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25116B - 正线道岔稳定车作业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正线道岔稳定车作业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25116B
CN105625116B CN201410611315.XA CN201410611315A CN105625116B CN 105625116 B CN105625116 B CN 105625116B CN 201410611315 A CN201410611315 A CN 201410611315A CN 105625116 B CN105625116 B CN 1056251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rail
track
clamp
stabilising arrang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61131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25116A (zh
Inventor
丁志周
谢江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CC High Tech Equipment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CC High Tech Equipment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CC High Tech Equipment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RCC High Tech Equipment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61131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25116B/zh
Priority to BR112017009214-0A priority patent/BR112017009214B1/pt
Priority to PCT/CN2015/093761 priority patent/WO2016070807A1/zh
Priority to MYPI2017701554A priority patent/MY191585A/en
Publication of CN1056251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251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251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251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BPERMANENT WAY; PERMANENT-WAY TOOLS; MACHINES FOR MAKING RAILWAYS OF ALL KINDS
    • E01B27/00Placing, renewing, working, cleaning, or taking-up the ballast, with or without concurrent work on the track; Devices therefor; Packing sleepers
    • E01B27/12Packing sleepers, with or without concurrent work on the track; Compacting track-carrying ballast
    • E01B27/20Compacting the material of the track-carrying ballastway, e.g. by vibrating the track, by surface vibra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Train Traffic Observation, Control, And Security (AREA)
  • Mechanisms For Operating Contacts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 Platform Screen Doors And Railroad Systems (AREA)
  • Machines For Laying And Maintaining Railways (AREA)

Abstract

一种正线道岔稳定车作业施工方法,其包括将正线道岔区段分为五个阶段,即阶段Ⅰ:道岔前的正常正线作业阶段、阶段Ⅱ:转辙器部分的单边夹轨阶段、阶段Ⅲ:连接部分的正常正线作业阶段、阶段Ⅳ:辙叉部分的单边夹轨阶段、阶段Ⅴ:出道岔后的正常正线作业阶段,本发明研究了正线道岔稳定车在正线以及道岔区的稳定作业流程和施工模式。收、放稳定装置在正线区段实现,正线及道岔的稳定作业通过切换作业模式,可以连续进行,无须停顿,节省了时间。同时道岔作业有其区别于正线作业的特殊性。

Description

正线道岔稳定车作业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路钢轨正线道岔的稳定作业方法,特别是一种正线道岔稳定车作业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对铁路线路进行稳定养护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正线和道岔,目前,一般的稳定车没有道岔稳定功能,它只能够稳定正线,遇到道岔时,必须收车停止作业,待车辆走过道岔区域后,再开始正线稳定,以前铁路道岔只能偶尔使用原始的人工方法实现道岔稳定养护,为了能够迅速地提高道岔的横向阻力和整体稳定性,从而为提高列车限速速度创造条件,需要一种既能稳定正线、又能稳定道岔的正线道岔稳定车对铁路线路连续不间断地实施稳定作业的施工机械及简便的作业施工方法。
申请号为201210159590.3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线路捣固稳定车及道岔稳定方法,该捣固车既能在正线区段连续高效地进行捣固稳定作业,同时也能在道岔区段进行高效的步进捣固稳定作业,但其就道岔区稳定作业到底应该如何控制,以及到底应该如何施工没有具体的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正线道岔稳定车作业施工方法,其包括将正线道岔区段分为五个阶段,即阶段Ⅰ:道岔前的正常正线作业阶段、阶段Ⅱ:转辙器部分的单边夹轨阶段、阶段Ⅲ:连接部分的正常正线作业阶段、阶段Ⅳ:辙叉部分的单边夹轨阶段、阶段Ⅴ:出道岔后的正常正线作业阶段。
作业施工总体方案如下:①在正线区段放下稳定装置,开始正线稳定作业,迎着岔心的方向一路作业至道岔区;②变换控制方式后,继续道岔区的三个不同部分的稳定作业;③稳定完道岔,进入正线继续作业,作业结束,在正线收起稳定装置。正线道岔稳定车的作业施工有别于WD-320轨道动力稳定车,其将正线及道岔区的施工整体考虑,保证施工不间断地进行。
1、正线放稳定装置:
在车体上部操作,实现放稳定装置于钢轨上:先放下各测量小车,扳动稳定装置提升开关,再解锁,再将稳定装置放下。如遇小半径曲线,配合自动对中装置对滚轮限位,使稳定装置准确下落在钢轨上。对于标准轨距钢轨,此时,对置滚轮收缩至最小1420mm,同时夹钳轮全部张开。
2、进道岔前正线稳定作业:
在作业司机室手动给定下压量后,在车体上部扳动“撑轨”开关,使稳定装置两侧滚轮紧撑钢轨;按亮两夹钳闭合按钮,使两套稳定装置的四个夹钳轮完全闭合;再按亮“作业开始”按钮,正线道岔稳定车开始作业走行;扳动“振动”按钮,使稳定装置起振,正线稳定作业开始。
此时,水平撑轨油缸两活塞杆外伸,滚轮撑住轨头内侧,滚轮距离根据轨距自动调节;左右夹钳轮闭合,且夹钳油缸大腔进油10MPa,小腔有背压9MPa;水平撑轨油缸两端大腔均进油5MPa,小腔无背压。
3、道岔区稳定作业:
稳定装置在转辙器部分、连接部分和辙叉部分的作业方式是不同的,在转辙器部分是单轨夹持,连接部分是双轨夹持,辙叉部分又转为单轨夹持,同时,水平撑轨动作、水平撑轨压力、夹持动作、夹持压力需要切换。
3.1转辙器部分
在车体的左侧或右侧按亮“道岔作业”按钮,进入“道岔模式”,20mm行程一端活塞杆完全缩进,15mm行程一端活塞杆完全伸出,保持轮距1435mm。操作侧夹钳张开,对侧夹钳闭合且大腔进油15MPa,小腔有背压9MPa;水平撑轨油缸15mm行程大腔进油10MPa,小腔无背压,20mm行程小腔进油10MPa,大腔无背压。
3.2连接部分
按灭“道岔作业”按钮,进入“正线模式”。此时,水平撑轨油缸两活塞杆外伸,滚轮撑住轨头内侧,滚轮距离根据轨距自动调节。左右夹钳闭合,且夹钳油缸大腔进油10MPa,小腔有背压9MPa;水平撑轨油缸两端大腔均进油5MPa,小腔无背压。
3.3辙叉部分
按亮“道岔作业”按钮,进入“道岔模式”。20mm行程一端活塞杆完全缩进,15mm行程一端活塞杆完全伸出,保持轮距1435mm。操作侧夹钳张开,对侧夹钳闭合且大腔进油15MPa,小腔有背压9MPa;水平撑轨油缸15mm行程大腔进油10MPa,小腔无背压,20mm行程小腔进油10MPa,大腔无背压。
4、出道岔进入正线稳定作业:
按灭“道岔作业”按钮,进入“正线模式”。此时,水平撑轨油缸两活塞杆外伸,滚轮撑住轨头内侧,滚轮距离根据轨距自动调节。左右夹钳闭合,且夹钳油缸大腔进油10MPa,小腔有背压9MPa;水平撑轨油缸两端大腔均进油5MPa,小腔无背压。
5、正线收起稳定装置:
正线作业完毕后,在车体上部操作收起稳定装置。如遇小半径曲线,配合自动对中装置对滚轮限位,使稳定装置容易提起并锁定。此时,水平撑轨油缸两端小腔进油,滚轮完全收缩至最小1420mm,夹钳轮全部张开。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正线道岔稳定车在道岔区的作业方法有其特殊性,人员配备、操作流程、故障处理等方面均与现有技术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操作人员配备:至少配备三名操作人员,道岔作业时,稳定装置两侧必须分别有人操作或看守。
二、操作人员素质:操作人员必须具备铁路道岔的基本知识,熟悉道岔结构、分岔方向等。
三、道岔作业操作人员位置的确认:道岔作业前,操作人员必须先判定道岔分岔方向,确认操作位置,稳定装置夹钳无法实施夹轨的一侧位置,为操作人员操作位置。
四、作业流程:从正线开始,一直向道岔方向作业,作业完道岔,继续正线作业,尽量避免从道岔区开始作业。
五、道岔作业速度:为避免误操作对道岔的破坏,道岔作业速度不宜过快,控制在1.5km/h以内。
六、切换“道岔模式”的时机当稳定装置最前方滚轮距离道岔尖轨或辙叉3根轨枕时,立即切换至“道岔作业”模式。
七、液压***故障及发动机停机处理:在道岔区的转辙器部分和辙叉部分作业时,如突遇液压***故障或发动机停机,重启***后,只能在车体一侧操作“道岔作业”开关进入“道岔模式”,此时禁止在车体上部操作“撑轨”开关和“夹钳闭合”开关进入“正线模式”。
八、无法走行故障处理:在道岔区的转辙器部分和辙叉部分作业时,如遇故障无法走行,禁止取消“道岔模式”进入“正线模式”,此时务必首先关闭作业电卸压,使***退出作业模式后,再进行后续处理。
九、严禁事项:在道岔区的转辙器位置和辙叉位置作业时,严禁将“道岔模式”切换为"正线模式"。
本发明研究了正线道岔稳定车在正线以及道岔区的稳定作业流程和施工模式。收、放稳定装置在正线区段实现,正线及道岔的稳定作业通过切换作业模式,可以连续进行,无须停顿,节省了时间。同时道岔作业有其区别于正线作业的特殊性。
本发明是对正线道岔稳定车在铁路正线及道岔区稳定作业时施工方法的研究。正线道岔稳定车兼顾了正线区稳定作业和道岔区稳定作业。正线区的作业在车体上部操作,放下测量小车、稳定装置及做好其他准备工作,即可进行正线稳定作业,作业完后同样在车体上部操作即收起稳定装置及测量小车。然而,在道岔区的作业施工模式却有所不同。道岔区的不同部分的结构不同,决定了道岔区的作业必须分为五个阶段进行,即道岔前的正常正线作业阶段、转辙器部分的单边夹轨阶段、连接部分的正常正线作业阶段、辙叉部分的单边夹轨阶段、出道岔后的正常正线作业阶段,在车体两侧操作,实现不同阶段夹钳、撑轨的动作、压力的切换。
正线道岔稳定车的作业施工方法是整车设计的重点,本发明中设计为在铁路上不间断地进行作业,即遇到正线时就进行正线作业,遇到道岔时不停顿直接由“正线模式”切换为“道岔模式”继续作业,这样可以节省大量时间。
更多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不再赘述。
本发明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正线道岔稳定车在道岔区的稳定作业控制方法,其包括:
准备阶段:在正线区段,放下各测量小车,然后扳动稳定装置提升开关并解锁,将稳定装置下放于钢轨上,先通过油路控制四个水平撑轨油缸20mm行程一端的活塞杆Ⅰ和15mm行程一端的活塞杆Ⅱ都完全缩进,使得此时两条钢轨上的滚轮之间的间距为最小值1420mm;
a.给四个水平撑轨油缸的油路中供油,水平撑轨油缸油路中的液压力大小值为5Mpa,以使活塞杆Ⅰ和活塞杆Ⅱ均伸出一定的长度,便于滚轮内缘与左右两条钢轨内侧紧贴,活塞杆Ⅰ和活塞杆Ⅱ的伸出长度由轨距决定,此时夹钳油缸油路中的液压力大小值为10MP、从而使夹钳油缸控制两侧的夹钳轮夹紧钢轨,由稳定装置进行阶段Ⅰ:即道岔前的正线作业阶段的稳定作业;
b.由正线行进至稳定装置距转辙器部分前方2~3根轨枕时,松开靠近道岔中心一侧的夹钳轮,同时,对侧夹钳轮对应的夹钳油缸的液压力大小切换为15MPa,水平撑轨油缸的油路内液压力的大小值切换为10Mpa,并控制20mm行程一端的活塞杆Ⅰ完全缩回、15mm行程一端的活塞杆Ⅱ完全伸出,使滚轮之间的间距达到1435mm的标准轨距,并使稳定装置在正线道岔稳定车带动下通过转辙器部分,至此完成阶段Ⅱ,即转辙器部分的单边夹轨阶段的作业;
c.待稳定装置进入连接部分时,再次夹紧两条钢轨两侧的夹钳轮使其夹紧钢轨,同时,两侧夹钳轮对应的夹钳油缸的液压力大小恢复为10MPa,并给四个水平撑轨油缸的油路中供油,水平撑轨油缸油路中的液压力大小值恢复为5Mpa,以使活塞杆Ⅰ和活塞杆Ⅱ均伸出一定的长度,便于滚轮内缘与左右两条钢轨内侧紧贴,活塞杆Ⅰ和活塞杆Ⅱ的伸出长度由轨距决定,随着正线道岔稳定车的前进,稳定装置继续进行稳定作业,至此完成阶段Ⅲ,即连接部分的正常正线作业阶段的作业;
d.当稳定装置位于辙叉部分前方2~3根轨枕时处时,松开靠近道岔中心一侧的夹钳轮,同时,对侧夹钳轮对应的夹钳油缸的液压力大小再次切换为15MPa,当稳定装置到达辙叉部分时,水平撑轨油缸的油路内液压力的大小值再次切换为10Mpa,同时控制水平撑轨油缸的20mm行程一端的活塞杆Ⅰ完全缩进、15mm行程一端的活塞杆Ⅱ完全伸出,此时,滚轮轮距为1435mm,以防止撑开的滚轮在辙叉部分出现脱轨或入错线的危险,待稳定装置通过辙叉部分后,继续沿正线行进并进行稳定作业,至此完成阶段Ⅳ,即辙叉部分的单边夹轨阶段的作业。
e.待稳定装置出道岔后,再次夹紧两条钢轨两侧的夹钳轮使其夹紧钢轨,同时,两侧夹钳轮对应的夹钳油缸的液压力大小再次恢复为10MPa,并给四个水平撑轨油缸的油路中供油,水平撑轨油缸油路中的液压力大小值再次恢复为5Mpa,以使活塞杆Ⅰ和活塞杆Ⅱ均伸出一定的长度,便于滚轮内缘与左右两条钢轨内侧紧贴,活塞杆Ⅰ和活塞杆Ⅱ的伸出长度由轨距决定,随着正线道岔稳定车的前进,稳定装置继续进行后续正线区段的稳定作业,至此完成阶段Ⅴ,即出道岔后的正线作业阶段的作业。
准备阶段完成后,以上步骤依a、b、c、d、e的顺序依次执行,遇到下一组道岔时,在道岔的三个不同部分,即转辙器部分、连接部分、辙叉部分,再次重复步骤b、c、d。
优选的是,所述水平撑轨油缸为带有两根活塞杆的组合油缸,该组合油缸由15mm行程一端的活塞杆Ⅱ和20mm行程一端的活塞杆Ⅰ分别嵌入所述水平撑轨油缸的缸筒两端,通过分别对活塞杆Ⅰ和活塞杆Ⅱ的油路控制,实现不同轮距宽度的调节。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液压***的***压力为15MPa,作业蓄能器压力为10MPa。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夹钳油缸的压力达到15Mpa、卸荷阀的工作压力为15Mpa、溢流阀的工作压达到18.5Mpa。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正线区段和道岔区段的连接部分进行稳定作业时,夹持油缸的夹持压力均为10Mpa、道岔区段的转辙器部分和辙叉部分进行稳定作业时,夹持油缸夹持侧对应的夹持压力为15MPa,夹持油缸张开侧对应的夹持压力为0;在正线或道岔区段进行稳定作业时,夹钳油缸背压压力均为9MPa。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在正线区段和道岔区段的连接部分进行稳定作业时,水平撑轨油缸的两端活塞杆Ⅰ和活塞杆Ⅱ对应的撑轨压力均为5Mpa;道岔区段的转辙器部分和辙叉部分进行稳定作业时,20mm行程一端的活塞杆Ⅰ对应的撑轨压力为0,15mm行程一端的活塞杆Ⅱ对应的撑轨压力为10Mpa,在正线和道岔区段,水平撑轨蓄能器的压力均为3Mpa。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正线道岔稳定车车体左右两侧均设有道岔作业按钮,即共包括两个道岔作业按钮,按亮“道岔作业”按钮,则稳定装置受各部件协调控制进入“道岔模式”,按灭“道岔作业”按钮,则稳定装置相应进入“正线模式”;在车体上部和作业司机室设置有稳定装置撑轨和左右夹钳闭合开关,该两个道岔作业按钮和车体上部及作业司机室的撑轨和夹钳开关具有互锁功能,即在同一时间只能由某一按钮控制的部位进行撑轨和夹钳动作,而其他三个部位控制的撑轨和夹钳动作不起作用,所述道岔作业按钮连接车体左右两侧的稳定装置控制箱。
在上述步骤b和d中,按亮车体左侧的道岔作业按钮,进入道岔作业模式,此时作业司机室的稳定装置撑轨、左右夹钳闭合开关不起作用;车体上部的稳定装置撑轨、左右夹钳闭合和稳定装置提升开关不起作用;车体右侧的道岔作业按钮不起作用。
在上述步骤b和d中,按亮车体右侧“道岔作业”按钮,进入道岔作业模式,作业司机室的稳定装置撑轨、左右夹钳闭合开关不起作用;车体上部的稳定装置撑轨、左右夹钳闭合和稳定装置提升开关不起作用;车体左侧的道岔作业按钮不起作用。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车体左侧的道岔作业按钮连接车体左侧的稳定装置控制箱,从而当车体左侧的道岔作业按钮开启时,联锁作业司机室和车体上部撑轨、夹钳开关不起作用,以及车体右侧的道岔作业按钮不起作用;此时,水平撑轨油缸控制20mm行程一端的活塞杆Ⅰ完全缩回,15mm行程一端的活塞杆Ⅱ完全伸出,保证轮距1435mm;此时,水平撑轨油缸撑轨压力为10Mpa;左侧夹钳张开,右侧夹钳保持夹持状态且夹持压力为15MPa。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车体右侧的道岔作业按钮连接车体右侧的稳定装置控制箱,从而当车体右侧的道岔作业按钮开启时,联锁作业司机室和车体上部撑轨、夹钳开关不起作用,以及车体左侧的道岔作业按钮不起作用;此时,水平撑轨油缸控制20mm行程一端的活塞杆Ⅰ完全缩回,15mm行程一端的活塞杆Ⅱ完全伸出,保证轮距1435mm;此时,水平撑轨油缸撑轨压力为10Mpa;右侧夹钳张开,左侧夹钳保持夹持状态且夹持压力为15MPa。
本发明提供的正线道岔稳定车在道岔区的稳定作业控制方法,其针对道岔区不同部分的结构不同的特点,通过稳定装置夹钳、撑轨的动作、压力切换,实现铁路道岔区的转辙器部分、连接部分和辙叉部分的稳定作业功能,很好地解决了道岔区的稳定维护需求,且设计实现简单、作业操作方便。
本发明所提供的正线道岔稳定车在道岔区的稳定作业控制方法的技术方案包括上述各部分的任意组合,上述各部分组件的简单变化或组合仍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更多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按照本发明的正线道岔稳定车作业施工方法的一优选实施例的道岔区作业示意图。
图2为按照本发明的正线道岔稳定车作业施工方法一优选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为按照本发明的正线道岔稳定车作业施工方法一优选实施例的稳定车的滚轮最小固定间距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实施例的撑轨距离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实施例的固定轮距1435mm的示意图。
图1-图4中数字分别表示:
1滚轮 2箱体 3水平撑轨油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分别详细描述按照本发明的正线道岔稳定车作业施工方法的优选实施例。
实施例1.1:一种正线道岔稳定车作业施工方法,其包括将正线道岔区段分为五个阶段,如图1所示,即阶段Ⅰ:道岔前的正常正线作业阶段、阶段Ⅱ:转辙器部分的单边夹轨阶段、阶段Ⅲ:连接部分的正常正线作业阶段、阶段Ⅳ:辙叉部分的单边夹轨阶段、阶段Ⅴ:出道岔后的正常正线作业阶段。
作业施工总体方案如下:①在正线区段放下稳定装置,开始正线稳定作业,迎着岔心的方向一路作业至道岔区;②变换控制方式后,继续道岔区的三个不同部分的稳定作业;③稳定完道岔,进入正线继续作业,作业结束,在正线收起稳定装置。施工模式如图2所示,正线道岔稳定车的作业施工有别于WD-320轨道动力稳定车,其将正线及道岔区的施工整体考虑,保证施工不间断地进行。
1、正线放稳定装置:
在车体上部操作,实现放稳定装置于钢轨上:先放下各测量小车,扳动稳定装置提升开关,再解锁,再将稳定装置放下。如遇小半径曲线,配合自动对中装置对滚轮1限位,使稳定装置准确下落在钢轨上。
对于标准轨距钢轨,此时,对置滚轮1收缩至最小1420mm,如图3所示,同时夹钳轮全部张开。
2、进道岔前正线稳定作业:
在作业司机室手动给定下压量后,在车体上部扳动“撑轨”开关,使稳定装置两侧滚轮1紧撑钢轨;按亮两夹钳闭合按钮,使两套稳定装置的四个夹钳轮完全闭合;再按亮“作业开始”按钮,正线道岔稳定车开始作业走行;扳动“振动”按钮,使稳定装置起振,正线稳定作业开始。
此时,水平撑轨油缸3的两活塞杆外伸,如图4所示,滚轮1撑住轨头内侧,滚轮1距离根据轨距自动调节;左右夹钳轮闭合,且夹钳油缸大腔进油10MPa,小腔有背压9MPa;水平撑轨油缸3两端大腔均进油5MPa,小腔无背压。
3、道岔区稳定作业:
按照图1的道岔区作业示意图,稳定装置在转辙器部分、连接部分和辙叉部分的作业方式是不同的,在转辙器部分是单轨夹持,连接部分是双轨夹持,辙叉部分又转为单轨夹持,同时,水平撑轨动作、水平撑轨压力、夹持动作、夹持压力需要切换。
3.1转辙器部分
在车体的左侧或右侧按亮“道岔作业”按钮,进入“道岔模式”。如图5所示,20mm行程一端活塞杆完全缩进,15mm行程一端活塞杆完全伸出,保持轮距1435mm。操作侧夹钳张开,对侧夹钳闭合且大腔进油15MPa,小腔有背压9MPa;水平撑轨油缸3的15mm行程大腔进油10MPa,小腔无背压,20mm行程小腔进油10MPa,大腔无背压。
3.2连接部分
按灭“道岔作业”按钮,进入“正线模式”。此时,水平撑轨油缸3两活塞杆外伸,图4所示位置,滚轮1撑住轨头内侧,滚轮1距离根据轨距自动调节。左右夹钳闭合,且夹钳油缸大腔进油10MPa,小腔有背压9MPa;水平撑轨油缸3两端大腔均进油5MPa,小腔无背压。
3.3辙叉部分
按亮“道岔作业”按钮,进入“道岔模式”。如图5,20mm行程一端活塞杆完全缩进,15mm行程一端活塞杆完全伸出,保持轮距1435mm。操作侧夹钳张开,对侧夹钳闭合且大腔进油15MPa,小腔有背压9MPa;水平撑轨油缸3的15mm行程大腔进油10MPa,小腔无背压,20mm行程小腔进油10MPa,大腔无背压。
4、出道岔进入正线稳定作业:
按灭“道岔作业”按钮,进入“正线模式”。此时,水平撑轨油缸3的两活塞杆外伸,如图4所示位置,滚轮1撑住轨头内侧,滚轮1距离根据轨距自动调节。左右夹钳闭合,且夹钳油缸大腔进油10MPa,小腔有背压9MPa;水平撑轨油缸3的两端大腔均进油5MPa,小腔无背压。
5、正线收起稳定装置:
正线作业完毕后,在车体上部操作收起稳定装置。如遇小半径曲线,配合自动对中装置对滚轮限位,使稳定装置容易提起并锁定。此时,水平撑轨油缸3的两端小腔进油,滚轮完全收缩至最小1420mm,如图3所示。夹钳轮全部张开。
正线道岔稳定车在道岔区的作业方法有其特殊性,人员配备、操作流程、故障处理等方面均与现有技术有所不同:
一、操作人员配备:至少配备三名操作人员,道岔作业时,稳定装置两侧必须分别有人操作或看守。
二、操作人员素质:操作人员必须具备铁路道岔的基本知识,熟悉道岔结构、分岔方向等。
三、道岔作业操作人员位置的确认:道岔作业前,操作人员必须先判定道岔分岔方向,确认操作位置,稳定装置夹钳无法实施夹轨的一侧位置,为操作人员操作位置。
四、作业流程:从正线开始,一直向道岔方向作业,作业完道岔,继续正线作业,尽量避免从道岔区开始作业。
五、道岔作业速度:为避免误操作对道岔的破坏,道岔作业速度不宜过快,控制在1.5km/h以内。
六、切换“道岔模式”的时机当稳定装置最前方滚轮距离道岔尖轨或辙叉3根轨枕时,立即切换至“道岔作业”模式。
七、液压***故障及发动机停机处理:在道岔区的转辙器部分和辙叉部分作业时,如突遇液压***故障或发动机停机,重启***后,只能在车体一侧操作“道岔作业”开关进入“道岔模式”,此时禁止在车体上部操作“撑轨”开关和“夹钳闭合”开关进入“正线模式”。
八、无法走行故障处理:在道岔区的转辙器部分和辙叉部分作业时,如遇故障无法走行,禁止取消“道岔模式”进入“正线模式”,此时务必首先关闭作业电卸压,使***退出作业模式后,再进行后续处理。
九、严禁事项:在道岔区的转辙器位置和辙叉位置作业时,严禁将“道岔模式”切换为"正线模式"。
本发明研究了正线道岔稳定车在正线以及道岔区的稳定作业流程和施工模式。收、放稳定装置在正线区段实现,正线及道岔的稳定作业通过切换作业模式,可以连续进行,无须停顿,节省了时间。同时道岔作业有其区别于正线作业的特殊性。
本发明是对正线道岔稳定车在铁路正线及道岔区稳定作业时施工方法的研究。正线道岔稳定车兼顾了正线区稳定作业和道岔区稳定作业。正线区的作业在车体上部操作,放下测量小车、稳定装置及做好其他准备工作,即可进行正线稳定作业,作业完后同样在车体上部操作即收起稳定装置及测量小车。然而,在道岔区的作业施工模式却有所不同。道岔区的不同部分的结构不同,决定了道岔区的作业必须分为五个阶段进行,即道岔前的正常正线作业阶段、转辙器部分的单边夹轨阶段、连接部分的正常正线作业阶段、辙叉部分的单边夹轨阶段、出道岔后的正常正线作业阶段,在车体两侧操作,实现不同阶段夹钳、撑轨的动作、压力的切换。
正线道岔稳定车的作业施工方法是整车设计的重点,本发明中设计为在铁路上不间断地进行作业,即遇到正线时就进行正线作业,遇到道岔时不停顿直接由“正线模式”切换为“道岔模式”继续作业,这样可以节省大量时间。
实施例1.2:一种正线道岔稳定车作业施工方法,同实施例1.1,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正线道岔稳定车在道岔区的稳定作业控制方法包括准备阶段、第1步、第2步、第3步、第4步、第5步,其依准备阶段、第1至第5步的顺序依次进行。其中:
准备阶段:在正线区段,放下各测量小车,然后扳动稳定装置提升开关并解锁,将稳定装置下放于钢轨上,先通过油路控制四个水平撑轨油缸20mm行程一端的活塞杆Ⅰ和15mm行程一端的活塞杆Ⅱ都完全缩进,使得此时两条钢轨上的滚轮之间的间距为最小值1420mm;
第1步:给四个水平撑轨油缸的油路中供油,水平撑轨油缸油路中的液压力大小值为5Mpa,以使活塞杆Ⅰ和活塞杆Ⅱ均伸出一定的长度,便于滚轮内缘与左右两条钢轨内侧紧贴,活塞杆Ⅰ和活塞杆Ⅱ的伸出长度适于标准轨距1435mm的距离,此时夹钳油缸油路中的液压力大小值为10MP、从而使夹钳油缸控制两侧的夹钳轮夹紧钢轨,由稳定装置进行阶段Ⅰ:即道岔前的正线作业阶段的稳定作业;
第2步:由正线行进至稳定装置距转辙器部分前方2~3根轨枕时,松开靠近道岔中心一侧的夹钳轮,同时,对侧夹钳轮对应的夹钳油缸的液压力大小切换为15MPa,水平撑轨油缸的油路内液压力的大小值切换为10Mpa,并控制20mm行程一端的活塞杆Ⅰ完全缩回、15mm行程一端的活塞杆Ⅱ完全伸出,使滚轮之间的间距达到1435mm的标准轨距,并使稳定装置在正线道岔稳定车带动下通过转辙器部分,至此完成阶段Ⅱ,即转辙器部分的单边夹轨阶段的作业;
第3步:待稳定装置进入连接部分时,再次夹紧两条钢轨两侧的夹钳轮使其夹紧钢轨,同时,两侧夹钳轮对应的夹钳油缸的液压力大小恢复为10MPa,并给四个水平撑轨油缸的油路中供油,水平撑轨油缸油路中的液压力大小值恢复为5Mpa,以使活塞杆Ⅰ和活塞杆Ⅱ均伸出一定的长度,便于滚轮内缘与左右两条钢轨内侧紧贴,活塞杆Ⅰ和活塞杆Ⅱ的伸出长度适于1435mm轨道的间距,随着正线道岔稳定车的前进,稳定装置继续进行稳定作业,至此完成阶段Ⅲ,即连接部分的正常正线作业阶段的作业;
第4步:当稳定装置位于辙叉部分前方2~3根轨枕时处时,松开靠近道岔中心一侧的夹钳轮,同时,对侧夹钳轮对应的夹钳油缸的液压力大小再次切换为15MPa,当稳定装置到达辙叉部分时,水平撑轨油缸的油路内液压力的大小值再次切换为10Mpa,同时控制水平撑轨油缸的20mm行程一端的活塞杆Ⅰ完全缩进、15mm行程一端的活塞杆Ⅱ完全伸出,此时,滚轮轮距为1435mm,以防止撑开的滚轮在辙叉部分出现脱轨或入错线的危险,待稳定装置通过辙叉部分后,继续沿正线行进并进行稳定作业,至此完成阶段Ⅳ,即辙叉部分的单边夹轨阶段的作业。
第5步:待稳定装置出道岔后,再次夹紧两条钢轨两侧的夹钳轮使其夹紧钢轨,同时,两侧夹钳轮对应的夹钳油缸的液压力大小再次恢复为10MPa,并给四个水平撑轨油缸的油路中供油,水平撑轨油缸油路中的液压力大小值再次恢复为5Mpa,以使活塞杆Ⅰ和活塞杆Ⅱ均伸出一定的长度,便于滚轮内缘与左右两条钢轨内侧紧贴,活塞杆Ⅰ和活塞杆Ⅱ的伸出长度由轨距决定,随着正线道岔稳定车的前进,稳定装置继续进行后续正线区段的稳定作业,至此完成阶段Ⅴ,即出道岔后的正线作业阶段的作业。
本实施例中,液压***的***压力为15MPa,作业蓄能器的压力为10Mpa。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正线道岔稳定车在道岔区的稳定作业控制方法仅含上诉步骤,不需其他作业程序即可完成对正线道岔区段的连续稳定作业,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天窗时间。
实施例2.1:一种正线道岔稳定车在道岔区的稳定作业控制方法,同实施例1.2,不同之处在于,执行完实施例1.2的步骤后,在遇到下一组道岔时,在道岔的转辙器部分、连接部分、辙叉部分,依次再重复第2步、第3步、第4步。
实施例2.3:一种正线道岔稳定车在道岔区的稳定作业控制方法,同实施例1.2,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水平撑轨油缸为带有两根活塞杆的组合油缸,该组合油缸由15mm行程一端的活塞杆Ⅱ和20mm行程一端的活塞杆Ⅰ分别嵌入所述水平撑轨油缸的缸筒两端,通过分别对活塞杆Ⅰ和活塞杆Ⅱ的油路控制,实现不同轮距宽度的调节,正线区段和道岔区段的连接部分进行稳定作业时,夹持油缸的夹持压力均为10Mpa、道岔区段的转辙器部分和辙叉部分进行稳定作业时,夹持油缸夹持侧对应的夹持压力为15MPa,夹持油缸张开侧对应的夹持压力为0;在正线或道岔区段进行稳定作业时,夹钳油缸背压压力均为9MPa。
实施例2.4:一种正线道岔稳定车在道岔区的稳定作业控制方法,同实施例2.3,不同之处在于:在正线区段和道岔区段的连接部分进行稳定作业时,水平撑轨油缸的两端活塞杆Ⅰ和活塞杆Ⅱ对应的撑轨压力均为5Mpa;道岔区段的转辙器部分和辙叉部分进行稳定作业时,20mm行程一端的活塞杆Ⅰ对应的撑轨压力为0,15mm行程一端的活塞杆Ⅱ对应的撑轨压力为10Mpa,在正线和道岔区段,水平撑轨蓄能器的压力均为3Mpa,所述正线道岔稳定车车体左右两侧均设有道岔作业按钮,即共包括两个道岔作业按钮,按亮“道岔作业”按钮,则稳定装置受各部件协调控制进入“道岔模式”,按灭“道岔作业”按钮,则稳定装置相应进入“正线模式”;在车体上部和作业司机室设置有稳定装置撑轨和左右夹钳闭合开关,该两个道岔作业按钮和车体上部及作业司机室的撑轨和夹钳开关具有互锁功能,即在同一时间只能由某一按钮控制的部位进行撑轨和夹钳动作,而其他三个部位控制的撑轨和夹钳动作不起作用,所述道岔作业按钮连接车体左右两侧的稳定装置控制箱。
实施例2.5:一种正线道岔稳定车在道岔区的稳定作业控制方法,同实施例2.4,不同之处在于:在上述步骤b和d中,按亮车体左侧的道岔作业按钮,进入道岔作业模式,此时作业司机室的稳定装置撑轨、左右夹钳闭合开关不起作用;车体上部的稳定装置撑轨、左右夹钳闭合和稳定装置提升开关不起作用;车体右侧的道岔作业按钮不起作用。
实施例2.6:一种正线道岔稳定车在道岔区的稳定作业控制方法,同实施例2.4,不同之处在于:按亮车体右侧“道岔作业”按钮,进入道岔作业模式,作业司机室的稳定装置撑轨、左右夹钳闭合开关不起作用;车体上部的稳定装置撑轨、左右夹钳闭合和稳定装置提升开关不起作用;车体左侧的道岔作业按钮不起作用。
实施例2.7:一种正线道岔稳定车在道岔区的稳定作业控制方法,同实施例2.4,不同之处在于:车体左侧的道岔作业按钮连接车体左侧的稳定装置控制箱,从而当车体左侧的道岔作业按钮开启时,联锁作业司机室和车体上部撑轨、夹钳开关不起作用,以及车体右侧的道岔作业按钮不起作用;此时,水平撑轨油缸控制20mm行程一端的活塞杆Ⅰ完全缩回,15mm行程一端的活塞杆Ⅱ完全伸出,保证轮距1435mm;此时,水平撑轨油缸撑轨压力为10Mpa;左侧夹钳张开,右侧夹钳保持夹持状态且夹持压力为15MPa。
实施例2.8:一种正线道岔稳定车在道岔区的稳定作业控制方法,同实施例2.4,不同之处在于:车体右侧的道岔作业按钮连接车体右侧的稳定装置控制箱,从而当车体右侧的道岔作业按钮开启时,联锁作业司机室和车体上部撑轨、夹钳开关不起作用,以及车体左侧的道岔作业按钮不起作用;此时,水平撑轨油缸控制20mm行程一端的活塞杆Ⅰ完全缩回,15mm行程一端的活塞杆Ⅱ完全伸出,保证轮距1435mm;此时,水平撑轨油缸撑轨压力为10Mpa;右侧夹钳张开,左侧夹钳保持夹持状态且夹持压力为15MPa。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正线道岔稳定车作业施工方法,其针对正线道岔稳定车在铁路正线及道岔区稳定作业时施工模式进行研究:正线道岔稳定车兼顾了正线区稳定作业和道岔区稳定作业。正线区的作业在车体上部操作,放下测量小车、稳定装置及做好其他准备工作,即可进行正线稳定作业,作业完后同样在车体上部操作即收起稳定装置及测量小车。然而,在道岔区的作业施工模式却有所不同。本发明提供的正线道岔稳定车作业施工方法,遇到道岔时不停顿直接由“正线模式”切换为“道岔模式”继续在正线区段作业,这样可以节省大量时间。
更多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不再赘述。

Claims (12)

1.一种正线道岔稳定车作业施工方法,其包括将正线道岔区段分为五个阶段,即阶段Ⅰ:道岔前的正常正线作业阶段、阶段Ⅱ:转辙器部分的单边夹轨阶段、阶段Ⅲ:连接部分的正常正线作业阶段、阶段Ⅳ:辙叉部分的单边夹轨阶段、阶段Ⅴ:出道岔后的正常正线作业阶段,其特征在于:
(1)、正线放稳定装置:
在车体上部操作,实现放稳定装置于钢轨上:先放下各测量小车,扳动稳定装置提升开关,再解锁,再将稳定装置放下;如遇小半径曲线,配合自动对中装置对滚轮限位,使稳定装置准确下落在钢轨上;对于标准轨距钢轨,此时,对置滚轮收缩至最小1420mm,同时夹钳轮全部张开;
(2)、进道岔前正线稳定作业:
在作业司机室手动给定下压量后,在车体上部扳动“撑轨”开关,使稳定装置两侧滚轮紧撑钢轨;按亮两夹钳闭合按钮,使两套稳定装置的四个夹钳轮完全闭合;再按亮“作业开始”按钮,正线道岔稳定车开始作业走行;扳动“振动”按钮,使稳定装置起振,正线稳定作业开始;
此时,水平撑轨油缸两活塞杆外伸,滚轮撑住轨头内侧,滚轮距离根据轨距自动调节;左右夹钳轮闭合,且夹钳油缸大腔进油10MPa,小腔有背压9MPa;水平撑轨油缸两端大腔均进油 5MPa,小腔无背压;
(3)、道岔区稳定作业:
稳定装置在转辙器部分、连接部分和辙叉部分的作业方式是不同的,在转辙器部分是单轨夹持,连接部分是双轨夹持,辙叉部分又转为单轨夹持,同时,水平撑轨动作、水平撑轨压力、夹持动作、夹持压力需要切换;
(4)、出道岔进入正线稳定作业:
按灭“道岔作业”按钮,进入“正线模式”,此时,水平撑轨油缸两活塞杆外伸,滚轮撑住轨头内侧,滚轮距离根据轨距自动调节;左右夹钳闭合,且夹钳油缸大腔进油10MPa,小腔有背压9MPa;水平撑轨油缸两端大腔均进油 5MPa,小腔无背压;
(5)、正线收起稳定装置:
正线作业完毕后,在车体上部操作收起稳定装置;如遇小半径曲线,配合自动对中装置对滚轮限位,使稳定装置容易提起并锁定;此时,水平撑轨油缸两端小腔进油,滚轮完全收缩至最小1420mm,夹钳轮全部张开;
以上步骤依(1),(2),(3),(4),(5)的顺序依次进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线道岔稳定车作业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包括:
(3.1)转辙器部分
在车体的左侧或右侧按亮“道岔作业”按钮,进入“道岔模式”,20mm行程一端活塞杆完全缩进,15mm行程一端活塞杆完全伸出,保持轮距1435mm;操作侧夹钳张开,对侧夹钳闭合且大腔进油15MPa,小腔有背压9MPa;水平撑轨油缸15mm行程大腔进油10MPa,小腔无背压,20mm行程小腔进油10MPa,大腔无背压;
(3.2)连接部分
按灭“道岔作业”按钮,进入“正线模式”,此时,水平撑轨油缸两活塞杆外伸,滚轮撑住轨头内侧,滚轮距离根据轨距自动调节;左右夹钳闭合,且夹钳油缸大腔进油10MPa,小腔有背压9MPa;水平撑轨油缸两端大腔均进油 5MPa,小腔无背压;
(3.3)辙叉部分
按亮“道岔作业”按钮,进入“道岔模式”,20mm行程一端活塞杆完全缩进,15mm行程一端活塞杆完全伸出,保持轮距1435mm;操作侧夹钳张开,对侧夹钳闭合且大腔进油15MPa,小腔有背压9MPa;水平撑轨油缸15mm行程大腔进油10MPa,小腔无背压,20mm行程小腔进油10MPa,大腔无背压;
道岔作业速度不超过1.5km/h。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正线道岔稳定车作业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道岔区的稳定作业控制方法,其包括:
准备阶段:在正线区段,放下各测量小车,然后扳动稳定装置提升开关并解锁,将稳定装置下放于钢轨上,先通过油路控制四个水平撑轨油缸20mm行程一端的活塞杆Ⅰ和15mm行程一端的活塞杆Ⅱ都完全缩进,使得此时两条钢轨上的滚轮之间的间距为最小值1420mm;
a.给四个水平撑轨油缸的油路中供油,水平撑轨油缸油路中的液压力大小值为5Mpa,以使活塞杆Ⅰ和活塞杆Ⅱ均伸出一定的长度,便于滚轮内缘与左右两条钢轨内侧紧贴,活塞杆Ⅰ和活塞杆Ⅱ的伸出长度由轨距决定,此时夹钳油缸油路中的液压力大小值为10MP、从而使夹钳油缸控制两侧的夹钳轮夹紧钢轨,由稳定装置进行阶段Ⅰ:即道岔前的正线作业阶段的稳定作业;
b.由正线行进至稳定装置距转辙器部分前方2~3根轨枕时,松开靠近道岔中心一侧的夹钳轮,同时,对侧夹钳轮对应的夹钳油缸的液压力大小切换为15MPa,水平撑轨油缸的油路内液压力的大小值切换为10Mpa,并控制20mm行程一端的活塞杆Ⅰ完全缩回、15mm行程一端的活塞杆Ⅱ完全伸出,使滚轮之间的间距达到1435mm的标准轨距,并使稳定装置在正线道岔稳定车带动下通过转辙器部分,至此完成阶段Ⅱ,即转辙器部分的单边夹轨阶段的作业;
c.待稳定装置进入连接部分时,再次夹紧两条钢轨两侧的夹钳轮使其夹紧钢轨,同时,两侧夹钳轮对应的夹钳油缸的液压力大小恢复为10MPa,并给四个水平撑轨油缸的油路中供油,水平撑轨油缸油路中的液压力大小值恢复为5Mpa,以使活塞杆Ⅰ和活塞杆Ⅱ均伸出一定的长度,便于滚轮内缘与左右两条钢轨内侧紧贴,活塞杆Ⅰ和活塞杆Ⅱ的伸出长度由轨距决定,随着正线道岔稳定车的前进,稳定装置继续进行稳定作业,至此完成阶段Ⅲ,即连接部分的正常正线作业阶段的作业;
d.当稳定装置位于辙叉部分前方2~3根轨枕时处时,松开靠近道岔中心一侧的夹钳轮,同时,对侧夹钳轮对应的夹钳油缸的液压力大小再次切换为15MPa,当稳定装置到达辙叉部分时,水平撑轨油缸的油路内液压力的大小值再次切换为10Mpa,同时控制水平撑轨油缸的20mm行程一端的活塞杆Ⅰ完全缩进、15mm行程一端的活塞杆Ⅱ完全伸出,此时,滚轮轮距为1435mm,以防止撑开的滚轮在辙叉部分出现脱轨或入错线的危险,待稳定装置通过辙叉部分后,继续沿正线行进并进行稳定作业,至此完成阶段Ⅳ,即辙叉部分的单边夹轨阶段的作业;
e.待稳定装置出道岔后,再次夹紧两条钢轨两侧的夹钳轮使其夹紧钢轨,同时,两侧夹钳轮对应的夹钳油缸的液压力大小再次恢复为10MPa,并给四个水平撑轨油缸的油路中供油,水平撑轨油缸油路中的液压力大小值再次恢复为5Mpa,以使活塞杆Ⅰ和活塞杆Ⅱ均伸出一定的长度,便于滚轮内缘与左右两条钢轨内侧紧贴,活塞杆Ⅰ和活塞杆Ⅱ的伸出长度由轨距决定,随着正线道岔稳定车的前进,稳定装置继续进行后续正线区段的稳定作业,至此完成阶段Ⅴ,即出道岔后的正线作业阶段的作业;
准备阶段完成后,以上步骤依a、b、c、d、e的顺序依次执行,液压***的***压力为15MPa,作业蓄能器压力为10MPa。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正线道岔稳定车作业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遇到下一组道岔时,在道岔的三个不同部分,即转辙器部分、连接部分、辙叉部分,再次重复步骤b、c、d。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正线道岔稳定车作业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撑轨油缸为带有两根活塞杆的组合油缸,该组合油缸由15mm行程一端的活塞杆Ⅱ和20mm行程一端的活塞杆Ⅰ分别嵌入所述水平撑轨油缸的缸筒两端,通过分别对活塞杆Ⅰ和活塞杆Ⅱ的油路控制,实现不同轮距宽度的调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正线道岔稳定车作业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正线区段和道岔区段的连接部分进行稳定作业时,夹持油缸的夹持压力均为10Mpa、道岔区段的转辙器部分和辙叉部分进行稳定作业时,夹持油缸夹持侧对应的夹持压力为15 MPa,夹持油缸张开侧对应的夹持压力为0;在正线或道岔区段进行稳定作业时,夹钳油缸背压压力均为9MPa。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正线道岔稳定车作业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正线区段和道岔区段的连接部分进行稳定作业时,水平撑轨油缸的两端活塞杆Ⅰ和活塞杆Ⅱ对应的撑轨压力均为5Mpa;道岔区段的转辙器部分和辙叉部分进行稳定作业时,20mm行程一端的活塞杆Ⅰ对应的撑轨压力为0,15mm行程一端的活塞杆Ⅱ对应的撑轨压力为10Mpa,在正线和道岔区段,水平撑轨蓄能器的压力均为3Mpa。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正线道岔稳定车作业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线道岔稳定车车体左右两侧均设有道岔作业按钮,即共包括两个道岔作业按钮,按亮“道岔作业”按钮,则稳定装置受各部件协调控制进入“道岔模式”,按灭“道岔作业”按钮,则稳定装置相应进入“正线模式”;在车体上部和作业司机室设置有稳定装置撑轨和左右夹钳闭合开关,该两个道岔作业按钮和车体上部及作业司机室的撑轨和夹钳开关具有互锁功能,即在同一时间只能由某一按钮控制的部位进行撑轨和夹钳动作,而其他三个部位控制的撑轨和夹钳动作不起作用,所述道岔作业按钮连接车体左右两侧的稳定装置控制箱。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正线道岔稳定车作业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和d中,按亮车体左侧的道岔作业按钮,进入道岔作业模式,此时作业司机室的稳定装置撑轨、左右夹钳闭合开关不起作用;车体上部的稳定装置撑轨、左右夹钳闭合和稳定装置提升开关不起作用;车体右侧的道岔作业按钮不起作用。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正线道岔稳定车作业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和d中,按亮车体右侧“道岔作业”按钮,进入道岔作业模式,作业司机室的稳定装置撑轨、左右夹钳闭合开关不起作用;车体上部的稳定装置撑轨、左右夹钳闭合和稳定装置提升开关不起作用;车体左侧的道岔作业按钮不起作用。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正线道岔稳定车作业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车体左侧的道岔作业按钮连接车体左侧的稳定装置控制箱,从而当车体左侧的道岔作业按钮开启时,联锁作业司机室和车体上部撑轨、夹钳开关不起作用,以及车体右侧的道岔作业按钮不起作用;此时,水平撑轨油缸控制20mm行程一端的活塞杆Ⅰ完全缩回,15mm行程一端的活塞杆Ⅱ完全伸出,保证轮距 1435mm;此时,水平撑轨油缸撑轨压力为10Mpa;左侧夹钳张开,右侧夹钳保持夹持状态且夹持压力为15MPa。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正线道岔稳定车作业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车体右侧的道岔作业按钮连接车体右侧的稳定装置控制箱,从而当车体右侧的道岔作业按钮开启时,联锁作业司机室和车体上部撑轨、夹钳开关不起作用,以及车体左侧的道岔作业按钮不起作用;此时,水平撑轨油缸控制20mm行程一端的活塞杆Ⅰ完全缩回,15mm行程一端的活塞杆Ⅱ完全伸出,保证轮距 1435mm;此时,水平撑轨油缸撑轨压力为10Mpa;右侧夹钳张开,左侧夹钳保持夹持状态且夹持压力为15MPa。
CN201410611315.XA 2014-11-04 2014-11-04 正线道岔稳定车作业施工方法 Active CN1056251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11315.XA CN105625116B (zh) 2014-11-04 2014-11-04 正线道岔稳定车作业施工方法
BR112017009214-0A BR112017009214B1 (pt) 2014-11-04 2015-11-04 Método de operação para estabilização de veículo em desvio de via de linha principal
PCT/CN2015/093761 WO2016070807A1 (zh) 2014-11-04 2015-11-04 正线道岔稳定车作业施工方法
MYPI2017701554A MY191585A (en) 2014-11-04 2015-11-04 Construction method for operations of main line and turnout stabilising vehicl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11315.XA CN105625116B (zh) 2014-11-04 2014-11-04 正线道岔稳定车作业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25116A CN105625116A (zh) 2016-06-01
CN105625116B true CN105625116B (zh) 2017-06-13

Family

ID=559085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11315.XA Active CN105625116B (zh) 2014-11-04 2014-11-04 正线道岔稳定车作业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25116B (zh)
BR (1) BR112017009214B1 (zh)
MY (1) MY191585A (zh)
WO (1) WO2016070807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336663B (de) * 1972-10-13 1977-05-25 Plasser Bahnbaumasch Franz Verfahren und maschine zur niveaukorrektur eines gleises mit schotterbettung
ATE81369T1 (de) * 1989-03-10 1992-10-15 Plasser Bahnbaumasch Franz Fahrbare gleisstopf-, nivellier- und richtmaschine mit verschwenkbaren stopfaggregaten.
AT400162B (de) * 1990-02-06 1995-10-25 Plasser Bahnbaumasch Franz Verfahren und gleisbaumaschine zur messung des querverschiebewiderstandes
DE10331063A1 (de) * 2003-07-09 2005-02-03 Windhoff Bahn- Und Anlagentechnik Gmbh Arbeitsgerät für die Gleisbautechnik
CN101603284B (zh) * 2008-12-25 2011-07-20 重庆运达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小型稳定轨枕一体机
CN102486017A (zh) * 2010-12-03 2012-06-06 襄樊金鹰轨道车辆有限责任公司 轨道稳定装置
CN102720101B (zh) * 2012-05-22 2015-07-08 昆明中铁大型养路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线路捣固稳定车及道岔稳定方法
CN103866658B (zh) * 2012-12-14 2015-11-25 昆明中铁大型养路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正线道岔稳定车及其作业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112017009214A2 (pt) 2018-01-30
CN105625116A (zh) 2016-06-01
WO2016070807A1 (zh) 2016-05-12
MY191585A (en) 2022-06-30
BR112017009214B1 (pt) 2022-05-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31318A (zh) 一种隧道拱架作业车
CN105625115B (zh) 正线道岔稳定车在道岔区的稳定作业控制方法
AT517771B1 (de) Gleisbaumaschine und Verfahren für den Betrieb eines Energieversorgungssystems einer Gleisbaumaschine
CN105625116B (zh) 正线道岔稳定车作业施工方法
CN202039875U (zh) 一种用于煤矿井下液压支架的分解、组装专用设备
CN204641913U (zh) 一种工程施工车辆的驾驶室
CN102207002B (zh) 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综机设备的分解、组装专用设备
CN103470265A (zh) 一种自行式将煤层纵向切割成块煤的锯煤机及其切割方法
CN108688473A (zh) 一种双源无轨电车集电器控制***及控制方法
CN208416552U (zh) 护盾式tbm豆砾石回填快速切换***
CN205395897U (zh) 护栏抢修车
CN215747041U (zh) 一种高效的凸焊机焊接装置
CN107755791A (zh) 一种管材自动上料切割装置
CN207933990U (zh) 水利闸门设备
CN109989308A (zh) 一种带独立走行工作车间的无缝线路钢轨焊接修复车及修复方法
CN202596785U (zh) 煤矿井下掘进巷道运输用绞车移动装置
CN208931206U (zh) 通信抢修扩展工作平台
CN208104923U (zh) 一种无缝线路钢轨焊接修复车
CN205275679U (zh) 一种稀土用高效固液分离式压滤机
CN203175397U (zh) 多功能液压锚杆钻车整体前后滑动机构
CN103993899B (zh) 锚杆支护支架
WO2019128014A1 (zh) 一种无缝线路钢轨焊接修复车及修复方法
CN205276292U (zh) 高铁边坡安全防护施工装置
CN205021088U (zh) 新型镀锌冰模焊接专用夹具
CN203526444U (zh) 管端加厚机模具更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650000 Kunming City, Yunnan sheep sheep Wang Fang No. 384

Applicant after: CRCC HIGH-TECH EQUIPMENT Corp.,Ltd.

Address before: 650000 Kunming City, Yunnan sheep sheep Wang Fang No. 384

Applicant before: KUNMING CHINA RAILWAY LARGE MAINTENANCE MACHINERY GROUP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601

Assignee: BEIJING RUIWEITONG ENGINEERING MACHINERY Co.,Ltd.

Assignor: CRCC HIGH-TECH EQUIPMENT Corp.,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3530000016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Construction Method for Stabilizing Turnouts on Main Lin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613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30419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