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31330A - 一种治疗疝气的中药组合物及制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疝气的中药组合物及制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31330A
CN105031330A CN201510389280.4A CN201510389280A CN105031330A CN 105031330 A CN105031330 A CN 105031330A CN 201510389280 A CN201510389280 A CN 201510389280A CN 105031330 A CN105031330 A CN 1050313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radix
chinese medicine
subsequent use
herni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8928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光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38928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31330A/zh
Publication of CN1050313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313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疝气的中药组合物,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龙眼核7-13;东风橘12-17;木天蓼子5-10;甘遂7-12;白云花根9-13;刀豆11-15;灯笼草10-17;慈竹笋7-13;地菍9-16;防风13-18;山橘10-17;柑核8-15;隔山香12-17;白栎蔀16-22;姜味草13-18;降香6-10;萝芙木茎叶9-17。本发明的优良效果还表现在:本发明采用天然的中药原料,其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经临床应用疗效显著可靠,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应用前景广阔。本发明根据中西医基础理论研制而成,具有简便易行,治疗时痛苦小,不影响日常工作等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疝气的中药组合物及制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中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疝气的中药组合物及制法。
背景技术
疝气,即人体组织或器官一部分离开了原来的部位,通过人体间隙、缺损或薄弱部位进入另一部位。俗称“小肠串气”,有脐疝、腹股沟直疝、斜疝、切口疝、手术复发疝、白线疝、股疝等。疝气多是因为咳嗽、喷嚏、用力过度、腹部过肥、用力排便、妇女妊娠、小儿过度啼哭、老年腹壁强度退行性变等原因引起。疝气的症状最主要的是在腹股沟区,可以看到或摸到肿块。婴儿多系母亲在换尿布时发现,较大的小儿则多于入浴时或健康门诊时发现的。引起肿块出现的诱因是腹压的上升,最常见的原因是哭泣,其他的还有咳嗽、排便、排尿等。较年长的小孩可令其站立,腹部用力也可诱发肿块的出现,肿块可能只见于腹股沟区,有些则会到达阴囊或***。
疝气会影响患者的消化***,从而出现下腹部坠胀、腹胀气、腹痛、便秘、营养吸收功能差、易疲劳和体质下降等症状。又由于腹股沟部与泌尿生殖***相邻,所以老年患者易出现尿频、尿急、夜尿增多等膀胱或***疾病;小孩则可因疝气的挤压而影响睾丸的正常发育;而中青年患者则易导致性功能障碍。还由于疝囊内的肠管或网膜易受到挤压或碰撞引起炎性肿胀,致使疝气回纳困难,导致疝气嵌顿,以及肠梗阻、肠坏死、腹部剧痛等危险情况。中医认为,疝气的发病机理主要由强力举重,远行辛苦致使气虚下陷,囊入小腹;或因小儿先天不足,老年人肝气不足,筋脉松弛,中气下陷,中气不足、寒气、湿气、浊气、怒气乘虚进入导致气血运行受阻不畅滞留,腹腔内产生负压,导致腹腔内气压增大,迫使腹腔内的游离脏器。此外,由于肝经经脉环阴器上至小腹。还认为一切疝气非肝木受邪,即肝木自病。因此,肝郁气滞,中气下陷是其主要病机。
申请公布号CN103417708A(申请号201310345193.X)的中国发明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疝气的中药丸剂,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物制成:肉桂10g、公丁香8g、八角10g、吴茱萸8g、花椒8g、木香15g、乌药15g、炒枳实10g、炒莱菔子10g、焦山楂15g、鸡内金15g、昆布20g、荔枝核20g、桔核10g、冬虫夏草5g、西洋参10g、焦白术20g、茯苓20g、甘草15g、黄芪30g、当归15g、柴胡15g、升麻10g、穿山甲10g、元胡20g、没药10g。申请公布号CN103989796A(申请号201410238542.2)的中国发明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疝气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原料配比制成:肉桂10-20g、小茴香8-15g、荔枝核8-12g、黄芪8-12g、党参5-10g、桔核3-8g、吴茱萸3-8g、木香2-5g。申请公布号CN102441054A(申请号201110406539.3)的中国发明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小儿疝气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升麻1份、柴胡1份、川元2份、吉核1份、茴香2份、官桂1份、广香2份、荔枝核3份、马零花1份、甘草1份。
目前临床上大多数采用手术治疗,虽然手术能够很快根除病症,但是手术风险过大,且术后恢复较慢,治疗也不够彻底。中医药治疗疝气有着悠久的历史,目前也有大量的中医药治疗疝气的临床研究,显现出了明显的优势:辨证施治,加减灵活,副作用小,安全性高,适合不同年龄层患者使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简单、服用方便、安全有效的治疗疝气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该中药组合物药性平和且疗效迅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疝气的中药组合物,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龙眼核7-13;东风橘12-17;木天蓼子5-10;甘遂7-12;白云花根9-13;刀豆11-15;灯笼草10-17;慈竹笋7-13;地菍9-16;防风13-18;山橘10-17;柑核8-15;隔山香12-17;白栎蔀16-22;姜味草13-18;降香6-10;萝芙木茎叶9-17。
优选的方案中,龙眼核9-11;东风橘13.5-15.5;木天蓼子6.5-8.5;甘遂8.5-10.5;白云花根10-12;刀豆12-14;灯笼草11.5-15.5;慈竹笋9-11;地菍11-14;防风14-17;山橘12-15;柑核10-13;隔山香13-16;白栎蔀18-20;姜味草14.5-16.5;降香7.5-8.5;萝芙木茎叶11-15。
更加优选的,龙眼核10;东风橘14.5;木天蓼子7.5;甘遂9.5;白云花根11;刀豆13;灯笼草13.5;慈竹笋10;地菍12.5;防风15.5;山橘13.5;柑核11.5;隔山香14.5;白栎蔀19;姜味草15.5;降香8.0;萝芙木茎叶13。
一种治疗疝气的中药组合物,将其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汤剂,制备方法如下:
(1)柑核洗净,置于炒制容器内,中火加热炒至深黄色,取出放凉,研成细粉,备用;白栎蔀、木天蓼子和龙眼核分别置于无烟武火上,烧灰存性,研成细粉备用;
(2)刀豆洗净,加13%的白酒浸泡20-40分钟(优选浸泡30分钟),然后置于蒸锅内,中火加热,蒸至熟透,捣烂,晒干,研细粉,备用;
(3)东风橘、灯笼草、慈竹笋、地菍、山橘、隔山香、姜味草和萝芙木茎叶置于药锅中,加清水没过药材3-5cm,文火加热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33-47分钟(优选第一次煎煮40分钟),第二次煎煮24-40分钟(优选第二次煎煮32分钟),合并两次煎液,过滤,滤液备用;
(4)将甘遂、白云花根、防风和降香置于瓦罐内,加入6.5-8.5倍原料药量的冷水(优选加入7.5倍原料药量的冷水),于室温下浸泡,然后大火加热至沸,转文火煎煮三次,每次各煎煮24-40分钟(优选每次各煎煮32分钟),合并三次煎液,过滤,滤液备用;
(5)将步骤(3)和(4)所得滤液混合,加入步骤(1)和(2)处理后的原料药粉,继续文火加热煎煮14-24分钟(优选文火加热煎煮20分钟),过滤,滤液经灭菌,冷却后,封装即得。
上述一种治疗疝气的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是,步骤(4)中浸泡的时间为2.4-3.6小时(优选的浸泡的时间为2.8-3.2小时,更加优选的浸泡的时间为3.0小时)。
所述胶囊剂的制备方法是:
(1)将刀豆、白栎蔀、龙眼核、柑核和降香置于中药干燥器中,于70-76℃干燥20-46分钟(优选于73℃干燥33分钟),然后趁热粉碎成细粉,备用;山橘和木天蓼子分别切碎块,备用;
(2)将步骤(1)处理后的原料药置于中药提取器中,加入3.5-5.5倍原料药量的65%-85%的乙醇(优选加入4.5倍原料药量的75%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两次,第一次回流提取41-57分钟(优选第一次回流提取50分钟),第二次回流提取27-45分钟(优选第二次回流提取36分钟),合并两次醇提液,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15-1.18的清膏,真空干燥得干膏粉,研细,备用;
(3)将除步骤(1)以外的原料药置于药锅内,加入30-40℃的冷水浸泡1-3小时(优选加入35℃的冷水浸泡2小时),然后大火加热煮沸,转小火慢煎三次,第一次和第二次各煎煮43-59分钟(优选第一次和第二次各煎煮50分钟),第三次煎煮19-27分钟(优选第三次煎煮23分钟),合并三次煎液,三层棉纱布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75℃相对密度为1.22-1.25的稠膏,备用;
(4)将步骤(2)所得干膏粉加入到上述稠膏中,同时加入质量分数为11.5%的可压性淀粉和质量分数为7.5%的羟丙甲基纤维素钠,机械搅拌使充分混匀,置于制粒机中制粒,干燥,过四号筛,包装,即得。
上述一种治疗疝气的中药胶囊剂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是,步骤(2)中真空干燥的温度为70-80℃(优选的真空干燥的温度为73-77℃,更加优选的真空干燥的温度为75℃)。
所述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是:
(1)刀豆加水没过药面2-3cm,大火加热至沸,转文火慢煎3.0-3.8小时(优选文火慢煎3.4小时),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75℃相对密度为1.13-1.15的清膏,喷雾干燥得干膏粉,放凉,研细备用;降香除去杂质,劈成小块,碾成细粉,备用;
(2)木天蓼子和柑核分别置炒制容器内,中火加热,炒制表面深黄色略有焦斑,取出放凉,捣碎并研成细粉,备用;龙眼核置于白酒中浸泡30-40分钟(优选浸泡35分钟),取出,文火加热炒至爆裂为度,放凉,研细粉备用;
(3)将除步骤(1)和(2)以外的原料药充分干燥,粉碎成细粉,平铺于渗漉筒内,以乙醇为溶剂,没过药面4cm左右,浸润15-25分钟(优选浸润20分钟),然后按照渗漉法渗漉,待收集的渗漉液量为原料药量的10-14倍(优选收集的渗漉液量为原料药量的12倍)时停止渗漉,过滤,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25-1.28的稠膏,喷雾干燥得干膏粉,研细,备用;
(4)将步骤(1)-(3)处理后的原料药粉混合,过100-160目筛(优选过130目筛),加入蔗糖细粉和玉米淀粉(混合药粉:蔗糖细粉:玉米淀粉=6:1.3:0.75),搅拌使之混合均匀,干法制粒,整粒,分装,即得。
上述一种治疗疝气的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是,步骤(3)中乙醇的质量浓度为55%-75%(优选的乙醇的质量浓度为60%-70%,更加优选的乙醇的质量浓度为65%)。
所述片剂的制备方法是:
(1)刀豆置于姜水中浸泡30-60分钟(优选浸泡45分钟),取出,捣碎;山橘除去杂质,洗净,置于粉碎机中粉碎成泥状,与刀豆一同置于热风干燥机中,于75-85℃干燥22-36分钟(优选于80℃干燥30分钟),取出放凉,研磨成细粉,备用;
(2)将剩余原料药充分干燥,置于粉碎机中粉碎成细粉,与步骤(1)处理后的原料药粉混合均匀,过115-145目筛(优选过130目筛),得混合细粉,备用;
(3)将上述药粉按照0.25-0.45g/片的计量(优选按照0.35g/片的计量),加工制成片状剂型,即得。
本发明组方科学,制备方法简单,服用方便、效果显著。除此之外,本发明的优良效果还表现在:
1、本发明采用天然的中药原料,其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经临床应用疗效显著可靠,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应用前景广阔。
2、本发明所得产品具有理气散寒、祛风除湿、温肾止痛之功效,
3、本发明根据中西医基础理论研制而成,具有简便易行,治疗时痛苦小,不影响日常工作等特点。
4、本发明药源易得,药材成本低廉,能够减轻患者负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实验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实施例1一种治疗疝气的中药组合物,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45g/份):龙眼核7份;东风橘12份;木天蓼子5份;甘遂7份;白云花根9份;刀豆11份;灯笼草10份;慈竹笋7份;地菍9份;防风13份;山橘10份;柑核8份;隔山香12份;白栎蔀16份;姜味草13份;降香6份;萝芙木茎叶9份。
一种治疗疝气的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是:
(1)柑核洗净,置于炒制容器内,中火加热炒至深黄色,取出放凉,研成细粉,备用;白栎蔀、木天蓼子和龙眼核分别置于无烟武火上,烧灰存性,研成细粉备用;
(2)刀豆洗净,加13%的白酒浸泡20分钟,然后置于蒸锅内,中火加热,蒸至熟透,捣烂,晒干,研细粉,备用;
(3)东风橘、灯笼草、慈竹笋、地菍、山橘、隔山香、姜味草和萝芙木茎叶置于药锅中,加清水没过药材3-5cm,文火加热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33分钟,第二次煎煮24分钟,合并两次煎液,过滤,滤液备用;
(4)将甘遂、白云花根、防风和降香置于瓦罐内,加入6.5倍原料药量的冷水,于室温下浸泡2.4小时,然后大火加热至沸,转文火煎煮三次,每次各煎煮24分钟,合并三次煎液,过滤,滤液备用;
(5)将步骤(3)和(4)所得滤液混合,加入步骤(1)和(2)处理后的原料药粉,继续文火加热煎煮14分钟,过滤,滤液经灭菌,冷却后,封装即得。
本发明所得中药汤剂的服用方法是:每天2次,每次150-200mL,10天一疗程。
典型病例:常XX,男,55岁,河南人。患者于2012年5月22日来我院治疗。患者自述:半个月前以外发现在右侧腹股沟区有一肿物,周围皮肤红肿,平推按摩后肿物消失,因患者没有其它不适症状,未及时检查治疗。五天前患者出现发热症状,体温高达39.1℃,发热时有恶寒症状,患处肿物变大,有轻微压痛。检查:患者右侧腹股沟区有一约3.5cm×4.0cm大小肿物,无波动感,质软,无压痛,平卧后肿物消失,以手指压迫内环口肿物消失,诊断为***。
服用本实施例所得一种治疗疝气的中药汤剂,服用方法:每天2次,每次150-200mL,10天一疗程。治疗一个疗程后,患者无发热、恶寒症状,患处症状明显减轻,精神及体力增强,继续服用两个疗程,患者不适症状完全消失,腹股沟处恢复正常,患者痊愈。半年后回访,无复发。
实施例2一种治疗疝气的中药组合物,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25g/份):龙眼核13份;东风橘17份;木天蓼子10份;甘遂12份;白云花根13份;刀豆15份;灯笼草17份;慈竹笋13份;地菍16份;防风18份;山橘17份;柑核15份;隔山香17份;白栎蔀22份;姜味草18份;降香10份;萝芙木茎叶17份。
一种治疗疝气的中药胶囊剂的制备方法是:
(1)将刀豆、白栎蔀、龙眼核、柑核和降香置于中药干燥器中,于73℃干燥33分钟,然后趁热粉碎成细粉,备用;山橘和木天蓼子分别切碎块,备用;
(2)将步骤(1)处理后的原料药置于中药提取器中,加入4.5倍原料药量的75%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两次,第一次回流提取50分钟,第二次回流提取36分钟,合并两次醇提液,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15-1.18的清膏,75℃真空干燥得干膏粉,研细,备用;
(3)将除步骤(1)以外的原料药置于药锅内,加入35℃的冷水浸泡2小时,然后大火加热煮沸,转小火慢煎三次,第一次和第二次各煎煮50分钟,第三次煎煮23分钟,合并三次煎液,三层棉纱布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75℃相对密度为1.22-1.25的稠膏,备用;
(4)将步骤(2)所得干膏粉加入到上述稠膏中,同时加入质量分数为11.5%的可压性淀粉和质量分数为7.5%的羟丙甲基纤维素钠,机械搅拌使充分混匀,置于制粒机中制粒,干燥,过四号筛,包装,即得。
本发明所得中药胶囊剂的服用方法是:每天三次,每次3-4粒,10天一个疗程。
实施例3一种治疗疝气的中药组合物,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40g/份):龙眼核9份;东风橘13.5份;木天蓼子6.5份;甘遂8.5份;白云花根10份;刀豆12份;灯笼草11.5份;慈竹笋9份;地菍11份;防风14份;山橘12份;柑核10份;隔山香13份;白栎蔀18份;姜味草14.5份;降香7.5份;萝芙木茎叶11份。
一种治疗疝气的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是:
(1)刀豆加水没过药面2-3cm,大火加热至沸,转文火慢煎3.4小时,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75℃相对密度为1.13-1.15的清膏,喷雾干燥得干膏粉,放凉,研细备用;降香除去杂质,劈成小块,碾成细粉,备用;
(2)木天蓼子和柑核分别置炒制容器内,中火加热,炒制表面深黄色略有焦斑,取出放凉,捣碎并研成细粉,备用;龙眼核置于白酒中浸泡35分钟,取出,文火加热炒至爆裂为度,放凉,研细粉备用;
(3)将除步骤(1)和(2)以外的原料药充分干燥,粉碎成细粉,平铺于渗漉筒内,以质量浓度为65%的乙醇为溶剂,没过药面4cm左右,浸润20分钟,然后按照渗漉法渗漉,待收集的渗漉液量为原料药量的12倍时停止渗漉,过滤,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25-1.28的稠膏,喷雾干燥得干膏粉,研细,备用;
(4)将步骤(1)-(3)处理后的原料药粉混合,过130目筛,加入蔗糖细粉和玉米淀粉(混合药粉:蔗糖细粉:玉米淀粉=6:1.3:0.75),搅拌使之混合均匀,干法制粒,整粒,分装,即得。
本发明所得颗粒剂的服用方法是:每天3次,每次20-30g,10天一疗程。
典型病例:张XX,男,5岁,其母代述:患儿于三个月前被检查出患者有左疝,当地医院建议手术治疗,因担心孩子太小,承受不了手术带来的伤害,家人一直积极寻找中药方保守治疗,先后曾使用过消疝贴、消疝丸等药物治疗,未见明显好转。后经朋友介绍于2013年5月19日来我院检查治疗。检查:患者腹股沟左侧鼓起一小包,没有疼痛感,躺下后就消失,患者大力哭闹时症状加重。舌淡,苔白,脉浮数,诊断为腹股沟左疝。
服用本发明所得一种治疗疝气的中药颗粒剂,服用方法:每天3次,每次20-30g,10天一疗程。治疗一个疗程后,患儿症状明显好转,体力及进食增加,舌暗红,苔白稍厚,脉弦细,服用两个疗程后,患处肿物消失,其它症状恢复正常,患者痊愈。随访半年名患儿无任何不适。
实施例4一种治疗疝气的中药组合物,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30g/份):龙眼核11份;东风橘15.5份;木天蓼子8.5份;甘遂10.5份;白云花根12份;刀豆14份;灯笼草15.5份;慈竹笋11份;地菍14份;防风17份;山橘15份;柑核13份;隔山香16份;白栎蔀20份;姜味草16.5份;降香8.5份;萝芙木茎叶15份。
一种治疗疝气的中药片剂的制备方法是:
(1)刀豆置于姜水中浸泡45分钟,取出,捣碎;山橘除去杂质,洗净,置于粉碎机中粉碎成泥状,与刀豆一同置于热风干燥机中,于80℃干燥30分钟,取出放凉,研磨成细粉,备用;
(2)将剩余原料药充分干燥,置于粉碎机中粉碎成细粉,与步骤(1)处理后的原料药粉混合均匀,过130目筛,得混合细粉,备用;
(3)将上述药粉按照0.35g/片的计量,加工制成片状剂型,即得。
本发明所得片剂的服用方法是:每天三次,每次4-5片,10天一个疗程。
实施例5一种治疗疝气的中药组合物,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35g/份):龙眼核10份;东风橘14.5份;木天蓼子7.5份;甘遂9.5份;白云花根11份;刀豆13份;灯笼草13.5份;慈竹笋10份;地菍12.5份;防风15.5份;山橘13.5份;柑核11.5份;隔山香14.5份;白栎蔀19份;姜味草15.5份;降香8.0份;萝芙木茎叶13份。
一种治疗疝气的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是:
(1)柑核洗净,置于炒制容器内,中火加热炒至深黄色,取出放凉,研成细粉,备用;白栎蔀、木天蓼子和龙眼核分别置于无烟武火上,烧灰存性,研成细粉备用;
(2)刀豆洗净,加13%的白酒浸泡30分钟,然后置于蒸锅内,中火加热,蒸至熟透,捣烂,晒干,研细粉,备用;
(3)东风橘、灯笼草、慈竹笋、地菍、山橘、隔山香、姜味草和萝芙木茎叶置于药锅中,加清水没过药材3-5cm,文火加热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40分钟,第二次煎煮32分钟,合并两次煎液,过滤,滤液备用;
(4)将甘遂、白云花根、防风和降香置于瓦罐内,加入7.5倍原料药量的冷水,于室温下浸泡3.0小时,然后大火加热至沸,转文火煎煮三次,每次各煎煮32分钟,合并三次煎液,过滤,滤液备用;
(5)将步骤(3)和(4)所得滤液混合,加入步骤(1)和(2)处理后的原料药粉,继续文火加热煎煮20分钟,过滤,滤液经灭菌,冷却后,封装即得。
本发明所得汤剂的服用方法是:每天2次,每次150-200mL,10天一疗程。
本发明所用主要中药原料的药理如下:
龙眼核:基原:为无患子科植物龙眼的种子。化学成份:核含肥皂草素及脂肪。化学成份:种子含三种氨基酸:2-氨基-4-甲基-5-已炔酸,2-氨基-4-羟甲基-5-己炔酸和2-氨基-4-羟基-6-庚炔酸。种子油中含二氢苹婆酸。性味:苦;涩;平。归经:肝;脾;膀胱经。功能主治:行气散结;止血;燥湿。主疝气;瘰疬;创伤出血;腋臭;疥癣;湿疮。
东风橘:基原:为芸香科酒饼簕属植物酒饼簕,以根和叶入药。性味:辛、苦,微温。功能主治:祛风解表,化痰止咳,理气止痛。用于感冒,头痛,咳嗽,支气管炎,疟疾,胃痛,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疼。
木天蓼子:基原:为猕猴桃科植物木天蓼带有虫瘿的果实。性味:辛;苦;性温。归经:肝;肾经。功能主治:祛风通络;活血行气;散寒止痛。主中风口面斜;痃癖腹痛;疝气。
甘遂:基原:为大戟科植物甘遂的根。化学成份:根含三萜类,中有大戟酮、大戟二烯醇、α-大戟醇、表大戟二烯醇。尚含棕榈酸、柠檬酸、草酸、鞣质、树脂、葡萄糖、蔗糖,淀粉、维生素B1(7O微克/克)。性味:苦甘,寒,有毒。归经:入脾、肺、肾经。功能主治:泻水饮,破积聚。通二便。治水肿胀满,留饮,结胸,痢痫,噎膈,症瘕积聚,二便不通。
白云花根:基原:为伞形科植物白云花的根。化学成份:根含香豆精类物质,如欧芹酚甲醚,印度榅桲素,欧前胡内酯,异茴芹香豆精,独活属醇,2],8-牻牛儿醇基补骨脂素,香柑内酯,花椒毒素,花椒毒酚,异独活内酯,异栓翅芹醇等。药理作用:1、镇痛作用;2、抗炎作用;3、平喘作用;性味:味辛;苦;性温。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止咳平喘;散瘀痛。主风寒感冒;风寒湿痹;腰痛;胃痛;腹痛;牙痛;虚寒咳喘;白带;经闭腹痛;疝气疼痛;跌打瘀肿。
刀豆:基原:为豆科植物刀豆的种子。性味:甘,温。归经:《本草撮要》:“入手、足阳明经。”功能主治:温中下气,益肾补元。治虚寒呃逆,呕吐,腹胀,肾虚腰痛,痰喘。
灯笼草:基原:为茄种植物灯笼草的全株。化学成份:根含有机酸、氨基酸、黄酮甙、酚类及糖类。叶含绿原酸。果实富于胡萝卜素,含水分89.55%、氮2.01%、脂肪0.28%、糖类3.51%、纤维素0.69%、灰分0.78%、有机酸0.56%。果汁中每100毫升含抗坏血酸40毫克,胡萝卜素类2.6毫克。果壳含氯化钾、柠檬酸钾、植物甾醇,又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及饱和脂肪酸。此外尚含0.03%无定形的甙,鞣质、还元糖。种子含6.28%的半干性油,其组成中有反油酸、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等,但末找出亚麻酸;又分离出一种甾醇。性味:味苦;性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感冒;喉痛;咳嗽;痄腮;天郊疮。
慈竹笋:基原: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苗。功能主治:①《分类草药性》:“烧灰研细,搽小儿肥疮。”②《重庆草药》:“调气,治脱肛,疝气。”
地菍:基原:为野牡丹科植物地菍的全草。化学成份:叶含鞣质7.40%,果实含鞣质2.02%。性味:《陆川本草》:“味甘微涩,性稍凉。”归经:《闽东本草》:“入肝、肾、脾、肺四经。”功能主治:活血止血,清热解毒。治痛经,产后腹痛,血崩,带下,便血,痢疾,痈肿,疔疮。
防风:基原:本品为伞形科植物防风的干燥根。性状:本品呈长圆锥形或长圆柱形,下部渐细,有的略弯曲。面灰棕色,粗糙、有纵皱纹、多数横长皮孔样突起及点状的细根痕。根头部有明显密集的环纹,有的环纹上残存棕褐色毛状叶基。化学成份:防风含挥发油、甘露醇、苦味甙等。性味:辛、甘.温。归经:归膀胱、肝、脾经。功效:解表祛风,胜湿,止痉。主治:用于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
山橘:基原:芸香科山橘,以根、果实入药。性味:根:辛、苦,温。果:辛、酸、甘,温。功能主治:根:醒脾行气。果:宽中化痰下气。主治风寒咳嗽,胃气痛,食积胀满,疝气。
柑核:基原: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物茶枝柑等多种柑类的种子。性味:苦;辛;温。归经:心;肝。功能主治:温肾止痛;行气散结。主腰痛;膀胱气痛;小肠疝气;睾丸偏坠肿痛。
隔山香:基原:为伞形科植物隔山香的根或全株。化学成份:根中含反式-异莳萝脑,β-谷甾醇,异莳萝脑乙二醇。药理作用:1、镇咳、祛痰及抗炎作用隔山香蒸馏液对氨水所致豚鼠咳嗽有明显的镇咳作用,可促进小鼠支气管排出酚红,表明有一定的祛痰作用。2、对平滑肌的作用从隔山香根***提取物中分得的结晶异莳萝脑(Ⅰ)用吐温-80配制成混悬液,发现对离体兔肠、豚鼠气管、兔主动脉条均有一定解痉作用,同时也能抑制在位小肠蠕动。3、抗菌作用体外抑菌试验,隔山香蒸馏液对甲、乙型链球菌、流感村菌及肺炎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性味:味辛;微苦;性平。功能主治:疏风清热;祛痰止咳;消肿止痛。主感冒;咳嗽;头痛;腹痛;痢疾;肝炎;风湿痹痛;疝气;***;跌打伤肿;疮痈;毒蛇咬伤。
白栎蔀:基原:为壳斗科植物白栎果实上带有虫瘿的总苞。化学成份:白栎的壳斗、树皮均含鞣质,种子含淀粉30%。性味:苦;涩;性平。功能主治:理气消积;明目解毒。主疳积;疝气;泄泻;痢疾;火眼赤痛;疮疖。
姜味草:基原:为唇形科植物姜味草的全草。性味:苦辛,温。功能主治:温中,理气,止痛。治吐逆,噎膈,胃痛,腹痛,寒疝疼痛。
降香:基原:为豆科植物降香檀树干和根的心材。性味:辛;温;无毒。归经:肝;脾;肺;心经。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止血定痛,降气,辟秽。主胸胁疼痛,跌打损伤,创伤出血,以及寒疝疼痛或秽浊内阻之呕吐腹痛。
萝芙木茎叶:基原:为夹竹桃科植物萝芙木的茎叶。化学成份:萝芙木茎含四氢蛇根碱即δ-育享宾。叶含马蹄叶碱,洋槐甙。根、茎叶还含萝芙木甲素。药理作用:1.对心管的作用:叶和根的水浸剂或酸性乙醇浸剂100-150mg/kg,对***有立即降压作用,维持约1小时;根皮煎剂750mg/kg给***灌胃,30分钟开始降压,维持约数小时,若以30mg/kg肌内注射则血压旋即下降,约5分钟后又逐渐回升。2.对中枢神经的作用:利血平能释放和排空脑内的神经胺类如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等,这些中枢作用被认为和利血平的安定作用相关。性味:苦;性凉。归经:肺;脾;肝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消肿;降压。主咽喉肿痛;跌打瘀肿;毒蛇咬伤;高血压。
试验例1本发明所得一种治疗疝气的中药组合物(实施例5)的临床应用: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9年10月-2013年7月,选取来我院治疗的疝气患者共300例,其中男性患者215例,女性患者85例。年龄在3-62岁。其中其中腹股沟斜疝148例,腹股沟直疝86例,腹壁疝患者42例、脐疝患者24例。
1.2症状表现:幼儿主要为哭闹、站立或用力过大时,发现腹股沟处有肿物突起或阴囊增大,平卧后可缩小至完全消失,部分患儿尚需用手轻轻推压肿物方可还纳腹腔。成人表现为小腹肿块,阴囊增大,时聚时散,时上时下,卧则入腹,立则突起或入阴囊,坠胀疼痛。
1.3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其中实验组服用本发明所得产品,服用方法:。对照组服用其他药品(如消疝1+1、橘核疝气丸、消疝贴等常规药品),共观察治疗三个疗程。
1.4疗效评价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停药一个月后未见复发;
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但腹内压增高时则小腹略感坠胀;
好转:临床症状及体征减轻,腹内压增高时小腹可扪及肿块;
无效:治疗后症状及体征无改善或加重。
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好转例数)/总实验例数×100%。
1.5治疗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结果如表1所示:
表1: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
治疗效果:实验组治愈139例,显效39例,好转18例;无效4例(2%),总有效率98%。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可知,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本发明选择龙眼核、东风橘、木天蓼子、甘遂、白云花根、刀豆、灯笼草、慈竹笋、地菍、防风、山橘和柑核等共17味主要原料药制备而成。方中,龙眼核具有行气散结的作用;木天蓼子祛风通络,活血行气,散寒止痛;白云花根祛风除湿,止咳平喘,散瘀痛;刀豆温中下气,益肾补元;防风解表祛风,胜湿,止痉;柑核温肾止痛;行气散结;降香活血散瘀,止血定痛;萝芙木茎叶清热解毒;活血消肿。诸药合用,具有理气散寒、祛风除湿、温肾止痛的功效,值得临床应用。治疗三个疗程,治疗组有效率为98%,对照组仅为78%。
应当指出的是,具体实施方式只是本发明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很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以本发明所明确公开的或根据文件的书面描述毫无异议的得到的,均应认为是本专利所要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治疗疝气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龙眼核7-13;东风橘12-17;木天蓼子5-10;甘遂7-12;白云花根9-13;刀豆11-15;灯笼草10-17;慈竹笋7-13;地菍9-16;防风13-18;山橘10-17;柑核8-15;隔山香12-17;白栎蔀16-22;姜味草13-18;降香6-10;萝芙木茎叶9-1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疝气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龙眼核9-11;东风橘13.5-15.5;木天蓼子6.5-8.5;甘遂8.5-10.5;白云花根10-12;刀豆12-14;灯笼草11.5-15.5;慈竹笋9-11;地菍11-14;防风14-17;山橘12-15;柑核10-13;隔山香13-16;白栎蔀18-20;姜味草14.5-16.5;降香7.5-8.5;萝芙木茎叶11-1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疝气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龙眼核10;东风橘14.5;木天蓼子7.5;甘遂9.5;白云花根11;刀豆13;灯笼草13.5;慈竹笋10;地菍12.5;防风15.5;山橘13.5;柑核11.5;隔山香14.5;白栎蔀19;姜味草15.5;降香8.0;萝芙木茎叶13。
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治疗疝气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将其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汤剂,制备方法如下:
(1)柑核洗净,置于炒制容器内,中火加热炒至深黄色,取出放凉,研成细粉,备用;白栎蔀、木天蓼子和龙眼核分别置于无烟武火上,烧灰存性,研成细粉备用;
(2)刀豆洗净,加13%的白酒浸泡20-40分钟(优选浸泡30分钟),然后置于蒸锅内,中火加热,蒸至熟透,捣烂,晒干,研细粉,备用;
(3)东风橘、灯笼草、慈竹笋、地菍、山橘、隔山香、姜味草和萝芙木茎叶置于药锅中,加清水没过药材3-5cm,文火加热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33-47分钟(优选第一次煎煮40分钟),第二次煎煮24-40分钟(优选第二次煎煮32分钟),合并两次煎液,过滤,滤液备用;
(4)将甘遂、白云花根、防风和降香置于瓦罐内,加入6.5-8.5倍原料药量的冷水(优选加入7.5倍原料药量的冷水),于室温下浸泡,然后大火加热至沸,转文火煎煮三次,每次各煎煮24-40分钟(优选每次各煎煮32分钟),合并三次煎液,过滤,滤液备用;
(5)将步骤(3)和(4)所得滤液混合,加入步骤(1)和(2)处理后的原料药粉,继续文火加热煎煮14-24分钟(优选文火加热煎煮20分钟),过滤,滤液经灭菌,冷却后,封装即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疝气的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浸泡的时间为2.4-3.6小时(优选的浸泡的时间为2.8-3.2小时,更加优选的浸泡的时间为3.0小时)。
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治疗疝气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将其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胶囊剂,制备方法如下:
(1)将刀豆、白栎蔀、龙眼核、柑核和降香置于中药干燥器中,于70-76℃干燥20-46分钟(优选于73℃干燥33分钟),然后趁热粉碎成细粉,备用;山橘和木天蓼子分别切碎块,备用;
(2)将步骤(1)处理后的原料药置于中药提取器中,加入3.5-5.5倍原料药量的65%-85%的乙醇(优选加入4.5倍原料药量的75%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两次,第一次回流提取41-57分钟(优选第一次回流提取50分钟),第二次回流提取27-45分钟(优选第二次回流提取36分钟),合并两次醇提液,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15-1.18的清膏,真空干燥得干膏粉,研细,备用;
(3)将除步骤(1)以外的原料药置于药锅内,加入30-40℃的冷水浸泡1-3小时(优选加入35℃的冷水浸泡2小时),然后大火加热煮沸,转小火慢煎三次,第一次和第二次各煎煮43-59分钟(优选第一次和第二次各煎煮50分钟),第三次煎煮19-27分钟(优选第三次煎煮23分钟),合并三次煎液,三层棉纱布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75℃相对密度为1.22-1.25的稠膏,备用;
(4)将步骤(2)所得干膏粉加入到上述稠膏中,同时加入质量分数为11.5%的可压性淀粉和质量分数为7.5%的羟丙甲基纤维素钠,机械搅拌使充分混匀,置于制粒机中制粒,干燥,过四号筛,包装,即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治疗疝气的中药胶囊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真空干燥的温度为70-80℃(优选的真空干燥的温度为73-77℃,更加优选的真空干燥的温度为75℃)。
8.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治疗疝气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将其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颗粒剂,制备方法如下:
(1)刀豆加水没过药面2-3cm,大火加热至沸,转文火慢煎3.0-3.8小时(优选文火慢煎3.4小时),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75℃相对密度为1.13-1.15的清膏,喷雾干燥得干膏粉,放凉,研细备用;降香除去杂质,劈成小块,碾成细粉,备用;
(2)木天蓼子和柑核分别置炒制容器内,中火加热,炒制表面深黄色略有焦斑,取出放凉,捣碎并研成细粉,备用;龙眼核置于白酒中浸泡30-40分钟(优选浸泡35分钟),取出,文火加热炒至爆裂为度,放凉,研细粉备用;
(3)将除步骤(1)和(2)以外的原料药充分干燥,粉碎成细粉,平铺于渗漉筒内,以乙醇为溶剂,没过药面4cm左右,浸润15-25分钟(优选浸润20分钟),然后按照渗漉法渗漉,待收集的渗漉液量为原料药量的10-14倍(优选收集的渗漉液量为原料药量的12倍)时停止渗漉,过滤,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25-1.28的稠膏,喷雾干燥得干膏粉,研细,备用;
(4)将步骤(1)-(3)处理后的原料药粉混合,过100-160目筛(优选过130目筛),加入蔗糖细粉和玉米淀粉(混合药粉:蔗糖细粉:玉米淀粉=6:1.3:0.75),搅拌使之混合均匀,干法制粒,整粒,分装,即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治疗疝气的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乙醇的质量浓度为55%-75%(优选的乙醇的质量浓度为60%-70%,更加优选的乙醇的质量浓度为65%)。
10.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治疗疝气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将其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片剂,制备方法如下:
(1)刀豆置于姜水中浸泡30-60分钟(优选浸泡45分钟),取出,捣碎;山橘除去杂质,洗净,置于粉碎机中粉碎成泥状,与刀豆一同置于热风干燥机中,于75-85℃干燥22-36分钟(优选于80℃干燥30分钟),取出放凉,研磨成细粉,备用;
(2)将剩余原料药充分干燥,置于粉碎机中粉碎成细粉,与步骤(1)处理后的原料药粉混合均匀,过115-145目筛(优选过130目筛),得混合细粉,备用;
(3)将上述药粉按照0.25-0.45g/片的计量(优选按照0.35g/片的计量),加工制成片状剂型,即得。
CN201510389280.4A 2015-07-06 2015-07-06 一种治疗疝气的中药组合物及制法 Pending CN10503133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89280.4A CN105031330A (zh) 2015-07-06 2015-07-06 一种治疗疝气的中药组合物及制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89280.4A CN105031330A (zh) 2015-07-06 2015-07-06 一种治疗疝气的中药组合物及制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31330A true CN105031330A (zh) 2015-11-11

Family

ID=544386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89280.4A Pending CN105031330A (zh) 2015-07-06 2015-07-06 一种治疗疝气的中药组合物及制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3133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98206A (zh) * 2019-12-25 2020-03-24 程爱国 治疗婴儿脐疝的外敷贴剂及制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74350A (zh) * 2011-07-11 2011-12-14 李建德 一种治疗疝气的中药
KR20140082777A (ko) * 2011-10-03 2014-07-02 미투아스 메디칼 사알릿 히즈멧뜨리 다니시만리치 이흐라자트 잇트할라트 리미딧 시르키티 자성 확산 패치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74350A (zh) * 2011-07-11 2011-12-14 李建德 一种治疗疝气的中药
KR20140082777A (ko) * 2011-10-03 2014-07-02 미투아스 메디칼 사알릿 히즈멧뜨리 다니시만리치 이흐라자트 잇트할라트 리미딧 시르키티 자성 확산 패치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马勇: "中药治疗疝气的临床效果分析", 《中国医药指南》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98206A (zh) * 2019-12-25 2020-03-24 程爱国 治疗婴儿脐疝的外敷贴剂及制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99959B (zh) 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01267B (zh) 一种治疗高血压和/或动脉粥样硬化的中药组合物及应用
CN105343593A (zh) 一种降压降脂的夏枯草保健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31330A (zh) 一种治疗疝气的中药组合物及制法
CN103463449A (zh) 一种用于治疗痔疮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应用
CN105853628A (zh) 一种治疗小儿鞘膜积液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53901A (zh) 癌症病人放化疗期间服用的制剂及制法
CN104983886A (zh) 治疗便秘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4758701A (zh) 一种胃结石碎石后护理治疗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71553A (zh) 治疗胃癌的健脾补肾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4958596A (zh) 疝气患者服用的中药组合物
CN104324252A (zh) 一种治疗突发性眩晕的中药制剂
CN104707003B (zh) 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的中药胶囊
CN105031335A (zh) 一种胃结石微波碎石后护理治疗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84646A (zh) 一种治疗小儿疝气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67650A (zh) 慢性痢疾活血止痢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4998212A (zh) 医治***的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40390A (zh) 治疗鹤膝风的中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58599A (zh) 一种治疗疝气的中药外用剂及制法
CN104825977A (zh) 一种治疗脾虚伤食型产后伤食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4606562A (zh) 一种治疗胸腔积液的行水通络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5902822A (zh) 脐灸行气止痛增效贴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58552A (zh) 治疗疝气的中药方剂
CN103028028A (zh) 一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中药剂
CN108938952A (zh) 一种治疗结石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343000 Ji'an city of Jiangxi Province, Jizhou District Jinggangshan Road No. 64 Hong Kang District 3 building 1-502

Applicant after: Zhang Guangzheng

Address before: 250000 Shandong Province, Lixia District, Ji'nan Road, No. 29

Applicant before: Zhang Guangzheng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11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