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97363B - 触点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触点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97363B
CN105097363B CN201510239184.1A CN201510239184A CN105097363B CN 105097363 B CN105097363 B CN 105097363B CN 201510239184 A CN201510239184 A CN 201510239184A CN 105097363 B CN105097363 B CN 1050973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fixed
fastener
making device
arm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3918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97363A (zh
Inventor
中原千晴
木下寿
木下一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0973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973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973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973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64Driv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movable part of magnetic circuit and contact
    • H01H50/641Driv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movable part of magnetic circuit and contact intermediate part performing a rectilinear movement
    • H01H50/642Driv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movable part of magnetic circuit and contact intermediate part performing a rectilinear movement intermediate part being generally a slide plate, e.g. a car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 H01H50/56Contact spring sets
    • H01H50/58Driving arrangement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therewith; Mounting of driving arrangements on arma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6Magnetic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1H50/18Movable parts of magnetic circuits, e.g. armatur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ntacts (AREA)
  • Electromagnets (AREA)
  • Arc-Extinguishing Devices That Are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点装置,其具备衔铁、驱动部、固定触点、可动触点、触点弹性件以及卡件。驱动部对衔铁进行驱动。可动触点与固定触点接触或分离。触点弹性件将可动触点支承为能够与固定触点接触或分离。卡件将衔铁与触点弹性件连结。卡件由具有弹性的材料形成,且分别固定于衔铁以及触点弹性件。

Description

触点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通常涉及一种触点装置,更详细而言,涉及电磁继电器等触点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例,例示有文献1(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09-146759号)所记载的电磁继电器。在该现有例中,电磁体装置(驱动部)与触点机构安装于基体。电磁体装置通过使衔铁(armature)摆动来驱动卡件,由此使触点机构接触或分离。
卡件通过将衔铁的前端贯穿于贯穿孔中而卡止于衔铁。另外,通过使可动弹性件的前端贯穿于卡件的其它贯穿孔中,从而将可动弹性件卡止于卡件。而且,通过衔铁摆动而使卡件直线移动,由此驱动各可动弹性件。
然而,在文献1所记载的现有例中,在经由卡件来驱动可动弹性件时,由于衔铁(armature)以及可动弹性件的前端在卡件的贯穿孔内滑动,因而有可能产生磨损粉末。而且,若磨损粉末附着于可动触点、固定触点,则有可能引起接触不良等而导致可靠性的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点而完成的发明,其目的在于实现可靠性的提高。
本发明的触点装置具备:衔铁;驱动部,其对所述衔铁进行驱动;固定触点;可动触点,其与所述固定触点接触或分离;触点弹性件,其将所述可动触点支承为能够与所述固定触点接触或分离;以及卡件,其将所述衔铁与所述触点弹性件连结。所述卡件由具有弹性的材料形成,且分别固定于所述衔铁以及所述触点弹性件。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发明所涉及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是卸下罩体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所涉及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所涉及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的从后方观察到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所涉及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中的继电器主体的主视图。
图5是本发明所涉及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中的继电器主体的右侧视图。
图6是本发明所涉及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中的继电器主体的省略局部后的立体图。
图7A是本发明所涉及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中的定位构件的主视图,图7B是该定位构件的左侧视图,图7C是该定位构件的右侧视图,图7D是该定位构件的俯视图,图7E是该定位构件的仰视图,图7F是该定位构件的后视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所涉及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中的卡件的其它结构的立体图。
图9是示出本发明所涉及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中的卡件的其它结构的立体图。
图10是示出本发明所涉及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中的卡件的其它结构的立体图。
图11是示出本发明所涉及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中的卡件的其它结构的立体图。
图12是示出本发明所涉及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中的卡件的其它结构的立体图。
图13是示出本发明所涉及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中的卡件的其它结构的立体图。
图14是示出本发明所涉及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中的卡件的其它结构的立体图。
图15是示出本发明所涉及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中的卡件的其它结构的立体图。
图16是示出本发明所涉及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中的卡件的其它结构的立体图。
图17是示出本发明所涉及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中的卡件的其它结构的立体图。
图18是示出本发明所涉及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中的卡件的其它结构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电磁继电器)进行详细地说明。但是,本发明所涉及的触点装置不受本实施方式的限定,可以在符合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采用各种结构。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如果没有特别限定,则在图2中规定前后、左右、上下各方向。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以下简称为触点装置)具备包括基体10和罩体11的壳体(外壳)1。基体10由一面开口的矩形箱形的合成树脂成形体构成。另外,罩体11由一面开口的矩形箱形的合成树脂成形体构成。通过用罩体11将基体10盖住来组装壳体1。
需要说明的是,在罩体11的开口端缘处遍及大致整周地形成有向内突出的微小的凸缘110,通过凸缘110卡住基体10的底面,从而使基体10与罩体11不脱落地结合(参照图3)。另外,作为防止脱落的结合方法,并不一定限于此,也可以不设置凸缘110而使用粘接剂(密封剂)来进行结合。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在壳体1内具备包括驱动块、触点块以及定位构件12的继电器主体A。
驱动块具有驱动部2、衔铁(armature)8、铰链弹性件9以及卡件(card)13。驱动部2由电磁体构成,该电磁体具备线圈架21、将绕组卷绕于线圈架21而成的线圈20、在线圈架21的中心处配置的铁芯、以及轭铁22。
线圈架21具有供线圈20卷绕的主体部、在主体部的轴向的一端侧设置的第一凸缘部210、以及在主体部的轴向的另一端侧设置的第二凸缘部211。需要说明的是,在这样的线圈架21中,优选主体部与一对凸缘部210、211通过合成树脂等绝缘材料而一体地形成。
第一凸缘部210为扁平的矩形箱状,形成为一方的底面(右侧面)和一个侧面(下表面)开放的形状(参照图2)。在第一凸缘部210的侧面(上表面)上,与线圈20的两终端独立地连接的一对线圈端子212向主体部的径向的外侧(向上)突出。即,通过向这一对线圈端子212间施加电压而使电流流过线圈20,从而对驱动部(电磁体)2进行励磁。
轭铁22中,保持于第二凸缘部211的保持片220与从保持片220的端部延长至第一凸缘部210的主片221由磁性体形成为一体且呈L字形(参照图1)。
衔铁8中,带板状的驱动片80与比驱动片80宽度宽且呈平板状的支承片81由磁性体形成为一体。支承片81收纳于第一凸缘部210内,且供铰链弹性件9的第一固定片90固定(参照图2以及图6)。另外,支承片81与在第一凸缘部210的内底面露出的铁芯的端部对置。
驱动片80从第一凸缘部210的开放的侧面(下表面)向第一凸缘部210外突出。另外,驱动片80与轭铁22的主片221的前端相抵(参照图4)。需要说明的是,在驱动片80的前端面(下端面)上设有长方体状的突起82。
铰链弹性件9中,第一固定片90、第二固定片91以及一对簧片92由板簧形成为一体(参照图6)。第一固定片90形成为矩形平板状,并固定(铆接固定)在衔铁8的支承片81上。第二固定片91形成为矩形平板状,并固定(铆接固定)在轭铁22的主片221上。一对簧片92折弯为L字形,且在长度方向的两端与第一固定片90和第二固定片91独立地结合。
而且,衔铁8通过由驱动部2驱动,而以与轭铁22的主片221相抵的部分为支点,向使支承片81接近铁芯的方向(图1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另外,衔铁8在不由驱动部2驱动时,向使支承片81远离铁芯的方向(图1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
触点块具有固定触点3、可动触点4、第一端子5、第二端子6以及触点弹性件7。
触点弹性件7具有多片(在本实施方式中为3片)板簧70和连结构件71(参照图4)。板簧70具备带状的主片700、从主片700的前端(下端)倾斜地立起的倾斜片701、以及从倾斜片701的前端(下端)与主片700平行地突出的矩形的安装片702。如图6所示,这三片板簧70以主片700彼此重叠且安装片702彼此重叠的方式结合为一体。
连结构件71具备矩形的安装部710、从安装部710的下端缘的中央向斜下方突出的倾斜部711、以及从倾斜部711的前端(下端)与安装部710平行地突出的结合部712(参照图4)。
安装部710与板簧70的安装片702重叠。而且,在安装部710的表面(右侧面)上,以贯通三片安装片702和安装部710的方式设有可动触点4。另外,结合部712形成为前端(下端)部分比其它部位宽度宽。而且,结合部712在所述宽度宽的前端部分处与卡件13结合。
并且,触点弹性件7在板簧70的另一端(主片700的上端)部分与第二端子6结合(参照图4)。第二端子6中,端子片60、固定片61、倾斜片62以及连结片63由金属材料形成为一体。端子片60形成为矩形平板状,且在中央贯通有螺纹孔600。在该螺纹孔600中拧入有端子螺钉。
固定片61形成为矩形平板状,且供触点弹性件7的板簧70的另一端(上端)固定(铆接固定)。倾斜片62形成为矩形平板状,且从固定片61的下端向斜下方(向左下方)突出。连结片63形成为矩形平板状,且将端子片60的上端与倾斜片62的下端连结。
与可动触点4进行接触的固定触点3设于第一端子5。第一端子5中,端子片50、安装片51、支承片52以及连结片53由金属材料形成为一体。端子片50形成为矩形平板状,且在中央贯通有螺纹孔500。在该螺纹孔500中拧入有端子螺钉。
安装片51形成为矩形平板状,且在中央安装固定触点3。支承片52具有在前端与端子片50连结的主片520、和从主片520的上端缘向斜上方突出的倾斜片521。连结片53形成为矩形平板状,将倾斜片521的上端与安装片51的右端连结。
驱动块的卡件13由具有弹性的材料(例如金属板等)形成,且分别固定于衔铁8以及触点弹性件7。
如图5以及图6所示,卡件13形成为带状,在长度方向的一端部贯通有矩形的孔130,且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部在厚度方向上呈直角折弯。卡件13通过穿过孔130的突起82的铆接而固定于衔铁8。即,孔130相当于第一固定部。而且,卡件13中的呈直角折弯的部位(以下称为第二固定部131)固定(铆接固定)于触点弹性件7(连结构件71的结合部712)。
如图7所示,定位构件12由一体形成有底壁120、第一纵壁121、第二纵壁122、第三纵壁123、第四纵壁124及第五纵壁125的合成树脂成形体构成。
底壁120形成为平坦的钩形。第一纵壁121~第五纵壁125形成为大致矩形平板状,从底壁120的表面向同一方向立起。第一纵壁121、第二纵壁122以及第三纵壁123在底壁120的宽度窄的部分处相互平行且隔开间隔地配置。
需要说明的是,将由第一纵壁121与第二纵壁122夹着的空间称为第一槽部126,将由第二纵壁122与第三纵壁123夹着的空间称为第二槽部127。第四纵壁124与第五纵壁125在底壁120的宽度宽的部分的端部处相互平行且隔开间隔地配置。需要说明的是,将由第四纵壁124与第五纵壁125夹着的空间称为第三槽部128。
另外,在底壁120中,在第一槽部126的底面上设有沿着第一槽部126的长度方向排列的一对保持孔(第一保持孔)1260。并且,在底壁120中,在第二槽部127的底面上也设有沿着第二槽部127的长度方向排列的一对保持孔(第二保持孔)1270。还有,在底壁120中,在第三槽部128的底面上也设有沿着第三槽部128的长度方向排列的一对保持孔(第三保持孔)1280。
上述各一对第一保持孔1260、第二保持孔1270以及第三保持孔1280均由贯通底壁120的矩形的贯通孔形成。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保持孔1260、第二保持孔1270以及第三保持孔1280的内周面上设有多个突起。
在第一槽部126中***构成驱动部2的轭铁22的主片221。在该主片221上设有一对突起。而且,通过将这一对突起分别向第一保持孔1260压入,由此轭铁22的主片221在第一槽部126中得以保持以及定位(参照图4)。
另外,在第二槽部127中***第一端子5的连结片53。在连结片53上也设有一对突起530(参照图6)。而且,通过将这一对突起530分别向第二保持孔1270压入,由此第一端子5的连结片53在第二槽部127中得到保持以及定位(参照图4)。
并且,在第三槽部128中***第二端子6的连结片63。在连结片63上也设有一对突起。而且,通过将这一对突起分别向第三保持孔1280压入,由此第二端子6的连结片63在第三槽部128中得到保持以及定位(参照图4)。
即,定位构件12构成为对衔铁8、驱动部2、固定触点3、可动触点4、触点弹性件7以及卡件13的相互的位置关系进行限制。而且,通过由定位构件12来保持驱动部2、第一端子5以及第二端子6,从而构成继电器主体A。
其中,在基体10的底板100的下部的左右两侧的角上分别贯通有矩形的孔101A、101B。另外,在左侧的孔101A的内周面上设有多个突起。在左侧的孔101A中压入第二端子6的连结片63的后端部。另外,在右侧的孔101B中***第一端子5的主片520的后端部。即,继电器主体A在第二端子6的连结片63的后端部由基体10支承的状态下收纳于基体10内(参照图1)。
另外,在继电器主体A收纳于基体10内的状态下,驱动部2的线圈端子212穿过在基体10的上侧的侧板上设置的槽102而向基体10外突出(参照图1)。需要说明的是,在该侧板的表面(上表面)上,使长度方向为前后方向的长方体状的肋103向外(向上)突出。
这里,在基体10内,在由驱动部2、衔铁8、触点部(固定触点3以及可动触点4)以及卡件13包围的空间内配置有消弧构件。消弧构件由永磁体14和磁轭15构成。永磁体14形成为矩形的平板状,在厚度方向上被磁化成异极。磁轭15从前后方向观察形成为L字形。永磁体14以及磁轭15收纳在设于基体10的收纳部104中。
收纳部104是从前后方向观察到的外形为L字形的箱状,且形成为从基体10的底板100向前方突出(参照图2)。另外,收纳部104的内部成为空洞,且该收纳部104以从向基体10的后方开放的***口1040***永磁体14以及磁轭15的方式收纳永磁体14以及磁轭15(参照图3)。
接下来,对组装本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的顺序简单进行说明。
首先,在将卡件13的第二固定部131固定于触点弹性件7的结合部712之后,由定位构件12分别对驱动部2、第一端子5以及第二端子6进行保持。然后,通过将卡件13的第一固定部(孔130)固定于衔铁8的突起82,由此组装出继电器主体A。
接着,将继电器主体A收纳于基体10内。此时,通过将第二端子6的连结片63的后端部向基体10的底板100的孔101A中压入而将继电器主体A定位且固定在基体10中。然后,从基体10的前方盖上罩体11而组装出壳体1。最后,在基体10的收纳部104内收纳永磁体14和磁轭15,从而完成本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罩体11的左右两侧的侧壁上,形成有用于分别避让第一端子5的端子片50以及第二端子6的端子片60的切口111(参照图2以及图3)。另外,在罩体11的上侧的侧壁上形成有供基体10的肋103嵌入的槽112(参照图3)。
接下来,参照图1对本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未向线圈端子212间施加电压的状态下,驱动部2不驱动衔铁8。因此,触点弹性件7未被卡件13拉拽,因而可动触点4与固定触点3隔开规定的间隙而对置。此时,第一端子5与第二端子6成为非导通状态(断开状态)。
另一方面,在向线圈端子212间施加电压的状态下,驱动部2驱动衔铁8,使衔铁8逆时针地旋转。因此,触点弹性件7被卡件13拉拽而向右挠曲,因而可动触点4与固定触点3接触。此时,第一端子5与第二端子6成为导通状态(接通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若在接通状态下不再向线圈端子212间施加电压,则衔铁8顺时针地旋转而向断开状态复位。
在此,在从接通状态向断开状态复位时,可动触点4与固定触点3之间有时会产生电弧放电。在产生了电弧放电的情况下,需要使产生的电弧迅速地消弧而在短时间内结束电弧放电。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将包括永磁体14和磁轭15的消弧构件收纳在基体10的收纳部104内。即,通过永磁体14和磁轭15而在固定触点3与可动触点4的周围形成磁场,利用由该磁场产生的电磁力将电弧拉长,由此对电弧进行消弧。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中,卡件13由具有弹性的材料形成,且分别固定于衔铁8以及触点弹性件7。因此,与卡件13相对于衔铁8以及触点弹性件7滑动自如地卡挂的情况相比,不会由于滑动而产生磨损粉末。其结果是,与因滑动而产生磨损粉末的现有例相比,本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能够实现可靠性的提高。
其中,在继电器主体A中,衔铁8以与轭铁22的接触点为支点进行旋转,触点弹性件7以固定于第二端子6的点为支点进行旋转。因此,卡件13不仅在长度方向(左右方向)上平行移动,还在厚度方向(上下方向)上进行移动。
并且,由于衔铁8的旋转半径与触点弹性件7的旋转半径不同,因而卡件13的沿着厚度方向的移动量在第一固定部130侧的端部和第二固定部131侧的端部处不同。即,由于各自的移动量的不同,而在卡件13的两端部处产生沿着厚度方向的力,在卡件13上产生应力。
于是,在本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中,优选卡件13构成为:相较于向可动触点4与固定触点3的接触分离方向(卡件13的长度方向)挠曲,更容易向与所述接触分离方向正交的方向(卡件13的厚度方向)挠曲。即,由于卡件13构成为易于向厚度方向挠曲,因而即使卡件13的两端部的移动量不同,因移动量的不同而在卡件13的两端部产生的力以及在卡件13上产生的应力也得以减少。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中,优选卡件13以沿着所述接触分离方向跨过触点弹性件7的方式配置,且从所述接触分离方向上的外侧(左侧)固定于触点弹性件7。即,本实施方式的卡件13的第二固定部131从外侧(左侧)铆接固定于触点弹性件7(连结构件71的结合部712)。
因此,第二固定部131由于相对于结合部712从厚度方向得到固定,因而也能够容易地固定于厚度小的结合部712。另外,也可以是卡件13以沿着所述接触分离方向跨过衔铁8的方式配置,且从所述接触分离方向上的外侧(右侧)固定于衔铁8。
还有,卡件13的长度方向(左右方向)的长度根据供卡件13的第一固定部130固定的衔铁8的前端与供卡件13的第二固定部131固定的触点弹性件7的前端之间的距离来决定。即,若所述距离变短,则卡件13的长度方向的长度也变短。然而,在卡件13形成为笔直的带状的情况下,随着长度方向的长度变短,会变得难以在厚度方向上挠曲。
于是,优选卡件13构成为,将第一固定部130与第二固定部131连结的连结部132比第一固定部130与第二固定部131之间的最短距离长(参照图8)。若卡件13如上述那样构成,则即便第一固定部130与第二固定部131之间的距离变短,也能够抑制卡件13变得难以在厚度方向上挠曲这种现象。
另外,如图8~图13所示,优选连结部132构成为在所述接触分离方向上仅存在于由第一固定部130与第二固定部131夹着的区域内。若连结部132如上述那样构成,则能够实现所述接触分离方向上的卡件13的小型化。
并且,如图14~图16所示,优选连结部132构成为至少一部分在所述接触分离方向上存在于由第一固定部130与第二固定部131夹着的区域外。若连结部132如上述那样构成,则能够实现包括所述接触分离方向在内的多方向上的卡件13的小型化。
此处,如图17以及图18所示,卡件13也可以构成为具有能够沿可动触点4与固定触点3的接触分离方向挠曲的接触按压部,且该接触按压部固定于触点弹性件7。需要说明的是,该接触按压部由固定于触点弹性件7的平坦的固定片133、以及将一对连结部132与固定片133连结的挠曲片134构成,通过挠曲片134的挠曲,从而产生将可动触点4向固定触点3按压的力。
即,通过取代触点弹性件7的连结构件71而将接触按压部的固定片133固定于板簧70的安装片702,从而能够削减向连结构件71铆接固定第二固定部131的作业工序和连结构件71。需要说明的是,在接触按压部的固定片133上设置的贯通孔1330用于对可动触点4进行铆接固定。
如以上说明,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触点装置具备衔铁8、驱动部2、固定触点3、可动触点4、触点弹性件7以及卡件13。驱动部2对衔铁8进行驱动。可动触点4与固定触点3接触或分离。触点弹性件7将可动触点4支承为能够与固定触点3接触或分离。卡件13将衔铁8与触点弹性件7连结。卡件13由具有弹性的材料形成,且分别固定于衔铁8以及触点弹性件7。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的触点装置以第一方式为基础,其中,卡件13构成为:相较于向可动触点4与固定触点3的接触分离方向挠曲,更容易向与所述接触分离方向正交的方向挠曲。
本发明的第三方式的触点装置以第一或第二方式为基础,其中,卡件13配置为沿着可动触点4与固定触点3的接触分离方向跨过衔铁8及触点弹性件7中的至少任一方。而且,卡件13从所述接触分离方向上的外侧固定于衔铁8以及触点弹性件7。
本发明的第四方式的触点装置以第二或第三方式为基础,其中,卡件13具有固定于衔铁8的第一固定部(孔130)、固定于触点弹性件7的第二固定部131、以及将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131连结的连结部132。连结部132构成为比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131之间的最短距离长。
本发明的第五方式的触点装置以第四方式为基础,其中,连结部132构成为在所述接触分离方向上仅存在于由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131夹着的区域内。
本发明的第六方式的触点装置以第四方式为基础,其中,连结部132构成为至少一部分在所述接触分离方向上存在于由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131夹着的区域外。
本发明的第七方式的触点装置以第一至第六方式中的任一方式为基础,其中,卡件13具有接触按压部(固定片133以及挠曲片134),接触按压部设为能够沿着可动触点4与固定触点3的接触分离方向挠曲,且接触按压部固定于触点弹性件7。
本发明的第八方式的触点装置以第一至第七方式中的任一方式为基础,其中,卡件13由金属材料形成。

Claims (7)

1.一种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衔铁;
驱动部,其对所述衔铁进行驱动;
固定触点;
可动触点,其与所述固定触点接触或分离;
触点弹性件,其将所述可动触点支承为能够与所述固定触点接触或分离;以及
卡件,其将所述衔铁与所述触点弹性件连结,
所述卡件由带状的金属板构成,且具有固定于所述衔铁的第一固定部、固定于所述触点弹性件的第二固定部、以及将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连结的连结部,
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分别设置于所述卡件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和另一端部,
所述卡件构成为:相较于向沿着接触分离方向的所述金属板的长度方向挠曲,更容易向沿着与所述接触分离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所述金属板的厚度方向挠曲,其中,所述接触分离方向是指所述可动触点与所述固定触点接触或分离的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件配置为沿着所述可动触点与所述固定触点的接触分离方向跨过所述衔铁及所述触点弹性件中的至少任一方,且所述卡件从所述接触分离方向上的外侧固定于所述衔铁以及所述触点弹性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结部构成为比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之间的最短距离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结部构成为在所述接触分离方向上仅存在于由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夹着的区域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结部构成为至少一部分在所述接触分离方向上存在于由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夹着的区域外。
6.根据权利要求1、2、4、5中任一项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件具有接触按压部,所述接触按压部设为能够沿着所述可动触点与所述固定触点的接触分离方向挠曲,且所述接触按压部固定于所述触点弹性件。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件具有接触按压部,所述接触按压部设为能够沿着所述可动触点与所述固定触点的接触分离方向挠曲,且所述接触按压部固定于所述触点弹性件。
CN201510239184.1A 2014-05-12 2015-05-12 触点装置 Active CN10509736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98935 2014-05-12
JP2014098935A JP6399434B2 (ja) 2014-05-12 2014-05-12 接点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97363A CN105097363A (zh) 2015-11-25
CN105097363B true CN105097363B (zh) 2018-10-30

Family

ID=531748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39184.1A Active CN105097363B (zh) 2014-05-12 2015-05-12 触点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620320B2 (zh)
EP (1) EP2945179B1 (zh)
JP (1) JP6399434B2 (zh)
CN (1) CN10509736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846002T3 (es) * 2015-06-16 2021-07-28 Gh Craft Ltd Dispositivo de moldeo y método de producción
JP6458705B2 (ja) 2015-10-29 2019-01-30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リレー
JP6414019B2 (ja) 2015-10-29 2018-10-31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リレー
JP6471678B2 (ja) 2015-10-29 2019-02-20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接触片ユニット及びリレー
JP2018028994A (ja) 2016-08-16 2018-02-2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磁リレー及びリレー装置
JP6782443B2 (ja) 2016-08-16 2020-11-1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磁リレー
JP6808434B2 (ja) 2016-10-05 2021-01-06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2019096460A (ja) * 2017-11-22 2019-06-20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WO2020110912A1 (ja) * 2018-11-28 2020-06-0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接点装置
DE102019117804B4 (de) * 2019-07-02 2021-08-12 Johnson Electric Germany GmbH & Co. KG Schalteinrichtung mit einem elektrischen Kontaktsystem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92015A (en) * 1992-05-14 1995-02-21 Omron Corporation Electromagnetic relay
EP0751544A1 (en) * 1994-03-15 1997-01-02 Omron Corporation Electromagnetic relay
US8193881B2 (en) * 2007-09-14 2012-06-05 Fujitsu Component Limited Relay
CN103038851A (zh) * 2010-07-16 2013-04-1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触点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24324A (en) * 1978-08-07 1980-02-21 Fujitsu Ltd Electromagnetic relay
JPH0310580Y2 (zh) * 1985-08-27 1991-03-15
JP4742954B2 (ja) * 2006-03-31 2011-08-10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4586849B2 (ja) 2007-12-14 2010-11-24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電磁リレー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92015A (en) * 1992-05-14 1995-02-21 Omron Corporation Electromagnetic relay
EP0751544A1 (en) * 1994-03-15 1997-01-02 Omron Corporation Electromagnetic relay
US8193881B2 (en) * 2007-09-14 2012-06-05 Fujitsu Component Limited Relay
CN103038851A (zh) * 2010-07-16 2013-04-1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触点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399434B2 (ja) 2018-10-03
EP2945179B1 (en) 2018-05-02
US20150325398A1 (en) 2015-11-12
EP2945179A1 (en) 2015-11-18
CN105097363A (zh) 2015-11-25
JP2015216053A (ja) 2015-12-03
US9620320B2 (en) 2017-04-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97363B (zh) 触点装置
CN105097362B (zh) 触点装置
CN105097365B (zh) 触点装置
US8928438B2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CN105097359B (zh) 触点装置
US9142373B2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US8884727B2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JP6428425B2 (ja) 接点機構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電磁継電器
JP2014165152A (ja) 電磁継電器
JP6119286B2 (ja) 電磁継電器
JP5461069B2 (ja) 回路遮断器の電磁装置
US9117600B2 (en) Electric magnet device and switch provided therewith
JP2021086721A (ja) 接点装置
JP2013055075A (ja) リレ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