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62276B - 缝纫机 - Google Patents

缝纫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62276B
CN105862276B CN201610082303.1A CN201610082303A CN105862276B CN 105862276 B CN105862276 B CN 105862276B CN 201610082303 A CN201610082303 A CN 201610082303A CN 105862276 B CN105862276 B CN 1058622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read
sewing
needle
lower thread
end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8230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62276A (zh
Inventor
齐藤胜
椎名隆行
山本勇二
玉木响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u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u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uki Corp filed Critical Ju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8622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622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622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622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87/00Needle- or looper- threading devices
    • D05B87/02Needle- or looper- threading devices with mechanical means for moving thread through needle or looper eye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65/00Devices for severing the needle or lower thread
    • D05B65/06Devices for severing the needle or lower thread and for disposing of the severed thread end ; Catching or wiping devices for the severed thread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65/00Devices for severing the needle or lower thread
    • D05B65/02Devices for severing the needle or lower thread controlled by the sewing mechanism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81/00Sewing machines incorporating devices serving purposes other than sewing, e.g. for blowing air, for grinding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D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D05B AND D05C, RELATING TO SEWING, EMBROIDERING AND TUFTING
    • D05D2207/00Use of special elements
    • D05D2207/02Pneumatic or hydraulic devices
    • D05D2207/04Suction or blowing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缝纫机,其缩短被缝制物的下线的缝制开始端部。在针板(17)或进给齿(14)处形成有针孔(15)的缝纫机(10)中,缝纫机(10)具备:下线***机构(2),其利用空气将下线(D)的缝制开始端部从下侧***至针孔;缝制开始端部保持机构(50),其在针板的上侧对穿过针孔的下线的缝制开始端部进行保持;第一切线装置(60),其将由缝制开始端部保持机构保持的下线的缝制开始端部切断;以及控制装置(110),其进行缝纫机的动作控制,由缝制开始端部保持机构(50)对利用下线***机构(2)而穿过针孔的下线进行保持,并由第一切线装置(60)进行切断,从而缩短下线的缝制开始端部。

Description

缝纫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切线装置的缝纫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缝纫机具备上线捕捉机构,该上线捕捉机构在针板的下侧,利用捕捉部件从进行第一针的落针的缝针捕捉上线的缝制开始端部,在数针的落针后释放上线的缝制开始端部,防止上线的缝制开始端部由于天秤的提起而从第一针的落针位置拔出,发生缝制不良。
该捕捉机构的捕捉部件具有彼此能够接触和分离的相对面,在相对面之间进行缝针的落针,并且,在上线的缝制开始端部被釜的尖端向下方拉出时,将相对面闭合而进行上线的缝制开始端部的捕捉。
但是,如果按照上述方式进行上线的缝制开始端部的捕捉,则上线的缝制开始端部会从布料的背面的第一针的落针位置垂下得较长。
因此,在现有的上线捕捉机构中,与通常相比减小第一针的落针后的捕捉部件的相对面中的保持力而对保持力进行了调节,以使得通过天秤的提起,使上线的缝制开始端部以不会从捕捉部件全部拔出的程度进行滑动,捕捉长度变短(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320365号公报
但是,上述现有的缝纫机,虽然进行了用于将上线的缝制开始端部变短的考虑,但关于下线,缝制开始端部仍然残留,由于从被缝制物垂下得较长,因此导致缝制品质的降低。另外,为了实现缝制品质的提高,必须在缝制后通过手动作业将下线的缝制开始端部切断,导致作业负担的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将在被缝制物处残留的下线的缝制开始端部变短。
技术方案1记载的发明,
一种缝纫机,其在针板或进给齿处形成有针孔,
该缝纫机的特征在于,具备:
下线***机构,其具有吹风机构,该吹风机构利用空气使下线的缝制开始端部从下侧向所述针孔***;
缝制开始端部保持机构,其在所述针板的上侧对穿过所述针孔的所述下线的缝制开始端部进行保持;
第一切线装置,其将由所述缝制开始端部保持机构保持的所述下线的缝制开始端部切断;以及
控制装置,其进行缝纫机的动作控制。
技术方案2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记载的缝纫机中,
所述吹风机构具备将空气朝向所述针孔喷出的喷嘴,该喷嘴在前端部具有使所述下线的缝制开始端部穿过的狭缝部。
技术方案3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或2记载的缝纫机中,
所述缝制开始端部保持机构具备滑动板,该滑动板沿滑动方向排列地形成有上线捕捉孔和下线捕捉孔,在所述针板的相对面和所述滑动板之间能够夹着并保持所述下线的缝制开始端部以及上线的缝制开始端部,
所述滑动板能够移动至下述位置,即,所述上线捕捉孔和所述针孔重合的上线***位置、所述下线捕捉孔和所述针孔重合的下线***位置、以及所述下线捕捉孔和所述上线捕捉孔两者从所述针孔分离的退避位置。
技术方案4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3记载的缝纫机中,
所述滑动板在所述退避位置处,在所述针板的相对面和所述滑动板之间夹着并保持所述上线的缝制开始端部以及所述下线的缝制开始端部,
所述控制装置以下述方式控制所述缝纫机,即,在第一针的落针前使所述滑动板位于所述下线***位置,在利用所述吹风机构使所述下线的缝制开始端部从下侧向所述针孔和所述下线捕捉孔***后,使所述滑动板位于所述上线***位置,在通过所述第一针的落针而使所述上线的缝制开始端部向所述针孔和所述上线捕捉孔***后,使所述滑动板位于所述退避位置,在第二针的落针及第二针的落针以后利用所述第一切线装置进行所述上线的缝制开始端部以及所述下线的缝制开始端部的切断。
技术方案5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3或4记载的缝纫机中,
将所述第一切线装置的切刀配置在与所述滑动板相比的下方,
该缝纫机具备拉线机构,在所述滑动板处于所述退避位置时,该拉线机构向下方移动,对由所述滑动板拉出的所述上线的缝制开始端部以及所述下线的缝制开始端部进行拉拽,使其与所述第一切线装置卡合,
所述控制装置以下述方式控制所述缝纫机,即,在使所述拉线机构向下方移动后,利用所述第一切线装置进行所述上线的缝制开始端部以及所述下线的缝制开始端部的切断。
技术方案6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3至5中任一项记载的缝纫机中,
具备第二切线装置,该第二切线装置将缝制结束的下线切断,并且,将切断后的下线的釜侧的端部作为下一次缝制的缝制开始端部而保持,
所述下线***机构具有:
保持解除机构,其解除由所述第二切线装置对所述下线的缝制开始端部的保持状态;以及
集线机构,其将所述下线的缝制开始端部集线于所述针孔的下侧。
技术方案7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6记载的缝纫机中,
所述集线机构具有集线部件,该集线部件通过前进移动,将所述下线的缝制开始端部集线于所述针孔的下侧,
该集线部件具备:第一倾斜部,其形成于前端部而使所述下线的缝制开始端部向上方移动;凹部,其形成于所述前端部的上部而对所述下线的缝制开始端部进行捕捉;以及第二倾斜部,其形成于该凹部的内侧而使所述下线的缝制开始端部向下方移动,
与所述第一倾斜部的上端部相比,所述第二倾斜部的上端部形成得较高。
技术方案8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6或7记载的缝纫机中,
所述控制装置以下述方式控制所述缝纫机,即,在利用所述吹风机构使所述下线的缝制开始端部从下侧向所述针孔和所述下线捕捉孔***前,对所述集线机构进行驱动而将所述下线的缝制开始端部集线于所述针孔的下侧,并且,对所述保持解除机构进行驱动而解除由所述第二切线装置对所述下线的缝制开始端部的保持状态。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缝纫机,利用下线***机构将下线的缝制开始端部从下侧吹起而***至针孔,缝制开始端部保持机构在针板的上侧保持该下线的缝制开始端部,第一切线装置将所保持的下线的缝制开始端部切断,因此能够从被缝制物切断下线的缝制开始端部,而不依赖于手动作业,能够将在被缝制物处残留的下线的缝制开始端部缩短,能够实现缝制品质的提高。另外,由于不需要手动作业,因此能够消除下线的缝制开始端部的切断作业的负担。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综合输送缝纫机的缝针周边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2是缝纫机的底座部的与纵向机体部侧相反侧的端部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缝纫机的控制***的框图。
图4是表示水平釜周边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5是集线机构的斜视图。
图6是集线机构的俯视图。
图7(A)是表示下线处于低位置的情况下的集线钩的动作前后的位置的放大俯视图,图7(B)是表示下线处于高位置的情况下的集线钩的动作前后的位置的放大俯视图。
图8是表示吹风机构的喷嘴的后退状态和水平釜周边的结构的斜视图。
图9是表示吹风机构的喷嘴的进入状态和水平釜周边的结构的斜视图。
图10是平型的喷嘴的斜视图。
图11是平型的喷嘴的剖视图。
图12是圆型的喷嘴的斜视图。
图13是圆型的喷嘴的剖视图。
图14是针板的俯视图。
图15是对下线以及上线的缝制开始端部的切断动作进行表示的针板周边的斜视图。
图16是对图15之后的下线以及上线的缝制开始端部的切断动作进行表示的针板周边的斜视图。
图17是对图16之后的下线以及上线的缝制开始端部的切断动作进行表示的针板周边的斜视图。
图18是对图17之后的下线以及上线的缝制开始端部的切断动作进行表示的针板周边的斜视图。
图19是对图18之后的下线以及上线的缝制开始端部的切断动作进行表示的针板周边的斜视图。
图20是对图19之后的下线以及上线的缝制开始端部的切断动作进行表示的针板周边的斜视图。
图21的第一切线装置的斜视图。
图22是表示第一切线装置的可动切刀以及固定切刀的切线动作的斜视图。
图23是表示图22之后的第一切线装置的可动切刀以及固定切刀的切线动作的斜视图。
图24是表示图23之后的第一切线装置的可动切刀以及固定切刀的切线动作的斜视图。
图25是表示第一切线装置的可动切刀以及固定切刀的切线动作的侧视图。
图26(A)是表示下线以及上线的缝制开始端部的切断动作的动作说明图,图26(B)是图26(A)之后的动作说明图,图26(C)是图26(B)之后的动作说明图。
图27(A)是表示图26(C)之后的下线以及上线的缝制开始端部的切断动作的动作说明图,图27(B)是图27(A)之后的动作说明图,图27(C)是图27(B)之后的动作说明图。
图28(A)是表示图27(C)之后的下线以及上线的缝制开始端部的切断动作的动作说明图,图28(B)是图28(A)之后的动作说明图,图28(C)是图28(B)之后的动作说明图。
图29是表示图28(C)之后的下线以及上线的缝制开始端部的切断动作的动作说明图。
图30是表示下线以及上线的缝制开始端部的切断动作的控制的流程图。
图31是拉线机构的其他例子的斜视图。
图32是缝制开始端部保持机构的其他例子的俯视图。
图33是缝制开始端部保持机构的其他例子的斜视图。
图34是表示拉线部件的限制板的斜视图。
标号的说明
10 缝纫机
11 缝针
14 进给齿
15 针孔
17 针板
18 水平釜
19 捕集机构
2 下线***机构
20 保持解除机构
30 集线机构
31 集线钩(集线部件)
40 吹风机构
41 喷嘴
411 狭缝部
42 喷嘴
421 狭缝部
50、50A 开始端部保持机构
51、51A 滑动板
511 第一开口部(上线捕捉孔)
512 第二开口部(下线捕捉孔)
60 第一切线装置
61 可动切刀
62 固定切刀
621 钩状部
70 第二切线装置
71 可动切刀
72 固定切刀
73 板状弹簧
80、80A 拉线机构
81 拉线部件
81A 第一拉线部件
83A 第二拉线部件
85A、86A 限制板
110 控制装置
117 缝纫机电动机
C 布料(被缝制物)
具体实施方式
[缝纫机的概略]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缝纫机10进行说明。缝纫机10是所谓的综合输送缝纫机,如图1所示,具备:针棒以及缝针11,它们进行上下移动,并且,沿布料输送方向摆动(参照图18);输送脚部12,其与针棒同步地进行上下移动以及前后的摆动;压脚脚部13,其与输送脚部12交替地进行上下移动;以及进给齿14,其与针棒同步,周期性地沿输送方向移动。
即,综合输送缝纫机在输送脚部12处形成有使缝针11***的贯通孔12a,在进给齿14处形成有使缝针11***的针孔15。
并且,在缝针11以及输送脚部12下降时进给齿14上升,它们全部朝向布料输送方向前侧进行移动。由此,布料一边被输送脚部12和进给齿14夹持、一边被缝针11穿透而向布料输送方向的前侧输送。
另外,在缝针11以及输送脚部12上升时压脚脚部13下降,在压脚脚部13从上方按压布料的期间,缝针11以及输送脚部12后退,再次一边输送被缝制物、一边进行落针。
此外,在综合输送缝纫机的情况下,在进行圆周运动的进给齿14处形成有针孔15,针孔15的位置与进给齿14的圆周运动一起进行变动,但在以下的说明中,作为对与针孔15之间的相对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的记述,只要没有特别的理由,是以进给齿14位于上轴角度0°(针棒上止点)的情况下的针孔15的位置为前提的。
另外,缝纫机10具备全部的作为综合输送缝纫机通常所具有的结构,例如,针棒的上下移动机构、布料的输送机构、釜的驱动机构、线调整器、天秤等,但这些是公知的结构,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在将缝纫机10放置于水平面上的状态下,将铅垂上方设为“上”,将铅垂下方设为“下”,将布料输送方向下游侧设为“前”,将布料输送方向上游侧(操作者侧)设为“后”,在朝向前方的状态下将左手侧设为“左”,在朝向前方的状态下将右手侧设为“右”。
图2是缝纫机10的底座部16的与纵向机体部侧相反侧(左侧)的端部的俯视图,省略了上面罩和内部的一部分结构的图示。另外,图3是表示缝纫机的整体结构的框图。
如图所示,缝纫机10具备:针板17,其设置于缝纫机底座部16的上部;水平釜18,其设置于针板17的右下侧;下线***机构2,其将下线的缝制开始端部从下侧***至针孔15;缝制开始端部保持机构50,其在针板17的上侧分别对穿过针孔15的下线以及上线的缝制开始端部进行保持;第一切线装置60,其将由缝制开始端部保持机构50保持的下线的缝制开始端部切断;第二切线装置70,其将缝制结束的下线切断,并且,将切断后的下线的釜侧的端部作为下一次缝制的缝制开始端部而保持;拉线机构80,其将由缝制开始端部保持机构50的滑动板51沿滑动方向拉出的上线以及下线的缝制开始端部向下方拉拽;捕集机构19,其对由第一切线装置60切除后的下线以及上线的切除片进行捕集;以及控制装置110,其对缝纫机10的各结构进行控制。
另外,上述下线***机构2形成下述结构,即,具有:保持解除机构20,其将由第二切线装置70对下线的缝制开始端部的保持状态解除;集线机构30,其将下线的缝制开始端部集线于针孔15的下侧;以及吹风机构40,其利用空气使保持状态被解除后的下线的缝制开始端部***至针孔15。
另外,如前述所示,缝纫机10具备下述等机构:针上下移动机构,其向针棒以及缝针11赋予上下移动以及前后方向的摆动;压脚上下移动机构,其使输送脚部12以及压脚脚部13交替地上下移动;布料输送机构,其使进给齿14从针板17的开口进出,并且,沿前后输送;以及釜机构,其以缝针11的上下移动的二倍速将水平釜18旋转驱动,这些机构均以缝纫机电动机作为共同的驱动源。
以下,对上述各结构依次进行说明。
[第二切线装置]
图4是表示水平釜18周边的结构的侧视图,图8是斜视图。如图2~图4及图8所示,第二切线装置70配置于与针板17相比的低位置、且相对于针孔15配置于前方。并且,第二切线装置70具备:钩状的可动切刀71;固定切刀72,其固定于缝纫机架;以及板状弹簧73,其将可动切刀71按压至固定切刀72侧。
该第二切线装置70在最后一针的落针后,对从针孔15跨越至水平釜18的上线以及下线进行捕捉并切断,并且,对切断后的下线的端部进行保持。该下线端部成为下一次缝制时的缝制开始端部。
可动切刀71在前后方向较长、且在将其前端部朝向后方的状态下经由连杆与第二切线螺线管74连结,进行下述往复动作,即,利用第二切线螺线管74朝向后方行进,对上线以及下线进行捕捉并朝向前方返回至下方的位置。
因此,可动切刀71的前端部是尖锐形状,在前端部附近形成有钩状的返回部,在返回部的内侧形成有刃尖朝向前方的切刃。
固定切刀72配置于可动切刀71的上侧,其下表面与该可动切刀71的上表面滑动接触。固定切刀72是朝向后方延伸出的悬臂梁状,在其前端部形成有刃尖朝向后方的切刃。由此,将在往复的去路中由可动切刀71利用返回部捕捉到的上线以及下线,在往复的归路中利用可动切刀71的切刃和固定切刀72的切刃夹入并切断。
板状弹簧73从可动切刀71的下侧向上方按压,因此能够将可动切刀71向固定切刀72按压,防止它们之间产生间隙,能够进行更可靠的切断。
另外,利用板状弹簧73,能够将切断后的下线的釜侧的端部(下一次缝制的缝制开始端部)夹着并保持在可动切刀71和板状弹簧73之间,能够明确下线的缝制开始端部的所在位置。
[集线机构]
集线机构30具有下述功能,即:由吹风机构40将下线的缝制开始端部引导至适当的位置,以使得能够使下线的缝制开始端部穿过针孔15而向上方***;以及从水平釜18的内部的线轴抽出适当长度的下线。
图5是集线机构30的斜视图,图6是表示后述的集线钩31的动作前后的位置的放大俯视图,图7是表示集线钩31的前端部处的下线的动作的说明图。如图2以及图5所示,集线机构30配置于比针板17低的位置、相对于针孔15配置于后方且稍微靠左的配置。
上述集线机构30具备:作为集线部件的集线钩31,其通过进退动作对从水平釜18跨越至第二切线装置70的下线的缝制开始端部进行捕捉;第一集线气缸32,其使该集线钩31进退移动;支撑板33,其对集线机构30整体进行支撑;支撑部件34,其能够使第一集线气缸32相对于支撑板33沿规定方向滑动;以及第二集线气缸35,其相对于支撑板33,使第一集线气缸32沿前述的规定方向进行往复驱动。
支撑板33以相对于缝纫机底座部16成为水平的方式安装,形成有对第一集线气缸32的进退动作方向进行引导的长孔331。该长孔331沿右斜前方向形成,如果第一集线气缸32被第二集线气缸35推出,则前进并向接近右方的方向移动。
支撑部件34由保持板和未图示的滑动体构成,该保持板在支撑板33的背面侧将第一集线气缸32保持使得其不脱落,该滑动体在长孔331内滑动,以第一集线气缸32能够进退移动地与支撑板33连结。
由支撑板33支撑的第一集线气缸32,以其柱塞的进退方向和集线钩31的长度方向一致的状态被保持,另外,柱塞的进退方向沿着与前述的长孔331相比右侧成分更少的右斜前侧。
利用第一和第二集线气缸32、35,使集线钩31从退避位置以两个阶段向右斜前移动。
图6中的由实线所示的集线钩31以及下线,示出使第一及第二集线气缸32、35两者前进驱动的状态下的位置,由双点划线所示的集线钩31以及下线,示出从使两个集线气缸32、35前进驱动的状态起,仅使第二集线气缸35后退的状态下的位置。
集线钩31通过前进最远,从而其前端部到达与从水平釜18跨越至第二切线装置70的下线相交叉的位置。
另外,通过从使第一和第二集线气缸32、35两者前进的状态起,仅使第二集线气缸35后退,从而能够将从水平釜18跨越至第二切线装置70的下线集线于在吹风机构40的喷嘴41的前端部与针孔15之间通过的路径。
集线钩31的前端部,如图7所示,具备:第一倾斜部311,其形成于前端部而使下线的缝制开始端部向上方移动;凹部312,其形成于前端部的上部而对下线的缝制开始端部进行捕捉;第二倾斜部313,其形成于该凹部312的内侧处的后端部侧(前端部侧的相反侧)而使下线的缝制开始端部向下方移动;以及第三倾斜部314,其在凹部312内与第二倾斜部313相对,在该集线钩31的前端部中,与第一倾斜部311的上端部相比,第二倾斜部313的上端部形成得较高。
第一倾斜部311如倾斜角度θ1所示,是锐角,沿随着朝向后方而上升的方向倾斜,能够将在集线钩31的前进时与第一倾斜部311抵接的下线向上方推起。
第二倾斜部313如倾斜角度θ2所示,是钝角,沿随着朝向后方而下降的方向倾斜,另外,第二倾斜部313的上端部与第一倾斜部311的上端部相比形成得较高。因此,在集线钩31的前进时,能够使被第一倾斜部311推起的下线下降而引导至凹部312内。
第三倾斜部314如倾斜角度θ3所示,是钝角,沿随着朝向后方而下降的方向倾斜,其上端部与第一倾斜部311为相同高度。因此,在集线钩31的后退时,对引导至凹部312内的下线进行捕捉,防止下线意外地从凹部312脱落。
根据这些构造,集线钩31在下线处于比第一倾斜部311的上端部低的位置时,如图7(A)所示,通过集线钩31的前进,能够使下线与第一倾斜部311抵接而向上方推起,并且,利用第二倾斜部313进行捕捉而导入至凹部312内。并且,如果使集线钩31后退,则凹部312内的下线会被第三倾斜部314捕捉,以防止从凹部312脱落的方式进行保持。此外,凹部312内的下线利用后述的吹风机构而被向上方吹起,此时沿第三倾斜部314移动,因此成为不会妨碍移动的构造。
另外,在下线处于比第一倾斜部311的上端部高的位置、且比第二倾斜部313低的位置的情况下,如图7(B)所示,通过集线钩31的前进,能够使下线直接与第二倾斜部313抵接而导入至凹部312内。集线钩31的后退时的下线的动作与图7(A)的情况相同。
[吹风机构]
图8是表示吹风机构40的喷嘴41的后退状态的斜视图,图9是表示吹风机构40的喷嘴41的进入状态的斜视图。
如这些图所示,吹风机构40具备:喷嘴41,其从针孔15的下方朝向该针孔15,从前端部喷出空气;喷嘴保持部43,其能够装卸地保持喷嘴41,并且与空气的供给源(压缩机等)连接;喷嘴升降气缸44,其经由喷嘴保持部43使喷嘴41进退移动;以及切换阀45,其对从空气的供给源向喷嘴保持部43的空气的供给和停止进行切换(参照图3)。
喷嘴保持部43具备:筒状的喷嘴***部431;以及框部432,其将该喷嘴***部431与喷嘴升降气缸44的柱塞连结。
喷嘴***部431能够使喷嘴41***,能够利用螺钉对喷嘴41进行固定。另外,通过将螺钉螺出,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喷嘴41的拆卸,也能够从平型的喷嘴41更换为后述的圆型的喷嘴42。
另外,该喷嘴保持部43与空气供给用的软管连接,能够利用供给的空气进行空气从喷嘴41的前端部的喷出。
由喷嘴保持部43保持的喷嘴41成为朝向前斜上的状态。并且,喷嘴升降气缸44的柱塞能够沿与喷嘴41的长度方向相同的方向对喷嘴41赋予进退移动。并且,如图9所示,在喷嘴升降气缸44的柱塞的进入状态中,能够设为将喷嘴41的前端部与针孔15的正下方接近的状态。
喷嘴41,如图10以及图11所示,具有其前端部大致沿左右方向的平型的开口部,能够压缩空气而高速地吹出。另外,在喷嘴41的前端部的宽度方向的中间形成有狭缝部411,在喷嘴41的进入移动时能够将下线的缝制开始端部收容于内侧。即,以在喷嘴41的进入时,被前述的集线机构30的集线钩31集线的下线的缝制开始端部正好收容于狭缝部411的方式配置有吹风机构40。
另外,喷嘴41能够更换为图12以及图13所示的圆型的喷嘴42。该圆型的喷嘴42也在其前端部形成有狭缝部421,能够收容下线。
该圆型的喷嘴42由于开口部变得较宽,因此能够以大范围进行吹出。
[保持解除机构]
保持解除机构20,如图4以及图8所示,具备:卡止部件21,其将第二切线装置70的板状弹簧73卡止;以及解除气缸22,其使卡止部件21升降。
卡止部件21沿铅垂上下方向配置,其上端部向右方弯折成直角。并且,卡止部件21的上端部的弯折部211配置为,从上方与板状弹簧73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的上表面接近并相对。
解除气缸22能够向使弯折部211处于与板状弹簧73的上表面接近并相对的位置的卡止部件21下降的方向进行驱动,经由卡止部件21将板状弹簧73向下方下拉。
通过该下拉,板状弹簧73的前端部从可动切刀71分离,将与可动切刀71之间所夹持的下线的缝制开始端部释放。
[针板]
图14是针板17的俯视图。针板17是在缝纫机底座部16的上表面水平地安装的长方形状的平板,以其长边的方向沿前后方向的方式进行了配置。
针板17在上表面的中央部形成有使进给齿14进出的矩形的开口部171,与该开口部171相连地形成有切口172,该切口172用于配置第一切线装置60的可动切刀61以及固定切刀62和拉线部件81。它们相对于针板17而上下贯通地形成。
另外,在开口部171的前侧,与该开口部171相连地形成有后述的缝制开始端部保持机构50的滑动板51的引导槽173。该引导槽173与开口部171左右宽度相等。
[缝制开始端部保持机构]
缝制开始端部保持机构50具备:滑动板51,其形成有用于分别对上线以及下线的缝制开始端部进行保持的、作为上线捕捉孔以及下线捕捉孔的第一开口部511以及第二开口部512(参照图15~图20);第一线保持气缸52,其向滑动板51赋予前后方向的动作;以及第二线保持气缸53,其向滑动板51以及第一线保持气缸52赋予前后方向的动作(参照图3)。
滑动板51是笔直地延伸的长条的平板,在针板17的引导槽173内沿前后方向配置。在滑动板51的后端部贯通形成有对上线的缝制开始端部进行保持的第一开口部511,在比后端部稍微靠前的位置贯通形成有对下线的缝制开始端部进行保持的第二开口部512。
滑动板51通过前后移动,将第一或第二开口部511、512定位于针孔15的正上方,在使下线或上线的缝制开始端部***后向前方移动,由此,将下线D或上线U的缝制开始端部夹入至滑动板51的下表面和针板17的引导槽173的内表面之间而进行保持。
上述滑动板51,首先,在将第二开口部512相对于针孔15进行定位的下线***位置处,将由吹风机构40吹起的下线D的缝制开始端部***(图16),从该状态起朝向前方移动而成为将第一开口部511相对于针孔15进行定位的上线***位置(图19)。在上线***位置处,下线D的缝制开始端部被夹着并保持于滑动板51和针板17之间,并且,上线U的缝制开始端部能够***。在上线U***后,滑动板51进一步移动至前方的退避位置为止,成为在滑动板51和针板17之间保持有下线D和上线U的缝制开始端部的状态(图20)。
因此,滑动板51需要在下线***位置、上线***位置和退避位置这三个位置之间进行移动定位。
上述第一线保持气缸52,其柱塞与滑动板51直接连结,进行将滑动板51从上述下线***位置向上线***位置之间的移动。
第二线保持气缸53,其柱塞与第一线保持气缸52的主体直接连结,进行将滑动板51和第一线保持气缸52从上线***位置向退避位置之间的移动。
此外,第一线保持气缸52也可以形成下述结构,即,利用能够沿前后方向移动的滑动引导部等在缝纫机底座部16内进行支撑。
[第一切线装置]
图21是第一切线装置60的斜视图,图22~图24是第一切线装置60的可动切刀61以及固定切刀62的斜视图,图25是后面图。
第一切线装置60具备:可动切刀61,其在左右方向上较长、且在右端部具有朝向右方的刃尖;固定切刀62,其在左右方向上较长、且在右端部具有钩状部621;以及第一切线气缸63,其向可动切刀61赋予左右方向的往复移动(参照图3)。
可动切刀61的前端部的刃尖在前后方向上是扁平的,叠加配置于固定切刀62上。另外,可动切刀61的基端部通过螺钉紧固而固定于支撑板64,该支撑板64安装于第一切线气缸63的柱塞。
并且,可动切刀61在非切断时,在针板17的切口172内位于滑动板51以及固定切刀62的左方,在切断时向右方移动而进入滑动板51的下侧。
固定切刀62在其右端部的钩状部621的内侧形成有朝向左方的刃尖,使固定切刀62的刃尖和可动切刀61的刃尖将进入钩状部621的内侧的下线以及上线夹着而进行切断。
固定切刀62与非切断时的可动切刀61相比向右方延伸出,以进入滑动板51的下侧的状态进行了配置。
[拉线机构]
拉线机构80,如图22~图25所示,具备:拉线部件81,其对保持于滑动板51的下线D以及上线U的缝制开始端部进行捕捉并向下方拉拽;以及拉线气缸82,其使拉线部件81沿规定的拉线方向移动(参照图3)。
拉线部件81具备:保持部811,其从上方按压下线D以及上线U的缝制开始端部;爪部812,其在该保持部811的前端部(右端部)向下方弯折,进行保持以使得下线D以及上线U的缝制开始端部不会从保持部811脱落;以及伸出部813,其从保持部811向拉线方向(左斜下方向)延伸出,伸出部813的基端部与拉线气缸82的柱塞连结。
拉线部件81的前端部形成下述配置,即,与前述的第一切线装置60的固定切刀62的近前侧相邻。并且,拉线部件81由保持部811、爪部812和伸出部813形成为大致U字状,以在其内侧使滑动板51通过的方式配置。因此,成为下述状态,即,如果滑动板51移动至前方的退避位置而对下线D以及上线U的缝制开始端部进行保持,则该下线D以及上线U的缝制开始端部在U字状的内侧空间中通过。
此时,如图22所示,下线D以及上线U的缝制开始端部相对于固定切刀62的钩状部621而位于右上,因此无法直接在该状态下进行切断。
但是,拉线部件81,如图25所示,利用拉线气缸82而朝向左斜下侧进行移动,因此,如图23所示,能够将下线D以及上线U的缝制开始端部拉入卡合于固定切刀62的钩状部621的内侧。
由此,通过使可动切刀61向左方移动,从而能够进行下线D以及上线U的缝制开始端部的切断。
[捕集机构]
捕集机构19配置于缝纫机底座部16的内部、且第一切线装置60的下方。该捕集机构19具备:框体,其上部进行了开口;风扇191,其设置于框体内部(参照图3);以及捕集器,其对吸引至框体内的下线以及上线的切除片进行捕集,能够通过风扇191的驱动使捕集器对切除片进行捕集。
[缝纫机的控制***]
基于图3,说明缝纫机的控制***。
缝纫机10的控制装置110由下述部件概略构成,即:ROM 112,其存储、储存控制、判断等各种处理用的各种程序;CPU 111,其按照这些各种程序进行各种运算处理;RAM 113,其作为各种处理中的工作存储器进行使用;EEPROM 114,其储存有各种的缝制数据以及设定数据。
并且,控制装置110经由***总线以及驱动电路等而与下述部件连接,即:成为缝制的驱动源的缝纫机电动机117、保持解除机构20的解除气缸22、集线机构30的第一集线气缸32以及第二集线气缸35、吹风机构40的喷嘴升降气缸44以及切换阀45、开始端部保持机构50的第一线保持气缸52以及第二线保持气缸53、第一切线装置60的第一切线气缸63、第二切线装置70的第二切线螺线管74、拉线机构80的拉线气缸82、捕集机构19的风扇191、输入各种的操作的操作输入部115、输入缝制的开始的启动踏板116等。
此外,控制装置110在实际上对使解除气缸22、第一集线气缸32、第二集线气缸35、喷嘴升降气缸44、第一线保持气缸52、第二线保持气缸53、第一切线气缸63、第二切线螺线管74以及拉线气缸82分别进行工作的电磁阀进行控制,但在这里省略各电磁阀的图示。
另外,缝纫机电动机117、风扇191经由驱动器电路而被控制,但其图示也进行省略。
[缝制开始端部的切断控制]
图30是下线D以及上线U的缝制开始端部的切断控制的流程图。主要基于图15~图20的斜视图、图26~图29的动作说明图以及图30的流程图,对由上述结构构成的缝纫机10的控制装置110所执行的、在缝制的开始时进行的下线D以及上线U的缝制开始端部的切断控制进行说明。此外,在图26~图29中,标号C表示被缝制物即布料。
在以下进行说明的缝制开始端部的切断动作中,是以下述状态为前提的,即,最初缝纫机电动机117在针棒位于上止点的状态下处于停止,以及通过前一次进行的缝制使下线的前端部被第二切线装置70夹紧。另外,按照下述方式进行控制,即,在缝纫机的电源为OFF的状态下,滑动板51位于退避位置(图26(A)),如果缝纫机的电源成为ON,则滑动板51向下线***位置(图26(B))进行位置移动。在以下的说明中,在缝纫机的电源成为ON的状态下,从滑动板51移动至下线***位置的状态起进行说明。
将第一及第二线保持气缸52、53设为进入状态,滑动板51位于第二开口部512与针孔15重合的下线***位置(图30的步骤S 1)。此时,拉线气缸82处于进入状态,拉线部件81位于滑动板51的上侧(图15)。
并且,如图4所示,相对于从水平釜18跨越至第二切线装置70的下线的缝制开始端部,将集线机构30的第一及第二集线气缸32、35设为进入状态,使集线钩31向前方进入。由此,在凹部312内对下线的缝制开始端部进行捕捉后,仅将第二集线气缸35设为后退状态。由此,以下述方式进行拉拽,即,下线被从水平釜18抽出,并且,成为下线的缝制开始端部在针孔15的正下方通过的路径。
然后,将吹风机构40的喷嘴升降气缸44设为进入状态,使喷嘴41上升,使喷嘴41的前端部接近下线以及针孔15。
并且,通过将保持解除机构20的解除气缸22设为后退状态,使卡止部件21下降,从而将由第二切线装置70对下线的缝制开始端部的保持状态解除。并且,对吹风机构40的切换阀45进行控制而切换至空气的供给状态。其结果,下线D的缝制开始端部被吹风而从针孔15的下方向上被吹起,成为***至针孔15以及第二开口部512的状态(图16、图26(B)、图30的步骤S5)。
然后,将第一线保持气缸52设为后退状态,使滑动板51移动至第一开口部511与针孔15重合的上线***位置(图17、图26(C)、图30的步骤S7)。由此,下线D的缝制开始端部被保持于滑动板51和针板17之间。另外,此时,将喷嘴升降气缸44设为后退状态。使喷嘴41下降。
然后,使缝纫机电动机117进行驱动而开始缝制(图18、图30的步骤S9)。
由此,缝针11下降,进行第一针的落针,上线U进入第一开口部511以及针孔15,被通过缝纫机电动机117的驱动而开始旋转的水平釜18的尖端钩挂,上线U的缝制开始端部被拉入至针孔15的下侧(图19、图27(A))。
然后,在缝针11上升而从针孔15拔出的定时将第二线保持气缸53设为后退状态,使滑动板51移动至退避位置(图20、图27(B)、图30的步骤S11)。
由此,下线D以及上线U的缝制开始端部被向前方拉出,成为在拉线部件81的下侧在其前后延伸的状态。
然后,将拉线气缸82设为后退状态,使拉线部件81下降(图27(C)、图30的步骤S13)。
由此,拉线部件81,如图23所示,成为下述状态,即,对下线D以及上线U的缝制开始端部进行捕捉,向下方进行拉拽,拉入至第一切线装置60的固定切刀62的钩状部621的内侧。
然后,继续通过缝纫机电动机117进行的运针,进行第二针的落针(图28(A))。
此时,拉线气缸82维持后退状态,拉线部件81继续对下线D以及上线U的缝制开始端部赋予向下方的拉入力。因此,成为下述状态,即,如果缝制进行而使布料C前进,则下线D以及上线U产生多余长度而相应地使拉线部件81进一步下降(图28(B)),将下线D以及上线U的缝制开始端部进一步拉入至固定切刀62的钩状部621的内侧。
在此期间,控制装置110继续监视通过缝纫机电动机117的驱动使针棒所处的位置,继续等待第三针的缝针的提起定时(图30的步骤S15)。
如果上述第三针的缝针的提起定时到达,则第一针的落针位置成为第一切线装置60的线切断位置的正上方。在该定时将第一切线装置60的第一切线气缸63设为进入状态,从而使可动切刀61前进而进行下线D以及上线U的缝制开始端部的切断(图24、图28(C)、图30的步骤S17)。
如果在上述的定时将下线D以及上线U的缝制开始端部切断,则能够使上线U的缝制开始端部最短。另外,在第一针处不形成打结,因此虽然下线D从布料C的第二针的落针位置垂下,但仍能够将下线D的缝制开始端部充分地缩短。
此外,在希望将下线D的缝制开始端部更优先地缩短的情况下,在下一次的第四针的缝针的提起定时执行线切断即可。
然后,在缝制结束后,将第一及第二线保持气缸52、53设为进入状态,使滑动板51移动至第二开口部512与针孔15重合的下线***位置(图29、图30的步骤S19)。与此同时,使捕集机构19的风扇191工作(图30的步骤S21)。
由此,由滑动板51保持的下线D以及上线U的切除片被释放而落下,被捕集机构19捕集。
由此,下线D以及上线U的缝制开始端部的切断控制结束。
[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技术效果]
缝纫机10具备:下线***机构2,其将下线D的缝制开始端部从下侧***至针孔;缝制开始端部保持机构50,其在针板17的上侧对穿过针孔15的下线D的缝制开始端部进行保持;以及第一切线装置60,其将由缝制开始端部保持机构50保持的下线D的缝制开始端部切断。
因此,能够将在布料C处残留的下线D的缝制开始端部切断得更短,能够实现缝制品质的提高。
另外,缝纫机10具有第二切线装置70,该第二切线装置70将缝制结束的下线D切断,并且,将切断后的下线D的釜侧的端部作为下一次缝制的缝制开始端部而保持,下线***机构2具有:保持解除机构20,其将由第二切线装置70对下线D的缝制开始端部的保持状态解除;集线机构30,其将下线D的缝制开始端部集线于针孔15的下侧;以及吹风机构40,其利用空气使保持状态被解除后的下线D的缝制开始端部***至针孔15。
由此,在缝制结束时,能够将下线D的釜侧的端部作为下一次缝制开始端部而保持。并且,能够通过保持解除机构20、集线机构30、吹风机构40的协同动作,使下线D的缝制开始端部自动地***至针孔。
并且,与此相伴,从针孔15向上方***的下线D的缝制开始端部,由缝制开始端部保持机构50进行保持,由第一切线装置60切断,因此能够自动地进行上述一系列的动作,能够实现作业负担的减轻、作业效率的提高。
另外,缝纫机10的集线机构30具有集线钩31,该集线钩31通过前进移动,将下线D的缝制开始端部集线于针孔15的下侧,该集线钩31具备:第一倾斜部311,其形成于前端部而使下线D的缝制开始端部向上方移动;凹部312,其形成于前端部的上部而对下线D的缝制开始端部进行捕捉;以及第二倾斜部313,其形成于该凹部312的内侧而使下线D的缝制开始端部向下方移动,在该集线钩31中,与第一倾斜部311的上端部相比,第二倾斜部313的上端部形成得较高。
由此,能够使通过集线钩31能够对下线D的缝制开始端部的捕捉的上下范围变宽,能够更可靠地将下线D向针孔15的下方引导。
另外,缝纫机10的吹风机构40具备喷嘴41、42,它们朝向针孔15喷出空气,该喷嘴41、42在前端部具有使下线D的缝制开始端部穿过的狭缝411、421。
因此,在喷嘴41、42的上升时能够将下线D的缝制开始端部向狭缝411、421内引导并进行保持,能够更可靠地将下线D的缝制开始端部吹起,使其向针孔15***。
另外,缝纫机10的缝制开始端部保持机构50具备滑动板51,该滑动板51沿滑动方向排列地形成有第一开口部511和第二开口部512,通过从第二开口部512和针孔15重合的下线***位置起进行滑动,从而能够将下线D的缝制开始端部夹着并保持于滑动板51和针板17的相对面之间,通过从第一开口部511和针孔15重合的上线***位置起进行滑动,从而能够将下线D以及上线U的缝制开始端部夹着并保持于滑动板51和针板17的相对面之间。
因此,能够通过一个部件对下线D以及上线U的缝制开始端部两者进行保持,实现部件数量的减少,并且,与此相伴,实现机构的小型化、紧凑化。
另外,在缝纫机10中,滑动板51向布料的输送机构即进给齿14的输送方向下游侧滑动,进行上线U以及下线D的缝制开始端部的保持,将第一切线装置60相对于针孔15配置于输送机构的进给齿14的输送方向下游侧。
并且,控制装置110按照下述方式进行控制,即,利用缝制开始端部保持机构50,在第一针的落针前进行下线D的缝制开始端部的保持,在第一针的落针后进行上线U的缝制开始端部的保持,在第二针的落针及第二针的落针以后利用第一切线装置60进行上线以及下线的缝制开始端部的切断。
由此,能够使从布料垂下的下线D以及上线U的缝制开始端部的根部部分与位于布料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第一切线装置60接近,将切断后在布料侧残留的下线以及上线的缝制开始端部变得更短。
另外,缝纫机10将第一切线装置60的可动切刀61、固定切刀62配置于与滑动板51相比的下方,并具备拉线机构80,该拉线机构80将由滑动板51沿滑动方向拉出的上线U以及下线D的缝制开始端部向下方拉拽。
因此,能够以第一切线装置60的可动切刀61、固定切刀62不会与布料接触而造成损伤等的方式配置而实现布料的保护,并且能够将下线D以及上线U的缝制开始端部适当地移动至可动切刀61、固定切刀62,能够进行更可靠的切断。
[拉线机构的其他例子]
上述的拉线机构80由一根拉线部件81将下线D以及上线U的缝制开始端部向第一切线装置60的固定切刀62侧进行了拉拽,但也可以使用两根拉线部件。
即,图31所示的拉线装置80A具备:第一拉线部件81A,其具有保持部811A、爪部812A和伸出部813A;第二拉线部件83A,其具有保持部831A、爪部832A和伸出部833A;第一拉线气缸82A,其对第二拉线部件83A进行支撑,通过使第二拉线部件83A的保持部831A上升而对第一拉线部件81A的保持部811A进行按压接触;以及第二拉线气缸84A,其对第一拉线部件81A、第二拉线部件83A和第一拉线气缸82A进行支撑,使它们升降。
在上述结构中,通过将第一拉线气缸82A设为进入状态,从而能够使第二拉线部件83A的保持部831A上升而与第一拉线部件81A的保持部811A压接,能够在它们之间对下线D以及上线U的缝制开始端部进行夹持。
并且,在夹持下线D以及上线U的缝制开始端部的状态下,通过将第二拉线气缸84A设为后退状态,从而能够将下线D以及上线U的缝制开始端部向第一切线装置60的切刀61、62侧进行拉拽。
如上所述,由于一边将下线D以及上线U的缝制开始端部夹持、一边进行拉拽,因此能够防止下线以及上线的缝制开始端部意外地从各拉线部件81A、83A脱落,更可靠地进行拉线动作。
[缝制开始端部保持机构的其他例子]
上述的缝制开始端部保持机构50具备直线状的滑动板51,但其形状并不限定于直线状。例如,如图32以及图33所示,也可以采用具备圆弧状的滑动板51A的缝制开始端部保持机构50A。
该缝制开始端部保持机构50A具备:第一线保持气缸52A,其中,将作为上线捕捉孔以及下线捕捉孔的第一开口部511A以及第二开口部512A形成于圆弧状的滑动板51A的一端部和一端部的附近,该第一线保持气缸52A以圆弧的中心为转动中心而能够转动地对滑动板51A进行支撑,并且,向与滑动板51A同轴地联动而进行转动的输入臂部54A赋予转动动作;以及第二线保持气缸53A,其沿与第一线保持气缸52A的柱塞的移动方向相同的方向使该第一线保持气缸52A进退移动。
在该情况下,以针孔15位于包含滑动板51A的圆弧在内的圆周上的方式配置滑动板51A,输入臂部54A和第一线保持气缸52A的柱塞构成为通过轴和长孔进行连结而通过圆弧容许位移并进行联动的构造。
另外,以下述方式配置各结构,即,在第一线保持气缸52A和第二线保持气缸53A两者为进入状态时,针孔15与滑动板51A的第二开口部512A重合,在第一线保持气缸52A和第二线保持气缸53A的任一者为进入状态时,针孔15与第一开口部511A重合,在第一线保持气缸52A和第二线保持气缸53A两者为后退状态时,成为滑动板51A的整体从针孔15脱离的位置即退避位置。
由此,开始端部保持机构50A与开始端部保持机构50同样地,通过对各线保持气缸52A、53A进行控制,从而能够将滑动板51A切换至下线D的缝制开始端部的***位置、上线U的缝制开始端部的***位置以及退避位置。
另外,在滑动板为直线状的情况下,必须相对于针孔15的前方将滑动板51的配置空间确保得较大,但在滑动板51A为圆弧状的情况下,能够相对于针孔15的前方而减小进行配置的空间,实现紧凑化。
[拉线部件的限制板]
如果使用上述圆弧状的滑动板51A,则如图34所示,各开口部511A、512A沿圆弧进行移动,因此在缝制开始端部的保持时,下线D、上线U的缝制开始端部从前后方向向左右方向(如图34所示,在滑动板51A向左侧弯曲的情况下为左侧)偏离而受到拉拽。
另外,滑动板51A由于是弯曲的,因此如果不将拉线部件81的保持部811的宽度设计得比滑动板51A的宽度大,则无法在内侧通过。
由此,下线D、上线U的缝制开始端部与拉线部件81的保持部811的左右方向的端部过于接近,即使拉线部件81沿规定方向移动,也有可能无法将下线D或上线U的缝制开始端部适当地引导至固定切刀62的钩状部621的内侧。
因此,在使用圆弧状的滑动板51A的情况下,优选在拉线部件81的前后方向的单面侧设置限制板85A、86A,它们进行限制以使得下线以及上线的缝制开始端部与滑动板51A的宽度相比不向左右方向移动。
另外,优选在成为滑动板51A的弯曲方向的内径侧的限制板85A处,为了使下线D以及上线U的缝制开始端部不向下钻入而设置倾斜851A。此外,由于下线D以及上线U的缝制开始端部难以靠近外径侧,因此可以省略外径侧的限制板86A。
[保持机构的其他例子]
卡止部件21的上端部的弯折部211可以构成为,从下方接近并与板状弹簧73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的下表面相对。
在该结构的情况下,板状弹簧73在不受外力时以成为分离的状态的方式支撑于可动切刀71的下方,解除气缸22向使在弯折部211与板状弹簧73的下表面接近并相对的位置所处的卡止部件21上升的方向进行驱动,经由卡止部件21将板状弹簧73向上方推压。并且,通过该推压,板状弹簧73的前端部对可动切刀71进行加压,对与可动切刀71之间所夹持的下线的缝制开始端部进行保持。
另外,在将下线的保持解除时,对解除气缸22进行驱动,将卡止部件21下拉而进行分离,从而能够将由卡止部件21向板状弹簧73的加压解除。
[其他]
作为缝纫机10,例示了综合输送缝纫机,但也可以在针棒不进行摆动的其他缝纫机(例如,平缝缝纫机等)中应用进行下线以及上线的缝制开始端部的保持以及切断的各结构。
另外,对针孔15形成于进给齿14的情况进行了例示,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在针板处形成有针孔的缝纫机中应用进行下线以及上线的缝制开始端部的保持以及切断的各结构。

Claims (7)

1.一种缝纫机,其在针板或进给齿处形成有针孔,
该缝纫机的特征在于,具备:
下线***机构,其具有吹风机构,该吹风机构利用空气使下线的缝制开始端部从下侧向所述针孔***;
缝制开始端部保持机构,其在所述针板的上侧对穿过所述针孔的所述下线的缝制开始端部进行保持;
第一切线装置,其将由所述缝制开始端部保持机构保持的所述下线的缝制开始端部切断;以及
控制装置,其进行缝纫机的动作控制,
所述吹风机构具备将空气朝向所述针孔喷出的喷嘴,该喷嘴在前端部具有使所述下线的缝制开始端部穿过的狭缝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缝制开始端部保持机构具备滑动板,该滑动板沿滑动方向排列地形成有上线捕捉孔和下线捕捉孔,在所述针板的相对面和所述滑动板之间能够夹着并保持所述下线的缝制开始端部以及上线的缝制开始端部,
所述滑动板能够移动至下述位置,即,所述上线捕捉孔和所述针孔重合的上线***位置、所述下线捕捉孔和所述针孔重合的下线***位置、以及所述下线捕捉孔和所述上线捕捉孔两者从所述针孔分离的退避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板在所述退避位置处,在所述针板的相对面和所述滑动板之间夹着并保持所述上线的缝制开始端部以及所述下线的缝制开始端部,
所述控制装置以下述方式控制所述缝纫机,即,在第一针的落针前使所述滑动板位于所述下线***位置,在利用所述吹风机构使所述下线的缝制开始端部从下侧向所述针孔和所述下线捕捉孔***后,使所述滑动板位于所述上线***位置,在通过所述第一针的落针而使所述上线的缝制开始端部向所述针孔和所述上线捕捉孔***后,使所述滑动板位于所述退避位置,在第二针的落针及第二针的落针以后利用所述第一切线装置进行所述上线的缝制开始端部以及所述下线的缝制开始端部的切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第一切线装置的切刀配置在与所述滑动板相比的下方,
该缝纫机具备拉线机构,在所述滑动板处于所述退避位置时,该拉线机构向下方移动,对由所述滑动板拉出的所述上线的缝制开始端部以及所述下线的缝制开始端部进行拉拽,使其与所述第一切线装置卡合,
所述控制装置以下述方式控制所述缝纫机,即,在使所述拉线机构向下方移动后,利用所述第一切线装置进行所述上线的缝制开始端部以及所述下线的缝制开始端部的切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第二切线装置,该第二切线装置将缝制结束的下线切断,并且,将切断后的下线的釜侧的端部作为下一次缝制的缝制开始端部而保持,
所述下线***机构具有:
保持解除机构,其解除由所述第二切线装置对所述下线的缝制开始端部的保持状态;以及
集线机构,其将所述下线的缝制开始端部集线于所述针孔的下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线机构具有集线部件,该集线部件通过前进移动,将所述下线的缝制开始端部集线于所述针孔的下侧,
该集线部件具备:第一倾斜部,其形成于前端部而使所述下线的缝制开始端部向上方移动;凹部,其形成于所述前端部的上部而对所述下线的缝制开始端部进行捕捉;以及第二倾斜部,其形成于该凹部的内侧而使所述下线的缝制开始端部向下方移动,
与所述第一倾斜部的上端部相比,所述第二倾斜部的上端部形成得较高。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以下述方式控制所述缝纫机,即,在利用所述吹风机构使所述下线的缝制开始端部从下侧向所述针孔和所述下线捕捉孔***前,对所述集线机构进行驱动而将所述下线的缝制开始端部集线于所述针孔的下侧,并且,对所述保持解除机构进行驱动而解除由所述第二切线装置对所述下线的缝制开始端部的保持状态。
CN201610082303.1A 2015-02-06 2016-02-05 缝纫机 Active CN10586227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21798 2015-02-06
JP2015021798A JP6530197B2 (ja) 2015-02-06 2015-02-06 ミシン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62276A CN105862276A (zh) 2016-08-17
CN105862276B true CN105862276B (zh) 2020-09-08

Family

ID=564987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82303.1A Active CN105862276B (zh) 2015-02-06 2016-02-05 缝纫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530197B2 (zh)
CN (1) CN105862276B (zh)
DE (1) DE10201610202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97401B (zh) * 2016-09-14 2017-09-01 啟翔股份有限公司 縫紉機的線保持機構
CN107841834B (zh) * 2016-09-19 2020-01-10 启翔股份有限公司 缝纫机的线保持机构
DE102017207627A1 (de) * 2017-05-05 2018-11-08 Dürkopp Adler AG Baugruppe zum Erzeugen eines Naht-Anfangsoberfadens mit einem Soll-Nahtüberstand
DE102017207626A1 (de) * 2017-05-05 2018-11-08 Dürkopp Adler AG Verfahren zum Erzeugen eines Naht-Endunterfadens mit vorgegebenem Soll-Nahtüberstand
JP7142493B2 (ja) * 2018-06-25 2022-09-27 Juki株式会社 ミシン
CN108866849A (zh) * 2018-09-20 2018-11-23 宁波胜鼎缝制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电脑罗拉车自动短剪线装置
DE102021128687A1 (de) 2021-11-04 2023-05-04 Bundesdruckerei Gmbh Klemmvorrichtung für einen Hinter- oder Unterfaden einer Nähmaschine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52700Y2 (ja) * 1991-06-27 1995-12-06 ジューキ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下糸切り装置
JP2594433Y2 (ja) * 1992-08-06 1999-04-26 ジューキ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下糸保持装置
JP3876016B2 (ja) * 1996-05-14 2007-01-31 Juki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糸切り方法および装置
JP3248063B2 (ja) * 1997-01-23 2002-01-21 ペガサスミシン製造株式会社 オーバーロックミシンの空環縫い込み装置
JP4049431B2 (ja) * 1998-02-05 2008-02-20 Juki株式会社 針糸処理装置
JP4007042B2 (ja) * 2002-03-08 2007-11-14 ヤマトミシン製造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糸切り装置
JP4975270B2 (ja) 2005-05-17 2012-07-11 Juki株式会社 ミシン
JP5073272B2 (ja) * 2006-11-17 2012-11-14 Juki株式会社 ミシ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6102024A1 (de) 2016-08-11
JP2016144492A (ja) 2016-08-12
CN105862276A (zh) 2016-08-17
JP6530197B2 (ja) 2019-06-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62276B (zh) 缝纫机
JP5042573B2 (ja) ミシン
JP5073272B2 (ja) ミシン
TWI565849B (zh) 雙環縫合縫紉機之切線裝置及切線方法
TWI412642B (zh)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eventing thread blooming
US5333565A (en) Thread cutting via reciprocating arm with pockets and a trimming plate
TWI585260B (zh) Sewing of the fabric and double girth sewing machine
JP2008178455A (ja) ミシンの糸切断装置
TWI414659B (zh) And a sewing machine having an upper decorative sewing mechanism
KR20210044869A (ko) 코드재를 봉착할 수 있는 미싱 및 코드 컷 장치
TWI727017B (zh) 布料之縫製方法及雙環縫合縫紉機
KR20210044870A (ko) 코드재를 봉착할 수 있는 미싱 및 코드재를 공급하는 장치 그리고 코드 안내체
JP4441034B2 (ja) 玉縁縫い装置の上糸切断装置。
CN107532358B (zh) 带防线迹开线装置的双线锁缝缝纫机
CN110629418B (zh) 缝纫机
JP2009095501A (ja) ミシンの糸切り装置
JP2007097614A (ja) ミシン
JP2010057529A (ja) 単環縫いミシンの糸切断方法並びにその装置
JP2005288169A (ja) 目穴型ボタン穴ミシン
JP6099378B2 (ja) ボタン付けミシン
JP6581853B2 (ja) 穴かがりミシン
JP2006271476A (ja) ミシン
TWI650460B (zh) 雙環縫合方法及雙環縫合縫紉機
JP2006314344A (ja) 自動綴じ結び機
JP6327425B2 (ja) 生地の縫製方法及び二重環縫いミシ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