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74787A - 制动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制动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74787A
CN105774787A CN201410820474.0A CN201410820474A CN105774787A CN 105774787 A CN105774787 A CN 105774787A CN 201410820474 A CN201410820474 A CN 201410820474A CN 105774787 A CN105774787 A CN 1057747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control unit
heat dissipation
brake control
dissipation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82047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中野和彦
渡部纮文
安川大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Astem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82047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74787A/zh
Publication of CN1057747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747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Regulating Braking Fo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制动控制装置,其包括:响应制动踏板的操作产生液压制动压力的主缸;驱动主缸的电机;用于在其中组装主缸和电机的外壳;以及适合于对电机进行驱动控制的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具有至少部分地与外壳一体形成的底部,并包括安装有用于驱动电机的驱动元件的电路板。制动控制装置包括散热底座,该散热底座位于控制单元的底部内表面上,处于远离电机并比电机更靠近主缸的位置,并且该散热底座与电路板热接触,以便朝外壳散发由驱动元件产生的热量。

Description

制动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控制汽车制动器***中的执行机构的制动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控制汽车制动器***中的执行机构的制动控制装置的一个例子,日本公开专利文件2011-219079揭示了一种具有由电机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驱动的主缸的液压制动器组件。在此常规型制动控制装置中,控制单元与电机相邻布置。由于这种布置形式,出现了制动控制装置的尺寸变大、控制单元的散热性能和抗振性能较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因此,本发明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具有电机和控制单元的制动控制装置,这种制动控制装置在尺寸变小的同时提高了控制单元的散热性能和抗振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动控制装置,包括:响应制动踏板的操作而产生液压制动压力的主缸;驱动主缸的电机;用于在其中组装主缸和电机的外壳;以及适合于对电机进行驱动控制的控制单元,其中,该控制单元具有至少部分地与外壳一体形成的底部,并包括安装有用于驱动电机的驱动元件的电路板;该制动控制装置还包括散热底座,该散热底座位于控制单元底部,处于远离电机并比电机更靠近主缸的位置,并且与电路板热接触,以便朝外壳散发由驱动元件产生的热量。
在本发明中,散热底座在控制单元内处于外壳一侧,位于远离电机并比电机更靠近主缸的位置,从而电路板的驱动元件通过散热底座与外壳热接触。因此,可避免驱动元件受到电机的振动的影响。而且,驱动元件的热量可随时朝外壳散发。因此,在本发明中,能够提高控制单元的散热性能和抗振性能,同时减小制动控制装置的尺寸。
通过阅读以下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理解本发明之其它目的和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制动控制装置的透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制动控制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制动控制装置的控制单元的电路板的平面图;
图4是图3所示的电路板的背面的透视图;
图5是图1所示的制动控制装置的外壳的透视图,其中,控制单元的护盖已卸下;
图6是图1所示的制动控制装置的俯视图;
图7是图1所示的制动控制装置的前视图;
图8是图3所示的控制单元的连接器的附近结构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汽车的制动控制装置包括:主缸2,其响应汽车的制动踏板的操作而通过其中的活塞产生液压制动压力;驱动主缸2的电机3;用于在其中组装主缸2和电机3的外壳4;以及控制单元5,其与外壳4结合,并适合于对电机3进行驱动控制。
在此实施例中,主缸2和电机3在外壳4中彼此不是同轴布置的(即,主缸2和电机3布置为双轴方式)。外壳4在其中结合有已知的运动转化机构,以便当踏下制动踏板从而电机3的转子开始转动时,该运动转化机构把电机3的转子的旋转运动转化为主缸2的活塞的直线轴向运动,尽管在图中并未具体示出。
输入杆21连接至主缸2中的活塞,并从主缸2的一端引出。主缸2包括:液压流体箱22,该液压流体箱用于在其中储存制动液,以便向主缸2充填制动液;用于监测主缸2的内部压力的仪表管线***(未示出);以及用于泄放由活塞的运动产生的液压制动压力(即,制动液的压力)的制动管线***(未示出)。
下面将详细说明控制单元5的结构。
如图2所示,控制单元5包括电路板8、用于在其中容纳电路板8的箱形壳体6(作为壳体构件)、以及用于密封壳体6的盖子(作为盖子构件)。
电路板8具有由合成树脂材料制成的薄板状基板、安装在基板的一面80(以下称为“安装面”)上的主电路块81、以及安装在基板的另一面上的通电端子84,如图3和图4所示。
主电路块81包括向电机3输出控制信号的至少一个控制器82(例如微型计算机)和根据控制信号向通电端子84输出驱动信号的驱动元件83a和83b。在从驱动元件83a和83b接收到驱动信号时,通电端子84向电机3发送驱动信号。即,主电路块81作为电机3的逆变电路。
而且,在基板的安装面80上安装有继电器,该继电器具有MOSFET、并联电阻、共模线圈、常模线圈、电解电容等,作为滤波电子电路的部件,并且与主电路块81电连接。
在电路板8的基板的周缘部分中以适当的间隔形成有多个固定孔85,以便固定件86***到相应的固定孔85中,从而把电路板8固定在壳体6中。
电路板8还具有安装在基板的安装面80上的连接器7,如图1、图2和图8所示。
连接器7包括:把电路板8的主电路块81电连接至外部设备(未示出)的连接端子71;在其中容纳并支撑连接端子71的连接器本体72,连接端子71的一端通过连接器本体72的开口70露出;与连接器本体72的底部侧外周表面一体形成的凸缘部73;以及与连接器本体72和凸缘部73一体形成的支撑部74,该支撑部74把连接器本体72和凸缘部73支撑在电路板8上。
在连接器7的凸缘部73中形成有密封槽75,盖子9的突出部94可***到密封槽75中。
在把突出部94***到密封槽75中时,使用密封剂10填充密封槽75。对密封剂10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制,只要密封剂10具有流动性。密封剂10例如可为环氧密封材料、硅树脂密封材料、丙烯酸密封材料等。密封剂10可根据制动控制装置1的性能规格适当选择。不一定要用密封剂10填满密封槽75。填充到密封槽75中的密封剂10的量只需保证:当把突出部94***到密封槽75内的密封剂10中时,因突出部94的***而被挤出的密封剂10的量足以充满如图8所示的缝隙L1。
为了提高盖子9与壳体6的附接精度,导引部可与密封槽75一体形成,以便把突出部94沿宽度方向导引至密封槽75的中心附近。
壳体6具有箱形壳体本体61,该壳体本体61至少部分地与外壳4一体形成,并在其中限定用于容纳电路板8的空间。在此实施例中,壳体本体61具有底部,底部的一部分与外壳4组合并一体形成,剩下另一部分6A未与外壳4组合,如图5所示。
如图1和图5至图7所示,多个板状散热翅片66形成在壳体61的未组合部分6A的外表面(电机侧表面)上,并朝电机3延伸。
在此实施例中,不同尺寸的散热底座62a至62c突出地形成在壳体本体61的底部内表面上,与如图2和图5所示的电路板8的高发热电路部件(例如控制器82、驱动元件83a和83b、以及滤波电子电路部件)的位置对应,从而朝外壳4散发由这些电路部件产生的热量。
散热底座62a与壳体61的底部内表面一体形成,处于远离电机3并且比电机3更靠近主缸2的位置(即,与主缸2的轴线相邻)。在电路板8容纳在壳体6的状态中,散热底座62a与电路板8热接触,以便朝外壳4散发由驱动元件83a产生的热量。
散热底座62b的尺寸(体积)比散热底座62a小,它与壳体本体61的底部内表面一体形成,处于与壳体6的未组合部分6A对应的位置。在电路板8容纳在壳体6内的状态中,散热底座62b与电路板8热接触,以便朝散热翅片66散发由驱动元件83b产生的热量。
散热底座62c的尺寸(体积)比散热底座62b小,它与壳体61的底部内表面一体形成,处于与散热底座62a邻接的位置。在电路板8容纳于壳体6的状态下,散热底座62c与电路板8热接触,以便朝外壳4散发由控制器82产生的热量。
在壳体本体61的底部内表面的角部附近突出地形成有多个固定部63,通过把电路板8的固定件86拧入相应的固定部63中,能够把电路板8固定在壳体6中。在壳体本体61的角部附近还突出地形成有多个固定部65,用于把盖子9固定到壳体6上。
在壳体本体61的周缘部分形成有密封槽64,盖子9的突出部91可***到密封槽64中。
与密封槽75的情况一样,在把突出部91***到密封槽64中时,使用密封剂10填充密封槽64。此处所用的密封剂10可与上述的密封剂相同。不一定要用密封剂10填满密封槽64。填充到密封槽84中的密封剂10的量只需保证:当把突出部91***到密封槽64内的密封材料10中时,因突出部91的***而被挤出的密封剂10的量足以充满如图8所示的缝隙L2。
需要说明的是,在此实施例中,固定部63的高度设置为:在电路板8正确固定到壳体6的固定部63上的状态中,连接器7的密封槽75处于比壳体6的密封槽64高的位置。
如图5所示,在散热底座62a和62b上分别布置有散热件67。对散热件67没有特别的限制,只要散热件67具有导热性质。散热件67不局限于片状。可以使用已知的散热材料,例如散热脂、以散热胶为代表的导热胶等。
盖子9包括由金属材料或树脂材料构成的箱形盖子本体91,以封闭其中容纳有电路板8的壳体6的开口,如图1所示。在此,通过采用树脂材料,能够降低盖子9的生产成本和重量。上述的突出部91形成在盖子本体91的周缘部分周围,向下突出并接合于壳体64的密封槽64中。
盖子本体91具有窗部92,该窗部形成在盖子本体91中的顶盖中,连接器7的连接器本体72穿过窗部92。如图8所示,窗部92包括从盖子本体91的顶盖的下表面向下突出的窗框93。上述的突出部94与窗框93的周缘部分一体形成,并形成在该周缘部分的周围,其向下突出,并接合于连接器7的密封槽75内。
应说明的是,根据在组装好控制单元5之后连接器7的密封槽75与壳体6的密封槽64之间的高度差,从盖子本体91的顶盖的下表面至突出部94的远端的距离设置为小于从盖子本体91的顶盖的下表面至突出部91的远端的距离。
如图2所示,在盖子本体90的周缘部分的角部形成有多个固定孔96,通过把固定件95***到固定孔96中,并把这些固定件95拧入壳体6的相应固定部65中,可把盖子9固定到壳体6上。
下面将参照图2、图5和图8说明控制单元5的组装方法的一个例子。
在把散热件67粘贴或装设到壳体6的散热底座62a和62b上之后,把电路板8置于壳体6的固定部63上。然后,通过电路板8的固定孔85***固定件6,并把固定件86拧入壳体6的固定部63中。此时,壳体6的容纳空间的开口、壳体6的密封槽64的开口、以及连接器7的密封槽75的开口朝向同一方向。
随后,使用密封剂10填充壳体的密封槽64以及连接器7的密封槽75。
然后,分别把盖子9的突出部91和94***到壳体6的密封槽64和连接器7的密封槽75中,并使连接器7的连接器本体72穿过盖子9的窗部92,从而把盖子9附接到壳体6上。
在把突出部91***密封槽64之前,需要把突出部94***到密封槽75中,如图8所示。这能使盖子9相对于壳体6正确地水平定位,以便沿宽度方向把突出部91的远端导引至密封槽64的中心附近。
当把盖子9推到壳体6上时,盖子9的突出部91和94分别嵌入到壳体6的密封槽64和连接器7的密封槽75内的密封剂10中。当把盖子9进一步推到壳体6上时,由于密封槽64和75***到突出部91和94中,密封剂10被挤出,充满如图8所示的缝隙L1和L2,从而在壳体6的周缘部分和盖子9之间以及连接器7的周缘部分和盖子9(窗部92)之间形成不透气和不漏水的密封。
通过这种方式,在使用密封剂10填充壳体6的密封槽64和连接器7的密封槽75之后,盖子9被固定到壳体6上。
然后,把固定件95穿过盖子9的固定孔96,并拧入壳体6的固定部65中。
当密封剂10经过预定时间固化后,壳体6和盖子9完全固定到一起。由此完成控制单元5的组装。
在组装好的状态中,电路板8通过散热件67与散热底座62a至62c热接触,从而能够有效地朝外壳4散发由高发热电路部件(例如控制器82及驱动元件83a和83b)产生的热量。
在电机3的工作过程中,盖子9的顶盖可能竖向振动。但是,弹性密封剂10处于盖子和连接器7之间以及盖子9和壳体6之间,如图8所示。这种振动可被弹性密封剂10吸收,因而不会对驱动元件83a和83b等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如上所述,能够提高控制单元5的散热性能和抗振性能,同时减小制动控制装置1的尺寸。
在此实施例中,散热底座62a至62c位于外壳4一侧,从而可利用外壳4作为传热物质。这能减小散热翅片66的尺寸,从而减小制动控制装置的总尺寸。
而且,电路板8的驱动元件83a和83b通过处于远离电机3并且靠近控制单元5的主缸2的位置的散热底座62a和62b与外壳4热接触。更具体地说,在此实施例中,散热底座62a位于与主缸2的轴线相邻的位置;体积比散热底座62a小的散热底座62b位于与壳体6的未组合部分6A对应的位置;散热翅片66布置在电机3和壳体6的未组合部分6A的电机侧表面之间的无用空间中。这样,能够防止驱动元件83a和83b受到电机3的振动的影响,并且同时能有效地向外壳4散发由驱动元件83a产生的热量,并通过散热翅片66向电机3和壳体6之间的无用空间散发由驱动元件83b产生的热量。另外,把散热翅片66布置在电机3和壳体6之间的无用空间中能有效防止制动控制装置1尺寸变大。
而且,散热底座62a和62b的上述布置方式允许从高热值驱动元件83a朝高热容主缸2散发热量,并同时允许从另一个驱动元件83b通过散热翅片66向壳体6的外部散发热量,从而减小散热底座62a和62b的总体积。在此实施例中,散热底座62c也与散热底座62a相邻布置,以便朝外壳4散发由控制器82产生的热量。这种散热点的分布式布置方式能有效防止热干扰,并提高控制单元5的散热性能。
尤其是,在此实施例中,体积比散热底座62b大的散热底座62a布置在与主缸2的轴线相邻的位置(即,主缸2在车上的安装点);并且散热翅片66布置在与上述的主缸2的安装点相邻的位置。这样,能够有效降低由电机3的运转而导致的振动速度,并抑制这种振动。通过这种振动抑制作用,可以利用金属或树脂盖子9,以减小重量和降低成本。
由于散热底座62b与壳体6的未组合部分6A的底面一体形成,因此散热底座62b可发挥加强筋的功能,并增强壳体6的未组合部分6A。
可以利用导热胶把散热底座62a至62c和电路板8粘接在一起,以确保从电路板8至散热底座62a至62c的散热途径。把散热底座62a至62c粘接到电路板8上还能有效提高电路板8的固定性能,并防止电路板8发生翘曲。而且,在上述的分布式布置方式中,若散热底座62a至62c是粘接的,则能有效减少电路板8的固定件86的数目。
日本专利申请2013-194163(于2013年9月19日提交)的完整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虽然本发明是参照上述示例性实施例来说明的,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的示例性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按照上述教导能够对上述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化。本发明的范围仅由以下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6)

1.一种制动控制装置,包括:
响应制动踏板的操作而产生液压制动压力的主缸;
驱动主缸的电机;
用于在其中组装主缸和电机的外壳;和
适合于对电机进行驱动控制的控制单元,
其中,控制单元具有至少部分地与所述外壳一体形成的底部,并包括安装有用于驱动电机的驱动元件的电路板;以及
制动控制装置包括散热底座,该散热底座位于控制单元的底部内表面上,处于远离电机并比电机更靠近主缸的位置,并且该散热底座与电路板热接触,以便朝所述外壳散发由驱动元件产生的热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控制装置,其中,
控制单元包括在其中容纳电路板的壳体构件以及密封该壳体构件的盖子构件;
控制单元的底部由所述壳体构件限定,并包括不与所述外壳组合但朝向电机布置的部分;以及
制动控制装置包括散热翅片,该散热翅片突出地形成在前述不组合的部分的一电机侧表面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控制装置,其中,
控制单元包括在其中容纳电路板的壳体构件以及密封该壳体构件的盖子构件;
控制单元的底部由所述壳体构件限定,并包括不与所述外壳组合的部分;和
其中,制动控制装置还包括另一个散热底座,该另一个散热底座比前述的散热底座的体积小,并且位于控制单元的底部内表面上,处于与前述不组合的部分对应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动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另一个散热底座与控制单元的底部内表面一体形成,并位于与前述不组合的部分对应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动控制装置,其中,
前述不组合的部分朝向电机布置;以及
制动控制装置包括散热翅片,该散热翅片突出地形成在前述不组合的部分的一电机侧表面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板和散热底座通过导热胶粘合在一起。
CN201410820474.0A 2014-12-25 2014-12-25 制动控制装置 Pending CN10577478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20474.0A CN105774787A (zh) 2014-12-25 2014-12-25 制动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20474.0A CN105774787A (zh) 2014-12-25 2014-12-25 制动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74787A true CN105774787A (zh) 2016-07-20

Family

ID=563770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820474.0A Pending CN105774787A (zh) 2014-12-25 2014-12-25 制动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7478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51692A (zh) * 2018-12-18 2019-03-08 向隆 一种无人驾驶汽车的制动控制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01039A (ja) * 2006-01-25 2007-08-09 Hitach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Ltd 電子装置の放熱構造
US20110259005A1 (en) * 2008-12-04 2011-10-27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Brake Controller
CN102910163A (zh) * 2011-08-05 2013-02-06 日立汽车***株式会社 电子控制装置
CN103358931A (zh) * 2008-01-31 2013-10-23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动增力装置
CN103707869A (zh) * 2012-09-28 2014-04-09 日立汽车***株式会社 电动助力装置
CN104057939A (zh) * 2013-03-21 2014-09-24 日立汽车***株式会社 制动控制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01039A (ja) * 2006-01-25 2007-08-09 Hitach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Ltd 電子装置の放熱構造
CN103358931A (zh) * 2008-01-31 2013-10-23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动增力装置
US20110259005A1 (en) * 2008-12-04 2011-10-27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Brake Controller
CN102910163A (zh) * 2011-08-05 2013-02-06 日立汽车***株式会社 电子控制装置
CN103707869A (zh) * 2012-09-28 2014-04-09 日立汽车***株式会社 电动助力装置
CN104057939A (zh) * 2013-03-21 2014-09-24 日立汽车***株式会社 制动控制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51692A (zh) * 2018-12-18 2019-03-08 向隆 一种无人驾驶汽车的制动控制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10932B2 (en) Brake control apparatus
US8670234B2 (en) Electronic control device
JP5960630B2 (ja) 電子制御装置
US20160082908A1 (en) Electronic control apparatus
JP6220926B2 (ja) 電子制御装置
CN104303412A (zh) 冷却构造体和电力转换装置
CN103660992A (zh) 电子控制装置
US20210037675A1 (en) Power supply device
JP2019140836A (ja) 電動駆動装置及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WO2015029629A1 (ja) 車両用電子制御装置
WO2013105166A1 (ja) 電力変換装置
WO2013145508A1 (ja) 電力変換装置
WO2015114842A1 (ja) ブレーキ制御装置
CN107432090B (zh) 电子设备
CN105774787A (zh) 制动控制装置
CN210424853U (zh) 电子单元
WO2014024361A1 (ja) 冷却構造体及び電力変換装置
KR20140117267A (ko) 브레이크 제어 장치
JP4783054B2 (ja) スイッチングユニット
KR101756351B1 (ko) 차량의 전자제어장치
JP7069238B2 (ja) 電子制御装置
CN218941515U (zh) 壳体组件以及电子产品
CN201310409Y (zh) 一种无级调速驱动器
JP5147929B2 (ja) スイッチングユニット
JP2019041560A (ja) 電子制御ユニ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720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