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66756A - 瞳距测量方法、装置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瞳距测量方法、装置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66756A
CN105266756A CN201510772262.4A CN201510772262A CN105266756A CN 105266756 A CN105266756 A CN 105266756A CN 201510772262 A CN201510772262 A CN 201510772262A CN 105266756 A CN105266756 A CN 1052667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pupillary distance
image
user
measured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7226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66756B (zh
Inventor
张蕊
陈明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Technology Co Ltd
Xiaomi Inc
Original Assignee
Xiaomi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omi Inc filed Critical Xiaomi Inc
Priority to CN20151077226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66756B/zh
Publication of CN1052667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667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667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667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ye Examina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关于一种瞳距测量方法、装置及终端,属于终端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当检测到瞳距测量触发操作时显示图像获取界面;当检测到对任一测量模式的选择操作时,在图像获取界面显示测量模式的测量视标点;获取面部图像;确定面部图像中眼睛反光点的位置;根据反光点的位置确定并显示待测用户在测量模式下的瞳距。本公开通过在终端显示图像获取界面及在图像获取界面显示测量模式的测量视标点,并获取待测用户注视测量视标点时的面部图像,以根据面部图像中眼睛反光点的位置确定并显示待测用户在该测量模式下的瞳距,从而实现一种不借助视力检测仪等设备而是通过终端实现瞳距测量的方式,不仅瞳距测量方式更加简单灵活,而且能节省时间和距离成本。

Description

瞳距测量方法、装置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终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瞳距测量方法、装置及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问题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视力健康是个人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需要配带眼镜的用户,合适的眼镜对其视力健康具有重要影响。在配镜时,需要通过测量瞳距来确定眼镜的相关参数,正确的瞳距对于配镜等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如何测量瞳距,备受用户关注。
相关技术在测量瞳距时,通常采用的方法为:待测用户前往医院、眼镜店等专门机构,由这些机构的专业人员使用视力检测仪等设备中的瞳距测量功能对待测用户的瞳距进行测量。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瞳距测量方法、装置及终端。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瞳距测量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当检测到瞳距测量触发操作时,显示图像获取界面;
当检测到对任一测量模式的选择操作时,在所述图像获取界面显示所述测量模式的测量视标点;
获取面部图像,所述面部图像为待测用户注视所述测量视标点时的图像;
确定所述面部图像中眼睛反光点的位置;
根据所述反光点的位置,确定所述待测用户在所述测量模式下的瞳距;
显示所述待测用户在所述测量模式下的瞳距。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图像获取界面包括指定直线和两个指定框;
所述获取面部图像,包括:
获取待测用户将鼻梁中线对应至所述指定直线、将两只眼睛分别对应至所述两个指定框时的面部图像;
所述根据所述反光点的位置,确定所述待测用户在所述测量模式下的瞳距,包括:
根据所述反光点的位置及所述指定直线,确定所述待测用户在所述测量模式下的瞳距。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面部图像之前,还包括:
调整所述两个指定框的尺寸,直至将所述待测用户的整个面部区域包括在所述图像获取界面为止。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所述面部图像中眼睛反光点的位置,包括:
对所述面部图像的指定区域进行像素分析,得到所述指定区域中的白色像素区域,所述指定区域为所述面部图像中眼睛位置所在的区域;
确定所述白色像素区域的中心点,将所述中心点作为所述眼睛反光点的位置。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反光点的位置及所述指定直线,确定所述待测用户在所述测量模式下的瞳距,包括:
计算所述反光点的位置与所述指定直线之间的距离;
获取比例尺,所述比例尺为获取所述面部图像时所使用的比例尺;
根据所述反光点的位置与所述指定直线之间的距离及所述比例尺,确定所述待测用户在所述测量模式下的瞳距。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待测用户的医疗验光瞳距数据;
存储所述医疗验光瞳距数据。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记录每次测量得到的所述待测用户的瞳距;
根据每次记录的瞳距,向所述待测用户推荐健康用眼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测量模式为近用双眼瞳距、远用双眼瞳距、近用单眼瞳距、远用单眼瞳距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瞳距测量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显示模块,用于当检测到瞳距测量触发操作时,显示图像获取界面;
第二显示模块,用于当检测到对任一测量模式的选择操作时,在所述图像获取界面显示所述测量模式的测量视标点;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面部图像,所述面部图像为待测用户注视所述测量视标点时的图像;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面部图像中眼睛反光点的位置;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反光点的位置,确定所述待测用户在所述测量模式下的瞳距;
第三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所述待测用户在所述测量模式下的瞳距。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图像获取界面包括指定直线和两个指定框;
所述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测用户将鼻梁中线对应至所述指定直线、将两只眼睛分别对应至所述两个指定框时的面部图像;
所述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反光点的位置及所述指定直线,确定所述待测用户在所述测量模式下的瞳距。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调整模块,用于调整所述两个指定框的尺寸,直至将所述待测用户的整个面部区域包括在所述图像获取界面为止。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分析单元,用于对所述面部图像的指定区域进行像素分析,得到所述指定区域中的白色像素区域,所述指定区域为所述面部图像中眼睛位置所在的区域;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白色像素区域的中心点,将所述中心点作为所述眼睛反光点的位置。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包括:
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反光点的位置与所述指定直线之间的距离;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比例尺,所述比例尺为获取所述面部图像时所使用的比例尺;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反光点的位置与所述指定直线之间的距离及所述比例尺,确定所述待测用户在所述测量模式下的瞳距。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待测用户的医疗验光瞳距数据;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医疗验光瞳距数据。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记录模块,用于记录每次测量得到的所述待测用户的瞳距;
推荐模块,用于根据每次记录的瞳距,向所述待测用户推荐健康用眼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至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测量模式为近用双眼瞳距、远用双眼瞳距、近用单眼瞳距、远用单眼瞳距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当检测到瞳距测量触发操作时,显示图像获取界面;
当检测到对任一测量模式的选择操作时,在所述图像获取界面显示所述测量模式的测量视标点;
获取面部图像,所述面部图像为待测用户注视所述测量视标点时的图像;
确定所述面部图像中眼睛反光点的位置;
根据所述反光点的位置,确定所述待测用户在所述测量模式下的瞳距;
显示所述待测用户在所述测量模式下的瞳距。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终端显示图像获取界面及在图像获取界面显示测量模式的测量视标点,并获取待测用户注视测量视标点时的面部图像,以根据面部图像中眼睛反光点的位置确定并显示待测用户在该测量模式下的瞳距,从而实现一种不借助视力检测仪等实现瞳距测量,而是通过终端实现瞳距测量的方式,不仅瞳距测量方式更加简单灵活,而且使得瞳距测量无需前往专门机构,从而能节省时间和距离成本。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瞳距测量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瞳距测量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图像获取界面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瞳距测量姿势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面部图像中一只眼睛的反光点位置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双眼瞳距与单眼瞳距的测量方式示意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瞳距测量装置的框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瞳距测量装置的框图。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第一确定模块的框图。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第二确定模块的框图。
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瞳距测量装置的框图。
图1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瞳距测量装置的框图。
图1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瞳距测量方法的流程图,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瞳距测量方法应用于终端中。如图1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瞳距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101中,当检测到瞳距测量触发操作时,显示图像获取界面。
在步骤S102中,当检测到对任一测量模式的选择操作时,在图像获取界面显示测量模式的测量视标点。
在步骤S103中,获取面部图像,其中,面部图像为待测用户注视测量视标点时的图像。
在步骤S104中,确定面部图像中眼睛反光点的位置。
在步骤S105中,根据反光点的位置,确定待测用户在测量模式下的瞳距。
在步骤S106中,显示待测用户在测量模式下的瞳距。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在终端显示图像获取界面及在图像获取界面显示测量模式的测量视标点,并获取待测用户注视测量视标点时的面部图像,以根据面部图像中眼睛反光点的位置确定并显示待测用户在该测量模式下的瞳距,从而实现一种不借助视力检测仪等实现瞳距测量,而是通过终端实现瞳距测量的方式,不仅瞳距测量方式更加简单灵活,而且使得瞳距测量无需前往专门机构,从而能节省时间和距离成本。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图像获取界面包括指定直线和两个指定框;
获取面部图像,包括:
获取待测用户将鼻梁中线对应至指定直线、将两只眼睛分别对应至两个指定框时的面部图像;
根据反光点的位置,确定待测用户在测量模式下的瞳距,包括:
根据反光点的位置及指定直线,确定待测用户在测量模式下的瞳距。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获取面部图像之前,还包括:
调整两个指定框的尺寸,直至将待测用户的整个面部区域包括在图像获取界面为止。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确定面部图像中眼睛反光点的位置,包括:
对面部图像的指定区域进行像素分析,得到指定区域中的白色像素区域,其中,指定区域为面部图像中眼睛位置所在的区域;
确定白色像素区域的中心点,将中心点作为眼睛反光点的位置。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反光点的位置及指定直线,确定待测用户在测量模式下的瞳距,包括:
计算反光点的位置与指定直线之间的距离;
获取比例尺,其中,比例尺为获取面部图像时所使用的比例尺;
根据反光点的位置与指定直线之间的距离及比例尺,确定待测用户在测量模式下的瞳距。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
获取待测用户的医疗验光瞳距数据;
存储医疗验光瞳距数据。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
记录每次测量得到的待测用户的瞳距;
根据每次记录的瞳距,向待测用户推荐健康用眼信息。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测量模式为近用双眼瞳距、远用双眼瞳距、近用单眼瞳距、远用单眼瞳距中的至少一种。
上述所有可选技术方案,可以采用任意结合形成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瞳距测量方法的流程图,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瞳距测量方法应用于终端中。如图2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瞳距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201中,当检测到瞳距测量触发操作时,显示图像获取界面。
关于检测瞳距测量触发操作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例如,当瞳距测量方法通过一定的瞳距测量App(应用,Application)来实现时,在终端的桌面往往显示有该App对应的桌面图标,用户通过操作该桌面图标可以触发瞳距测量。在此基础上,当检测到该App对应的桌面图标上的指定操作时,可以确定检测到瞳距触发操作。其中,该指定操作可以为单击、双击或长按等操作。
又例如,当瞳距测量通过预设的瞳距测量选项来实现时,在检测瞳距测量触发操作时,可以通过检测该瞳距测量选项是否被选中来实现。当检测到该瞳距测量选项被选中时,确定检测到瞳距测量触发操作。关于检测瞳距测量选项是否被选中的方式,可以为:检测该瞳距测量选项上是否发生指定操作。该指定操作也可以为单击、双击和长按中的任一种。
进一步地,本公开实施例当检测到瞳距测量触发操作时,终端先显示图像获取界面,并在后续在图像获取界面获取图像,以根据获取的图像实现瞳距测量。如图3所示,其示出了一种图像获取界面的示意图。在进行瞳距测量时,待测用户需要将整个面部区域对应至该图像获取界面中,即图像获取界面应该包括待测用户的整个面部区域。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图像获取界面包括指定直线和两个指定框。其中,指定直线为鼻梁中线位置参考直线,两个指定框分别为两只眼睛的位置区域参考框。该实施例在进行瞳距测量时,待测用户需要将鼻梁中线对应至该指定直线、将两只眼睛分别对应至这两个指定框的位置。
通过在图像获取界面设置指定直线和两个指定框,可以有如下好处:第一、测量瞳距时,可以引导待测用户将鼻梁中线与指定直线对应,将两只眼睛与两个指定框分别对应,从而可以尽量保证待测用户的测量姿势正确,使得测量的瞳距比较准确。如图4所示,其示出了一种瞳距测量姿势的示意图。图4中的(a)图为正确姿势的示意图,图4中的(b)图为错误姿势的示意图。通常,测量瞳距时需要用户平视前方,在图4中的(b)图中,待测用户眼睛明显上扬,因此,测量姿势不正确。当设置指定直线和指定框后,待测用户可以根据指定直线和指定框调整姿势,从而尽量保证眼睛平视,从而确保可以得到正确的测量姿势。第二,本公开实施例在后续确定瞳距时,需要参考待测用户鼻梁中线所在位置来实现,通过设置指定直线,可以很容易获取到待测用户鼻梁中线所在位置,使得确定瞳距的方式简单。第三,通过指定框的尺寸,便于获取比例尺,从而便于确定瞳距。第二点和第三点的内容将在后续进行详细说明,此处暂不叙述。
在步骤S202中,当检测到对任一测量模式的选择操作时,在图像获取界面显示该测量模式的测量视标点。
本公开实施例支持在多种测量模式下测量瞳距。其中,测量模式包括近用双眼瞳距、远用双眼瞳距、近用单眼瞳距和远用单眼瞳距。进一步地,近用单眼瞳距包括近用左眼瞳距和近用右眼瞳距;远用单眼瞳距包括远用左眼瞳距和远用右眼瞳距。近用双眼瞳距和远用双眼瞳距属于双眼瞳距,近用单眼瞳距和远用单眼瞳距为单眼瞳距。
终端在确定当前用户需要测量哪个测量模式下的瞳距时,通过检测对任一测量模式的选择操作来实现。具体地,终端提供测量模式显示界面,该测量模式显示界面显示了本公开实施例所支持的各种测量模式。当检测到对任一测量模式的选择操作时,确定需要测量该测量模式下的瞳距。关于检测对任一测量模式的选择操作的方式,本公开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例如,每个测量模式对应一个选项,当检测到任一选项被选中时,确定检测到对该选项对应的测量模式的选择操作。
其中,测量视标点是指进行瞳距测量时,待测用户眼睛需要注视的点。本公开实施例会预设每种测量模式的测量视标点,并在测量任一测量模式下的瞳距时,根据待测用户注视该测量模式的测量视标点时的情况实现。结合该部分内容,本公开实施例在测量瞳距时,当检测到对任一测量模式的选择操作时,需要在图像获取界面显示该测量模式的测量视标点。
在图像获取界面显示该测量模式的测量视标点之前,需要先获取该测量模式的测量视标点,以及获取该测试模式的每个测量视标点在图像获取界面中的显示位置。其中,每个测量视标点在图像获取界面的显示位置可以通过每个测量视标点的坐标确定,每个测量视标点的坐标用于表示每个测量视标点与图像获取界面预设坐标原点之间的位置关系。
在获取该测量模式的测量视标点及每个测量视标点在图像获取界面中的显示位置时,包括但不限于:根据预先设置的测量模式、视标点标识及显示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来实现。如表1所示,其为一种测量模式、视标点标识及显示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示意表。
表1
测量模式 视标点标识 各个视标点的显示位置
近用双眼瞳距 A、B、C A(20,10)、B(22,12)、C(24,15)
远用双眼瞳距 D、E、F D(18,5)、E(20,10)、F(22,12)
…… …… ……
近用左眼瞳距 G G(19,7)
需要说明的是,表1中的数据仅用户举例,并不构成对本公开实施例的限制。另外,表1中各个视标点的显示位置通过视标点坐标来体现。
结合上述表1的内容,在根据预先设置的对应关系,获取该测量模式的测量视标点,以及获取该测试模式的每个测量视标点在图像获取界面中的显示位置时,可以根据测量模式查询该预先设置的对应关系,将与该测量模式相同的测量模式对应的视标点标识及各个视标点的显示位置,作为获取到的测量视标点的标识以及每个测量视标点在图像获取界面中的显示位置。在此基础上,在图像获取界面显示测量视标点时,根据获取到的测量视标点的标识及每个测量视标点在图像获取界面中的显示位置实现。
进一步地,关于显示该测量模式的测量视标点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将测量视标点以悬浮的形式显示于图像获取界面。仍如图3所示,其示出了一种在图像获取界面显示测量视标点的示意图。图3中的黑色圆点即为某一个测量模式的各个测量视标点。
在步骤S203中,获取面部图像,其中,该面部图像为待测用户注视测量视标点时的图像。
本公开实施例中,终端在测量待测用户在该测量模式下的瞳距时,通过获取待测用户注视该测量视标点时的面部图像来实现。其中,在获取面部图像时,包括但不限于有如下两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在图像预览模式下,获取面部图像。
该种方式不需要对待测用户的面部区域进行拍摄,直接通过摄像头获取待测用户注视测量视标点时的数据即可,因此,操作简单。
第二种方式:对待测用户的面部区域进行拍摄,得到面部图像。
该种方式需要使用摄像头对待测用户注视测量视标点时的面部区域进行拍摄,从而将拍摄的图像作为获取的面部图像。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当图像获取界面包括指定直线和两个指定框时,所获取的面部图像为待测用户将鼻梁中线对应至该指定直线、将两只眼睛分别对应至该两个指定框时的面部图像,从而确保可以在待测用户摆出正确姿势的基础上,获取其面部图像。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由于在测量瞳距时,需要结合待测用户的面部区域来实现,因此,在获取面部图像之前,需要保证待测用户的整个面部区域均包括在图像获取界面中。当待测用户的部分面部区域未包括在图像获取界面时,需要调整终端与待测用户之间的距离,或者调整摄像头获取面部图像时的比例尺,直至将待测用户的整个面部区域包括在图像获取界面为止。
结合上述内容,当图像获取界面包括指定直线和两个指定框时,由于两个指定框通常具有比较规则的形状,例如,结合图3,两个指定框为矩形,因此,在获取面部图像之前,在通过调整比例尺来将待测用户的整个面部区域包括在图像显示界面时,可以通过调整图像获取界面显示的两个指定框的尺寸来实现,直至将待测用户的整个面部区域包括在图像获取界面为止。其中,在调整两个指定框的尺寸时,可以获取待测用户的调整指令,根据该调整指令调整两个指定框的尺寸。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既支持待测用户自行测量任一测量模式下的瞳距,也支持由其他用户辅助待测用户测量任一测量模式下的瞳距,即本公开实施例既支持自测模式,也支持他人协助模式。其中,在自测模式下,由待测用户控制执行上述步骤S201至步骤S203。此时,待测用户在控制终端获取面部图像时,可以通过自拍模式实现。在他人协助模式下,在获取面部图像时,可以由协助测量者面对终端的图像获取界面,并引导用户摆出正确的测量姿势,例如,引导待测用户平视辅助测量者的鼻梁左右眼及眉心,从而确保在图像获取界面获取到比较准确的面部图像。
在步骤S204中,确定面部图像中眼睛反光点的位置。
根据瞳距测量原理得:当光源照亮的视标经光学***成像在待测用户眼前某一特定的工作距离处,待测用户注视这个视标的时,其左眼和右眼的视轴相交在该特定的工作距离处,此时,光线在待测用户左右眼角膜的表面会各形成一个反光点。在测量瞳距时,可以根据反光点的位置实现。因此,在测量瞳距时,需要确定面部图像中眼睛反光点的位置。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确定面部图像中眼睛反光点的位置时,包括但不限于通过如下步骤S2041和步骤S2042来实现:
在步骤S2041中,对面部图像的指定区域进行像素分析,得到指定区域中的白色像素区域,其中,指定区域为面部图像中眼睛位置所在的区域。
通常,用户的眼睛瞳孔为黑色,而反光点通常为白色,因此,面部图像中眼睛反光点的位置应该位于白色像素区域。在此基础上,在确定面部图像中眼睛反光点位置时,先对面部图像进行像素分析,以获取面部图像中的白色像素区域。然而,由于面部图像包括整个脸部区域,如果对整个面部图像区域进行像素分析,则像素处理量比较大,而反光点仅可能处于眼睛位置所在的区域,因此,在对面部图像进行分析时,可以仅对面部图像中眼睛位置所在的指定区域进行像素分析,而对面部图像的其它区域则不进行像素分析,从而节省计算量,进而提高瞳距测量效率。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当图像获取区域中包括两个指定框时,在面部图像的指定区域进行像素分析时,可以先获取指定框中的图像区域,将指定框中的图像区域作为指定区域。
其中,在进对面部图像的指定区域进行像素分析,以得到指定区域中的白色像素区域时,可以提取指定区域中每个像素的像素值,将每个像素的像素值与白色像素的像素值进行比对。当任一像素的像素值与白色像素的像素值之间的差值不大于预设阈值时,将该像素作为一个白色像素。组合各个白色像素,即可得到指定区域中的白色像素区域。关于预设阈值的具体数值范围,本公开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然而,为了使得确定的白色像素区域比较准确,该预设阈值可以设置得比较小。
在步骤S2042中,确定白色像素区域的中心点,将该中心点作为眼睛反光点的位置。
在确定白色像素区域的中心点时,可以确定白色像素区域中每个像素的坐标,并计算各个像素坐标的平均值,将该平均值所在位置的像素作为白色像素区域的中心点。如图5所示,其示出了一种面部图像中一只眼睛的反光点位置的示意图。图5中,“十”字形的交点即为该只眼睛的反光点的位置。
在步骤S205中,根据反光点的位置确定待测用户在该测量模式下的瞳距。
当测量模式为双眼瞳距,如为近用双眼瞳距或远用双眼瞳距时,在根据反光点的位置确定待测用户在该测量模式下的瞳距时,可以根据两只眼睛的反光点位置之间的距离实现。当测量模式为单眼瞳距,如为近用单眼瞳距或远用单眼瞳距时,由于仅需要测量一只眼睛的瞳距,因此,仅与一只眼睛反光点的位置相关,此时,在测量这些模式下的瞳距时,还需要结合鼻梁中线所对应的指定直线位置实现。如图6所示,其示出了一种双眼瞳距与单眼瞳距的测量方式示意图。结合图6,在确定双眼瞳距时,根据两只眼睛反光点位置之间的距离实现;在确定单眼瞳距时,根据待测眼睛的反光点位置与鼻梁中线之间的距离实现。其中,图6中的内容仅用于举例,不构成对本公开实施例的限定。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当图像获取界面包括指定直线时,对于测量模式为单眼瞳距的情况,由于在获取面部图像时,需要待测用户将其鼻梁中线对应至该指定直线,因此,在确定瞳距时,可以根据反光点的位置及指定直线,确定待测用户在该测量模式下的瞳距。具体地,在根据反光点的位置及指定直线,确定待测用户在该测量模式下的瞳距时,包括但不限于通过如下步骤S2051至步骤S2053来实现:
在步骤S2051中,计算反光点的位置与指定直线之间的距离。
具体地,可以由反光点向指定直线作垂线,将反光点与垂足之间的距离作为反光点的位置与指定直线之间的距离。
在步骤S2052中,获取比例尺,其中,比例尺为获取面部图像时所使用的比例尺。
通常,无论是在预览模式下还是在拍摄模式下获取面部图像时,由于终端尺寸与待测用户面部区域尺寸之间有较大差值,因此,在获取面部图像时,会具有一定的比例尺。为了确定待测用户的实际瞳距,需要获取该比例尺。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当图像获取界面包括指定框时,由于当指定框为不同尺寸时,能够表示获取面部图像时的比例尺不同,因此,在该种情况下,可以根据指定框的当前尺寸获取比例尺。具体地,由于基于终端尺寸,图像获取界面的尺寸通常为固定的,在显示图像获取界面时,可以先显示指定框的预设初始尺寸,在此基础上,在获取比例尺时,可以根据当前尺寸、指定框在图像获取界面的初始尺寸确定比例尺,从而使得获取比例尺的方式更加简单。例如,当初始尺寸为3厘米*1厘米,该初始尺寸对应的比例尺为10:1,如果指定框的当前尺寸为1.5厘米*0.5厘米,则可以确定此时的比例尺为20:1。
在步骤S2053中,根据反光点的位置与指定直线之间的距离及比例尺,确定待测用户在该测量模式下的瞳距。
具体地,可以将反光点的位置与指定直线之间的距离及该比例尺相乘,得到待测用户在该测量模式下的瞳距。例如,当将反光点的位置与指定直线之间的距离为3厘米,比例尺为10:3,则待测用户在该测量模式下的瞳距为3*10/3=10厘米。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S2051至步骤S2053对当测量模式为单眼瞳距时,确定瞳距的方式进行了说明。然而,当测量模式为双眼瞳距时,可以计算两只眼睛的反光点位置之间的距离,并获取比例尺,从而根据两只眼睛反光点位置之间的距离及该比例尺确定瞳距。具体地,可以将两只眼睛反光点位置之间的距离及该比例尺相乘,从而得到瞳距。
在步骤S206中,显示待测用户在该测量模式下的瞳距。
关于显示待测用户在该测量模式下的瞳距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弹窗方式或者以应用消息的形式实现。
通过上述步骤S201至步骤S206即可测量得到待测用户在该测量模式下的瞳距。然而,为了使得测量结果更加准确,还可以继续进行下述可选步骤S207。
在步骤S207中,多次测量待测用户在该测量模式下的瞳距,将多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其中,在每次测量待测用户在该测量模式下的瞳距时,可以通过重复上述步骤S202至步骤S206来实现。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支持由用户输入其获得的瞳距。例如,当用户在医院或眼镜店测量得到医疗验光瞳距数据后,可以在终端中输入该医疗验光瞳距数据。此时,终端可以获取并存储该用户输入的医疗验光瞳距数据。通常,眼镜店或医院所测量得到的医疗眼光瞳距数据通常精确度比较小,例如,瞳距通常为一个整数。而通过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瞳距测量方法所测量的瞳距通常比较精确,例如可以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或两位。因此,通过该种方式,可以同时向待测用户提供通过上述步骤获得的瞳距以及其获得的医疗验光瞳距数据,便于用户将通过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测量的瞳距与医疗眼光瞳距数据进行比较。进一步地,当通过上述步骤获得的瞳距比医疗验光瞳距数据精确时,便于用户获知更精确的瞳距。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待测用户每次测量瞳距时,终端均可以记录其测量得到的瞳距,并将不同测量模式下测量得到的瞳距进行分类存储。对于任一测量模式,由于根据每次测量得到的瞳距,可以确定用户瞳距随时间变化情况,而根据变化情况可以确定用户的瞳距变化是否正常。在此基础上,当发现用户在某一次测量的瞳距存在异常时,可以提醒用户瞳距与正常瞳距存在偏差,并向用户推荐一些与该异常相关的原因,以及向用户推荐一些校正异常瞳距的健康用眼信息。
另外,通过记录待测用户每次测量得到的瞳距,可以对瞳距异常患者提供参考。例如,当待测用户为斜视患者时,通过记录每次测量得到的瞳距,便于该用户根据每次测量的瞳距确定其瞳距与正常瞳距之间的差值随时间的变化,从而便于其追踪视力的校正情况。
综上可得,本公开实施例既支持测量双眼瞳距,也支持测量单眼瞳距,既支持测量近用瞳距,也支持测量远用瞳距,扩大了瞳距测量的应用范围,从而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例如,其所支持的近用瞳距测量和远用瞳距测量能够分别在配近视眼镜和老花镜时提供参考数据。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在终端显示图像获取界面及在图像获取界面显示测量模式的测量视标点,并获取待测用户注视测量视标点时的面部图像,以根据面部图像中眼睛反光点的位置确定并显示待测用户在该测量模式下的瞳距,从而实现一种不借助视力检测仪等实现瞳距测量,而是通过终端实现瞳距测量的方式,不仅瞳距测量方式更加简单灵活,而且使得瞳距测量无需前往专门机构,从而能节省时间和距离成本。当终端为移动终端时,能够实现随时随地测量瞳距,瞳距测量方式根据灵活性。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瞳距测量装置的框图。参照图7,该瞳距测量装置包括。
第一显示模块701,被配置为当检测到瞳距测量触发操作时,显示图像获取界面;
第二显示模块702,被配置为当检测到对任一测量模式的选择操作时,在图像获取界面显示测量模式的测量视标点;
第一获取模块703,被配置为获取面部图像,其中,面部图像为待测用户注视测量视标点时的图像;
第一确定模块704,被配置为确定面部图像中眼睛反光点的位置;
第二确定模块705,被配置为根据反光点的位置,确定待测用户在测量模式下的瞳距;
第三显示模块706,被配置为显示待测用户在测量模式下的瞳距。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装置,通过在终端显示图像获取界面及在图像获取界面显示测量模式的测量视标点,并获取待测用户注视测量视标点时的面部图像,以根据面部图像中眼睛反光点的位置确定并显示待测用户在该测量模式下的瞳距,从而实现一种不借助视力检测仪等实现瞳距测量,而是通过终端实现瞳距测量的方式,不仅瞳距测量方式更加简单灵活,而且使得瞳距测量无需前往专门机构,从而能节省时间和距离成本。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图像获取界面包括指定直线和两个指定框;
第一获取模块703,被配置为获取待测用户将鼻梁中线对应至指定直线、将两只眼睛分别对应至两个指定框时的面部图像;
第二确定模块705,被配置为根据反光点的位置及指定直线,确定待测用户在测量模式下的瞳距。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8,瞳距测量装置还包括:
调整模块707,被配置为调整两个指定框的尺寸,直至将待测用户的整个面部区域包括在图像获取界面为止。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9,第一确定模块704包括:
分析单元7041,被配置为对面部图像的指定区域进行像素分析,得到指定区域中的白色像素区域,其中,指定区域为面部图像中眼睛位置所在的区域;
第一确定单元7042,被配置为确定白色像素区域的中心点,将中心点作为眼睛反光点的位置。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10,第二确定模块705包括:
计算单元7051,被配置为计算反光点的位置与指定直线之间的距离;
获取单元7052,被配置为获取比例尺,其中,比例尺为获取面部图像时所使用的比例尺;
第二确定单元7053,被配置为根据反光点的位置与指定直线之间的距离及比例尺,确定待测用户在测量模式下的瞳距。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11,瞳距测量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708,被配置为获取待测用户的医疗验光瞳距数据;
存储模块709,被配置为存储医疗验光瞳距数据。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12,瞳距测量装置还包括:
记录模块710,被配置为记录每次测量得到的待测用户的瞳距;
推荐模块711,被配置为根据每次记录的瞳距,向待测用户推荐健康用眼信息。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测量模式为近用双眼瞳距、远用双眼瞳距、近用单眼瞳距、远用单眼瞳距中的至少一种。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图7至图12所述的瞳距测量装置,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图1或图2所对应实施例提供的瞳距测量方法。其中瞳距测量装置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上述所有可选技术方案,可以采用任意结合形成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图1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1300的框图,所述终端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图1或图2所对应实施例提供的瞳距测量方法。例如,终端1300可以是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参照图13,终端13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1302,存储器1304,电源组件1306,多媒体组件1308,音频组件1310,I/O(Input/Output,输入/输出)接口1312,传感器组件1314,以及通信组件1316。
处理组件1302通常控制终端13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13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3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13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1302和其它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13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1308和处理组件13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13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终端13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终端13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13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SRAM(StaticRandomAccessMemory,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Erasable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Erasable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可编程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只读存储器),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源组件1306为终端13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源组件13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终端13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1308包括在所述终端13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LCD(LiquidCrystalDisplay,液晶显示器)和TP(TouchPanel,触摸面板)。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13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终端13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13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1310包括一个MIC(Microphone,麦克风),当终端13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1304或经由通信组件13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13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1312为处理组件1302和***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13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终端13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1314可以检测到终端13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组件为终端13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1314还可以检测终端1300或终端13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终端13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终端13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终端13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13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13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ComplementaryMetalOxide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或CCD(Charge-coupledDevice,电荷耦合元件)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13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1316被配置为便于终端13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终端13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13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1316还包括NFC(NearFieldCommunication,近场通信)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技术,IrDA(Infra-redDataAssociation,红外数据协会)技术,UWB(UltraWideband,超宽带)技术,BT(Bluetooth,蓝牙)技术和其它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终端13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ASIC(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应用专用集成电路)、DSP(Digitalsignal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DigitalsignalProcessorDevice,数字信号处理设备)、PLD(ProgrammableLogicDevice,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它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瞳距测量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1304,上述指令可由终端1300的处理器1320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RAM(Random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CD-ROM(CompactDiscRead-OnlyMemory,光盘只读存储器)、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终端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终端能够执行一种瞳距测量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当检测到瞳距测量触发操作时,显示图像获取界面;
当检测到对任一测量模式的选择操作时,在图像获取界面显示测量模式的测量视标点;
获取面部图像,其中,面部图像为待测用户注视测量视标点时的图像;
确定面部图像中眼睛反光点的位置;
根据反光点的位置,确定待测用户在测量模式下的瞳距;
显示待测用户在测量模式下的瞳距。
假设上述为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则在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作为基础而提供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终端的存储器中,还包含用于执行以下操作的指令:
图像获取界面包括指定直线和两个指定框;
获取面部图像,包括:
获取待测用户将鼻梁中线对应至指定直线、将两只眼睛分别对应至两个指定框时的面部图像;
根据反光点的位置,确定待测用户在测量模式下的瞳距,包括:
根据反光点的位置及指定直线,确定待测用户在测量模式下的瞳距。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作为基础而提供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终端的存储器中,还包含用于执行以下操作的指令:获取面部图像之前,还包括:
调整两个指定框的尺寸,直至将待测用户的整个面部区域包括在图像获取界面为止。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作为基础而提供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终端的存储器中,还包含用于执行以下操作的指令:确定面部图像中眼睛反光点的位置,包括:
对面部图像的指定区域进行像素分析,得到指定区域中的白色像素区域,其中,指定区域为面部图像中眼睛位置所在的区域;
确定白色像素区域的中心点,将中心点作为眼睛反光点的位置。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作为基础而提供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终端的存储器中,还包含用于执行以下操作的指令:根据反光点的位置及指定直线,确定待测用户在测量模式下的瞳距,包括:
计算反光点的位置与指定直线之间的距离;
获取比例尺,其中,比例尺为获取面部图像时所使用的比例尺;
根据反光点的位置与指定直线之间的距离及比例尺,确定待测用户在测量模式下的瞳距。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作为基础而提供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终端的存储器中,还包含用于执行以下操作的指令:方法还包括:
获取待测用户的医疗验光瞳距数据;
存储医疗验光瞳距数据。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作为基础而提供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终端的存储器中,还包含用于执行以下操作的指令:方法还包括:
记录每次测量得到的待测用户的瞳距;
根据每次记录的瞳距,向待测用户推荐健康用眼信息。
在第一种至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作为基础而提供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终端的存储器中,还包含用于执行以下操作的指令:测量模式为近用双眼瞳距、远用双眼瞳距、近用单眼瞳距、远用单眼瞳距中的至少一种。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在终端显示图像获取界面及在图像获取界面显示测量模式的测量视标点,并获取待测用户注视测量视标点时的面部图像,以根据面部图像中眼睛反光点的位置确定并显示待测用户在该测量模式下的瞳距,从而实现一种不借助视力检测仪等实现瞳距测量,而是通过终端实现瞳距测量的方式,不仅瞳距测量方式更加简单灵活,而且使得瞳距测量无需前往专门机构,从而能节省时间和距离成本。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7)

1.一种瞳距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当检测到瞳距测量触发操作时,显示图像获取界面;
当检测到对任一测量模式的选择操作时,在所述图像获取界面显示所述测量模式的测量视标点;
获取面部图像,所述面部图像为待测用户注视所述测量视标点时的图像;
确定所述面部图像中眼睛反光点的位置;
根据所述反光点的位置,确定所述待测用户在所述测量模式下的瞳距;
显示所述待测用户在所述测量模式下的瞳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获取界面包括指定直线和两个指定框;
所述获取面部图像,包括:
获取待测用户将鼻梁中线对应至所述指定直线、将两只眼睛分别对应至所述两个指定框时的面部图像;
所述根据所述反光点的位置,确定所述待测用户在所述测量模式下的瞳距,包括:
根据所述反光点的位置及所述指定直线,确定所述待测用户在所述测量模式下的瞳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面部图像之前,还包括:
调整所述两个指定框的尺寸,直至将所述待测用户的整个面部区域包括在所述图像获取界面为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面部图像中眼睛反光点的位置,包括:
对所述面部图像的指定区域进行像素分析,得到所述指定区域中的白色像素区域,所述指定区域为所述面部图像中眼睛位置所在的区域;
确定所述白色像素区域的中心点,将所述中心点作为所述眼睛反光点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反光点的位置及所述指定直线,确定所述待测用户在所述测量模式下的瞳距,包括:
计算所述反光点的位置与所述指定直线之间的距离;
获取比例尺,所述比例尺为获取所述面部图像时所使用的比例尺;
根据所述反光点的位置与所述指定直线之间的距离及所述比例尺,确定所述待测用户在所述测量模式下的瞳距。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待测用户的医疗验光瞳距数据;
存储所述医疗验光瞳距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记录每次测量得到的所述待测用户的瞳距;
根据每次记录的瞳距,向所述待测用户推荐健康用眼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模式为近用双眼瞳距、远用双眼瞳距、近用单眼瞳距、远用单眼瞳距中的至少一种。
9.一种瞳距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显示模块,用于当检测到瞳距测量触发操作时,显示图像获取界面;
第二显示模块,用于当检测到对任一测量模式的选择操作时,在所述图像获取界面显示所述测量模式的测量视标点;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面部图像,所述面部图像为待测用户注视所述测量视标点时的图像;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面部图像中眼睛反光点的位置;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反光点的位置,确定所述待测用户在所述测量模式下的瞳距;
第三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所述待测用户在所述测量模式下的瞳距。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获取界面包括指定直线和两个指定框;
所述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测用户将鼻梁中线对应至所述指定直线、将两只眼睛分别对应至所述两个指定框时的面部图像;
所述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反光点的位置及所述指定直线,确定所述待测用户在所述测量模式下的瞳距。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调整模块,用于调整所述两个指定框的尺寸,直至将所述待测用户的整个面部区域包括在所述图像获取界面为止。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分析单元,用于对所述面部图像的指定区域进行像素分析,得到所述指定区域中的白色像素区域,所述指定区域为所述面部图像中眼睛位置所在的区域;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白色像素区域的中心点,将所述中心点作为所述眼睛反光点的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包括:
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反光点的位置与所述指定直线之间的距离;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比例尺,所述比例尺为获取所述面部图像时所使用的比例尺;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反光点的位置与所述指定直线之间的距离及所述比例尺,确定所述待测用户在所述测量模式下的瞳距。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待测用户的医疗验光瞳距数据;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医疗验光瞳距数据。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记录模块,用于记录每次测量得到的所述待测用户的瞳距;
推荐模块,用于根据每次记录的瞳距,向所述待测用户推荐健康用眼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9至1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模式为近用双眼瞳距、远用双眼瞳距、近用单眼瞳距、远用单眼瞳距中的至少一种。
17.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当检测到瞳距测量触发操作时,显示图像获取界面;
当检测到对任一测量模式的选择操作时,在所述图像获取界面显示所述测量模式的测量视标点;
获取面部图像,所述面部图像为待测用户注视所述测量视标点时的图像;
确定所述面部图像中眼睛反光点的位置;
根据所述反光点的位置,确定所述待测用户在所述测量模式下的瞳距;
显示所述待测用户在所述测量模式下的瞳距。
CN201510772262.4A 2015-11-12 2015-11-12 瞳距测量方法、装置及终端 Active CN1052667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72262.4A CN105266756B (zh) 2015-11-12 2015-11-12 瞳距测量方法、装置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72262.4A CN105266756B (zh) 2015-11-12 2015-11-12 瞳距测量方法、装置及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66756A true CN105266756A (zh) 2016-01-27
CN105266756B CN105266756B (zh) 2017-07-14

Family

ID=551372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72262.4A Active CN105266756B (zh) 2015-11-12 2015-11-12 瞳距测量方法、装置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66756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54405A (zh) * 2016-07-27 2016-10-26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镜片调整的方法及终端
CN109313263A (zh) * 2016-06-29 2019-02-05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运行激光距离测量仪的方法
CN109497925A (zh) * 2018-12-29 2019-03-22 上海理工大学 眼视功能评价装置以及眼视功能评价方法
CN109674443A (zh) * 2017-10-19 2019-04-26 华为终端(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瞳距测量方法及终端
CN110308790A (zh) * 2019-06-04 2019-10-08 宁波视睿迪光电有限公司 演示教学的图像调整装置及***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74060A (zh) * 2008-10-14 2009-07-08 朱家亮 远用眼点和近用眼点的瞳距及瞳高测量***及方法
US20130141468A1 (en) * 2011-12-06 2013-06-06 1-800 Contact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btaining a pupillary distance measurement using a mobile computing device
US20140152956A1 (en) * 2012-07-03 2014-06-05 Reverse Engineering, Lda System for the measurement of the interpupillary distance using a device equipped with a display and a camera
US20150146169A1 (en) * 2013-11-26 2015-05-28 Ulsee Inc. Automatic pupillary distance measurement system and measuring method
CN104688177A (zh) * 2014-12-26 2015-06-10 上海沙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终端的瞳距测量方法、瞳距测量装置、服务器及其***
CN104851065A (zh) * 2015-04-29 2015-08-19 苏州兆乘软件有限公司 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眼睛保健及检查方法、及移动智能终端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74060A (zh) * 2008-10-14 2009-07-08 朱家亮 远用眼点和近用眼点的瞳距及瞳高测量***及方法
US20130141468A1 (en) * 2011-12-06 2013-06-06 1-800 Contact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btaining a pupillary distance measurement using a mobile computing device
US20140152956A1 (en) * 2012-07-03 2014-06-05 Reverse Engineering, Lda System for the measurement of the interpupillary distance using a device equipped with a display and a camera
US20150146169A1 (en) * 2013-11-26 2015-05-28 Ulsee Inc. Automatic pupillary distance measurement system and measuring method
CN104688177A (zh) * 2014-12-26 2015-06-10 上海沙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终端的瞳距测量方法、瞳距测量装置、服务器及其***
CN104851065A (zh) * 2015-04-29 2015-08-19 苏州兆乘软件有限公司 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眼睛保健及检查方法、及移动智能终端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13263A (zh) * 2016-06-29 2019-02-05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运行激光距离测量仪的方法
CN109313263B (zh) * 2016-06-29 2024-03-08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运行激光距离测量仪的方法
CN106054405A (zh) * 2016-07-27 2016-10-26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镜片调整的方法及终端
CN109674443A (zh) * 2017-10-19 2019-04-26 华为终端(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瞳距测量方法及终端
CN109674443B (zh) * 2017-10-19 2022-04-26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瞳距测量方法及终端
CN109497925A (zh) * 2018-12-29 2019-03-22 上海理工大学 眼视功能评价装置以及眼视功能评价方法
CN110308790A (zh) * 2019-06-04 2019-10-08 宁波视睿迪光电有限公司 演示教学的图像调整装置及***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66756B (zh) 2017-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46669B2 (en) Fingerprint entry prompting method and device
US1028258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alizing touch button and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and terminal device using same
CN105266756A (zh) 瞳距测量方法、装置及终端
EP3076382B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display control
US8988519B2 (en) Automatic magnification of data on display screen based on eye characteristics of user
CN106355573A (zh) 图片中目标物的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5279499A (zh) 年龄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4077585B (zh) 图像校正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5528151A (zh) 亮度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9381164B (zh) 皮肤湿度检测方法及装置
US10061497B2 (en) Metho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for interchanging icon positions
CN105357425A (zh) 图像拍摄方法及装置
CN103886284A (zh) 人物属性信息识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4077563A (zh) 人脸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07102801A (zh) 终端屏幕旋转方法及装置
EP3249575A1 (en) Pressure det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6550226A (zh) 投影画面校正方法及装置
CN104299582A (zh) 背光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7590481A (zh) 穿衣镜、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094466B (zh) 环境光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07203315A (zh) 点击事件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9298787B (zh) 柔性人机交互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15665398B (zh)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图像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5068728B (zh) 多人视频聊天界面中视频窗口的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15766927B (zh) 测谎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