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65412B - 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65412B
CN105365412B CN201510475818.3A CN201510475818A CN105365412B CN 105365412 B CN105365412 B CN 105365412B CN 201510475818 A CN201510475818 A CN 201510475818A CN 105365412 B CN105365412 B CN 1053654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um
recording
tension
tension adjusting
recording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7581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65412A (zh
Inventor
加藤准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3654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654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654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654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5/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continuous form, e.g. webs
    • B41J15/16Means for tensioning or winding the web

Landscapes

  • Handling Of Continuous Sheets Of Paper (AREA)
  • Controlling Rewinding, Feeding, Winding, Or Abnormalities Of Webs (AREA)
  • Handling Of Sheets (AREA)
  • Ink Jet (AREA)

Abstract

一种记录装置,其抑制由与介质接触而输送介质的输送部而引起的介质的变形。所述记录装置具备:记录部(12),其能够实施记录;输送部(9),其与介质(P)接触而输送介质(P),并且在介质(P)的输送方向(A)上被设置于记录部(12)的上游侧;张力调节部(10),其在与输送方向(A)交叉的交叉方向(B)上设置有多个,并且能够从介质(P)的记录面(16)侧以及该记录面(16)的相反侧的非记录面侧(17)中的至少一侧向介质(P)施加张力。

Description

记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使用一种具备向介质喷出油墨等液体而进行记录等的记录部,并能够在介质上实施记录的记录装置。其中,存在一种如下的记录装置,即,通过与介质接触而输送介质的输送部来对介质进行输送,并能够在由该输送部所输送的介质上实施记录的记录装置。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记录装置,所述记录装置具备:能够将卷筒状的介质送出的放卷机构;作为与介质接触而输送介质的输送部的输送辊以及夹送辊;介质的收卷机构;以及能够对被施加于介质上的张力进行调节的支承臂。
然而,在如专利文献1的装置那样,通过与介质接触而输送介质的输送部来对介质进行输送,并能够在由该输送部所输送的介质上实施记录的记录装置中,有时会由于输送部与介质接触的方式等原因而在介质上产生局部的褶皱(凹凸)等变形。当在介质上产生了局部的变形时,存在记录部与介质的距离(所谓PG)将变得不为固定,从而产生记录位置的偏离或记录部与介质的接触的情况。
另外,专利文献1的记录装置能够通过支承臂而在整个与介质的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一律地对被施加于介质上的张力进行调节,从而对因斜行输送介质而产生的变形等进行抑制。但是,无法充分地抑制由于输送部与介质接触的方式等原因而产生局部的变形。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4314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对记录装置中由与介质接触而输送介质的输送部引起的介质的变形进行抑制。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记录部,其能够于在输送方向上被输送的介质上实施记录;输送部,其对所述介质进行输送,并且在所述介质的输送方向上被设置于所述记录部的上游侧;张力调节部,其在与所述输送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上设置有多个,并且能够从所述介质的记录面侧以及该记录面的相反侧的非记录面侧中的至少一侧向所述介质施加张力。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式中,具备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对所述张力调节部向所述介质的张力的施加进行控制。
本发明的第三方式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式或第二方式中,所述张力调节部被构成为,能够与所述介质接触以及分离。
本发明的第四方式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式或第二方式中,所述张力调节部被构成为,与所述介质抵接并压入的压入量可变。
本发明的第五方式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式至第四方式中的任意一个方式中,所述张力调节部从所述非记录面侧向所述介质施加张力。
本发明的第六方式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式至第五方式中的任意一个方式中,所述张力调节部在所述输送方向上被设置于所述输送部的上游侧。
本发明的第七方式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式至第六方式中的任意一个方式中,在所述输送方向上,于所述输送部的下游侧且所述记录部的上游侧,具备对所述介质的变形进行检测的检测部。
本发明的第八方式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式至第七方式中的任意一个方式中,所述张力调节部能够向所述介质施加多个强度的张力。
本发明的第九方式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式中,具备对所述张力调节部向所述介质的张力的施加进行控制的控制部,并且在所述输送方向上,于所述输送部的下游侧且所述记录部的上游侧,具备对所述介质的变形进行检测的检测部,所述张力调节部能够向所述介质施加多个强度的张力,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而对所述张力调节部向所述介质施加的张力的强度进行控制。
本发明的第十方式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方式中,所述输送部能够进行以反复实施所述介质的移动以及停止的方式实施输送的所述介质的间歇输送,所述控制部以在所述间歇输送中的所述介质的停止时使所述张力调节部向所述介质施加张力的方式来进行控制。
本发明的第十一方式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式至第十方式中的任意一个方式中,所述介质以在所述输送方向上被施加了张力的状态而被输送。
根据本发明,能够对记录装置中由与介质接触而输送介质的输送部引起的介质的变形进行抑制。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概要侧视图。
图2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立体图。
图3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4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5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侧面侧的透视图。
图6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7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概要俯视图。
图8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框图。
图9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概要侧视图。
图10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3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概要侧视图。
图11为表示现有的记录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概要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作为本发明的记录装置的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记录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图1至图8)
图1为表示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的概要侧视图,图2为表示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的立体图。另外,图2为从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的背面侧观察到的立体图,并且图示了将对被实施了记录的被记录介质P等进行收卷的收卷部15卸下后的状态。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中,将被记录介质P沿输送方向A,从被记录介质P(介质)的设置部14起经由作为被记录介质P的支承部的压印板2、压印板3以及压印板4而输送到被记录介质P的收卷部15。即,从设置部14起至收卷部15为止是记录装置1中的被记录介质P的输送路径,压印板2、压印板3以及压印板4为被设置于该输送路径上的被记录介质P的支承部。另外,设置部14绕旋转方向C旋转而将被记录介质P送出,收卷部15绕旋转方向C旋转而对被记录介质P进行收卷。在此,在压印板2的内部以及压印板4的内部设置有未图示的加热器,压印板2兼顾所谓的预加热器的作用,压印板4兼顾所谓的后加热器的作用。
另外,由于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以记录面16成为外侧的方式而被卷绕的卷筒式的被记录介质P,因此在从设置部14将被记录介质P送出时,设置部14的旋转轴绕旋转方向C旋转。另一方面,在使用以记录面16成为内侧的方式而被卷绕的卷筒式的被记录介质P的情况下,设置部14的旋转轴能够绕与旋转方向C相反的方向旋转而进行送出。
而且,同样地,由于本实施例的收卷部15以使被记录介质P的记录面16成为外侧的方式进行收卷,因此收卷部15的旋转轴绕旋转方向C旋转。另一方面,在以记录面16成为内侧的方式进行收卷的情况下,收卷部15的旋转轴能够绕与旋转方向C相反的方向旋转而进行收卷。
此外,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在设置部14与压印板2之间具备能够从记录面16的相反侧的面17(非记录面)侧向被记录介质P施加张力的张力调节部10。在此,如图2所示,在与输送方向A交叉的交叉方向B上设置有多个张力调节部10。而且,如图1所示,各个张力调节部10具备基体部8和张紧辊6,所述张紧辊6通过相对于基体部8而在方向D上进行移动从而能够与被记录介质P接触以及分离。
因此,利用多个张力调节部10,对应于由于后文叙述的从动辊7以及驱动辊5(输送部9)与被记录介质P接触的方式等的原因而产生的被记录介质P的局部的变形的产生位置,而分别独立地进行张力调节,从而对由从动辊7以及驱动辊5引起的被记录介质P的变形进行抑制。
另外,虽然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具备能够从面17侧向被记录介质P施加张力的张力调节部10,但是也可以为具备能够从记录面16侧向被记录介质P施加张力的张力调节部10的结构。
但是,如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那样,通过采用能够从记录面16的相反侧的面17侧向被记录介质P施加张力的张力调节部10,从而能够抑制张力调节部10与记录面16接触而对记录面16造成损坏的情况。
此外,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在压印板2与压印板3之间设置有驱动辊5,所述驱动辊5具有与输送方向A交叉的交叉方向B上的旋转轴,并向记录面16的相反侧的面即被记录介质P的面17施加输送力。
而且,在与驱动辊5对置的位置处设置有具备交叉方向B上的旋转轴的从动辊7。能够由构成辊对的驱动辊5和从动辊7对被记录介质P进行夹持。根据这种结构,由驱动辊5和从动辊7构成了输送部9。在此,从动辊是指,随着被记录介质P的输送而进行旋转的辊。
此外,在输送方向A上输送被记录介质P时,驱动辊5绕旋转方向C旋转,从动辊7绕与旋转方向C相反的方向旋转。
在此,当在输送方向A上,于从动辊7以及驱动辊5的下游侧设置有张力调节部10时,存在随着通过张力调节部10向被记录介质P施加张力而使被记录介质P上翘等,从而使PG产生变动的可能。然而,如图1所示,由于在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中,张力调节部10在输送方向A上被设置于从动辊7以及驱动辊5的上游侧,因此由从动辊7对被记录介质P的上翘进行按压等从而对PG的变动进行抑制,并且对由从动辊7以及驱动辊5引起的被记录介质P的变形进行抑制。
但是,也可以采用将张力调节部10在输送方向A上设置于从动辊7以及驱动辊5的下游侧的结构。
此外,在输送方向A上,于从动辊7以及驱动辊5的下游侧且与压印板3对置的一侧设置有传感器13,该传感器13能够对由于从动辊7以及驱动辊5与被记录介质P的接触的方式等而引起的、产生在被记录介质P上的褶皱(凹凸)等变形进行检测。另外,详细的结构将在后文中进行叙述,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具备控制部23(参照图8),当传感器13检测出被记录介质P的变形时,会在该变形部分行进至记录头12之前自动地对被记录介质P的变形位置进行确定。然后,对由多个张力调节部10中的与检测出被记录介质P的变形的位置对应的张力调节部10实施的向被记录介质P张力的施加进行控制。如此,在该变形部分行进至记录头12之前自动地对由从动辊7以及驱动辊5引起的被记录介质P的变形进行抑制。
此外,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在输送方向A上,于传感器13的下游侧且与压印板3对置的一侧具备作为记录部的记录头12。记录装置1在通过滑架11而使记录头12在交叉方向B上进行往复移动的同时,使油墨从记录头12的喷嘴形成面F向被记录介质P喷出,从而形成所需的图像。通过这种结构,从而能够使作为记录部的记录头12向被记录介质P喷出作为液体的油墨。
另外,虽然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具备在往复移动的同时进行记录的记录头12,但是也可以是具备在与输送方向A交叉的交叉方向B上设置有多个喷出油墨的喷嘴的所谓行式头的记录装置。
在此,“行式头”是指,被形成在与被记录介质P的输送方向A交叉的交叉方向B上的喷嘴的区域以能够覆盖被记录介质P的交叉方向B整体的方式而设置,并且被用于使记录头或被记录介质P相对地移动而形成图像的记录装置中的记录头。另外,行式头的交叉方向B上的喷嘴的区域也可以不能覆盖记录装置所处理的全部的被记录介质P的交叉方向B整体。
此外,虽然本实施例的记录头12为能够通过向被记录介质P喷出作为液体的油墨而进行记录的记录部,但是并不限定于这种记录部,例如,也可以使用将颜色颜料转印于被记录介质P上而进行记录的转印式的记录部。
接下来,对张力调节部10的具体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3以及图4为表示作为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的主要部分的张力调节部10中的一个张力调节部10a以及张力调节部10h的立体图,图5为表示本实施例的张力调节部10的侧面侧的透视图,图6为表示本实施例的张力调节部10的立体图。
另外,图3所表示的张力调节部10a为多个张力调节部10中的在交叉方向B上排列的一端部侧的张力调节部10,图4所表示的张力调节部10h为多个张力调节部10中的在交叉方向B上排列的另一端部侧的张力调节部10。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中,沿着交叉方向B设置有多个张力调节部10。如图3至图6所示,各个张力调节部10具备基体部8和张紧辊6,该张紧辊6通过相对于基体部8而在方向D上进行移动从而能够与被记录介质P接触以及分离。在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中,通过这种结构的张力调节部10而使张紧辊6从被记录介质P的面17侧压贴从而向被记录介质P施加张力,由此抑制在被记录介质P上产生的变形。
张紧辊6被辊支承部37支承,该辊支承部37与随着旋转轴22的旋转而进行偏心旋转的偏心凸轮21抵接。此外,如图3所示,在旋转轴22的一端部侧设置有张力调节电机20以及能够受到该张力调节电机20的旋转力的旋转部36。本实施例中的各个张力调节部10利用这种结构,通过使张力调节电机20旋转从而使偏心凸轮21偏心旋转,由此使张紧辊6相对于基体部8而在方向D上移动。
此外,从交叉方向B观察时,各个张力调节部10以偏心凸轮21相对于旋转轴22而各偏离预定的角度的方式依次被配置。即,利用这种结构,通过使旋转轴22旋转,从而从张力调节部10a侧向张力调节部10h侧,多个张力调节部10的张紧辊6依次在与被记录介质P接触的方向即方向D1上移动。详细而言,通过使旋转轴22旋转预定的角度从而使张力调节部10a的张紧辊6向方向D1移动,通过进一步使旋转轴22旋转预定的角度从而使张力调节部10a的张紧辊6向方向D2移动,并且使张力调节部10b的张紧辊6向方向D1移动。然后,同样地,通过进一步使旋转轴22旋转预定的角度从而使张力调节部10b的张紧辊6向方向D2移动,并且使张力调节部10c的张紧辊6向方向D1移动。随着旋转轴22分别旋转预定的角度,从张力调节部10a至张力调节部10h,依次反复实施这样的一系列的动作。
另外,在旋转轴22的交叉方向B上的与张力调节电机20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上设置有能够对旋转轴22的旋转量进行检测的旋转检测部19。而且,控制部23成为如下结构,即,通过对旋转轴22的旋转量进行控制,从而能够使多个张力调节部10中的所需的张力调节部10的张紧辊6向方向D1移动。也就是说,控制部23成为如下结构,即,通过对旋转轴22的旋转量进行控制而将多个张力调节部10中的所需的张力调节部10的张紧辊6向被记录介质P压贴,从而能够向被记录介质P上的所需的位置施加张力。
根据这种结构,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通过一个驱动机构而对多个张力调节部10进行驱动,但是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对应于各个张力调节部10而设置多个对多个张力调节部10进行驱动的驱动机构。
接下来,对在由于从动辊7以及驱动辊5与被记录介质P的接触的方式的原因而在被记录介质P上产生局部的变形的情况下,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使该局部的变形减少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7为表示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的主要部分的概要俯视图,且为表示在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中于被记录介质P上产生了局部的变形(褶皱18)的情况的图。此外,图11对应于图7而表示现有的记录装置1的主要部分的概要俯视图,且为表示在现有的记录装置1中于被记录介质P上产生了局部的变形(褶皱18)的情况的图。
图7图示了在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中于从动辊7中的从动辊7b与从动辊7c之间产生了作为局部的变形的褶皱18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通过传感器13对褶皱18的产生及其位置进行检测。然后,通过控制部23的控制而使与多个张力调节部10对应的多个张紧辊6中的在输送方向A上处于对应的位置处的张紧辊6c从被记录介质P的面17侧压贴,从而向被记录介质P施加张力。另外,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被配置为,在从输送方向A观察时,从动辊7与张紧辊6成为互不相同(不重叠)。并且,在从动辊7之间产生了褶皱18的情况下,能够将在输送方向A上与该褶皱18的产生位置对应的张紧辊6向被记录介质P的面17压贴。通过成为这种结构,例如在褶皱18的产生位置处于从动辊7c与从动辊7d之间的情况下,使与该产生位置对应的张紧辊6d从被记录介质P的面17侧压贴,从而向被记录介质P施加张力。同样地,例如,在褶皱18的产生位置处于从动辊7d与从动辊7e之间的情况下,使与该产生位置对应的张紧辊6e从被记录介质P的面17侧压贴,从而向被记录介质P施加张力。
此外,由于是通过张力调节部10而仅向被记录介质P的一部分的位置施加张力,因此此时施加在被记录介质P上的反张力T1较小即足以。
另一方面,图11图示了在现有的记录装置1中于从动辊7中的从动辊7b与从动辊7c之间产生了作为局部的变形的褶皱18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现有的记录装置1难以减少褶皱18。此外,例如,即使在现有的记录装置1欲减少褶皱18,也需要在被记录介质P的整个宽度方向(与交叉方向B对应)上施加反作用力T2,以在现有的记录装置1中减少褶皱18,从而不得不使施加在记录介质P上的反张力T2增大。当施加在被记录介质P上的反张力增大时,在被记录介质P的输送时从动辊7容易相对于被记录介质P而滑动,因此输送精度会降低。
即,可以说在现有的记录装置1中,无法在抑制被记录介质P的输送精度的降低的同时,抑制在被记录介质P上产生的变形。另一方面,可以说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能够在抑制被记录介质P的输送精度的降低同时,抑制在被记录介质P上产生的变形。
接下来,对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中的电结构进行说明。
图8为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的框图。
在控制部23中设置有负责记录装置1的整体的控制的CPU24。CPU24经由***总线25而与ROM26和RAM27连接,所述ROM26对CPU24所执行的各种控制程序等进行存储,所述RAM27能够对数据进行临时存储。
此外,CPU24经由***总线25而与用于对记录头12进行驱动的头驱动部28连接。
此外,CPU24经由***总线25而与用于对张力调节部10进行驱动的张力调节部驱动部38连接。
此外,CPU24经由***总线25而与用于使如下的电机驱动的电机驱动部29连接,所述电机包括张力调节电机20、用于使滑架11移动的滑架电机30、作为设置部14的驱动源的送出电机31、作为驱动辊5的驱动源的输送电机32、作为收卷部15的驱动源的收卷电机33。
而且,CPU24经由***总线25而与输入输出部34连接,输入输出部34与传感器13、旋转检测部19、作为向记录装置1输入记录数据等的外部装置的PC35连接。
此外,本实施例的张力调节部10被构成为,能够通过控制部23的控制而向被记录介质P施加多个强度的张力。换言之,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通过控制部23的控制,根据传感器13的检测结果而对张力调节部10的向被记录介质P施加的张力的强度进行控制。因此,在被记录介质P上产生变形,并且即使通过张力调节部10对张力进行调节也无法充分地消除被记录介质P的变形的情况下,能够施加更强的张力。如此,更有效地抑制了由从动辊7以及驱动辊5引起的被记录介质P的变形。
此外,本实施例的输送部9能够通过控制部23的控制,进行以反复实施被记录介质P的移动以及停止的方式而实施输送的被记录介质P的间歇输送。而且,张力调节部10通过控制部23的控制而在所述间歇输送中的被记录介质P的停止时向被记录介质P施加张力。如此,抑制了由于在所述间歇输送中的被记录介质P的移动时向该被记录介质P施加张力,而使输送精度降低的情况。
此外,在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中,被记录介质P通过设置部14以及收卷部15而以在输送方向A上被施加了张力的状态被输送。如此,在被记录介质P以在输送方向A上被施加了张力的状态而被输送的结构中,由张力调节部10实施的向被记录介质P的张力施加所发挥的变形18的消除效果较强。根据这种结构,有效地抑制了由输送部9引起的被记录介质P的变形18。
实施例2(图9)
接下来,参照附图对实施例2的记录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图9为表示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的概要侧视图。另外,与上述实施例1共同的结构部件由相同的符号表示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另外,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除了张力调节部10的结构以外,与实施例1的记录装置1为相同的结构。
实施例1的张力调节部10被构成为,通过张紧辊6相对于基体部8而在方向D上移动从而能够与被记录介质P接触以及分离。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的张力调节部10中,在被记录介质P被设置于记录装置1上的状态下张紧辊6始终与被记录介质P的面17抵接。即,构成为,通过以保持与被记录介质P的面17抵接的状态的方式而在方向D上移动,从而与被记录介质P抵接并压入的压入量成为可变。而且,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为,通过对多个张力调节部10中的所需的张力调节部10的与被记录介质P抵接并压入的压入量进行变更,从而对被记录介质P的变形进行抑制的结构。
实施例3(图10)
接下来,参照附图对实施例3的记录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图10为表示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的概要侧视图。另外,与上述实施例1以及实施例2共同的结构部件由相同的符号表示并省略详细说明。
另外,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除了张力调节部10的结构以外,与实施例1以及实施例2的记录装置1为相同的结构。
实施例1以及实施例2的记录装置1为,从被记录介质P的面17侧施加张力的结构。另一方面,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为,从被记录介质P的记录面16侧施加张力的结构。详细而言,为如下的结构,即,通过使张紧辊6相对于被设置在压印板2上的孔部39而在方向E上接触以及分离,从而能够从被记录介质P的记录面16侧施加张力的结构。
另外,虽然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为能够在卷筒状的被记录介质P上实施记录的结构,但是并不限定于这种结构,也可以是能够在单页状的被记录介质P上实施记录的结构。在为能够在单页状的被记录介质P上实施记录的结构的情况下,作为被记录介质P的设置部14,例如也可以使用被称为所谓的供纸(馈送)托盘以及供纸(馈送)盒等的部件。此外,作为被记录介质P的回收部,作为收卷部15以外的回收部,例如也可以使用被称为所谓的排出用接收部、排纸(排出)托盘以及排纸(排出)盒等的部件。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能够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并且这些变形也被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内是不言而喻的。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叙述。在此,再次对本发明进行归纳说明。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记录装置1的特征在于,具备:记录部12,其能够实施记录;输送部9,其与介质P接触而对介质P进行输送,并且在介质P的输送方向A上被设置于记录部12的上游侧;张力调节部10,其在与输送方向A交叉的交叉方向B上设置有多个,并且能够从介质P的记录面16侧以及该记录面16的相反侧的非记录面侧17中的至少一侧向介质P施加张力。
根据本方式,具备张力调节部10,所述张力调节部10在交叉方向B上设置有多个,并且能够从记录面16侧以及非记录面17侧中的至少一侧向介质P施加张力。因此,利用多个张力调节部10,对应于由于输送部9与介质P接触的方式等的原因而产生的局部的变形18的产生位置,而分别独立地进行张力调节,从而能够抑制由输送部9引起的介质P的变形18。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的记录装置1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式中,具备控制部23,所述控制部23对张力调节部10向介质P的张力的施加进行控制。
根据本方式,具备对张力调节部10向介质P的张力的施加进行控制的控制部23。因此,能够自动地抑制由输送部9引起的介质P的变形18。
本发明的第三方式的记录装置1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或第二方式中,张力调节部10被构成为,能够与介质P接触以及分离。
根据本方式,通过能够与介质P接触以及分离的张力调节部10,从而能够对由输送部9引起的介质P的变形18进行抑制。
本发明的第四方式的记录装置1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或第二方式中,张力调节部10被构成为,与介质P抵接并压入的压入量为可变。
根据本方式,通过与介质P抵接并压入的压入量可变的张力调节部10,从而能够对由输送部9引起的介质P的变形18进行抑制。
本发明的第五方式的记录装置1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式至第四方式中的任意一个方式中,张力调节部10从非记录面17侧向介质P施加张力。
根据本方式,张力调节部10从非记录面17侧向介质P施加张力。因此,能够抑制由于张力调节部10与记录面16接触而对记录面16造成损坏的情况,并且能够抑制由输送部9引起的介质P的变形18。
本发明的第六方式的记录装置1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式至第五方式中的任意一个方式中,张力调节部10在输送方向A上被设置于输送部9的上游侧。
当在输送方向A上,于输送部9的下游侧设置有张力调节部10时,存在随着通过张力调节部10向被记录介质P施加张力而使被记录介质P上翘等,从而使PG产生变动的可能,但根据本方式,张力调节部10在输送方向A上被设置于输送部9的上游侧。因此,能够由输送部9对介质P的上翘进行按压等而对PG的变动进行抑制,并且能够抑制由输送部9引起的介质P的变形18。
本发明的第七方式的记录装置1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式至第六方式中的任意一个方式中,在输送方向A上,于输送部9的下游侧且记录部12的上游侧具备对介质P的变形18进行检测的检测部13。
根据本方式,在输送方向A上,于输送部9的下游侧且记录部12的上游侧具备对介质P的变形18进行检测的检测部13。因此,通过由该检测部13对介质P的变形18进行检测,从而能够在该变形部分行进至记录部12之前,在无需用户的目视观察等的条件下,自动地对介质P的变形位置进行确定。
本发明的第八方式的记录装置1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式至第七方式中的任意一个方式中,张力调节部10能够向介质P施加多个强度的张力。
根据本方式,张力调节部10能够向介质P施加多个强度的张力。因此,例如,在介质P上产生变形18,并且即使通过张力调节部10对张力进行调节也无法充分地消除介质P的变形18的情况下,能够施加更强的张力,从而能够更有效地抑制由输送部9而引起的介质P的变形18。
本发明的第九方式的记录装置1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式中,具备对张力调节部10向介质P施加的张力进行控制控制部23,并且在输送方向A上,于输送部9的下游侧且记录部12的上游侧具备对介质P的变形18进行检测的检测部13,张力调节部10能够向介质P施加多个强度的张力,控制部23根据检测部13的检测结果而对张力调节部10向介质P施加的张力的强度进行控制。
根据本方式,控制部23根据检测部13的检测结果而对张力调节部10向介质P施加的张力的强度进行控制。因此,在介质P上产生变形18,并且即使通过张力调节部10对张力进行调节也无法充分地消除介质P的变形18的情况下,能够自动地实施施加更强的张力等的动作。
本发明的第十方式的记录装置1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方式中,输送部9能够进行以反复实施介质P的移动以及停止的方式实施输送的介质P的间歇输送,控制部23以在所述间歇输送中的介质P的停止时使张力调节部10向介质P施加张力的方式来进行控制。
根据本方式,控制部23以在所述间歇输送中的介质P的停止时使张力调节部10向介质P施加张力的方式来进行控制。因此,能够抑制由于在所述间歇输送中的介质P的移动时向介质P施加张力而使输送精度降低的情况。
本发明的第十一方式的记录装置1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式至第十方式中的任意一个方式中,介质P以在所述输送方向上被施加了张力的状态而被输送。
根据本方式,介质P以在所述输送方向上被施加了张力的状态而被输送。在介质P以在所述输送方向上被施加了张力的状态而被输送的结构中,由张力调节部10实施的向介质P的张力施加而发挥的变形18的消除效果较强。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由输送部9引起的介质P的变形18。
符号说明
1记录装置;2压印板;3压印板;4压印板;5驱动辊;6张紧辊;7从动辊;8移动支承部;9输送部;10张力调节部;11滑架;12记录头(记录部);13传感器(检测部);14设置部;15收卷部;16记录面;17记录面的相反侧的面(非记录面);18褶皱(变形);19旋转检测部;20张力调节电机;21偏心凸轮;22旋转轴;23控制部;24CPU;25***总线;26ROM;27RAM;28头驱动部;29电机驱动部;30滑架电机;31送出电机;32输送电机;33收卷电机;34输入输出部;35PC;36旋转部;37辊支承部;38张力调节部驱动部;39孔部;F喷嘴形成面;P被记录介质(介质)。

Claims (8)

1.一种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记录部,其能够于在输送方向上被输送的介质上实施记录;
输送部,其对所述介质进行输送,并且在所述介质的输送方向上被设置于所述记录部的上游侧;
多个张力调节部,其在与所述输送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上设置,并且能够从所述介质的记录面侧以及该记录面的相反侧的非记录面侧中的至少一侧向所述介质施加张力;
检测部,其对在所述介质中发生局部变形的位置进行检测;
控制部,其对所述多个张力调节部向所述介质的张力的施加进行控制,
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而对所述多个张力调节部中的、与在所述介质中发生局部变形的位置对应的张力调节部进行驱动,
所述输送部能够进行以反复实施所述介质的移动以及停止的方式实施输送的所述介质的间歇输送,
所述控制部以在所述间歇输送中的所述介质的停止时使所述多个张力调节部向所述介质施加张力的方式来进行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张力调节部被构成为,能够与所述介质接触以及分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张力调节部被构成为,与所述介质抵接并压入的压入量可变。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张力调节部从所述非记录面侧向所述介质施加张力。
5.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张力调节部在所述输送方向上被设置于所述输送部的上游侧。
6.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部在所述输送方向上位于所述输送部的下游侧且所述记录部的上游侧。
7.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张力调节部分别能够向所述介质施加多个强度的张力。
8.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介质以在所述输送方向上被施加了张力的状态而被输送。
CN201510475818.3A 2014-08-07 2015-08-05 记录装置 Active CN10536541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61034 2014-08-07
JP2014161034A JP6361873B2 (ja) 2014-08-07 2014-08-07 記録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65412A CN105365412A (zh) 2016-03-02
CN105365412B true CN105365412B (zh) 2020-03-03

Family

ID=552667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75818.3A Active CN105365412B (zh) 2014-08-07 2015-08-05 记录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610789B2 (zh)
JP (1) JP6361873B2 (zh)
CN (1) CN10536541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807392B2 (en) 2017-01-30 2020-10-20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Transport device and printing device
JP7144735B2 (ja) * 2018-09-26 2022-09-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媒体搬送装置及び液体吐出装置
CN109720089B (zh) * 2018-12-29 2021-04-16 东莞市图创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打印平台及打印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81307B2 (ja) 2001-09-06 2010-11-17 Tdk株式会社 シワ矯正方法およびシワ矯正装置並びに塗布方法
US6988797B2 (en) * 2003-03-12 2006-01-2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Unbacked fabric transport and condition system
JP2005231800A (ja) * 2004-02-19 2005-09-02 Fuji Xerox Co Ltd 用紙搬送機構およびプリンタ
US20090303276A1 (en) * 2005-05-30 2009-12-10 Agfa Graphics Nv Collision avoidance measure and sensor
JP4614915B2 (ja) * 2006-06-06 2011-01-19 学校法人東海大学 ウェブ搬送装置、ウェブ搬送方法およびウェブ搬送制御プログラム
JP5072455B2 (ja) * 2007-06-29 2012-11-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5081602B2 (ja) 2007-12-14 2012-11-28 株式会社ミマキ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プリンター装置
JP5331603B2 (ja) * 2009-07-16 2013-10-30 三菱重工印刷紙工機械株式会社 幅見当調整装置及び印刷機
JP5664226B2 (ja) * 2010-12-28 2015-02-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2013103448A (ja) 2011-11-15 2013-05-30 Goss Graphic Systems Japan Corp 多色刷オフセット輪転機のファンアウト補正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361873B2 (ja) 2018-07-25
JP2016036959A (ja) 2016-03-22
US20160039231A1 (en) 2016-02-11
US9610789B2 (en) 2017-04-04
CN105365412A (zh) 2016-03-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54127B2 (en) Method of correcting curl of sheet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CN105365412B (zh) 记录装置
US10543699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US10407266B2 (en) Transport apparatus and printer apparatus
JP6547482B2 (ja) 液体吐出装置
JP6703300B2 (ja) 記録装置
US9975721B2 (en) Conveyance device, printer, and conveyance method
EP2754560B1 (en) Recording apparatus
JP5529503B2 (ja) 帯状体の巻取装置及び巻取方法
JP4300912B2 (ja) 記録媒体搬送装置及び画像記録装置
JP4937001B2 (ja) 印刷装置
KR101800879B1 (ko) 디지털 프린팅 머신용 인쇄지의 이송장치
JP2002173233A (ja)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175763A (ja) 搬送装置及び印刷装置
JP2000159387A (ja) プリンタ
JP2000343800A (ja) 印字装置及び印字方法
JP2012254877A (ja) フィルム状媒体搬送装置
JP2019093688A (ja) 媒体支持機構、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16084191A (ja) ウェブ搬送装置、ウェブ搬送方法、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
JP2015009963A (ja) 搬送装置、印刷装置、及び搬送方法
JPH11198509A (ja) 孔版印刷装置
JP2014148391A (ja) 連続被記録媒体搬送装置、画像形成装置、連続被記録媒体搬送制御方法及び連続被記録媒体搬送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03104601A (ja) 用紙蛇行修正装置とそれを備えた印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