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58401A - 一种多孔碳微球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孔碳微球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58401A
CN104058401A CN201410328871.6A CN201410328871A CN104058401A CN 104058401 A CN104058401 A CN 104058401A CN 201410328871 A CN201410328871 A CN 201410328871A CN 104058401 A CN104058401 A CN 1040584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spheres
shell structure
minute
speed
hou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2887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巨新
黄妙逢
姜晓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USTB
Original Assigne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UST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USTB filed Critic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USTB
Priority to CN20141032887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58401A/zh
Publication of CN1040584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584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一种碳微球的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材料合成领域。该制备方法主要是将间苯二酚和甲醛混合均匀,再加入去离子水搅拌,形成均匀的碳源前驱溶液;将空心结构的聚合物微球加入到步骤一得到碳源前驱溶液中,得到酚醛树脂-聚合物核壳结构;将核壳结构产物在40-80℃加乙酸加热固化,得到固化后的酚醛树脂-聚合物核壳结构微球;制得的产物用四氢呋喃等有机溶剂去除聚合物得到树脂微球;将核壳结构微球60-80℃干燥,然后在高温炉中碳化,得到多孔碳微球。该方法所用的原料均为常用的化工原料,成本低;工艺简单;有利于规模化的工业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多孔碳微球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微球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多孔碳微球由于具有高比表面积而被广泛应用,特别是多孔树脂和碳微球,具有其大的比表面积,大孔容,良好的化学惰性和等性能在催化剂载体,吸附剂,药物载体,模板材料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制备多孔碳微球的方法有很多种:1硬模板法2软模板法3液相合成法4气相裂解法5水热法等,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例如:虽然软模板法简单,但是制备的微球质量不如硬模板法;水热法规模化生产比较困难。所以,高效,低成本,环境友好地制备高质量多孔微球的方法是所有制备方法最终的追求。
因此,采用能够产业化的单分散碳微球制备技术,有利于单分散多孔微球的深入研究及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微球的制备方法。利用工业化的具有中空结构的聚合物微球作为模板,高效制备碳微球。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步骤1:称取间苯二酚和甲醛混合均匀,再加入去离子水搅拌,形成均匀的碳源前驱溶液,备用;其中,所述间苯二酚与甲醛之摩尔比为1:2,间苯二酚-甲醛在碳前驱溶液中的质量分数为15wt%~60wt%。
步骤2:将空心结构的聚合物微球加入到步骤1得到碳源前驱溶液中,密封室温放置24-72小时使其发生反应,然后离心清洗,得到酚醛树脂-聚合物核壳结构。其中,聚合物微球与碳源前驱溶液质量比为1:3-5。
步骤3:步骤2产物在40-80摄氏度加乙酸加热固化,得到固化后的酚醛树脂-聚合物核壳结构微球。
步骤4:制备碳微球:步骤3制得的产物60-80℃干燥,然后在高温炉中碳化,以0.1L/分钟的速度通入氩气保护,以5K/分钟的速度升温至100-120℃,烘干1小时去除水汽,然后以5K/分钟的速度升温至420℃,保温3-5小时后以5K/分钟的速度升温至800-1000℃碳化2-4小时然后通入二氧化碳进行活化1-2小时,得到多孔碳微球。
上述制备方法步骤1中不同的前驱溶液浓度可以调控碳微球的孔结构。
本发明特点如下:
(1)提供一种制备碳微球的新方法,与常规制备方法不同,本发明采用空心聚合物微球作为模板,这种方法更加方便有效。
(2)本发明制备的碳微球,粒径均匀,形貌均一。
(3)本发明制备的碳微球,核心的碳的孔径可调。
(4)本发明所用的设备简单;所用的原料均为常用的化工原料,成本低;工艺简单;有利于规模化的工业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碳微球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2为碳微球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3为碳微球的扫描电镜照片。
具体实施方案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发明的实施进一步进行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制备碳微球。称取3.88g间苯二酚,5.2ml甲醛,混合搅拌1小时,加入30ml去离子水,混合搅拌2小时形成均匀的碳前驱溶液,量取15ml聚合物中空微球,搅拌混合室温下放置24小时。离心清洗,加入1ml乙酸80℃固化24小时。
60℃干燥,将粉体放入高温气氛炉中,以0.1L/分钟的速度通入氩气,以5K/分钟的速度升温至100℃,保温2小时。再以5K/分钟的速度升温至420℃保温3小时,然后再5K/分钟的速度升温至800℃保温4小时,改通二氧化碳活化2小时,得到碳微球。
实施例2:
制备碳微球。称取3.88g间苯二酚,5.2ml甲醛,混合搅拌1小时,加入30ml去离子水,混合搅拌2小时形成均匀的碳前驱溶液,量取15ml聚合物中空微球,搅拌混合室温下放置48小时。离心清洗,加入1ml乙酸40℃固化24小时。
60℃干燥,将粉体放入高温气氛炉中,以0.1L/分钟的速度通入氩气,以5K/分钟的速度升温至100℃,保温2小时。再以5K/分钟的速度升温至420℃保温3小时,然后再5K/分钟的速度升温至900℃保温3小时,改通二氧化碳活化1小时,得到碳微球。
实施例3:
制备碳微球。称取3.88g间苯二酚,5.2ml甲醛,混合搅拌1小时,加入30ml去离子水,混合搅拌2小时形成均匀的碳前驱溶液,量取15ml聚合物中空微球,搅拌混合室温下放置24小时。离心清洗,加入1ml乙酸60℃固化24小时。
60℃干燥,将粉体放入高温气氛炉中,以0.1L/分钟的速度通入氩气,以5K/分钟的速度升温至100℃,保温2小时。再以5K/分钟的速度升温至420℃保温3小时,然后再5K/分钟的速度升温至1000℃保温3小时,改通二氧化碳活化1小时,得到碳微球。
实施例4:
制备碳微球。称取3.88g间苯二酚,5.2ml甲醛,混合搅拌1小时,加入60ml去离子水,混合搅拌2小时形成均匀的碳前驱溶液,量取15ml聚合物中空微球,搅拌混合室温下放置72小时。离心清洗,加入1ml乙酸80℃固化24小时。
60℃干燥,将粉体放入高温气氛炉中,以0.1L/分钟的速度通入氩气,以5K/分钟的速度升温至100℃,保温2小时。再以5K/分钟的速度升温至420℃保温3小时,然后再5K/分钟的速度升温至900℃保温2小时,改通二氧化碳活化2小时,得到碳微球。
实施例5:
制备碳微球。称取3.88g间苯二酚,5.2ml甲醛,混合搅拌1小时,加入30ml去离子水,混合搅拌2小时形成均匀的碳前驱溶液,量取15ml聚合物中空微球,搅拌混合室温下放置24小时。离心清洗,加入1ml乙酸80℃固化24小时。
60℃干燥,将粉体放入高温气氛炉中,以0.1L/分钟的速度通入氩气,以5K/分钟的速度升温至100℃,保温2小时。再以5K/分钟的速度升温至420℃保温3小时,然后再5K/分钟的速度升温至900℃保温2小时,改通二氧化碳活化2小时,得到碳微球。

Claims (1)

1.一种多孔碳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一、称取间苯二酚和甲醛混合均匀,再加入去离子水搅拌,形成均匀的碳源前驱溶液,备用;所述间苯二酚与甲醛之摩尔比为1:2,间苯二酚-甲醛在碳前驱溶液中的质量分数为15wt%~60wt%;
步骤二、将空心结构的聚合物微球加入到步骤一得到碳源前驱溶液中,密封室温放置24-72小时使其发生反应,然后离心清洗,得到酚醛树脂-聚合物核壳结构;其中,聚合物微球与碳源前驱溶液质量比为1:3-5;
步骤三:将酚醛树脂-聚合物核壳结构在40-80℃加乙酸加热固化,得到固化后的酚醛树脂-聚合物核壳结构微球;
步骤四:制备碳微球:将固化后的酚醛树脂-聚合物核壳结构微球在60-80℃干燥,然后在高温炉中碳化,以0.1L/分钟的速度通入氩气保护,以5K/分钟的速度升温至100-120℃,烘干1小时去除水汽,然后以5K/分钟的速度升温至420℃,保温3-5小时后以5K/分钟的速度升温至800-1000℃碳化2-4小时然后通入二氧化碳进行活化1-2小时,得到多孔碳微球。
CN201410328871.6A 2014-07-11 2014-07-11 一种多孔碳微球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405840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28871.6A CN104058401A (zh) 2014-07-11 2014-07-11 一种多孔碳微球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28871.6A CN104058401A (zh) 2014-07-11 2014-07-11 一种多孔碳微球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58401A true CN104058401A (zh) 2014-09-24

Family

ID=515463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28871.6A Pending CN104058401A (zh) 2014-07-11 2014-07-11 一种多孔碳微球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58401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50406A1 (zh) * 2015-03-26 2016-09-29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单层及多层空心碳纳米球、制备及其应用
CN106824132A (zh) * 2017-03-03 2017-06-13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水处理铬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58822A (zh) * 2020-09-09 2021-01-01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一种多孔碳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12547008A (zh) * 2020-11-13 2021-03-26 广东宜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二噁英吸附的碳微球
CN114685282A (zh) * 2022-05-10 2022-07-01 安徽东至广信农化有限公司 一种邻苯二胺加氢还原的生产工艺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18205A (zh) * 2012-06-27 2012-10-10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3维层次多孔碳的制备方法
CN102716702A (zh) * 2012-06-27 2012-10-10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蛋黄-蛋壳结构层次多孔碳颗粒的制备方法
CN103880006A (zh) * 2014-03-13 2014-06-25 常州中科海纳碳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粒径酚醛树脂基球状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18205A (zh) * 2012-06-27 2012-10-10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3维层次多孔碳的制备方法
CN102716702A (zh) * 2012-06-27 2012-10-10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蛋黄-蛋壳结构层次多孔碳颗粒的制备方法
CN103880006A (zh) * 2014-03-13 2014-06-25 常州中科海纳碳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粒径酚醛树脂基球状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50406A1 (zh) * 2015-03-26 2016-09-29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单层及多层空心碳纳米球、制备及其应用
CN106824132A (zh) * 2017-03-03 2017-06-13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水处理铬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24132B (zh) * 2017-03-03 2019-05-07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水处理铬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58822A (zh) * 2020-09-09 2021-01-01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一种多孔碳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12547008A (zh) * 2020-11-13 2021-03-26 广东宜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二噁英吸附的碳微球
CN114685282A (zh) * 2022-05-10 2022-07-01 安徽东至广信农化有限公司 一种邻苯二胺加氢还原的生产工艺
WO2023216458A1 (zh) * 2022-05-10 2023-11-16 杨镭 一种邻苯二胺加氢还原的生产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58401A (zh) 一种多孔碳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2716702B (zh) 一种蛋黄-蛋壳结构层次多孔碳颗粒的制备方法
CN102561037B (zh) 一种苯并噁嗪修饰超疏水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43670B (zh) 一种利用玉米芯制备大颗粒泡沫炭的方法
CN105174246B (zh) 一种毫米级多级孔碳球的制备方法
CN104446623B (zh) 一种莫来石多孔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63725B (zh) 超声波-膜-反溶剂法集成过程制备纳米催化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01665250A (zh) 聚合-热解法制备沥青基中间相炭微球
Zeng et al. Novel macroporous palladium cation crosslinked chitosan membranes for heterogeneous catalysis application
CN104045074B (zh) 一种淀粉基多孔中空碳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83805B (zh) 一种基于油茶籽壳基的高比表面积碳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2659093A (zh) 一种具有狭窄孔径分布中孔炭的制备方法
CN103979965A (zh) 一种制备Si-C-N基陶瓷微球的方法
CN105776180B (zh) 一种纳米级多孔碳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5541370B (zh) 多孔碳化硅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7512712B (zh) 一种多级孔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51595A (zh) 一种树脂微球/核壳型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3318891B (zh) 一种在多孔生物炭模板上生成一维碳化硅纳米线的方法
CN106145111A (zh) 一种以塑料热解物制备中孔活性炭的方法
CN103011132B (zh) 一种单分散碳纳米碗的制备方法
KR101330364B1 (ko) 고분자 복합체용 탄소나노튜브 펠렛 합성 방법
CN104445145A (zh) 一种具有层次孔结构多孔炭的简易制备方法
CN103880005B (zh) 一种富含中孔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CN102863646A (zh) 一种松香基多孔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1717082B (zh) 一种以废旧工业材料为原料制备碳分子筛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924