方移动。
可选地,所述定位体进一步包括:
第一导向面,所述第一导向面贴合于所述管支梁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由所述第一侧壁的顶部、朝向车身内侧延伸,所述第二侧壁导向所述第一导向面安装于所述管支梁;和
第二导向面,所述第二导向面贴合于所述管支梁的第三侧壁,所述第二侧壁连接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三侧壁,所述第三侧壁导向所述第二导向面由所述管支梁拆卸;
所述第一导向面与所述第二导向面相互衔接一体成型。
可选地,所述顶部边梁进一步包括:
上支梁,所述上支梁由所述第三侧壁的底部、朝向车身内侧延伸;
所述定位体进一步包括:
定位面,所述定位面由所述第二导向面的内端部、朝向车身的内侧延伸,所述上支梁的上表面和/或汽车的B柱加强梁的顶端与所述定位面搭接,以支撑所述定位体。
可选地,所述定位体进一步包括:
凸台,所述凸台由所述定位体的底面朝向车身的底部凸出,且汽车两侧的B柱加强梁夹于所述凸台的两侧,以限制所述顶盖沿车身宽度方向移动。
可选地,所述定位体具有沿车身宽度方向延伸的空腔。
可选地,所述顶盖盖体、所述定位体均为碳纤维复合材料,两者之间设有粘合胶以将两者固连。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以上所述的顶盖。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对本发明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的顶盖与车身的顶部边梁、B柱加强梁、B柱加强板的安装关系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定位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定位体与汽车车身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0 顶盖;
11 顶盖盖体;
111 第一折板、112第二折板;
12 定位体;
121 第一导向面、122第二导向面、123定位面、124凸台、125空腔;
20 顶部边梁;
21 管支梁;
211 第一侧壁、212第二侧壁、213第三侧壁;
22 下支梁;
23 上支梁;
30 B柱加强板;
31 固定槽;
40 B柱加强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分。
在本文中,“示意性”表示“充当实例、例子或说明”,不应将在本文中被描述为“示意性”的任何图示、实施方式解释为一种更优选的或更具优点的技术方案。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的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部分,而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
在本文中,“一个”并不表示将本发明相关部分的数量限制为“仅此一个”,并且“一个”不表示排除本发明相关部分的数量“多于一个”的情形。
在本文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彼此的区分,而非表示重要程度及顺序、以及互为存在的前提等。
为了简化现有技术中汽车顶盖安装操作过程,提高装配工作效率,牢固的将汽车顶盖固定于汽车车身,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卡扣固定的汽车顶盖,通过顶盖盖体卡扣以限制顶盖朝车身上方移动,通过定位体限制顶盖朝向车身下方移动。
为了清楚阐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1、图2和图3进行详细阐述,图1为本发明的顶盖与车身的顶部边梁、B柱加强梁、B柱加强板的安装关系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定位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定位体与汽车车身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在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的顶盖10,该顶盖10安装于汽车的顶部边梁20上,通过与顶部边梁20连接以安装于车身的顶部,其包括:
顶盖盖体11,该顶盖盖体11的两侧与对应侧的顶部边梁20进行卡扣,从而与顶部边梁20固连,如此,可限制顶盖10朝车身上方移动;和
定位体12,该定位体12设置于顶盖盖体11与顶部边梁20之间,具体地,定位体12的下表面抵接于顶部边梁20,而其上表面支撑顶盖盖体11,如此,通过定位体12将顶盖盖体11支撑于车身,进而限制顶盖10朝向车身下方移动。
在安装过程中,仅需将顶盖10扣于车身的顶部,通过顶盖盖体11与顶部边梁20的卡扣、定位体12的定位支撑,同时对顶盖10向上、向下方向的移动进行限位,从而牢固稳定的将顶盖10固定于车身。在没有定位体12的情况下,顶盖盖体11仅能够通过其两侧边与对应侧的顶部边梁20进行卡扣,以实现顶部边梁20与顶盖10的连接,顶盖盖体11缺少向上的支撑体,在顶盖盖体11的重力作用下,其两侧容易与顶部边梁20脱离连接,本实施例通过增设定位体12能够向上支撑整个顶盖10,与顶盖盖体11的两侧与对应侧的顶部边梁20的卡扣作用一起配合,能够在垂直方向上双向限定顶盖盖体11与顶部边梁20之间的位置关系,从而将顶盖10与顶部边梁20牢固地连接在一起,既能够限制顶盖10向车身下方移动,又能够增大顶盖10的强度。并且,无需进行粘接固定,其利用卡固安装,安装过程简单便捷,有效提高装配效率,且牢固稳定。
为了使顶盖盖体11与顶部边梁20有效卡扣固连,对顶盖盖体11进行优化设计,如图1所示。
顶盖盖体11包括两个第一折板111,两个第一折板111均由对应侧的顶盖盖体11的长侧边向车身内侧折弯,从而扣于顶部边梁20外侧;并且,两个第一折板111沿车身宽度方向间的距离小于车身两侧顶部边梁20外侧面之间的距离,也就是说,两个第一折板111能够夹紧于顶部边梁20的外侧,从而将顶盖盖体11牢靠固定于车身。
上述的长侧边是根据汽车的车身而定义的,长侧边是与车身长度方向相同的侧边,也就是说,当顶盖10安装于车身后,长侧边为沿车身长度方向延伸的一侧。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顶盖10安装在车身中,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所提及的方位词上和下均是以车身的高度方向为基准的。即,上为朝向车顶方向的一侧,下为朝向车底方向的一侧。同样地,内侧和外侧均是以车身的宽度方向为基准的,即,内侧为朝向车身内部的一侧,外侧为朝向车身外部的一侧。请参见图3所示。
为了匹配固定安装顶盖盖体11,本发明中汽车的顶部边梁20、B柱加强板30进行优化设计,其顶部边梁20包括:
管支梁21,该管支梁21为具有空腔125的管体;
下支梁22,该下支梁22由管支梁21的第一侧壁211的底部、朝向车身外侧延伸,其第一侧壁211指的是当顶部边梁20安装于车身时,管支梁21位于车身外侧的一侧壁;和
上支梁23,该上支梁23由第三侧壁213的底部、朝向车身内侧延伸,其第三侧壁213指的是当顶部边梁20安装于车身时,管支梁21位于车身内侧的一侧壁。
对于B柱加强板30,其在与顶部边梁20连接的端部设有固定槽31,如图1所示,在具体实施例中,顶部边梁20的下支梁22能够卡固于固定槽31内,从而将顶部边梁20与B柱加强板30连接。
针对上述实施例,其顶盖盖体11还包括两个第二折板112,其两个第二折板112均由对应侧的第一折板111的端部、朝向对应侧的顶部边梁20的外侧延伸;也就是说,第一折板111的端部外翻折弯形成第二折板112。
在安装顶盖10的过程中,当第一折板111夹紧于顶部边梁20的两外侧后,第二折板112***固定槽31内,使其贴合固定槽31的底部。如此,利用固定槽31将顶盖10、顶部边梁20和B柱加强板30三者卡固连接。
如图1所示,为了匹配第二折板112、顶部边梁20的下支梁22的安装,B柱加强板30由端部边缘开始向车身的内部凹陷一段,B柱加强板30的端部边缘为固定槽31的底部的边缘,也就是说,固定槽31的一侧开豁口。如此,下支梁22能够直接由B柱加强板30的端部***,从而抵接于固定槽31的侧壁,同样地,第二折板112贴合下支梁22的表面,其端部也抵接于固定槽31的侧壁。通过固定槽31能够卡固限位顶盖10与顶部边梁20,进而,使得第二折板112能够辅助定位体12限制顶盖10朝车身下方移动。
结合图1和图2所示,定位体12进一步包括:
第一导向面121,其第一导向面121贴合于管支梁21的第二侧壁212,第二侧壁212由第一侧壁211的顶部朝向车身内侧延伸,其连接第一侧壁211与第三侧壁213,第二侧壁212导向第一导向面121安装于管支梁21;
具体地,第一导向面121由定位体12的底面端部边缘、贴合第二侧壁212、朝向车身内部且倾斜向上延伸。在安装顶盖10的过程中,当顶盖10由车身顶部的上方向下方扣装时,定位体12的底面端部先与管支梁21的第二侧壁接触,从而使第一导向面121逐渐与第二侧壁212接触,进而第一导向面121沿第二侧壁212向下方划至与第二侧壁212贴合。利用第一导向面121沿第二侧壁212之间的导向作用,使得顶盖10在安装的过程中沿着第二侧壁212的延伸方向进行安装,从而能够导向安装顶盖10,规避安装人员调整顶盖10位置,简化了安装过程,提高了装配效率。
第二导向面122,该第二导向面122能够贴合于管支梁21的第三侧壁213,第三侧壁213导向第二导向面122由管支梁21拆卸。
对于第二导向面122,其由第一导向面121位于车身内部的边缘、贴合管支梁21的第三侧壁213、朝向车身内部且倾斜向下延伸。当需要拆卸顶盖10时,将顶盖盖体11的第二折板112由固定槽31拆卸出来,顶盖盖体11逐渐向上移动拆卸,此时,第二导向面122贴合第三侧壁213逐渐斜向上移动,第二导向面122逐渐脱离第三侧壁213,进而导向顶盖10由车身拆卸下来,提升拆卸的便捷性。利用第二导向面122沿第三侧壁213之间的导向作用,使得顶盖10在拆卸的过程中沿着第三侧壁213的延伸方向进行拆卸,以保证拆卸的便捷性和避免零部件的破坏,
如图2所示,第一导向面121与第二导向面122相互衔接一体形成,便于加工成型。
对于该定位体12,进一步还包括定位面123,该定位面123由第二导向面122的内端部、朝向车身的内侧延伸。该定位面123可搭接于上支梁23的上表面,或搭接于B柱加强梁40的顶端,还可同时与上支梁23的上表面、B柱加强梁40的顶端搭接。如此设置,利用顶部边梁20、B柱加强梁40增大对定位体12的支撑,提升定位体12的支撑顶盖盖体11的能力,增强顶盖10安装的稳定性、牢固性,并增大顶盖10的强度。
结合图2和图3所示,在具体实施例中定位体12进一步包括凸台124,该凸台124由定位体12的底面朝向车身的底部凸出,其凸台124能够***车身的两B柱加强梁40之间,从而使B柱加强梁40夹持凸台124的两侧。一方面,凸台124能够限制顶盖10车身宽度方向的移动;另一方面,能够辅助顶盖10安装定位、导向拆卸方向。
如图1所示,该定位体12具有沿车身宽度方向延伸的空腔125,能够大大轻量化定位体12,进一步使汽车车身实现轻量化。
在上述实施例中,顶盖盖体11、定位体12可均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进一步轻量化车身。而顶盖盖体11与定位体12之间设有粘合胶,从而直接粘合顶盖盖体11与定位体12。
除上述的汽车的顶盖10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顶盖10。顶盖10与汽车的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请一并参见上述实施例的阐述,而汽车的其他结构请参见现有技术。由于上述顶盖10具有以上技术效果,因此,应用该顶盖10的汽车也应当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是按照各个实施方式描述的,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而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案或变更,如特征的组合、分割或重复,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汽车的顶盖,所述顶盖(10)安装于汽车的顶部边梁(20),其特征在于,包括:
顶盖盖体(11),所述顶盖盖体(11)的两侧与对应侧的所述顶部边梁(20)卡扣固定,以限制所述顶盖(10)朝向车身上方移动;和
定位体(12),所述定位体(12)设置于所述顶盖盖体(11)与所述顶部边梁(20)之间,所述定位体(12)的下表面抵接于所述顶部边梁(20),其上表面支撑所述顶盖盖体(11),以限制所述顶盖(10)朝向车身下方移动;
所述顶盖盖体(11)包括:
两个第一折板(111),两个所述第一折板(111)均由对应侧的所述顶盖盖体(11)的长侧边向车身内侧折弯,以扣于所述顶部边梁(20)的外侧;且两个所述第一折板(111)沿车身宽度方向间的距离小于车身两侧所述顶部边梁(20)外侧面之间的距离,以使所述顶盖盖体(11)紧扣所述顶部边梁(20);
两个第二折板(112),两个所述第二折板(112)均由对应侧的所述第一折板(111)的端部、朝向对应侧的所述顶部边梁(20)的外侧延伸;
所述顶部边梁(20)包括:
管支梁(21),所述第一折板(111)贴合对应侧的所述管支梁(21)的第一侧壁(211),以使所述顶盖(10)卡紧于所述顶部边梁(20)的外侧;和
下支梁(22),所述下支梁(22)由所述第一侧壁(211)的底部、朝向车身外侧延伸;
与所述顶部边梁(20)连接的汽车的B柱加强板(30)设有固定槽(31);
所述下支梁(22)、所述第二折板(112)贴合于所述固定槽(31)的底部,以卡固于所述固定槽(31)内,限制所述顶盖(10)朝向车身下方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体(12)进一步包括:
第一导向面(121),所述第一导向面(121)贴合于所述管支梁(21)的第二侧壁(212),所述第二侧壁(212)由所述第一侧壁(211)的顶部、朝向车身内侧延伸,所述第一导向面(121)沿所述第二侧壁(212)向下方划至与所述第二侧壁(212)贴合,以使所述顶盖(10)安装于所述管支梁(21);和
第二导向面(122),所述第二导向面(122)贴合于所述管支梁(21)的第三侧壁(213),所述第二侧壁(212)连接所述第一侧壁(211)与所述第三侧壁(213),所述第二导向面(122)沿所述第三侧壁(213)斜向上移动至脱离所述第三侧壁(213),以使所述顶盖(10)由所述管支梁(21)拆卸;
所述第一导向面(121)与所述第二导向面(122)相互衔接一体成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边梁(20)进一步包括:
上支梁(23),所述上支梁(23)由所述第三侧壁(213)的底部、朝向车身内侧延伸;
所述定位体(12)进一步包括:
定位面(123),所述定位面(123)由所述第二导向面(122)的内端部、朝向车身的内侧延伸,所述上支梁(23)的上表面和/或汽车的B柱加强梁(40)的顶端与所述定位面(123)搭接,以支撑所述定位体(12)。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体(12)进一步包括:
凸台(124),所述凸台(124)由所述定位体(12)的底面朝向车身的底部凸出,且汽车两侧的B柱加强梁(40)夹于所述凸台(124)的两侧,以限制所述顶盖(10)沿车身宽度方向移动。
5.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体(12)具有沿车身宽度方向延伸的空腔(125)。
6.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盖体(11)、所述定位体(12)均为碳纤维复合材料,两者之间设有粘合胶以将两者固连。
7.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包括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顶盖(10)。
CN201610407472.8A 2016-06-12 2016-06-12 一种汽车及其顶盖 Active CN1059664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07472.8A CN105966464B (zh) 2016-06-12 2016-06-12 一种汽车及其顶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07472.8A CN105966464B (zh) 2016-06-12 2016-06-12 一种汽车及其顶盖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66464A CN105966464A (zh) 2016-09-28
CN105966464B true CN105966464B (zh) 2018-03-02

Family

ID=570110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07472.8A Active CN105966464B (zh) 2016-06-12 2016-06-12 一种汽车及其顶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6646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91914B (zh) * 2017-10-12 2019-06-18 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悬浮车顶的车身结构
CN111391927B (zh) * 2019-01-02 2021-07-20 晟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防漏水箱体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638156A1 (de) * 1995-09-18 1997-03-20 Mazda Motor Aufbau für oberen Karosserieabschnitt einer Fahrzeugkarosserie
CN1623836A (zh) * 2003-12-01 2005-06-08 铃木株式会社 车顶无模压车身构造
CN1754742A (zh) * 2004-09-28 2006-04-05 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 汽车的车顶结构
DE102009016682A1 (de) * 2008-07-29 2010-02-0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Dearborn Dachluken-Rahmenmodul zum Verstärken eines Kraftfahrzeugdachs
CN104903181A (zh) * 2012-11-15 2015-09-09 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车顶构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638156A1 (de) * 1995-09-18 1997-03-20 Mazda Motor Aufbau für oberen Karosserieabschnitt einer Fahrzeugkarosserie
CN1623836A (zh) * 2003-12-01 2005-06-08 铃木株式会社 车顶无模压车身构造
CN1754742A (zh) * 2004-09-28 2006-04-05 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 汽车的车顶结构
DE102009016682A1 (de) * 2008-07-29 2010-02-0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Dearborn Dachluken-Rahmenmodul zum Verstärken eines Kraftfahrzeugdachs
CN104903181A (zh) * 2012-11-15 2015-09-09 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车顶构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66464A (zh) 2016-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02348B2 (en) Vehicle body front structure
CN103648331B (zh) 用于抽屉的轨道***
US9487240B2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CN107487370B (zh) 车身侧围结构、c柱加强板和车辆
CN104828150B (zh) 后轮罩的连接结构及具有其的汽车
CN105966464B (zh) 一种汽车及其顶盖
JP2019006311A (ja) 車体前部構造
CN104015815A (zh) 作业车辆的驾驶室
CN108367787A (zh) 车体结构
CN105845859A (zh) 一种电池箱框架和包括该电池箱框架的汽车
CN104512475A (zh) 车辆后部构造
CN103523100A (zh)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后地板总成结构
US20200114975A1 (en) Vehicle rear part structure
CN103707944A (zh) 用于重型车辆的连接结构
JP2006290339A (ja) 構内運搬車の運転者保護ルーフ
CN106064643B (zh) 一种前部上框架及应用该前部上框架的汽车
CN106005031A (zh) 车身后部结构
CN108437770B (zh) 动力电池箱体的吊挂连接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WO2015008640A1 (ja) 車両の床部構造
CN205836952U (zh) 一种b柱总成及具有该b柱总成的汽车
EP2915771A1 (en) Forklift head-guard structure
CN104512482A (zh) 车身构造
CN104512655B (zh) 集装箱底架及集装箱的鹅颈槽结构
CN209225245U (zh) 一种空气悬架支撑横梁总成
CN107585457A (zh) 汽车运输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410

Address after: 215031 No. 150 Keats Road, Suzhou High-tech Zone,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uzhou Huate Times Carbon Fiber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1300 Beijing Shunyi District Shijunbei Street 1 Courtyard 4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CHANGCHENG HUAGUAN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