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30653A - 一种环氧树脂/石墨烯/纳米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环氧树脂/石墨烯/纳米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30653A
CN104530653A CN201410828545.1A CN201410828545A CN104530653A CN 104530653 A CN104530653 A CN 104530653A CN 201410828545 A CN201410828545 A CN 201410828545A CN 104530653 A CN104530653 A CN 1045306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poxy resin
graphene
graphite alkene
condition
graphene ox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82854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30653B (zh
Inventor
赵东宇
王琳
付敬雯
于悦
张锡文
毕昌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41082854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30653B/zh
Publication of CN1045306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306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306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3065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一种环氧树脂/石墨烯/纳米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目前的环氧树脂不同时具备优良的导电性和优异的机械性能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一、制备氧化石墨烯溶胶;二、氧化石墨烯负载纳米铜粉;三、负载纳米铜粉的石墨烯在环氧树脂中的分散;四、固化。本发明优点:一、本发明方法制备的环氧树脂/石墨烯/纳米铜复合材料中石墨烯/纳米铜在环氧树脂中的分散性良好;二、与纯环氧树脂相比,本发明制备的环氧树脂/石墨烯/纳米铜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大幅度提高;三、本发明制备的环氧树脂/石墨烯/纳米铜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与纯环氧树脂相比有提高。

Description

一种环氧树脂/石墨烯/纳米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环氧树脂(EP)结构中含苯环和醚键,因此具有优良的电绝缘性、耐化学介质性和粘接性,被广泛应用于涂料、胶粘剂和工程材料领域。EP胶粘剂对各种金属和大部分非金属材料均有良好的粘接性,金属用胶粘剂要求其具有一定的导电性,需对EP进行改性。EP质脆,对其进行增韧改性也是必须的。
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导热性和生物相容性,它是人类已知强度最高的物质,比钻石还坚硬,强度比世界上最好的钢铁还要高上300倍,将其均匀的分散在环氧树脂中可以大大增强环氧树脂的韧性。纳米铜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低的电子迁移率,作为导电涂料、导电线路材料及电极材料被广泛的用于电子工业中,因而对纳米铜粉导电涂料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将其均匀的分散在环氧树脂中可以很好的改善环氧树脂的导电性。
但是,目前的环氧树脂不同时具备优良的导电性和优异的机械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要解决目前的环氧树脂不同时具备优良的导电性和优异的机械性能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环氧树脂/石墨烯/纳米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环氧树脂/石墨烯/纳米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是按以下步骤进行的:
一、制备氧化石墨烯溶胶:用传统的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将氧化石墨烯与蒸馏水混合后超声,得到氧化石墨烯溶胶;所述的氧化石墨烯溶胶中氧化石墨烯的浓度是0.01g/mL;
二、氧化石墨烯负载纳米铜粉:将CuSO4 .5H2O加入蒸馏水中超声至完全溶解,得到硫酸铜水溶液,将步骤一制备的氧化石墨烯溶胶和硫酸铜水溶液倒入250mL的三口瓶内,常温超声振荡1h,然后放置在70℃的水浴中在搅拌速度为300r/min的条件下依次加入水合肼水溶液和氢氧化钠水溶液,继续在70℃的水浴中在搅拌速度为300r/min的条件下搅拌45min,自然降至室温,得到负载纳米铜粉的石墨烯;所述的硫酸铜水溶液的浓度是0.0267g/mL;所述的氢氧化钠水溶液的浓度是0.05g/mL;所述的水合肼水溶液的体积浓度是61.54%;所述的氧化石墨烯溶胶和硫酸铜水溶液的体积比为1:2;所述的水合肼水溶液与硫酸铜水溶液的体积比为1:2.3;所述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与硫酸铜水溶液的体积比为1:3;
三、负载纳米铜粉的石墨烯在环氧树脂中的分散:将步骤二得到的负载纳米铜粉的石墨烯加入到环氧树脂中,用乳化机在转速为7000r/min的条件下分散5min~7min,得到环氧树脂/石墨烯/纳米铜混合物;所述的环氧树脂为E-51;所述的步骤二得到的负载纳米铜粉的石墨烯与环氧树脂的质量比为1:(6.25~200);
四、固化:在聚四氟乙烯模具的内表面涂上高真空硅脂,然后将内表面涂有高真空硅脂的聚四氟乙烯模具、步骤三得到的环氧树脂/石墨烯/纳米铜混合物和固化剂分别放入到60℃的烘箱中保温2h,然后将预热好的环氧树脂/石墨烯/纳米铜混合物和预热好的固化剂混合后在转速为100r/min的条件下搅拌4min~5min,得到环氧树脂/石墨烯/纳米铜预聚物,将环氧树脂/石墨烯/纳米铜预聚物倒入预热好的内表面涂有高真空硅脂的聚四氟乙烯模具中,在温度为70℃的条件下保温2h,升温至125℃并在温度为125℃的条件下保温2.5h,升温至150℃并在温度为150℃的条件下保温1h,自然降至室温,得到环氧树脂/石墨烯/纳米铜复合材料;所述的固化剂为聚酰胺651;所述的固化剂与步骤三中所述的环氧树脂的质量比为1:2。
本发明优点:
一、本发明方法制备的环氧树脂/石墨烯/纳米铜复合材料中石墨烯/纳米铜在环氧树脂中的分散性良好;
二、与纯环氧树脂相比,本发明制备的环氧树脂/石墨烯/纳米铜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可以提高60%;
三、当石墨烯/纳米铜含量为环氧树脂的10wt%时,本发明制备的环氧树脂/石墨烯/纳米铜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与纯环氧树脂相比提高了大概8℃。
附图说明
图1是纯环氧树脂的SEM图;
图2是试验二制备的环氧树脂/石墨烯/纳米铜复合材料的SEM图;
图3是XRD图谱,曲线a是纯环氧树脂,曲线b是试验二制备的环氧树脂/石墨烯/纳米铜复合材料,曲线c是试验三制备的纳米铜粉;
图4是DMA图,曲线1是纯环氧树脂,曲线2是试验一制备的环氧树脂/石墨烯/纳米铜复合材料的;
图5是力学性能图,横轴的质量分数指的是本发明中步骤三中所述的步骤二得到的负载纳米铜粉的石墨烯占环氧树脂的质量分数,a点是纯环氧树脂,b点是试验一得到的环氧树脂/石墨烯/纳米铜复合材料,c点是试验二得到的环氧树脂/石墨烯/纳米铜复合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是一种环氧树脂/石墨烯/纳米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是按以下步骤进行的:
一、制备氧化石墨烯溶胶:用传统的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将氧化石墨烯与蒸馏水混合后超声,得到氧化石墨烯溶胶;所述的氧化石墨烯溶胶中氧化石墨烯的浓度是0.01g/mL;
二、氧化石墨烯负载纳米铜粉:将CuSO4 .5H2O加入蒸馏水中超声至完全溶解,得到硫酸铜水溶液,将步骤一制备的氧化石墨烯溶胶和硫酸铜水溶液倒入250mL的三口瓶内,常温超声振荡1h,然后放置在70℃的水浴中在搅拌速度为300r/min的条件下依次加入水合肼水溶液和氢氧化钠水溶液,继续在70℃的水浴中在搅拌速度为300r/min的条件下搅拌45min,自然降至室温,得到负载纳米铜粉的石墨烯;所述的硫酸铜水溶液的浓度是0.0267g/mL;所述的氢氧化钠水溶液的浓度是0.05g/mL;所述的水合肼水溶液的体积浓度是61.54%;所述的氧化石墨烯溶胶和硫酸铜水溶液的体积比为1:2;所述的水合肼水溶液与硫酸铜水溶液的体积比为1:2.3;所述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与硫酸铜水溶液的体积比为1:3;
三、负载纳米铜粉的石墨烯在环氧树脂中的分散:将步骤二得到的负载纳米铜粉的石墨烯加入到环氧树脂中,用乳化机在转速为7000r/min的条件下分散5min~7min,得到环氧树脂/石墨烯/纳米铜混合物;所述的环氧树脂为E-51;所述的步骤二得到的负载纳米铜粉的石墨烯与环氧树脂的质量比为1:(6.25~200);
四、固化:在聚四氟乙烯模具的内表面涂上高真空硅脂,然后将内表面涂有高真空硅脂的聚四氟乙烯模具、步骤三得到的环氧树脂/石墨烯/纳米铜混合物和固化剂分别放入到60℃的烘箱中保温2h,然后将预热好的环氧树脂/石墨烯/纳米铜混合物和预热好的固化剂混合后在转速为100r/min的条件下搅拌4min~5min,得到环氧树脂/石墨烯/纳米铜预聚物,将环氧树脂/石墨烯/纳米铜预聚物倒入预热好的内表面涂有高真空硅脂的聚四氟乙烯模具中,在温度为70℃的条件下保温2h,升温至125℃并在温度为125℃的条件下保温2.5h,升温至150℃并在温度为150℃的条件下保温1h,自然降至室温,得到环氧树脂/石墨烯/纳米铜复合材料;所述的固化剂为聚酰胺651;所述的固化剂与步骤三中所述的环氧树脂的质量比为1:2。
本实施方式优点:
一、本实施方式的方法制备的环氧树脂/石墨烯/纳米铜复合材料中石墨烯/纳米铜在环氧树脂中的分散性良好;
二、与纯环氧树脂相比,本实施方式制备的环氧树脂/石墨烯/纳米铜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可以提高60%;
三、当石墨烯/纳米铜含量为环氧树脂的10wt%时,本实施方式制备的环氧树脂/石墨烯/纳米铜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与纯环氧树脂相比提高了大概8℃。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步骤一中所述的传统的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的步骤是:
取1.2g的鳞片状石墨粉加入到容积为500mL的玻璃三口瓶内,再加入50mL的浓硫酸,在室温和搅拌速度为250r/min的条件下搅拌30min,将玻璃三口瓶放入冰水浴中,再缓慢加入10g的高锰酸钾和1.5g的硝酸钠,在搅拌速度为200r/min和冰水浴的条件下搅拌2h,将玻璃三口瓶从冰水浴中取出后在室温和搅拌速度为250r/min的条件下搅拌2h,然后在温度为35℃的水浴中和搅拌速度为250r/min的条件下搅拌24h,再加入10mL~15mL的质量分数为30%的双氧水溶液和10mL的质量分数为36%~38%的盐酸水溶液,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离心收集下层粘稠液体,将粘稠液体放入半透膜中渗析至溶液为中性,得到氧化石墨烯。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二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三中所述的步骤二得到的负载纳米铜粉的石墨烯与环氧树脂的质量比为1:10。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二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二不同的是:步骤一中所述的传统的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的步骤中将玻璃三口瓶从冰水浴中取出后在室温和搅拌速度为250r/min的条件下搅拌2h,然后在温度为35℃的水浴中和搅拌速度为250r/min的条件下搅拌24h,再加入12mL的质量分数为30%的双氧水溶液和10mL的质量分数为37%的盐酸水溶液,得到混合溶液。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三中所述的步骤二得到的负载纳米铜粉的石墨烯与环氧树脂的质量比为1:6.25。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相同。
采用下述试验验证本发明效果:
试验一:本试验为一种环氧树脂/石墨烯/纳米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是按以下步骤进行的:
一、制备氧化石墨烯溶胶:用传统的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将氧化石墨烯与蒸馏水混合后超声,得到氧化石墨烯溶胶;所述的氧化石墨烯溶胶中氧化石墨烯的浓度是0.01g/mL;
二、氧化石墨烯负载纳米铜粉:将CuSO4 .5H2O加入蒸馏水中超声至完全溶解,得到硫酸铜水溶液,将步骤一制备的氧化石墨烯溶胶和硫酸铜水溶液倒入250mL的三口瓶内,常温超声振荡1h,然后放置在70℃的水浴中在搅拌速度为300r/min的条件下依次加入水合肼水溶液和氢氧化钠水溶液,继续在70℃的水浴中在搅拌速度为300r/min的条件下搅拌45min,自然降至室温,得到负载纳米铜粉的石墨烯;所述的硫酸铜水溶液的浓度是0.0267g/mL;所述的氢氧化钠水溶液的浓度是0.05g/mL;所述的水合肼水溶液的体积浓度是61.54%;所述的氧化石墨烯溶胶和硫酸铜水溶液的体积比为1:2;所述的水合肼水溶液与硫酸铜水溶液的体积比为1:2.3;所述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与硫酸铜水溶液的体积比为1:3;
三、负载纳米铜粉的石墨烯在环氧树脂中的分散:将步骤二得到的负载纳米铜粉的石墨烯加入到环氧树脂中,用乳化机在转速为7000r/min的条件下分散5min,得到环氧树脂/石墨烯/纳米铜混合物;所述的环氧树脂为E-51;所述的步骤二得到的负载纳米铜粉的石墨烯与环氧树脂的质量比为1:10;
四、固化:在聚四氟乙烯模具的内表面涂上高真空硅脂,然后将内表面涂有高真空硅脂的聚四氟乙烯模具、步骤三得到的环氧树脂/石墨烯/纳米铜混合物和固化剂分别放入到60℃的烘箱中保温2h,然后将预热好的环氧树脂/石墨烯/纳米铜混合物和预热好的固化剂混合后在转速为100r/min的条件下搅拌4min,得到环氧树脂/石墨烯/纳米铜预聚物,将环氧树脂/石墨烯/纳米铜预聚物倒入预热好的内表面涂有高真空硅脂的聚四氟乙烯模具中,在温度为70℃的条件下保温2h,升温至125℃并在温度为125℃的条件下保温2.5h,升温至150℃并在温度为150℃的条件下保温1h,自然降至室温,得到环氧树脂/石墨烯/纳米铜复合材料;所述的固化剂为聚酰胺651;所述的固化剂与步骤三中所述的环氧树脂的质量比为1:2。
试验二:本试验为一种环氧树脂/石墨烯/纳米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是按以下步骤进行的:
一、制备氧化石墨烯溶胶:用传统的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将氧化石墨烯与蒸馏水混合后超声,得到氧化石墨烯溶胶;所述的氧化石墨烯溶胶中氧化石墨烯的浓度是0.01g/mL;
二、氧化石墨烯负载纳米铜粉:将CuSO4 .5H2O加入蒸馏水中超声至完全溶解,得到硫酸铜水溶液,将步骤一制备的氧化石墨烯溶胶和硫酸铜水溶液倒入250mL的三口瓶内,常温超声振荡1h,然后放置在70℃的水浴中在搅拌速度为300r/min的条件下依次加入水合肼水溶液和氢氧化钠水溶液,继续在70℃的水浴中在搅拌速度为300r/min的条件下搅拌45min,自然降至室温,得到负载纳米铜粉的石墨烯;所述的硫酸铜水溶液的浓度是0.0267g/mL;所述的氢氧化钠水溶液的浓度是0.05g/mL;所述的水合肼水溶液的体积浓度是61.54%;所述的氧化石墨烯溶胶和硫酸铜水溶液的体积比为1:2;所述的水合肼水溶液与硫酸铜水溶液的体积比为1:2.3;所述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与硫酸铜水溶液的体积比为1:3;
三、负载纳米铜粉的石墨烯在环氧树脂中的分散:将步骤二得到的负载纳米铜粉的石墨烯加入到环氧树脂中,用乳化机在转速为7000r/min的条件下分散5min,得到环氧树脂/石墨烯/纳米铜混合物;所述的环氧树脂为E-51;所述的步骤二得到的负载纳米铜粉的石墨烯与环氧树脂的质量比为1:6.25;
四、固化:在聚四氟乙烯模具的内表面涂上高真空硅脂,然后将内表面涂有高真空硅脂的聚四氟乙烯模具、步骤三得到的环氧树脂/石墨烯/纳米铜混合物和固化剂分别放入到60℃的烘箱中保温2h,然后将预热好的环氧树脂/石墨烯/纳米铜混合物和预热好的固化剂混合后在转速为100r/min的条件下搅拌4min,得到环氧树脂/石墨烯/纳米铜预聚物,将环氧树脂/石墨烯/纳米铜预聚物倒入预热好的内表面涂有高真空硅脂的聚四氟乙烯模具中,在温度为70℃的条件下保温2h,升温至125℃并在温度为125℃的条件下保温2.5h,升温至150℃并在温度为150℃的条件下保温1h,自然降至室温,得到环氧树脂/石墨烯/纳米铜复合材料;所述的固化剂为聚酰胺651;所述的固化剂与步骤三中所述的环氧树脂的质量比为1:2。
试验三:本试验是制备纳米铜粉体的方法:
将0.8g的CuSO4.5H2O加入到30mL蒸馏水中超声至溶解后,加入0.06g的聚乙烯比咯烷酮(PVP),超声30min,随后分别向三颈瓶中倒入超声溶解的CuSO4.5H2O与PVP的混合溶液,再加入13mL水合肼水溶液,最后加入10mL的NaOH水溶液,在70℃下转速为300r/min的条件下搅拌45min,得到的产物经冷却后抽滤,用大量蒸馏水和无水乙醇洗涤后,放入真空干燥箱中在室温条件下干燥10h,最后研磨得到纳米铜粉;所述的氢氧化钠水溶液的浓度是0.05g/mL;所述的水合肼水溶液的体积浓度是61.54%。
图1是纯环氧树脂的SEM图,图2是试验二制备的环氧树脂/石墨烯/纳米铜复合材料的SEM图,由图2可以观察到在纯环氧树脂中加入石墨烯/纳米铜使得该复合材料断面变得不整齐,粗糙不平,河流线较图1的纯环氧树脂相比不是很清晰,加入石墨烯/纳米铜形成的新表面多,也就是吸收冲击能多,这能改善纯环氧树脂质脆的特点。
图3是XRD图谱,曲线a是纯环氧树脂,曲线b是试验二制备的环氧树脂/石墨烯/纳米铜复合材料,曲线c是试验三制备的纳米铜粉,由于环氧树脂吸收峰很大,所以石墨烯的峰会被环氧树脂的峰衍射掉,从图中可以看出试验二制备的环氧树脂/石墨烯/纳米铜复合材料有石墨烯/纳米铜和环氧树脂的吸收峰,说明试验二制备出了环氧树脂/石墨烯/纳米铜复合材料。
图4是DMA图,曲线1是纯环氧树脂,曲线2是试验一制备的环氧树脂/石墨烯/纳米铜复合材料的,从图中可以看出,与纯环氧树脂相比,试验二制备的环氧树脂/石墨烯/纳米铜复合材料的损耗因子峰位置明显向高温方向移动,即纳米铜的加入提高了环氧树脂的Tg,提高了大概8℃。
图5是力学性能图,横轴的质量分数指的是本发明中步骤三中所述的步骤二得到的负载纳米铜粉的石墨烯占环氧树脂的质量分数,a点是纯环氧树脂,b点是试验一得到的环氧树脂/石墨烯/纳米铜复合材料,c点是试验二得到的环氧树脂/石墨烯/纳米铜复合材料,从图中可以看出纯环氧树脂的抗拉强度是31.14Mpa,但是随着石墨烯/纳米铜的加入力学性能明显增强,这说明试验一和试验二制备出的环氧树脂/石墨烯/纳米铜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要比纯环氧树脂的优异,试验一制备的环氧树脂/石墨烯/纳米铜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是47.82Mpa,试验二制备的环氧树脂/石墨烯/纳米铜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是54.56Mpa,与纯环氧树脂相比提高了60%。

Claims (5)

1.一种环氧树脂/石墨烯/纳米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环氧树脂/石墨烯/纳米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是按以下步骤进行的:
一、制备氧化石墨烯溶胶:用传统的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将氧化石墨烯与蒸馏水混合后超声,得到氧化石墨烯溶胶;所述的氧化石墨烯溶胶中氧化石墨烯的浓度是0.01g/mL;
二、氧化石墨烯负载纳米铜粉:将CuSO4·5H2O加入蒸馏水中超声至完全溶解,得到硫酸铜水溶液,将步骤一制备的氧化石墨烯溶胶和硫酸铜水溶液倒入250mL的三口瓶内,常温超声振荡1h,然后放置在70℃的水浴中在搅拌速度为300r/min的条件下依次加入水合肼水溶液和氢氧化钠水溶液,继续在70℃的水浴中在搅拌速度为300r/min的条件下搅拌45min,自然降至室温,得到负载纳米铜粉的石墨烯;所述的硫酸铜水溶液的浓度是0.0267g/mL;所述的氢氧化钠水溶液的浓度是0.05g/mL;所述的水合肼水溶液的体积浓度是61.54%;所述的氧化石墨烯溶胶和硫酸铜水溶液的体积比为1:2;所述的水合肼水溶液与硫酸铜水溶液的体积比为1:2.3;所述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与硫酸铜水溶液的体积比为1:3;
三、负载纳米铜粉的石墨烯在环氧树脂中的分散:将步骤二得到的负载纳米铜粉的石墨烯加入到环氧树脂中,用乳化机在转速为7000r/min的条件下分散5min~7min,得到环氧树脂/石墨烯/纳米铜混合物;所述的环氧树脂为E-51;所述的步骤二得到的负载纳米铜粉的石墨烯与环氧树脂的质量比为1:(6.25~200);
四、固化:在聚四氟乙烯模具的内表面涂上高真空硅脂,然后将内表面涂有高真空硅脂的聚四氟乙烯模具、步骤三得到的环氧树脂/石墨烯/纳米铜混合物和固化剂分别放入到60℃的烘箱中保温2h,然后将预热好的环氧树脂/石墨烯/纳米铜混合物和预热好的固化剂混合后在转速为100r/min的条件下搅拌4min~5min,得到环氧树脂/石墨烯/纳米铜预聚物,将环氧树脂/石墨烯/纳米铜预聚物倒入预热好的内表面涂有高真空硅脂的聚四氟乙烯模具中,在温度为70℃的条件下保温2h,升温至125℃并在温度为125℃的条件下保温2.5h,升温至150℃并在温度为150℃的条件下保温1h,自然降至室温,得到环氧树脂/石墨烯/纳米铜复合材料;所述的固化剂为聚酰胺651;所述的固化剂与步骤三中所述的环氧树脂的质量比为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氧树脂/石墨烯/纳米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传统的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的步骤是:
取1.2g的鳞片状石墨粉加入到容积为500mL的玻璃三口瓶内,再加入50mL的浓硫酸,在室温和搅拌速度为250r/min的条件下搅拌30min,将玻璃三口瓶放入冰水浴中,再缓慢加入10g的高锰酸钾和1.5g的硝酸钠,在搅拌速度为200r/min和冰水浴的条件下搅拌2h,将玻璃三口瓶从冰水浴中取出后在室温和搅拌速度为250r/min的条件下搅拌2h,然后在温度为35℃的水浴中和搅拌速度为250r/min的条件下搅拌24h,再加入10mL~15mL的质量分数为30%的双氧水溶液和10mL的质量分数为36%~38%的盐酸水溶液,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离心收集下层粘稠液体,将粘稠液体放入半透膜中渗析至溶液为中性,得到氧化石墨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环氧树脂/石墨烯/纳米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玻璃三口瓶从冰水浴中取出后在室温和搅拌速度为250r/min的条件下搅拌2h,然后在温度为35℃的水浴中和搅拌速度为250r/min的条件下搅拌24h,再加入12mL的质量分数为30%的双氧水溶液和10mL的质量分数为37%的盐酸水溶液,得到混合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氧树脂/石墨烯/纳米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的步骤二得到的负载纳米铜粉的石墨烯与环氧树脂的质量比为1: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氧树脂/石墨烯/纳米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的步骤二得到的负载纳米铜粉的石墨烯与环氧树脂的质量比为1:6.25。
CN201410828545.1A 2014-12-26 2014-12-26 一种环氧树脂/石墨烯/纳米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5306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28545.1A CN104530653B (zh) 2014-12-26 2014-12-26 一种环氧树脂/石墨烯/纳米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28545.1A CN104530653B (zh) 2014-12-26 2014-12-26 一种环氧树脂/石墨烯/纳米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30653A true CN104530653A (zh) 2015-04-22
CN104530653B CN104530653B (zh) 2016-09-21

Family

ID=528463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828545.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530653B (zh) 2014-12-26 2014-12-26 一种环氧树脂/石墨烯/纳米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30653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50984A (zh) * 2016-05-23 2016-08-17 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一种基于新型刺激电极的离体脑片电信号记录装置
CN106670501A (zh) * 2016-12-29 2017-05-17 陕西理工学院 一种石墨烯‑金属基复合粉体的制备方法
CN107814507A (zh) * 2017-10-25 2018-03-20 江阴润泽纳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基导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8342177A (zh) * 2018-03-28 2018-07-31 黑龙江省科学院石油化学研究院 一种高分散氧化石墨烯增强环氧树脂胶粘剂的制备方法
CN109593322A (zh) * 2018-12-04 2019-04-09 黑龙江大学 石墨烯负载铜镍合金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0655755A (zh) * 2019-10-09 2020-01-07 荆楚理工学院 一种银纳米粒子负载的石墨烯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1269536A (zh) * 2020-04-16 2020-06-12 扬州金霞塑胶有限公司 纳米纤维素/铜复合材料改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95978A (zh) * 2020-09-08 2020-11-27 株洲飞鹿高新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温快干型聚合物基导电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2374798A (zh) * 2019-12-23 2021-02-19 鲍欢 一种耐磨抗冲击环氧砂浆修补材料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86189A (zh) * 2011-06-24 2011-12-21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一种氧化石墨烯/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581295A (zh) * 2012-01-10 2012-07-18 黑龙江大学 液相还原法制备石墨烯负载纳米铜粉体材料的方法
CN103193978A (zh) * 2013-04-24 2013-07-10 黑龙江大学 聚苯胺/石墨烯/纳米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374207A (zh) * 2012-04-18 2013-10-30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一种环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08895A (zh) * 2013-04-18 2013-11-27 北京化工大学常州先进材料研究院 一种石墨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408897A (zh) * 2013-07-08 2013-11-27 陆静 一种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
CN103525013A (zh) * 2013-10-17 2014-01-22 嘉兴市隆鑫碳纤维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导电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54861A (zh) * 2013-11-04 2014-02-05 哈尔滨市都邦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高分子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24938A (zh) * 2013-12-06 2014-04-16 黑龙江大学 一种纳米铜/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4140639A (zh) * 2014-08-01 2014-11-12 黑龙江大学 一种石墨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86189A (zh) * 2011-06-24 2011-12-21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一种氧化石墨烯/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581295A (zh) * 2012-01-10 2012-07-18 黑龙江大学 液相还原法制备石墨烯负载纳米铜粉体材料的方法
CN103374207A (zh) * 2012-04-18 2013-10-30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一种环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08895A (zh) * 2013-04-18 2013-11-27 北京化工大学常州先进材料研究院 一种石墨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193978A (zh) * 2013-04-24 2013-07-10 黑龙江大学 聚苯胺/石墨烯/纳米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408897A (zh) * 2013-07-08 2013-11-27 陆静 一种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
CN103525013A (zh) * 2013-10-17 2014-01-22 嘉兴市隆鑫碳纤维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导电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54861A (zh) * 2013-11-04 2014-02-05 哈尔滨市都邦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高分子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24938A (zh) * 2013-12-06 2014-04-16 黑龙江大学 一种纳米铜/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4140639A (zh) * 2014-08-01 2014-11-12 黑龙江大学 一种石墨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50984A (zh) * 2016-05-23 2016-08-17 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一种基于新型刺激电极的离体脑片电信号记录装置
CN106670501A (zh) * 2016-12-29 2017-05-17 陕西理工学院 一种石墨烯‑金属基复合粉体的制备方法
CN106670501B (zh) * 2016-12-29 2020-04-10 陕西理工大学 一种石墨烯-金属基复合粉体的制备方法
CN107814507A (zh) * 2017-10-25 2018-03-20 江阴润泽纳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基导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8342177A (zh) * 2018-03-28 2018-07-31 黑龙江省科学院石油化学研究院 一种高分散氧化石墨烯增强环氧树脂胶粘剂的制备方法
CN109593322A (zh) * 2018-12-04 2019-04-09 黑龙江大学 石墨烯负载铜镍合金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0655755A (zh) * 2019-10-09 2020-01-07 荆楚理工学院 一种银纳米粒子负载的石墨烯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2374798A (zh) * 2019-12-23 2021-02-19 鲍欢 一种耐磨抗冲击环氧砂浆修补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1269536A (zh) * 2020-04-16 2020-06-12 扬州金霞塑胶有限公司 纳米纤维素/铜复合材料改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95978A (zh) * 2020-09-08 2020-11-27 株洲飞鹿高新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温快干型聚合物基导电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95978B (zh) * 2020-09-08 2022-03-15 株洲飞鹿高新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温快干型聚合物基导电胶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30653B (zh) 2016-09-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30653A (zh) 一种环氧树脂/石墨烯/纳米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8165018B (zh) 一种电磁屏蔽用硅橡胶/石墨烯/银纳米线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Qin et al. Wearable and high-performance piezoresistive sensor based on nanofiber/sodium alginate synergistically enhanced MXene composite aerogel
CN105081310B (zh) 一种制备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方法
Li et al. Electro-codeposition of Ni-SiO2 nanocomposite coatings from deep eutectic solvent with improved corrosion resistance
CN105949760B (zh) 一种纺丝级高导热石墨烯/尼龙复合材料原位聚合制备方法
CN110628155A (zh) 一种MXene/金属复合气凝胶、其制备方法、用途及包含其的热界面材料
CN102925741A (zh) 一种铜基固体自润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93678B (zh) 含有石墨烯的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58292B (zh) 一种碳纳米管/铜粉体的制备方法
CN105583408A (zh) Cu纳米线-还原氧化石墨烯三维多孔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4877156A (zh) 一种高导电聚酰亚胺/碳材料/银三相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64208A (zh) 一种石墨烯/聚酰亚胺复合胶黏剂的制备方法
CN105088023A (zh) 碳纳米管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695877A (zh) 高耐磨耐腐蚀碳纳米管/石墨烯增强镍磷基复合镀层的制备方法
CN105130302A (zh) 一种负载改性琼脂凝胶的导电多孔轻骨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099834A (zh) 一种铜基自润滑复合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26644A (zh) 一种MXene增强铜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59472B (zh) 一种超细片状铜粉的有机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41356A (zh) 环三磷腈聚合物修饰的石墨烯/类石墨烯ws2/双马来酰亚胺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9897341B (zh) 一种改性石墨烯增强环氧树脂的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Li et al. Composite electroplating of Cu–SiO2 nano particles on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epoxy composites
CN107020374A (zh) 一种Ti3SiC2/Cu复合导电粉体的制备方法
CN106633632A (zh) 环氧树脂/碳纳米管/纳米镍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1318719B (zh) 一种抗氧化铜纳米线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peek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921

Termination date: 2019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