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70368A - 蓄电池单元 - Google Patents

蓄电池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70368A
CN105870368A CN201510977501.XA CN201510977501A CN105870368A CN 105870368 A CN105870368 A CN 105870368A CN 201510977501 A CN201510977501 A CN 201510977501A CN 105870368 A CN105870368 A CN 1058703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module
rigid body
subsidiary engine
cold
producing me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7750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70368B (zh
Inventor
冈田知之
水谷淳
安田知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8703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703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703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703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促进在蓄电池模块的下方配置的辅机的散热,且能够抑制单元内的热量的停滞的蓄电池单元。蓄电池单元具备具有多个蓄电池的蓄电池模块(11)、将蓄电池模块(11)相对于车辆的骨架构件进行保持的蓄电池框架(14),且该蓄电池单元配置于在车辆的行李箱的下方形成的下方空间中。蓄电池框架(14)具有在蓄电池模块(11)的上方配置的框架组装体(20)、在蓄电池模块(11)的下方配置的下侧刚体(30)、及将框架组装体(20)和下侧刚体(30)连结的连结构件(40)。下侧刚体(30)为金属制,在下侧刚体(30)的下表面侧设有DC-DC转换器(12)。

Description

蓄电池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电动车辆或混合动力车辆等车辆中设置的蓄电池单元。
背景技术
在将电动机作为驱动源的电动车辆或混合动力车辆等车辆中,通常设有收容了多个蓄电池(高压蓄电池)的蓄电池单元。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蓄电池单元(车辆用电源装置),其具备具有多个单体的蓄电池、在蓄电池的下方配置的辅机、收容多个蓄电池及辅机的壳体,且该蓄电池单元配置在车辆的行李箱下。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46814号公报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的蓄电池单元中,在蓄电池的下方配置有辅机,因此因辅机的发热而热量容易在壳体内停滞。因此,需要实施辅机的冷却及用于使壳体内的热量放出的对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促进在蓄电池模块的下方配置的辅机的散热,且能够抑制单元内的热量的停滞的蓄电池单元。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为蓄电池单元(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蓄电池单元100),其具备:
蓄电池模块(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蓄电池模块11),其具有多个蓄电池(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蓄电池11a);以及
蓄电池框架(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蓄电池框架14),其将该蓄电池模块相对于车辆(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车辆1)的骨架构件进行保持,
所述蓄电池单元配置在所述车辆的底板下(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下方空间5),其中,
所述蓄电池框架具有:在所述蓄电池模块的上方配置的上侧刚体(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框架组装体20);在所述蓄电池模块的下方配置的下侧刚体(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下侧刚体30);以及将该上侧刚体和该下侧刚体连结的连结构件(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连结构件40),
所述下侧刚体为金属制,
在所述下侧刚体的下表面侧设有辅机(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DC-DC转换器12)。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基础上,至少两个所述蓄电池模块沿第一方向(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前后方向)排列配置而构成蓄电池模块组(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蓄电池模块组11L、11R),
所述蓄电池单元具备向所述蓄电池模块组供给制冷剂而使热量向外部放出的冷却机构(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冷却机构18),
所述冷却机构具有冷却部形成构件(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冷却部形成构件120),该冷却部形成构件形成有使所述制冷剂从制冷剂存积部(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制冷剂存积部112b)向所述下侧刚体流动的开口(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右侧开口123、左侧开口124),该制冷剂存积部设置在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配置的所述蓄电池模块之间。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基础上,所述冷却部形成构件与所述下侧刚体的上表面对置,从而形成供所述制冷剂流动的空间即辅机冷却部(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辅机冷却部121),
所述辅机在上表面具有散热部(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散热片12b),该散热部向所述辅机冷却部内露出。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基础上,所述冷却部形成构件为树脂制。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在本发明的第三或第四方面的基础上,至少两个所述蓄电池模块组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左右方向)排列配置,
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蓄电池模块的长度方向,
在所述冷却部形成构件上形成有第一开口(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左侧开口124)和第二开口(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右侧开口123),所述第一开口使所述制冷剂从在构成位于一侧(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左侧)的所述蓄电池模块组的所述蓄电池模块之间设置的所述制冷剂存积部向所述下侧刚体流动,所述第二开口使所述制冷剂从在构成位于另一侧(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右侧)的所述蓄电池模块组的所述蓄电池模块之间设置的所述制冷剂存积部向所述下侧刚体流动,
在所述辅机冷却部中,
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在夹着所述第一开口的一侧(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前侧),所述散热部露出,并且在夹着所述第一开口的另一侧(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后侧)形成有用于将所述制冷剂排出的制冷剂排出口(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制冷剂排出口125),
在所述第二开口的所述一侧形成有整流部(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整流翅片126、127、128),该整流部将从所述第二开口流入的所述制冷剂朝向所述散热部引导。
本发明的第六方面在本发明的第五方面的基础上,所述第二开口的开口面积比所述第一开口的开口面积大。
本发明的第七方面在本发明的第一至第六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基础上,所述蓄电池模块、所述蓄电池框架及所述辅机以收容于壳体(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壳体15)的状态配置在所述车辆的底板下,
所述辅机配置在所述下侧刚体的车辆前方侧,
所述壳体具有***述辅机的向下方鼓出的鼓出部(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鼓出部15a),
该鼓出部位于在所述车辆的底板下配置的横梁(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横梁8)的前侧。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对在蓄电池模块的下方配置的辅机进行保持的下侧刚体为金属制,因此辅机的散热被促进,并且能够抑制蓄电池单元内的热量的停滞。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供给到蓄电池模块组的制冷剂向设有辅机的下侧刚体流动,因此能够通过该制冷剂在对蓄电池模块进行冷却的同时也对辅机进行冷却。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在冷却部形成构件与下侧刚体之间形成有作为制冷剂流路空间的辅机冷却部,且辅机的散热部向该辅机冷却部内露出,因此能够对辅机进行可靠地冷却。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形成辅机冷却部的上表面的冷却部形成构件为热传导率比金属低的树脂制,因此热量向下侧刚体传递而容易散热。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冷却了蓄电池模块后的制冷剂分配给经由辅机的散热部而从制冷剂排出口排出的流路和不经由辅机的散热部而从制冷剂排出口排出的流路。因此,与冷却了蓄电池模块后的制冷剂的全部量向辅机的散热部供给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压力损失。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制冷剂经由辅机的散热部的流路的入口即第二开口的开口面积比制冷剂不经由辅机的散热部的流路的入口即第一开口的开口面积大,因此能够可靠地确保对辅机进行冷却的制冷剂的必要流量。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在将蓄电池模块、蓄电池框架及辅机配置在车辆的底板下时,辅机配置在下侧刚体的车辆前方侧,因此能够缩短向车辆前方引出的辅机的输出线缆。另外,收容辅机的壳体的鼓出部位于横梁的前侧,因此能够减轻车辆碰撞时的向辅机施加的载荷。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配置有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蓄电池单元的车辆的行李箱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蓄电池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蓄电池框架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表示蓄电池模块及通道类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备胎凹坑(tire pan)的前方的剖视图。
图6中,(a)是表示冷却部形成构件的下表面侧的立体图,(b)是表示冷却部形成构件的上表面侧的立体图。
图7是包含辅机冷却部的下侧刚体的俯视图。
符号说明:
1 车辆
3 行李箱
5 下方空间
11 蓄电池模块
11a 蓄电池
11L、11R 蓄电池模块组
12DC-DC 转换器(辅机)
12b 散热片(散热部)
14 蓄电池框架
18 冷却机构
20 框架组装体(上侧刚体)
30 下侧刚体
40 连结构件
100 蓄电池单元
112b 制冷剂存积部
120 冷却部形成构件
121 辅机冷却部
123 右侧开口(第二开口)
124 左侧开口(第一开口)
125 制冷剂排出口
126、127、128 整流翅片(整流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蓄电池单元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附图沿着符号的朝向观看,在以下的说明中,前后、左右、上下按照从驾驶员观看到的方向,在图中,将车辆的前方表示为Fr、后方表示为Rr、左侧表示为L、右侧表示为R、上方表示为U、下方表示为D。
[车辆]
图1是表示配置有本实施方式的蓄电池单元100的车辆1的行李箱3的立体图。
如图1所示,配置有本实施方式的蓄电池单元100的车辆1在后座椅2的后方具有行李箱3。在行李箱3的下方通过备胎凹坑4而形成有凹形状的下方空间5,在该下方空间5中配置本实施方式的蓄电池单元100。
[蓄电池单元]
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蓄电池单元100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蓄电池框架14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表示蓄电池模块11及通道类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备胎凹坑4的前方的剖视图。
如图2~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蓄电池单元100具备:具有多个蓄电池11a的蓄电池模块11;作为辅机的DC-DC转换器12;作为电气安装部件的蓄电池ECU13;对蓄电池模块11、DC-DC转换器12及蓄电池ECU13进行保持的蓄电池框架14;对上述部件进行收容的壳体15;将壳体15的上部开口覆盖的罩16;以及对蓄电池模块11及DC-DC转换器12进行冷却而使热量向外部放出的冷却机构18,如图1所示,通过将从壳体15向左右突出的蓄电池框架14的固定部14a固定于车辆1的骨架构件(未图示),从而将蓄电池单元100配置于行李箱3的下方空间5。
[蓄电池模块]
蓄电池模块11为矩形形状,以其长度方向沿着左右方向(车宽方向)的方式配置在蓄电池单元100内。在各蓄电池模块11内,纵置的多个蓄电池11a沿左右方向排列而配置。这里,纵置是指三边中的最短的边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意思。另外,在相邻的蓄电池11a之间,沿着前后方向形成有作为后述的冷却风的流路的冷却流路11b。冷却流路11b的前侧及后侧开口,上侧及下侧被气密地闭塞。
本实施方式的蓄电池单元100具有四个蓄电池模块11,这四个蓄电池模块11以沿左右方向排列有两个蓄电池模块11且沿前后方向(车辆长度方向)排列有两个蓄电池模块11的方式配置在蓄电池单元100内。换言之,由沿前后方向排列的两个蓄电池模块11构成的左侧的蓄电池模块组11L和由沿前后方向排列的两个蓄电池模块11构成的右侧的蓄电池模块组11R沿着左右方向排列。如图4所示,在前侧配置的左右的蓄电池模块11的前端部被气密地嵌入前侧通道111,另一方面,后端部被气密地嵌入左右的中间通道112。另外,在后侧配置的左右的蓄电池模块11的后端部被气密地嵌入后侧通道113,另一方面,前端部被气密地嵌入左右的中间通道112。前侧通道111、中间通道112及后侧通道113与后述的导入通道114、115、分支通道116、冷却风扇117、吸气通道118、排气通道119及冷却部形成构件120一起构成上述的冷却机构18。
在前侧通道111及后侧通道113的右端上部形成有冷却风导入口111a、113a,各冷却风导入口111a、113a分别经由导入通道114、115及分支通道116而与冷却风扇117连通。冷却风扇117经由吸气通道118而从车辆1的车室6吸入作为制冷剂的冷却风(被空气调节后的空气),并且将吸入的冷却风经由分支通道116及导入通道114、115而向前侧通道111及后侧通道113的内部送入。被送入到前侧通道111及后侧通道113的内部的冷却风如图4中的虚线所示,流入各蓄电池模块11的冷却流路11b而对蓄电池11a进行冷却之后,到达中间通道112内的制冷剂存积部112b。到达了中间通道112的制冷剂存积部112b后的冷却风经由在中间通道112的下部形成的排出孔112a而向位于蓄电池模块11的下方的辅机冷却部121(参照图3)排出,并且在辅机冷却部121中对DC-DC转换器12进行冷却之后,从在蓄电池单元100的后部设置的排气通道119向行李箱3的下方空间5排出,并经由该下方空间5而返回车辆1的车室6。
[蓄电池框架]
如图3所示,蓄电池框架14具备:在蓄电池模块11的上方配置的作为上侧刚体的框架组装体20;在蓄电池模块11的下方配置的下侧刚体30;将下侧刚体30和框架组装体20连结的多个连结构件40;以及在蓄电池模块11的后方配置的后部保护构件50。在下侧刚体30的上表面上设有冷却部形成构件120,该冷却部形成构件120与下侧刚体30一起在内部形成辅机冷却部121。
[框架组装体]
框架组装体20是俯视下呈梯子形状的框状框架,其具有沿蓄电池模块11的长度方向即左右方向延伸的前部框架构件21及后部框架构件22、将前部框架构件21及后部框架构件22连结的四根连结刚体23。
本实施方式的前部框架构件21、后部框架构件22及连结刚体23均经过金属板材的冲裁及弯曲加工而形成。前部框架构件21及后部框架构件22具有中空状的方形管形状,在它们的左右两端部一体地设有固定部14a,且如上述那样经由该固定部14a而固定于车辆1的骨架构件(未图示)。前部框架构件21在与连结刚体23连接的连接部处的截面形状大,在相邻的连接部间的一部分,截面形状变小。前侧通道111经由在前侧通道111的上部延伸设置的四根上部安装臂部111b(参照图4)并通过螺栓紧固连结在前部框架构件21上,后侧通道113经由在后侧通道113的上部延伸设置的左右两根上部安装臂部113b(参照图4)并通过螺栓紧固连结在后部框架构件22上。需要说明的是,在后侧通道113的中央上下延伸设置的中央臂部113c上设有夹紧件(clip),用于将后部保护构件50临时固定。多个连结刚体23具有向下方开口的截面倒U字形状,且与连结构件40的上端部连结,经由该连结构件40将蓄电池模块11以悬吊状态保持。
框架组装体20以作为将车辆后方碰撞时的冲击向前方传递的载荷传递(load pass)构件而发挥功能的方式构成。即,若在车辆后方碰撞时向后部保护构件50施加有后方碰撞载荷,则该后方碰撞载荷向框架组装体20的后部框架构件22输入,并且经由多个连结刚体23而向前部框架构件21传递。
[下侧刚体]
下侧刚体30是构成蓄电池单元100的底部的金属制的板状刚体,本实施方式的下侧刚体30由铸铝件形成。下侧刚体30与连结构件40的下端部连结,经由该连结构件40而以悬吊状态保持于框架组装体20。
下侧刚体30以作为将车辆后方碰撞时的冲击向前方传递的载荷传递构件而发挥功能的方式构成。即,若在车辆后方碰撞时向后部保护构件50施加有后方碰撞载荷,则该后方碰撞载荷向下侧刚体30输入,并经由下侧刚体30而向前方传递。
如图2所示,为了将车辆后方碰撞时的冲击可靠地向前方传递,在下侧刚体30的下表面部并列地形成有沿着前后方向的多个肋组31。如图3所示,为了从后部保护构件50可靠地输入后方碰撞载荷,各肋组31的后端部31a与下侧刚体30的其他部位相比更向后方突出形成,为了向下侧刚体30的前方配置构件(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备胎凹坑4的前壁部4a(参照图5))可靠地传递后方碰撞载荷,各肋组31的前端部31b与下侧刚体30的其他部位相比更向前方突出形成。另外,前侧通道111经由在前侧通道111的下部延伸设置的四根下部安装臂部111c并通过螺栓紧固连结于各肋组31的前端部31b的附近。
在下侧刚体30的下表面部配置有DC-DC转换器12。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下侧刚体30的下表面区域沿前后左右分割为四部分时,在成为左前的下表面区域配置DC-DC转换器12。DC-DC转换器12具备转换器主体12a和在其上表面上立起设置的作为散热部的散热片12b,且该DC-DC转换器12以如下方式安装成相对于下侧刚体30的转换器安装孔32贯通,即,使转换器主体12a位于下侧刚体30的下表面侧,且使散热片12b位于下侧刚体30的上表面侧而向辅机冷却部121内露出。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所示,壳体15在前侧具有向下方鼓出的鼓出部15a,在该鼓出部15a内收容DC-DC转换器12。
DC-DC转换器12是对蓄电池模块11的直流电流进行变压的高压系设备,变压后的直流电流经由作为输出线缆的DC线17(参照图5)而向在车辆1的前部配置的未图示的逆变器供给。DC线17从壳体15的前表面侧引出,并且经由在备胎凹坑4的前壁部4a上形成的未图示的引出孔而从备胎凹坑4引出,并被向车辆1的前部引导。在本实施方式中,DC-DC转换器12配置在下侧刚体30的车辆前方侧,因此能够缩短向车辆前方引出的DC线17。
[连结构件]
本实施方式的连结构件40经过金属板材的冲裁及弯曲加工而形成,在其上端部设有固定于框架组装体20的上侧固定部41,另一方面,在其下端部设有固定于下侧刚体30的下侧固定部42。另外,在连结构件40的上下中间部形成有蓄电池安装部43,通过在该蓄电池安装部43上安装蓄电池模块11的左右端部,从而蓄电池模块11经由连结构件40而以悬吊状态保持于框架组装体20。
[后部保护构件]
如图3所示,后部保护构件50是用于在车辆后方碰撞时对蓄电池单元100的后部进行保护且将车辆后方碰撞时的冲击向框架组装体20及下侧刚体30传递的构件,本实施方式的后部保护构件50经过金属板材的冲裁及弯曲加工而形成。在后部保护构件50的上端部设有固定于框架组装体20的后部框架构件22的四个上侧固定部51,另一方面,在下端部设有固定于下侧刚体30的四个下侧固定部52。四个上侧固定部51与在后侧通道113的上部延伸设置的左右两根上部安装臂部113b(参照图4)一起在连结刚体23的后方位置处固定于后部框架构件22的后表面。这样,通过将上侧固定部51固定于后部框架构件22,从而能够向作为框架组装体20的主要的载荷传递路径的连结刚体23可靠地传递后方碰撞载荷。另外,四个下侧固定部52与在后侧通道113的下部延伸设置的左右两根下部安装臂部113d(参照图4)一起固定于下侧刚体30的各肋组31的后端部31a,从而向作为下侧刚体30的主要的载荷传递路径的肋组31可靠地传递后方碰撞载荷。
[蓄电池单元的安装]
如以上那样构成的蓄电池单元100被预先组装,且作为单元而安装在车辆1上。具体而言,通过将从壳体15向左右突出的蓄电池框架14的固定部14a固定在车辆1的骨架构件上,从而在行李箱3的下方空间5中配置蓄电池单元100。此时,如图5所示,以使收容有DC-DC转换器12的壳体15的鼓出部15a位于在备胎凹坑4(下方空间5)的下方配置的横梁8的前侧的方式配置蓄电池单元100。
[辅机的冷却]
接着,参照图6(a)、(b)及图7,对DC-DC转换器12的冷却结构进行说明。图6(a)是表示在下侧刚体30的上表面上设置的冷却部形成构件120的下表面侧的立体图,(b)是表示冷却部形成构件120的上表面侧的立体图。图7是包含辅机冷却部121的下侧刚体30的俯视图。
如图6(a)所示,树脂制的冷却部形成构件120通过将大致L字状的一张板材的缘部弯曲而形成,从而在下表面侧设有凹部122。通过使冷却部形成构件120的凹部122与图7所示的下侧刚体30的上表面对置,从而也如图3所示,形成制冷剂流动的空间即辅机冷却部121。在冷却部形成构件120上形成有与右侧的蓄电池模块组11R对应的右侧开口123和与左侧的蓄电池模块组11L对应的左侧开口124。右侧开口123使供给到右侧的蓄电池模块组11R的冷却风经由右侧的中间通道112的排出孔112a而向辅机冷却部121流入。同样,左侧开口124使供给到左侧的蓄电池模块组11L的冷却风经由左侧的中间通道112的排出孔112a而向辅机冷却部121流入。另外,在左侧开口124的后方,形成有用于将流入到辅机冷却部121的冷却风排出的制冷剂排出口125,从右侧开口123及左侧开口124流入到辅机冷却部121内的冷却风从制冷剂排出口125经由排气通道119而向行李箱3的下方空间5排出。
如图7所示,DC-DC转换器12配置成,散热片12b在左侧开口124的前方位置处向辅机冷却部121内露出,制冷剂排出口125配置在相对于散热片12b而夹着左侧开口124的位置。另外,在冷却部形成构件120的凹部122中,形成有用于将从右侧开口123流入到辅机冷却部121内的冷却风向左前方引导的整流翅片126、127、128。因此,从右侧开口123流入到辅机冷却部121内的冷却风通过图7中的箭头所示的辅机冷却流路131而被向DC-DC转换器12的散热片12b侧引导。并且,在冷却部形成构件120的凹部122中,形成有用于将通过散热片12b后的冷却风向制冷剂排出口125侧引导的整流翅片129、130。因此,通过散热片12b后的冷却风从制冷剂排出口125排出。另外,从左侧开口124流入到辅机冷却部121内的冷却风通过图7中的箭头所示的冷却旁通流路132而直接从制冷剂排出口125排出。
这样,从右侧开口123流入到辅机冷却部121的冷却风在将DC-DC转换器12的散热片12b冷却后,从制冷剂排出口125排出。另一方面,从左侧开口124流入到辅机冷却部121的冷却风直接从制冷剂排出口125排出。右侧开口123的开口面积比左侧开口124的开口面积大,因此DC-DC转换器12被可靠地冷却。如图6(a)、(b)所示,将左侧开口124由四个圆孔124a形成,并且将右侧开口123由与圆孔124a大致相同大小的四个圆孔123a和使它们连通的长孔123b的组合形成。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蓄电池单元100,对在蓄电池模块11的下方配置的DC-DC转换器12进行保持的下侧刚体30为金属制,因此DC-DC转换器12的散热被促进,并且能够抑制蓄电池单元100内的热量的停滞。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蓄电池单元100中,供给到蓄电池模块组11L、11R的冷却风向设有DC-DC转换器12的下侧刚体30流过,因此能够通过冷却风在对蓄电池模块11进行冷却的同时也对DC-DC转换器12进行冷却。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蓄电池单元100中,在冷却部形成构件120与下侧刚体30之间形成有作为制冷剂流路空间的辅机冷却部121,且DC-DC转换器12的散热片12b向该辅机冷却部121内露出,因此能够对DC-DC转换器12进行可靠地冷却。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蓄电池单元100中,形成辅机冷却部121的上表面的冷却部形成构件120为热传导率比金属低的树脂制,因此热量向下侧刚体30传递而容易散热。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蓄电池单元100中,冷却了蓄电池模块11后的冷却风分配给经由DC-DC转换器12的散热片12b而从制冷剂排出口125排出的辅机冷却流路131和不经由DC-DC转换器12的散热片12b而从制冷剂排出口125排出的冷却旁通流路132。因此,与冷却了蓄电池模块11后的冷却风的全部量向DC-DC转换器12的散热片12b供给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压力损失。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蓄电池单元100中,冷却风经由DC-DC转换器12的散热片12b的辅机冷却流路131的入口即右侧开口123的开口面积比冷却风不经由DC-DC转换器12的散热片12b的冷却旁通流路132的入口即左侧开口124的开口面积大,因此能够可靠地确保对DC-DC转换器12进行冷却的冷却风的必要流量。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蓄电池单元100中,在将蓄电池模块11、蓄电池框架14及DC-DC转换器12配置在车辆1的行李箱下时,DC-DC转换器12配置在下侧刚体30的车辆前方侧,因此能够缩短向车辆前方引出的DC-DC转换器12的DC线17。另外,收容DC-DC转换器12的壳体15的鼓出部15a位于横梁8的前侧,因此能够减轻车辆碰撞时的向DC-DC转换器12施加的载荷。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没有限定于前述的实施方式,能够适当地进行变形、改良等。
例如,上述实施方式的蓄电池单元100配置在行李箱3的下方空间5中,但只要是车辆的底板下即可,也可以配置在行李箱3以外的下方空间(例如,车室6的下方空间)中。另外,上述实施方式的冷却机构为空冷式,但也可以是水冷式、油冷式。另外,辅机也可以是DC-DC转换器12以外的设备。另外,冷却部形成构件120不限于树脂制,也可以由其他材质形成。

Claims (7)

1.一种蓄电池单元,其具备:
蓄电池模块,其具有多个蓄电池;以及
蓄电池框架,其将该蓄电池模块相对于车辆的骨架构件进行保持,
所述蓄电池单元配置在所述车辆的底板下,其中,
所述蓄电池框架具有:在所述蓄电池模块的上方配置的上侧刚体;在所述蓄电池模块的下方配置的下侧刚体;以及将该上侧刚体和该下侧刚体连结的连结构件,
所述下侧刚体为金属制,
在所述下侧刚体的下表面侧设有辅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单元,其中,
至少两个所述蓄电池模块沿第一方向排列配置而构成蓄电池模块组,
所述蓄电池单元具备向所述蓄电池模块组供给制冷剂而使热量向外部放出的冷却机构,
所述冷却机构具有冷却部形成构件,该冷却部形成构件形成有使所述制冷剂从制冷剂存积部向所述下侧刚体流动的开口,该制冷剂存积部设置在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配置的所述蓄电池模块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电池单元,其中,
所述冷却部形成构件与所述下侧刚体的上表面对置,从而形成供所述制冷剂流动的空间即辅机冷却部,
所述辅机在上表面具有散热部,该散热部向所述辅机冷却部内露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电池单元,其中,
所述冷却部形成构件为树脂制。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蓄电池单元,其中,
至少两个所述蓄电池模块组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排列配置,
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蓄电池模块的长度方向,
在所述冷却部形成构件上形成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使所述制冷剂从在构成位于一侧的所述蓄电池模块组的所述蓄电池模块之间设置的所述制冷剂存积部向所述下侧刚体流动,所述第二开口使所述制冷剂从在构成位于另一侧的所述蓄电池模块组的所述蓄电池模块之间设置的所述制冷剂存积部向所述下侧刚体流动,
在所述辅机冷却部中,
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在夹着所述第一开口的一侧,所述散热部露出,并且在夹着所述第一开口的另一侧形成有用于将所述制冷剂排出的制冷剂排出口,
在所述第二开口的所述一侧形成有整流部,该整流部将从所述第二开口流入的所述制冷剂朝向所述散热部引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蓄电池单元,其中,
所述第二开口的开口面积比所述第一开口的开口面积大。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池单元,其中,
所述蓄电池模块、所述蓄电池框架及所述辅机以收容于壳体的状态配置在所述车辆的底板下,
所述辅机配置在所述下侧刚体的车辆前方侧,
所述壳体具有***述辅机的向下方鼓出的鼓出部,
该鼓出部位于在所述车辆的底板下配置的横梁的前侧。
CN201510977501.XA 2015-02-05 2015-12-23 蓄电池单元 Active CN10587036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20834 2015-02-05
JP2015020834A JP6511279B2 (ja) 2015-02-05 2015-02-05 バッテリユニッ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70368A true CN105870368A (zh) 2016-08-17
CN105870368B CN105870368B (zh) 2018-06-01

Family

ID=565682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77501.XA Active CN105870368B (zh) 2015-02-05 2015-12-23 蓄电池单元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511279B2 (zh)
CN (1) CN105870368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93754A (zh) * 2018-09-12 2020-03-2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
CN114365325A (zh) * 2019-12-06 2022-04-15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电池包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79815B2 (ja) * 2017-04-28 2021-06-02 株式会社Subaru 車載用バッテリー
JP7326944B2 (ja) * 2019-07-09 2023-08-16 スズキ株式会社 車両のバッテリ保護構造
JP7149240B2 (ja) 2019-08-20 2022-10-0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高電圧装置及び車両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02269A (zh) * 2011-01-21 2012-07-25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蓄电池盒
JP2014123515A (ja) * 2012-12-21 2014-07-03 Toyota Industries Corp 電池モジュール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32225B2 (ja) * 2006-09-07 2011-12-0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における電気機器の冷却構造
JP5091060B2 (ja) * 2007-11-21 2012-12-0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電源装置
WO2012101795A1 (ja) * 2011-01-27 2012-08-0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冷却装置
JP5831343B2 (ja) * 2012-04-18 2015-12-0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源装置を搭載した車両の外部給電用インバータの搭載構造
JP2013229182A (ja) * 2012-04-25 2013-11-07 Sanyo Electric Co Ltd 電源装置、電源装置を備える車両及び蓄電装置
JP5910692B2 (ja) * 2014-09-29 2016-04-27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電動車のバッテリーパック構造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02269A (zh) * 2011-01-21 2012-07-25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蓄电池盒
JP2014123515A (ja) * 2012-12-21 2014-07-03 Toyota Industries Corp 電池モジュール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93754A (zh) * 2018-09-12 2020-03-2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
CN110893754B (zh) * 2018-09-12 2023-04-1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
CN114365325A (zh) * 2019-12-06 2022-04-15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电池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70368B (zh) 2018-06-01
JP2016141353A (ja) 2016-08-08
JP6511279B2 (ja) 2019-05-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70368A (zh) 蓄电池单元
CN107206890B (zh) 车辆的蓄电池冷却结构
US10476117B2 (en) Vehicle power supply system
CN107972474B (zh) 车辆
CN110212126A (zh) 能量存储***的电池模块隔间及电池模块布置
CN106240340B (zh) 车辆用电源装置
CN102216100B (zh) 车辆用电源单元的冷却构造
KR101405234B1 (ko) 차량용 라디에이터
US8794361B2 (en) Cooling structure for environmental-friendly vehicle
JP6011949B2 (ja) 車載用バッテリー
CN105857045B (zh) 蓄电池单元及蓄电池框架
WO2016088474A1 (ja) 車両用電源装置及び冷却回路
CN107074096B (zh) 车辆
CN103129359A (zh) 车辆的电池组安装结构
JP2005035476A (ja) 車両用冷却装置
US20220377946A1 (en) Integration Component, Temperature-Control System, and Motor Vehicle
US20190128171A1 (en) Cooling structure for vehicle
JP2014019426A (ja) バッテリー冷却ダクト
WO2016088475A1 (ja) 車両用電源装置及び冷却回路
US20110277973A1 (en) Cooling Circuit With Parallel Radiators
JP2016199106A (ja) バッテリの冷却構造
JP5640875B2 (ja) 複合熱交換器
CN101678736A (zh) 用于汽车的鼓风机
JP2015010606A (ja) 車両用ラジエータ
EP3546265A1 (en) Vehic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