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78797A - 一种金纳米环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金纳米环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78797A
CN105478797A CN201511008039.9A CN201511008039A CN105478797A CN 105478797 A CN105478797 A CN 105478797A CN 201511008039 A CN201511008039 A CN 201511008039A CN 105478797 A CN105478797 A CN 1054787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ano sheet
preparation
palladium nano
palladium
gin nano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100803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78797B (zh
Inventor
张辉
王文星
颜聿聪
杨德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to CN20151100803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78797B/zh
Publication of CN1054787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787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787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787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FWORKING METALLIC POWDER; MANUFACTURE OF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MAKING METALLIC POWDER;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LIC POWDER
    • B22F9/00Making metallic powder or suspensions thereof
    • B22F9/16Making metallic powder or suspensions thereof using chemical processes
    • B22F9/18Making metallic powder or suspensions thereof using chemical processes with reduction of metal compounds
    • B22F9/24Making metallic powder or suspensions thereof using chemical processes with reduction of metal compounds starting from liquid metal compounds, e.g. solu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FWORKING METALLIC POWDER; MANUFACTURE OF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MAKING METALLIC POWDER;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LIC POWDER
    • B22F1/00Metallic powder; Treatment of metallic powder, e.g. to facilitate working or to improve properties
    • B22F1/07Metallic powder characterised by particles having a nanoscale micro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40/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nufacture Of Metal Powder And Suspension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纳米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钯纳米片,抗坏血酸和分散剂溶解于溶剂中;所述的钯纳米片中钯原子在溶液中的浓度为2.0×10-4~1.4×10-3mol/L;所述的抗坏血酸在溶液中的浓度为0.1~0.5mol/L;然后将氯金酸水溶液注入到上述的溶液,在0~35℃下反应,得到金纳米环;所述的氯金酸与钯纳米片中钯原子的摩尔比为7:1~25:1。该制备方法简单,重复性高,成本低,制备得到的金纳米环具有空心结构,尺寸均匀、分散性好,而且尺寸与壁厚都可以调控。

Description

一种金纳米环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纳米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纳米环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金系纳米晶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金纳米颗粒具有明显的表面效应、体积效应、量子效应、小尺寸效应等,其光学特性、电子特性、传感特性及生物化学特性成为现在的研究热点。中国发明专利(CN102218542A)公开一种纳米金的制备方法,采用加热均匀沉淀和高温热分解相结合的方法制备纳米金,以水为溶剂,AuCl3.HCl.4H2O为原料,CO(NH2)2为添加剂,聚乙二醇为分散剂制备纳米金,合成体系为单一水相,但是该方法制备的金纳米颗粒不具有特定的形貌,材料性能受到很大的限制。
由于金纳米颗粒的尺寸和形貌是决定其性能的重要因素,所以精确控制颗粒尺寸和形貌成为制备高性能纳米颗粒的关键,也是材料性能研究与器件研制的前提,这些器件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金纳米结构单元的大小、形貌和组装。目前已有很多文献报道通过利用热力学、动力学控制方法制备出了多种纳米结构的金纳米粒子,包括球形、棒状、三角片、立方体、四面体、二十面体、枝晶状、网状等。
空心结构是提高材料比表面积和原子利用率的一条有效途径,同时这种结构可以有效改变金属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行为,从而得到独特的光学特性,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目前也成功制备出一些空心结构的金纳米晶,包括金的空壳、框架、空心球等。
中国发明专利(CN101786168A)公开一种花状纳米金的制备方法,具体公开了将氯金酸和胰蛋白酶溶液混合,得氯金酸和胰蛋白酶溶液混合液,在混合液中加入抗坏血酸,得反应溶液,收集洗涤得到花状纳米金。该制备方法得到的花状纳米金颗粒尺寸不均一,并且使用胰蛋白酶成本较大,反应条件较为苛刻,不利于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金纳米环的制备方法,方法简单,重复性高,成本低,金纳米环具有空心结构,尺寸均匀、分散性好,而且尺寸与壁厚都可以调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金纳米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钯纳米片,抗坏血酸和分散剂溶解于溶剂中;所述的钯纳米片中钯原子在溶液中的浓度为2.0×10-4~1.4×10-3mol/L;所述的抗坏血酸在溶液中的浓度为0.1~0.5mol/L;
2)然后将氯金酸水溶液注入到上述溶液,在0~35℃下反应,得到金纳米环;所述的氯金酸与钯纳米片中钯原子的摩尔比为7:1~25:1。
上述制备方法中,利用钯纳米片作为模板,氯金酸被抗坏血酸还原为金原子,并以岛状形核生长的模式外延在钯纳米片的边缘;随着氯金酸的增加,金颗粒逐渐长大,并连接成环,最终形成金纳米环状结构;分散剂能够有效地使钯纳米片均匀分散于溶剂中,动力学控制纳米晶体的生长。其次,氯金酸与钯纳米片的摩尔比能够影响金纳米环的形成,并且能够调控金纳米环的壁厚,当氯金酸过少时,难以形成金纳米环;过多时,过多的金颗粒会发生自身形核。
其中,钯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参考张辉、李毅等在Size-ControlledSynthesisofPdNanosheetsforTunablePlasmonicProperties,CrystEngComm,2015,17,1833-1838,一文中报道了钯纳米片的一种制备方法。该方法将钯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羰基钨、柠檬酸(CA)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加入到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进行反应,制备得到六边形钯纳米片。
作为改进,所述的氯金酸水溶液的注入速度为0.1~15mL/h。由于纳米金在钯纳米片上的生长是动力学控制的,因此需要控制氯金酸的注入速度,速度过快容易使得很大部分金颗粒自身形核,影响纳米环的形成;速度过慢影响反应的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的钯纳米片为六边形钯纳米片。六边形钯纳米片上下晶面为(1,1,1),侧面为(1,0,0)和(1,1,0),钯纳米片是很好的模版材料,可以作为合成金纳米环的种子使用。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的钯纳米片的边长为12~60nm。改变钯纳米片的大小可以有效控制合成出的金纳米环的尺寸。
作为优选,所述的分散剂选自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亚胺或十二烷基磺酸钠。分散剂能够促进钯纳米片在溶剂中的分散,防止钯纳米片的团聚,影响金纳米环的形成。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的分散剂在溶液中的浓度为1.0×10-3~3.0×10-3mol/L。分散剂在该浓度下,使得钯纳米片的分散效果进一步提升。
作为优选,所述的溶剂选自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或水中的一种或两种。所选用的溶剂使得钯纳米片,抗坏血酸和分散剂有效的分散。
作为优选,所述的氯金酸水溶液的浓度为1.0×10-3~1.3×10-2mol/L。氯金酸水溶液的浓度影响金纳米环的形貌,若浓度过大,则容易造成金颗粒自身形核,形貌受到影响。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的钯纳米片为六边形钯纳米片,所述的氯金酸与钯纳米片中钯原子的摩尔比为10:1~18:1,所述的氯金酸水溶液的浓度为2.0×10-3~5.0×10-3mol/L,所述的氯金酸水溶液的注入速度为1~6mL/h。该技术方案制备得到的金纳米环形貌最好、尺寸最均一。
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发明中不引入除PVP以外的其他有机修饰剂,操作简单、成本较低,重复性高;
(2)本发明制得的金纳米环形貌、尺寸均一,且金纳米环的大小和壁厚可以进行调控;
(3)本发明易于制备和保存,最终产物分散于酒精保存即可。
附图说明
图1(a)为实施例1得到的钯纳米片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图,图1(b)为实施例1得到的金纳米环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图,图1(c)为实施例2得到的金纳米环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图,图1(d)为实施例3得到的金纳米环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图;
图2(a)为实施例4得到的钯纳米片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图,图2(b)为实施例4得到的金纳米环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图,图2(c)为实施例5得到的钯纳米片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图,图2(d)为实施例5得到的金纳米环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图;
图3(a)为实施例1得到的金纳米环的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图,图3(b,c,d)为实施例1得到的金纳米环的能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1:
步骤一:将16mg乙酰丙酮钯、60m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100mg羰基钨、90mg柠檬酸和30mg聚乙烯吡咯烷酮溶解在10mLN,N二甲基甲酰胺中,搅拌1h使各个物质充分溶解,将反应液转移至25mL圆底烧瓶中,在80℃条件下反应1h。反应完成后,将反应液离心,获得六边形钯纳米片。钯纳米片形貌如图1(a)所示,六边形钯纳米片的平均边长为18nm。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得到的0.175mg钯纳米片与150mg抗坏血酸和200mg聚乙烯吡咯烷酮(Mw=29000)加入到3mLN,N二甲基甲酰胺与2mL水的混合液中,搅拌使抗坏血酸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充分溶解,将反应液转移至25mL菌种瓶中,在0℃下反应搅拌。将5mL浓度为3.28×10-3mol/L的氯金酸,以1mL/h的速度注入反应液中。反应完成后,取少量反应溶液离心,得到金纳米环,制备TEM样,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形貌,如图1(b)所示,金纳米环的边长为18nm,环的厚度为7nm。图3(a)为本实施例制备金纳米环的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图和图3(b,c,d)为本实施例制备金纳米环的能谱分布表征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成功制备了金纳米环。
实施例2:
步骤一:将16mg乙酰丙酮钯、60m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100mg羰基钨、90mg柠檬酸和30mg聚乙烯吡咯烷酮溶解在10mLN,N二甲基甲酰胺中,搅拌1h使各个物质充分溶解,将反应液转移至25mL圆底烧瓶中,在80℃条件下反应1h。反应完成后,将反应液离心,获得六边形钯纳米片。钯纳米片形貌如图1(a)所示,六边形钯纳米片的平均边长为18nm。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得到的0.175mg钯纳米片与200mg抗坏血酸和200mg聚乙烯吡咯烷酮(Mw=29000)加入到3mLN,N二甲基甲酰胺与2mL水的混合液中,搅拌使抗坏血酸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充分溶解,将反应液转移至25mL菌种瓶中,在0℃下反应搅拌。将7mL浓度为3.28×10-3mol/L的氯金酸,以1mL/h的速度注入反应液中。反应完成后,取少量反应溶液离心,得到金纳米环,制备TEM样,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形貌,如图1(c)所示,金纳米环的边长为18nm,环的厚度为13nm。
实施例3:
步骤一:将16mg乙酰丙酮钯、60m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100mg羰基钨、90mg柠檬酸和30mg聚乙烯吡咯烷酮溶解在10mLN,N二甲基甲酰胺中,搅拌1h使各个物质充分溶解,将反应液转移至25mL圆底烧瓶中,在80℃条件下反应1h。反应完成后,将反应液离心,获得六边形钯纳米片。钯纳米片形貌如图1(a)所示,六边形钯纳米片的平均边长为18nm。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得到的0.175mg钯纳米片与250mg抗坏血酸和200mg聚乙烯吡咯烷酮(Mw=29000)加入到3mLN,N二甲基甲酰胺与2mL水的混合液中,搅拌使抗坏血酸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充分溶解,将反应液转移至25mL菌种瓶中,在0℃下反应搅拌。将9mL浓度为3.28×10-3mol/L的氯金酸,以1mL/h的速度注入反应液中。反应完成后,取少量反应溶液离心,得到金纳米环,制备TEM样,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形貌,如图1(d)所示,金纳米环的边长为18nm,环的厚度为18nm。
实施例4:
步骤一:将16mg乙酰丙酮钯、60m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100mg羰基钨、50mg柠檬酸和30mg聚乙烯吡咯烷酮溶解在10mLN,N二甲基甲酰胺中,搅拌1h使各个物质充分溶解,将反应液转移至25mL圆底烧瓶中,在80℃条件下反应1h。反应完成后,将反应液离心,获得六边形钯纳米片。钯纳米片形貌如图2(a)所示,六边形钯纳米片的平均边长为28nm。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得到的0.175mg钯纳米片与150mg抗坏血酸和300mg聚乙烯吡咯烷酮(Mw=29000)加入到3mLN,N二甲基甲酰胺与2mL水的混合液中,搅拌使抗坏血酸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充分溶解,将反应液转移至25mL菌种瓶中,在10℃下反应搅拌。将5mL浓度为3.28×10-3mol/L的氯金酸,以0.5mL/h的速度注入反应液中。反应完成后,取少量反应溶液离心,得到金纳米环,制备TEM样,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形貌,如图2(b)所示,金纳米环的边长为28nm,环的厚度为7nm。
实施例5:
步骤一:将16mg乙酰丙酮钯、60m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100mg羰基钨、20mg柠檬酸和30mg聚乙烯吡咯烷酮溶解在10mLN,N二甲基甲酰胺中,搅拌1h使各个物质充分溶解,将反应液转移至25mL圆底烧瓶中,在80℃条件下反应1h。反应完成后,将反应液离心,获得六边形钯纳米片。钯纳米片形貌如图2(c)所示,六边形钯纳米片的平均边长为38nm。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得到的0.175mg钯纳米片与200mg抗坏血酸和250mg聚乙烯吡咯烷酮(Mw=29000)加入到3mLN,N二甲基甲酰胺与2mL水的混合液中,搅拌使抗坏血酸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充分溶解,将反应液转移至25mL菌种瓶中,在0℃下反应搅拌。将5mL浓度为3.28×10-3mol/L的氯金酸,以1mL/h的速度注入反应液中。反应完成后,取少量反应溶液离心,得到金纳米环,制备TEM样,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形貌,如图2(d)所示,金纳米环的边长为38nm,环的厚度为7nm。
实施例6:
步骤一:将16mg乙酰丙酮钯、60m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100mg羰基钨、90mg柠檬酸和30mg聚乙烯吡咯烷酮溶解在10mLN,N二甲基甲酰胺中,搅拌1h使各个物质充分溶解,将反应液转移至25mL圆底烧瓶中,在80℃条件下反应1h。反应完成后,将反应液离心,获得六边形钯纳米片。钯纳米片形貌如图1(a)所示,六边形钯纳米片的平均边长为18nm。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得到的0.35mg钯纳米片与300mg抗坏血酸和300mg聚乙烯亚胺(Mw=29000)加入到3mLN,N二甲基甲酰胺与2mL水的混合液中,搅拌使抗坏血酸和聚乙烯亚胺充分溶解,将反应液转移至25mL菌种瓶中,在20℃下反应搅拌。将5mL浓度为6.56×10-3mol/L的氯金酸,以5mL/h的速度注入反应液中。反应完成后,取少量反应溶液离心,得到金纳米环,制备TEM样,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形貌,结果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7:
步骤一:将16mg乙酰丙酮钯、60m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100mg羰基钨、90mg柠檬酸和30mg聚乙烯吡咯烷酮溶解在10mLN,N二甲基甲酰胺中,搅拌1h使各个物质充分溶解,将反应液转移至25mL圆底烧瓶中,在80℃条件下反应1h。反应完成后,将反应液离心,获得六边形钯纳米片。钯纳米片形貌如图1(a)所示,六边形钯纳米片的平均边长为18nm。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得到的0.7mg钯纳米片与400mg抗坏血酸和400mg聚乙烯吡咯烷酮(Mw=29000)加入到5mLN,N二甲基乙酰胺溶液中,搅拌使抗坏血酸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充分溶解,将反应液转移至25mL菌种瓶中,在15℃下反应搅拌。将5mL浓度为1.3×10-2mol/L的氯金酸,以15mL/h的速度注入反应液中。反应完成后,取少量反应溶液离心,得到金纳米环,制备TEM样,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形貌,结果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8:
步骤一:将16mg乙酰丙酮钯、60m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100mg羰基钨、90mg柠檬酸和30mg聚乙烯吡咯烷酮溶解在10mLN,N二甲基甲酰胺中,搅拌1h使各个物质充分溶解,将反应液转移至25mL圆底烧瓶中,在80℃条件下反应1h。反应完成后,将反应液离心,获得六边形钯纳米片。钯纳米片形貌如图1(a)所示,六边形钯纳米片的平均边长为18nm。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得到的0.175mg钯纳米片与200mg抗坏血酸和150mg聚乙烯吡咯烷酮(Mw=29000)加入到5mL水溶液中,搅拌使抗坏血酸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充分溶解,将反应液转移至25mL菌种瓶中,在35℃下反应搅拌。将5mL浓度为3.28×10-3mol/L的氯金酸,以0.5mL/h的速度注入反应液中。反应完成后,取少量反应溶液离心,得到金纳米环,制备TEM样,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形貌,结果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9:
步骤一:将16mg乙酰丙酮钯、60m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100mg羰基钨、90mg柠檬酸和30mg聚乙烯吡咯烷酮溶解在10mLN,N二甲基甲酰胺中,搅拌1h使各个物质充分溶解,将反应液转移至25mL圆底烧瓶中,在80℃条件下反应1h。反应完成后,将反应液离心,获得六边形钯纳米片。钯纳米片形貌如图1(a)所示,六边形钯纳米片的平均边长为18nm。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得到的0.175mg钯纳米片与150mg抗坏血酸和150mg聚乙烯吡咯烷酮(Mw=29000)加入到5mL水溶液中,搅拌使抗坏血酸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充分溶解,将反应液转移至25mL菌种瓶中,在20℃下反应搅拌。将5mL浓度为3.28×10-3mol/L的氯金酸,以3mL/h的速度注入反应液中。反应完成后,取少量反应溶液离心,得到金纳米环,制备TEM样,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形貌,结果与实施例1相同。

Claims (9)

1.一种金纳米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钯纳米片,抗坏血酸和分散剂溶解于溶剂中;所述的钯纳米片中钯原子在溶液中的浓度为2.0×10-4~1.4×10-3mol/L;所述的抗坏血酸在溶液中的浓度为0.1~0.5mol/L;
2)然后将氯金酸水溶液注入上述溶液中,在0~35℃下反应,得到金纳米环;所述的氯金酸与钯纳米片中钯原子的摩尔比为7:1~2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纳米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氯金酸水溶液的注入速度为0.5~15mL/h。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金纳米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钯纳米片为六边形钯纳米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纳米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钯纳米片的边长为12~60n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纳米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散剂选自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亚胺或十二烷基磺酸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金纳米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散剂在溶液中的浓度为1.0×10-3~3.0×10-3mol/L。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纳米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剂选自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或水中的一种或两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纳米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氯金酸水溶液的浓度为1.0×10-3~1.3×10-2mol/L。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金纳米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钯纳米片为六边形钯纳米片,所述的氯金酸与钯纳米片中钯原子的摩尔比为10:1~18:1,所述的氯金酸水溶液的浓度为2.0×10-3~5.0×10-3mol/L,所述的氯金酸水溶液的注入速度为1~6mL/h。
CN201511008039.9A 2015-12-29 2015-12-29 一种金纳米环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054787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08039.9A CN105478797B (zh) 2015-12-29 2015-12-29 一种金纳米环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08039.9A CN105478797B (zh) 2015-12-29 2015-12-29 一种金纳米环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78797A true CN105478797A (zh) 2016-04-13
CN105478797B CN105478797B (zh) 2017-10-10

Family

ID=556662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1008039.9A Active CN105478797B (zh) 2015-12-29 2015-12-29 一种金纳米环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478797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12005A (zh) * 2016-06-28 2016-11-16 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 单分散片状金粉的制备方法
CN110524005A (zh) * 2019-09-24 2019-12-03 苏州大学 一种支化钯银铂纳米环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59899A (zh) * 2020-04-21 2020-09-15 华南师范大学 一种花状氧化钯-金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15862A (zh) * 2007-03-02 2007-08-15 江南大学 一种水相软模板法制备金纳米粒子的方法
CN101200283A (zh) * 2007-12-14 2008-06-18 天津理工大学 一种大面积制备金属或金属氧化物纳米环的简单方法
US20120046482A1 (en) * 2010-08-23 2012-02-23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Method for synthesizing gold nanoparticles
WO2013043133A1 (en) * 2011-09-23 2013-03-28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Methods for forming gold nanowires on a substrate and gold nanowires formed thereof
CN103011068A (zh) * 2012-12-10 2013-04-03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金属纳米环的溶液法制备方法
CN103464776A (zh) * 2013-08-26 2013-12-25 成都理工大学 基于天然高分子dna模板的金属纳米环及制备方法
CN104588678A (zh) * 2015-01-09 2015-05-06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金-银复合纳米环的制备方法
CN105127413A (zh) * 2015-09-18 2015-12-09 温州大学 贵金属纳米环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15862A (zh) * 2007-03-02 2007-08-15 江南大学 一种水相软模板法制备金纳米粒子的方法
CN101200283A (zh) * 2007-12-14 2008-06-18 天津理工大学 一种大面积制备金属或金属氧化物纳米环的简单方法
US20120046482A1 (en) * 2010-08-23 2012-02-23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Method for synthesizing gold nanoparticles
WO2013043133A1 (en) * 2011-09-23 2013-03-28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Methods for forming gold nanowires on a substrate and gold nanowires formed thereof
CN103011068A (zh) * 2012-12-10 2013-04-03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金属纳米环的溶液法制备方法
CN103464776A (zh) * 2013-08-26 2013-12-25 成都理工大学 基于天然高分子dna模板的金属纳米环及制备方法
CN104588678A (zh) * 2015-01-09 2015-05-06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金-银复合纳米环的制备方法
CN105127413A (zh) * 2015-09-18 2015-12-09 温州大学 贵金属纳米环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12005A (zh) * 2016-06-28 2016-11-16 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 单分散片状金粉的制备方法
CN106112005B (zh) * 2016-06-28 2018-06-22 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 单分散片状金粉的制备方法
CN110524005A (zh) * 2019-09-24 2019-12-03 苏州大学 一种支化钯银铂纳米环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24005B (zh) * 2019-09-24 2022-06-07 苏州大学 一种支化钯银铂纳米环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59899A (zh) * 2020-04-21 2020-09-15 华南师范大学 一种花状氧化钯-金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78797B (zh) 2017-10-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54258B (zh) 一种在水溶液里制备金属银纳米结构的方法
Ševčík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vaterite synthesized at various temperatures and stirring velocities without use of additives
CN107377993B (zh) 一种金属纳米线、分散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78797A (zh) 一种金纳米环的制备方法
Zhu et al. Fabrication of novel urchin-like architecture and snowflake-like pattern CuS
CN104841950B (zh) 一种狗骨状金纳米晶的制备方法
CN103936074B (zh) 一种水热法合成超细三氧化钨全纳米棒的方法
CN103722177B (zh) 一种金纳米棒的制备方法
CN102140691A (zh) 一种采用水热法合成钒酸锌微/纳米线材料的方法
CN100425374C (zh) 一种枝长可控的枝状金纳米粒子的水相制备方法
CN105502463B (zh) 一种微纳分级孔结构碳酸钙中空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5800684A (zh) 尺寸小于100 nm的单分散、多孔晶体氧化钛纳米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37232A (zh) 一种制备粒径可控氧化铁中空球的方法
CN104229864A (zh) 控制氧化锌纳米材料形貌的低温制备方法
CN104070177A (zh) 一种简单新颖的银、金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CN104439275A (zh) 一种纳米银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4815990A (zh) 一种液相还原法制备纳米银胶体的方法
CN101468817B (zh) 由介孔纳米晶组装而成的多孔氧化铁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Zheng et al. Preparation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calcium carbonate hollow microspheres
CN101654277A (zh) 梭形或棒状纳米硫化银及制备方法
Kawano et al. A simple preparation technique for shape-controlled zinc oxide nanoparticles: Formation of narrow size-distributed nanorods using seeds in aqueous solutions
CN105347401A (zh) 一种可控制备单分散介孔二硫化钼纳米球的方法
CN108046309B (zh) 一种羟基氟化锌超分支复合纳米结构及其合成方法
CN105236417B (zh) 粒径大小可调控的球形介孔二氧化硅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20283A (zh) 一种内径可调的二氧化硅纳米空心球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