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93079B - 电动转向锁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动转向锁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93079B
CN105593079B CN201480054355.7A CN201480054355A CN105593079B CN 105593079 B CN105593079 B CN 105593079B CN 201480054355 A CN201480054355 A CN 201480054355A CN 105593079 B CN105593079 B CN 1055930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latch
release position
locking
c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5435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93079A (zh
Inventor
杉本浩朗
杉本浩一朗
林贤二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ssan Motor Co Ltd
Alph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ssan Motor Co Ltd
Alph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ssan Motor Co Ltd, Alpha Corp filed Critical Nissan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5930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930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930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930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5/00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 B60R25/01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operating on vehicle systems or fittings, e.g. on doors, seats or windscreens
    • B60R25/02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operating on vehicle systems or fittings, e.g. on doors, seats or windscreens operating on the steering mechanism
    • B60R25/021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operating on vehicle systems or fittings, e.g. on doors, seats or windscreens operating on the steering mechanism restraining movement of the steering column or steering wheel hub, e.g. restraining means controlled by ignition switch
    • B60R25/0215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operating on vehicle systems or fittings, e.g. on doors, seats or windscreens operating on the steering mechanism restraining movement of the steering column or steering wheel hub, e.g. restraining means controlled by ignition switch using electric means, e.g. electric motors or solenoi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电动转向锁定装置(1)具有:凸轮(40),其以能在框架(10)内正转、反转的方式配置;以及锁定构件(50),其以一边追随旋转的凸轮(40)的凸轮面(41)、一边在成为前进端的锁定位置与成为后退端的锁定解除位置之间进退自如的方式配置。凸轮面(41)上设有:使锁定构件(50)在锁定位置与锁定解除位置之间移动的上锁解锁区间(41b);和将锁定构件(50)保持在锁定解除位置的锁定解除位置区间(41c)。锁定解除位置区间(41c)中的凸轮升程量相对于凸轮(40)的旋转角度的变化率小于上锁解锁区间(41b)中的凸轮升程量相对于凸轮(40)的旋转角度的变化率。

Description

电动转向锁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汽车的转向轴的旋转进行限制的电动转向锁定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这种以往的电动转向锁定装置,已知的有日本特开2009-35163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装置。图1表示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电动转向锁定装置的构成。这种电动转向锁定装置101具有用于禁止转向轴180的旋转的锁定构件150。另外,锁定构件150是以可在锁定构件150的顶端151a从框架110突出的锁定位置与锁定构件150的顶端151a收容在框架110内的锁定解除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式配置的。电动转向锁定装置101中具有与齿轮132一体旋转的凸轮140,锁定构件150受到施力元件(未图示)的施力而被保持在凸轮140的凸轮面141上。由此,锁定构件150追随齿轮132的旋转,一边在凸轮面141上滑动,一边在锁定位置与锁定解除位置之间移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3516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不过,在像上述那样的电动转向锁定装置101中,为了使齿轮132的旋转停止,需要对锁定构件150位于锁定解除位置这一情况进行检测的检测开关(未图示)。
在针对锁定构件150设置了检测开关的情况下,其构成是这样的:只要锁定构件150移动到了锁定解除位置,锁定构件150就将检测开关置于“开”(ON),凸轮140的旋转停止。在这样的构成的锁定解除状态下,由于锁定构件150是在被施力元件施力的状态下保持在凸轮面141的倾斜面上的,所以出于某种原因凸轮140有可能向上锁方向旋转。
针对这样的问题,在上述以往的电动转向锁定装置101中设置了压电元件170。而且,在锁定构件150位于锁定解除位置的状态下,通过使压电元件170的突出部171压接到凸轮面141上,利用摩擦力来限制了凸轮140向上锁侧的旋转。
然而,在上述以往的电动转向锁定装置101中,当出于某种原因,压电元件170发生破损时,压电元件170就无法与凸轮140压接,所以问题并未得到解决。
考虑了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转向锁定装置,其中,在锁定构件位于锁定解除位置的状态下,无需设置另外的零件,就能限制凸轮在解锁状态下向上锁方向旋转。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达成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动转向锁定装置,该电动转向锁定装置具有:凸轮,其以能在框架内正转、反转的方式配置;和锁定构件,其以一边追随着旋转的该凸轮的凸轮面、一边能在成为前进端的锁定位置与成为后退端的锁定解除位置之间前进后退的方式配置,所述凸轮面具有:使所述锁定构件在锁定位置与锁定解除位置之间移动的上锁解锁区间;和将该锁定构件保持在锁定解除位置的锁定解除位置区间,并且,所述凸轮面以如下方式构成:使锁定解除位置区间中的凸轮升程量相对于凸轮的旋转角度的变化率小于上锁解锁区间中的凸轮升程量相对于凸轮的旋转角度的变化率。
可以以使所述锁定解除位置区间中的所述变化率恒定的方式构成所述凸轮面。
可以在所述框架及所述锁定构件之间配置对该锁定构件位于所述锁定解除位置的情况进行检测的位置检测元件。
所述凸轮面可以具有以所述变化率大于所述锁定解除位置区间中的该变化率的方式构成的解锁停止区间,并且以述上锁解锁区间、所述锁定解除位置区间、该解锁停止区间的顺序进行配置。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凸轮面以如下方式进行设定:使锁定解除位置区间中的凸轮升程量相对于凸轮的旋转角度的变化率小于上锁解锁区间中的变化率,通过如此设定,使得在锁定构件位于锁定解除位置的状态下,凸轮不会向上锁方向旋转。因此,不用设置另外的零件,就能限制凸轮的旋转。
在凸轮面以使锁定解除位置区间中的凸轮升程量相对于凸轮的旋转角度的变化率恒定的方式构成的情况下,能够使上锁解锁区间与锁定解除位置区间平滑地连续。因此,能够抑制追随凸轮面移动的锁定构件在上锁解锁区间与锁定解除位置区间之间进行位移时发生的敲击声。
在采用了利用位置检测元件对锁定构件位于锁定解除位置的情况进行检测的构成的情况下,能够准确地把握锁定构件的位置。因此,即使凸轮与锁定构件的联系脱开了,也能防止把上锁状态误判为解锁状态。
使凸轮面具有解锁停止区间,该解锁停止区间以使其所述变化率大于所述锁定解除位置区间中的该变化率的方式构成的,同时,以所述上锁解锁区间、所述锁定解除位置区间、该解锁停止区间的顺序进行配置,在这种情况下,可在解锁停止区间内将凸轮向解锁方向的旋转停止。因此,在解锁状态下,能够把锁定构件保持在退缩到了比锁定解除位置靠框架内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现有技术的电动转向锁定装置的概要剖视图。
图2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是表示电动转向锁定装置的俯视图。
图3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是表示电动转向锁定装置的主视图。
图4是上锁状态下的沿图2的4-4线的剖视图。
图5是上锁状态下的沿图3的5-5线的剖视图。
图6是上锁状态下的沿图2的6-6线的剖视图。
图7是解锁状态下的沿图2的4-4线的剖视图。
图8是解锁状态下的沿图3的5-5线的剖视图。
图9是解锁状态下的沿图2的6-6线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凸轮的旋转角与凸轮升程量的关系的凸轮位移线图。
图11是表示追随突起位于上锁侧空走区间上的状态下的本实施方式的要部的概要剖视图。
图12是表示追随突起位于上锁解锁区间上的状态下的本实施方式的要部的概要剖视图。
图13是表示追随突起位于锁定解除位置区间上的状态下的本实施方式的要部的概要剖视图。
图14是表示追随突起位于解锁停止区间上的状态下的本实施方式的要部的概要剖视图。
图15是表示追随突起位于解锁侧空走区间上的状态下的本实施方式的要部的概要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转向锁定装置为电动转向锁定装置1,由固定元件(未图示)将其安装于汽车的对转向轴80进行收容的转向柱装置(未图示)中。如图2~图9所示,电动转向锁定装置1主要由框架10、框架罩20、驱动装置30、锁定构件50和控制基板60构成。
框架10包括具有一个面(图4~图9等的上表面)开口的大致箱形形状的箱部11和配设于箱部11的底面11a的筒状的引导部12。引导部12具有顶端侧面向转向轴80开口、并且与收容室13连通的方筒形状,在作为筒孔的引导孔14内以可自由进退的方式收容有锁定构件50。另外,在引导孔14的收容室侧开口部设定有与下文将叙述的挡块52f卡合的挡块承受部15。
框架罩20具有一个面(图4~图9等的下表面)开口的箱形形状,其通过将设于开口部的内缘的被卡定部21与设于框架10的箱部11周缘的卡定部11b卡合而组装到框架10上。另外,框架罩20与箱部11共同在内部形成了作为收容空间的收容室13。而且,收容室13中收容有对锁定构件50进行驱动的驱动装置30和对驱动装置30的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基板60。
驱动装置30由作为驱动源的电动机31、配置于电动机31的输出轴的蜗杆(未图示)和形成为可与蜗杆啮合的齿轮的圆盘状的蜗轮32构成。而且,通过电动机31正转,蜗杆使蜗轮32向解锁方向旋转,通过电动机31反转,蜗杆使蜗轮32向上锁方向旋转。驱动装置30在蜗杆与蜗轮32相啮合的状态下被收容在电动机壳33中而被单元化,连同电动机壳33一起被配置在收容室13中。
蜗轮32在其一方的盘面上具有凸轮40。凸轮40由螺旋状的凸轮槽42和外周面43构成,凸轮槽42的内侧侧壁42a和外周面43被设定为凸轮面41。
如图10的实线所示,凸轮面41包括上锁侧空走区间41a、上锁解锁区间41b、锁定解除位置区间41c、解锁停止区间41d及解锁侧空走区间41e,各区间以该顺序相连续。此外,凸轮升程量是从旋转中心O到凸轮面41的尺寸,在本实施方式中,其被设定为在上锁侧空走区间41a最小,在解锁侧空走区间41e最大。另外,升程量以上锁侧空走区间41a的凸轮升程量为基准来判断凸轮面41的各区间中的凸轮升程量相对于凸轮40的旋转角度的变化率的大小。
上锁侧空走区间41a对应于所配合的锁定构件50的锁定位置,位于凸轮槽42的螺旋形状的中心部分,凸轮升程量被设定为恒定(锁定构件50的移动量为零)。也就是说,上锁侧空走区间41a中的凸轮升程量相对于凸轮40的旋转角度的变化率被设定为零。
上锁解锁区间41b对应于所配合的锁定构件50在锁定位置和锁定解除位置之间移动的路径。也就是说,上锁解锁区间41b的一侧与上锁侧空走区间41a相连续,其另一侧与锁定解除位置区间41c相连续,并且以凸轮升程量随着从上锁侧空走区间41a朝着锁定解除位置区间41c逐渐变大的方式设定。另外,上锁解锁区间41b中的凸轮升程量相对于凸轮40的旋转角度的变化率被设定为在上锁解锁区间41b的锁定位置侧和锁定解除位置侧相异。对于上锁解锁区间41b中的锁定位置侧的变化率,由于解锁操作时,锁主体51的顶端的卡合部51a从与卡合槽81卡合的状态后退,所以变化率被设定得比较小,以便使拔出力矩变大。对于上锁解锁区间41b中的锁定解除位置侧的变化率,因为锁主体51的卡合部51a与卡合槽81分开,所以变化率被设定得比锁定位置侧大,以便在解锁操作时迅速后退。
锁定解除位置区间41c对应于所配合的锁定构件50的锁定解除位置,凸轮升程量被设定为恒定(锁定构件50的移动量为零,凸轮升程量的变化率为零)。此外,锁定解除位置区间41c中的凸轮升程量相对于凸轮40的旋转角的变化率没有必要设定为零,只要设定为至少比上锁解锁区间41b中的变化率小即可。
解锁停止区间41d是所配合的锁定构件50(挂钩52)将下文将叙述的解锁检测开关62置于“开”(ON)的区间,其与锁定解除位置区间41c相连续。解锁停止区间41d内的凸轮升程量的变化量是考虑了为了将下文将叙述的解锁检测开关62置于“开”(ON)所必须的足够的操作行程、操作行程的偏差、组装位置的偏差等因素的同时设定为不使解锁检测开关62破损的尺寸。另外,解锁停止区间41d的变化率以可产生用于操作解锁检测开关62所必须的力矩的方式设定。
解锁侧空走区间41e与锁定解除位置区间41c相连续,其形成于凸轮40的外周面43,凸轮升程量设定为恒定。
如图5、6、8、9所示,锁定构件50由如下各部分构成:锁主体51,其成为前进侧端部的前端与设于转向轴80的外周面的卡合槽81卡合;挂钩52,其与成为锁主体51的后退侧端部的后端侧以可卡脱的方式相配合;和锁定施力构件53,其从后退端侧向前进端侧对锁主体51施力。而且,构成锁定构件50的锁主体51和挂钩52在相配合的状态下以可自由进退的方式配置在引导部12的引导孔14内。也就是说,锁主体51与挂钩52的配合部分50a由设于锁主体51的后端的主体侧配合部51b及设于挂钩52的前端的挂钩侧配合部52b构成。由此,锁定构件50在驱动装置30的驱动下在成为前进端的锁定位置与成为后退端的锁定解除位置之间自由地进行位移。此外,在锁定位置,锁主体51的前端从引导部12突出后与卡合槽81卡合,对转向轴80的转动进行限制。另外,在锁定解除位置,锁主体51的前端后退到引导部12内而与卡合槽81分开,转向轴80能够进行转动。
锁主体51由板状的硬质构件构成,前端被设定为与卡合槽81卡合的卡合部51a,后端被设定为与挂钩52相配合的主体侧配合部51b。主体侧配合部51b由沿滑动方向延伸设置的主体侧头部51c和与滑动方向正交地从主体侧头部51c的后端突出的主体侧配合突部51d形成为L字形状。
挂钩52用耐负荷能力比锁主体51低的构件构成。挂钩52包括挂钩侧配合部52b、追随突起52e、挡块52f及开关臂部52g。
挂钩侧配合部52b配置在挂钩52的前端,其由挂钩侧头部52c和挂钩侧配合突部52d形成为呈L字形状的突起。
挂钩侧头部52c比挂钩52的其他的一般部分细,且其在锁定构件50的滑动方向上延伸设置。
挂钩侧配合突部52d与滑动方向正交地从挂钩侧头部52c的前端突出设置。
追随突起52e位于挂钩52的后端,其朝着蜗轮32突出设置。追随突起52e在将锁定构件50组装到了引导孔14内、将蜗轮32设置到了收容室13中的状态下配置在凸轮槽42内。而且,只要蜗轮32正转或者反转,则追随突起52e就会受到锁定施力构件53的施力,一边与凸轮面41抵接一边追随凸轮面41。
挡块52f在挂钩52的后端侧且配置有追随突起52e的面的背面侧突出设置。挡块52f与挂钩52一同滑动。另外,挡块52f形成为在锁定位置在上锁方向上与挡块承受部15卡合。
如图11~图15所示,开关臂部52g由方柱状的悬臂梁构成,在挂钩52的后端部,该悬臂梁与挂钩52的滑动方向正交且同时沿蜗轮32的旋转面延伸设置。开关臂部52g在锁定构件50从锁定解除位置移动到锁定位置时与下文将叙述的上锁检测开关61的操作部61a抵接,把下文将叙述的上锁检测开关61置于“开”(ON)。
锁定施力构件53由螺旋弹簧构成,其在被压缩的状态下配置在引导孔14的后退端壁14a与主体侧配合部51b的背面侧的后退端51e之间。而且,由锁定施力构件53的压缩反力对挂钩52与锁主体51朝着使其相互分开的方向施力的同时将其保持在相配合的状态。另外,通过这样的配合结构,使锁定构件50成为可伸缩。
控制基板60将电力从外部供给到电动机31,进行正转、反转、停止的控制。另外,控制基板60上配置有上锁检测开关61和解锁检测开关62。这些上锁检测开关61和解锁检测开关62由仅在操作部分被按压期间变为“开”(ON)的瞬时开关构成。
上锁检测开关61是对锁定构件50从锁定解除位置移动到了锁定位置的情况进行检测的开关。另外,上锁检测开关61沿锁定构件50(挂钩52)的滑动方向配置在挡块承受部15附近的控制基板60上。
解锁检测开关(位置检测元件)62是对锁定构件50(挂钩52)从锁定位置移动到了锁定解除位置移动这一情况进行检测的开关。另外,解锁检测开关62沿着锁定构件50(挂钩52)的滑动方向配置在后退端侧的延长线上的控制基板60上。
接下来,在上述构成中,对电动转向锁定装置1的动作进行说明。首先,如图4~图6所示,在锁定构件50被保持在锁定位置的电动转向锁定装置1中,锁主体51从引导部12突出出来。由此,锁主体51的卡合部51a与转向轴80的卡合槽81相卡合,限制转向轴80的转动。
而且,若从车体侧向上锁状态的电动转向锁定装置1中输入解锁信号,则控制基板60以使电动机31正转的方式供电。若电动机31正转,则经由蜗杆使蜗轮32向解锁方向(图11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如图11~图15所示,若蜗轮32向解锁方向转动,则追随突起52e克服锁定施力构件53的施力的同时在凸轮面41上按照上锁解锁区间41b、锁定解除位置区间41c、解锁停止区间41d的顺序进行追随。由此使得锁定构件50从锁定位置向锁定解除位置进行移动。
另外,若追随突起52e到达解锁停止区间41d,则挂钩52的后退端52h与解锁检测开关62的操作部62a抵接,解锁检测开关62变为“开”(ON)。然后,解锁检测开关62的“开”(ON)信号被输入到控制基板60,停止从控制基板60向电动机31供电,电动机31停止。由此使得锁定构件50被保持在锁定解除位置。
此外,在解锁操作时,可能会出现出于某种原因在上锁解锁区间41b解锁检测开关62不变成“开”(ON),追随突起52e在解锁侧空走区间41e上进行追随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电动机31的工作时间比设定的时间长,因此控制基板60会判断为异常,在解锁侧空走区间41e内,控制基板60会强制性地将电动机31停止。
另外,在解锁操作时,可能会出现锁主体51咬进了卡合槽81中而不能移动到锁定解除位置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也由于电动机31的工作时间比设定好的时间长,因此控制基板60会判断为异常,控制基板60会强制性地将电动机31停止。
在解锁状态的电动转向锁定装置1中,如图7~图9所示,锁主体51位于被拉入到了引导孔14内部的锁定解除位置。因此,锁主体51的卡合部51a与转向轴80的卡合槽81之间的卡合被解除,转向轴80能够进行转动。此外,追随突起52e位于凸轮面41的解锁停止区间41d上。也就是说,锁定构件50被保持在从锁定解除位置进一步后退了的位置上。
可是,解锁停止区间41d被设定为,其凸轮升程量朝着锁定解除位置区间41c变小。因此,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当出于某种原因,蜗轮32与蜗杆的啮合脱开了的时候,蜗轮32在锁定施力构件53的施力的作用下向上锁方向旋转,追随突起52e向锁定解除位置区间41c移动。
然而,追随突起52e即使从解锁停止区间41d移动到了锁定解除位置区间41c,也由于锁定解除位置区间41c中的凸轮升程量的变化率为零而不能移动到上锁解锁区间41b。也就是说,这种构成是:即便出于某种原因,蜗轮32与蜗杆的啮合脱开了,锁定构件50也不会在锁定施力构件53施力的作用下从锁定解除位置向锁定位置侧前进。
接下来,若经由控制基板60从车体侧向解锁状态的电动转向锁定装置1中输入上锁信号,则控制基板60就以使电动机31反转的方式供电。而且,若电动机31反转,则蜗轮32经由蜗杆向上锁方向(图11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若蜗轮32向上锁方向转动,则追随突起52e在锁定施力构件53的施力的作用下按照凸轮面41上的解锁停止区间41d、锁定解除位置区间41c、上锁解锁区间41b的顺序进行追随,锁定构件50从锁定解除位置向锁定位置移动。
在追随突起52e在上锁解锁区间41b上进行追随的中途,若锁定构件50到达锁定位置,则开关臂部52g与上锁检测开关61的操作部61a抵接,上锁检测开关61变为“开”(ON)。而且,上锁检测开关61的“开”(ON)信号被输入到控制基板60,停止从控制基板60向电动机31供电,电动机31停止。而且,锁定构件50被保持在锁定位置。如图4~图6所示,在锁定构件50被保持在锁定位置的电动转向锁定装置1中,锁主体51的卡合部51a与转向轴80的卡合槽81相卡合,限制转向轴80的转动。
此外,在向锁定位置移动时锁主体51的卡合部51a超过了构成转向轴80的卡合槽81的突起部82的情况下,锁定施力构件53受到压缩而缩短,在锁主体51超过突起部82的状态下,挂钩52向锁定位置移动。然后,若转向轴80转动,突起部82偏离开锁主体51的卡合部51a,则卡合部51a在锁定施力构件53的施力的作用下与卡合槽81相卡合,限制转向轴80的转动。
另外,由于上锁检测开关61的操作行程的偏差及组装位置的偏差,可能在上锁检测开关61变为“开”(ON)之前锁主体51与卡合槽81卡合。在这种情况下,也由于锁主体51被卡合槽81的底部按压,锁定施力构件53受到压缩而缩短,同时只有挂钩52前进,所以也不会发生故障。
另外,可能会出现出于某种原因而在上锁解锁区间41b上锁检测开关61不变为“开”(ON),追随突起52e在上锁侧空走区间41a上进行追随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电动机31的工作时间比设定好的时间长,因此控制基板60会判断为异常,在上锁侧空走区间41a内,控制基板60会强制性地将电动机31停止。此外,锁定构件50的挡块52f与挡块承受部15抵接,限制锁定构件50从锁定位置向前行进。
根据以上的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锁定解除位置区间41c中的凸轮升程量设为恒定,以使锁定解除位置区间41c中的凸轮升程量相对于凸轮40的旋转角度的变化率比上锁解锁区间41b中的变化率小的方式设定凸轮面41,从而凸轮40在锁定构件50位于锁定解除位置的状态下不会向上锁方向旋转。因此,无需设置另外的零件,就能限制凸轮40的旋转。
另外,通过以使锁定解除位置区间41c中的凸轮升程量恒定的方式构成凸轮面41,从而能够使上锁解锁区间41b与锁定解除位置区间41c平滑地连续。由此,能够抑制追随凸轮面41的锁定构件50在上锁解锁区间41b与锁定解除位置区间41c之间进行位移时产生敲击声。
通过采用解锁检测开关(位置检测元件)62对锁定构件50位于锁定解除位置的情况进行检测的构成,能够准确地把握锁定构件50的位置。由此,即使在凸轮40与锁定构件50的配合脱开了的情况下,也能做到防止将上锁状态误判为解锁状态。
通过以使解锁停止区间41d的变化率比锁定解除位置区间41c中的变化率变大的方式构成,同时按照上锁解锁区间41b、锁定解除位置区间41c、解锁停止区间41d的顺序进行配置,能够在锁定构件50从锁定解除位置进一步后退了的位置,将凸轮40向解锁方向的旋转停止。由此,能够在解锁状态下,将锁定构件50保持在框架10内的从锁定解除位置进一步后退了的位置上。
此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0的实线所示,凸轮面41是以使锁定解除位置区间41c中的升程量恒定的方式构成的,但是,如图10的虚线所示,凸轮面41也可以以随着凸轮的旋转角度变大而锁定解除位置区间41c’中的凸轮升程量变小的方式构成。在采用这种构成的情况下,当出于某种原因,蜗轮32自由向上锁方向转动,蜗轮32在锁定施力构件53的施力的作用下旋转,在追随突起52e从解锁停止区间41d移动到了锁定解除位置区间41c的时候,追随突起52e要想从锁定解除位置区间41c进一步向上锁解锁区间41b移动,凸轮40就必须克服锁定施力构件53的施力的同时向上锁方向转动。这样的转动在没有动力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发生的,所以,与本实施方式相比,更不可能发生锁定构件50意外向锁定位置移动这种情况,比本实施方式更能提高安全性。
另外,在这种构成中,在追随突起52e从上锁解锁区间41b向锁定解除位置区间41c移动时,在两区间的边界部分追随突起52e没有完全在凸轮面41上追随,会导致发生跳跃,有时会产生敲击声。于是,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构成:通过产生操作者可以听到的敲击声,把电动转向锁定装置1因解锁操作而被解锁的情况通知给操作者。
再有,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作为解锁检测开关(位置检测元件),使用了瞬时开关,但是并不限于瞬时开关,其可以是使用各种传感器的构成,而且均能获得同样的作用效果。

Claims (3)

1.一种电动转向锁定装置,其中,
其具有:
凸轮,其以能在框架内正转、反转的方式配置;
锁定构件,其以一边追随着旋转的该凸轮的凸轮面、一边能在成为前进端的锁定位置与成为后退端的锁定解除位置之间前进后退的方式配置;以及位置检测元件,其在所述框架及所述锁定构件之间,对该锁定构件位于所述锁定解除位置的情况进行检测,
所述凸轮面具有:
使所述锁定构件在锁定位置与锁定解除位置之间移动的上锁解锁区间;
将该锁定构件保持在锁定解除位置的锁定解除位置区间;以及
以使凸轮升程量的变化率大于所述锁定解除位置区间中的该变化率的方式构成的解锁停止区间,
并且,按照所述上锁解锁区间、所述锁定解除位置区间、所述解锁停止区间的顺序进行配置,
在所述锁定解除位置区间,凸轮升程量相对于所述凸轮的旋转角度的变化率为零,
所述解锁停止区间是用于操作所述位置检测元件的区间,所述解锁停止区间的凸轮升程量的变化率是以操作所述位置检测元件的方式来设定的。
2.一种电动转向锁定装置,其中,
其具有:
凸轮,其以能在框架内正转、反转的方式配置;
锁定构件,其以一边追随着旋转的该凸轮的凸轮面、一边能在成为前进端的锁定位置与成为后退端的锁定解除位置之间前进后退的方式配置;以及位置检测元件,其在所述框架及所述锁定构件之间,对该锁定构件位于所述锁定解除位置的情况进行检测,
所述凸轮面具有:
使所述锁定构件在锁定位置与锁定解除位置之间移动的上锁解锁区间;将该锁定构件保持在锁定解除位置的锁定解除位置区间;以及
以使凸轮升程量的变化率大于所述锁定解除位置区间中的该变化率的方式构成的解锁停止区间,
并且,凸轮面以在所述锁定解除位置区间中随着所述凸轮的旋转角度变大而凸轮升程量变小的方式构成,
按照所述上锁解锁区间、所述锁定解除位置区间、所述解锁停止区间的顺序进行配置,
所述解锁停止区间是用于操作所述位置检测元件的区间,所述解锁停止区间的凸轮升程量的变化率是以操作所述位置检测元件的方式来设定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转向锁定装置,其中,
所述凸轮面以使所述锁定解除位置区间中的凸轮升程量的变化率恒定的方式构成。
CN201480054355.7A 2013-10-04 2014-09-05 电动转向锁定装置 Active CN1055930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08926 2013-10-04
JP2013-208926 2013-10-04
PCT/JP2014/073471 WO2015049951A1 (ja) 2013-10-04 2014-09-05 電動ステアリングロック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93079A CN105593079A (zh) 2016-05-18
CN105593079B true CN105593079B (zh) 2017-11-21

Family

ID=527785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54355.7A Active CN105593079B (zh) 2013-10-04 2014-09-05 电动转向锁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827949B2 (zh)
EP (1) EP3053787B1 (zh)
JP (1) JP6396914B2 (zh)
CN (1) CN105593079B (zh)
WO (1) WO201504995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7108250A1 (de) 2017-04-19 2018-10-25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zum Sperren und Freigeben eines funktionswesentlichen Bauteils eines Kraftfahrzeuges
CN111697758A (zh) * 2019-03-12 2020-09-22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用于马达的锁定机构
CN114502811B (zh) * 2019-10-09 2023-11-28 索斯科公司 电子致动和锁定的手套箱***
CN111425081B (zh) * 2020-05-22 2024-06-14 桂林京达科技有限公司 车辆电动门锁及锁止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92941B2 (ja) * 1998-11-24 2004-11-24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ステアリングロック装置
DE19961975C1 (de) * 1999-12-22 2000-12-14 Valeo Deutschland Gmbh & Co Verriegelungsvorrichtung
US6571587B2 (en) * 2001-01-09 2003-06-03 Strattec Security Corporation Steering column lock apparatus and method
JP2002234419A (ja) * 2001-02-09 2002-08-20 Tokai Rika Co Ltd 電子式ステアリングロック機構
DE10121714C1 (de) * 2001-05-04 2003-01-02 Huf Huelsbeck & Fuerst Gmbh Schloß, insbesondere zum Verriegeln der Lenkspindel eines Kraftfahrzeugs
DE10129095C1 (de) * 2001-06-16 2003-03-20 Siemens Ag Elektrische Lenkungsverriegelung
JP3808789B2 (ja) * 2002-03-22 2006-08-16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電動ステアリングロック装置
JP3811416B2 (ja) * 2002-03-22 2006-08-23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電動ステアリングロック装置
JP2004122996A (ja) * 2002-10-04 2004-04-22 Yuhshin Co Ltd 電動ステアリングロック装置
DE10344415A1 (de) * 2002-10-10 2004-04-22 U-Shin Ltd. Elektrisch betätigte Lenkradschlosseinrichtung
JP2004231123A (ja) * 2003-01-31 2004-08-19 Tokai Rika Co Ltd 電動ステアリングロック装置
DE10320154B3 (de) 2003-05-06 2005-02-17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zum Sperren der Lenkspindel eines Kraftfahrzeugs
DE10320155B3 (de) * 2003-05-06 2005-02-17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zum Sperren der Lenkspindel eines Kraftfahrzeugs
DE10320138B3 (de) * 2003-05-06 2005-01-13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zum Sperren der Lenkspindel eines Kraftfahrzeugs
JP4248948B2 (ja) * 2003-06-13 2009-04-02 株式会社アルファ 電動ステアリングロック装置
US7140213B2 (en) 2004-02-21 2006-11-28 Strattec Security Corporation Steering column lock apparatus and method
JP2005306163A (ja) 2004-04-20 2005-11-04 Jidosha Denki Kogyo Co Ltd ステアリングロック駆動装置及びアクチュエータ
JP2005343378A (ja) * 2004-06-04 2005-12-15 Yuhshin Co Ltd 電動ステアリングロック装置
JP3819925B2 (ja) * 2004-10-29 2006-09-13 株式会社アルファ 電動ステアリングロック装置
JP3754057B1 (ja) * 2004-10-29 2006-03-08 株式会社アルファ 電動ステアリングロック装置
DE102004053438A1 (de) * 2004-11-05 2006-05-11 Valeo Sicherheitssysteme Gmbh Lenkschloß
JP4671789B2 (ja) 2005-07-07 2011-04-20 株式会社ユーシン ステアリングロック装置
JP4624912B2 (ja) * 2005-11-30 2011-02-02 株式会社アルファ 電動ステアリングロック装置
US7870768B2 (en) * 2006-10-27 2011-01-18 U-Shin Ltd. Power steering lock unit
JP2009035163A (ja) 2007-08-02 2009-02-19 Tokai Rika Co Ltd ステアリングロック装置
US7891221B2 (en) * 2007-10-01 2011-02-22 Alpha Corporation Electric steering lock device
DE102007059713A1 (de) * 2007-12-10 2009-06-18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zur Ansteuerung eines Sperrgliedes
JP5342822B2 (ja) 2008-07-24 2013-11-13 株式会社ユーシン 電動ステアリングロック装置
US8382159B2 (en) * 2008-09-30 2013-02-26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Steering-force transmitting apparatus for vehicle
US8424348B2 (en) * 2010-01-27 2013-04-23 Strattec Security Corporation Steering lock
PL2479073T3 (pl) * 2011-01-21 2014-06-30 Valeo Sicherheitssysteme Gmbh Urządzenie układu kierowniczego, zapobiegające kradzieży, dla pojazdu samochodowego
JP5723226B2 (ja) * 2011-06-07 2015-05-27 株式会社山田製作所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93079A (zh) 2016-05-18
US9827949B2 (en) 2017-11-28
EP3053787A1 (en) 2016-08-10
JP6396914B2 (ja) 2018-10-03
EP3053787B1 (en) 2019-01-30
US20160221535A1 (en) 2016-08-04
EP3053787A4 (en) 2016-10-19
WO2015049951A1 (ja) 2015-04-09
JPWO2015049951A1 (ja) 2017-03-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93079B (zh) 电动转向锁定装置
CN204002098U (zh) 一种电子防盗锁锁体
JP4671789B2 (ja) ステアリングロック装置
US20180162219A1 (en) Device for opening and closing fuel tank inlet cover of vehicle
CN102587748A (zh) 具有高可靠性的汽车门锁防盗控制机构
CN111270915A (zh) 全自动锁
KR101534684B1 (ko) 푸쉬풀형 도어 잠금장치
CN111133164A (zh) 上锁装置
JP4786497B2 (ja) ステアリングロック装置
JP6687284B2 (ja) 扉用の施解錠装置
JP6355534B2 (ja) 電動ステアリングロック装置
CN202100081U (zh) 一种快锁快开防盗门锁
CN212454001U (zh) 电吸锁和汽车
CN216841054U (zh) 一种锁具装置及具有其的门锁
CN208310426U (zh) 双拨离合结构、快开快锁离合机构及电子锁
CN114215425B (zh) 自动锁体的机械解锁机构以及自动锁体
CN212201664U (zh) 门锁
CN201367784Y (zh) 中央集控汽车门锁
CN216714095U (zh) 自动锁体的执手解锁组件以及自动锁体
CN218759329U (zh) 用于汽车门锁的儿童保险机构
CN216788058U (zh) 斜舌组件以及锁体
CN111734234A (zh) 电吸锁和汽车
CN201972485U (zh) 配备电子钥匙的电动车锁
JP2013221301A (ja) 電気錠
CN218991209U (zh) 全自动门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