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22931A - 尼龙共聚物混合物,其制造方法及包含其的尼龙纤维 - Google Patents

尼龙共聚物混合物,其制造方法及包含其的尼龙纤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22931A
CN105622931A CN201410606040.0A CN201410606040A CN105622931A CN 105622931 A CN105622931 A CN 105622931A CN 201410606040 A CN201410606040 A CN 201410606040A CN 105622931 A CN105622931 A CN 1056229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nomer
copolymer mixture
nylon copolymer
nylon
diacid monom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60604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22931B (zh
Inventor
林炜翔
郑筱雯
林维朋
卢子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wan Textile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Taiwan Textile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wan Textile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Taiwan Textile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41060604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22931B/zh
Publication of CN1056229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229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229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229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lyamid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尼龙共聚物混合物,包含多个尼龙共聚物具有如下所示的通式(I):

Description

尼龙共聚物混合物,其制造方法及包含其的尼龙纤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尼龙共聚物混合物,特别是关于一种低末端胺基含量的尼龙共聚物混合物。
背景技术
一般尼龙材料主要分为尼龙66和尼龙6。尼龙66是由己二胺和己二酸共聚合形成的交替共聚物(alternatingcopolymer),其中己二胺和己二酸的摩尔数比为1:1。尼龙6是由己内酰胺水解开环后聚合形成的均聚物,其中几内酰胺水解所形成的开环单体的一末端为胺基,且另一末端为羧酸基。
由尼龙66及尼龙6的结构及合成方法可知,尼龙66及尼龙6的末端胺基的总含量皆约为50%。此外,在一般尼龙材料的染色过程中,由于染料大多为酸性,容易与一般尼龙材料反应,使得尼龙66及尼龙6在不改变染料的种类及浓度之下不易达到浅染的目的。因此,目前亟需一种新的尼龙共聚物混合物以改善传统尼龙材料所产生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改善传统尼龙材料因本身化学结构的特性而在不改变染料的种类及浓度之下不易浅染的问题,本发明所提供一种尼龙共聚物混合物、其制造方法及包含其的尼龙纤维可用以改善长久以来于尼龙染色上所遇到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尼龙共聚物混合物。此尼龙共聚物混合物包含多个尼龙共聚物具有如下所示的通式(I):
其中,单体A为开环的内酰胺单体,且单体A在尼龙共聚物混合物中的含量(a)为100-(b+c+d)wt%;单体B为聚醚二胺寡聚物,且单体B在尼龙共聚物混合物中的含量(b)为6~12wt%;单体C为第一二酸单体,且单体C在尼龙共聚物混合物中的含量(c)为0.3~4.0wt%;单体D为第二二酸单体,且单体D在尼龙共聚物混合物中的含量(d)为0.2~0.6wt%;以及T1及T2分别独立为羧酸基(-COOH)或胺基(-NH2),且相对于尼龙共聚物混合物的总重量,诸尼龙共聚物的末端胺基的总含量为10~40毫当量/千克。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相对于上述尼龙共聚物混合物的总重量,诸尼龙共聚物的末端胺基的总含量为15~30毫当量/千克。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单体A的化学式为m为5~11的整数,*为单体A于通式(I)中键结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单体B的化学式为其分子量为500~2500g/mol,*为单体B于通式(I)中键结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单体C包含脂肪族二酸单体、芳香族二酸单体或其组合。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脂肪族二酸单体的化学式为p为2~10的整数,*为脂肪族二酸单体于通式(I)中键结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芳香族二酸单体的化学式为*为芳香族二酸单体于通式(I)中键结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上述尼龙共聚物混合物中,单体B的摩尔数与单体C的摩尔数相同。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单体D包含脂肪族二酸单体、芳香族二酸单体或其组合。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脂肪族二酸单体的化学式为p为2~10的整数,*为脂肪族二酸单体于通式(I)中键结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芳香族二酸单体的化学式为*为芳香族二酸单体于通式(I)中键结位置。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尼龙纤维。此尼龙纤维包含上述尼龙共聚物混合物,且具有纤维形状。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纤维形状包含圆形、一字型、十字型、Y字型或其组合。
本发明的再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尼龙共聚物混合物的制造方法。此尼龙共聚物混合物的制造方法包含进行共聚合反应,使内酰胺单体(A)、第一二酸单体(B)、聚醚二胺寡聚物(C)及第二二酸单体(D)共聚合形成尼龙共聚物混合物。尼龙共聚物混合物包含多个尼龙共聚物,其具有如下所示的通式(I):
其中,在尼龙共聚物混合物中,内酰胺单体(A)的含量(a)为100-(b+c+d)wt%;聚醚二胺寡聚物(B)的含量(b)为6~12wt%;第一二酸单体(C)的含量(c)为0.3~4.0wt%;第二二酸单体(D)的含量(d)为0.2~0.6wt%;以及T1及T2分别独立为羧酸基(-COOH)或胺基(-NH2),且相对于尼龙共聚物混合物的总重量,诸尼龙共聚物的末端胺基的总含量为10~40毫当量/千克。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相对于上述尼龙共聚物混合物的总重量,诸尼龙共聚物的末端胺基的总含量为15~30毫当量/千克。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共聚合反应是在温度200~270℃及绝对压力0.2~3bar下进行。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内酰胺单体(A)的化学式为其中m为5~11的整数,*为该内酰胺单体(A)于通式(I)中键结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聚醚二胺寡聚物(B)的化学式为其分子量为900~2000g/mol,*为聚醚二胺寡聚物(B)于通式(I)中键结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第一二酸单体(C)包含一脂肪族二酸单体、一芳香族二酸单体或其组合。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脂肪族二酸单体的化学式为其中p为2~10的整数,*为该脂肪族二酸单体于通式(I)中键结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芳香族二酸单体的化学式为*为该芳香族二酸单体于通式(I)中键结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上述尼龙共聚物混合物中,单体B的摩尔数与单体C的摩尔数相同。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第二二酸单体(D)包含脂肪族二酸单体、芳香族二酸单体或其组合。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脂肪族二酸单体的化学式为其中p为2~10的整数,*为脂肪族二酸单体于通式(I)中键结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芳香族二酸单体的化学式为*为芳香族二酸单体于通式(I)中键结位置。
本发明所提供的尼龙共聚物混合物具有低末端胺基含量,与一般染剂反应性低,故可达到浅染效果。此外,经由聚醚二胺寡聚物的醚基提供良好的吸放湿性,使由此尼龙共聚物混合物制成的织物具有显著的凉感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以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
为改善传统尼龙材料因本身化学结构的特性而在不改变染料的种类及浓度之下不易浅染的问题,本发明所提供一种尼龙共聚物混合物、其制造方法及包含其的尼龙纤维,其中本发明所提供的尼龙共聚物混合物具有低末端胺基含量,与染剂反应性较低,故可达到浅染效果。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一种尼龙共聚物混合物包含多个尼龙共聚物具有如下所示的一通式(I):
单体A为开环的内酰胺单体,且单体A在尼龙共聚物混合物中的含量(a)为100-(b+c+d)wt%。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单体A的化学式为m为5~11的整数,*为单体A于通式(I)中键结位置。
单体B为聚醚二胺寡聚物,且单体B在尼龙共聚物混合物中的含量(b)为6~12wt%。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单体B的化学式为其分子量为500~2500g/mol,*为单体B于通式(I)中键结位置。
单体C为第一二酸单体,且单体C在尼龙共聚物混合物中的含量(c)为0.3~4.0wt%。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上述尼龙共聚物混合物中,单体B的摩尔数与单体C的摩尔数相同。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单体C包含脂肪族二酸单体、芳香族二酸单体或其组合。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脂肪族二酸单体的化学式为p为2~10的整数,*为脂肪族二酸单体于通式(I)中键结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芳香族二酸单体的化学式为*为芳香族二酸单体于通式(I)中键结位置。
单体D为第二二酸单体,且单体D在尼龙共聚物混合物中的含量(d)为0.2~0.6wt%。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单体D包含脂肪族二酸单体、芳香族二酸单体或其组合。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脂肪族二酸单体的化学式为p为2~10的整数,*为脂肪族二酸单体于通式(I)中键结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芳香族二酸单体的化学式为*为芳香族二酸单体于通式(I)中键结位置。
T1及T2分别独立为羧酸基(-COOH)或胺基(-NH2),且相对于尼龙共聚物混合物的总重量,诸尼龙共聚物的末端胺基的总含量为10~40毫当量/千克。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相对于尼龙共聚物混合物的总重量,诸尼龙共聚物的末端胺基的总含量为15~30毫当量/千克。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一种尼龙共聚物混合物的制造方法包含进行共聚合反应,使内酰胺单体(A)、第一二酸单体(B)、聚醚二胺寡聚物(C)及第二二酸单体(D)共聚合形成尼龙共聚物混合物。尼龙共聚物混合物包含多个尼龙共聚物,其具有如下所示的通式(I):
在尼龙共聚物混合物中,内酰胺单体(A)的含量(a)为100-(b+c+d)wt%。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内酰胺单体(A)的化学式为其中m为5~11的整数,*为该内酰胺单体(A)于通式(I)中键结位置。
在尼龙共聚物混合物中,聚醚二胺寡聚物(B)的含量(b)为6~12wt%。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聚醚二胺寡聚物(B)的化学式为其分子量为900~2000g/mol,*为聚醚二胺寡聚物(B)于通式(I)中键结位置。
在尼龙共聚物混合物中,第一二酸单体(C)的含量(c)为0.3~4.0wt%。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尼龙共聚物混合物中,单体B的摩尔数与单体C的摩尔数相同。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二酸单体(C)包含一脂肪族二酸单体、一芳香族二酸单体或其组合。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脂肪族二酸单体的化学式为其中p为2~10的整数,*为该脂肪族二酸单体于通式(I)中键结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芳香族二酸单体的化学式为*为该芳香族二酸单体于通式(I)中键结位置。
在尼龙共聚物混合物中,第二二酸单体(D)的含量(d)为0.2~0.6wt%。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二二酸单体(D)包含脂肪族二酸单体、芳香族二酸单体或其组合。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脂肪族二酸单体的化学式为其中p为2~10的整数,*为脂肪族二酸单体于通式(I)中键结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芳香族二酸单体的化学式为*为芳香族二酸单体于通式(I)中键结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将含量(a)为100-(b+c+d)wt%的内酰胺单体(A)、含量(b)为6~12wt%的聚醚二胺寡聚物(B)、含量(c)为0.3~4.0wt%的第一二酸单体(C)、及含量(d)为0.2~0.6wt%的第二二酸单体(D)混合均匀后,在温度200~270℃及绝对压力0.2~3bar下进行共聚合反应,以形成由多个尼龙共聚物所组成的尼龙共聚物混合物。
上述诸尼龙共聚物的T1及T2分别独立为羧酸基(-COOH)或胺基(-NH2)。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相对于尼龙共聚物混合物的总重量,诸尼龙共聚物的末端胺基的总含量为10~40毫当量/千克。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相对于上述尼龙共聚物混合物的总重量,诸尼龙共聚物的末端胺基的总含量为15~30毫当量/千克。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一种尼龙纤维包含上述尼龙共聚物混合物,且具有纤维形状。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纤维形状包含圆形、一字型、十字型、Y字型或其组合。
比较例一:制备尼龙共聚物混合物C1
将90.7wt%的开环的己内酰胺单体、1.3wt%的己二酸及8wt%的聚醚二胺寡聚物混合均匀后,在温度200~270℃及绝对压力0.2~3bar下进行共聚合反应,以形成由多个尼龙共聚物所组成的尼龙共聚物混合物C1。在比较例一中,聚醚二胺寡聚物的分子量为900g/mol。比较例一所提供的尼龙共聚物混合物C1的末端胺基含量为56毫当量/千克。
比较例二:制备尼龙共聚物混合物C2
将91.42wt%的开环的己内酰胺单体、0.58wt%的己二酸及8wt%的聚醚二胺寡聚物混合均匀后,在温度200~270℃及绝对压力0.2~3bar下进行共聚合反应,以形成由多个尼龙共聚物所组成的尼龙共聚物混合物C2。在比较例二中,聚醚二胺寡聚物的分子量为2,000g/mol。比较例二所提供的尼龙共聚物混合物C2的末端胺基含量为52毫当量/千克。
实施例一:制备尼龙共聚物混合物E1
将90.4wt%的开环的己内酰胺单体、1.3wt%的己二酸、8wt%的聚醚二胺寡聚物及0.3wt%的己二酸混合均匀后,在温度200~270℃及绝对压力0.2~3bar下进行共聚合反应,以形成由多个尼龙共聚物所组成的尼龙共聚物混合物E1。在实施例一中,聚醚二胺寡聚物的分子量为900g/mol。实施例一所提供的尼龙共聚物混合物E1的末端胺基含量为25毫当量/千克。
实施例二:制备尼龙共聚物混合物E2
将90.2wt%的开环的己内酰胺单体、1.3wt%的己二酸、8wt%的聚醚二胺寡聚物及0.5wt%的己二酸混合均匀后,在温度200~270℃及绝对压力0.2~3bar下进行共聚合反应,以形成由多个尼龙共聚物所组成的尼龙共聚物混合物E2。在实施例二中,聚醚二胺寡聚物的分子量为900g/mol。实施例二所提供的尼龙共聚物混合物E2的末端胺基含量为19毫当量/千克。
实施例三:制备尼龙共聚物混合物E3
将91.12wt%的开环的己内酰胺单体、0.58wt%的己二酸、8wt%的聚醚二胺寡聚物及0.3wt%的己二酸混合均匀后,在温度200~270℃及绝对压力0.2~3bar下进行共聚合反应,以形成由多个尼龙共聚物所组成的尼龙共聚物混合物E3。在实施例三中,聚醚二胺寡聚物的分子量为2,000g/mol。实施例三所提供的尼龙共聚物混合物E3的末端胺基含量为31毫当量/千克。
实施例四:制备尼龙共聚物混合物E4
将90.92wt%的开环的己内酰胺单体、0.58wt%的己二酸、8wt%的聚醚二胺寡聚物及0.5wt%的己二酸混合均匀后,在温度200~270℃及绝对压力0.2~3bar下进行共聚合反应,以形成由多个尼龙共聚物所组成的尼龙共聚物混合物E4。在实施例四中,聚醚二胺寡聚物的分子量为2,000g/mol。实施例四所提供的尼龙共聚物混合物E4的末端胺基含量为16毫当量/千克。
实施例五:制备尼龙共聚物混合物E5
将90.4wt%的开环的己内酰胺单体、1.3wt%的己二酸、8wt%的聚醚二胺寡聚物及0.3wt%的对苯二甲酸混合均匀后,在温度200~270℃及绝对压力0.2~3bar下进行共聚合反应,以形成由多个尼龙共聚物所组成的尼龙共聚物混合物E5。在实施例五中,聚醚二胺寡聚物的分子量为900g/mol。实施例五所提供的尼龙共聚物混合物E5的末端胺基含量为28毫当量/千克。
实施例六:制备尼龙共聚物混合物E6
将91.12wt%的开环的己内酰胺单体、0.58wt%的己二酸、8wt%的聚醚二胺寡聚物及0.3wt%的对苯二甲酸混合均匀后,在温度200~270℃及绝对压力0.2~3bar下进行共聚合反应,以形成由多个尼龙共聚物所组成的尼龙共聚物混合物E6。在实施例六中,聚醚二胺寡聚物的分子量为2,000g/mol。实施例六所提供的尼龙共聚物混合物E6的末端胺基含量为33毫当量/千克。
表一:比较例1~2与实施例1~6的组成配比及物性比较表
由表一的结果可知,本发明实施例一~六所提供的尼龙共聚物混合物E1~E6于25℃时的粘度及熔点均与比较例一~二所提供的尼龙共聚物混合物C1~C2相似。然而,相较于比较例一~二所提供的尼龙共聚物混合物C1~C2,本发明实施例一~六所提供含有过量己二酸或对苯二甲酸的尼龙共聚物混合物E1~E6具有明显较少的末端胺基含量(16~33毫当量/千克),其中尼龙共聚物混合物E4具有相对最少的末端胺基含量(16毫当量/千克)。
比较尼龙共聚物混合物E1及E2的末端胺基含量及过量己二酸含量可知,由于尼龙共聚物混合物E2的己二酸含量(0.5wt%)高于尼龙共聚物混合物E1的己二酸含量(0.3wt%),因此尼龙共聚物混合物E2的末端胺基含量(19毫当量/千克)明显少于尼龙共聚物混合物E1的末端胺基含量(25毫当量/千克)。比较尼龙共聚物混合物E3及E4的末端胺基含量及过量己二酸含量亦可得到相同的结果。由此可知,若尼龙共聚物混合物中过量二酸含量较多时,则尼龙共聚物混合物的末端胺基含量较少。
此外,比较尼龙共聚物混合物E1及E5的末端胺基含量及过量二酸种类可知,尼龙共聚物混合物E1中己二酸含量与尼龙共聚物混合物E5中对苯二甲酸含量相同,且尼龙共聚物混合物E1及E5的末端胺基含量相近。然而由于尼龙共聚物混合物E5中同时具有己二酸与对苯二甲酸,此二种二酸单体会产生竞争效应,因此相较于尼龙共聚物混合物E1的共聚合反应时间,尼龙共聚物混合物E5的共聚合反应时间较长。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尼龙共聚物混合物E1~E4均可纺丝成为尼龙纤维,且具有纤维形状。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纤维形状包含圆形、一字型、十字型、Y字型或其组合。
表二:尼龙共聚物混合物E1~E4所制成的尼龙纤维的纤维物性比较表
丹尼(g) 强度(g/d) 伸度(%)
E1 73.7 3.51 44.8
E2 75.5 3.56 45.0
E3 75.3 3.79 41.7
E4 74.8 3.55 40.3
由表一的结果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尼龙共聚物混合物E1~E4所制成的尼龙纤维的强度及伸度均达尼龙纤维材料的应用水准,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尼龙共聚物混合物E1~E4所制成的尼龙纤维能用于一般市售的尼龙纤维材料的相关应用领域。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比较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尼龙共聚物混合物E1~E4所制成的尼龙纤维及一般市售的尼龙纤维材料(比较例C3~C5)的吸湿率(ΔMRa)及放湿率(ΔMRd)。
以下利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尼龙共聚物混合物E1所制成的尼龙纤维说明吸放湿测定条件,且其他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尼龙共聚物混合物E2~E4所制成的尼龙纤维及一般市售的尼龙纤维材料(比较例C3~C5)亦依此吸放湿测定条件测定其吸湿率及放湿率。
示范例:利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尼龙共聚物混合物E1所制成的尼龙纤维说明吸放湿测定条件。将尼龙共聚物混合物E1所制成的尼龙纤维置于105℃的环境下2小时后,取得第一重量W1。接着,将上述尼龙纤维置于20℃且湿度为65%的环境下24小时,取得第二重量W2。接着,将上述尼龙纤维置于30℃且湿度为90%的环境下24小时,取得第三重量W3。最后,将上述尼龙纤维置于20℃且湿度为65%的环境下24小时,取得第四重量W4。
回潮率1(%)=(第二重量W2-第一重量W1)/第一重量W1×100%;回潮率2(%)=(第三重量W3-第一重量W1)/第一重量W1×100%;及回潮率3(%)=(第四重量W4-第一重量W1)/第一重量W1×100%。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尼龙共聚物混合物E1所制成的尼龙纤维的吸湿率(ΔMRa,%)=回潮率2-回潮率1;及放湿率(ΔMRd,%)=回潮率2-回潮率3。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尼龙共聚物混合物E1~E4所制成的尼龙纤维及一般市售的尼龙纤维材料(比较例C3~C5)的吸放湿测定结果如表三所列。
表三: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尼龙共聚物混合物E1~E4所制成的尼龙纤维及一般市售的尼龙纤维材料(比较例C3~C5)的吸放湿比较表
由表三的结果可知,相较于一般市售的尼龙纤维材料(比较例C3~C5,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尼龙共聚物混合物E1~E4所制成的尼龙纤维的吸湿率(ΔMRa)及放湿率(ΔMRd)均明显大于一般市售的尼龙纤维材料(比较例C3~C5),其中分别由尼龙共聚物混合物E1及E3所制成的尼龙纤维具有相对最高的吸湿率(ΔMRa=4.05)及放湿率(ΔMRd=3.80)。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比较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尼龙共聚物混合物E1~E4所制成的尼龙纤维及一般市售的尼龙纤维材料(比较例C3~C5)的色差值(ΔE)。
以下利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尼龙共聚物混合物E1所制成的尼龙纤维说明染色条件,且其他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尼龙共聚物混合物E2~E4所制成的尼龙纤维及一般市售的尼龙纤维材料(比较例C3~C5)亦依此染色条件测定其色差值(ΔE)。
示范例:利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尼龙共聚物混合物E1所制成的尼龙纤维说明染色条件。于浴比1:20的环境下,将尼龙共聚物混合物E1所制成的尼龙纤维置与染料(TalonblueAFN,1wt%)、均染剂(Albegalset,1wt%)及pH值缓冲剂(0.8g/l的醋酸钠及1.0g/l的醋酸)混合均匀。接着,以每分钟2℃的速率加热至100℃,持续60分钟后自然降温。最后加入固色剂(4g/l的N-溴代丁二酰亚胺及0.3g/l的醋酸),于75℃下进行固色反应15分钟。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尼龙共聚物混合物E1~E4所制成的尼龙纤维及一般市售的尼龙纤维材料(比较例C3~C5)的染色结果如表四所列。
表四: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尼龙共聚物混合物E1~E4所制成的尼龙纤维及一般市售的尼龙纤维材料(比较例C3~C5)的水洗前后色差比较表。
由表四的结果可知,相较于一般市售的尼龙纤维材料(比较例C3~C5),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尼龙共聚物混合物E2~E4所制成的尼龙纤维的水洗后色差值(ΔE)均小于一般市售的尼龙纤维材料(比较例C3~C5),其中由尼龙共聚物混合物E4所制成的尼龙纤维具有相对最小的水洗后色差值(ΔE=1.42)。此结果表示,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尼龙共聚物混合物E2~E4所制成的尼龙纤维的水洗后色差值较小,因此在洗涤时不容易褪色。
此外,比较尼龙共聚物混合物E1及E3所制成的尼龙纤维的水洗后色差值(ΔE)及聚醚二胺的分子量可知,相较于含有分子量为900g/mol的聚醚二胺的尼龙共聚物混合物E1所制成的尼龙纤维,含有分子量为2,000g/mol的聚醚二胺的尼龙共聚物混合物E3所制成的尼龙纤维的水洗后色差值较小。比较尼龙共聚物混合物E2及E4所制成的尼龙纤维的水洗后色差值(ΔE)及聚醚二胺的分子量亦可得到相同的结果。由此可知,若尼龙共聚物混合物中含有分子量为2,000g/mol的聚醚二胺时,则由此尼龙共聚物混合物所制成的尼龙纤维的水洗后色差值较小,且不易褪色。
表五: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尼龙共聚物混合物E1~E4所制成的尼龙纤维及一般市售的尼龙纤维材料(比较例C4~C5)的染色比较表
由表五的结果可知,以一般市售的尼龙纤维材料(比较例C5)的色差值为基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尼龙共聚物混合物E1~E4所制成的尼龙纤维的对比较例C5的色差值(ΔE)明显大于一般市售的尼龙纤维材料(比较例C4),其中由尼龙共聚物混合物E2所制成的尼龙纤维具有相对最大的对比较例C5的色差值(ΔE=12.83)。一般市售的尼龙纤维材料(比较例C5)容易达到深染效果,反观,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尼龙共聚物混合物E1~E4所制成的尼龙纤维具有低末端胺基含量,可作为浅染的尼龙纤维材料,故以一般市售的尼龙纤维材料(比较例C5)的色差值为基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尼龙共聚物混合物E1~E4所制成的尼龙纤维对比较例C5的色差值(ΔE)明显较大。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尼龙共聚物混合物E1~E4所制成的尼龙纤维可与一般市售的尼龙纤维材料混纺染色,以达到双色染色(twotone)或混色纱(melange)的效果。
表六: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尼龙共聚物混合物E3所制成的尼龙纤维具有不同纤维形状的染色比较表
由表六的结果可知,相较于圆形纱、一字型纱及Y字型纱,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尼龙共聚物混合物E3所制成的尼龙纤维为十字型纱时的色差值(ΔE)最小,因此在洗涤时不容易褪色。
为改善传统尼龙材料因本身化学结构的特性而在不改变染料的种类及浓度的下不易浅染的问题,本发明所提供一种尼龙共聚物混合物、其制造方法及包含其的尼龙纤维,其中本发明所提供的尼龙共聚物混合物具有低末端胺基含量,与一般染剂的反应性较低,故可达到浅染效果。因此,相较于一般市售的尼龙纤维材料,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尼龙共聚物混合物所制成的尼龙纤维的色差值明显较大,更可进一步与一般市售的尼龙纤维材料混纺及染色,以达到双色染色(twotone)或混色纱(melange)的效果。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尼龙共聚物混合物是由具有二级胺基及醚基的聚醚二胺寡聚物、二酸单体及己内酰胺共聚合而成。此尼龙共聚物混合物不仅具有低末端胺基数目,更可达到浅染效果。此外,经由聚醚二胺寡聚物的醚基提供良好的吸放湿性,使由此尼龙共聚物混合物制成的织物具有显著的凉感功效。
虽然本发明的实施例已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做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以后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25)

1.一种尼龙共聚物混合物,包含多个尼龙共聚物具有如下所示的通式(I):
其中,单体A为一开环的内酰胺单体,且单体A在所述尼龙共聚物混合物中的含量(a)为100-(b+c+d)wt%;
单体B为一聚醚二胺寡聚物,且单体B在所述尼龙共聚物混合物中的含量(b)为6~12wt%;
单体C为一第一二酸单体,且单体C在所述尼龙共聚物混合物中的含量(c)为0.3~4.0wt%;
单体D为一第二二酸单体,且单体D在所述尼龙共聚物混合物中的含量(d)为0.2~0.6wt%;以及
T1及T2分别独立为羧酸基或胺基,且相对于所述尼龙共聚物混合物的总重量,所述尼龙共聚物的末端胺基的总含量为10~40毫当量/千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尼龙共聚物混合物,其中相对于所述尼龙共聚物混合物的总重量,所述尼龙共聚物的末端胺基的总含量为15~30毫当量/千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尼龙共聚物混合物,其中所述单体A的化学式为m为5~11的整数,*为单体A于通式(I)中键结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尼龙共聚物混合物,其中所述单体B的化学式为其分子量为500~2500g/mol,*为单体B于通式(I)中键结位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尼龙共聚物混合物,其中所述单体C为脂肪族二酸单体、芳香族二酸单体或其组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尼龙共聚物混合物,其中所述脂肪族二酸单体的化学式为p为2~10的整数,*为脂肪族二酸单体于通式(I)中键结位置。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尼龙共聚物混合物,其中所述芳香族二酸单体的化学式为*为所述芳香族二酸单体于通式(I)中键结位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尼龙共聚物混合物,其中在所述尼龙共聚物混合物中,所述单体B的摩尔数与所述单体C的摩尔数相同。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尼龙共聚物混合物,其中所述单体D为脂肪族二酸单体、芳香族二酸单体或其组合。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尼龙共聚物混合物,其中所述脂肪族二酸单体的化学式为p为2~10的整数,*为所述脂肪族二酸单体于通式(I)中键结位置。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尼龙共聚物混合物,其中所述芳香族二酸单体的化学式为*为所述芳香族二酸单体于通式(I)中键结位置。
12.一种尼龙纤维,包含:
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尼龙共聚物混合物,具有纤维形状。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尼龙纤维,其中所述纤维形状为圆形、一字型、十字型、Y字型或其组合。
14.一种尼龙共聚物混合物的制造方法,包含:
进行共聚合反应,使内酰胺单体(A)、第一二酸单体(B)、聚醚二胺寡聚物(C)及第二二酸单体(D)共聚合形成尼龙共聚物混合物,其中所述尼龙共聚物混合物包含多个尼龙共聚物,其具有如下所示的通式(I):
其中,在所述尼龙共聚物混合物中,所述内酰胺单体(A)的含量(a)为100-(b+c+d)wt%;所述聚醚二胺寡聚物(B)的含量(b)为6~12wt%;所述第一二酸单体(C)的含量(c)为0.3~4.0wt%;所述第二二酸单体(D)的含量(d)为0.2~0.6wt%;以及T1及T2分别独立为羧酸基或胺基,且相对于所述尼龙共聚物混合物的总重量,所述尼龙共聚物的末端胺基的总含量为10~40毫当量/千克。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相对于所述尼龙共聚物混合物的总重量,所述尼龙共聚物的末端胺基的总含量为15~30毫当量/千克。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共聚合反应是在温度200~270℃及绝对压力0.2~3bar下进行。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内酰胺单体(A)的化学式为其中m为5~11的整数,*为所述内酰胺单体(A)于通式(I)中键结位置。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聚醚二胺寡聚物(B)的化学式为其分子量为900~2000g/mol,*为所述聚醚二胺寡聚物(B)于通式(I)中键结位置。
19.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二酸单体(C)为脂肪族二酸单体、芳香族二酸单体或其组合。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脂肪族二酸单体的化学式为其中p为2~10的整数,*为所述脂肪族二酸单体于通式(I)中键结位置。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芳香族二酸单体的化学式为*为所述芳香族二酸单体于通式(I)中键结位置。
22.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尼龙共聚物混合物中,所述单体B的摩尔数与所述单体C的摩尔数相同。
23.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第二二酸单体(D)为脂肪族二酸单体、芳香族二酸单体或其组合。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脂肪族二酸单体的化学式为其中p为2~10的整数,*为所述脂肪族二酸单体于通式(I)中键结位置。
25.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芳香族二酸单体的化学式为*为所述芳香族二酸单体于通式(I)中键结位置。
CN201410606040.0A 2014-10-31 2014-10-31 尼龙共聚物混合物,其制造方法及包含其的尼龙纤维 Active CN1056229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06040.0A CN105622931B (zh) 2014-10-31 2014-10-31 尼龙共聚物混合物,其制造方法及包含其的尼龙纤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06040.0A CN105622931B (zh) 2014-10-31 2014-10-31 尼龙共聚物混合物,其制造方法及包含其的尼龙纤维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22931A true CN105622931A (zh) 2016-06-01
CN105622931B CN105622931B (zh) 2019-04-12

Family

ID=560383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06040.0A Active CN105622931B (zh) 2014-10-31 2014-10-31 尼龙共聚物混合物,其制造方法及包含其的尼龙纤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2293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68705A1 (zh) * 2016-10-11 2018-04-19 东丽先端材料研究开发(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聚酰胺、其制备方法及一种金属接合体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73873A2 (en) * 1988-12-12 1990-06-20 Du Pont Canada Inc.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modifying polyamide dyeability or amine end content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73873A2 (en) * 1988-12-12 1990-06-20 Du Pont Canada Inc.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modifying polyamide dyeability or amine end content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YANG-PENG RWEI ET AL: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olyethyleneOxide and Nylon-6 Copolymer in a Fiber Form"",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
汪辉雄: "《纤维染色学》", 30 September 1982, 大学图书供应社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68705A1 (zh) * 2016-10-11 2018-04-19 东丽先端材料研究开发(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聚酰胺、其制备方法及一种金属接合体
CN109715705A (zh) * 2016-10-11 2019-05-03 东丽先端材料研究开发(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聚酰胺、其制备方法及一种金属接合体
CN109715705B (zh) * 2016-10-11 2021-05-14 东丽先端材料研究开发(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聚酰胺、其制备方法及一种金属接合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22931B (zh) 2019-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46856B (zh) 一种三元共聚嵌段亲水性氨基硅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155018B (zh) 一种共聚阻燃聚酰胺66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17779B (zh) 一种易染色性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JP2001019764A (ja) グラフトコポリマー
CN109930230A (zh) 一种共聚酰胺工业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50433A (zh) 一种pa6-56共聚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75415A (zh) 可用酸性染料染色的吸湿性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95262A (zh) 具有高耐热性的湿气渗透热塑性聚氨酯
KR100973987B1 (ko) 이염색성 폴리우레탄우레아 탄성사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7075112A (zh) 无过度起泡地制备亲水性聚酰胺的方法
CN105155019B (zh) 一种阻燃聚酰胺6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86553B (zh) 一种高粘度阻燃聚酰胺66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80127B (zh) 聚氨酯弹性纤维
CN105622931A (zh) 尼龙共聚物混合物,其制造方法及包含其的尼龙纤维
JPWO2017146018A1 (ja) ポリアミドエラストマー組成物並びにこれよりなる繊維及び成形体
CN102703021A (zh) 一种高透气性二聚酸型聚酰胺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
US10858481B2 (en) Process for suppressing foam formation in the manufacture of hydrophilic polyamides
CN102037080B (zh) 一种使用羧酸和氨基化合物制造聚酰胺的方法
CN104141176B (zh) 一种氨纶助染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95738A (zh) 改良的弹性体组合物
TWI509021B (zh) 尼龍共聚物混合物,其製造方法及包含其的尼龍纖維
CN105401250B (zh) 用于氨纶具有抗氧化剂和抗黄变剂双重作用的反应型稳定剂
CN107857706A (zh) 一种增加氨纶酸性染料上染率和色牢度的添加剂及其应用
CA1042592A (en) Process for preparing improved polyamides
US6835800B2 (en) Nylon copolymers containing dimeric acid comonome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