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98673A - 氮、硫共掺杂碳载非贵金属型氧还原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氮、硫共掺杂碳载非贵金属型氧还原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98673A
CN104998673A CN201510340703.3A CN201510340703A CN104998673A CN 104998673 A CN104998673 A CN 104998673A CN 201510340703 A CN201510340703 A CN 201510340703A CN 104998673 A CN104998673 A CN 1049986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pt
weight portion
catalyst
nitrogen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4070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98673B (zh
Inventor
黎华明
阳梅
陈红飙
高勇
杨端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gt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angt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gt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angt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034070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98673B/zh
Publication of CN1049986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986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986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9867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Landscapes

  •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为氮、硫共掺杂碳载非贵金属型氧还原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公开一种M-N-S-C氧还原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催化剂的原料包括三吡咯-[1,3,5]-三嗪(TPT)和噻吩(Tp)的共聚物P(TPT+Tp)和非贵金属盐;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采用Friedel-Crafts反应合成三吡咯-[1,3,5]-三嗪(TPT)和噻吩(Tp)的共聚物P(TPT+Tp);(2)将P(TPT+Tp)、非贵金属盐加入到乙醇中,置于超声分散仪中超声使整个体系分散均匀,再蒸干乙醇,置于真空干燥箱中于80℃干燥4h;(3)第一次热处理,得到氮掺杂碳材料;(4)所得氮掺杂碳材料用稀酸充分洗涤;(5)第二次热处理,即得M-N-C氧还原催化剂。

Description

氮、硫共掺杂碳载非贵金属型氧还原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氧还原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的说,是一种M-N-S-C氧还原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燃料电池科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氧还原反应(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ORR)是最重要的电催化反应之一,是燃料电池和金属-空气电池等装置中非常关键的过程。铂以及铂基催化剂是目前催化活性最高且最常用的ORR催化剂,但其价格昂贵、资源有限,且长时间运行稳定性欠佳,严重阻碍了燃料电池等相关领域的发展。因此,研究和开发高活性高稳定性的非贵金属催化剂,对降低燃料电池成本、加速其商业化进程意义重大。
采用地球上贮藏丰富的廉价金属元素替代铂用作ORR催化剂无疑具有可观的前景。因此,对非贵金属ORR催化材料的研究也是目前燃料电池领域研究的热点。氮掺杂碳载非贵金属(以下简称M-N-C)催化剂一般是通过热处理各种过渡金属、氮源和碳源前驱体得到的。M-N-C催化剂中的氮含量和价态结构对催化剂ORR活性和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通常的氮源前驱体材料有含氮有机小分子(如乙二胺、氨气、乙腈等)、含氮杂环化合物(如邻二氮菲、酞菁、卟啉等)、含氮有机聚合物(如聚苯胺、聚吡咯等)。碳源前驱体对提高M-N-C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方面起很大作用,并且对催化剂中氮的含量和价态结构都有着不同的影响。
Cote等在1000℃条件下,采用不同的含氮前驱体如聚丙烯腈、酞菁、7,7,8,8-四氰基对苯醌二甲烷、CH3CN、NH3,制备出Fe(OH)2-N-C催化剂,研究结果表明,以酞菁为氮源前驱体的催化剂的ORR活性最好(Journal of Catalysis,2006,239:83-86)。Enrburger等研究发现,对于相同金属盐和氮源前驱体,使用高比表面积碳载体制备的M-N-C催化剂的ORR活性更高(Journal of Colloid andInterface Science,1983,91:151-159)。中国专利CN101859906A公布了一种将氯化钴、氮源(三聚氰胺或六次甲基四胺)、炭黑(乙炔黑或Vulcan XC-72R)机械研磨混合,在氮气保护下高温热处理制得M-N-C催化剂。中国专利CN103170334A公开了一种碳载钴氧化物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通过溶剂热反应对碳载体表面进行修饰,室温下碳载过渡金属氧化物,得到的催化剂ORR活性高,成本低。
上述催化剂制备方法大都较为复杂,制备过程工艺条件不易控制,不利于催化剂产业化。因此,发展价格低廉、制备工艺简单且具有高活性和稳定性的氮掺杂ORR电催化剂体系,对于推动燃料电池的发展及产业化进程具有重大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价格低廉、制备工艺简单且具有高活性和稳定性的M-N-S-C氧还原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用的P(TPT+Tp)同时作为氮源、硫源和碳源前驱体,可通过简单热处理制备出性能更优异的ORR电催化剂。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氮、硫共掺杂碳载非贵金属型(M-N-S-C)氧还原催化剂(简称M-N-S-C氧还原催化剂),它是通过将包含(i)三吡咯-[1,3,5]-三嗪(TPT)和噻吩(Tp)的共聚物即P(TPT+Tp)与(ii)非贵金属盐两种组分的一种初级混合物在惰性气氛中在700-1000℃、优选750-950℃、更优选800-900℃的温度下进行第一次热处理获得氮掺杂碳材料,然后将氮掺杂碳材料用稀的无机酸进行酸洗处理,最后将酸洗过的材料在惰性气氛中在700-1000℃、优选750-950℃、更优选800-900℃的温度下进行第二次热处理而最终获得的。
优选,作为组分(ii)的非贵金属盐是过渡金属的盐。更优选是过渡金属的硝酸盐、醋酸盐、硫酸盐或氯化物。更优选是选自于Mn、Fe、Co、Ni、Cu中的一种或两种或更多种金属的盐。进一步优选是选自于Mn、Fe、Co、Ni、Cu中的一种或两种或更多种金属的硝酸盐、醋酸盐、硫酸盐或氯化物。
优选,作为组分(i)的P(TPT+Tp)与作为组分(ii)的非贵金属盐的质量比为1:0.06-1,优选1:0.08-0.9,更优选为1:0.12-0.8,更优选1:0.15-0.7,更优选1:0.18-0.6,更优选1:0.2-0.5。
优选的是,作为组分(i),三吡咯-[1,3,5]-三嗪(TPT)和噻吩(Tp)的共聚物,即P(TPT+Tp),是由三吡咯-[1,3,5]-三嗪(TPT)和噻吩(Tp)两种单体在双官能的烷基化试剂或酰基化试剂和Friedel-Crafts反应催化剂存在下通过Friedel-Crafts反应所合成的。
优选,组分(i),三吡咯-[1,3,5]-三嗪(TPT)和噻吩(Tp)的共聚物,即P(TPT+Tp),是由1:0.2-10、优选1:0.4-8、更优选1:0.6-6、更优选1:0.7-5的重量比的三吡咯-[1,3,5]-三嗪(TPT)和噻吩(Tp)两种单体在双官能的烷基化试剂或酰基化试剂和Friedel-Crafts反应催化剂存在下通过Friedel-Crafts反应所合成的。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方案,还提供一种M-N-S-C氧还原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或制备上述催化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共聚物P(TPT+Tp)的制备:由1:0.2-10、优选1:0.4-8、更优选1:0.6-6、更优选1:0.7-5的重量比的三吡咯-[1,3,5]-三嗪(TPT)和噻吩(Tp)两种单体在溶剂中在双官能的烷基化试剂或酰基化试剂和Friedel-Crafts反应催化剂存在下通过Friedel-Crafts反应制备三吡咯-[1,3,5]-三嗪(TPT)和噻吩(Tp)的共聚物P(TPT+Tp),即组分(i),
(2)初级混合物的形成:将1重量份的作为组分(i)的P(TPT+Tp)与0.06-1重量份(优选0.08-0.9,更优选0.12-0.8,更优选0.15-0.7,更优选0.18-0.6,更优选0.2-0.5重量份)的作为组分(ii)的非贵金属盐在溶剂(如乙醇)中均匀分散,干燥,获得包含组分(i)和组分(ii)的一种初级混合物,
(3)第一次热处理:将步骤(2)中获得的初级混合物在惰性气氛中在700-1000℃、优选750-950℃、更优选800-900℃的温度下进行一次热处理,获得氮掺杂碳材料。
(4)酸洗步骤:用稀的无机酸对氮掺杂碳材料进行酸洗。
(5)第二次热处理:将经过酸洗后的材料再次在惰性气氛中在700-1000℃、优选750-950℃、更优选800-900℃的温度下进行二次热处理,获得最终产品M-N-S-C氧还原催化剂。
更具体而言,还提供一种M-N-S-C氧还原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共聚物P(TPT+Tp)的制备:按照1:0.2-10、优选1:0.4-8、更优选1:0.6-6、更优选1:0.7-5的重量比,将1重量份的三吡咯-[1,3,5]-三嗪(TPT)和0.2-10重量份(优选0.4-8、更优选0.6-6、更优选0.7-5)的噻吩(Tp)溶于溶剂(例如15-50重量份,如20-40重量份)中,再加入0.5-10重量份(优选1-4重量份)的双官能的烷基化试剂或酰基化试剂,加入重量份为0.5-12重量份(优选1.2-6重量份)的Friedel-Crafts反应催化剂,在搅拌下反应(例如,于25-50℃搅拌反应2-10小时(优选3-6小时),再升至60-100℃搅拌反应15-25小时);反应完毕,倒入甲醇或乙醇(例如60-400重量份)中分离、过滤、水洗、干燥,得到(P(TPT+Tp));
(2)初级混合物的形成:将1重量份的作为组分(i)的P(TPT+Tp)与0.06-1重量份(优选0.08-0.9,更优选0.12-0.8,更优选0.15-0.7,更优选0.18-0.6,更优选0.2-0.5重量份)的作为组分(ii)的非贵金属盐加入到乙醇或甲醇(例如50~200份)中,超声波处理(例如120~300min)使整个体系分散均匀;蒸干乙醇或甲醇,干燥(例如置于真空干燥箱中于60-100℃干燥2-10h),得到包含共聚物和非贵金属盐的初级混合物;
(3)第一次热处理:将步骤(2)所得混合物在惰性气体中在700-1000℃、优选750-950℃、更优选800-900℃的温度下进行第一次热处理,得到氮掺杂碳材料;
(4)酸洗:所得氮掺杂碳材料用稀的无机酸(例如用稀的无机酸于50~80℃洗涤5~10h),过滤,水洗至中性后干燥(例如置于真空干燥箱中于60-100℃干燥2-10h);
(5)第二次热处理:将步骤(4)得到的氮掺杂碳材料再在惰性气体中在700-1000℃、优选750-950℃、更优选800-900℃的温度下进行第二次热处理,即得M-N-S-C氧还原催化剂。
优选,步骤(1)中所述双官能的烷基化试剂为双卤代C2-C6链烷烃、直链或支链C2-C12链烯烃、直链或支链C3-C10二元醇或者具有总共3-18个碳原子的双醚(如二甲氧基甲烷CH3OCH2OCH3)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
双官能的酰基化试剂为总共具有3-12个C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双酰卤、总共具有4-8个C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双酸酐或者总共具有4-10个C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双羧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步骤(1)中所述溶剂为硝基苯、硝基甲烷、四氯乙烷、二氯乙烷、四氯化碳、二硫化碳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步骤(1)中所述Friedel-Crafts反应催化剂为AlCl3、FeCl3、SnCl4、ZnCl2、H2SO4、H3PO4、BF3、HF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步骤(2)中所述的作为组分(ii)的非贵金属盐是过渡金属的盐。更优选是过渡金属的硝酸盐、醋酸盐、硫酸盐或氯化物。更优选是选自于Mn、Fe、Co、Ni、Cu中的一种或两种或更多种金属的盐。更优选是选自于Mn、Fe、Co、Ni、Cu中的一种或两种或更多种金属的硝酸盐、醋酸盐、硫酸盐或氯化物。
优选,步骤(3)和(5)中所述的惰性气体为:Ar、He、N2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步骤(4)中所述的稀的无机酸为盐酸、硫酸、硝酸、磷酸、高氯酸、氢氟酸等无机酸中的一种。一般,稀的无机酸的浓度为0.05~5mol/L,优选为0.1~3mol/L,更优选为0.2~1mol/L。
优选,上述双卤代链烷烃中的卤原子为氟、氯、溴、碘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步骤(3)和(5)中所述热处理时间为30~120min。
本发明中三吡咯-[1,3,5]-三嗪(TPT)的结构式为:
由于本申请获得的共聚物具有交联结构,因此,很难用准确的结构式来表示其结构。
例如,当使用双醚(如二甲氧基甲烷CH3OCH2OCH3)或当使用双卤代C2-C6链烷烃(即X-(CH2)n-X,其中n是2-6)作为烷基化剂时,本发明中聚合物P(TPT+Tp)的部分结构为:
其中亚烷基―(CH2)n―是来源于二甲氧基甲烷中的亚甲基(n=1),或来源于双卤代C2-C6链烷烃,例如1,2-二氯乙烷(n=2),1,3-二溴丙烷(n=3)。
本发明提供的氧还原催化剂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采用Friedel-Crafts反应合成的聚合物(P(TPT+Tp))为交联结构,经过先后两次热处理得到的M-N-S-C氧还原催化剂是多孔结构,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石墨化程度较高。多孔结构形成了更多的催化活性中心,还利于反应物和电解质的扩散传递,因此所得催化剂不仅具有很好的ORR催化活性,还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和抗甲醇性能。
采用旋转圆盘电极和线性伏安扫描法、电化学交流阻抗法、计时电流法考察该催化剂在碱性条件下氧还原催化活性。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较高的ORR催化活性以及优异的稳定性和抗甲醇性能:以Ag/AgCl为参比电极、Pt丝为对电极、涂覆有催化剂的直径为3mm的玻碳电极为工作电极组成三电极测试体系,以O2饱和的0.1mol/L KOH溶液为电解液进行一系列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本发明的氧还原催化剂有很好的起始电位(0.042V),优于商业Pt/C的起始电位(0V);同时,该催化剂具有优异的稳定性,经过10000s的测试,电流密度损失率为10%,而商业Pt/C的电流密度损失率为30%。该催化剂具有优异的抗甲醇性能,在145s加入甲醇后,电流密度基本上没有发生明显的衰减,而商业Pt/C的电流密度迅速衰减到初始值的71%。
附图说明
图1、按实施例1所制备的聚合物的红外光谱图。
图2、按实施例1所制备的催化剂的氮气吸附脱附等温线图。
图3、按实施例1所制备的催化剂的孔尺寸分布图。
图4、按实施例1所制备的催化剂以及商业Pt/C催化剂(Johnson Matthey)的循环伏安曲线(测试条件:O2饱和的0.1M KOH溶液,扫速为50mV/s)
图5、按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所制备的催化剂以及商业Pt/C催化剂(Johnson Matthey)在转速1600rpm下的旋转圆盘电极极化曲线(测试条件:旋转圆盘电极,O2饱和的0.1M KOH溶液,扫速为10mV/s)。
图6、按实施例1所制备的催化剂和商业Pt/C催化剂(Johnson Matthey)的电流~时间的计时安培曲线。(测试条件:旋转圆盘电极,O2饱和的0.1MKOH溶液,扫速为10mV/s,工作电压-0.25V,转速1600rpm)
图7、按实施例1所制备的催化剂和商业Pt/C催化剂(Johnson Matthey)的电流~时间的计时安培曲线。(测试条件:旋转圆盘电极,O2饱和的0.1MKOH溶液,扫速为10mV/s,工作电压-0.25V,转速1600rpm,10wt%甲醇加入的时间约为145s)。
具体实施方式
在实施例中使用的原料
噻吩:阿拉丁化学试剂公司,AR。
硝基苯:天津市富宇精细化工有限公司,AR。。
二乙基醚:阿拉丁化学试剂公司,AR。
三氯化铝:萨恩化学技术有限公司,AR。
甲醇: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AR。
三氯化铁:阿拉丁化学试剂公司,AR。
乙醇:天津市富宇精细化工有限公司,AR。
硫酸: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AR。
Nafion溶液:美国DuPont,5%。
醋酸镍:阿拉丁化学试剂公司,AR。
硫酸铜:阿拉丁化学试剂公司,AR。
三吡咯-[1,3,5]-三嗪:参照文献Electrochim.Acta 38(1993)2481–2484.合成。
在实施例中使用的设备:旋转圆盘电极:ATA-1B,江苏江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Thermo Nieolet 6700,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透射电子显微镜TEM:JEOL-2010,日本。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仪:Tristar Ⅱ 3020,美国Micromeritics公司。
制备例
三吡咯-[1,3,5]-三嗪(TPT)的合成:
将6.78g(0.10mol)吡咯,80mL无水四氢呋喃加入至250mL的单口圆底烧瓶中,在冰浴下,将KOH(8.86g,0.15mol)加入上述体系中,升至室温反应3h,再分批加入5.59g(0.03mol)三聚氰氯,在室温下继续搅拌18h。反应完毕,将反应体系倾倒入250mL冰水浴中沉降、过滤,再用去离子水洗涤三次(200mL×3),然后置于80℃真空干燥箱干燥24h。所得粗产物用15mL丙酮和乙醇混合溶剂(丙酮:乙醇为4:1)重结晶,过滤、乙醇洗涤,将所得灰白色固体室温真空干燥至恒重,4.64g,产率56%,熔点:210℃。
实施例1
(1)合成(P(TPT+Tp)):将55g(0.2mol)三吡咯-[1,3,5]-三嗪(TPT)、50.5g(0.6mol)噻吩(Tp)溶于2000mL硝基苯中,再加入18.26g(0.24mol)二甲氧基甲烷和32.28g(0.24mol)无水三氯化铝,于45℃搅拌5h,再升至80℃搅拌19h;反应完毕,倒入10L甲醇中沉降、过滤、水洗(1000mL×2),干燥备用;聚合物P(TPT+Tp)的红外光谱如图1所示。
聚合物的部分结构(即重复单元)如下所示:
式中n=1;
(2)将2.5g(P(TPT+Tp))、0.7g三氯化铁加入到300mL乙醇中,超声180min使整个体系分散均匀,再蒸干乙醇,置于真空干燥箱中于80℃干燥4h;
(3)所得3.2g粉末状固体在N2气氛中于900℃热处理1h,得到0.9g氮掺杂碳材料;
(4)所得氮掺杂碳材料用2000mL0.5M稀硫酸于80℃洗涤8h,过滤、水洗至中性后置于真空干燥箱中于80℃干燥4h;
(5)酸洗干燥后的氮掺杂碳材料0.5g再在N2气氛中于900℃热处理1h,即得0.4gM-N-S-C氧还原催化剂,记为Fe-N-S-C-900。
催化剂性能测试方法(以下各实施例得到催化剂及用于对比的商业Pt/C(Johnson Matthey)均用此方法测试)
(1)称取催化剂2mg,加入到1mL Nafion-乙醇(1.5/98.5vol/vol)溶液中,超声分散30min,移取上述催化剂悬浮液20μL,分次滴加到直径为3mm的旋转圆盘玻碳电极上,自然干燥。
(2)电化学测试所用仪器为CHI760D电化学工作站(上海辰华)。将上述电极作为工作电极置于O2饱和的0.1M KOH溶液中,以Ag/AgCl为参比电极、Pt丝为对电极,以10mV/s的扫速,测试旋转圆盘电极在1600rpm转速下的极化曲线,考察该催化剂氧还原过程的反应动力学。
(3)在上述体系中,在电压-0.25V下,以转速1600rpm测试所制备的催化剂和商业Pt/C催化剂(Johnson Matthey)的电流~时间的计时安培曲线。
(4)在上述体系中,在电压-0.25V下,以转速1600rpm测试所制备的催化剂和商业Pt/C催化剂(Johnson Matthey)的电流~时间的计时安培曲线(10wt%甲醇加入的时间约为145s)。
本实施例的产品的各项性能列于附图1-6中。
实施例2
(1)合成(P(TPT+Tp)):将55g(0.2mol)三吡咯-[1,3,5]-三嗪(TPT)、50.5g(0.6mol)噻吩(Tp)溶于2000mL硝基苯中,再加入24g(0.24mol)二氯乙烷和32.28g(0.24mol)无水三氯化铝,于45℃搅拌5h,再升至80℃搅拌19h;反应完毕,倒入10L甲醇中沉降、过滤、水洗(1000mL×2),干燥备用;聚合物P(TPT+Tp)的红外光谱图如图1所示;
(2)将2.5g(P(TPT+Tp))、0.7g三氯化铁加入到300mL乙醇中,超声180min使整个体系分散均匀,再蒸干乙醇,置于真空干燥箱中于80℃干燥4h,获得初级混合物;
(3)所得3.2g粉末状固体在N2气氛中于800℃热处理1h,得到0.95g氮掺杂碳材料;
(4)所得氮掺杂碳材料用2000mL 0.5M稀硫酸于80℃洗涤8h,过滤、水洗至中性后置于真空干燥箱中于80℃干燥4h;
(5)酸洗干燥后的氮掺杂碳材料0.5g再在N2气氛中于800℃热处理1h,即得0.41g M-N-S-C氧还原催化剂,记为Fe-N-S-C-900。
催化剂性能测试方法(以下各实施例得到催化剂及用于对比的商业Pt/C(Johnson Matthey)均用此方法测试)
(1)称取催化剂2mg,加入到1mL Nafion-乙醇(1.5/98.5vol/vol)溶液中,超声分散30min,移取上述催化剂悬浮液20μL,分次滴加到直径为3mm的旋转圆盘玻碳电极上,自然干燥。
(2)电化学测试所用仪器为CHI760D电化学工作站(上海辰华)。将上述电极作为工作电极置于O2饱和的0.1M KOH溶液中,以Ag/AgCl为参比电极、Pt丝为对电极,以10mV/s的扫速,测试旋转圆盘电极在1600rpm转速下的极化曲线,考察该催化剂氧还原过程的反应动力学。
(3)在上述体系中,在电压-0.25V下,以转速1600rpm测试所制备的催化剂和商业Pt/C催化剂(Johnson Matthey)的电流~时间的计时安培曲线。
(4)在上述体系中,在电压-0.25V下,以转速1600rpm测试所制备的催化剂和商业Pt/C催化剂(Johnson Matthey)的电流~时间的计时安培曲线(10wt%甲醇加入的时间约为145s)。
实施例3
(1)合成(P(TPT+Tp)):将55g(0.2mol)三吡咯-[1,3,5]-三嗪(TPT)、50.5g(0.6mol)噻吩(Tp)溶于2000mL硝基苯中,再加入24g(0.24mol)二氯乙烷和32.28g(0.24mol)无水三氯化铝,于45℃搅拌5h,再升至80℃搅拌19h;反应完毕,倒入10L甲醇中沉降、过滤、水洗(1000mL×2),干燥备用;
(2)将2.5g(P(TPT+Tp))、0.7g醋酸镍加入到300mL乙醇中,超声180min使整个体系分散均匀,再蒸干乙醇,置于真空干燥箱中于80℃干燥4h;
(3)所得3.2g粉末状固体在N2气氛中于900℃热处理1h,得到1.0g氮掺杂碳材料;
(4)所得氮掺杂碳材料用2000mL0.5M稀硫酸于80℃洗涤8h,过滤、水洗至中性后置于真空干燥箱中于80℃干燥4h;
(5)酸洗干燥后的氮掺杂碳材料0.6g再在N2气氛中于900℃热处理1h,即得0.5gM-N-S-C氧还原催化剂,记为Ni-N-S-C-900。
实施例4
(1)合成(P(TPT+Tp)):将55g(0.2mol)三吡咯-[1,3,5]-三嗪(TPT)、50.5g(0.6mol)噻吩(Tp)溶于2000mL硝基苯中,再加入24g(0.24mol)二氯乙烷和32.28g(0.24mol)无水三氯化铝,于45℃搅拌5h,再升至80℃搅拌19h;反应完毕,倒入10L甲醇中沉降、过滤、水洗(1000mL×2),干燥备用;
(2)将2.5g(P(TPT+Tp))、0.7g硫酸铜加入到300mL乙醇中,超声180min使整个体系分散均匀,再蒸干乙醇,置于真空干燥箱中于80℃干燥4h;
(3)所得3.2g粉末状固体在N2气氛中于900℃热处理1h,得到1.0g氮掺杂碳材料;
(4)所得氮掺杂碳材料用2000mL0.5M稀硫酸于80℃洗涤8h,过滤、水洗至中性后置于真空干燥箱中于80℃干燥4h;
(5)酸洗干燥后的氮掺杂碳材料0.7g再在N2气氛中于900℃热处理1h,即得0.5gM-N-S-C氧还原催化剂,记为Cu-N-S-C-900。
实施例5
(1)合成(P(TPT+Tp)):将55g(0.2mol)三吡咯-[1,3,5]-三嗪(TPT)、50.5g(0.6mol)噻吩(Tp)溶于2000mL硝基苯中,再加入24g(0.24mol)二氯乙烷和32.28g(0.24mol)无水三氯化铝,于45℃搅拌5h,再升至80℃搅拌19h;反应完毕,倒入10L甲醇中沉降、过滤、水洗(1000mL×2),干燥备用;
(2)将2.5g(P(TPT+Tp))、0.7g三氯化铁加入到300mL乙醇中,超声180min使整个体系分散均匀,再蒸干乙醇,置于真空干燥箱中于80℃干燥4h;
(3)所得3.2g粉末状固体在N2气氛中于1000℃热处理1h,得到0.7g氮掺杂碳材料;
(4)所得氮掺杂碳材料用2000mL0.5M稀硫酸于80℃洗涤8h,过滤、水洗至中性后置于真空干燥箱中于80℃干燥4h;
(5)酸洗干燥后的氮掺杂碳材料0.5g再在N2气氛中于1000℃热处理1h,即得0.3gM-N-S-C氧还原催化剂,记为Fe-N-S-C-1000。

Claims (10)

1.一种M-N-S-C氧还原催化剂,它是通过将包含(i)三吡咯-[1,3,5]-三嗪(TPT)和噻吩(Tp)的共聚物即P(TPT+Tp)与(ii)非贵金属盐两种组分的一种初级混合物在惰性气氛中在700-1000℃、优选750-950℃、更优选800-900℃的温度下进行第一次热处理获得氮掺杂碳材料,然后将氮掺杂碳材料用稀的无机酸进行酸洗处理,最后将酸洗过的材料在惰性气氛中在700-1000℃、优选750-950℃、更优选800-900℃的温度下进行第二次热处理而最终获得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中作为组分(ii)的非贵金属盐是过渡金属的盐;优选是过渡金属的硝酸盐、醋酸盐、硫酸盐或氯化物;更优选是选自于Mn、Fe、Co、Ni、Cu中的一种或两种或更多种金属的盐,更优选是选自于Mn、Fe、Co、Ni、Cu中的一种或两种或更多种金属的硝酸盐、醋酸盐、硫酸盐或氯化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催化剂,其中作为组分(i)的P(TPT+Tp)与作为组分(ii)的非贵金属盐的质量比为1:0.06-1,优选1:0.08-0.9,更优选为1:0.12-0.8,更优选1:0.15-0.7,更优选1:0.18-0.6,更优选1:0.2-0.5。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何一项的催化剂,其中组分(i),三吡咯-[1,3,5]-三嗪(TPT)和噻吩(Tp)的共聚物,即P(TPT+Tp),是由三吡咯-[1,3,5]-三嗪(TPT)和噻吩(Tp)两种单体在双官能的烷基化试剂或酰基化试剂和Friedel-Crafts反应催化剂存在下通过Friedel-Crafts反应所合成的。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催化剂,其中组分(i),三吡咯-[1,3,5]-三嗪(TPT)和噻吩(Tp)的共聚物,即P(TPT+Tp),是由1:0.2-10、优选1:0.4-8、更优选1:0.6-6、更优选1:0.7-5的重量比的三吡咯-[1,3,5]-三嗪(TPT)和噻吩(Tp)两种单体在双官能的烷基化试剂或酰基化试剂和Friedel-Crafts反应催化剂存在下通过Friedel-Crafts反应所合成的。
6.一种M-N-S-C氧还原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或制备权利要求1-5中任何一项的催化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共聚物P(TPT+Tp)的制备:由1:0.2-10、优选1:0.4-8、更优选1:0.6-6、更优选1:0.7-5的重量比的三吡咯-[1,3,5]-三嗪(TPT)和噻吩(Tp)两种单体在溶剂中在双官能的烷基化试剂或酰基化试剂和Friedel-Crafts反应催化剂存在下通过Friedel-Crafts反应制备三吡咯-[1,3,5]-三嗪(TPT)和噻吩(Tp)的共聚物P(TPT+Tp),即组分(i),
(2)初级混合物的形成:将1重量份的作为组分(i)的P(TPT+Tp)与0.06-1重量份(优选0.08-0.9,更优选0.12-0.8,更优选0.15-0.7,更优选0.18-0.6,更优选0.2-0.5重量份)的作为组分(ii)的非贵金属盐在溶剂(如乙醇)中均匀分散,干燥,获得包含组分(i)和组分(ii)的一种初级混合物,
(3)第一次热处理:将步骤(2)中获得的初级混合物在惰性气氛中在700-1000℃、优选750-950℃、更优选800-900℃的温度下进行一次热处理,获得氮掺杂碳材料。
(4)酸洗步骤:用稀的无机酸对氮掺杂碳材料进行酸洗。
(5)第二次热处理:将经过酸洗后的材料再次在惰性气氛中在700-1000℃、优选750-950℃、更优选800-900℃的温度下进行二次热处理,获得最终产品M-N-S-C氧还原催化剂。
7.一种M-N-S-C氧还原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或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共聚物P(TPT+Tp)的制备:将1重量份的三吡咯-[1,3,5]-三嗪(TPT)和0.2-10重量份(优选0.4-8、更优选0.6-6、更优选0.7-5)的噻吩(Tp)溶于溶剂(例如 15-50重量份,如20-40重量份)中,再加入0.5-10重量份(优选1-4重量份)的双官能的烷基化试剂或酰基化试剂,加入重量份为0.5-12重量份(优选1.2-6重量份)的Friedel-Crafts反应催化剂,在搅拌下反应(例如,于25-50℃搅拌反应2-10小时(优选3-6小时),再升至60-100℃搅拌反应15-25小时);反应完毕,倒入甲醇或乙醇(例如60-400重量份)中分离、过滤、水洗、干燥,得到P(TPT+Tp);
(2)初级混合物的形成:将1重量份的作为组分(i)的P(TPT+Tp)与0.06-1重量份(优选0.08-0.9,更优选0.12-0.8,更优选0.15-0.7,更优选0.18-0.6,更优选0.2-0.5重量份)的作为组分(ii)的非贵金属盐加入到乙醇或甲醇(例如50~200份)中,超声波处理(例如120~300min)使整个体系分散均匀;蒸干乙醇或甲醇,干燥(例如置于真空干燥箱中于60-100℃干燥2-10h),得到包含共聚物和非贵金属盐的初级混合物;
(3)第一次热处理:将步骤(2)所得混合物在惰性气体中在700-1000℃、优选750-950℃、更优选800-900℃的温度下进行第一次热处理,得到氮掺杂碳材料;
(4)酸洗:所得氮掺杂碳材料用稀的无机酸(例如用稀的无机酸于50~80℃洗涤5~10h),过滤,水洗至中性后干燥(例如置于真空干燥箱中于60-100℃干燥2-10h);
(5)第二次热处理:将步骤(4)得到的氮掺杂碳材料再在惰性气体中在700-1000℃、优选750-950℃、更优选800-900℃的温度下进行第二次热处理,即得M-N-S-C氧还原催化剂。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1)中所述双官能的烷基化试剂为双卤代C2-C6链烷烃、直链或支链C2-C12链烯烃、直链或支链C3-C10二元醇或者具有总共3-18个碳原子的双醚(如二甲氧基甲烷CH3OCH2OCH3)中 的一种或多种;和/或
双官能的酰基化试剂为总共具有3-12个C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双酰卤、总共具有4-8个C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双酸酐或者总共具有4-10个C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双羧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1)中所述溶剂为硝基苯、硝基甲烷、四氯乙烷、二氯乙烷、四氯化碳、二硫化碳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
步骤(1)中所述Friedel-Crafts反应催化剂为AlCl3、FeCl3、SnCl4、ZnCl2、H2SO4、H3PO4、BF3、HF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10.根据权利要求6-9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作为组分(ii)的非贵金属盐是过渡金属的盐;优选是过渡金属的硝酸盐、醋酸盐、硫酸盐或氯化物;更优选是选自于Mn、Fe、Co、Ni、Cu中的一种或两种或更多种金属的盐,更优选是选自于Mn、Fe、Co、Ni、Cu中的一种或两种或更多种金属的硝酸盐、醋酸盐、硫酸盐或氯化物。
CN201510340703.3A 2015-06-18 2015-06-18 氮、硫共掺杂碳载非贵金属型氧还原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9986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40703.3A CN104998673B (zh) 2015-06-18 2015-06-18 氮、硫共掺杂碳载非贵金属型氧还原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40703.3A CN104998673B (zh) 2015-06-18 2015-06-18 氮、硫共掺杂碳载非贵金属型氧还原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98673A true CN104998673A (zh) 2015-10-28
CN104998673B CN104998673B (zh) 2018-01-19

Family

ID=543716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40703.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998673B (zh) 2015-06-18 2015-06-18 氮、硫共掺杂碳载非贵金属型氧还原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98673B (zh)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91115A (zh) * 2015-12-24 2016-05-18 上海电力学院 一种杂原子掺杂石墨烯基材料负载贵金属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CN106861743A (zh) * 2017-01-22 2017-06-20 天津大学 一种氮硫共掺杂活性炭负载铜镍复合金属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8160096A (zh) * 2017-12-25 2018-06-15 海南师范大学 一种具有orr催化性能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98512A (zh) * 2018-03-30 2018-09-28 湘潭大学 一种氮掺杂碳球氧还原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9192997A (zh) * 2018-08-13 2019-01-11 湘潭大学 一种氮硫共掺杂碳载非贵金属氧还原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73684A (zh) * 2018-09-29 2019-03-15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一种硫-氮-过渡金属共掺杂碳基氧气还原的电催化剂及制法和应用
CN110124714A (zh) * 2019-05-08 2019-08-16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Cu-N-C基碳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0336044A (zh) * 2019-06-17 2019-10-15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非贵金属单原子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其制备和应用
CN111154077A (zh) * 2020-01-16 2020-05-15 湘潭大学 一种四嗪环聚二苯基吲哚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1203264A (zh) * 2020-03-19 2020-05-29 湘潭大学 一种新型铁-镍-氮共掺杂碳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1403758A (zh) * 2020-03-19 2020-07-10 湘潭大学 一种氮掺杂碳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427046A (zh) * 2020-11-30 2021-03-02 河南工业大学 一种单原子氧还原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13659158A (zh) * 2021-08-13 2021-11-16 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碳基Fe/S/N共掺杂氧还原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430045A (zh) * 2020-09-24 2022-05-0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铂碳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17242A (zh) * 2008-11-27 2009-04-29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复合型的非贵金属氧还原催化剂
CN101859906A (zh) * 2010-06-07 2010-10-13 重庆大学 一种非贵金属燃料电池氧还原电催化剂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17242A (zh) * 2008-11-27 2009-04-29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复合型的非贵金属氧还原催化剂
CN101859906A (zh) * 2010-06-07 2010-10-13 重庆大学 一种非贵金属燃料电池氧还原电催化剂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EI YANG, ET AL.: "Nitrogen-diped carbon nanotubes as catalysts for the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in alkaline medium",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

Cited B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91115B (zh) * 2015-12-24 2018-08-28 上海电力学院 一种杂原子掺杂石墨烯基材料负载贵金属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CN105591115A (zh) * 2015-12-24 2016-05-18 上海电力学院 一种杂原子掺杂石墨烯基材料负载贵金属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CN106861743B (zh) * 2017-01-22 2019-06-11 天津大学 一种氮硫共掺杂活性炭负载铜镍复合金属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6861743A (zh) * 2017-01-22 2017-06-20 天津大学 一种氮硫共掺杂活性炭负载铜镍复合金属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8160096A (zh) * 2017-12-25 2018-06-15 海南师范大学 一种具有orr催化性能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98512A (zh) * 2018-03-30 2018-09-28 湘潭大学 一种氮掺杂碳球氧还原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8598512B (zh) * 2018-03-30 2020-04-28 湘潭大学 一种氮掺杂碳球氧还原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9192997A (zh) * 2018-08-13 2019-01-11 湘潭大学 一种氮硫共掺杂碳载非贵金属氧还原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92997B (zh) * 2018-08-13 2020-07-14 湘潭大学 一种氮硫共掺杂碳载非贵金属氧还原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73684A (zh) * 2018-09-29 2019-03-15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一种硫-氮-过渡金属共掺杂碳基氧气还原的电催化剂及制法和应用
CN110124714A (zh) * 2019-05-08 2019-08-16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Cu-N-C基碳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0124714B (zh) * 2019-05-08 2022-08-30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Cu-N-C基碳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0336044A (zh) * 2019-06-17 2019-10-15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非贵金属单原子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其制备和应用
CN110336044B (zh) * 2019-06-17 2021-07-27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非贵金属单原子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其制备和应用
CN111154077A (zh) * 2020-01-16 2020-05-15 湘潭大学 一种四嗪环聚二苯基吲哚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1403758A (zh) * 2020-03-19 2020-07-10 湘潭大学 一种氮掺杂碳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203264B (zh) * 2020-03-19 2022-08-16 湘潭大学 一种铁-镍-氮共掺杂碳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1203264A (zh) * 2020-03-19 2020-05-29 湘潭大学 一种新型铁-镍-氮共掺杂碳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4430045A (zh) * 2020-09-24 2022-05-0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铂碳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430045B (zh) * 2020-09-24 2023-05-0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铂碳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427046A (zh) * 2020-11-30 2021-03-02 河南工业大学 一种单原子氧还原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13659158A (zh) * 2021-08-13 2021-11-16 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碳基Fe/S/N共掺杂氧还原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659158B (zh) * 2021-08-13 2023-02-24 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碳基Fe/S/N共掺杂氧还原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98673B (zh) 2018-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98673A (zh) 氮、硫共掺杂碳载非贵金属型氧还原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CN105170168B (zh) 氮掺杂碳载非贵金属(m‑n‑c)氧还原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47953A (zh) 非贵金属-氮-碳型氧还原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28311B (zh) 负载铁钴硫化物的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中空微球
CN111384407B (zh) 一种金属单原子分散的有序介孔碳球的制备方法
CN109841854A (zh) 一种氮掺杂碳载单原子氧还原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33014B (zh) 一种CoN3@N-C复合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7516741B (zh) 一种具有优异电催化氧还原性能的金属Co负载的N掺杂三维多孔碳材料的合成方法
CN109921041B (zh) 一种非贵金属氮掺杂空心碳纳米管电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
CN108336374B (zh) 一种高性能三元Fe-Co-Ni共掺杂含氮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923050B (zh) 一种高催化性能的核壳碳纳米结构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74157B (zh) 一种钴氮共掺杂生物质碳氧化还原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9659570B (zh) 负载铁钴硫化物的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中空微球的应用
CN113563551B (zh) 一种基于金属卟啉的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7749483A (zh) 一种用于氢空燃料电池阴极材料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24218B (zh) 铁和/或钴和/或镍金属氧还原反应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4289249A (zh) 一种可用于聚合物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的Fe、N共掺杂多孔碳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1288849A (zh) 碳氮纳米纤维负载铂钌纳米粒子电极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CN110504456A (zh) 一种基于氮氧掺杂球/片多孔碳材料的氧还原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784303B (zh) 一种铜多酚超分子网络界面修饰的稀土基有机框架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CN105977500A (zh) 一种掺氮碳/石墨烯/氧化锰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于氧的电催化还原
CN114420961A (zh) 一种氮掺杂碳负载铂锌合金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14316510A (zh) 一种制备含磺酸基双金属复合聚合物纳米材料的方法
CN102806106A (zh) 一种碳载金属聚吡咯类氧还原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16169305A (zh) 一种多孔碳材料负载金属氧还原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119

Termination date: 202006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