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53726A - 电梯群管理***和电梯控制*** - Google Patents

电梯群管理***和电梯控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53726A
CN105253726A CN201510404403.7A CN201510404403A CN105253726A CN 105253726 A CN105253726 A CN 105253726A CN 201510404403 A CN201510404403 A CN 201510404403A CN 105253726 A CN105253726 A CN 1052537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stination floor
elevator
speed
interval
run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0440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53726B (zh
Inventor
须藤豪
小村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te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te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ec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te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2537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537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537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537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vator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能够使可变速电梯的提速运转的频度增加的电梯群管理***和电梯控制***。在电梯群管理***中,控制装置对多台的电梯分别将新的目的地楼层呼叫虚拟分配给该电梯,通过在该电梯从规定楼层开始不停止地上升运转至对该电梯记录的目的地楼层中最上方的目的地楼层并随后下降运转的过程中,从上方侧的目的地楼层开始依次在记录的目的地楼层中剩余的目的地楼层停车,进行在不停止上升运转的行进区间中提速运转条件是否成立的判断,在判断中在不停止上升运转的行进区间中存在满足提速运转条件的电梯的情况下,从该电梯中确定分配电梯,使确定的分配电梯在不停止上升运转的行进区间中相比额定速度以更快速度提速运转。

Description

电梯群管理***和电梯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根据记录的目的地楼层分配多台电梯中任意一台的电梯群管理***和电梯控制***。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3中公开了在轿厢内载荷和行进距离满足规定条件的情况下,能够相比额定速度以更快速度行进的可变速电梯相关的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WO2005/10289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473234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5404394号公报
随着电梯所设置的大楼的交通环境不同,存在搭乘率和行进距离难以生成满足规定条件的行进区间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即使设置有可变速电梯,也难以充分得到其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可变速电梯中,能够增加电梯相比额定速度以更快速度行进的提速运转的频度的电梯群管理***。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电梯群管理***具备:目的地楼层记录装置,用于记录表示使用者希望的目的地楼层的目的地楼层呼叫;控制装置,根据目的地楼层记录装置记录的目的地楼层呼叫向多台电梯中的任意一台分配目的地楼层呼叫,使存在行进距离以及搭乘率满足规定的提速运转条件的行进区间的电梯在该行进区间中能够进行相比额定速度以更快速度行进的提速运转。
控制装置在目的地楼层记录装置记录新的目的地楼层呼叫时,
对于多台电梯分别将新的目的地楼层呼叫虚拟分配至该电梯,
在该电梯从规定楼层开始在该电梯中记录的各目的地楼层依次停车并上升运转至最上方的目的地楼层的过程中,进行是否存在满足规定的提速运转条件的行进区间的第一判断,
在第一判断中存在有满足规定的提速运转条件的行进区间的电梯的情况下,从该电梯中确定分配电梯,对于已确定的分配电梯,在满足规定的提速运转条件的行进区间内进行相比额定速度以更快速度行进的提速运转,
在第一判断中不存在满足规定的提速运转条件的电梯的情况下,
对于多台电梯分别将新的目的地楼层呼叫虚拟分配至该电梯,
通过在该电梯从规定楼层开始不停止地上升运转至对该电梯记录的目的地楼层中最上方的目的地楼层并随后下降运转的过程中,从上方侧的目的地楼层开始依次在记录的目的地楼层中剩余的目的地楼层停车,在不停止上升运转的行进区间中,进行规定的提速运转条件是否成立的第二判断,
在第二判断中,在不停止上升运转的行进区间中存在满足规定的提速运转条件的电梯的情况下,从该电梯中确定分配电梯,对于已确定的分配电梯,在不停止上升运转的行进区间中进行相比额定速度以更快速度行进的提速运转。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的电梯群管理***具备:目的地楼层记录装置,用于记录表示使用者希望的目的地楼层的目的地楼层呼叫;控制装置,根据目的地楼层记录装置记录的目的地楼层呼叫向多台电梯中的任意一台分配目的地楼层呼叫,使存在行进距离以及搭乘率满足规定的提速运转条件的行进区间的电梯在该行进区间中能够进行相比额定速度以更快速度行进的提速运转。
控制装置在目的地楼层记录装置记录新的目的地楼层呼叫时,
对于多台电梯分别将新的目的地楼层呼叫虚拟分配至该电梯,
通过在该电梯从规定楼层开始不停止地上升运转至对该电梯记录的目的地楼层中最上方的目的地楼层并随后下降运转的过程中,从上方侧的目的地楼层开始依次在记录的目的地楼层中剩余的目的地楼层停车,在不停止上升运转的行进区间中,进行规定的提速运转条件是否成立的判断,
在判断中,在不停止上升运转的行进区间中存在满足规定的提速运转条件的电梯的情况下,从该电梯中确定分配电梯,对于已确定的分配电梯,在不停止上升运转的行进区间中进行相比额定速度以更快速度行进的提速运转。
本发明的第三方式的电梯控制***具备:目的地楼层记录装置,用于记录表示使用者希望的目的地楼层的目的地楼层呼叫;控制装置,根据目的地楼层记录装置记录的目的地楼层控制电梯的运转,在存在行进距离以及搭乘率满足规定的提速运转条件的行进区间的情况下,使该电梯在该行进区间中能够进行相比额定速度以更快速度行进的提速运转。
控制装置在目的地楼层记录装置记录新的目的地楼层呼叫时,将新的目的地楼层呼叫虚拟分配至该电梯,
在该电梯从规定楼层开始在该电梯中记录的各目的地楼层依次停车并上升运转至最上方的目的地楼层的过程中,进行是否存在满足规定的提速运转条件的行进区间的第一判断,
在第一判断中存在满足规定的提速运转条件的行进区间时,在满足规定的提速运转条件的行进区间内进行相比额定速度以更快速度行进的提速运转,
在第一判断中不存在满足规定的提速运转条件的行进区间时,将新的目的地楼层呼叫虚拟分配至该电梯,
通过在该电梯从规定楼层开始不停止地上升运转至记录的目的地楼层中最上方的目的地楼层并随后下降运转的过程中,从上方侧的目的地楼层开始依次在记录的目的地楼层中剩余的目的地楼层停车,在不停止上升运转的行进区间中,进行规定的提速运转条件是否成立的第二判断,
在第二判断中判断为规定的提速运转条件成立时,使该电梯在不停止上升运转的行进区间中进行相比额定速度以更快速度行进的提速运转。
本发明的第四方式的电梯控制***具备:目的地楼层记录装置,用于记录表示使用者希望的目的地楼层的目的地楼层呼叫;控制装置,根据目的地楼层记录装置记录的目的地楼层控制电梯的运转,在存在行进距离以及搭乘率满足规定的提速运转条件的行进区间的情况下,使该电梯在该行进区间中能够进行相比额定速度以更快速度行进的提速运转。
控制装置在目的地楼层记录装置记录新的目的地楼层呼叫时,将新的目的地楼层呼叫虚拟分配至该电梯,
通过在该电梯从规定楼层开始不停止地上升运转至记录的目的地楼层中最上方的目的地楼层并随后下降运转的过程中,从上方侧的目的地楼层开始依次在记录的目的地楼层中剩余的目的地楼层停车,在不停止上升运转的行进区间中,进行规定的提速运转条件是否成立的判断,
在判断中判断为规定的提速运转条件成立时,使该电梯在不停止上升运转的行进区间中进行相比额定速度以更快速度行进的提速运转。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可变速电梯中能够增加电梯相比额定速度以更快速度行进的提速运转的频度。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电梯群管理***结构的框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电梯群管理***的控制装置的功能的功能框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电梯群管理***的目的地楼层记录装置结构的框图。
图4是表示用于简要说明提速运转的运行路线一例的图。
图5是表示在实施方式1的电梯群管理***中的号机的分配工作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在实施方式1的电梯群管理***中的普通响应方式用以及上方楼层优先响应方式用的预测等待时间表的图。
图7是表示在实施方式1的电梯群管理***中,提取在普通响应方式中具有满足提速运转条件的行进区间的号机(可提速号机)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在实施方式1的电梯群管理***中的目标行进距离区间列表(i)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9是表示在实施方式1的电梯群管理***中,提取在上方楼层优先响应方式中具有满足提速运转条件的行进区间的号机(可提速号机)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在实施方式1的电梯群管理***中,在上方楼层优先响应方式下的电梯的运转控制工作的流程图。
符号说明
10控制装置
11控制部
12存储部
13输入输出接口
20目的地楼层记录装置
21控制部
22存储部
23输入输出接口
24显示部
25操作部
30电梯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梯群管理***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1、结构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电梯群管理***结构的框图。
电梯群管理***具有控制装置10以及目的地楼层记录装置20。电梯群管理***统一控制多台电梯30的行进。此外,电梯群管理***对目的地楼层记录装置20记录的目的地楼层呼叫进行分配多台电梯30(以下,在实施方式中适当地称为“号机”)中的任意一台的控制。在本实施方式中,目的地楼层记录装置20配备在大楼的大厅楼层(1层)。再有,目的地楼层记录装置20也可以在各楼层的搭乘处或在搭乘处附近配备有多台。
作为一个例子,设置有6台电梯30。各电梯30(各号机)具有轿厢、曳引机(电动机)、配重、控制部等。各电梯30的控制部根据来自控制装置10的控制信号控制曳引机(电动机)等的工作,从而控制轿厢的上升、下降、停止、行进速度等。在本实施方式中,各电梯30(各号机)为可变速电梯。可变速电梯在轿厢(包括使用者(乘客))与配重的重量差较小的情况下,若行进距离为规定距离以上,则为能够相比额定速度以更快的行进速度行进的电梯。所谓额定速度是指与额定承载量相当的承载载荷作用于轿厢而上升时的最高速度。在轿厢与配重的重量差较小时,例如搭乘率为40%~60%左右时,此时,用于以额定速度使轿厢升降所需的曳引机的输出相比该重量差较大时可变小。换言之,即使在以额定速度使轿厢行进的情况下,曳引机的输出也有空余。因此,能够使行进速度提高至额定速度以上。例如,若额定速度为45m/分,则行进速度能够提高至60m/分。电梯30的控制部在规定的提速运转条件成立时,根据来自控制装置10的控制信号控制曳引机的旋转速度等,从而使轿厢(电梯30)以比额定速度更快的行进速度行进。在下文中,适当地,将各电梯30以比额定速度更快的行进速度行进称为“提速运转”。
控制装置10具备:控制部11、存储部12以及输入输出接口13。存储部12储存有程序以及各种数据。程序包括用于实现本实施方式的各种功能的程序。控制部11进行运算处理。控制装置10通过控制部11根据上述程序对各种数据等进行运算处理,从而实现后述的各种功能。控制部11例如由CPU、MPU、或者FPGA构成。可以由硬件和软件的配合实现控制装置10的功能,也可以仅由硬件(电子电路)实现控制装置10的功能。
输入输出接口13是用于在目的地楼层记录装置20以及多个电梯30之间收发信号的接口。输入输出接口13将控制部11输出的信号转换为规定形式的信号并输出。此外,输入输出接口13将从目的地楼层记录装置20以及多个电梯30输入的信号转换为规定形式的信号并输出至控制部11。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电梯群管理***的控制装置10的功能的功能框图。
本控制装置10实现号机分配部10A、等待时间表储存部10B的各功能。等待时间表储存部10B储存有普通响应方式用的预测等待时间表以及上方楼层优先响应方式用的预测等待时间表。若号机分配部10A经由输入输出接口13从目的地楼层记录装置20接收到对应目的地楼层呼叫的号机的分配委托信号,则在使用普通响应方式作为响应方式(运转方式)的情况下,判断是否具有满足提速运转条件的行进区间的号机(在下文中,适当地称为“可提速号机”)。可提速号机成为分配候补号机。在存在可提速号机的情况下,号机分配部10A从普通响应方式中的可提速号机中参照记录在普通响应方式用的预测等待时间表中的各号机的预测等待时间来确定分配号机。
与此相对,在普通响应方式中不存在可提速号机的情况下,号机分配部10A判断在使用上方楼层优先响应方式作为响应方式(运转方式)的情况下是否具有满足提速运转条件的行进区间的号机(在下文中,适当地称为“可提速号机”)。可提速号机成为分配候补号机。在存在可提速号机的情况下,号机分配部10A从上方楼层优先响应方式中的可提速号机中参照记录在上方楼层优先响应方式用的预测等待时间表中的各号机的预测等待时间来确定分配号机。
与此相对,在上方楼层优先响应方式中不存在可提速号机的情况下,号机分配部10A在普通响应方式下确定不提速的分配候补号机,进而从分配候补号机中确定分配号机。
若确定分配号机,则号机分配部10A将分配号机相关信息(分配号机)经由输入输出接口13发送至目的地楼层记录装置20。此外,号机分配部10A在向分配号机的控制装置发送响应模式相关信号,并且在能够提速的情况下,一并发送速度切换信号。若接收到速度切换信号,则分配号机提高曳引机(电动机)的旋转速度等。由此,提高号机轿厢的行进速度。
此外,号机分配部10A经由输入输出接口13向以上方楼层优先响应方式运转的电梯30的轿厢报告以上方楼层优先响应方式运转的内容。例如,将“该电梯从上方楼层开始服务”等消息显示在轿厢内的显示器上,或是由扬声器等播放声音。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电梯群管理***的目的地楼层记录装置20的结构的框图。
目的地楼层记录装置20具有:控制部21、存储部22、输入输出接口23、显示部24以及操作部25。存储部22储存有程序以及各种数据。程序包括用于实现本实施方式的各种功能的程序。控制部21进行运算处理。目的地楼层记录装置20通过控制部21根据上述程序对各种数据等进行运算处理,从而实现各种功能。控制部21例如由CPU、MPU或者FPGA构成。可以由硬件和软件的配合实现目的地楼层记录装置20的功能,也可以仅由硬件(电子电路)实现目的地楼层记录装置20的功能。
输入输出接口23是用于在与控制装置10之间收发信号的接口。输入输出接口23将从控制部21输出的信号转换为规定形式的信号并输出。此外,输入输出接口23将从控制装置10输入的信号转换为规定形式的信号并输出至控制部21。
显示部24基于从控制部21输出的显示信号进行显示。
操作部25是用于由使用者输入目的地楼层的接口。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操作部25,例如,如图1等所示,采用数字键盘。操作部25将与操作部25的操作内容对应的信号输出至控制部21。
2、工作
本实施方式的电梯30是能够使号机轿厢的行进速度根据行进距离和搭乘率相比额定速度以更快速度行进的可变速电梯。控制装置10对于存在满足提速运转条件的行进区间(在下文中,适当地称为“可提速区间”)的号机(可提速号机),在该可提速区间中进行提速运转。提速运转条件是(1)行进区间的行进距离为目标行进距离以上,和(2)该行进区间的搭乘率在目标搭乘率的范围内。所谓搭乘率是指搭乘人数与轿厢的搭乘额定人数的比率,能够根据目的地楼层呼叫的记录个数求取搭乘人数。目标搭乘率的范围是指能够进行提速运转的搭乘率范围。根据轿厢(包括使用者)与配重的重量差变成能够进行提速运转的规定量以下的范围设定目标搭乘率的范围。行进距离是指在电梯的上升运转或下降运转时的上下方向的距离。因为电梯是在楼层间行进,能够作为出发楼层与目的地楼层之间的楼层间距离求取行进距离。目标行进距离是指在进行提速运转的情况能够得到希望的行进时间缩短效果的预先设定的行进距离。目标行进距离根据作为目标的行进时间缩短量设定为任意值即可。
本实施方式的电梯群管理装置,作为对于在大厅楼层的目的地楼层呼叫的响应方式,具有普通响应方式和上层楼层优先响应方式。
普通响应方式是指对于在大厅楼层的目的地楼层呼叫,在上升过程中,从距大厅楼层较近的楼层开始依次停止,使用者下车的方式。进而,在上升过程中,若存在满足提速运转条件的行进区间,则进行提速运转。
上层楼层响应方式是指对于在大厅楼层的目的地楼层呼叫,首先,从大厅楼层开始至最上方的目的地楼层为止不停止地进行上升运转,在下降过程中,从距最上方的目的地楼层较近的楼层依次停止,使用者下车的方式。进而,在上升过程中,若满足提速运转的条件,则进行提速运转。
图4是表示在普通响应方式中的运行路线一例的图。在图4(a)所示的例子中,目标行进距离为从大厅楼层开始至规定楼层(F楼层)为止的楼层间距离,目标搭乘率的范围为40%~60%。在大厅楼层(FL楼层)与Fa楼层之间的区间A中,虽然搭乘率为50%,在目标搭乘率的范围内,但行进距离比目标行进距离短。因此,在区间A中,不能进行提速运转。此外,在Fa楼层与Fb楼层之间的区间B中,搭乘率为30%,不在目标搭乘率的范围内,此外行进距离比目标行进距离短。因此,在区间B中,不能进行提速运转。此外,在Fb楼层与Fc楼层之间的区间C中,搭乘率为15%,不在目标搭乘率的范围内,此外行进距离比目标行进距离短。因此,在区间C中,不能进行提速运转。因此,该号机在上升过程中,在任何区间内都不能进行提速运转。
在这样的情况下,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b)所示,将所有乘客暂时作为使用者运送至最上方的目的地楼层,然后在下降运转中,使使用者在各个目的地楼层下车,判断其在上升过程中是否满足提速运转条件,满足时,在该上升过程中进行提速运转。在下文中详细说明。
图5是表示在实施方式1的电梯群管理***中的号机的分配工作的流程图。
在目的地楼层记录装置20中,若由使用者对操作部25进行目的地楼层的指定操作,则操作部25将与指定操作对应的目的地楼层呼叫的信号输出至目的地楼层记录装置20的控制部21。控制部21在对与指定操作对应的目的地楼层呼叫信号进行规定的处理之后,将该处理后的信号经由输入输出接口23输出至控制装置10(S11)。
若接收到来自目的地楼层记录装置20的目的地楼层呼叫的信号,则控制装置10以普通响应方式虚拟分配目的地楼层呼叫,提取存在满足提速运转条件的行进区间的号机(可提速号机),并将提取的号机作为分配候补号机存储(S12)。再有,对本处理的具体的内容在下文叙述。
在存在可提速号机的情况下(在S13中为“是”),控制装置10从可提速号机中确定1台分配号机,并将表示确定的分配号机的信号输出至目的地楼层记录装置20(S16)。若接收到表示确定的分配号机的信号,则目的地楼层记录装置20在显示部24显示表示分配号机的信息。再有,参照普通响应方式用的预测等待时间表,根据所有乘客等待时间合计的最小化等服务性评价从可提速号机中确定1台分配号机。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预测等待时间表,在控制装置10的存储部12中存储有普通响应方式用的预测等待时间表和上方楼层优先响应方式用的预测等待时间表。
图6是表示预测等待时间表的一个例子的图。具体而言,图6(a)是表示普通响应方式用的预测等待时间表的图。图6(b)是表示上方楼层优先响应方式用的预测等待时间表的图。在每个号机中设置这些预测等待时间表。预测等待时间是指在某个楼层产生新的目的地楼层呼叫的情况下,从现在时间点开始至电梯到达产生该新的目的地楼层呼叫的楼层为止的预测时间。换言之,是指至记录该新的目的地楼层呼叫的使用者能够搭乘电梯为止的时间,即使用者等待时间的预测时间。在此,到达产生目的地楼层呼叫的楼层是指在产生目的地楼层呼叫的楼层中为使使用者乘降而打开门。按照新的目的地楼层呼叫的行进方向分别设定预测等待时间。
根据电梯的运行状况变化,例如根据分配有目的地楼层呼叫的电梯的移动更新各预测等待时间表。更具体地,某个号机的预测等待时间表在该号机的现在楼层(现在位置)、该号机现在的行进方向、该号机中现在记录的目的地楼层呼叫相关的目的地楼层等参数发生变化时等进行更新。
例如,根据每层的行进时间和每次停止的附加时间求取各楼层的预测等待时间。每次停止的附加时间包括:从出发楼层出发时的门关闭时间、从到达目的地楼层并打开门开始至为从该目的地楼层出发而开始关闭门为止的时间等。图6(a)、图6(b)所示的预测等待时间是每层的行进时间例如为5秒,每次停止的附加时间为5秒的情况的时间。再有,在图6(a)、图6(b)中,虽然为了简化说明,将每层的行进时间一律设为5秒,但对于能够进行提速运转的行进区间,每层的行进时间也可以根据提速运转的程度设定为比5秒短的时间。由此,能够提高预测等待时间的精度。
更具体地,图6(a)、图6(b)所示的各方式的预测等待时间表是表示电梯在1层停止中,在此之后预定向上方行进,并且已记录有从1层开始向2层、3层、4层、5层以及6层的各楼层的目的地楼层呼叫的例子。
在该例子的情况下,在普通响应方式下,电梯在从1层出发后,在上升运转的途中,按照2层、3层、4层、5层、6层的顺序停止。然后,若基于上述每层的行进时间以及每次停止的附加时间的条件,则在已经记录的向上方的目的地楼层呼叫的目的地楼层即2层、3层、4层、5层、6层中对于新的向上方的目的地楼层呼叫的预测等待时间分别为10秒、20秒、30秒、40秒、50秒。
在普通响应方式中,对于已经记录的目的地楼层即2层、3层、4层、5层、6层以外的楼层中的新目的地楼层呼叫的预测等待时间,作为电梯在已经记录的目的地楼层即2层、3层、4层、5层、6层分别停止之后响应的时间来求取。例如,对于在7层中的新的向上方的目的地楼层呼叫的预测等待时间变为60秒。与此相对,对于在8层、7层、6层、5层、4层、3层、2层中的新的向下方的目的地楼层呼叫的预测等待时间变成65秒、60秒、50秒、60秒、65秒、70秒、75秒。再有,因为在最顶层的8层不存在向上方的目的地楼层呼叫,所以在8层中的预测等待时间仅存在与向下方相关的时间。此外,因为在最底层的1层不存在向下方的目的地楼层呼叫,所以在1层中的预测等待时间仅存在与向上方相关的时间。
与此相对,在上方楼层优先响应方式中,在电梯从1层出发后,不在途中的楼层停止,在上升至已经记录的目的地楼层中最上方的目的地楼层并停止之后,在下降运转的过程中,从最上方的目的地楼层侧开始依次在已经记录的目的地楼层中剩余的目的地楼层停止。在本例中,在现在的记录状态下,因为在已经记录的目的地楼层中最上方的目的地楼层为6层,电梯在从1层出发后,不在2层、3层、4层、5层停止,在上升至6层停止之后,在下降运转的过程中,从最上方的目的地楼层侧开始在剩余的目的地楼层即5层、4层、3层、2层依次停止。因此,在5层、4层、3层、2层中没有分配向上方的目的地楼层呼叫。因此,在上方楼层优先响应方式中,不设定相对于已经记录的目的地楼层即2层、3层、4层、5层中的新的向上方的目的地楼层呼叫的预测等待时间。
另一方面,在上方楼层优先响应方式中,如果在已经记录的目的地楼层即2层、3层、4层、5层、6层中对于新的下方目的地楼层呼叫的预测等待时间基于上述每层的行进时间以及每次停止的附加时间的条件,则变成70秒、60秒、50秒、40秒、30秒。此外,对于在已经记录的目的地楼层即6层中的新的向上方的目的地楼层呼叫的预测等待时间变成30秒。
与此相对,在上方楼层优先响应方式中,对于已经记录的目的地楼层即2层、3层、4层、5层、6层以外的楼层中的新的目的地楼层呼叫的预测等待时间,如下文所示。
例如,在新的目的地楼层呼叫为已经记录的目的地楼层即6层之上的楼层即7层的情况下,电梯在从1层出发后,不在2层、3层、4层、5层、6层停止,在上升至7层停止之后,在下降运转的过程中,从最上方的目的地楼层侧开始在剩余的目的地楼层即6层、5层、4层、3层、2层依次停止。因此,对于在7层中的新的目的地楼层呼叫的预测等待时间变成35秒。在7层中,因为存在向上方以及向下方的双方向的目的地楼层呼叫,在双方向的栏中记录有预测等待时间。
此外,例如,在新的目的地楼层呼叫为已经记录的目的地楼层即6层之上的楼层8层的情况下,电梯在从1层出发后,不在2层、3层、4层、5层、6层、7层停止,在上升至8层停止之后,在下降运转的过程中,从最上方的目的地楼层侧开始在剩余的目的地楼层即7层、6层、5层、4层、3层、2层依次停止。因此,对于在8层中的新的目的地楼层呼叫的预测等待时间变成40秒。因为在最顶层的8层中不存在向上方的目的地楼层呼叫,在8层中的预测等待时间仅记录有向下方相关的时间。
返回至图5的流程图,在不存在可提速号机的情况(在S13中为“否”)下,控制装置10虚拟使用上方楼层优先响应方式来作为响应方式,虚拟分配目的地楼层呼叫,提取满足提速运转条件的号机(可提速号机),并将提取的号机存储为可提速号机(分配候补号机)(S14)。再有,对本处理的具体的内容在下文中叙述。
存在可提速号机的情况下(在S15中为“是”),控制装置10从可提速号机中确定1台分配号机,并将表示确定的分配号机的信号输出至目的地楼层记录装置20(S17)。若接收到表示确定的分配号机的信号,则目的地楼层记录装置20在显示部24中显示表示分配号机的信息。再有,参照上方楼层优先响应方式用的预测等待时间表,根据所有乘客等待时间合计的最小化等服务性评价从可提速号机中确定1台分配号机。
与此相对,在不存在可提速号机的情况(在S15中为“否”)下,控制装置10以普通响应方式在没有提速运转的条件下提取分配候补号机(S17)。例如,根据号机是否是满员状态等提取该分配候补号机。
控制装置10通过普通响应方式,从分配候补号机中确定1台分配号机,并将表示确定的分配号机的信号输出至目的地楼层记录装置20(S18)。若接收到表示确定的分配号机的信号,则目的地楼层记录装置20在显示部24中显示表示分配号机的信息。再有,参照普通响应方式用的预测等待时间表,根据所有乘客等待时间合计的最小化等服务性评价从分配候补号机中确定1台分配号机。
在确定分配号机之后,若满足关于分配号机出发的规定条件,则控制装置10使分配号机从大厅楼层出发。此时,控制装置10在存在可提速区间的情况下,在该提速可能区间内进行提速运转。
接下来,对在图5的步骤S12中,在普通响应方式下提取可提速号机的处理进行说明。图7是表示在实施方式1的电梯群管理***中,在普通响应方式下提取具有满足提速运转条件的行进区间的号机(可提速号机)的处理的流程图。
首先,若接收到来自目的地楼层记录装置20的目的地楼层呼叫的信号,则控制装置10作为号机编号i设定为1(S31)。再有,将号机编号i的号机在下文中适当地称为“i号机”。
控制装置10在普通响应方式下向i号机虚拟分配新的目的地楼层呼叫(S32)。
控制装置10在向i号机虚拟分配新的目的地楼层呼叫的情况下,判断是否存在行进距离为目标行进距离以上的区间(S33)。
在存在行进距离为目标行进距离以上的区间的情况下(在S33中为“是”),控制装置10将该区间记录在目标行进距离区间列表(i)中(S34)。对每个号机设置目标行进距离区间列表(i)。图8是表示目标行进距离区间列表(i)的一个例子的图。本图表示了1号机的目标行进距离区间列表(i)的例子。在目标行进距离区间列表中记录有号机编号、出发楼层和目的地楼层。在本例中,表示了在1号机的目标行进距离区间列表(i)中记录有一个区间,该区间的出发楼层为1层,目的地楼层为10层。
控制装置10判断包含在目标行进距离区间列表(i)中的任意一个区间的搭乘率是否进入目标搭乘率的范围内(S35)。
在任意一个区间的搭乘率进入目标搭乘率的范围内的情况下(在S35中为“是”),控制装置10将i号机记录至分配候补号机列表中(S36)。
与此相对,在任意一个区间的搭乘率都未进入目标搭乘率的范围内的情况下(在S35中为“否”),控制装置10不向分配候补号机列表记录i号机。
控制装置10判断是否已对所有号机完成提取可提速号机的处理(步骤S31~S36)(S37)。
在未完成对所有号机的处理的情况(在S37中为“否”)下,控制装置10为了对下一个号机进行处理,对号机编号i加1(S38),返回至步骤S31,重复进行步骤S31以后的处理。
接下来,对在图5的步骤S14中,在上方楼层优先响应方式下提取可提速号机的处理进行说明。图9是表示在实施方式1的电梯群管理***中,在上方楼层优先响应方式下提取具有满足提速运转条件的行进区间的号机(可提速号机)的处理的流程图。
首先,若接收到来自目的地楼层记录装置20的目的地楼层呼叫的信号,则控制装置10将号机编号i设定为1(S41)。再有,将号机编号i的号机在下文中适当地称为“i号机”。
控制装置10在上方楼层优先响应方式下向i号机虚拟分配新的目的地楼层呼叫(S42)。
控制装置10在向i号机虚拟分配新的目的地楼层呼叫的情况下,判断最上方的目的地楼层与大厅楼层之间的行进距离是否为目标行进距离以上(S43)。
在最上方的目的地楼层与大厅楼层之间的距离为目标行进距离以上的情况下(在S43中为“是”),控制装置10判断在分配至该号机的所有使用者(乘客)暂时运送至最上方的目的地楼层而生成的行进区间,即在最上方的目的地楼层与大厅楼层之间的行进区间的搭乘率是否在目标搭乘率的范围内(S44)。
在该行进区间的搭乘率在目标搭乘率的范围内的情况(在S44中为“是”)下,控制装置10将i号机记录至分配候补号机列表中(S45)。
与此相对,在最上方的目的地楼层与大厅楼层之间的行进区间的行进距离不是目标行进距离以上的情况(在S43中为“否”),或者该行进区间的搭乘率不在目标搭乘率的范围内的情况(在S44中为“否”)下,因为不满足提速运转条件,所以控制装置10不向分配候补号机列表记录i号机。
控制装置10判断是否对所有号机完成提取可提速号机的处理(步骤S41~S45)(S46)。
在未完成对所有号机的处理的情况(在S46中为“否”)下,控制装置10为了对下一个号机进行处理,对号机编号i加1(S47),返回至步骤S42,并反复进行步骤S42以后的处理。
接下来,对在上方楼层优先响应方式中的电梯的运转控制工作进行说明。图10是表示在实施方式1的电梯群管理***中,在上方楼层优先响应方式下的电梯的运转控制工作的流程图。
控制装置10判断在大厅楼层出发时的i号机轿厢(包括使用者)的实际载荷是否在目标载荷的范围内(S51)。再有,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梯中,设置有计量轿厢(包括使用者)重量的载荷传感器。控制装置10在i号机出发时,根据来自载荷传感器的信号求取在大厅楼层出发时的i号机轿厢(包括使用者)的实际载荷。目标载荷是与目标搭乘率(40%~60%)对应地预先设定的值。基于以下的理由进行该判断。即,在使用者的体重有偏离的情况,或使用者持有手提箱等较大货物搭乘的情况下,存在根据目的地楼层呼叫的数量推断出的载荷和上述实际载荷之间产生较大偏差的情况。在存在较大偏差的情况下,存在不能适当地进行提速运转的情况。为了不发生这样的事情而进行上述判断,仅在实际载荷在目标载荷的范围内的情况下进行提速运转。再有,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未对普通响应方式中的电梯的运转控制工作进行详细说明,但也可同样对在分配时确定在普通响应方式下进行提速运转的号机进行本判断。
在实际载荷不在目标载荷的范围内的情况(在S51中为“否”),控制装置10将i号机的响应方式最终确定为普通响应方式来取代上方楼层优先响应方式(S52)。
控制装置10在普通响应方式下运转控制i号机(S53)。
与此相对,在实际载荷在目标载荷的范围内的情况(在S51中为“是”),控制装置10将i号机的响应方式最终确定为上方楼层优先响应方式(S54)。
控制装置10使i号机开始上升运转至记录在i号机的目的地楼层呼叫中的最顶层(T楼层)(S55)。
若i号机到达T楼层,则控制装置10将轿厢的移动方向切换为向下方(DOWN)(S56)。
控制装置10将记录在i号机的目的地楼层呼叫相关的目的地楼层中第二高的楼层(T楼层)设定为目的地楼层并使i号机进行下降运转(S57)。
若检测出到达目的地楼层(S58),则控制装置10判断是否已在记录至i号机的目的地楼层呼叫相关的全部楼层停止(S59)
在没有在记录至i号机的目的地楼层呼叫相关的全部楼层停止的情况下(在S59中为“否”),控制装置10再次执行步骤S57之后的步骤。
与此相对,在已在记录至i号机的目的地楼层呼叫相关的全部楼层停止的情况(在S59中为“是”)下,控制装置10使i号机下降运转至大厅楼层(S60)。
3、总结
本实施方式的电梯群管理***具备:目的地楼层记录装置20,用于表示记录表示使用者希望的目的地楼层的目的地楼层呼叫;控制装置10,根据目的地楼层记录装置20记录的目的地楼层呼叫向多台的电梯30中的任意一台分配目的地楼层呼叫,使存在行进距离以及搭乘率满足提速运转条件(规定的提速运转条件)的行进区间的电梯30在该行进区间中能够进行相比额定速度以更快速度行进的提速运转。
控制装置10在目的地楼层记录装置20记录新的目的地楼层呼叫时,
对于多台的电梯30分别将新的目的地楼层呼叫虚拟分配至该电梯30,
在使该电梯30从规定楼层开始在该电梯30中记录的各目的地楼层依次停车并上升运转至最上方的目的地楼层的过程中,进行是否存在满足提速运转条件的行进区间的第一判断,
在第一判断中存在有满足提速运转条件的行进区间的电梯30的情况下,从该电梯30中确定分配电梯30,对于确定的分配电梯30,在满足提速运转条件的行进区间中进行相比额定速度以更快速度行进的提速运转,
在第一判断中不存在满足提速运转条件的电梯30的情况下,
对于多台的电梯30分别将新的目的地楼层呼叫虚拟分配至该电梯30,
通过在该电梯30从规定楼层开始不停止地上升运转至对该电梯30记录的目的地楼层中最上方的目的地楼层并随后下降运转的过程中,从上方侧的目的地楼层开始依次在记录的目的地楼层中剩余的目的地楼层停车,进行在不停止上升运转的行进区间中提速运转条件是否成立的第二判断,
在第二判断中,在存在不停止上升运转的行进区间中满足提速运转条件的电梯30的情况下,从该电梯30中确定分配电梯30,对于已确定的分配电梯30,在不停止上升运转的行进区间中进行相比额定速度以更快速度行进的提速运转。
由此,在全部的电梯30中,在从规定楼层开始在各目的地楼层依次停车并上升运转至最上方的目的地楼层的过程中,即使不存在满足提速运转条件的行进区间的情况下,通过在从规定楼层开始不停止地上升运转至对该电梯30记录的目的地楼层中最上方的目的地楼层并随后下降运转的过程中,从上方侧的目的地楼层开始依次在记录的目的地楼层中剩余的目的地楼层停车,在不停止上升运转的行进区间中,也存在提速运转条件成立的可能性。通过从规定楼层开始不停止地上升运转至对该电梯30记录的目的地楼层中最上方的目的地楼层,易于生成行进距离为目标行进距离以上的行进区间。因此,在可变速电梯中,能够增加电梯相比额定速度以更快速度行进的提速运转的频度。
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梯群管理***中,
提速运转条件是行进区间的行进距离为目标行进距离以上,并且该行进区间的搭乘率在目标搭乘率的范围内。
由此,在行进区间的行进距离为目标行进距离以上,并且该行进区间的搭乘率在目标搭乘率的范围内的情况下,能够进行提速运转。
(其它实施方式)
(第一其它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电梯群管理***中,控制装置10在第一判断中不存在满足提速运转条件的电梯30的情况下,进行第二判断。可是,控制装置10也可以采用不进行第一判断而进行第二判断以后处理的结构。
即,第一其它例的电梯群管理***具备:目的地楼层记录装置20,用于记录表示使用者希望的目的地楼层的目的地楼层呼叫;控制装置10,根据目的地楼层记录装置20记录的目的地楼层呼叫向多台的电梯30中的任意一台分配目的地楼层呼叫,使存在行进距离以及搭乘率满足提速运转条件(规定的提速运转条件)的行进区间的电梯30在该行进区间中能够进行相比额定速度以更快速度行进的提速运转。
控制装置10在目的地楼层记录装置20记录新的目的地楼层呼叫时,
对于多台的电梯30分别将新的目的地楼层呼叫虚拟分配至该电梯30,
通过在该电梯30从规定楼层开始不停止地上升运转至对该电梯30记录的目的地楼层中最上方的目的地楼层并随后下降运转的过程中,从上方侧的目的地楼层开始依次在记录的目的地楼层中剩余的目的地楼层停车,判断在不停止上升运转的行进区间中提速运转条件是否成立,
在判断中,在存在不停止上升运转的行进区间中满足提速运转条件的电梯30的情况下,从该电梯30中确定分配电梯30,对于已确定的分配电梯30,在不停止上升运转的行进区间中进行相比额定速度以更快速度行进的提速运转。
根据该结构,也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通过在从规定楼层开始不停止地上升运转至对该电梯30记录的目的地楼层中最上方的目的地楼层,易于生成行进距离为目标行进距离以上的行进区间。因此,在可变速电梯中,能够增加电梯相比额定速度以更快速度行进的提速运转的频度。
(第二其它例)
上述实施方式的电梯群管理***是以具有多台电梯30的电梯***为对象。可是,上述实施方式的电梯群管理***的技术思想也能够应用于仅具有1台电梯30的电梯***。即,在仅具有1台电梯30的电梯***中,虽然不需要进行分配至某一台电梯30的判断,但同样能够进行可否进行提速运转的判断。
即,第二其它例的电梯控制***具备:目的地楼层记录装置20,用于记录表示使用者希望的目的地楼层的目的地楼层呼叫;控制装置10,根据目的地楼层记录装置20记录的目的地楼层呼叫控制电梯30的运转,在存在行进距离以及搭乘率满足提速运转条件的行进区间的情况下,该电梯30在该行进区间中能够进行相比额定速度以更快速度行进的提速运转。
控制装置10在目的地楼层记录装置20记录新的目的地楼层呼叫时,将新的目的地楼层呼叫虚拟分配至该电梯30,
在该电梯30从规定楼层开始在该电梯30中记录的各目的地楼层依次停车并上升运转至最上方的目的地楼层的过程中,进行是否存在满足提速运转条件的行进区间的第一判断,
在第一判断中存在满足提速运转条件的行进区间时,在满足提速运转条件的行进区间中进行相比额定速度以更快速度行进的提速运转,
在第一判断中不存在满足提速运转条件的行进区间时,将新的目的地楼层呼叫虚拟分配至该电梯30,
通过在该电梯30从规定楼层开始不停止地上升运转至记录的目的地楼层中最上方的目的地楼层并随后下降运转的过程中,从上方侧的目的地楼层开始依次在记录的目的地楼层中剩余的目的地楼层停车,进行在不停止上升运转的行进区间中提速运转条件是否成立的第二判断,
在第二判断中判断为提速运转条件成立时,使该电梯30在不停止上升运转的行进区间中进行相比额定速度以更快速度行进的提速运转。
根据该结构,也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通过从规定楼层开始不停止地上升运转至对电梯30记录的目的地楼层中最上方的目的地楼层,易于生成行进距离为目标行进距离以上的行进区间。因此,在可变速电梯中,能够增加电梯相比额定速度以更快速度行进的提速运转的频度。
(第三其它例)
在第二其它例的电梯控制***中,控制装置10在第一判断中不满足提速运转条件的情况下,进行第二判断。可是,控制装置10也可以采用不进行第一判断而进行第二判断以后处理的结构。
即,第三其它例的电梯控制***具备:目的地楼层记录装置20,用于记录表示使用者希望的目的地楼层的目的地楼层呼叫;控制装置10,根据目的地楼层记录装置20记录的目的地楼层呼叫控制电梯30的运转,在存在行进距离以及搭乘率满足提速运转条件(规定的提速运转条件)的行进区间的情况下,该电梯30在该行进区间中能够进行相比额定速度以更快速度行进的提速运转。
控制装置10在目的地楼层记录装置20记录新的目的地楼层呼叫时,将新的目的地楼层呼叫虚拟分配至该电梯30,
通过在该电梯30从规定楼层开始不停止地上升运转至记录的目的地楼层中最上方的目的地楼层并随后下降运转的过程中,从上方侧的目的地楼层开始依次在记录的目的地楼层中剩余的目的地楼层停车,进行在不停止上升运转的行进区间中提速运转条件是否成立的判断,
在判断中判断为提速运转条件成立时,该电梯30在不停止上升运转的行进区间中进行相比额定速度以更快速度行进的提速运转。
根据该结构,也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通过从规定楼层开始不停止地上升运转至对电梯30记录的目的地楼层中最上方的目的地楼层,易于生成行进距离为目标行进距离以上的行进区间。因此,在可变速电梯中,能够增加电梯相比额定速度以更快速度行进的提速运转的频度。
(第四其它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以及第一至第三其它例中,对目的地楼层记录装置20配备在大楼的大厅楼层(1层)的情况进行了说明。可是,在仅设置1台电梯30的第二其它例以及第三其它例中,目的地楼层记录装置20和控制装置10也可以设置在电梯30的轿厢内部。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目的地楼层记录装置20,能够利用设置在电梯30的轿厢内的目的地楼层按钮等。控制装置10根据目的地楼层记录装置20记录的目的地楼层判断电梯30从大楼的大厅楼层(1层)出发时能否提速运转即可。

Claims (6)

1.一种电梯群管理***,具备:目的地楼层记录装置,用于记录表示使用者希望的目的地楼层的目的地楼层呼叫;控制装置,根据所述目的地楼层记录装置记录的目的地楼层呼叫向多台电梯中的任意一台分配所述目的地楼层呼叫,使存在行进距离以及搭乘率满足规定的提速运转条件的行进区间的电梯在该行进区间中能够进行相比额定速度以更快速度行进的提速运转,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目的地楼层记录装置记录新的目的地楼层呼叫时,
对于所述多台电梯分别将所述新的目的地楼层呼叫虚拟分配至该电梯,
在该电梯从规定楼层开始在该电梯中记录的各目的地楼层依次停车并上升运转至最上方的目的地楼层的过程中,进行是否存在满足所述规定的提速运转条件的行进区间的第一判断,
在所述第一判断中存在有满足所述规定的提速运转条件的行进区间的电梯的情况下,从该电梯中确定分配电梯,对于已确定的分配电梯,在满足所述规定的提速运转条件的行进区间内,进行相比额定速度以更快速度行进的提速运转,
在所述第一判断中不存在满足所述规定的提速运转条件的电梯的情况下,
对所述多台电梯分别将该所述新的目的地楼层呼叫虚拟分配给该电梯,
通过在该电梯从所述规定楼层开始不停止地上升运转至对该电梯记录的目的地楼层中最上方的目的地楼层并随后下降运转的过程中,从上方侧的目的地楼层开始依次在记录的目的地楼层中剩余的目的地楼层停车,在不停止上升运转的行进区间中,进行所述规定的提速运转条件是否成立的第二判断,
在所述第二判断中,在所述不停止上升运转的行进区间中存在满足所述规定的提速运转条件的电梯的情况下,从该电梯中确定分配电梯,对于已确定的分配电梯,在所述不停止上升运转的行进区间中进行相比额定速度以更快速度行进的提速运转。
2.一种电梯群管理***,具备:目的地楼层记录装置,用于记录表示使用者希望的目的地楼层的目的地楼层呼叫;控制装置,根据所述目的地楼层记录装置记录的目的地楼层呼叫向多台电梯中的任意一台分配所述目的地楼层呼叫,使存在行进距离以及搭乘率满足规定的提速运转条件的行进区间的电梯在该行进区间中能够进行相比额定速度以更快速度行进的提速运转,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目的地楼层记录装置记录新的目的地楼层呼叫时,
对于所述多台电梯分别将所述新的目的地楼层呼叫虚拟分配至该电梯,
通过在该电梯从规定楼层开始不停止地上升运转至对该电梯记录的目的地楼层中最上方的目的地楼层并随后下降运转的过程中,从上方侧的目的地楼层开始依次在记录的目的地楼层中剩余的目的地楼层停车,在不停止上升运转的行进区间中,进行所述规定的提速运转条件是否成立的判断,
在所述判断中,在所述不停止上升运转的行进区间中存在满足所述规定的提速运转条件的电梯的情况下,从该电梯中确定分配电梯,对于已确定的分配电梯,在所述不停止上升运转的行进区间中进行相比额定速度以更快速度行进的提速运转。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群管理***,其特征在于,
所述规定的提速运转条件是行进区间的行进距离为目标行进距离以上,并且该行进区间的搭乘率在目标搭乘率的范围内。
4.一种电梯控制***,具备:目的地楼层记录装置,用于记录表示使用者希望的目的地楼层的目的地楼层呼叫;控制装置,根据所述目的地楼层记录装置记录的目的地楼层控制呼叫电梯的运转,在存在行进距离以及搭乘率满足规定的提速运转条件的行进区间的情况下,使该电梯在该行进区间中能够进行相比额定速度以更快速度行进的提速运转,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目的地楼层记录装置记录新的目的地楼层呼叫时,将所述新的目的地楼层呼叫虚拟分配至该电梯,
在该电梯从规定楼层开始在该电梯中记录的各目的地楼层依次停车并上升运转至最上方的目的地楼层的过程中,进行是否存在满足所述规定的提速运转条件的行进区间的第一判断,
在所述第一判断中存在满足所述规定的提速运转条件的行进区间时,在满足所述规定的提速运转条件的行进区间内进行相比额定速度以更快速度行进的提速运转,
在所述第一判断中不存在满足所述规定的提速运转条件的行进区间时,将所述新的目的地楼层呼叫虚拟分配至该电梯,
通过在该电梯从所述规定楼层开始不停止地上升运转至记录的目的地楼层中最上方的目的地楼层并随后下降运转的过程中,从上方侧的目的地楼层开始依次在记录的目的地楼层中剩余的目的地楼层停车,在不停止上升运转的行进区间中,进行所述规定的提速运转条件是否成立的第二判断,
在所述第二判断中判断为所述规定的提速运转条件成立时,使该电梯在所述不停止上升运转的行进区间中进行相比额定速度以更快速度行进的提速运转。
5.一种电梯控制***,具备:目的地楼层记录装置,用于记录表示使用者希望的目的地楼层的目的地楼层呼叫;控制装置,根据所述目的地楼层记录装置记录的目的地楼层控制呼叫电梯的运转,在存在行进距离以及搭乘率满足规定的提速运转条件的行进区间的情况下,使该电梯在该行进区间中能够进行相比额定速度以更快速度行进的提速运转,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目的地楼层记录装置记录新的目的地楼层呼叫时,将所述新的目的地楼层呼叫虚拟分配至该电梯,
通过在该电梯从规定楼层开始不停止地上升运转至记录的目的地楼层中最上方的目的地楼层并随后下降运转的过程中,从上方侧的目的地楼层开始依次在记录的目的地楼层中剩余的目的地楼层停车,在不停止上升运转的行进区间中,进行所述规定的提速运转条件是否成立的判断,
在所述判断中判断为所述规定的提速运转条件成立时,使该电梯在所述不停止上升运转的行进区间中进行相比额定速度以更快速度行进的提速运转。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电梯控制***,其特征在于,
所述规定的提速运转条件是行进区间的行进距离为目标行进距离以上,并且该行进区间的搭乘率在目标搭乘率的范围内。
CN201510404403.7A 2014-07-11 2015-07-10 电梯群管理***和电梯控制*** Active CN10525372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43350 2014-07-11
JP2014143350A JP6213408B2 (ja) 2014-07-11 2014-07-11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53726A true CN105253726A (zh) 2016-01-20
CN105253726B CN105253726B (zh) 2018-12-11

Family

ID=550937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04403.7A Active CN105253726B (zh) 2014-07-11 2015-07-10 电梯群管理***和电梯控制***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213408B2 (zh)
CN (1) CN105253726B (zh)
HK (1) HK1214583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55086A (zh) * 2016-05-26 2019-01-0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出入管理***
CN110228744A (zh) * 2018-03-06 2019-09-13 富士达株式会社 气压控制模式的设定方法以及具备气压调整装置的电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19918B1 (ja) * 2017-09-20 2018-11-07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群管理制御装置及びエレベータ群管理制御方法
JP7306518B1 (ja) 2022-03-17 2023-07-11 フジテック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システム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72979A (ja) * 1990-03-22 1991-12-0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装置
JP2000238966A (ja) * 1999-02-22 2000-09-05 Fujitec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装置
CN1802303A (zh) * 2004-06-07 2006-07-1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的群体管理控制装置
CN101565139A (zh) * 2008-04-23 2009-10-28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群管理***
CN102060218A (zh) * 2009-11-17 2011-05-18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的群管理***以及群管理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08083A1 (ja) * 2007-07-12 2009-01-1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JP6076825B2 (ja) * 2013-05-09 2017-02-0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72979A (ja) * 1990-03-22 1991-12-0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装置
JP2000238966A (ja) * 1999-02-22 2000-09-05 Fujitec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装置
CN1802303A (zh) * 2004-06-07 2006-07-1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的群体管理控制装置
CN101565139A (zh) * 2008-04-23 2009-10-28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群管理***
CN102060218A (zh) * 2009-11-17 2011-05-18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的群管理***以及群管理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55086A (zh) * 2016-05-26 2019-01-0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出入管理***
CN110228744A (zh) * 2018-03-06 2019-09-13 富士达株式会社 气压控制模式的设定方法以及具备气压调整装置的电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HK1214583A1 (zh) 2016-07-29
JP6213408B2 (ja) 2017-10-18
JP2016016992A (ja) 2016-02-01
CN105253726B (zh) 2018-1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79372B (zh) 电梯群管理***
CN105253726A (zh) 电梯群管理***和电梯控制***
CN104340784B (zh) 电梯控制***
US11718499B2 (en) Cloud based elevator dispatching resource management
CN104229570B (zh) 电梯***的群管理控制方法
CN101092220A (zh) 电梯设备和操作电梯设备的方法
CN104291170B (zh) 电梯组管理控制装置以及电梯组管理控制方法
CN104724555B (zh) 电梯群管理***以及电梯群管理方法
CN104909224B (zh) 电梯的群管理***
CN104891286B (zh) 电梯管理***
CN102689822B (zh) 电梯***
CN104030100A (zh) 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
CN108689260A (zh) 电梯以及控制方法
CN100486880C (zh) 电梯的群体管理控制装置
CN101372299B (zh) 电梯的群管理控制装置
CN104418186A (zh) 电梯的群管理控制***
CN102976170B (zh) 电梯的组管理控制装置
CN103991766B (zh) 具有停电时继续运行功能的电梯以及电梯控制方法
CN105253727A (zh) 电梯群管理***和电梯群管理方法
CN103648945A (zh) 电梯***设备和用于控制该设备的服务器
CN106144808A (zh) 电梯***
CN105253728B (zh) 电梯群管理***和电梯群管理方法
JP7036052B2 (ja) マルチ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システム
CN110461749B (zh) 电梯***和运行电梯***的方法
CN105000439A (zh) 群管理电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1458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21458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