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14374A - 制冷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制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14374A
CN105814374A CN201480068051.6A CN201480068051A CN105814374A CN 105814374 A CN105814374 A CN 105814374A CN 201480068051 A CN201480068051 A CN 201480068051A CN 105814374 A CN105814374 A CN 1058143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cold
producing medium
reactor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6805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藤原正英
石关晋
石关晋一
池田基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kin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ki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kin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Daikin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8143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143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8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power electronics, e.g. for inverters for controlling motor
    • H05K7/20936Liquid coolant with phase chang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20Electric components for separate outdoor units
    • F24F1/24Cooling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1/00Compressor arrangements
    • F25B31/006Cooling of compressor or moto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4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mpensating for or adjusting power factor in converters or invert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7/00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upply voltage
    • H02P27/04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upply voltage using variable-frequency supply voltage, e.g. inverter or converter supply voltage
    • H02P27/06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upply voltage using variable-frequency supply voltage, e.g. inverter or converter supply voltage using dc to ac converters or inver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5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ultiple outdoor units
    • F25B2313/0254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ultiple outdoor units in series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400/00General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or heat-pump systems, i.e. not limited to a particular subgroup of F25B
    • F25B2400/07Details of compressors or related parts
    • F25B2400/077Compressor control units, e.g. terminal boxes, mounted on the compressor casing wall containing for example starter, protection switches or connector conta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制冷装置(1)具有:包含电抗器(141a至141c)和需要冷却的被冷却元件(103、142a至142c、143a至143c、106)的强电零件组;弱电零件组;印刷基板(71);以及通过流过制冷剂回路(10)的制冷剂对被冷却元件(103、142a至142c、143a至143c、106)进行冷却的制冷剂套(29)。此外,此处在印刷基板(71)的一方的主面(71a)上安装有包含电抗器(141a至141c)的强电零件组以及弱电零件组。

Description

制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冷装置,特别地涉及一种具有利用流过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对被冷却元件进行冷却的制冷剂套的制冷装置。
背景技术
从前,如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3-224785号公报)所示,有一种制冷装置,其具有利用流过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对被冷却元件进行冷却的制冷剂套。在上述制冷装置中,将强电零件组以及弱电零件组安装于印刷基板的主面,以能对强电零件组中的被冷却元件进行冷却的方式配置制冷剂套。此外,从简化配线图案的角度出发,不将电抗器安装于印刷基板的主面,而是经由线束连接电抗器。
发明内容
但是,在用制冷剂套对被冷却元件进行冷却的结构中,被冷却元件集中配置于制冷剂套的位置,因此,配线图案容易变得复杂。此外,在像上述现有技术那样采用经由线束连接电抗器的结构的情况下,不仅被冷却元件集中配置于制冷剂套的位置,附带的线束也较接近制冷剂套的位置,因此,可能会导致与其他配线接触而增大干涉噪音。
特别地,在为了改善功率因素而采用交错型电源电路的情况下,用于构成功率因素改善电路的电抗器或二极管、开关元件增加,因此,配线图案有可能进一步变得复杂。
本发明的课题是在具有利用流过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对被冷却元件进行冷却的制冷剂套的制冷装置中,抑制印刷基板上的配线图案变得复杂化,从而实现干涉噪音的降低。
第一技术方案的制冷装置是一种具有制冷剂回路的制冷装置,其具有:包含电抗器和需要冷却的被冷却元件的强电零件组;弱电零件组;印刷基板;以及通过在制冷剂回路中流动的制冷剂对被冷却元件进行冷却的制冷剂套。此外,此处印刷基板的一方的主面安装有包含电抗器的强电零件组以及弱电零件组。
在此,如上所述,与现有的利用制冷剂套对被冷却元件进行冷却的结构不同,在印刷基板的一方的主面上,与其他的强电零件组一起安装有电抗器。因此,能省去用于连接电抗器的线束。
藉此,此处能抑制印刷基板上的配线图案变得复杂化,从而能实现干涉噪音的降低。此外,这样还有助于印刷基板的小型化和降低成本,从而能实现在高性能的印刷基板上配置零件。
第二技术方案的制冷装置是在第一技术方案的制冷装置的基础上,强电零件组构成交错型电源电路,且构成电源电路的被冷却元件是按照电源电路的供电路径的顺序配置的。
交错型电源电路主要具有整流电路、功率因素改善电路以及逆变器电路,且这些电路按照整流电路、功率因素改善电路、逆变器电路这样的电源供给路径的顺序连接。这些电路中包含二极管和开关元件等被冷却元件。
此外,此处如上所述,这些电路中包含的被冷却元件按照电源供给路径的顺序,即按照整流电路、构成功率因素改善电路的被冷却元件、逆变器电路的顺序配置。
藉此,此处即便是在采用零件数目多的交错型电源电路的情况下,也能抑制印刷基板上的配线图案变得复杂化。此外,这样还能有助于配线基板变得小型化。
第三技术方案的制冷装置是在第二技术方案的制冷装置的基础上,电抗器为多个,且电源电路具有整流电路、功率因素改善电路、滤波电容器以及逆变器电路。功率因素改善电路具有:互相并联连接的多个电抗器;与各电抗器连接的作为多个被冷却元件的二极管以及开关元件。此外,此处将电抗器隔着构成功率因素改善电路的二极管以及开关元件配置于与滤波电容器相反的一侧。
第四技术方案的制冷装置是在第三技术方案的制冷装置的基础上,电抗器配置于构成功率因素改善电路的二极管以及开关元件的附近。
在交错型电源电路中,在功率因素改善电路与逆变器电路之间连接有滤波电容器,功率因素改善电路具有在多个电抗器上分别连接有二极管以及开关元件的结构。包括滤波电容器的这些零件按照电抗器、二极管以及开关元件、滤波电容器这样的电源供给路径的顺序连接。
此外,此处如上所述,将电抗器隔着二极管以及开关元件配置于与滤波电容器相反的一侧。即,将构成功率因素改善电路的电抗器、构成功率因素改善电路的二极管以及开关元件、滤波电容器按照电源供给路径的顺序配置。
此外,此处如上所述,将电抗器隔着二极管以及开关元件配置于与滤波电容器相反的一侧,并且,将电抗器配置于构成功率因素改善电路的二极管以及开关元件的附近。
藉此,此处即便是在采用零件数目多的交错型电源电路的情况下,也能进一步抑制印刷基板上的配线图案变得复杂化。此外,这样还能有助于配线基板的进一步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作为本发明的制冷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的示意结构图。
图2是室外单元的俯视剖视图。
图3是表示室外单元的拆下送风机室侧前板及机械室侧前板后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4是电源电路的示意结构图。
图5是印刷基板的主视图。
图6是制冷剂套的主视图。
图7是图6的I-I线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作为本发明的制冷装置的空调装置的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进行说明。另外,本发明的制冷装置的具体结构并不限于下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能在不脱离发明要点的范围内进行变更。
(1)空调装置的整体结构
图1是作为本发明的制冷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的示意结构图。
空调装置1是能通过进行蒸汽压缩式的制冷循环来进行建筑物等的室内的制冷及制热的装置。空调装置1主要是通过将室外单元2与室内单元4连接在一起而构成的。此处,室外单元2与室内单元4经由液体制冷剂连通管5及气体制冷剂连通管6而连接在一起。即,空调装置1的蒸汽压缩式制冷剂回路10是通过室外单元2与室内单元4经由制冷剂连通管5、6连接在一起而构成的。
<室内单元>
室内单元4设置于室内,构成了制冷剂回路10的一部分。室内单元4主要具有室内热交换器41。
室内热交换器41是在制冷运转时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起作用以冷却室内空气,并在制热运转时作为制冷剂的散热器起作用以加热室内空气的热交换器。室内热交换器41的液体侧与液体制冷剂连通管5连接,室内热交换器41的气体侧与气体制冷剂连通管6连接。
室内单元4具有室内风扇42,该室内风扇42用于将室内空气吸入至室内单元4内,并在使该室内空气在室内热交换器41中与制冷剂热交换后,将其作为供给空气供给到室内。即,室内单元4具有室内风扇42,以用作将作为在室内热交换器41中流动的制冷剂的加热源或冷却源的室内空气供给至室内热交换器41的风扇。此处,作为室内风扇42,使用由室内风扇用电动机42a驱动的离心风扇、多叶片风扇等。
室内单元4具有室内侧控制部40,该室内侧控制部40对构成室内单元4的各部分的动作进行控制。此外,室内侧控制部40具有为了进行室内单元4的控制而设的微型计算机、存储器等,其能与遥控器(未图示)之间进行控制信号等的交换,或与室外单元2之间进行控制信号等的交换。
<室外单元>
室外单元2设置于室外,构成了制冷剂回路10的一部分。室外单元2主要具有压缩机21、四通切换阀22、室外热交换器23、制冷剂套29、膨胀阀26、液体侧截止阀27及气体侧截止阀28。
压缩机21是将制冷循环的低压制冷剂压缩成高压的设备。压缩机21呈密闭式结构,其利用经由后述的电源电路100供给电源的压缩机用电动机21a对旋转式或涡旋式等容积式的压缩元件(未图示)进行旋转驱动。压缩机21的吸入侧与吸入管31连接,排出侧与排出管32连接。吸入管31是将压缩机21的吸入侧和四通切换阀22连接的制冷剂管。排出管32是将压缩机21的排出侧和四通切换阀22连接的制冷剂管。
四通切换阀22是用于对制冷剂回路10中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进行切换的切换阀。四通切换阀22在制冷运转时进行朝制冷循环状态的切换:使室外热交换器23作为在压缩机21中压缩后的制冷剂的散热器起作用,且使室内热交换器41作为在室外热交换器23中散热后的制冷剂的蒸发器起作用。即,四通切换阀22在制冷运转时使压缩机21的排出侧(此处为排出管32)与室外热交换器23的气体侧(此处为第一气体制冷剂管33)连接(参照图1的四通切换阀22的实线)。而且,压缩机21的吸入侧(此处为吸入管31)与气体制冷剂连通管6侧(此处为第二气体制冷剂管34)连接(参照图1的四通切换阀22的实线)。另外,四通切换阀22在制热运转时进行朝制热循环状态的切换:使室外热交换器23作为在室内热交换器41中散热后的制冷剂的蒸发器起作用,且使室内热交换器41作为在压缩机21中压缩后的制冷剂的散热器起作用。即,四通切换阀22在制热运转时使压缩机21的排出侧(此处为排出管32)与气体制冷剂连通管6侧(此处为第二气体制冷剂管34)连接(参照图1的四通切换阀22的虚线)。而且,压缩机21的吸入侧(此处为吸入管31)与室外热交换器23的气体侧(此处为第一气体制冷剂管33)连接(参照图1的四通切换阀22的虚线)。此处,第一气体制冷剂管33是将四通切换阀22和室外热交换器23的气体侧连接的制冷剂管。第二气体制冷剂管34是将四通切换阀22和气体侧截止阀28连接的制冷剂管。
室外热交换器23是在制冷运转时作为将室外空气作为冷却源的制冷剂的散热器起作用、并在制热运转时作为将室外空气作为加热源的制冷剂的蒸发器起作用的热交换器。室外热交换器23的液体侧与液体制冷剂管35连接,气体侧与第一气体制冷剂管33连接。液体制冷剂管35是将室外热交换器23的液体侧与液体制冷剂连通管5一侧连接的制冷剂管。
膨胀阀26是在制冷运转时将室外热交换器23中散热后的制冷循环中的高压制冷剂减压至制冷循环中的低压的阀。另外,膨胀阀26是在制热运转时将室内热交换器41中散热后的制冷循环中的高压制冷剂减压至制冷循环中的低压的阀。膨胀阀26设于液体制冷剂管35的靠液体侧截止阀27的部分。此处,使用电动膨胀阀以作为膨胀阀26。
制冷剂套29是利用在制冷剂回路10中循环的制冷剂(此处为在制冷剂管35中流动的制冷剂)对构成后述的电气部件单元70的电气部件中的发热量较大而需要冷却的被冷却元件103、142a至142c、143a至143c、106进行冷却的热交换器。即,制冷剂套29在制冷运转时作为利用热交换器23中散热后的制冷循环的高压制冷剂(即在室外热交换器23和膨胀阀26之间流动的制冷剂)对被冷却元件103、142a至142c、143a至143c、106进行冷却的热交换器起作用,且在制热运转时作为利用由膨胀阀26减压后的制冷循环的低压制冷剂(即在膨胀阀26和室外热交换器23之间流动的制冷剂)对被冷却元件103、142a至142c、143a至143c、106进行冷却的热交换器起作用。
液体侧截止阀27及气体侧截止阀28是设于与外部的设备、配管(具体而言是液体制冷剂连通管5及气体制冷剂连通管6)连接的连接口的阀。液体侧截止阀27设于液体制冷剂管35的端部。气体侧截止阀28设于第二气体制冷剂管34的端部。
室外单元2具有室外风扇36,该室外风扇36用于将室外空气吸入至室外单元2内,并在使该室外空气在室外热交换器23中与制冷剂热交换后,将其排出到外部。即,室外单元2具有室外风扇36,以用作将作为在室外热交换器23中流动的制冷剂的冷却源或加热源的室外空气供给至室外热交换器23的风扇。此处,作为室外风扇36,使用了由室外风扇用电动机36a驱动的螺旋桨风扇等。
室外单元2具有室外侧控制部20,该室外侧控制部40对构成室外单元2的各部分的动作进行控制。此外,室外侧控制部20具有为了进行室外单元2的控制而设的微型计算机、存储器等,从而能与室内单元4(即室内侧控制部40)之间进行控制信号等的交换。此外,室外侧控制部20设于后述的电气部件单元70。
<制冷剂连通管>
制冷剂连通管5、6是在将空调装置1设置于建筑物等的设置场所时在现场进行布设的制冷剂管,能根据设置场所、室外单元与室内单元的组合等设置条件而使用具有各种长度和管径的制冷剂管。
如上所述,通过将室外单元2、室内单元4、制冷剂连通管5、6连接在一起来构成空调装置1的制冷剂回路10。制冷剂回路10主要是通过将压缩机21、作为散热器或蒸发器的室外热交换器23、制冷剂套29、膨胀阀26、作为蒸发器或散热器的室内热交换器41连接在一起而构成的。此外,还进行作为制冷循环运转的制冷运转,当进行该制冷运转时,通过制冷剂套29利用在室外热交换器23与膨胀阀26之间流动的制冷循环的高压制冷剂对被冷却元件103、142a至142c、143a至143c、106进行冷却,其中,上述制冷循环运转使制冷剂依次在压缩机21、作为散热器的室外热交换器23、膨胀阀26、作为蒸发器的室内热交换器41中循环。此外,还进行作为制冷循环运转的制热运转,当进行该制热运转时,通过制冷剂套29利用在膨胀阀26与室外热交换器23之间流动的制冷循环的低压制冷剂对被冷却元件103、142a至142c、143a至143c、106进行冷却,其中,上述制冷循环运转使制冷剂依次在压缩机21、作为散热器的室外热交换器41、膨胀阀26、作为蒸发器的室内热交换器23中循环。
<控制部>
空调装置1能利用由室内侧控制部40和室外侧控制部20构成的控制部8对室外单元2及室内单元4的各设备进行控制。即,由室内侧控制部40和室外侧控制部20构成控制部8,该控制部8对包括上述制冷运转、制热运转等制冷循环运转在内的空调装置1整体的运转进行控制。
(2)室外单元的结构
接着,使用图2及图3对室外单元2的结构进行说明。此处,图2是室外单元2的俯视剖视图。图3是表示室外单元2的拆下送风机室侧前板54及机械室侧前板55后的状态的主视图。另外,在以下说明中,除非另有说明,否则“上”、“下”、“左”、“右”和“前表面”、“侧面”、“背面”、“顶面”、“底面”等表示方向和面的文字就是指将图3所示的室外单元2作为前表面的情况下的方向和面的意思。
室外单元2具有以下结构(所谓箱型结构):通过使用沿铅垂方向延伸的隔板57将单元壳体50的内部空间左右分割而形成送风机室S1和机械室S2。室外单元2在将室外空气从单元壳体50的背面及侧面的一部分朝内部吸入之后,从单元壳体50的前表面排出空气。室外单元2主要具有:单元壳体50;制冷剂回路构成零件,该制冷剂回路构成零件包括压缩机21、四通切换阀22、室外热交换器23、膨胀阀26、制冷剂套29、截止阀27、28及将上述设备连接的制冷剂管31至35;室外风扇36;以及设有多个电气部件的电气部件单元70。另外,此处,对送风机室S1形成于单元壳体50的靠左侧面的位置、机械室S2形成于单元壳体50的靠右侧面的位置的例子进行说明,但左右也可以相反。
单元壳体50形成为大致长方体状,主要收容有制冷剂回路构成零件21至28、室外风扇36及电气部件单元70。单元壳体50具有底板51、送风机室侧侧板52、机械室侧侧板53、送风机室侧前板54、机械室侧前板55以及顶板56。
底板51是构成单元壳体50的底面部分的板状构件。在底板51的下侧设有固定于现场安装面的基础脚58、59。
送风机室侧侧板52是构成单元壳体50的靠送风机室S1的侧面部分的板状构件。送风机室侧侧板52的下部固定于底板51。在送风机室侧侧板52上形成有由室外风扇36吸入至单元壳体50内的室外空气的吸入口52a。
机械室侧侧板53是构成单元壳体50的靠机械室S2的侧面部分的一部分和单元壳体50的靠机械室S2的背面部分的板状构件。机械室侧侧板53的下部固定于底板51。在送风机室侧侧板52的背面侧的端部与机械室侧侧板53的送风机室S1侧的端部之间形成有由室外风扇36吸入至单元壳体50内的室外空气的吸入口52b。
送风机室侧前板54是构成单元壳体50的送风机室S1的前表面部分的板状构件。送风机室侧前板54的下部固定于底板51,送风机室侧前板54的左侧面侧的端部固定于送风机室侧侧板52的前表面侧的端部。在送风机室侧前板54处设有吹出口54a,该吹出口54a用于将由室外风扇36吸入至单元壳体50内部的室外空气吹出至外部。
机械室侧前板55是构成单元壳体50的机械室S2的前表面部分的一部分和单元壳体50的机械室S2的侧面部分的一部分的板状构件。机械室侧前板55的送风机室S1侧的端部固定于送风机室侧前板54的机械室S2一侧的端部,其背面侧的端部固定于机械室侧侧板53的前表面侧的端部。
顶板56是构成单元壳体50的顶面部分的板状构件。顶板56固定于送风机室侧板52、机械室侧侧板53、送风机室侧前板54。
隔板57是配置于底板51上的沿铅垂方向延伸的板状构件。隔板57通过将单元壳体50的内部空间左右分割而形成靠左侧面的送风机室S1和靠右侧面的机械室S2。隔板57的下部固定于底板51,隔板58的前表面侧的端部固定于送风机侧前板54,隔板57的背面侧的端部固定于室外热交换器22的机械室S2侧的端部。
室外风扇36在送风机室S1内以面向吹出口54a的方式配置于室外热交换器23的前表面侧的位置。
室外热交换器23是大致L字形状的热交换器面板,并以沿着单元壳体50的左侧面及背面的方式配置于送风机室S1内。
压缩机21是立式圆筒形状的密闭型压缩机,配置于机械室S2内。
电气部件单元70以位于靠单元壳体50的前表面的位置的方式配置于机械室S2内。电气部件单元70是设有用于室外单元2内的设备的控制等的多个电气部件的单元,其设有室外侧控制部20。电气部件单元70主要具有:印刷基板71;以及多个电气部件,这多个电气部件包括构成用于向压缩机用电动机21a进行电源供给的后述电源电路100的被冷却元件103、142a至142c、143a至143c、106和室外侧控制部20。包括后述的被冷却元件103、142a至142c、143a至143c、106和室外侧控制部20在内的多个电气部件安装于印刷基板71的主面71a(在此是面向室外单元2的前表面侧的面)。
此处,制冷剂套29是沿液体制冷剂管35的弯曲成U字的部分的长边方向的纵长形状的构件,其支承于印刷基板71上。制冷剂套29安装有以沿上下方向折返的方式弯曲成U字的液体制冷剂管35。制冷剂套29配置成从前表面侧覆盖被安装于印刷基板71的主面71a的被冷却元件103、142a至142c、143a至143c、106,且与被冷却元件103、142a至142c、143a至143c、106进行热接触。
另外,此处虽未图示,但四通切换阀22、膨胀阀26等制冷剂回路构成零件也配置于单元壳体50内。此外,包括电源电路100和制冷剂套29在内的电气部件单元70的详细结构会在后面进行说明。
(3)空调装置的基本动作
接着,使用图1对空调装置1的基本动作进行说明。作为基本动作,空调装置1能一边利用制冷剂套29对被冷却元件103、142a至142c、143a至143c、106进行冷却,一边进行制冷运转及制热运转。另外,制冷运转及制热运转是由控制部8进行的。
<制冷运转>
在制冷运转时,四通切换阀22被切换至制冷循环状态(图1的实线所示的状态)。
在制冷回路10中,制冷循环中的低压气体制冷剂被吸入至压缩机21,并在被压缩至制冷循环中的高压之后被排出。
从压缩机21排出后的高压气体制冷剂经由四通切换阀22而被输送至室外热交换器23。
被输送至室外热交换器23的高压气体制冷剂在室外热交换器23中与由室外风扇36作为冷却源供给来的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而散热,从而成为高压的液体制冷剂。
室外热交换器23中散热后的高压液体制冷剂被输送至制冷剂套29。
被送至制冷剂套29的高压液体制冷剂与被冷却元件103、142a至142c、143a至143c、106进行热交换而被加热。此时,被冷却元件103、142a至142c、143a至143c、106根据在制冷剂套29中流动的高压液体制冷剂的流量(即制冷剂循环量)及温度而被冷却。
制冷剂套29中被加热后的高压液体制冷剂被输送至膨胀阀26。
输送至膨胀阀26的高压液体制冷剂被膨胀阀26减压至制冷循环中的低压,并成为低压的气液两相状态的制冷剂。在膨胀阀26中减压后的低压气液两相状态的制冷剂经由液体侧截止阀27及液体制冷剂连通管5而被输送至室内热交换器41。
被输送至室内热交换器41后的低压的气液两相状态的制冷剂在室内热交换器41中与由室内风扇42作为加热源供给来的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蒸发。藉此,室内空气被冷却,然后,被供给至室内,以进行室内的制冷。
在室内热交换器41中蒸发后的低压气体制冷剂经由气体制冷剂连通管6、气体侧截止阀28及四通切换阀22而被再次吸入压缩机21。
<制热运转>
在制热运转时,四通切换阀22被切换至制热循环状态(图1的虚线所示的状态)。
在制冷回路10中,制冷循环中的低压气体制冷剂被吸入至压缩机21,并在被压缩至制冷循环中的高压之后被排出。
从压缩机21排出后的高压气体制冷剂经由四通切换阀22、气体侧截止阀28及气体制冷剂连通管6而被输送至室内热交换器41。
被输送至室内热交换器41的高压气体制冷剂在室内热交换器41中与由室内风扇42作为冷却源供给来的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而散热,从而成为高压的液体制冷剂。藉此,室内空气被加热,然后,被供给至室内,以进行室内的制热。
室内热交换器41中散热后的高压液体制冷剂经由液体制冷剂连通管5及液体侧截止阀27而被输送至膨胀阀26。
输送至膨胀阀26的高压液体制冷剂被膨胀阀26减压至制冷循环中的低压,并成为低压的气液两相状态的制冷剂。膨胀阀26中减压后的低压的气液两相状态下的制冷剂被输送至制冷剂套29。
被输送至制冷剂套29的低压的气液两相状态的制冷剂与被冷却元件103、142a至142c、143a至143c、106进行热交换而被加热。此时,被冷却元件103、142a至142c、143a至143c、106根据在制冷剂套29中流动的低压气液两相状态的制冷剂的流量(即制冷剂循环量)及温度而被冷却。
制冷剂套29中被加热后的低压的气液两相状态的制冷剂被输送至室外热交换器23。
输送至室外热交换器23的低压的气液两相状态的制冷剂在室外热交换器23中与由室外风扇36作为加热源供给来的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蒸发,从而成为低压的气体制冷剂。
在室外热交换器23中蒸发后的低压制冷剂经由四通切换阀22而被再次吸入压缩机21。
(4)包括电源电路和制冷剂套在内的电气部件的结构
接下来,用图2至图7对包括电源电路100和制冷剂套29在内的电气部件单元70的结构进行说明。此处,图4是电源电路100的示意结构图。图5是印刷基板71的主视图。图6是制冷剂套29的主视图。图7是图6的I-I线剖视图。
如上所述,电气部件单元70主要具有:印刷基板71;以及多个电气部件,这多个电气部件包括构成用于向压缩机用电动机21a进行电源供给的电源电路100的被冷却元件103、142a至142c、143a至143c、106和室外侧控制部20。此外,包括被冷却元件103、142a至142c、143a至143c、106和室外侧控制部20在内的多个电气部件安装于印刷基板70的主面71a(在此是面向室外单元2的前表面侧的面)。
首先,对印刷基板71以及被安装的多个电气部件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印刷基板71具有通过拆下单元外壳50的一部分(此处是机械室侧前板55)而出现的朝向开口一侧的主面(前表面)71a,且在该主面71a上安装有多个电气部件。印刷基板71以与上下方向平行的姿势配置于机械室S2内。另外,印刷基板71不限于以严格与上下方向平行的姿势配置,也可以相对于上下方向稍倾斜的姿势配置。
多个电气部件包括强电零件组和弱电零件组。在强电零件组中,包含用于进行动力控制和电力变换等的动力***的多个电气部件。具体而言,在强电零件组中,包含构成用于向压缩机用电动机21a供给电源的电源电路100的电气部件等。在弱电零件组中,包括开关和连接器等操作元件和LED等显示元件那样的通信***、信号***的多个电气部件。具体而言,在弱电零件组中,包括用于进行各种设定的维修开关108和为了进行室外单元2的控制而设置的微型计算机和存储器等构成的室外侧控制部20等。
电源电路100是用于向压缩机用电动机21a供给电源的电气电路。另外,此处作为电源电路100,对将用于压缩机用电动机21a的电源电路安装于印刷基板71的结构进行说明。另外,虽然此处未进行图示,但是室外单元20还具有用于向室外风扇用电动机36a供给电源的电源电路。但是,其结构与以下说明的用于压缩机用电动机21a的电源电路100相同,因此在此省略说明。但是,在将用于室外风扇用电动机36a的电源电路安装于印刷基板71的情况下,与构成用于压缩机用电动机21a的电源电路100的电气部件相同地,优选安装于印刷基板71的主面71a。
电源电路100主要具有输入线部102、整流电路103、功率因素改善电路104、滤波电容器105a至105c、逆变器电路106以及输出线部107。
输入线部102是从工业电源等电源101输入单相交流电源的端子部。
整流电路103连接于输入线部102,且是将经由输入线部102输入的交流电压整流为直流电压的电路部。整流电路103主要具有发热量大的二极管电桥等,且构成需要进行冷却的被冷却元件。
功率因素改善电路104连接于整流电路103与滤波电容器105a至105c之间,且是用于对电源电路100的功率因素,即从电源101输入的电力中实际被负荷(此处是压缩机用电动机21a)使用的有效电力进行改善的电路。功率因素改善电路104主要具有相互并联连接的多个(此处是3个)电抗器141a至141c、与各电抗器141a至141c连接的二极管142a至142c以及开关元件143a至143c。多个电抗器141a至141c分别连接于从整流电路103的输出端分支为多个(此处是3个)的电路部。二极管142a至142c分别与对应的电抗器141a至141c串联连接。开关元件143a至143c由栅双极型晶体管等构成,且分别连接于从对应的电抗器141a至141c与对应的二极管142a至142c之间分支的电路部。功率因素改善电路104具有发热量大的二极管142a至142c以及开关元件143a至143c,且这些元件构成需要冷却的被冷却元件。另外,此处,功率因素改善电路104虽然具有3个由电抗器、二极管以及开关元件构成的组,但不限于此,也可具有两个由电抗器、二极管以及开关元件构成的组,或具有4个以上由电抗器、二极管以及开关元件构成的组。
滤波电容器105a至105c连接于功率因素改善电路104与逆变器电路106之间,且是对经由功率因素改善电路104输入的直流电压进行平滑的元件。另外,虽然此处滤波电容器105a至105c有3个,但不限于此,滤波电容器的个数也可以为两个以下,也可以为4个以上。
逆变器电路106连接于滤波电容器105a至105c与输出线部107之间,且是将用滤波电容器105a至105c平滑后的直流电压变换为期望的三相驱动电流的电路部。逆变器电路106具有栅双极晶体等开关元件,且构成需要冷却的被冷却元件。
输出线部107是用于将从逆变器电路106输出的驱动电流向压缩机用电动机21a输出的端子部。
此外,电源电路100利用室外侧控制部20控制构成功率因素改善电路104以及逆变器电路106的开关元件等,以调节向压缩机用电动机21a输出的驱动电流。
像这样,此处电源电路100构成具有功率因素改善电路104的交错型电源电路。此外,该功率因素改善电路104具有多个(此处是3个)电抗器141a至141c、与各电抗器141a至141c连接的作为被冷却元件的二极管142a至142c以及开关元件143a至143c。此外,电源电路100还具有作为被冷却元件的整流电路103以及逆变器电路106。
接下来,对安装于印刷基板71的多个电气部件的配置进行详细说明。在印刷基板71的主面71a中,强电零件组配置于大致靠右部的区域,而弱电零件组配置于大致靠左部的区域。像这样,通过分开配置强电零件组和弱电零件组,弱电零件不易从强电零件受到不良影响。另外,此处弱电零件组配置于大致靠左部的区域而强电零件组配置于大致靠右部的区域,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左右相反,还可以是划分为上下区域等其他的划分方法。
此处,构成弱电零件组的电气部件中,室外侧控制部20配置于印刷基板71的靠左的下部,维修开关108配置于印刷基板71的靠左的上部。另外,维修开关108配置于上缘部,因此,维修时作业性优越。
构成强电零件组的电气部件中,输入线部102配置于印刷基板71的靠右的上部。
整流电路103配置于印刷基板71的靠右的上部。在此,整流电路103配置于输入线部102的大致下侧的位置。
功率因素改善电路104配置于印刷基板71的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的中央部附近。在此,功率因素改善电路104配置于整流电路103的大致下侧的位置。此外,构成功率因素改善电路104的二极管142a至142c以及开关元件143a至143c配置于整流电路103的正下方的位置,电抗器141a至141c配置于二极管142a至142c以及开关元件143a至143c的正左侧的位置。像这样,此处在印刷基板71的主面71a上与其他强电零件组一起也安装有电抗器141a至141c。此外,二极管142a至142c沿上下方向依次排列配置,在各二极管142a至142c的正下侧的位置上配置有对应的开关元件143a至143c。此外,电抗器141a至141c也分别配置于由对应的二极管142a至142c以及开关元件143a至143c构成的组的大致左侧的位置。藉此,电抗器141a至141c配置于构成功率因素改善电路104的二极管142a至142c以及开关元件143a至143c附近。
滤波电容器105a至105c配置于印刷基板71的靠右侧的上下方向中央部附近。配置于功率因素改善电路104的正右边的位置。此处,滤波电容器105a至105c沿上下方向排列配置。藉此,电抗器141a至141c隔着构成功率因素改善电路104的二极管142a至142c以及开关元件143a至143c配置于与滤波电容器105a至105c相反的一侧。即,构成功率因素改善电路104的电抗器141a至141c、构成功率因素改善电路104的二极管142a至142c以及开关元件143a至143c、滤波电容器105a至105c按电源供给路径的顺序配置。
逆变器电路106配置于印刷基板71的靠右的下部。逆变器电路106配置于功率因素改善电路104的大致下侧的位置,更具体而言,是配置在二极管142a至142c以及开关元件143a至143c(此处是配置于最下侧位置的开关元件143c)的正下方的位置。藉此,此处,在印刷基板71的主面71a中,作为构成电源电路100的被冷却元件的整流电路103、功率因素改善电路104的二极管142a至142c以及开关元件143c至143c、逆变器电路106沿着同一方向(此处是上下方向)按顺序排成一列。即,构成电源电路100的被冷却元件103、142a至142c、143a至143c、106按照电源电路100的电源供给路径的顺序配置于印刷基板71的主面71a。此外,由于此处输入线部102配置于整流电路103的大致上侧的位置,因此包括输入线部102在内都按照电源电路100的电源供给路径的顺序配置于印刷基板71的主面71a。
输出线路107配置于印刷基板71的靠右的下部附近。此处输出线部107配置于逆变器电路106的正右侧的位置。
接下来,详细说明对安装于印刷基板71的主面71a的对被冷却元件103、142a至142c、143a至143c、106进行冷却的制冷剂套29的结构。制冷剂套筒29主要具有制冷剂冷却构件80和盖构件90。
制冷剂冷却构件80形成有供构成制冷剂回路10的制冷剂管(此处是液体制冷剂管35)嵌合的槽部81,且是与被冷却元件103、142a至142c、143a至143c、106热接触的纵长形状的金属制构件。制冷剂冷却构件80配置成背面与安装于印刷基板71的被冷却元件103、142a至142c、143a至143c、106的前表面侧接触。即,在此,包括制冷剂冷却构件80的制冷剂套29配置于电抗器141a至141c与滤波电容器105a至105c的左右方向之间。制冷剂冷却构件80经由支承构件76支承于印刷基板71上。此处,支承构件76是通过嵌合于制冷剂冷却构件80的上端以及下端或通过螺钉紧固等进行固定的构件。此外,支承构件76也可与制冷剂冷却构件80一体地形成。在制冷剂冷却构件80的前表面形成有一对槽部81。一对槽部81沿液体制冷剂管35的直管部向上下方向延伸。槽部81形成为大致圆弧状的截面,且与液体制冷剂管35的外周面的一部分嵌合。在液体制冷剂管35与槽部81之间涂布有用于促进热传导的润滑脂。在一对槽部81的左右方向之间形成有与槽部81大致平行地向上下方向延伸的中间部82。此外,被冷却元件103、142a至142c、143a至143c、106采用元件固定螺钉83通过螺钉紧固而固定在制冷剂冷却构件80的背面。另外,被冷却元件103、142a至142c、143a至143c、106的固定于制冷剂冷却构件80的固定方法不限于螺钉紧固,只要是热接触即可,因此,并非必须使被冷却元件103、142a至142c、143a至143c、106固定于制冷剂冷却构件80。
盖构件90是将在制冷剂管(此处是液体制冷剂管35)嵌合于槽部81的状态下的制冷剂冷却构件80覆盖的纵长形状的金属制构件。盖构件90与制冷剂冷却构件80相对地配置。盖构件90跨越制冷剂冷却构件80的一对槽部81。在盖构件90的左右方向中央部分上形成有与制冷剂冷却构件80的中间部82相对的安装部91。盖构件90将在液体制冷剂管35嵌合于槽部81的状态下的制冷剂冷却构件80覆盖,此外,在安装部91的位置处利用多个(此处是两个)盖固定螺钉92通过螺钉紧固而固定于制冷剂冷却构件80的中间部82。另外,盖固定螺钉92的个数不限于两个,也可以是一个,还可以是3个以上。此外,使盖构件90通过螺钉紧固而固定于制冷剂冷却构件80的位置也不限于左右方向的中央部分。此外,盖构件90的固定于制冷剂冷却构件80的固定方法也不仅限于螺钉紧固。
利用具有以上结构的制冷剂套29,对沿上下方向排列配置并安装在印刷基板71的主面71a上的被冷却元件103、142a至142c、143a至143c、106进行冷却。
(5)空调装置的特征
在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中,具有以下特征。
<A>
在此,如上所述,与现有的利用制冷剂套对被冷却元件进行冷却的结构不同,在印刷基板71的一方的主面71a上,与其他的强电零件一起安装有电抗器141a至141c。因此,可以省去用于连接电抗器141a至141c的线束。
藉此,此处能抑制印刷基板71上的配线图案变得复杂化,从而能实现干涉噪音的降低。此外,这样还有助于印刷基板71的小型化和降低成本,从而能实现在高性能的印刷基板71上配置零件。
<B>
在此,如上所述,电源电路100采用了交错型电源电路。在该交错型电源电路100中,具有整流电路103、功率因素改善电路104以及逆变器电路106,这些电路103、104、106以整流电路103、功率因素改善电路104、逆变器电路106这样的电源供给路径的顺序连接。这些电路103、104、106中包含二极管和开关元件等被冷却元件。
此外,此处如上所述,将这些电路103、104、106中包含的被冷却元件按照电源供给路径的顺序,即按照整流电路103、构成功率因素改善电路104的被冷却元件(二极管142a至142c以及开关元件143a至143c)、逆变器电路106的顺序配置。
藉此,此处即便是在采用零件数目多的交错型电源电路100的情况下,也能抑制印刷基板71上的配线图案变得复杂化。具体而言,被冷却元件103、142a至142c、143a至143c、106在上下方向上集中地排列,因此,能按照电源供给路径的顺序以极短的距离设置将整流电路103、功率因素改善电路104以及逆变器电路106连接的配线图案。此外,此处输入线部102配置于整流电路103的正上侧,因此,包括从输入线部102至整流电路103的配线图案在内,能按照电源供给路径的顺序以极短的距离设置配线图案。此外,此处输入线部107配置于逆变器电路106的正右侧,因此,包括从逆变器电路106至输出线部107的配线图案在内,能按照电源供给路径的顺序以极短的距离设置配线图案。此外,这样还能有助于配线基板71的小型化。
<C>
此外,在交错型电源电路100中,在功率因素改善电路104与逆变器电路106之间连接有滤波电容器105a至105c,功率因素改善电路104具有在多个电抗器141a至141c上分别连接有二极管142a至142c以及开关元件143a至143c的结构。包含滤波电容器105a至105c的这些零件按照电抗器141a至141c、二极管142a至142c以及开关元件143a至143c、滤波电容器105a至105c这样的电源供给路径的顺序连接。
此外,此处如上所述,电抗器141a至141c隔着二极管142a至142c以及开关元件143a至143c配置于与滤波电容器105a至105c相反的一侧。此处,在电抗器141a至141c的右侧配置有二极管142a至142c以及开关元件143a至143c,在更右侧配置有滤波电容器105a至105c。即,构成功率因素改善电路104的电抗器141a至141c、构成功率因素改善电路104的二极管142a至142c以及开关元件143a至143c、滤波电容器105a至105c按照电源供给路径的顺序配置。
此外,此处如上所述,将电抗器141a至141c隔着二极管142a至142c以及开关元件143a至143c配置于与滤波电容器105a至105c相反的一侧,并且,将电抗器141a至141c配置于构成功率因素改善电路104的二极管142a至142c以及开关元件143a至143c的附近。具体而言,使电抗器141a至141c配置于二极管142a至142c以及开关元件143a至143c的正左侧。
藉此,此处即便是在采用零件数目多的交错型电源电路100的情况下,也能抑制印刷基板71上的配线图案变得复杂化。具体而言,构成功率因素改善电路104的电抗器141a至141c、构成功率因素改善电路104的二极管142a至142c以及开关元件143a至143c、滤波电容器105a至105c在左右方向上集中地排列,因此,能按照电源供给路径的顺序以极短的距离设置将功率因素改善电路104以及滤波电容器105a至105c连接的配线图案。此外,这样还能有助于配线基板71的进一步小型化。
<D>
特别地,此处如上所述,在印刷机板71上安装有制冷剂套29这样的大零件,因此,需要将被冷却元件103、142a至142c、143a至143c、106集中地配置于制冷剂套29的位置,连接强电零件的配线图案的配置的制约会很大。
但是,通过对上述<A>至<C>那样的包括电抗器141a至141c的配置的强电零件组的配置进行设计,一边能充分得到制冷剂套29对被冷却元件103、142a至142c、143a至143c、106的冷却效果,一边能抑制印刷基板71上的配线图案变得复杂化,从而能实现干涉噪音的降低。
<E>
此外,此处如上所述,输出线部107配置于与输入线部102在上下方向上分离的位置。通过像这样将输入线部102和输出线部107分离,能提高降低干涉噪音的效果。此外,此处输入线部102配置于印刷基板71的上端部附近,输出线部97配置于印刷基板71的下端部附近。藉此,在制造生产线上,能提高将输入线部102以及输出线部107连接于其他配线的作业等的作业效率。
(6)变形例
<A>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制冷装置,举例说明了通过连接室外单元2和室内单元4而构成的形式的空调装置1,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制冷装置。
<B>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了印刷基板71的主面71a面向室外单元2的前表面侧的情况,但不限于此,也可根据电气部件单元70的结构或室外单元2内的电气部件单元70的配置,面向左右表面侧或上表面侧等其他方向。
<C>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相对于制冷剂套29,电抗器141a至141c配置于左侧,滤波电容器105a至105c配置于右侧,但不限于此,相对于制冷剂套,也可以是电抗器141a至141c在右侧,滤波电容器105a至105c在左侧。
<D>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电源电路,举例说明了交错型的电源电路100,但不限于此,也可应用于具有包括电抗器和需要冷却的被冷却元件在内的强电零件组的其他直流-直流转换器电路等各种电源电路。
<E>
上述实施方式的制冷剂套29在室内单元2中是纵长形状,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横着的长条形状。
<F>
上述实施方式的制冷剂套29利用在液体制冷剂管35中流动的制冷剂对被冷却元件103、142a至142c、143a至143c、106进行冷却,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利用在制冷剂回路10的其他制冷剂管中流动的制冷剂对被冷却元件103、142a至142c、143a至143c、106进行冷却。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广泛应用于具有利用流过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对被冷却元件进行冷却的制冷剂套的制冷装置。
符号说明
1空调装置(制冷装置)
10制冷剂回路
29制冷剂套
71印刷基板
71a主面
100电源电路
103整流电路(被冷却元件)
104功率因素改善电路
105a至105c滤波电容器
141a至141c电抗器
142a至142c二极管(被冷却元件)
143a至143c开关元件(被冷却元件)
106逆变器电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3-224785号公报。

Claims (4)

1.一种制冷装置(1),其具有制冷剂回路(10),其特征在于,包括:
强电零件组,该强电零件组包含电抗器(141a至141c)和需要冷却的被冷却元件(103、142a至142c、143a至143c、106);
弱电零件组;
印刷布线板(71);以及
制冷剂套(29),该制冷剂套(29)通过流过所述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对所述被冷却元件进行冷却,
在所述印刷布线板的一方的主面(71a)上安装有包含所述电抗器的所述强电零件组以及所述弱电零件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装置(1),其特征在于,
所述强电零件组构成交错式的电源电路(100),
构成所述电源电路的所述被冷却元件(103、142a至142c、143a至143c、106)是按照所述电源电路的电源供给路径的顺序配置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装置(1),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抗器(141a至141c)为多个,
所述电源电路具有整流电路(103)、功率因素改善电路(104)、滤波电容器(105a至105c)以及逆变器电路(106),
所述功率因素改善电路具有:互相并联连接的多个所述电抗器;以及与各所述电抗器连接的作为所述被冷却元件的二极管(142a至142c)以及开关元件(143a至143c),
所述电抗器隔着构成所述功率因素改善电路的所述二极管以及所述开关元件配置在与滤波电容器相反的一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装置(1),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抗器(141a至141c)配置在构成所述功率因素改善电路(104)的所述二极管(142a至142c)以及所述开关元件(143a至143c)的附近。
CN201480068051.6A 2013-12-24 2014-12-16 制冷装置 Pending CN10581437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65680A JP5842905B2 (ja) 2013-12-24 2013-12-24 冷凍装置
JP2013-265680 2013-12-24
PCT/JP2014/083229 WO2015098617A1 (ja) 2013-12-24 2014-12-16 冷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14374A true CN105814374A (zh) 2016-07-27

Family

ID=534784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68051.6A Pending CN105814374A (zh) 2013-12-24 2014-12-16 制冷装置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9693490B2 (zh)
EP (1) EP3091309B1 (zh)
JP (1) JP5842905B2 (zh)
CN (1) CN105814374A (zh)
AU (1) AU2014371372B2 (zh)
BR (1) BR112016011661B1 (zh)
ES (1) ES2856478T3 (zh)
WO (1) WO2015098617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93672A (zh) * 2017-08-04 2017-12-1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电控板及制冷装置
CN110192337A (zh) * 2017-03-02 2019-08-30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功率转换装置
CN110679075A (zh) * 2017-05-30 2020-01-10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电力变换装置以及冷冻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42905B2 (ja) 2013-12-24 2016-01-13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冷凍装置
JP2017008125A (ja) * 2015-06-16 2017-01-12 Jnc株式会社 ケイ素化合物を含む組成物とその硬化膜
JP6597714B2 (ja) * 2017-05-30 2019-10-30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電力変換装置、冷凍装置
DE112017007720T5 (de) * 2017-07-03 2020-03-1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Kühlkörper
DE102017115631A1 (de) * 2017-07-12 2019-04-11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Vorrichtung zum Laden mindestens einer Batterie
BE1026208B1 (nl) * 2018-04-12 2019-11-13 Atlas Copco Airpower Naamloze Vennootschap Oliegeïnjecteerde schroefcompressorinrichting
JP6780726B2 (ja) * 2019-03-28 2020-11-04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23449A (ja) * 1992-10-12 1994-05-06 Hitachi Ltd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ユニット
WO2001073933A1 (fr) * 2000-03-27 2001-10-04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Convertisseur a une seule phase, convertisseur et dispositif pour cycle de refrigeration
CN101208854A (zh) * 2006-01-16 2008-06-2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动机的驱动电路以及空调机的室外机
JP2011229364A (ja) * 2010-03-29 2011-11-10 Daikin Ind Ltd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回路
US20120312046A1 (en) * 2011-06-07 2012-12-13 Kim Hyunjong Air conditioner with a cooling module
EP2645008A1 (en) * 2012-03-30 2013-10-02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Inc. Heat sink for a condensing unit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WO2013157219A1 (ja) * 2012-04-20 2013-10-24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冷凍装置
WO2013157218A1 (ja) * 2012-04-20 2013-10-24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冷凍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81175B2 (ja) * 2000-03-27 2010-11-1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KR101619012B1 (ko) * 2012-04-27 2016-05-09 다이킨 고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냉동장치
JP5842905B2 (ja) 2013-12-24 2016-01-13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冷凍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23449A (ja) * 1992-10-12 1994-05-06 Hitachi Ltd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ユニット
WO2001073933A1 (fr) * 2000-03-27 2001-10-04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Convertisseur a une seule phase, convertisseur et dispositif pour cycle de refrigeration
CN101208854A (zh) * 2006-01-16 2008-06-2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动机的驱动电路以及空调机的室外机
JP2011229364A (ja) * 2010-03-29 2011-11-10 Daikin Ind Ltd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回路
CN102835010A (zh) * 2010-03-29 2012-12-19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开关电源电路
US20120312046A1 (en) * 2011-06-07 2012-12-13 Kim Hyunjong Air conditioner with a cooling module
EP2645008A1 (en) * 2012-03-30 2013-10-02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Inc. Heat sink for a condensing unit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WO2013157219A1 (ja) * 2012-04-20 2013-10-24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冷凍装置
WO2013157218A1 (ja) * 2012-04-20 2013-10-24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冷凍装置
JP2013224785A (ja) * 2012-04-20 2013-10-31 Daikin Industries Ltd 冷凍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92337A (zh) * 2017-03-02 2019-08-30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功率转换装置
CN110192337B (zh) * 2017-03-02 2021-09-07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功率转换装置
CN110679075A (zh) * 2017-05-30 2020-01-10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电力变换装置以及冷冻装置
US10739019B2 (en) 2017-05-30 2020-08-11 Daikin Industries, Ltd. Power conversion device and refrigeration apparatus
CN110679075B (zh) * 2017-05-30 2021-01-05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电力变换装置以及冷冻装置
CN107493672A (zh) * 2017-08-04 2017-12-1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电控板及制冷装置
CN107493672B (zh) * 2017-08-04 2019-07-3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电控板及制冷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112016011661A2 (zh) 2017-08-08
BR112016011661B1 (pt) 2022-04-19
EP3091309A1 (en) 2016-11-09
US9693490B2 (en) 2017-06-27
ES2856478T3 (es) 2021-09-27
JP2015121364A (ja) 2015-07-02
JP5842905B2 (ja) 2016-01-13
AU2014371372B2 (en) 2016-08-11
EP3091309B1 (en) 2021-01-13
US20160330876A1 (en) 2016-11-10
WO2015098617A1 (ja) 2015-07-02
EP3091309A4 (en) 2017-09-06
AU2014371372A1 (en) 2016-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14374A (zh) 制冷装置
CN109729693B (zh) 一种用于封闭在壳体中的生热电子器件的冷却***
US20230349640A1 (en) Interlaced heat exchanger
JPWO2012073746A1 (ja) 一体型空調システム、その内気ユニット、外気ユニット、積層体
CN108954562B (zh) 空调器室外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EP1707886A3 (en) Heat-pump type heating apparatus
EP3276279B1 (en) Heat pump hot-water-supply outdoor device, and hot-water-supply device
KR101988309B1 (ko) 가스히트펌프 시스템
CN104654475A (zh) 散热器组件、空调器及空调***
CN107850323A (zh) 空调机的室外机以及空调机
CN1952512A (zh) 空调器的室外机散热结构
CN110260413A (zh) 一种窗机空调
EP3165849A1 (en) Heat source device and heat source system provided with heat source device
CN110864387A (zh) 空调机组
EP3534089A1 (en) Air-conditioning system
KR102509997B1 (ko) 실외 유닛
CN113518885B (zh) 空调机用室外机以及空调机
CN208186898U (zh) 空调器
CN104344474A (zh) 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219454079U (zh) 一种分体式空气能装置及具有其的多联供***
CN220528460U (zh) 具有散热功能的变频器及空调器
CN216203736U (zh)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KR102302792B1 (ko) 배관 연결 구조 및 이를 구비한 공기 조화기
CN102022805A (zh) 空调冷媒管过压保护电路
CN102954538A (zh) 窗式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