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92401A - 一种用于应急救援的救生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应急救援的救生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92401A
CN105292401A CN201510788066.6A CN201510788066A CN105292401A CN 105292401 A CN105292401 A CN 105292401A CN 201510788066 A CN201510788066 A CN 201510788066A CN 105292401 A CN105292401 A CN 1052924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at component
cavity
hull
elasticity
life bo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8806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92401B (zh
Inventor
杨祥红
杨晶棋
张波
庞昌凯
韩永恒
丛文静
贺英政
陈蓉
金天球
李传祯
夏吉祥
王立镇
赛婷婷
胡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78806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92401B/zh
Publication of CN1052924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924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924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924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应急救援的救生艇,包括弹性艇体,弹性艇体的前部及两侧设有第一浮筒组件,及设置于第一浮筒组件上的第二浮筒组件;弹性艇体的后部设有弹性围板,且弹性围板分别与第一浮筒组件、第二浮筒组件连接,还包括设置于弹性艇体或弹性围板上用于提供动力的动力装置。本发明的优越效果是:在救生艇航行时容易被水中障碍或杂物等锐器刺破造成第一浮筒组件或第二浮筒组件的第一腔体泄气,通过充膨胀泡沫剂设备向第一腔体内充入适量的膨胀泡沫剂,直至充满第一腔体,进而继续利用第一腔体来提高救生艇的承载量,提高了应急救援的机率;救生圈组件具有节省空间、防划破、防碰撞、增大浮力及应急救生的功能,结构简单、安全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应急救援的救生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上救援设备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应急救援的救生艇。
背景技术
近年来航运事业蓬勃发展,船舶的数量和造船技术都有很大提高,世界海难事故发生的总趋势虽有所减缓,但海难事故的数量仍居高不下。据有关部门统计,2012年至少有78艘船舶失事,约有981人死于海难事故。2015年6月一艘从中国南京驶往重庆的客船在长江中游湖北监利水域沉没,造成四百多人遇难,多人失踪的惨剧。
救生艇具有吃水浅、轻便、机动性高等优点,主要用于抗洪救灾中抢险,也可以用于部队水上侦查、巡逻和小分队的抢滩登陆作战等;既可以采用船外机驱动,也可以用桨划行。
现有救生艇的船体大多由玻璃钢、胶合板与橡胶板等组成,由于现有的大多数救生艇重量较大,需要使用专用的储运车进行搬运,但是,在道路被冲毁或堵塞的地段,由于路况差,即使是多个人一起搬运,也难以将整艘救生艇及时搬运至目的地。
另外,充气式自救艇是一种发生洪涝灾害时有效的逃生救生设备,由于不用时可以放气后折叠基本不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及成本低廉,不少洪涝灾害高发生区将充气式自救艇作为家中备用的安全逃生设备,常规的充气自救艇基本为由一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密闭气室,充气后四周会形成较中间有一定高度,中间有一低洼空间以容纳人,这种充气式自救艇结构简单,易于制作,而且成本较低,但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以下问题:一是防风浪能力差,洪涝灾害往往伴随着狂风暴雨,这种自救艇在使用时,重心较高,风大时容易将自救艇掀翻,给逃生者带来生命危险,中国专利申请号ZL2013103415350、中国专利申请号ZL2013204803715申请了具有一种能够调节配重、防风防侧翻、与外界联络方便、且由多气室所组成的救生艇,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防洪抢险中人员逃生的问题,但还具有一些待提高的地方,例如该艇身充气后容纳逃生人员的容纳空间容易被艇身挤占,艇身采用高分子薄膜材料制作,虽然具有了多气室结构,在水中还是容易被预设障碍或杂物等锐器刺破导致整个充气艇漏气失去浮力,有对逃生人员的生命财产产生危害的高概率存在。
公开号为CN20368185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救生艇,包括AIS应答器、半柔性太阳能板、PTC加热器和集水室,其中AIS应答器在救生艇从母船上放下后固定在驾驶室顶部;半柔性太阳能板置于救生艇顶部,与蓄电池连接;PTC加热器固定在救生艇座椅的靠背上;集水室与空气造水装置连接,并连接压水器;该救生艇顶部设有凹槽,该凹槽靠近驾驶室的一端设有存储箱,半柔性太阳能板不使用时收于该存储箱中,使用时则铺设在该凹槽内,该凹槽与一雨水过滤器连接,该雨水过滤器与集水室连接;所述凹槽为方形槽;在凹槽内设有两个平行滑道,半柔性太阳能板上连接导轮,导轮置于该平行滑道上,半柔性太阳能板上设有拉绳,拉绳的自由端置于驾驶室内;平行滑道高度低于凹槽外缘;PTC加热器通过温度控制器与蓄电池连接。该救生艇结构复杂,重量大、机动性能差、航行速度受限,特别不适合在恶劣天气条件下的应急救援。
公开号为CN104512526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抗洪抢险救生艇,包括一可充气的艇身,所述的艇身充气后形成一上部有入口的容纳空间,艇身外面底部设置有可调节配重,其特征在于:艇身内部的容纳空间设置有插接板插接形成的刚性壁,充气后艇身内侧与刚性壁接触;所述的插接板插接形成的刚性壁采用工程塑料制作,所述的刚性壁包括设置在容纳空间底部的底座,容纳空间周围的壁竖直方向上采用插接板插接而成,最下面一块插接板插接在底座上,最上面的插接板通过设置在艇身入口颈部外侧的刚性圈固定。该救生艇的结构中虽公开了一用于充气的艇体,以及该艇身内部的容纳空间设置有插接板插接形成的刚性壁,降低了该救生艇的浮力,影响航行速度,且其结构较为复杂,实用性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应急救援的救生艇。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应急救援的救生艇,包括水平设置的弹性艇体,弹性艇体的前部及两侧设有第一浮筒组件,及设置于第一浮筒组件上的第二浮筒组件;设置于弹性艇体前部的第一浮筒组件、第二浮筒组件呈圆弧状或尖头状,弹性艇体的后部设有弹性围板,且所述弹性围板分别与第一浮筒组件、第二浮筒组件连接,还包括设置于弹性艇体或弹性围板上用于提供动力的动力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浮筒组件、第二浮筒组件的横截面均呈圆形,且第二浮筒组件、第一浮筒组件上下排列呈“8”形或“θ”形。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浮筒组件设置于第一浮筒组件的上部外侧。
更进一步地,第二浮筒组件以第一浮筒组件的圆心为中心,向第一浮筒组件的外侧偏移β角,且0°<β<90°;所述β优选为45°。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浮筒组件包括用于充入气体的第一腔体,及用于充入膨胀泡沫剂的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均设有充入口;所述第一浮筒组件和第二浮筒组件的结构相同。
更进一步地,所述充入口分为气体充入口、膨胀泡沫剂充入口,以及设有用于封闭上述充入口的盖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腔体、第二腔体间隔设置或并列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浮筒组件和第二浮筒组件均设有若干把手,且环向分布于第一浮筒组件、第二浮筒组件外侧。
更进一步地,所述把手分别设置于第一浮筒组件及第二浮筒组件的上侧、左侧、右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浮筒组件套设若干救生圈组件,所述救生圈组件包括若干救生圈本体,及设置于救生圈本体上的凹槽,所述凹槽内用于放置救生圈连接件;所述救生圈本体呈优弧状。具体地,所述救生圈本体设有开口,呈非封闭环形,所述救生圈本体呈优弧状,且其弧长为2/3圆、3/4圆、4/5圆、5/6圆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救生圈本体设有与第二浮筒组件连接的绳索。
更进一步地,所述绳索采用弹性绳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浮筒组件、第二浮筒组件采用PVC材料或橡胶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浮筒组件与第二浮筒组件通过胶接或射频焊接连接为一体。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艇体设有指南针、AIS应答器、照明设备及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本发明中采用AIS(AutomaticIdentificationSystem船舶自动识别***)技术向搜救飞机、过往船舶提供救生艇精确地位置信息以提高搜救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越效果是:在弹性艇体上设置第一浮筒组件、第二浮筒组件,在救生艇航行时容易被水中预设障碍或杂物等锐器刺破造成第一浮筒组件或第二浮筒组件的第一腔体泄气,通过充膨胀泡沫剂设备向第一腔体内充入适量的膨胀泡沫剂,所述膨胀泡沫剂充入第一腔体后瞬时膨胀,直至充满整个第一腔体,进而继续重新利用第一腔体来提高救生艇的承载量,提高了应急救援的机率;所述救生圈组件具有节省艇体内部空间、防艇体划破、防碰撞、增大艇体浮力以及应急救生的功能;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且性能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救生艇示意图;
图2为所述一种用于应急救援的救生艇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述救生艇的A向示意图;
图4为图2所述救生艇B-B向剖视图。
附图标记如下:
1-弹性艇体、2-第一浮筒组件、21-第一腔体、22-第二腔体、3-第二浮筒组件、4-弹性围板、5-动力装置、6-救生圈组件、61-救生圈本体、62-凹槽、63-救生圈连接件、7-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为现有的救生艇结构示意图,该救生艇的气囊被划破后,救生艇上的人员只能弃艇落水,实用性差。
如附图2-4所示,本发明所述一种用于应急救援的救生艇,包括水平设置的弹性艇体1,弹性艇体1的前部及两侧设有第一浮筒组件2,及设置于第一浮筒组件2上的第二浮筒组件3;设置于弹性艇体1前部的第一浮筒组件2、第二浮筒组件3呈圆弧状或尖头状,弹性艇体1的后部设有弹性围板4,且所述弹性围板4分别与第一浮筒组件2、第二浮筒组件3连接,还包括设置于弹性艇体1或弹性围板4上用于提供动力的动力装置5。
在上述实施例中,设置于弹性艇体1前部的第一浮筒组件2、第二浮筒组件3呈圆弧状。所述第一浮筒组件2、第二浮筒组件3的横截面均呈圆形,且第二浮筒组件3、第一浮筒组件2上下排列呈“8”形或“θ”形。当所述第二浮筒组件3、第一浮筒组件2上下排列呈“8”形时,所述第二浮筒组件3、第一浮筒组件2为线接触形式,增加了第二浮筒组件3、第一浮筒组件2与水的接触面积,增大了浮力,有利于增加弹性艇体1的承载量。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浮筒组件3设置于第一浮筒组件2的上部外侧。具体地,第二浮筒组件3以第一浮筒组件2的圆心为中心,向第一浮筒组件2的外侧偏移β角,且0°<β<90°;所述β优选为45°。本发明采用第二浮筒组件3设置于第一浮筒组件2上部外侧的方案,进一步增大了第二浮筒组件3、第一浮筒组件2与水的接触面积,同样有利于提高本发明救生艇的承载量。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浮筒组件2包括用于充入气体的第一腔体21,及包括用于充入膨胀泡沫剂的第二腔体22,所述第一腔体21、第二腔体22均设有充入口(图中未示);所述第一浮筒组件2和第二浮筒组件3的结构相同。具体地,所述充入口分为气体充入口、膨胀泡沫剂充入口,以及设有用于封闭上述充入口的盖体。在向第一腔体21充入气体、及向第二腔体22充入膨胀泡沫剂时,将盖体拆除,通过充气设备或充膨胀泡沫剂设备(图中未示)向相应的腔体内充入适量的气体或膨胀泡沫剂。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腔体21、第二腔体22间隔设置或并列设置。在具体操作时,所述的第一腔体21、第二腔体22可间隔设置,也可并列设置;其中,在并列设置时,充入膨胀泡沫剂的第二腔体22设置于外侧,即远离弹性艇体1的一侧,而充入气体的第一腔体21设置于内侧,即靠近弹性艇体1的一侧。在外侧设置第二腔体22能有效保护第一腔体21。在救生艇航行时,因水中暗礁等障碍划破、敌方子弹穿透等外力因素造成第一腔体21泄气,通过充膨胀泡沫剂设备向第一腔体21内充入适量的膨胀泡沫剂,所述膨胀泡沫剂充入第一腔体21后在0.5秒-1秒内迅速膨胀,直至充满整个第一腔体21,进而重新利用第一腔体21的产生的浮力来提高救生艇的承载量。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一浮筒组件2可以采用第一腔体21、第二腔体22间隔设置或并列设置的方案,也可全部采用第二腔体22的方案;与此同时,所述第二浮筒组件3采用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间隔设置的方案,也可全部采用第一腔体的方案。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二浮筒组件3采用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间隔设置的方案时,在充入膨胀泡沫剂的第二腔体外侧的位置套设救生圈组件6。进一步地,所述救生圈组件6包括若干救生圈本体61,及设置于救生圈本体61上的凹槽62,所述凹槽62内用于放置救生圈连接件63;所述救生圈本体61呈优弧状。具体为,所述救生圈本体61设有开口,呈非封闭环形,所述救生圈本体61呈优弧状,且其弧长为2/3圆、3/4圆、4/5圆、5/6圆中的一种。当然,在设计制造时,能够根据实际需求来确定救生圈本体61的弧长。在水上救援时,向救生圈连接件63施加一个向外的拉力,进而将救生圈组件6取出,然后抛向落水者附近,为了防止落水者体力透支,采用所述救生圈本体61设有与第二浮筒组件3连接的绳索(图中未示),通过绳索将落水者救起;更进一步地,所述绳索采用弹性绳索。当弹性艇体1的承载力不能满足需求时,通过握持设置于第一浮筒组件2、第二浮筒组件3外侧的把手7,落水者随救生艇移动至安全区域。进一步地,所述把手7设为三个、且环向分布于第二浮筒组件3的外侧。更进一步地,所述把手7分别设置于第二浮筒组件3的上侧、左侧、右侧;具体地,设置于第二浮筒组件3上侧、左侧、右侧的把手7供救生艇上的人员或救生艇外的人员握持,所述把手7还用于与救生圈连接件63连接,使救生圈组件6的结构更稳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浮筒组件2、第二浮筒组件3采用PVC材料或橡胶材料制成;以及所述第一浮筒组件2与第二浮筒组件3通过胶接或射频焊接连接为一体。所述的PVC材料、橡胶材料为现有成熟的材料,而胶接、射频焊接为现有成熟工艺。
最后,所述弹性艇体1设有指南针、AIS应答器、照明设备及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图中未示)。通过指南针帮助人们获得方向,通过AIS应答器向搜救飞机、过往船舶提供救生艇精确地位置信息以提高搜救效率;所述的照明设备包括但不限于防水LED闪烁灯,用于提醒外界人员,进而使救生艇上的待救援人员获得帮助;通过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为人们提供饮用水,延长救生艇上人员等待救援的时间。本发明所述的指南针、AIS应答器、照明设备及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为现有设备,在实际设计制造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其型号。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实质内容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任何变形、改进、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应急救援的救生艇,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设置的弹性艇体,弹性艇体的前部及两侧设有第一浮筒组件,及设置于第一浮筒组件上的第二浮筒组件;设置于弹性艇体前部的第一浮筒组件、第二浮筒组件呈圆弧状或尖头状,弹性艇体的后部设有弹性围板,且所述弹性围板分别与第一浮筒组件、第二浮筒组件连接,还包括设置于弹性艇体或弹性围板上用于提供动力的动力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应急救援的救生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浮筒组件、第二浮筒组件的横截面均呈圆形,且第二浮筒组件、第一浮筒组件上下排列呈“8”形或“θ”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应急救援的救生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浮筒组件设置于第一浮筒组件的上部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应急救援的救生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浮筒组件包括用于充入气体的第一腔体,及用于充入膨胀泡沫剂的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均设有充入口;所述第一浮筒组件和第二浮筒组件的结构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应急救援的救生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第二腔体间隔设置或并列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应急救援的救生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浮筒组件和第二浮筒组件均设有若干把手,且环向分布于第一浮筒组件、第二浮筒组件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应急救援的救生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浮筒组件套设若干救生圈组件,所述救生圈组件包括若干救生圈本体,及设置于救生圈本体上的凹槽,所述凹槽内用于放置救生圈连接件;所述救生圈本体呈优弧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应急救援的救生艇,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圈本体设有与第二浮筒组件连接的绳索。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应急救援的救生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浮筒组件与第二浮筒组件通过胶接或射频焊接连接为一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应急救援的救生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艇体设有指南针、AIS应答器、照明设备及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
CN201510788066.6A 2015-11-17 2015-11-17 一种用于应急救援的救生艇 Active CN1052924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88066.6A CN105292401B (zh) 2015-11-17 2015-11-17 一种用于应急救援的救生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88066.6A CN105292401B (zh) 2015-11-17 2015-11-17 一种用于应急救援的救生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92401A true CN105292401A (zh) 2016-02-03
CN105292401B CN105292401B (zh) 2017-08-08

Family

ID=551903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88066.6A Active CN105292401B (zh) 2015-11-17 2015-11-17 一种用于应急救援的救生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92401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41735A (zh) * 2015-11-19 2017-05-31 青岛信光游艇有限公司 充气救援艇
CN109774892A (zh) * 2017-11-15 2019-05-21 广西特飞云天航空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充气动力型应急救生装置
CN109823495A (zh) * 2019-02-21 2019-05-31 杜佳翰 一种可遥控型动力马蹄形救生圈
CN113815817A (zh) * 2021-09-18 2021-12-21 唐明强 一种新能源水面救援设备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0289A (ja) * 1995-07-06 1997-01-21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救命筏
CN101519112A (zh) * 2009-04-17 2009-09-02 无锡市鸿声船用玻璃钢有限公司 高速高海况工作、救助两用艇
CN201545185U (zh) * 2009-11-27 2010-08-11 贲仕萍 一种适应陆地水灾使用的防翻覆不沉救生艇
CN201597735U (zh) * 2009-09-27 2010-10-06 兴化市飞驰玻璃钢船艇有限公司 高性能巡逻搜救艇
CN203094412U (zh) * 2012-12-24 2013-07-31 天津渤安汇通船舶救生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救生艇的改良结构
CN203921121U (zh) * 2014-06-08 2014-11-05 袁朋 一种多胆式冲锋舟
CN205131597U (zh) * 2015-11-17 2016-04-06 杨祥红 一种用于应急救援的救生艇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0289A (ja) * 1995-07-06 1997-01-21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救命筏
CN101519112A (zh) * 2009-04-17 2009-09-02 无锡市鸿声船用玻璃钢有限公司 高速高海况工作、救助两用艇
CN201597735U (zh) * 2009-09-27 2010-10-06 兴化市飞驰玻璃钢船艇有限公司 高性能巡逻搜救艇
CN201545185U (zh) * 2009-11-27 2010-08-11 贲仕萍 一种适应陆地水灾使用的防翻覆不沉救生艇
CN203094412U (zh) * 2012-12-24 2013-07-31 天津渤安汇通船舶救生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救生艇的改良结构
CN203921121U (zh) * 2014-06-08 2014-11-05 袁朋 一种多胆式冲锋舟
CN205131597U (zh) * 2015-11-17 2016-04-06 杨祥红 一种用于应急救援的救生艇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41735A (zh) * 2015-11-19 2017-05-31 青岛信光游艇有限公司 充气救援艇
CN109774892A (zh) * 2017-11-15 2019-05-21 广西特飞云天航空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充气动力型应急救生装置
CN109823495A (zh) * 2019-02-21 2019-05-31 杜佳翰 一种可遥控型动力马蹄形救生圈
CN113815817A (zh) * 2021-09-18 2021-12-21 唐明强 一种新能源水面救援设备
CN113815817B (zh) * 2021-09-18 2022-11-29 池州市金能供热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水面救援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92401B (zh) 2017-08-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32191C (zh) 防倾覆水上救生设备
CN201520406U (zh) 气囊式潜器应急上浮装置
CN202728516U (zh) 自动、手动两用气胀救生筏
CN200942868Y (zh) 防倾覆水上救生设备
CN105292401A (zh) 一种用于应急救援的救生艇
CN105292412B (zh) 伸缩式透明观光潜水艇
CN101817397A (zh) 多功能全天候全地域充气救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1323357A (zh) 恶劣海况下客船遇险人员的安全救助方法
CN203921171U (zh) 救捞装置
CN104085515A (zh) 救捞装置及救捞方法
CN108891560A (zh) 一种能水陆两用超远距离快速自动靶向救生装置和使用方法
CN203921170U (zh) 一种救捞装置
CN202863199U (zh) 一种可用作水中救生的靠垫
CN205131597U (zh) 一种用于应急救援的救生艇
CN105539736A (zh) 一种船舶救生装置的救生器
CN102602516A (zh) 一种可自动求救的充气式抗沉保温救生舱
CN204056260U (zh) 一种海上救生载具
CN203753380U (zh) 一种设置泄压孔的救生筏
CN205076012U (zh) 一种水难逃生潜囊
CN209795783U (zh) 一种船舶航海用救援装置
CN111204424B (zh) 一种便于稳定的安全救生船
CN112644666A (zh) 船用灯塔形半潜救生舱及设计与制作技术
CN201597730U (zh) 救生筏快速释放装置
CN207191344U (zh) 一种海上救生装置
CN1865080A (zh) 防倾覆水上救生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Yang Xianghong

Inventor after: Jin Tianqiu

Inventor after: Dai Xin

Inventor after: Duan Shiwang

Inventor after: Yang Jingqi

Inventor after: Han Lei

Inventor after: Wang Zhenglei

Inventor after: Wang Guangyuan

Inventor after: Li Qiang

Inventor after: He Yingzheng

Inventor after: Chujianchong

Inventor after: Wang Zhiping

Inventor before: Yang Xianghong

Inventor before: Li Chuanzhen

Inventor before: Xia Jixiang

Inventor before: Wang Lizhen

Inventor before: Sai Tingting

Inventor before: Hu Xia

Inventor before: Yang Jingqi

Inventor before: Zhang Bo

Inventor before: Pang Changkai

Inventor before: Han Yongheng

Inventor before: Congwenjing

Inventor before: He Yingzheng

Inventor before: Chen Rong

Inventor before: Jin Tianqiu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Yang Xianghong

Inventor after: Zhang Xu

Inventor after: Wang Baomin

Inventor after: Chen Hongyu

Inventor after: Wan Qingyang

Inventor after: Dou Wenbo

Inventor after: Yang Xiongzhang

Inventor after: Sun Jie

Inventor before: Yang Xianghong

Inventor before: Jin Tianqiu

Inventor before: Dai Xin

Inventor before: Duan Shiwang

Inventor before: Yang Jingqi

Inventor before: Han Lei

Inventor before: Wang Zhenglei

Inventor before: Wang Guangyuan

Inventor before: Li Qiang

Inventor before: He Yingzheng

Inventor before: Chujianchong

Inventor before: Wang Zhiping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Yang Xianghong

Document name: Notice of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s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