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42880A - 车用后视镜及其对光线强度的调节方法和交通工具 - Google Patents

车用后视镜及其对光线强度的调节方法和交通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42880A
CN104842880A CN201510262848.6A CN201510262848A CN104842880A CN 104842880 A CN104842880 A CN 104842880A CN 201510262848 A CN201510262848 A CN 201510262848A CN 104842880 A CN104842880 A CN 1048428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intensity
light
intensity
regulating element
incid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6284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42880B (zh
Inventor
王志东
鲁友强
李坤
王锡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26284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42880B/zh
Publication of CN1048428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428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428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428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00Optical viewing arrangements; Real-time view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ers or passengers using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s, e.g. cameras or video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or on vehicles
    • B60R1/02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 B60R1/08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involving special optical features, e.g. avoiding blind spots, e.g. convex mirrors; Side-by-side associations of rear-view and other mirrors
    • B60R1/083Anti-glare mirrors, e.g. "day-night" mirrors
    • B60R1/088Anti-glare mirrors, e.g. "day-night" mirrors using a cell of electrically changeable optical characteristic, e.g. liquid-crystal or electrochromic mirr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Electrophoresis, Or Variable Reflection Or Absorption Elements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用后视镜及其对光线强度的调节方法和交通工具。该车用后视镜包括光强调节元件,用于调节入射光线的强度,以防眩光的产生,还包括光感应元件和控制单元,光感应元件对应设置在光强调节元件的光线入射侧,光感应元件用于感应入射至光强调节元件的光线的强度;控制单元用于根据光感应元件在不同时间感应到的光线强度的变化控制光强调节元件对入射的光线的强度进行调节。该车用后视镜不仅结构大大简化,而且还能避免当前方光线和后方光线同时都很强时,光强调节元件无法开启调节功能的情况出现,从而避免了车用后视镜在上述情况下的防眩功能无法开启的情况出现,进而使车用后视镜的防眩功能更加灵敏和智能化。

Description

车用后视镜及其对光线强度的调节方法和交通工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车用后视镜及其对光线强度的调节方法和交通工具。
背景技术
后视镜作为汽车驾驶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安全辅助设施,其作用是观察车后的车况,但如果在夜间行车时遇到后面的车的大灯照射,可能会产生强烈的反光,造成司机炫目(晃眼),影响司机安全驾驶。因此,人们开发出了具有自动防眩功能的后视镜,而这其中尤以具有电致变色的防眩后视镜为主,电致变色防眩后视镜因其功耗低、变色速率快等优点而受到广泛的应用。
现有电致变色自动防眩后视镜的结构如图1所示,从图1中可以看到,它主要由电致变色器件4、位于器件前方和后方的光感应器件以及控制电路6组成。工作时,通过控制电路6中的比较器,比较后光感应器51感应到的光强度值与前光感应器52感应到的光强度值的差值是否大于阈值,从而决定是否向电致变色器件4输出电压,进而决定是否开启防眩功能。它的工作算法流程图如图2所示。
但是这种结构需要前后两个光感应器,结构比较复杂。同时,当后面的光强很强,需要开启防眩功能时,如果此时前面的光强也很强,前后差值不是很大,小于阈值的时候,***不会自动开启防眩功能,从而造成炫目,影响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车用后视镜及其对光线强度的调节方法和交通工具。该车用后视镜的光感应元件只对应设置在光强调节元件的一侧,大大简化了车用 后视镜的结构;同时,该车用后视镜还能避免当前方光线和后方光线同时都很强时,光强调节元件无法开启调节功能的情况出现,从而避免了车用后视镜在上述情况下的防眩功能无法开启的情况出现,进而使车用后视镜的防眩功能更加灵敏和智能化。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用后视镜,包括光强调节元件,用于调节入射光线的强度,以防眩光的产生,还包括光感应元件和控制单元,所述光感应元件对应设置在所述光强调节元件的光线入射侧,所述光感应元件用于感应入射至所述光强调节元件的光线的强度;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光感应元件在不同时间感应到的光线强度的变化控制所述光强调节元件对入射的光线的强度进行调节。
优选地,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存储模块、第一比较模块和控制模块,
所述光感应元件用于每间隔预设时间段感应一次入射至所述光强调节元件的光线的强度;
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光感应元件感应到的入射至所述光强调节元件的光线的强度值,还用于存储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
所述第一比较模块用于在所述光强调节元件未开始调节前,将所述光感应元件前一时刻感应到的第一光线强度值与后续时间内先后感应到的n个第二光线强度值分别进行比较,并判断n个所述第二光线强度值与所述第一光线强度值的差值是否均大于所述第一阈值;还用于在判断结果为是时,再判断n个所述第二光线强度值是否均大于所述第二阈值,其中,1≤n≤10,且n为整数;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两次判断的结果均为是时,控制所述光强调节元件对入射的光线的强度进行调节。
优选地,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第二比较模块,所述第二比较模块用于在所述光强调节元件开始调节后,将所述光感应元件前一时刻感应到的第三光线强度值与后续时间内先后感应到的m 个第四光线强度值分别进行比较,并判断所述第三光线强度值与m个所述第四光线强度值的差值是否均大于所述第一阈值;还用于在判断结果为是时,再判断m个所述第四光线强度值是否均小于所述第二阈值,其中,1≤m≤10,且m为整数;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在任意一次判断的结果为否时,控制所述光强调节元件继续保持对入射的光线的强度进行调节;并在两次判断的结果均为是时,控制所述光强调节元件停止对入射的光线的强度进行调节。
优选地,所述第一阈值的取值范围为8-10cd/cm2,所述第二阈值的取值范围为13-17cd/cm2
优选地,所述光强调节元件包括电致变色器件、悬浮粒子器件或聚合物分散型液晶器件。
优选地,所述控制单元能控制所述电致变色器件加电或不加电,以对入射的光线的强度调节或不调节;所述控制单元能控制所述电致变色器件加电的大小,以对入射的光线的强度进行大小的调节。
优选地,所述控制单元能控制所述悬浮粒子器件和所述聚合物分散型液晶器件加电或不加电,以对入射的光线的强度不调节或调节;所述控制单元能控制所述悬浮粒子器件和所述聚合物分散型液晶器件加电的大小,以对入射的光线的强度进行小大的调节。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交通工具,包括上述车用后视镜。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车用后视镜对光线强度的调节方法,包括:光感应元件感应入射至光强调节元件的光线的强度;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光感应元件在不同时间感应到的光线强度的变化控制光强调节元件对入射的光线的强度进行调节。
优选地,所述光感应元件每间隔预设时间段感应一次入射至所述光强调节元件的光线的强度;
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光感应元件在不同时间感应到的光线强度的变化控制光强调节元件对入射的光线的强度进行调节 具体包括:
在所述光强调节元件未开始调节前,将所述光感应元件前一时刻感应到的第一光线强度值与后续时间内先后感应到的n个第二光线强度值分别进行比较,并判断n个所述第二光线强度值与所述第一光线强度值的差值是否均大于第一阈值,当判断结果为否时,所述光强调节元件对入射的光线的强度不进行调节;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再判断n个所述第二光线强度值是否均大于第二阈值,当判断结果为否时,所述光强调节元件对入射的光线的强度不进行调节;当判断结果为是时,所述光强调节元件对入射的光线的强度进行调节。
优选地,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光感应元件在不同时间感应到的光线强度的变化控制光强调节元件对入射的光线的强度进行调节具体还包括:
在所述光强调节元件开始调节后,将所述光感应元件前一时刻感应到的第三光线强度值与后续时间内先后感应到的m个第四光线强度值分别进行比较,并判断所述第三光线强度值与m个所述第四光线强度值的差值是否均大于所述第一阈值,当判断结果为否时,所述光强调节元件保持对入射的光线的强度进行调节;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再判断m个所述第四光线强度值是否均小于所述第二阈值,当判断结果为否时,所述光强调节元件保持对入射的光线的强度进行调节;当判断结果为是时,所述光强调节元件停止对入射的光线的强度进行调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所提供的车用后视镜,由于光感应元件只对应设置在光强调节元件的一侧,所以相比于现有技术,大大简化了车用后视镜的结构;同时,该车用后视镜根据光感应元件在不同时间感应到的光线强度的变化控制光强调节元件对入射光线的强度进行调节,能够避免前方光线和后方光线同时都很强时,光强调节元件无法开启调节功能的情况出现,从而避免了车用后视镜在上述情况下的防眩功能无法开启的情况出现,进而使车用后视镜的防眩功能更加灵敏和智能化。
本发明所提供的交通工具,通过采用上述车用后视镜,提高了该交通工具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车用后视镜的原理框图;
图2为图1中车用后视镜的防眩工作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车用后视镜的原理框图;
图4为图3中车用后视镜对光线强度进行调节的流程图;
图5为图4中步骤S2的具体流程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说明:
1.光强调节元件;2.光感应元件;3.控制单元;31.存储模块;32.第一比较模块;33.控制模块;34.第二比较模块;4.电致变色器件;51.后光感应器;52.前光感应器;6.控制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车用后视镜及其对光线强度的调节方法和交通工具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车用后视镜,如图3所示,包括光强调节元件1,用于调节入射光线的强度,以防眩光的产生,还包括光感应元件2和控制单元3,光感应元件2对应设置在光强调节元件1的光线入射侧,光感应元件2用于感应入射至光强调节元件1的光线的强度;控制单元3用于根据光感应元件2在不同时间感应到的光线强度的变化控制光强调节元件1对入射的光线的强度进行调节。
相比于现有技术,该车用后视镜中的光感应元件3只对应设置在光强调节元件1的一侧,大大简化了车用后视镜的结构;同时,该车用后视镜根据光感应元件2在不同时间感应到的光线强 度的变化控制光强调节元件1对入射光线的强度进行调节,即使该车用后视镜的前方光线和后方光线在同一时刻都很强,也可以通过光感应元件2在不同时间感应到的光线强度的变化来控制光强调节元件1对入射光线强度的调节,从而使该车用后视镜发挥防眩功能,进而避免了当前方光线和后方光线同时都很强时,光强调节元件1无法开启调节功能的情况出现,使车用后视镜的防眩功能更加灵敏和智能化。
本实施例中,控制单元3包括存储模块31、第一比较模块32和控制模块33,光感应元件2用于每间隔预设时间段感应一次入射至光强调节元件1的光线的强度。存储模块31用于存储光感应元件2感应到的入射至光强调节元件1的光线的强度值,还用于存储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第一比较模块32用于在光强调节元件1未开始调节前,将光感应元件2前一时刻感应到的第一光线强度值与后续时间内先后感应到的n个第二光线强度值分别进行比较,并判断n个第二光线强度值与第一光线强度值的差值是否均大于第一阈值;还用于在判断结果为是时,再判断n个第二光线强度值是否均大于第二阈值,其中,1≤n≤10,且n为整数。控制模块33用于在两次判断的结果均为是时,控制光强调节元件1对入射的光线的强度进行调节。
第一比较模块32控制模块33的设置,能使光强调节元件1的光强调节功能自动并适时地开启,即能使车用后视镜的防眩功能自动并适时开启,从而使车用后视镜的光强调节功能更加准确和智能化,进而使车用后视镜更好地发挥适时防眩的功能。该车用后视镜,即使其前方光线和后方光线在同一时间都很强,也可以通过比较和判断该时间内的n个第二光线强度值与前一时刻的第一光线强度值的差值是否都超过了第一阈值和n个第二光线强度值是否都超过了第二阈值,从而确定是否对该一时间的入射光线进行强度调节,所以能够避免当前方光线和后方光线同时都很强时,光强调节元件1无法开启调节功能的情况出现。
其中,n个第二光线强度值的设置,能够更加准确地确认是 否需要开启光强调节元件1的光强调节功能,使光强调节元件1的光强调节功能不会误开启,从而使车用后视镜的防眩功能更加灵敏和智能化。n的取值与预设时间段的长短成反比,即预设时间段越长,则n的取值越小;预设时间段越短,则n的取值越大。本实施例中,预设时间段为50-200毫秒,n的取值为5。
本实施例中,第一阈值的取值范围为8-10cd/cm2,第二阈值的取值范围为13-17cd/cm2。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为根据车用后视镜的实际防眩需要预先设定好的两个值,如本实施例中,第一阈值为10cd/cm2,第二阈值为15cd/cm2。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的设定,能够使用户根据自己眼睛的感觉将车用后视镜的实际防眩功能调节到使自己感觉更加舒适的程度。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并不仅仅局限于上述的取值范围,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能够由用户根据自己的感觉舒适度随意设定。
本实施例中,控制单元3还包括第二比较模块34,第二比较模块34用于在光强调节元件1开始调节后,将光感应元件2前一时刻感应到的第三光线强度值与后续时间内先后感应到的m个第四光线强度值分别进行比较,并判断第三光线强度值与m个第四光线强度值的差值是否均大于第一阈值;还用于在判断结果为是时,再判断m个第四光线强度值是否均小于第二阈值,其中,1≤m≤10,且m为整数。控制模块33还用于在任意一次判断的结果为否时,控制光强调节元件1继续保持对入射的光线的强度进行调节;并在两次判断的结果均为是时,控制光强调节元件1停止对入射的光线的强度进行调节。
第二比较模块34和控制模块33的设置,能使光强调节元件1的光强调节功能自动并适时地关闭,即能使车用后视镜的防眩功能自动并适时关闭,从而使车用后视镜的光强调节功能更加准确和智能化,进而使车用后视镜更好地发挥适时防眩的功能。
其中,m个第四光线强度值的设置,能够更加准确地确认是否需要关闭光强调节元件1的光强调节功能,使光强调节元件1 的光强调节功能不会误关闭,从而使车用后视镜的防眩功能更加灵敏和智能化。m的取值与预设时间段的长短成反比,即预设时间段越长,则m的取值越小;预设时间段越短,则m的取值越大。本实施例中,预设时间段为50-200毫秒,m的取值为5。
本实施例中,光强调节元件1采用电致变色器件。控制单元3能控制电致变色器件加电或不加电,以对入射的光线的强度调节或不调节。即电致变色器件在加电时,其内部的电致变色材料发生颜色变化,对入射光线进行部分吸收,从而使电致变色器件反射入人眼的光线强度大大降低,进而使车用后视镜起到防眩的作用。电致变色器件在不加电时,其内部的电致变色材料不会发生颜色变化,也不会对入射光线进行吸收,因此电致变色器件反射入人眼的光线强度也不会发生变化。
其中,控制单元3能控制电致变色器件加电的大小,以对入射的光线的强度进行大小的调节。即控制单元3通过控制施加到电致变色器件上的电压的大小,使电致变色器件对入射光线的吸收程度发生或大或小的变化,从而对入射光线的强度进行大小的调节。
由于电致变色器件用作防眩车用后视镜为比较成熟的技术,此处不再详细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光强调节元件1也可以采用悬浮粒子器件或聚合物分散型液晶器件等能够对光线的强度进行调节的器件。控制单元3能控制悬浮粒子器件和聚合物分散型液晶器件加电或不加电,以对入射的光线的强度不调节或调节。悬浮粒子器件和聚合物分散型液晶器件对入射光线强度的调节原理相同,即在加电时,悬浮粒子器件中的悬浮粒子规则排列,聚合物分散型液晶器件中的液晶微粒规则排列,这使得悬浮粒子器件和聚合物分散型液晶器件在加电时都呈透明状态,不会对入射光线的强度造成任何影响,所以二者在加电时对入射的光线的强度不调节。在不加电时,悬浮粒子器件中的悬浮粒子不规则排列,聚合物分散型液晶器件中的液晶微粒不规则排列,这使得悬浮粒子器件和聚合 物分散型液晶器件在不加电时都呈不透明或半透明状态,这会使入射光线发生散射或漫反射,从而对入射光线的强度进行调节。
其中,控制单元3能控制悬浮粒子器件和聚合物分散型液晶器件加电的大小,以对入射的光线的强度进行小大的调节。由于悬浮粒子器件和聚合物分散型液晶器件加电的大小与其对入射光线的影响程度成反比,所以可以通过对悬浮粒子器件和聚合物分散型液晶器件加电大小的控制,从而控制其对入射光线强度进行不同程度的调节,进而使车用后视镜的光强调节功能更加准确和智能化。
悬浮粒子器件和聚合物分散型液晶器件对光线强度的调节均为比较成熟的技术,此处不再详细赘述。
基于车用后视镜的上述结构,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该车用后视镜对光线强度的调节方法,如图4和图5所示,包括:步骤S1:光感应元件感应入射至光强调节元件的光线的强度。
在该步骤中,光感应元件每间隔预设时间段感应一次入射至光强调节元件的光线的强度。
步骤S2:控制单元根据光感应元件在不同时间感应到的光线强度的变化控制光强调节元件对入射的光线的强度进行调节。
该步骤具体包括:步骤S21:在光强调节元件未开始调节前,将光感应元件前一时刻感应到的第一光线强度值与后续时间内先后感应到的n个第二光线强度值分别进行比较,并判断n个第二光线强度值与第一光线强度值的差值是否均大于第一阈值,当判断结果为否时,执行步骤S22:光强调节元件对入射的光线的强度不进行调节;当判断结果为是时,执行步骤S23:再判断n个第二光线强度值是否均大于第二阈值,当判断结果为否时,执行步骤S22:光强调节元件对入射的光线的强度不进行调节;当判断结果为是时,执行步骤S24:光强调节元件对入射的光线的强度进行调节。
步骤S2在执行步骤S24之后具体还包括:步骤S25:在光强调节元件开始调节后,将光感应元件前一时刻感应到的第三光 线强度值与后续时间内先后感应到的m个第四光线强度值分别进行比较,并判断第三光线强度值与m个第四光线强度值的差值是否均大于第一阈值,当判断结果为否时,执行步骤S26:光强调节元件保持对入射的光线的强度进行调节;当判断结果为是时,执行步骤S27:再判断m个第四光线强度值是否均小于第二阈值,当判断结果为否时,执行步骤S26:光强调节元件保持对入射的光线的强度进行调节;当判断结果为是时,执行步骤S28:光强调节元件停止对入射的光线的强度进行调节。
按照上述步骤对入射至光强调节元件的光线的强度进行周而复始的比较判断和控制调节,从而使该车用后视镜的防眩功能更加灵敏和智能化;同时,还能使该车用后视镜在其前方光线和后方光线同时都很强时,同样能够开启光强调节元件对入射光线的强度进行适时调节,使该车用后视镜正常发挥其防眩的功能。
实施例1的有益效果:实施例1中所提供的车用后视镜,由于光感应元件只对应设置在光强调节元件的一侧,所以相比于现有技术,大大简化了车用后视镜的结构;同时,该车用后视镜根据光感应元件在不同时间感应到的光线强度的变化控制光强调节元件对入射光线的强度进行调节,能够避免前方光线和后方光线同时都很强时,光强调节元件无法开启调节功能的情况出现,从而避免了车用后视镜在上述情况下的防眩功能无法开启的情况出现,进而使车用后视镜的防眩功能更加灵敏和智能化。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交通工具,包括实施例1中的车用后视镜。
通过采用实施例1中的车用后视镜,提高了该交通工具的安全性能。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 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车用后视镜,包括光强调节元件,用于调节入射光线的强度,以防眩光的产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感应元件和控制单元,所述光感应元件对应设置在所述光强调节元件的光线入射侧,所述光感应元件用于感应入射至所述光强调节元件的光线的强度;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光感应元件在不同时间感应到的光线强度的变化控制所述光强调节元件对入射的光线的强度进行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存储模块、第一比较模块和控制模块,
所述光感应元件用于每间隔预设时间段感应一次入射至所述光强调节元件的光线的强度;
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光感应元件感应到的入射至所述光强调节元件的光线的强度值,还用于存储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
所述第一比较模块用于在所述光强调节元件未开始调节前,将所述光感应元件前一时刻感应到的第一光线强度值与后续时间内先后感应到的n个第二光线强度值分别进行比较,并判断n个所述第二光线强度值与所述第一光线强度值的差值是否均大于所述第一阈值;还用于在判断结果为是时,再判断n个所述第二光线强度值是否均大于所述第二阈值,其中,1≤n≤10,且n为整数;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两次判断的结果均为是时,控制所述光强调节元件对入射的光线的强度进行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第二比较模块,所述第二比较模块用于在所述光强调节元件开始调节后,将所述光感应元件前一时刻感应到的第三光线强度值与后续时间内先后感应到的m个第四光线强度值分别进行比较,并判断所述第三光线强度值与m个所述第四光线强度值的差值是否均大于所述第一阈值;还用于在判断结果为是时,再判断m个所述第四光线强度值是否均小于所述第二阈值,其中,1≤m≤10,且m为整数;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在任意一次判断的结果为否时,控制所述光强调节元件继续保持对入射的光线的强度进行调节;并在两次判断的结果均为是时,控制所述光强调节元件停止对入射的光线的强度进行调节。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车用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阈值的取值范围为8-10cd/cm2,所述第二阈值的取值范围为13-17cd/cm2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车用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强调节元件包括电致变色器件、悬浮粒子器件或聚合物分散型液晶器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用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能控制所述电致变色器件加电或不加电,以对入射的光线的强度调节或不调节;所述控制单元能控制所述电致变色器件加电的大小,以对入射的光线的强度进行大小的调节。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用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能控制所述悬浮粒子器件和所述聚合物分散型液晶器件加电或不加电,以对入射的光线的强度不调节或调节;所述控制单元能控制所述悬浮粒子器件和所述聚合物分散型液晶器件加电的大小,以对入射的光线的强度进行小大的调节。
8.一种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车用后视镜。
9.一种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车用后视镜对光线强度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感应元件感应入射至光强调节元件的光线的强度;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光感应元件在不同时间感应到的光线强度的变化控制光强调节元件对入射的光线的强度进行调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感应元件每间隔预设时间段感应一次入射至所述光强调节元件的光线的强度;
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光感应元件在不同时间感应到的光线强度的变化控制光强调节元件对入射的光线的强度进行调节具体包括:
在所述光强调节元件未开始调节前,将所述光感应元件前一时刻感应到的第一光线强度值与后续时间内先后感应到的n个第二光线强度值分别进行比较,并判断n个所述第二光线强度值与所述第一光线强度值的差值是否均大于第一阈值,当判断结果为否时,所述光强调节元件对入射的光线的强度不进行调节;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再判断n个所述第二光线强度值是否均大于第二阈值,当判断结果为否时,所述光强调节元件对入射的光线的强度不进行调节;当判断结果为是时,所述光强调节元件对入射的光线的强度进行调节。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光感应元件在不同时间感应到的光线强度的变化控制光强调节元件对入射的光线的强度进行调节具体还包括:
在所述光强调节元件开始调节后,将所述光感应元件前一时刻感应到的第三光线强度值与后续时间内先后感应到的m个第四光线强度值分别进行比较,并判断所述第三光线强度值与m个所述第四光线强度值的差值是否均大于所述第一阈值,当判断结果为否时,所述光强调节元件保持对入射的光线的强度进行调节;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再判断m个所述第四光线强度值是否均小于所述第二阈值,当判断结果为否时,所述光强调节元件保持对入射的光线的强度进行调节;当判断结果为是时,所述光强调节元件停止对入射的光线的强度进行调节。
CN201510262848.6A 2015-05-21 2015-05-21 车用后视镜及其对光线强度的调节方法和交通工具 Active CN1048428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62848.6A CN104842880B (zh) 2015-05-21 2015-05-21 车用后视镜及其对光线强度的调节方法和交通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62848.6A CN104842880B (zh) 2015-05-21 2015-05-21 车用后视镜及其对光线强度的调节方法和交通工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42880A true CN104842880A (zh) 2015-08-19
CN104842880B CN104842880B (zh) 2017-04-05

Family

ID=538429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62848.6A Active CN104842880B (zh) 2015-05-21 2015-05-21 车用后视镜及其对光线强度的调节方法和交通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42880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67042A (zh) * 2016-06-27 2016-08-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反光调节装置、其调节方法及防眩后视镜
CN106143316A (zh) * 2016-02-18 2016-11-23 孟玲 具有变色性能的汽车后视镜及其制作方法
CN107215278A (zh) * 2017-05-31 2017-09-29 苏州鑫河镜业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光线调节功能的智能化后视镜及其工作方法
CN111845568A (zh) * 2020-07-24 2020-10-30 深圳市光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眩目后视镜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9022964A1 (de) * 1997-10-30 1999-05-14 Bayer Aktiengesellschaft Automatisch abblendendes spiegelsystem für kraftfahrzeuge
US20040099786A1 (en) * 2002-11-21 2004-05-27 Exon Science Inc. Anti-glare rearview mirror assembly and reflectance control method of same
CN101061024A (zh) * 2004-10-15 2007-10-24 Fico镜像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适用于机动车辆的电致变色镜和电致变色***的方法
CN201484293U (zh) * 2009-08-14 2010-05-26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致变色汽车后视镜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9022964A1 (de) * 1997-10-30 1999-05-14 Bayer Aktiengesellschaft Automatisch abblendendes spiegelsystem für kraftfahrzeuge
US20040099786A1 (en) * 2002-11-21 2004-05-27 Exon Science Inc. Anti-glare rearview mirror assembly and reflectance control method of same
CN101061024A (zh) * 2004-10-15 2007-10-24 Fico镜像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适用于机动车辆的电致变色镜和电致变色***的方法
CN201484293U (zh) * 2009-08-14 2010-05-26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致变色汽车后视镜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43316A (zh) * 2016-02-18 2016-11-23 孟玲 具有变色性能的汽车后视镜及其制作方法
CN105867042A (zh) * 2016-06-27 2016-08-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反光调节装置、其调节方法及防眩后视镜
CN107215278A (zh) * 2017-05-31 2017-09-29 苏州鑫河镜业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光线调节功能的智能化后视镜及其工作方法
CN111845568A (zh) * 2020-07-24 2020-10-30 深圳市光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眩目后视镜
CN111845568B (zh) * 2020-07-24 2021-11-09 光羿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防眩目后视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42880B (zh) 2017-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42880A (zh) 车用后视镜及其对光线强度的调节方法和交通工具
CN109878304A (zh) 遮阳板、遮阳板控制方法和汽车
CN203945946U (zh) 车辆及车用遮阳板***
EP0611286A4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THE DEGREE OF BRIGHTNESS SENSITIVITY BY MEANS OF A VARIABLE DIAL.
CN109263446B (zh) 一种智能挡风玻璃控制***及其控制方法
CN203786419U (zh) 一种基于液晶的变色太阳镜
KR102106180B1 (ko) 주간 자동차 운전을 보조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20080007086A1 (en) Vehicle shading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an electrically controlled transmission control material
JPH10329541A (ja) 液晶サンバイザー
CN107176103A (zh) 一种后视镜的控制方法以及后视镜控制***
CN206278024U (zh) 一种自动调节亮度的汽车后视镜装置
CN108528343A (zh) 一种防眩目后视镜及其控制方法
KR20130091872A (ko) 전자식 선글라스 및 그 구동 방법
CN116238448A (zh) 基于照度及瞳孔监测的驾驶舒适性改善设备及方法
KR101189323B1 (ko) 엘시디 미러 장치
CN205588946U (zh) 汽车遮阳镜
CN205507272U (zh) 一种智能变色眼镜
CN205787430U (zh) 一种简易防强光护目镜及遮光板
CN2297742Y (zh) 自动变色强光护目镜
WO2021108018A1 (en) Smart eyewear including electrochromic lenses
KR20070043077A (ko) 엘시디 미러 반사광량 미세조절 장치
CN208630318U (zh) 防炫目***及汽车
CN105824134A (zh) 一种简易防强光护目镜及遮光板
CN111332102A (zh) 基于调光膜和舵机的防强光智能追踪保护装置及其方法
CN211995395U (zh) 一种智能防眩汽车内后视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