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58621A - 一种连续制备低熔点共聚酰胺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续制备低熔点共聚酰胺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58621A
CN104558621A CN201410791058.2A CN201410791058A CN104558621A CN 104558621 A CN104558621 A CN 104558621A CN 201410791058 A CN201410791058 A CN 201410791058A CN 104558621 A CN104558621 A CN 1045586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lt
melting
low
point
po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9105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58621B (zh
Inventor
刘静
邱志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extile Academy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extile Academ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extile Academy filed Critical China Textile Academy
Priority to CN20141079105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58621B/zh
Publication of CN1045586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586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586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586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lyamid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熔点共聚酰胺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将聚酰胺、聚酯和催化剂均匀混合后经过动态混合器熔融共混得到共混物熔体;所得共混物熔体经过熔体换热器调节温度后注入交换反应釜进行共聚反应得到低熔点共聚酰胺熔体;所得低熔点共聚酰胺熔体经过熔体过滤器过滤后进行切粒得到低熔点共聚酰胺切片。本发明采用连续聚合的方法制备低熔点共聚酰胺,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可以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连续制备低熔点共聚酰胺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共聚酰胺的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连续制备低熔点共聚酰胺的方法。
背景技术
热粘合纤维具有与化学粘合剂相似的特点,但是比化学粘合剂更加环保,更加易用。在非织造布中使用热粘合纤维,由于没有使用化学粘合剂,可以减少污染、降低成本,同时还可保持非织造布固有的网状结构,充分地发挥主体纤维的物理化学性能,使生产的非织造布比针刺法的非织造布更加牢固。热粘合法是利用高分子材料的热塑性,施加给聚合物纤维材料一定热量,使聚合物纤维材料部分软化熔融,经冷却固化后使纤维互相粘结在一起的加固方法。相比聚烯烃和聚酯热粘合纤维,低熔点聚酰胺热粘合纤维具有更优异的粘结性、韧性、耐溶剂性和手感等是理想的粘结材料。
专利CN200910099656.2公开了一种聚酯酰胺热熔胶制造方法,工艺如下:将熔程为130~140℃的聚酯胶及熔程为140~150℃的聚酰胺胶按1:1重量比加入反应釜中,再往反应釜中加入催化剂及抗氧化剂,在氮所保护下慢慢加热至胶粒熔化,开动搅拌,升温进行链交换反应,然后慢慢减压至熔体粘度达到72.3~78.3Pa.s,充氮气至常压再变1.03~1.09个大气压得到熔体物料,将熔体物料以条状压入水槽中,经冷却,切粒得到胶粒。
专利CN200910000267.X公开了一种基于聚酯改性的聚酰胺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碳原子数为7~12的脂族二羧酸、碳原子数为7~12的脂族一元羧酸、碳原子数为6~14的脂族二胺、碳原子数为6~11的内酰胺、水和稳定剂进行反应,脱水后加入适量共聚酯,继续反应一定时间,出料,得到所说的基于聚酯改性的聚酰胺热熔胶。
由此可见,目前作为低熔点聚酰胺热粘合纤维原料的低熔点共聚酰胺通常采用间歇法生产制备,虽然该法具有生产灵活,便于品种变换的优点,但其生产出来的产品均匀性差,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续制备低熔点共聚酰胺的方法,该方法实现了低熔点共聚酰胺的连续化生产,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制备的低熔点共聚酰胺均匀性好,质量稳定。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连续制备低熔点共聚酰胺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聚酰胺、聚酯和催化剂混合后经过动态混合器熔融共混得到共混物熔体,其中,聚酰胺、聚酯和催化剂的质量比为60~95:5~40:0.01~1、优选70~95:5~30:0.01~0.5;共混物熔体经熔体换热器调节温度,然后注入交换反应釜进行共聚反应得到低熔点共聚酰胺熔体;
(2)低熔点共聚酰胺熔体经过熔体过滤器过滤后切粒,得到低熔点共聚酰胺切片。
本发明的第一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聚酰胺为脂肪族聚酰胺或芳香族聚酰胺,所述脂肪族聚酰胺选自尼龙6、尼龙9、尼龙11、尼龙12、尼龙56、尼龙66、尼龙610、尼龙612、尼龙1012或尼龙1010,所述芳香族聚酰胺选自聚己二酰间苯二胺或聚癸二酰间苯二胺;所述聚酯选自聚芳香族二元酸脂肪族二元醇酯或聚脂肪族二元酸脂肪族二元醇酯,所述聚芳香族二元酸脂肪族二元醇酯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所述聚脂肪族二元酸脂肪族二元醇选自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丁二酸乙二醇酯、聚丁二酸丙二醇酯、聚己二酸乙二醇酯、聚己二酸丁二醇酯或聚己二酸丙二醇酯。
本发明的第二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催化剂为酯-酰胺交换反应催化剂和缩聚反应催化剂中的至少一种,并优选为酯-酰胺交换反应催化剂和缩聚反应催化剂的组合物。
本发明的第三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的酯-酰胺交换反应催化剂选自有机锡化合物、有机铈化合物、有机镧化合物、有机锌化合物或有机酸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所述的有机锡化合物选自单丁基氧化锡、二丁基氧化锡、单丁基三异辛酸锡、单丁基氧化锡氯化物或二丁基二乙酸锡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有机铈化合物选自无水醋酸铈、乙酰乙酮铈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有机镧化合物选自无水醋酸镧或乙酰乙酮镧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有机锌化合物为醋酸锌或二乙基锌、二丁基锌或乙酰丙酮锌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有机酸化合物选自甲磺酸、苯磺酸或对甲苯磺酸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缩聚催化剂选自锑系催化剂、钛系催化剂或锗系催化剂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所述的锑系催化剂选自乙二醇锑、醋酸锑或三氧化二锑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钛系催化剂选自钛酸四异丙酯、钛酸四丁酯或乙二醇钛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锗系催化剂选自氧化锗或醋酸锗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的第四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动态混合器选自双螺杆挤出机或单螺杆挤出机。
本发明的第五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熔体换热器选自苏尔寿型换热器、多管式混合换热器或单管式混合换热器。
本发明的第六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交换反应釜为降膜式反应釜,并优选塔盘层数为4~30层、优选10~30层。
本发明的第七优选技术方案为:在步骤(1)中,当所述的聚酯为聚芳香族二元酸脂肪族二元醇酯时,动态混合器的温度为230~300℃,优选250~300℃;当所述的聚酯为聚脂肪族二元酸脂肪族二元醇酯时,动态混合器的温度为180~250℃,优选180~230℃。
本发明的第八优选技术方案为:在步骤(2)中,当所述的聚酯为聚芳香族二元酸脂肪族二元醇酯时,熔体换热器的温度为230~300℃、优选230~290℃,交换反应釜的温度为230~300℃、优选230~290℃,真空度为100~5000Pa、优选100~3000Pa,熔体停留时间为30~240min、优选60~180min;当所述的聚酯为聚脂肪族二元酸脂肪族二元醇酯时,所述的熔体换热器的温度为180~250℃、优选180~230℃;交换反应釜的温度为180~250℃、优选180~240℃、真空度为50~3000Pa、优选50~2000Pa,熔体停留时间为30~240min、优选30~180min。
本发明的第九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低熔点共聚酰胺的熔点为60~200℃、相对粘度1.5~6.0;当所述的聚酯为聚芳香族二元酸脂肪族二元醇酯时,所述低熔点共聚酰胺的熔点为90~200℃、优选110~200℃;相对粘度为1.5~6.0,优选1.5~5.0;当所述的聚酯为聚脂肪族二元酸脂肪族二元醇酯时,所述低熔点共聚酰胺的熔点为60~160℃、优选60~130℃,相对粘度为2.0~6.0,优选2.4~6.0。
下面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
目前低熔点共聚酰胺通常采用间歇法生产制备,生产效率低、成本高,而且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差。采用本发明方法得到的低熔点共聚酰胺的相对粘数波动范围小于0.05、熔点波动范围小于2℃,而采用现有技术的间歇法得到的低熔点共聚酰胺的相对粘数波动范围大于0.06、熔点波动范围大于3℃,表明本发明方法得到的低熔点共聚酰胺具有更好的均匀性,质量更加稳定。本发明采用平推流反应器—降膜式反应釜作为交换反应釜,从而避免交换反应过程中物料在流动方向的返混,使得交换反应以均相平推流反应的形式进行,保证了所生产制备的低熔点共聚酰胺的质量的稳定性。因此实施例1在72小时生产考核周期内所生产的低熔点共聚酰胺切片的熔点波动范围仅为1℃、相对粘度波动范围仅为0.02。现有技术的间歇法生产过程中,不仅存在同一釜物料在出料过程中因停留时间的不同和热降解作用导致的出料前后物料的差异,还存在不同釜物料因反应条件的差异而导致的釜与釜物料之间的差异。此外,由于分子主链中强极性酰胺基团的存在,本发明方法所制备的低熔点共聚酰胺具有优异的粘接性能,其对棉织物的粘接强度大于30N/25mm。
本发明中,所述相对粘度、熔点为参照ASTM D789-2006的测试方法测定的;所述粘接强度为参照GB/T2791-1995的测试方法测定的。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连续聚合的方法制备低熔点共聚酰胺,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所得产品的均匀性好、质量稳定。
(2)直接采用聚酰胺和聚酯通过在交换反应釜内的共聚反应一步制备低熔点共聚酰胺,具有流程短、生产操作简单的特点。
(3)选用降膜式反应釜作为交换反应釜,物料从反应釜顶部进入进行分配,利用自身重力自然成膜下流,既保证了物料的均相平推流反应,又避免了动设备的使用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交换反应釜的示意图。
下面给出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有必要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该领域的技术熟练人员根据上述发明内容对本发明作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将尼龙66、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以及醋酸锌和醋酸锑以重量比1:1复配的复合催化剂按照质量比80:20:0.1均匀混合后经过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得到共混物熔体,双螺杆挤的温度为300℃。
(2)共混物熔体经过苏尔寿型换热器调节温度后注入塔盘层数为30层的降膜式反应釜进行共聚反应得到低熔点共聚酰胺熔体,其中熔体换热器的温度为280℃,交换反应釜的温度为280℃、真空度为100Pa、熔体停留时间为240min。
(3)所得低熔点共聚酰胺熔体经过熔体过滤器过滤后进行切粒得到低熔点共聚酰胺切片,连续生产72小时所得切片的质量指标:熔点为200±1℃、相对粘度为2.85±0.02。按照GB/T2791-1995测定低熔点共聚酰胺对棉织物的粘结强度为114N/25mm。
实施例2
(1)将尼龙6、聚丁二酸丁二醇酯以及钛酸四丁酯和二丁基二乙酸锡以重量比2:1复配的复合催化剂按照质量比60:40:0.3均匀混合后经过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得到共混物熔体,双螺杆挤的温度为230℃。
(2)共混物熔体经过多管式换热器调节温度后注入塔盘层数为20层的降膜式反应釜进行共聚反应得到低熔点共聚酰胺熔体,其中熔体换热器的温度为225℃,交换反应釜的温度为225℃、真空度为50Pa、熔体停留时间为180min。
(3)所得低熔点共聚酰胺熔体经过熔体过滤器过滤后进行切粒得到低熔点共聚酰胺切片,连续生产72小时所得切片的质量指标:熔点为70±2℃、相对粘度为3.20±0.02。按照GB/T2791-1995测定低熔点共聚酰胺对棉织物的粘结强度为50N/25mm。
实施例3
(1)将尼龙12、聚丁二酸乙二醇酯以及钛酸四异丙酯和无水醋酸铈以重量比5:1复配的复合催化剂按照质量比80:20:0.1均匀混合后经过双螺杆挤出机器熔融共混得到共混物熔体,双螺杆挤的温度为200℃。
(2)共混物熔体经过单管式换热器调节温度后注入塔盘层数为15层的降膜式反应釜进行共聚反应得到低熔点共聚酰胺熔体,其中熔体换热器的温度为180℃,交换反应釜的温度为180℃、真空度为3000Pa、熔体停留时间为180min。
(3)所得低熔点共聚酰胺熔体经过熔体过滤器过滤后进行切粒得到低熔点共聚酰胺切片,连续生产72h所生产切片的质量指标:熔点为90±2℃、相对粘度为5.50±0.02。按照GB/T2791-1995测定低熔点共聚酰胺对棉织物的粘结强度为135N/25mm。
实施例4
(1)将尼龙56、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以及钛酸四异丙酯和无水醋酸镧以重量比2:1复配的复合催化剂按照质量比80:20:0.04均匀混合后经过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得到共混物熔体,双螺杆挤的温度为270℃。
(2)共混物熔体经过苏尔寿型换热器调节温度后注入塔盘层数为8层的降膜式反应釜进行共聚反应得到低熔点共聚酰胺熔体,其中熔体换热器的温度为300℃,交换反应釜的温度为300℃、真空度为5000Pa、熔体停留时间为60min。
(3)所得低熔点共聚酰胺熔体经过熔体过滤器过滤后进行切粒得到低熔点共聚酰胺切片,连续生产72小时所得切片的质量指标:熔点为180±1℃、相对粘度为1.50±0.04。按照GB/T2791-1995测定低熔点共聚酰胺对棉织物的粘结强度为118N/25mm。
实施例5
(1)将尼龙610、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以及乙二醇钛和单丁基氧化锡以重量比5:1复配的复合催化剂按照质量比95:5:0.06均匀混合后经过单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得到共混物熔体,单螺杆挤的温度为230℃。
(2)共混物熔体经过苏尔寿型换热器调节温度后注入塔盘层数为4层的降膜式反应釜进行共聚反应得到低熔点共聚酰胺熔体,其中熔体换热器的温度为230℃,交换反应釜的温度为230℃、真空度为1000Pa、熔体停留时间为30min。
(3)所得低熔点共聚酰胺熔体经过熔体过滤器过滤后进行切粒得到低熔点共聚酰胺切片,连续生产72小时所得切片的质量指标:熔点为200±2℃、相对粘度为1.80±0.02。按照GB/T2791-1995测定低熔点共聚酰胺对棉织物的粘结强度为162N/25mm。
实施例6
(1)将聚己二酰间苯二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以及乙二醇锑、乙二醇钛和对甲苯磺酸以重量比5:1:10复配的复合催化剂按照质量比70:30:0.16均匀混合后经过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得到共混物熔体,双螺杆挤的温度为280℃。
(2)共混物熔体经过苏尔寿型换热器调节温度后注入塔盘层数为30层的降膜式反应釜进行共聚反应得到低熔点共聚酰胺熔体,其中熔体换热器的温度为265℃,交换反应釜的温度为265℃、真空度为100Pa、熔体停留时间为180min。
(3)所得低熔点共聚酰胺熔体经过熔体过滤器过滤后进行切粒得到低熔点共聚酰胺切片,连续生产72小时所得切片的质量指标:熔点为180±1℃、相对粘度为2.40±0.02。。按照GB/T2791-1995测定低熔点共聚酰胺对棉织物的粘结强度为82N/25mm。
实施例7
(1)将尼龙9、聚己二酸乙二醇酯以及乙二醇钛和乙酰丙酮锌以重量比1:9复配的复合催化剂按照质量比85:15:0.01均匀混合后经过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得到共混物熔体,双螺杆挤的温度为220℃。
(2)共混物熔体经过苏尔寿型换热器调节温度后注入塔盘层数为30层的降膜式反应釜进行共聚反应得到低熔点共聚酰胺熔体,其中熔体换热器的温度为200℃,交换反应釜的温度为200℃、真空度为1000Pa、熔体停留时间为240min。
(3)所得低熔点共聚酰胺熔体经过熔体过滤器过滤后进行切粒得到低熔点共聚酰胺切片,连续生产72小时所得切片的质量指标:熔点为130±1℃、相对粘度为6.00±0.03。按照GB/T2791-1995测定低熔点共聚酰胺对棉织物的粘结强度为142N/25mm。
实施例8
(1)将尼龙11、聚己二酸丁二醇酯以及氧化锗和二乙基锌以重量比2:1复配的复合催化剂按照质量比90:10:0.3均匀混合后经过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得到共混物熔体,双螺杆挤的温度为230℃。
(2)共混物熔体经过多管式换热器调节温度后注入塔盘层数为20层的降膜式反应釜进行共聚反应得到低熔点共聚酰胺熔体,其中熔体换热器的温度为220℃,交换反应釜的温度为220℃、真空度为500Pa、熔体停留时间为180min。
(3)所得低熔点共聚酰胺熔体经过熔体过滤器过滤后进行切粒得到低熔点共聚酰胺切片,连续生产72小时所得切片的质量指标:熔点为160±1℃、相对粘度为4.5±0.03。。按照GB/T2791-1995测定低熔点共聚酰胺对棉织物的粘结强度为149N/25mm。
实施例9
(1)将尼龙612、聚己二酸丙二醇酯以及催化剂苯磺酸按照质量比80:20:1均匀混合后经过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得到共混物熔体,双螺杆挤的温度为250℃。
(2)共混物熔体经过多管式换热器调节温度后注入塔盘层数为4层的降膜式反应釜进行共聚反应得到低熔点共聚酰胺熔体,其中熔体换热器的温度为250℃,交换反应釜的温度为250℃、真空度为100Pa、熔体停留时间为30min。
(3)所得低熔点共聚酰胺熔体经过熔体过滤器过滤后进行切粒得到低熔点共聚酰胺切片,连续生产72小时所得切片的质量指标:熔点为150±2℃、相对粘度为2.0±0.03按照GB/T2791-1995测定低熔点共聚酰胺对棉织物的粘结强度为124N/25mm。
实施例10
(1)将尼龙1012、聚丁二酸丁二醇酯以及催化剂苯磺酸按照质量比60:40:1均匀混合后经过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得到共混物熔体,双螺杆挤的温度为220℃。
(2)共混物熔体经过多管式换热器调节温度后注入塔盘层数为30层的降膜式反应釜进行共聚反应得到低熔点共聚酰胺熔体,其中熔体换热器的温度为210℃,交换反应釜的温度为210℃、真空度为500Pa、熔体停留时间为240min。
(3)所得低熔点共聚酰胺熔体经过熔体过滤器过滤后进行切粒得到低熔点共聚酰胺切片,连续生产72小时所得切片的质量指标:熔点为60±2℃、相对粘度为5.50±0.05。按照GB/T2791-1995测定低熔点共聚酰胺对棉织物的粘结强度为30N/25mm。
实施例11
(1)将尼龙1010、聚丁二酸乙二醇酯以及催化剂钛酸四异丙酯按照质量比90:10:0.01均匀混合后经过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得到共混物熔体,双螺杆挤的温度为230℃。
(2)共混物熔体经过多管式换热器调节温度后注入塔盘层数为10层的降膜式反应釜进行共聚反应得到低熔点共聚酰胺熔体,其中熔体换热器的温度为220℃,交换反应釜的温度为220℃、真空度为150Pa、熔体停留时间为60min。
(3)所得低熔点共聚酰胺熔体经过熔体过滤器过滤后进行切粒得到低熔点共聚酰胺切片,连续生产72小时所得切片的质量指标:熔点为160±2℃、相对粘度为2.40±0.03。按照GB/T2791-1995测定低熔点共聚酰胺对棉织物的粘结强度为153N/25mm。
实施例12
(1)将聚癸二酰间苯二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以及催化剂乙二醇锑按照质量比70:30:0.1均匀混合后经过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得到共混物熔体,双螺杆挤的温度为280℃。
(2)共混物熔体经过多管式换热器调节温度后注入塔盘层数为30层的降膜式反应釜进行共聚反应得到低熔点共聚酰胺熔体,其中熔体换热器的温度为300℃,交换反应釜的温度为300℃、真空度为100Pa、熔体停留时间为240min。
(3)所得低熔点共聚酰胺熔体经过熔体过滤器过滤后进行切粒得到低熔点共聚酰胺切片,连续生产72小时所得切片的质量指标:熔点为160±2℃、相对粘度为5.0±0.03。按照GB/T2791-1995测定低熔点共聚酰胺对棉织物的粘结强度为93N/25mm。
对比例1
将尼龙66、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以及醋酸锌和醋酸锑以重量比1:1复配的复合催化剂按照质量比80:20:0.1加入间歇反应釜中,在氮气保护下慢慢升温270℃,恒温1h至反应釜内的物料全部熔化;启动搅拌,继续升温至280℃,并减压至100Pa,保温反应240min;反应结束后出料、切粒得到低熔点共聚酰胺切片。连续生产72小时所得切片的质量指标:熔点为200±5℃、相对粘度为2.85±0.10。
从上述对比例可以看出,在所采用的原料相同的情况下,采用本发明方法生产制备的低熔点共聚酰胺的质量更加稳定。本发明采用平推流反应器—降膜式反应釜作为交换反应釜,从而避免交换反应过程中物料在流动方向的返混,使得交换反应以均相平推流反应的形式进行,保证了所生产制备的低熔点共聚酰胺的质量的稳定性。因此实施例1在72小时生产考核周期内所生产的低熔点共聚酰胺切片的熔点波动范围仅为1℃、相对粘度波动范围仅为0.02。现有技术的间歇法生产过程中,不仅存在同一釜物料在出料过程中因停留时间的不同和热降解作用导致的出料前后物料的差异,还存在不同釜物料因反应条件的差异而导致的釜与釜物料之间的差异。因此对比例1在72小时生产考核周期内所生产的低熔点共聚酰胺切片的熔点波动范围为5℃、相对粘度波动范围仅为0.10。
对比例2:
按照实施例1的条件制备低熔点共聚酰胺,区别在于,尼龙66、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复合催化剂的质量比如下表1所示,按照实施例1的反应条件制备得到的切片,连续生产72小时所得切片的质量指标为:
表1:
对比例3:
按照实施例3的条件制备低熔点共聚酰胺,区别在于,尼龙12、聚丁二酸乙二醇酯以及、复合催化剂的质量比如下表2所示,按照实施例3的反应条件制备得到的切片,连续生产72小时所得切片的质量指标为:
表2:

Claims (10)

1.一种连续制备低熔点共聚酰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聚酰胺、聚酯和催化剂混合后经过动态混合器熔融共混得到共混物熔体,其中,聚酰胺、聚酯和催化剂的质量比为60~95:5~40:0.01~1,优选70~95:5~30:0.01~0.5;共混物熔体经熔体换热器调节温度,然后注入交换反应釜进行共聚反应得到低熔点共聚酰胺熔体;
(2)低熔点共聚酰胺熔体经过熔体过滤器过滤后切粒,得到低熔点共聚酰胺切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胺为脂肪族聚酰胺或芳香族聚酰胺,所述脂肪族聚酰胺选自尼龙6、尼龙9、尼龙11、尼龙12、尼龙56、尼龙66、尼龙610、尼龙612、尼龙1012或尼龙1010,所述芳香族聚酰胺选自聚己二酰间苯二胺或聚癸二酰间苯二胺;所述聚酯选自聚芳香族二元酸脂肪族二元醇酯或聚脂肪族二元酸脂肪族二元醇酯,所述聚芳香族二元酸脂肪族二元醇酯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所述聚脂肪族二元酸脂肪族二元醇选自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丁二酸乙二醇酯、聚丁二酸丙二醇酯、聚己二酸乙二醇酯、聚己二酸丁二醇酯或聚己二酸丙二醇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酯-酰胺交换反应催化剂和缩聚反应催化剂中的至少一种,并优选为酯-酰胺交换反应催化剂和缩聚反应催化剂的组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酯-酰胺交换反应催化剂选自有机锡化合物、有机铈化合物、有机镧化合物、有机锌化合物或有机酸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所述的有机锡化合物选自单丁基氧化锡、二丁基氧化锡、单丁基三异辛酸锡、单丁基氧化锡氯化物或二丁基二乙酸锡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有机铈化合物选自无水醋酸铈、乙酰乙酮铈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有机镧化合物选自无水醋酸镧或乙酰乙酮镧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有机锌化合物为醋酸锌或二乙基锌、二丁基锌或乙酰丙酮锌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有机酸化合物选自甲磺酸、苯磺酸或对甲苯磺酸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缩聚催化剂选自锑系催化剂、钛系催化剂或锗系催化剂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所述的锑系催化剂选自乙二醇锑、醋酸锑或三氧化二锑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钛系催化剂选自钛酸四异丙酯、钛酸四丁酯或乙二醇钛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锗系催化剂选自氧化锗或醋酸锗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混合器选自双螺杆挤出机或单螺杆挤出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熔体换热器选自苏尔寿型换热器、多管式混合换热器或单管式混合换热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反应釜为降膜式反应釜,并优选塔盘层数为4~30层、优选10~30层。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当所述的聚酯为聚芳香族二元酸脂肪族二元醇酯时,动态混合器的温度为230~300℃,优选250~300℃;当所述的聚酯为聚脂肪族二元酸脂肪族二元醇酯时,动态混合器的温度为180~250℃,优选180~230℃。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当所述的聚酯为聚芳香族二元酸脂肪族二元醇酯时,熔体换热器的温度为230~300℃、优选230~290℃,交换反应釜的温度为230~300℃、优选230~290℃,真空度为100~5000Pa、优选100~3000Pa,熔体停留时间为30~240min、优选60~180min;当所述的聚酯为聚脂肪族二元酸脂肪族二元醇酯时,所述的熔体换热器的温度为180~250℃、优选180~230℃;交换反应釜的温度为180~250℃、优选180~240℃、真空度为50~3000Pa、优选50~2000Pa,熔体停留时间为30~240min、优选30~180min。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熔点共聚酰胺的熔点为60~200℃、相对粘度1.5~6.0;当所述的聚酯为聚芳香族二元酸脂肪族二元醇酯时,所述低熔点共聚酰胺的熔点为90~200℃、优选110~200℃;相对粘度为1.5~6.0,优选1.5~5.0;当所述的聚酯为聚脂肪族二元酸脂肪族二元醇酯时,所述低熔点共聚酰胺的熔点为60~160℃、优选60~130℃,相对粘度为2.0~6.0,优选2.4~6.0。
CN201410791058.2A 2014-12-18 2014-12-18 一种连续制备低熔点共聚酰胺的方法 Active CN1045586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91058.2A CN104558621B (zh) 2014-12-18 2014-12-18 一种连续制备低熔点共聚酰胺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91058.2A CN104558621B (zh) 2014-12-18 2014-12-18 一种连续制备低熔点共聚酰胺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58621A true CN104558621A (zh) 2015-04-29
CN104558621B CN104558621B (zh) 2017-07-07

Family

ID=530757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91058.2A Active CN104558621B (zh) 2014-12-18 2014-12-18 一种连续制备低熔点共聚酰胺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58621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46507A (zh) * 2015-05-20 2015-08-19 浙江蓝天海纺织服饰科技有限公司 聚酰胺酯短纤与棉纤的混纺工装面料
CN107936255A (zh) * 2017-11-01 2018-04-20 中纺院(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生产聚醚酰胺的方法
CN109957108A (zh) * 2017-12-25 2019-07-02 上海凯赛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聚酯酰胺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05305A (zh) * 2019-07-09 2019-10-08 山东大学 一种医用纤维热熔被覆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391050A (zh) * 2020-12-22 2021-02-23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低吸水率pa56/pbt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772262A (zh) * 2021-09-06 2023-03-10 成都肆零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脂肪族二元酸尼龙的连续化工艺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86015A (zh) * 2009-06-15 2009-11-25 陈国新 聚酯酰胺热熔胶制造方法
CN101906211A (zh) * 2010-08-19 2010-12-08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 一种聚酯-聚酰胺共聚物及其合成制备方法
CN103232596A (zh) * 2012-12-26 2013-08-07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 脂肪族聚酰胺改性共聚酯、脂肪族聚酰胺改性共聚酯纤维及他们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86015A (zh) * 2009-06-15 2009-11-25 陈国新 聚酯酰胺热熔胶制造方法
CN101906211A (zh) * 2010-08-19 2010-12-08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 一种聚酯-聚酰胺共聚物及其合成制备方法
CN103232596A (zh) * 2012-12-26 2013-08-07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 脂肪族聚酰胺改性共聚酯、脂肪族聚酰胺改性共聚酯纤维及他们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46507A (zh) * 2015-05-20 2015-08-19 浙江蓝天海纺织服饰科技有限公司 聚酰胺酯短纤与棉纤的混纺工装面料
CN104846507B (zh) * 2015-05-20 2016-04-27 浙江蓝天海纺织服饰科技有限公司 聚酰胺酯短纤与棉纤的混纺工装面料
CN107936255A (zh) * 2017-11-01 2018-04-20 中纺院(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生产聚醚酰胺的方法
CN107936255B (zh) * 2017-11-01 2021-03-02 中纺院(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生产聚醚酰胺的方法
CN109957108A (zh) * 2017-12-25 2019-07-02 上海凯赛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聚酯酰胺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57108B (zh) * 2017-12-25 2022-08-19 上海凯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酯酰胺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05305A (zh) * 2019-07-09 2019-10-08 山东大学 一种医用纤维热熔被覆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391050A (zh) * 2020-12-22 2021-02-23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低吸水率pa56/pbt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772262A (zh) * 2021-09-06 2023-03-10 成都肆零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脂肪族二元酸尼龙的连续化工艺
CN115772262B (zh) * 2021-09-06 2024-01-19 成都肆零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脂肪族二元酸尼龙的连续化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58621B (zh) 2017-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58621A (zh) 一种连续制备低熔点共聚酰胺的方法
CN105585701B (zh) 一种聚醚改性共聚酯连续式制备方法
CN103755941B (zh) 扩链改性聚酯连续聚合的方法
CN101469060B (zh) 一种阳离子可染聚对苯二甲酸1,3-丙二醇酯的制备方法
CN107955163A (zh) 超韧聚酰胺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38067B (zh) 一种黑色聚酯切片和黑色聚酯切片的制备方法
CN101250258B (zh) 一种采用复合催化剂生产生物可降解共聚酯的方法
CN100349951C (zh) 由固相聚合制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和芳香族二元胺的共聚物的方法
CN103709679B (zh) 一种改性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304792B (zh) 一种环氧混合型粉末涂料用聚酯树脂的制备方法
CN103804669A (zh) 一种用作pvc增塑剂的蓖麻油基聚酯的制备方法
CN103642017A (zh) 一种吹塑用聚酯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28108A (zh) 一种多元共聚酯弹性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13278138A (zh) Pbat聚合物、其制备方法、用途及农用地膜
CN103665788A (zh) 一种改性pet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057298A (zh) 一种阻燃可降解低熔点聚酯切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59067A (zh) 长链支化聚合物型加工助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应用
CN101469059A (zh) 一种阻燃共聚改性聚对苯二甲酸1,3-丙二醇酯的制备方法
CN108102090A (zh) 超韧热稳定聚酰胺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44671B (zh) 一种含二失水糖醇共聚酯的制备方法
CN104480569B (zh) 一种聚酯弹性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25442A (zh) 一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及其生产方法
CN102977349B (zh) 一种阻燃共聚物及其连续聚合方法
CN111100280A (zh) 一种光学膜级聚酯切片工业生产中催化剂的添加方法
CN104788661A (zh) 一种主链含饱和聚烯烃软段结构单元的热塑性聚醚酯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