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49263A -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49263A
CN105549263A CN201610077547.0A CN201610077547A CN105549263A CN 105549263 A CN105549263 A CN 105549263A CN 201610077547 A CN201610077547 A CN 201610077547A CN 105549263 A CN105549263 A CN 1055492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light module
radiating part
frame
guide plate
back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7754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文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07754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49263A/zh
Publication of CN1055492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492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28Illuminating devices with cooling mea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和包括该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其可解决现有的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散热效果较差的问题。本发明的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将内部的散热框与胶框之间、散热框与前框之间、散热框与印制电路板之间、印制电路板与胶框之间的接触面部分或全部地设计成彼此配合的锯齿形;同时,将散热框所包括的水平散热部和背板设计成位于同一水平面且搭接成一体,从而形成一层结构,相比于现有的散热框设置在背框的内部而形成两层结构,本发明的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减少了热传导所经介质的厚度,由两层结构改进成一层结构。整体上,显著增大了热传导面积,提高了热传导的效率,增强了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和包括该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背光模组为液晶显示装置的关键零组件之一,其主要功能在于为液晶面板提供均匀、高亮度的发光体,基本原理是将常用的点或线型发光转化成高亮度且均一灰度的面发光,使液晶面板能正常显示影像。背光模组除了应用在液晶电视机、液晶显示器件之外,还可以应用在数码相框、电子纸、手机等需要背光的显示装置中。
图1为现有的背光模组的局部剖视图,如图1所示,现有的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01、背框02、散热框03、外框04和印制电路板05,其中,外框04包括前框041和胶框042,印制电路板05上安装有光源06。背光模组在工作过程中,光源06发光的同时会有一定的热损耗,与其相近的导光板01会受热膨胀,甚至会导致导光板01的受热融化,使得显示的画面出现光源的灯影,影响整个背光模组的正常工作。因此,现有的背光模组中都设置有散热框03,用于加快背光模组内部热量的散发。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1.散热框03与胶框042、印制电路板05、背框02均接触,且各个接触表面均是平整表面,造成散热框03的散热面积不大,散热效率较低,散热效果不佳;
2.散热框03设置在背框02的内部,形成两层结构,导光板01的导光面附近的热量必须先后经过散热框03、背框02才能传到外界,造成散热效率较低,散热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和包括该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该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的散热面积较大,散热效率较高,散热效果较佳。
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光源、导光板、背板、散热框和外框,所述导光板设置于所述散热框的内部,所述散热框包括水平散热部和竖直散热部,所述水平散热部和所述背板位于同一水平面且搭接成一体,所述水平散热部和所述背板与所述导光板的导光面平行,所述竖直散热部垂直于所述导光板的导光面,所述光源设置于所述竖直散热部内部且朝向所述导光板,所述外框设置于所述散热框的外侧且与所述竖直散热部至少部分接触,所述外框和所述竖直散热部的接触面形成彼此配合的锯齿形。
优选的是,所述外框包括前框和胶框,所述胶框设置在所述前框的内侧、且与所述竖直散热部接触,所述竖直散热部和所述胶框的接触面为彼此配合的锯齿形。
优选的是,所述竖直散热部沿垂直于所述导光面的方向延伸穿过所述胶框与所述前框接触,和/或,所述竖直散热部沿平行于所述导光面的方向向外延伸穿过所述胶框与所述前框接触;
所述竖直散热部和所述前框的接触面为彼此配合的锯齿形。
优选的是,还包括为所述光源供电的印制电路板,所述印制电路板设置在所述竖直散热部朝向所述导光板的表面上,所述竖直散热部和所述印制电路板彼此接触的表面为彼此配合的锯齿形。
优选的是,所述印制电路板和所述胶框彼此接触的表面为彼此配合的锯齿形。
优选的是,所述水平散热部与所述背板通过结合部搭接成一体,所述结合部包括设置在所述水平散热部边缘的第一搭接端和设置在所述背板边缘的第二搭接端。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搭接端和所述第二搭接端为弯曲结构,所述第一搭接端与所述第二搭接端弯曲卷扣成一体。
优选的是,所述结合部的高度高于所述背板的高度至少1mm、且支撑所述导光板。
优选的是,所述结合部水平长度的范围为所述背板长度的20%~25%。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搭接端包括设置在所述水平散热部边缘的第一钩挂部和紧邻所述第一钩挂部内侧的第一沟槽,所述第二搭接端包括设置在所述背板边缘的第二钩挂部和紧邻所述第二钩挂部内侧的第二沟槽,所述第一钩挂部嵌入所述第二沟槽内,所述第二钩挂部嵌入所述第一沟槽内,使所述第一搭接端与所述第二搭接端搭接成一体。
优选的是,所述结合部的水平长度范围为所述背板长度的33%~50%。
优选的是,所述散热框采用铝制成,所述背板采用金属制成。
本发明提供的另一技术方案: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背光模组。
本发明的背光模组和包括该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首先,其内部的散热框与胶框之间、散热框与前框之间、散热框与印制电路板之间、印制电路板与胶框之间的接触面部分或全部地设计成了彼此配合的锯齿形,相比于现有的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内部均以平整形式的表面接触,显著增大了热传导面积,增大了散热效果。
其次,本发明的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其内部的散热框所包括的水平散热部和背板位于同一水平面且搭接成一体,从而形成一层结构,相比于现有的散热框设置在背框的内部而形成两层结构,本发明的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减少了热传导所经介质的厚度,由两层结构改进成一层结构,显著提高了热传导的效率,增大了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背光模组的局部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背光模组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背光模组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背光模组的局部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背光模组的局部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背光模组的局部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的实施例6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局部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的实施例6的另一种背光模组的局部剖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
01、导光板;02、背框;03、散热框;04、外框;041、前框;042、胶框;05、印制电路板;06、光源;
1、导光板;2、背板;3、散热框;31、水平散热部;32、竖直散热部;4、外框;41、前框;42、胶框;5、印制电路板;6、光源;7、结合部;71、第一搭接端;72、第二搭接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发明提供的背光模组,包括光源、导光板、背板、散热框和外框,导光板设置于散热框的内部,散热框包括水平散热部和竖直散热部,水平散热部和背板位于同一水平面且搭接成一体,水平散热部和背板与导光板的导光面平行,竖直散热部垂直于导光板的导光面,光源设置于竖直散热部内部且朝向导光板,外框设置于散热框的外侧且与竖直散热部至少部分接触,外框和竖直散热部的接触面形成彼此配合的锯齿形。
该背光模组通过将外框和竖直散热部的接触面形成彼此配合的锯齿形,增大了热传导的面积,增强了散热效果;通过将水平散热部和背板位于同一水平面且搭接成一体,使导光板的导光面附近的热量只需经过一层结构即可传到外界,提高了散热的效率,进一步增强了散热效果。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内部的胶框和竖直散热部之间的接触面设计成彼此配合的锯齿形,水平散热部与背板通过结合部搭接成一体,结合部包括设置在水平散热部边缘的第一搭接端和设置在背板边缘的第二搭接端,以增强该背光模组的散热效果。
图2为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局部剖视图,如图2所示,该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1、背板2、散热框3、外框4和光源6,导光板1设置于散热框3的内部,散热框3包括水平散热部31和竖直散热部32,水平散热部31和背板2位于同一水平面且搭接成一体,从而形成一层结构,水平散热部31和背板2与导光板1的导光面平行,竖直散热部32垂直于导光板1的导光面,导光板1的导光面为靠近背板2的表面,光源6设置于竖直散热部32内部且朝向导光板1,外框4设置于散热框3的外侧且与竖直散热部32至少部分接触,外框4和竖直散热部32的接触面形成彼此配合的锯齿形。
具体的是,散热框3的截面整体上近似为直角形状,水平散热部31和竖直散热部32则分别近似为一角边,起到增强该背光模组内部的散热效果。散热框3和背板2都选用散热效果较好的材料制成,散热框3优选采用铝制成,背板2优选采用金属制成。
外框4包括前框41和胶框42,起到封装各组件的作用。前框41和胶框42整体上近似为直角形状,胶框42设置在前框41的内侧、且与竖直散热部32接触,竖直散热部32和胶框42的接触面为彼此配合的锯齿形。
该背光模组还包括印制电路板5。印制电路板5设置在竖直散热部32朝向导光板1的表面上,起到给光源6供电的作用。光源6设置在印制电路板5朝向导光板1的表面上,光源6通常为灯条,光源6发出的光线照射到导光板1的导光面,经导光面反射出该背光模组。
结合部7使水平散热部31与背板2搭接成一体,结合部7包括设置在水平散热部边缘的第一搭接端71和设置在背板2边缘的第二搭接端72。第一搭接端71和第二搭接端72为弯曲结构,使第一搭接端71与第二搭接端72能够弯曲卷扣成一体,实现水平散热部31与背板1搭接成一体,从而形成一层结构。
为了使结合部7对导光板1能够起到支撑作用,以维持导光板1与背板2之间的散热间隙,优选结合部7的高度高于背板2的高度至少1mm、且支撑导光板1。结合部7的数量优选2个,且均匀布置。优选结合部7水平长度的范围为背板1长度的20%~25%,以起到较好的支撑效果和获得牢固地连接。
设置多个结合部7,首先,可支撑起导光板1,维持导光板1与背板2之间的散热间隙,增强散热效果;其次,避免了导光板1在使用过程中向下弯曲变形,影响光线的反射路径;最后,使散热框3与背板2连接牢固,使整个显示模组结构紧凑。
容易理解的是,上面描述了外框4和竖直散热部32的接触面形成彼此配合的锯齿形,实际上,这里不仅可以是锯齿形,也可以是其他可以增大散热面积的形式,例如,接触面形成彼此配合的凹凸形、波浪形、S型等,这些形式都能起到类似的效果,均属于本发明的构思,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首先,其内部的散热框与胶框之间的接触面设计成了彼此配合的锯齿形,相比于现有的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内部平整形式的接触表面,显著增大了热传导面积,增大了散热效果;其次,该背光模组内部的水平散热部和背板位于同一水平面且搭接成一体,从而形成一层结构,相比于现有的散热框设置在背框的内部形成的两层结构,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减少了热传导所经介质的厚度,由两层结构改进成一层结构,显著提高了热传导的效率,进一步增大了散热效果;最后,散热框与背板通过多个结合部连接成一体,使连接更牢固,且维持了导光板与背板之间的散热间隙,增强了散热效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其具有与实施例1的背光模组类似的结构,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中竖直散热部沿垂直于导光面的方向延伸穿过胶框与前框接触,竖直散热部和前框的接触面为彼此配合的锯齿形,以增强散热效果。
图3为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局部剖视图,如图3所示,胶框42对应着竖直散热部32的区域开设有与竖直散热部32配合的沟槽。竖直散热部32沿垂直于导光面的方向延伸穿过胶框42上的沟槽与前框41接触,且将接触的表面设计成彼此配合的锯齿形,以增大散热面积,增强散热效果。
容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中,不仅可以如图3所示将竖直散热部32与前框41接触的表面设计成彼此配合的锯齿形,也可以同时采用实施例1中图2所示的结构形式,将竖直散热部32与胶框42接触的表面设计成彼此配合的锯齿形。这样,可以进一步增大散热面积,增强散热效果。
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的背光模组相同,能够起到同样的有益效果,这里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相比于实施例1的背光模组,采用了另一种结构形式的散热框3,以增大散热面积,增强散热效果。同时,本实施例中的散热框也可与实施例1中的散热框相结合,即将竖直散热部与胶框之间、竖直散热部与前框之间的接触表面设计成彼此配合的锯齿形,以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其具有与实施例1的背光模组类似的结构,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中竖直散热部沿平行于导光面的方向向外延伸穿过胶框与前框接触,竖直散热部和前框的接触面为彼此配合的锯齿形,以增强散热效果。
图4为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局部剖视图,如图4所示,胶框42对应着竖直散热部32的中部的区域开设有平行于导光面的沟槽,竖直散热部32沿平行于导光面的方向向外延伸穿过胶框42上的沟槽与前框41接触,且将接触的表面设计成彼此配合的锯齿形,以增大散热面积,增强散热效果。
容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中,也可以同时采用实施例1中图2所示的结构形式,将竖直散热部32与胶框42接触的表面设计成彼此配合的锯齿形。这样,可以进一步增大散热面积,增强散热效果。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是实施例2的背光模组与实施例3的背光模组的结合,可进一步增大散热面积,增强散热效果。
图5为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局部剖视图,如图5所示,竖直散热部32沿平行于导光面的方向向外延伸穿过胶框42上的沟槽与前框41接触,同时,竖直散热部32沿垂直于导光面的方向延伸穿过胶框42上的沟槽与前框41接触,竖直散热部32与前框41接触的表面设计成彼此配合的锯齿形。
容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也可以同时采用实施例1中图2所示的结构形式,将竖直散热部32与胶框42接触的表面设计成彼此配合的锯齿形。这样,可以更大程度地增大散热面积,增强散热效果。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其具有与实施例1的背光模组类似的结构,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竖直散热部和印制电路板彼此接触的表面为彼此配合的锯齿形,同时,印制电路板和胶框彼此接触的表面为彼此配合的锯齿形,以增强散热效果。
图6为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局部剖视图,如图6所示,印制电路板5设置在竖直散热部32朝向导光板1的表面上,印制电路板5的截面呈矩形,印制电路板5与竖直散热部32之间、印制电路板5与胶框42之间的接触表面为彼此配合的锯齿形。
由于印制电路板5上面设置有光源6,背光模组在使用过程中,光源6将产生大量的热量,印制电路板5将会迅速升温,将印制电路板5与其他部件的接触表面设计成彼此配合的锯齿形,能够有效散发印制电路板5的热量,避免印制电路板5受热过度而损坏。
容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可以只将竖直散热部与印制电路板之间的接触面设计成彼此配合的锯齿形,或者只将印制电路板与胶框之间的接触面设计成彼此配合的锯齿形,也可以同时结合实施例1~4中任一一种或多种背光模组的结构形式,以更大程度地增大散热面积,增强散热效果。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其具有与实施例1的背光模组类似的结构,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背光模组中的结合部与实施例1中的不同,本实施例中的结合部结构更简单,能够增大水平散热部的面积,增强散热效果。
图7为本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局部剖视图,如图7所示,使水平散热部31与背板2搭接成一体的结合部7包括设置在水平散热部31边缘的第一搭接端和设置在背板2边缘的第二搭接端。
其中,第一搭接端包括设置在水平散热部31边缘的第一钩挂部和紧邻第一钩挂部内侧的第一沟槽,第二搭接端包括设置在背板2边缘的第二钩挂部和紧邻第二钩挂部内侧的第二沟槽,第一钩挂部嵌入第二沟槽内,第二钩挂部嵌入第一沟槽内,使第一搭接端与第二搭接端搭接成一体。将结合部7设计成这样的结构形式,可以增长水平散热部31向背板2一侧延伸的长度,即增大了水平散热部31的面积,提高了散热效率。
经实际测试,对称设置2个结合部7、且将每个结合部7的水平长度范围设计为背板2长度的33%~50%,对增大散热框3与背板2的连接强度以及提高散热效率均会起到较优的效果。
容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也可以同时结合实施例2~5中任一一种或多种背光模组的结构形式。例如,图8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背光模组的局部剖视图,如图8所示,该背光模组不仅包括本实施例描述的结合部7,还包括实施例4描述的散热框3,能够更大程度地增大散热面积,增强散热效果,简化结构。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实施例1~6中任意一种背光模组。该显示装置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电子纸、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首先,其内部的散热框与胶框之间、散热框与前框之间、散热框与印制电路板之间、印制电路板与胶框之间的接触面可部分或全部地设计成了彼此配合的锯齿形,相比于现有的显示装置内平整形式的接触表面,显著增大了热传导面积,增大了散热效果;
其次,该显示装置内部的水平散热部和背板位于同一水平面且搭接成一体形成一层结构,相比于现有的散热框设置在背框的内部而形成的两层结构,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减少了热传导所经介质的厚度,由两层结构改进成一层结构,显著提高了热传导的效率,增大了散热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光源、导光板、背板、散热框和外框,所述导光板设置于所述散热框的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框包括水平散热部和竖直散热部,所述水平散热部和所述背板位于同一水平面且搭接成一体,所述水平散热部和所述背板与所述导光板的导光面平行,所述竖直散热部垂直于所述导光板的导光面,所述光源设置于所述竖直散热部内部且朝向所述导光板,所述外框设置于所述散热框的外侧且与所述竖直散热部至少部分接触,所述外框和所述竖直散热部的接触面形成彼此配合的锯齿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包括前框和胶框,所述胶框设置在所述前框的内侧、且与所述竖直散热部接触,所述竖直散热部和所述胶框的接触面为彼此配合的锯齿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散热部沿垂直于所述导光面的方向延伸穿过所述胶框与所述前框接触,和/或,所述竖直散热部沿平行于所述导光面的方向向外延伸穿过所述胶框与所述前框接触;
所述竖直散热部和所述前框的接触面为彼此配合的锯齿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为所述光源供电的印制电路板,所述印制电路板设置在所述竖直散热部朝向所述导光板的表面上,所述竖直散热部和所述印制电路板彼此接触的表面为彼此配合的锯齿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制电路板和所述胶框彼此接触的表面为彼此配合的锯齿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散热部与所述背板通过结合部搭接成一体,所述结合部包括设置在所述水平散热部边缘的第一搭接端和设置在所述背板边缘的第二搭接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搭接端和所述第二搭接端为弯曲结构,所述第一搭接端与所述第二搭接端弯曲卷扣成一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部的高度高于所述背板的高度至少1mm、且支撑所述导光板。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部水平长度的范围为所述背板长度的20%~25%。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搭接端包括设置在所述水平散热部边缘的第一钩挂部和紧邻所述第一钩挂部内侧的第一沟槽,所述第二搭接端包括设置在所述背板边缘的第二钩挂部和紧邻所述第二钩挂部内侧的第二沟槽,所述第一钩挂部嵌入所述第二沟槽内,所述第二钩挂部嵌入所述第一沟槽内,使所述第一搭接端与所述第二搭接端搭接成一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部的水平长度范围为所述背板长度的33%~50%。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框采用铝制成,所述背板采用金属制成。
13.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2任一所述的背光模组。
CN201610077547.0A 2016-02-03 2016-02-03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Pending CN1055492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77547.0A CN105549263A (zh) 2016-02-03 2016-02-03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77547.0A CN105549263A (zh) 2016-02-03 2016-02-03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49263A true CN105549263A (zh) 2016-05-04

Family

ID=558285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77547.0A Pending CN105549263A (zh) 2016-02-03 2016-02-03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49263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95278A (zh) * 2017-03-20 2017-06-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ed、背光模组、显示装置以及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CN109031793A (zh) * 2018-10-15 2018-12-18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设备
CN110320698A (zh) * 2019-07-23 2019-10-11 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10543038A (zh) * 2019-09-02 2019-12-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板、背光源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3625487A (zh) * 2021-07-05 2021-11-09 叶嘉峻 一种液晶电视用新型Mini-LED量子点结构背光模组
WO2023108517A1 (zh) * 2021-12-16 2023-06-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整机结构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49526A (zh) * 2010-07-12 2011-01-19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侧入式背光模块及其背板散热构造
CN102620204A (zh) * 2012-03-27 2012-08-01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使用该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02798042A (zh) * 2012-07-31 2012-11-28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CN103335253A (zh) * 2013-07-18 2013-10-02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包含其的液晶显示器
CN203298104U (zh) * 2013-06-24 2013-11-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源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3472622A (zh) * 2013-09-16 2013-12-25 孙银生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
CN103791311A (zh) * 2012-10-31 2014-05-14 鑫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使用该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49526A (zh) * 2010-07-12 2011-01-19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侧入式背光模块及其背板散热构造
CN102620204A (zh) * 2012-03-27 2012-08-01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使用该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02798042A (zh) * 2012-07-31 2012-11-28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CN103791311A (zh) * 2012-10-31 2014-05-14 鑫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使用该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装置
CN203298104U (zh) * 2013-06-24 2013-11-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源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3335253A (zh) * 2013-07-18 2013-10-02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包含其的液晶显示器
CN103472622A (zh) * 2013-09-16 2013-12-25 孙银生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95278A (zh) * 2017-03-20 2017-06-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ed、背光模组、显示装置以及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CN109031793A (zh) * 2018-10-15 2018-12-18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设备
CN109031793B (zh) * 2018-10-15 2024-02-06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设备
CN110320698A (zh) * 2019-07-23 2019-10-11 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US11126035B1 (en) 2019-07-23 2021-09-21 Huizhou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10543038A (zh) * 2019-09-02 2019-12-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板、背光源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3625487A (zh) * 2021-07-05 2021-11-09 叶嘉峻 一种液晶电视用新型Mini-LED量子点结构背光模组
WO2023108517A1 (zh) * 2021-12-16 2023-06-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整机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49263A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WO2019127705A1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08986681A (zh) 一种背光显示屏及移动终端
JP4262698B2 (ja) ディスプレイの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の放熱方法及び構造
CN103104868B (zh) 一种led背光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04494234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5180100B (zh) 胶框组件、背光源和显示装置
CN106461993A (zh) 光源装置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06814492A (zh) 液晶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4913247B (zh) 一种高耦光效率的背光单元
WO2019104745A1 (zh) 柔性显示面板及其下边框结构
CN106842707B (zh) 用于背光组件的led灯条及背光组件
CN207396915U (zh) 一种车载用液晶显示模组
WO2023202187A1 (zh) 拼接屏及显示装置
CN100550089C (zh) 等离子体显示模块
CN104730617B (zh) 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7123677U (zh) 液晶显示模组
CN106847080A (zh) 一种显示屏模组及移动终端
CN207281421U (zh) 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TWI414851B (zh) 用於平面顯示器之框架組、顯示模組以及其固定方式
CN106598180A (zh) 交互智能平板的散热板安装结构及交互智能平板
CN209134683U (zh) 一种电路板结构及显示面板
CN104197246B (zh) 侧入式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装置
CN207424453U (zh) 一种直下式led车载背光源
CN206470503U (zh) 一种导光板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50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