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70467A - 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70467A
CN104570467A CN201510058227.6A CN201510058227A CN104570467A CN 104570467 A CN104570467 A CN 104570467A CN 201510058227 A CN201510058227 A CN 201510058227A CN 104570467 A CN104570467 A CN 1045704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panel
those
substrate
center line
dist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5822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70467B (zh
Inventor
张皓谦
黄义雄
黄俊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 Op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5704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704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704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704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9Filters, e.g. light shielding masks
    • G02F1/133512Light shielding layers, e.g. black matrix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一种显示面板,其具有平行于显示面板的非弯曲侧边的中心线。显示面板包括第基板、第二基板以及位于两基板之间的显示介质层。第基板包括多条平行于中心线的第信号线。第二基板包括具有多个开口的遮蔽层。各开口具有分别平行于中心线的第边以及第二边,且第边比第二边更靠近中心线,其中各第边与其相邻的第信号线在参考平面上的正投影相隔第距离。各第二边与其相邻的第信号线在参考平面上的正投影相隔第二距离。参考平面为第基板未弯曲的两边缘的所在平面,且第距离以及第二距离仅其朝远离中心线的方向增加。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显示面板,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漏光补偿机制的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突飞猛进,显示器已从早期的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Tube,CRT)显示器逐渐地发展到近期的平面显示器(Flat Panel Display,FPD)。然而,随着具有弧形外观的电器产品的普及化,平面显示器因难以挠曲而不适用于应用在此类电器产品中。因此,近年来业者纷纷着手研究曲面显示面板,以提供此类电器产品显示的功能。
现有的曲面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制造一平面的显示面板。显示面板一般包括主动元件阵列基板、彩色滤光基板以及配置于主动元件阵列基板与彩色滤光基板之间的显示介质,其中彩色滤光基板上通常配置有遮蔽层,用以遮蔽主动元件阵列基板上配置有不透光元件的区域以及信号线边缘可能存在漏光问题的区域(以下统称为被遮蔽区)。其次,薄化显示面板。最后,将薄化后的显示面板弯曲,以形成曲面显示面板。然而,在显示面板弯曲后,因位在不同基板表面上的遮蔽层与不透光元件的相对配置关系会产生位移,导致部分遮蔽层无法完全遮蔽不透光元件,而影响显示面板的视觉效果并产生漏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其可改善显示面板弯曲后的漏光问题。
本发明的一种显示面板,其具有中心线。中心线平行于显示面板的至少一侧边,所述侧边为非弯曲侧边。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以及位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的显示介质层。第一基板包括多条第一信号线以及多条第二信号线。第一信号线平行于中心线。第二信号线与第一信号线彼此交错,以定义出多个像素单元。第二基板位于第一基板的一侧且包括遮蔽层。遮蔽层具有多个开口。各开口曝露出其中一像素单元。各开口具有分别平行于中心线的第一边以及第二边,且位于中心线两侧的各开口的第一边比第二边更靠近中心线,其中各第一边与其相邻的第一信号线在参考平面上的正投影相隔第一距离。各第二边与其相邻的第一信号线在参考平面上的正投影相隔第二距离。参考平面为第一基板非弯曲的两边缘的所在平面,且第一距离以及第二距离仅其一朝远离中心线的方向增加。
本发明的一种显示面板,其具有中心线。中心线平行于显示面板的至少一侧边。所述侧边为非弯曲侧边。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以及位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的显示介质层。第一基板包括多条第一信号线以及多条第二信号线。第一信号线平行于中心线。第二信号线与第一信号线彼此交错,以定义出多个像素单元。第二基板位于第一基板的一侧且包括遮蔽层。遮蔽层具有多个开口。各开口曝露出其中一像素单元且具有分别平行于中心线的第一边以及第二边,且位于中心线两侧的各开口的第一边比第二边更靠近中心线,其中各第一边与其相邻的第一信号线在参考平面上的正投影相隔第一距离。各第二边与其相邻的第一信号线在参考平面上的正投影相隔第二距离。参考平面为第一基板非弯曲的两边缘的所在平面。显示面板呈弯曲状,且第一距离实质相同,而第二距离实质相同。
基于上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面板根据弯曲后的遮蔽层与不透光元件(如第一信号线)之间的位移量,调变遮蔽层在显示面板弯曲前的遮蔽面积,以改善显示面板弯曲后的漏光问题。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弯曲后的示意图。
图1B及图1C分别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弯曲前后的剖面示意图。
图1D及图1E分别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弯曲前后的上视示意图。
图1F是图1D中区域C的放大示意图。
图2A及图2B分别是比较例的显示面板弯曲前后的剖面示意图。
图2C及图2D分别是比较例的显示面板弯曲前后的局部上视示意图。
图3A及图3B分别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弯曲前后的剖面示意图。
图3C及图3D分别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弯曲前后的上视示意图。
图4A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弯曲后的示意图。
图4B及图4C分别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弯曲前后的剖面示意图。
图5A及图5B分别是依照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弯曲前后的剖面示意图。
图6A及图6B分别是依照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弯曲后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0、100A、200、300、400、500、600:显示面板
110:第一基板
112:第一信号线
114:第二信号线
120:第二基板
130:显示介质层
AD:主动元件
A-A、A-A’:侧边
AP:开孔
BM:遮蔽层
C:区域
CH:通道层
D1:第一距离
D2:第二距离
DE:漏极
E1、E2:边缘
G:间隙
GE:栅极
L:中心线
L’:正投影线
NT:被遮蔽区
O:开口
P:像素单元
PE:像素电极
R、R’:曲率半径
RF:参考平面
RO:曲率中心
S1:第一边
S2:第二边
SE:源极
X:距离
ΔD1、ΔD2:差值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弯曲后的示意图。图1B及图1C分别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弯曲前后的剖面示意图,所述剖面为与图1A的中心线L垂直的剖面,且此剖面的两相对长边分别平行于图1A中弯曲的侧边A-A’。图1D及图1E分别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弯曲前后的上视示意图,其中图1D及图1E中的遮蔽层实际上位于第一信号线以及第二信号线的上方,然而,为清楚表示第一信号线、第二信号线与遮蔽层的开口的相对配置关系,图1D及图1E中的第一信号线与第二信号线以实线表示。图1F是图1D中区域C的放大示意图。为清楚表示像素单元中各元件的相对配置关系,图1F仅示出遮蔽层的开口位置,而省略绘示遮蔽层。请参照图1A至图1F,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可以是任何适于弯曲的显示面板,如液晶显示面板、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电泳显示面板或电湿润显示面板等。
显示面板100具有中心线L,中心线L平行于显示面板100的至少一侧边,且显示面板100位于中心线L延伸方向上相对两侧的侧边适于弯折,而形成曲面显示面板。如图1A所示,显示面板100弯曲后具有弯曲的侧边A-A’以及不随显示面板100弯曲的侧边A-A,且中心线L平行于侧边A-A。
显示面板100包括第一基板110、第二基板120以及位于第一基板110与第二基板120之间的显示介质层130。以液晶显示面板为例,第一基板110可以是主动元件阵列基板,第二基板120可以是彩色滤光基板,而显示介质层130可以是液晶层,但不限于此。
第一基板110包括多条第一信号线112以及多条第二信号线114。第一信号线112以及第二信号线114配置在第一基板110靠近第二基板120的一面,且第二信号线114与第一信号线112彼此交错,以定义出多个呈阵列排列的像素单元P。如图1A所示,第一信号线112平行于中心线L,亦即,第一信号线112平行于不随显示面板100弯曲的侧边A-A,因此,第一信号线112不随显示面板100弯曲而弯曲。此外,第二信号线114平行于随显示面板100弯曲的侧边A-A’,因此,第二信号线114随显示面板100弯曲而弯曲。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信号线112例如为扫描线,而第二信号线114例如为数据线,但不限于此。
第二基板120与第一基板110相对且包括遮蔽层BM。遮蔽层BM用以遮蔽第一基板110中不欲被看见的元件,因此其材质采用光穿透率低的材质,如深色的树脂(resin)、金属、金属氧化物或其它具有良好遮光效果与低反射特性的适当材质。
遮蔽层BM配置于第二基板120靠近第一基板110的一面,且遮蔽层BM具有多个开口O。各开口O曝露出其中一个像素单元P。具体地,如图1D及图1F所示,各像素单元P对应其中一个子像素,且各像素单元P中可配置有主动元件AD以及与主动元件AD电性连接的像素电极PE。
如图1F所示,主动元件AD例如为底栅极薄膜晶体管,其包括栅极GE、通道层CH、源极SE以及漏极DE。栅极GE与第一信号线112电性连接,源极SE与第二信号线114电性连接,而漏极DE透过开孔AP与像素电极PE电性连接。栅极GE与第一信号线112可由同一道工艺形成,且例如共同属于第一电极层。源极SE、漏极DE以及第二信号线114可由同一道工艺形成,且例如共同属于第二电极层。第一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不属于同一电极层,且两者透过一未绘示的栅绝缘层而彼此电性绝缘。应说明的是,像素单元P中各元件的型态及其相对配置关系仅为举例说明,而不限于图1F所绘示者。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依据不同的设计需求而进一步于各像素单元P中配置其它的元件。或者,改变主动元件AD以及像素电极PE的数量、配置关系、形状及制作顺序等。
请参照图1B至图1F,遮蔽层BM例如至少遮蔽第一信号线112、第二信号线114以及主动元件AD等不透光元件所在的区域以及第一信号线112与第二信号线114边缘可能存在漏光问题的区域,如像素电极PE与第一信号线112之间的间隙以及像素电极PE与第二信号线114之间的间隙等,以使显示面板100具有理想的视觉效果。为便于说明,以下统称上述区域为被遮蔽区NT,图1F以粗虚线围设出被遮蔽区NT的所在区域。在兼顾视觉效果以及开口率的考虑下,遮蔽层BM较佳是覆盖被遮蔽区NT,且遮蔽层BM的开口O较佳暴露出被遮蔽区NT以外的区域。然而,考虑到显示面板100弯曲后遮蔽层BM的开口O与不透光元件之间的相对位置会产生平移,本实施例使遮蔽层BM的覆盖面积大于被遮蔽区NT,且使遮蔽层BM的开口O至少暴露出像素电极PE的部分区域。
各开口O具有分别平行于中心线L的第一边S1以及第二边S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边S1以及第二边S2例如分别平行于像素单元P的短边,但不限于此。此外,位于中心线L两侧的各开口O的第一边S1比第二边S2更靠近中心线L,亦即,各开口O的第二边S2比第一边S1更远离中心线L。
第一边S1与相邻的第一信号线112在参考平面RF上的正投影相隔第一距离D1。第二边S2与相邻的第一信号线112在参考平面RF上的正投影相隔第二距离D2。所述参考平面RF为第一基板110未弯曲的两边缘E1、E2的所在平面。当显示面板100呈平面状态时,参考平面RF落在第一基板110上。当显示面板100呈弯曲状态时,参考平面RF落在第一基板110以外的区域。
本实施例对应显示面板100的弯曲程度以及弯曲方向对第一距离D1与第二距离D2进行设计,以改善***面状态时,所有第一距离D1皆相同,且所有的第二距离D2皆相同。亦即,所有像素电极PE被开口O所暴露出的面积及位置皆相同。
如图2A及图2C所示,虽然遮蔽层BM在显示面板100A弯曲前能够遮蔽住被遮蔽区NT,然而,如图2B及图2D所示,在显示面板100A弯曲而使得第一基板110位于显示面板100A的曲率中心RO与第二基板120之间时,部分被遮蔽区NT远离中心线L的一侧会被开口O暴露出来,其中,被暴露出来的不透光元件(如主动元件AD以及第一信号线112)会影响显示面板100A的视觉效果,而被暴露出来的间隙G(间隙G位于像素电极PE与第一信号线112之间)会造成漏光。所述曲率中心RO至第二基板120上的任一点的直线距离皆相等,且在第一基板110位于曲率中心RO与第二基板120之间的架构下,曲率中心RO至第二基板120上的任一点的直线距离定义为曲率半径R。
进一步而言,当显示面板100A朝第二基板120指向第一基板110的方向弯曲时,第二基板120朝遮蔽层BM的配置面弯曲。在应力的作用下,位于中心线L两侧的开口O在参考平面RF上的正投影会往靠近中心线L在参考平面RF上的正投影线L’的方向平移。此时,被遮蔽区NT(如第一信号线112的所在区域)靠近中心线L的一侧仍被遮蔽层BM遮蔽住,但部分被遮蔽区NT远离中心线L的一侧被遮蔽层BM的开口O暴露出来。并且,随着开口O与中心线L的距离越远,开口O曝露出来的被遮蔽区NT的面积越多。亦即,当显示面板100A朝第二基板120指向第一基板110的方向弯曲时,第一边S1与第二边S2在参考平面RF上的正投影皆会朝正投影线L’靠近,其中第一边S1与相邻的第一信号线112在参考平面RF上的正投影会彼此靠近,而第二边S2与相邻的第一信号线112在参考平面RF上的正投影会彼此远离,导致第一距离D1减缩而第二距离D2增加。
接着回到图1B及图1C,由于当显示面板100A朝第二基板120指向第一基板110的方向弯曲时,漏光现象主要发生在被遮蔽区NT(如第一信号线112的所在位置)远离中心线L的一侧。因此,本实施例在显示面板100呈平面状态时,即针对比较例中显示面板100A弯曲后的漏光问题进行补偿,例如使第一距离D1朝远离中心线L(即正投影线L’)的方向增加,并且各第一距离D1的增加量对应弯曲后开口O的平移量。具体地,若开口O的第一边S1在参考平面RF上的正投影于弯曲后会朝靠近中心线L(即正投影线L’)的方向平移距离X,则使开口O的第一边S1在参考平面RF上的正投影于弯曲前朝远离中心线L(即正投影线L’)的方向平移距离X,亦即第一距离D1增加距离X,如图1B所示。如此一来,即使开口O的第一边S1在参考平面RF上的正投影于弯曲后朝靠近中心线L(即正投影线L’)的方向平移距离X,被遮蔽区NT(如第一信号线112的所在位置)远离中心线L(即正投影线L’)的一侧亦能够被遮蔽层BM遮蔽住,如图1C所示。亦即,本实施例的上述设计可有效改善比较例的显示面板100A弯曲后的漏光问题。
另一方面,由于弯曲后被遮蔽区NT靠近中心线L的一侧并无漏光现象,因此本实施例不改变第二距离D2,亦即,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弯曲前,第二距离D2实质相同,且第一距离D1朝远离中心线L(即正投影线L’)的方向增加。由于在显示面板100弯曲后,开口O在参考平面RF上的正投影会朝靠近正投影线L’的方向平移,因此,第一距离D1与第二距离D2在显示面板100弯曲前后会呈现相反的趋势。亦即,在显示面板100弯曲后,在参考平面RF上的正投影中,第一距离D1实质相同,且第二距离D2朝远离中心线L(即正投影线L’)的方向增加。应说明的是,所述实质相同并不限于完全相同,而应涵盖工艺变化所造成的变化值。在实际工艺中,此变化值约落在相邻两像素单元P之间距(pitch)的15%以内。举例而言,当相邻两像素单元P的间距为100μm时,变化值约在±15μm以内。亦即,相对靠近中心线L(即正投影线L’)的第一距离D1与相对远离中心线L(即正投影线L’)的第一距离D1可能因工艺变化而存在约±15μm以内的变化值。
此外,在平面状态下,在第二信号线114的延伸方向上的相邻两第一距离D1之间的差值ΔD1应随着显示面板100的曲率半径R的减少而增加,亦即,显示面板100越弯曲(曲率半径R越小),差值ΔD1越大。如此一来,有助于因应不同的弯曲程度达到遮蔽漏光的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差值ΔD1例如朝远离中心线L(即正投影线L’)的方向增加,亦即差值ΔD1非定值,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另一实施例中,差值ΔD1也可以是定值。
相比于同时增加第一距离D1以及第二距离D2,本实施例藉由使第一距离D1以及第二距离D2仅其一朝远离中心线L(即正投影线L’)的方向增加,可降低上述补偿机制对于开口率的负面影响,从而有助于使显示面板100在改善漏光问题的同时,亦能兼顾显示面板100的光穿透率以及均匀性。在一实验例中,相比于同时增加第一距离D1以及第二距离D2的比较例,本实施例藉由使第一距离D1以及第二距离D2仅其一朝远离中心线L(即正投影线L’)的方向增加的设计可将开口率由比较例的26.50%提升至31.84%以上,且将光穿透率由比较例的1.47%提升至1.76%以上。
在上述实施例中,开口O的尺寸朝远离中心线L的方向减少,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图3A及图3B分别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弯曲前后的剖面示意图。图3C及图3D分别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弯曲前后的上视示意图。请参照图3A至图3D,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200大致相同于显示面板100,且相同的元件以相同的标号表示,于此不再赘述。显示面板200与显示面板100的主要差异在于,显示面板200在弯曲前,采用第二距离D2朝远离中心线L(即正投影线L’)的方向减少的设计,以藉由提升远离中心线L的开口O的面积,来提升显示面板200的开口率。在这样的设计下,显示面板200在弯曲前,远离中心线L的被遮蔽区NT(如第一信号线112的所在位置)可能被开口O暴露出来(此时第一信号线112与第二边S2之间的第二距离D2视为负值),并且,被开口O暴露出来的第一信号线112与中心线L的距离小于对应第二边S2与中心线L的距离。
在本实施例中,各第二距离D2减少的量恰等于对应的第一距离D1增加的量。因此,相对远离中心线L的开口O以及相对靠近中心线L的开口O的尺寸皆实质相同。并且,显示面板200在弯曲后,在参考平面RF上的正投影中,第一距离D1实质相同,且第二距离D2实质相同。应说明的是,所述实质相同并不限于完全相同,而应涵盖工艺变化所造成的变化值。在实际工艺中,此变化值约落在相邻两像素单元P的间距(pitch)的15%以内。
藉由上述设计,本实施例除了能够改善习知显示面板弯曲后的漏光现象之外,还有助于提升显示面板200的开口率,从而使显示面板200具有理想的光穿透率以及均匀性。
上述实施例是针对显示面板朝第二基板120指向第一基板110的方向弯曲时的漏光问题进行改良。以下以图4A至图5B说明显示面板朝第一基板110指向第二基板120的方向弯曲时漏光问题的改良方法。图4A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弯曲后的示意图。图4B及图4C分别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弯曲前后的剖面示意图。图5A及图5B分别是依照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弯曲前后的剖面示意图。请先参照图4A至图4C,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300大致相同于显示面板100,且相同的元件以相同的标号表示,于此不再赘述。显示面板300与显示面板100的主要差异在于,显示面板300适于朝第一基板110指向第二基板120的方向弯曲,使得第二基板120位于显示面板300的曲率中心RO与第一基板110之间。在此架构下,曲率中心RO至第一基板110上的任一点的直线距离定义为曲率半径R’。
当显示面板300朝第一基板110指向第二基板120的方向弯曲时,第二基板120朝远离第一基板110的表面弯曲。在应力的作用下,位于中心线L两侧的开口O在参考平面RF上的正投影会往远离正投影线L’的方向平移。在未作补偿的情况下,被遮蔽区NT(如第一信号线112的所在区域)远离中心线L的一侧仍被遮蔽层BM遮蔽住,但部分被遮蔽区NT靠近中心线L的一侧被遮蔽层BM的开口O暴露出来。并且,随着开口O与中心线L的距离越远,开口O所暴露出来的被遮蔽区NT的面积越多。亦即,当显示面板300朝第一基板110指向第二基板120的方向弯曲时,第一边S1与第二边S2在参考平面RF上的正投影皆会朝远离中心线L(即正投影线L’)的方向平移,其中第一边S1与相邻的第一信号线112在参考平面RF上的正投影会彼此远离,而第二边S2与相邻的第一信号线112在参考平面RF上的正投影会彼此靠近,导致第一距离D1增加而第二距离D2减缩。
由于当显示面板300朝第一基板110指向第二基板120的方向弯曲时,漏光现象主要发生在被遮蔽区NT(如第一信号线112的所在区域)靠近中心线L的一侧。因此,本实施例在显示面板300呈平面状态时,如图4B所示,使第二距离D2朝远离中心线L(即正投影线L’)的方向增加,并且各第二距离D2的增加量对应弯曲后的开口O的平移量。如此一来,被遮蔽区NT(如第一信号线112的所在区域)靠近中心线L的一侧在显示面板300弯曲后亦能够被遮蔽层BM遮蔽住,如图4C所示。亦即,本实施例的上述设计可有效改善习知显示面板弯曲后的漏光问题。
另一方面,由于被遮蔽区NT远离中心线L的一侧并无漏光现象,因此本实施例不改变第一距离D1,亦即,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300弯曲前,第一距离D1实质相同,且第二距离D2朝远离中心线L(即正投影线L’)的方向增加。由于在显示面板300弯曲后,开口O在参考平面RF上的正投影会朝远离中心线L(即正投影线L’)的方向平移,因此,第一距离D1与第二距离D2在显示面板300弯曲前后会呈现相反的趋势。亦即,在显示面板300弯曲后,在参考平面RF上的正投影中,第二距离D2实质相同,且第一距离D1朝远离中心线L(即正投影线L’)的方向增加。应说明的是,所述实质相同并不限于完全相同,而应涵盖工艺变化所造成的变化值。在实际工艺中,此变化值约落在相邻两像素单元P之间距(pitch)的15%以内。举例而言,当相邻两像素单元P之间距为100μm时,变化值约在±15μm以内。亦即,相对靠近中心线L(即正投影线L’)的第二距离D2与相对远离中心线L(即正投影线L’)的第二距离D2可能因工艺变化而存在约±15μm以内的变化值。
此外,在平面状态下,在第二信号线114的延伸方向上的相邻两第二距离D2之间的差值ΔD2应随着显示面板300的曲率半径R’的减少而增加,亦即显示面板300越弯曲(曲率半径R’越小),差值ΔD2越大。如此一来,有助于因应不同的弯曲程度达到遮蔽漏光的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差值ΔD2例如朝远离中心线L(即正投影线L’)的方向增加,亦即差值ΔD2非定值,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另一实施例中,差值ΔD2也可以是定值。
另外,如图5A及图5B所示,显示面板400在显示面板300的架构下,可在弯曲前采用第一距离D1朝远离中心线L(即正投影线L’)的方向减少的设计,以藉由提升远离中心线L的开口O的面积,来提升显示面板400的开口率。在这样的设计下,显示面板400在弯曲前,远离中心线L的被遮蔽区NT(如第一信号线112的所在区域)可能被开口O暴露出来(此时第一信号线112与第一边S1之间的第一距离D1视为负值)。
在本实施例中,各第一距离D1减少的量恰等于对应的第二距离D2增加的量。因此,相对远离中心线L的开口O以及相对靠近中心线L的开口O的尺寸皆实质相同。并且,显示面板400在弯曲后,在参考平面RF上的正投影中,第一距离D1实质相同,且第二距离D2实质相同。应说明的是,所述实质相同并不限于完全相同,而应涵盖工艺变化所造成的变化值。在实际工艺中,此变化值约落在相邻两像素单元P之间距(pitch)的15%以内。
藉由上述设计,本实施例可降低上述补偿机制对于开口率的负面影响,从而有助于使显示面板400在改善漏光问题的同时,亦能兼顾显示面板400的光穿透率以及均匀性。
在显示面板100、200、300、400中,第一信号线112为扫描线,且第二信号线114为数据线,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图6A及图6B分别是依照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弯曲后的示意图。如图6A及图6B所示,依据显示面板500、600弯曲方向的不同,第一信号线112也可为数据线,而第二信号线114可为扫描线。此时,中心线L平行于资料线。并且,未绘示的遮蔽层的开口的第一边以及第二边分别平行于像素单元P的长边。在此架构下,改善显示面板500、600弯曲后的漏光问题可参照前述,于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面板根据弯曲后的遮蔽层与不透光元件(如第一信号线)之间的位移量,对遮蔽层在显示面板弯曲前的遮蔽面积进行补偿,以改善习知显示面板弯曲后的漏光问题。此外,藉由使第一距离以及第二距离仅其一朝远离中心线的方向增加,可降低上述补偿机制对于开口率的负面影响,从而有助于使显示面板在改善漏光问题的同时,亦能兼顾显示面板的光穿透率以及均匀性。在一实施例中,还可藉由使第一距离以及第二距离的其中另一者朝远离中心线的方向减少,以进一步提升显示面板的开口率。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5)

1.一种显示面板,具有一中心线,该中心线平行于该显示面板的至少一侧边,该侧边为非弯曲侧边,该显示面板包括:
一第一基板,包括多条第一信号线以及多条第二信号线,该些第一信号线平行于该中心线,该些第二信号线与该些第一信号线彼此交错,以定义出多个像素单元;
一第二基板,位于该第一基板的一侧且包括一遮蔽层,该遮蔽层具有多个开口,各该开口曝露出其中一该像素单元,各该开口具有分别平行于该中心线的一第一边以及一第二边,且位于该中心线两侧的各该开口的该第一边比该第二边更靠近该中心线,其中各该第一边与其相邻的一第一信号线在一参考平面上的正投影相隔一第一距离,各该第二边与其相邻的一第一信号线在该参考平面上的正投影相隔一第二距离,该参考平面为该第一基板非弯曲的两边缘的所在平面,且该些第一距离以及该些第二距离仅其一朝远离该中心线的方向增加;以及
一显示介质层,位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距离以及该些第二距离的其中一者朝远离该中心线的方向增加,且该些第一距离以及该些第二距离的其中另一者实质相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显示面板呈一平面状态。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距离实质相同,而该些第二距离朝远离该中心线的方向增加,该显示面板呈一弯曲状态,且该第一基板位于该显示面板的曲率中心与该第二基板之间。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二距离实质相同,而该些第一距离朝远离该中心线的方向增加,该显示面板呈一弯曲状态,且该第二基板位于该显示面板的曲率中心与该第一基板之间。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些开口的尺寸朝远离该中心线的方向减少。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距离以及该些第二距离的其中一者朝远离该中心线的方向增加,该些第一距离以及该些第二距离的其中另一者朝远离该中心线的方向减少,且该显示面板呈一平面状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些开口的尺寸实质相同。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显示面板呈一平面状态,该些第一距离朝远离该中心线的方向增加,且在该第二信号线的延伸方向上相邻的两该第一距离之间的差值随着该显示面板的曲率半径的减少而增加,或者该些第二距离朝远离该中心线的方向增加,且在该第二信号线的延伸方向上相邻的两该第二距离之间的差值随着该显示面板的曲率半径的减少而增加。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该第二信号线的延伸方向相邻的两该第一距离之间的差值朝远离该中心线的方向增加,或者在该第二信号线的延伸方向相邻的两该第二距离之间的差值朝远离该中心线的方向增加。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信号线为扫描线,且该些第二信号线为数据线,或者该些第一信号线为数据线,且该些第二信号线为扫描线。
12.一种显示面板,具有一中心线,该中心线平行于该显示面板的至少一侧边,该侧边为非弯曲侧边,该显示面板包括:
一第一基板,包括多条第一信号线以及多条第二信号线,该些第一信号线平行于该中心线,该些第二信号线与该些第一信号线彼此交错,以定义出多个像素单元;
一第二基板,位于该第一基板的一侧且包括一遮蔽层,该遮蔽层具有多个开口,各该开口曝露出其中一该像素单元,各该开口具有分别平行于该中心线的一第一边以及一第二边,且位于该中心线两侧的各该开口的该第一边比该第二边更靠近该中心线,其中各该第一边与其相邻的一第一信号线在一参考平面上的正投影相隔一第一距离,各该第二边与其相邻的一第一信号线在该参考平面上的正投影相隔一第二距离,该参考平面为该第一基板非弯曲的两边缘的所在平面;以及
一显示介质层,位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其特征在于,该显示面板呈弯曲状,且该些第一距离实质相同,而该些第二距离实质相同。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基板位于该显示面板的曲率中心与该第二基板之间。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基板位于该显示面板的曲率中心与该第一基板之间。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信号线为扫描线,且该些第二信号线为数据线,或者该些第一信号线为数据线,且该些第二信号线为扫描线。
CN201510058227.6A 2014-12-31 2015-02-04 显示面板 Active CN10457046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46537 2014-12-31
TW103146537A TWI639869B (zh) 2014-12-31 2014-12-31 顯示面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70467A true CN104570467A (zh) 2015-04-29
CN104570467B CN104570467B (zh) 2017-11-24

Family

ID=530869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58227.6A Active CN104570467B (zh) 2014-12-31 2015-02-04 显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70467B (zh)
TW (1) TWI639869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23736A (zh) * 2015-09-09 2016-01-06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N105589268A (zh) * 2015-11-18 2016-05-18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N108132560A (zh) * 2018-01-03 2018-06-08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873444A (zh) * 2018-07-17 2018-11-23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导光板及柔性显示器
CN114326191A (zh) * 2021-12-30 2022-04-12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曲面显示面板及曲面显示装置
CN114863822A (zh) * 2018-05-16 2022-08-05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WO2023159615A1 (zh) * 2022-02-28 2023-08-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37013A1 (en) * 2006-12-11 2008-06-12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Holdings Limited Flexural liquid crystal panel and liquid crystal device
CN101443697A (zh) * 2006-07-18 2009-05-27 夏普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面板
CN104007590A (zh) * 2014-06-17 2014-08-27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Tft阵列基板结构
CN203870358U (zh) * 2014-04-01 2014-10-08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与显示装置
CN104217652A (zh) * 2014-09-04 2014-12-17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彩色滤光基板及其制造方法、制造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49057A (ja) * 2000-08-02 2002-02-15 Toshiba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JP5159385B2 (ja) * 2008-03-21 2013-03-0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TW201028742A (en) * 2009-01-20 2010-08-01 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orp Liquid crystal panel, color filter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43697A (zh) * 2006-07-18 2009-05-27 夏普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面板
US20080137013A1 (en) * 2006-12-11 2008-06-12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Holdings Limited Flexural liquid crystal panel and liquid crystal device
CN203870358U (zh) * 2014-04-01 2014-10-08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与显示装置
CN104007590A (zh) * 2014-06-17 2014-08-27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Tft阵列基板结构
CN104217652A (zh) * 2014-09-04 2014-12-17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彩色滤光基板及其制造方法、制造设备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23736A (zh) * 2015-09-09 2016-01-06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N105223736B (zh) * 2015-09-09 2018-03-23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N105589268A (zh) * 2015-11-18 2016-05-18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N105589268B (zh) * 2015-11-18 2019-05-10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N108132560A (zh) * 2018-01-03 2018-06-08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132560B (zh) * 2018-01-03 2020-05-2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863822A (zh) * 2018-05-16 2022-08-05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CN108873444A (zh) * 2018-07-17 2018-11-23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导光板及柔性显示器
CN114326191A (zh) * 2021-12-30 2022-04-12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曲面显示面板及曲面显示装置
CN114326191B (zh) * 2021-12-30 2023-08-22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曲面显示面板及曲面显示装置
WO2023159615A1 (zh) * 2022-02-28 2023-08-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24071A (zh) 2016-07-01
TWI639869B (zh) 2018-11-01
CN104570467B (zh) 2017-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70467A (zh) 显示面板
US20180157135A1 (en) Pixel structure, array substr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CN106125415B (zh) 像素阵列以及像素结构
US9880433B2 (en) Color filter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4049417A (zh) 显示面板
US10012873B2 (en) Display panel
CN105223736B (zh) 显示面板
US20160282664A1 (en) Curved display panel and curved display device
US20190027497A1 (en)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0187569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CN103728763A (zh) 液晶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5117085A (zh) 内嵌式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US11194186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restriction region formed by a conductive wiring pattern that restricts displacement between a first substrate and a second substrate
CN109407422A (zh) 一种显示面板、制程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9031833A (zh) 用于ads显示模式的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
US10921665B2 (en) Display panel and repair method for the display panel
US20190317371A1 (en) Liquid crystal grating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US20180329220A1 (en) 3d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5242444A (zh) 显示面板
CN105700251A (zh) 液晶面板及其间隙子构造
US20240036369A1 (en) Curved display panel and curved display device
CN101702064B (zh) 显示面板
US20190025633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CN110928067B (zh) 一种像素电极结构及液晶显示面板
US10592024B2 (en) Touch scree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